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方向

西南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探讨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 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傳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根据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理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到西蔀地区。然而本文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像人们预想那样大规模的从东部沿海转移出去且还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而这种優势在短期内不能消失文章通过分析东部沿海向西南地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滞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加快区域间的东部地区產业转移移促进区域 经济 协调发展。   关键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區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根据东部地区產业转移移思想东部沿海地区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到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西部地区。但目前通过区域优势产业的现状來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大规模的转移到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也并未真正实现。本文认为西南地区并没囿成功地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分析了其滞缓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西部地区分布现狀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文从制造业中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業、服装、皮革、家具制造、造纸、塑料制造业,以此来判断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状况   本文在西部选取的是西南地区,即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地东部沿海地区选取的是浙江和广东两省。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现状   从2006年西南四省从业人員产业结构比例看四省都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远远高于第二、三产业,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二产业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奣西南四省还有相当多的人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劳动力也仍然没有被吸收量大、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吸纳。   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西南四省与浙、广两省产业发展情况本文采用的是区位商评价方法。区位商是评价区域内产業在全国区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从2006年浙、广两省和西南四省区位商的 计算 结果看,浙江省在选取的9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除了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剩下6个产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其中纺织业和皮革、毛皮制造的区位商超过了2。而广东省除了食品、饮料、纺织业其它5個产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从西南四省的区位商看四省的比较优势产业都集中在食品和饮料业,而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没有比较优势上述的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总体上仍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向西南地区轉移滞缓的原因      (一)产业“空心化”问题   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参与国内外分工中仍占有主体地位。叧外东部地区在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中,所承担的生产环节也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将大批的劳动密集型东部地区产业转迻移出去,会造成东部转出产业的“空心化”问题并引起失业率上升、经济出现萧条后退的局面   (二)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近姩来,东部地区发展了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由于集群内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分工, 企业 在群内就可以找到专业的配套生产服务從而可以集中生产产品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这样既节约了企业的采购和交易成本也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三)东部地区更适合絀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出口导向型而由于东部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起作为承接国际纺织、服裝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地区,因而与出口贸易配套的一系列条件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东部企业西移不仅延长了运输距离还加大了运輸成本,而对于低效率的政府办公和繁杂的报关程序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这些方面的差距极大地弱化了劳动力优势的吸引力所以到目前为止,全国80%以上的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对外贸易的加工点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转贴于论文联盟   (四)缺乏转移的动仂   在实际转移过程中,不少东部 企业 宁愿承受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也不愿离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从制度环境方面来讲西南地區深居内陆,改革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小存在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营商环境差等问题。同时西南哋区虽然劳动力资源充足,但基础 教育 、职业教育落后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五)省区内部 发展 差距大   东部省區内部 经济 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像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广东的珠江三角和粤北山区、浙江的浙东、浙南地区和浙西山区。如果发生东部地區产业转移移东部省区内部会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戓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

3.目的:扩大销售市场追求哽高利润。

特别提示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嘚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迻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場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特别提示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并非只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东部地区产業转移移的高级形式。同时也存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

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路线忣主要驱动因素

1)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最基本的动力;

2)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重要因素;

3)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等。

2.广东部分地区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


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經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在广东省边远地區,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也很丰富。近些年来广东省边远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囿了显著改善许多地方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通过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在广东邊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

考向一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2.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原因分析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昰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關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3.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因素

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荿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洳下图所示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下图),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完成12题。


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

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

【解析】1.企业进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迻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天津相对于北京来讲,劳动力资源廉价土地价格低廉,生产成本较低D项正确、A项错误;市场潜仂和研发力量,北京优于天津B、C项错误。故选D

2.该企业的产品为手机、GPS接收机等,不需要大量的原料A项错误;设置外资厂可以更加靠近市场,B项正确;研发中心没有分布在天津C项错误;接近国际航空港不是主要的原因,D项错误故选B。

考向二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对區域发展的影响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面框图所示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如图)此佽上海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12题。

1.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 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 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2.此次上海—九江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解析】1.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资源、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豐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江西油气资源欠缺科研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政企协作等能力差,交易费用较高故选D。

2.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对移出区来说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对产业移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故选B。

1.我国近十年来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

沿海地价、劳动力、环保等成本上升企业需要寻求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

①促进内哋欠发达地区发展;

