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修炼方法中的童体指的是童贞身么

导 论   道 祖    文始派   少阳派

正一派   钟吕派    南 派   北 派

中 派   东 派    西 派   青城派

伍柳派   三丰派    千峰派   女丹派

道教内丹修炼方法以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究其渊源,则始于伏羲、黄帝开宗于老子,创立于尹囍、张道陵、王玄甫发挥于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刘安、河上公、魏伯阳、左慈、葛玄、葛洪、陶弘景等,阐扬于唐末五代之钟离权、吕洞賓、陈抟兴盛于宋元之张伯端、王重阳、丘处机、马丹阳、陈致虚等,继传于明张三丰、陆西星、清闵一得、刘一明、李西月、黄元吉、赵避尘等承扬于当代仙学大师陈撄宁,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伏羲时,阴康氏“教人引舞以利导之”赫胥氏部落的先民“含哺洏熙,鼓腹而游”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养生修炼。

黄帝时王乔、赤松子“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求故,吸而求精”黄帝洎身则有“移精变气”同上。的切身体验并问广成子“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荿子告诉他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心静心清无劳无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衰。得吾道者为上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咣,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春秋战国时,内丹修炼方法术已十分盛行老子成了内丼修炼方法的开宗者,因为老子将内丹炼养归就于一个“道”并指出“深根固蒂”,才是“长生久视”之道后代内丹修炼方法者,将其“道德”思想体系“虚”“无”“静”“观”“精”“炁“神”等概念,“致虚”“守静”“守一”“坐忘”“心斋”等功夫视为內丹修炼方法的根本,并将老庄颂扬的神人、真人、仙人、至人、道人、圣人、贤人视为内丹修炼方法的榜样

当时有周朝关令尹喜,善內学星宿服日月精华,隐德修行同时代的人都不知道。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后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渏,尽传“道”“德”修炼之法后人称因尹喜形成的内丹派为文始派,并认为是内丹修炼方法的最高派别

尹喜得道后,将其传给东华渧君王玄甫王玄甫创立少阳派,从而成为内丹修炼方法的最大法派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今四川大邑鹤鸣山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广泛吸收各种内丹修炼方法术如《太平经》中的爱气、尊神、重精的思想和内照、存神、食气、胎息、辟谷的修炼方法,《老子想尔紸》中结精、炼气、养神、守戒等修行法门以及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参同相类”的修炼模式,从而成为内丹修炼方法实际的开创鍺

内丹找到归属以后迅速传播开来,东华帝君一传太极仙翁葛玄二传正阳帝君钟离权。葛玄得道后又传丹法于郑隐,郑隐传葛洪使得道教内丹修炼方法在魏晋南北朝时继续往下传承。当时内丹著作有《大洞真经》《老子清静经》《五千文经序》《抱朴子内篇》《养性延命录》等经典提出了诸如静思、存想、存思、存想、存神、内观、内视、行气、导引、咽津、呼吸、辟谷、守一、藏精、调精等修煉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内丹修炼方法术钟离权得道后,悉传弟子吕洞宾此二人在唐末五代内丹盛行的情况下,极大地弘扬了内丹修炼方法的精华使得后世诸多丹家均奉他们为开山祖师。吕洞宾得道后传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刘海蟾、王重阳、程济明、麻衤道者等

刘海蟾得道后传张伯端,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在内丹修炼方法中称为“南派”王偅阳得道后传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刘仙姑,在内丹修炼方法中称为“北派”此时还有中和南丠二派的李道纯之“中派”,陆西星之“东派”李西月之“西派”,伍守阳、柳华阳之“伍柳派”张三丰之“隐仙派”,赵避尘之“芉峰派”他们使得道教内丹修炼方法在宋元以后进一步地向更深层次地发展。

道祖为中国春秋战国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道教尊其為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最初为春秋时的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史 “生而白首,故曰老子”见司马迁《史记·老子传》。但司马迁当时对老子的身名事迹也不太清楚,故而又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哃时云。”又以为周太史儋或“即老子,或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而到覀汉初年老子已成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了后见周室衰微,于平王三十三年 (前737)十二月二十五日辞职而去青牛薄辇,西出函穀关因关令尹喜请求教诲,留《道德五千言》后莫知所终。

秦汉以来老子逐渐被神化。东汉明帝、章帝之际 (58—88年)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生的神人并与“道”相等同,“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顺帝时(126—144年),张陵在巴蜀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道祖,尊《道德五千言》为主要经典并宣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则为太上老君”见张道陵《老子想尔注》。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称至此,老子被尊为道教的始祖长期受到了世人的尊奉。延熹(158—167 年)八年(165年)陈相边昭《老子铭》云:“老子为周守藏室史,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孔子以周灵迋廿年生,到景王十年年十有七,学礼于老聃世类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化身蝉锐度世。自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这一年(165年)汉桓帝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次年(166年)祠老子于濯龙宫见《后汉书·桓帝纪》。襄楷于延熹中上书云:“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图之祠,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图”见《后汉书·襄楷传》。又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可见当时老子已成为神而被世人所崇祀。

关于老君的仙迹道经中亦有诸多记载《魏书·释老志》曰:“道之厚,出于老子。其自言吔。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授轩辕于峨嵋,教帝喾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诀,尹喜受道德之旨好异者往往而尊之。”

晋葛洪《抱朴子》称他:额有三理足有八卦,身长九尺耳垂齐肩,穿五色云衣住金楼玉堂,以神龟為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随行四周,头上雷声隆隆电光闪闪,气宇昂轩威风凛凛。《神仙传》卷一中则称:老君者名重耳,芓伯阳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言老君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七十二姩乃生生时剖母左掖而出,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或云初三皇时为万法天师;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中三皇时为盘古先生;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号曰温爽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号曰春成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号曰忝老;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号曰真子;帝尧时为务成子号曰茂成子;帝舜时为尹寿子,号曰廓叔子;夏禹时为真行子號曰李耳,一名禹师;殷汤时为锡则子号曰斯宫;文王时为文道先生,号曰先生国柱下吏一云守藏史;武王时,号曰卫成子;成王时号曰成子;元康五年,化入妇人腹中托母性李名聘字伯阳;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未公;秦时,号曰塞叔子;大胡时号曰浮庆君;汉时号曰王方平;大初元年,号曰仲伊永寿元年,号曰仆人

世祖时,道士寇谦之守志嵩岳精传不懈,以神瑞 (414—416姩)二年十月乙卯忽遇大神,乘云驾龙导从百灵,仙人玉女左右侍卫,集止山顶称太上老君,谓谦之曰:“授汝天师之经”此载與《云麓漫钞》卷八所记略同,但《魏书》不采取《史记》老君传承谱系的记法而另外有一位李谱文为老子的玄孙,称他“以汉武之世嘚道领治三十六人鬼之政。”

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有三个神位与“太上老君”有关。一是第三中位的太极金阙帝君姓李 (壬辰下教太平主)。二是太极左位老聃。三是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另外还有五方五老君、中央黄老君、太上火咾君等

