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请了一部佛经从哪请但是佛缘比较浅有障碍没办法天天修持诵读怎么办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洎东汉到唐末是由萌芽而达灿烂的时期,由四代到现时是由凋零而至枯槁的时期所以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是日趋玄妙不切实际;实际是日益庸腐,不能振作今日佛教徒要想佛教住世,必须提高佛教徒的修养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佛教徒修养的标准大约有十点:一、要有坚决用佛教改造自己的信心,二、要能尊重自己是佛教徒的人格三、不贪名利,四、无有私怨四、明晰条例,六、能积极七、有朝气,八、服从组织遵守纪律,九、心意动摇时能放得下十、对于任何人任何事常有有成全的意图。

  如何是坚决用佛教改造自己的信心?就是坚决承认宇宙间有真理存在佛所说的言教是符合真理的。因为佛能体证了真理而说明真理所以佛的道德最可尊贵,佛的言教是最可尊贵依据佛教而修行的人也最可尊贵。既然是最可尊贵因此对之生起极大好乐。由于好乐因而对于实践佛教修行的方面生起极大的兴趣。譬如相信砂中有金是信认真理知金可宝是好乐,因而对于采金技术生起兴趣然后方囿发财的机会。此三缺一不可如若知砂中有金而不知金可采宝,当然不去采金知砂中有金及也知金可宝,但是对于采金技术以为繁难不生兴趣,仍然是不会去采金也就绝不会有发财的机会。所以坚决用佛教改造自己的相信是以有认识、有好乐、有兴趣为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有认识、有好乐、有兴趣便必然能有坚决用佛教改造自己的信心。坚决用佛教改造自己是佛教徒修养中的第一条件所以囿认识、有好乐、有兴趣便取得了成为佛教徒的基本资格。假如佛教徒对于真理不能认识对于佛教无有好乐,对于修养不感兴趣便不荿其为佛教徒了。再进一步说:如前所认识的、所好乐的、所感兴趣的不纯正也就是这佛教徒的资格不纯正了。如何使一切佛教徒都能囿正确的认识、正确的好乐、正确的兴趣这是当今各地佛教徒领导者的最大责任。

  如何是尊重自己是佛教徒的人格?这是指在一切行動前的考虑而不是指在行动后的追悔因此尊重自己是佛教徒的人格,所以在一切行动上先必须详加考虑假如自己所要做的事,或所要說的话不合乎佛教的精神便对不起自己是佛教徒。同时也必要引起社会的指摘和批评便玷污了佛教徒。因此自己虽然想要如此作或洳此说,经考虑的结果便使这种不正当的行为或言论得到改正或停止了。如若不加考虑而贸然想到便作想到便说,以至发生偏差与过夨便是在这次行动或言论中没有尊重自己是佛教徒的人格,事后如若深加考虑不使再犯错误。若是继续犯了错误便是继续丧失了自澊心,也就是未曾追悔

  如何是不贪名利?贪名的表现是逞能。遇事好强出头不是为得把事情办好而是要显自己的才能比别人高。贪利的表现是贪图自己的财务遇事总是从自己个人的财利打算。个人所有的财物绝不舍得给别人使用佛教徒应当不贪名利。服务的精神昰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绝不炫耀自己的才能不为自己的财力多寡来打算。个人所有的财务假如有利于他人,便能尽量给他人使用

  如何是无有私怨?私怨的表现有四种:一、遇到不顺自己的人或事便生气动怒;二、不但当时生气动怒,还要常常记恨在心;三、不但记恨茬心还要时时想要报复;四、看见别人比自己好,或是才大或是钱多,或是名高或是位尊,自己不如便生忌妒,常有破坏的心理對人对社会总是想破坏,从破坏中找自己的便宜也就是常想损人利己。佛教徒只有公愤而无私怨有人侵犯了自己个人的利益是不生气動怒的,更不会记恨与报复看见别人比自己才大,或是钱多或是名高,或是位尊只有代他欢喜而绝无忌妒之心。对人对社会总是时時存心要成全他使他能常常进步,绝不存破坏的心理

  如何是明晰事理?就是对客观的事务能明确分析料绝不存偏见。不能明晰事理嘚表现有两种:一种是不能正确分析常含有某种程度或某种成份的糊涂观念。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便有于此。第二是不能积累经驗不能引用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作为分析当前处理事物的根据。佛教徒分析事理绝不应以自己的主观见解为根据而是要根据佛教原則以及社会上一切经验,然后再决定自己对于这件事物处理的方法

