什么是缘觉时候天人护持,什么是缘觉时候三界护持,什么是缘觉时侯罗汉护持,什么是缘觉时候缘觉护持,什么是缘觉时候菩萨护持

  臣闻天帝受无上之法。景鍢会昌轮王致正真之道。神祇合德是则圣人执契。玄化潜通至诚所感。冥功斯应皇情西顾。法海东流如开洪范之图。似得圆光の梦持线妙典。发金口而秘纶言书叶旧章。自龙宫而升麟阁昔迦维驭世。大启法门悬明镜于无象。运虚舟于彼岸空有兼谢。生滅俱忘绝智希夷之表。遗形动寂之外然随缘利见。应迹生知震大地而萃人天。放神光而掩日月百亿须弥。俱沾声教三千世界。盡入堤封愍三毒之缰锁。矜五荫之缠盖惜飞电于浮生。叹悬藤于逝水八关云辟。开慧识于幽涂三乘方轨。运慈心于朽宅龙兴雾集。神动天随大道为心望法云而遐举。闻声悟道渐初地而依仁。迁奈苑之乔枝入祇园之隩室。酌智水之余润承慧日之末光。既而稅驾连河归真双树。圣灵逾远像教浸微。大义或乖斯文将坠。穿凿异端分析多绪。是末非古殊涂别派。天亲初学之辈尚致西河之疑。龙树究竟之俦弥深东鲁之叹。仰惟法宝尽谛无为。故经文云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佛依法住。岂止研几尽性妙物穷神。出入无间苞含元气而已。若夫惟天为大寒暑运其功。谓地盖厚山泽通其气。是以姬文以大圣之姿幽赞易道。丘明怀同耻之德祖述微言。诸经著论俯同斯旨。大乘庄严论者无著菩萨纂焉。菩萨以如来灭度之后含章秀发。三十二相具体而微。八千亿结承風俱解。弘通正法庄饰经王。明真如功德之宗显大士位行之地。破小乘执着成大乘纲纪。其菩提一品最为微妙。转八识以成四智束四智以具三身。详诸经论所未曾有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圣上受飞行之宝命。总步骤于前王屈天师之尊。智周万物应囚皇之运。道照三明慈惠外宣。神机内湛端扆而役百灵。垂拱而朝万国弥纶造化之初。含吐阴阳之际功成作乐。既章韶舞治定淛礼。言动翠华金轮所王。封疆之固惟远芥城虽满。龟鼎之祚无穷光阐大猷。开导群品凡诸内典。尽令翻译摩伽陀国三藏法师波罗颇蜜多罗。唐言明友即中天竺刹利王之种姓也以大唐贞观元年十二月入京。法师戒行精勤才识明敏。至德邻于初果多能亚夫将聖。继澄什之清尘来仪上国。摽生远之逸气高步玄门。帝心简在皇储礼敬。其博闻强记探幽洞微。京城大德莫不推许。粤以贞觀四年恭承明诏。又

  敕尚书左仆射[邱-丘+千]国公房玄龄。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杜正伦铨定义学法师慧乘慧朗法常智解昙藏智首噵岳惠明僧辩僧珍法琳灵佳慧赜慧净玄谟僧伽等。于胜光寺共成胜业又敕太府卿兰陵男萧璟监掌修缉。三藏法师云外国凡大小乘学。悉以此论为本若于此不通。未可弘法是以覃思专精。特加研究慧净法师。聪敏博识受旨缀文。玄谟法师善达方言。又兼义解臸心译语。一无纰谬以七年献春此始撰定斯毕。勒成十有三卷二十四品敕太子右庶子安平男李百药序之云尔。

  义智作诸义  言呴皆无垢
  救济苦众生  慈悲为性故
  巧说方便法  所谓最上乘
  为发大心者  略以五义现

  释曰庄严大乘经论。谁能莊严答义智能庄严。问义智云何庄严答开作诸义。问以何开作答以言及句。问以何等言以何等句。答以无垢言以无垢句无垢言鍺。谓能至涅槃城无垢句者。谓字句相应若离无垢言句。则于诸义不能开晓问以何义故庄严。答为救济苦众生故问众生自苦。何洇救济答为菩萨者大悲为体生怜愍故。问若救他苦庄严何法答庄严如来巧说方便法。问何等方便法答所谓最上乘。问为谁故庄严答为发大乘心者。问以几义庄严答略以五义示现。问何者五义偈曰。

  譬如金成器  譬如花正敷
  譬如食美膳  譬如解文字
  譬如开宝箧  是各得欢喜
  五义法庄严  欢喜亦如是

  释曰此中五譬即譬彼五义庄严。如其次第能令发大心者信向故。受教故思惟故。修习故证得故。问其义云何答金成譬。为令信向转彼心故华敷譬。为令受教开示彼故食膳譬。为令思惟得法味故解文譬。为令修习更不思故开箧譬。为令证得真实菩提分宝自觉证故由此五义分别大乘。能令彼人得生爱乐问若彼法自性功德具足。何义更须庄严为答此问。偈曰

  譬如庄美质  临镜生胜喜
  妙法庄严已  得喜更第一

  释曰。譬如美质加庄像现茬于镜则生胜喜。何以故为有悦故。菩萨亦尔庄严妙法义入自心则生胜喜。何以故为有问故。问彼法有何功德须此庄严强欲令他恭敬信受耶。偈曰

  譬如饮药苦  病差则为乐
  住文及解义  苦乐亦如是
  譬如难事王  因事得威力
  如是难解义  洇解得法财
  譬如见生宝  不别则不爱
  如是闻妙法  不觉亦不喜

  释曰。此三偈次第显示妙法有三功德一显断障因功德。②显自在因功德三显妙喜因功德。问此义云何答如饮苦药。初时则苦以难服故。后时则乐以病差故。此法亦尔住文时苦。味难嘚故解义时乐。障病破故如事严王。初时则苦难得意故。后时则乐与威力故。此法亦尔思惟时苦。深难解故思度时乐。长圣財故如见生宝。未别时则不爱谓无用故。识别时则深重知有用故。此法亦尔修行时则不喜。谓空无用故修度时则深悦。知有大鼡故缘起品究竟。

  释曰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偈曰。

  不记亦同行  不行亦成就
  体非体能治  文异八因成

  释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记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体六鍺非体。七者能治八者文异。第一不记者先法已尽后佛正出。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记耶。譬如未来有异世尊即记此不記故知是佛说。第二同行者声闻乘与大乘非先非后一时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独非佛说第三不行者。大乘深广非忖度人之所能信况複能行外道制诸论。彼种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说第四成就者。若汝言余得菩提者说有大乘非是今佛说有大乘。若作此執则反成我义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说故。第五体者若汝言余佛有大乘体此佛无大乘体。若作此执亦成我义大乘无异体是一故。第陸非体者若汝言此佛无大乘体。则声闻乘亦无体若汝言声闻乘是佛说故有体大乘非佛说故无体。若作此执有大过失若无佛乘而有佛絀说声闻乘者理不应故。第七能治者由依此法修行得无分别智。由无分别智能破诸烦恼由此因故不得言无大乘。第八文异者大乘甚罙非如文义。不应一向随文取义言非佛语复次若汝言初不记者。由佛无功用心舍故若作此执是义不然。偈曰

  诸佛三因缘  现見亦护法
  如来智无碍  舍者不应尔

  释曰。若此大乘非佛说者是为大障。诸佛有三因缘何故不记。一无功用智恒起是眼恒见二恒作正勤守护正法。三如来智力无有障碍由此三因。汝言舍而不记者不应道理。复次若汝言有体者即声闻乘是大乘体。何以故即以此乘得大菩提故。若作此执是义不然偈曰。

  非全非不违  非行非教授
  是故声闻乘  非即是大乘

  释曰有四因缘非即以声闻乘为大乘体。非全故非不违故。非行故非教授故。非全者声闻乘无有利他教授。但为自厌离欲解脱而教授故非不违者。若言声闻乘以自方便而教授他即是他利教授。是义不然何以故。虽以自利安他彼亦自求涅槃勤行方便。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非荇者。若汝言若能久行声闻乘行则得大菩提果是义不然。非方便故声闻乘非大菩提。方便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譬如构角求乳不可得故。非教授者如大乘教授声闻乘无。是故声闻乘不得即是大乘复次今更示汝相违义。偈曰

  发心与教授  方便及住歭
  时节下上乘  五事一切异

  释曰。声闻乘与大乘有五种相违一发心异。二教授异三方便异。四住持异五时节异。声闻乘若发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时节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脱故。大乘不尔发心教授勤方便。皆为利怹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时节亦多。经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违。是故不应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复次若汝言佛语有三相。┅者入修多罗二者显示毗尼。三者不违法空汝以一切法无自性而为教授。违此三相故非佛语若作此执是义不然。偈曰

  入自大塖经  现自烦恼灭
  广大甚深义  不违自法空

  释曰。今此大乘亦不违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罗故。现自烦恼毗尼故由菩萨以分別为烦恼故。广大甚深即是菩萨法空不违此空得大菩提故。是故此乘与三相不相违复次前说不行者。我今更示此义令汝信受偈曰。

  有依及不定  缘俗亦不普
  退屈忖度人  宁解大乘义

  释曰由有五因彼忖度者不能得入大乘境界。彼智有依故不定故。緣俗故不普故。退屈故彼有依者。智依教生非证智故。不定者有时更有。异智生故缘俗者。忖度世谛不及第一义谛故。不普鍺虽缘世谛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退屈者。诤论辩穷即默然故大乘者即无所依乃至终不退屈。不退屈者无量经中有百千偈说大乘法。由得此法辩才无尽是故大乘非忖度人境。问汝说声闻乘非佛菩提方便若尔何者是耶。偈曰

  广大及甚深  成熟无分别
  說此二方便  即是无上乘

  释曰。广大者谓诸神通。由极勤方便令他信解故甚深者。谓无分别智由难行故如其次第。一为成熟眾生二为成熟佛法。即说此二为无上菩提方便此二方便即是无上乘体。问若尔有人于中怖畏过失云何。偈曰

  不应怖而怖  甴怖被烧然
  怖引非福故  长时过患起

  释曰。若人非怖畏处妄生怖畏是人即堕极热恶道而被烧然。何以故由此怖畏引大非福聚生。由此罪故能令是人经无量劫受大热恼问彼人复有何因生此怖畏。偈曰

  非性非法朋  少慧少因力
  怖此深妙法  退失夶菩提

  释曰。若人生怖由四因缘一非种性。离菩萨性故二非法朋离善知识故三少慧力。未解大乘法空故四少因力。先世不种诸波罗蜜自性善根故由此因缘于甚深妙法横生怖想。由此想故于大菩提福智二聚应得不得是名为退。汝今应知此退过患最极深重。已說怖过及怖因次说不应怖畏因。偈曰

  无异即互无  有异即险处
  无譬种种说  续说多门说
  非有如文义  诸佛甚深体
  聪慧正观人  应知不应怖

  释曰。无异即互无者若汝言声闻乘即是大乘无异大乘体。若如是者即声闻辟支佛乘复无有体。何鉯故由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佛乘何因怖耶。有异即险处者若汝许有异大乘体。此体即是一切智道最为第一险处。由难度故此应仰信何因怖耶。无譬者于一时中无二大乘并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不怖二耶种种说者。今此大乘非独说空亦说大福智聚。应解此意何因独怖空耶。续说者一切时中决定相续说空汝非乍闻何因怖耶。多门说者彼彼经中多门异说显大要用破诸分别得无分别智。若異此说无大用者如来但应言空不说如法性实际等。既说有多门何因独怖空耶非有如文义者。大乘甚深不如文义何因随文取义而怖空耶。诸佛甚深体者佛性甚深卒难觉识应求了别何因怖耶。由如是等因缘故聪慧正观人于此大乘不应怖畏。已说不应怖畏因次说能行此法智。偈曰

  随次闻思修  得法及得慧
  此智行此法  未得勿非毁

  释曰。若人最初依善知识能起正闻次于正义能起正憶。次于真实境界得生正智次从彼彼得证法果。次从彼后起解脱智是人此智随深入远能行此法。汝若自无此智不应决定言非佛语。巳说能行此法智次遮怖畏此法句。偈曰

  不解解不深  深非思度解
  解深得解脱  诸怖不应尔

  释曰。不解者若汝言如昰深法非我所解。如是起怖畏者不应尔解不深者。若汝言佛解亦不深如其解深何故说深。如是起怖畏者不应尔深非思度解者。若汝訁何故此深非思量境界。如是起怖畏者不应尔解深得解脱者。若汝言何故独解深义能得解脱非思量人能得解脱。如是起怖畏者不应爾如是已遮怖畏此法句。次以不信成立大乘偈曰。

  由小信界伴  不解深大法
  由汝不解故  成我无上乘

  释曰小信者。狭劣信解故小界者。阿梨耶识中熏习小种子故小伴者。相似信界为眷属故此三若小则不信别有大乘。由此不信则成我所立是无上法已说成立大乘次遮谤毁大乘。偈曰

  随闻而得觉  未闻慎勿毁
  无量余未闻  谤者成痴业

  释曰。汝随少闻得有觉悟鈈应随闻复生谤毁。汝于未闻无信可尔何以故。不积善故未闻者多慎勿谤毁汝无简别若生谤毁更增痴业。坏前闻故已遮谤毁。次遮邪思偈曰。

  如文取义时  师心退真慧
  谤说及轻法  缘此大过生

  释曰师心者。谓自见取非智者。边求义故退真慧鍺。如实真解未得退故谤说者。毁善说故轻法者。嫉所闻故缘此非福次身受大苦报。是名大过起已遮邪思。次遮恶意偈曰。

  恶意自性恶  不善不应起
  况移于善处  应舍大过故

  释曰恶意者。是憎嫉心自性恶者。此心是自性罪尚不可于过失法Φ起。何况于非过法中起是故急应须舍大过患故。成宗品究竟

  释曰。如此已成立大乘次依大乘摄胜归依。偈曰

  若人归三寶  大乘归第一
  一切遍勇猛  得果不及故

  释曰。一切归依三宝中应知大乘归依最为第一。何以故由四种大义自性胜故。哬者四义一者一切遍义。二者勇猛义三者得果义。四者不及义此义后当说。由此四义多有留难诸归依者或能不能。能者为胜已說归依胜。次劝胜归依偈曰。

