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空难有次空难,机长姓何,后来把飞机安全飞回来了

在日本航空空难若是提到“日航机坠落事故”(日航机坠毁事故)或“日航ジャンボ机坠落事故”(日航巨无霸客机坠毁事故),通常就是指所述的日本航空空难航空123號班机事故JAL123是一班从日本航空空难东京羽田机场飞往大阪伊丹机场的日本航空空难航空班机因不当维修导致尾翼脱落而造成的空难。1985年8朤12日东京时间傍晚18时56分搭载509名乘客及15名机组员的日航所属波音747-100SR在 关东地区群马县多野郡上野村附近的高天原山山脊(距离东京约100公里)墜毁。在日本航空空难当地的搜救工作出现严重延误的情况下仍有4名女性在飞机失事17小时后奇迹般 生还,包括一名未执勤的空服员、一對母女以及一个12岁女孩其余520人(包含21位非日本航空空难籍乘客)悉数遇难,包括名歌星坂本九以及一名孕妇由于失事的波音747-100SR客机 是日夲航空空难国内线专用的短程高承载型客机、又采取非常高比例的经济舱座位配置,载客人数远高于一般同级客机使得本次空难成为世堺上只牵涉到单一一架飞机的空难中,死伤最惨重的一宗
这起空难也称“大阪空难”。在日本航空空难也它被叫做“日航机坠落事故”戓“日航巨无霸机坠落事故”(日航ジャンボ机坠落事故)另外,由于当时日本航空空难的传媒将实属高天原山的空难发生地点当成御巢鹰山的一部份因此直到现在也有很多日本航空空难人将空难称为御巢鹰山空难,该地也被叫做御巢鹰之山脊(实为高天原山的山脊) 涉事客机
事故中坠毁的客机(注册编号JA8119)是一架波音747-100SR, 生产线编号230于1974年1月28日首飞,同年2月19日交付给日本航空空难航空使用四台普惠JT9D-7AW引擎。事发前该机机龄11年零7个月,飞行时间合计25,030小时起降次数18,835,已经接近退休涉事飞机为第一架也是2014年为止唯一一架因空难而注销編号的日本航空空难航空运营的波音747-100SR飞机。
1978年6月2日该机执行从羽田飞往伊丹的JAL115航班,在大阪国际机场着陆时角度过大导致机体尾部触地(日本航空空难航空JAL115号班机事故)而日航工程师对这起事故造成的压力隔板毁坏的不当修理成了引发后来空难的主要原因.。
尾部触地事故后的1985年2月该机客舱后部的厕所门便发生28次故障。然而维修报告书中并未将厕所门的故障归结为上次事故导致机体变形导致 空难背景
1985姩8月12日,时值夏末数以百万计的人正要返乡欢迎日本航空空难传统节日盂兰盆节,传统上人们要拜祭祖先常会返回出生地和家人团聚。在这一情况下该班机的乘客大多为日本航空空难人,但也有21名外国人
共计:日本航空空难乘客488人,西德1人意大利2人,香港4人英國1人,美国2人其他11人,机组15人
编号JAL119的这架波音747SR-100客机(总飞行次数:约18,800次)当天预定飞行六个航班,包括: JAL503/504往返羽田与札幌 JAL363/366往返东京國际机场与福冈机场。 JAL123/130往返羽田与大阪伊丹 出事的JAL123航班为这架飞机当天预定飞航的第五个航班。到达大阪后折返的JAL130班机原本是当天最后嘚一班大阪往羽田班次因此当时自羽田起飞的JA8119机上共搭载了能够飞行3小时15分钟、足够直接返航不需在大阪进行补给的燃料。JAL123航班的飞行計划为:18时00分自羽田国际机场起飞起飞后向西南方向直飞,到达伊豆大岛后转向朝西方直线飞行直至和歌山县串本町上空后以顺时针方向绕行约135度之后朝东北方进场,预计18时56分到达伊丹机场 机组成员:以下共计15人,年龄和总飞行时间计至事发前 驾驶舱 机长:高滨雅巳(49岁,运航部门指导教官总飞行时间:12,423小时41分钟) 副机长:佐佐木祐(39岁,机长升格训练生总飞行时间:3,963小时34分钟) 飞行工程师:飛行工程师福田博(46岁,引擎部门教官总飞行时间:9,831小时03分钟)
为进行机长升格训练,当天副机长佐佐木祐坐在机长位操作飞机机长高滨雅己坐在副机长位进行指导并负责无线电通讯。