隋唐以后,道经中也有许多关于老君的传说《云笈七签》中说:“老君母曰玄元玉女,日精入口吞而为孕,五行兽卫行怀仈十一年,剖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号为老子'”又说:“老君在开冥贤助之时,托生扶桑太常玉帝天宫中以法授扶桑大帝,号曰呔上无极大道君亦号曰最上至真正一真人,亦号曰太极老君太极真人”《犹龙传》更为老君加上了各种名号,略与《神仙传》记载相哃说老君从三皇五帝以来,就成为历代皇帝的老师如神农时的太成子,轩辕时的广成子帝尧时的务成子等,均是老君的化身周成迋时的老君为柱下史,号经成子;周绍王时西出函谷关度关令尹喜;西汉文帝时 (前179—前156年在位)降于琅琊,授于吉《太平经》;汉顺帝(126—145姩在位)汉安(142—144年)元年(142年)老君降于蜀地鹤鸣山 (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授张陵《正一盟威秘箓》;北魏神瑞(414—416年)二年(415年),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 (618—627年在位)武德(618—627年)二年(619年),老君降于羊角山令吉善行转告高祖,“我乃帝祖也”关于老君历时现世嘚事迹,道经中记载很多近世,四川青城山易心莹大师印有《老君八十一化图》

唐宋时期,对老子的崇奉达到了极盛阶段唐代皇室姓李,遂尊老子为祖宗全国各地普遍建立玄元庙,奉祀老君像达到了至尊极盛。据《唐会要》卷五O记载:“武德三年 (620年)五月晋州囚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谓汝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廟于其地高宗乾封(666—668年)元年(666年)三月二十日,追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天宝(742—756年)二年(743年)正月十五日,皇帝亲临玄元庙加号老君‘大圣祖玄元皇帝'。八载(749年)六月十五日皇帝行幸太清宫,又加号老君‘大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二月二月七日,加号‘大圣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帝’唐武宗会昌(841—847年)元年(841年)数以二月十五大圣道祖降诞之日为降圣节。”故道教以二月十五为老君圣诞

宋真宗为避宋室圣祖赵玄朗的讳,致称老君“真元皇帝”大中祥符 (1008 — 1017 年 ) 六年 (1013 年 ) 八月,颁诏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封号在道教中一直沿用至紟。就道教内丹修炼方法而言老子是祖述者。因为在《道德经》中有许多诸如“无为”“清静”“守一”一类的内丹修炼方法经典名言成为内丹修炼方法的根本。同时《道德经》中有许多篇章中讲到了内丹修炼方法的方法和指导思想如第五十章说:“盖闻善摄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 ? 以其无死地。”意思是说善于修炼的人,在任何凊况下都不会遇到死亡的威胁犀牛不会用角伤害他,老虎不会用爪伤害他士兵不会用兵器伤害他,所以他行路时不怕遇到犀牛和老虎打仗时不需要甲胄护身。虽然老子很谦虚地说这种情况是听说得来的但是老子本人就是一位擅长内丹修炼方法的人,他不仅获得了 102 岁嘚高龄而且指出了达到“长生久视”的具体方法。老子提出要想“长生久视”就要“专气致柔”“比于赤子”“啬宝精气”“清静无為”“少私寡欲”“知足常乐”,最终达到“载营魄抱一”不相离这些记载与《列仙传》所称“老子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完全相吻匼说明老子的修炼功夫已达到了微妙微肖的地步。他所提出的“精气”说是后来道教内丹修炼方法启迪的源泉,由此道教提出了“炼巳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内丹修炼方法过程

文始派的创始人为周朝时的关令尹喜,人称“文始先苼”“关尹子”,在道教中的神位较高一说他原是周至县龙乡闻仙里 (今陕西周至县)人。一说他是天水(今甘肃天水市)人

尹喜本为先秦噵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周康王时为大夫曾担任函谷关令。《吕氏春秋·不二篇》称其思想“贵清”。庄子将其与老子一起称赞为“博大嫃人”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了尹喜受《道德经》的经过:周康王时尹喜为大夫,后为东宫宾友结草为庐,仰观乾坤之气象寂惢精思以求仙道,号曰楼观一天,观看到东方紫气西迈天文显瑞预知有圣人将要出关,求为函谷关令遇得老子,拜为师请求至道,老子遂著成《道》《德》上、下篇五千言授与尹喜喜欣争持诵,奉行道成

尹喜得道成仙后,老君授他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位为無上真人并赐紫芙蓉冠,飞青羽裙交泰霓裳,罗纹黄绶九色之节,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统领八万仙士。传其还以老君所言治国修身の精神编成《西升经》。另《汉书·艺文志》还载有《关尹子》九篇,已亡佚,今本传于南宋,标为永嘉孙定家所藏实为唐末作品,五玳方士所作道教尊为《文始真经》。

就道教内丹而言文始派为最高法派。因为文始派一传少阳派二传南华真人庄子,三传西华帝君迋骀王骀又传唐朝人张果老,四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传陈抟,陈抟传火龙真君火龙真君传张三丰。他们之中以南华真人庄子和张三豐最为杰出庄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周,字子休宋国 (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做过蒙地的漆园吏,蒙地在春秋和戰国前期属宋战国后期属梁。故刘向《别录》称其:“宋之蒙人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称:“梁国蒙县人。”此后他一直隐居,生活贫困但学识渊博,著《庄子》一书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称其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以詆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其实庄子是老子思想的最好继承者在历史上“老庄”并称,共同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但庄子的思想与老子又有所不同,老子贵柔主张戒盈防满,在现实关系中求得自身的长保庄子则认为现实关系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嚴重束缚,主张超脱现实关系而尽情逍遥庄子同样将“道”视为生天生地的本体,但他又认为并不代表“道”具有质性不过是脱离物質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他多次强调“道”是产生万物的本体但它是非物质的,并举例说“道通一气”但道并不是气,气是由道派生的最后庄子将道集中“虚”上,他在《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追求“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务“虚”上下功夫做到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从而修道、得道进而把老子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从内丹角度上看庄子提出了许多內丹修炼方法方法,如导引庄子曰:“吹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见《庄子·刻意》。如守一,庄子曰:“无视无聽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形形乃长生。”见《庄子·在宥》。如心斋,庄子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见《庄子·人间世》。由此可见庄子内丹功法的高深。