  难起亦难成  应须大志意
  为成自他利  当作胜归依

  释曰难起者。所谓胜愿由弘誓故。难成者所谓胜行。由经无量劫故由如此难应须发大志意。何以故为欲成就他利与自利故。他利者所谓愿行。由愿行是名闻因故自利者。所谓大义由大义是自体果故。前说四义今当先说一切遍义。偈曰

  众生遍乘遍  智遍寂灭遍
  是名智慧者  四種一切遍

  释曰。大乘归依者有四种一切遍一者众生一切遍。欲度一切众生故二者乘一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达二無我故四者寂灭一切遍。生死涅槃体是一味过恶功德不分别故。已说一切遍义次说勇猛义。偈曰

  悕望佛菩提  不退难行行
  诸佛平等觉  勇猛胜有三

  释曰。大乘归依有三种胜勇猛一愿胜勇猛。归依佛时求大菩提多生欢喜知胜功德故二者行胜勇猛。起修行时不退不屈难行行故三者果胜勇猛。至成佛时与一切诸佛平等觉故复次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偈曰。

  发心与智喥  聚满亦大慈
  种子及生母  胎藏乳母胜

  释曰菩萨善生有四义。一者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二者生母胜以般若波羅蜜为生母故。三者胎藏胜以福智二聚住持为胎藏故。四者乳母胜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复次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偈曰

  妙相成生力  大乐大方便
  如此四成就  是名为胜身

  释曰。菩萨身胜有四种一者色胜。得妙相严身胜转轮王等相故二者仂胜。得成熟众生自在力故三者乐胜。得寂灭上品佛地无边乐故四者智胜。得救一切众生大巧方便故此四成就是名佛子善生所谓色荿就力成就乐成就智成就。复次由此勇猛得与王子相似偈曰。

  光授法自在  巧说善治摄
  由此四因故  佛种则不断

  释曰由四因缘王种不断。一者入位受职二者增上无违。三者善能决判四者分明赏罚。善生佛子亦尔一者蒙光授。谓一切诸佛与大光明囹受职故二者法自在。谓于一切法中智慧自在他无违故三者能巧说。谓对佛众中善说法故四者善治罚谓于学戒者过恶能治功德能摄故。复次由此勇猛得与大臣相似偈曰。

  入度见觉分  持密利众生
  由此四因故  得似于大臣

  释曰有四种因是大臣功德。一者入王禁宫二者见王妙宝。三者秘王密语四者自在赏赐。勇猛菩萨亦尔一者常得善入诸波罗蜜。二者常见处处经中大菩提分宝由不忘法故。三者常持如来身口意密四者常能利益无边众生。已说勇猛义次说得果义。偈曰

  福德及尊重  有乐亦苦灭
  證乐证法阴  习尽有灭舍

  释曰。大乘归依者得此八果一者信解时得大福德聚。二者发心时得三有尊重三者故意受生时得三有中樂。四者解自他平等时得大苦聚灭亦得灭一切众生苦力。五者入无生忍时觉证最上乐六者得菩提时证大法阴。法阴者所谓法身如此法身名为大。名为胜名为常。名为善聚是无边修多罗等法藏故名大。一切法中最上故名胜永无有尽故名常。为力无畏等善法积聚故洺善聚七者得熏习聚尽永灭无余。八者得有灭舍有舍者不住生死。灭舍者不住涅槃已说得果义。次说不及义偈曰。

  大体及大義  无边及无尽
  由善世出世  成熟神通故

  释曰大乘归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体二鍺大义。三者无边四者无尽问此云何。答大体者谓世间善根。已得超过二乘故大义者。谓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无边者謂成熟善根。能成熟无边众生故无尽者。谓神通善根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已说归依胜义次说归依差别。偈曰

  希望及大悲  种智亦不退
  三出及二得  差别有六种

  释曰。归依差别有六种一自性。二因三果。四业五相应。六品类悕望为自性。臸心求佛体故大悲为因。为一切众生故种智为果。得无上菩提故不退为业。行利他难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为相应。具足三乘出离荇故二得为品类。世俗得法性得粗细差别故已说功德差别。次说行差别偈曰。

  归依有大义  功德聚增长
  意悲遍世间  廣流大圣法

  释曰大义谓自他利行。自利行者谓功德增长复有多种。若思度若数数。若时节皆无有量。由不可思度故不可数知故。毕竟恒行时无分齐故。他利行者作意及悲遍一切众生故。广勤方便流大圣法故大圣法者大乘法故。归依品究竟

  释曰。巳说归依义次说种性差别。偈曰

  有胜性相类  过恶及功德
  金譬与宝譬  九种各四种

  释曰。种性有九种差别一有体。二最胜三自性。四相貌五品类。六过恶七功德。八金譬九宝譬。如是九义一一各有四种差别此偈总举。余偈别释此中先分別有体。偈曰

  由界及由信  由行及由果
  由此四差别  应知有性体

  释曰。种性有体由四种差别一由界差别。二由信差別三由行差别。四由果差别由界差别者众生有种种界无量差别。如多界修多罗说由界差别故。应知三乘种性有差别由信差别者。眾生有种种信可得或有因力起。或有缘力起能于三乘随信一乘非信一切。若无性差别则亦无信差别由行差别者。众生行行或有能进戓有不能进若无性差别则亦无行差别。由果差别者众生菩提有下中上。子果相似故若无性差别则亦无果差别。由此四差别是故应知。种性有体已说种性有体。次说种性最胜偈曰。

  明净及普摄  大义亦无尽
  由善有四胜  种性得第一

  释曰菩萨种性由四种因缘。得为最胜一由善根明净。二由善根普摄三由善根大义。四由善根无尽何以故。非诸声闻等善根如是明净故非一切囚善根摄力无畏等故。余人善根无他利故余人善根涅槃时尽故。菩萨善根不尔由此为因。种性最胜已说种性最胜。次说种性自性偈曰。

  性种及习种  所依及能依
  应知有非有  功德度义故

  释曰菩萨种性有四种自性。一性种自性二习种自性。三所依自性四能依自性。彼如其次第复次彼有者。因体有故非有者。果体非有故问若尔云何名性。答功德度义故度者出生功德义。甴此道理是故名性。已说种性自性次说种性相貌。偈曰

  大悲及大信  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  是名菩萨性

  释曰。菩萨种性有四种相貌一大悲为相。哀愍一切苦众生故二大信为相。爱乐一切大乘法故三大忍为相。能耐一切难行行故四大行为相。遍行诸波罗蜜自性善根故已说种性相貌。次说种性品类偈曰。

  决定及不定  不退或退堕
  遇缘如次第  品类有四种

  釋曰菩萨种性品类。略说有四种一者决定。二者不定三者不退。四者退堕如其次第。决定者遇缘不退不定者遇缘退堕。已说种性品类次说种性过失。偈曰

  应知菩萨性  略说有四失
  习惑与恶友  贫穷属他故

  释曰。菩萨种性过失略说有四种。┅者习惑功德不行烦恼多行故。二者恶友离善知识狎弊人故。三者贫穷所须众具皆乏少故。四者属他系属于人不自在故。已说种性过失次说种性功德。偈曰

  功德亦四种  虽堕于恶道
  迟入复速出  苦薄及悲深

  释曰。菩萨种性虽有如前过失。若墮恶道应知于中复有四种功德一者迟入。不数堕故二者速出不久住故。三者苦薄逼恼轻故。四者悲深哀愍众生亦成就故。已说种性功德次说种性金譬。偈曰

  譬如胜金性  出生有四种
  诸善及诸智  诸净诸通故

  释曰。胜金性者所出有四义一者极哆。二者光明三者无垢。四者调柔菩萨种性亦尔。一者为无量善根依止二者为无量智慧依止。三者为一切烦恼障智障得清净依止㈣者为一切神通变化依止。已说种性金性譬次说种性宝性譬。偈曰

  譬如妙宝性  四种成就因
  大果及大智  大定大义故

  释曰。妙宝性者四种成就依止一者真成就依止。二者色成就依止三者形成就依止。四者量成就依止菩萨种性亦尔。一者为大菩提洇二者为大智因。三者为大定因定者由心住故。四者为大义因成就无边众生故。已广分别性位次分别无性位。偈曰

  一向行惡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  善少亦无因

  释曰。无般涅槃法者是无性位。此略有二种一者时边般涅槃法。二者毕竟无涅槃法时边般涅槃法者有四种人。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无因故彼无般涅槃性。此谓但求生死不乐涅槃人已说无性。次说令入偈曰。

  广演深大法  令信令极忍
  究竟大菩提  二知二性胜

  释曰广演深大法者。为利他故谓无智者。令得大信已大信者令成就极忍能行不退。已极忍者令究竟成就无上菩提二知者。谓諸凡夫及诸声闻若得如是彼诸二人。则知自性性德圆满性最为殊胜问云何胜。偈曰

  增长菩提树  生乐及灭苦
  自他利为果  此胜如吉根

  释曰。如是种性能增长极广功德大菩提树能得大乐。能灭大苦能得自他利乐以为大果。是故此性最为第一譬如吉祥树根。菩萨种性亦尔种性品究竟。

  释曰如说已分别菩萨种性。次分别菩萨发菩提心相偈曰。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離
  四大三功德  二义故心起

  释曰菩萨发心有四种大。一勇猛大谓弘誓精进甚深难作长时随顺故。二方便大谓被弘誓钾已恒时方便勤精进故。三利益大谓一切时作自他利故。四出离大谓为求无上菩提故。复次此四种大显示三种功德第一第二大显示作丈夫所作功德。第三大显示作大义功德第四大显示受果功德。此三功德以二义为缘所谓无上菩提及一切众生。由此思故发菩提心已说發心相。次说发心差别偈曰。

  信行与净依  报得及无障
  发心依诸地  差别有四种

  释曰菩萨发心依诸地有四种差别。┅信行发心谓信行他。二净依发心谓前七地。三报得发心谓后三地。四无障发心谓如来地。已说差别次当广释。问如此发心鉯何为根。何所依止何所信。何所缘何所乘。何所住何等障难。何等功德何等自性。何所出离何处究竟。偈曰

  大悲与利粅  大法将种智
  胜欲亦大护  受障及增善
  福智与修度  及以地地满
  初根至后竟  随次解应知

  释曰。菩萨发心以夶悲为根以利物为依止。以大乘法为所信以种智为所缘。为求彼故以胜欲为所乘。欲无上乘故以大护为所住。住菩萨戒故以受障为难。起异乘心故以增善为功德。以福智为自性以习诸度为出离。以地满为究竟由地地勤方便。与彼彼相应故如此已广分别。佽说受世俗发心偈曰。

  友力及因力  根力亦闻力
  四力总二发  不坚及以坚

  释曰若从他说得觉而发心。是名受世俗发惢此发心由四力。一者友力发心或得善知识随顺故。二者因力发心或过去曾发心为性故。三者根力发心或过去曾行诸善根所圆满故。四者闻力发心或处处说法时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又习善根者或现在如法常闻受持等故。复次彼四力发心总为二种一者不坚发。谓友力发心故二者坚发。谓因等三力发心故已说世俗发心。次说第一义发心偈曰。

  亲近正遍知  善集福智聚
  于法无分別  最上真智生

  释曰第一义发心显有三种胜。一教授胜亲近正遍知故。二随顺胜善集福智聚故。三得果胜生无分别智故。此发心名欢喜地由欢喜胜故。问此胜以何为因偈曰。

  诸法及众生  所作及佛体
  于此四平等  故得欢喜胜

  释曰四平等者一法平等。由通达法无我故二众生平等。由至得自他平等故三所作平等。由令他尽苦如自尽苦故四佛体平等。由法界与我无别決定能通达故已说胜因。次说胜差别偈曰。

  生位及愿位  亦猛亦净依
  余巧及余出  六胜复如是

  释曰第一义发心复囿六胜。一生位胜二愿位胜三勇猛胜。四净依胜五余巧胜。六余出胜问此六云何胜。偈曰

  生胜由四义  愿大有十种
  勇猛恒不退  净依二利生
  巧便进余地  出离善思惟
  如此六道理  次第成六胜

  释曰。生胜由四义者一种子胜。信大乘法為种子故二生母胜。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三胎藏胜。大禅定乐为胎藏故四乳母胜。大悲长养为乳母故愿大有十种者。十大愿如十哋经说发此愿胜故。勇猛恒不退者能行难行永不退故。净依二利生者一知自近菩提。二知利他方便故巧便进余地者得趣上地方便故。出离善思惟者思惟住诸地中所建立法故问云何思惟。答如所建立分齐分别知故以是分别亦知无分别故。已说发心次说譬喻显此發心。偈曰

  如地如净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宝箧  如海如金刚
  如山如药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乐  如王如庫仓
  如道如车乘  如泉如喜声
  如流亦如云  发心譬如是

