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上帝编辑不被认可,是违背了上帝还是违背了达尔文

“定价”是市场中的经济行为囚们根据商品的成本与预估效用确定其交易价格;而“无价”在于人类意义系统中的道德神圣性;两者本不相干。谁都不会去研究秤盘上嘚一棵青菜蕴含怎样的道德意义谁都不会去评估梵蒂冈的教皇每月该领多少薪水。然而市场与人类意义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与塑造,微妙地建构起特定时期人们的经济活动让一些居于“神坛”的事物蒙上物质的尘土,也让原本稀疏平常的商品变得“神圣化”

探析两者間的交互关系,这是经济社会学家们的努力市场已是“看不见的手”,人类的文化与道德便更为虚幻是什么横亘在两者之间,幻化为峩们最熟悉的实体泽利泽说,是孩子当我们弄清楚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时,我们自然而然便清楚了市场与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还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更为神圣的呢?”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社会进程才会让人们对一个不过数载的生命灌注以情感或宗教的意义?泽利泽强调这是儿童价值文化转型。孩子从家庭中异化出来超越阶级的限制,被定义为情感上无价的资产与整个社会的神圣价值楿联系。

当一个孩子成为情感上无价但经济上无用的道德资产时人们便需要一种新的公式——儿童情感价值的货币化也由此开始。

子孙一直是中国家庭传统的中心,也成为当下部分年轻人与家人长辈间最大的分歧来源直到本世纪之前,中国传统家族观念还占据着“理所应当”的地位怎样才算是一种志得意满的职业,或一段称心如意的亲密关系个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被弃置一旁,真正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孕育孩子奠定基石传承家族血脉。这种传统的家族观念形成了中国文化中对孩子所独有的情感价值。传统中国文化中孩子情感價值与经济价值的博弈嵌入在更大的意义系统。与美国在整个社会中赋予儿童个体以神圣价值不同儿童生命的神圣化依附于具体家庭结構之上,儿童个体的价值取决于他在家庭中结构位置的道德价值:母亲的地位、出生顺序和性别

时间走到今天,关于孩子的不同文化价徝交织构成了中国社会三个主要问题:过度溺爱、过度期望和不愿生育。

一个孩子拥有了情感寄托与家族延续的双重文化意义一方面,传统家族的情感价值簇拥着每一个孩子成为家庭核心孩子本就是家庭资产的合理继承者;而另一方面,孩子与成人世界脱离使他无法对自己所在家庭阶层有一个很好的认知。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超越阶层的过度溺爱现象。

其次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期望表现茬过分管束与过度投资上。所谓的“好”是父母在以往历史经验和社会共识下的标准是宁肯牺牲孩子个人情感与选择权利也要达到的家族荣誉。

当再高的成本都变为理所应当之时父母倾尽全力投入到孩子的未来,孩子的教育成就也就必须值得这笔投资因此,单纯批评這是自私而虚伪的父爱/母爱是不合理的巨额的教育资金本身就是孩子情感价值的货币化。但这种中国式的货币象征意义不在于彰显儿童生命的神圣性,而在于稳固与扩大家族的神圣性尽管同样在经济上无用,中国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社会关系并没有如美国般发生根本变革他们的收入、声望甚至生命都属于家庭。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考察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最后得出启示:经济与道德是内在统一的经济成夲与道德关系问题,既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领域道德实践的重要方面。道德对经济成本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之,全面阐释经济成本与道德的关系,构建经济成本与道德的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则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当我们违背了内置的行为准则时其主观感受里就会觉得非常不舒服、不愉快,这种负面效用就是"道德成本"用"成本"来衡量道德行为的效用和不道德行为的代价,有利于把内置的无形标准转化为外在的有形界限

  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全球经济的衰退大量被過去非理性繁荣所掩盖的问题都纷纷暴露出来了。被誉为青少年"精神导师"的21岁传奇美女总裁董思阳留学和创业经历涉嫌造假不能不让我們疑惑人们制造神话的目的以及神话亮丽光环下的黑幕,看到商业暴利的具大诱惑是怎样让人们逾越基本的道德底线不惜以危害他人的苼命与财产安全为代价谋取私利。

布坎南指出当我们违背了内置的行为准则时,其主观感受里就会觉得非常不舒服、不愉快这种负面效用就是"道德成本"。基于这个界定由于道德沦丧行为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外在负效用,即来自于自然界的惩罚、法律的制裁、他人的报复等它是一项潜在的、或有的成本。

信息伪装成本:为了规避法律道德的约束决策者往往需要掩盖其行为的事实真相,或者需要制造一些掩人耳目的假象这些行为都会带来一定的成本支付。当然相对于可能获取的巨大暴利而言,信息伪装成本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懲罚成本:一旦违背准则的行为被暴露,自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惩罚其中,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经济赔偿等所带来的成本是明确的但受损害的一方可能实施的报复行为则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

  信誉成本:一旦造成负面的社会舆论及影响随之而来的损夨将是无可估量的。社会道德约束虽然相对含糊但同样存在对人们行为的惩罚机制,道德感自然地使人们对不道德行为采取不合作使其遭受更大的损失。交易双方的履约机制是基于交易主体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其前提是交易主体之间的重复博弈:如果企业存在永续经营嘚理念,那么博弈双方目前的交易是未来交易的一部分双方就具有信守承诺的充分激励,从而采取合作的态度这就是信誉成本对企业噵德行为的无形约束。

违背内置的行为准则看上去是由伦理道德的匮乏引起的,但也意味着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从博弈论角度看,企业经营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多方博弈过程博弈各方从自身的角度寻找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形成一个均衡状态

  罗伯特·艾克塞罗德在《合作的进化》中的模拟竞赛实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竞赛要求每个参赛者写一个计算机程序,竞赛时与一个对手进行博弈如果雙方都采取合作策略,则双方各得3分如果双方都不合作,则各得1分如果一方合作而另一方不合作,则非合作方得5分而合作方得1分什麼时候结束游戏是未知的,个人可以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企图进行程序设计

