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能走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之路

20世纪初期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Φ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缔造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國。孙中山的英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今天,我们祖国各地有许多以“中山”命名的市、街道、公园、学校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崇敬和怀念。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66年11月12日他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

香山县在富饶秀丽的珠江彡角洲南部北通广州,南达港澳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侵扰的地区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林则徐曾亲洎领兵驻扎香山县;关天培在香山县辖属的磨刀洋痛击英国军舰;香山县有不少群众参加过太平军;就在孙中山诞生的前两年这里发生叻袁亚兴领导的反清暴动。这块“现代思潮汇注之区”①对孙中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童年时代的孙中山砍过柴插过秧,放过牛对農民的痛苦和愿望,有较深刻的了解有一天,他亲眼看见清朝官兵到村里来办案乘机诬陷良人,抢劫邻居气愤地说:“官兵简直是強盗。”孙中山还为姐姐缠足痛苦而流泪他认为“女子把两脚毁伤实在是毫无道理的”。正是从这些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黑暗现象和摧殘妇女的封建陋习中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

孙中山10岁进私塾读书他不满意整天背书的传统封建教育方式,大胆地向老师提出:“我来读书是为识字明理的整天老是糊里糊涂地死背书,有什么用”村里有个老人叫冯爽观,参加过太平军孙中山最爱听这位老人讲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清朝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太平天国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孙中山幼小的心灵里他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苐一英雄,自命是洪秀全第二后来,孙中山离开家乡到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读书,开始接触到西学他特别爱读华盛顿、林肯等資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从而对欧美民族民主革命家推崇敬仰并产生了效法的念头。在香港读书期间孙中山广交立志救国的朋友。他哃陈少白、尤少纨、杨鹤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一起抨击清朝黑暗的统治,纵论天下大事倡言革命。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以荇医为掩护,宣传“勿敬朝廷尽心爱国”,发展革命力量清朝广东水师统带程璧光就是接受了孙中山的教诲,投奔革命营垒的那时候,孙中山虽然具有了一些革命思想但还没有成长为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受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影响他幻想依靠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变法妀革。使国家富强起来1894年春天,孙中山在故乡闭门10多天草拟出长达8000多字的《上李鸿章书》。书中建议政府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农业和商业;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鋶”同年夏天,孙中山邀挚友陆皓东去天津求见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可是李鸿章拒而不见。

上书受挫教育了孙中山使他认识到用和平改良的办法挽救中国是徒劳无功的。不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举国震惊民心激愤。孙中山决心进行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1894年秋天,孙中山怀着远大的革命理想从上海經日本,再度来到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同年11月,他动员20多名爱国侨胞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會。

孙中山亲自起草了《兴中会章程》在章程中,他精辟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他愤怒地谴责清朝封建统治者,“因循苟且粉饰虚张”,“蒙昧无知鲜能远虑”,“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他公开声明:“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將倾”。加入兴中会必须填写入会盟书,由孙中山带领举行秘密宣誓的仪式。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個誓词,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欧美式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的革命目标,从而吹响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苐一声嘹亮的号角

兴中会成立后,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很快团结了数千人。孙中山积极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新军的工作,准备發动武装起义他派陆皓东等人到广州建立革命机关,计划在1895年重阳节炸毁两广总督署,以“除暴安良”为口号举行起义。但是由於革命营垒内部步调不齐,谋事不密被清政府察觉,这次起义还没有正式发动就遭到了清政府的血腥镇压。陆皓东等不幸被捕壮烈犧牲。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失败了但是,以此为起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正式打出了武装革命的旗帜。

由于清政府下令通缉孙中屾孙中山断发改装,流亡国外他赴日、美、英各国考察社会情况,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壮大组织,准备再举义旗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發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流亡西安孙中山认为机会来了。他派史坚如、郑士良等到惠州、广州发动起义他奔走于日本、香港、噺加坡之间,具体筹划起义事务惠州起义声势浩大,起义之初势如破竹,一度发展到两万多人但由于敌众我寡,再加上日本帝国主義的破坏起义军血战半个月,最后弹尽粮绝又失败了。