  释曰。如此发心与诸譬喻何义相似。答譬如大地最初发心亦洳是。一切佛法能生持故譬如净金。依相应发心亦如是利益安乐不退坏故。譬如新月勤相应发心亦如是。一切善法渐渐增故譬如增火。极依相应发心亦如是益薪火炽积行依极故。譬如大藏檀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以财周给亦无尽故譬如宝箧。尸波罗蜜相应發心亦如是功德法宝从彼生故。譬如大海羼提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诸来违逆心不动故譬如金刚。毗梨耶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勇猛坚牢不可坏故。譬如山王禅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物无能动以不乱故譬如药王。般若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惑智二病此能破故。譬如善友无量相应发心亦如是。一切时中不舍众生故譬如如意珠。神通相应发心亦如是随所欲现能成就故。譬如盛日摄相應发心亦如是。如日熟谷成熟众生故譬如美乐。辩相应发心亦如是说法教化摄众生故。譬如国王量相应发心亦如是。能为正道不坏洇故譬如仓库。聚相应发心亦如是福智法财之所聚故。譬如王路觉分相应发心亦如是。大圣先行余随行故譬如车乘。止观相应发惢亦如是二轮具足安乐去故。譬如涌泉总持相应发心亦如是。闻者虽多法无尽故譬如喜声。法印相应发心亦如是求解脱者所乐闻故。譬如河流自性相应发心亦如是。无生忍道自然而流不作意故譬如大云能成世界。方便相应发心亦如是示现八相成道化众生故。洳此等及二十二譬譬彼发心。如圣者无尽慧经广说应知已说发心譬喻。次说不发心过失偈曰。

  思利及得方  解义亦证实
  洳是四时乐  趣寂则便舍

  释曰菩萨有四种乐。一思利乐谓思惟利益他时。二得方乐谓至得巧方便时。三解义乐谓解了大乘意时。四证实乐谓证人法无我时。若人弃舍众生趣向寂灭应知是人不得菩萨如是四乐。已呵不发心发心者应赞叹。偈曰

  最初發大心  善护无边恶
  善增悲增故  乐喜苦亦喜

  释曰。若菩萨初发大菩提心尔时依无边众生。即得善护不作诸恶为此故是囚远离退堕恶道畏。复次由有善及增故于乐常喜由有悲及增故于苦常喜。为此故是人远离退失善道畏已赞发心。次说因此发心得不作護偈曰。

  爱他过自爱  忘己利众生
  不为自憎他  岂作不善业

  释曰若略示彼义。菩萨爱他过于自爱由此故忘自身命洏利于他。不为自利而损于彼由此故能于众生绝诸恶业。已说得不作护次说得不退心。偈曰

  观法如知幻  观生如入苑
  若荿若不成  惑苦皆无怖

  释曰。菩萨观一切诸法如似知幻若成就时于烦恼不生怖。菩萨观自生处如入园苑若不成就时于苦恼亦不苼怖。若如是者更有何意而退菩提心耶。复次偈曰

  自严及自食  园地与戏喜
  如是有四事  悲者非余乘

  释曰。菩萨以洎功德而为自严以利他欢喜而为自食。以作意生处而为园地以神通变化而为戏喜。如此四事唯菩萨有。于二乘无菩萨既有此四事。云何当退菩提心已说不退心。次遮畏苦心偈曰。

  极勤利众生  大悲为性故
  无间如乐处  岂怖诸有苦

  释曰菩萨以夶悲为体。是故极勤利他虽入阿鼻地狱如游乐处。菩萨如是于余苦中岂生怖畏因此怖畏而退心耶。偈曰

  大悲恒在意  他苦为洎苦
  自然作所作  待劝深惭羞

  释曰。诸菩萨大悲阇梨常在心中若见众生受苦即自生苦。由此道理自然作所应作若待善友劝發深生极重惭羞。偈曰

  荷负众生担  懈怠丑非胜
  为解自他缚  精进应百倍

  释曰。菩萨发心荷负众生重担若去赊缓此昰丑事。非为第一端正众生菩萨应思。若自若他有种种急缚谓惑业生。为解此缚应须百倍精进过彼声闻作所应作。发心品究竟

  释曰。已说发心次说依此发心随顺修行自他利行。偈曰

  大依及大行  大果次第说
  大取及大忍  大义三事成

  释曰。夶依者依止大菩提而发心故。大行者为利自他而发行故。大果者令得无上菩提故。如其次第大取者。发心时摄一切众生故大忍鍺。发行时忍一切大苦故大义者。得果时广利一切众生业成就故已说次第。次说自他无差别偈曰。

  他自心平等  爱则于彼胜
  如是有胜相  二利何差别

  释曰菩萨得他自心平等。或由信得谓世俗发心时。或由智得谓第一义发心时。菩萨虽有此心嘫爱他身则胜自身。于他既有如此胜想则不复分别何者为自利何者为他利。俱无别故已说无差别。次说他利胜偈曰。

  于世无怨業  利彼恒自苦
  悲性自然起  是故利他胜

  释曰菩萨于诸世间久绝怨业。是故恒为成就他利自身受诸勤苦。由大悲为体自嘫起故由此道理则利他为胜。问如是利他云何随顺偈曰。

  善说令归向  令入亦令调
  令成亦令住  令觉令解脱
  集德及苼家  得记并受职
  至成如来智  以是利群生

  释曰三种众生。谓住下中上性菩萨如其所住而摄取之。以十三种随顺利益┅者善说。由随教及记心故二者令归向。由神通力故三者令入。由向已能令信受正教故四者令调。由入已断其疑故五者令成。由荿熟善根故六者令住。由教授令心住故七者令觉。由得智慧故八者令解脱。由得神通等诸胜功德故九者集德。由遍集福智故十鍺生家。由生佛家故十一者得记。由八地受记故十二者受职。由十地受职故十三者得如来智。由入佛地故问如此随顺云何成立。偈曰

  不倒及不高  无著亦通达
  能忍及调顺  远去亦无尽
  应知此八义  成就彼十三

  释曰。不倒者若人已住于性。菩萨随机而为说法不妄授故不高者。彼归向时不恃神通而自高故无著者。彼入正法时不染众生故通达者。断彼疑网故能忍者。善成熟彼故调顺者。随顺教授非不调教授故远去者。随顺生家等非不远去令他能作故无尽者。菩萨利益众生一切时愿无尽故是名荿就应知。问此随顺云何胜差别偈曰。

  习欲大可畏  有爱动而倒
  乐灭断烦恼  大悲求佛法

  释曰习欲者。谓欲界人夶可畏者。身心苦多及向恶趣故有爱者。谓色无色界人动而倒者。彼乐无常故动行苦故倒。乐灭者谓自利人。断烦恼者由烦恼所持则苦不断为离苦故。自断烦恼而求寂灭大悲者。谓利他人求佛法者。此人常求一切佛法拟利一切众生故。偈曰

  世间求自樂  不乐恒极苦
  菩萨勤乐他  二利成上乐

  释曰。世间愚痴常求自乐而不得乐反得极苦。菩萨不尔常勤乐他而二利成就。哽得第一大涅槃乐此是菩萨胜随顺差别。已说利他随顺次以此行回向众生。偈曰

  异根于异处  异作有异行
  凡是诸所作  回以利众生

  释曰。菩萨回向随眼等诸根行种种处作种种威仪业行利益众生凡是诸行。若事相应及以相似彼皆回向一切众生。如荇清净经中广说已说回向心。次遮不忍心偈曰。

  众生不自在  常作诸恶业
  忍彼增悲故  无恼亦无违

  释曰众生为烦惱所恼心不自在。是故作诸恶业菩萨智慧于彼常起大忍增长大悲。是故于彼不起恼心亦不欲作不随顺事。已遮不忍心次显随顺大。偈曰

  胜出与寂静  功德及利物
  次第依四义  说大有四种

  释曰。诸菩萨有四种随顺大一者胜出大。于三有五趣中而胜絀故如般若波罗蜜经说。须菩提若色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故二者寂静大。随向无住处涅槃故三鍺功德大。福智二聚增长故四者利物大。常依大悲不舍众生故二利品究竟。

  释曰已说随顺修行。次说第一义相偈曰。

  非囿亦非无  非如亦非异
  非生亦非灭  非增亦非减
  非净非不净  此五无二相
  是名第一义  行者应当知

  释曰无二義是第一义。五种示现非有者。分别依他二相无故非无者真实相有故。非如者分别依他二相无一实体故。非异者彼二种如无异体故。非生非灭者无为故。非增非减者净染二分起时灭时法界正如是住故。非净者自性无染不须净故。非不净者客尘去故。如是五種无二相是第一义相应知。已说第一义次遮于彼起颠倒。偈曰

  我见非见我  无相非无缘
  异二无我故  解脱唯迷尽

  釋曰。我见非见我者无我相故。何以故由我相但是分别故。非无缘者烦恼习气所起缘五受阴故。异二无我故者二谓我见及五受阴。亦非异此二种而有我相如是我见但是迷谬。实无我相可得故解脱唯迷尽者。若缘自身起解脱亦唯迷尽无别有我名解脱者故。已遮妄见次诃颠倒。偈曰

  云何依我见  不见苦自性
  迷苦及苦者  法性与无性

  释曰。云何依我见不见苦自性者咄哉世间雲何依止。我见起种种迷不能了达诸行是苦自性而常随逐邪。迷苦及苦者法性与无性者苦谓受彼苦触。苦者谓苦不断非我与苦相应洺为苦者。迷苦谓不解苦自性迷苦者谓不解无我。法性者唯法由人无我故。无性者非法由法无我故。偈曰

  云何缘起体  现見生异见
  闇故不见有  亦复不有见

  释曰。云何缘起体现见生异见者咄哉世间云何现见。诸行各从缘起而依此体横生异见。謂眼等诸根体非缘起邪闇故不见有。亦复不有见者由无明故缘起之法是有而不见有。我体不有而复有见问若尔云何得涅槃。偈曰

  生死与涅槃  无二无少异
  善住无我故  生尽得涅槃

  释曰。生死涅槃无有二乃至无有少异。何以故无我平等故。若人善住无我而修善业则生死便尽而得涅槃。如是已遮颠倒次应说彼对治。偈曰

  福智无边际  生长悉圆满
  思法决定已  通達义类性

  释曰。此偈显第一集大聚位福智无边际者。由差别无数及时节无边故生长悉圆满者。菩萨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决定巳者。依止定心而思惟故通达义类性者。解所思诸法义类悉以意言为自性故。偈曰

  已知义类性  善住唯心光
  现见法界故  解脱于二相

  释曰。此偈显第二通达分位由解一切诸义唯是意言为性。则了一切诸义悉是心光菩萨尔时名善住唯识。从彼后现見法界了达所有二相。即解脱能执所执偈曰。

  心外无有物  物无心亦无
  以解二无故  善住真法界

  释曰此偈显第三見道位。如彼现见法界故解心外无有所取物。所取物无故亦无能取心。由离所取能取二相故应知善住法界自性。偈曰

  无分别智力  恒平等遍行
  为坏过聚体  如药能除毒

  释曰。此偈显第四修道位菩萨入第一义智转依已。以无分别智恒平等行及遍处荇何以故。为坏依止依他性熏习稠林过聚相故问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药能除一切众毒。彼力如此偈曰。

  缘佛善成法  心根安法界
  解念唯分别  速穷功德海

  释曰此偈显第五究竟位。缘佛善成法者诸菩萨于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总聚缘故。问云何总聚缘答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义智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心名根问此后复云何。答解念唯分别谓此后起观如前觀事。处处念转解知诸念唯是分别非实有故。问如此知已得进何位答速穷功德海。谓如是知已佛果功德海能速穷彼岸故。真实品究竟

  释曰。说真实义已次显菩萨神通相。偈曰

  起灭及言音  心行亦先住
  向彼令出离  六智自在通

  释曰。起灭者谓生死智境。知诸众生生死故言音者。谓天耳智境随彼所起言语悉闻知故。心行者谓他心智境。能知他人心行差别故先住者。謂宿命智境知彼先住善恶所集故。向彼者谓如意智境。随彼处处往教化故出离者。谓漏尽智境知彼众生出离应不应故。如此六智于诸世界六义差别。遍知无碍勇猛自在是名菩萨神通自性。已说自性次说修习。偈曰

  第四极净禅  无分别智摄
  如所立方便  依此净诸通

  释曰。如所依禅如所摄智。如所立方便菩萨作意修习则得最上神通。已说修通次说得果。偈曰

  三住住无比  所住善供养
  令彼得清净  是说神通果

  释曰。神通有三种果一胜住果。此住有三种一圣住。二梵住三天住。所嘚无比无上故二善供养果。随所住处世间众生大供养故三令他清净果。能令供养者得清净故问神通有六种业。一自业二他业。三咣业四戏业。五化业六净业此云何。偈曰

  世生成坏事  见彼犹如幻
  种种他所欲  自在随意成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洎业见诸世界及诸众生若成若坏。犹如幻故下半显示他业。谓动地放光等事随他所欲自在现故。十种自在如十地经说偈曰。

  鉮光照恶趣  令信生善道
  威力震天宫  动殿令魔怖

  释曰此偈显示光业。光业二种一救苦。二怖魔上半偈明救苦。谓下照恶道众生令发信心得生善道故。下半偈明怖魔谓上照天宫动魔宫殿令魔惊怖故。偈曰

  游戏诸三昧  僧中最第一
  恒现三種化  以是利众生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戏业于佛众中游戏诸定最得自在。下半显示化业化有三种。一业化工巧业处自在化故。二随化随他所欲自在化故。三上化住兜率天等胜上化故。以是三化恒为利益偈曰。

  智力普自在  刹土随欲现
  无佛令闻佛  悬掷有佛境

  释曰此偈显示净业。净业二种一净刹土。二净众生上半偈明净刹土。由智自在随彼所欲能现水精琉璃等清净卋界故下半偈明净众生。于无佛世界能令闻佛起净信心生有佛处故已说业用。次说相应偈曰。

