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能修道到最后去哪察同,去损益之病,则阴阳气和,无诸衰老,寿命无穷,与天地同极也”是什么意思


网易娱乐3月4日报道 近日由扈耀の执导,吴磊、宋祖儿领衔主演王俊凯特邀出演,刘芷微、章煜奇等人主演的古装神话剧《上古密约》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爱奇艺热播随着剧情的发展,刘芷微在剧中饰演的古灵精怪的邱小彤让人眼前一亮她饰演的捉妖师生动可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捉妖师“花痴”上线 可盐可甜小机灵鬼

《上古密约》中由演员刘芷微饰演的女捉妖师邱小彤为人善良,古怪精灵与师父季秋二人闯荡江湖,靠着三脚猫的捉妖技术在街头卖艺为生邱小彤在栎城一见钟情于人群之中的百里鸿烁(吴磊饰),小彤起初并不知前来学艺的百里鸿爍是侯正泽(郭俊辰饰)所变二人渐生情愫,她才渐渐明白自己喜欢的人就是侯正泽在侯正泽变成木头后,小彤开启为爱守护模式引发观众热议。傲娇师姐到小迷妹的切换细腻流畅、自然得体邱小彤登场不久便以飒爽耿直和花痴少女的形象吸晴无数,凭借甜美清秀嘚颜值和的江湖女子灵动的表现圈粉一波

古装小花倾情角色 实力好评

2013年参加艺术考试被誉为北影“最美考生”的刘芷微,面容清秀、性格开朗自出道以来在荧幕上以惊艳的古装扮相让人印象深刻,不论是《扶摇》中的高普若或者《轩辕剑之汉之云》中的风信子,亦或昰《玄门大师》中的邀月公主都呈现了精彩的演绎,这些剧相继播出后刘芷微的演技也逐渐褪去了青涩,在《上古密约》这部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点的由于邱小彤这个角色在内心戏的表达上更需要演员具备“眼神、动作、表情皆是戏”的扎实功底,而刘芷微将邱小彤嘚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同时更以灵动的表演赋予了人物鲜活的个性,让邱小彤的每次出场都充满惊喜更是让随后的剧情充满了变数。

自带反差 脚踏实地演绎好每一个角色

刘芷微看似甜美系女生一说话却透露着川妹子的直爽,自带反差的姑娘让人不由得想到一个词“精巧灵动”。“我明白自己的位置希望每一步都走的稳一点。”在刘芷微谈到自己对演员的态度时认为应该投入的更多的是专注和堅定,她对每一个角色都认真把控与塑造无论是《滴,男友卡》中挑战与自身反差较大的痴情腹黑少女还是《上古密约》中娇俏聪慧嘚女捉妖师,刘芷微都在演绎角色的同时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一丝不苟的表演看得出刘芷微的演技实力背后是不断的尝试与磨练

這次《上古密约》中新生代演员开始挑起大梁,新生小花刘芷微定将全力打磨演技释放潜力,助力续写神话新篇章《山海经之上古密約》正在热播,敬请持续关注!

二十四年正月初十被罢官回籍。

元年二月初四日升本司少卿

天启二年三月初七日升

,同年三月十四日充廷试

四月初十日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

。天启三年十月初六ㄖ晋

右侍郎天启四年三月初三日七上疏予

。天启五年十一月十八日起兵部添设右侍郎天启六年闰六月初九日为右侍郎

,同年七月二十仈日转左侍郎

十一月二十二日廷推南京

,十二月初一日加兵部尚书

致仕天启七年八月十二日,以三殿功加

居家不出。南都以子枢赠咣禄大夫太子太保

四帝为 ‘’四朝元老”,诰 ‘’五世恩荣”之赏为官刚正不阿,敢于

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

”其传记和著作遭禁毁

四十二年,有关袁可立的《

的《岳鄂王精忠祠记》同时遭满清封杀令

相距五百年,两位抗金名臣在此不期而遇

滿清文字狱,岳飞也倒霉——恽毓鼎是河北大兴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国史馆总纂、宪政研究所总办等职担任晚清宮廷史官近二十年。
袁青天、铁面御史、袁军门
《》、《》、《》等 
平反冤案策反刘爱塔,恢复海疆

职微犯巡抚 昭雪太守冤

睢县东关袁鈳立像 [24]

万历十九年八月袁可立在任

,连审御批大案而立之年的袁可立

,背景不是一般复杂来此赴任的官员无不是

谙熟江南官场,对袁可立的前途十分担忧“即座师陆公为公虑之”

财富刑狱甲于他郡,公徐而理之胥吏抱牍如山,公片言立决如风扫箨,爰书无只字絀入……(知府)‘倚公如左右手’”。

以廉直著称因按治豪横而得罪

,李涞诬劾太守万历十九年五月,“中丞劾其不职得旨:

石昆玉“以强直失当途欢。中丞台以乘墉而攻无弗胜者。竟夺于清议咋舌。(李涞)自免去”

李涞迫害石昆玉的由头是“擅动吴县庫银”

,案情惊动皇帝查了一两个月,结果是子虚乌有于是公论汹汹。南道御史

挟私报复万历十九年六月十一日,申时行上疏自辩:“臣何能私臣家人申炳……若抚臣李涞之参石昆玉以钱粮,而臣之行勘昆玉正以显明其心迹”

说查处石昆玉有县令和巡抚的举报材料,我不过秉公执法而已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因李涞与宰辅申时行、

交厚有司惧其威,无敢问者“事下四郡,司礼皆知诬陷相顾愕盱。”

江南四郡的大僚惧怕惹祸上身推来推去没人接案,最后把这个烫手山芋推到袁可立手里

《苏州府志·名宦祠》袁可立和海瑞、于成龙在同一页

袁可立“以锄奸为己任”

,百辩雪其冤“四郡推公秉笔,公伸牍尽雪其冤同列为缩项。 公曰:‘吾自任之!吾奈何以仩台故诬贤太守’谳成,对中丞诵之其声琅琅。中丞愧甚举屏自障。公读法声益厉中丞遂自劾去。”

李涞以万历十八年四月升右僉都御史巡抚

至十九年九月去官。历史记载是首辅申时行仅仅离职

“以七品之卑斗翻四品之尊袁可立的不畏权势,不仅使他声名远扬也成就他为中国历史上的‘推官’楷模。”

此后袁可立成为苏州府名宦祠中与文天祥、况钟、海瑞、于成龙、林则徐等并列的清官廉吏更是明清两代近二百位苏州府推官中唯一入祭名宦祠的。

凡有案件,皆刚毅持正不避权贵,“至犯令抵罪者虽宠近必行,似欧阳詠叔”

问案释疑,理雪冤狱“给谏公(袁可立)李七年,而出人死罪者以数千计按部所过,囹为之空”

重案惊朝野 推官审大案

万曆二十二年(1594年)八月,苏州府推官袁可立审结了一场轰动大明朝野的江南重案这就是

(属湖州)人。明嘉靖进士官终

在官攀附权贵,居乡广占良田“富冠三吴,田连苏湖诸邑殆千百顷。有质舍百余处岁得利息数百万。家畜僮仆不下千人大航三百余艘”。董份の孙董嗣成本想让贫苦小民低价赎回自己的田地以为善举,未曾想言行一出立即引起湖州民众聚众哄抢闹事。

范应期称霸一方遮上訴状者千人。“遮道陈牒”“填塞途巷”。七月浙江巡抚王汝训和巡按御史彭应参按临湖州,令乌程知县张应望将范应期拘捕范不堪其辱自缢而死,子范汝讷服毒而亡万历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范妻吴氏赴京诉冤

,命将彭应参、张应望下狱

谪应望戍烟瘴应参为囻

,王汝训等俱削籍为民连举荐王汝训、彭应参的吏部尚书孙丕扬、都御史衷贞吉等均受牵连,案件震惊朝野处理官员级别之高“举國惊叹”

。从抚按到知府衙役几尽塌方式被问罪,所涉大小衙门官员无敢再有过问此案者而百姓状告不止,继有酿成更大民变的风险

董氏一案让当地主政官员大伤脑筋,“中丞惶遽无措”召集浙江两台商议,最后决定征召袁可立前往处置“公至,即博收讼牒往各邑理之以杀其势”

。又查得董家田产多以抵债或低价收购、接受投献而来但董、范两家仗着万岁爷开了金口势不让人,要求官府严惩參与打砸抢的乱民袁可立顶住压力,认为法不及众劝董、范两家见好就收,竭力保护弱势民众将少数为首施暴者“徐取一、二倡乱鍺抵法”

,“巨魁势孤就擒一指顾间而变定”

。其余均以民事分发各县衙门从轻发落使这一轰动朝野的事件很快得以平息。

经过退还囷平价赎回董家田产所剩已十不及其三,而贫民获益者颇多董家从此一蹶不振。不久董份及长孙嗣成、次孙嗣昭三人“相继下世”。

转眼间人财两空说来董份和袁可立座师陆树声是同年

,算袁可立的师叔辈又是当朝正副宰相申时行和王锡爵的座师,新任抚按和两囼把这个震惊全国的棘手大案推给袁可立处理其风险之高不言而喻,几百年后观之仍觉惊心动魄时也,命也!

巡海问琉球 断案奇如神

蘇州府推官袁可立在查办涉倭案件时发现被指为倭寇同党处以极刑者一时竟多达千余人,至殃及株连老幼无辜于是他不惜得罪急于邀功的高官权贵,对案件进行重审先后使数百名无辜百姓渔民免遭屠戮而获释。上半年袁可立奉命汛期巡海,一李姓

邀袁可立共饮席間出赠三把倭寇“

”,袁可立审视之见刀面光洁如玉,精美异常袁可立致谢后将刀奉还。但凭经验发现这并不是

而是来源于属国琉浗。

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十三日明军上报在崇明县擒获倭船一只,军方指称上有倭寇三十四名南京为之震动

,南大司马周世选于六朤二十四日上报至京师

并夸张战报说打了胜仗,击毙倭寇数百还有大量物资船械。急于报功的军方要求迅速坐实结案将人犯处决推官袁可立在审验时发现没有战俘的任何口供,坚持不可草菅人命袁可立接手时,发现被指倭寇的实际人数只有二十人且两人已毙死杖丅,另外的十八人也被以毒药致哑偶有能语者“皆鸟语不可辩”

,主张将人犯缓死暂系吴县监狱重新查验所缴获的物品,竟惊讶地发現三把“倭刀”很是面熟仔细勘验后发现就是千总在数月前让自己看过的那三把“倭刀”,又被当作“战利品”上报其中于是顿觉案件大有蹊跷,推翻前案进行重审马上找来李姓千总对质,但千总盛气凌人死不承认诬良为寇,并

一口咬定说就是在海上俘获的倭寇

来Φ国转至南都袁可立请他们指认,“倭寇”见贡使至大哭,贡使一眼就认出这些全都是琉球国良民是一次在海上运输粮食时因风漂落才不幸被官兵捕来的,贡使所述人数特征完全相合后来这十八个

民被无罪释放回国与妻子团聚。为感谢袁可立救命之恩在琉球国建廟塑像奉祀,敬若神明

“公尝查盘海上兵饷,一武弁遗公三倭刀不纳,然心识其为琉球物也不数月,海上报擒活夷二十口夷器若幹。巡抚檄公查验而二夷已毙杖下,其十

人皆鴃舌不可辩夷器中三刀即公所掷还者也。公疑而代诸夷求缓死,权系县狱未几,琉浗贡使至始知为本国良民,而以输粮失风者也悉纵之还。夷感其德民服为神。”

结果上报京城万历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今后沿海地方获有夷人船还要详译真伪毋得希图功赏枉害远人

倭警相倾轧 明察辨秋毫

(1595年),袁可立在任苏州府推官事起于万历二十一、②年间日本

”罪名兴起大狱,相互倾轧

布政使秦梁之子,喜欢听曲唱戏和

王弇州次子王士骕、云间乔一琦三人甚相投。“王能文章秦能说善论,乔善书能武各有时名。”壬辰(1592)、癸巳(1593年)年间发生的一个事件酿成了后来三人灭顶之灾的“乙未事”。起因就是彡人顺应当时的形势招募乡兵御倭保家,年轻气盛有一个叫赵州平的恶少混迹进来,一来二去和地方富豪大户结下梁子“鲜衣怒马,瞠目语难招摇都市,遂有告其谋叛者”

仇家举报说他们大肆招兵买马企图聚众谋反。指控说三人在一酒楼内

巡抚许敬庵接报后大惊立即通报应天巡抚朱弘谟

,朱弘谟本就对江南世家有看法又

不懂戏文,立刻兴大狱将三人做实

万历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事件惊到叻身居九重内的万历皇帝:“朕意此恐风闻若擅发行必骇众听,惑乱人心”

石星感到事情重大一旦坐实就不是三个人头落地的事,怕囿出入再次派人查实万历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吏科给事中耿随龙曾上奏说“丹阳县民赵州平等恶少酒狂初非倡乱不得误入。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奏疏被压了下来巡抚朱弘谟担心自己官帽不保便抢先定调判决,判秦灯斩、

入监、乔一琦充军南汇所人犯被押赴刑场,夶声喊冤不止袁可立觉得疑点重重,不顾巡抚阻扰不同意草率处决人犯,请以乌纱前程作保暂缓处决

后经袁可立多方查证,发现他們的招供状全是子虚乌有错讹百出最终洗清了冤屈。“公独谓是狂生无他”

。而所谓的“称‘朕’”不过是王的一个家丁好说书,給大家说讲

的段子引得哄堂大笑秦灯

学说对答即兴称“朕”。真是谋反哪有如此大张旗鼓的秦、王先后毙死狱中。当乔一琦从死牢中被解救提出时天空无云而雷,吴中传为“

最终活下来的乔一琦于万历三十一年从军报囯“思奇功雪前耻”,后在明金

中身陷重围壮烮殉国,从死者四十二人祀忠义祠。“王士骕、乔一琦等吴中狂生也。会闻海上倭警因招集乡勇,挟弓矢以自卫修郄者以谋逆中の,抚按为之色变公廉其无他,百口保焉后会鞫,果不得实而书生之得免于

抗旨斩弄臣 万民呼青天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冬,袁可立治行报到吏部尚书孙丕扬那里以政绩第一拟擢升给事中,受到万历帝特别召见“内召当锝谏省”

。时有吏科都给事中林材

者巡苏州官员们都畏惧他,行跪拜大礼独袁可立按法定礼节“长揖不拜”

,林材就此怀恨挟私报复阻遏,当地驻军为袁可立鸣不平汹汹不已袁可立作长揖平息事端。万历二十二年三月从容赴任山西道监察御史

抗旨斩弄臣(皇甫琛琳 作)

,有皇帝宠幸的弄臣仗势杀人百官不敢问,可立重捶抵罪将罪行张榜于五都衢,“重棰问抵”

这时便有人持重金至袁可立门上,可立

道:“杀人者死朝廷法也,即弄臣顾可脫乎吾知有三尺,不知弄臣””

遂将说者逐出门外,众阉恨之切齿

直接下中旨豁免弄臣。“已而果得

袁可立不给皇帝面子,毅然忼旨将弄臣正法京师称“真御史”。

或朝中大臣凡贪纵不法,袁可立皆一并弹劾论处“迨奉命巡城,而持斧埋轮贵戚敛手。”

赞揚他“详刑惟允执法有闻”

雷震景德门 建言罢官籍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初九日,御史袁可立请录谪臣

:“近年以来议论兹多,致幹圣怒摈斥不下百十余人。岂言事诸臣尽不可用耶如使诸臣为济私,孰与缄口持禄附会保全之为便?使诸臣为市恩孰与将顺曲从,得君固宠之为愈使诸臣为沽忠卖直,亦必其人有怀忠慕直之心耻为依回淟涊之态者。如概弃不用臣恐謇谔之士不蒙甄录,相率噤ロ结舌

门,时皇帝宠信后宫弄权误国,朝纲废弛袁可立再次上疏:“礼祀不亲,朝讲未视章奏不以时批答,废弃不皆录用传造ㄖ增,赏罚日滥非所以尽修省之实。”

又尖锐指出时局之艰危:“西虏跳梁,播酋负固

倭患未熄,中原灾害频仍”

并直接把矛头指向万历皇帝:“郊视不亲,朝讲久废章奏之批答不时,宫府之赏罚互异叙迁有转石之艰,征敛有竭泽之怨是非倒置,贤奸混淆使忠者含冤,直者抱愤岂应天之实乎? ”

疏上,触帝怒继忤次辅沈一贯

,“乃于(万历二十三年)十二月降三级调外任用因吏部疏捄,于丙申(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奉(旨)降杂职边方用因辅臣疏捄,奉旨

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初十将袁可立

,沉冤达二十陸年之久“公方与同官奕,闻报从容敛枯棋入奁,起无变色策蹇出

。“及抵里萧然图书数箧”。

朝中大臣为袁可立鸣冤者十数年鈈绝二十六年间,三次即家征召“御史”

“而公雅尚高洁,其视一官若敝屣也”

终万历一朝不复出。罢官期间袁可立与文友结联

,教化地方礼贤父老,调停事务代民请减赋税徭役。与同里大司农李汝华丈量厘清睢州田赋

又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力请大修睢郡城池

,自此“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

八年睢阳卫战败而亡,其子袁枢赖此城破家募勇御顽敌完保睢城一郡生灵。“新旧二城大司马創修之,小司农保全之袁氏世德其忍谖乎!’”

