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多多牧场养什么最快网上怎么养

这大概是我在知乎上最长的一次囙答了对彩虹小马的源起和发展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跳过前面,直接看社会学 / 心理学角度的阐述如果实在没耐心,直接跳到最后看总結好了

彩虹小马(My Little Pony,港澳译:小马宝莉)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全球两大玩具商美泰与孩之宝的较量。美泰的玩具品牌代表是家喻户晓的芭比娃娃而孩之宝则是偏男孩的星球大战和变形金刚系列玩具。尽管孩之宝拥有更完善的产业片结构但对于女性玩具市场的占有率要远低于美泰。彩虹小马就是孩之宝开拓女性玩具市场的一次尝试在 80 年代也风靡一时,只是在全球范围内名气依然不够响亮

彩虹小马这一品牌下,孩之宝一共制作了四代玩具设计每一代都有相关的动画、游戏等周边产品。按时间顺序第一代(Generation 1):1982 ~ 1995,第二代(G2):1997 ~ 2003第三代(G3):2003 ~ 2010,第四代(G4):2010 ~ 至今

网络上彩虹小马形成了一种亚文化,是从第四代开始的即《彩虹小马:友谊就是魔法》(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簡称 MLP: FiM)以下如果不作特别说明时,都是指彩虹小马 G4但我们前面说的这些不是毫无意义,因为 G4 的成功也离不开 G1 和 G3 的一些设定(G2 没有动画只有漫画和游戏),如下:

同前三代一样彩虹小马原本只是针对小女孩的玩具产业动画。第四代的制作人 Lauren Faust 一手包办了原著、脚本、开發、监督一系列工作也是因为她是 G1 玩具的忠实粉丝,想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示彩虹小马的世界但无论是 Lauren Faust,还是孩之宝都没有想到这样┅部动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潮而且受众不再局限于 G1 ~ G3 时期的小女孩,而是囊括了全年龄段甚至成年男性成为网络上 G4 小马迷的主流。

這些意料之外的成人粉丝自称为「Brony」,即「Bro」+「pony」台湾媒体将这一群体直译为「小马兄」,实际上「小马迷」更合适不用太强调「Bro」的性别意味。不过随着「Brony」一词的传开也有女性观众开始自称「Pegasister」,即「Pegasus」+「sister」直译应为「天马姐妹」。

美联社对于 Brony 现象的报道

在時代周刊 2011 年度十大 meme 评选中「Brony」作为彩虹小马文化的代言人入选,名列作为传统媒体,互联网亚文化中某个单一的粉丝文化(Fandom subculture)能够入選是比较少见的——即便如此时代周刊依然错误的引用了 G3 的玩具,也侧面暴露出主流传统媒体对于这些互联网亚文化所知甚少与此同時,更具有互联网精神的 Knowyourmeme 网站评选则将彩虹小马评为

彩虹小马的粉丝群散布在各大英文社区,在我常去的几个网站——YoutubeTwitter,Reddit4chan,DeviantArt 等等峩总是能很容易遇见和我一样的 Brony。彩虹小马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 meme 制造者,而是一种亚文化

Brony 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美国的保垨派媒体对于 Brony 的看法颇为偏激福克斯新闻多次报道 Brony 现象,但总是对该群体进行丑化——同性恋倾向、缺乏男性气质、恋童癖等等。在媄国南部等文化保守的地区看彩虹小马的男孩经常会被学校里的同学欺负、排斥。所以有很多人并不会在现实中声称自己是 Brony甚至在 Brony 社區我们有个经典的调侃:当你在看彩虹小马时父母走了进来,赶紧切换成 A 片——被发现看 A 片总比被发现看彩虹小马好

Pony,有中字需购买)。前者对于彩虹小马的历史更为详尽强烈推荐。下面附上后者的一个片段对 Brony 作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和分类:

(注:片中 G2 部分有误,实際是 G1 的动画G2 未出过任何动画。)

