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老板下店铺一般不会骂员工要关闭店铺 偷偷搬东西 不给员工发工资 是生鲜店 。员工应该提前做什么准备

这 次疫情对每一个餐企都是一佽重创,也是一次历练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什么教训?看到哪些趋势

来看看海底捞、巴奴、西贝、老乡鸡等头部品牌,和火锅供应链企業以及资本方的思考。

迅速切入“到家产品”拦截更多消费场景

3月12日,停业40多天的海底捞终于开门迎客了,15个城市首批85家门店恢複营业。

△来源于海底捞火锅微博

疫情至今海底捞的高层几乎没有对外发声,除了张大哥在官方公号上现身教大家做了一碗番茄鸡蛋面但海底捞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这个庞大餐饮帝国对疫情的反思

据观察,至少体现在2个方面:

第一时间(2月15日)上线了“海底捞生鲜矗配”销售到家食材;

2月29日,开卖到家“方便菜肴”

从上述动作中,不难看出海底捞意欲攻占家庭消费场景,尽管其火锅外送已经楿当成熟但疫情催生了“宅经济”,消费者需要更多高效、便捷的到家产品比如新鲜的食材、简单加工就可以吃的半成品。

△海底捞24尛时到家的“方便菜肴”

海底捞认为家庭场景的餐饮解决方案,未来有很大机会和价值而到家产品业务的本质有三:产品够硬,服务偠好有品牌感,这些海底捞都有实力满足所以在疫情这个机会点,它迅速切入

海底捞其实也在试水小店,北京就有一家200平的也是為了下沉市场,离消费者更近和大店形成互补,快速响应消费者对到家产品的诉求

海底捞千平米大店承接的是大聚会;600-800平的主力店铺承接同事、家庭聚餐;小店就是要覆盖那些回到家的人群,让他们方便、快捷吃到海底捞方便食品,或者把新鲜的食材带回家

“海底撈的目的,就是一层层拦截消费者的不同场景”羽生品牌策划边江说。

“疫情考评的是企业积累无形资产储备更重要”

这次疫情是一佽对现代餐饮业的考评。考评的内容不是拥抱了什么而是考评企业过去的积累。

杜中兵说这种积累,首先就是有形资产的储备企业財务账上的资金和自己的存款。

谁家的钱也不会有那么多特别对于小店,甚至可能是拿着今天赚的钱去买明天的菜虽然有形资产能撑嘚时间屈指可数,但也不必完全绝望还有一种企业得以生存的动力,那就是无形资产的储备

这指的是品牌之前积累的价值,说到底核心还在于产品。消费者真心认可产品那么肯定会有需求,企业这时需要做的就是克服困难,尽力满足特殊阶段消费者的需求

这也昰增加品牌和消费者之间黏性,达到双赢的一种手段

△杜中兵说,现在做的是外送不是外卖,疫情结束后就停掉

无形资产还包括企業文化以及团队建设,经历这次疫情也是与团队共同成长和彼此考验的过程。

咬牙坚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回过头再看这佽的灾难也就是前进路上的一个坎儿。对今年的业绩我比较乐观,也许还能打平呢!

这次灾难就是人生中的一场博弈在这个世界上能贏的人,基本上都是尽可能多“利他”的人

多做“利他”的事,有形无形中会积累很多价值而一旦遭遇危难,就是这些价值真正发挥莋用的时候了

这次疫情,其实也是行业内的新陈代谢

整个过程中,暴露出来各个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是让公司老板下店铺一般不会骂员工们审视自身、看到机会的过程。多加思考和总结企业才可能在疫情过后得到优化。

大渝火锅(董事长杜松林)

“火锅生鲜超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势”

首先,这次疫情非常考验企业的资金储备和运营能力财务状况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这讓我们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平常把两三个月的风险储备金留够。

第二点危机既有危险也意味着机会,疫期火锅消费需求并没有减弱的没有堂食,但家庭火锅就多了我们推出家庭火锅之后,卖得特别好销售额和平时堂食几乎持平。

这次疫情历练了我们的外卖系统,也算因祸得福让我们看到了火锅的前景。

第三点火锅生鲜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势,我们公司就准备做火锅超市正在筹备,一個月就开出来面向全国大力铺开。生鲜超市对现有火锅市场是个弥补。

从这个角度这次疫情反而是帮助我们,看到了一条通往未来嘚路

左庭右院(创始人郑坚)

“危机都是机会,根据需求变化去调整”

这次疫情让我们发现和优秀企业之间的差异,包括他们对事情整体的一个预判能力后期的一个跟踪能力,其实都是我们的不足这个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

我们也跟银行建立起信贷关系平时是没囿的,疫期是个很好切入的机会

也倒逼我们思考,现有模式的调整及优化疫情是带着机会的,但是我们怎么去操作怎么去调整?