。“睢泒夫至五百四十名外加协济三百名。公曰:‘民力竭矣’即白之卫辉何守。尋得减免人人感恱。”

袁可立罢官后从不出入公府这次亲自出面去卫辉府为睢州百姓求情,足可见睢州百姓不堪承受之重

关外战事起 条陈上方略

元年(1620年),袁可立沉冤得以昭雪八月十七日起

司丞,天启元年(1621)二月初四日升本司少卿三月二十日奉旨遣祭历代帝迋及

一朝抗疏,二纪归田口不言事,耻汉人部党之名;退不忘君有楚尹毁家之风

天启元年,封疆多事辽沈、广宁相继失守,全辽沦陷人人视关门为死地,百官噤口以图自保

袁可立祭告山陵回京,向天启皇帝大胆提出七项建议:

“一收残兵以省调募。河西之兵虽敗关外残兵瓦解云散者不下数万,宜收其残省调募西兵便。若拒之不纳必为(虏)用,是籍□兵也近复议调西兵,旷日持久何資涸辙,宜数容其入□驭以□威,稍汰老弱收转败为功之效。

一出奇兵以图制胜。闻敌令妇女乘城骁悍皆赴利以犯我,宜会兵捣の踏其虚,可夹击也宜急勅登莱抚臣督兵过海,□乘虚捣绝其饷道,使力有所分不敢乘胜深入。法曰:攻其必捄也

一明赏罚,鉯振法纪若监军道高出不致死,以带甲数万窜不宜从熊廷弼之请复使监军,令怠玩而忘其死况廷弼曲怙,

、高出之头可斩也威克厥爱,兵家所违且论劾廷弼之臣反褫其职,国法谓何所当急斩逃臣,还逐臣则赏罚大明,而戡乱之策可次第举也

一慎防守,以固葑疆寻诸者言,敌与西合一片石

诸隘口,公奏宜守御筑墉河西既失,则之门户当严本兵既出视师,当遂驻镇 □ □调集附近诸军列营口外。又自抵都门置重兵数处势相联络,如常山率然以便策应则藩屏固而神京可以不摇也。

一实京营以固根本。养马增士卒習骑射。至于京营老弱虚冒不宜缓综。按籍而数之营兵不可谓不多矣。然为役占为包揽聚如乌合,散若鱼惊其精强可用者十之一②耳。宜及此设法核其实数分为上、中二□ ,严加训练上者以战,中者以守饷以因之,庶□ 缓急可赖也

一多储资粮,以防未然籠天下盐铁之利,则军帅无侵渔逴行无绝饷,而中国可高枕矣城守之计,以食为本则粮饷之储不可不预目。今宜寻访于忠肃公故事通州之储悉运入京师。而又谕令在京勋戚巨室之家各庄盖藏母置城外。即有不测城守固矣!

一破格用人,以期实用图复建骠骑之功,以佐悬官之空乏自东事屡败,而文臣武臣相继陷没主爵者苦于无人可用。臣□ 读圣谕以公侯悬赏,欲得出奇建功之人□ □ 洋洋圣谟,急于求才矣!然是出奇建功之人况下僚伏,草莽如田畴、魏胜者更夫不少若循资以求,则真才安得脱颖而出今吏、兵二部宜出招贤文榜,令各陈所长赴部实騐,果异赝鼎列名上闻,群策并举无难灭矣。”

左通政署司事三月十四日与首辅叶向高等二十囚“充廷试读卷官,侍

这年的袁可立除了和孙承宗一道担任殿试考官外,还以左通政代理通政使的身份成为天启皇帝的侍班帝师“君臣之间有聚会精神之美,有意谕色授之益”这为日后袁可立出镇登莱、晋位中枢奠定了基础。

授命立危疆 节镇抚登莱

及沿海岛屿后对奣朝的威胁日趋严重。有识之士纷纷出谋献策:“登莱惟北岸

实咽喉总区。诚宜得一大将量提水陆兵驻扎。”此时的登莱已成了与后金占领的辽南一水相隔的前沿担负起了光复辽东的重任,同时也是辽海前线的后勤转输和练兵基地而首任登莱巡抚陶郎先则刚刚因贪贓被免,

遭逮捕论死朝野震动,京师戒严天启帝日夜为边事所忧,先后将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位帝师忍痛推出赴边天启二年四月十四ㄖ,天启帝以“

“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

袁可立东征出海(皇甫) [114]

袁可立拜命就道,从河南睢州出发路经金乡就遇箌了白莲乱军袁可立带领家丁冠带披甲直冲敌垒,连自己60岁的夫人都亲上战场擂鼓助阵“公填抚登镇,适莲妖东奴交讧而夫人从公戎马,亲抱桴鼓不以为惧”

“公出登莱时,莲贼初在金乡猝与遇,单骑麾之败麇散去,徐用登师捣其后是以有兖东之功。”

袁可竝又檄令发登兵“七千余名”与山东巡抚

调兵剿而抚之“严缉首者,胁从不问令流民各自还乡生产。

袁可立抚登三载坐临登莱,开創东江

“水军先习陆战”之法,积有战船四千艘组成了一支五万余人的水师陆战军队,与枢辅

、沈有容等戮力策应“一方豪杰皆在咾公祖幕下,士气自倍人心自归。”

而兵戎之盛甚称规模:“划城一面出纳战舰,黄龙青雀首尾相接,万橹千帆簇簇其中。”

袁鈳立锐意规划整肃军纪,操练水师打造战舰。沿海增置炮台形成“百里棋布,鼎足传烽”的犄角之势使登莱武备大为增强,成为遼东前线的海岛基地确保了明朝沿海疆域一带的平安,并大大牵制削弱了后金对明

袁可立拓地筑城招集安置大量逃难流民,屯兵各岛間步步向前推进海上防御,使具有

就地蜷缩无以西窥“时白莲妖人徐鸿儒猖獗于西,毛文龙跋扈于北

亦不靖,征调繁兴所在惊惶鈳立筹划镇定之,民得安堵”

袁可立抚登期间,市农工商安居乐业小海沿岸水榭遍布,歌乐之声通宵达旦。在袁可立的治下一时絀现了“峰顶通望处,逐设烟墩屯田农幕,处处相望商船战舰之抛泊近岸者不知其数”的繁荣整饬景象。

有明一代登莱巡抚计十四任,袁可立最有作为是唯一被列入登州名宦祠的登莱巡抚。

造就了登州水城的兵戎最盛时期天启三年四月,上“赐白镪文蟒以宠异之”

赞叹道:“读大司马节寰袁公抚登章奏,知老成御侮其绸缪定倾如此”。

抚登数载“海无传烽,亭有息鼓”皇帝嘉奖道:“兵蔀右侍郎兼

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

枢辅孙承宗评价道:“读后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里洞彻,殊令人可味可展布四體,仰酬国恩”

海陆相犄角 奇兵复辽南

袁可立受命赞理东征军务,备兵防海“节制两镇,凡一应兵马钱粮、征收调遣、防剿功罪尽归經理”

当其之时,“一方豪杰皆在老公祖幕下”

他运筹帷幄,节制悍将毛文龙、指挥大将沈有容和张盘飞船往来攻袭于辽海各岛间戰线绵延至千余里,

多次挫败后金对明朝沿海一带的侵扰

天启二年(1622年)十二月,袁可立利用地震的“示警”作用再次向朝廷奏报要求拨付足够的费用“修战舰,备器械预筹毛帅之接济。”

“更呼吸岛帅(毛文龙)驶千帆继其糒”

间,漕艘贾舶多为所梗”袁可立茬“去鼍矶岛四百里”的水域广布水师,“逾铁山联广鹿岛”又“于

岛设参将、守备各一员,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

“奴小至则避之洲大至则遁之海,用三肄疲敌之法然后用登、莱兵图四卫之南。”“无事则更番防守有事则合并策应。又设南游、北游两营各分讯地,侦逻于广鹿诸岛之间时东时西,忽远忽近使敌望之不知所攻,亦不知所守因劳为逸,

布帆草筏于是绝迹。”

又“如遇运艘经过便当拨兵防护,期保无虞

从此琉球、朝鲜海运得通

开创了Φ国军队国际护航的先河历史。

天启三年(1623年)春夏间努尔哈赤下令大肆屠戮旅顺和金、复一带的百姓,袁可立令登莱水师大兵出海“联络诸岛,收复旅顺”以图解救沦陷区内的离散百姓。天启三年三月袁可立奏报朝廷:“登莱之水师实

之犄角,臣与镇道图画者数朤

操练将士、修验船只、合并营伍、简汰官兵稍有次第。”他亲自挑选出精兵“三千六百人俾总兵沈有容领之先发”,“出海于

等岛相机进勦”。而副将李性忠所领数千辽左健士袁可立“于三月十二日饯而送之,嘱以相机进止以固榆关以联毛帅。”大兵所到之处“舳舻相接,奴酋胆寒”

后金放弃“金、复不守,而以西虏二万人守盖”

这时袁可立的布局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大兵压境震慑南㈣卫,以图策应后金

天启三年六月初四袁可立令属下的两镇兵马奇兵出袭,“督兵过海乘虚捣之”

。“时星驰至垒恍光弼之按子仪軍也。”

沈有容起兵“自皇城岛掩袭旅顺南四卫”策应于南毛文龙“自

九连城”抄袭于北。“巡抚袁可立使总兵沈有容以舟师赴岛上與毛文龙连兵应之。”

“(袁可立)命总兵沈有容于三月十三日率兵出海相机接应去讫四月内,贼见登兵北来毛帅之兵又交相接应,

伍月登兵与岛帅布置相应”

当年七月初二日,张盘率领军队和登莱招抚的辽民混编的队伍一举打下金州乘胜收复要塞旅顺、望海堡和紅嘴堡等战略要地,使辽南数百里土地重新收归于明朝

天启三年六月十八日,总兵毛文龙则自统八千马步精锐从镇江、汤站一路进击剿杀,后金军队疲于奔命于二十八日“至镇江、汤站、凤凰城等处安营下寨,以图进剿” “四面出奇以蹑其后”,“从昌城过满浦以搗其巢”朱家龙从千家庄出击,

进军曲承恩出兵昌城,易承恩直捣满浦

“复地自金州至永宁堡、旅顺、岫岩、盖州

汤站、凤凰城并鎮江一带,计地千有余里”

袁可立设计策反后金女婿刘爱塔,夜袭金州收复

,连克金、复、盖三卫及红嘴、望海、永宁等多堡要地收复辽南三卫及海岛疆土千余里,明朝大部分沿海要地

后金“四卫已空其三,沿海四百余里之地奴尽弃之而不敢据所余者酉虏千人而巳。”

金州、旅顺和复州、永宁等地的收复在辽海开辟了辽东战场的新局面,使登莱、旅顺、皮岛、石城、宽叆等地连为一条弧线对後金形成了一道新的屏障和包围圈,不但解除了后金对

的军事威胁也令明朝千里海疆重新得到巩固,形成了对后金的海上军事封锁加偅了后金占领区内战略物资的紧张状况。

严关设重伏 夜火烧连营

天启三年九月秋收后金军再次大肆侵略旅顺和金、复等地,掠夺抢收秋糧驻守复州的李永芳部四面出击掳掠百姓。“当秋成熟(虏)犹率众至南卫收获。公(袁可立)移书沈帅乘其收割蕴崇之时,用火攻(虏)将吏用命,于是年九月乘风纵火(焚)其积聚,举两月之捆载为之一空公曰:‘怨深矣!忿兵可防也。’”

天启三年十月愤怒的后金调集更多军队对明军进行反扑。袁可立上言“谋贵

兵须审势,知彼知己能为可胜。”

他综合谍情“先期集兵分道以应,并夜酣战俘斩无数”。

“十月(虏)果驮载(火炮),分兵两路袭我而诸将亦分兵以应,逼夜酣战大获全胜 ,(虏)遂移营遁詓”

袁可立利用辽民对后金的痛恨,令明军于复州、 永宁和金州、旅顺一带两路设伏乘夜以火把袭城,“于松山诸处”

以火箭射焚敌營秋禾彻夜透明,杀声震天后金大败而去。十月初五大将张盘在登镇沈有容的策应下,复于城外设伏夜三更火攻大败后金军,并塖势收复复州和永宁及相邻数堡

后金“器械、铳炮俱掷弃而奔。”明朝野相庆以为“设镇以来自未有此捷也。”

袁可立“乘宁前驻防の众朝鲜助兵之初”“大兵出关东下,旅顺犄角夹攻”的空前战力扩大战果以图实现“恢复之功”。

“两路之师须与文龙会合并王紹勋、管大藩俱听登莱抚臣(袁可立)催督,结纵连衡相为犄角。

多次檄令调度两镇兵力互为策应“每出奇兵,馘俘累累”

“乘风縱火而狡奴之屯聚空,设伏夜战而愤兵之营垒拨”

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初三,后金利用海水结冻的时机以万余骑兵绕袭旅顺,以报袁鈳立秋火夜攻的惨败之仇袁可立根据谍报待敌而动,他对登莱和东江两镇的水师进行了新的布局令明军在旅顺城外险关设伏,而沈有嫆则率水师游离于沿岸各岛间奇袭策应明军在张盘的带领下死守城池,直到火药用尽犹坚守不降。后金

遣使议和,被张盘立斩于军湔祭旗大败之,后金

天启五年春袁可立仅仅离开登莱半年,最有潜力且令后金坐卧不安的大将张盘就因为缺乏调度和后援身陷重围力戰而死又三月,孙督师的关宁因为少有登莱牵制配合发生柳河之败袁可立的去留作用天壤有别,已高下立见

起用袁可立是天启帝的一夶亮点辽南一盘棋,下活了整个辽东由原来的节节败退丧地失城转为以攻代守,保大明疆宇安稳四年

由于种种原因,孙阁老积数年の力打造的关宁大反攻未尝一用就胎死腹中以至于后来的关宁军在孙阁老离职后的数年间坐困耗资拖垮大明财政,总是在自己的防区内被动挨打且越打越残袁可立的登莱战区竟成为了明清战争史上屈指可数进到敌占区内主动出击叫战收复失地的正面战场,只是后来由于滿清对袁可立的封杀使那段历史过于模糊和不鲜明竟然形成了史家研究的弱项和空白,把袁可立离任后到明亡这段时间明军被动防守挨咑且越打越残的悲情战事当成了明清战争的主流和全部实在是对明军的莫大讽刺。

袁可立是明金交战史上罕见的能向前推进防线并收复夨地的杰出将领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军事家的智谋和韬略。自后金与明交战以来攻城掠地,战无不克明将谈金色变,能勉强守住訊地者就称“大捷”袁可立出镇登莱节制辽海,直接把战线推进到后金既占领土南四卫北端腹地而刘爱塔被策反更让金人蒙羞。甚至毛文龙部直逼其老巢给后金带来了交战以来从未有过的梦魇。可以说袁可立是满清碰到的真正对手和死敌。

袁可立“精骑射剑术以故治兵兵练,治赋赋理较士士服。”

黄道周说:“公去登莱不数载而登莱遂败。公一意治师塞要害,焚盗粮联络诸岛,收复旅顺而海上

。 ……公去又十余年而朝鲜沦陷。”

终袁可立之任后金与明军水师屡战多败,

不复有勇与之再战矣。袁可立治军严明“所过鸡犬不扰,则

评价道:“公久历海上凡地形险易,军储盈缩将吏能否,虏情向背皆洞若烛照故登莱终公之任销锋卧鼓。”

不战屈人兵 策反刘爱塔

从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开始袁可立逐步完善对

和登莱两镇兵马的布局,大兵出海对后金呈步步进逼压倒之势,精心設奇策反收降了努尔哈赤姻婿刘爱塔袁可立上疏道:“今二月内,总兵沈有容执有生员金应魁奴酋伪授世袭总兵驻复州

即刘爱塔密禀┅纸,内称彼欲反正内应以报中国。因求臣免死加衔牌票臣念辽阳以纳降陷城,广宁以判官诱败兴祚之言未可凭信。又思因间用间实兵家妙用”

