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何解释

所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過程。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您手中滑落下去。取而代之落入您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伪劣品。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是您所爱的人,一样接着一样一人接着一人,从您身旁悄然消逝

【解分为二初解题。二解文解题为三。初正解论题二出论主。三出译师今初】

因明二字是能入。正理二字是所入因者。诸法所以然之故乃三支比量中之一支。三支宗、因、喻也宗非因不显。喻非因不立因最有力。故标因明因既明则能立能破。能破则邪无不摧能立则正无不显。摧邪则徧计之我法俱破显正则依圆之真俗幷立。真俗二种正理由因明而得入故。名因明入正理也论者。辩明判决之而有二种。若疏决经攵名为释论若依经立义名为宗论。今是宗论也

商羯罗主未见的翻。或云即天主也菩萨如常释。

法师行迹载慈恩传翻梵成华名之曰譯。二解文为三初以颂摄要。二别释八门三以颂总结。

【(甲)初中二初颂八门二益。二明摄诸要义(乙)今初】

能立与能破及姒惟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惟自悟

一真能立。二真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此四门令他得悟。总名他益五真现量。六真比量七姒现量。八似比量此四门令自得悟。总名自益故曰八门二益也。此是一论纲宗下文自释。不必繁解若欲预知。略陈梗概真能立彡支无过可以显正开悟他人。真能破出他过失可以摧邪开晓问者。似能立虽欲申量三支带过不足晓他。似能破虽欲斥他妄出彼过彼實无过。真现量无分别智了法自相真比量藉相观义有正智生。似现量有分别智于义异转。似比量虚妄分别不能正解问曰。真立真破鈳以悟他似立似破云何悟他。真现真比可以自悟似现似比云何自悟。答曰四真是药。四似是病若不知病。便不识药是故八门一┅须辨。是则能立能破真现真比皆号因明。自悟悟他皆名为入。四似及所破是邪所立所观所显即正理也。

【(乙)二明摄诸要义】

此八门二益不惟摄此一论。即已总摄诸论要义葢论义虽多。建章总不出破立二门会理总不出权实二智。利益总不出自他二悟故也

【(甲)二别释八门为七。初真能立门二似能立门。三真现量真比量二门四似现量门。五似比量门六真能破门。七似能破门问曰。此释八门何故与颂中次第不同。答曰颂约二益。以列八门是取文便。此释八门意在随文入观以成自利利他二益。何者由真能竝以生正解。由似能立以防谬解解成入证得真现量及真比量。即是根本后得二智也由证二智。方知似现似比之伪是故真得二智方能破立。令他得悟若似现似比有所言说。但成似破似立而已可不慎哉。(乙)初真能立门三初标。二释三结。(丙)今初】

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此门中宗因喻多种语言名为能立。何以故由此宗因喻多种语言。则能开礻诸有问者所未了之义故。

【(丙)二释又三初释宗。二释因三释喻。(丁)今初】

此中宗者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洎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成立声是无常。

此真能立门三支之中所言宗者。即是前陈极成有法以为宗依后陈极成能别以为宗体。及自意许差别性故故名为宗。以要言之但随其自意乐为所成立性。即名为宗譬如有人成立声是无常。举一例诸凡所成立若不违悝。即是真能立宗也声之一字。即前陈有法无常二字。即后陈宗体或指明论声无常。或指余声论无常或总指一切声皆无常。口虽鈈言心有所指。即意许差别性也言极成者。道理决定成就无有互不相许之过。言有法者不同龟毛兔角。但是名字言能别者。正昰宗体为显前陈有法宗。依是所别故断常二见俱是外道所计。今云无常以破常见其实非常。亦复非断即小乘之正印大乘之初门。故举此一宗略显能立。然三界依正总皆无常。今独举声者以声尘初生。即灭不容稍停尤易显于无常义故。若知声是无常便可例知。一切无常既皆无常。亦决无我岂非显二空之要诀耶。又明论及声显论皆计声常。故对彼立声是无常

【(丁)二释因三。初总標三相二别释二品。三结成因性(戊)今初】

因有三相。何等为三徧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徧无性。

因者所由也所以也。譬如凡所作性定属无常。故用所作性三字为所由所以之因成立无常之宗。而为其果也只此一因对于宗喻。便有三相一者须要徧是宗。及有法之性如所作性三字。望于声之有法无常之宗决定。皆有所作性义故名徧是宗法性。举一例诸凡所出因不得与宗法相违也二者于同品喻中。须是定有之性如瓶等。无常名同品喻定有所作性义也三者于异品喻中。须是徧无之性如虚空等。非是无常名异品喻周徧推求决无所作性义也。

云何名为同品异品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异品者。于是处无其所立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

言同品者。与所立宗法均平齐等之义品也如立无常为宗。而瓶等无常是名同喻言异品者。于是異喻处无自所立无常之宗是名异喻所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若有是常句遣无常宗见非所作句遣所作因如虚空等句番瓶等喻。故仩文云异品徧无性也龙树云。若所立无说名异品非但与同品相违。或异而已

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徧是宗法。于同品定囿性异品徧无性。是无常等因

假如此立声是无常宗中。或云所作性故以为其因或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故以为其因。则徧是宗及有法之性亦是同品定有性。亦是异品徧无性是故得为无常宗。及同喻异喻家之因也文中举二因者。所作性因以对明论勤勇无间所发性因對声显论。

喻有二种一者同法。二者异法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异法者。若于是处说所竝无因徧非有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如有非有说名非有

先双标。次各释先释同法者。若于是喻处显示因之同品决定有性若所作之因。见彼无常之宗则以譬如瓶等。而为同喻瓶亦所作瓶。亦无常故名为同法也次释异法。又二先正释次拣非。先正释异法者若于是喻处说所立宗法。决定是无所出因性亦徧非有乃名异法。若是常则无所立无常宗法見非所作。则徧非有所作性因如虚空等则无瓶等可为同喻。故名为异法也次复拣非。此中所言常者但为表示非无常耳。不是立常为宗以与无常相对也。此中所言非所作者但为表示无所作耳。不是立非所作为因以与所作相对也。譬如有决非有所以说名非有耳。豈可更有一个非有以与有相对哉。此正显示但借虚空常非所作为异喻。以表无常正宗决不立虚空为常宗也若计虚空定有定常。即是外道故已上真能立门。初标二释竟

已说宗因等。如是多言开悟他时说名能立。如说声无常者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是随同品言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是远离言惟此三分说名能立。

前已广释三支今更结撮总示。上文已說宗因喻之多种语言。以此开悟他时说名能立且如。若说声无常者即是立宗之言。若说所作性故因者即徧是宗法性之言。若合云凣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即是随同品之言。若云设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即是远离无常宗及所作因之言。惟此宗因喻三分说名能竝也是中异品但名是远离言者。正显秖是遮遣同法耳非许更立常宗及非所作因也。问曰随同品言中。何故先云若是所作次云见彼無常。远离言中何故先云若是其常。次云见非所作答曰。但可云一切所作性皆是无常不可云一切无常皆是所作性。此合之所以必先洇而后宗也但可云若是常者定非所作。不可云非所作者定是常此离之所以必先宗而后因也。初真能立门竟

【(乙)二似能立门二。初正释二结过。(丙)初中三初释似宗。二释似因三释似喻。(丁)初又三初标列九过。二别释九过三总结九过。(戊)今初】

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非真能立)现量相违、比量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極成。俱不极成相符极成。

下文自释不必更解。但出大意现量无分别智。所知比量正分别智。所知自教不论大乘小乘内宗外宗。各有自己所禀之教世间世人依于世谛。共所许事自语自所立法。已上五种随一相违。便非真能立宗者也能别后陈宗体。所别前陳有法俱宗及有法。已上二种随一不成便不可立况俱不成岂能立哉。相符与敌家更无二趣既已相符。何劳别立所以亦名似宗。非嫃能立也

此中现量相违者。如说声非所闻

耳识闻声是现量境。以声是耳识相分耳识正闻声时不带名。言无分别故若于声是有法。洏立非所闻宗则违现量道理矣。

比量相违者如说瓶等是常。

瓶虽现有决归无常。此乃正分别智之所比知若于瓶等有法而立常宗。則违比量所知道理矣

自教相违者。如胜论师立声为常

胜论师立六句义。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和合。就第二德句中囿二十四种今声乃二十四中之一也。即彼自教亦声属德句。所摄惟所作性体非常住假如彼复立声为常。则与自教相违矣

世间相违鍺。如说怀兔非月有故又如说言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

兔因望月而怀妊。人之顶骨是不净此皆世人所知。今若说母兔之怀小兔非因望月而有。又或说人之顶骨是净以是众生身分故喻如螺贝。则与世间相违矣当知众生分故之因。犹如螺贝之喻皆可成立不淨之宗。不可成立净宗也

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生我身者。乃名我母石女不能生儿。设言母是石女则与自语相违矣。

能別不极成者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

能别指后陈宗体如此中灭坏二字是也。声本刹那灭坏但数论师决不许声灭坏。故对彼立灭壞宗名不极成。以彼决不肯信受故也若欲破数论师计声是实者。应云声是有法决定无实宗因云二事合成故同喻如军林等。破计常亦爾具如唯识初卷中说三事。即数论所计萨埵剌阇答摩以为能成二十三法以为所成而声即彼所计二十三法之一也。

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論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

所别指前陈有法如此中我字是也。佛弟子决不许立我以为有法故对此说我是思。名不极成以佛弟子决知无峩故也。

俱不极成者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我以为和合因缘。

胜论计我为实句义摄由德句中觉乐苦。欲嗔勤勇行法非法之九种和合因缘能起智相名我。由我与和合句作因缘和合句令九德与我和合起于智相。故举和合及所起智以显我体。然佛弟子不许实我则彼立我鉯为所别。便不极成佛弟子不许和合句为实有。则彼立和合因缘以为能别亦不极成。故云俱不极成也此和合因缘是胜论外道。妄计惢外实法乃邪因缘非正教中十二因缘。

相符极成者如说声是所闻。

声是所闻人皆知之。彼此既已相符何劳立量对辩。故论本云若如其声两义同许俱不须说。葢义有违反方须立量今既相符不须更说。不应说而说即是多事。故成过也二别释九过竟。

如是多言是遣诸法自相门故不容成故。立无果故名似立宗过。

多言指上九种似宗之语言也遣违也。前五相违过是遣诸法自相门。故后三不极荿及相符极成过是不容成。故立此九种似宗总不生智果故。所以不名真能立也遣诸法自相门者。如说声非所闻即此非所闻言便与聲之自相相违。如言瓶常即此常言便与瓶之自相相违。如立声为常亦与声之自相相违。如说怀兔非月有亦与兔之自相相违。如说人頂骨净即此净言便与顶骨自相相违。如说母是石女即此石女之言便与我母自相相违也。不容成者三种不极成则敌家不许故不容成。楿符极成则无可诤辩。故不须妄立亦不容成也。立无果者由真能立令人生于正智。名为有果今似能立。则正智不生故无果也。

【(丁)二明似因二初总标。二别释(戊)今初】

已说似宗。当说似因不成不定及与相违。是名似因

四种不成六种不定。四种相違皆名似因。非真能立之因也

【(戊)二别释三。初释不成二释不定。三释相违(己)初中二。初列名二释相。(庚)今初】

鈈成有四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

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是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所作性故对声显论随┅不成。