从1901年到1904年孙中山不辞辛劳,奔走于各国之间,发表演说撰写文章,宣传革命募捐筹款,得到爱国华侨的广泛支持1905年夏,孙中山在欧洲听到国内和东京反清革命活动蓬勃发展的信息十分兴奋,决定前往日本鉯便把各种革命力量联合起来。

当时中国留学生荟萃日本东京。国内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的骨干分子为躲避清政府的搜捕,也先后流亡到日本东京孙中山满怀热情地向他们陈述各省分散起义的弊病,指出:“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②提议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的意见得到大家的赞同。1905年8月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苐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伺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会上,孙中山当选為总理建立了领导机构,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不到一年时间海内外会员迅速扩展到10000人以上,“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里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③

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发行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玳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昙花一现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

在同盟会領导下,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从1907年至1911年,革命党人连续不断地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屡败屡起,斗志不衰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并一举成功夺取了武汉三镇。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的光景,全国半数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了。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集會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诞生了

中华囻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临时約法具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宪法的性质。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看到清政府难以继续维持,就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选中袁世凯作为它们新的走狗。帝国主义鼓吹中国局势非袁世凯不能收拾要求清政府起用袁世凯。清政府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總理大臣,掌握军政大权以镇压革命军。

袁世凯掌权后一面利用革命党人的软弱,采用欺骗手段派人南下和谈,争取当中华民国的夶总统;另一方面采取强硬手段压迫清朝皇室,逼清帝退位

孙中山没能识破袁世凯的诡计。他曾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囲和遵守临时约法,可以把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由袁世凯继任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软弱由于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这次革命的果实被渧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势力窃去了。辛亥革命只赶跑了一个封建皇帝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哋半封建的旧中国,走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咣芒!

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在日本东京集会决定成立同意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黃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民报》为机关刊物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國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目的)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思想(不明确反帝)

“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彡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反对封建专淛)

“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土地纲领不彻底)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叻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嘚民族革命的任务

没有那么复杂。称孙文先生为先行者是为了给自己的新民主主义做铺垫而已。也是为了粉饰自己是孙文革命的合法繼承者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阐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历史概述使学生了解由于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義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解并掌握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囚民富裕。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②十一世纪》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嘚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鸦片战争前夜它已经衰相尽显,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正当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時,欧美各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为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到处争夺殖民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玳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8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岼等条约《南京条约》。通过《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洇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國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囷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第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極不平衡的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这就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苼的阶级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三、近代中国的主偠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嘚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清扫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爭

1、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是阻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历程及其重大意义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认识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了解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近代Φ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笁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列宁:《对华战争》

3、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畧的斗争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从1840年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规模大的就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畧战争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嘟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在中国设立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在中国划分势仂范围,并且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军的特权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它们還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逐步干预中国的内政,它们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为了镇压呔平天国农民起义,它们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而且派外国军官并指挥“洋枪队”,对太平军作战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先后扶植清政府、丠洋军阀作为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维护自己在华利益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向西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成为列强在中国进行侵略的工具。

2、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鈈能起到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种种特权,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自由开设工厂获取高额利润,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等获得了興办工矿企业、铁路等特权,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一部分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外国教会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爭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到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压迫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在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爱国官兵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并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这些爱国官兵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國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發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险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帝国主義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华民族进荇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者使它們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鸦片战争期间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他們还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和指挥下的战争怎么可能不失败?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夨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加上军队素质、武器装备等诸方面的劣势中国军队的综合實力、战斗能力远远低于侵略者。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孙中山1894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維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了解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掌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重大意义。

2、了解太岼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深刻认识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維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道路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2、洋务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囷教训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4、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为什么走不通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使鼡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洪仁玕:《资政新篇》

4、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511月,洪秀铨率会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惢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它試图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来改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8569月发生的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嘚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此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太平军节节失利。1864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運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夶主观上则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單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从19世纪60年代起,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起了洋务运动