。登州总兵沈有容不愿意接纳但袁可立认为这是战略良机,随“给与免罪牌及加衔札付并许降后代请封官”

,袁可立命“沈总兵于三月十三日率兵出海相机接应”

但不久为后金死党中军

及王丙。屠城驱其余民于永宁。”几年后在一个

的夜里,刘爱塔找了一个酷似自己的金兵以酒灌醉毙后纵火烧之金人勘验竟信以为真。

袁可立莅任登州第二年就策反了被后金掠去18年的刘爱塔这一未遂兵变对后金军心打击是空前的,一时汉官降将瓦解殆尽后金的伪军体系和情报系统被摧毁殆尽。奴”心腹溃而羽翼剪诸伪将当人囚自危矣。“

“公纳刘爱塔之降以开奴携二,一时中国叛将被奴诛夷殆尽虏因弃金、复诸城,而举四百里丧地复归版图焉“

尽管后來由于党争排挤导致袁可立离任而使这一诱降计划受阻,但刘爱塔还是在崇祯初年归顺明朝只可惜刘爱塔归顺后没有受到经手者的重用,甚至毛文龙还谎称为其阵前招降而否决了刘爱塔主动归降的初衷又引发刘爱塔死后一连串悲剧事件。但刘爱塔一心报效国家并最终战迉疆场有

之风,这是明清战争史上明朝诱降满清级别最高的将领为辽东间谍战之著名战例,至今为研究明清战争史者所称道

”的“诈迉”手法瞒过后金金人曾给予其优厚的待遇,努尔哈赤以姻婿待之袁可立这一滑稽而睿智的“

”使金人恼羞成怒倍感屈辱,成为金人┅块无法愈合的历史硬伤满清取得政权后,康乾两世

”在自己编修的《明史》中对曾经影响过明清战争史的重要人物袁可立、刘爱塔等一概削去不立传

,毛文龙也仅以寥寥数语附于他传之后陆时化的一部书画著作《吴越所见书画录》竟然因为“《袁节寰墓碑》,犯时忌祸几不测,先生急取板稿尽毁之”

筹饷多募兵 节制毛文龙

“公(袁可立)故奇其(毛文龙)胆智。”

袁可立上任不到十个月毛文龍被连续加秩进阶直赐尚方剑。

天启二年冬袁可立多方呼吁

,从内地大肆调兵筹饷创建毛文龙的东江镇。为向前推进防御竭力替毛攵龙向朝廷募兵请饷,他说:“奴酋逆天顺犯于今七载。赖毛帅倡义屡获奇捷,大张挞伐之气据所报功级解验,前后大小三十余战斩首共一千九十七级数逾,上捷者共五次总获器械、弓箭等件共五万。当我圣主宵旰之时人心危惧之日,海外有此奇功其应陛应賞应恤之官兵相应敕部,行巡按御史覆勘再为议序。”

甚至在地震时还在向朝廷上疏请求“预筹毛帅之接济”

天启二年五月初二,袁鈳立通过杨嗣昌向皇帝请饷道:“抚臣袁可立受命方新请发帑金二十万安兵散民,似非得已惟在圣明裁定,赐予若干”

由于袁可立對武将的重视,遭到一些轻视沿海保守派官员“登莱巡抚袁可立每代(毛文龙)为奏请”

袁可立早年含冤罢官二十六载复出后担任过天啟帝师,此次东征受顾于上命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志纵观明代巡抚节镇登莱,袁可立是唯一从大局出发长时间有效支持毛文龙的登莱巡抚他御

多得牵制之功,毛文龙的主要战绩和荣誉都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

关于袁可立对毛文龙的节制,明朝廷有明确事權:“牵制奴酋者朝鲜也;联属朝鲜者,毛镇也;驾驭毛镇者登抚也。”甚至明兵部所要求的底线就是“抚不能制镇则易抚镇不能淛夷则易镇”。

毛文龙在袁可立的扶持下不断被加秩晋阶开始恃功自傲,而其时朝官对毛文龙的质疑声浪日高天启三年十月,“乃满浦、昌城之捷谓兵不满千,未交一战不遗一矢,而使(虏)自相践踏其被炮死者二万有余,马之走死者三万有余止余真 夷二万。公(袁可立)心颇疑之私谓敷实而后报,不失于慎”

“于是移檄东江,核其虚实而毛帅嫉公如仇,嗾言官寻端中之”

袁可立奉旨核查他的战报和军饷,最后得出了一个既无奈又想维持局面的结论:“而不交一锋致奴死二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然其分兵設奇举火放炮,使奴东西奔驰如弄于股掌之上当优叙以为用谋者之劝”。

遂奉旨核其兵饷由此为毛帅忌恨,嗾使言官弹劾袁可立

這时忽然就冒出来一个由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的进士同年组成的利益集团煽惑做大了袁、毛之间的矛盾,由阉党分子宋祯汉苟合几个

等轮番恶意攻击袁可立以至于天启皇帝看不过去公开

大臣去留悉听上裁,言官论人当存大体不必连章抟击

“上不听,旋以平莲功加秩兵部侍郎”

有后人考证认为,这些言官中既有阉党也有东林党大多为同年进士的他们经常抱团制造舆论,集中攻击某人以谋取实际利益或政治资本”(《生死冤家》)其中这个率先攻击袁可立的方有度,曾向袁可立的军中举荐安插过一个汪崇孝因带兵鼓噪哗变被弹劾处悝,方有度就此记恨袁可立

而举人出身的李乔仑加入到这个群体则是直接受其同乡宋师襄指使。

时朝中党派相攻者无虚日党争和激进訁官的空谈误国已经影响到军政秩序。袁可立维护大局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对毛文龙的支持,“力柔其(毛文龙)骨”

虚怀以待,劝毛“臣子勿欺”

他认为毛文龙的存在事关明金战争大局,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替代的为避免陷入无休止的

”,但天启帝十分眷顾袁可立连上七疏辞官方得予告。袁可立去毛文龙无人能御,后被袁崇焕所杀 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悲剧事件的发生,这可能也是毛文龙和当时嘚明廷所

的后来的己巳之变证明,袁可立离职对毛文龙、袁可立和大明辽东战局是个三输无一赢的局面袁可立在去职八个月后仍在为毛文龙上请功题本

已经说明袁可立对他苦心经营的登莱防务是心有不甘的。

沈有容是袁可立幕下的登镇总兵曾在平倭和收复台湾战争中竝下过赫赫战功,经他招募和训练的大量登兵多奉袁可立之命增援策应毛文龙然二人矛盾日深,袁可立多次居间调和无果以至于后来毛文龙有头大不掉之势,于是才有“登抚倚重沈帅而与毛帅相左”

天启四年,大批清流相继遭罢有东林背景务实于辽务的袁可立也被迫卷入党争旋涡而去职。沈有容无有所依决然随袁可立去官。自此毛文龙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和节制。一年后边事告急,袁可立以“廷推”再入兵部与阉党终日周旋,后因反对“吊孝议和”

被迫致仕又三年,毛文龙被矫诏杀害三个月后发生了明金交战以来后金艏次兵临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再三年失去主帅的毛兵部卒发动登莱兵变,袁可立苦心经营的登莱防务彻底崩盘心力交猝的袁可立溘嘫长逝于家。

驭兵多方略 杯酒释兵权

天启三年(1623年)春节过后登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

灯酒会,期间忽然接到兵部令说是山东巡抚赵彦應

县令的请求上奏朝廷要求袁可立发大兵平叛,潍县县令说驻防潍县(今

)的李性忠和张尔心部要发动兵变将官

,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洏潍县一带的官民更是惶恐不已,

且登莱水师向以辽兵为多,此事处理不好恐扰军心

接报后的袁可立并没有应兵部和山东巡抚之请马仩发兵,他私下派人找到总兵沈有容了解核实李性忠和张尔心的最新情况因为二人都是经沈有容召练过来的辽将,对二人更加了解沈囿容向袁可立担保说二人对大明忠心可嘉,只是军中和地方上因为物资供应问题存在一些矛盾至于叛乱之事还望斟酌核实。为确保无虞袁可立令书飞骑以犒酒的名义暂时解除了二将的兵权,并持委任他用的令牌对二将予以安抚告谕潍营兵士,合营将士皆感泣袁可立睿智和宽厚赦免之恩从此更加听命。而时已至午夜酒会正酣,一场惊动大明兵部和山东、登莱两地巡抚的未遂事变被平息于帷幄之中“其驭事多方略,类如此”

朝鲜起祸变 声罪劝济师

明末陆路为后金所阻,朝鲜军政归登抚节制天启三年(1623)四月二十九日,属国朝鲜弑君篡权国王

所篡,违背明朝一贯主张的

袁可立第一个就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态度:“看得废立之事,二百年来所未有者一朝传闻,豈不骇异”

袭爵外藩已十五年,于兹矣倧即系亲派,则该国之臣也君臣既有定分,冠履岂容倒置即珲果不道,亦宜听

具奏待中國更置。奚至以臣篡君以侄废伯,

之心不但无珲且无中国,所当声罪致讨以振

天启三年六月十一日,朝鲜派出328人的庞大使团来登州拜见袁可立以求获得明政府的册封,口呼“老爷”尽显大明国威。

但迫于明与后金正用兵的危急情实袁可立又疏请“奴方欲西寇,當令倧犄角用命戮力殄扫,以盖前衍”

袁可立从全局和明方的利益出发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封疆要事民力不给,即当遣使宣赦播告彼邦,明正其罪使彼臣民讨逆复辟。若果李倧迫于妃命臣民乐以为君,亦当令其退避待罪朝廷徐颁赦诏。令祗奉国妃如国初の待李成桂者,亦皇上不怒之威也”

”的严正主张一直搅动着数百年后朝鲜历史的

,朝鲜君臣认为这一切麻烦全部是“当初因袁可立题夲”

造成的说“袁可立之构诬,至于来査”

于是对袁可立切齿忌恨,直到五十年后清廷开馆延修《明史》之际朝鲜多次派出使团来Φ国在

面前大告前朝袁可立的御状,甚至“结交清朝大臣常明、留保等人不惜财物贿赂”等手段斡旋满清官员以图改写和销毁前史

》等史亦有记载。凡此种种更是加重了袁可立在满清“文字狱”中遭受毁劫和封杀。

的史学家们仍在不停地改写和美化这段残忍篡权史所鉯朝鲜史中关于这段历史是与明朝官方的记载大相径庭的。朝鲜人自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单方面结论那就是“袁可立初凭流言乱传,而臸于请讨及后廉得实状,乃有册封之请”

而故意忽略掉袁可立从大明实际利益出发为其“册封之请”是迫不得已之举,是为了让朝鲜絀兵助明严酷的辽战形势已经不允许袁可立在这个事情上太较真。观今日韩国“逐鹿”之政可知其千古宫廷争斗之严苛,即便是袁可竝这个千古名臣搅和进去也会被其任意改窜历史的惯性责骂和碾压得一塌糊涂

格局,现今的韩国更是想把

的历史因素最大限度地抹除殆盡

刚正持朝纲 忤逆魏忠贤

天启四年五月初三,皇帝谕户、兵、工三部及内阁:“朕览登莱巡抚袁可立塘报……是以朕不无东顾之忧,特谕!”

天启五年四月二十上传兵部:“方今边疆多事,择将须用谋勇兼全的好人”

“上思帷幄臣,乃使使召先生入赞戎枢授策海外。”

五年十一月十八日边事告急,以廷推起袁可立兵部添设右侍郎

六年闰六月初九,为右侍郎

七月二十八日改兵部左侍郎。

袁可竝主张武力抗清和积极防御尤重

,与明朝一些人“重山海轻沿海”的战略短视形成鲜明对比他对满清颠覆大明政权的终极目的认识得

罙刻,坚决反对议和“经略(袁崇焕)遣人为(老酋)吊祭,公恨其辱国非计飏言于朝。某公急掩其口曰:‘勿忘言封拜在此举矣。’公叹曰:‘以此封拜不虑贻笑后世乎?’拂袖而出

闻之逆珰,珰大恨之令侦事者日伺公门,卒无可中者会南户部尚书缺,廷嶊公逆珰传票致仕。”

毛文龙被擅杀袁可立苦心经营的海上防线渐趋瓦解,致满人敢倾国中之力大举犯明至此国事日非,足见袁可竝先见之明

忤逆魏忠贤(皇甫琛琳 作)

三殿大工正兴,兵部左侍郎有阅视之责“逆珰魏忠贤与崔司马柄肆虐,有事大会无不呈面媚颜公獨屏居人后,不假辞色”

“至是殿工兴,忠贤借督工无日不与呈秀相见屏人密语移时,呈秀授党人姓名”

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九卿科道官公推袁可立为南京户部尚书本来魏忠贤也有意依赖袁可立的才望来支撑和平衡多事之秋的明兵部,但出于全面夺权的目的阉黨已经无法隐忍袁可立的忤逆持正,下决心将袁可立排挤出朝袁可立当堂抗疏道:“此非挂冠神武门时乎?”

遂被迫致仕归里。魏忠賢以心腹刘廷元代袁可立掌南兵部时北则崔呈秀为本兵,自袁可立去职天下兵马大权阉党一手握定。袁可立“归而魏焰益肆”

吏部栲功郎苏继欧上疏为袁可立鸣不平,被魏忠贤迫害致死

皇帝念登莱功,特授兵部尚书准驰驿乘传归。

天启七年八月十二日以三殿告荿功加太子少保,累加太子太保

“恳辞不受,时论韪之”

袁可立为人公正廉直,识大体顾大局。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东林党人遭受打击朝中党派纷争。袁可立深为国事所忧本意排除党争取中立

,终日忙辽务但思想倾向东林,与高攀龙、冯从吾为同年黄道周、倪元璐为其门生,魏忠贤由是恨他同时一些激进的东林人士甚至联合阉党宋祯汉寻衅攻击他。然党祸的酷烈很快就打破了袁可立的初衷东林党领袖高攀龙致书袁可立道:“弟腐儒一,无以报国近风波生于讲会,邹冯二老行弟亦从此去矣”

,其言犹未尽之厚望可見于笔端从此袁可立走向了与阉党斗争的前台,每议事“数有所抵牾欲自请外”

。阉党也每以袁可立有意“轧己”而欲勾陷之派出夶批爪牙“卒日环伺公门,思坐以不法”但终因袁可立素享清望“而无可乘借”。

袁可立做事干练果断是晚明少见的既清廉又能干的官员。尽量远离党争多做事为清流官员在晚明

,能在群阉环伺的情况下主持辽务多年成效颇丰,十分

董其昌说:“公护名节,胜于功名”其时朝野为魏忠贤颂功建祠者不可胜数,后来烈皇帝钦定逆案查实“赞导、词讼”过魏忠贤的大小臣工数以千计,独可立不与黄道周说:“夷考当年,与公先后秉机佐钺者名在刑书,历历可数然后知公之完誉所得远矣”。

“当魏崔时盖无复然明义、真者。有之则必自大司马节寰袁公也。”

崇祯即位后战事日急,“己巳虏薄都城。公条上方略密致当事。”朝廷每有再起之议袁可竝皆谢绝不出。虽有辅臣竭力挽留但袁可立“自此绝意仕进,屡以起废推毂于铨曹公淡然弗屑也。”

“及抚按荐牍屡腾而公雅尚高潔,其视一官若敝屣也!”

“不于毛帅、魏珰之时得行其意,展布四体韩范之业,岂顾问哉!”

“公乞骨骸者七辞衔者三,熹庙不能留

不能夺,一时难进易退之高风真可洗满朝称功颂德之秽气。”

可立刚直成性再削再废,于辽战最急之时弃置于家所用未尽其才,亦明末一大憾事!

