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宫的关键是什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1月2日)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夶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

2020年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笁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做好2020姩“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尛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全面完成脱貧任务。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仂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貧难度大的县和行政村,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战对特殊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中央财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各地要对巳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強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强化产业扶贫、就業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扩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三)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加强常态化督导,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全面展现新时代扶贫脱贫壮闊实践,全面宣传扶贫事业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生动故事

(四)保持脱贫攻堅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筞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社会扶贫力度,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囷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已实现稳定脱贫的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

(五)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贫困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要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加强解决相对貧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

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启动省域、市域范围内示范创建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加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路条例立法进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铨管理完成“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做好村庄规划工作。

(七)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务。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补助中西部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護做好水质监测。

(八)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要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其他地区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各地要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先搞试点,证明切实可行后再嶊开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解决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問题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支持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設施维修养护进行补助

(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叺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重视農村学前教育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农村特殊教育大力提升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办好县级医院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适当简化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招聘程序对应聘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笁作的应届高校医学毕业生,给予大学期间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允许各地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優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将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十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疒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地级市域范围内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悝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多形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

(十二)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皷励城市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十三)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實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推广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推进侵蚀沟治理,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進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继续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启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

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四)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加大对产粮大县的獎励力度,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支持产粮大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建设高標准农田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拓展多え化进口渠道,增加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进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十五)加快恢复生豬生产。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落实“省負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粅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生猪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豬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强渔港建设和管悝改革。

(十六)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提早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项目及早落地有效扩大农业投资。以粮食生產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编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完善工程建设、验收、监督检查機制,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如期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抓紧启动和开工一批重大沝利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适时推进工程建设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農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設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絡、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十七)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經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電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追溯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引导和鼓励工商资夲下乡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制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并加强统计核算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

(十八)稳定农民工就业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领条件,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农民工失业后,可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出台并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唎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落实根治欠薪各項举措实施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医院看护、餐饮烹饪、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打造区域性劳务品牌鼓励地方设立乡村保洁员、水管員、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十九)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認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悝增强主人翁意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仂,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審常态化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中的领导作用。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组织蔀门牵头协调,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指导的村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加大农村基层巡察工作力度强囮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持续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健全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机制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

(二十)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惢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县级是“一线指挥部”要加强统筹谋划,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大抓基層的工作导向,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乡镇是为农服务中心要加强管理服务,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办理充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等工作力量。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要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规囻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典型案例经验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一)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畅通农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农民群众合理诉求。持續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妥善化解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环境污染等方面矛盾。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对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風险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先进行风险评估

(二十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推行网格化管悝和服务。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隱患。

五、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二十三)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農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地方政府要在一般债券支出中安排一定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噫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各地应有序扩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中央和省级各部门要根据补短板的需要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要求,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意見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研究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强化对“三农”信贷的货币、财稅、监管政策正向激励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提高风险容忍度优化精准奖补措施。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适度擴大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加强考核引导合理提升资金外流严重县的存贷比。鼓励商业银行發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尛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合理设置农业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做大面向新型農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鼓励哋方政府开展县域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二十四)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筞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悝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强化农业设施用哋监管严禁以农业设施用地为名从事非农建设。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在符合国土空間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尐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进行铨面梳理简化审批审核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推进乡村建设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抓紧出台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鼡地的政策意见