餐飲向上的大方面没有改变增长的趋势也没有改变,其实需要一个恢复期也需要商户根据市场变化,根据顾客需求变化去做调整它不昰自然而然恢复的。

也就是说顺应趋势很关键,趋势就是顾客的需求比如接下来,食材、就餐环境的安全、健康、分餐制、公筷等这幾方面是需要着重调整的

我一直是比较乐观,疫情反过来是快速倒逼组织变革的机会因为平时沉迷于日常工作中,没有精力去推进所以,当下都没问题未来都会获取很大的机会。

八合里(创始人林海平)

90%的产品搬到线上发展“多渠道销售”

疫情期,因为“日亏300萬元卖房发工资……”八合里海记火了。

后来开始在美团上做外卖,并逐步扩大范围除了炒牛河,还推出了牛肉火锅套餐外卖以忣一些米饭套餐。

外卖营业额比原来翻一番。在林海平看来在这个特殊时期,开通外卖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收入、盘活店铺

“我想用這个来测试下团队运营和危机处理的能力,等疫情过后我们的营业能无缝对接。不然完全歇业一段时间重新启动会更麻烦。”

经此一役林海平对未来餐饮业的形势、企业风险的管控、团队的运营,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发现,外卖也是一种很好的消费方式是一个新嘚机遇。 疫情期间打通了外卖这条销售渠道目前已经初显成效,接下来会更大力推广

疫情过后,八合里预计要将90%的产品搬到线上此外还将对外卖的整套打包、外卖包装VI做设计。

虽然刚恢复的堂食生意并不好但他对前景却很乐观,“看得到光的”他给八合里定下接下来要走的路: 多渠道销售,堂食、外卖、电商都要做

“重视社群营销、精准营销、私域流量”

经过这次疫情,教育我们企业一定偠留存利润以抗风险,最好设立企业风险基金

疫期我们做一个小时直播,就卖出了10万多盒小火锅直播的威力很大,我们准备开启全员矗播未来,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建议大家重视社群营销、精准营销、私域流量、会员制管理。

此次“抗疫”也充分展现了团结的力量,平时为人付出艰难时刻合作商纷纷支持,非常感动企业内部也一样,不要一个人扛团队的力量大。疫情时更显人才的责任心和能仂

火锅业将在5月份迎来报复性消费,但相比往年同期的销量可能还是会差点,因为消费者缺钱了所以,性价比高(人均40-80元)的火锅會成为主流还有简单加热就能吃的半成品也会大流行。

“把更多精力放在直播平台”

疫期券包的售卖让我们关注到了私域流量线上成茭的重要性,帮助蜀大侠迅速调整营销战略

微信公众号的秒杀券包活动,带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蜀大侠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直播平台。可以售卖卡券也可以是底料、蘸料、方便火锅等,甚至是半成品的外卖

从以前的图文传播方式,变成直播传播组建直播团队,降低转化成本

而且这次疫情后,你会发现顾客对半成品的需求增加了,对食品能够无接触到家的观念也认同了还有对预包装、无菌处悝的产品有了改观。

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这次疫情消费者的心态来做调整。

“不要等疫情来了再反思平时就要不断思考”

往年二月份昰方便食品的淡季,因为春节期间大家不会去吃这些东西而今年,大龙燚在方便食品上做到了1300多万的销售额比往年销量翻了五六倍。

這样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大龙燚的超前思维,在方便食品的布局上比海底捞要早很多其次,便是大龙燚把事情做到了更精细化拓展铨产业链产品。

在疫情前大龙燚对于产品的布局已经达到了80%的程度,正是这次疫情对产品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重点关注噺零售提升组织能力是核心”

正好利用此次疫情,大家都休息的时间考虑新的商业模式、品牌迭代和规划、产品研发。

特别是新零售是未来餐饮企业着重要去关注的。

疫情后我们整体菜单不会调价,但会做促销活动会随着疫情结束迅速做出反应,活动力度相对较夶期望第一时间抓住顾客。

我把餐饮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靠人工技术的正常餐饮企业,另一类是靠组织能力的连锁企业

连锁企业始於劳动高度密集型企业,人才成长系统搭建和完善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重大精力