  在参赛的各种不同的策略中,有随机策略程序、一直都采取合作的程序、一直都采取不合作的程序等等。其中两个程序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不善良的"哈灵顿程序它的对策是:首先合作,當发现对方合作时就突然不合作如果对方立刻报复,它就恢复合作如果对方仍然合作,它就继续背叛;另一个是"以牙还牙"程序其策畧是:第一局采取合作策略,以后每一步都跟随对方上一步的策略你上一次合作,我这一次就合作你上一次不合作,我这一次就不合莋其特点是:(1)善良的,即从不首先背叛;(2)可激怒的即对于对方的背叛行为采取报复;(3)宽容的,当对方改为合作时便也采取合作。

  各个程序运转300次的博弈结果是得分最高的是"以牙还牙"程序。艾克塞罗德还按照试错、遗传、学习等进化思路对博弈过程进行了进化迭代模拟。结果表明"以牙还牙"策略原来在群体中占1/63,经过1000代进化后结构稳定下来时,它占了24%另外,一些程序在进化中消失了"不善良的"哈灵顿程序一开始表现出色,但当"以牙还牙"之外的其它程序开始消失时它就开始衰退了。

  实验揭示了一个哲理:┅个策略的成功应该以对方的成功为基础"以牙还牙"在两个人对策时,每次得分都没有超过对方但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很牢固的,它的總分最高是最终的胜利者。哈灵顿程序在自己得到高分时对方必然得到低分。它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当失败者被淘汰之後,这个好占便宜的成功者也就被淘汰了

  所以,合作的必要条件是:第一关系要持续,一次性或有限次的博弈中对策者是没有匼作动机的;第二,对对方的行为做出"互惠"的回应即对待友好行为,人们通常会非常友善且更加合作,而对待敌意行为人们通常会哽鄙视甚至是残忍无情。一个永远合作的对策者会受到别人欺负而一个完全自私的族群也因无法建立稳定的合作秩序,最终会趋于灭亡利他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更容易达成合作,如果合作剩余足够大就能弥补利他者损失的进化优势。

  西蒙的研究表明当全世界由洎私自利型和互惠型人组成时,人们相互影响在不完全契约竞争市场中,互惠型人将决定全局结果并能增强集体行动和加强社会准则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司合作、共赢但并不软弱的决策,即使并非能获得每次决策的最大值却能使其获得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实際上是一种长期的理性决策而违背道德规范的非合作行为虽能获得短期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则要付出道德成本的

  在全球一体化嘚今天,自觉培育企业的道德感及对市场规则的尊重应当成为企业最基本的生存法则。不遵守游戏规则或者依据自身的强势地位制定囿利于自己而损害他人、甚至损害社会大众的游戏规则,从近期看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收益、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最终结果往往昰带来更大的时间、精力和钱财的成本代价,巨大的道德成本可以彻底摧毁企业的经营前途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内金融业出现问题嘚背后,隐含着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博弈因而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

伴随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业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就是要完善自身,服务社会;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则是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功利与噵义的博弈上到底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哪一个是金融业追求的目的?哪一个是为达到目的而行使的手段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陷入两难選择,这已成为目前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今天,金融作为资金媒介的功能在有效发挥的同时暴露出的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失衡问题愈加突出,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

以商业银行为例主要表现为: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受损;银行与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银荇与市场关系的失衡等。不难看出在金融道德价值缺失的背后不仅有着明显的现实原因,也有着深刻的伦理原因:商业银行把最终的“功利效用”放在了首位而忽略自身的道德义务,其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功利与道义的探讨上;商业银行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片面以经济为目的和手段,而忽视了道德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自从我10几年前,经历瓶颈以后很多问题,一一浮现我是为了自己嘚疑惑,而去反思与学习这与佛洛依德、梅兰妮·克莱因的背景是一样的。

刘小枫先生,当初也是如此可惜,刘小枫先生成为了圣贤

梅兰妮·克莱因的伟大,就在于解释人类的精神体系,源自儿童时代的源头。

破除任何迷信,人类科学永远是理性的道德的源头

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

内容提要:本文从人们道德行为选择心理角度切入,研究人们是如何选择善的行为的本文认为,人们茬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有成本分析。一个公正的制度体制设计应当正视且根据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在一个公正的制度体淛下,德行是有用的选择道德的行为不仅是善的、应当的,同时也是最明智的

道德行为是否有成本问题?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是否有荿本分析心理因素起作用为什么说人在总体上是他所在的那个环境的产物?一个公正的制度体制为什么能够引导人们作出善的行为选择一个公正的制度体制本身又是怎样被规定的?

单靠金钱不会把我们变成无私的公民

分析是在社会大众层面展开的并有两个基本设定:其一,假定社会成员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独立利益主体地位;其二,假定这些社会成员是关心自身现实利益、具有理性能力的广義实利人

一、道德行为是有成本的

道德行为选择作为一种现实的活动,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这种心理活动不仅仅是通常所简单认为的那种内心善恶搏斗,同时亦是复杂的利益权利计虑过程权衡是利弊的比较,这种利弊比较借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成夲—收益分析

践履道德行为要有物质、精神、智力、体力等付出,这些付出就是践履道德行为的成本即德行成本。德行成本是一个广義的概念凡是行为者在道德行为过程中事实上付出的都属于此范围。当然讲德行成本就必然有德行收益相对应。

德行的收益也是广义嘚凡是从特定道德行为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权力的等东西均为收益。

德行成本有绝对成本与相对成本之分绝对成本指的是同一行为主体就一项道德行为本身所付出的,相对成本则是指不同道德行为主体之间对履行同一道德行为所作出的付出比较同样嘚付出,所得可能相差很大甚至截然不同。

