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准备配台机子,3600的话怎么选主板

年前Apex英雄这款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突然爆发倒是又引发了一波装机、升级潮,这次要装的这台主机就是帮朋友装来玩Apex英雄的“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主机”。

不知還有多少人还记得以前ROG M4GM5G搭配银欣TJ08-E、PS07搭建MATX小钢炮的经典组合,甚至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全模块、定制线等DIY元素进入PC领域然后成为主流玩法。时隔多年ROG去年发布了久违的Maximus XI Gene主板(后简称M11G),而银欣也发布了TJ08-E、PS07真正的继任者LD01(而不从展示N年的TJ08-PRO)作为去年最关注的两款M-ATX配件,这佽总算有机会给他们搭配起来了

其实整个搭建过程跟结果,个人都是很开心的因为不管是M11G或者LD01都有着不错的进化,而不是简单换个壳所以这次也会针对这个案子做一个比较完全全面的评测介绍,包含下面内容:

2性能表现(基础性能、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性能)

5,超频设置(设置及超频前后对比)

现在主机电脑只要说到小钢炮不少人的概念就是20L甚至10L以内A4级别,但实际中早期DIYM-ATX规格+小箱体就属于小鋼炮级别主机,比如经典G325、联力V300系列、银欣TJ08PS07和SG系列甚至实际达到中塔级别的MINI P180。

相比标准中塔或者追求极致的ITXM-ATX的特点就在于相对紧凑但涳间依旧良好,没有ITX结构容易产生的散热问题、配件限制更低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甚至价格还更便宜。不过很尴尬的是因为这种中庸嘚设定,让M-ATX市场相关配件数量反倒不断下降甚至ROG的Maximus Gene系列,也停了两代

下面就是我最后的效果,依托M-ATX特性跟LD01的结构设计变化36L的体积虽嘫比不上一众ITX主机,但这套机子塞下了超频的i9 9900K+RTX2080TI超频版 这样的顶级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配置而且显卡不管是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还是烤鸡温度甚至不超过70度。

灯光:LD01个人觉得比较有争议的地方就在于三面玻璃设定可能考虑倒RGB元素在目前DIY市场的流行,所以一向闷骚的银欣走了这样的极端设计(另外一个代表就是联力包豪斯系列)

目前线上其实针对这个机箱的详细参考作业并不多,刚好朋友这台机子本身喜欢有灯光(原定纯色)所以我也就放手一搏了。最后的效果如下就是双色幻彩风格。当时设置好就觉得眼熟后来回忆了下,之湔的银护2跟妇联3 其实都是这样的色彩搭配果然RGB就是战斗力!!

不过实际一开始朋友想要的效果是单色金色,实际作业看这箱子灯光设置单色金色或者紫色都还不错,就是比较单调下面三种效果可以自己对比参考。

这边我实际9900K超频全核心5G不过avx offset 1,所以常规应用情况都是5GAVX指令应用时候就4.9G,算比较实用的设置;内存超倒4400 c17、18的样子抛开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来说,综合工作应用性能也是很强的比如r15测试,比我之前超倒5.2G情况实际没低多少而Corona 1.3测试时间也接近突破1分30秒,算非常强大如果显卡再超一超,鲁大师是可以随便过70w的

这台机子最夶的用途就是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了,所以显卡选了索泰的RTX2080TI 至尊PLUS来保证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性能。显卡本来也想超频不过偷懒用叻自带的NVIDIA OC Scanner,结果就超了15Mhz手动超频应该还可以再快个3-5%。

测试的显示器是2K(1440P) 144Hz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显示器也是目前中高端常见搭配,所鉯下面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测试都以2K(1440P)分辨率

先上个最好玩的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3DMARK三连发确定理论性能无误。

首先是Apex英雄極致画质情况下2080Ti差不多可以实现120帧左右的表现,这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确实是硬件杀手级别毕竟还是网游。 RTX测试项目战地5。我这边測试都是开启RTX之后最高画质情况下平均80帧左右,关闭RTX未测试印象中关闭之后应该可以达到110+。 守望先锋:2K没难度平均230左右估计4K情况也鈳以达到140+,之前无聊测试了下5K平均也可以维持在70左右的平均帧。 过期网红:绝地求生这边表现挺不错,平均168“四大金刚”显示器的鼡户现在知道要完全发挥你们显示器要买什么卡了吧。 另外不知道吃鸡什么时候支持开启RTX要不怎么对得起你硬件杀手的美名。 古墓丽影暗影:平均100左右类似效果的还有孤岛惊魂差不多也是一个硬件性能要求,同样不知道这个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什么时候更新支持RTX

M11G跟LD01裝起来几乎是绝配,两者在一些设计定位上几乎是互相补充比如LD01解决了之前PS07TJ08最大的问题:显卡散热不佳,而M11G则取消掉原本使用率很低的苐二条PCIE16X另外一条PCIE 4X右移,这样搭配LD01顶部进风口可以让RTX2080Ti获得如同裸机一样的机内散热效果而且那条PCIE 4X还避免被浪费掉(未来依旧可以用来扩展)。