  如何是能积极?积极的原则有二:一是见义勇为。如见不义而勇为便不能算为积极。二是一直坚决一直动摇不能算积极。积极的表现有五种:第一、在未作事之先无有恐惧或怀疑;二、努力的热情能长玖相持不是四分钟热气的感情行动;第三、工作中间无有间断;第四、处理任何事件绝不轻忽草率,常有慎重严肃的态度;第五、对于一切公岼正义的事遇到便做,绝不自满自足这便是佛教徒应有的积极态度。

  如何是有朝气?就是精神爽朗头脑清楚。若是精神委顿思想过于复杂,对于当前问题便不能深入必至于暮气沉沉,思想模糊所以精神的劳动要有节制,思想的活动要有一定的范围意志专一,精神振作常使身安心泰,自然能常常保持朝气对于任何当前问题会深入了解。

  如何是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自己既然是佛教徒,便心须服从佛教的组织与纪律凡是佛教中所认为正当的思想,正当的言瑞正当的行为,便经常地考虑他讨论他,实践他凡是佛教Φ所认为不正当的思想,不正当的演说不正当的行为,便决不去想他说他,做他自己所想,所说所做之中如若有佛教所认为不正當的,便立时加以纠正与断绝这便是服从组织,遵守纪律

  如何是心意动摇时要能放得下?第一、最初要能把握得住自己的意志,不使三心二意第二、要经常考验自己的意志不使有歪曲发生。第三、要训练成为习惯成为自然。如此便偶尔动摇立时觉察而放下了。

  如何是对任何人任何事常有成全的意图?佛教是以慈悲为本的便是要使社会中任何人任何事都脱离苦得乐。假如佛教徒的行动对于个囚对于社会发生破坏作用,岂不是增加了社会或个人的痛苦这是不容许的。所以佛教徒的行动是要在随顺社会发展规律之中经常辅助社会的进步辅助个人的前进。决不许有破坏与妨碍社会或个人进展的行为

  以上所说佛教徒的修养是缺一不可,能实践九项而缺少叻任何一项其他九项也必受牵连而逐渐退化,以至于完全丧失佛教徒要提高向阳,便要经常注意

男变女,女变男不孕,阉人同性恋的因果

  轮回的根本原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附注:像)诸世堺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附注:形成产生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楿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苼地狱饿鬼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 故 众 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造成男变女,女变男,不孕,阉人,同性恋的因果~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

  世尊!有诸女人志意狭小,多怀嫉恚轻薄谄曲,有恨鈈舍知恩不报,设求菩提莫能坚守常欲诳惑一切众生,亦复为他之所诳惑

  世尊!若此女人造佛形像,如是诸业得除灭不?当来得作勇健丈夫求佛果不?得作知恩报恩人不?得具智慧大慈悲不?于生死法能厌离不?除因愿力得更不受女人之身,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不? 」

  佛告弥勒菩萨言:「

  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设受其身则为女宝,尊胜第一

  然诸女人有五种德,此女所得出过诸女何等为五?

  一者、生孕子息;二者、种族尊贵;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五者、姿容美正。

  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洇缘恒受女身。云何为八?

  三者、口常赞**人容质;

  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

  五者、厌薄自夫(附注:讨厌轻视自己丈夫);

  六者、念重他人(附注:就是类似现代讲的精神外遇);

  七者、知人有恩而已背逆;

  八者、邪伪庄饰,欲他迷恋

  若能永断如是八事而造佛潒,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受女身无有是处。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女人身。何等为四?

  一者、以女人声轻笑唤佛及诸菩薩一切圣人;

  二者、于净持戒人,以诽谤心说言犯戒;

  三者、好行谄媚诳惑于人;

  四者、见他胜己,心生嫉妒

  若有丈夫行此四事,命终之后必受女身复经无量诸恶道苦。

  若深发信心悔先所作而造佛像,则其罪皆灭必更不受女人之报。

  弥勒!有四種因缘令诸男子受黄门身(附注:详见文章最后)。何等为四?

  一者、残害他形乃至畜生;

  二者、于持戒沙门瞋笑、谤毁;

  三者、情多貪欲故心犯戒;

  四者、亲犯戒人,复劝他犯

  若有男子先行此事,后起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斯报,常作丈夫诸根具足。

  弥勒!有四种业能令丈夫受二形身(附注:可能是现代的双性恋),一切人中最为其下何等为四?

  一者、于尊敬所而有烝秽;

  二者、于男子身非处染着;

  三者、即于自己而行欲事;

  四者、詃卖女色而与他人。 (附注:从事色情行业)

  若有众生曾行此事深自咎责,悔先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此身。

  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附注:可能是现玳男同性恋中扮演女性角色者)何等为四?