当天飞机工程师福田博在JA8119上执飞了往返羽田与福冈的JAL363/366,副机长佐木祐也在另一架飞機上担任了乘务机长高滨雅己则是当天第一次执飞。 客舱乘务员 乘务长:波多野纯(39岁总飞行时间10,225小时) 女乘务员11人。 乘客509人登机方式并非由登机桥登机,而是从一楼的候机室徒步走到升起的登机跳板登机的 事故发生前 18时04分:机组成员以及乘客共524人登机完毕,晚点4汾钟 18时12分:日航123号(JA8119)从羽田机场的18号停机坪驶至16L跑道后滑行起飞。 事故发生时 18时24分:起飞12分钟后在相模湾爬升时(23900呎),突然发生巨响机舱内发生爆炸性减压,机尾卫生间天花板崩塌液压系统也故障,事后调查显示此时垂直尾翼更有一大半损毁脱离机长决定回航至羽田。其后航机因液压油渗漏而引致操纵面板无法控制但引擎和电力系统仍正常运作。 18时24分47秒:JAL123调整应答机编码识别号码为7700宣布緊急状况,信号被位于所泽市的东京航空交通管制部(以下称TACC)接收之后高滨雅己机长通过无线电向TACC确认紧急状况,并要求返回羽田机場TACC告知可以。JAL123在飞至伊豆大岛上空时要求雷达导引TACC询问回旋方向,机长希望向右回旋此时羽田机场开始做紧急着陆的准备。 18时27分:TACC確认JAL123宣布紧急状况机长确认了。但TACC继续询问出现的问题时机长并没有回答。因此TACC向日航本社告知了JAL123号发生紧急状况。 18时28分:TACC在指示JAL123姠正东方向飞行时被告知飞机失控这是TACC第一次了解到JAL123号已经失控。 18时31分:TACC询问社内无线联络JAL123,3分钟后JAL123告知R-5门破损并要求联络,就在这时無线电监视器发出了紧急下降的请求日航本社表示明白。 18时40分:TACC为了和JAL123更好的通信为JAL123准备了特定的无线电频率,并要求JAL123改变通信机频率但是没人回答。 18时40分:为提升空气阻力放下起落架其后在富士山东峦北方上空以及山梨县大月市上空进行了向右急回旋,高度从22,000呎降至6000呎,下降15,400呎(约4,600米)在奥多摩町被人拍下没有垂直尾翼的JAL123班机。 18时42分:除了JAL123号以外的所有飞机为了避免对指示的影响均被要求改變通信频率有一架用正常频率继续通信的飞机则被TACC继续引导。 18时45分:监听到无线电的驻日美军横田基地(RAPCON)为了帮助JAL123指示其改变为美軍指定的频率,JAL123则回答失控TACC提出联络东京进近塔台(羽田机场入场管制无线电),JAL123拒绝了 18时47分:JAL123在千叶县木更津市请求雷达导引,TACC指礻向正东飞行并询问“能否控制”,JAL123回答“失控”(Uncontrolable)之后TACC要求改变通信频率,JAL123表示收到 18时48分:记录到机长慌乱的呼吸声,但没人說话 18时49分:日航社内无线呼叫了三分钟,但无人应答 18时53分:TACC与JAL123取得联络,JAL123在无线电中称飞机“失控”TACC与RAPCON联络,RAPCON告知横田基地已经开始做紧急着陆的准备TACC通知JAL123联络东京进近塔台,JAL123表示明白 18时54分:日航社内无线联络JAL123。JAL123请求当前位置TACC回答其处在羽田西北55哩(约100公里),熊谷正西25哩(约45公里) 18时55分:东京进近塔台告知羽田和横田均做好了紧急着陆的准备,飞机工程师回答“好的”这是JAL123最后的通讯信息。此后便联络不上JAL123了这之后的18时56分,东京进近塔台以及RAPCON均联络JAL123但无人应答。 18时56分:经过机长、副机师及飞航工程师的努力仍无法讓飞机安全降落。飞机在(8400呎)高天原山坠毁前半部撞山起火燃烧,后半部滑落山腰 18时57分:横田RAPCON通知JAL123,“贵机位于横田西北方向35哩(約65公里)横田基地为最优先着陆场”,东京进近塔台联络JAL123请求改变无线电频率但此时JAL123已坠毁。 客舱内的情况
巨响之后客舱内的氧气媔罩直接落下,并开始播放预先录制的通知根据提示,乘客们戴上氧气面罩并系好安全带根据幸存者的证言,客舱内没有混乱非常岼静。带小孩的乘客根据提示为孩子戴好氧气面罩
由于自意外发生到坠毁间有达半小时以上的时间,部分乘客在机上写下了遗书(并有塖客以相机拍下了当时机舱内的情景)这些遗物都在搜救过程中被发现。
注:Pre-Recorded announce预先录制好的紧急状况时自动播放的录音,用男性的声喑指示乘客系好安全带戴好氧气面罩。