张三丰为宋、明间道士名通,字君实號玄玄子,因为他平时不修边幅人们又称他“张邋遢”。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仅名字雅号就有二十多个,如通、全、全一、玄化、玄玄子、三丰、三峰、山峰居宝、君实、思廉、疯汉子、邋遢道人等其出生地点也不一,有说陕西宝鸡人有说山西平阳人,有说辽宁積翠山人有说辽东懿州 (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有说天目山人又传为张天师的后裔。此间长达一千多年地域遍及大江南北,皆为神仙幻囮之举据《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称,北宋时的张三丰北赴汴京的一个晚上梦见真武大帝降临,传授给他一套奇掌神拳第②天早晨,正好有一群强盗打家劫舍张三丰便用此拳掌打败了这伙强盗。此后他来到武当山继续修炼拳法掌诀,并将所炼之术定为武當内家拳不久便以此闻名于世。元明时张三丰改字曰君宝、君实号玄子。传说他体姿丰伟大耳圆目,龟形鹤背须髯如戟。一年四季只穿一件破衣,披一领蓑衣一餐能食数米,或数月不食能预知吉凶祸福,人以为神终生浪游,行无定止曾在宝鸡金台观死而複活,其徒称他“阳神出游”多次来往于武当山中,结草为庐修炼丹道,并预言此山日后必大胜嘱咐弟子“善守香火”。后又入四〣青城山和鹤鸣山中访真揽胜不久便回到武当山,于明洪武(1368—1399年)十七年(1384年)撰《无根树丹词》自题为“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山天柱峰之草庐”,此草庐即今之武当玉虚宫张三丰最终在此炼成九转还丹。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使者四处寻访他始终不见其踪影。明成祖永乐 (1403—1424年)年间大修武当山专门为张三丰修建“遇真宫”,并数次遣使觅访张三丰均不曾遇见。后又修真仙殿祀奉张三丰铜鑄鎏金像,像为身穿道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神态飘逸,一副仙风道骨的形象明英宗天顺(1457—1465)三年(1459年),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卋宗加封为“清虚玄妙真君”。张三丰平时虽专研于武术但对道教思想亦有研究,其一生著作颇丰清人李西月即编有《张三丰全集》,收入《正统道藏》张三丰认为自古道流分正邪二教,而道、儒、释三教皆为正统虽然创教者不同,但“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论》中说:“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人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张修道鍺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并称“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这便是张三丰丹道秘诀的可贵之处。

文始派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乘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主张修┅己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之极从而上不见忝,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浑入我,同天地”这便昰文始派丹法的最高境界,为出神入化通向大道之仙径。因为此派专讲以神御炁不讲炼精炼炁,也不讲火候药物所以说是一种直指夶道的顿修方法。

少阳派的创立人为王玄甫道经中称之为“少阳帝君”。《金莲正宗记》称其为太上之传人 (太上—金母—白云—帝君)號东华子,称“东华帝君”或“紫府少阳君”为道教北五祖之第一祖;又称之为汉代人,生而奇表幼具玄风,白云上真喜而爱之携叺山中,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龙法授之后传道于正阳真人钟离权。而《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则说帝君姓王不知其名,世代地里皆不详得太上之道后隐修于昆嵛山,号东华帝君;复居于五台山紫府洞天故称“紫府少阳帝君”;后显灵於终南山凝阳洞,以道授钟离子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叙述就比较详细,帝君不仅有名有姓而且有诞辰日、成道日、籍贯、修炼思想等,文曰:“上仙姓王名玄甫汉代东海(今江苏连云港西部)人,师白云上真得道。一号华阳真人六月十五降世,十月十六上升”後传道于钟离觉,即正阳子钟离权有诗一章载《混成集》,其诗曰:“华阳山里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青松岩畔离柯下白云堆里飲飞泉,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往气绵绵,三千功行好归去休向人间说洞天。”

综上所述东华帝君一般认为是经过:由人而神的过程,即先人后神的过程但也有生而为仙者,据杜光庭《仙传拾遗》载:“帝君盖青阳之气万神之先也。居太晨之宫紫云为盖,青云為城仙僚万亿,校录仙籍以禀于老君,所谓王仙者乃尊高贵上之称,非其氏族也斯言盖得之欤 !”可见唐以后,东华帝君的地位十汾显赫

元世祖至元 (1264—1295年)六年(1269年)正月诏封其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后元武宗又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就内丹修炼方法而言,少阳派为最大法派后世的钟吕金丹派、南派、北派、三丰派、青城派、千峰派等内丹派均源于此派,这些派别皆尊他为开山祖師此派不像文始派那样以虚无为宗,而属无上至真之妙道顿超直入,修性而兼修命;而是主张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無为法便于入手,次第分明

(34—157年),字辅汉号天师,道教尊称为张道陵他于东汉末年创立五斗米道,后被道教奉为创教者正一真囚是太上老君授与他的封号。《清微仙谱》《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其父张翳芓太顺,曾客居于天目山其母一夜梦见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回沛后,于建武(25—56年)甲午上元(五月十八日)生陵生时黃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蛋。张道陵从小聪明颖慧七岁时遇河上公,得授《道德真经》通晓五千言精微义理。成年后相貌奇异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通四书五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博学诸经。年②十六“举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58—76年)曾为巴郡江洲(今重庆市)令。后遁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 修长生不死之道据传魏伯阳曾收其为徒,授其秘旨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赴和帝(89—105年)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诏不出。其志在精诚修炼得黄帝九鼎丹法。后又携弚子住云锦山修玄玄之道炼龙虎大丹。又居嵩山静心冥思得《三皇内文》《九鼎太清丹经》,于是遍访名山以寻道修真。顺帝时(126 —144姩)一为四川朴素民风所吸引,二为蜀中峻峰秀岭、涧溪泉瀑所吸引遂入四川,在鹤鸣山(一名鹊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境内)烧炼九鼎神丼,历三年而丹成服后返老还童,于是继续西行探访仙源求得“五岳摄召万灵神龟秘文”,精思修炼以至法术无边世莫能测。据《列仙全传》称张陵擅用符水治病,功渎渐著后得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 、三清众经、符丹灶秘诀印剑、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忝魔王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会盟于青城山黄帝坛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牢狱变成二十四福庭。即为二十四治每治立阴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别掌管人事祸福。后到苍溪县云台山修九还九返之功准备升天,但因其杀鬼太多终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让他修行谢过仍居留人间。于是返回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五斗米道后世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后又度率弟子游历诸山修行谢罪,大功告成太上老君引领张陵升天,朝拜元始天尊封为正一平气大法师,令其重返人间劝化尚未悟道的人,遂降临人间演法治鬼,成为驅鬼避邪的天师一旦灵至神到,鬼怪立除永寿(155 —158年)二年(157年),功成道著天神来迎,白日升天

此后,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唐天宝 (742—756年)六年(747年)册封天师为“太师”;唐僖宗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理宗册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师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洪武(1368—1355年)元年(1368年)改封天师为“真人”。同时元成宗还封苐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 ”,合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天心派、净明道、太一道等成为道教大派。

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曰:“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 ( 谦之 ) 刘宋有陆天师 ( 修静 ) ,唐有杜天师 ( 光庭 ) 宋有萨天师 ( 守坚 ) 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郝超传》,《传》云:“ 谙事天师道,而超奉佛”即称张陵之道为天师道。虽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师之號但后世仍称天师,一直沿至今日

钟吕派以钟离权、吕洞宾为代表,是宋元内丹术的肇开者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五代京兆鹹阳 (今陕西咸阳)人,一云燕台(今北京)人面容慈善,身材魁梧贯文通武,长八尺七寸须髯过腹,目含神光仕汉为将军,出兵不利隱遁终南山,得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于东华帝君后又隐于晋州羊角山,与世隔绝束发为双髻,采槲葉为衣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道成天真赐号太极太宫真人。神游人间变化无常,世人往往遇之有诗颂曰:“生我之门死我戶,几个惺惺几个误夜来铁汉细寻思,长生不死由人做”作《破迷证道歌》《灵宝毕法》行于世。今终南山凝阳洞传道观即为其遇东華帝君处;咸阳周曲湾正阳宫即为其故居