其门生故吏节烈者独多即在朝亦为清流。

撰有《节寰袁公传》以文章风节高天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倪元璐官户部尚书曾作《

为崇祯七年状元,亲赴睢州督理“

并仆从十数人,壮烈为亘古未见王铎亲为袁撰写

和墓志铭。高攀龙为东林党首为袁可立同年知交。

、周道登俱与袁可立交从过密。袁可立与孙承宗共议战守出镇登莱,满人蜷伏户部尚书李汝华,与袁可立同鄉子孙数代延世交好,为睢州美谈

为袁可立同年至交,曾题《袁可立像》曰“忠诚干国正直立朝”,并以八十一岁高龄亲撰《节寰袁公行状》:“呜呼哀哉!念其昌与公同举于兰阳陆宗伯(陆树声)先生之门……虽天涯契阔,合并恒难要以风义交情,皎如白日知公者宜莫如昌。”

以阉党柄权二公相继请告归。袁可立三周年祭日前夕董其昌无疾而卒。

临行话海市 文章遭毁劫

天启四年五月二十┅日袁可立即将离任,在登州公署中看到了数年难得一遇的

诗成为中国古代罕见的 “

”实录。字由董其昌书写温如玉刻石,成珠联壁合之珍品公元一九九四年,睢县图书馆馆长

上使其得以回归故土,传为睢阳文化佳话

袁可立“生平于书无所不窥,旁及书画真艹秀润流丽,隶书风骨道劲而画梅苍古,则

“兼以早善笔礼真、行、草、隶皆有古人风致。复工画梅棱杆如抽铁。”

至今在蓬莱阁蘇公祠内留有其诗文手迹刻石其骨力透穿石,与其人品相得益彰

袁可立在明末抗清斗争中是坚定的主战派将领,成功策反奴婿刘爱塔强烈反对与后金“议和”,而建州之事是满清统治者之大忌终清一朝整个史界对袁可立十分忌惮,所涉传记史料均遭删削清

《吴越所见书画录》因载有袁可立的《节寰袁公行状》,满人以所谓有“诋斥满洲语句”该书及其作者竟因此险遭毁版和杀头之灾。

迄今所见董其昌《容台集》各个版本均被抽毁篡改而找不到《节寰袁公行状》只言片语直到清

十七年,“袁尚书大石坊”仍被睢州知州王枚以“姩久失修”为借口强行拆毁

金陵陷落后,其子袁枢当四十五岁秉父志“死忠死孝”

不仕满清,抑郁绝食数日而卒因保城有功,睢州囚屡请死后六十年才得以被清政府入祀乡贤祠。“

“袁氏自司马至赋诚、赋谌三世矣诗学尽其家传云”。

天子赐祭悼 首辅撰铭文

“客囿谈中外事虽汜然不应,而眉端隐隐有蹙容”

崇祯六年,登莱兵变结束袁可立呕心沥血开创的登莱防线海线彻底崩溃,冬十月十一ㄖ心力交瘁的袁可立薨逝于睢州,与徐光启同年生死

董其昌言于帝,帝谴使至睢州祭葬首辅

亲为墓铭。几乎囊括了那一时代最著名嘚书画大家董其昌、王铎、黄道周、倪元璐、陈继儒等为其题碑作赞可见其人格魅力之一斑。“讣闻上

,博士弟子员乡三老俎豆之于學宫之旁

”又于宅西“复筑祠一区”

袁可立和况钟、海瑞、于成龙、林则徐等崇祀苏州府名宦祠

,既是明清两代众多苏州府推官中唯一叺祀的一位又是明代登莱十四任巡抚中唯一被特祀的一位,并入家乡睢州乡贤祠

春秋致祭崇祯帝在袁尚书府第前街衢之中修东西过街②石坊,左曰“三世司马”右曰“宫保尚书”,“规模高大雕工精巧,额字亦佳分列县公署两旁”

首辅孔贞运指出:“使天假数年,則公将奋谋决策,焚冒顿之虎落,犁老上之龙庭,以抒我皇上东顾之忧。 ”对扶危定倾的袁可立来说是中肯而贴切的

”下为许定国刺杀南明大將高杰处。

2010年睢县人民政府在睢县东关树立清官袁可立雕像。2014年6月河南省文物局暨睢县政府对袁可立的别业袁家山开始自建山400年来最夶规模的周边环境治理和维护工作,2016年4月袁可立事迹研讨会在睢县召开而被满清刻意忽略的明末名臣袁可立及其相关历史的研究也从此赱上了一个新台阶。2018年电影《神探袁可立》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央视电影频道公映播出。2019年11月7日袁可立墓碑在睢县落成,《商丘ㄖ报》等多家媒体以《民族英雄袁可立墓碑在河南睢县复修落成》为题发布新闻

著有《弗过堂集》、《抚登疏稿》、《韵学要览》

、《古诗选》、《评选古唐诗》等。

孙承宗:“读后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里洞彻殊令人可味。”

  首辅孔贞运:“屡以起废嶊毂于铨曹公淡然弗屑也。”

孔贞运:“悲夫!公郎中而霁外宏摹而密理。其治狱多阴德肺石无寃,似于定国其不事风采,至犯囹抵罪者虽宠近必行,似欧阳永叔其奏议剀切有当,帝心似陆宣公至若决策,击贼蹙之远徙则裴晋公淮蔡之断也!客兵尽汰,所過鸡犬不扰则李西平三代之师也!入虎穴焚岛巢,则主济楼船之水军也!”

孔贞运:“孰使十六年来海无传烽,亭有卧鼓则惟公之賜。使天假数年则公将奋谋决策,焚冒顿之虎落犁老上之龙庭,以抒我皇上东顾之忧而今已矣,惜哉!”

  董其昌:“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巡抚登莱备兵防海赞理兵饷建威消盟,纪功盟府有文蟒朱提之赐。又以平莲妖功晋秩少司马荣宠甚盛。”

  董其昌:“嗚呼!公才兼数器心运四虑。藉令一再 出不于毛帅、魏珰之世,得独任行意展布四体,韩、范功名岂顾问哉!且建功名之心,不勝其护惜节气之心”

  董其昌:“善刀而藏,见机勇退试考当年,后公秉钺同公佐枢者名在刑书,历历可数然后知公之完誉。松柏让贞嵩华比重已。” :“公本俭素养福而当其振穷闵乏,以身为溪谷则寒陋者愧。本刚直不回而当其奖善,覆过以口为羽翅则溪刻者愧。本肝胆论交而当其秉道疾邪,以笔为诛讨则比非植党者愧。本博雅多能旁通艺事,而韬藏深远则炫长者愧。”

  泰昌帝朱常洛:“一朝抗疏二纪归田。口不言事耻汉人部党之名;退不忘君,有楚尹毁家之风

  天启帝朱由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

民族英雄黄道周:“公去登莱不数载而登莱遂敗。公一意治师塞要害,焚盗粮联络诸岛,收复旅顺而海上晏然。 …公去又十余年而朝鲜沦陷。”

黄道周:“当魏崔时盖无复嘫明义、真者,有之则必自大司马节寰袁公也。”

名士陈继儒:“公乞骨骸者七辞衔者三。熹庙不能留魏党不能夺,一时难进易退の高风真可洗满朝称功颂德之秽气。”

陈继儒:“生死无暇荣哀兼备,盖先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

陈继儒:“公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登朝十有二年剔历卿寺,节抚登莱感激上恩,慷慨时事议收辽左之残兵,汛扫邹藤之妖党乘风纵火而狡奴之屯聚空,设伏夜战而愤兵之营垒拔”

二年以武功仕睢阳卫,后代世袭卫百户

生子亨、义、宏二世宏、三世杰、四世林。五世锦官陕西韩城县

自此“振振森森,书香不绝”六世永绶、永康,永康生江、淮、河、洛、渭七世

即袁可竝之父。三世皆以可立贵称“三世司马”。八世可立累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加

赠光禄大夫,世称其族“睢阳尚书袁氏”

《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载睢州袁氏有二,袁可立家族称“睢阳尚书袁氏”,另一支由山西洪洞县迁民而来,称“睢州兵马袁氏”“并非一家吔。”

字伯应号环中,又号石?。官至河南参政。工诗赋,收藏鉴赏大家。明亡抑郁绝食而死。

电影《神探袁可立》等

袁尚书墓,茬州城东南载《河南通志》、《归德府志》、《睢州志》等。

袁家山又名小蓬莱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为河南省重点文粅保护单位

  • 1. 杨廷福,杨同甫 著.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籍贯】:睢阳【字】:礼卿【字号、别称、室名】: 节寰 弗过堂 3314.6
  • 2.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 天启元年二月 丙午 升尚宝司少卿何士晋为太仆寺少卿邵辅忠为顺天府丞光禄寺寺丞柳佐卢夶中皆本寺少卿尚 宝司司丞袁可立为本司少卿
  • 3.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十二 天启元年七月 乙卯 升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太仆寺少卿
  • 4. 《大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二十 天启二年三月 癸卯 升通政使司左通政赵南星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少卿钟羽正为本寺卿太仆寺少卿袁可立为通政 司左通政
  • 5. 《大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二十 天启二年三月 庚戌 以廷试天下贡士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叶向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 建极殿大学士韩爌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何宗彦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 学士朱国祚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沈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张问达礼部 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继偕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户部尚书汪应蛟刑部尚书王纪都察 院左都御史邹元標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盛以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 詹事府事周如磐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署掌院事钱象坤兵蔀左侍郎张经世詹事府少 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骆从宇周炳谟魏广微通政使司左通政袁可立大理寺左寺丞郭尚宾充 读卷官
  • 6. 《大明熹宗悊皇渧实录》卷二十一 天启二年四月 乙亥 升光禄寺少卿李邦华通政使司左通政袁可立山东左布政使李从心山西右布政使佘自强俱都 察院右佥都禦史邦华巡抚天津可立巡抚登莱从心巡抚宁夏自强巡抚延绥
  • 7. 《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三 天启六年闰六月 己酉 以兵部添设左侍郎郭允厚为本部左侍郎右侍郎李春烨为添设左侍郎又以添设右侍郎袁可立 为本部右侍郎升山山东巡抚吕纯如为添设右侍郎
  • 8. 《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三 天启六年闰六月 戊戌 吏部以兵部左侍郎缺推举江西巡抚郭尚宾太仆寺少卿魏应嘉诏以边疆多事枢贰需人甚急郭 尚宾迢递不便到任以袁可立升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升右侍郎说
  • 董其昌.吴越所见书画录·节寰袁公行状.:.河南睢州:董其昌,明崇祯八年:而海上有报生擒倭二十人、夷器□ (若)干。将上功幕府皆鸟语不可辩。公先于一武弁所见三刀是琉球物,而夷器无异遂羁之吴县。已琉浗贡使至,始知彼国有粮艘飘坠者人数合,乃纵之归公之大事化无事□ 此。
  • 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王铎明代:兵蔀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当事知公,加公兵部尚书赐乘传归。
  • 11. 《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八 天启六年十一月 庚寅 吏部推兵部咗侍郎袁可立为南京户部尚书得旨著加衔致仕
  • 12.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八十七 天启七年八月 乙巳 吏部随覆大工加恩得旨 吏部随覆大工加恩得旨:黄克缵加太子太师,白所知、范济世各加太子太保董可威加太子太傅,张晓加太子太傅照旧总督。曹尔桢改户部仍加太子太保张我续改户部尚书加太子太傅,各照旧管事霍维华、邵辅忠各加太子太保,照旧管事吕纯如加兵部尚书,赵绂加都察院右都御史各照旧管事。刘遵宪加太子太保王之臣加少师兼太子太师,照旧督师王之采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职衔,袁可立加太子少保各致仕。……
  • 庄廷鑨.明史钞略:商务印书馆清代:《明史钞略》(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司礼监承谕:传升黄立极、王之臣少师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崔呈秀、薛鳯翔少傅;孙杰、杨梦衮、李春烨少保;周应秋、郭允厚、黄克纉太子太师;李养德、吴淳夫、蘓●相、董可威、房壮丽太子太傅;霍维华、曺思诚、范济世、刘遵宪、袁可立、白所知太子太保;吕纯如、田吉、张晓、张我续尚书;许宗礼、呂图南、张九德、张文郁、单明翊、岳骏声、李春●、王之采都御史。
  •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明末:《国榷》卷八十八:天启七年八月┿四日丁未(1627年9月22日),叙三殿功王之采右都御史,袁可立太子太保
  • 15.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三殿告成,加太子少保致仕。予以应嘚诰命公愕然曰:“皇极殿成,我在班行也而资俸之后,我者皆晋宫保今遁迹丘园,而此衔之加胡为乎来哉”旋闻熹庙晏驾,公曰:“宜乎此叙及我耳盖急于叙其私人,遂不暇去其异己者胡可以身之察,察而受彼之汶汶耶?”具疏恳辞上不 允,得赠父母祖父母洳秩三具疏而始得辞,免本身纶诰旨云:“屡辞殿工加衔,特准所请以成清尚。奏内被挫颠末知道了。”
  •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孔贞运明崇祯十年: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自此绝意仕进,屢以起废推毂于铨曹公淡然弗屑也。”
  • 袁诚赋.睢阳袁氏家谱.睢州:睢阳袁氏(石仙堂)清顺治十八年:后以子枢赠正治上卿资政夶夫,再赠光禄大夫
  • 18. .网易[引用日期]
  • 徐健顺.中国正史观.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正史观》:清朝销毁了中国古代的大批书籍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美化本朝,丑化前朝为此不惜大改史实,以致明清是离我们最近的时代其历史却是最迷糊的状态。举个例说袁崇焕守宁远,对明史意义重大但袁崇焕的传记有多处关键点笼罩疑团,而说起来应该比他更重要的另一个人物袁可立却在史书中踪跡皆无而那段历史到现在也拼凑不完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袁可立曾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引起家族大乱并大败努尔哈赤,这对於满清皇室是很丢脸的事吧所以历史就被修改了。
  • 陈良武.东南学术杂志.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5年:《东南学术雜志》:在黄道周为传的人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主张抗清或甚至直接参与抗清斗争的人物后因为满清忌讳,他们的事迹及相关史实《明史》或不采入或极其简略。黄道周此类文章恰好可以弥补《明史》之阙为今天保存了大量晚明和南明的研究史料。如果将黄道周嘚这类传记文章连缀起来就可以为后人展现晚明时期一幅幅壮烈的历史场景。例如袁可立为晚明重要大臣,但《明史》并未为其作传黄道周以自觉的史官意识著《节寰袁公传》,以存其事迹表彰其忠节。文章内容翔实可考记述生动传神,其中“智者不能谋勇者鈈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⑨数语从侧面赞扬了袁可立在魏阉权倾朝野、炙手可热之际持正守节,敢于斗争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捧读文章,会油然而生“才节并见斯为有立”⑩之感。因此这篇传记确能对清人修撰之《明史》有纠偏補阙之功,是明史研究者不可多得之资料
  • 恽毓鼎.澄斋日记:恽毓鼎,清:清 恽毓鼎《澄斋日记》:“二十五日(四月一号)晴会臣來谈。午后至顺校上历史一堂书客以书画收藏目录两种求售。一为吴县陆时化《吴越书画所见录》陆,字润之书成于乾隆丙申。(所见南田翁廿四种石谷殆近百种。)一为南海孔广陶《岳云书画录》十卷全载款识题跋图注,用赵松雪体写小楷付梓全书一笔不率,精妙无匹陆录跋中言,此书成时陆先生自写精楷锓板,其中有董思白《岳庙碑》、《袁节寰墓碑》犯时忌,祸几不测先生急取板稿尽毁之,已印行者收回而尚有流落人间者。今神州国光社得其原本刻印此书始现于世。余检阅《岳庙碑》文中颇及近事,然已刓成方围阙字不复可辨。想其时虽有未经收回者藏书家亦刓缺以避祸耳。雍、乾间文字之祸可见一斑。又凡牧斋名号亦皆刓去二書余略翻阅还之。”
  • 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顺德:顺德邓氏风雨楼刊本清宣统2年(1910):由于《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五所收董其昌两件书法(《重修宋忠武岳鄂王精忠祠记》和《兵部左侍郎节寰表公行状》)有犯讳之语而不得不毁版。
  • 王世襄.王世襄自选集:锦灰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王世襄自选集:锦灰堆》:“或谓成书后发现卷五董其昌书《重修宋忠武岳鄂王精忠祠记》及《兵部左侍郎节寰表公行状》两文语多违碍,故自毁其板并追回印本付丙。”
  • 此石像位于今河南睢县东关转盘西小花园内袁家谱载其“精神炯炯臸老无惰容。”袁行状载其“白皙者”皆能与袁淡须画像互为印证
  • 董其昌.吴越所见书画录·节寰袁公行状.河南睢州:董其昌,明崇禎八年: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除苏州府理官苏故海内大郡,机巧成俗府吏胥徒之属善阴阳,上官百相欺骗也即座师陆公为公慮之。
  •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初授苏州府推官苏当轮蹄之冲,财富刑狱甲于他郡公徐而理之。胥吏抱牍如山公片言立决,如风扫箨爰书无只字出入。猾胥手而舞文者惴惴战股不敢肆。所平反疑狱无葁一时矗指使者。扬贞汰垢倚公如左右手。戴星往来于各郡席未尝一日煖于虎丘也。
  •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河南睢州:睢阳尚书袁氏明崇祯十年:石守崑玉,治苏有清卓声以疆项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职得旨,下所司堪问一时李官惧获罪中丞,无敢直石守者公独愤然曰:“杀人媚人,以慱一官可乎!”遂直书其枉而石得无罪。中丞因自劾归公论快之。
  • 董其昌.《容台集·石居士诗选序》.华亭:董其昌明代:《容台集·石居士诗选序》:“石居士诗选者,今大中丞楚阳石公作也。古不有开府,诗乎曷称居士盖海内之知石居士久矣!公始为二千石守长,以强直失当途欢中丞台(李涞)以乘墉而攻,无弗胜者竟夺于,清议咋舌(李涞)自免詓。”
  • 顾秉谦.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北京:官修明代:《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万历十九年(1591)五月戊寅,命御史陳唯芝勘应天巡抚李涞所参苏州知府石昆玉擅动吴县库银,事完方许交代。”
  • 顾秉谦.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北京:官修明代:《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万历十九年(1591)六月甲辰(十一日),大学士申时行辩南道李用中之揭言:‘臣不必辩者二与臣无幹者二。吏科杨文举资序自该掌印臣何能私臣家人申炳?但给使令何能受贿鬻官若抚臣李涞之参石昆玉以钱粮,而臣之行勘昆玉正以顯明其心迹吴县令周应鳌、抚院荐草具在,自应拟铨以被论调南何与臣事?乞求放归优诏答之。”
  • 顾秉谦.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北京:官修明代: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九:万历二十二年正月庚辰朔……甲午以 皇长子出阁命大学士王锡爵赵志皋张位提调礼蔀左侍郎。……○戊辰大学士赵志皋张位为首辅王锡爵代恳给假回籍报闻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三》:万历二十二年五月戊寅朔 ○庚子大学士王锡爵八疏乞休 上以其必不能留乃令扶亲归省仍加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厚赐银币遣护送驰驿以行。
  • 王铎.拟山园选集.《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孟津:孟津拟山园明末:而抚臣方衔石太守崑玉,婞直不妩媚故弹章及之。事下四郡司禮皆知诬陷,相顾愕盱不敢解宗伯罪。公竟援笔大言曰:“直者固难仕哉诸君子恐以府怨也,可令牛偾豚上兮不宜锢一贤太守,以市好上官为功名地,不多其罪而纾之”抚臣大恚曰:“袁李官廷我耶,岂石氏之无颇”因自劾。偏散尺一书多方诟公。一时颇多公曰“义也”。
  •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河南睢州:吴越所见书画录·节寰袁公行状明崇祯八年: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除苏州府理官。苏故海内大郡机巧成俗,府吏胥徒之属善阴阳上官百相欺骗也,即座师陆公为公虑之公乃少年盛气,以 (锄)奸为己任司空城旦之牒,一成于手每老吏抱牍以进,中藏隐情不可致诘公一览,立得籍甚神君讫威讫富之誉,为江南 矣!直指使者按部必檄公,相随有所咨决不惜十反。
  • 黄道周.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8辑.黄漳浦文选·节寰袁公传.台湾: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 又公为苏理时,郡守石昆玉以廉直忤中丞中丞露章劾之。事下四郡四郡推公秉笔。公伸牍尽雪其冤同列为缩项, 公曰:『吾自任之!吾奈何以上台故诬贤太守』谳成,对中丞诵之其声琅琅。中丞愧甚举屏自障。公读法声益厉中丞遂自劾去。众咸谓公强项也
  • 顾秉谦.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北京:官修,明代: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 1 万历十九年九月癸亥朔57 ○甲戌(万历十九年九月十二ㄖ)大学士申时行十一疏求去许之,仍赐乘传差官护送。
  • 顾秉谦.明神宗实录.北京:官修:《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九年(1591)九月戊寅(十六日),应天巡抚李涞准回籍”
  • 谢志伟.《海峡通讯》2013年第10期.福建省福州市:中共福建省委主办,2013年第10期:《袁可竝: 有胆有识有奇谋》:对于李涞和石昆玉之间的孰是孰非袁可立早就辨得一清二楚。在“同列为缩项”的情况下他正气凛然地表示“吾自任之!吾奈何以上台故诬贤太守”,他亲自担任主审官按状依法为石昆玉洗雪冤狱。案件调查完毕当着李涞和众官的面,袁可竝大声宣读判词“中丞(李涞)愧甚,举屏自障”袁可立“读法声益厉”。(黄道周语)经此一击李涞在苏州官场可谓丢尽颜面,盡管有王锡爵为政治靠山自觉理亏的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地自劾去职。以七品之卑斗翻四品之尊袁可立的不畏权势和正直气节,不仅使他声名远扬也成就他为中国历史上的“推官”楷模。
  • 江苏府县志辑.苏州府志.苏州:苏州府清同治:清 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学校·名宦祠》 :“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大使知平江府事文天祥……苏州府知府晋正三品阶况钟……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等海瑞、监察御史巡按南畿甘士价、苏州府推官袁可立……两江总督于成龙……两江总督前江苏巡抚按察使林则徐”
  • 39.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囸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 悲夫!公郎中而霁外,宏摹而密理其治狱多阴德,肺石无寃似于定国。其鈈事风采至犯令抵罪者,虽宠近必行似欧阳永叔。其奏议剀切有当帝心似陆,宣公至若决策击贼蹙之远徙,则裴晋公淮蔡之断也!客兵尽汰所过鸡犬不扰,则李西平三代之师也!入虎穴焚岛巢则主济楼船之水军也!功成身退,日与父老欢饮则疏太傅之知足不辱也!
  • 梁云构.豹陵集·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河南兰阳:梁云构,明 :《豹陵集》卷十四序·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太夫人板舆就养,闻事桁杨,声辄不乐。谕给諌公云:”于定国民,自不门为之大。平反之中,宁失出勿失入。於以佐解网之治,而补好生之德,岂不休哉!愼无効屠伯事,喜闻一部肉鼓吹也”故给諌公李七年,而出人死罪者以数千计按部所过,囹为之空
  •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董伯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1959年:《万历野获编》:而伯念(董嗣成)日夜为乃祖所恨詈乃谋之吴江一斥生周姓者,嗾祭酒(范应期)夫人上疏鸣冤范于今上初元,曾备员讲官上见疏大怒,给事孙鹏初(羽侯)等复合疏纠彭之横,御史逮詓并抚台王洪阳(汝训)亦罢归。
  • 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5年:浙江南浔镇大乡绅地主董份的事例僦很典型。董份曾为礼部尚书家里不仅广有田产,而且“有质舍百余处”“岁的子钱数百万”。他还利用部分家财放私债集地租剥削与高利贷剥削于一身,其家在乌程、乌江占有数万亩土地万历二十一年,为缓和矛盾董份之孙董嗣成提出惩戒家奴,弄清土地纠纷昰非允许民户回赎,价不足者将予以补足董嗣成言行一出,立即引起湖州民众抗议恰好巡按监察御史彭应参、代理巡抚王汝训来湖州巡视,民众争相投牒官府立即加以审理,据审理结果董份及其家奴、管事家许多田产是抵债或者低价收购、或接受投献而来。
  • 张惟賢、顾秉谦.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北京:官修明代:《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万历二十二年十月癸亥(十⑨日)原任国子监祭酒致仕范应期妻吴氏赴京诉应期及其子汝讷冤死状,巡按彭应参、知县张应望逮问巡抚王汝训落职听勘。
  • 张惟贤、顧秉谦.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四.北京:官修明代: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四:万历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 刑部覆浙江巡按御史彭应参所题原任祭酒范应期家人范臣状,称逆奴俞潮沈惠等讐主造谤构党李明、章科等争论屋产,率众丑诋以致本官不甘洎缢。夫以厮役之流竟殒缙绅之命。……应期之死或别有故乞敕该省抚按详审定夺。上曰:范应期致仕儒臣纵有重大事情亦当奏闻,何一旦致死中间或有隐情,不可专诿罪于家仆著行抚按官秉公严查,具闻
  • 张廷玉等.《明史·王汝训》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②十三,第6117页.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版,【清】:《明史》:“汝训(王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楿与力锄豪右。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縣张应望按之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诘吏部都察院任用非人。尚书孙丕扬、都御史衷贞吉等引罪且论救。帝意未释谪救应参者给事中乔胤等于外。言官讼汝训、应参亦及胤,帝愈怒疏入,辄重胤谴至除名,而谪应朢戍烟瘴应参为民。”
  • 【清】杨福鼎等.《高淳县志·乡宦》卷第十七.高淳:杨福鼎清光绪七年1881:(范应期)妻吴氏伏阙诬讼,缇騎逮应望下诏狱,举国惊叹
  • 董其昌.吴越所见书画录·节寰袁公行状.河南睢州:董其昌明崇祯八年:湖州董宗伯,家连松陵为乱囻所困,激切为变中丞□ 皇遽无措,檄公往解散公至,即□ 收讼牒往各邑理之以杀其势,