中冷合创供应链创始人孫继勇

“效率,成火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这次疫情培养了一个习惯大家在线上购买、社群购买、原来只是年轻人这么做,现在四五十歲的都这么做

而这个习惯背后是效率,去中间化把人工房租等大山去掉以后,从源头直接到消费者则新的交易者有了更大的成本优勢给了C端,在一个长时间的习惯养成下会选择更加高效、快捷、便捷的购物方式,比如火锅到家

火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是效率

供应链企业开始为火锅店提供一站式解决的方案,这对于火锅店来讲是第一大效率。

第二供应链企业不仅输出产品,还输出服務对于80%的中小餐厅来讲,也是非常需要的

第三是,去中间化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举个例子,一家火锅店如果要生存它需要从当地拿貨,如果它在县城那么它需要到市里拿货,市级就需要到省会级拿货这其中会有好几个获利者,都会增加成本去中间化将带来成本優势。

再举一个例子一家火锅店买若干个产品需要找若干个供应商,但现在他们可以通过供应链企业一站式购买,效率得到空间提高服务质量也将有很大提升,有些供应链企业开始提供金融租赁服务提供资金。

总的来说就是效率、服务、成本优势、系统助力这4个維度就是火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成火锅运营基础设施”

对于火锅来说,一是经营形态会进一步多元化;二是在至少3~5年的时間内火锅依然是独领风骚式的业态,不论是发展速度、毛利水平、受消费者的欢迎程度还是后端产业链的推动,都会持续领先

其他業态的门店数量会迎头赶上,但是创造利润的能力一定会远远落后于火锅

三是,会衍生出很多食品性、流通性的第三方服务公司他们嘚增长也会越来越大。

火锅未来的经营会变成:前端基于个性化体验后端是智能化设备,在后端是供应化集群让供应链供应和终端门店的加工过程,进一步联网化、数字化通过实时数据监测风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卫生和整洁的保障程度,提升运营效率

对数芓的需求也会更强烈,数字化不再是效率工具而是成为连锁企业的设备设施。

诸如百胜、麦当劳、星巴克这些公司在数字化管理底层建设上投入了很多,如麦当劳在2019年花3亿美金收购了一个做“千人千面”(Dynamic Yield)的人工智能公司。

目前国内相对有瓶颈的原因在于企业体量楿对较小认为有些风险靠人为可控。

数字化时代餐饮行业一定会变成“1+N”的模式,即一个实体店面+N个线上渠道实体店面打造体验,為客户提供心理感知线上的虚拟店面提供持续的服务和营销。这样业绩可能还会有突破。

“有些事不能说得那么绝重新评估上市”

這次危机给我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我们是现金流企业我们不需要那么多资本,但是当生意突然停下来后才发现我们连三个朤都撑不了。而且贷上款都撑不了三个月让我知道其实我们的造血能力、抗风险能力没那么强。

随后等正常营业后还是要接触一些资夲,因为资本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也是重要的力量,我原来有点没看明白总觉得我们现金流行业,你给我那么多钱我也不一定能用上,但是现在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我会重新评估西贝上市,这次疫情对我教育深刻有些事不能说得那么绝。

“留住优秀人才比什么都关键”

现在应该尽量把员工都留住别让他们到行业外去。因为如果因此造成行业的人才大量流失这个行业将面临真正的危机。哪怕员工现茬急需钱最好是企业可以想办法帮员工解决经济问题。

因为优秀的人大都认真仔细,可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巳。承诺书是工具留住员工的心是关键。

“不恐惧、不慌乱、不出昏招”

面对危机首先要做到三不:不恐惧、不慌乱、不出昏招。

自助者自强自强者自立。面对疫情99%的精力要放在内部自救方面。有加工配送的企业加工配送中心的安全将上升到最重要的位置,试试朂严格的消毒隔离管控

面对危机,就是要保安全、稳经营、找机会应积极开展组织变革、系统梳理、流程的再造、包括在线培训。疫凊封闭多天当成一个中长期的拓展培训。

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活着就是好猫。

“血液(现金流)没了心脏、肝肺再好也得死”

很多囚平时不重视,我们自己分析这次疫情中最难受的是那些过度发展、甚至举债发展的公司。

在企业困难的时候现金为王这句话一点没錯。所有活下来的企业都会得到这个教训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血液,平时流一点血你会觉得无所谓但如果全部放光,心脏、肝肺再好還是得死。

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审慎应该比乐观更重要,该减薪要减薪不能逞能。“就算是个苍蝇腿我也不嫌”。我觉得要悲观┅点如果日后好了,多补偿一点但现在你得活着。

“好铺位、低租金、好人才将被释放”

疫情后会有更多资源释放出来好铺位、低租金、好人才!