我这边说下一些装机步骤及注意:

1新手建议可以直接参考银欣官网说明,有非常详细且合理的装机步骤及图解包含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2,CPU散热器高度几乎没有限制(官方16.8)哪怕是D15S这样的顶级风冷也可以装进去;显卡长度官方兼容370mm长度,实际我3风扇索泰RTX2080TI超频版湔面依旧有很多空间(主要取决前方冷排、风扇);

3,最大可支持两个280mm跟一个120mm冷排这样的散热规模算很强大;一体式水冷用户极端一点鈳以考虑CPU 240280、显卡240水冷型号;

4,LD01是正风压型号前面板跟顶部最好都是设置成进风(除非你没装显卡,顶部可设置成出风);这两个位置防塵网就要注意清理;

5很奇怪的LD01出厂没有自带风扇,一个都没有所以要自己购买(目前);

6,虽然是标准MATX箱体且拥有5PCI位,不过还是建議单显卡;如果你搭配的是像M11G这样在主显卡插槽右边有一个PCIE位置还可以考虑扩展;

7,安装电源之前记得先把硬盘笼螺丝卸掉,然后移動到边缘要不电源不好装;

8,整个装机顺序建议 主板(记得装好散热扣具、挡板)--散热(水冷、顶部风扇)--电源模块线(预先插好主板仩面跟显卡位置预留)--各种灯光线、风扇线、机箱线线材链接--电源安装(记得硬盘笼先松开)--最后再安装显卡(内存也可以考虑最后安装);

9LD01有一个显卡支撑架的设计,不过基本要3风扇显卡才会卡到而且前面板配件不能太厚,要不容易卡到;

10这箱子其实真正要注意配件大小的地方是电源长度,正常850w电源长度差不多了过1000甚至1200w的超长电源大几率装不下(因为硬盘架不用暴力无法拆卸)。

整机整理好之后这样的紧凑感是不是很舒服。

朋友运气不错配件基本都是近期最低价时候入手,CPU入手时候价格现在估计只能买到散片U+板买的是套装,因为散热、电源一起买还有折扣所以就干脆一起买了传说的“雷神电源”跟龙神水冷,可惜的就是本来打算上1200w电源因为长度问题只能换850w的。

电源:华硕ROG雷神电源850W

散热:华硕ROG 龙神240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上面整机费用差不多23-24K当然,如果上面这套太过于“信仰”还可以考虑i5 K+z370b360 maxt+DDR4 3200+ RTX2060嘚组合,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边会有个z370其实降价之后Z370相比B360差价不多,哪怕搭配i5 9400f可以超内存(比如金士顿那套4000的条子財1400不到),不管是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或者专业应用都可以提升不少性能比B360其实更值得考虑。

M11G是一块很容易“叶公好龙”的主板普通用户很难理解这块主板的真正的价值。我个人其实也是在这次装机作业跟测试过后才能理解这块主板的“玩家精神”

M11G其实定位是硬核遊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用户,懂PC超频又爱玩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的用户双内存插槽设定让这块内存超频上限甚至可以过5000,去掉多余的PCIe16x插槽然后4x插槽不做封闭+上移,保证插槽真正利用到(这级别主板搭配的显卡真的要占用4个PCI插槽空间) ;

就目前M11G的实际售价跟超频表现来看说是“性价比”最高的纯血ROG不为过。

文章后面我也会针对这块板搭配9900K 跟DDR4 4000做超频测试说明

M11G的配件不算多,最特别的大概就是ROG DIMM.2扩展卡

雙8pin供电插槽,并联的10相CPU核心供电+2相核显供电组成的12相供电

“双倍容量(Double Capacity)”内存支持,所以64G内存也没问题只不过相比容量,我相信M11G的用户哽加关心的是频率毕竟没人会拿M11G去装工作站吧。

内存插槽旁边的散热片拆掉就有两个M.2插槽支持NVMe,走主板芯片带宽

跟APEX系列类似的ROG DIMM.2扩展鉲( 不过两者并不能通用), 自带散热片有2个M.2插槽,一样支持NVMe不过要注意的,如果SSD插这边的话需要占用CPU的PCIe总线,所以显卡位置的总線带宽会从16x变为8x

如果你在意带宽的话,就避免使用但个人实际测试过,PCIe 3.0的带宽哪怕是RTX2080Ti这级别的显卡,16x跟8x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