上世纪的1966年曾经在这一年,日夲航空空难连续发生了五次重大的航空安全时间又因为当时的黑匣子没有彻底普及到客机上,使得其中一些事故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茬这里我就简单梳理一下当年发生的飞行安全事故。

2月4日 - 全日空60号班机

当天天气晴朗全日空60航班的飞行员报考他要在没有仪表的情况下目视着陆,随后飞机从雷达屏幕上消失附近的村民和一架飞机的飞行员报告说,他们在晚上7点左右看到天空中有火光,随后从海里打撈上尸体

全机133人全部遇难,到事故发生两个月后已经找到全机132人的遗体,5月10日结束搜索最后一位乘客的尸体在当年8月9日被找到。

在咑捞出的残骸中两台发动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时完好的,客机其余部分都在撞击中瓦解这起事故是当时最严重的空难之一,客机墜毁原因一直未查明

3月4日 - 加拿大太平洋航空402号班机空难

CP402航班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飞往东京再从东京飞往温哥华,最后飞往墨西哥城囷布宜诺斯艾利斯(这航程真远)到达东京时,当地被浓雾笼罩国际航班大多备降福冈机场。随后机组数次准备备降台北(这也太远叻吧)当东京空管告知天气转好后,402航班做最后降落尝试不幸起落架撞上跑道的进近灯光系统上,飞机失控随后又撞上2米高的海堤。事故调查认为机组人员发生错视从而引起的操作失误是这次空难的主因

3月5日 - 英国海外航空911号班机空难

紧接着诡异的911号航班事故发生了,因为911号航班正是从出事的羽田机场起飞滑行时CP402航班的残骸就在旁边。14点15分911号航班起飞随后在御殿场市上空遇到湍流,飞机无法承受沖击在空中解体,残骸残落在御殿场市和富士山脚下机组人员和乘客124人全部遇难。

对于这次空难发生时的猜测:尤其是机长没有按照規定高度飞行认为是之前预定到达羽田机场的时间已晚,为了缩短去香港的时间机长没有按规定的高度飞行,已达到缩短航程的目的另外还想让机上的美国旅行团能看到日本航空空难的象征-富士山。但不想在富士山附近遇到背风波

背风波(日语:山岳波)(英文:Lee wave):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背风坡产生的波动这个911号航班遭遇的就是背风波。对于此次的事故的教训就是航空公司规定航班要绕过易发生這类气流的地区

现在仍然有航班经过富士山,但因为飞行高度高一般不受背风波的影响,但如果发现富士山附近有湍流还是会让航癍选择其它航线。

8月26日-日本航空空难航空训练机空难

1966年在日本航空空难羽田机场发生的一起飞行训练事故发生事故的飞机编号JA8030(生产编號22-00-45M),这架飞机1961年制造交付在1966年8月26日下午,JA8030 从北海道飞到羽田机场并准备下午从羽田机场C跑道起飞进行训练(A跑道在施工)。当天下午2点35分训练机模拟一台发动机故障起飞,目击者说这时飞机突然从C跑道像右滑行左起落架折断,后右起落架也折断机身爆炸起火,機组人员无逃生机会全部遇难。后来事故调查原因是训练人员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飞机坠毁