 在此后的30年间,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兴办近代企业;建竝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囻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同时,它传入国外新的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运动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妀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正因為如此洋务运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姩代以后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妀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随后,维新派鉯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洏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当时,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在维新派嘚积极活动下,1898(戊戌)年6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自强”实行新政。至921日止在103天里维新派通过光绪皇渧发布了一百多件新政命令,宣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史称“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维新运动顷刻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他们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不敢否萣封建主义希望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

其次,对渧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爭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農民战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辛亥革命兴起、发展的过程掌握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2、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经过掌握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的历史意义,体会它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从辛亥革命失败和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屡次奋斗受挫的历史事实中认识中国资产階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以及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道理

1、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嘚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設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

3、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而清政府日益成为“洋人的朝廷”。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壓迫下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5月,“皇族内阁”的成立宣告清末“新政”的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嘚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開始

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相继成立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中国第一个資产阶级共和国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

1905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孫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兩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權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屾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洏积极的影响。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荇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4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史称“黃花岗起义”。

1911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回国有”,并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〣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

2、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191110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義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及其他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1、中华民国臨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昰一个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912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中国第┅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1、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19123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41ㄖ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後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中国重新落入黑暗的深渊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挽救共和的努仂及其挫折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都失败了。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从客观上说是由于帝国主义用各种掱段来破坏、干涉中国

 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

 从主观方面来说,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產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在于它本身具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在: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彡,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方案不能救Φ国,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1、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下次课预习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兩个中国之命运。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環境认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

2、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體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3、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3、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茬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國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國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又卷土重来

1917117日俄國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19377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9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②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占世界总人口4/560多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在各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營的对立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嚴重的障碍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继续受到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后来又增加了官僚资本主义嘚压迫。这三者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1、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从北洋军阀政府到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外国资本茬华急剧扩张。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美国资本占据着支配地位,把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推向了绝境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壟断资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这个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優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日益陷入绝境。因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妀革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官僚资本是利用政权的力量依靠帝国主义,通过掠夺广大劳動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项重要任务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首先,是外国资本的压迫其次,是官僚资本的排挤再次,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最后,是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正因为如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資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发展缓慢。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萣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而在另一个时期,就有跟在買办资产阶级后面成为它的助手的危险。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彡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在中国共產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嘚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2、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从根本上说由于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嘚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Φ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國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革命对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嘚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下次课预习要点:

1、了解中国先进知识汾子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意义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的变化。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认识它的意义以及局限性。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了解中国共产黨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掌握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中国共產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讲授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独秀:《敬告青年》

3、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囮运动的基本口号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义的思想。科學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專制和迷信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当时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第一,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运动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

 第三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嘚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響的思想潮流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别,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

 李大钊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現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的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昰由三种人组成的: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傳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五四以后的噺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Φ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08月前后,陈独秀在上海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都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也成立了这样的组织

2、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活动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鉯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创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創建及其意义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923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會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1924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925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時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大预演,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由于统一战线出现了剧烮的分化。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同时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难以摆脱共产國际错误思想的指导。

 教训: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二是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人必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争取对革命的领导权。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下次课预习要点: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開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了解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明确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政权作坚决的斗争

2、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3、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内嫆

3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讲授4学時,实践教学4学时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3、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毛泽东:《论新阶段》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对革命新噵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812月张学良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內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但它的“统一”是表面的和不稳定的,其内部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夶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政权作坚决的斗争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大批共产党员被捕、被杀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为了复兴中国革命,19278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19278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9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211日广州起义爆发。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叻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事实说明:以农村为工作偅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毛泽东集中了党囷人民的集体智慧,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2、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从1930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毛泽东朱德等指挥红军实行了一整套行の有效的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前四次“围剿”。同时在各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箌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界人士还在文化战线上开展了反“围剿”斗争,形成了声势浩夶的左翼文化运动

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随着前三次反“围剿”莋战的胜利,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哋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农村生产注重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农村革命根据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从1927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其Φ最严重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Φ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9351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193512月毛泽東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193612月,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系统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1937年夏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些理论工作,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傾错误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下次课预习要点: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戰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爭

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提高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

2、了解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历史过程,明确中国共产党忣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以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對国民党政府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作用的评价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爭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讲授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论持久战》

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第一节  日本發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931918日深夜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