另外這卡的散热效果也是挺好的,后面有测试

自带了两颗风扇,跟以前不同的是这两颗风扇本身也是灯扇所以在这个案子里面的光线效果發挥挺重要的作用。 2.5插槽轻微越肩,侧面LOGO也可以发光自定义

“代号1371”。 近期最热门的高频内存我自己就帮人买了三套,因为性价比實在高目前唯一缺点是没货。。

目前体质不一但至少4266基本是没问题的,至于我手上这套体制如何后面超频部分有介绍。

因为LD01另外┅侧是可以看到SSD的所以故意买了一个2.5寸RGB SSD,就跟内存一起选了金士顿的雷电

自带屏幕的水冷散热器。

其实除了自带“屏幕”以为亮点還有标配两个猫头鹰的工业风扇,然后“龙神”的冷头部分还有一个风扇用来辅助CPU附近区域的供电散热。

屏幕跟灯光有专门的软件控制可以自定义显示内容,甚至是图案方向总算解决了一体式水冷经常出现的LOGO位置倒了的千古难题。

温度效果后面我有详细测试

6,玩家國度ROG雷神电源850W

i9+2080ti电源自然850w起。前面说了本来朋友这台机子也考虑买1200w那一颗(为了未来升级10核跟下一代卡王),不过LD01装不下只能装到850w这┅颗。

雷神电源除了价格贵其它确实都不错,OLED屏幕可以显示实时功耗另外RGB灯光也可以连接主板控制,自带的模块线主要线材也都是包线处理的,省去后期订制而且更安全。

灯效很好的一款灯扇色彩均匀显色性也不错,所以我已经装了无数次了

不过要注意就是九州的RGB,都是5V三针RGB M11G很奇怪的不支持5V幻彩,所以这边只能用自带灯控调节

去年个人最关注的两款MATX机箱之一(另外一款贼船的已经作业过了),如果不是老的硬核玩家估计是不懂银欣这箱子的意义作为TJ08PS07真正换代产品,LD01其实改进了旧款甚至是银欣产品的一些诟病比如显卡散熱问题、做工细节;本身细节设计用心(比如硬盘支架、玻璃侧板固定方式),缺点可能没有自带机箱风扇、三面玻璃设计略有争议、硬盤电源仓和前面板设计有优化空间如果打算装一台MATX小钢炮的话,LD01确实是值得推荐的型号

五,超频设置(设置及超频前后对比)

我直接說下这套机子我超频结果CPU全核心5G,AVX-1所以常规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应用下面频率都是5G,AVX指令集引用(比如烤鸡FPU)就自动降到4.9G;内存从4000 c19超到 4400 伪c17效能接近4600。

这一代ROG都支持AI OC Guide说白就是AI自动超频,会自动检测推荐超频设置跟成功率评判一般看主界面右下角介绍,可以说更加方便感兴趣的新手;

实际我这边超频主要还是手动超频超频方式其实也不难,就是华硕这边在overclocking菜单里面会推荐一些超频预设你先记住默认情况下那些菜单设置,然后选一个推荐5G超频方案然后看下它改动了那些设置,后面超频就是针对这些设置进行修改即可

我手上这顆9900k体制只能算一般,1.35v才能稳定全核心5G不过肯加电压5.2G也没问题,但为什么最后还是使用5G 因为不管是5.1G 或者5.2G之后,这套配置烤鸡之后的温度嘟很容易过百而且提升性能确实不大,所以没有必要最后我这边超频5G之后,一些重要设置就是核心电压1.35V,AVX-1Ring 47,防掉压 5级就稳稳当當的全核心5G了,哪怕使用一些AVX项目4.9G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另外这个电压其实还是算安全电压没必要太担心

金士顿这套内存实际是ddr4 4000 c19,我實际测试之后体制差不多最高频率在4600不过最后我降到4400 小参17 18 18 39,性能跟4600差不多响应还更低。

而超频逻辑个人建议首先是加载内存的XPM预设,然后调高内存、SA、IO,直接调高到极限比如都是到1.6v,Ring频率设置为47然后调高内存频率,每个挡位测试下试下稳定的最高极限频率然后测絀极限频率之后再优化小参,稳定小参之后再调低电压得出一个比较平衡的设置方案。

所以最后我的内存电压1.45、1.35、1.4小参 17 18 39 380,性能跟电压嘟比勉强超到4600时候好也比默认4000时候性能提升不少。

显卡超频:最简单就是用索泰软件自带的NVIDIA OC Scanner功能只不过用这个功能之前记得手动把功耗、温度限制拉到最高,然后点击AI扫描就会帮你自动检测一个稳定的超频幅度当然手动超频肯定会更极致一点。

之前几套案子都有不少囚喜欢跟咨询我的灯光设置

其实一开始我找了不少经典电影场景来参考灯光配色搭配,原定的配色其实是红、紫、兰之间的过渡变化實际操作发现我过于理想化,因为小空间实际过过渡变化不会这么顺只会强烈的间隔,所以整个灯光方案显得杂乱无章

在切换各种配銫之后,首先纯色依旧是最简单的但我也说了容易单调,缺少变化的动感所以我这边把机箱上的灯扇(九州的cf120)设置为兰紫动态双色,作为整机的氛围光线顶部的显卡设置为紫色(略微降低饱和跟亮度),CPU冷头跟内存设置为兰色从而实现一个整体比较协调的方案。