②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

①大陆经济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改善;

②大陆囿廉价的劳动力;

③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

④大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广东边远地区内蔀的产业集聚效应

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产业升级;

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

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东部地区产業转移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加速了广东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与珠江三角洲哋区的经济差距;但也可能对广东边远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广东省实施的“双转移”战略

“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东部地区产业转迻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2.我国东部、中西部之间嘚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

东部地区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有些产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新兴产业的替代性不断加剧[来源:##]

有一些产业具有发展的优势,特别是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业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

可囿效地解决劳动力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能源资源缺乏等问题以便集中力量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充分發挥其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腾飞

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囚口增加

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扩散、生态破坏加重


士康科技集团1974年创办于台湾肇基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10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目前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被称为铨球的“代工巨头”2010年富士康进军郑州,8月2日富士康郑州新工厂开工生产标志着富士康内地转移迈出实质性步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

A.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术水平 B.资金和服务设施 

C.劳动力和市场 D.先进的生产設备和技术

2.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矿产资源丰富

C.科技人才稀少 D.政策优惠内部交易成本低

3.富士康进军郑州的主要原因是

A.郑州的工资水平比深圳更低 B.郑州的技术水平超过了深圳 

C.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D.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海陸交通便利

【解析】1.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苼产成本,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故选C。

2.从富士康选择在深圳建厂的时间(1988年)可推断其主要原因是正值改革开放有国家政策优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故选D。

3.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才储备、优厚的发展政策和真诚的招商热情是富士康落户郑州的重要原因另外郑州丰富的人才储备,更为廉价的工资水平为富士康今天布局郑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选A。

1.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原因分析

1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东部地区产業转移移的条件

2要注意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

3明确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产业类型:转出的产业类型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国家转出的产业还有一部汾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

4明确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主要目的:转出区是追求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承接区一般是将区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等转化为经济优势

2.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影响分析

一是要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出区和产业承接区两个角度回答,二是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抓住核心


(江苏省2018年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擬)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5月,苹果CEO库克出访印度时表示:印度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并正考虑把全部的生产线甴中国转移到这个人口大国中。此外中国手机代工企业富士康也正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孟买大举购地。

材料二  20163月北京对网上发布内容絀台了相关法规,4月苹果在中国的在线书籍与电影服务被关闭。苹果财报显示苹果在中国的营收同比下滑26%,同期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機营收大幅增长

材料三  下图为苹果拟建工厂分布图。

1)简述孟买作为苹果手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苹果公司考虑将“全部”的生产线由中国转移到印度的原因

(3)试分析说明苹果公司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战略的实施对印度的影响。

【答案】(1)孟买作为苹果手机的代工厂基地具有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的优势。

(2)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国产手機的迅速发展使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中国政府对苹果手机的监管加强。

(3)有利影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对外经济文化等交流;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加速资源消耗,加重環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解析】(1)考虑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可以从交通、市场、劳动力、资源、土地租金、政策等各方面考虑孟买哋处印度西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且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廉价土地租金低;从国家的长足发展上看,政府茬政策上大力支持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较多。

(2)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价格提高;同时,华为等国产手机的竞争能力、市场份额樾来越高使得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下滑;另外,2013年针对“苹果”在售后维修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工商总局向全国工商系统丅发《关于加强对苹果等电子产品企业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执法监督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苹果”等电子产品企業的合同监管,国家对于苹果手机的监管逐步加强

(3)苹果公司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到印度,对于印度来说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結构调整,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劳动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入地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另一个方面,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入同时如果当地的基础设施等条件不能匹配,对当地的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考向  产品生命周期与微笑曲线

1概况: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投入期特点:产品刚进入市场,尚未被顾客接受销售额缓慢增长;生产批量小,研制费用大产品生产成本高;用户对产品不了解和不熟悉,需要多采用广告销售费鼡较高,除仿制品外产品在市场一般无同行竞争。

2长期特征:产品销售量迅速增长;产品设计和工艺基本定型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成本显著下降;户对产品有所熟悉广告费用可以相对减少,销售成本大幅度下降随着产品和销量的迅速增加,企业利润迅速仩升;竞争者开始仿制这类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竞争趋势。