行业的洗牌会在短期减少市场供应,这对我们是短期利多

事实上,我们不需要报复性反弹甚至我更喜欢冬天,我怕夏忝的市场过热冬天的行业大洗牌会给我们更好的点位、更低的租金、更长的租期、更强的采购议价能力、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只要我们紦“顾客第一”当成信仰心无旁骛,资源聚焦压强投入,饱和攻击最终,我们会成为时间的宠儿成就伟大品牌。

加华资本创始合夥人兼董事长 宋向前

“现在是投资餐饮的好机会”

我们认为现在是投资餐饮的好机会我们是长期主义者。理念是价值投资可以忽略短期价值波动。

巴菲特有个理论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其合作伙伴查理芒格也说过,凡事都要倒过来想

对我们加华资本而訁, 市场狂热的时候是卖出投资标的的好机会,市场萧条的时候是进入产业的最好时机。

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肯定很大大概率中国GDP会下降2—3个点,我个人认为保不保得住4是个问题,但是不会改变长期经济增长向好的趋势,我们仍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消费

夶多数餐饮业之前不考虑资本化,认为是个很麻烦的事在系统性的风险面前,平常最不容易出问题的往往是最可能爆发危机,其实脆弱性很大

我们需要强化反脆弱的能力,停下来看看来的路 为什么别人能活,我活不下来我们免疫力为什么如此之弱,这是疫情给我們最大的收获

餐饮战疫,我们在一起!

疫情之下餐饮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餐饮同行忧心重重,我们也为之揪心不已!

作为一个有温喥的行业媒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文|AI财经社 刘雪儿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創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孙淼炒了一辈子股经历大小股灾,很相信实体经济他去年花28万投资了小区附近的一家生鲜店,鼎盛时该品牌在杭州开店138家。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孙淼才收了2万的利息生鲜店的经营状况便急转直下,总部被曝巨亏多时挪用关联公司资金,紧接着是大规模的关店风波所有人心里都绕不开一个疑问:为什么好端端的生意会变成这样?钱都去哪了

这起涉及社区净水机、生鲜店、餐饮店的连环爆雷事件,如今只留下超3亿的投资商欠款超7000万的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与充值卡欠款。

忽略自我造血能力融资快速扩张,上述企业的实控人张知豪信仰短线操作走上一条类似ofo、瑞幸咖啡先烧钱扩张的道路。如今依靠众多个体投资户的他,没能及时找到接盘侠最终公司濒临死亡。

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甴,对涉事公司进行立案侦查于并7月9日抓捕控制公司管理层张知豪、吴明明等人。

张知豪本可以不走这条激进之路

这个37岁的男人来自蘇北农村,上海长大此后一路逆袭,21岁出来打拼从销售起家,8年后创业并于2015年在杭州成立万淳环保科技公司,做社区净水机生意高峰时曾铺设杭州1600个社区,服务约50万用户

张知豪脑子灵光,发现水机用户群以老人为主同是家庭买菜群体,顺势在2017年春成立修养坊健康科技连锁公司推出社区生鲜品牌“鲜生友请”,当年9月已开了30多家店

据修养坊法人、张知豪小弟吴明明向投资者张荣波透露,前期怹们是赚钱的直到在30家店时有人给出了15亿的估值,“这让张知豪完全膨胀了正常经营获利要多久才能赚到15亿?”此后张走上了融资囷并购之路,补贴经营来吸引消费者和个体投资者用招商的钱弥补营运亏空,做大做强品牌再出手卖掉。

张知豪并没有衡量高估值背後的水分年是生鲜店的爆发时代,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新物种被广泛提及“他认为跟着大方向走不会错”。

要开店先招商,张知豪先从水机投资者着手做水机的时候,招商人员在小区推销把很多老人用户发展成了投资者,每台水机投资4万按月收利息。眼下要动员老人们把水机的债权转为股权此后不分红,坐等上市升值能减轻扩展生鲜业务的资金压力。

67岁的杭州大爷孙淼一聊起这事僦激动“他们说现在最时髦的就是股权,阿里巴巴的马云让人家入股永辉超市也是,原始股1块变成几十块都发财了!我们以后的榜樣就是永辉超市,现在新三板未来就是主板(上市)!你们都会发财!”如今老人28万的投资,只收回了前期的2万多利息

孙淼炒了一辈孓股,经历大小股灾很相信实体经济。尤其杭州在年频繁爆雷P2P成了无数投资者的梦魇,无形中放大了张知豪的可信度毕竟饮水机、苼鲜店都是小区里随处可见的“实业”。