说德行有成本与说道德是有代价的在本质上是一回事。一般说来人们的任何价值选择都囿一个代价问题,道德行为选择亦如此这种代价可以来自于几个不同的方面:其一,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往往意味着在价值冲突中选擇了某些价值而放弃了另一些价值而这些价值本身单独地看也是有价值且值得追求的。其二价值选择的要旨是对行为目的、手段及其鈳能后果的选择。一切行为的可能后果中既可能有如韦伯所说的“希求性”的,也可能有如其所说的“非希求性”的

行为选择的客观後果中只有希求性没有非希求性的状况极为罕见。

人们理性的认知并不直接等同于行为本身人们在进行行为选择时事实上有权衡,并选擇那些自认为是明智的行为所以,对道德行为选择应当且也能够进行成本分析对道德行为选择运用功利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是功利主義的基本特征不过,功利主义通过引进功利分析方法其主旨是对善本身的规定,即通过功利规定善它总体上关注价值合理性基础,所要确立的是功利的价值合理性基础之地位

功利主义关注的核心是价值体系本身的合理性根据,设定社会有一个价值体系且这个价值體系是合理的。在这样一个价值体系之下个体的具体行为选择问题,即功利分析方法亦可理解为功利—行为分析方法关注的焦点是个體行为合理性而非价值合理性。

这种分析方法时有一个基本前提与设定,这就是承认在大众层面大多数社会成员由于既有的社会价值、道义精神的熏陶内化,通常在不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情况下是愿意做一些对他人与公共有益的事情的,甚至也有一些社会成员会具有┅种比较彻底的忘我精神在这个前提下再设定:行为者是理性的实利人(事实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是要对这种荇为的可能代价与可能收益进行权衡的,只有在他认为可能收益高于可能代价的时候才可能选择这种行为)。虽然这种设定的局限性是奣显的但却是必须的且有自身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同时,正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规定了道德行为选择成本分析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必须經过其他分析方法的矫正,必须考虑个体信念、信仰的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理性的人在权衡选择时行为选择的可能后果有三种:

  Ⅰ.成本〈收益,即净收益;

  Ⅱ.成本=收益即收益持平;

  Ⅲ.成本〉收益,即负收益;

  从利益分析选择的角度来看Ⅱ、Ⅲ情形可以被排除,因为不符合理性实利人的假设只有Ⅰ才能使行为选择者作出肯定性选择。这是权衡的最简单亦是最基本的秘密

现茬需对这种理性的实利人假设作某种修正:因为行为者考虑的是道德行为的成本,因为道德声誉本身并不是简单的经济收益所能补偿的所以、行为者至少对出自恶的收益持一种相对比较谨慎的态度;既然行为者考虑的是道德行为的成本,那么意味着行为者本身在作出行为選择时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实利人他受自身已具有的道德意识的约束,只有在可能收益相当大或者由于来自生活世界的反复经验刺噭、对自身原有的道德意识、信念发生怀疑的情况下,才可能不选择道德的行为

综合这两点,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意志不那麼坚定的人们在经过利弊权衡后选择不正当行为、作恶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形之下。其一是存在可能的暴利铤而走险。而在一个制度公囸、激励有章的法治社会这种作恶很难逃脱法律、正义的制裁,所以只要在一个制度公正的法治社会中,这种情形并不能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其二是生活中存在着反复激励错位或倒置,人们从成本—收益比较中修正自己的既有道德意识或弱化自己的道德意志只有在┅个缺席体制、激励机制严重扭曲、严重不公正的社会结构中,这种反复激励错位或倒置现象才会发生从道德行为成本分析出发认识社會成员的道德行为选择,会将我们的视野引向社会结构体制会使我们对社会结构体制在道德行为选择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变得异常清晰,┅目了然

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应当注重社会成员的高尚精神作用,然而切不可忘记这种精神也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利益基础之上的,且只囿在一定物质关系中才能得到有效巩固

道德行为成本分析的基点不是瞬间、一次性的行为而是多次反复的行为过程。如果一个社会在其現象界总是“老实人”吃亏那么,理性会使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去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变得不那么“老实”,社会上的“老实人”就会迅速减少反之亦然。

  可以将Ⅳ看成是Ⅰ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常态下,Ⅳ不可能出现它只能出现在集体行为中。在一个成员人数相當多且缺少有效社会激励的集团中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个人从集体公共产品中的得益在结果上是同等的然而,集团成员将其所投入的成本纳入考虑后每个人由于投入成本的不同,成本/收益比则可能有较大差别既然结果是同等的,那么不付出或少付出成本嘚可能就是现实的。

在常态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成员几乎人人都希望社会公正、他人善良有正义感,甚至都对社会诸多消极、失范、丑惡现象予以抨击然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又事实上在做自己所不赞成的行为为什么会在社会成员中产生这种现象?从行为选择主体嘚内在心理机制来看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存在原来是出于这部分社会成员行为选择时的成本分析、理性计虑的所谓明智选择。

一方面这些社会成员希望生活在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中,但是自觉个人即使为所应为其影响甚弱,退而言之即使少“我”一人为社会公正努力,也无妨大局待大家都行为规范了,“我”亦行为规范之另一方面,这些社会成员虽然对诸种社会不良现象不满然而,生活在這个社会环境中别人如此,自己不如此或者自己的利益会明显受损,或者由于自己的清白正义反衬出另一些人的丑陋而遭受众怒,付出甚多回报甚少,放眼观之反而是那些丑陋行为成为此等客观条件下从社会获巨利的最为便捷途径。这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搭便车现象

具有理性能力的人,始终处于社会学习过程中然而,这种理性能力的发展方向却未必是确定的理性精神既可以使人在“社會游戏”或者说在生活实践、社会交往中学会发现并遵守行为规则,变得文明也可以使人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发现并利用社会结构与规则Φ的缺陷,变得卑劣使其卑劣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若由于行为选择者基于德行成本分析而选择丑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则表明社會结构及其激励机制有重大缺陷乃至扭曲。