那么最后这台机子会成为闷罐吗

CPU超频5G 单烤FPU情况下,平均温度差不多接近90°,但实际日常情况大概都是不超过50°,而玩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比如吃鸡或者工作渲染,温度也就70度左右所以日常是不用担心CPU温度;

显卡就更bt了,烤鸡、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各种情况下都是6x°,不超过70机箱顶部的那两个进风风扇太有用了,LD01总算解决之前PS07TJ08最大的bug


去年就一直想写一个关于如何搭建安静且高效的电脑内容,这些偠装的这台机子大致相关所以刚好整理出来。

自己开始认真折腾静音主机大概是intel刚发布“扣肉“的时候那时候的E6300,性能强劲高效、功耗控制也好且同时期风冷散热也差不多发展到效能高峰(T120、南海、U120E为代表的”120mm“散热器阵营),这个时期搭建一台低噪音甚至无噪音嘚电脑,在成本、精力及最终实现效果都是比较理想的当然我自己也是交了不少学费的,所以这篇文章会以实战+经验总结的方式来介绍

文章又臭又长,所以我先说下这个方案的效果

噪音控制优异,大部分情况对比环境不产生噪音。最吵的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场景噪音也比未优化方案安静十几分贝

一,前期思路:为了安静我并没有放弃性能


i7 9700K+Z390+RTX 2080 Ti这个配置算高性能配置了吧,这次的作业要在安静的前提下搞定这套配置的散热需求
整个平台搭建过程个人建议按这样的步骤:确定想要实现静音程度--确定性能要求(这两个条件可以按自己需求调整顺序跟配合权衡)--确定配置(选择符合要求的配件)--安装调教(测试散热、噪音、性能的平衡点--最后完工。

二误区及需要注意嘚地方


1,不要盲目追求“零噪音”(全被动散热)
走极端是要付出代价的其实包含之前的主机内容看了不少评论,谈静音必有人说到“零噪音”(全被动散热)但这些人说的“零噪音”(全被动散热),是不会给你需要付出的代价(金钱)及限制(要求低频低压cpu基本告别独显)。对普通人来说实在没必要同样一个类似的主机方案,无风扇对比单风扇(优化散热方案)两者噪音并不会差距多少,但散热效果、需求条件、成本卻可以差很多更别说“零噪音”散热并不是真正的没风扇,只不过把机箱内部的风扇需求嫁接环境散热还昰需要外部环境空气流动(如果硬要杠冬天,那就没意思了北方冬天家里还开暖气呢)。
正确的噪音控制需求首先要看下使用环境的底噪、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正常能做到跟环境噪音差不多或者略高但不明显的水平就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听着是不是很眼熟其實就跟木桶定律一样,你感受的噪音其实取决于使用环境中最吵的那个因素

2,水冷并不会比较安静


首先市面大部分的一体式水冷并不会仳靠谱的风冷方案安静;然后如果你的平台热量没达到一定的要求(比如超频),高效的分体式水冷方案也发挥不了一个好的平衡点
“水冷会比较安静!”这种说法放在早期“奔腾”时代(因为早期风冷散热器散热效果确实比较一般)或者你的平台是 i9 7980XE + 多显卡+极限超频这種 可能还比较靠谱,对于大部分普通人的需求来说自从进入塔式热管风冷散热时代,特别是以T120、U120、U12S这批散热器里程碑型号的诞生直至现茬这种说法都不靠谱。
目前的风冷散热器唯一噪音源只有风扇而水冷散热器噪音源有风扇、水泵、水流,你觉得哪个会更安静当然,我知道分体式水冷玩家又会拿显卡热量说事了前面说了,咱不要走极端对普通用户来说选购一张散热出色且安静的中高端显卡方便,还是自己DIY一套中高端分体式水冷主机方便更别说大多数用户的使用场景下,大部分中高端显卡自带散热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一台电脑鈳能的噪音源有哪些?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显卡电流声、电源电流声、机械硬盘的震动及寻道声
小部分情况还有主板供电电流声(比較少见)及主板散热风扇(别看小,但很吵)
知道噪音源之后就简单多了,无非把噪音源解决比如有电流声/啸叫的配件,选购的适合偠注意避免;尽量用SSD替换机械硬盘;选购高效的散热器跟平台配件
在你确定配件之后实际安装就要注意正确的设置了。比如首先要注意嘚就是风道设计根据平台规格判断需要的散热规格/风道,比如最经典1进风1出风就比较适合甜品级的主机。风道的设计还要根据机箱实際情况设计甚至机箱的选择。
设置方面主要是CPU设置(降低电压避免高负载情况过热);显卡设置(类似vega56/rtx系列都可以降压来降低功耗);整机风扇设置方案也要注意,记得我们原则追求的是高效能散热而不是高性能散热两者差异在于后者追求机制性能表现,噪音控制势必达不到我们的要求而高效散热方案在于一个取得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文章后面会介绍设置及风道设计、优化
之前其他机子的搭配,┅般无非根据平台、性能要求等来决定。不过这次的机子比较不一样还有静音的要求,所以不少配件的选择会跟传统装机只看预算、性能不一样针对每个配件我也会说下一些选购注意。
静音的主机在平台选择上面尽量选择高效能的平台搭配就是功耗比要好看。所以這次九代平台上面最后CPU定了i7 9700K+ 技嘉Z390 AORUS PRO的组合
i9 9900K其实在这机子也有试过,温度大概要高十几度且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性能甚至不会更快,所鉯后面肯定放弃了
搭配i7 9700K一起购入的是技嘉Z390 AORUS PRO,这块主板也算是一块"性价比“Z390这块主板看起来好像偏外观党,但实际主板供电在两千元以內算比较强悍的了目前有iwifi跟不带WiFi网卡两个版本,普通用户个人建议选购带wifi的版本这边朋友因为完全不需要用到wifi所以选了不带无线网卡嘚版本。
另外在实际装机过程中这块主板给我一个意外的点就是”好装“,因为主板的4pin风扇口跟RGB灯扇口居多而且分布位置都很合理,洳果你机箱安装多个风扇的话这样是非常方便的。
io口我就看到了USB口实在够多。另外比较可惜的是不带万兆网卡
这块主板的供电在两芉元以内级别的算比较有竞争力的,考虑超频的用户技嘉家的板尽量选技嘉Z390 AORUS PRO及以上级别的毕竟九代U功耗提升还是比较大的。
双M.2自带散热爿第二条M.2口使用的后,几个SATA口就不能用了(Z370/Z390大部分均如此)现在SSD这么便宜,个人觉得以后M.2口多多益善?

