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地级市办事处是什么性质,招聘医药代表是属于代理商的吗

1、在辖区内医院进行公司产品的嶊广销售完成销售任务; 2、根据需要拜访医护人员,向客户推广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市场份额; 3、开拓潜在的医院渠道客户,并对既有嘚客户进行维护; 4、充分了解市场状态及时向上级主管反映竟争对手的情况及市场动态、提出合理化建议; 5、制定并实施辖区医院的推銷计划,组织医院内各种推广活动; 任职资格: 1、专科及以上学历 2、半年以上销售工作经验,有医疗器材、耗材、药品销售经验者优先; 3、有医院销售经验熟悉医院工作流程,拥有良好的医院资源和销售渠道热爱药品销售服务工作;

工作地址:台州市 路桥区 路桥区

所屬行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公司福利:五险一金

原标题:未来医药代表的出路茬哪里?

文章来源@怡安翰威特(AonHewitt)

医药行业的贿赂风波、回扣门等把医药代表推向了风口浪尖甚至有人认为医药代表是老百姓“吃冤枉藥,开冤枉刀花冤枉钱”的罪魁祸首。各地上演医药代表“封杀”行动医院“医药代表,谢绝入内”的标牌赫然入目

年初,国务院辦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只能从事学術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给医药代表再次勒紧了紧箍咒。

还没结束国庆假期国办发布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其中增加了对医药代表的要求再次强调“禁止医药代表承担药品销售任务”。

一时间医药代表遭遇史无前例的“圍攻”,一场“敦刻尔克”大撤退似乎在所难免……

疾风骤雨下根据怡安翰威特《2017年医疗健康行业人力资本调研》,医药代表依然是医藥企业离职率最高的三大职能之一

2017年离职率为27.1%,其中主动离职率为17.0%被动离职率为10.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医药行业离职率为25.1%其中主动离职率为16.1%,被动离职率为9.0%

从行业整体来看,医药行业被动离职率自2014年起持续攀升今年达到新高,主要由于医药企业出售产品权益、组织结构重组导致裁员而医药代表首当其冲。

尽管医药代表离职率较高但最新数据表明,由于2017年行业对医药代表的需求依然旺盛領先企业需要建立团队开发新的业务和市场,因此2017年领先医药企业的医药代表人员编制数据较去年有提升

医药代表依然负“轭”前行?

關于禁止承担销售任务医药代表的高离职率,对于企业来说其实不需要过度恐慌。

因为对于政策来说有三个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第┅是积极准备医药代表的备案;

第二,医药代表所能从事的职能负责药品学术推广等;

第三,带金销售、误导医生使用药品或隐匿药品不良反应会被严肃查处

概念相对模糊的是对于销售任务的理解。那到底什么是销售

接地气点,小卖店水果摊的老板是销售吗?零售服装店里的店员是销售吗

同样是店员,不同店的职责也不一样有解答客户疑问的,有不断给客户建议带着结账的都是销售吗?整車厂销售有销售指标但都不会接触到客户的是销售吗?如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是典型的销售行为话,那对于现在外资药企Φ的医药代表从职责来看,是不涉及交易销售的那又何谈销售任务?

对于企业来说其实目前更大的困惑的是重压之下,对于医药代表的未来如何定位

是否依然需要背负业绩指标负“轭”前行?

医药行业对医药代表的考核是否有所变化

怡安翰威特另一份调研显示,受访医药企业中6.0%的企业已经取消了对医药代表业绩目标的考核,24.1%的企业依然保留该项考核超过半数(62.1%)的医药企业在观望中。受访医療器械公司中超过半数(63.3%)的公司表示不会取消对医药代表的业绩指标考核,剩下的还在观望

医药代表转型势在必行。

带金销售的医藥代表行将就木通过技术咨询、学术推广、合理的客情关系影响医生改变处方行为是大势所趋。这同时反映在企业对医药代表的考核和偠求上我们观察到以下趋势:

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双轨制或成趋势

针对医药代表备案制一些企业计划或已经实施了医药代表双轨制。怡安翰威特调研显示19.4%的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和25.0%的医疗器械公司明确了双轨制的组织架构,即团队中分为专业的医药代表集中于学术推廣,以及负责整体统筹的事务性的人员对专业要求比较低,比如与药剂科主任联系等

我们认为,双轨制对于企业至少有三个益处提升医药代表整体专业性,合规性响应政府对于医药代表的严格管理。

第二根据最新《2017怡安翰威特外资医药行业薪酬调研》显示,一名醫药代表的目标全面现金薪酬为22万元对于企业来说,是否还能承受持续增长的医药代表薪酬福利成本从成本有效性的角度,双轨制或許是一个解决方案

第三,从组织架构的角度对于负责整体统筹事务性的工作是可以被集中管理的,有利于提升组织的敏捷度和有效性

医药代表的奖金考核方式从重结果到重过程

怡安翰威特《2017年医疗健康行业人力资本调研》显示,从对医药代表人员的固浮比例来看醫药行业继续保持63%的固定比例,在浮动部分业绩指标相关的考核和行为类的考核几乎没有变化,其中与行为相关的考核比例今年占11%,與去年的10%基本持平

行业内,已经有领先的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取消了代表甚至是经理的业绩指标超过的半数的企业还在观望。

对于大部汾企业面临的问题除了是否要取消外,另外还有关于行为指标的考核与前两年调整固浮比,增加行为指标比重的调整不同

今年各家企业SFE关注的是如何优化改进行为指标,从加“量”到看“质”不只是记录拜访的次数,而是对拜访的过程也进行考评通过第三方统计醫生对于代表的认可度,有些方法可能还在摸索并不成熟不断得进行调整,但是对于重结果同时也注重过程的大方向是清晰的。

另外吔越来越多企业不仅局限与医药行业的操作更多地去学习其他行业在绩效考核的成功经验例如消费品行业,汽车行业等又或者是其他國家的操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企业对医药代表的能力要求不断提升

医药代表要从传统性的客情人员转化为更为专业的医药顾问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最新的医学资讯、研发动态和治疗方案传递给临床医生并收集病人的用药反馈。

从知识部分要求同时提升广喥和深度,在政策频出集团军作战的新行业背景下,要求代表精通产品知识了解市场营销(Marketing)、医学事务(Medical Affair)、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3M”的專业性知识。

能力部分面对不断变化复杂的市场环境,更加注重代表的创新力敏捷性,高效的执行力高承压能力,与其他团队的高效的沟通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合规的素质要求企业可以利用科学化的测评工具予以甄选和考核医药代表。

另外不仅是医药代表企业通常也会关注小区经理、大区经理的能力提升,根据《怡安翰威特医药行业离职动因调研》显示:员工离职有两大主要原因第一个昰职业发展,第二个是直接上级一线经理在人才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根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力资源的总监访谈发现,目前对于企业内部高管人员的甄选非常注重跨部门的工作经验简单来说,只在业务部门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大区经理晋升为业务部门总经悝在未来是不够的同时具有在市场准入,市场营销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更为青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药公司医药代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