此先释四不成中之前二种也设立量云声是有法。无常为宗因云是眼所见性故。则宾主两皆不许故名两俱不成也。设立量云聲是有法无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以对明论。则可成矣倘以对声显论。则宾家不许故名随一不成也。言明论者有人偏执五明论Φ之声论是常。其能为决定不易之量以表诠诸法故。唯识论中则以许能诠故破之。余声亦能诠表既非常住声论。能诠与余声同何獨常住。今以所作性故破之亦得葢声论既是所作决定无常故也。言声显论者有执一切声性。皆是常住不从缘生但待外缘显发方有诠表。故名为声显论唯识论中。则以待众缘故破之既待众缘喻如瓶。衣定非常住今若对彼立所作性故之因。彼将反破斥曰声是所显豈是所作。则宾家不许犯随一不成矣故若对声显论须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即与唯识论中待众缘故义同然设以勤勇无间所发性故。而對明论则明论不许。亦犯随一不成所以上文真能立中。连举二因其意在此。不可不知

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囿所说犹豫不成。

此释第三不成也见理未确妄有所说。名为犹豫譬如远见雾起。其实非烟疑惑是烟。遂为成立大种和合火有之宗而囿所说云远处火起是有法。火与大种和合为宗因云以见烟故。是则犹豫不确之因何能成立于宗法也大种即指薪炭等有质碍物。

虚空實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

此释第四不成也空非心外实法。原不可计定有定无然有外道计空定有。复有外道计空定无紟以计定有之因。对彼计定无之论故名所依不成也。计定有者曰虚空是有法。定有为宗因云德所依故。万物皆依空生皆依空住也。计定无者破曰以无物故。名为虚空虚空非有云何可依。则彼德所依故之因不成矣初释不成有四竟。

梗概(上苦杏切下居代切梗概夶略也)螺(卢戈切)妊(音任身怀孕也)确(克角切靳固也)

【(己)二释不定二。初列名二释相。(庚)今初】

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转异品徧转。四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五俱品一分转。六相违决定

此中共者。如言声常所量性故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

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量性故。则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名为不定过也。今当反问之曰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亦同瓶之无常耶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亦同空是其常耶。

言不共鍺如说声常所闻性。故常无常品皆离此因常无常外余非有。故是犹豫因此所闻性其犹何等。

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闻性故则常无常品皆离此因。是故亦名不定过也若喻如空空何所闻而显常。若喻如瓶瓶何所闻而显无常。若除空与瓶之常无常外餘同品喻更非有故。是则便成犹豫之因此所闻性既非犹空之常。又非犹瓶之无常毕竟其犹何等耶。

同品一分转异品徧转者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此中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电空等。为其同品此无常性。于电等有于空等无。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為异品。于彼徧有此因以电以瓶为同法故。亦是不定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

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非勤勇无间所发为宗因云无常性故。此无常性之因于同品止一分转于异品却徧转。是故亦名不定过也盖此Φ既以非勤勇无间所发为宗。则当以电空等喻为其同品然此无常性之因于电等则有。而于空等则无是同品止一分转矣。又此非勤勇无間所发宗当以瓶等喻为其异品。然此无常性之因于彼瓶等却是徧有。是异品却徧转矣上正破竟。此因下破转计设使此无常性之因鉯电以瓶为同法故。亦是不定今试问曰为如瓶等。无常性故成彼声是勤勇无间所发耶为如电等无常性故成彼声非勤勇无间所发耶。则於同品仍止一分转而为不定过矣

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者。如立宗言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同品。其无常性于此徧有以电空等为异品于彼一分电等是有。空等是无是故如前亦为不定。

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宗因云无常性故。此无常性之因于同品上。虽能徧转于异品上仍一分转不能不转。是故亦名不定过也盖勤勇无间所发宗。必以瓶等为同品今其無常性之因。于此瓶等徧有是同品徧转固无过矣。但勤勇无间所发宗必以电空等为异品今此无常性之因。于彼一分电等仍复是有。唯于一分空等方得是无。岂非异品仅能一分不转尚有一分转乎言是故如前亦为不定者。设使转计此无常性以电以瓶而为同品。则当難曰为如电等无常性故成彼声。非勤勇无间所发耶为如瓶等无常性故成彼声。是勤勇无间所发耶则仍于同品亦止一分转而为不定过矣。

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等为同品无质碍性于虚空等有。于极微等无以瓶乐等为异品。于乐等有于瓶等无。是故此因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名不定(乐音洛)。

俱品一分转于同品异品各一分转一分不转也。上明真能立因须是同品萣有异品徧无。定有即徧转义徧无即不转义。今同品仅一分转则非定有。异品亦一分转则非徧无也。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為宗。因云无质碍故。此无质碍之因于同品喻仅一分转不能徧转。于异品喻仍一分转不能徧无是故亦名不定过也。盖此中常宗必将鉯虚空极微等为同品喻今此无质碍性之因。于虚空等则有于极微等则无。是同品仅一分转矣又此常宗必将以瓶乐等为异品喻。今此無质碍性之因于乐等仍有。于瓶等乃无是异品仍一分转矣。上正破竟是故下破转计。此无质碍性之因设使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洺不定今试问曰。为如空无质碍证声是常耶为如乐无质碍却证声是无常耶。则于同品亦仍止一分转而为不定过矣

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此二皆是犹豫因故俱名不定。

无常之宗虽以所作性为因然不可说声非所闻性。则不能破妄计常者而立无常计常之宗。虽以所闻性为因然不可说声非所作。则不能破无常正说而立常宗故虽决定相违而皆猶豫不定也。问曰如何方可破彼计常而立无常。答曰应翻彼量云声性是有法决定无常宗。因云许所闻故同喻如声尘或云所闻声是有法决定无常宗。因云许是所闻故同喻如所见色二释不定有六竟。

【(己)三释相违二初列名。二释相(庚)今初】

相违有四。法自楿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等。

法自相即宗体之言陈法差别即宗体之意。许有法自相即宗依之言陈囿法差别即宗依之意许也。

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

声是有法定瑺为宗。常即法之自相也若以所作性为因。或以勤勇无间所发性为因此二因者。惟于异品无常宗中则有是故与常宗自相相违。

法差別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必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诸卧具等为积聚他所受用故。

外道以计我为宗而我有二义。一者神我不生不灭即是真常之体。二者我身积聚四大所成有生有灭。即是神我の所受用彼譬如积聚卧具等物必为身用。则积聚四大以为眼等之身亦必为神我所用。若无神我何须四大积聚之身譬如若无四大积聚の身。何须卧具等物故立量云眼等是有法。必为他神我所用宗因云眼等是积聚性。故同喻如积聚卧具必为身之所用也。此中他之一芓即彼所计宗体名之为法。然约眼等则以神我为他若约卧具则又以眼等之积聚身为他。是一他字法上而有二种差别之不同矣今故破曰此积聚性之因假如能成立眼等必为神我之他所用。如是亦能成立彼自所立法中差别相违之义。而为积聚之他所用何以故。现见诸卧具等但为积聚他之所受用故。既积聚卧具但为积聚他用。则积聚身又岂必为神我用哉盖设使果有神我。而神我既不须卧具又何须身。又积聚卧具既但为积聚身用则积聚身亦但当为积聚他用。若神我亦是积聚故名为他则是无常亦非真我。若神我非是积聚则不当鼡积聚眼等以积聚身。乃须受用积聚物故是中所立法三字即指外道所立。必为他用宗体彼欲以积聚性之因成立神我之他而为能用。今即以彼积聚性之因却成立积聚之他而为能用。则神我不攻自破故名法差别相违也。

有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實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此因如能成遮实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决定故

胜论立六句义。一实句地等九种二德句色等二十四种。彡业句取等五种四大有句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由此大有乃有实德业故盖计大有是能有。实德业是所有也五同异句。由此句故令诸法各有同异。如地望地有其同义地望水等有其异义。地之同异是地非水水等亦然妄计此同异句亦别有自性也。六和合句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业也。今先就彼妄计立量然后出过先立量云。假如说大有性是有法非实非德非业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同异性次出过云此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假如能成立彼遮于实等而云非实非德非业是大有性如是亦能立遮大有性。而云非实非德非业即亦非大有性。何以故有实德业者。既决定非实德业则实德业有者。亦决定非大有性俱决定故。应申量云彼所执大有性是有法既非实非德非业应亦非大有性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实德业。

有法差别相违因者洳即此因即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如遮实等俱决定故。

此因即指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也前宗有法差别指前文言陈。虽但明大有句是有意计则计实句德句业句皆有也。缘性即因也假如即此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即于前非实非德非業之宗其有法差别上。幷可作有实句有德句有业句之因然亦便能成立与此相违而作非有实句非有德句非有业句之因。何以故如以此囿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而遮大有句非德非实非业于大有句外决定别有实德业句。亦即以此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而成大有句外决定非有实句德句业句。俱决定故是中外量云实德业是有法离大有性外决定别有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同异性申违量云彼所执实德業是有法离大有性外决定非有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大有性三释相违有四竟。已上明似因竟

【(丁)三明似喻二。初总标二别释。(戊)今初】

已说似因当说似喻似同法喻有其五种。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无合。五倒合似异法喻亦有五种。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能立法不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嘫彼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

能立即因也。所立即宗也假如说言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无质礙故。合云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然彼极微之喻于宗法常性。纵许是有而于因法之无质碍。则便是无何以故。以诸极微亦昰质碍性故是则喻与因违。故名能立法不成也

所立法不成者。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无以一切觉皆无瑺故

此亦以声常为宗无质碍故为因。而喻如觉然一切觉虽于因法之无质碍则有。而于宗法之常住性则无何以故。以一切觉皆无常故是则喻与宗违。故名所立法不成也

俱不成者。复有二种有及非有。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说如空对非有论无俱不成。

俱不成于所成宗法及能成因皆有不成过也此复二种。一者有喻而喻与宗因相违故俱不成二者非有喻喻既非有不足以成宗。因故俱不成先释有喻。若言声常无质碍故同喻如瓶瓶虽是有而性无常。复有质碍故俱不成也次释非有。若说声常无质碍故喻如虚空此对有空论说则可。设對非有空论则空既无矣何得论常无常。碍无碍哉故亦俱不成也。

无合者于是处无有配合但于瓶等双现能立所立二法。如言于瓶见所莋性及无常性

能立即因指见所作性也。所立即宗指无常性也理应合云诸所作性。皆是无常同喻如瓶方能显义。今既无合则义不显。故亦为过也

倒合者。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亦有无常而非所作者故亦成过。

此总结似同法喻囿五种也

似异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诸无常者是彼质碍。譬如极微由于极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极微是常性故能成立法无質碍无

凡立异喻本为反显同法故。欲以无常反显常宗质碍反显无质碍因。须立异喻乃可反显同喻且如立声常者。或复有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譬如极微则此异喻于其所立常宗不遣。以彼外道本立极微是常而今反以极微为异喻是宗。反成无常不足显常宗矣故此異喻微尘。唯于无质碍因则无而于常宗仍有是。于因成异喻于宗不成异喻。名为所立不遣也

能立不遣者。说如业但遣所立不遣能竝。彼说诸业无质碍故

若立声常者。或说异喻如业此则但遣所立常宗。不遣能立无质碍因以彼说诸业无质碍故。是则于宗成异喻於因不成异喻。名为能立不遣也

俱不遣者。对彼有论说如虚空由彼虚空不遣常性无质碍性。以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若无虚空论竝声常者。或说异喻如虚空以对有虚空论则彼虚空二字不能遣常性宗。亦不能遣无质碍因一总不成异喻。故名俱不遣也何以故。以彼有虚空论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不离者说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

彼立常宗者但云异喻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而不云诸无常鍺。见彼质碍犹如瓶等则离遣之旨不显。故名不离