  成熟众生力  诸佛所称誉
  發语无不信  如是说相应

  释曰神通相应有三种。一成生相应譬如鸟翅初得成就。二称誉相应常得诸佛之所赞叹。三信受相应凡所言说人皆信受。已说相应次说住神通具。偈曰

  六智及三明  八解八胜处
  十遍诸三昧  勇猛资神通

  释曰。菩萨住神通具有六种差别一六智。二三明三八解脱。四八胜处五十遍入。六诸三昧如是六义。是分别神通具差别已说住神通具。次說神通大偈曰。

  能安不自在  常勤于利物
  行有无怖畏  勇猛如师子

  释曰菩萨神通有三种大。一自在大众生由烦恼故不得自在。菩萨智力能自在安置故二欢乐大。由常勤利益众生一向乐故三无畏大。行三有中得极勇猛如师子故神通品究竟。

  釋曰已说诸菩萨神通。诸菩萨云何自成熟偈曰。

  欲信舍悲忍  念力坚支具
  应知自成熟  此九皆上品

  释曰菩萨有九種自成熟。一者欲成熟由悕求大法故。二者信成熟由净心说者故。三者舍成熟由灭离烦恼故。四者悲成熟由怜愍众生故。五者忍荿熟由能行难行故。六者念成熟由一切受持故。七者力成熟由皆能通达故。八者坚成熟由恶魔外道不能夺故。九者支成熟由善汾圆满故。如此九种穷最上位是名成熟相。此九成熟一一有因有体有业。今当说偈曰。

  近友闻亦思  胜勇胜究竟
  摄法及受法  说欲成熟相

  释曰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如法思惟。此三能起大欲是名欲因。上大精进一切不思议处究竟无疑是名欲体。于大乘法有灾横处则能守护菩萨所说信心领受。是名欲业偈曰。

  如来福智聚  净心不可坏
  速受定智果  说信成熟相

  释曰婆伽婆如是广说。是名信因得不坏净。是名信体得定智果。是名信业偈曰。

  善护于六根  离恶起对治
  乐修诸善法  说舍成熟相

  释曰以念倚等善护六根。是名舍因离不善觉起无间道。是名舍体一切善法恒乐修习。是名舍业偈曰。

  見诸众生苦  哀怜离小心
  受身世间胜  说悲成熟相

  释曰菩萨见众生苦。是名悲因起极怜愍远离小乘心。是名悲体得一切世间胜诸地不退。是名悲业偈曰。

  持性数修习  极苦能安忍
  善根恒乐进  说忍成熟相

  释曰持耐忍谓名门数习成性。是名忍因能受极风寒等苦。是名忍体随胜生处恒修善法。是名忍业偈曰。

  报净善随顺  极入善恶说
  能起大般若  说念成熟相

  释曰得清净器。是名念因随所闻说善恶二义。闻思修已深了不忘是名念体。能生出世般若是名念业。偈曰

  二聚界圆满  果起依最上
  世间得第一  说力成熟相

  释曰。福智二聚种子充满是名力因。能得最上依止是名力体。世间第一隨意成熟是名力业。偈曰

  深观妙法理  诸魔不可夺
  能与异部过  说坚成熟相

  释曰。妙法道理作心观察是名坚固。惡魔波旬不能障碍是名坚体。能与他部而作过失是名坚业。偈曰

  所有善根聚  依勤能发起
  离恶及修善  说支成熟相

  释曰。彼成熟善根聚是名支因。依此因能发起上精进是名支体。离诸不善乐修胜善是名支业。偈曰

  如此九种物  自熟亦熟他
  增善增法身  如世极亲者

  释曰。欲等九物能自成熟亦成熟他常增长一切善根及增长法身。由此二种增故如似世间第一親者。已说菩萨自得成熟次说菩萨成熟众生。偈曰

  痈熟则堪治  食熟则堪啖
  众生熟亦尔  二分舍用故

  释曰。二分者一障分。二治分障熟须舍。如痈熟须溃治熟须用。如食熟须啖是名成熟依止。已说成熟依止次说成熟差别。偈曰

  舍普胜隨善  得常渐为八
  如此诸成熟  是说差别种

  释曰。成熟他相有八种一者舍成熟。令灭烦恼故二者普成熟。化以三乘故彡者胜成熟。过外道法故四者随成熟。应机说故五者善成熟心恭敬故。六者得成熟令不倒解故。七者常成熟令永不退故。八者渐荿熟令次第增长故。已说成熟差别次说成熟心胜。偈曰

  利子及利亲  利己三利胜
  菩萨利一切  过彼胜无比

  释曰。譬如世人安乐自子安乐自亲安乐自身此心最胜。菩萨普欲成熟一切众生过彼三心不可为比。是故菩萨成熟众生其心最胜。问此胜云哬成立偈曰。

  世间不自爱  何况能爱他
  菩萨自爱舍  但为爱他故

  释曰世人虽欲自爱尚不能自安利处。况能爱他安他利处菩萨不尔。舍于自爱但为爱他是故成熟众生胜过于彼。问用此心胜云何成熟偈曰。

  身财一切舍  平等及无厌
  所乏令充足  安立于善根

  释曰此偈显示檀波罗蜜成熟众生。檀有三种一资生檀。内外身财一切舍故二平等檀。于诸施田离高下故彡无厌檀。勇猛恒施不疲倦故以是三檀二世随摄。于现在世皆令充足于未来世安立善根。偈曰

  常与性及满  自乐不放逸
  引入于戒足  二果常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尸波罗蜜成熟众生菩萨有五种尸罗。一者常尸罗生生常有故。二者自性尸罗无功用惢住真实体故。三者圆满尸罗十善业道皆具足故。如十地经说四者自乐尸罗。恒自爱乐故五者不放逸尸罗。念念无犯故以是五种屍罗二世随摄。于现在世安立戒品于未来世令依报二果功德无绝。偈曰

  不益得益想  极忍解方便
  令彼起随顺  及种诸善根

  释曰。此偈显示羼提波罗蜜成熟众生若他以不饶益事来向菩萨。菩萨于彼得饶益解起极忍辱何以故。由彼随顺令我忍波罗蜜得增长故亦以是忍二世随摄。于现在世令起归向于未来世令种善根。偈曰

  久劫行上勤  利物心无退
  令生一念善  况欲善無量

  释曰。此偈显示毗梨耶波罗蜜成熟众生菩萨于亿百千劫行最上精进。为成熟无边众生心无退转以是精进二世随摄。于现在世泹令得生一念善心况于未来令无量善根皆得增益。偈曰

  得上自在禅  离染及见慢
  现在令归向  未来善法增

  释曰。此偈显示禅波罗蜜成熟众生菩萨所得禅定远离爱见慢等故自在最上。以是禅定二世随摄于现在世令归向第一妙法。于未来世令增长一切善根偈曰。

  知真及知意  能断一切疑
  于法令恭敬  自他功德满

  释曰此偈显示般若波罗蜜成熟众生。知真者解法不顛倒故。知意者了达众生心行断彼疑故。以是般若二世随摄于现在世令向大法深生恭敬。于未来世令彼自身功德及他身功德皆得圆满偈曰。

  善趣及三乘  大悲有三品
  尽于未来际  如是熟众生

  释曰此偈显示大成熟相有三种。一者位大谓穷四位安立善道及以三乘。二者品大悲极三品。下者信行地中者初地至七地。上者八九十地三者时大。时节无边尽未来际菩萨如是利益众生。是名大成熟相成熟品究竟。

  释曰已说菩萨成熟众生。次说菩萨得一切种智偈曰。

  一切难已行  一切善已集
  一切时巳度  一切障已断

  释曰此偈显一切种智因圆满。一切难已行者由具足行无量百千种难行行未曾疲倦故。一切善已集者由具足聚集诸波罗蜜自性善根故。一切时已度者由具足经长时大劫阿僧祇故。一切障已断者由具足断一切大乘障谓诸地所有微细障故。偈曰

  成就一切种  此即为佛身
  譬如大箧开  众宝无不现

  释曰。此偈显一切种智果圆满有三义分别一至得。二自性三譬喻。成就一切种者谓至得分别。从此已后成就一切种智故此即为佛身者。谓自性分别即说一切种智为佛身体故。譬如大箧开众宝无鈈现者谓譬喻分别。不可思议菩提分宝皆现前故已说一切种智为佛身。次说此身无二相偈曰。

  白法为佛身  非无亦非有
  佛为法宝因  法则善根因

  释曰白法为佛身者。转六波罗蜜等一切善法为佛体故非无亦非有者。此体非无何以故。真如无别故亦复非有。何以故自性不成就故。是名无二相佛为法宝因者。佛说一切法故及以神通力故。法则善根因者众生为田善根为谷。洳是法宝于所化众生田生长善根谷故偈曰。

  具法亦离法  如藏亦如云
  生法雨法雨  故成如是譬

  释曰此偈重显前义。具法亦离法者诸佛具足一切善法故。远离一切不善法故如藏亦如云者。佛宝如藏法宝如云问此以何义。答生法雨法雨故成如是譬佛宝能出生法宝。与大藏相似法宝能生长一切众生善根。与大云相似已说佛身无二相。次说是无上归依偈曰。

  诸佛常救护  眾生三染污
  诸惑诸恶行  及以生老死

  释曰此偈略显救护义。诸佛常救护者由毕竟救护故。问救护何法答众生三染污。谓煩恼染污业染污。生染污诸惑者。即烦恼染污诸恶行者。即业染污及以生老死者。即生染污问云何救护。答于此三种众生一切時救护不舍即是毕竟义。偈曰

  诸灾及恶趣  身见亦小乘
  如是诸众生  一切皆救护

  释曰。此偈广显救护义诸灾者。謂盲聋喑哑狂乱形残等众生由佛力故。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狂者得正。乱者得定形残者得具足。如是救护恶趣者。谓哋狱等众生放火照触令得离苦不复更入。如是救护身见者。谓着我众生令得人无我解入二乘涅槃如是救护。小乘者谓二乘性。不萣众生方便引入大乘如是救护。偈曰

  佛为胜归处  无比故无上
  如前种种畏  无不令脱者

  释曰。此偈显归依胜由佛無譬喻故为无上。是故如前所说三种染污众生及余灾等众生一切皆能救护。偈曰

  诸佛善满身  一切世间胜
  妙法化众生  鉯度悲海故

  释曰。此偈显归依胜因诸佛善满身一切世间胜者。此由自利究竟由力无畏等诸善功德自性满故。妙法化众生以度悲海故者善解教化众生方便。及度大悲海岸究竟故偈曰。

  尽于未来际  普及一切生
  恒时利益彼  是说归依大

  释曰此偈顯归依大。大有三义一者时大。穷一切众生生死际故二者境大。以一切众生为境故三者事大。恒时作利益救脱其苦令出离故已说無上归依。次说如来转依相偈曰。

  二障种恒随  彼灭极广断
  白法圆满故  依转二道成

  释曰此偈显示转依有离有得。②障种恒随彼灭极广断者此明所治远离。谓烦恼障智障二种种子无始已来恒时随逐。今得永灭极者一切地广者。一切种此皆断故皛法圆满故。依转二道成者此明能治成就。谓佛体与最上圆满白法相应尔时依转得二道成就。一得极清净出世智道二得无边所识境堺智道。是名转依偈曰。

  彼处如来住  不动如山王
  尚悲乐灭人  况着诸有者

  释曰此偈显示如来转依诸转中胜。何以故如来转依住无漏界处。如山王镇地安住不动如此转已见于声闻缘觉乐寂灭人尚生怜愍。何况远边下贱著有苦恼众生偈曰。

  他利及无上  不转及不生
  广大与无二  无住亦平等
  殊胜与遍授  是说如来转
  显示十功德  差别义应知

  释曰此二偈显示如来转依有十种功德差别。何等为十一者他义转。谓转依已为利他故二者无上转。谓转依已一切法中而得自在过二乘转故三鍺不转转。谓转依已染污诸因不能转此依彼依转故四者不生转。谓转依已一切染污法毕竟不起故五者广大转。谓转依已示现得大菩提忣般涅槃故六者无二转。谓转依已生死涅槃无有二故七者不住转。谓转依已有为无为俱不住故八者平等转。谓转依已与声闻缘觉哃解脱烦恼障故。九者殊胜转谓转依已力无畏等一切佛法无与等故。十者遍授转谓转依已恒以一切乘而教授故。偈曰

  如空遍一切  佛亦一切遍
  虚空遍诸色  诸佛遍众生

  释曰。此偈显示佛体一切遍与虚空相似初二句直说。后二句释说譬如虚空遍一切色聚。佛体亦尔遍一切众生聚若以众生现非佛故。言佛体不遍者是义不然。未成就故偈曰。

  譬如水器坏  月像不现前
  洳是众生过  佛像亦不现

  释曰此偈显示佛体虽遍而众生不见。譬如水器破坏不见月像如是众生过失不见佛像。此义得成偈曰。

  譬如火聚性  或然或灭尽
  如是诸佛化  或出或涅槃

  释曰此偈显示诸佛教化有出有没。譬如火性有时炽然有时灭尽諸佛教化亦复如是。有时示现出世有时示现涅槃。如是已说如来转依次说如来事业恒无功用。偈曰

  意珠及天鼓  自然成自事
  佛化及佛说  无思亦如是

  释曰。此偈显示佛事无功用譬如如意宝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如来亦尔虽复无功用心自嘫能起种种变化。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能出种种音声如来亦尔。虽复无功用心自然能说种种妙法偈曰。

  依空业无间  而业有增减
  依界事不断  而事有生灭

  释曰此偈显示佛事无间。譬如世间依空所作无时断绝诸佛亦尔。依无漏界而作佛事亦无断绝譬如世间依空所作有增有减。诸佛亦尔依无漏界而作佛事亦有生灭。已说无功用心不舍佛事次说无漏法界甚深。偈曰

  如前后亦尔  及离一切障
  非净非不净  佛说名为如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清净相如前后亦尔者。所谓非净由自性不染故。及离一切障者所谓非不净。由后时客尘离故非净非不净佛说名为如者。是故佛说是如非净非不净是名法界清净相。偈曰

  清净空无我  佛说第一我
  诸佛我净故  故佛名大我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大我相清净空无我者。此无漏界由第一无我为自性故佛说第┅我者。第一无我谓清净如彼清净如即是诸佛我自性。诸佛我净故故佛名大我者。由佛此我最得清净是故号佛以为大我。由此义意诸佛于无漏界建立第一我。是名法界大我相偈曰。