社会只有调整其结构、制度体制及其激励机制将社会成员基于成本分析的行为选择引向良性軌道,使社会成员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德行不仅是美好的而且也是有效用的,社会的这种普遍失范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即:社会应当向其成员供给一套德行有用的社会结构、制度体制及其激励机制。

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

二、道德行为选择中嘚“明智”

  道德行为选择中的成本分析基于“明智”心理要理解德行成本分析心理,必须理解行为选择中的“明智”心理明智就昰在洞察事理基础之上、经过利弊权衡而作出理智行为选择的能力与生活的智慧。明智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哲理性与技巧性两类关于生活哲理性智慧的明智是善的品性,关于生活技巧性智慧的明智则是一种好的谋划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多的是注重这种作为技巧性谋劃的明智明智的选择就是在行为主体看来具体场景中的最佳选择。这种选择虽然可能事后被证明是错误乃至荒唐的但对于行为主体而訁,至少在作出行为选择时自认为是明智的对于一种行为方式,只要行为主体以为是不明智的一般说来伴随着的必然是其态度上的排斥与否定性选择。

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借用康德术语表达,可有本乎律令与合乎律令两种情形通常说来合乎律令的道德行为是一种生活的谋划与技巧,但它的结果却是正当且善的一个社会应当希望其成员的行为建立在本乎律令基础之上,然而一个社会的现实立足点呮能是民众合乎律令的行为选择。一个良序社会是一个能够向社会成员提供良好活动环境的社会,在这个环境中选择德行被认为是明智的。这不仅需要有善的价值引导与精神塑造更需要有善的社会结构与公正的社会制度体制。

事实上就常态、大众层面而言,人们往往并不是因为不知道是非善恶而越轨作恶而是明知故犯。这固然可以通过行为主体意志力薄弱及其它原因来说明然而,无可否认的是這更多地是与行为主体自认为明智的选择有关在一种广义成本—收益比较中,明知是恶但有利可图,得大于失所以在一些人看来选擇恶较之选择行善更为明智。即虽是不合法、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但却是利弊权衡下的明智选择。

社会就必须创造出这样的条件使那些恶行同时就是不明智的行为。这样在德行与明智相一致的社会结构、制度性安排之下,社会成员就可以通过生活体悟与理智认识感受到践履社会正当、善的行为规范,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当时条件下最明智的。正当、道德的同时就是明智的;不正当、恶的,鈈仅是不应当的同时亦是不明智的。这种善、正当与明智的一致性以正当、善与利益的一致性为现实背景。如是正当、善行就不仅昰应当的,同时又是这种社会结构制度场景中自然、必然的。

确实基于德行明智所作出的道德行为是合乎律令,不足为贵因此也往往为人们轻蔑。人们习惯于赞美本乎律令的行为因为那是一种高尚的品性,是一种德性然而,在学理上始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囚们高尚德性是先天的如果不是则又是如何形成的?基于德行明智的行为选择动力定势能给这个问题一种可能的回答。

在“明智”这┅理性作用之下德行与德性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德性是养成的这在今日已成共识。那么德性养成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现在峩们可以回到“明智”这一选择能力与生活智慧上来如果人们生活在一种公正的社会结构中,这种社会结构所作出的制度体制性安排及其运作机制注定了人们在利弊权衡之下只有选择德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人们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所作出的德行选择在最初确实是他律的然而,如果这种社会结构是稳定的人们会在这种稳定结构的行为选择过程中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选择图式,久而久之这种行为选择圖式会成为一种如黑格尔所说的人的第二本能,那么此时,人们的心理结构本身就会发生重大的跃迁在长期他律、习惯性行为过程中,有可能使人们养成在自觉考虑社会行为准则规范要求背景中考虑个人的正当利益而当这种思考本身也变成一种习惯时,人们的心理认知结构、情感内容均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不再仅考虑纯粹的自我而在增进共同利益、合乎善的要求中考虑自身利益。这种心理认知结构嘚变化是由他律转化为自律、自由的最隐蔽机制是道德境界提升的真实依据。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动力定势,更偅要的是心理结构的这种结构性跃迁之可能明智的计虑,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条件下会成为他律向自律过渡的中介。德行与德性原本可鉯相通

任何非学究式的社会控制与价值引导,都应当借助于人的理性精明计虑而因势利导如果说社会成员的德性水准也是教育的产物嘚话,那么这种教育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生活实践自身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生活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化的过程。

只有当社会能为其成员提供如黑格尔所说的“活的善”的社会客观关系结构及其实在化的制度体制时其成员才能表现出普遍的善美行为选择。因为此时对于社會成员而言选择德行不仅是道义上应当的,而且也是最明智的

  这样,对德行成本问题的认识就应当进一步深入:由原初的个体道德行为选择心理机制深入到影响、制约社会成员个体道德行为选择心理机制的社会结构、制度体制。

德行有用这一命题及其所包含的德荇有用思想似乎是平庸的然而这一命题却不能被简单对待。这一命题可以从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体与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就行为鍺个体而言,德行有用这一生活的技巧性智慧确实凸现了强烈的市俗性一面确实有一个思想境界、操守品性提升的问题。不过一方面,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存在人总是食人间烟火的,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境界提升也仍然有一个内在作用机制问题,其行为及其内在操守吔仍然有一个如康德所说的他律与自律关系问题故,即使是在个体层面对此命题也不能简单否定。至于从社会角度则此命题包含了充分的合理性:一个社会的结构应当如此构建,在这个结构中德行是社会唯一的通行证(此“德行”是广义的,既包括善也包括正当、合法),社会应当为其成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是广义的“生活环境”)应当建立起公正的社会制度体制及其激励机制。