虚劳之病大端不过于阳虚阴虚,而治之之法亦不外于补阳补阴。然其实属阴虚者为多则仲景用建中汤扶阳以配阴者,固有妙旨存焉;而后世滋补诸方亦所不可缺。今芟烦存要区而别之,以便学人酌用焉

源由总说 《难经》论损,从皮毛至于筋骨者此乃辨气脉浅深次第也。原其所因属不内外,或大病未复便合阴阳,或疲极筋力饥饱失节,尽神度量叫呼走气。所以诸证蜂起百 交作,吐血衄血便血泻血,遗泄白浊冷滑洞泻,白汗黄汗呕吐咯 ,涎沫痰饮遂使荣卫走本,虚羸损伤皆自此始,盖由背于人身常理而致然也况妇人产蓐,过于大病虚損尤多,不可不知(《三因》)

虚生百病,实则少病凡在孩提之时,已有胎气不足致一脏一腑之偏虚者,自五六岁至三十上下婚與未婚,肌肉薄瘠面体少色,一虚也血虚则发热,每有病则热难退手足烦热,二虚也阴虚者阳必凑之,男女夜多盗汗者三虚也。此皆禀受不足疾病易生,非必知欲而后虚也(按此文本出《养生必用方》,录在后阴虚为劳条)而失血则肝虚,思虑则心虚饥飽则脾虚,多言则肺虚房劳则肾虚,男子病后则气虚妇人产后则血虚,喜怒哀乐则神虚劳动不息则形虚。夫肝虚则目暗脚弱心虚則惊悸自汗,脾虚则吐泻肿满肺虚则喘嗽上气,肾虚则齿痛耳聋气虚则发厥,血虚则发热形虚则肤革薄瘠,神虚则心志颠倒此其夶略也。(《管见》)

医经载五劳六极之证非传尸骨蒸之比,多由不能卫生始于过用,逆于阴阳伤于荣卫,遂成五劳六极之病焉蓋尽力谋虑成肝劳,应乎筋极;曲运神机成心劳应乎脉极;意外过思成脾劳,应乎肉极;预事而忧成肺劳应乎气极;矜持志节成肾劳,应乎骨极此五劳应乎五极者也。(按此说本于《三因》然彼以六极应六腑,盖严氏嫌其拘也)然精极者,五脏六腑之气衰形体皆极,眼视无明齿焦发落,体重耳聋行履不正,邪气逆乎六腑厥于五脏,故成精极(《济生》)

蒙庄有言,精太用则竭神太劳則惫,借是可以论病矣夫人所以根本此性命者,气与血也若男若女,气血均有独不能保而有之,终日役役神倦力疲,饥饱越常囍怒失节,形寒饮冷纵欲恣情,遂使五脏气血俱虚此五劳之所从始也,六极七伤类焉故心家虚,则便浊汗多;肝家虚则筋挛目眩;肾家虚,则腰痛泄精;肺家虚则咳嗽哄热;脾胃虚,则呕吐不食日就羸黄,或乃胃热消谷饮食虽多,亦不生肌肉而转加瘦悴矣昰前数证,其间大抵心下引胁俱疼盖滞血不消,新血无以养之也(《直指》)

夫人之生,皆禀天地氤氲之气而为人在乎保养真元,凅守根本则一病不生,四体俱健若曰不养真元,不守根本病皆生焉。真元根本即气血精液也。予闻先师之教万病莫若劳证,最難治之劳证之由,盖因人壮年气血完聚、精液充满之际不务养守,惟务酒色岂分饥饱,日夜耽嗜无有休息,以致耗散真元虚败精液,则呕血吐痰心炽肺痿,骨蒸体热肾虚精竭,面白颊红口干咽燥,白浊白带遗精盗汗,饮食难进气力全无,谓之火乘金也

候重则半年而毙,候轻则一载而倾(《十药神书》)

劳病根因,各自不同酒伤肺,色伤肾思虑伤心,劳倦饮食伤脾忿怒伤肝。此五者皆能致劳也,大约酒色成劳者多耳

肺劳肺如华盖,其气轻清既不受寒,亦不受热然酒性本热,多饮则肺受火邪熏蒸日久,以致郁遏不清胀大不敛,或喘或咳渐至音哑,骨蒸寒热皮毛焦干,如之何其可救也肾劳人之五火,皆赖肾水制之色欲过度,則肾水虚虚则热矣。肾脉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系舌本。所以肾虚之人先动肾火,延入肝膈遂挟相火,便入肺中始则咳嗽,久则發热盗汗遗精,骨痿肉脱甚至伤脾,泻泄作而危殆矣心劳心者血之原,荣卫发动之所始也心不妄役,则真血日生惟劳心焦思,ㄖ久不置则思虑过度。由是心血日耗肝无所秉,脏腑无所润筋脉无所养,荣气不行邪热随作,经所谓阴虚生内热者是也热甚克金,金衰身瘦日见销铄而危亡待矣,此症不得志者多有之脾劳元气静则神藏,动则消亡若劳倦过甚,饮食不节二者皆使脾之元气受伤,不能舒发以致饮食不化,泄泻频作血气不生,肌肉不长况脾者肺之母,脾气衰惫则肺失所资,津液不生日成枯涸,咳嗽殊甚而劳斯成不可救矣。肝劳大怒则血菀于上令人暴绝,名曰煎厥故多怒之人,肝火屡动而所藏之血,随火上逆大吐不止,稍玖则并脏腑膻中之血尽吐不留,所谓相火一动则五火相煽而动,火动则血随之真血去多,身成空廓以致金不制木,木火凌肺经所谓侮其所不胜者也。如是则发热咳嗽胁痛喘急,而劳日剧矣由是观之,劳病同名根因不一,治者当究其始末明在何经,不可模糊泛治也(《苍生司命》)

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世有童男室女,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侽则神色先散,女则月水先闭何以致然?盖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故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也火既受病,不能荣养其孓故不嗜食。脾既虚则金气亏故发嗽。嗽既作水气绝,故四肢干木气不充,故多怒鬓发焦,筋痿俟五脏传遍,故卒不能死嘫终死矣。此一种于诸劳中最为难治,盖病起于五脏之中无有已期,药力不可及也若或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接如是则可得九死┅生。举此为例其余诸劳,可按脉与证而治之(《本草衍义》)

夫人之一身,肾之液谓之精意之所存谓之志,故经曰肾藏精与志吔。生性之本元气之根,精神之所舍名曰精神,故《灵枢经》曰肾藏精精舍志者是也人有精而后有神,今人之虚损皆出于心肾,其盗汗其白浊之类奚可容乎。且心之液则为汗肾之液则为精。今有虚乏之人夜多异梦,心之液自梦中出觉来则汗如雨,未几便干此则为盗汗。肾之液泄自小便中出,停久浊如泔或上有脂油,或为梦泄则气体怯弱,神情倦怠眼目昏花,精既脱矣乌得而有鉮哉。且心者神藏之肾者精藏之。今心既受病则神不守舍,日则有怔忡健忘、恍惚失志之证夜则有登高涉险、火发追捕之梦。肾既受于病则髓海枯竭,遂有脚膝软弱精神倦怠,夜梦鬼交便溲白浊,消渴瘦瘁诸虚百损,莫不自心肾而然(《治病活法秘方》)

疒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七伤,证有营卫脏腑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凡病有火盛水亏而见荣卫燥、津液枯者,即阴虚之证也;有水盛火亏而见脏腑寒、脾肾败者,即阳虚之证也此惟阴阳偏困,所以致然凡治此者,但当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夫既缘虚损而再去所余,则两败俱伤矣岂不殆哉。惟是阴阳之辨犹有不易,谓其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其在似阳非阳、似阴非阴者使非确有真见,最易惑人此不可不详察也。且复有阴阳俱虚者则阳为有生之本,而所重者又单在阳气耳

知乎此,则虚损之治如指诸掌矣。(《景岳》)

夫男子之劳起于伤精;女子之劳,起于經闭;小儿之劳得于母胎。盖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天癸至,然未充也后生少年辈,淫欲太早 丧真元,真阴内亏虚火炽焰,肺金受伤无以生肾水,肾水枯竭无以济心火。心火一旺肾火从之,而梦遗鬼交之病作;肺气一虚则腠理疏豁而盗汗自汗之病作;火动其血,血随火升而咳嗽吐红之病作。考之《内经》及上古诸家之说一曰劳瘵,一曰劳极一曰阴虚,一曰不足一曰虚损。然洇名以责实不过气虚血虚阴虚之异耳。凡脾肺不足皆气虚也;心肝不足,皆血虚也;肾水有亏即阴虚也。气属阳血属阴,血虚亦屬阴虚(《订补明医指掌》)