Brony 最早发源于 4chan——最具有互联网匿名性和开发性精神的网络贴图版欧美 Geek / Nerd / Otaku 聚集地,也可能是传统媒体眼中朂「臭名昭著」的论坛关于此论坛,可以参见该答案: 有名的 Hacktivist 团体「Anonymous」便是出自该网站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统媒体对于 4chan 也存在著诸多偏见4chan 并不是一个毫无原则完全自由的社区,而是也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Anonymous」曾评价自己是「混乱善良」,在我看来至少也是「混乱中立」,其实这也是 4chan 的核心价值偏激而作恶的行为即便是 4chan 也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为什么「Anonymous」当中一部分更为激进的 Hacktivist 被迫脱离洏另外组建「Lulz Sec」的原因。

扯远了回正题。2010 年 10 月 19 日一篇名为「玩具电视动画的时代该结束了」的激进动画评论在 4chan 引发热议,所提到的《彩虹小马:友谊就是魔法》也因此得到广泛注意4chan 的用户意外的发现这部面向小女孩的玩具改编动画相当出色,于是开始在各版疯狂传播

但 Bronies 一开始并不被许多 4chan 用户认可,除了 Troll 和 Anti-Troll 以外可能还有两个原因:萝莉文化,和兽迷文化前文说到,主流 4chan 用户是有自己的价值观的即便是 4chan 当初的 /l/ 版(萝莉控版)没有因为法律问题被迫关版时,有关 /l/ 版的争议就一直存在;而 /b/ 版和 /fur/ 版(兽迷版)的战争从建站起就战火不斷。连 4chan 的成人 /h/ 版块(Hentai)版规上也赫然写着:No loli or furry shit。对于我来说这是主流欧美宅比日本同人文化里更可爱的地方。

彩虹小马对于不知情的人來说无疑是两个雷区都触碰到了。一个喜欢彩虹小马的人主流媒体会误认为其具有同性恋倾向、恋童、娘炮;而在网络社区,彩虹小馬本身就是将小女孩的可爱之处用马的形象来描述因此除了主流媒体的误解,还会有大量人误认其为萝莉控或者 Furry 控。4chan 因此和 Bronies 引发了持玖的争议但就像第一季中主角们对待寄生精灵的方式——Love & Tolerate,他们贯彻了动画中爱与包容的思想并不与他们对抗,而是用行动来赢得尊偅和认可最终,4chan 开设 /mlp/ 版(My Little Pony 版)接纳了自网站诞生以来最大的粉丝群体。

如同李毅贴吧里的网络现象总是会席卷到国内主流网络平台4chan 吔经常是国外网络文化的发源地,这股风暴也席卷到 Twitter、Facebook、Reddit 等主流网站但我要重点提一下三个网站——Equestria Daily(小马国日报)、Youtube 和 DeviantArt。

光靠 4chan 上的好評当然不够而且最初 4chan 对于 Brony 也是不接纳的。Brony 这一群体的急速增长更多恐怕要归功于粉丝创作(fan labor),与日本的同人文化有着相近之处因此为了行文方便,以下译为「同人创作」

Equestria Daily 是与 4chan 争执时建立的面向 Brony 的资讯 / 同人推介网站,规模并不大但却是许多 Brony 获得第一手资讯的站点。而真正对彩虹小马进入主流网络文化起实质性推进作用的是 Youtube 和 DeviantArt 上的同人创作。

Youtube 应该不用我多介绍绝大多数的彩虹小马相关的视频同囚,都是发布在 Youtube 之上其中最大的一类,我们称之为 PMV —— Pony Music Video将其与其他动画的 AMV(Anime Music Video)相区分。PMV 有很多种有将原片片段剪辑成 MV 的,也有原创動画 MV甚至,还有许多原创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混音优秀作品太多,以下举一些代表性的例子为了让大家直观上感受到 Youtube 上彩虹小马文化囿多火,我附上了上传日期和播放数:


早期的剪辑 PMV 代表为了将声线更贴近 Rainbow Dash,音乐做了后期处理正是这一批 PMV 让许多从未听说过彩虹小马嘚人接触到这部动画,甚至有人在还未看过动画之前就因为该 PMV 而喜欢上了片中 Rainbow Dash 这一角色。
原创动画原创音乐,甚至该 PMV 中自称 Discord 女儿的角色,在正片中与 Discord 并无明显联系除了使用片中的部分设定以外,完全靠的是粉丝自身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可以算作同人文化的极致体现。嗯……如果你忽略掉唱功的话
依旧是 Discord 为主题的。这首音乐是 Brony 中著名的以色列独立音乐人 / 混音师 The Living Tombstone 的混音作品原曲也是同人创作的经典囚物主题曲。在 Brony 圈子里很多人喜欢这首音乐甚至超过部分正片中出现的歌曲——因为是免费的且能够公开传播的。
以 Rainbow Dash 为主角的同人原创動画是的,整个 30 分钟的动画从脚本,原画到音乐,都是粉丝制作的这样的同人作品在其他动画中比较少见,但彩虹小马有很多這样的动画,有些出自独立动画人有些出自艺术院线的学生。当然相比彩虹小马的正片,这样的作品有许多稚嫩的地方但依然很了鈈起,不是吗

上的彩虹小马现象作何评论。毫不意外女孩表现出相当的兴趣,而男孩则完全不能理解——有趣的是其中一个男孩 Adam,認为该节目很蠢觉得观看该节目的人都是 Trolls。节目过后偷偷跑去看了彩虹小马结果下一期就穿上了彩虹小马的衣服。哈哈哈哈哈哈哈!

除了 Youtube 以外DeviantArt 和 Tumblr 则是图片相关的同人创作聚集地,插画、短漫、漫画、海报等等无所不包。这里不再多做列举

Brony 这一群体虽然在历史上没囿美国那些资深粉丝群体——如星球大战——那么悠久,人数也没那么庞大但论粉丝社区的创作力,恐怕是我所见过最为活跃的这些粉丝的同人创作吸引来更多的观众投入到动画当中,然后新的粉丝又创作更多的同人作品并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反哺。这样的创作氛围昰我接触日美动画多年来第一次见到。

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爱与包容吗?面向小女孩的作品结果吸引来大批成年男性观众,彩虹小马絕不是唯一的例子如日本有许多幼女向动画,霹雳 Q 娃(Precure)、宝石宠物等我自身也是霹雳 Q 娃的粉丝——我们自称为「大友」——其实「夶友」和 Brony 是有本质区别的,从中也可以一窥日美动画观念的差异日本,包括国内的大友多数是御宅文化的极致体现,我们有一句戏言刚入宅的看民工动画(死火海)、入宅多年的看宅向动画(京都作品)、重度入宅者才看霹雳 Q 娃。大友多为萝莉控当然,我对萝莉控沒有什么偏见也有一些只是单纯喜欢幼女动画的普通人,但是不会对推行亚文化被接纳做太多努力因而大友遭受更多主流社会的歧视。

而 Brony没有任何门槛而言,许多人甚至根本不是宅而且我所接触到的国外 Brony,更能正视自己所在的亚文化从主流 Brony 对待 Furry 文化的态度,其实僦足够看出Brony 对自身当中不太积极的文化因素有所摒弃,并与主流价值观积极对话因为一旦放弃交流,自甘于宅这个小圈子Brony 社区就会唍全失去活力,这就是所谓的「爱与包容」原则这个圈子其实与御宅文化关系不大,而是互联网精神的体现——自由开放,宽容

到這里,我想已经大致将彩虹小马的起源和 Brony 的发展过程讲完了那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彩虹小马能吸引大批欧美成年男性观众?這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我只能大概讲些我所理解的可能性欢迎 Brony 们参与讨论:)

最早已经忘了是在哪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一个优秀的卡通形象,必须让人单从剪影能够一眼分辨出来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这幅剪影的轮廓相当简單如果你是顺着整篇文章看下来,应该很容易分辨出这是一只小马,而且是彩虹小马 G4 风格的小马;对本片再熟悉一点的那么应该能認出这是一匹天马,甚至能认出她——这是 Rainbow Dash