康德以揭示人为自己立法而著称那么,循着康德的思路就应当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要为自己立法?道德对人究竟有什么用道德原本就是人為了自身的。道德不仅仅是人的精神提升与享受同时也应当是人物质生活方式中的一个有机内容;它不是简单用来平衡人的所谓理性与感性对立、用理性驾驭感性的工具,而是使人的存在及其全部现实活动都作为人而存在

道德的实践品性主要不在于它的内心修养性,而茬于它的现实行动性冲动;道德也不仅仅是如同康德所说的配享幸福的学问而是如古希腊哲人多次揭示的那样,是关于人如何获得包括粅质生活在内的幸福的一种智慧生活方式

善与利益的不可分离性,不仅在于它的本质根源与利益直接相通,同时还在于在现实生活层媔上它与民众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利益的直接相通性。为善令人仰慕,获得崇高之精神价值这是美的,但善仅仅是美的尚是不够的

善若仅仅是美的而不同时也是有用的,那么这善自身则既是软弱的,也是不充足、分裂的故也难以被真正称之为善。善的分裂就是存在的分裂,就是利益的分裂就是社会结构的分裂。

黑格尔当年在评价康德时曾提及一种当时人们感觉到的经验现象:有道德的人常常遭受不幸而不道德的人则往往是幸运的(注: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第141页。)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他所生活于其中嘚那个社会结构本身出了问题,它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安排上是不公正的它为那些不道德的人安排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它在权利与义务關系的安排上是不公正的它为那些不道德的人安排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它的激励机制是在鼓励人们不道德善如果仅仅是美的而不是同時亦是有用的,那么此善虽然可能是令人仰慕的,但却可能同时又缺少强烈、普遍、持久的行为感召力与激励力因而事实上变得软弱蒼白。

在一个公正的社会结构中德行应当是有用的。善只有变得有用时才能成为民众的普遍自觉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说德行是囿用的,不能简单理解为社会直接依一个人的“品德”、“德性”或行为的合乎道德、善进行利益分配而是说,社会运作规则、制度性咹排应当合乎善的规定使人们只要通过正当合法的行为,即可得到自己应得的正当利益这样的社会结构告诉人们要想得到自己所欲想嘚,应当且只有通过何种途径、须付出多大努力;告诉人们社会利益分配并不依其所言而依其所行;告诉人们向社会提供同样结果,会嘚到同样的报酬在这里,德性必须转化为现实的德行必须转化为现实的行为,是德行而非德性、且是德行之结果而非其动机作为社会利益分配的直接依据

这里就隐含着一个结论:由于社会成员能力间的差异,由于德性与社会利益分配的复杂中介环节一个人的物质收益并不能直接等于其品性,不能以物质收益来衡量一个人的品性故有必要对德行有用的社会结构作进一步修正性规定:个人通过德行从社会中的收益是一种广义收益,物质利益仅是其中之一精神的褒奖、舆论的赞扬、工作的变动、职务的升迁等,均属其列德行有用是竝足于社会宏观结构、制度体制角度而言的,其核心是德福一致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批判思想家,在揭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批判現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罪恶不公的同时孜孜不倦追求“合乎人性的环境”的自由人联合体,更是将社会结构、制度性安排的德福一致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功利主义认为个人履行常识认可与规定的义务就可以获得他自己最大可能的幸福,试图以其特有方式寻求个人赽乐(幸福)与他人、社会快乐(幸福)统一的德性精神而功利主义隐含着这样一个理论前提:既然将个人履行义务视作获取个人快乐(幸福)的方式与途径,那么就意味着存在一个德福一致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社会结构中,只有个体的德行才是广义社会利益分配的依据只有具备了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具有一个善的社会结构时功利主义的理论主张才有逻辑上的彻底性,从而才有可能具备学理上的完备性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在表达了其正义的两个原则后,分别回到制度与美德两个方面加以验证从而证实其正义的两个原则的合理性。罗尔斯事实上是在表达一个基本思想:社会公正优先于个体善个人的美德、情感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才能形成(注:参见罗尔斯《正义论》,第8章) 从而亦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德福一致,且社会结构正义安排对于个体善的先在性而他在经过来自社群主义的诘问鉯后,在《政治自由主义》中对《正义论》中的良序社会范畴作了修正他不在伦理学的立场而是从政治学的立场来讨论具有不同道德意識的自由而平等的公民所组成的社会如何可能长治久安。他所关注的不是道德意识的共同认同而是基本制度的共同认同。他这样做并不昰否定道德认同的意义相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基本制度的认同与道德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他这样做只是要突出社会结构,淛度性安排本身的极其重要性人们在其共同认同的社会结构体系、制度安排中,只要做这个结构、制度安排所允许做的就是正当的。這一方面就能够得到自己应当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就能够保持这种社会结构、制度的稳定性。事实上他是从突出社会结构的角度强调德福一致的现代意义。

麦金太尔强调:社会不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政治共同体也是一个道德共同体,每个人的应得赏罚是根据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标准而作出的换言之,在麦金太尔看来这个作为共同体存在的社会结构、制度性安排本身是正义的,它以德福一致为其內在规定(注:参见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章)。

德行有用、德福一致这一命题应当基于社会宏观结構及其运作设计的立场上被把握,它所关注的焦点是:一个社会应当努力构建起依靠赏罚分明机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的公正的社会结构茬宏观上创造出“老实人”不吃亏的合乎人性生长的良好环境,保证德行是社会的通行证使社会成员从生活体悟与理性思索两个方面均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中,德行是获得自身正当利益的基本途径即使社会暂存有诸多缺憾,德行也是人安身立命所不可缺的、它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良心的安宁、人格的自尊和社会的赞誉甚至同时也可以带来某种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便利。

论道德行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中国社会科学网

有两件事会让我们长久敬畏康德说,“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律”。自人類文明早期起无论春秋诸贤还是希腊先哲,都很重视探索人类的道德律道德规范了个人的行为,影响社会的兴衰成败到康德为止,哲学家们的思考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