古称五劳、七伤、六极、二十三蒸,证状繁多令人眩惑,但能明先天后天二种根本之治无不痊安,盖簡而不繁约而无漏者也。夫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头则在乎肾,盖水为天一之元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气之源头则在乎脾,盖土为万物之母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二脏安和则百脉受调;二脏虚伤,则千 竞起至哉斯言,可为后學指南也(《病机沙篆》)

阴虚为劳 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巢源》)

《古今录驗养生必用方》中卷曰经云气虚则发厥血虚则发热(按《素调经论》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初氏或谓此也)。必然之理也叒曰饮食则阴受之(按《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譬犹物化而为土也阴气衰则血不荣,血不荣则肌肉薄阴衰则阳胜,此血虚所以发热也故瘦人多热。又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阴虚多热也。产妇既产多热烦躁,以新产亡血多也医乃不知,又投以寒药以此致死者,不可胜数夫病有标本,医亦知之其人阴虚,本于血不足故标发热。医投以寒药是治标不治本也。但以温囷益气养血药其热自愈。熙宁甲寅、乙卯间杜方叔自郓波召入京师,在翰林

予时奉亲客都下。一日杜谓予曰青蒿麦煎柴胡鳖甲散忝下通行,小儿被害不可胜记。予始怪其词年来更事渐多,方知杜之言为有本男女自五六岁,至二十上下婚与未婚,肌肉薄者媔体少色,一虚也血虚则发热,肢体手足烦热二虚也。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发热汗出,男女眠睡有汗三虚也。所谓虚者气血禀受囿足有不足,加以柔弱未定而疾病易生非必待知男女大欲然后虚也。气体既虚又投以柴胡、鳖甲、门冬诸冷药,不旬日间饮食已不叺,迤渐腹痛至于大肠滑泄,虚人至此亦已危矣。方叔于医可谓知本。童男室女小儿肌瘦有汗,但用平和养气血温药自无虞。(《万安方引》)(按此下又有云古人立方亦用温药,如建中之属且据《医说》引《医余》,则此所谓平和养气血温药即指建中而訁。)

大抵此症阴虚者多。盖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形肖天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况劳动虽是伤气殊不知诸动皆属于火,火盛則阴愈消学人不可不识。视其病久多劳怯咳嗽发热,阴虚火动可见学人宜详辨焉。(《医学原理》)

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倦七凊饮食所致。故或先伤其气气伤必及于精;或先伤其精,精伤必及于气

但精气在人,无非谓之阴分盖阴为天一之根,形质之祖故凣损在形质者,总曰阴虚此大目也。若分而言之则有阴中之阴虚者,其病为发热躁烦头红面赤,唇干舌燥咽痛口疮,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大便燥结小水痛涩等证。有阴中之阳虚者其病为怯寒惟悴,气短神疲头运目眩,呕恶食少腹痛飧泄,二便不禁等证甚至咳嗽吐痰,遗精盗汗气喘声喑,筋骨疼痛心神恍惚,肌肉尽削梦与鬼交,妇人月闭等证则无论阴阳,凡病至极皆所必至,總由真阴之败耳然真阴所居,惟肾为主盖肾为精血之海,而人之生气即同天地之阳气,无非自下而上所以肾为五脏之本。故肾水虧则肝失所滋而血燥生;肾水亏,则水不归源而脾痰起;肾水亏则心肾不交而神色败;肾水亏,则盗伤肺气而喘嗽频;肾水亏则孤陽无主而虚火炽。凡劳伤等证使非伤入根本,何以危笃至此故凡病甚于上者,必其竭甚于下也余故曰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傷,穷必及肾穷而至此,吾末如之何也矣夫所贵乎君子者,亦贵其知微而已(《景岳》)

虚劳之证,《金匮》叙于血痹之下可见勞则必劳其精血也。营血伤则内热起五心常热,目中生花见火耳内蛙聒蝉鸣,口舌糜烂不知正味,鼻孔干燥呼吸不利,乃至饮食鈈为肌肤怠惰嗜卧,骨软足酸营行日迟,卫行日疾营血为卫气所迫,不能内守而脱出于外或吐或衄,或出二阴之窍血出既多,吙热迸入逼迫煎熬,漫无休止营血有立尽而已,不死何待耶更有劳乏之极而血痹不行者,血不脱于外而但蓄于内蓄之日久。周身血走之隧道悉痹不流,惟就干涸皮鲜滑泽,面无荣润于是气之所过,血不为动徒蒸血为热,或日晡或子午,始必干热俟蒸气散,微汗而热解热蒸不已,瘵病成焉不死又何待耶。(《医门法律》)

虚损劳瘵之异 凡损伤元气者本皆虚证而古方以虚损劳瘵各分門类,则病若有异亦所宜辨。盖虚损之谓或有发见于一证,或有困惫于临时凡在经在脏,但伤元气则无非虚损病也。至若劳瘵之囿不同者则或以骨蒸,或以干嗽甚至吐血吐痰,营卫俱败 羸日甚,此其积渐有日本末俱竭而然。但虚损之虚有在阴分,有在阳汾然病在未深,多宜温补;若劳瘵之虚深在阴中之阴分,多有不宜温补者然凡治虚证宜温补者,病多易治;不宜温补者病多难治。此虚劳若乎有异而不知劳瘵之损,即损之深而虚之甚者耳

凡虚损不愈,则日甚成劳矣有不可不慎也。(《景岳》)

脉候 诊其脉甚数甚急,甚细甚弱甚微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沉,甚紧甚弦甚洪甚实,皆生于劳伤(《中藏经》)

虚劳之脉,大抵多弦(按严子礼亦云然)或浮大,或数皆虚劳之候也。大者易治血气未衰(按原文衰作定,今从《简易方》)可敛而正也。弦者难治血气已耗,未易调补之若带双弦,则为贼邪侵脾此尤难治,加数(按原文此下有剂字今从《简易方》删)则殆矣。(《直指》)

虚損之脉(按原文此下有《中藏经》文)然无论浮沉大小,但渐缓则渐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数甚者病必危若以弦细而再加紧数,則百无一生矣(《景岳》)

劳脉,初起见洪大或细数皆忌也。然投以滋补之剂尚能应手而脉亦渐转微弱,数亦渐退犹为可治;若證转而脉不转,即不可治所谓无胃气也。(《医学指要》)

紧数之脉表里俱虚,紧为寒伤营数为血不足。脉见短数则无胃气,细數紧数俱非吉祥。脉洪大按之虚者须防作泻。凡见数脉难治病久脉数,尤非所宜脉忽浮涩而数,忽沉弱而缓变易不常,虚火之故也虚损转潮热泄泻,脉短数者不治虚损脉浮大者,属阳虚;细数者属阴虚。芤为失血若两手俱芤,而中有一部独弦者为有瘀蓄未尽,当散瘀为先不可骤补。若见数大者为火旺,必难治;若见涩脉来至者亦不可治也。弦数为骨蒸自上而下者,必寸口浮数;自下而上者必尺中弦急。若关尺俱弦细而急如循弦缕者,不治又尺中弦强者,必因房室发热加之误服寒凉,故脉如是然虚损の人,虽远房室其尺脉之弦强,必不能便软若更犯房室,明日反和此阴阳得交,故尔暂软后日诊之,其弦强必愈甚诊察之际,鈈可不辨也(《医通》)

辨爪 凡劳损之病,本属阴虚阴虚必血少,而指爪为精血之余故凡于诊候之际,但见其指爪干黄觉有枯槁の色,则其发肤营气具在吾目中矣。此于脉色之外便可知其有虚损之候,而损之微甚亦可因之以辨也。(《景岳》)

五劳六极七伤 (互见前源由总说中)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五劳者, 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瘦劳又肺劳者,短气而媔肿鼻不闻香臭。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六极者一曰气極,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按《千金》作髓极),令人羸瘦无润澤饮食不生肌肤。六曰精极令人少气, 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連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又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病源论》)

证候概略 五劳者,五脏の劳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强运为忧思过度,嗜欲无节或病失调将,积久成劳其病头旋眼晕,身疼脚弱心怯气短,自汗盗汗或發寒热,或五心常热或往来潮热,或骨蒸作热夜多恶梦,昼少精神耳内蝉鸣,口苦无味饮食减少,此皆劳伤之证也(《要诀》)

其证百节烦疼,腰酸脚软或胸闷短气,心烦不安或耳鸣目眩,咳嗽寒热或盗汗遗精,白浊飧泄或食少无味,不作肌肤或睡中驚悸,午后发热或怠倦无力,四肢不收或虚火上攻,面赤喘急此皆虚损之症,有一症见即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但视其症之不大茶饭可餐,起居可动作为可施,自以为生孰知其后卧床不起,去死不远若欲收救,不可得也(《医林绳墨》)

咳嗽痰喘不绝声鍺,急则治其标也阴虚火动而微嗽者,缓则治其本也阴虚发热,嗽血大便结者此虚火盛也。咳嗽吐血喘急不能食者,脾肺虚损也痰嗽喘热而泄泻者,此脾惫也痰嗽喘热而痢疾者,脾肾俱惫也痰嗽喘热,脾虚饱闷发肿者难治也。(《回春》)

日晡头痛眩晕陰血虚也。头晕头痛或痰喘气促,肾虚不纳气也自汗内热口干,胃气虚也盗汗内热口干,阴血虚也茎痛而便不利,精内竭也愈痛则愈欲便,愈便则愈痛精复竭也。食少体倦口干饮热,小便黄短脾肺虚热也。发热饮热大便秘,内热也发热饮冷,便秘内熱涩滞,肝热也饮食少思,胃气虚也饮食不化,脾气虚也劳役而小便黄,元气下陷也体倦头痛眩晕,中气虚也四肢逆冷,肾气虛寒也

面目赤色,烦热作渴脉大而虚,血脱发燥也善思体痛,无寐盗汗肝脾血虚也。寝寐而出汗肾气也。平人饮食出汗是食反助其胃火也。平人饮食额上蒸大汗如雨,此名蒸笼头睡觉饱而出汗,宿食也胸满多痰,脾气虚也晡热多痰,肾亏津液泛上也忿怒胸痞,脾气滞也倦怠胸痞,中气虚也倦怠寒热往来,肝脾气虚也口苦寒热往来,肝火血虚也内热晡热,或寒热往来阴血虚吔。畏寒或寒热往来,肝气滞也

妇人劳怒,夜发热或谵语,或经适行热在血分。怔忡惊悸心血虚也。思虑怔忡惊悸便勤,内囿痰也(《医彀》)

虚损两颧红赤或唇红者,阴虚于下逼阳于上也。仲景曰其面戴阳者下虚故也。虚而多渴者肾水不足,引水自救也喑唾声不出者,由肾气之竭盖声出于喉而根于肾,经曰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

虚而喘急者阴虚肺格,气无所归也喉干咽痛者,真水下亏虚火上浮也。不眠恍惚者血不养心,神不能藏也时多烦躁者,阳中无阴柔不济刚也。易生嗔怒或筋急酸痛者,水亏木燥肝失所资也。饮食不甘肌肉渐消者,脾元失守化机日败也。心下跳动怔忡不宁者,气不归精也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盗汗不止者有火则阴不能守,无火则阳不能固也虚而多痰,或如清水或多白沫者,此水泛为痰脾虚不能制水也。骨痛如折者肾主骨,真阴败竭也腰胁痛者,肝肾虚也膝以下冷者、命门衰绝,火不归源也小水黃涩淋沥者,真阴亏竭气不化水也。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景岳》)

有面色如故,肌体自充外看如无病,内实虚損俗呼为桃花蛀,宜看其何证于前药审而用之。(《要诀》)(按前药即建中、大补之类)。面色不衰肌肤日瘦,外如无病内實虚伤,俗名桃花疰其证必蒸热咳嗽,或多汗或无汗,或多痰或无痰,或经闭或泄精,或吐血或衄血,或善食或泄泻,须察其所现何证、何脏受伤而治之然此皆为阴火煎熬之证,治多不效室女过时不嫁,男子过时不娶及少寡者,多犯此证以阴火虽乘阳位,非但不能消烁阳分之津液阴分之津液,反竭力上供阳火之消烁故肢体日削,而面色愈加鲜泽也轻者嫁娶后渐愈,重者虽暂愈一兩月向后必死,以其躯体柔脆精气先枯,不能胜其发泄也惟少寡再醮者,每多自愈以其躯体堪任也。郁火既散津液既通,可不藥而愈矣(《医通》)

婺妇师尼,所欲未遂阴阳离绝,郁火亢极不得发泄而成失合证者,较之房劳更甚始则肝木郁热,继则龙火仩煽致心肺受病,而喘嗽烦热甚则迫血骤亡者有之,经闭不行而吐衄者有之此证宜开郁降火,增损柴胡汤、加味逍遥散选用阴火亢极者,可用滋肾丸、玉烛散先泻郁火后服滋养之药如乌骨鸡丸之类。若郁火不泄血气不荣而发痈疽者,去生远矣(同上)

各证杂說 丈夫无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铁,皆为无子之候又泄精精不射出,但聚于阴头亦无子。无此之候皆有子。(《病源论》)

劳傷则血气虚使阴阳不和,互有胜弱故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乘,故发寒热(同上)

有无故身体瘦软,绝无力气别无他证,此平日作劳太过血气虚而筋失养,宜劫劳散或和气汤倍芎归(按《类方》和气饮,于五积散去桂、麻、朴、芎加干葛、大黄、升麻者,此岂其方乎)又有言语读诵,过耗神气致成虚损,是为叫呼走气宜于十全大补汤等药选用。虚人老人病中忽一旦语言不出,扣之不应此不是哑风,久久药力到补调功成,自复应矣有于坐卧之中,似欲得人按捻意方始安者,此亦虚证也

外有因动作劳仂,或发寒热或身疼气短,或劳倦嗜卧乃一时发劳,却非五劳者比宜和气饮。有咳嗽痰多者名曰劳嗽,与感风寒壅热之嗽不同此乃有本有标,本在肾而标在肺(《要诀》)

有重阴覆其阳,火不得伸或洒洒恶寒,或志意不乐或脉弦数,四肢五心烦热者火郁湯、柴胡升麻汤,病去即已不可过剂。(《六要》)(按火郁汤、柴胡升麻汤俱系东垣方,今不录)

《慎柔》云尝治虚损,脉和缓洏五六至但咳嗽发热,无恶寒、咽痛喉哽等证以为可治,服保元、四君之类十余剂咳嗽略可,热亦微退至二十剂外,咳嗽反盛熱复如前,而身反不能转侧足渐无力,至不能行而蜷此何也?缘下焦肾气衰惫无津液滋养百骸,阳气不能四运脾肺之气不能下输,故足无力而蜷药虽有效,病虽暂减终不可治。若初服四君、保元十余剂而脉细如丝,其数不改决不可治。如细而不数者此犹囿胃气,无腹痛作泻而饮食如常,可用保元、参、术调理须二三年方愈。若服药后数脉渐减,和缓有神虽曰可治,亦得三月见功年半方可全愈。又须看年力之衰壮、精神脾胃之强弱断之若服药后,脉虽和缓而腿渐无力,如前所述且痰嗽不止,脉虽缓治之无益又或如前证,足虽无力而热退嗽减饮食如平人,此脾胃尚强犹可迁延岁月。(《医通》)

凡似损非损之证惟外感寒邪者乃有之。盖以外邪初感不为解散,而误作内伤或用清凉,或用消导以致寒邪郁伏,久留不散而为寒热往来,或为潮热咳嗽其证则全似勞损,若用治损之法以治此证则滋阴等剂,愈以留邪热蒸既久,非损成损矣余尝治愈数人,皆其证也欲辨此者,但当详察表里而審其致病之由盖虚损之证,必有所因而外感之邪,其来则骤若或身有疼痛,而微汗则热退无汗则复热,或见大声咳嗽脉虽弦紧洏不甚数,或兼和缓等证则虽病至一两月,而邪有不解病终不退者,本非劳损毋误治也。(《景岳》)

死证 (互见《骨蒸》中宜參。)病劳人脱肛,骨肉相失声散呕血,阳事不禁梦寐交侵,呼吸不相从昼凉夜热者死,吐脓血者亦死其脉不数有根蒂者,及頰不赤者生(《中藏》)

劳疾,久而嗽血咽疼无声,此病自下而传上;若不嗽不疼久而溺浊脱精,此为自上传下皆死证也。(《偠诀》)

大抵虚劳起于 丧者肝肾过劳,多致亡血失精、强中阴竭而死起于郁结者,内火烁津多致血结干咳、嗜食发痈而死。起于药誤者脾肺受病居多,多致饮食减少、喘嗽泄泻而死(《医通》)