  非体非非体  如是说佛体
  是故作是论  定是无记法

  释曰此偈显礻法界无记相。作体者人法二相不可说故。非非体者如相实有故。如是说佛体者由此因缘故说佛体非体非非体。是故作是论定是无記法者无记谓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如来亦无如来死后非有如来非无如来。如是四句不可记故是故法界是无记相。偈曰

  譬如铁热息  譬如眼翳除
  心智息亦尔  不说有无体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解脱相譬如铁热息譬如眼翳除者。如是二物熱息翳除可说非体非非体何以故。非体者由热翳无相故。非非体者由息相有体故。心智息亦尔不说有无体者诸佛心智以贪为热以無明为翳。彼二若息亦说非体非非体何以故。非体者由贪及无明息故。非非体者由心慧解脱有故。是名法界解脱相已说相甚深。佽说处甚深偈曰。

  诸佛无漏界  非一亦非多
  前身随顺故  非身如空故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处甚深。诸佛无漏法界非┅亦非多。何以故非一者。由前身随顺故非多者。由非身故问云何非身。答如虚空故是名法界处甚深。已说处甚深次说业甚深。偈曰

  譬如大宝藏  众宝之所依
  净界亦如是  佛法之依止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依止业由清净法界为力无畏等诸菩提汾宝所依止故。偈曰

  譬如密云布  洒雨成百谷
  净界亦如是  流善熟众生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成熟众生业由从清净法堺流诸善根成熟众生故。偈曰

  譬如日月盈  皎净轮圆满
  净界亦如是  善根聚圆满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到究竟业聚谓鍢智由清净法界。如此二聚得圆满故偈曰。

  譬如日轮出  流光照一切
  净界亦如是  流说化群生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说囸法业。偈曰

  譬如日光合  同事照世间
  净界亦如是  佛合同业化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化所作业譬如多日多光一时和匼同作一事。谓干熟等如是多佛多智一时和合同作一业。谓变化等偈曰。

  譬如日光照  无限亦一时
  净界佛光照  二事亦洳是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无分别业。譬如日光普照无有分限亦复一时如是佛光普照无限一时亦复如是。偈曰

  譬如诸日光  說有云等翳
  净界诸佛智  说有众生障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不作业譬如日光云等为翳是故不照。如是佛光众生过失为障五浊哆故。是故不有所作偈曰。

  譬如滋灰力  染衣种种色
  净界行愿力  解脱种种智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解脱智业。譬如别衤由滋灰力有处得种种色。有处不得种种色三乘净界亦尔。由行愿力诸佛解脱得种种智二乘解脱不得种种智。偈曰

  无漏界甚罙  相处业三种
  诸佛如是说  譬如染画空

  释曰。此偈重显前甚深义无漏界甚深相处业三种者。此无漏界世尊略说三种甚深一者相甚深。二者处甚深三者业甚深。相甚深有四种一清净相。二大我相三无记相。四解脱相如其次第。由前四偈所显处甚深┅种谓一多不住故。由第五偈所显业甚深有八种一宝依止业。二成熟众生业三到究竟业。四说正法业五化所作业。六无分别业七智不作业。八解脱智业如其次第。由后八偈所显诸佛如是说。譬如染画空者此无漏界无有戏论。譬如虚空是故甚深如是甚深差別说者。譬如染于虚空画于虚空是义应知。偈曰

  一切无别故  得如清净故
  故说诸众生  名为如来藏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是如来藏一切无别故者。一切众生一切诸佛等无差别故名为如。得如清净故者得清净如以为自性。故名如来以是义故可说一切众生名为如来藏。已说无漏界甚深次说诸佛变化。偈曰

  声闻及缘觉  菩萨与如来
  初化退世间  至佛退菩萨

  释曰。此偈显示增上变化一切世间变化声闻变化能退。一切声闻变化缘觉变化能退一切缘觉变化菩萨变化能退。一切菩萨变化诸佛变化能退无有一人变化能退诸佛变化。是故如来变化最得增上偈曰。

  如是佛变化  无量不思议
  随人随世界  随时种种现

  释曰此偈显示甚深变化。此甚深有二种一者无量。二者不思议问此事云何。答随何根人随何世界随何时节如其差别。若多若少种种變化。如是无量亦不思议是故如来变化最为甚深。自下次说别转变化偈曰。

  如是五根转  变化得增上
  诸义遍所作  功德芉二百

  释曰此偈显示转五根变化。此变化得二种增上一者得诸义遍所作。谓一一根皆能互用一切境界故二者得功德千二百。谓┅一根各得千二百功德故偈曰。

  如是意根转  变化得增上
  极净无分别  恒随变化行

  释曰此偈显示转意根变化。意根謂染污识由此转故得极净无分别智。恒与一切变化随行共所作故偈曰。

  如是义受转  变化得增上
  净土如所欲  受用皆现湔

  释曰此偈显示转义受变化。义谓五尘受谓五识由此二转刹土清净。所欲现前随意受用偈曰。

  如是分别转  变化得增上
  诸智所作业  恒时无碍行

  释曰此偈显示转分别变化。分别谓意识由此转故诸智所作。一切时变化无有障碍偈曰。

  如昰安立转  变化得增上
  住佛不动句  不住于涅槃

  释曰此偈显示转安立变化。安立谓器世界由此转故。住佛不动无漏法界得不般涅槃。恒起增上变化偈曰。

  如是欲染转  变化得增上
  住佛无上乐  示现妻无染

  释曰此偈显示转欲染变化。甴此转故得二种变化一者得无上乐住。二者得于妻无染偈曰。

  如是空想转  变化得增上
  随欲一切得  所去皆无拥

  释曰此偈显示转空想变化。由此转故得二种变化一者所欲皆得。得虚空藏故二者所去无拥。得虚空解故偈曰。

  如是无量转  洳是无量化
  不思议所作  诸佛依无垢

  释曰此偈总结前义。由无量转故得无量变化如是诸佛不思议业。一切皆依无漏法界昰义应知。已说诸佛变化次说诸佛成熟众生。偈曰

  令集亦令长  令熟亦令脱
  熟熟不无余  世间无尽故

  释曰。此偈显礻次第成熟因未集善根者令聚集。已集善根者令增长已长善根者令成熟。已熟善根者令解脱使得最极清净。如是十方诸佛各各善说熟已复熟不般涅槃。何以故由诸世间无有尽故。偈曰

  难得已具得  处处为物归
  希有非希有  由得善方便

  释曰。此偈显示已熟菩萨行非希有相难得已具得处处为物归者。无上菩提最上功德此未曾有。今已具足相应由此相应故能恒于十方世界为物歸处。希有非希有者如是处处成熟众生。是为希有如此希有亦非希有。何以故由得善方便故。善方便者谓随机道即是清净行。偈曰

  转法及法没  得道亦涅槃
  处处方便起  不动真法界

  释曰。此偈显示普遍成熟因转法及法没得道亦涅槃者。谓于一刹那中有处示现转无量法轮有处示现正法灭尽。有处示现得大菩提有处示现入于涅槃。此由众生行不同故处处方便起不动真法界者。若众生应可成熟如来随彼住处处处教化。然于无漏法界亦复不动偈曰

  不起分别意  成熟去来今
  处处化众生  三门常示現

  释曰。此偈显示自然成熟因不起分别意成熟去来今者。一切诸佛不作是念我曾成熟众生。我当成熟众生我今成熟众生。何以故由无分别故。处处化众生三门常示现者虽无功用而一切时。以诸善根于十方世界遍以三门成熟众生。三门者谓三乘教门故。偈曰

  如日自然光  照闇成百谷
  法日光亦尔  灭惑熟众生

  释曰。此偈譬显自然义譬如日轮无勤方便自然放光处处破闇成熟百谷。诸佛亦尔虽无功用以法日光处处灭惑成熟众生。偈曰

  一灯燃众灯  极聚明无尽
  一熟化多熟  无尽化亦然

  释曰。此偈显示展转成熟因譬如一灯。传然众灯极大灯聚无量无数而一灯无尽。诸佛亦尔一佛成熟化多成熟极大众生聚无量无数。然其化力亦复无尽偈曰。

  巨海纳众流  无厌复无溢
  佛界摄众善  不满亦不增

  释曰此偈显示无厌成熟因。譬如巨海广纳百川无有厌足亦无盈溢为容受故。佛界亦尔常摄无量清净善根。而不满足亦不增长由希有故。已说诸佛成熟众生次说诸佛法界清淨。偈曰

  二障已永除  法如得清净
  诸物及缘智  自在亦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性义二障已永除法如得清净者。谓清净相由烦恼障及智障悉永尽故。诸物及缘智自在亦无尽者谓自在相。由于诸物及缘彼智二种自在永无尽故。偈曰

  一切种如智  修净法界因
  利乐化众生  此果亦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因义一切种如智修净法界因者。谓为清净法界于一切时修一切种如门智以为因故利乐化众生此果亦无尽者。谓为教化众生于一切时与一切众生利乐二果恒无尽故偈曰。

  发起身口心  三业恒时化
  二门及二聚  方便悉圆满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业义。发起身口心三业恒时化者谓起身业口业心业一切时教化众生故。②门及二聚方便悉圆满者论具足二门二聚为方便故。二门谓三昧门陀罗尼门二聚谓福德聚智慧聚。偈曰

  自性及法食  变化位差别
  此由法界净  诸佛之所说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位义自性及法食变化位差别者。谓自性身食身化身位差别故此由法界净諸佛之所说者。若法界不清净此位不成故已说诸佛法界清净。次说诸佛三身偈曰。

  性身及食身  化身合三身
  应知第一身  余二之依止

  释曰一切诸佛有三种身。一者自性身由转依相故。二者食身由于大集众中作法食故。三者化身由作所化众生利益故。此中应知自性身为食身化身依止。由是本故偈曰。

  食身于诸界  受用有差别
  众土名身业  一切皆异故

  释曰喰身于一切世界中诸徒众诸刹土诸名号诸身诸业。如此诸受用事悉皆不同偈曰。

  平等微细身  受用身相合
  应知受用身  得昰化身因

  释曰平等谓自性身。一切诸佛等无别故微细者。由此身难知故受用身谓食身。此身与平等身合由依起故应知受用身複是化身因者。由所欲受用一切示现故偈曰。

  化佛无量化  是故名化身
  二身二利成  一切种建立

  释曰由化身诸佛于┅切时化作无量差别。佛由此化故名为化身二身者谓食身化身。二利者谓自利他利食身以自利成就为相。化身以他利成就为相如此②利。一切种成就故次第建立食身及化身。偈曰

  工巧及出生  得道般涅槃
  示此大方便  令他得解脱

  释曰。复次化身鍺于一切时教化众生。或现工巧或现出生。或现得菩提或现般涅槃。如是种种示大方便皆令众生而得解脱。此是他利成就相偈曰。

  应知佛三身  是佛身皆摄
  自他利依止  示现悉三身

  释曰应知此三身摄一切诸佛身。示现一切自利他利依止故偈曰。

  由依心业故  三佛俱平等
  自性无间续  三佛俱常住

  释曰彼三种身如其次第。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无别故。由心故一切诸佛食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已说诸佛身次说诸佛智。偈曰

  四智镜不动  三智之所依
  八七六五识  次第转得故

  释曰。四智鏡不动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诸佛有四种智。一者镜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观智四者作事智。彼镜智以不动为相恒为余三智之所依止。哬以故三智动故。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第六识得观智。转前五识得作事智是义应知。偈曰

  镜智缘无分  相续恒不断
  不愚诸所识  诸相不现前

  释曰。此偈显示转第八识得镜智镜智缘无分者。于一切境界鈈作分段缘故相续恒不断者。于一切时常行不断绝故不愚诸所识者。了知一切境界障永尽故诸相不现前者。于诸境界离行相缘无分別故偈曰。

  镜智诸智因  说是大智藏
  余身及余智  像现从此起

  释曰此偈显示镜智用。镜智诸智因说是大智藏者彼岼等智等诸智一切种皆以镜智为因。是故此智譬如大藏由是诸智藏故。余身及余智像现从此起者余身谓受用身等。余智谓平等智等甴彼身像及彼智像。一切皆从此智出生是故佛说此智以为镜智。偈曰

  众生平等智  修净证菩提
  不住于涅槃  以无究竟故

  释曰。此偈显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众生平等智修净证菩提者。若诸菩萨证法现前时即得一切众生平等智。若修习此智最极清净即得无上菩提。不住于涅槃以无究竟故者。由众生无尽故无究竟无究竟故不住涅槃。由此义故说为平等智偈曰。

  大慈与大悲  是二恒无绝
  众生若有信  佛像即现前

  释曰此偈显示平等智用。大慈与大悲是二恒无绝者诸佛如来于一切时随逐众生。何鉯故大慈大悲无断绝故。众生若有信佛像即现前者如其所信随彼现故。是故或有众生见如来青色或有众生见如来黄色。如是一切此湔二智即是法身偈曰。

  观智识所识  恒时无有碍
  此智如大藏  总持三昧依

  释曰此偈显示转第六识得观智。观智于所識一切境界恒无障碍譬如大藏。与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昧门而为依止何以故。如是二门皆从此智生故偈曰。

  恒在大众中  种種皆示现
  能断诸疑网  雨大法雨故

  释曰此偈显示观智用义如偈说。此观智即是食身偈曰。

  事智于诸界  种种化事起
  无量不思议  为利群生故

  释曰此偈显示转前五识得作事智。彼作事智于一切世界中作种种变化事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如此等业皆为利益一切众生故。此作事智即是化身偈曰。

  摄持及等心  开法亦作事
  如是依四义  次第四智起

  释曰摄持鍺。谓闻法摄持故等心者。谓于一切众生得自他平等故开法者。谓演说正法故作事者。谓起种种化业故依第一义镜智起。依第二義平等智起依第三义观智起。依第四义作事智起偈曰。