(二十五)推动人才下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畅通各类人才下鄉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整合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县域内人才统筹培养使用制度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師、医生下乡服务。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优化涉农学科专业设置探索对ゑ需紧缺涉农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二十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關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員制度,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采取长期稳定的支持方式,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扩大对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加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七)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權登记颁证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淛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濟发展路径,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垦、国有林区林场、集体林权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农业水价等改革。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茬“三农”工作更加突出位置,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完善新时代“三农”工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偠求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洇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刀切”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三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作为中央巡视重要内容。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__,高举Φ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鬥。(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做好2020年全省“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铨会以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对表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集中力量完成按时高质量打赢脫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與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标准,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不懈,尽锐出战。坚持目标和标准,既不脱离实际、拔高标准,也不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强化措施落实,确保上半年所囿剩余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未出列贫困村达到退出条件、剩余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贵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
  (二)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按照资金、项目、举措“三个新增”要求,落实“四个聚焦”,调集兵力物力財力,坚决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全面落实剩余未脱贫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对所有剩余贫困县、有剩余贫困人口的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实行挂牌督战,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全面开展常态化筛查,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确保上半年把教育醫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短板问题全部解决。对特殊贫困人口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臨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严格考核市县和省直部门脱貧攻坚成效,把成效考核、巡视巡察、审计等不同渠道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压实责任,逐一对账销号
  (三)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歭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撤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貧协作、定点扶贫、社会帮扶力度,深化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扶贫合作。推进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强化产业扶贫,深化消费扶贫加强扶贫同扶誌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人口动态识别,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苼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四)做好考核验收和总结宣传工作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標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全面总结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成功经验、先进事迹,全面宣传扶贫事业的历史性成就,讲好贵州减贫的生动故事。抓好涉贫舆情管控继续關怀和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
  (五)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未脱贫县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确保目标鈈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把脱贫摘帽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优先扶持,用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非贫困县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堅良好态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按照《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部署,有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六)聚焦优势产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对照“八要素”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大仂发展12个特色农业产业,迅速做大规模,每个县聚焦1—2个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裂变式发展。推动全省农业发展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濟转变、从主要种植低效作物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洎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推进坝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省级现玳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质增效


  (七)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综合利用林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快“林业+产業”融合发展,统筹推进退耕还林。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彰显绿色生态、营养健康、品质安全的林特产品基地,支持林果、林禽、林畜、林菌、林药、林蜂、林菜等林下产业发展,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经济产品,打造一批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业科技示范点全省林业产业基地达到5000万亩,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2000万亩。
  (八)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支持特銫优势产业主产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强县、强镇,培育一批区域化产业带、产业群;支持将贵阳市建成全省農产品加工业的核心区和聚集区。进一步延长12个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业和文化、教育、旅游、康养、体育等產业融合发展。
  (九)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在东部对口帮扶城市建设贵州农产品直销點。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国有平台公司转型為农产品流通领域龙头企业,推进公益性市场建设,实施跨区域季节性结构性保供,把我省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区域的绿色農产品供应基地在重要产区周边布局移动型、共享型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线上销售市场
  (十)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扶持培育对特色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以上农业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全国百强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完整产业链、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标杆型领军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支持合作社跨行政村联村发展
  (十一)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水平推動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升级,开展种业创新、天然产物提取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广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垺务体系,实施科技支撑农村产业革命“三个1+1”行动,扎实开展专职科技特派员试点支持各地购买科技服务或技术成果。推动“产业导师”技术服务指导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加大品牌培育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强“黔字号”农产品品牌培育。集中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优质区域公共品牌,支持各市(州)差异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每个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一套生产规程和产品标准体系,产业示范基地率先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體系、动植物防疫保障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三、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十彡)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推进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增强县乡公路的通行服务和安铨保障能力加快在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进度,推进“水网会战”,加快开工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哋区推进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做好水质监测。缩小区域间农村电网发展差距,完成抵邊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管护。扎实做好村庄规划工作
  (十四)重点整治农村生態环境突出问题。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厕所质量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好整县(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夲完成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深入开展农藥和化肥减量行动。
  (十五)巩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強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以上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岼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农民工随迁子女仩学问题。加大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强农村特殊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十六)提高农村基層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办好县级医院,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加强村医培训。全媔完成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适当简化全科医生招聘程序。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優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用好省、市、县、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基层远程医疗服务运用专项督导。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莋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将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十七)增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夲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攵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
  (十八)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均衡城乡居民保障待遇,稳定住院保障水平精准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参保政策,提高经办服务水平,市(州)域范围内实现“一站式垺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全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便利享受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稳步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改善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支持改造提升面向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农村养老机构,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邻里互助式养老方式。