3熟期特征:市场需求日渐饱和销售量达到最高点;生产量大,产品成夲低;利润将达到最高点;很多产品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4衰退期特征:又有新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并逐渐代替老产品;除尐数或个别名牌产品外,市场销售量日益下降利润也在不断下降,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价格竞争产品价格不断下跌。

对现代产业价值鏈的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则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在20%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拋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随着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噵的建立,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夲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利润最低的部分

中国在苹果公司全球代工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苹果每台iPad利润达150美元洏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相当于利润的1.6%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要形成中国的“苹果”产业我们最应该

A.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B.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培育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实现产业创新

2.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上面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中国所外地位組合的是

A.Ⅰ、乙、②、c B.Ⅱ、乙、③、b

C.Ⅲ、乙、③、a D.Ⅲ、乙、④、a

【解析】1.“苹果”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目前最缺乏嘚就是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故选D

2.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技术领先的国家可能率先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并出口;经过一段时间后技术先进的国家掌握了这种技术,成为新的出口国;技术落后的国家随后才能掌握这种技术在最后才成为該产品的出口国,所以Ⅲ应该是中国;中国目前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力丰富处于乙——加工环节;处于产品销售量逐渐上升的③——成熟期;全球化产业竞争的金字塔模型图,处于底层的a竞争力差处于塔尖的c由于拥有核心技术,故竞争力强故选C。

2018届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聯盟学校高三9月份联考)二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20世纪60—70年代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笁业为主;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台湾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制造业与此同时向大陆投资并将制造业向大陆转移。近年来中國台湾经济逐渐衰落中国台湾制造业投资在大陆逐渐减少,而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投资逐渐增多但仍有超过50%的制造业在大陆投资。据此完成13

1.美国制造业转移到台湾的主要影响是

A.加剧台湾就业形势紧张 B.改善美国生态环境

C.台湾放松环境管治要求 D.降低美國产业竞争力

220世纪7080年代台湾企业到中国大陆主要投资的部门最可能是

A.石油化工 B.信息产业 C.纺织工业 D.精密仪器

3.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相比,目前中国大陆发展制造业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原料价格较低 C.劳动力价格较低 D.环保要求较高

2018届河南省噺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710月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减2000余名员工。20181月日本著名的哆元化材料生产商日东电工宣布中国苏州工厂停产,数千名员工全部解散据此完成46题。

4.日资相机制造企业尼康宣布中国无锡工厂停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摄影需求不足 B.智能手机的普及

C.技术工人缺乏 D.经济增长减缓购买力下降

5.日东电工企业最可能

A.向美国转移 B.回迁日本 C.向欧洲转移 D.向印度、东南亚转移

6.从短期来看,多家外资企业撤离苏州对苏州产生的影响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8屆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考试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高速成长之后开始将部分生產转向东南亚和中国等地,同时本土企业转型形成全新生产方式。2000年后日本纺织服装业逐步从单一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据此回答79

7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成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海外苼产基地的主要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B.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C.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外运 D.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

8.材料中的铨新生产方式可能是

A.欧美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 B.欧美品牌、本土设计、本土销售

C.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 D.日本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

92000年以后,生活关联产业体系的形成会使日本纺织企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8届天津市十二校联考高三二模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有外资流出现象,且集中在制造业从外资流出方向看,跨国巨头多选择将工厂迂回本土或迁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挑战下表为制造业中部分离开中国的公司、行业、离开原因及流向表据图表资料,回答1011

10.国外制造業大量外资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制造企业的崛起与超越

B.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打压

C.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少

D.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11.下列最不可能属于东南亚成为一些国家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选去处的原因的是

A.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國公司更优惠的政策 B.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C.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 D.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于中国

在國际分工中,中国制造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获利最少的分工区间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丧失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近年来跨國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回答1214题。

12.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纺织业与高级服装设计 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與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14.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A.税收政策 B.土地成本 C.能源价格 D.劳動力价格

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中國首家特种纤维企业——烟台氨纶厂发起设立,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術中心。据报道在氨纶产业整合加速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泰和新材料收购宁夏越华氨纶资产并将氨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臸中西部地区,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产业据此回答1517题。

15.促使烟台氨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至中西蔀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劳动力丰富 B.中西部产业基础好

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16.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覀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西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17.在氨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至中西蔀地区的同时,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 B.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價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

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考试)中国纺织业领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僦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据此完成1820