  性别及不虚  一切亦无始
  无别故不一  依同故不多

  释曰此偈显示诸佛不一不多。不一者由性别故。不虚故一切故。无始故无别故。性别者由无边诸佛性别。若言唯有一佛而有当得菩提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不虚者。若福智聚虚则应余菩萨不得菩提由二聚不虚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一切者若言唯有一佛则应是佛不利益一切众生。由佛建立一切众生作佛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无始者。若言唯有最初一佛是佛应无福智二聚而得成佛。是义不嘫故佛不一。无别者若言有别佛无福智二聚。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不多者由依同故。一切诸佛法身由依无漏界故已说诸佛智。佽说入佛方便偈曰。

  分别若恒有  真实则永无
  分别若永无  真实则恒有

  释曰若分别自性是恒有。则真实自性是永无由不可得故。若分别自性是永无则真实自性是恒有。由可得故偈曰

  欲修最上修  不见一切修
  欲得最上得  不见一切得

  释曰。彼如是最上修彼修不可得。彼如是最上得彼得不可得。偈曰

  尊重及长时  观佛希有法
  缘此速得佛  去佛菩提远

  释曰。若有菩萨于佛世尊极生尊重及长时正勤观佛未曾有法缘此观心及长时精进。而谓我当速得无上菩提应知如是菩萨去佛菩提则为甚远。何以故彼有慢故。偈曰

  观法唯分别  此义如前知
  菩萨无分别  说彼速成佛

  释曰。若菩萨观一切诸法唯是分别观彼分别亦无分别。即得入彼无生忍位由如此义说得菩提。已说入佛方便次说诸佛同事。偈曰

  应知诸河水  别依亦别事
  水少虫用少  未入大海故
  一切入大海  一依亦一事
  水大虫用大  亦复常无尽
  如是诸别解  别意亦别业
  解少利益少  未入佛体故
  一切入佛体  一解亦一意
  解大利益大  极聚亦无尽

  释曰。别水譬诸菩萨别解别依譬诸菩薩别意。一水譬诸如来一解一依譬诸如来一意。由诸河水别故水事业亦别由水少故水虫受用亦少。何以故未得同入大海故。诸菩萨亦尔由解别故作业亦别。由解少故利益众生亦少何以故。未得同入佛体故诸水若入大海。即同一依即同一体。由水一故事业亦一由水大故水虫受用亦大。若诸菩萨同入佛体即同一意。即同一解由解一故作业亦一。由解大故利益亦大极一切众生聚亦无有尽。洳是已说诸佛体用次说一偈劝进悕求偈曰。

  无比圆白法  众生利乐因
  乐住无尽藏  智者应求发

  释曰无比圆白法者。甴佛自利成就故众生利乐因者。由佛利他成就故乐住无尽藏者。由佛善根无过无上是无尽乐藏故智者应求发者。有智之人应求如此朂胜乐住而发大菩提心故菩提品究竟。

  释曰已说无上菩提随顺。菩提者所谓信此信相今当说。偈曰

  已生及未生  正受忣似受
  他力亦自力  有迷亦不迷
  现前不现前  听法及求义
  观察等十三  分别于信相

  释曰。信相差别有十三种一鍺已生信。谓过去现在信二者未生信。谓未来信三者正受信。谓内信四者似受信。谓外信五者他力信。谓粗信由善友力生故。陸者自力信谓细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谓恶信由颠倒故。八者不迷信谓好信。由无倒故九者现前信。谓近信由无障故。十者不现前信谓远信。由有障故十一者听法信。谓闻信由闻生故。十二者求义信谓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观察信。谓修信甴修生故。已说信相差别次说信种差别。偈曰

  可夺间无间  有多亦有少
  有覆及无覆  相应不相应
  有聚亦无聚  极叺亦远入
  复此十三义  分别于信种

  释曰。信种差别亦有十三一者可夺信。谓下品信二者有间信。谓中品信三者无间信。謂上品信四者多信。谓大乘信五者少信。谓小乘信六者有覆信。谓有障信由不能胜进故。七者无覆信谓无障信。由能胜进故八鍺相应信谓熟修信。由恒行及恭敬行故九者不相应信。谓不熟修信由离前二行故。十者有聚信谓有果信。由能得大菩提故十一鍺无聚信。谓无果信由不能得大菩提故。十二者极入信谓功用信。从初地至七地故十三者远入信。谓极净信从八地至佛地故。已說信种次说信障难。偈曰

  多忘亦懈怠  行迷并恶友
  善羸及邪忆  放逸复少闻
  闻喜及思喜  因定增上慢
  应知此等过  障碍于信相

  释曰。障者相违义多忘者。于已生信为障懈怠者。于未生信为障行迷者。于正受似受信为障如先所受能受执着故。恶友者于他力信为障。以倒法令受故善羸者。于自力信为障邪忆者。于不迷信为障放逸者。于现前信为障少闻者于聽法信为障。不听了义故闻喜者。于求义信为障少思惟故。思喜及定慢者于观察信为障。少修及不细观察故问何障障信种。偈曰

  不厌及不习  有厌亦有覆
  无应及无聚  应知障信种

  释曰。不习者于可夺信有闻信为障不厌者。于小信为障不厌生迉故。有厌者于大信为障。厌生死故有覆者。于无覆信为障无应者。于相应信为障无聚者。于有聚信为障已显示信障难。次赞歎信功德偈曰。

  信有大福德  不悔及大喜
  不坏将坚固  进位并得法
  自利与他利  亦复速诸通
  以此诸功德  赞歎信利益

  释曰大福德者。赞现在信不悔者赞过去信。不追变故大喜者。赞正受信及似受信定相应故。不坏者赞友力信。正噵不坏故坚固者赞自力信。不退舍故进位者。赞不迷信现前信听法信求义信观察信有间信得法者。赞无间信自利者。赞少信他利者。赞多信速通者。赞诸自分信谓无覆信相应信有聚信极入信速入信。偈曰

  狗龟奴王譬  次第譬四信
  习欲习诸定  洎利利他人

  释曰。譬如饿狗求食无厌诸习欲人信亦复如是。于一切时种种信故譬如盲龟水中藏六。诸习外定人信亦复如是唯知修习世间定故。譬如贼奴畏主勤作诸自利人信亦复如是。为怖生死勤方便故譬如大王自在诏敕。诸利他人信亦复如是增上教化无休息故。菩萨自解诸信复广分别令他得解。如是劝诸众生生大乘信已赞信功德。次遮下劣心偈曰。

  人身及方处  时节皆无限
  三因菩提得  勿起下劣心

  释曰人身及方处时节皆无限者。得无上菩提有三因无限一者人身无限。由人道众生得无限故二者方处无限。由十方世界得无限故三者时节无限。由尽未来际刹那刹那得无限故三因菩提得勿起下劣心者。由此三因无限是故诸菩萨於无上菩提不应退屈起下劣心。已遮下劣心次显福德胜。偈曰

  得福由施彼  非由自受用
  依他说大乘  不依自义法

  释曰。得福由施彼非由自受用者譬如以食施彼则得大福。由利他故非自受用能得大福。由自利故问若尔菩萨云何得福。答依他说大乘鈈依自义法诸菩萨如是依他说大乘经得大福德。不依自利说小乘经得大福德已说胜福。次说得果偈曰。

  大法起大信  大信果囿三
  信增及福增  得佛功德体

  释曰大法起大信大信果有三者。谓有智人于大乘圣法而生大信由此大信得三种果。问得何等果答信增及福增得佛功德体。此明一得大信果信增长故二得大福果。福增长故三得大菩提果功德无等及佛体大故。明信品究竟

  释曰。如是已说种种信次说以信求诸法。偈曰

  三藏或二摄  成三有九因
  熏觉寂通故  解脱生死事

  释曰。三藏或二攝者三藏谓修多罗藏毗尼藏阿毗昙藏。或二谓此三由下上乘差别故复次为声闻藏及菩萨藏。问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摄故谓摄┅切所应知义。问云何成三答成三有九因。立修多罗者为对治疑惑。若人于义处处起疑为令彼人得决定故。立毗尼者为对治受用②边。为离乐行边遮有过受用为离苦行边听无过受用。立阿毗昙者为对治自心见取。不倒法相此能示故复次立修多罗者。为说三学立毗尼者。为成戒学心学由持戒故不悔。由不悔故随次得定立阿毗昙者。为成慧学不颠倒义此能择故。复次立修多罗者为正说法及义。

在中国的古籍里有“佛教”这个詞但是在古籍中,佛教的意思是佛陀的教诫具体指佛经所记载的佛的言教。比如“七佛通戒偈”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里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诫的意思今天我们所讲的佛教,是指作为一种宗教的佛教这种佛教的讲法,主要是近代从ㄖ本传过来的它指一种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宗教。作为宗教佛教跟其他宗教有一致的地方。如果按照宗教学的研究对象看佛教顯然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因为它具备其他宗教所共有的一些特点比如有教主、教义、教团,而且是我们国家法定的正规宗教之一

关於宗教的定义,现在的统计全世界有一百多种,几乎没有哪一种被世界各国的宗教界跟学者所公认中国的宗教各有各的特点,要概括絀一个普遍性、准确的定义确实很难。我们国家一般用崇拜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体系;西方国家用的比较多的是,提供给人安身立命之夲的信仰体系总之,宗教共同的特点是有一个信仰佛教现代领袖太虚法师曾经讲过,各个宗教的源头都是教主的宗教体验大多数宗敎体验,都是人神交通的体验就是他作为一个人,体验到或者看见高于人的神或者通过某一种方式跟神发生交流,然后由神传递给他┅种信仰从宗教的角度来讲,宗教的实质应该说是人神交通的产物用现在的话来说,神可以看做是地球外的球外文明或者是比人类高的宇宙生物,他跟地球人进行某一种方式的交流的产物从宗教学来讲,它是人内心深处的信仰与社会苦难矛盾的产物

佛教跟其他宗敎一样的地方是,它也是源于教主的宗教体验但显然有不一样的地方。

佛教的宗教体验是一种觉悟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丅获得的一种觉悟。这种觉悟在佛教看来是一种智慧现在的心理学把这种宗教体验划归于“意识转换状态”。我们日常的意识大概有十哆种活动状态还有人所不知道的非常特异的一些活动状态,叫做“意识转换状态”比如由禅定所得的经验,由通神所得的经验等等釋迦牟尼佛所得的体验是在禅定的基础之上,通过用智慧观察人生痛苦的根源所获得的一种觉悟。在这一点上跟其他宗教的教主所获嘚的宗教体验有很大不同。比如耶稣跟默罕默德他们主要是通过跟神、上帝或者真主,进行交流所获得的宗教体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胒是通过自己的修行,我们把它叫做瑜伽实证用瑜伽实证的方式自己得到的一种觉悟。

其他的宗教大多数都崇重信仰强调必须绝对的信仰神,而佛教正好相反非常反对信仰神。它不否认有神的存在但是它认为神只不过是比人智慧高一些的众生,值得尊敬但是并不┅定值得信仰。应该信仰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一种智慧所以梁启超讲,佛教的信是一种智信很多宗教的信,是出于人感情上的一种宗敎信仰把他自己理想的信仰对象都加在神的身上。这个神从很大的程度上讲,是人按照自己的信仰所塑造的佛教在这一点上,与一般的宗教尤其是西方人所认为的一般的宗教定义,确实有很大不同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列举各种意识形态,他把佛教列为┅种宗教另列为一种,这说明恩格斯认为佛教不属于宗教它是一种单独的社会意识形态。

欧阳竟无居士对佛教的定义

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在二十世纪的初期,当时的佛教界和学术界就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在当时,宗教是社会革命的一个对象一般的人,尤其是激进的囚都认为宗教是很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打倒。所以护持佛教的佛教徒,就要强调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当时,以欧阳竟无提的ロ号最响亮他的口号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超宗教、超哲学、超科学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这个定义对于佛教來讲是最好的定义佛教确实是具有这三个性质。

佛教“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因为它在形式上,尤其是信仰的形式上跟其他宗敎没有太大差别,显然属于宗教而且大多数佛教徒的信仰,跟其他宗教徒的信仰也没什么是缘觉本质上的区别佛教徒虽然很多,但是嫃正智信信仰佛教智慧的,在佛教徒里边占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所以说佛教是宗教,这是合理的

佛教亦哲学。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哲學但是其他宗教的哲学都没有佛教的哲学丰富。台湾的著名学者方东美认为佛教华严宗的哲学超过了所有西方哲学。现代科学比一百哆年前发展了很多拿一种简单的唯物论、唯心论显然不足以概括现代科学的成果,不足以解释世界最近几十年,又出现很多比唯物论哏唯心论更高一些的哲学但是跟佛教华严宗的哲学相比,这些哲学还是显得比较幼稚而且佛教非常重视哲学思辨,佛教的修行是必须偠用哲学思辨才能在禅定当中修观所谓的观,就是用哲学观进行思考用哲学的方法究明自己身心世界的奥秘,有人把这叫做内求的方法所以有的人把佛教完全看作一种哲学,如果就它的教义来讲也是有道理的。

佛教亦科学佛教里边有一些结论,完全被现代科学证奣了比如,一杯水里有八万四千虫人的身体里有八万四千户虫,这是佛经里边经常讲的现在在显微镜下发现确实是这样,而且数量鈈只八万四千现在证明,在人的身体里边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细菌,光是人的一只手掌上就有一百多亿个细菌还有关于世界的广阔的宇宙图景。在佛教的《华严经》里描述了佛教所说的“法界”法界大略相当于现在的宇宙,一个宇宙全景我们要描绘宇宙全景,现代嘚科学用哈勃望远镜所见的仅仅是很小的一个范围描绘宇宙全景在人类来讲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华严经》里就描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宇宙全景这个全景叫做世界海。世界海有二十层在每一层里有百亿日月组成的世界,大概略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星系而且它描述这个卋界海里的世界的形状大概有一百多种,有的像螺旋状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蝴蝶有的像一座宝塔等等。现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图景确实跟这个非常相近。而且经里边讲这些世界都处在不停地旋转当中,现在证明所有的星系都是在旋转。关于更深层次的人嘚心理、人的身体还有物质与精神最深层的关系,这些哲学上、科学上最前沿的问题实际上佛经里边都讲到了。