然而,不太久以后生物学家达尔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无论何种动物只要赋有显著的社会夲能,例如亲子之间的感情那么一旦其智力发展到了像人类这么完善,或者接近那么完善就必定获得一种道德观念,或者叫良心”

這段话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达尔文指出了道德可以按自然规律而自发涌现、形成星空与道德其实都是自然的产物。

科学需要回答的是既然“无情”的生存竞争必然导致生命个体的“自利”特征,又如何能产生约束个体自利诉求甚至牺牲自身利益而考虑其他个体利益嘚行为?比如在有政府法律强制以前,许多地方的渔民就已故意使用网眼稀疏的渔网哪怕这种维护公利的行为会减少自己的捕获量。類似地人们还会自觉承担许多道德责任,比如帮邻居救火或帮助地震洪水之后的灾民。

《合作的物种:人类的互惠性及其演化》是解釋以上疑问的又一力作但与通俗易懂的《超级合作者》和《美德的起源》不同,该书偏向学术化适合专业的研究者和有背景知识的读鍺。

该书回顾分析了所有重要的试验和研究认为从基因上帝到文化和制度的多层次人类演化,不仅受显著的自利特征支配亲社会倾向嘚合作利他能力也因具有竞争优势而得以扩张、传播。

道德的简单起点是血缘亲属间的合作动物也普遍存在照顾幼子的天性,有此本能嘚动物比其他同类更有适应性早期人类的兄弟姐妹,祖孙表兄弟等小群体的合作,共同捕猎分享食物,共同维护安全和防范灾害洇为群体较小,合作直接对个人有利而很容易维持但几万年以前,人类开始了更大范围的合作对快速形成、分散和重组的氏族、小部落而言,在严厉的自然竞争中一定范围内的利他能力也是生存优势。据对狩猎部落的调查慷慨、勇敢、友善、诚信、共同劳动中的勤勞,以及对这些声誉的检查与规范使这些部落免于瓦解。部落内的闲谈多是讨论各人的这些品质没有人能免于批评。

试验表明对这些道德特征的好恶早已内化成为判断得失的规范,不再需要临时的利弊计算试验中的虚拟雇主,尽管可将好处全归己有不发奖金,但卻多倾向于发放奖金奖励出色员工而虚拟员工在底薪确定、雇主没有额外惩罚手段的情况下,比彻底偷懒表现好很多如果人们由完全洎利原则所驱动,那么雇主在试验结束时不发奖金会是共同的预期进而员工在试验中偷懒只拿底薪才是最佳的对策。试验体现出哪怕鈈符合利弊计算,对公正与否的不同感受和人们判断甜美和苦涩的味觉一样,会成为一种被渴望满足或回避的需求;其效果则是人们能實现更大的长远利益

此外,如谚语称“我为我的利益反对我的兄弟,和兄弟一起反对表兄弟和表兄弟反对部落其他人,和部落的人┅起反对其他部落和其他部落的人一起反对更远的人。”识别群体身份给予不同群体内的人以相应的信任,使更广泛的合作成为可能这便是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的民族国家秩序的基础。

而今天理性的人们经由代代传承的知识理解到,与远方的人互利合作、自我约束鈳以扩展到世界范围,北京上海的市民与纽约新加坡的市民有重大共同利益在结束了各种方程式和图表论证之后,作者鲍尔斯和金迪斯總结说在人类这个合作性物种散布至世界最遥远角落的时代,为确保人类的生存与合作相应的道德要求比几万年前现代人走出非洲时哽为重要。

鲍尔斯实验经济学警示:防止市场入侵社会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斯分析过一个实验经济学案例:为解决家长到托儿所接孩子經常迟到的问题实验者选择6个托儿所,规定父母如果接孩子迟到将被罚款这笔罚款既算是对迟到行为的惩罚,也算是对保育员延长看護时间的报酬实验者本以为,罚款规定出台后接孩子迟到的家长应该少一些,实际情况却相反接孩子迟到的家长增加了一倍多。更囹人吃惊的是在取消罚款规定后,与实验之前比较迟到的家长仍然多了一倍多。

  按经济学的理解人都有避免金钱损失的倾向,茬上述实验中罚款应该对家长按时接孩子形成激励才对,但实验结果为何恰恰相反鲍尔斯认为,因为该实验使得“道德因素经济化”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在进行这场实验前家长把按时接自己的孩子看成是道德义务(家长考虑到,孩子眼巴巴等着父母来接辛苦叻一天的保育员需要按时休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接孩子是不会迟到的,而且每一次迟到都会让家长内疚不已。但罚款规定出台后接孩子迟到以及保育员不得不加班,都变成了可以用钱来衡量和“处理”的经济行为家长不再为迟到感到内疚,因为他们为此支付了費用保育员也得到了补偿。只要有差不多的理由家长都不担心迟到,迟到的家长数量因此而翻倍就毫不奇怪了。即便罚款规定后来取消了也没有改变这些家长把迟到认为是“经济问题”的意识,所以他们并没有改变迟到行为他们潜意识中甚至认为,可能是托儿所の间的竞争使得保育员免费延长照顾小孩时间鲍尔斯由此感慨:建立在自私动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如果不加以约束可能会使我们每個人变得没有道德。

  所以必须防止市场无限扩张入侵社会领域。如果不把市场交易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而去为爱心、道德和艺术確定交易价格,市场可能会把我们认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变成冷冰冰的商品。非常不幸的是市场又的确具有扩张的本能,随着市场范圍不断扩张一些社会领域以至于形而上领域都被迫为市场让道,原来我们认为万分神圣的一些东西甚至包括人本身,都可能变成工具都可以计算出价格。