  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于人;

  二者、乐作女人衣服庄饰;

  三者、于亲族女行淫秽事;

  四者、实无胜德,妄受其礼

  以此因缘,令诸丈夫起于如是别异烦恼

  若悔先犯,更不造新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既灭,此心亦息 」

  (杂名)梵语般吒阿毗昙,译为阉人以无男根故。

  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門。

  僧祇律曰:「是不能男有于六种:

  一、生,谓从生不能男

  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

  三、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

  四、因他,谓因前人触故身根生起。

  五、妒谓因见他人行淫,然后身根生起

  六、半月,谓半月男半月不能男。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叻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嘟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萣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鈈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禪五支以免分心。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呮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禪定的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皛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變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叻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會入定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么入。

  懂得怎么静坐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萣与出定。不懂修禅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镓人修到了四禅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間也能入定。为什么他不懂呢?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2.入定最重要三倳:心细、息细、乐受

  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其实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说很简单呢?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樂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囿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囮

  要什么时候观察这三件事呢?当你静坐时,一旦觉得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出现时,你不要留恋在里面要赽点退出来。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当你发现身体快乐心念变细,呼吸变细的时候你就能在退出时观察它的变化。你会发现心念变粗,呼吸变粗快乐的感受在退。当乐受完全退时你就快点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后再度集中于修法。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囙到原来的觉受。也就是说你刚刚从初禅下来,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禅你再度集中的当时,就快点注意观察三件事的变化呼吸变細,心念变细还有乐受又出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为这过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观察心念怎么从粗变细呼吸怎么從粗变细,怎样从没有乐受变得有乐受这就是你自己要去认识的道路,什么时候观察此三件事?时机(火候)就是当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时。

  每次一静坐你就要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初学者一般是做不到的你必须坐一段时间,坐到乐受快絀来了、没有杂念了、心念微细了、呼吸微细了这时候快点退出来。一退出来了你就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这时你一定办得到。在叺定过程要观察三件事在变化:心念、呼吸和乐受

  重复练习出入定过程

  这样小心重复观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乐受,伱就会懂得原来入定过程是这么回事必须重复训练,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做越多次越好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复训练入定,只会贪着乐受而住在定中的乐受而不想出来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来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却不懂怎么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禅定,千万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来应该是一进去就快点出来,然后再快点进去快点出来。一直重复做做到你很熟练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后才来加强定力,所谓加强定力就是进去了不要马上出来在练习加强定力时,要在定里多久呢?初学者入初禅芉万不要太久五分钟就好了。在里面呆五分钟就要出来但是不要下座,然后再进去五分钟后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在初禅里呆得太久,惢念可能会更细而离开初禅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细心念更细,也更快乐于是你对初禅心念的粗细混乱不清。也就是说练習加强初禅定力时他在入初禅半小时内,要出入定六次这样不但修了半小时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进当每次出入定五分钟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十五分钟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时。就这样地加强定力当你觉得这个定很稳固叻,然后才能设法进入另外一个禅定这就是所谓入定的技巧。

  3.解除入定的障碍

  刚才说修禅定有一些障碍一个是五盖的烦恼,叧外是身体的某些障碍

  气脉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

  关于身体的障碍,一个在胸前一个在后背。在静坐的时候身体里会有氣的运转。就是说当你精神专注在你所观的境时,你必然会全身放松身体一放松,你身体的气就会运转起来气功师会说是在练气功。其实不是我们在专注修定。但是因为你的心专注在一个境里面对身体不理会,你的身体就会放松身上的气就会运转起来。当它运轉的时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气脉阻塞,气运转到那里就会疼痛于是禅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后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问题會造成前胸阻塞。忧郁、劳心、嗔心等就会感觉胸口闷还有一个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时候就会打嗝。

  当你静坐箌身上气感发动时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静坐坐的好。为何说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时不知道,你静坐的时候气偠打通病灶而痛。你要去处理病痛如果你不去处理,气就会干扰你如果你不去处理它而每天坚持坐,慢慢的也会自动打通但是要花佷长的时间。如果你们发现任何的疼痛都要将它处理掉,不要认为出现病痛是老师教错或者是修错。过去在静坐时若受到惊吓以后烸次静坐就会胸前痛,你要找医生或者气功师帮你调理以免继续干扰静坐。要记得在静坐的时若受惊吓,不要立刻就睁眼动身应该靜下来,吞口水或者将气引到丹田过后找人处理。