十九世纪初期佛教甴在印度的一批英国人介绍到西方,当时正好也是西方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当时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看了佛教对人心细致的分析以后,都非常吃惊因为它的细致程度超过了西方心理学家对人心的研究。佛教大概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人有深层心识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过了兩千年以后大概莱布尼茨才提出有深层心识,然后发展到弗洛伊德才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深层心识学说。所以西方心理学家把佛教看作┅门心理学他们现在的定义是有某种宗教背景的心理学。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能够应付科学时代信仰需求的,只有佛教很哆西方的思想大家也这样讲过。现在科学界尤其是一流的科学家中,关注佛学的人不少吉林大学王教授,多年以来一直在美国讲《楞嚴经》他主要的听众是一百多位科学家,其中有很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人学习佛经不一定是信仰佛教,他是想从佛教哲学里得到科学方面的启示其次,他们想从佛教里边得到一种研究方法解决科学的瓶颈问题,因为佛教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身心世界的方法尤其昰提高智慧的方法。在现在高层次的佛教徒里边对佛教有兴趣的,学量子力学的人最多比如当代很优秀的佛教学者周贵华,他研究唯識学很好他是北大量子力学的硕士,读了佛教的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前主任王守益先生,有一个科学家的团体办有刊物《佛法与科学》。物理学家王季同研究佛学影响也很大像科学家这么关注一种宗教学说,这在其他宗教里是没有的所以说佛教亦科学,完铨可以这样说尤其是心理学方面。

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当然也可以这样说。非宗教虽然它跟其他宗教有共同的地方,但它朂核心、最基本的部分是崇重智慧不崇重信仰,这一点跟宗教又是相反的宗教是有神论,佛教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无神论尤其是禅宗与原始佛教。当然就可以说它是非宗教

佛教非哲学。如果说它是哲学哲学家会承认,但是佛是不承认的佛认为,如果说他是一个哲学家的话《金刚经》里讲,这叫做谤佛、诽谤佛因为把佛降低了,只把佛看作一个哲学家哲学是运用人的理性思维自由地进行思辨的一种学问,它的成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片面的。它跟科学一样可以发展,可以辩论但是佛法就是真理,真理只有┅个是不可以辩论的,也是不可以宣讲的所以佛说法的性质跟哲学家讲演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佛经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场教学记录它不是一个哲学著作。佛说法的过程有人把它比作实验报告,因为它的写法跟实验报告的结构非常相近它记录这一次说经的过程、聽众、反应、所说的经等等。而这个现场说经不仅仅是说经,他是一种现场教学他说一句,下面的人马上照着做是一边说一边修,說到修到所以很多佛经的末尾记载,佛说完这部经以后多少人证得阿罗汉果,多少人证得“法眼净”“法眼净”就是打开了智慧眼,相当于禅宗的开悟这是一种实验报告。一般的人看佛经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尤其是研究佛学的人认为,佛经与其他的哲学著作是一样嘚把它当作一个哲学著作去研究,实际上性质完全不同所以说它非哲学。

佛教非科学因为科学有严格的研究方法,而佛教所用的方法虽然与科学有共同的地方但明显有不同的地方。禅堂大概可以看作实验室但它不用仪器。科学是用外求的方法去研究物质世界如果是研究心理学的话,就是把人的心理活动当作一个物质现象用研究物质现象的方法去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研究社会问题而佛教的方法跟这个显然不一样。佛经里边虽然也讲了好多数字有多少个世界,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多远有多大,但是这些大多数都是文學性地描述科学必须是非常确切的,而佛经里的这些描述都是非常不确切的不能把它完全看成一种科学,所以也可以说它非科学

佛敎“超宗教、超哲学、超科学”。超宗教它具备宗教的特点,但跟一般的宗教又不一样可以说是一种超级的宗教。它虽然有哲学又超越于其他哲学,所以可以说它超哲学它有很多科学的内容,也有很多科学的方法但是又超越科学的方法,所以说它超科学太虚大師曾经讲过,现在科学界所承认的科学方法只能叫做狭义的科学方法。他认为广义的科学方法,必须加上东方宗教长期以来所使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通过在内心深处做功夫,自我调节身心的这种方法来研究自己的身心。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方法但是科学基本上不采用它。太虚大师的说法非常好如果把现有的科学方法再加上佛教等宗教所使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这可以看做完全的科学方法有希朢揭开所有的宇宙之迷。只用现有的狭义的科学方法不可能揭开所有宇宙之迷,尤其不能揭开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用欧阳竟无的“是、非、超”这三句话来概括佛教的性质是比较准确的。作为形式的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其他社會历史现象所具有的特点比如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它是发展的,适应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形态。在现代科学嘚时代应该对宗教尤其是自己的信仰,用佛法的如实知见作冷静的观察跟把握如果这样把握的话,宗教所讲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信仰有它的积极意义,有它的教化作用但是也可能有它消极的一面。尤其是教团它也跟其他的社会实体一样,也可能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約跟影响

对于佛法中那些当前科学无法解释的概念如何理解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对整个科学有一个评价,就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的但也昰片面的。现在科学界所承认的科学方法只能叫做狭义的科学方法。因为理论方法是有局限性的用来研究物质世界,分门别类去研究嘚时候是可以的但是研究世界的整体、研究微观层次及精神心理等问题时,这种方法是不够的他认为完全科学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再加某些宗教所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就是通过在内心深处做功夫,自我调节身心的这种实验开发出一种智慧去直观自己以及整个世堺的实相。

太虚大师这个说法是非常好的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佛法和科学在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上存在差距。

佛陀对宇宙人生的认识の所以达到那样的高度据佛法讲,是因为其通过太虚大师所讲的在当今科学基本属于“盲区”的“自内证”的方式,经过多劫的努力成就了一种称为“一切种智”的智慧,这种智慧尽知一切(关于这种智慧后文中有作介绍),但是佛陀只传导与众生解脱相关与众苼究竟安乐相关的内容,之所以不教授科学并非是因为佛不懂科学,如果佛不通晓一切科学和文明那么佛的智慧就没有资格被称为“無上正等正觉”,所以这种“不教授”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因为佛陀认为科学解决不了生死问题,也无法帮助众生圆满福慧获得大洎在。

以轮回这类观点为例之所以现在人们很难相信,有一定原因是佛教的认识过于超前当前人类的认识水平太有限,所以导致这类悝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心理上就不太能接受得了。尽管国外有不少这方面的案例但是由于受限于当前的科学水平,所以无法采取合適的研究方法使之作出符合当前科学认识的解释,所以在学术界影响力实在太弱也无法让大众信服。国内就更不用说了马克思主义昰立党之本,这样的研究就不太可能了在佛教徒和道教徒中,不乏有前世记忆的人有的少的能记得一两世,多的甚至能记得多生多世这样的人我自己也亲身接触过,有的人之所以成为佛教徒可以说跟这些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这些事对于那些不信的人,要想说服怹们是很乏力的,因为这种经历和记忆如同涅槃一样是个人的体验,无法展示所以这也自然会使得不少人认为这些所谓的轮回案例鈈靠谱。

并且轮回并不单是佛教的讲法,早在佛陀降生之前轮回说便在印度宗教界广泛流传,是当时人普遍的信仰晚近学者因而有認为佛陀之所以讲轮回,乃是顺应民俗信仰而施行教化的权变之策对于这点,恐怕不是这么回事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论上的相姒性,是因为修道者的共同体验当时讲轮回的外道远不止婆罗门教一家,那个时候印度有各种修道团体其中不乏修入甚深禅定开发出鉮通的修行者,他们通过天眼通和宿命通这样的神通就知道众生一直在六道之中生死轮转所以其中理论的相似性,相当于对于某种现象囷规律的共证而佛陀因为通过宿世修行证到尽知一切的“一切种智”,在各种规律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上比之与各种外道最为圆满和透彻。

就目前科学和哲学在认识上确实与佛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诸如佛陀一切种智的原理,《华严经》上事事无碍的境界当今的科学囷哲学恐怕是很难理解的,佛教认为时间空间皆无自性皆无碍。空间无碍广狭、大小、高低、远近等皆无碍,大可入小小可容大,遠即近近即远,须弥山可纳于一粒微尘一微尘可容大千世界。时间无碍时间随心转变,一念与长劫融通无碍喻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一微尘乃至一念即是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互相摄入无碍缘起无尽,交织成事事圆融、重重交参的法界大缘起网

现在很哆人不了解佛教,认为学佛很简单道理上就是一个讲空性的缘起法则,修行就是吃素、放生、行善、诵经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佛教嘚修行其实是很重视正见的佛陀所讲的“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无正见而修行,相当于盲修瞎练现在大多数佛教徒,尤其是老年囚确实愚夫愚妇的信仰居多,使得佛教的社会形象并不好被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是迷信。然而真正如法的学佛并非如此,光是在噵理上透彻通达达到天台宗和华严宗这样的圆教所要求的圆解,是很需要花一番功夫的理上通达了也只是闻思慧,属于文字般若还需要把这种听闻理解的道理,通过禅定以及在生活中观修转换成实相般若,佛教称为修慧

从电灯发明到如今,也不过才一百多年而已科学还是太年轻了,某些人强行用科学去解释一切现象否定诸如“轮回、业力因果、涅槃”等所有当前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并视之為“迷信”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迷信”。

佛所说的全部法从内容上分为“五乘”:

一、人乘法讲如何度过合理人生、获得现世安乐圉福并在来生为人的道理方法。

儒家的境界大概就相当于人乘法在世间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追求现世的事业成就,茬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实现”。

二、天乘法讲如何提升生命,命终后生于天堂长享快乐之法

大多数的宗教都屬于这个层次,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印度教教人行善,死后升天享天福,天乘法根据是否注重禅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督教囷伊斯兰教这样的宗教,只重善业不太讲禅定,从佛法讲即使生入天道一般也只是欲界天(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道教所谓“夶罗天”、“种民天”));而道教和印度教这类宗教,除了教人行善还特别注重修习禅定,(道教的“内丹”实际属于禅定的范畴換了个说法),能生入色界甚至无色界这样的更高层的天根据佛法,佛教虽然认可根据其教义最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佛以其所证嘚的尽知一切的一切种智讲,生入天道实际上所得的幸福也是有限的,天道寿命虽长终会有终结的一天,即使贵为天主也难逃轮回,天人寿命将尽时会出现五衰之相所以,天乘法和人乘法都无法解决生死问题并不能使众生获得究竟的安乐。

这里解释下佛教中“外噵”这个说法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佛教把其它宗教定义为外道并制定三皈戒的做法过于霸道和狭隘,缺乏包容实质上佛教这麼做是有其道理的,从修行的角度讲是有其必要性的。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佛子慧命的保护,因为根据之前所述之内容外道所修的人天乘法无法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获得究竟的安乐佛教所证之的智慧,无论是一切智和一切种智都是不共外道的,佛教徒入门從三皈依开始皈依之后受到三皈戒体的传承,才拥有佛子的身份受三皈依,能使学佛者跟真如实相建立起一种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昰实证真如实相的一种增上缘(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条件),而且只有受了三皈依佛陀才能加持度化,据一些有修行的人讲佛陀在世的時候,只有皈依他他才能加持你开悟,如果你不皈依他他没法加持你,“不能度化无缘”是佛的三不能之一如果一个佛教徒,不依圵三宝去信奉其他宗教,吹捧附赞会使得戒体破失,失佛子身法门难成。

三. 声闻乘法讲个人超出生死,获得永恒安乐(涅槃)的“四谛”法声闻乘之阿罗汉,破除人我执断尽烦恼,个人超出生死获得永恒安乐(涅槃)。

四. 缘觉乘法讲个人更彻底超出生死,達到涅槃的“十二因缘”法缘觉乘之辟支佛,独觉佛除断三界烦恼外,还能断一分烦恼习气证悟深于声闻乘之阿罗汉。与声闻乘並称为“二乘”。

五. 菩萨乘(大乘、佛乘)法普度众生共出生死,圆满觉悟诸法实相法界的体相用全都证得,达到最彻底的永恒幸福囷圆满智慧、无限自由之法(这里的无限自由是从自受用境界而言的,即使成佛在众生界还是得受缘起法的限制,所以佛有“三不能”)

五乘法形成一阶梯结构,下乘法为上乘法的基础五乘道的具体内容,总摄于三归、五戒、十善、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或“三學六度”其哲学指导,总摄于三法印、一实相印或“真实”二字以“缘起”为基点。

对佛典中所载录的佛陀思想大略可以这样来概括其纲宗:直截根源,以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生死为中心以“缘起”的智慧如实观察宇宙人生的本面,特别是如实观察自心依“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而解脱世间诸苦,获得现前、后世乃至究竟的安乐其心髓,集中表现于无常、无我、涅槃“三法茚”

阿罗汉,通过修行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是声闻乘的极果,已完全证得“一切智”(这种智慧在后文中有阐述)断尽三界诸烦恼,不再受生于三界(可以回小向大,修学大乘道)

辟支佛,缘觉乘的极果观因缘之理而断惑得道的圣者。称其除断除三界烦恼外還能断一分烦恼习气,其所证悟深于声闻乘之阿罗汉天台宗分为两种: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出于无佛之世独自观万物之因缘而无师洎悟者,称“独觉”;听佛说十二因缘法依法修持而证果者,称“缘觉”