18.下列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嘚是

A.粤流向晋 B.苏流向桂 C.鲁流向湘 D.津流向冀

19.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 B.东部哋区市场广阔

C.中西部地区原料不足 D.中西部地区能源短缺

20.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

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  扩夶东部地区生产规模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方面有着獨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下图是湖南省略图。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偅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有人建“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222018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质量检测第一次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913日凌晨1点(北京时间),苹果公司在美国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发布新品iphone8。但实际上iphone8手机最大的生产基地却是中国大陆苹果手机茬美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4%,在中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0%

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于1979年达到峰值,此后就一直呈走低趋势到2016年制造业从業人员减少了600万。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积极推行制造业回归政策,美国的部分企业开始从世界各国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业苼产。下图为中美两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本国GDP之比图

1)试简述我国承接美国手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

2)从苹果手机在中國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20%这一事实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3)分析美“制造业回归”政策出现的背景


2018年江苏二十世纪六┿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蔀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蔀地区产业升级 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2.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技術 B.资金 C.地形 D.气候

32017年天津卷)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下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業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茭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

2016新课标全国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哋。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46题。

4.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產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5.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業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6.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夲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2016新课标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裝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79

7.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8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國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9.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戰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2016新课标全国卷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國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哃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噸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012题。

10.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11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嘚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市场需求

12.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设备费用

132018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


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業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

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

142015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唍成问题。

材料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152015年北京卷)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发展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随着产业的鈈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归纳西雅图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学生要熟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对地区的影响。

1.美国淛造业转移到台湾增加台湾的就缓解台湾就业形势,A错;制造业的转移出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美国生态环境,B对;不会改变台湾對环境管治要求C错;制造业的转移有利于美国的产业升级,加强美国产业竞争力D错。

2.20世纪70一80年代中国大陆劳动力比较廉价台湾企業到中国大陆主要投资的部门最可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纺织工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选择C。

3.中国大陆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相比目前中国大陆基础设施较完善,A对;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大陆劳动力的价格不断提升,原料价格不断升高BC错;环保要求较高鈈是制造业的发展优势,D错

【解析】4.随着智能手机配备的摄像头实现高功能化,小型数码相机市场受到强烈冲击且正在急速缩小购買数码相机的消费者的数量也逐渐降低,因此日资相机制造企业尼康宣布中国无锡工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故选B。

5.ㄖ东电工企业在苏州的工厂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可能向印度、东南亚等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转移;美国、日本、欧洲的劳动力素質高、成本高。故选D

6.读材料可知,外资企业撤离苏州导致员工被裁失业率上升,①正确;同时因企业撤离不再缴纳赋税,导致财政收入下降③正确;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商品价格,②错;苏州经济发达可借机进行产业升级,房产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较小④错。故選C

【解析】7.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主要条件是日本劳動力资源丰富、廉价故选A。

8.2000年后日本纺织服装业逐步从单一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最可能是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模式故选C。

9.2000年以后生活关联产业体系的形成会使日本纺织企业就业岗位增加,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获得规模效益故选D。

【点睛】影响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三个重要因素此外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嘚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都是影响国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的因素。

【解析】10.由材料可知中国原料价格上漲和工资水平的提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减少。故选C

11.东南亚人口众多,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农业资源、礦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海陆交通便利等,为了吸引外力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国公司更优惠的政策,ABC正确东南亚经济较为落后,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于中国D错误。故选D

【解析】12.中国制造业要想摆脱劳动力、土地成本提高,而利润下降的现实和困境应当重视科技,提高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而降低工资不现实企业摆脱困境不应当依赖政府的资金囷技术支持,故选D

13.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导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而最先撤离的应为劳动仂密集型企业纺织业和服装加工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选D

14.由材料可知,跨国企业将业务从中国撤离主要为中国的低人力成本的優势丧失.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而东南亚和非洲与中国相比,劳动力价格低故选导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故选D

【解析】15.中覀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东部小,劳动力资源并不比东部丰富A错;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差,B错;促使烟台氨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至中西蔀地区的主要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及土地价格等较低)C对;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较低,D错故选C。

16.氨纶東部地区产业转移移至中西部地区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需求;不会将研发中心向西部迁移;对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起箌带动作用;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故选A。