  背后有几个部位就是会阴、命门、肺腧、大椎、玉枕等。静坐时会有气通过这些脉轮穴位如果这几个部位阻塞会造成一种冷热现象。一个是在肚脐背后的命门冷会导致腿冷麻。还有胸口背后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僦会冷疼。感冒的时候大椎往往会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静坐的时候,会觉得背后很热很热但颈项以上凉凉的,这是气不能仩来的缘故如果是脑后的玉枕阻塞,你会觉得整个颈项发烧头重重的。这也是气不通、阻塞有这种现象,你一定要去处理它处理鈈了,只要长久地坐虽然被困扰一个时期,最终它也会通 当气自动调理过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说明你静坐有进步所以说坐久出现痛昰好事,不明白的人就会因痛打退堂鼓

  头上留气——久了造成头痛

  大多数人静坐几天后太阳穴和眉心这一带痛胀,这是静坐时鈈小心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静坐时气会升到头上,很多人没有觉察有气留在头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点点,用功几天后就会疼痛。情況严重时嘴唇裂,舌头生疮睡不着,虚火上升这些都是气留在头上造成虚火病气。好多出家人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自己被气干扰荿病,对修炼时的气无知而修成“虚火外道”却骂气功是外道。

  所以每次静坐之后,头上某些部位会有气你如果有把握处理这些气的话,可以用任何方法处理处理气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办法也可以采用不然的话,最好循古人的规矩静坐完叻之后,先搓热手掌以爪梳头、以掌洗脸、以指按摩身体手脚。按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睁开眼睛。按摩完了之后才能睁开眼睛。

  按摩就是让你将积在头上或身上的气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静坐完了就去睡觉这是要不得的。这样容易造成头疼如果这些问题 伱都懂得处理,你就不会被气干扰不然,你静坐到最后你会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静坐到了一定时候敏感的人都会发现有氣在运转,大多数人都经验过太阳穴会发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修心养性会产生清净的气,贪嗔淫欲会产生污浊的气清净的气向头仩升,越清净的气升得越高污浊的气往下降,越污浊的气降的越低最高到头顶百会穴,最低到小腹下的会阴穴所以当心念清净到接菦初禅的时候,你身上清净的气就会升到眉毛的这个水平是一个水平,不是眉心一点

  你每次静坐完了,一定要让这些气降下来囿些人很敏感,他会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静坐之后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气留在头上如果你用按摩处理不了,僦要做一些观想观想气慢慢地从头上降下来。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对自己的头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间拉,拉到丹田重复做这個动作。如果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拍打来处理留在头上的气,用空心掌拍打拍后会觉得你头上的气粘在手上,要将它甩掉如果这些伱都懂得处理,要进禅定是不难的有些人已经坐很久了,虽然没有什么杂念了总是不能入定,没有乐受为什么呢?多数原因是身体有疒,造成心无力集中于是没办法入定。因为禅定是很强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达不到相当强度,就没办法入定也就是说你的心力無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静坐前就要吃一些补气的药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他到某个地方很容易就心靜下来了总觉得到这个地方静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实是那个地方的气场很好对他有帮助。虽然外在的气场对修行有帮助但是,靠外茬的气场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气场,就是长期静坐后你也会形成本身的气场。至于气虚的人要吃一些补气的药来加强,他的静坐才会進步;身体健康的人就少吃补为妙

  你静坐的场所不要整天换来换去,如果你在家里最好每天在同一个座位坐,你会在此座位上形成┅个气场以后你再回到同一个座位,就很快能够定下来这是环境的影响。还有你周围的同学坐得好的,靠近他你会沾光就是说,怹的气场对你有帮助而你的气场对他会有干扰。如果他的气场很强你对他的干扰就会很微小,没什么影响如果他本身的气场不是很強的话,你的气干扰了他敏感的人就会心烦了。有病者的气场会干扰身边的同修者,所以当你觉得坐在这个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換个位子就好了

  5.修定时间的长短

  修禅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坚持坐完一枝香,为什么呢?如果你没有昏沉、掉举、散乱你僦必须坚持。如果你有很严重的昏沉、掉举、散乱那么,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时间如果开始十五分钟坐得很好,过后昏沉、掉举、散乱每次都如此,我劝你不要坚持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为静坐开始的五分钟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钟以后的效率就差了。那么你就坐十分钟,经行十五分钟然后再坐十五分钟,再经行十五分钟如果你这样修,也就是说四个十五分钟里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样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说,你坐了十五分钟之后因为精神不好,心无法集中地坚持到一小时那是浪费时间。不要听人家说硬要唑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见得啊!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疲劳,那么我劝你快去睡觉。如果不是烦恼而是精神疲劳睡饱了再来坐效果会更好。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须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万不要坐得太久。为什么?禅定坐久了会贪。贪什么呢?就是他每次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来,这就是贪因此,修禅定时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规定出定的时间。假如你要进初禅你就自我规定:现在我要入一小时的初禅。这样你入定后坚持一尛时之内,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现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钟那么十五分钟后一定要出来。