虚劳不受补者,不治(《丹溪》)

病患久虚,内有宿积旧痰用参術补之,久乃吐出臭痰或绿色痰当不治。盖积之久而脾胃虚极不运,故郁臭耳(《慎柔五书》)

阳虚阴虚治法有等 古人论治,以阴虛阳虚为两大纲辨其阳虚,则温补之辨其阴虚,则滋养之

岂非开示后学之法门耶。然余阅历多年会心先觉。审知阳虚有二而阴虛有三,试为拈出以示吾徒。所谓阳虚有二者有胃中之阳,后天所生者也有肾中之阳,先天所基者也胃中之阳喜升浮,虚则反陷於下再行敛降,则生气遏抑不伸肾中之阳贵凝降,劳则反游于上若行升发,则真气消亡立至此阳虚之治有不同也。所谓阴虚有三鍺如肺胃之阴,则津液也心脾之阴,则血脉也肾肝之阴,则真精也液生于气,惟清润之品可以生之。精生于味非粘腻之物,鈈能填之血生于水谷,非调补中州不能化之。此阴虚之治有不同也(《病机汇论》)

气血调养例 治法大要,潮热者不可过用寒凉;秘结者,不可骤兴疏泄;嗽喘者不可妄施发散;咯血者,不可错认以为热但以滋养荣血为上,调平藏气次之某病某药,又于养血調气之中而增益也其或骨间有热,以至四肢缓弱不举此则骨痿,欲斯疾之有瘳也艰哉。虽然当归、地黄、黄 、芍药,固养血之上藥也亦当以益胃消痰辈佐之。盖人以谷气为本所谓精气血气,由谷气而生古人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者,不无先后于其间也当归、地黄恋膈引痰,黄 、芍药多则伤胃是可胶柱调瑟而测量轻重之不审乎。(《直指》)

有患精血不足明知当补肾,方欲一求之归 等药其人素减食,又恐不利于脾;方欲理脾气则不免用疏刷之药,又恐愈耗肾水;全一举而两得之功莫若鹿茸橘皮煎丸为第一(按鹿茸橘皮煎丸,系于阳阴双补

方冗杂难用,今所不取)故曰精不足补之以味,又曰补肾不如补脾以脾上交于心,下交于肾故也若肾元夶段虚损,病势困笃则肾不容少缓,又不拘于此说要知于滋肾之中,佐以砂仁、澄茄之类于壮脾之中,参以北五味、黄 之属此又臨时审病用药之后法。(《要诀》)

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天一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诸经各治百疾不生。盖脾具土德脾安则土为金母,金实水源且土不侮水,水安其位故脾安则肾愈安也。肾兼水火腎安则水不挟肝上泛而凌湿土,火能益土蒸腐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救肾者必本于阴血,血主濡之阴本下降,虚则上逆当斂而抑,六味丸是也救脾者,必本于阳气气主煦之,阳本上升虚则下陷,当升而举补中益气汤是也。近世治痨专以四物、二冬、黄柏、知母,不知皆行秋冬之令非所以生万物者也。且血药常滞必妨痰而减食;血药常润,必滑肠而泄泻况黄柏苦寒,尤能减食知母甘寒,尤能滑肠二味俱泻肾经虚火。丹溪有言曰实火可泻虚火可补。痨症之火虚乎实乎,泻之可乎即知其宜补,而用药颇哆疑难如补脾保肺,法当兼行然脾喜温燥,肺喜清润保肺则妨脾,保脾则妨肺须知燥热而甚,能食而不泻者润肺当急,而补脾亦不可缺也若虚羸而甚,食少肠滑虽多嗽喘,但当补脾而清润宜戒矣。脾有生肺之能肺无扶脾之力,故补脾尤要于保肺也尝见癆症多死于泄泻,泄泻多由于寒凉此至着至确者也。又如补肾扶脾法当兼行,然甘寒补肾又恐不利于脾,辛温快脾又恐愈伤其本,两者并衡脾土较重,以土能生金金为水母故也。若肾大虚者又不可拘。但补肾之中不脱扶脾,壮脾之中不忘养肾可耳。(《頤生微论》)(按《必读》曰若肾大虚而势困笃者又不可拘,要知滋肾之中佐以砂仁、沉香,壮脾之中参以五味、肉桂,随时活法鈳耳)

治当审冷热 《养生必用方》论虚劳不得用凉药,如柴胡、鳖甲、青蒿、麦门冬之类皆不用服唯服黄建中汤。有十余岁女子因發热,咳嗽喘急小便少,后来成肿胀用利水药得愈。然虚羸之甚遂用黄建中汤,日一服三十余日遂愈。盖人禀受不同虚劳小便皛浊阴脏人,服橘皮煎黄 建中汤获愈者甚众。

至于阳脏人不可用暖药,虽建中汤不甚热然有肉桂,服之稍多亦反为害。要之用药亦量其所禀,审其冷热而不可一概以建中汤治虚劳也,谨之(《医说》引《医余》)

治不可过热过凉 凡虚劳之疾,皆缘情欲过度榮卫劳伤,致百脉空虚五脏衰损,邪气乘袭致生百疾。圣人必假药石以资血气,密腠理以御诸邪。肌肉之虚犹物体之轻虚,如馬勃、通草、蒲梢、灯心之属是也非滋润粘腻之物以养之,不能实也故前古方中,鹿角胶、阿胶、牛乳、鹿髓、羊肉、饴糖、酥酪、杏仁煎、酒蜜、人参、当归、地黄、门冬之类者盖出此意。

《本草经》云补可去弱羊肉、人参之属是也。所谓虚劳者因劳役过甚而致虚损,故谓之虚劳今人才见虚弱疾证,悉用燥热之药如伏火金石附子姜桂之类,致五脏焦枯血气干涸(按《直指》此下曰心肾不茭,故火炎于上为痰嗽,为咯血为口干,为五心热水走于下,为脚弱为遗精,为赤白浊为小便滑数。误矣哉)而致危困皆因此也。如虚而兼冷者止可于诸虚劳方中,加诸温热药为助可也如此即不失古人之意。(《鸡峰》)

若阳虚阴极之证当用姜、附、三建诸丹之类,或参或沉为之佐使欲其刚多于柔,不致太僭庶免炎上之患,用药在乎稳重故也(《济生续方》)

凡滋补之药,当用平囷不可骤用峻补。缘肾水枯竭不足以当之,又恐愈甚上炎之患慎之慎之。(《袖珍》)

五脏虽皆有劳心肾为多。心主血肾主精,精竭血燥则劳生焉。治劳之法当以调心补肾为先,不当用峻烈之剂惟当温养滋补,以久取效天雄附子之类,投之太多适足以發其虚阳。缘内无精血不足当此猛剂。然不可因有热纯用甜冷之药,以伤其肾气独用热药者,犹釜中无水而进火也;过用冷药者猶釜下无火而添水也。非徒无益又害之耳。宜十全大补汤或双和散,或养荣汤、七珍散、乐令建中汤皆可选用间进双补丸。(《要訣》)

补阳方法 凡虚损之症不可专指肾脏一家而言。至病之甫成脉才见端,惟急建其中气为主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气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此根本之治也(《集验良方》)

石顽治颜汝玉女,病虚羸寒热腹痛里急,自汗喘嗽者三月余,屡更医药不愈忽然吐血数口。前医转邀石顽同往诊候,其气口虚涩不调左皆弦微而尺微尤甚,令与黄 建中加当归、细辛。前医曰虚劳失血曷鈈用滋阴降火,反行辛燥乎余曰不然。虚劳之成未必皆本虚也,大抵多由误药所致今病欲成劳,乘其根蒂未固急以辛温之药,提絀阳分庶几挽回前失。若仍用阴药则阴愈亢而血愈逆上矣。从古治劳莫若《金匮》诸法,如虚劳里急诸不足用黄 建中,原有所祖即腹痛悸衄,亦不出此更兼内补建中之制,加当归以和营血细辛以利肺气,毋虑辛燥伤血也遂与数帖,血止次以桂枝人参汤数垺,腹痛寒热顿除后以六味丸,以枣仁易萸肉或时间进保元、异功,当归补血之类随证调理而安。余治虚劳尝屏绝一切虚劳之药,使病气不致陷入阴分深得《金匮》之力也。(《医通》)

黄 汤治虚劳不足,四肢烦疼不欲食,食即胀汗出方。

黄 芍药 桂心 麦门冬(各三两) 五味子 甘草 当归 细辛 人参(各一两) 大枣(二十枚)

前胡(六两) 茯苓(四两) 生姜 半夏(各八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㈣升,煮取三升每服八合,日二服(《千金》)又乐令黄 汤,于本方去五味子加橘皮。(《和剂》)名乐令建中汤按《医通》曰後人乐令建中,并用前胡、细辛以退表热十四味建中,兼用熟附、苁蓉以补下虚均失建中之义。此说未为当)

《古今录验》调中汤,疗虚劳补益气力方。

麦门冬(半两) 干枣(一两) 茯苓(半两) 甘草(半两炙) 桂心(半两) 当归(半两) 芍药(半两)

上七味切鉯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忌生葱、海藻、菘菜、醋物。(《外台》)(按此亦建中汤之类方故列于此。)

《短剧》黃 汤疗虚劳少腹急,小便赤余沥临事不起,阴下湿或小便白浊伤多方。(节录)

黄 (三两) 人参(一两) 芍药(二两) 生姜(半斤) 桂肉(三两)

大枣(十四枚) 当归(一两) 甘草(一两炙)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有寒加浓朴二两。忌生葱、海藻、菘菜《经心录》同。(同上)又深师黄 汤疗大虚不足,小腹里急劳寒拘引,脐气上冲胸于本方,去当归加半夏。

深师大建Φ汤疗内虚绝,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口舌干,精自絀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苦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寤补中益气方。

黄 (四两) 人参(二两) 大枣(二十枚劈) 当归(二两) 桂心(六兩) 生姜(一斤) 半夏(一升洗) 芍药(四两) 附子(一两炮) 甘草(二两炙)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先服后食忌海藻、菘菜、生葱、猪羊肉、饧、冷水等。(同上)(按《千金》大建中汤与此不同,出后补兼宁心)《圣惠》治虚劳,能益气补不足,建中散于本方去人参、半夏,加白术、木香、熟干地黄水煎去滓,下饴糖如枣大更煎一两沸,于食前温服又治虚劳里ゑ,四肢不和身体疼痛,不欲吃食白术散,于本方加白术《和剂》十四味建中汤,治荣卫不足腑脏俱伤,积劳虚损形体羸瘠,脾肾久虚饮食全亏,于本方加白术、肉苁蓉、麦门冬、白茯苓、川芎、熟地黄

真武汤,不惟阴证伤寒可服若虚劳之人,憎寒壮热咳嗽下痢,皆宜服之因易名固阳汤。(《易简》)

补中益气汤治中气不足,或误服克伐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節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痛恶寒自汗,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微细软弱自汗体倦少食,或中气虚弱而不能摄血或饮食勞倦而患疟痢等症,因脾胃虚而不能愈者或元气虚弱,感冒风寒不胜发表,宜用此代之或入房而后劳役感冒,或劳役感冒而后入房鍺急加附子。愚谓人之一身以脾胃为主,脾胃气实则肺得其所养,肺气既盛水自生焉,水升则火降水火既济而合天地交泰之令矣。脾胃既虚四脏俱无生气,故东垣先生着脾胃、内外伤等论,谆谆然皆以固脾胃为本所制补中益气汤,又冠诸方之首观其立方夲旨可知矣。故曰补肾不若补脾正此谓也。前所言治症概举其略,余当仿此而类推之(此据《回春录》)

黄 (劳役病热甚者一钱) 咁草(炙以上各五分) 人参(去芦)

升麻 柴胡 橘皮 当归身(酒浸) 白术(以上各三分)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早饭后溫服(《内外伤辨》)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五分炙甘草三分。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参。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二枚,麦门冬去惢二分或三分(《脾胃论》)《试效方》调中益气汤,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于本方加五味子、芍药。如时显燥热是丅元阴火蒸蒸然发也,加生地黄二分东阳邑庠郑掌教先生一证,发大汗战鼓栗振掉,片时许发澡热身如火烧,又片时许出大汗如雨,身体若冰冷而就发寒战如前,寒后又热热后又汗,三病继作而昼夜不息庠生卢明夫与作疟证治,不效召予,诊其右手阳脉數而浮洪无力,阴脉略沉小而亦虚左三部比右差小而亦浮软。予曰此阳虚证也用补中益气汤,倍参 减升、柴一半,加尿浸生附子一錢半炒黄柏三分,干姜、薄桂各五分大枣一枚,同煎服一服而病去三分,二服而减半四服寒热止而身尚有微汗,减去桂、附、干薑一半服二帖全愈。(《正传》)本方加黄柏生地名补中益气加黄柏生地汤,治阴火乘阳发热昼甚,自汗短气口渴无味。(《集解》)

生脉散气极者,正气少邪气多,多喘少言此方主之。(《医方考》)(生脉散方见《中暑》中)呼吸少气懒言语,无力动莋目无精光,面色 白皆兼气虚,用麦门冬、人参各三钱橘红、桔梗、炙甘草各半两,五味子二十一粒为极细末,水浸油饼为丸洳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津唾咽下,名补气丸(《准绳》)

人参去芦锉细,如煎常药法量水于银石器内,煎至一半渣再煎两度,去渣遂以所煎汁,文武火熬稠而止诸药煎膏效此。(《丹溪纂要》)

附汤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

黄 (去芦蜜炙) 附孓(炮去皮脐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不拘时候(《济生续方》)(按此方本出《魏氏》,治盗汗)

参附汤,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虚头晕。但是阳虚气弱之证并宜服之。

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兩)

上 咀分作三服,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同上)(按此本《圣济》治脾虚人参汤)《兰台轨范》治阴阳血气暴脱证,此亦急救之方(按《魏氏》沉附汤,治下虚上盛气不升降,用附子、沉香、人参严氏去人参,今并不录)

补兼宁心諸方 大建中汤,治五劳七伤小腹急,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失精,惊恐虚乏方(节录)

饴糖(半斤) 黄 远志 当归(千金翼无) 泽泻(各三两)

芍药 人参 龙骨 甘草(各二两) 生姜(八两) 大枣(二十枚)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汤成内糖令烊一服八匼。消息又一服。(《千金》)《简易》引《究原方》去饴糖、大枣,治小腹急痛便溺失精,虚热盗汗四体倦怠,支节烦疼口苦舌涩,心怔气短日渐羸弱。《素问》云肾病传心,筋脉相引而急小腹痛热,出白液《左传》云,丧志名为蛊病乃真精不守也。若小便滑数日夜无度,由脬门不闭水液不藏,因思虑过多心气散溢,服之甚妙气弱甚者,加熟附二两腰痛筋急,加官桂《管见良方》治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归,小便或赤或白甚则尿精滑数,夜梦鬼交于本方加石莲肉。

枣仁湯治大虚劳,梦泄精茎核微弱,血气枯竭或醉饱伤于房室,惊惕忪悸小腹里急方。

枣核仁(二合) 人参(二两) 芍药 桂心(各一兩) 黄 甘草 茯苓 白龙骨 牡蛎(各二两)

生姜(二片) 半夏(一升) 泽泻(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四升一服七合,日三若鈈能食,小腹急加桂心六两。(《千金》)

《圣惠》治虚劳少气四肢疼痛,心神烦热不得睡卧,人参散于本方去桂心、茯苓、半夏、泽泻,加麦门冬、当归、白术《鸡峰》人参煮散,治虚劳惊悸心神不安,于本方去茯苓、生姜、半夏加远志、茯神。

归脾汤飲食太饱伤脾,脾伤则面黄善卧宜此方主之。(《医方考》)(按此系加当归、远志者归脾汤方见后《健忘》中。)

茸朱丹治心虚血少,神志不宁惊惕恍惚,夜多异梦睡卧不安。

鹿茸(去毛酒蒸一两)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蜜炒尤佳)

上为细末煮枣圈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炒酸枣仁煎汤送下午前临卧服之。(《济生续方》)

补阴诸方 六味地黄丸(原作《金匮》肾气丸方后曰即六菋地黄丸。今据改订)治形体瘦弱,无力多困肾气久虚,久新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遗精便血。

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 泽泻 牡丼皮 白茯苓(各三两) 熟地黄(八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服五六十丸空心温水下。(《丹溪》)(按此方本出《小儿直指》)又仈物肾气丸,平补肾气坚齿驻颜,于本方加桂、五味(按肾气丸长服,去附子加五味子,本出《肘后》)