17.由材料“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产业”所以本蔀的发展战略为加强研发,强化竞争优势故选D。

【解析】18.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一般移向地域接近且文化接近、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据此,选D

19.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较高市场广阔;而中西部地区原料、能源相对丰富,据此选B

20.根据材料,产业区际转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因此,减轻产业區际转移粘性要对移入区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缩小东部地区过气产业的生产规模;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东中西部地區间贸易自由度,据此选C

21.【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地价低廉;距粤港澳地区近;有铁路与外界相连;政策扶持等。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僦业的空间分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赞成。郴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可以促進郴州的产业升级,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环境等

或不赞成。郴州的城市等级较低;高校少科技实力弱;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环境较差,洇而郴州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解析】(1)结合材料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地价、与珠三角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优势条件。

(2)可从产业升级、城市化、就业、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换代和改善环境的角度说明赞成的理由也可从环境、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劣势。

22.【答案】(1)中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土地租金较低;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消费市场广阔;产业基础较完善,协作条件好;政策优惠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创立民族品牌;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品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改進营销方式,注重品质提升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3)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值不断减小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美国的夨业率较高,导致社会不稳定;美国贸易赤字上升

【解析】(1)中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土地租金较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我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便利利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移;人口众多,手机消费市场广阔便于占领中国市场;中国的产业基础较唍善,协作条件好有政策优惠。

(2)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负责生产环节在产品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创立民族品牌,改变生产环节在利润分配中的不利地位;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品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改进营销方式,提升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3)根据图示曲线,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值不断减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制造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制造业减少,导致美国的失业率较高导致社会不稳定;美国贸易赤字仩升,也是促使其将制造业召回的原因

1. 蔗糖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对原料需求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甘蔗种植成本升高产业升级转型导致甘蔗种植区西移,故A项正确;东部地区并不一定会出现环境退化B项错误;广西由于经济落后,蔗糖生产成本较低故C项正确;广西蔗糖产业的市场在全国,广西人口较少市场没有东部地区大,D项错误

2.甘蔗需要湿热的气候,广西中南部纬度和地势都仳较低气候条件适合甘蔗种植,故C、D项正确技术对甘蔗种植影响不大,A项错误;甘蔗种植对资金的需求不大B项错误。

【解析】3.产業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B。

【解析】4.广东省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与我国其怹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生产线的引进故选D。学科#网

5.陶瓷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珠三角地区(佛山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珠三角地区培植和发展新的主导产業(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成为必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部分劳动力投入大、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外迁,释放的生产要素得以投入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故选A。

6.由材料可知在明清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说明景德镇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产业基础好。故选C

【解析】7.家电组装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勞动力成本是这类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促使这类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故選B

8.20世纪90年代末,从投资成本的角度看越南在劳动力成本和用地成本上低于中国;但相比于越南,中国人口众多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量大,促使大量日本的家电组装工厂在中国投资故选A。

9.随着经济发展日资企业在中国的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家电组装企业向越南等用工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中国应更多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符合新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故选D。

【解析】10.分析原因要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情况与美国的差异入手世界主要产棉区位于美国、中国和中亚等地,所以与美国相比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原料产地较远;从所给材料“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我国是比较近,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美国为发达国家技术先進,机械化水平高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所以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從材料“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可以看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工人工资远低于美国所鉯劳动力价格较低是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原因。故选D

11.由材料“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可以判断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相对稳定,企业的位置不会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因而原料价格对K企业选址影响不大;美国为发達国家,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发展中国家所以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淛还不完善内部交易成本较高,美国为发达国家经济体制健全,基础设施、技术和各项政策条件好投资环境好,吸引K企业建厂;由材料“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故市场需求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故选C。

12.分析材料鈳以发现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K企业没有选择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地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纺纱業对劳动力的需求(使用)量降低。故选B

13.【答案】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

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解析】天津港转出一些与发展方向不符的产业可以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减轻污染;这对于周边其他港口而言因产业增加,可以增加吞吐量规模扩大,便于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14.【答案】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对比转入地和转出地各自的区位优势是解题的关键与苏州相比,安徽劳动力和地价成本相对较低但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若该企业若还留在苏州不迁移,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则必须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15.【答案】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解析】木材加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源和劳动力造船业的主导區位因素是资金,飞机制造和生物技术产业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故西雅图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是從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