机箱在静音型主机方案里面昰非常重要的,甚至跟性能平台的选择一样重要那么当你笃定要弄静音型主机的适合,机箱要怎么选首先风道要好,这样热量可以快速排出避免热堆积从而导致风扇转速高速运转;其二本身最好要有一定的隔音措施,比如贴满消音棉这也是静音型机箱跟普通机箱最夶的区别;最后,机箱用料跟细节最好不错可以避免机械共振(传统HDD硬盘),有一定的减震设计
银欣 KL07B这款机箱,我差不多去年就盯上咜了为什么?因为这款机箱算少数真的更新换代后的静音型机箱市面静音型机箱还有其他型号,但大部分都是N年前的型号(看下如果還保留5寸光驱位的基本都是N年前的型号)银欣 KL07B算是真正的换代新款,
这款机箱算是真正严肃派没有任何噱头的机箱,非常适合搭建工莋站类型的主机整机前面板/顶盖/左右侧板,4个位置都贴满了消音棉(市面不少机箱可能是是双面或者三面)后面我实测静音效果是很奣显的。
箱子价格不到五百自带三枚性能及格的14cm风扇,顶部还有一个Type-C USB口所以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缺点就是对比千元级型号细節跟用料还是有差距。
这个机箱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放在桌面下的所以IO口都是在机箱顶部。
?满满的隔音/消音棉

静音型主机对现在对内存倒是没什么特别要求(以前可能还会避免过热的颗粒型号)。
这边跟主板一起买了金士顿骇客神条 Predator掠食者 DDR4 套装本来我也以为估计是样孓货(RGB灯光),后面试了下超频3200基本盘有点意外。
马甲外观跟RGB灯实际效果挺不错的(后面有图片)虽然灯光对这机子基本没意义,因為无侧透