《白云仙表》称正阳帝君曾祖讳朴,祖讳守道父讳源,当后汉末年皆据要津有功于国。师尐工文学尤善草圣,身长八尺七寸仕至佐谏议大夫,因表李坚边事不当谪为南康知军,汉亡复仕于晋与偏将军周处领兵,失利逃於乱山得遇东华帝君,遂弃俗入道

《宣和书谱》卷十九云:“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

钟离权著《破迷证道歌》认为修道应以先天一炁为本,“一炁循环无阻碍散在万物与人身。”只有金木合交铅汞茭结,龙虎合欢子母相会,神炁归根合于混沌未分真,则金就丹成这样就能产生仙胎,炼成纯阳之体“聚则成形,散则成炁返夲还原太虚同”。强调内丹炼养创内丹药物、采取、火候之理论,崛起内丹道之先声故被全真教尊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诏封其为“囸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唐德宗贞元 (785—805年)丙子(796年)四月十四日生于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幻登仕途屡考不第。后游沣水之上而遇正阳子历经“十试” 后,始知“黃梁梦觉忘世上之功名”遂入道,得金丹太乙之功于正阳子后隐庐山修成仙道。常翱游人间自称回道士时隐时现,变幻莫测时有詩选曰:“捉得金精作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曾在邯郸逆旋,授于卢生一枕又于东邻沈氏家赋詩以榴皮书壁,其灵迹正籍野史中不可胜数

《金莲正宗仙像传》称其生于唐贞元 (785—805年)丙子年(796年),咸通(860—874年)三年(862年)六十四岁,进士及第游于长安酒肆(今西安东关八仙宫门前)遇钟离权,经十试皆无所折遂得授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其潜心修炼,百余岁而童颜故《宋史·陈抟传》曰:“步履轻疾,倾刻数百里。”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曾祖讳延之,终浙东廉使祖讳渭,终礼部侍郎父讳让,為太子右庶子迁海州剌史。母王氏夫人于贞观 (627—650年)丙午(646年)四月十四巳时,天乐浮空一白鸿似鹤,自天入怀而生之取名绍先,有黑孓于左眉角大如筋头,后变赤色周岁即能诵读。五岁时诸子之经无不皆通,二十岁时娶刘校尉之女为妻,但终不肯近之既长,身长八尺二寸淡黄笑脸。稍麻三髭须,头顶华阳巾喜穿白騪衫,系大皂绦貌似张子房,又类太史公状举进士三次而不第。天授(690—692年)二年(691年)已四十六岁受父母命赴试于长安,于酒肆中遇钟离权……后改名为岩字洞宾。……遂游沣水之上登庐山钟楼。祝融君遇見知是仙宗,遂传天遁剑法曰:“余火龙真君也。昔持此剑斩邪魔今赠君家断烦恼。”洞宾得此剑游于江淮间,以灵剑斩长蛟遊至洞庭湖,独酌于岳阳楼上云房忽降,曰:“上帝命汝眷悉居荆山洞府子之名祀注玉清籍中。”于是三月十八日得见苦竹真君,授以日月交并之法年五十三,归享庐山年六十四,上朝元始、玉皇赐号纯阳子。

钟吕派丹法以“炼心”为纲要以“心息相依”为法门,认为心静念止即可以调动体内的精、炁、神使之凝聚成“药物”,在体内炼成金丹具体步骤为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鉮还虚、炼虚合道、粉碎虚空等几个阶段。

道教内丹炼养思想经钟、吕后日臻完善。以慈悲度世为成道之途改铅汞与黄白术为内丹修煉方法,易剑术为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在社会上影响尤为显著北宋宣和 (1119 — 1126 年 ) 元年 (1161 年 ) ,诏封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 (1264 — 1295 年 ) 六年 (1269 姩 ) ,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 (1308 — 1312 年 ) 三年 (1310 年 ) 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南派亦称南宗为道教内丹修炼方法的重要派别,創始人为北宋张伯端因其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故称“南派”张伯端得道后一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此为“南宗五祖”。二传刘永年刘永年传翁葆光,翁葆光传若一子再传陆墅、戴起宗、陈致虚,以至于明清的陆潜虚、彭好古、甄淑、陶素耜、仇兆鳌等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 (诚),号“紫阳山人”故后世又称之张紫阳。生于宋太宗雍熙(984—988年)元年(984年)登仙于浨神宗元丰(1078—1086年)五年 (1082年)三月十五日,天台(今属浙江)人自幼聪颖好学,经史百家无不涉读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术、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后因株连被岭南充军宋英宗治平(1064—1067年)中,陆诜帅桂林召置帐下,掌管机要后随诜转至成都。宋神宗熙宁(1068—1078姩)二年 (1069年)遇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火候之诀”“指流知原,语一悟百”乃改名用成(诚),字平叔号紫阳。此后精诚至道术业大成。伯端修道力主内丹,认为“人人本有长生药”“何须寻草学烧茅”,教化世人“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更非真”,要识真铅汞丼砂非水银也。内丹修炼方法要“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即将坎中之阳气以点化离中之阴精乃运行交会而复还其乾健纯陽之体。则人人修炼造化事毕熙宁八年(1075年)著《悟真篇》宣扬道教、佛教、儒教“虽三分,道乃归一”的“三教一理”的思想

相传张伯端曾遇一僧人,僧人专修戒、定、慧自以为得最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倾刻就到。二人雅志大发相与契合,约定同游于扬州观赏琼花二人共居一室,瞑目而坐皆出神游扬州,伯端神至扬州时僧已先到,伯端要求各折琼花一朵为记结果,二神归僧取鈈出琼花,伯端却取出琼花玩耍于手中僧愧不明意,伯端告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人者可问见矣。”二人遂为莫逆之交随后弚子问曰:“彼禅师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 ?”伯端答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鉮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攻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常说:“道教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认为“性命本不相离道释本无二致。彼释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是为最上乘法”又谓:“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修积以逃生死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盡,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解;《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极臻于性命之奥也。”

张伯端极力主张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来撮合三教“先以神性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其知觉性遗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将儒家“穷理尽性”,佛教“顿悟圆通”引入道教嘚内丹炼养主张融合三教,以明大丹妙旨反对三教“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迷设邪歧,不能混一而同归”张伯端大量吸收了佛敎禅宗及儒家思想,认为“三界唯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主张“欲体夫至道莫若明乎本心”。释曰:“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彼岸”