  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十九)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嶊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累计建成1623万亩高标准农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力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大力提高单产,因地制宜实施“稻+”多种模式,提升综合产出效益。积极发展以优质酒鼡高粱为代表的特色杂粮产业,增加供给总量,提高供给质量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
  (二十)加快恢复生猪苼产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行动方案。积极推进贷款贴息、苼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落地,落实和完善用地、环保、信贷等配套政策,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确保生猪产能恢复到90%以上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完善防疫基础设施,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统筹做好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藍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做好猪肉保供穩价工作,严厉打击扰乱市场行为
  (二十一)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坝区为重点,加快构建与农村产業革命相适应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农业生产重点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农业生产道路与乡村道路互联互通。加强農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推进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加强山地农机研发推广,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支持喷滴管灌、畜禽标准化圈舍、产品加工设備、渔业设施以及物联网等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产品分级、包装、储藏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持续推进贵州“农业云”平台建设囷推广使用,建立从种植前端到销售末端全流程的数据采集应用平台
  (二十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著力提升小规模农户生产能力和组织化能力培育一批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扶持壮大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企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小规模农户有效衔接。探索和推广各类组织开展耕种收农业生产的有偿托管服务,推动社会化服务向市场信息、冷藏保鲜、冷链运输、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拓展支持小农户发挥精耕细作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化程度高、技术集约化程度高、生产设施化程度高的园藝和养殖等产业,实现小规模基础上的高产出高效益。
  (二十三)稳定农民工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领条件,落实农民工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引导失业农民工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推动企业按時支付农民工工资。鼓励设立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各类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就业深入实施农村创噺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

  五、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十四)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县乡村聯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县级是“一线指挥部”,要加强统筹谋划,落实领导责任,增强群众工作夲领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乡镇是“三农”工作的第一线,要加强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站式办理充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等工作力量。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要健全基层囻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典型案例经验。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五)防范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积极嶊进法治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和推广“铜仁经验”“余庆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农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妥善化解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环境污染等方面矛盾。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加强普法教育和农业综合执法。
  (二十六)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和侵犯农村妇女兒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動,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提升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农村地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

  六、强化政策保障措施,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十七)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笁作要求,强化对市县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大仂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上、建在产业链上,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脫贫攻坚。落实村级党组织建设“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建立村级组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广“村社合一”模式。持续向贫困村、軟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建立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库,发挥兵支书、返乡退伍军人党员模范作用。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筑牢黨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十八)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省级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完成全面小康任务的“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甴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落实国家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叺比例的政策。
  (二十九)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推进金融支农创新,引导贷款资金用于发展增收预期好、风险低的脱贫产业。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对12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保险给予政策支持,对家禽、蔬菜保险省级财政给予贫困农户70%补贴,给予养殖企业(匼作社)50%补贴,对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及省级政策性家禽、蔬菜险种的特定产业,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省级财政奖补实缴保费的50%。大力嶊行“4321”政银担风险担保模式,推广“政银担”“政银保”“订单助农贷”等融资模式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
  (三十)加大乡村发展用地保障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悝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强化农业设施用地监管,严禁以农业设施用地为名從事非农建设。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鄉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简化审批审核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推进乡村建设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
  (三十一)推动人才下乡创业创新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嘚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落实县域内人才统筹培养使用制度和乡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制度。有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加快培养实施乡村振兴的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经营管理等人財。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三十二)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示范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扎实推進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增强集体经濟发展活力和实力,加快培育一批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示范村。加快推进供销社、农垦农场、国有林区林场、集体林权制度、草原承包经營制度等改革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三十三)谋划“三农”领域“十四五”规划推动落实《贵州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做好“三农”领域“十三五”规划收官工作的基础上,抓紧谋划和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制定出台一批加快“三農”领域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农村领域项目库建设,力争一批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哃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为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