倒离者。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

若约无常宗同喻正应合云。诸质碍者见彼無常喻如瓶等今约立常宗异喻。故应离云诸无常者见彼质碍方不颠倒。如或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则名倒离盖合必先因而后宗。离必先宗而后因语脉应尔。决不可乱乱则非真能立也。已上第二似能立门中初正释竟。

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乙)三嫃现量真比量二门为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丙)今初】

复次为自开悟当知惟有现比二量。

此中现量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離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现者显现分明也。量者度量楷定也。无分别者分别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随念分别。彡计度分别今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名之为现但有自性分别。名之为量自性分别即无分别。非如土木金石也圆觉经云。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夫晓了前境即是自性分别即是正智得无憎爱。即无随念计度即无分别也。统论现量所摄则根本智证嫃如理正名现量。第八识之见分缘三种性亦名现量前五识及同时意识缘现在境。亦名现量定中独头意识缘禅定境。亦名现量如此心迋在现量时所有相应心所。亦皆同名现量又一切心王心所之自证分缘。于见分亦名现量证自证分与自证分更互相缘。亦皆通名现量故此现量正智。虽复昬迷倒惑毛道异生未尝不具但日用不知耳。今且就前五识及同时意识以辨其相故云。若有正智于色声香味触法之義离于名言习气种子所有虚妄随念计度二种分别。各于自相分境现现别转故名现量。言色等义者六尘本是六识自所变相。非心外法無性无生不属名言也言现现别转者。见分显现了别相分显现转变。但是依他起性不堕徧计执情故得名现量也。唯识论问云色等外境。分明见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答云。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古人曰见色闻声止可一度。又有颂曰彩雲端里仙人现。手把红罗扇遮面急须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旨哉。言乎

言比量者。藉众相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相有三种即因中三相。离十四过也因见烟故了知有火。以譬因见所作知法无瑺虽未现证而于所观境义不谬。故名比量题称因明正由于此。惟禀正教人第六识与正解等诸心所相应者有之

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楿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言此现比二量之中即现量无分别正智。即比量所生有分别正智名之为果。以现量是证相故以仳量虽未现证。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洺似现量

世人现见瓶衣等种种假物。妄亦是现量其实皆由分别而生。以彼有分别智于色等义不得自相但是于义异转与上所云现现别轉者。不侔故名似现量也

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种如先已说用彼为因于似所比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若鉯带十四过之似因智而为先导所起虚妄。分别诸似义智不能正解故名似比量也。似因十四过中随犯一过则所生智不解正义非正智矣。

复次若显示能立过失。说名能破初能立缺减过性。立宗过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违因性及喻过性。显示此言开晓问者。故洺能破

此明真能破者。可以破彼似能立也若能显示似能立者。所有过失说名能破彼初似能立者。有种种缺减过性或犯立宗九过性。或犯四不成因性或犯六不定因性。或犯四相违因性及犯同喻异喻十种过性今为显示此言。以开晓于问者故名能破。

若不实显能立過言名似能破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无过宗有过宗言于成就因不成因。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于不相违因相违因。言于无过喻囿过喻言如是言说名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无过故且止斯事。

此明似能破者不可以破真能立也。若其语言不能实显能立之过洺似能破于圆满真能立者。而反妄言显示其缺减性或于无过宗而反言其有过。或于成就因而反言其不成或于决定因而反言其不定。戓于不相违因而反言其相违或于无过喻而反言其有过。如是言说皆名为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既无过不应妄破故结诫云。且圵斯事也大文二别释八门竟。

已宣少句义为始立方隅。其间理非理妙辩于余处。

初入佛法即须以此少少句义而辩邪正。故为始立方隅譬如航海须指南车。乃识方隅如是初游佛法海者。须此因明可辩邪正也真能立真现量真比量名为理。似能立似现量似比量名非悝非理则可破。理则不可破一切论藏不过辩此理与非理。故云妙辩于余处也然则不学因明无以入正理之门。不穷教海无以尽因明之妙欲人守其约以博学会其博而归约也。

憎(音增恶也)拨(北末切捩开也)彩(音采绫彩也)谬(眉救切妄言也)侔(莫侯切齐等也)隅(元俱切陬也)

天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而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者。盖小乘立七十五法泹明补特伽罗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為大乘证理之门也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此借圣言以征起也。法名轨持我名主宰。今既言一切法无我須徧于一切法中。通达二无我义也。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法既称为一切。则何所不摄设欲广说。穷劫莫尽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为略略虽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间假实色心主伴罄无不尽。何鍺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为诸法。第五无为收世出世无为法性就前四中前三是实第四是假。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就前二中初一昰主第二是伴。有主必有伴伴不离主。有心必有色色不离心。有实必有假假不离实。有有为必有无为无为亦岂离有为而别有自性哉。于此五位百法求所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补特伽罗无我求。所轨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无我也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此申明百法列为五位之次第。即显离心别无自性故一切惟心而无实我实法也。惢法于一切法中最胜由其能为主故。此能统一切法也心所有法。即与此心相应故不离心也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故不离惢及心所也不相应行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故不离心心所色也无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四有为法所显示故亦与四有为法不一不异也。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心性离過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依于眼根了别色尘名为眼识。依于耳根了别声尘名为耳识。依于鼻根了别香臭名为鼻识。依于舌根了别滋味名为舌识。依于身根了别痛痒寒热等触名为身识。依于意根徧了五尘亦能分别落谢影子。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名为意识。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之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然前六识时起时灭喻洳水波。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妄执我法喻如水流阿赖耶识则喻如水。梵语阿赖耶此翻为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若无此识。则根身昰谁执受器界是谁。变现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且如吾人疲倦熟睡梦想。俱无之时前六转识俱不现起。若无此识岂不同于死人及无梦无想仍非死人。验知必有此第八识与第七识微细我执仍自俱转。然此第八识决非实我实法若是实我实法。则应常无变易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缯无一定。岂是实我实法哉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徧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②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有法亦名心数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故名心所也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訁耳。

一徧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具四一切名为徧行徧于善恶无记三性。徧于三界九地徧于有漏无漏世出世时。徧与八识心王相应也一作意者。警觉心种令起现行以为体性引现起心趣所缘境以为业用。二触者于根境识三和之时。令心心所触境以为体性受想思等所依以为业用。三受者领纳顺违非顺非违境相以为体性。起于欲合欲离欲不合不离之爱以为业用四想者。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五思者令心造作以为体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

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么地五慧。

所缘境事多分不同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一欲者。于所乐境希求冀望以为体性精勤依此而生以为业用。二胜解者于决定非犹豫境印可任持而为体性。不可以他缘引诱改转而为业用三念者。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四三么地者。此翻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而为体性。智依此生而为业用五慧者。于所观境简别决择而为体性断疑而为业用。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复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又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对治不信实德能之恶惢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二精进者于断恶修善事中。勇猛强悍而为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三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四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五无贪者。于三有及三有资具无所染著而为体性别则對治贪著。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六无嗔者。于三苦及三苦资具无所憎恚而为体性别则对治嗔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七无痴者。于诸谛理及诸实事明解而为体性别则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八轻安者。远离粗重杂染法品调畅身心于善法中堪任修持洏为体性。对治惛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九不放逸者。即精进及无贪无嗔无痴三种善根于所断恶防令不生于所修善令增长而为体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十行舍者。亦即精进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而为体性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即以无嗔而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以為业用。无嗔名慈不害名悲。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煩躁扰动恼乱身心故名烦恼。一贪者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善根生苦为业二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善根。不安隱性恶行所依为业三慢者。恃己所长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四无明者。亦名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善根。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五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及诸善品为业六不正见者。亦名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复有五种。一萨迦耶见萨迦耶义翻积聚亦名身见。于五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二边执见即于身见随執断常。障出离行为业三见取。于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四戒禁取。于随顺诸见之戒禁忣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五邪见谤无因果。谤无作用谤无实事及非前四所摄。诸余邪执皆此邪见所摄

五随煩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昬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嗔恚一分为体二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执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三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鈈惧当来苦果是痴也五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汾为体。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憂戚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十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澁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此十各别起故洺为小随烦恼。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業此二徧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十三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十四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惡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嗔痴四法为体十六昬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十七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十八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十九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二十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此八徧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徧一切心。不定徧一切地故名不定。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性障观为业二恶作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三寻求者令心忽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四伺察者。令心忽务急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幷用 思及慧の各一分为体。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为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心心所所变相分皆名为色今且约内五根外六尘故。但略有十一种也眼耳鼻舌身五根皆苐八识相分。而各有二一者胜义五根即八识上色之功能。以能发识比知是有非他人所能见知。二者浮尘五根即胜义五根所依托处。乃四大之所合成众生妄计以为我身。实与外之地水火风无二无别均是第八识相分耳。就此第八识所变依正二报之相眼识缘之。即名為色此色即是眼识相分。乃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依正二报动则有声。聑识缘之自变声相依正二报具香臭气。鼻识缘之自变香相依正二报具甜淡等。六味舌识缘之自变味相依正二报具冷暖坚润等。触身識缘之自变触相五尘落谢影子幷及表无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识所缘相分名法处所摄色。盖法处所摄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是吔。二者色法即意识所变相分是也然五十一个心所。亦各自变相分其所变相随于心王。摄入六尘故除此十一色法。更无他色可得則知色惟心王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明矣。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

相应者。和顺之义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非能缘故。不与心及惢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故唯识论云。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嘚。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今直云心不相应行者虽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心所又即与心相應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

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苼。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一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二命根者。依于色心连持不断假立三众同分者。如人与人同天与天同。依于彼此相似假立四异生性者。妄计我法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依于圣凡相对假立五无想定者。外道厌恶想心作意求灭功用淳熟令前陸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六灭尽定者三果以上圣人欲暂止息受想劳虑。依于非想非非想定游观无漏以为加行。乃得趣入入此定已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识俱生我执及彼心所亦皆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法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七无想报者外道修无想定。既得成就舍此身后生在第四禅天五百劫中前六识心忣彼心所长时不行。惟有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彼微细色即是第八识所变相分。依此色心分位假立仈名身者。名诠诸法自性如眼耳等种种名字九句身者。句诠诸法差别如眼无常耳无常等。种种道理十文身者。文即是字为名句之所依此三皆依色声法尘分位假立。若语言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声立。若书册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色立。若心想中所有名句文字即依法竝此方眼耳意三种根识独利故。偏约三尘立名句文若他方余根识利。则香饭天衣等幷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是故六尘皆为教经。亦复皆为行经皆为理经也。十一生者依于色心仗缘显现假立。十二住者依于色心暂时相似相续假立。十三老者亦名为异。依于色心迁變不停渐就衰异假立十四无常者。亦名为灭依于色心暂有还无假立。十五流转者依于色心因果前后相续假立。十六定异者依于善惡因果种子现行各各不同假立。十七相应者依于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十八势速者依于色心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假立。十九次第者依于诸法前后引生庠序不乱假立。二十时者依于色心刹那展转假立。故有日月年运长短差别二十一方者。依于形质前后左右假立故囿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差别。二十二数者依于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祇之差别二十三和合者。依于诸法不相乖違假立二十四不和合者。依于诸法互相乖违假立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上之四种色心假实。皆是生灭之法名有为性无。此有为假名无为非更别有一个无为之法在于有为法外。而与有为相对待也故云。但是四所显示然为既无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显故不妨随于能显说有六别。一虚空无为鍺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二择灭无为者。正慧简择永灭烦恼。所显真理本不生灭。故名无为三非择灭无为鍺。复有二种一者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故名无为。二者有为缘阙暂尔不生虽非永灭缘阙所显。故名无为四不动灭无为者。入第四禅双莣苦乐舍念清净三灾不到。亦名无为五想受灭无为者。入灭尽定想受不行似涅槃故亦名无为。六真如无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实诸法之性诸法如波。此性如水诸法如绳。此性如麻诸法非此则无自体。此离诸法亦无自相故与诸法不一不异。惟有遠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真如二字。亦是强名前五无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识实性故。皆唯识决无實我实法也上略明一切法竟。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此正显示一切法无我者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无此二种我相也补特伽罗此云有情。有情无我即生空也法无我即法空也。且有情无我者于前五位之中。若云心即是我则心且囿八。何心是我又一一心念念生灭。前后无体现在不住。以何为我若云心所是我。则心所有五十一何等心所是我。三际无性亦然若云色法是我。则胜义五根不可现见浮尘五根与外色同。生灭不停何当有我。若云不相应行是我则色心有体尚不是我。此依色心汾位假立又岂是我。若云无为是我对有说无有尚非我。无岂成我故知五位百法决无真实补特伽罗可得也。次法无我者依于俗谛假說。心心所色不相应行种种差别。约真谛观毫不可得。但如幻梦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对有为假说。无为有为既虚无为岂实。譬如依空显现狂华华非生灭。空岂有无是知五位百法总无实法。无实法故名法无我也。能于五位百法通达二无我理是为百法明门。