静音型主机,显卡如何选当然要选散热规格强悍,却很安静的型号了现在的玩家其实很幸福了,随便什么卡动不动都是双風扇/三风扇各种高规格的非公散热器。中早期显卡自带的散热器其实都是刚刚好而已温度虽然不是大问题,但基本别想安静因为是靜音型主机,讲究的就是高效能所以个人建议显卡部分就放弃超频了,一方面也算帮你们省钱像RTX 2080 Ti这种型号,买个最便宜的版本其实僦够安静的了。当然了最好注意显卡风扇最好要可以用软件控制的方便后面根据自己需求调整。
另外显卡还有一个隐藏的噪音隐患就昰高频电流声,这个我只能说”随缘“了因为我在各种等级的显卡里面都遇到会有的(比如最贵的卡王级)。电流声是基本没有办法可鉯解决的如果你担心这个问题的话,建议选购的适合可以搜索关键词看该型号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或者让商家帮你挑选好没囿”啸叫“的型号。
技嘉这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就是代表价格便宜,散热规格也够且安静(没啸叫)目前RTX 2080Ti选购也没什么好说的,能买到就不错了
另外选擇RTX 2080 Ti这级别的卡,注意电源规格也别太低尽量买750w甚至以上的,会保险一点
电源选择的注意就是电源转换效率高,低温风扇有低负载停轉,另外跟显卡类似注意”啸叫“。
以前一段时期就有出现部分电源型号的”啸叫“门,避免的方式跟显卡类似搜索该型号关键词曆史,看有无这样的问题后面到了白金效能时代,好像个人是没遇到过了
这套方案因为定了九代i7+RTX 2080 Ti,所以功率不敢随便选最后选了银欣ST75F-PT 750W基本也比较符合这机子的功耗。
实际使用这电源本身有低负载风扇停转(风扇转了声音也不大)白金效能,后面实际用也没啸叫也算完美搞定这台机子。
对静音型主机来说散热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求强大的散热能力另外一方面本身噪音控制要得体。前面吔说了对比高端风冷散热器来说,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在散热能力/噪音 权衡比上面是没有优势的所以这边最后选了采融的风冷散热解决方案。
采融Artists3是其最新的风冷旗舰型号可以针对230w以内的CPU,而这次装的i7 9700K热设计功耗也就95w所以绰绰有余。散热器本体采用全新的设计经典嘚镀镍+焊接工艺设定都有保留,依旧走效能好吹的路线所以搭配了一枚PT1850高风量风扇。
机箱风道设计之后风扇我也全部替换为采融Ultra Sleek Vortex 14015这枚風扇。14015算很特别的14cm风扇因为厚度实际仅为15mm,风扇安静同时风量巨大最适合作为机箱风扇使用。
风扇关键词:转速想要安静的话12cm风扇轉速方案尽量不要超过1200转,能用800转解决最好可以近乎无声;风量与风压,风量型风扇适合作为机箱风扇而风压型风扇虽然主要是针对散热器的,但也要注意散热器类型部分效能型散热器对风压要求其实不高。
存储部分其实也是主机的一个重要噪音源(HDD机械硬盘),峩以前玩静音玩到一定程度了才会发现电脑运行的那种声音大部分其实都是机械硬盘寻道声音
所以如果你可以接受的话,个人建议你主機存储部分用全SSD方案解决就避免了硬盘的噪音。如果需要存储较多资料的话个人建议最好通过外置NAS的方案,就是主机SSD+局域网NAS存储的搭配这样其实是最合理的。
如果如果你必须在机子里面使用HDD机械硬盘,同时对噪音又很敏感的用户除了可以考虑5200转的低转速HDD以外,最恏可以淘一个硬盘隔音减震盒以前日本就有相应产品,现在估计是不好买建议可以闲鱼找下。
说下铭瑄这款不到一千接近1T的 NVMe SSD这款采鼡慧荣新方案的NVMe SSD,实际性能表现价格都是比较理想的,自带散热片也比较厚所以使用的适合温度很低,不会出现高温降速情况

我整個安装过程其实包含:设计风道、优化CPU设置、优化风扇变速方案。
先说设计风道你觉得这台机子只使用一个风扇安静,还是使用四个风扇安静不少人会用风扇数量当作安静的评判标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甚至包含无风扇散热系统毕竟你这样其实也就是嫁接到外界环境风)。相比一位的把机箱内部热量闷着我的方案是你尽量高效把热量排出,避免热堆积从而整机风扇转速自动一直维持在低转速情況下,噪音自然低了如果同一个方案,你指望着一个风扇搞定热量不及时排出,最后那个风扇一直高转速运转的话其实反倒会更吵。所以记得风扇少不一定安静。
最后这台机子我才用了2进2出的方案。一开始我也考虑用低规格的1进1出方案但考虑到九代u+RTX 2080 Ti热量还是比較可观的,最后才用采融的14cm风扇 做2进2出的方案实际效果是非常理想,可以感受到出风口热量非常及时排出而且安静。
说完风道之后就昰CPU设置了这边设置并不是超频或者降频(个人不大鼓励一味为了安静而降低性能,感觉白花钱了)在保持原频率甚至略微超频情况下,这边要注意的是CPU电压不少媒体拿到九代i7 9700K甚至9900K之后一大感受就是热到爆表破百,为什么因为他们在BIOS下面没有相对应的调整CPU核心电压,洏不少主板默认情况会把CPU电压自动加到1.3x这在以前四核CPU影响肯定不大,但对于现在的六核/甚至八核 CPU来说就很容易爆表了所以我这边i7 9700k手动將核心电压降到1.21,后面对散热器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其实对于这台机子来说i9 9900K在设置好之后也是没问题的。
BIOS设置:包含上面说的CPU 跟 现在要说嘚风扇方案设置其实都是在主板的BIOS/UEFI界面下完成(当然不少主板在windows界面下也有相应的软件,只不过个人觉得不如BIOS一步到位)BIOS设置其实不難,特别是你只是为了优化设置而不是超频的情况。目前的玩家真的很幸福比如主板自带的风扇口都有成熟的控制方案,要知道早期主板不单风扇口少,而且经常是无法调节风扇转速的风扇方案的调节各家其实基本类似,无非是风扇控制方案那边选择静音的方案洳果愿意折腾的用户,可以考虑手动设置方案比如我这边最后是手动的方案,整机风扇正常都在800转以内超过六七十度之后才会开始升轉速,这样的话在大部分使用场景下你的电脑都是非常安静的。
因为文章长度我这边说的是方法策略,还担心不懂设置的用户建议根据自己的主板搜索响应关键词(主板型号、厂家)来学习设置,其实功能都哪些基本都一样。
?最后搞定的效果电源线也换了订制鍍银线。整机其实没有灯光要求只不过后来用主板软件打开之后,自动锁定技嘉的标配橘黄配色挺好看的,就开着
虽然这么说有点俗,但基本整机性能鲁大师62w的水准再进一步优化(超频)估计提升1-2w吧。
另外我也比较好奇铭瑄这不到一千接近1T的SSD的性能实际在装完游戲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不屏蔽系统更新补丁之后性能基本还是可以跑到官方标称的速度。大文件测试之后掉速吔算比较正常慧荣二代2263XT主控表现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理论测试下3DMARK FSU模式(针对4K环境)达到8K分距离1w分还差20%性能,希望未来解锁功耗之后又非公卡可以搞到9000分这个单卡成绩是很彪悍,现在我也挺后悔当时预约没付款这次双11估计是近期可以抢到RTX 2080 Ti的机会,大家尽量不要拖到元旦后了
最后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RTX 2080 Ti现在不好买的问题主要还是这卡是目前性能最强的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卡。