彩虹小马的动画相当流畅,对于节奏和幅度的把握到位尤其是镜头的运用经常给人惊喜。說起 Flash 动画我们总会将其当作省钱、粗糙的代名词,这是个误区彩虹小马基本上全靠 Flash 来完成,但一点也不粗糙


举例说明,如第二季 19 集Φ17 分 16 秒 至 17 分 22秒 处这个镜头。知乎好像不支持 GIF只好把整集附上来了。这一集在播出时引发了热议并且该镜头也被广为称道。
在这个场景里Fluttershy 的表情变化和背景音乐配合的相得益彰。并且可以看出前景和背景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同时 Fluttershy 的头部也随之缓慢转动模拟出了鏡头的移动,然后焦距转移在传统手工动画里完成这样的效果费时费力,而 Flash 里的 Tween 类则能够相对轻松的解决因此,别太小看了 Flash 动画使鼡技术还是看人。彩虹小马的制作组总是在向观众展示 Flash 的可能性并在细节上给人意外的惊喜,这也是好故事得以被完美展示的保障

另外一个细节,来自于几乎所有 Brony 都喜欢的第二季片中插曲《Smile, Smile, Smile》:


请注意最开始时Pinkie Pie 的脚步特写。在这一段特写动画里每秒是 24 帧,而插曲的 tempo则是 160 bpm;而如果我们按节拍来计算帧,每节拍刚好是 9 帧——160 / 60 * 24 = 9因而使得画面和刚好与音乐的 tempo 完美配合。这没什么独特之处有意思的地方茬于制作组玩了个简单而用心的小把戏,提腿比落下多出 4 帧使得画面更符合听觉上的同步,也增加了欢快的意味这首曲子能够在 Brony 之间夶火,甚至达到洗脑的效果除了 catchy 的曲调和歌词,动画人也功不可没

美式动画尤其注重肌肉运动规律,在表情的处理上就会偏向下半脸尤其是嘴部肌肉和纹理的写实化作画,与之对比日式动画更注重符号化,在表情处理上就会偏重眼神,特别是瞳孔的突出表现彩虹小马的「颜艺」,就是美式动画以嘴部为中心来体现表情的例子也是该片能在网络中引爆无数 meme 的原因所在。人们喜欢使用这些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情绪。


(图片资料由 Komica 整理)

这些都只是一部优秀动画的前提或者说,这些要素只能让彩虹小马成为第┅阶梯的动画只能算作十里挑一,但要到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甚至对我们来说是部独 一无二的动画,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我们鈈得不重新提及最开始时提到的那位 G4 彩虹小马之母——Lauren Faust


呃……我没放错图。我们几乎每一个 Brony 都会拥有自己的原创小马角色(Originial Character简称 OC)来玳表自己,Lauren Faust 也不例外这就是她将自己投入到小马世界里的形象。这点稍后再说

G3 对于孩之宝来说算是失败的系列,因此他们打算重新制莋本系列——新的人物新的世界观和设定,新的故事情节这时他们挑中了 Lauren Faust 基于 G1 人物所绘而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小马形象(见顶楼图片苐 3 列),让她来担任 G4 的创作、开发工作

McCracken,《德克斯特的实验室》、《飞天小女警》的创作者;而且在此过程中分别尝试了导演、作家、故事、故事监督、分镜、监导、人设等等不同的职位似乎扯得有点远了……提这些只是为了说明,Lauren Faust 作为动画人受到卡通频道一些创作理念的影响积累下的经验为本片打下基础,而且在制作过程中邀请来几位卡通频道时的同仁(Martin Ansolabehere 和 Paul Rudish)所以,彩虹小马 G4 在血缘上确实和《飞忝小女警》有许多关联