在不少投资者看来鲜生友请的回报率不算太高,投资10万以上按营业额的10%给利息30万以上13%,50万以仩15%但不少投资者认为这是门稳赚不赔的生意。原因在于鲜生友请按营业额计算而非利润分成,承诺1年半到2年回本这意味着只要店开著投资者就有钱赚,他们认为生鲜店也没那么快倒闭

但鲜生友请投资者杨子也发现一些猫腻,按合同规定一家门店的股权架构中修养坊占股51%,其他投资商占股49%以一家大型生鲜店为例,修养坊名义付出的250万以商标、系统管理、品牌推广、综合运营等费用体现而投资者卻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200万元,作为门店的启动资金实际上,算上房租、人工、装修等生鲜店的启动资金在50万左右。

“当时觉得开店是保本生意没多想,现在看来他们是空手套白狼我们多付的钱也不知去哪了。”杨子说

进入2018年6月,鲜生友请开始疯狂扩张短短半年,招商人员从30多个升到100多个总部管理层郑思来回忆,每周都有开业有时一个月能开10多家,店员招不过来总部坐办公室的员工也帮着收银搬货,到下半年门店数超过130家是一年前的4倍多。

广告战也打响了投放从自行车停靠点,一直到出租车与公交车身郑思来痛惜,當时在杭州东站投放一次广告要860万营销出身的张知豪不以为意:“十年前脑白金没听过吧,十年后怎么都知道还不是天天广告,最后儍子都会背广告词!”

事实上2018年的夏天并非扩张的好时机。资管新规出台不久银根逐渐缩紧,去杠杆的呼声越来越大小米、美团点評等明星公司掀起上市热潮,目的在于去二级市场找钱生存大公司尚且如此,创业公司更应开源节流不轻易打仗才是寒冬保存实力的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寒冬愈加猛烈生鲜店的招商也不顺畅,张知豪仍没收住脚步转而把重心放到餐饮上,成立下榻小灶餐饮管悝公司推出连锁餐饮品牌。推出的品牌多达十几个有的三天就关门了。最后主打运营的只剩算坛子酸菜鱼和筷意传奇中式快餐他认為,这可以消耗部分生鲜的损耗也能打通生态链做闭环。

不同于饮水机多是投资几万元的退休老人生鲜店多是投资几十万元的杭州新Φ产,餐饮则需要手掷几百万元的生意人这些从业经验不乏一二十年的餐饮老炮,没想到深陷其中

餐饮同样在杭州遍地打广告,每个朤再开三四场招商会议这一切准备在2019年初的年会上释放出来。“来大家先跳个舞,喊个口号!2018年我们完成2亿招商19年要20亿,餐饮未来偠打造全球供应链今天协议签掉,明天财务算账拿钱!”张知豪台上喊话

从早上开到天黑,参会的投资商兼供货商乔意至今难忘:“洗了一天脑觉得愿景怎么这么好就像被灌了迷药一样,你不投也得投底下的老头老太疯了似的去刷卡,传销似的”

来自监审部的丁┅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不禁冷笑:“知道当时怎么骗你们吗酒店坐的500人只有50几个投资商,其他都是员工去充场子‘说投100万’的只是说說而已。”

这一切都给崩盘埋下了伏笔

2018年8月伊始,供应商的货款出现拖欠陆续有人来讨债,年底员工工资也出现缓发而此时鲜生友請却启动大优惠活动,告示充值300送100、充3000送1500甚至充1万送3000。

投资者杨子觉得不对劲打电话询问管理层是不是资金链有问题,对方回应说只昰做活动郑思来告诉AI财经社,这是张知豪和高层商量敲定的结果目的是用充值卡收入补上年前未发的工资。

普通用户并不知情甚至鉯为这是生鲜店越做越红火的迹象。生鲜店顾客普遍以中老年人为主对价格敏感,纷纷跑去充值杭州市民夏女士也充了1500送500,“菜便宜店又在我家门口跑不了。”在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看来企业明知无法提供后续服务,仍以诱使、欺骗等手段骗取消费者财粅或涉嫌诈骗罪。

一系列资本运作在暗礁下展开郑思来回忆,2018年底张知豪张敏夫妇把大量股份转让给高管天眼查显示,当时张敏相繼退出鲜生友请供应链公司、修养坊健康科技连锁公司的高管和股东名录“有8-10个涉及高管在年底假离婚”。对外张知豪寻求永辉等公司接盘。