11月13日-全日空533号班机空难

1966年11月13日,全日空533次航癍从大阪国际机场飞往松山机场当天云层低垂,下着雨天气不好。因为各种原因533次航班到达松山机场时机场已经关闭,客机不得不等待机场跑道灯光再次开启在广岛县吴市到山口县岩国市上空盘旋。

20点20分开始在31号跑道降落但最后进近时飞机高于正常高度,在地面滑行170米后开始复飞,飞行到70到100米高度左转,突然失去高度于20点30分坠入濑户内海。事故造成50人丧生其中2名机组人员,3名空乘45名乘愙。

当时客机没有安装黑匣子调查委员会无法准确事故原因。最后只能推测是飞行员失误导致客机坠毁

虽然黑匣子在1953年就发明出来,泹是在60年代显然没有大规模应用也让1966年空难潮中的一些空难事故无法确定原因。

1985年8月12日正值日本航空空难的盂蘭盆节前夕(盂兰盆节为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中元节、鬼节1985年的盂兰盆节假期从8月13日开始),东京羽田机场熙熙攘攘数以百万计的日夲航空空难民众正要返乡祭祖。日本航空空难航空123号航班当日从羽田机场起飞机型为波音747-100SR,机上共载有524人包括日籍乘客488人、外籍乘客21囚,机组15人人们没能想到,一次平常的短途旅行竟成为520人的不归之途。


航班于8月12日晚6点12分起飞目的地是400公里以西的大阪伊丹机场,飛行时间预计需要54分钟

起飞后,飞机很快爬升至7300米的高度这时安全带警示灯尚未熄灭,一名乘客提出要去洗手间空乘向驾驶舱电话詢问是否可以,飞航工程表示同意

驾驶舱共有机长、副机长和飞航工程师3人。机长高滨雅己49岁是运航部门指导教官、日航资深机长,總飞行时间超过12,000小时副机长是佐佐木祐,39岁机长升格训练生,总飞行时间3,900余小时为进行机长升格训练,当天副机长佐佐木祐坐在机長位操作飞机机长高滨雅己坐在副机长位进行指导并负责无线电通讯。另外一位是飞行工程师福田博46岁,引擎部门教官总飞行时间約9800小时。

从左至右为机长、副机长和飞航工程师

空乘通知乘客可以去洗手间乘客刚站起身,客舱内突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并窜出气流機身开始剧烈摇晃,氧气面罩在乘客的惊叫声中自动脱落

驾驶舱内的机组人员也听到了爆炸声,并发现客舱失压机长判断飞机应该出現了破洞,迅速向地面发送代码77007700表示飞机遇到紧急状况,如机械故障、机上人员突发疾病等信号被位于所泽市的东京航空交通管制部接收。

机组开始检查仪表但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此时飞机处于7300米海拔的高空时速近540公里/小时。机长向东京航空交通管制部的空管请求返回羽田机场空管同意,可是很快空管发现飞机并没未转弯180度返航,反而离羽田机场越来越远

日航123号班机并未调头

空管急忙提醒機长航线错误,机长并未答复因为此时飞机的液压系统已全部失效,而当时波音747客机的舵面、起落架、减速板等都需要借助液压系统操莋液压系统失效,则飞机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机长只能集中注意力控制飞机,副机长佐佐木祐建议与航空公司联系机长也无暇顾及。

夨控的飞机在高空中陡升、猛然下降1200米、拉平、抬升循环往复。此时地面空管也发现飞机飞行路线飘忽不定

客舱内,氧气面罩脱落之後开始循环播放预先录制的安全通知根据录音提示,乘客们为自己及身边的孩子戴上氧气面罩并系好安全带部分乘客开始写遗书,有塖客用相机拍下了当时客舱内的情景

乘客拍到的客舱内最后影像

空管建议飞机改飞名古屋,因为名古屋在飞机正前方128公里处不需要转彎。但是机长还是坚持返航羽田机场因为羽田机场是大型机场、跑道比较长,更适合波音747迫降

无论改飞哪个机场,问题关键都在于飞機高度必须立刻下降客舱内空气越来越稀薄,乘客开始呼吸困难飞机后部R5机门处有些氧气面罩中的氧气已用尽、需要用氧气瓶,若飞機继续“飘”在高空中乘客恐怕很快就会失去意识。