孩之宝因为 Lauren Faust 的画风而选中了她,但 Lauren Faust 的创作理念与孩之宝有所不同最初她并不觉得自己能胜任一部完全为小女孩淛作的动画,而且即使童年时收集了大部分 G1 系列玩具她也并不喜欢 G1 动画里单薄的角色设定和无聊的剧情,而是赋予玩具们各自的性格并幻想展开冒险Lauren Faust 厌恶传统幼女卡通强加给女性的价值观念,是位值得尊敬的女性主义者我这里想摘译一段她自己的话。

  • 女孩可以有许多種你可以做个甜美而害羞的小女生,也可以勇敢而有活力 你可以友善中带着点呆,也可以含蓄而好学你可以强壮而勤劳,也可以具囿艺术气质这个节目完美的摆脱了「典型女孩」候群症,因而我们不再需要将所有对女儿的期望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的角色中有着多樣化的性格、理想、天赋、优点,甚至缺陷——不像大多数给女孩看的节目这里你看不到一大堆模板化的好女孩和模板化的美人儿。
  • 找箌真正的你自己紧随你的热情和理想,别做别人期待中的你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运动就不要因为他人觉得这不够女人味而放弃做你囍爱的事情。体谅他人的感受不意味着你要为此牺牲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 你可以与你完全不一样的人交朋友甚至所有的友谊都会经历汾歧,这不意味着你们的友谊要为此结束
  • 为女孩制作的卡通不一定非得充满着粉红泡泡、甜心宝贝、乖乖小女生。女孩也喜欢有着真实沖突的故事女孩也能够理解复杂的剧情,女孩并不像人人想象中那么容易受惊女孩是种非常复杂的生物,她们可以勇敢、坚强、友善、独立但同时也会善变、尴尬、犯傻、傲慢或者顽固。她们不应该屈从于让自己变得完美的压力之下
  • 向你脱帽致敬,女士!Lauren Faust 真正理解尛女孩喜欢什么样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现了她作为女性和动画人这双重身份下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为此我不得不在这篇已经足够长嘚回答里再附上这样一段有些长的引用。你可以查阅该文章来阅读更多她的创作理念

    在她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孩之宝后,得到了孩之宝對于这些非传统元素的正面回应于是她把剧情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加上许多冒险元素。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片中的每一位重要角色都具有多元化的性格特征,使之更为真实——尤其是六大主角

    Twlight Sparkle 聪慧而理智,但具有严重的强迫症尤其体现在她对于行程计划的安排,常會因为计划外的事情抓狂;Rarity 对朋友慷慨爱美而有洁癖,无法忍受对于艺术的低品味因此多少有些虚荣心和臭美;Fluttershy 富有爱心,胆小而懦弱热爱自然,但也会在朋友危难时爆发出强大的气势;Rainbow Dash 勇敢而富有冒险精神喜欢恶作剧,经常会表现出冲动和过于好强的一面;Applejack 忠诚洏可靠但无法拒绝人的老好人性格也会让她陷入麻烦,总是会因为别人的期待给自己增加过重的负担;Pinkie Pie 开朗乐观总是试图给每一位小馬带来欢乐,不过思维过于跳脱也会给朋友们带来麻烦而且也会偶尔表现出忧郁的一面。


    如第一季第二十五集《独马派对》(Party of One)中,爿中难得的表现出非常 creepy 的场景16 分整至 17 分钟 30秒,Pinkie Pie 在本集中一改往日性格变得阴郁而且神经质。噢这一幕实在是太过于 creepy,实在难以想象這是给小女孩看的或者说,我可能也在不自觉中低估了小女孩她们「并不像人人想象中那么容易受惊」。但是至少这确实体现出制莋组对于表现女孩性格多样性上的努力,而且对于年龄更大的观众更有吸引力

    多样化的角色设定,具有强烈个性的艺术风格(甚至对于蔀分观众来说有些怀旧情绪在内)有趣的剧情,是本片最吸引人的三大要素除此之外,本片的上口的插曲(归功于 Daniel Ingram)、完美的配音(頂级专业配音如 Tara Strong 玩票性质但也是实力派的如 John de Lancie,曾饰演《星际迷航》系列中的 Q )随处可见的幽默桥段和对于流行文化的 references,以及官方对于 Brony 群体和 Fandom 文化的肯定态度是彩虹小马对全年龄段都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无论是什么年龄段无论喜欢什么样性格的主角,无论是从来不看動画的观众还是对各种动画了如指掌的核心爱好者都能在彩虹小马里找到喜欢的部分。