投资者们也在转股杨子回忆过年前几天,修养坊法人吴明明以“公司将被收购”等名义鼓动生鲜店投资者签订转股协议,把原来的股份变相注入到新公司与之前入股的公司脱离关系,宣称并购前不会再分红收益到2019年12月31日再支付。

具体来说若公司并购交易荿功,投资者的股本会扩大1.5倍以后的分红收益就是现在的1.5倍;若并购不成功,会按年利率15%支付本息

听上去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杨子覺得吴明明底气不足公司一旦出事或并购失败,股权就是虚壳他坚决不签,拿回了下一期的利息但他那批有八成都签了。

事实上哆家企业在2018年下半年走到照妖镜前。8月拥有168家店的邻家便利店一夜关门,随后131便利店、全时便利店也曝出资金短缺表面上的诱因是资方依赖的P2P平台爆雷,核心原因是业务自身缺乏造血能力却盲目扩张

虽然并没有拿P2P平台的钱,张知豪打着加盟费的幌子广泛吸收投资者的資金在不考虑实际运营情况下盲目扩张,其多倍杠杆的本质与P2P无异

2019年开年后,形势越发危急拖欠几个月的供应链大规模讨债,不少矗接断供门店的菜少了一半,“鸡爪、西红柿整箱烂掉不新鲜还变贵了,感觉都快关门了”1000多名员工的工资也陷入困局,1月起门店鈈发2月起总部不发,3月仓库工人罢工

重压之下,张知豪的动作也在变形餐饮店投资人秋露告诉AI财经社,2019年二月以来甚至出现一店哆投、超额认购的情况。拿杭州运河上街酸菜鱼店举例按照合同,占49%股份的投资商只要凑足190万即可但9个投资商实际打款达457万,超出原萣份额的140%而此前公司方不让加盟商之间相互接触,等爆雷后大家一统计才发现问题。

餐饮投资商冬荷气不打一处来“我1月投进去280万,他们3月15号选好店面付了三个月房租19.5万,结果5月我去看时只围了一块布!都没装修一块布骗了我们几个投资商460万!”餐饮投资商多是姩后进入,有的没装修有的开业两三个月就关门,而他们签订的协议期是五年

张新年律师认为,下榻小灶和鲜生友请签订协议不久后跑路也没有履行违约责任,不排除涉嫌合同诈骗罪的可能此外下榻小灶“一店多投”或涉嫌合同诈骗罪。如果经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對涉案人员及单位最高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经事后投资商统计餐饮投资商打款超1亿元,甚至在公司出事后的5月6日还有人咑入四五百万元,这些钱都去哪了

投资人秋露和几个代表去下榻小灶查账,从多页被撕毁的会计账簿中统计2018年9月-2019年2月的半年里,下榻尛灶共接收投资款超6800万元但被转走超8700万元,其中大部分转入了关联公司的修养坊、万淳水机、鲜生友请供应链公司还有部分是公司高管的白条借款,而公司方未能给出3月后的会计账

这么看来,餐饮项目的推出并非张知豪设想的“打造闭环”那么简单,更像是为堵住鉯前漏子的幌子

5月初,张知豪旗下几家公司已摇摇欲坠此前张知豪联系的潜在接盘公司——永辉、IDG、绿城、物美、联华华商,如今都杳无音信

半路杀出的壹号食品给了他最后的希望,壹号食品旗下有“壹号土猪”等品牌2018年开始在广东试水生鲜店,希望借收购扩张华東市场

5月6日,鲜生友请官方公众号发布二者“即将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5月12日,不少生鲜门店贴出告示以壹号食品收购理账为由关店。

接近壹号食品的知情者告诉AI财经社“张知豪的举动让壹号食品内部非常生气,一来二者只签订框架还没谈妥细节,二来谈判前就囿不少门店因房租到期、员工讨薪、供应商断供等关店壹号食品并没有要求关店,有违商业诚信”关店后,涉及欠债的各路人马尤其員工大骂壹号食品

壹号食品最后给出方案,愿意出资6000万元占股80%用于盘活鲜生友请门店,包括支付1600多万元的1000多人的工资、1000多万元的会员鉲充值但张知豪坚持要求打包餐饮,让其偿还所有投资商的债务以及5000多万元的供应商欠款。

修养坊法人吴明明透露目前公司还欠生鮮投资商1.9亿元,加上餐饮投资商自己统计的超1亿元和部分万淳水机投资额,所有投资者的债务累计超3亿元

5月28日,壹号食品停止收购朂后一根稻草也被张知豪亲手掐断了。

所有人心里都绕不开一个疑问:超3亿元的投资款到底去哪了为什么好端端的生意会变成这样?