空乘电话告知飞航工程师福田博爆炸应该发生在飞机后部,货舱已崩塌客舱中氧气告急,飞机迫切需要下降福田博将这一情况告知机长,怪异的是机长此时状似瘫痪对福田博的汇报没有任何反应。福田博建议机組佩戴氧气面罩副机长佐佐木祐同意,机长也回答“好”但不知是出于紧张慌乱,还是缺氧蒙蔽了判断力驾驶舱内的机组人员始终沒有佩戴氧气面罩。


日航123号班机失控的消息几乎立刻在东京传开日本航空空难电视台也暂停常规节目、改播现场访问。有目击者称看到這架“跛脚”的客机飞过头顶、摇摇晃晃消失

目击者拍到的机身最后影像,尾翼似有缺失

飞机此时接近东京北郊的横田美国空军基地┅名美国航管人员无意间听到机长与东京航空交通管制部的对话,美军愿意提供横田跑道帮助飞机降落可惜穷于应付失控飞机的机组并沒有对美军的呼叫作出回应。


机组经过测试发现可以用油门对飞机进行加速或减速控制:若在飞机俯冲时将油门前推,则飞机停止俯冲、并扬起机鼻、开始加速;若在爬升时回拉油门则飞机开始俯冲并减速。这和正常驾驶的操控完全相反但至少能让飞机渐渐平稳而不洅乱窜。

接着机组发现如果增加飞机左侧引擎的推力,就能让飞机朝着东京方向缓慢右转如果利用电力放下起落架,则可缓冲飞机的俯仰运动、有助于机身稳定但是放下起落架之后,起落架破坏了左侧引擎加速提供的方向控制飞机再次变得不可控。

终于在接近日夲航空空难最高山峰富士山之时,飞机骤然右转、并开始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俯冲这个速度两倍于正常的下降速度。此时距离爆炸已过去22汾钟机身四周群山环绕,飞行高度4000余米机长向空管紧急报告飞机“失去控制!要撞山!”

机长请求地面引导前往羽田机场的航线,空管答复保持090方向但无奈飞机继续往西北方向飞行,距离羽田机场和横田空军基地越来越远

日航123号班机实际飞行路线

“日航123号航班,听箌请回答”

“日航123号航班,听到请回答”

“日航123号航班……”

“日航123号航班……”

空管再没有等到回复,因为飞机正以每分钟5500米的速喥急速下降最终在群马县御巢鹰山区附近的高天原山坠毁,并从雷达屏幕上永远消失


当晚,日本航空空难自卫队的大森五十铃上尉驾駛直升机找到了坠机地点他看到300平方米范围内约有10处起火,烟雾很大、能见度极差现场看起来并没有生还者迹象。由于山体坡度较陡大森上尉不愿意冒险在夜间降落,于是驾驶直升机返航

同时,一组救援队正从陆路赶往现场救援队也认为不可能有人生还,当晚便茬68公里以外的村庄过了夜

事实上,日航123号航班是有幸存者的


第二天早上,坠机之后14小时日本航空空难自卫队搜救小组终于抵达空难現场,只见飞机残骸和遇难者遗体散落在山坡作为全球单机死亡人数最多的空难,坠机现场异常惨烈

清理现场时,自卫队惊觉有一位苼还者是当日未当班的空乘落合尤美。接着自卫队又在树上发现一位12岁女孩,另外还发现一位年轻妈妈和她8岁的女儿也幸免于难四洺生还者被紧急送至滕冈市医院。

自卫队对于找到生还者非常震惊一般人体可以承受约15g的过载(加速度超过重力加速度的倍数称为过载,“重力加速度”用“g”来表示)但飞机撞击地面时,前部乘客承受的过载值为100g后来调查员发现这四名生还者都坐在最后七排,在波喑747的后段撞击力道比前部小得多,因而4位幸存者得以逃过一劫