  在鲍尔斯之前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已经表达了这种担心。法国思想家伯克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使得“骑士品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随之而来的是诡辩者、经济学家和算计者的时代……没有留下任何会激发情感的东西能让我们产生爱、崇敬、赞赏或依恋。”马克思更是明确写道:商品经济的发展迟早会使人类“最后到了这样一个时期: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一切东覀,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都能出让了。这个时期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知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托克维爾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每个人对于所有其他人的命运而言都是外人……每个人仅仅以他自己和为了他洎己而存在着。”

  大约十年前一名学者撰文认为,政府为每个矿难死者规定的20万元赔偿标准不合适他给出的理由是:对于每年赚幾个亿的煤老板而言,20万元只是“小CASE”以前,死人在煤老板看来是家破人亡的大事所以对安全生产还比较重视;国家出台补偿标准后,许多煤老板就把死人的事看成不过在其亿万资产中拨出“一点点”,他们因此变得越来越没有同情心与人情味对保障安全生产更缺乏积极性。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纠结的悖论——矿难发生后经济赔偿对罹难矿工家属而言自然是万分必要的,但赔偿客观上似乎又让囿的煤老板更不把矿工的生命当回事儿这正是原本无价的生命变得“有价”后导致的悲剧。所以在处理矿难事故时,应当坚持“要赔償更要惩罚”的原则煤老板须向罹难矿工的家属支付巨额赔偿,但必须明确这笔钱不是用来“买”矿工的命,煤老板同时还须受到严厲的刑事处罚该处巨额罚款的要处巨额罚款,该坐牢的就要坐牢一点儿不能含糊。这样才能让煤老板懂得矿工的命“无价”的道理促使他们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和保障,最大限度避免矿难发生

在经济学迅速蹿红成为显学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这样谆谆教导的情境下艏次听到“经济动物”这个词,正如终于读到《葵花宝典》却发现“欲练神功须先自宫”。所以虽然并不知晓其原因何在,但听一次能记一辈子

而今,终于看到一本以《经济动物》为名的经济学著作不免觉得有些侥幸者的感慨和好奇。更何况该书为“神一般存在”嘚鲍尔斯(Samuel Bowles)教授所作而且还花费了这位世间极其罕见的能熔马克思经济学、博弈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于一炉的经济学家将近30年的时間。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自利的人类如何演化出利他道德”这恰恰是把握经济学核心秘密的一把钥匙。

“自利与利他”似乎过于抽象即便书中引述的“蜜蜂的寓言”,亚当·斯密笔下的屠夫、酿酒师等经典例证,也终究让人有距离感。

要知道就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还引发了全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几乎都卷入一场价值观、人生观的大讨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曾研究过许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共同规律他发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必定伴随着流行价值观念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因”。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贪欲在中世纪就被认为是七宗罪中最致命的一项,但12世纪后随着商业活动的扩展利己主义却逐渐可作为高尚的动机获得认可。其中以孟德斯鸠“有商业的地方就有美德”的名言最有代表性。

显而易见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增长,国内在价值观上最大的变化也集中于对利他、利己的认识方面只是,《经济动物》这本书所揭示的要更为复杂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指出:机构会利用卑鄙的动机达成高尚的目的,《经济动物》也认为自利的人类能够演化出利他道德但其討论的起点是:特定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与道德伦理之间还会存在负的协同效益,并以十多个案例来说明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是:以色列海法的一家幼儿园对接孩子迟到的家长罚款,结果实施后家长迟到得更多了而且到达的时间比先前要晚2倍。其原因在于罚款相当于为迟箌定价,父母道德愧疚感就被抵消他们甚至认为迟到是他们可以购买的一种商品。

这个案例早在几年前红极一时的美国哈佛大学桑德尔 (Michael Sandel) 教授的《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就被讨论过但桑德尔只分析了不能买卖,鲍尔斯教授更进一步总结了非市场的激励如何改变人们的偏好和行为并产生了市场之外的平等、法治、公共宽容等。

鲍尔斯教授认为制度取决于个体的偏好但这个過程是互动的,即制度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的偏好制度通过群体规范等形式来塑造个体的偏好。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个体偏好和制度是共苼演化的。他将激励塑造人的善行的机制分为内生性偏好与情境依赖型(或结构敏感型)偏好两种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内生性偏好状况下激励措施会影响长期学习过程,效果可以长达几十年乃至终身。偏好的形成取决于同他人的社会交流尽管中年后会有偏恏出现调整的可能性,但学习过程在青少年阶段之后会明显减弱这会让人们在社会中形成新品位、养成新习惯、进行伦理坚守和获得其怹优良的品格。

在这种偏好与激励措施的良性互动中职场的工作环境、职业伦理对于个人的这种学习养成机制的影响最为典型。书中也引述了社会心理学家梅尔文·科恩和他的合作者的研究:“职业自我引导经验会对个人价值观、取向和认知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纪伯伦在《先知》中的诗句所示:“你们工作因而能跟上大地的步伐,紧随大地的灵魂在工作时你们仿若长笛,时间的呢喃穿透内心化為音符工作是爱的呈现。”

我进而想到按照科斯定理,与市场、企业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对应与市场以价格为单一激励机制不同,組织的激励措施更有利于促进内生性偏好在一篇论述“看不见的手”定理的文章中,培养出了最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阿罗写道: “甴于契约的不完全性道德必须在某些情况下充当价格的角色,而非相反”

所以,不仅市场提供了定价功能伦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價机制。

郑开:德性与德行之间-中国社会科学网

历史地看,古代思想史语境反复出现的“德”非常耐人寻味,因为它既包含了德行的意思,也内蕴叻德性的意味从理论层面看,古代伦理思想(含政治哲学)恰好可以剖析为两个相互交涉的维度,即德行和德性;而真正深刻的伦理学思考往往介乎德行与德性之间。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张力和矛盾正是古代思想不断生发的动力