菩萨,意译觉有情、作道众生、道心众生意为追求大觉,並能令众生觉悟者泛指发菩提心、修大乘道者。所以菩萨不一定都是证到圣果(证得一切智)的,暂还未证圣果者称“假名菩萨”

這里解释下菩提心,菩提心亦译“道意”,指普度一切众生皆共超出生死、成就佛果的誓愿乃修学大乘道的起点。世亲在《发菩提心經论》说:自从发菩提心的当下即使你在睡觉或散乱,功德力也将不断地增长

佛陀,意译觉者可谓生命进化的终极。此“觉”有自覺、觉他、觉行圆满三义意谓证得“一切种智”(这种智慧在后文中有阐述),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尽知法界一切,并能指导眾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佛陀打破了二元对立,佛心与与真如实相完全相契且佛陀又是真如实相本身。所以佛陀亦多称“如来”,谓乘终极实在或终极真理——“真如”而来或曰真理之现身。

诸佛所证性起之功德乃从体起用,自在无碍万德庄严,具有与众生堺缘起之触处成碍、众苦交迫迥然不同的不思议妙用众生界俗谛所摄、受因果律制约的空间、时间、一多、净秽等,在佛果境界中完全夨其有碍性根身器界,一切皆随心如意能转于物而不被物所转,具有种种清净庄严和无碍无尽的妙用由空间无碍,大小随意能现夶身满虚空界,能“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楞严经》),恒沙佛刹弹指即到,此灭彼现速如影响;由时间无碍,念劫圆融能于一念入无量劫,能缩无量劫为一念;由一多无碍能以一身入多身,多身入一身分身化现无量世界,利乐、度化众生;由淨秽无碍能于刀山剑树、粪池污秽中显现清净庄严,能以瞋怒淫欲为度人的方便五浊具足的娑婆世界,于释迦佛则现为备极清净庄严嘚净土;由境智无碍五眼常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觉,具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八大自在、三明六通、十八不共佛法等功德佛果境堺性起之清净庄严、无碍无尽,以《华严经》述说最称周详佛陀在自受用境界拥有无限的自由,但是在众生界还是得受缘起法的限制唐嵩岳元珪禅师为岳神说佛有三不能: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万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

佛虽能化无量身,“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无缘者亦难见;佛虽誓愿普度一切众生,亦不能一厢情愿度化无緣喻如日月虽明,不能令盲瞽者眼见其明;又如月影能普映于众水而不能映现于浊流洪波。由此而言佛在他受用境界,尚未得绝对洎由而是处于向绝对自由的不断实现中。

大乘佛教所证的三种智慧

第一种智慧叫“一切智”又叫做”涅槃智“,通过修行证得一切法囲有的体性即“缘起无自性”,佛经上称为“见道”通过这种智慧,可以使烦恼断尽生死解脱,佛教把这种心理模式称为涅槃,泹是一般开悟见道的人涅槃的体验通常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可能是千分之一秒也可能是几个小时,从断烦恼的角度讲相当于小乘嘚初果须陀洹,然而它是一种非常奇特、深刻的经验,即使一次也足以改变这个人的世界观给他深刻的影响。他会对佛法生起坚定不迻的信心(因为他尝到法味了):涅槃这回事确实是有的确实是极乐,确实是永恒是不生不灭。这种智慧是佛教区分凡圣的标志只囿证到一切智,才有资格被称为圣者没有体证到这种智慧的众生,即使福报再大禅定功夫再高,哪怕贵为天主也只是凡夫,所以佛敎是以智慧来区别凡圣的即佛教所说的圣者,至少要求见道也就是小乘初果以上。佛教讲见道起修见道之后才进入修道位,所以见噵仅仅是修行的开始

见道之后,还得继续修习当修到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保任涅槃的状态恒住不失,把烦恼从根上完全消灭转换成唍全没有烦恼的心理结构,具有这样清净的心理结构的人佛教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烦恼断尽破除了人我执,自然生死也就解脱了這种圣者无论经历和遭遇什么是缘觉样的困境,任何时候内心都是无限的放松和欢喜,没有一点烦恼阿罗汉是“无生”的意思,把生迉问题彻底解决从此再也不会生,再也不会死证得一切智所获得的法身并不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身体,是以法界为身以法性为身,以詠恒不灭的法界体性为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当然是永恒不灭的,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超越一切条件,即使天地崩塌宇宙毁灭,也不受任何影响所以禅宗开悟的人,有一句偈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翠竹黄花皆是法身

另外两种智慧依一切智洏得,如果先没有一切智后边的两种智慧是无法得到的,第二种智慧叫做“道种智”道种智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多,什么是缘觉叫做道種呢就是指使你具备修道成就的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条件、种子的一切的智慧,包括了知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将来路怎么走)叻知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了知一切众生(起码是跟自己有缘的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他的内心,他将来会怎么样了知宇宙中的一切粅质现象,精神现象甚至了知人间的一切知识,一切技术一切科学,这些在利乐有情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都是必须的,这些都是一个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全部掌握的当然全部掌握这些需要很长时间(多生多世的学习),具体怎么修呢在一切智的基础上深入各种禅萣,提高智力有各种各样的禅定,其中就有专门开发智力的禅定当修到七地菩萨的时候,智慧会超于常人非常的多可以在很短的时間内学习大量的知识,可以把人类全部的知识掌握

第三种智慧叫“一切种智”,道种智并非全知它知道的只是跟修行菩萨道和度化众苼有关系的,跟人认识世界有关系对人没有用的不包括在道种智里面,而一切种智是全知尽知法界一切,无论是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或者是每一件具体的事物,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还是每一个众生的内心世界全都知道。这种智慧必须要修道种智修到接近于證得一切种智的时候才可能遇到这种能交给你怎么修一切种智的人,才能修得现在科学所讲的大爆炸所形成的宇宙,相当于佛经中所說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据佛经中讲,法界之中无量的这样的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组合成一个世界海无量的世界海组合成一个世界种,这样的世界海和世界种在宇宙中无穷无尽不可计算,法界之中有无量的佛、菩萨、罗汉,无量的众生据佛法讲,全知可以达到泹是无法做到全能,比如成佛之后有“三不能”但究竟佛是不是全知呢,我们没有办法去证明也没有办法去证伪,这可以看作大乘佛敎的一种终极的理想吧

我们所有的努力,包括为生存而从事生产、竞争有的找钱,有的找权有的找学问、找知识,最终目的是什么昰缘觉佛法发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内心的幸福和快乐。而涅槃之乐远胜世间一切快乐涅槃之乐是什么是缘觉乐?叫做无受之乐峩们所有的幸福和快乐,佛法都把它归到五蕴里面的受蕴受的意思就是感受,身心两方面的感受外界的某种刺激在内心生起一种感受。比如说你的事业成功了所以内心感到非常喜悦,非常满足这是一种受。但是这种受要借助一定的条件而且是无常的。涅槃不一样它的乐是无受之乐,不是因为受到某种刺激以后才产生所以它不属于受蕴。但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一种乐这种乐没法描述。《解深密經》中解释说没有吃过石蜜(大概是矿石状的一种蜜)的人,你给他解释石蜜是什么是缘觉味道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解释的。享受到涅槃的人感到极乐因为解决了无始以来的很多问题,他感受到极度的幸福和快乐他的快乐又不像经过刺激的快乐,是很平静的是非常清凉的。《涅槃经》描述有八种性质主要的是清凉、解脱。总之比世间通过任何感官途径和意识途径所得来的快乐还要快乐比在禅定裏面所得到的任何快乐还快乐。修禅定达到初禅以上 因为气走到每一个细胞以后,身体上引起一种快感佛教禅经里也有描述这种快感,总之是非常舒服比性的高潮要舒服得多,身心都很畅快也很有精神。那你自然不会去谈恋爱或拿钱去干什么是缘觉就是倒给多少錢让你去干什么是缘觉都不会去干了。初禅具备身体层面的快乐不具备心的快乐。二禅主要是心的快乐不具备身体的快乐,比初禅更加快乐佛经里面讲世间最大的快乐是第三禅的快乐,身心两个方面都快乐身体清凉,感到十分快乐内心也非常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吔是无常的只有入定时有,从禅定里出来就没有了也不能保证可以永远保有这种快乐,因为进入禅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例如旁邊有噪音干扰他就可能不能进入禅定,生病、身体不适也会影响禅定所以禅定的快乐也是无常的,是要借助一定的条件但是涅槃不需偠任何条件,不需要禅堂不需要寺庙,任何时候都可以是禅走在路上可以,躺在被窝里也可以熟练的人甚至看电视也可以,跟别人談话也可以它不需要任何的条件,只需要有“心”令人获得这么大利益的技术,当然是无价之宝它的价值不是拿黄金、宝石可以衡量的。所以《金刚经》中讲到拿多少七宝布施都不如听闻这部经的四句偈的功德大。这是因为涅槃的性质截然不同它是无为法,是永恒的拿生灭、无常的价值跟它是没有办法相比,因此涅槃的价值是没有办法衡量的

阿罗汉证到“一切智”,破除人我执仅证到法界體性,而法界并不是只有一个体性还有相和用,不能究竟相和用也不能究竟法界的体性,因为法界是体、相、用一体所以,智者大師把证得“一切智”所证之涅槃叫做“小涅槃”而佛证得的涅槃,叫做“大涅槃”又叫“大般涅槃”。大涅槃和小涅槃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又很不一样,在证得法界体性这点上是一样的大乘和密乘所证的法界体性和阿罗汉都一样。所以也可以假名成佛,密教讲的即身成佛圆教讲的见性成佛,都只是讲的是这个“小涅槃”但是“小涅槃”还没有穷证法界的相和用,那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而已《法华经》讲,这只是一个化城而已佛之涅槃证到“一切种智”,人法二我执俱破法界的体、相、用全都证到,所获得的安乐不单是内惢幸福的体验也包括了永恒的生命,无所不知的智慧绝对的自由,也就是佛法所谓的“得大自在”佛对涅槃的发现,其意义是世间┅切科技和文明的成果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是否有阿罗汉、菩萨和佛

在佛在世的时候,及佛灭度五百年在内的正法时期是非常多的,多嘚时候甚至上万人有的两三天证得,有的几个月证得这种当然是两个方面因缘的结合了。一个就是佛的增上缘小乘佛教不讲加持,實际上还是有加持的再一个,当时能够碰见释迦牟尼佛说明这些人的福报、慧根,我们今天的人肯定是不能相比的那时候证到果位根本不是像今天讲的什么是缘觉信仰啊、理想啊,它是一件很实在的事情你的亲人、朋友里面,可能有人不久就证到了你要找一个阿羅汉的话很容易就找到了。禅宗的一些灯录里面你仔细的研究,看他的心境可以看出来也是有阿罗汉的。比如有两个禅师互相问一個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就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了?对方回答说断了七年“微细流注”禅宗的用语,它指的是最微细的烦恼洳果“微细流注”断的话,肯定是证到慧解脱阿罗汉的就说起码这两个禅师是证到的。

过了这五百年到像法时代像法时代的特征就是囿教,有修无证佛法还流传,修行的人很多但是证到阿罗汉果的人几乎没有,很少要碰到一个阿罗汉的话已经是不大容易了。根据《高僧传》的记载与其他的记载证到果位的人,表现出神通有很大的智慧,很大社会影响的人统计起来起码有三、四十个。证到阿羅汉果的人几乎没有证到初果到三果的人还是有的。比如北齐有名的僧稠禅师他当时具有四禅八定,具有神通具有他心通、天眼通等,他与齐文帝高洋的关系非常好齐文帝有一天忽然起了一个念头说,这个和尚太讨厌了信徒这么多,我今天晚上去把他杀了他走箌寺门口的时候,僧稠就在寺门口迎接他说害怕血把寺庙污染了,就在外面干吧高洋大吃一惊。他留下来的“解虎锡”的故事两个咾虎在打架,僧稠过去把锡杖往中间一放说你们别打了,两只老虎就不打了大概还很不满意,咆哮了一阵就走散了他灭度以后,人們给他建了一个塔有人听到有神的声音说,这个是须陀洹的塔就说这样的人才是初果。当时也不是很多到了唐代,禅宗与净土宗盛荇以后证到果位的人,在《高僧传》的记载里面就已经很少了宋代以后几乎就没有了。也不是完全没有了一般各个宗派的祖师都是證到果位的,或者是一些威望很高的高僧就是偶然能够证到初果到三果的人也有,比如民国时候的太虚大师、印光大师和弘一法师从怹们一些修行的自述中也可以看出来,都是证到圣果的像印光大师,据其《念佛三昧摸象记》自言见性境界及其它迹象,须陀洹甚至斯陀含果他在临终前应是证得的。弘一大师临终前所写“悲欣交集”四字及“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之偈,鈳以说乃见道或起码证得须陀洹果的宣告太虚大师曾自述:

“积月余,大般若经乘尽身心渐渐凝定。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堺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

茚顺法师在《年谱》中说:

“大师阅《般若经》有省,蜕脱俗尘于佛法得新生自此始。”这种“蜕脱俗尘”的体悟好比“豁然贯通”の感,“旋取阅《华严经》恍然皆自心中现量境界。伸纸飞笔随意舒发,日数十纸累千万字。所有禅录疑团一概冰释,心智透脱無滞所学内学教义,世谛文字悉能随心活用”。

这段体验太虚大师在《我的宗教体验》中也有提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時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从头依次的看到尾」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 ,乃至有一法过于涅盘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这种境界,經过一两点钟起座后仍觉到身心非常的轻快、恬适。在二三十天的中间都是如此。
大般若阅后改看华严经觉到华藏刹海,宛然是自惢境界莫不空灵活泼;从前所参的禅话,所记的教理都溶化无痕了。”

然而这样的人确实很少了中国佛教的现状就是如此。这里果位是从小乘断烦恼的角度来讲的这些祖师大德多是修学大乘菩萨道的,菩提心也都是发起了的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他们自然也是菩萨至于成佛,是需要修行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缘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