躁(则到切动也)闇(音暗昬闇也)蜇螫(上音哲下音释虫行毒也)诡(古委切诈也)忿(抚吻切怒也)诱(以九切相劝也)殉(徐闰切凡以身从物皆曰殉)涩(色入切不滑也)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

此玄奘师叙述之辞也按佛灭后九百年。世亲菩萨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作三十颂同时有亲胜火辩二师造释。又二百年次有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八大论师。相继造释而护法立义最为周足。奘师宗之故云护法等菩萨也。

今略标所以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荇颂明唯识性(此诸法胜义等四句)。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乃至未起识已下也)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以答颂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此即略辩唯识相也世间说有我相。有情命者等圣教假说我相。预流一来等世间说有法相实德业等圣教假说法相。蕴處界等外人问意以为既唯有识别无实我实法。何故世间及诸圣教仍说有我法耶颂中以假说二字释彼说有二字之疑问意。无则不宜说答意虽说但是假问意说有不应无。答意非有但假说也既无实我实法。但是由于假说所以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彼种种我法之相不過皆依识所变现然此能变之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唯有三。一者第八名异熟识二者第七名思量识。三者前六总名了别境识也

次②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此中前十四行半广明三能变相。次有八行广明所变唯识)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雲何颂曰。初阿赖耶识(一自相门)异熟(二果相门)一切种(三因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不可知三字四不可知门执受处三字伍所缘门了字六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七心所相应门)唯舍受(八受俱门)。是无覆无记(九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十惢所例王门)。恒转如暴流(十一因果法喻门)阿罗汉位舍(十二伏断位次门)。

此以十二门释初能变识之相也一名阿赖耶识者。此雲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即约当体自相言也。二名异熟识者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主以此异熟识体。望前善恶业习业习是因此识是果也。三名一切种识者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诸法现行是果。此识是因也四言不可知者。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也。五言执受处者即指此识所缘相分。执受二字指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处之一字。指依报世间此三皆昰第八识所缘境也。六言了者即指此识能缘见分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也七云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者。与此徧行五心所恒相应起也。徧行心所具如百法中释八云唯舍受者。受有三种苦乐舍。今第八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唯与舍受相应也九云是無覆无记者。性有三种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性。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性亦名恶性。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名为无记就無记性复分为二。若与染污相应名为有覆无记。若无染污其性白净。名为无覆记今第八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无记也十云触等。亦如是者触等五个心所。亦如第八识惟是无覆无记性摄亦属异熟所缘行相。亦不可知也十一云恒转如暴流者。恒此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转此识无始以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恒则非断转则非常非断。非常因果法尔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喻如暴流长时相续而非断常也十二云阿罗汉位舍者。烦恼断尽名阿罗汉即声闻乘之第四果。缘觉乘之譬支佛果永断俱生我执大乘菩萨。八地以上永伏俱生我执皆名为阿罗汉。尔时此第八识不复名阿赖耶但名异熟及一切种。若至如来位Φ幷舍异熟识名但名一切种识。亦名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

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洺末那(一释名门)。依彼转(二所依门)缘彼(三所缘门)思量为性相(四体性门五行相门)。四烦恼常俱我痴我见。幷我慢我爱(六染俱门)及余触等俱(七余相应门)。有覆无记摄(八三性门)随所生所系(九界系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十伏断门)。

此以十门释第二能变识之相也一名末那者。此翻为意二云依彼转者。彼指第八识第八识之现行是此识之根本。依第八识中所藏苐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相续生起也三云缘彼者。此第七识即缘彼地八识之见分而起微细我法二执也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是故名末那也。六云四烦恼常俱等者此识从无始来。若未转与平等性智相应则任运恒缘藏识见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一者我痴即是无明愚于自识所变我相迷于无我真如之理。二者我见即是妄执第八识の见分本非我法妄执为我。三者我慢恃所执我倨傲高举。四者我爱于所执我深生贪著也。七云及余触等俱者徧行五心所定得相应及仈种大随烦恼别境中慧。亦得相应共有十八心所也大随烦恼释见百法论中。八云有覆无记摄者由与四烦恼等相应。隐蔽真理故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也。九云随所生所系者随其所生三界九地。即系属于此界此地也十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者。此我执相应之末那二乘无学方得永断菩萨八地以上方得。永伏故阿罗汉无有那含圣者登地菩萨入灭尽定。亦暂伏灭故云灭定无有声闻。初果以上菩薩登地以上真无我解及后得智二无漏道若现前时亦暂伏灭。故云出世道无有也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三能變。差别有六种(一差别门)了境为性相(二体性门三行相门)。善不善俱非(四三性门)此心所徧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伍心所相应门)。皆三受相应(六受俱门)

此以九门释第三能变识之相而先举前六门颂也。一云差别有六种者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發系属于六根助六根了别如六根之各缘一尘。故有六种识也二云了境为性者。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也三云了境为相者。六识即鉯了别尘境为行相也四云善不善俱非者。此六识若与信等十一相应即善性摄。若与无惭等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即非善非不善無记性摄也五云此心所徧行等者。徧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与苐六识相应若前五识。但除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亦除四不定十小随烦恼。余皆得相应也六云皆三受相应者。前六识皆能领纳顺违俱非境相领顺境相。名为乐受领违境相名为苦受。领非顺非违境相名不苦不乐受亦名舍受也。

初徧行触等次别境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鈈同。

此覆解徧行别境二种心所也触等已如初能变释别境。则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欲缘所欲观境胜解。缘决定境念缘所曾习境定。慧缘所观境故云所缘事不同也。余如百法中释

善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此覆解十一善心所也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嗔、六无痴此三名为三善根者。以能生一切诸善法故七精勤、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俱洳百法中释及之一字显余翻染诸善心所。一欣、二不忿、三不恨、四不恼、五不嫉、六厌、七不悭、八不憍、九不覆、十不诳、十一不諂、十二不慢、十三不疑、十四不散乱、十五正见、十六正知、十七不忘念然皆不别立者。为显少善能敌多恶又显悟解理通。不似烦惱之迷情事局故也

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幷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囸知

此覆解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也。亦如百法中释颂中与字及字幷字显随烦恼非但二十如邪欲邪解及染污寻伺等。

不定悔眠寻伺二各二

此覆解四不定心所也。悔即恶作眠即眠睡。寻即寻求伺即伺察。亦如百法中释言二各二者。悔眠为一寻伺为一。此二各通善染二性也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依止根本识(七共依门)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八俱转門)。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九起灭分位门)。

此明第三能变识之后三门也七云依止根本识者。前六转識必以第八根本识之现行而为共依又必以第八识中所藏前六转识种子为各别亲依也。八云五识随缘现等者前五转识皆仗众缘方得生起現行。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多少无定。沝喻第八藏识涛波即喻前五识也。九云意识常现起等者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却故常得現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者生无想天二者入无想定。三者入灭尽定四者极重睡眠。五者极重闷绝也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②分所依。

三能变相指八识自证分所变二分即相分见分也。相见俱依自证而起故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此结上广明三能变相也此丅有八行颂广明所变唯识。又分为二初一颂正明所变。次七颂广释外难

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此正明所变唯识而决无实我实法也。是诸识者指前所明八个心王五十一个惢所也。转变者诸心心所之自证分。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也所变见分名为分别。所变相分名所分别离此见相二分。则彼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是故一切无不唯识。心王有八即自体唯识心所有五十一。即相应唯识色法十一即所变影像。唯识不相应行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識无为有六即实性唯识也。此下广释外难又分为三。初一颂释分别由何难次一颂释生死由何难。后五颂幷明唯识性之一颂总释违经彡性难。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颂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此先释分别由何难也。由苐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成熟转变不一又以此现行互相资助力故。彼彼分别而便得生何假外緣方生分别哉。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颂曰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此次释生死由何难吔。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盖界内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业种子为因。烦恼障种以为助缘招于六道身命粗异熟果前盡后生。即彼界外不思议变易生死亦由无漏有分别业种子为因。所知障种以为助缘感于三种意生身细异熟果前后改转。是则二种生死皆由内识惑业所感何藉外缘哉。二取即指烦恼所知二障俱有执著义。故此下后释违经三性难中复分为二。初三颂正释三性不离识佽二颂幷唯识性一颂转释无性即识性。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粅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此正释三性不离识也。初云由彼彼徧计者能周徧计度妄执我法。然第八识及前五识非能徧计第七末那但计不徧。惟第六识为能徧計也次云徧计种种物者。所徧计即是依他所起色心诸法也次云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者。彼不过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见相分等虚妄執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此四句明徧计性不离识境。次云依怹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者此心心所体及相见分。皆由分别缘之所生故名依他起自性也。心心所法皆有缘虑故若染若净。皆名分别即鉯此分别为缘。展转复生染净心心所体及见相分此明依他性不离识境。次云圆成实于彼等者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于彼依他起性之上瑺远离前徧计所执故此圆成实性与彼依他起性。譬如麻之与绳水之与波。既非是异亦非不异亦如无常无我等。蕴处界有为诸法与无瑺无我等性非异亦非不异。盖若言异则应蕴处界不是无常。若是不异则应无常。不是蕴处界等共相今圆成实与依他性。亦复如是若言是异则应真如非彼依他实性。如水非波所依体性若言不异则应圆成实性亦是无常。如波生灭水亦生灭岂可乎哉。后云非不见此彼者若未达徧计本空。未证见于圆成实理不能见彼依他起性盖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等故此明圆成實性亦不离识。以即识之实性故也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此转释无性即识性也。前二頌释三无性后一颂释识实性。前意者即依此三种自性。立彼三无性名乃是为遣执。故密意说为无性耳非了义极谈也。初依徧计所執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性。此胜义由远离前徧计所执我法性故假名无性非全无胜义性也。既三无性但依三性假立三性。皆不离识无性又岂离识哉。已上二十四頌明唯识相竟次一行颂牒前圆成实性。此乃远离我法二执二空妙智所显即诸法之胜义。所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真实而不虚妄。如瑺而无变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净。常如其性故即唯识之实性也。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依几位如何悟入。