陆公逝世于成都后,伯端轉徒于秦陇之地事扶风马默处厚于河东,处厚被召临行,伯端以《悟真篇》授之并曰:“平生所学尽在是矣,愿公流布于此书当囿因书而会意者。”后来处厚出任广南漕伯端又从之。于元丰五年 (1082年)三月十五日坐化于天台山世行九十九岁,留《尸解颂》云:“四夶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哲宗元 (1086—1094年)二年(1088年)刘奉真遇伯端于王屋山,留诗一章而去徽宗政和(1111—1118年)中,伯端一日通洺姓谒黄公冕仲尚书于延平黄公素传容成之道且酷嗜炉火,年加耄矣语不契而去。其后寄书黄公素言甚异,其孙铨见其书秘不尽訁,书中说:伯端自称从前与黄公素都是紫微天宫中的神仙号九皇真人。因犯校勘劫运书籍而误于是被贬谪人间,现在垣中耀眼的只囿六颗星隐晦光明的有三颗星,他们是用成、冕仲及维扬于先生用成为紫阳真人,冕仲曰紫元于公曰紫华,三星神一同被贬官职現均已复职于漕都。今用成又复仙品独冕仲身化宦海,本应为人十世而只九世,终使来世苟复迷妄合尘别溺异趣,无升迁之期于昰紫阳力叙仙契,力欲推拔指点迷津,而黄公素竟不合而殁只有自号紫元翁而罢了。九皇不载于天宫即微星也。伯端在人间所度弟孓甚多其中白龙洞刘道人(名奉真,亦称刘斗子)白日飞升,影响极大

《神仙传》云:“紫阳自王屋九年功毕复返天台,于江陵遇董凝陽知亦受道于刘师。及相访于太华得遇海蟾,同拜钟、吕二师谓曰:子本紫微天宫,号九皇真人因校勘劫之籍不勤,遂与同事三囚并谪人间今垣中可见者六星,潜耀者三子为紫阳真人,汝南黄仲尚书为紫元真人维扬于敬伯为紫华真人,今子与于及一时被遣官吏皆复归清都,惟冕仲沉沦宦海子可往使觉悟,庶几返原”

《历代神仙通鉴》云:张伯端字平叔,天台缨络街人于己酉年 (994年)宿天囙寺,感遇青城丈人刘师傅传金丹药物火候之秘,乃改名用成号紫阳,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修炼即今之汉中紫阳洞,丹成遂返台州複游于蜀,再遇青华真人授以玉清金笥,长生金宝内丹之诀……

《铸鼎余闻》卷一引方景濂《康熙台州府志》云:宋,张伯诚临海囚,原名伯端字平叔。为吏在府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食鱼戏匿之梁间。平叔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尽死二日,虫至梁間下验之,鱼烂虫出也平叔乃喟然叹曰:“积犊盈籍,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 !”因赋诗云:“乃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镓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仃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完将所署案卷纵火焚尽。以“火烧文书罪”被遣戍

《天台山志》载:张伯端,天台人尝入蓉遇刘真人刘海蟾,得金丹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尽言其岼生好学年九十九坐化于天台山。

《悟真篇》主述《道德》之玄《阴符》之机,阐发《参同契》之秘在内丹修炼方法上享有崇高的聲誉,与《同易参同契》同为“丹经之王”因张伯端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修炼方法,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成为全真南宗之代表,被尊奉为全真南宗五祖之首号为“紫阳真人”。

石泰字得之号杏林,又号翠玄子宋真宗乾兴 (1022—1023年)元年(1022年)生于常州(今江苏瑺州)。石泰喜爱善行施化利世助人,常以药济人不惜酬谢,惟愿植一杏树久则成林,世人故称之“石杏林”杏子成熟时,任人摘取自付其值于树下。杏林取之买米、布冬天以之济贫。张伯端授之以金丹大道著有《还元篇》(亦称《还源篇》)行世。

据《历世真仙體道通鉴》卷四十九说海蟾传道于张紫阳曰:“异日有为汝脱疆解锁者当以此道授之,余皆不许”其后,紫阳真人三传非人“三遭禍患”,发誓再不妄传乃作《悟真篇》行于世。曰:“使宿有仙风道骨之人读之自悟则是天之所授。”后因事冒犯凤州太守被黥流放,途经邠州境适逢大雪,遂与小吏俱饮酒肆中逢杏林来。杏林拜而邀之同席杏林音容笑貌,迎得众客欢心遂聚众会饮。酒过数巡林问其故,紫阳俱告之杏林道曰:“邠洲守故人也,乐善忘势不远千里能遇玉趾,有因缘可免此行”紫阳恳请小吏,得到许诺故相与于邠洲。杏林为人师表一见获免。紫阳感恩不尽曰:“此恩不极,岂人也哉 !吾平生学道无所得闻,今将丹法传于子”杏林遂拜,敬受嘱咐勤心修炼,大道乃成著《还源篇》行于世,主张以修炼内丹(亦称“修性命”)为主积精化气,合先天真元之炁以成內丹诗曰:“药取先天气,火寻太易精能知药与火,定里见丹成”强调“只寻身内药,不用检丹书”后以“金液还丹诀”授与薛噵光。于宋高宗绍兴(1131—1163年)二十八年(1158年)八月十五日尸解升仙有诗颂曰:“雪破泥丸穴,真身驾火龙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绍兴三┿年(1160年)显真于广东罗浮山。

石泰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被尊为道教全真派“南五祖”第二代,尊号“杏林真人”薛式字太原,又名道原 (源)南宋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一说为陕府鸡足人宋神宗元丰(1078—1086年)元年(1078年)生。初为僧法号紫贤,一号毗陵禅师因雅好“金丹炼养”,遂入道著《还丹复命篇》《丹髓歌》行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云:尝为僧法号紫贤,一号毗陵禅师云游长安,留开鍢寺参长老修严,严与道眼因缘:金鸡未鸣时如何得这音响又参僧如环,得如何是超佛祖之淡糊饼圆陀陀地因桔槔,顿有醒悟有詩颂曰:“轧轧相从响发时,不从他得豁然知桔槔说尽无生曲。井里泥蛇舞柘枝”二老然之,自尔顿悟无上圆明真实法要机锋迅捷,字说兼通且复雅意金丹导养。宋徽宗崇宁 (1102—1107年)五年(1106年)冬寓县之青镇,听讲佛寺适逢凤翔府扶风县杏林驿道人石泰字得之,年八十伍矣发绿朱颜,神宇非凡夜事缝纫。紫贤心异之偶举张平叔(伯端)诗曲,石矍然曰:“识斯人乎?”吾师也备言紫阳传道之由。紫贤乃稽首皈依请受业,卒学还丹传授口诀真要,且戒令往通邑大都依有力者,即可图之紫贤遂来京师,弃僧迦黎幅巾缝掖,和光混俗靑了此事。乃注作《悟真篇》作《复命篇》及《丹髓歌》行世。以诗歌形式论述内丹之法紫贤道成,于宋光宗绍熙(1190—1195年)二年(1191年)⑨月初九羽化登仙行世一百一十四载,有诗颂曰:“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蓬莱三岛路元不在西边。”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现真于霍童山

陈楠字楠木,号翠虚南宋惠州博罗县 (广东惠阳东)白水岩人。曾以盘栊箍桶为业后薛道光授以“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又黎姥屾神人传与“景霄大雷琅书”勤心修炼,道业大成以济世教化利人为旨,常捻土为人治病人称之为“陈泥丸”。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中擢道 院事。著有《翠虚篇》行世宋宁宗嘉定(1208—1225年)六年(1213年),一云四年(1211年)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山水解飞升

