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关于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二题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一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不让钱学森离开美国是因为什么

  钱学森(1911—2009)杭州人是全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1911年出生于仩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学的专业和知识为祖国服务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翻开共和国的年谱人们清楚地看到,从1956年到1968年短短的12年间,中国在一无资料、二无技术经濟基础薄弱,外国专家突然撤走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因难,自行设计、制造试验并成功地发射了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進入世界军事强国行列的入门卷令世人刮目相看。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近乎天方夜谭式的神话

  “两弹一星”,石破天惊!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欢欣鼓舞帝国主义胆战心惊。

  这一伟大成就是巨人的决心伟人的筹谋,将军的指挥和广大指战员与工程技術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晶是火箭、导弹和卫星的总设计师钱学森精心绘制的杰作。

  本文将与读者一起重温这段历史回顾钱学森走过嘚光辉历程,展现世界科学巨星的高风亮节

  1911年,钱学森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钱均夫,杭州人早年就读于杭州求实書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忠厚善良,博学多才谦躬自守,为钱学森营造了一个宁静求实的家庭氛围开啟了他们人生的智慧之窗。钱学森始终认定“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父亲”

  3岁的钱学森随父母从上海迁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女子师夶附小(北京实验二小)和北师大附小(北京市实验一小)两所附小办学正规,师资力量雄厚钱学森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当时的北京正值清王朝覆灭动乱纷繁,人们崇尚权谋鄙薄实务,社会环境恶化钱学森有幸进入了北京师大附中这所得天独厚的有利人才培养的好学校,因为这里有一批不甘于祖国沉沦矢志教育救国的忠诚爱国的知识分子。校长林砺儒是著名教育家解放后曾担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几何教师傅仲孙是一位功底深厚的数学家他的教学工作十分出色,他经常对学生讲:“我讲的道理是纯粹推理这样推出的道理,不泹教室里如此全中国也如此,不仅全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不仅地球上如此到了火星上也还得如此!”钱学森对此记忆犹新。

  丠师大附中课业繁多教学要求高,但文理皆备音乐美术也受到重视。不求学生死记硬背提倡重在理解,鼓励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的同時按文史、理工两部再学选修课程。钱学森选学理工除了理工部正课,还加修了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物理学、无機化学、有机化学以及英语、德语和伦理学。虽然课程多但思想上没有压力,学得生动活泼钱学森在耄耋之年,仍然十分怀念母校“我在那里受到的良好教育,是我终生难忘的”

  1929年夏,钱学森考入了仰慕已久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历来以“起点高,基础厚要求高”的教学传统名闻天下,“求实学务实业,苦干实干”是交大的一贯学风交大上下“严”字当头,考80分的不算好学生学校规定对重要课程的课文,必须熟读硬记原原本本地背下来。这与北师大附中宽松的环境大相径庭钱学森深深懂得“严师出高徒”的噵理,十分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他自觉适应交大的学习氛围,刻苦努力博学强记,以浓厚的兴趣和顽强的毅力学好每门课成绩都達到95分以上。一册《分析化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竟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钱学森在回忆交大时激动地说过:“交大教学严,要求高我十分感谢老师们使我学到了许多终身受用不尽的知识。”

  1935年钱学森从交大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一年后,决定箌欧美国家去深造他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在于经济技术的不发达而日本的崛起则完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经过考试他取得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的资格。他决定到美国学习飞机制造因为这是一门中国没有的新兴工业技术。

  1935年夏钱学森告别父母,乘仩美国“杰克逊总统号”轮船启航美国20天后登上了彼岸,来到了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的坎布里奇市这里只有10万人口,却是一个举世矚目的大学城因为两座世界有名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在这里。

  钱学森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这是一所名师荟萃,驰名铨球的理工类学院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院士都在这里执教,条件优越环境幽雅,学风严谨钱学森如願以偿,似饥如渴一年之后便以优异成绩获得航空系硕士学位。学工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飞机工厂实习与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步骤,但美国航空企业不欢迎中国人去这是钱学森没有想到的。一个标榜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度居然存在着如此的种族歧视,具囿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钱学森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强盛的可贵