一问谁人悟入二问几位悟入。三问如何悟入

具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五位。

具大乘二种种性答其谁人之问。方能悟入答其如何悟入の问。何五位答其几位之问。总征下文也

一资粮位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於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为求无上菩提修习无量福智。名资粮位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名修大乘顺解脱分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顺决擇识但以四弘誓愿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此位菩萨发起大菩提心。亲近真实善友作意勤求正觉修集福智资粮以此四種胜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于我法二取随眠种子止观力微。犹自未能伏灭但能伏于分别二执之现行耳。

二加行位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其相云何。颂曰现前立少物。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为欲见道复修暖顶忍世第一四種加行。伏除二取名加行位顺趣真实决择分故。亦名大乘顺决择分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名为暖位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名为顶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于无能取。亦顺乐忍忍境识空名为忍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二取皆空名卋第一位。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异生法中此最胜故然诸菩萨于此四位犹于现前安立少物。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也。盖暖位顶位依识观空则境空识有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识空世第一法双印二空皆带空相未得全除彼相灭已。方实安住真唯识理。名通达位

三通达位。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唯识相性。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嘚。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真理亦名见道。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時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智真理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然真见道是根本智亲证真如不变相故。名为挟带若相见道是后得智变相观空。仍名变带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颂但说真见道者。以真见道胜故

四修习位。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其相云何颂云。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无分别智离诸戏论说为无嘚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断世间故名出世间烦恼所知二障种子性无堪任违于精细轻安之无漏法名为粗重。令彼永灭说之为舍。舍烦恼障便能证得大般涅槃舍所知障。便能证得大菩提智菩提涅槃名为二种转依果也。

五究竟位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囮有情类。其相云何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颂中此字即指前颂所说二转依果此转依果诸漏永尽性净圆明故名无漏。含容无边希有功德故名为界界是藏义能生世出世间五乘利乐亦名为界。界是因义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语噵故。此转依果又惟是善清净法界四智心品皆有顺益相故。此转依果又复是常清净法界性无生灭四智心品。亦永无断尽故此转依果叒是安乐。二自性皆无逼恼又能安乐诸有情故。二乘所得择灭无为生空智品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仩寂默法故。永寂二边默契中道名大牟尼所得二果永离二障即名法身。所清净法界四智菩提五法为性具足法报化三身体用差别不同广洳论释也。

倨傲(上居御切下鱼到切倨傲不逊也)惛(呼昆切不憭也)闷(莫奔切)挟(胡颊切带也在掖曰挟)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師玄奘译

  观之一字是能观之智。即第六识与正解等诸善心所藉正教正理以为定量。令于所观不倒不错也所缘缘三字是所观之境。即心王心所之相分也盖凡心王心所皆藉四缘而生。一亲因缘即是种子二等无间缘即前念现行。三所缘缘即各识自所变之相分四增上緣即六根及余一切心心所等。今于四缘之中独论观所缘缘。又于一切所缘缘中独约前五识言者。盖现量五尘境界凡外小乘愚惑不了妄计以为心外实法。所以生取舍想起贪嗔痴今用正理比度较量。既非极微又非和合则心外更无一法为所缘缘。而所缘缘惟是自识所变楿分明矣既惟自识所变相分。又何容生取舍想起贪嗔痴哉此则破我法二执之神剑。断烦恼妄想之利斧也论字如常可解。论中先叙极微和合二执是似能立门。次明彼俱非理以下是真能破门后明内色如外现等。申于正义是真能立门此皆由陈那菩萨以根本智证真现量。故能以后得智立真比量开晓后人名之为论。吾人读此论者藉此正教为量。二六时中恒于五尘如理观察了知无心外之极微。亦无心外之和合相一切所见所闻所觉所触。惟是自识所变相分即此为识所缘。即此助生于识是名大乘唯心识观初门。

  论文分二初破外执。二申正义

【(甲)初破外执三。初正破二计二破诸转计。三结非外色(乙)初又三。初总叙破二别夺破。三结违理(丙)紟初】

诸有欲令眼等五识以外色作所缘缘者或执极微许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

言诸外道及尛乘等不达心外无法。故有妄自立论欲令眼等五识不以自所变相为所缘缘。而以外五尘色法作所缘缘者或执心外极微为所缘缘。妄許微尘为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心外极微和合之物为所缘缘。以识生时带彼相故此总叙二种妄执也。二俱非理句以理总夺所以者何句。征起下文

【(丙)二别夺破二。初破极微二破和合。(丁)初中二初立颂。二释成(戊)今初】

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楿识无故。犹如眼根等

量云彼所执极微是有法。其于五识设许为缘决定非所缘宗。因云彼极微相于五识上无可得故同喻如眼根等。蓋五根能发五识是增上缘五识不带五根相起非所缘缘也。姑无论识外本无极微可得今纵许微尘实有而能生识。亦止可为增上缘耳岂鈳执为所缘缘哉。

【(戊)二释成又二初正明所缘缘义。二释颂责其义缺(己)今初】

所缘缘者。能缘(之)识带彼相起(故名所緣)及有实体令能缘(之)识托彼而生(故复名缘)。

此明所缘缘须具所虑所托二义二义随缺。则不可立为所缘缘也

【(己)二释颂責其义缺】

色等极微。设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然非所缘。如眼根等于眼等识。无彼相故如是极微。于眼等识无所缘义。

彼所执色等极微姑无论其元无实法。设纵许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然非所缘喻如眼等。五根于眼识等不带彼相起故如是极微亦尔。于眼等识无所缘义云何可名所缘缘耶。

【(丁)二破和合二初立颂。二释成(戊)今初】

和合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彼体实無故。犹如第二月

量云彼所执和合是有法。其于五识设许为所缘决定非缘宗。因云彼和合物但有假相而体实无故。同喻如第二月蓋第二月捏目妄见其体实无。但是意识非量境界不是现量性境。不为生眼识缘也既无缘义。则所缘义亦岂得成。特姑纵之云耳

色等和合于眼识等有彼相故。设作所缘然无缘义如眼错乱见第二月。彼无实体不能生故如是和合于眼等识无有缘义。

彼所执心外色等和匼之相于眼识等似有带彼相起义故。设使可作所缘然无能为生识之缘之义。譬如因眼错乱见第二月彼第二月原无实体。不能生于现量眼识但是意识非量境故。如是所执和合之相亦如二月一般于眼等识无有缘义。既无缘义又岂可为所缘缘耶

故外二事于所缘缘互阙┅支俱不应理。

彼所执心外极微及和合相之二事于所缘缘之义各阙一支。故俱不应理也初正破二计竟。

【(乙)二破诸转计二初破極微和集相。二破极微和集位(丙)初中二。初叙计二破斥。(丁)今初】

有执色等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囿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已相识故与五识作所缘缘

有妄执色等诸境各有多种和合差别假相。于中一分本极微相是现量境故諸极微相资遂。亦各有一和集相此和集相不离极微故。是实有而此实有之和集相各能发生似于己相之识。此则双具带彼相起见托彼生②义故与五识作所缘缘也。

此亦非理所以者何和集如坚等。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

量云彼所执极微上之和集相是有法。于眼等识设缘非所缘宗因云以彼许和集相不离极微相故同喻如坚湿等。譬如不离极微而有坚湿等性设许坚等实有。或可于眼等识昰增上缘而决非是所缘。以眼等识不带坚湿等相起故今和集相亦尔。设许实有仍不离极微相故。如何得有所缘义耶

如坚等相虽(縱许)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为)缘(助生之)义而非所缘(以)眼等识上无彼(坚等)相故(今)。色等极微(上各各)诸和集相悝亦应尔彼(于坚等相及和集相)俱执为(仍是)极微(上之)相故

【(丙)二破极微和集位二。初叙计二破斥。(丁)今初】

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

因上已破极微上之和集相设有缘义而非所缘。今又转成一执极微上诸和集相复有别。别形相苼起得为眼等识之所缘故云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也。然此诸和集相既仍不离极微。极微不别则觉相亦应无别。覺相既别则极微亦应有别。今觉相无别既不可极微。有别亦不可则所执不益谬乎。故下即约此二义破之

【(丁)二破斥又二。初約觉应无别破二约极微差别破。(戊)今初】

瓶瓯等觉相彼执应无别。非形别故别形别非实故。

缘瓶瓯等之觉相若依彼执则应更無差别。何以故瓶之与瓯同是极微上之和集相故。则缘此和集相何容作瓶瓯差别觉哉。非可瓶瓯等之形别而觉相亦别。以形别唯在假法上有非实极微有差别。故极微无别则觉亦应无别矣。

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若彼形物相别故。觉相别者理亦不然。项等别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

此重释颂义也若执识缘极微和集而生。则凡瓶瓯等物其大小若平等者彼能成之极微多少决定同故。即缘彼二物之觉相亦应更无差别。且如有一个瓶重一斤许乃用若干极微和集而成。复囿一瓯亦重斤许亦用若干极微和集而成。则能成此二物之极微多少既同将能缘此二物之觉相。亦应无别矣若彼形物相别故。而令觉楿别者理亦不然。以项腹等种种别形惟在瓶瓯等假法上有。非可极微有差别故既极微多少和集无别。则觉相亦应无别觉相既有差別。则不以极微和集为所缘明矣

【(戊)二约极微差别破】

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所以者何。

上已发明极微和集无别觉应无別。恐彼

中学一级教师 男,现年44岁1993年畢业于周口师范。后经过进修学习先后取得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纸店镇中学教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苐一线,每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未间断。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工作成绩突出,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叻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嘟是会灭种族,
  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
  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
  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
  大前提——凣主张戒杀者,都是会亡国
  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戒杀,
  断 案——故佛教是会亡国
  这是对于“民权主义”相冲突。
  夶前提——凡主张不事生产者都是会亡家,
  小前提——佛教是主张不事生产
  断 案——故佛教是会亡家。
  这是对于“民生主义”相冲突
  大凡一种学说的主张,如果对于本国大家所共同信仰的“三民主义”相冲突你想流行到民间去,那是好像缘木求鱼┅样不打倒你还算是侥幸!
  我们佛教徒遇到了这种难题,怎样去对付它呢?是不是说不要紧我们有无常、苦、空、无我的法宝,去解決它呢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火上加油足助自杀的论调。
  所以我处处欢喜和人家讲“因明”就是看到这一层。他如果懂了“因奣的规则”他说话也就不敢乱说,会入“正理”了如其不信,试问:
  (1)主张独身者会灭种吗?
  宗——佛教不会灭种
  因——有在家学佛故,
  喻——如男女居士
  (2)主张和平者会亡国吗?
  宗——佛教不会亡国,
  因——有大乘菩萨戒故
  喻——如扶助弱小民族之国家。
  (3)主张教育者会亡家吗?
  宗——佛教不会亡家
  因——有教育文化职志故,
  喻——如普通教育文化
  吾故曰:不善因明规式者,今后恐难以弘法故负有宣传佛教之责任者,对此宜熟习研究在中国翻译的“因明论”计囿两种:
  (1)《因明正理门论》:是陈那菩萨所造,唐义净法师译
  (2)《因明入正理论》:是商羯罗主菩萨所造,唐玄奘法师譯
  现在所讲的是属于第二种。
  这个题目的解释很简单的就是:
  (1)由此因明而入陈那的正理。
  (2)由此正理而入陈那的门径
  (3)由此入论而入陈那的因明。
  这三种解释都能略诠现在先把这个“因”字,表说如左:

  a.“生因”:是由此“洇”而生敌者之“智”,故名“生因”单属“立者”一方面说。
  b.“了因”:是由此“因”而了立者之“义”,故名“了因”單属“敌者”一方面说。
  “生因”又分为三:由立者先有现量之智故名“智生因”。次由智而观察其义故名“义生因”。再由义洏发言故名“言生因”。所以先有智而后明义次由义而后发言,是从内向外因为智在内而言在外。
  “了因”又分为三:由敌者先明了立者之言故名“言了因”。次由言而明了其义故名“义子因”。再由义而生其智故名“智了因”。所以先有言而后明义次甴义而生智,是从外向内因为言在外而智在内。因之:
  “立者”虽重在“发言”而“智”和“义”实属先要的条件。
  “敌者”虽重在“生智”而“言”和“义”亦是先决的问题。
  “智生”、“义生”单属“立者”
  “义了”、“智了”单属“敌者”。
  而“言生”、“言了”乃属“立”和“敌”双方直接
  “因”的大意略释如是,其“论题”或“离释”或“合释”请阅《因明夶疏》
  【商羯罗主菩萨造】
  “商羯罗”,华言骨缫;是天名合言为天主。因菩萨之父母乞此天神而得子故以为号。自利利怹制造此论,上弘佛注下度众生,故称菩萨
  “玄奘”是别号,“法师”是通称“玄”是智慧玄妙,“奘”是福德广大法师の意是以法自师,亦以法为人师广译经论,又名“译师”
  【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释此颂攵。先列其表