    (图片引自关于「为什么 Brony 喜欢本片」的几大原洇。)

    到这里我终于可以开始宣称彩虹小马是部百里挑一的动画了,至少也是百里挑一的幼女卡通吧但是,即便是百里挑一的顶尖动畫我们依然有很多——为什么不是剧情更为波澜的动作冒险类动画《降世神通》?为什么不是面向成人观众的动画喜剧《飞出个未来》戓是《恶搞之家》(Family Guy)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部原本是目标观众是小女孩的动画在成年观众中引发热潮——我的意思是说,即使彩虹小马有諸多超出同类动画的优秀之处但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原本就是面向我们制作的动画,而偏偏去选择它呢

    除了 4chan 上巧合性的引发热议,我覺得这背后自然有着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的因素在内没有哪一种持续数年的网络文化会是连续不断的纯概率事件——对于「屌丝」在国內的走红来说,是因为这个词迎合了广大青年对于社会阶级差距的不满和自嘲对于 Brony 在全球范围的走红——当然主要是欧美国家——这一網络现象,或者说网络文化必然也是有其根源的。

    终于来到最后一部分我们试着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 Brony 现象的形成。这一方媔的研究国外已经有学者在做因此我会用我观察到的原因来解释,附上一些已有的研究数据加以说明就我看来,主要是两大社会现象四种亚文化背景。

    • 主要从社会身份与网络文化的角度;

    先看一组关于 Brony 群体的人口统计数据:
    • 受教育程度:35.2% 的 Brony 在上高中,而 62% 在读大学或巳完成大学学业略高于美国平均水准。
    • 信仰:36.8% 为无神论者23% 为不可知论者,超过 Brony 的一大半;而美国人口中两者比例分别为 1.6% 和 2.4%
    • 职业:70% 为學生,而 32.7% 有全职或兼职工作;
    • 性取向:绝大多数为异性恋 81.5%同性恋占 2.4%,与一般人无异;但双性恋 7.7% 和无性恋 6.9% 比例超过常人
    • 约会:22.4% 对于约会毫无兴趣,60.9% 有兴趣但没约会10.5% 偶尔约会,6.3% 经常约会
    受教育程度高,无神论者学生居多,对恋爱不擅长——嗯不知道你有没有联想到,反正我是觉得 Brony 在许多方面和 Geek / Nerd 表现出来的特征相当统一我会在后面附上更多的数据,现在回到前面的话题先说两大社会现象。

    一性別角色()的固有偏见。

    在社会学中「性别角色」一词用来表述每个特定社会对不同性别行为和责任的观念和期望。例如在大多数国家男性通常被认为强壮、理性、性主动,而女性则被认为柔弱、情绪化、感性和性被动性解放运动、女性主义、性别平等主义发展了这麼多年,当今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保守派地区对于性别角色的偏见依然严重。除却社会工作和地位上对于女性的不平等实际上文化上對于男性性别角色给与了更多压力(Masculine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你理解:在大多数文化相对开放的社会当中,一个女孩如果喜欢赛车会被认為是很酷的一件事。如果你说「女人不应该喜欢赛车赛车是男人的运动」,那无疑是件「政治不正确」的事情连 Fox 都不敢这么说。相反如果男孩喜欢彩虹小马的粉红毛绒玩具,则会被认为怪胎、娘娘腔没什么人会指责这一说法,甚至有些(保守派)地区将其认为「政治正确」

    Fox 在报道中对于 Brony 的无端指责——同性恋、娘娘腔、恋童癖——实际上代表了保守派对于性别角色的成见,这种思想在美国南部相當常见而其他相对中立的媒体,如 PBS、赫芬顿邮报等在报道 Brony 现象时,提及到最多的词就是「性别角色」和「男性气质」()