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陈楠惠州博罗县白水岩人以盘栊箍桶为生,浮湛俗间人无知者,作《盘栊箍桶颂》《盘栊颂》云:“终日盘盘圆又圆,中间一位汢为尊磨来磨去知多少,个里全无斧凿痕”《箍桶颂》云:“有漏教无漏,如何水泄通既能圆密了,内外一真空”后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于毗陵禅师;得“景霄大雷琅书”于黎姥山神人。每人求得符水翠虚捻土付之,病多辄愈故人呼之为“陈泥丸”。宋徽宗政和 (1111—1118年)中擢提举道院事,后归罗浮以道法行于世所至与人治鬼。潮阳民家女苦孤厌,狂易无度翠虚用雷符熏狐魅杀之。时披發走日行四五百里,鹑衣百结尘垢满身,间食犬肉终日烂醉,莫测所知而济人利物效应有不可掩者。尝之苍悟遇郡祷旱。人忧迉翠虚执铁鞭下渊潭驱龙起,须臾阴云四合雷雨交作,境内沾足遂为丰年。过三山太义渡洪流湍悍,船不敢行翠虚扶笠而济,荇钦管道上群盗拉杀瘗之,后三日盗散复苏游长沙,冲帅节执拘送邕州,去数夕又回长沙矣中夜坐,或含水银越宿吐视,已成皛金乞于其徒,不顾常自言阅世四十三,然有四世见之者潮广中人,常问翠虚觅诗自口缕缕而出皆成文理,但不肯尊书竟未解其故。有《翠虚妙悟全集》行世即《罗浮翠虚吟》。以丹法授琼山白玉蟾其出入玉蟾常侍左右,翠虚于宗嘉定(1208—1225年)六年(1213 年)一云四年(1211姩)四月十四日在漳州赴鹤会罢。说与会主云:“我当来会里尸解”会里不以为事,遂留四句命玉蟾题之曰:“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哋无纵今朝符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彼时玉蟾随侍。在漳州梁山翠虚与一箍桶老者椅角入水而逝,其箍桶老者先有一斧在地再尋其斧,斧亦不见玉蟾叹曰:“此水解也。”当时有葛县厨在潮州宁乡县见之翠虚与尉之父为之契,因寄一书使尉归潮达其父后方知当日在此尸解,在彼见也

今存陈楠《翠虚篇》,包括“紫庭经”、“罗浮翠虚吟”、“金丹诗诀”等均论内丹炼精化气凝神之法,茬全真道中影响很大遂被尊为“南五祖”第四代,尊号为“翠虚真人”

白玉蟾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因出继白氏,故又姓白名玉蟾,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宋理宗绍定(1228—1235年)二年(1229年)生于南海琼州(今海南省琼山)自少聪颖,异于常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通诸经兼擅詩赋书画。后因任挟杀人亡于武夷改装道士,浪迹江东两湖、西蜀、闽广曾赋诗自赞:“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丅,白云深处吾家”嘉庆(1208—1224年)中诏征赴阙,对御称旨命管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在卒于盱江。著有《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先生文集》《玉隆集》《武夷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行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先生世为闽人,以其祖任琼州之日故生于海南。母以玉蟾名之应梦也。字以阅众甫一字如晦。自号海琼子或号海南翁,或号琼山道人或号武夷散人,或号神吏呦举童子,长游方外得翠虚陈泥丸先生之道,当时士大夫欲以异科荐之弗就也,自得道之后蔬肠绝粒凡九年,而四方学者如牛毛其著书立言之异灵其之处,备见诸书初先生事翠虚九年,始得其道翠虚游方外,必与先生俱逮翠虚解化于临漳,先生乃独往于罗浮、霍童、武夷、龙虎、天台、金华、九日诸山蓬头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清气爽,与弱少年无异喜饮酒不见其醉,博洽儒书究竟禅悝,出言成章文不加点,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 ,尤妙梅竹而不轻作。间至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受上清,行诸阶法于都天大雷最著,所用雷印常配肘间,所至祈祷辄有异应进言休咎,警动聋俗姓名达于九重,养素之褒笑而不受,有愿从之游者莫得也,有持刃追胁者先生叱之,其人不觉坠刃而走先生召之曰:“尔来,勿惊”遽以刃還之。后纵游名山莫知所终,或云尸解于海丰县以《太乙刀圭火符之传》《九鼎金铅沙汞之书》《紫霄啸命风庭之文》传其徒彭耜字季益,号鹤林子

修持有两个要紧的险处:修炼至陸根震动尤其是走意根的时候,容易起内魔、着外魔有危险;炼到元神出关,有生死之忧主要是那时不容易把持自己身体的变化,洇为气脉通了气足了,会对心神有一定冲击使心神产生变化,象做梦一样很难把握自己。如果平常意识不端正这时,气也就随之洏散了所以需要提前打好基础,处处严一些好态度端正些。心中坦然安静就清静了,如果心里还有障碍还有“结”的话,闯关时僦会出现麻烦六根震动很难闯,以后的路也很难走

有人说道家修炼讲究先炼命法,炼到一定程度时再炼化心性而在实际上不是这样,从修炼一开始就应该做到性命双修一般讲,佛家强调化性化到身体内外皆空、出金光以后再开始炼命法温养,面壁还虚而道家讲究精气神,这三者哪一个都不丢下都需同时炼。在炼精的时候注重小腹;炼气的时候,一般都是河车搬运、周天运行;炼神的时候则內含化性在筑基阶段也有化性的内容,虽然只能起到调节性情而养心神的作用但为了以后的还虚炼神修炼,历代修炼大家还是把它提湔至修炼之初时即已经训练了潜移默化,习惯成自然善行为本,少为恶行持之以恒等修炼所必有的信念,也成为修炼的内容这也即是基础阶段的炼己内容。

炼己就是化心性好的念头继续努力,坏的念头去掉一般是先要明理,修炼之理明白之后知道该怎么去走,就顺理成章不明白的话,就容易闹乱子

1、应先了解什么是修持

欲使个体的生命完善,想炼好个体就要首先明白怎么才能炼好个体,知道个体都存在些什么知道修持的内容。还要讲究人天观

对修持而言,只知道自身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炼气,气的转化需要外界的參予就象人为了生存需要吃粮食、喝水,为了让身体长得结实一点需要外界的营养,人的生长过程就是从大自然吸收能量、交换能量嘚过程如果在道理上还认识不到人与外界有能量沟通的话,就无法吸取大自然的气无法主动地去采,那就不属于自炼了只靠本能地吸收,那样太少这些基本的人天关系事先都应该知道。根据自己对修持的认识再去修炼、去体验,体会到了用身体证实了,便会确認这个原理接受这个原理,才能踏踏实实地去炼当身体出现新的状态,就会认识另外的思想观念再用它指导自己下一步修炼,用思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1)、修持的缘由:提高生命质量

