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中国人民为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经历了曲折的探索道路,为什么说我们最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囻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辦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樹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辛亥革命结束后嘚十年内,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Φ国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遭到数倍敌人的进攻损失严重。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個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徝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书社

材料五: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築改变一切的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摘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