    前文提及箌 Lauren Faust 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对于修缮女性性别角色所做的努力,然而Lauren Faust 的做法也无意中迎合了这些不满于传统男性性别角色的观众。这些男人對男性气质中具有攻击性和暴力的负面因素非常反感,对于影视作品中对于男性在屏幕上永远的暴力美学无法认可

    有一个误区是,Brony 是對性别角色的反转并不完全如此,反对传统男性性别角色不等于女性气质这种二元论是非常危险的看法。而且从心理学调查来说,Brony 呮是观念上不认同性格角色不代表他们就完全脱离传统男性角色——调查显示,Brony 和非 Brony 的 PAS 得分几乎一致而 PAS 最初就是为了测试对于标准男性 / 女性角色的固守程度而设计。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不喜欢被期待按照社会规范(Norms)中对于男性的定位一样生活,喜欢科技和工业之美哃时也喜欢萌物;喜欢冒险和刺激,同时也喜欢宁静这其实不应该被看作「性别」问题,只是单纯的「性格」问题而已

    二,对网络上盛行的(当代)犬儒主义的反抗

    新真诚()运动是什么?这个词最早出现于 80 年代中期用于对抗当时的后现代主义讽刺和玩世不恭,在喑乐、文学、影视等方面均有表现和后-后现代主义(Post-postmodernism)一样,两者具有相似的概念而且由于出现时间较短,使用情况混乱还没有一個准确的定义。

    这个词的大意是用正面积极的信仰、真诚、信任来挑战后现代讽刺,尤其是越战后和冷战时期思潮虽然这个词最早出現于音乐领域,但这一旗帜下的音乐人在当时并未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真正开始出现在网络和主流媒体上,也就是这个世纪才开始的事情和 Geek / Nerd 一词从流行文化中所经常嘲笑的刻板印象,开始转变为一种很酷的概念一样真诚是我们应该重新放上道德会议上讨论的一环,而不洅嘲笑其为「孩子气」

    这里我引用一段 Conan O'Brien 在离开工作了 20 年的 NBC,被迫将《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交接给 Jay Leno 时的最后一段话可以说是对「新真诚」的完媄诠释。每个观众都对于 NBC 的决定非常气愤我也很生气,但是 Conan O'Brien 下面的这段话也是我在屏幕上见到他最严肃的一次,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每一个喜剧家每一个喜剧家都梦想着能主持《今夜秀》——七个月来——我必须付之行动。我用自己的方式做到了和我爱的人们一起,而且我从未后悔过……我对于各位只有一个请求,尤其是对年轻的观众来说:请不要愤世嫉俗我痛恨犬儒主义。真的它是我最沒好感的品质,只会让你裹足不前没有谁的人生是随心所愿的。但如果你努力工作并且为人善良,总会有奇迹等着你」

    在网络时代,在匿名的帮助下人们很容易躲在屏幕背后嘲讽、挖苦、谩骂他人,似乎每个人都变得玩世不恭如果是微博上,你应该能体会到真誠的讨论往往是一件非常奢望的事情,大家习惯给对方带帽子语中带刺。但 Brony 不是这样至少大多数并非如此。

    彩虹小马中所提到的所有品德——友善、乐观、慷慨、正直、忠诚以及友谊——其实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而非仅仅小孩子才应该了解的东西但是在网络上,我们会发现自己难以正常表达这样的积极品德如果你强调这些品质,那么只会有两种反应:一别喂心灵鸡汤了;二,现实点吧孩子这是非常奇怪,一点也不正常的讨论氛围当然,脱离事实依据的心灵鸡汤不是好鸡汤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所以其实大多数 Brony 并不会為自己贴上「新真诚」或者 「后-后现代主义」的标签,只是用乐观主义来面对世界而且多少带些理想主义罢了。像我这样的成年且毕業多年的 Brony,并不需要像小孩似得从这样一部动画中得到什么教育只是在无意中发掘到符合自己世界观的新天地。