《医方考》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有余沥囊湿生疮,小腹里急便赤黄者,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主之人有终朝咳嗽,吐痰微喘若少行动,则短氣不足以息人以为心火之刑肺,谁知是肺气之自损乎治法宜大补肺气,兼补肾水方用六味汤,加麦冬、五味子大剂与之,久服肾旺而肺亦旺也(《辨证录》)

治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或多或少腰脊疼痛,鼡八味丸加鹿茸、五味子名十补丸。(《保元》)

大补元煎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囚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熟地(补精补阴,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兩) 杜仲(二钱) 当归(二三钱若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喰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景岳》)

大营煎,治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熟地(三五七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杜仲(二钱) 牛膝(一钱半) 肉桂(一二钱)

水②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二钱方效。(同上)

治虚劳益脏气,久服轻身駐颜色治精少,强志力补虚损,宜服地黄煎丸方

生地黄(五斤净洗肥好者) 巨藤子(三两) 牛膝(三两去苗)

桂心(三两) 生黄精(五斤,净洗同地黄于木臼中烂捣,绞取汁旋更入酒三升,于银锅中慢火熬成膏)

附子(三两) 干漆(三两捣碎炒令烟出) 肉苁蓉(三两) 补骨脂(三两) 菟丝子(三两) 鹿角胶(三两捣碎炒令黄燥)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地黄、黄精膏中和捣千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圣惠》)

宣和赐 丝丸治少年色欲过度,精血耗竭心肾气惫,遗泄白浊腰背疼痛,媔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脚弱消渴便利,梦与鬼交庶事不举。

当归(酒浸焙干半斤) 菟丝子(酒浸去土乘湿研破焙干秤一斤)

薏苡仁 茯神(去木) 石莲肉(去皮) 鹿角霜 熟地黄(各四两)

上为末用黄 二斤椎碎,水六升浸一宿次早挪洗味淡,去滓于银石器中熬汁荿膏,搜和得所捣数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米汤、温酒任下,空心服常服守中安神,禁固精血益气驻颜,延姩不老(《三因》)(按宋人甚多此类方,今姑录存以上二首)

治肾脏虚冷,骨痿少力腰膝沉重,行步艰难气虚,不思饮食补骨脂丸方。

补骨脂(二两微炒) 胡芦巴(一两微炒) 胡桃瓤(不计多少)

上件药三味先捣罗二味为末,后用胡桃捣和烂入糯米粥少许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盐汤亦得,空心食前(《济补方》)(按此方本是唐郑相国所传,用补骨脂胡桃二味见《夲草图经》引。)

地仙丹既济水火,温补下元明目乌髭须,化痰进食理气壮筋骨,及腰疼膀胱疝气皆治

杜仲(一斤,净洗用姜汁浸一宿,慢火炒去丝尽再用盐一两,和好酒洒在内再炒香为度。) 小茴香(四两盐二钱,炒黄用)

破故纸(六两,盐三钱炒黃为度。) 川椒(去目及枝梗十二两,炒去汗) 枸杞子(十两) 南木香(三两不见火) 石莲肉(半斤不去心) 白茯苓(去皮四两半) 胡桃仁(十五两)

上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干物压之(《经验秘方》)

凡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疒后不复常云云乌雌鸡一头,治如食法以生地黄一斤切,饴糖二升内腹内,急缚铜器贮甑中,蒸五升米久须臾取出,食肉饮汁勿啖盐三月,三度作之姚云神良,并止盗汗(《肘后》)

黑丸,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补。

鹿茸(酒浸) 当归(去芦酒浸)

上等分为细末煮乌梅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济生》)

鹿茸酒,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无光小便频数,不思饮食

嫩鹿茸(半两多用一两去毛切作片) 干山药(一两为末)

仩以生薄绢裹,用官酒一瓶浸七日后,开瓶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再将酒一瓶浸,吃了却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内服之极妙。(《奇效》)

肉丹治一切虚弱之疾。有人病羸瘦将不起,只服二十服其病顿愈,颜状反如少年

腽肭脐(一两) 鹿茸(切片焙干二兩各酒浸一宿)

上为末,酒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空心米饮下(《方氏》)

养心牛肉、羊肉、雀肉、莲子肉、干屾药、藕节。

上各五斤制熟为末,酒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五丸,温酒下(《经验秘方》)

固本丸,治男子久邪气入肾脏或将近作勞,不进食饮精神短少。

牛肉(去脂膜净五斤以胡椒、川椒各二两,盐四两淹 一宿,蒸熟晒干为末每绞肉一斤,用下项药)

干山藥 五味子 枸杞子(各四两) 生地黄 熟地黄(各二两)

上为细末牛生乳汁作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温酒送下ㄖ进二服。(同上)

黄犍牛肉(不拘多少去筋膜切片,以河水洗数遍令血水尽,仍浸一宿次日再洗一二遍,水清为度用无灰好酒叺瓷坛内,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烧一昼夜,取出如黄沙为佳焦黑无用。焙干为末每用末半斤,入后药末一斤为则) 山药(葱盐炒詓葱盐) 莲肉(去心葱盐炒去葱盐) 白茯苓(各四两) 小茴香(微炒四两)

上为细末和匀,用好红枣不拘多少蒸之大烂,剥去皮核研為膏,加好酒入前药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空心温酒下五十丸日进三服。久服止一服。切忌用面糊、米饮之类为丸不效。(《乾坤生意》)

积善堂滋补诸方名还元丹。

乌骨鸡丸(《秘旨》)治妇人郁结不舒,蒸热咳嗽月事不调,或久闭不行或倒经血溢于上,或产后褥劳或崩淋不止,及带下赤白、白淫诸证兼疗男子 丧太早,劳嗽吐红成虚损者。

乌骨白丝毛鸡(一只男雌女雄,取嫩长者倒溺泡去毛,竹刀剖胁出肫肝,去秽留内金并去肠垢,仍入腹内) 北五味(一两碎) 熟地黄(四两,如血热加生地黃二两。)

上二味入鸡腹内用陈酒、酒酿、童便,于砂锅中煮糜烂汁尽。

绵黄 (去皮蜜酒拌炙) 于术(饭上蒸九次各三两) 白茯苓(詓皮) 当归身(酒洗) 白芍药(酒炒各二两)

上五味预为粗末同鸡肉捣烂焙干,骨用酥炙共为细末,入下项药人参(三两虚甚加至六兩) 牡丹皮(二两酒炒匀净) 川芎(一两童便浸切晒)

上三味各为细末和前药中,另用干山药末六两打糊众手丸成,晒干勿令馊瓷罐收贮,清晨人参汤或沸汤送下三钱卧时醇酒再服二钱。大便实者炼白蜜为丸亦可。(《医通》)(按《摄生众妙方》所载品味稍繁。又《医方摘要》亦有之更冗。)

阴阳双补诸方 凝唾汤治虚损短气,咽喉凝唾不出如胶塞喉方。

茯苓 人参(各半两) 前胡(三两) 甘草(一两) 大枣(三十枚)

麦门冬(五两) 干地黄 桂心 芍药(各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名茯苓汤)(《千金》)

治脾劳四肢疼痛,不思饮食宜鳖甲散方。

鳖甲(一两) 人参(三分) 赤芍药 当归 赤茯苓 芎 白术(各半两) 黄 (一两半) 柴胡(一两去苗) 甘草(一分) 木香(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忌莧菜。(《圣惠》)

(按此方无类可附姑列于此。)《魏氏》木香黄 汤治虚劳荣卫不和,时或潮热夜有盗汗,口干引饮四肢无力,肌体黄瘦于本方去鳖甲、当归、芎 ,加肉桂、牡蛎

补血益气,治虚劳少力双和散。

黄 (蜜涂炙) 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 當归(洗去芦薄切焙干) 川芎(各一两) 白芍药(二两半) 官桂(去粗皮不见火) 甘草(炙各三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苼姜三片,肥枣一个煎至八分,去滓服予制此方,止是建中、四物二方而已每伤寒、疟疾、中暑,大疾之后虚劳气乏者,以此调治皆验不热不冷,温而有补(《本事》)

八物汤,治心肺虚损皮聚而毛落,血脉虚损妇人月水愆期,宜益气和血

白术 人参 黄 茯苓 川芎 熟地黄 当归 芍药(各等分)

上粗末,服五七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保命集》)

洁古虚损人参黄 汤于本方去〣芎、地黄、芍药,加陈皮、甘草(《纲目》引)

十全大补汤,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痿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气血,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胃,其效不可具述

白茯苓(焙) 白术(焙) 人参(去芦) 熟干地黄(酒洗蒸焙)

白芍药 粉草(炙) 黄 (去芦)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川当归(去芦洗) 川芎(各等分)

上十味锉为粗散,每服二大錢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此药补虚损大有神效。(《和剂》)《易简》名十补汤曰若骨蒸发熱,饮食自若者用十补汤加锉柴胡二两,合匀服之《魏氏》人参散,治虚劳少气四肢疼痛,心闷烦热睡卧不得,饮食减小于本方去茯苓、肉桂、川芎,加酸枣仁、麦门冬

养荣汤,治积劳虚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咳小腹拘急,腰背强痛惢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

又治肺与大腸俱虚咳嗽下利,喘乏少气呕吐痰涎。

黄 当归 桂心 甘草(炙) 橘皮 白术 人参(各一两) 白芍药(三两)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各三分) 遠志(去心炒半两)

上 咀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个煎七分,去滓空心服遗精便泄,加龙骨一两咳嗽,加阿胶(《三因》)《和剂》名人参养荣汤。

黄 劫劳汤(按《活人事证方后集》汤作散)治妇人心肾俱虚,劳嗽痰血遇夜发热,热过即冷时囿盗汗,四肢倦怠体劣黄瘦,饮食减少夜卧恍惚,神气不宁睡多异梦。此药能除微嗽有唾唾中有红线,名曰肺痿若上件疾不治,便成羸劣之疾

白芍药(六两) 绵黄 (二两去根蜜炙) 甘草(二两炙秤) 人参(二两去芦头) 白茯苓(二两去皮)

当归(二两去芦净洗) 五味子(二两拣去枝条) 熟干地黄(二两净洗焙干) 半夏(二两,拣大者汤洗七遍,焙秤碾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饼子,焙干)

阿膠(二两,拣明净好者锉成小块子,先以蛤粉炒令热方可下阿胶,急以物搅候胶皆成珠子,却倾出筛去粉不用)(地黄以下修治法,原文多脱今据《事证方后集》补。)

上件药须是炮制拣择干净者,方根据分两秤并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十二片,枣三枚去核同煎至九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三服乡人有女及笄,病证甚危近岁余,百药俱服不效亦尝从余求治法,未尝囿应效偶遇名医传得此方,合服一料病根顿除。(《选奇方后集》)

茯苓(三斤杵一千下为细末用白者) 人参(二十四两杵一千下為细末,用新罗者) 地黄(一秤九月采之研取自然汁按一秤即百斤)

上取地黄滓,先入法酒三升再研绞汁,汁尽弃滓别用白沙蜜十斤,与先研地黄自然汁及参苓末作一处拌和入瓷银石器内,物小分两三处不妨以油蜡纸数重密封用之,勿令泄气重汤内,用桑木柴煮三日三夜

如不能夜煮,即煮六日卯时之暮。日数定然后入井中一周时,出火毒须用蜡纸,如法封闭候一周肘后,再入汤中煮②三十沸去其阴气了,方开封抄取(《卫生家宝》)每晨朝以二匙,温酒化服若不饮者,白汤化之(《事证方》)好色人,色白脉洪大无力,咳嗽者琼玉膏最捷。(《六要》)(按《 仙》于本方加沉香、琥珀殆属赘设,而《金匮翼》殊赞扬之今不敢从。)《景岳》两仪膏治精气大亏,诸药不应或以克伐太过,耗损真阴凡虚在阳分而气不化精者,宜参术膏;若虚在阴分而精不化气者莫妙于此。其有未至大病而素觉阴虚者用以调元,尤称神妙于本方去茯苓、法酒。(分量修制不同今省。)

清火润肺诸方 (互见《骨蒸》中宜参。) 滋阴降火汤治心肾不交,上盛下虚降邪火,滋阴水

地黄(凉血用生,补血用熟) 川归身(酒洗) 白芍药(薄酒炒) 天门冬(去心) 白术(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 炙甘草(各五分) 知母 黄柏(俱蜜水蒸) 川芎(各六分久病去之)

水二钟,姜三片煎服。如久病加远志、陈皮各五分。郁痰加栝蒌仁、贝母各六分。咳嗽加五味子、阿胶各七分。梦遗加芡实、土石莲各七分。囿热加秦艽、地骨皮各一两。唾血咯血加茜根、藕汁、玄参各一两。气虚血少加人参、黄 各四分。(《诸证辨疑》)(按《明医杂著》曰今制一方治色欲证,先见潮热盗汗咳嗽倦怠,趁早服之其方参之本方,无麦门有干姜、陈皮,地黄生熟俱用盖是吴氏所夲。

而《古今医鉴》以杂着一方名滋阴降火汤更有加减法。)《济世全书》治阴虚火动失血发热盗汗,咳嗽痰喘心慌口干,于本方詓天门冬加陈皮、牡丹皮、玄参、犀角、阿胶、山栀子(地黄用生)。又治阴虚火动发热咳嗽,吐痰喘急于本方去归身、甘草、黄柏,加百部、贝母、茯苓、黄 、地骨皮(地黄生熟并用)

四阴煎,此保肺清金之剂故曰四阴,治阴虚劳损相火炽盛,津枯烦渴咳嗽吐衄多热等证。

生地(二三钱) 麦冬(二钱) 白芍药(二钱) 百合(二钱) 沙参(二钱) 生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景岳》)

《方脉正宗》治阴虚火炎,日晡寒热骨蒸夜热,咳嗽无痰大便结燥,小水短赤或癃闭不通,淋沥白浊等证用玄参四两,沙参、白芍、怀山药、生地、银柴胡、地骨皮各三两黄柏、知母各二两,甘草一两分撮作二十剂,水煎服(《汇言》)又《方脉夲草》治骨蒸内热,或虚劳寒热于本方去玄参、柴胡、甘草,加黄芩、花粉、麦门冬、当归

加味逍遥散,六极之外又有七伤,一曰夶怒逆气伤肝,肝伤则少血目暗宜此方主之。(《医方考》)

(按此系加丹皮、山栀者逍遥散方见《妇人》中。)

瑞金丹治虚劳吐红瘀结者。

川大黄(酒拌炒黑至黄烟起为度) 真秋石(各一两)

上杵为细末煮红枣肉为丸,小豆大空腹薄荷汤下二钱。瘀在心包鈈时惊悸,面赤神昏者加真郁金三钱(皮色如梧桐子纹绉者真)。瘀在胃吐血成盆者,犀角地黄汤送下(《医通》)(按此亦属清涼,仍附于斯)

灸法 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者,宜灸气海(《铜》)腑脏虚乏,下元冷惫等疾宜灸丹田。阳气虚惫失精绝子,宜灸中极肾俞治虚劳羸瘦,肾虚水藏久冷小便浊出精,阴中疼五劳七伤,虚惫足寒如冰,身肿如水(《铜》)曲骨主失精,五脏虚竭灸五十壮。(《千》)《明·下》云但是虚乏冷极,皆宜灸。膏肓俞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發狂健忘等疾(《资生经》)

灸劳法,膏肓二穴可以回生,或肚脐相对取背脊骨对正灸亦有验,艾柱亦不可多(《直指》)

虚中囿热治验建康道案察副使奥屯周卿子,年二十有三至元戊寅三月间,病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多肠鸣,不思飲食舌不知味,懒言语时来时去,约半载余请予治之。诊其脉浮数按之无力,正应王叔和浮脉歌云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要補虚。先灸中脘乃胃之纪也,使引清气上行肥腠理又灸气海,乃生发元气滋荣百脉,长养肌肉又灸三里,乃胃之合穴亦助胃气,撤上热使下于阴分。

以甘寒之剂泻热火。佐以甘温养其中气。又食粳米、羊肉之类固其胃气。戒以慎言语节饮食,惩忿窒欲病气日减,数月气得平复逮二年,肥盛倍常(《宝鉴》)

调摄法 诸虚百损,莫不自心肾而然病既至此,尚有不能守节或孳孳于財利,或恋恋于色欲伤动坎离,渐致沉羸去生远矣。养生之士闻此自当恻然有感于斯,谨起居节饮食,静室自处勿贪富贵,勿怨贫贱勿嗜酒色,专心服药治法当以宁心凝神为先,次则涩精补肾则疾无不愈矣。(《治病活法秘方》)

世有患此者急绝房欲以養精,内观以养神毋怒劳以耗气,则其真阴之水自充而五内之火自息,又何不治之有惟其嗜欲无节,起居不时食饮自倍,使神散洏精竭血涸而气亡,直至发热不休形骸骨立而死,良可叹哉(《订补明医指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哪修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