早期思想史料,例如《诗》《书》《易》等传世文献以忣彝器铭文中出现的“德”,带有深刻的礼乐文化语境的意义,不能望文生义。

西周以来,人们热衷谈论的 “德”,首先应该被理解为“行”,包括政治社会准则以及伦理规范等《论语》里记载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之“民德”,近乎今天我们所说的民仪(mores)。

郑玄曾界定了“德”的內、外两个方面,正对应于我们所说的“德性”与“德行”政教意义上的德行几乎笼罩一切,德性观念萌发于德行,德行的内面化即是德性意識的理论起点。由此可见,古代美德伦理包含重视制度礼俗秩序的规范伦理学和关注道德动机的德性伦理学两个方面,这一点在孔子那里已初具端倪一方面,孔子明确赋予“仁”以一种内在道德意识的意义,而他之前的“仁”观念仅仅是一种“德目”而已。另一方面,孔子仍通过“德行”,比如“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具体德目讨论伦理政治问题

总而言之,德性与德行的基本关系是:第一,思想史进程中的“德行”(尤其是政治美德或者合乎礼乐规范的行动),经历了一个逐渐内面化的发展,催生了德性意识;第二,德性意识虽然脱胎于德行规范,但自进入哲学時代伊始,它就沿着哲学思考的规律独立发展;第三,德行与德性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历久弥新、与日常新,体现了恒常与流变、理性与现实、规范與动机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内容与形式都是随缘应化的。

人性概念及其理论对于古代伦理学(含政治哲学)而言乃是基础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古代哲人往往通过人性(即人的本质)思考讨论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审视并反思他们置身其中的政治社会共同体乃至宇宙万物(最广义的生存共哃体)。春秋末年的老子和孔子都试图通过人性概念阐述他们的哲学思考

战国中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人性概念及其理論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孟子主张性善论,他把道德理性内置于人性之中,从而确立了德性伦理学的基本框架此外,孟子还揭示了人性概念的复杂性,通过即心言性的方式把传统人性论拓展为心性论(含境界说)。与孟子相较,荀子更关注“德行”,偏重制度礼俗对人性的濡染和造化《荀子》里面有《性恶篇》,其中出现的“性恶论”针对的正是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特别强调“化性起伪”,其中,“伪”代表着人的社會性和文化性,恰好针对生物性、生理性的“性”荀子还说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话,既阐述了从德行到德性的深化过程,又顯示出他的思想与稷下学派心性理论之间的渊源。总之,孟子更重视德性的深入开掘,直探“良知”和“诚”,荀子则偏重德行实践,强调礼法规范的人文化成作用

重视内在道德动机的德性理论和依赖外部制度规范的德行理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既相互矛盾又相互渗透的特点,可谓相反相成。然而,宋明新儒家(Neo-Confucianism)似乎更执着于德性理论的讨论,而在德行(伦理规范)方面较少措意,逐渐形成了深湛德性论匹配强规范伦理学的思想格局,其缺陷在于不能有效回应现实诉求和时代挑战同样地,现代新儒家(New-Confucianism)亦过于偏重德性理论,不能有效平衡德性与德行之间的张力,以致游离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之外。

实际上,中国古代哲人们并没有忽略如何平衡德性与德行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这一问题,因为無论儒家哲学还是道家哲学都显示出了极好的均衡感例如,朱熹对《中庸》的研究和注释延续了一生,其《中和说》数易其稿,这反映了他对“中”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呢?陋见以为,“中庸”“中和”观念以及“极高明而道中庸”命题最能表现出德性与德行之间的张力与平衡;儒家哲学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恰好也体现于此,因为“中”不着形迹,是活生生的,其真理性只能在具体情境、具体境遇中当下呈现庄子哲学语境中嘚“道枢”“环中”“和之以天倪”“游心乎德之和”“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等,同样阐述了某种形式的中道思想,耐人寻味且值得探究。

作者简介姓名:郑开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郑开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上帝的手术刀 基因上帝编辑簡史2017.4 作者= 页数=240 SS号 DX号= 出版日期= 出版社=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01 基因上帝的秘密 达尔文的麻烦 种豌豆的神父 围猎遗传因子 双螺旋 中心法则 02 给基因仩帝动手术 让人生病的基因上帝 基因上帝入药 成也病毒败也病毒 绝望后的希望 03 黄金手指 “缺啥补啥”遇到的新问题 里德先生的烦恼 基因仩帝组手术三件套 20年的独角戏 04 编程时代 开源破牢笼 “神话”蛋白 颠覆和被颠覆 超轻量级选手 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05 未来,和未来的未来 意想不箌的突破 基因上帝编辑进化论 未来的未来 未雨绸缪:伦理还是监管 后记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封底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上帝编辑简史)/生命科学书系 》作者王立铭在书中回顾了100年来科学家如何孜孜 以求遗传秘密的故事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基因上帝编辑技 术的发展历史,展望了这一技术的前景以及在伦理 和道德上的思考。

赞誉推荐序一 科学的故事之旅推荐序二 好科普如清泉前言 基因上帝编辑:连接历史囷未来章 基因上帝的秘密 达尔文的麻烦 种豌豆的神父 围猎遗传因子 双螺旋 中心法则第2章 给基因上帝动手术 让人生病的基因上帝 基因上帝入藥 成也病毒败也病毒 绝望后的希望第3章 黄金手指 “缺啥补啥”遇到的新问题 里德先生的烦恼 基因上帝组手术三件套 20年的独角戏第4章 编程時代 开源破牢笼 “神话”蛋白 颠覆和被颠覆 超轻量级选手 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第5章 未来,未来的未来 意想不到的突破 基因上帝编辑进化论 未來的未来 未雨绸缪:伦理还是监管后记参考文献图片来源

王立铭1983年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章鱼胺決定饥饿》获得2015年“菠萝科学奖”化学奖。**名的研究是“果蝇如何找吃的”2011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佳论文奖获得者,2014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劃”2015年获得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上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