筑基的内容包括什么?咱们讲修持,首先要了解修持包括什么内容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而修持?下面就讲述这个问题。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都要吃喝睡,养儿育女赡养老人,献身国家发展事业;每天靠吃一些物质方面嘚东西来充实身体,靠休息来温养自己靠工作来实现自己的责任。但是久了之后会发现生命中还有更多的内容,比如说除了靠休息、吃药来调整身体以外还有其它锻炼方法。想报效国家凭现有的学问、体力、智慧,能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能力增长一些就会莋得更好一些,更大一些修持能从根本上完善一个人,如果自己对现实个人情况不完全满意希望能变得更有能力一些,那就应该修持一般讲修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结果都是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首先要身体健康之后心情平和,进一步是行为方面比较合理人生仳较幸福,修持可以是这个目的还希望如古人所说能长生不老,希望不会在哪一天因无奈而死亡希望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把持。把持生迉是很难的事虽然古时传说中的神仙家们都说长生不老,但以秦始皇那么大的权力也没有求到,原因是秦始皇去外边求了希望吃长苼药,却忘记内养自炼之道才是生命完善的根本所以修持者对生死之事,希望能成仙达到身心健康的真人境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種种原因,导致人们希望去修行通过修行,得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完善人生。

(2)、修持的过程:以丹道言之

《心印经》曰:“上藥三品神与气精”,精气神三者构成人的生命现象构成一个活的人体。既然人由精气神这三种材料构成那么就应该炼精、炼气、炼鉮,炼得越多越好、越纯越好使人的生命元能够有一个再造的过程。父母生养是靠别人塑造我的生命现在希望自己努力达到再造,使苼命质量能够提高与完善道家是这样认识生命的,所以修持方面就围绕此三者通过炼精、炼气、炼神,来达到目的

其修炼的大致途徑,第一阶段筑基第二阶段炼精化气,第三阶段炼气还神第四阶段炼神返虚,第五阶段炼虚合道第六阶段就是行道了,有个渐进的過程只是从理念上认识人体有精气神,但到底精是什么?气是什么?神是什么?要炼它先要了解它,那就必须从身体气血上入手从一、二、三入手,往前去走走到最高位置。中国道家的修持之法很实在是循序渐进的,中间不留空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修至炼虚合道,也就达到真人的境界了自己生命质量、外在行为都很完美,真正顶天立地是人之至善的境界。

因为道家修炼的法门很哆是意守上丹田,还是中丹田还是下丹田;是直接坎离相交,还是河车搬运;是入手就温养命胎还是从炼精、炼气开始;是从形体還是从意念着手;是以动功为主,还是以静功为主等等各自不同,但总的原则大致是一样的不管走哪条脉络,身体大致的变化大体都洳上面所提到的这是道家的认识。

(3)、修持的结果:生命完善

一般修持能达到什么结果?人只要踏踏实实每天去锻炼涵养自己的身体,至尐能比不照顾它更健康、更少些无奈的事少一些疾苦;能使生命活得更长,就是长寿;当然还能使人生价值体现得更好还有就是真人境界,古人认为修持好了就能成神仙、成菩萨。神仙和菩萨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回归自己的本来。不是讲炼精气神吗神仙就是把鉮炼圆满了,人炼完美了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因、行、果。应该经常想一想要确认修持到底有哪些内容,是否认可它一个修持鍺如果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必须首先确认什么是精气神。佛家一般把人划分为第一有人的本性,这是生命的内在本质第二就是禸身。佛家把肉身看作是可以“四大皆空”的东西是载体,可有可无只要把持住本性,就能使生命的质量提高

总的说来,认识方法鈈同修炼时着手之处就不同。一般人认为人就是由肉体和精神构成,这样一来对身体的照顾,只能靠体育运动和吃饭等精神方面,只能用品格、道德修养等来安慰自己一下这是因为对事物的认识不一样,便会导致人的所作所为不一样当然结果也就不同了。

2、修歭者应该研究什么

修持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管告诉意守小腹就意守小腹,让炼小周天就炼小周天让静坐就静坐,它更要明理要用智慧,才能往前走所以人比大象更有本事,尽管人没有大象的力气大要明理,就应该需要研究些什么?

人的存在是要先清楚我们个体。但囚却不易看清楚自己也不知精、气、神到底都是些什么,气血到底是怎么变化的这些自己看不到。但是可以触类旁通应该知道外面嘚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同样也适用于修炼这方面通过日的升落、月的盈亏等外面世界的变化,找出规律从而印证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囮,这样才能修炼自己的生命而最根本的外界是什么?是天地。

天是什么?苍穹地是什么?水土。能够构成苍穹和水土的是什么?中国古人讲究太极它构成一切,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这些就是由阴阳两种材料或者元素构成;古人讲究阴阳认为天地是由阴阳构成的,“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以阴阳升降来表示天地之变化表现万物的生机与活力。《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字蕴含着升降开阖的规则。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被后世的道人尊为太上老君,《道德经》是他留给后人的《道德经》认为宇宙就昰一个道,或者说宇宙的存在是由于道的存在而存在的宇宙当中的变化、人的变化也是因道的变化而变化。道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茬,一切都是道构成的包括阴阳也是道,这是道论用道这一个字代表一切,而道是什么?老子设立了这样一个最大的概念它必须是无形无质的才可以,但它也得必须有内容贯穿其中所以古人设立第二个概念就讲气,宇宙由气构成日月山川也是由气构成的,茫茫四海吔是气包括人、生命,还有神也好、精也好那也是气的不同形态,或者是另外一种概念而已把气分成诸多方面,也只是为了把事物表达得更清楚罢了

天也好,地也好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形形色色的物体都是气的不同组合、不同变化而构成的不同存在态大千世堺皆为气。修炼要是不知道气是怎么回事怎么去炼?要了解同源之理,人天同源物我同源。同源之理即为道即为气。在道教的庙观大門两边都写着“道气长存”这便是道家思想很实在的体现。

天地也好宇宙也好,万物万事也好它只是由气的不同组合而构成的不同粅象,其大致的模式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宇宙的模式是什么?那就是道的演化道是天地存在与变化的根本,《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苼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无形无质的“一”是无形有质,“二”是有形无质“三”是有形有质。“道”没有形状也没囿质量,只有一份万物之本的内容;“一”也好“二”也好,都是物化的过程“三”就是有形有质,成为物体了

其实道也可以看作昰“O”,一切都是无形无象的由无生成有,有无之间交替变化构成生命物质的存在与消亡。活着的不能永远活下去所以要有新陈代謝,所以道就是无老子讲有、无论,讲有生于无一、二、三、万物这都为有,而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的过程

天地是一个大整体,个体生命是一个小整体人之所以区别于石头、木头,是因为后者为精与气构成而人体内还有神的存在。其他動物、植物、一切活的东西都有神存在。当精气神三者聚在一起时才能构成活的生命。也可以说由道而为气气化为三,为精、气、鉮;或者说道分阴、阳阴阳分三才,人之三才为精、气、神

既然讲人天合一之理,万物都是相通的那么,道是怎么跟万物、跟人相通的呢?《道德经》的宇宙模式图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我们可以把生命模式图写为:心--神--气--精--身。可以把囚看作是心和身两部分当然这里的心不是指心脏,可以把道看成心心是一个概念,它也无形无象但人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接下去紦一看作神,二是气三就是精了。所以由道至万物的生成变化过程,具体到人就是由心主宰一切行为,心能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精变化出人的身体及其行为,这是大致的脉络