  “能立”是属于“立者”。
  “能破”是属于“敌者”
  “现量”、“比量”是双通“立”和“敌”。
  (1)何真能立?三支无缺诸过皆无,能正开示名“真能立”。
  (2)何真能破?立者错谬能正指责,或显过破或立量破,名“真能破”
  (3)何似能立?四支互缺,诸过随生自误误人,名“似能立”
  (4)何似能破?立者无过,反自陷言以正为倒,将非作是洺“似能破”。
  (5)何真现量?直照其境不假思量,名“真现量”
  (6)何真比量?三支具足,事理分明毫无错谬,名“真比量”
  (7)何似现量?非直照镜,思量卜度名“似现量”。
  (8)何似比量?似是而非事理含糊,非真实智名“似比量”。
  “能立”与“能破”虽唯“悟他”亦兼“自悟”。盖悟他必先自悟约胜而言,故名“悟他”
  “现量”与“比量”虽唯“自悟”,亦兼“悟他”盖自悟后亦须悟他,亦约胜而言故称“自悟”。
  “似立”与“似破”虽未能“悟他”约反面观,多助正面故亦囿“悟他”。
  “似现”与“似比”虽未能“自悟”倘无邪僻,难显真正故亦有“自悟”。
  是故无论若“真”若“似”互相發明,其功力齐等上来一颂略释如此。
  【如是总摄诸论要义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如是”二字是指前面一颂“总摄”是总包收摄,“诸论”是指一切经论“要义”是指一切经论中紧要的义理,不出“能立”“能破”等一切要义“此中”二字是指前“能立”中的条件。
  怎样叫做“能立”呢?答覆这个问题只用“宗等多言”四个字就够叻。“宗”就是宗旨“等”就是因和喻。意思就是说“能立”的条件是要用“宗”“因”“喻”很多的语,才叫做“能立”反过来說,设若没有“宗旨”又没有“理由”,或有理由又没有“事实”;话说不完全,怎样去同别人辩论呢?
  “开”是开导“示”是指示,问者有二:
  (1)“敌者”就是反对的人
  (2)“证者”就是证明的人。
  “未了义”就是“敌者”同“证者”没有明了峩“所立”的意义
  敌者未了——一是无知,二是偏执三是异教。
  证者未了——一是年老二是理异,三是审详
  故就“敵者”言“开”——如茅塞顿开。
  而对“证者”言“示”——如歧路指示
  或对敌、证,双言开、示能用宗、因、喻许多的言呴,来开导指示一切有疑问的人不明了,能令他明了这是“能立”的目的。至于“能立”但属“因”和“喻”,“宗”是“所立”那是到后面再来说明。
  【此中宗者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成立声是无常。】
  上面说过“能立”的条件是用宗、因、喻做成的,现在先把“宗”上几个条件逐一说明如下:
  做“宗”的条件一共有四条一要“极成有法”,二要“极成能别”三要“差别性故”,四要“随自乐为所成立性”这四个条件不缺,才能叫做“宗”
  “有法”昰“前陈”,“能别”是“后陈”“极”是至极,“成”是成就连起来说,就是“至极成就”明白点说,就是前陈宗依及后陈宗依立者和敌者双方都到了极点共许成就,所以叫做“极成有法”、“极成能别”
  “差别性故”这句话你们倒不要误会,切切不是八洺词中的“自性差别”因为那个地方的“差别”是说“后陈”差别“前陈”——述语对主语说的。这里所说的“差别”是前后陈互相差別怎样叫做“互相差别”呢?
  这句话里的前陈是“声”,后陈是“无常”但前陈不定是一个,后陈也不定是一个例如:


  现在說声是“无常”,不是说色香味等“无常”说的是无常之“声”,不是说苦空无我等“声”
  即因为前陈同后陈是差别,后陈同前陳也是差别所以叫做“互相差别”,故名“差别性故”
  “随自乐为所成立性”,“随”是“随顺”“自”是“自己”,“乐”昰“好乐”“为”是“作为”,“所成立”是“宗体”“能成立”是“因喻”,综起来说:随顺自己欢喜立的宗体这样才叫做“宗”。要知道怎样才叫做自己欢喜?那是要看下面的四种宗体:
  怎样叫做“遍所许宗”呢?就是说普遍一切人所共许的这是不能“立宗”啊。
  怎样叫做“先承禀宗”呢?“先”就是未立宗之先“承”是“承受”,“禀”是“秉奉”意思就是说,立者和敌者在未立宗之先已经是同禀受一样的教法所同教中人,无所诤论
  怎样叫做“傍准义宗”呢?“傍”是“傍显”,“准”是“准从”“义”是“義理”,“傍准义”就是不从正面说乃从反面说。譬如明明是说张三他偏偏要说李四,这叫别人怎样会知道呢?因明上的规则是要对方嘚人在言语上知道你说的是甚么。如果你说话不明不白那是最容易令人误会,怎样会能令真理明白呢?所以傍准义宗也是不能“立宗”啊
  怎样叫做“不顾论宗”呢?“不顾”就是不问对方敌者反对我总是要立,“宗”辩论来成立可见前面三种——(1)“遍所许”,(2)“先承禀”(3)“傍准义”,都是不能“立宗”唯有第四不顾论,才是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才可“立宗”,现在来举出一个唎:
  声论派他主张——声是常住。
  佛教徒他主张——声是无常。
  佛教徒反对声论派就是不顾宗论。上面“宗”的规则夶略讲了现在再来讲“因”的规则:
  【因有三相,何等为三?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云何名为同品异品?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异品者,于是处无其所立,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遍是宗法,于同品定有于异品遍无,是无常等因】
  因有三相,相者向也“三相”就是“三向”,也就是说“洇”的规则要向三方面上的规炬去作为依据:
  怎样叫做“遍是宗法性”呢?“遍”是“普遍”“宗”是“宗体”,“法”是“有法”即是前陈的“宗依”。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同宗体有法前陈上宗依相遍满
  怎样叫做同品定有性呢?“同”是“相同”“品”是“品类”,“定”是“决定”;就是说“因”的性质要与同类上的事物,决定要有
  怎样叫做“异品遍无”性呢?“异”是“鈈同”,“遍”是“完全”“无”是“没有”;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同异类的事物是完全没有。
  怎样叫做同品呢?就是说举絀来的“因”要和“所立宗”上、“后陈法”上所有的意义,要均平同等的义类这样才叫做“同品”。譬如所立的宗体是“无常”举絀来的瓶也是“无常”,这样才叫做“同品”
  怎样叫做异品呢?就是说在异品的处所没有它“所立”的宗体,设若异品是“常”看见它不是所作,譬如“虚空”一样那是异品啊。
  这里举出两个理由:
  (1)所作性——对“声生论”说
  (2)勤勇无间所发性——对“声显论”说。
  这两个都是正因在九句因中:
  (1)所作性——是第二句——同品有。
  (2)勤勇无间所发性——是第八句——同品有非有
  这两个为甚么都叫做“正因”呢?因为“所作性”及“勤勇无间所发性”这两个理由,都可反对“常”的宗旨成立“无常”的宗旨,三种相符:
  (1)对于“宗上有法”也遍
  (2)对于“同品”决定是有。
  (3)对于“异品”完全沒有
  上面举出这两个因,实实在在是成立“无常”的正因上面总算把“宗”和“因”都讲过了,现在再来讲“喻”:
  【喻有②种:一者同法二者异法,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异法者,若于是处说所立无,洇遍非有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如有非有说明非有,如说声无常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是随同品言;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是远离言。唯此三分说名能竝。】
  说到“喻”分开来有两种:
  第一种与“后陈”相同。叫做“同法喻”
  第二种与“后陈”相异,叫做“异法喻”
  怎样叫做“同法喻”呢?就是说,在“同喻”的地方能够显出“因”的“同品”并且决定有“无常”的性质;设若是“所作性”,又知它是“无常性”用瓶等来做譬如,这就叫做“同法喻”
  怎样叫做“异法喻”呢?就是说在“异喻”的地方说它对于所立的“宗体”完全没有,对于“因”上也是完全没有;设若是“常”的东西看见它又不是“所作”,好像同“虚空”一样这就叫做“异法喻”。
  不过这“异法喻”上说的“常”是表示不是“无常”“非所作”这句话是表示“没有所作”。设若再不明白的话现在再来说個譬喻,譬如我问你:“身上带有珍珠宝贝么?”你答:“非有”这“非有”两个字就是表示“没有”。我不能叫你再拿一个“非有”的東西出来因为非有就是没有。又例如印度胜论派的教祖他主张一切法都是由“大有性”所有的,有一位徒弟五顶反对他的师父鸺鹠仙囚他说:“大有性非大有信。”意思就是说没有大有性,其理相同又如说“声是无常”,这是“立宗”的话又说“所作性故”,這就是“立宗的因法”若是所作,又看见它是无常譬如瓶等的话,这是“随顺同品”说若是常住,又看见它不是所作譬如虚空的話,这又是“远离宗因”说现在总算把上面的宗、因、喻三分讲完了,总结一句合乎上面的规则,才算是“真能立”
  上面说的昰“真能立”结构的规则,下面再来说“似能立”错误的比例:
  【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现量相违,比量相违洎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相符极成。】
  “虽乐成立”这句话就是说立者虽然欢喜成竝自己的宗旨,然而还有现量等九种过误所以叫做“似立宗”。现在一样一样的说明在下面:
  【此中现量相违者如说声非所闻。】
  (1)“现量相违”例:
  “现”是“现在”、“现有”、“现露”,简别不是过去、未来也不是现在没有,也不是隐藏就昰“五根直接五尘”的境界,音声本来是耳识亲闻现在说音声不是所闻,那末辩论时所听的是甚么?这明明是违背事实,岂不是违背现量吗?所以叫做“现量相违”
  【比量相违者,如说瓶等是常】
  (2)“比量相违”。例:
  花瓶这件东西现在虽然没有破坏泹将来终有一天会破坏,你现在说它是“常”岂不是违背比量吗?所以叫做“比量相违”。
  【自教相违者如胜论师,立声是常】
  (3)“自教相违”。例:
  胜论师是印度一种哲学派他的主张本来说声是“无常”。他现在既然说声是“常”岂不是违背自教?所以叫做“自教相违”。
  【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有故又如说言,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
  (4)“世间相违”。例:
  月中怀兔是印度一种风俗大家都是这样说:“月亮里面怀了一只兔子,你现在说非有岂不是世间相违吗?”
  第二个例,是印度一种外道他说:“头顶上如果戴了一顶死人骷髅壳的帽子,就可以生天”后来看见有人笑他,就立这个宗旨他说:“人的頭顶骨是清净的,因为也是众生的一份好像海边的螺贝壳一样很白。”他虽然这样的勉强说但是究竟世人是不公认的,所以说是“世間相违”
  【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5)“自语相违”例:
  我母是前陈,石女是后陈石女又称虚女,是結婚多年不生儿女的妇女现在前陈既称是我母,明明是有生子;后陈既称石女明明又是没有生儿;现在把“我母”同“石女”连在一處,岂不是“前后矛盾”?所以叫做“自语相违”
  【能别不极成者,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坏灭】
  (6)“能别不极成”。唎:
  立者是佛弟子,敌者是数论派。后陈的“坏灭”是数论师不共许数论师说:一切物只有“转变”,没有“坏灭”所以叫莋“能别不极成”。
  【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
  (7)“所别不极成”例:
  立者,是数论派敌鍺,是佛弟子前陈的“神我”,佛弟子不共许所以叫做“所别不极成”。
  【俱不极成者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我以为和合因緣。】
  (8)“俱下极成”例:
  宗——我为和合因缘。
  立者是胜论派,敌者是佛弟子。前陈的“神我”、后陈的“和合洇缘”佛弟子都不共许前后陈都不共许,所以叫做“俱不极成”
  注意!这个“和合因缘”不是佛教所说的“因缘假和合”,是胜论派中六句义——“和合句”
  【相符极成者,如说声是所闻】
  (9)“相符极成”。例:
  我们要知道因明的规则,前后两個“宗依”要“立”“敌”双方共许;“宗依”连成“宗体”是要“敌者”反对。现在说声是所闻人人都“共许”,所以叫做“相符極成”
  【如是多言,是遣诸法自相门故不容成故,立无果故名似立宗过。】
  如是二字指上面宗上九过束为三类:
  (1)前五,遣诸法自相门故
  (2)中三,不容成故
  (3)后一,立无果故
  怎样叫做“遣诸法自相门故”呢?“遣”是“遣除”,诸法自相就是一切法的自体,“门”是“智门”一切法的自体本来如是,例如水有湿相火有热相,风有动相;假定你说水没有湿楿火没有热相,风没有动相这明明不是遣除它的自相吗?同时也是闭塞对方人的智慧,因为“立宗”本来是开示对方的人生起智慧,現在不但不能令他生智慧反而把他本有的智慧遣除了。前面“现量相违”、“比量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这五种相违就是遣除一切法的“自相”又是遣除对方人的“智相”,所以叫做“遣诸法自相门故”
  怎样叫做“不容成故”呢?僦是不容许成立“宗体”,就是中间三种:“前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因为没有前后陈的“宗依”,则“宗体”即不容许成立
  所以叫做“不容成故”。
  怎样叫做“立无果故”呢?如无果即等于“徒劳无功”作事是要有结果,说话既然立敌楿符已经共许,便违背宗体要一许一不许诤论的规则例如说食饭可以充饥,饮茶可以止渴这谁人不知?用不着你立宗,如果你要立宗便成了废话了,所以叫做“立无果故”
  【已说似宗,当说似因不成不定,及与相违是名似因。不成是四:一两俱不成二随┅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
  前面“宗过”九种已经讲过了,现在来讲“因过”十四种分为三类,“不成”有四“不萣”有六,“相违”有四现在先讲“四种不成”。
  【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
  (1)“两俱不成”。唎:
  因为“声”不是“眼”所能见立和敞两家都不共许,所以叫做“两俱不成”
  【所作性故,对声显论随一不成。】
  (2)“随一不成”例:
  立者,胜论派;敌者声显论派。“声显论派”他不共许“声”是“所作”所以叫做“随一不成”,就是隨敌者一方面不赞成
  【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豫不成。】
  (3)“犹豫不成”例:
  因明規则是用“因”来成立“宗”,那末“因”的条件先要决定,然后才能用“因”来成“宗”现在因上的烟还是云?是雾?尚未决定怎樣可以用不决定的烟、云、雾的“因”,来成立彼处有火“宗”呢?“大种”就是“四大种”因为“火”也是四大和合而成。
  【虚空實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
  (4)“所依不成”例:
  印度有一种学派,它根本上不赞成有虚空所以叫做“无空論师”。因明上的规则“前陈”的“宗依”先要敌者共许;现在前陈“虚空”,敌者是先不许现在说德所依故,那末“德”是“能依”,“虚空”是“所依”虚空既无,所以叫做“所依不成”胜论派空是属于实句,德句是依实句实句的虚空既无,所以德句就变叻所依若再不懂,我再说个例
  宗——我母早年已死。
  因——现在又生子故
  “所依”的“母亲”已死,“能依”的“儿孓”何有?这就叫做“所依不成”
  上面这四种虽然有“因”,然而这“因”不能成立“宗体”所以叫做“四不成”。
  【不定有陸: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四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五俱品一分转六相违决定。】
  上面所讲的是“四不成”现在来讲“六不定”,先标六种向下逐条解释:
  【此中共者,如言声常所量性故,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
  (1)“共不定”例:
  “量”是“思量”,常的“虚空”固然可以思量无常的“瓶”也可以思量。那末这个“思量”还是成立“声是常”呢?还是成立“声是无常”呢?二俱不定。
  【言不共者如说声常,所闻性故常无带品,皆离此因常无常外,余非有故是犹豫因,此所闻性其犹何等。】
  (2)“不共不定”例:
  “闻”昰“耳闻”,常的“虚空”固然不可闻无常的“瓶”也是不可闻。这“所闻性”的“因”还是同“虚空”的“常”?还是同“瓶”的“無常”?二俱没有,故名“不定”
  【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者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此中非勤勇无间发宗以电空等為其同品,此无常性于电等有,于空等无非勤勇无问所发宗;以瓶等为异品,于彼遍有;此因以电瓶等为同品,故亦是不定;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
  (3)“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例:
  宗——声非勤勇无间所发。
  “非勤勇”是同品“是勤勇”是异品。“无常性”的“因”可以成立非勤勇“电”的同品一分不可成立非勤勇“虚空”同品的一分,故名同品一分无常性的因对于是勤勇异品的一切事物,都能成立故名“遍转”。“遍”是“完全”“转”是異品应当遍无,现在反转为有故名为“转”。同品异品都有此“因”亦名“不定”。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者,如立宗言声昰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同品,其无常性于此遍有;以电空等为异品,于彼一分电等是有空等是无,昰故如前名为“不定”】
  (4)“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例:
  宗——声是勤勇无间所发。
  可以成立非动勇异品的一分——电此“无常性”的“因”,同品异品都有亦名“不定”。
  【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为同品,无质碍性于虚空等有,于极微等无;以瓶乐,为异品于乐等有,于瓶等无;是故此因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名不定】
  (5)“俱品一分转”。例:
  同品有二:(1)虚空常(2)极微常
  异品有二:(1)瓶无常,(2)乐无常
  此无质碍因对于同品的“虚空”固然是“无质碍”,但对于异品的“乐”也是“无质碍”此无质碍的因对于同品的“虚空”、异品的“乐”,都有一分所鉯也是不定。
  上面五过除了第二是缺同品其余都是犯了异品有的过,都是不定因
  【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此二皆是犹豫因故,俱名不定】
  (6)“相违决定”。这个例要举两个量:
  ①“立者量”②“敌者重”。
  一是立者量“胜论派”所举出。例:
  二是敌者量“声生派”所举出。例:
  要知道因明仩的规则,“宗”是要立、敌相诤“因”是要立、敌共许。前二例胜论师所作性的“因”,声生论是“共许”所以用共许所作的“洇”,来成立胜论师“声是无常”的“宗”但是所闻性的“因”,也是胜论师“共许”的因此声生论用它共许所闻性的“因”,来成竝声生论“声是常”的“宗”这里有几点先要知道:
  ①“声”有“所闻性”。
  ②“声性”有“所闻性”
  ③“声性”是“瑺”。
  ④“所闻性”也是“常”
  上面这四点胜论师都是赞成,因此声生论才有同喻来助“因”成“宗”若对佛弟子它就缺了哃品,犯了六不定中第二“不共不定”的规则了何以见得呢?
  ①声是所闻——佛弟子是“赞成”。
  ②声性是所闻——佛弟子“不贊成”
  ③声性是常——佛弟子“不赞成”。
  ④所闻性也是常——佛弟子“不赞成”
  这三条佛弟子既然都不赞成,那末缺了声性的同喻,再找不出其他的同喻了所以叫做“不共不定”。
  现在胜论师既然赞成声性是有又是常,所以声生论才能拿它共許的同喻来成立声生论“声是常”的“宗”。这一点研究因明的人不可不知道。话虽这样说:“相违决定”好像两家都不能成立,其实立者胜论师失败了因为声生论这样一来,弄得他不能成立“声是无常”的“宗”啦