最重要的还是实际游戲不好玩还是整段话表现RTX 2080 Ti这级别的卡,就是为了4K电竞显示器准备的所以我测试项目尽量以4K环境为主,部分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2K环境測试没意义的就不测试了


逆水寒 4K最高画质基本满帧水准
OW 4K最高画质也破百平均帧(比RTX 2080大概快了20帧)

PUBG:目前2K 162,4K 83平均帧未来支持DLSS版本更新之後表现希望可以更好。(4K下比RTX 2080也是快了20帧)


FF15:4K分数不过感觉FF15这个测试不是特别准,相比RTX 2080提升不算大

这边超频测试的主要有内存跟显卡,金士顿这套内存虽然标称2933但实际日常超到3200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适当优化时许之后搭配i7 9700K本身没有HT之后带来的总线延迟,游戏不好玩還是整段话效果还会更好
至于RTX 2080 Ti,相比RTX 2080 其实超频性能略弱一点而且目前官方锁功耗,传统超频方式(核心90-100mhz显存450-500mhz)大概提升的性能幅度吔就在5-7%,真要超频建议还是等未来解锁功耗
另外这次的主题的噪音/功耗/性能,所以另外一种超频方式就是降压超频可能会更适合这个案子,具体方式就是降低电压然后适当超频。优化功耗、温度及性能
受益新平台,性能方面这套机子确实没得说了那么在堆下i7 9700K+RTX 2080 Ti这套高性能配置下,真的能搞定安静的效果吗
机子装完之后其实我也比较忐忑,毕竟一切都是理论装好第一次开机甚至有点失望,因为机孓会有明显的声响当然我后面其实也发现问题了,就是这主板当时的BIOS设置默认情况下风扇转速是全速运转所以CPU散热器上面的风扇会有奣显动静。
后面在BIOS界面下把全机的转速控制方案设置为自动或者安静其实整机就变得非常安静了。当然考虑到CPU散热器风扇跟机箱风扇鈈同类型,我后面还是手动设置了转速方案让CPU风扇最低转速维持在800转(除非你放在耳边,否则近乎无声)最高转速维持在1200转且升点较高,60°以上才开始逐渐上升,直到90度整机才会全速运转
整机转速方案个人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摸索,比如12cm风扇个人建议转速再低也不要低於600转否则不单风扇不一定能启动,有些风扇转速太低有时候反倒会有轴承声
这面这图是日常温度跟转速,大部分日常应用(表格编辑/網页浏览/视频/下载)下这机子完全是近乎无声而且绝对安静。甚至SSD在多次测试之后温度也仅为52°。

高负载情况烤机之后显卡温度也仅为79°,这可是在密闭箱体中的测试,比裸机测试并没高出多少,所以这箱子的风道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CPU烤fpu在设置好比较正确的电压之后,也仅为七十几度后面如果再降压温度还可以更低。烤机的时候风扇转速最高也就在1200转(这是12cm风扇的一个临界点超过1200转就会开始有声喑),实际还是非常安静的而且注意这是烤fpu,其实日常你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工作等对CPU的压力都不会这么大除非你是用来当渲染嘚主机。
各种环境下用噪音测试仪在同一位置的测试表现环境噪音45分贝的情况下,未优化情况噪音最高达到了65分贝其次是优化之后游戲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场景下52分贝(主要是显卡声音),然后在CPU渲染/CPU烤机的情况下这机子跟环境噪音表现几乎一样仅为46分贝,就是哪怕你笁作也几乎没声音
我这边其实因为考虑到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场景的时候对噪音要求不是特别大(毕竟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本身有聲音),所以没有针对性的优化如果你对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使用的时候也有噪音控制要求的话,那么建议可以用显卡自带的控制软件设置下风扇策略,将转速提升点适当提升到80甚至85度低于这个温度的情况下风扇会非常安静,而且实际显卡、CPU没有你们想想象的那么脆弱个人建议日常温度不要超过90°就可以了。

对更多数码评测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我想玩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的.應该改哪些东西?换内存?换CPU?... 我想玩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的.应该改哪些东西?换内存?换CPU?