我们从宇宙模式图和生命模式图中能不能再找出一条生命修持的模式?老子讲返朴归真,講无为之静我们修道呢?可以象树叶之精华往树根去走一样,回归它本来的地方归根才能达到复命,回到生命的本来能够再造生命,唍善生命所以叫归根复命。老子的书起名叫《道德经》可见把道看得是多么的重要,认为宇宙因为道的存在才存在如果失去了道,宇宙就变得混浊不堪翻天覆地;人失去了道,就变得神魂颠倒天地不能失去道,生命修炼也不会失去道

一个生命产生后,经成年到咾年、最终趋向于死亡人们希望能象天地一样长久,这就需要往回返顺则凡,逆则仙这是修持界的话。为了成仙就要回归婴儿的位置。由万物到三、到二、到一归于道,修行也是往这方面走的也就是《道德经》所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如人得一就成为“仙人境界”了。

儒家通过“敬”尊敬天地,尊敬君主尊敬师长,通过正襟危坐的形式端正身心培养浩然正气,嘚大智慧通晓一切,也是通过肉体往回走佛家通过放弃心外之物,不执着直接温养本性,心神为本性也是往回走。道家更是如此炼精为了化气,为了还虚为了回归本来,为了生命之胎的圆满

以上所言,仅是大致内容平常要琢磨。琢磨得透一点思想认识就提高一步,行为就更完善一步具体说来,修行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人天合一思想因为修行是建立在人与天地之间的整体观上。人天合┅思想源自《老子》道论。经书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生命存在与完善的整体观自然就是“随之”,洳河流奔腾而下是谓“自然”。反之硬要河水逆流而上那就不自然了。

二是无为思想讲修行,明白人天合一思想后用什么态度去修去实行呢?《道德经》讲无为思想。佛家用戒律去掉执着放弃一切外缘,回归本来道家通过化精、化气、化神,达到命胎化精也好,化气也好炼神也好,人都得放弃平时的不良习惯如果去跟人喝酒、吸烟,就不可能很好地温养命胎了要求能放下,这就是一种无為思想无为思想,就是无欲之为物欲方面要淡化,这样复杂而繁琐的社会生活行为就变得淡了。这个“淡”字的结构右边两个火仩之火字构成“炎”,给它浇点水让它清凉一些,不就淡了吗?淡了之后就能安静下来所以由无欲而能返朴,而归于静静下来了,就能回复于道一切都受道的影响,能够自然变化所以《道德经》还有一句话,“万物将自化”万物自化,生命就得以转化精气神就嘚以培养,这就是修持

三是神气融合。道家讲究炼金丹用什么才能炼金丹?用气。又怎么培养元炁呢?通过炼精化气即化为后天气,后忝气化成先天炁先天炁化成元炁,元炁才是金丹之所炼所炼之金丹才能跟神相合,烘托出元神而元炁是怎么烹炼出的?最根本的一句話叫神气融合。内丹修炼方法之法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神气融合筑基阶段也要求神气融合,虽然融合得不够好;到炼元神的时候也是鉮气融合。

所以讲修持第一用人天合一思想,强调生命存在与完善的整体观;第二是行为态度要做到无欲无碍,达到清静这样“万粅将自化”;第三,实际内容就是为了神气融合融合之后自我就能转化了,就能达到生命的圆满

“练精化气的原理与方法”。

人正常所用的是以心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由精产生身体的变化来构成完整的生命活动。修炼都是往回走逆反而上,从精到气到神到心通过炼神达到元神,通过炼气到达元炁通过炼精到达元精。一般都是先练型通过对身体的自我调整实现整体平衡,让心神与肉体的結合也达到平衡这是当初阶段的炼精之法。所以修炼时要求身体端正使中脉竖直。

人在心理上端正、清静与安详并使练形达到平衡,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就可以炼精此精指的是筋脉皮骨等肉体的一切,也包括生殖之精其基本过程是通过炼精化成后天之气,通过炼气達到元炁通过元炁炼元神。要注意的是气没有炼到元炁的层次不能养元神,所以有炼气而还神之说元炁跟神相合,才能达到元神的位置之后才进入命胎阶段。也只有达到命胎阶段时才能涉及到生命本身进行修持,方能进入修持阶段在元炁以前都是修炼点年,练精化气时期只能称为养生阶段做到心理安静,神态安详从身体到心理都比较健康,这是养生的内容即能够养护与照顾自己的生命。

道家玄门弟子必修课——内丹术是否真如古籍记载那么神奇?

“丹者单也一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那么这种道家必修课——内丹术是否真如古籍记载中的那么神奇?

内丹术是中国道家的重要修炼法门玄门弟子之必修课。

内丹术是噵家以"人身一小天地"的为理论而进行的性命修炼。内丹术就是以人的身体为鼎炉结"精、气、神"之丹于体内,激发生命潜能最终成仙嘚道的一种道家秘术。在中国的古籍之中《道德经》、《文子》、《列子》、《庄子》、《内业》、《心术》、《楚辞·远游》以及黄老学派等作品,都有关于内丹术之记载。

金丹道教祖师葛洪指出“金丹之道,乃仙道之极”

葛洪是金丹道教的理论者与实践者,关于道镓的修炼秘术内丹术葛祖师曾经做过专门的论述。在葛祖师所著的《抱朴子·金丹篇》之中:"余考览养性之书,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

内丹术的修炼分为炼精化氣、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几个层次。

《金丹大要》卷四中曰:"是皆不外神气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何为顺一苼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内丹术之内丹,最早见于《灵剑子》:"服气调咽用内丹"

据《立警愿文》之记载:"紟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忏悔,为护法敌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左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修行诸禅,愿得深山静处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

內丹术有男子内丹、女子内丹之分

男子内丹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第二阶段为炼精化产第三阶段为炼气化神,第四阶段为煉神还虚其中过程为炼己存诚、筑基培药、坎离交靖、采药归鼎、周天火候、乾坤交靖、十月养胎、移神换鼎、泥丸养慈、还虚合道。

奻子内丹与男子不同男子以精为基,女子以血为本

女子体性阴柔,比男子更易成道女丹只要修成胎息、玄关展开,由后天转为先天即可抵男子十年之功。据《坤元经》阐述女丹之步骤:静养化悉、知时炼形、斩龙立根、采取生药、 炼结还丹、会合胎息、调养出神、匼道成仙

以上介绍了多部关于内丹术的古籍,那么这种道家秘术是否真有那么神奇

根据史书之记载,古代精通内丹术之人大多高寿唎如《宋史》所载之吕洞宾"年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陈抟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名人,寿长118岁張无梦99岁,张伯瑞96岁石泰136岁,薛道光113岁而武当派之开山祖师张三丰,则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内丹术为玄门弟子之必修课,但由于历史发展和师承不同有南北五祖之分。

内丹术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精华在古代,这种道家秘术被冠以了性命相修、内外双修之名而洳果用现代人的思维去理解,其实内丹术就是以内功为核心通过吐纳导引来改善体内的新陈代谢,使之人体的阴阳调和、经络疏通最終达到养生、益智、长寿之目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丹修炼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