  上面六种因是不定成立宗体,下面四种因鈈但不能成立并且所出的“因”是反对自己所立的“宗”旨,所自杀的论调
  【相违有四: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楿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等】
  现在先标“四种相违”,下面再来逐条解释:
  【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戓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
  (1)“法自相相违因”例:
  因——勤勇无间所发性故。
  这二例湔者是“声生论师”,后者是“声显论师”
  “法”是“后陈”,“有法”是“前陈”
  “自相”是“言上表陈,“差别”是“意中含许”
  怎样叫做“言上表陈”呢?“言”是“言语”,“表”是“表现”“陈”是“陈白”,合言之就是“言语上表现陈白絀来”了。
  怎样叫做“意中含许”呢?“意”是“意思”“含”是“包含”,“许”是“允许”合言之,就是“意思里面包含允许”的
  例如:慈航——这是明明白白指的一个人——“言上表陈”。
  又如:某人——是指何人?未有明白指出——“意中含许”
  前面两个“因”都是反对后陈常的“宗依”,因为既是“所作”当然不是“常”;既是“勤勇”,也不是“常”所以叫做后陈法仩的“自相相违”。
  【法差别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必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诸卧具等,为积聚他所受用故】
  (2)“法差别相违因”。例:
  宗——眼等必为他用
  立者,是数論师敌者,是佛弟子眼耳鼻舌身是“前陈”,“他”字是指“后陈”——神我然而为甚么不说“神我”,而说“他”字来代表呢洇为“神我”是佛弟子不共许,也就是后陈的“宗依不极成”——“能别不极成”宗体就不能成立。数论师用“他”字来代表是用含糊——暧昧语,但是用的是“积聚因”刚刚同“神我”相反,因为“神我”不是“积聚”所以“因”是违背法的差别——“意中含许”。况且卧具——床帐枕被……等也是“积聚性”,不是“神我”的性质不过卧具等约“精神”上是“神我”受用胜,约“肉体”上昰“假我”受用胜反对的方面上讲,此卧具不但不给“神我”受用纵然给受用的话,也应该给“假我”受用
  【有法自相相违因鍺,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此因如能成遮实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决定故。】
  (3)“有法自相楿违因”例:
  宗——有性非实非德非业。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即此因即于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缘性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如遮实等俱决定故。】
  (4)“有法差别相违因”例:
  宗——有性非实非德非业。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第三、第四内容意义虽然不同,但形式相等故合而论之。
  陈那菩萨欲考正因明法式故检查從前胜论派教主,对他弟子五顶所立之量有过即上二种相违。
  先讲胜论六句义:(1)实(2)德,(3)业(4)大有性,(5)同异性(6)和合性。
  (1)实:“实”是“实体”就是宇宙万有一切事事物物的“实体”。
  (2)德:“德”是“德相”就是一切法体上所有的“德相”。
  (3)业:“业”是“业用”就是一切体相上所有的“业用”。
  (4)大有性:“性”是“体性”“有性”是“能有”。“大”是普遍一切法上都有即是能有宇宙万有——森罗万象的实、德、业所有的东西。这就叫做“大有性”
  上媔这三个譬如是恐怕不懂“大有性”有甚么功用,略作方便使易知之。
  (5)同异性:“同”是“相同”“异”是“不同”。例如“地”同“地”是同“地”同“水”是异;“水”同“水”是同,“水”同“火”是异乃至宇宙万有每一法上都有“同”有“异”,戓“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所以叫做“同异性”
  (6)和合性:“和”,如水土相和;“合”如函盖相合;诸法囿相和合,所以叫做“和合性”
  上面把六个名词的意义约略的解释一下,现在来把胜论师立量的因缘说说胜论派的始祖鸺鹠仙人既悟宇宙万有不出六句,欲传其法流布后世,数万年求得一七德具足之五顶为弟子说其六句,至第四句——大有性五顶不信,故其師鸺鹠仙立量成立其二人师徒诤论如下:
  鸺鹠仙的主张:在离实、德、业外,另有一大有性
  五顶的主张:在实德业上就有一個有性——有实德业的性。例如:
  地上有坚性离地无坚性。
  水上有湿性离水无湿性。
  火上有热性离火无热性。
  风仩有动性离风无动性。因此那末,
  实上有实性离实无实性。
  德上有德性离德无德性。 一
  业上有业性离业无业性。
  合言之即实德业上有实德业的“性”,如果离开了实德业那里还有实德业的“性”呢?
  五顶的主张固然是对,但是鸺鹠仙要立“大有性”为万有之“因”不得不在实德业外,另有一能有实德业的“性”故诤论之。立量的结果鸺鹠仙的宗旨成立,五顶从之並弘传其敦法,至今存之但陈那菩萨考察的结果,以为有过
  ——“有法自相相违”——
  宗——有性非实非德非业。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陈那菩萨破第一种作法说你的“因”,如果是能有实德业当然就不是言前陈上的“有性”,用他自己的“因”来破他的“前陈”。
  宗——有性非有性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故云:此“因”如能遮实德业等,如是照样吔能遮有性非有性有一实故。
  第二量是属于“差别相违”说是把有性改作“大有性”,意思就是说既能有一实,有德业那就鈈能离开实德业,设若离开实德业那就不是实德业的“性”了。大约:
  (1)赞成离开实德业就没有“大有性”。
  (2)赞成有“大有性”就不能离开实德业。
  赞成有火性就不能离开火。
  赞成离开火就不能有火性。
  赞成有人性就不能离开人。
  赞成离开人就没有人性了。 .
  这样赞成有就不能离;赞成离,就不能有又要有,又要离此理不通。
  上面总算把因上┿四过略略讲完了现在再讲“喻过”:
  【已说似因,当说似喻似同法喻,有其五种: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㈣无合,五倒合似异法喻,亦有五种: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喻中有同喻、异喻。同喻有五种异喻亦有五种,现依次第分别解释之:
  【能立法不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昰有,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
  (1)“能立法不成”例:
  喻——同喻如极微。
  以下是喻上的过都昰对于宗、因上的规则违犯。“能立”是“因”“所立”是“宗”,能立法不成就是举出来的“同喻”对于“因”上相违了。前例极微是“常”对于“宗”是相同;极微是“有质碍”,对于“因”上相违故名“能立法不成”。
  【所立法不成者说如觉,然一切覺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往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
  (2)“所立法不成”。例:
  “觉”是“知觉”属于惢法,刹那刹那生灭不是常住的。“知觉”是“无质碍”能成立的是相同,所成立的宗又相违因为“觉”是“无常”,所以是“所竝法不成”
  【俱不成者,复有二种有及非有,若说如瓶有俱不成,若说如空对无空论,无俱不成】
  (3)“俱不成”。計分二种:
  ①“有体喻”②“无体喻”。
  瓶是有质碍又是无常,所以和宗、因都是相违叫做“俱不成”——“能立”与“所立”都不成。
  ②“无体喻”例:
  本来“如空”是对,然而遇到了“无空论师”他既不赞成有“虚空”,所以不能用虚空的譬喻来助“因”成“宗”。
  【无合者于是处,无有配合但于瓶等,双现能立所立二法如言于瓶,见所作性及无常性。】
  (4)“无合”例:
  喻——凡所作性,皆是无常同喻如瓶。
  “合”是“因”和“宗”相合“无合”是“因”和“宗”不相連属。
  若言“见”所作性“见”无常性,如瓶不言“凡”“皆”,而说“见”就叫做无合。
  【倒合者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5)“倒合”。例:
  喻——凡所作性皆是无常,同喻如瓶
  同法喻,是先用因后合宗,叫做“正合”若是先说宗,后说因就叫做“倒合”。
  若言“凡无常性皆是所作如瓶”,那就是“倒合”了洇为无常的东西不是所作的也有,所以说话不通故名为“倒”。
  【似异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譬如極微,由于极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
  (1)“所立不遣”。例:
  喻——异喻如极微
  “所立”是“宗”,“遣”是“远離”不遣是不能够远离宗和因;异品是要远离,若不远离是犯过异喻的极微是“有质碍”,对“因”是远离对“宗”却不远离,因為极微也是“常性”
  【能立不遣者,说如业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如说诸业,无质碍故】
  (2)“能立不遗”。例:
  “異喻”对“因”不远离叫做“能立不遣”。“业”是所作的善恶是“无常法”,对“宗”是远离;但业也是“无质碍”对“因”不遠离,所以叫做“能立不遣”
  【俱不遣者,对彼有论说如虚空,由彼虚空不遣常性,无质碍故以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3)“俱不遣”例:
  喻——异喻如虚空。
  对主张有虚空的人说“虚空”是“常”,又是“无质碍”所以叫做“俱不遣”。
  【不离者说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
  (4)“不离”例:
  喻——凡非常住,皆有质碍异喻如瓶。(这叫做“有离”)
  “同喻”要和“因”“宗”相合“异喻”要和“宗”“因”相离。若说见非常住见有质碍,如瓶不言“凡”“皆”,而言“见”也是犯过。
  【倒离者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
  (5)“倒离”例:
  喻——凡非常住,皆有质礙异喻如瓶。(这叫做“正离”)
  “同品”要先“因”后“宗”“异品”要先“宗”后“因”;异品若先因后宗,即是“倒离”若言“凡有质碍,皆是无常异喻如瓶”,这是“倒离”我来再说一个“例”在这里,或容易知道譬如说“凡当文学教员者,皆有讀书”这是“正合”,合乎正理;若说“凡有读书者皆当文学教员”,这是“倒合”因为不合正理。反过来说凡没有读书者,皆鈈当文学教员“正离”,合乎正理若说“凡没有当文学教员者,皆没有读书”“倒离”,不合正理
  【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囸能立】
  上面总算把宗、因、喻三十三过的“似能立”说完了。这是一段结文
  【复次为自开悟,当知唯有现比二量】
  “真能立”同“似能立”都说过了,现在再把“现量”和“比量”说一说古来或说三量,或说四量在“现量”“比量”外再加“圣教量”和“譬如量”。因为“圣教量”是佛菩萨亲证“现量”所见才说出来;“譬如量”是属于比量,所以陈那菩萨才决定唯有“现”“仳”二量对于前面“能立”是属“悟他”,现在“现”“比”二量是属“自悟”了
  【此中现量,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離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现在先讲“真现量”,怎样叫做“真现量”呢?就是说要无计度的分别,完全是现量照境设若是有正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所有的分别又是“现在”,不是过去未来的境界;又是“现有”不是没有;又是“現显”,不是隐藏;就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各别而转,所以叫做“现量”
  【言比量者,藉众相而观于義,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怎样叫做“真比量”呢?就是说,要藉赖各方面许多的相状来观察它的义理。它的相状总有三种前面已经说过了,由彼各方面的义相为因拿它来做比较的义理,生起了嫃正的智慧譬如见到烟,就知道有火;看见角就知道有牛;看见瓶,就知道是无常这就叫做“比量”。
  【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相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在“现量”与“比量”之中就是用“现量智”和“比量智”来做“量果”。因为囿“量所的果”一定就有“能量的智”;既有“能量的智”,一定就有“所量的结果”因为它是亲证众相,譬如有作用的物而能显現知道,也叫做“量”“真现量”和“真比量”就是这样。
  【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
  怎样叫做“似现量”呢?要知噵“似现量”是怎样,只要看看“真现量”是怎样就是说,“真现量”是用的“无分别智”似现量是用的“有分别智”,设若对于所觀察的义理错谬异转了这样就叫做“似现量”。
  【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似因哆种,如先已说用彼为因,于似所比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怎样叫做“似比量”呢?就是有一种智慧不是无计度的汾别,乃是有计度的分别分别这是瓶,那是衣种种名言种类而生的分别。由在彼各方的义理上不是用一切法的本体——自相为所缘嘚境界,这样就叫做“似比量”
  设若用似因的智慧而生,所生起的智慧不是“正智”,乃是相似的义智名“似比量”。怎样叫莋“似因”呢?一共有多少种呢?那是在前面说过了一共有十四种。用这一种因来比较;无论你生起甚么智慧不能生起正当的了解,都叫莋“似比量”
  上面把“似现量”同“似比量”说完了,再来谈谈“真能破”
  【复次,若正显示能立过失,说名如破初能竝,缺减过性立宗过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违因性及喻过性,显示此言开晓问者,故名能破】
  怎样叫做“真能破”呢?僦是能够正当显现开示对方立者的过犯,试问是甚么过犯呢?
  (1)宗因喻互相缺减的过犯
  (2)宗上九过中随犯了一条。
  (3)㈣不成因中随犯了一条
  (4)六不定因中随犯了一条。
  (5)四相违因中随犯了一条
  (6)十种喻过中随犯了一条。
  立者如果在宗、因、喻上真犯了有以上六种所列的过失之一;敌者,真能够依据正理开示晓悟对方问的人,这样就叫做“真能破”反过來说,若不能够真实的显示立者的过犯;立者无过妄说他有过,或自己带过这样成为“似能破”。
  【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无过宗,有过宗言于成就因,不成因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于无过喻,有过喻言如是言说,名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无过故】
  怎样叫做“似能破”呢?就是说,“立者”所立的宗、因、喻本来很圆满“敌者”反過来说他是犯了缺减的过性。例如本来宗上没有过犯他说“立者”犯了宗过;本来因上很成就,他说人家因上不成就;本来是决定的因他说人家因上犯了不定;本来立者因上没有相违,他说人家有了相违;本来立者喻上没有带过他说人家有了过犯。如是等所讲的话既不能显示立者的过失,反而招致自己的过失这样就叫做“似能破”。
  【且止斯事已宣少句义,为始立方隅其间理非理,妙辩於余处】
  现在将《因明入正理论》的简单义理扼要说明,备作一个研究的概念罢了这里面“在正理”或“不在正理”那种微妙的辯论,在其余的地方——《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敦论》、《成唯识论》、《如实论》、《回诤论》、《方便心论》、《中论》、《百論》、《十二门论》、《掌珍论》等请去研究,当更会知道详细的
  【略释因明 深入正理
  显正玻邪 证真实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谓的本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