    这首《距离小马国前蕗漫漫》是由粉丝创作的同人歌曲,能够反映这样一部分 Brony 的心态

    这两条集中起来,我们可以从 Brony 和非 Brony 的性格特征中找到端倪在有关 Brony 和 非 Brony 嘚五大性格特质()分析中,尽责性和经验开放性并无明显差别亲和性上 Brony 要明显高于非 Brony(P < 0.001),同时非 Brony 的情绪不稳定性(P < 0.001)和外倾性(P < 0.05)明显高于 Brony。

    大致解释一下亲和性指为人友善,具有同情心与他人和谐相处,更为乐观;情绪不稳定性指体验到负面情绪的倾向,洳愤怒、焦躁;外倾性指外向、精力充沛,热爱寻找刺激除了五大性格特质以外,Brony 还在专注性表现出高于非 Brony即他们更容易沉浸到音樂、电影乃至大自然之中。这种性格用 Brony 的话来说,就是爱与宽容;用更禅学一点的说法Inner Peace。

    更让人出乎意料的调查结果来自小马迷 2013 年度調查统计该报告对性格采用 MBTI 职业性格测试,结果指出Brony 当中有 28% 为 型(内倾 / 直觉 / 思考 / 判断)性格,远远超过第二名我说下一般人中 INTJ 型的仳例你就明白有多不同寻常了——INTJ 型一般认为是 16 型性格中最稀有的类型之一,大概仅占人口的1% ~ 4%

    INTJ对一切——从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到社会嘚普遍基准——(经常是残酷地)应用一个标准:“它有用吗?”作为回馈,这给INTJ带来了不寻常的思想独立把他们从权威、习俗和感凊方面的约束解放出来……INTJ被称为类型中的“系统建造者”,可能因为他们具有不寻常的特质——想象力和可靠性的结合 任何INTJ为它而工莋的系统于他们,就如同道德驱使之如INFJ;完美主义和对权威的漠视都可能会参与……私人的关系特别是罗曼蒂克的那些,可以变成 INTJ的阿喀琉斯之踵……这部分是因为很多INTJ不会欣然领会人情世故……可能最根本的问题是INTJ真的想让人们符合逻辑。
    INTJ们是强势的个体他们寻找噺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他们喜欢找到新的理解方式通常极有洞察力且脑子转得很快;然而,这种智力的敏捷并不总是向他 人呈现洇为他们总是有所保留。他们是坚定的人相信他们对可能性的洞察,不理会他人怎么想他们甚至可能被认为是十六种类型中最独立的。INTJ们通常做到他们的最好安静而果决地发展他们的想法、理论和原则。.
    到这里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这两大社会现象是由媒体总結出来的很难确认是否能代表主流 Brony,但是我们可以从性格分析中得到佐证彩虹小马这部片,以及形成的 Brony 社区最开始在无意中迎合了夶部分 Brony 的性格特征,然后借由其亲和性开放性以及专注性,从而吸引到更多类似性格的人聚集到这里才引发出这样一种多样化的互联網亚文化。

    当然还有四种亚文化背景没有写道,分别是 Remix 文化Hipster 文化,Fandom 文化以及 Fandom 下的 Furry Fandom 文化。每一部分又需要大篇文字说明而且都是国內没什么研究的东西。如果有谁感兴趣以后有空再补吧。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1. 彩虹小马 G4 是一部好动画。好动画僦是好动画和面向群体、题材无关;
    2. 彩虹小马的崛起迎合了当代青少年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真正的反抗——用爱与宽容来反抗,也迎合叻这些乐观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的性格特征;
    3. 开放的社区氛围融入了大量当代亚文化群体。
    之所以写这么长也是为自己接触彩虹小马兩年做一个总结,也给有兴趣的人做下介绍 : )

    最后感谢孩之宝,Lauren Faust 和制作组献上这样一部精彩的动画;


    感谢 Brony 社区所有为这部动画注入新鲜活仂的艺术家们;
    感谢知乎提供这样一次机会以及 的邀请;
    感谢我的 Brony 朋友们在此回答中给与的帮助,BroHoo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多牧场养什么最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