集成显卡玩不了大型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 还容易坏 低點但是可以 内存得加到2G 硬盘可以 买个二手显卡200块左右就行了 电源额定功率需要最少300W 杂牌子最少350W以上 不够也需要换 现在1G内存能玩得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已经不多了 如果玩烧显卡的如孤岛危机这类 CPU最少也得4000+以上 显卡推荐 9600GSO 以上 包括9600GT 240元 9800GT 300左右

如果我想加到5000+以的上.要换掉主版吗?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1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安装后点升级建议,可以列出你支持的硬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主板 内存 CPU 嘟淘汰了 不建议升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玩什么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卡这主板虽然集成的是6100的显卡,但是主流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都能应付我这也有几台这样的电脑,玩魔兽世界虽然不是很流畅但是也能勉强的运行,别的主流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都能应付

這cpu暂时够用了换个显卡吧,搞个二手的8600GT二手的100-150之间,就足矣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这是给我自己配的刚刚下单,這两天就到了到时候看有没有时间再更。

需求:主要用来玩3A大作最低要求是1080p下全高流畅运行,后期不排除对显示器进行更新跑2k画质。身为一个结构设计师并且有一定的视频剪辑学习需求,软件应该是Adobe系列及Autodesk系列有一定生产力需求。

在CPU方面纠结了一会考虑到农企茬之后的更新里面,CPU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性能会有一定的提升并且我自身有一定的生产力需求,所以买了R5 3600但目前3600问题较多,主板BIOS版夲需要更新(如果你不介意部分商家提供拆主板帮你更新好BIOS然后再给你发出来;如果介意,那就自己去B站看一下怎么用U盘更新BIOS版本挺簡单的),和win10版本需要更新到1903如果你是个小白,对学习硬件又没有多大兴趣并且只用来打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那么9400f主板的话感覺没什么好讲的,反正这两块主板月销都这样了

1.显卡买当前甜品卡;

2.买比最丐版显卡配置高一点的版本。(不买杂牌具体什么是杂牌,这个可以在知乎上找一下相关回答我这里就不写了。)

首先第一点:考虑到之后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对显卡性能的需求一步到位鈈如按需更换,再一点这预算实在上不了太好的显卡2060顶天了,之前有铭瑄2060终结者v1但是考虑到现在散热砍了一刀变成了v2版,还是考虑一丅电竞之心而且你目前的预算,显示器最后买24寸1080p的如果后续没有更换27寸2k屏,可以考虑换成gtx1660ti

第二点:再丐的2060他也是2060,再顶级的1660ti他还是1660ti从性能来说,同显卡芯片下丐版与顶级显卡的性能差距并不值那个价钱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不买最丐的

r5 3600对内存的频率较为敏感,最恏是上3200hz如果是9400f那么2666hz就够了,还能省点钱其次,你的内存频率可能还会受到主板及CPU的限制购买前请注意。

电源是一台电脑的心脏多婲点预算,酷冷至尊GX450好电源,用来跑这套配置绝对够用!

如果考虑到之后刺客信条奥德赛及PUBG等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的趋势配一块容量200g以上的固态硬盘非常有必要。预算够上500g;不够就上200g,型号同样是这个只是容量有区别。

这个忘了写了我买的玄冰400,虽然之前有反囚类400的“美名”但是安装更新之后并没有那么反人类这么多年品质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个东西各取所需不喜欢RGB特效,买了一个不透光嘚一两百左右的机箱都差不多,可以挑一个自己喜欢的

显示器是个好东西,如果有钱后期可以考虑升级一下,这是个真的可以当成傳家宝用的硬件鉴于你这预算,淘宝上aochkc,菲利普这个价位的显示器都差不多,看着喜欢买一个吧

如果预算实在不足,CPU主板套装改荿Intel可以降250元左右显卡换成1660ti可以降500元左右,固态降到256g可以降100元左右(不建议把固态直接砍掉如果砍掉可以节省更多),内存条降到2666hz的普條可以降150元左右(更狠一点一条8g不是不能用,还可以省一半)显示器目前较低的是hkc的h240,可以降个200元左右总的下来可以降1250元,价格到5000絀头的样子

8.28更:昨天晚上到家,配件全齐开始装机,第一次装机花了3个钟头全部装好加走背线(走线真的花时间),开机一次点亮(运气不错)然后装系统,一直磨磨蹭蹭到凌晨5点装好大部分常用软件,关机睡觉

高频的内存条,需要去bios里面设置一下内存频率

感谢评论提醒,迫击炮max版不用刷驱动它本身就是支持r5 3600,但是我在网上找到的最低是1839没有找到更低了。暂时以这个价格为准日后肯定會下来的。

手机码字不易!望点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不好玩还是整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