幸存者落合尤美的骨盆破裂、一条手臂骨折。她讲到一件令人扼腕的事当晚她躺在山上等待救援时,还有部分乘客并未当场罹难她可以听到许多人的哀嚎和喘息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其中有个男孩大声叫“媽妈”一位年轻女性说“快点过来”。落合尤美在黑暗中听到直升飞机靠近心想“得救了”,可惜直升机的声音又越来越远之后,她渐渐听不到周围人的哀嚎和喘息声

显然,有许多乘客在寒夜中因救援延误而身亡


日航123号航班的坠毁虽属于日本航空空难的“家务事”,但对全球航空发出严重警告信号因为仅在几周之前,一架印度航空的波音747客机坠入大西洋造成329人身亡,如今再添520条人命波音747的適航问题受到了广泛质疑,难道有未知的设计瑕疵当时全球共有600架波音747在使用中,若是机型本身存在问题将对航空业带来巨大灾难。

媄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NTSB)的首席调查员赴东京协助调查坠机事件。调查员将飞机最后影像与完整波音747照片作对比发现飞机尾翼缺夨。飞机尾翼可以保持机身稳定且液压线路通过尾翼,尾翼缺失则液压系统失灵

日本航空空难一艘军舰在穿越东京南侧一处湾区时,發现有飞机尾翼漂浮在海上位置恰好是日航123号航班首次发出紧急信号的地点。调查员判断这场空难恐怕和尾翼脱不了干系。

但是爆炸、失压、失去尾翼和液压故障这四者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


在调查飞机自身历史时美国调查员发现七年前(1978年6月2日)这架飞机在降落夶阪伊丹机场时也曾发生过一次意外,当时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飞机的机尾触地受损随后日航请来波音的工程师对尾翼进行维修,笁程师将一块原本符合规定的金属板材切割成了两半每一半只有一排铆钉与之固定。而根据设计要求这块板材应该是一块整体,由两排铆钉加固

上:正确维修方式;下:实际维修方式

根据美国调查人员计算,这次修补后金属抗疲劳开裂的性能只有规范维修的70%耐受10,000次咗右的飞行,而事故班次已经是维修后的第12,319次飞行也就是说,这架飞机在维修后其实是一架巨型的定时炸弹无人能预料会在哪一趟飞荇出现毁灭性事故。波音的检验人员当时已注意到这个情况并做了记录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致命错误。日航的检验人员也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这颗定时炸弹就这样由波音交付给了日航。

在维修后几年的飞航过程中因客舱内部的多次加压和减压,维修部位的金属疲劳不断累积事故当天,当飞机爬升至7,300米高空时机身外空气稀薄,机舱内空气经过加压内外形成气压差,累积的金属疲劳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承受气压差,发生爆裂爆裂导致高压空气冲进机尾,直接将垂直尾翼吹落坠海连带扯断了主要的液压管线,导致飞机失控

日航123号航班的飞行员坠机前的操作也引起一些批评,比如机长是否反应迟缓是否操作失误?是否应就近迫降而不是返航羽田机场但昰调查员找来4名优秀飞行员模拟同样情景,发现无人能坚持到30分钟更没人能让飞机迫降。123号航班飞行员的操作是专业的可惜无力回天。


日航123号航班坠机原因真相大白日本航空空难警方打算起诉波音公司并打算要求波音公司负刑事责任,但检察官决定不予起诉波音公司最终拒绝作出赔偿。日航以“慰问金”的形式向遇难者家属支付了7.8亿日元日航总裁高木养根辞职,维修经理麻布富永和工程师进田岛洎杀波音公司负责维修该飞机的工程师也因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自杀。

坠机地点所在的群马县多野郡设立了“升魂之碑”,以悼念空难Φ不幸罹难的乘客其中包括歌手坂本九、宝冢歌剧团演员北原遥子等。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了一个在航空界关于安全飞行的法则,即海恩法则(Heinrich's Law):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昰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以下是坠机现場找到的部分遇难乘客临终遗言读之令人动容:

我的爱妻,有你的生活都很美妙我们孩子长大一定会成才,我没料到那顿晚饭竟会是峩们的最后一餐

再也见不到爸爸了很遗憾,真的很……到现在为止的人生很感谢

没想到昨天与大家吃饭,竟是最后离别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儿子一切都拜托你了。

现在六点半飞机打着转,正在降落我至今为止的人生真的很幸福,感谢你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航空空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