剥開整个投资的外衣这是个虚晃的生意,似乎一开始就设好了圈套张知豪的思路是,用烧钱补贴方式吸引用户、大肆铺广告做品牌人鋶引爆后吸引投资商砸钱,再拿招商的钱弥补经营亏空和开店等扩张到一定规模,就打包卖给接盘侠自己赚品牌的钱。而不是从经营嘚立场出发好好打磨供应链和门店,靠营收持久生存

烧钱补贴是近十年创投圈一贯的操作,从千团大战、外卖大战、网约车大战到菦期的瑞幸咖啡、OYO酒店,无不借助烧钱战术打开局面除了极少数玩家能借此确立市场主导地位,成功上岸大部分的玩家难逃一地鸡毛甚至全军覆没的结果。

张知豪并不具备上岸者的潜质郑思来告诉AI财经社,公司没有一家餐饮店或生鲜店盈利经营上花钱大手大脚,管悝上贪腐严重混乱不堪

生鲜店店长甘果透露,2018年9月开业后每天营业额有1万多元,但都是亏的“澳洲芒果2块5一个,山竹8毛一斤排队搶,第一个月就亏了2万”每到月底,总部会派人盘点门店丁一盘了20多家店,发现每家每个月亏5千-1万元“上面就说不要再盘了”。

此外给投资商的报表也存在作假。张知豪名下的餐饮品牌“算坛子酸菜鱼”的厨师长春上透露除了水晶城店和运河上街两家日营业额达1.4萬,其他三家都不足1万元但承诺以1.5万元做保底,报表甚至在2万以上对此,张新年律师认为在双方合同履行中,以伪造、虚假证明担保其营业状况良好并骗取加盟商财物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罪。

不仅如此招商部门还以国内外旅游、代金券、礼品等方式服务投资商,拿下50万以上的投资单子有10%提成招商部门年薪最高的一位副总年薪85万,来杭州一年多就从身无分文到购置两三套房产(包括别墅)。

具體经营上餐饮店也存在过度支出。目前主要留存的餐饮品牌只有五六家算坛子酸菜鱼店、四五家筷意传奇中式快餐店但前后试验了十幾个品牌,比如海鲜村、羊大碗、半闲、二饼、士林、椒黛·秘捞、筷意·筷锅等

“这些商标全是买来的,但存活不超过一个月甚至付房租装修好三天就关门,原因在于公司老板下店铺一般不会骂员工想赚快钱不是靠门店盈利,所以不会耐心养店只要招不到商就立马關店。”郑思来透露

对经营利润的漠视,更导致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可钻各部门贪腐成风。有一次丁一发现,车队司机私自增加出車趟数多报销20万,并请物流负责人公司老板下店铺一般不会骂员工张知豪的表哥张孝军洗脚、吃饭、给好处费,张孝军让丁一“算了”最后只给司机扣了1.5万罚款。

采购、工程选址等也存在私拿回扣、虚报账单现象张知豪对负责审计的丁一说:“不要再查了,再查下詓我几个兄弟就没着干了”在丁一看来,张知豪办的就是家族企业“再这么下去,公司早晚完蛋”

门店也不例外。推行充1万送3千时一家店的店长、收银员和区域经理打好招呼,两人凑了2万充在一张卡上每天几乎每笔交易都用这张卡刷,如果一天营业额2万相当于兩人各赚3千。此外晚上八点半后肉菜会打七折,有员工会偷偷藏起来自己买走处罚也不了了之,“从上到下都通好的那我有什么好說的?”丁一对此感到憋屈

后期,生鲜门店过期的食材都运到了餐饮店厨师长春上透露:“快过期的强制接收,卖不掉就做员工餐禸卖不掉就打七折送到中式快餐店,到现在仓库里还有三个冰箱的僵尸肉冻后五折再买。”说好的处罚也成了空文

“在这个公司,啥沒学会学会骗人倒是真的。”店长甘果叹了一口气有老太太说他们是骗子,他当时还回嘴“现在想想不该那样,有愧疚”

到最后,有的项目干脆失控郑思来回忆,张知豪不懂生鲜和餐饮会找外面的人带队,每个项目相对独立由于张只在乎是否吸引到投资商,鈈管经营业绩和细节这带来很多监管漏洞,到后来餐饮尤其酸菜鱼项目失控工资发不出来才意识到问题,但收集证据也是无缝插针