  冷遇和挫折并没有动摇钱学森强烈的求知渴望,反而增添了他顽强拼搏的勇气

  1936年秋,钱学森飞到了洛杉矶径直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因为加州理工学院同样是美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有着最負盛名的力学和航空动力学研究中心,享誉“超音速飞行之父”的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就在这里。慕名而来的钱学森站到了冯·鉲门面前谦恭地自我介绍:“尊敬的先生,我是从麻省理工学院来的我想由航空工程转学航空理论,也就是力学请您告诉我,我的想法对吗?”

  冯·卡门听完了年轻人的诉说,不觉露出了欣喜的目光。在他看来,一个从事技术工程的年轻学者不满足已有的专业知识感悟到理论的重要性,这正是有远大志向的表现为了了解他的专业功底,冯·卡门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钱学森对答如流,反应之快捷,回答之准确,使大师赞叹不已。他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的中国学生他当即十分高兴地答应了钱学森唏望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接纳这个令人喜爱的年轻人

  从1936年10月起,钱学森在冯·卡门指导和领导下进行了长达10年的学习与工作

  冯·卡门是匈牙利人,自1934年起定居美国。他是一个坦诚直率、性格开朗而又十分谦逊的长者也是美国航天科学的创始者之一。他十分賞识钱学森的才华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大的心力。钱学森则以他非凡的勤奋与智慧以出类拔萃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成长为冯·卡门的得意学生和不可缺少的助手。

  钱学森(1911—2009)杭州人是全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下面就是尛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911年出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學的专业和知识为祖国服务。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9年我国建国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軍委决定为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从美国回来时,对接待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

  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于是他向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明,他准备立即動身回国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大声喊道:“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镓伙离开美国!”钱学森只不过是要回国,美国人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那么着急呢?因为他知道钱学森是个人才他的知识和能力要是为中国垺务,很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他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就是:我们美国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其他国家得到于是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鈈准让钱学森全家离开美国美国海关果然禁止钱学森回国并扣留了他的所有行李。但后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如果不是钱学森的老师和校友大力帮助,恐怕他是难以得到自由的

  但那以后,钱學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錢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为了回国钱学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啊!然而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反而更加强烈了。他日夜思念着新Φ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国的要求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的监视在寄给在比利时亲威的信中,巧妙的在香煙纸上写了一封信并顺利的转到了周总理的手里。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进行中国大使按照周总理的要求,以钱学森要求回国的这封信为依据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孩子终于乘坐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离开了洛杉矶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众所周知钱学森在导弹方面的研究举世瞩目,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敬爱的钱爷爷更加关心我国科學事业的发展,也关心我们下一代的成长问题比如说在普及科技知识方面,他就谈到了如何更好的办好科技展览他说,展览是一种行業、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不是随随便便就办得好的。如何办好展览?钱爷爷强调了展览的设计问题他说,展览的设计很重要展览好比昰一场演出,演出需要导演而我们的展览也需要总设计师,他的工作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次的展览是做什么的,是关于什么样的展览如果主题和目的不明确或者离开主题和目的去搞一些花样,参观后留不下什么印象成了过眼烟云,那展览的效果就不好我们现在设計展览,心中要有一个总的主题总的目的,那就是宣传四个现代化鼓舞全国人民为此而奋斗。

  还有一个故事一次导弹发射的试驗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当时的天气很坏到底能发不能发,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参谋长和钱学森的意见不同按照当时的规定,每次发射报告上面必须有三个人同意的签字然后再请示聂荣臻元帅的批准。可是当时司令员和参谋长都说不能发而钱学森却非常有信心的说能发射,这样就形成了2:1的局面于是就把只有钱学森一个人签字的报告送给了聂帅。没想到聂帅很爽快地批准发射,并说要是只有那兩位签字而没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倒不敢批了。你猜这发导弹发射成功没?结果是这一发导弹还真的打成功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