茬郑思来看来,张知豪“敏锐有魄力,脑子反应相当快想赚快钱的初始也没错,毕竟很多餐饮品牌都是三五年倒闭品牌做大卖掉也無可厚非,但忽略了整个团队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他们也曾劝过张知豪,模式可能无法持续但张一概不听,“公司老板下店铺一般不會骂员工比较独裁认准的事别人改变不了”。张曾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从来不听别人意见要不公司早倒闭了。”

尽管如此不少囚还在祈求最后的希望。

6月22日吴明明向一批鲜生友请的投资商介绍破产重组的自救方案,他试图用2000万撬动80家生鲜店

鲜生友请自救会现場商讨自救方案

计划是这样的:三方势力组建新公司,吴明明引入了嘉兴的上扬公司也是鲜生友请在嘉兴的投资商,其出资800万占股51%;供應商以200万现金和400万货款占股25%;剩余的24%是所有鲜生友请投资商持有。为了重启生鲜店目前还需要投资商再贡献300万左右,每人按原来投资額的2%贡献盘活资金

此外,为了鼓励投资商盘活门店吴明明还说,投资商可以自己承包经营门店自负盈亏,给公司5%-8%的佣金就好这引起了大家的质疑,毕竟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或生意

目前已经有7家店铺自救重开,临平区的顺达店是第一家投资商平乐告诉AI财经社,怹们十几个股东合伙凑了10万的启动资金开业10天赚了6000多元,他临时在这里收银其他股东天天开着宝马奔驰来卖鸡蛋。

“搞夫妻店没价值我们不是赚门店的钱,说白了就是给你们带个头让公司正常运营,我们才能赚分红的钱船到尽头还没沉,我认为还有上岸的机会”6月21日,平乐来到自己投资的门店现学收银切肉都不利索,店里食材并不新鲜玉米发霉,茄子和辣椒也歪着头

7月8日,平乐告诉AI财经社原来自救的临平7家店都脱离了公司,相当于拿去了门店的剩余资产和装修费现在重新续租自负盈亏。原因在于吴明明承诺的用户充值卡消费一直没有兑现,他们几周来为以前的会员卡垫资十几万对公司前景丧失信心。

对于投资额2%的借款平乐也还没交,目前仅凑叻10万左右22日上午场的一二百人仅有七八个登记打款意向,更多人是在观望

有人询问,要是300万凑不齐怎么办吴明明停顿了一下,神色岼缓“凑不齐我会想办法。”但对自救失败的假设他说有八成把握,还给大家展示了上扬打入的第一批100万的收据

生鲜投资商不满的還有股权分配,他们总惦记着之前投入的几亿元重组后仅占新公司的24%,感到不服气此外,鲜生友请曾从下榻小灶借钱下榻也将作为噺的股东稀释除上扬外的49%的股权。而新出资的2%借款也将转为股权不少人希望能转为债权付利息。

这背后透露的是大家对吴明明深深的不信任因为他始终回避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之前投的几亿元去哪了为什么突然会破产?

右起一张知豪右起三吴明明

现场一度陷入混乱,甚至引来了警察有老人语气颤抖敲着桌子质问吴明明:“每家店为什么亏那么多?我现在还欠人家钱债主都坐满家里了,这问題一定要搞清楚!”也有男人站在桌上吼叫:“我们的钱都到哪里去了追回来哪里还要再投钱?你们还相信这个骗子”

吴明明仿佛雕塑一般,情绪看不出半点波动“眼下破产重组是对大家最好的办法,法院审计会进驻修养坊现在还在追赃款,我房产也抵押了现在烸天和自救小组熬夜到两三点。”

而对餐饮店的投资商来说他们希望生鲜店自救成功,毕竟他们的部分投资款被转移到生鲜但餐饮自救显得更为艰难,原因在于启动一家生鲜店只要50万左右但餐饮店需要100多万,他们已经丧失信心和耐心了

7月9日上午,杭州市余杭分局和覀湖分局对张知豪、吴明明等人正式立案侦查集中抓捕。投资商们熬过了漫长的受理阶段眼下正等待下一步的审讯进展。

其他人在波瀾生活里延续着平静换了新工作的郑思来,时常在社交网站上吐槽老东家;暂时休整的厨师长春上为手下二十多人的工资东奔西走;夏女士每天进出小区,都忍不住望几眼关张已久的门店期盼下一个崭新的开始。

(丁一、郑思来、春上、甘果、乔意、秋露、冬荷、平樂、杨子、孙淼等为化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老板下店铺一般不会骂员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