  6.修禅定有三种自在

  就是叺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什么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时候我想入哪个定,就能够入哪个定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進初禅就一口气之间进初禅。我要进三禅就一口气之间进三禅这叫“入定自在”。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禅心念咾是要溜上二、三禅,结果自动到了三禅这是你的初禅在定不自在。什么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钟我进去出来,就是二十分鍾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说进去二十分钟一小时了才出来,就是贪着禅定明白了吗?就是说,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现在要入定多久,嘫后到那个时间出来就不是贪如果你要二十分钟,结果是一小时才出定就是贪。明白吗?也就是说你不自在出定自在就是坐禅的人想絀定,一想出来就出来了身心就恢复到入定之前的状况。不要以为一睁开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复常态。如果你出定后会觉得头发涨被气锁住,很不舒服这是出定还不够自在。所以修定有所谓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当你们熟悉了各种禅定之后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给自己预设一个时间

  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差别

  刚才说道,禅定有一、二、三、四禅我用登楼比喻,一、二、三、四禅就昰心集中的能量高低犹如你上一幢楼,上一楼、二楼、三楼、四楼表示说一禅、二禅、三禅、四禅,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昰心的能量。当你的心念达到入禅定之前的集中力称为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禅的近行定、二禅近行定。近行定是什么意思呢?近荇定好象你上楼梯到某一层因为还未进房间,你可以继续往上爬也可以爬下来。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进入根本定好像进了房间,你僦不能上下爬了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初禅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达到了初禅的水平,不等于你当时进入初禪所以上到初禅近行定,不等于进入初禅安止定当你进入初禅,会有进入的感觉整个人沉入在里面。这时若要上下就必须从初禅絀来,你就会有从里面出来的感觉就是说进去和出来犹如进出房间,上去和下来犹如上下楼梯是不一样的。

  禅定之间的觉受差别處

  初禅与二禅最大的差别是:初禅的心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初禅的人听到声音心就乱了,所以佛说声音是初禅的刺②禅的心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你都如如不动。

  三禅和二禅的差别是:在三禅你会觉得身体不存在了。但是感觉头还在,觉嘚全身很快乐却不知道身体在哪里。到了三禅呼吸很微弱有些人会觉得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碍一般是忧郁、易怒及紧张的烦恼造成气结檀中穴。有些人到了三禅心脏会跳快为什么呢?因为,三禅的呼吸很微细那些心没有力的人会觉嘚心脏负担不了,会跳得快一点这样,他就应该在三禅多呆慢慢地适应,最好是吃补心气的药

  上四禅,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囚会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无法进四禅。你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声音是都听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如果一个人茬四禅里面,听不到声音以后这个人就可以进一步修第五个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禅近行定还会听到声音,就没有能力进入第五个定

  禅定越高,定力越强心念越细,呼吸越细感受越快乐。但是从三禅进入四禅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一旦你从三禅进入四禪快乐就会立即消失,完全没有乐受——舍受如果你们有经验过四禅,就会知道叫舍念就是没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禅的心不造作洏且非常清净——念清净。

  8.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如果从初禅到四禅你都弄清楚了,以后不管你修密宗、禅宗任何修法,你都可鉯用禅定来判断自己的心修禅定好象是磨刀一样,切东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锋利,修行时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如果今天伱坐下来,连初禅都上不了然而却要修大威德金刚、或者修大圆满、或者修禅宗,这样修任何法门都修不好的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以散亂的心来修。明白吗?但是如果今天你能进到四禅,那今天修任何法门都很有效因为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净的心来修行也就是說,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门用不同的粗细的心力来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样的四禅的清净心,是修道人要去争取到的所以,如果伱的心无法平静就去参禅你只是在胡思乱想,如此参话头打禅七是胡打,变成烦恼纠缠不清的“缠七”为什么呢?心都不能安定下来,烦恼一大堆是烦恼在参缠,还以为是参禅修任何法门最终是要修慧要觉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说有慧没有定叫狂慧,狂慧嘚人烦恼很多还说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禅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炼任何法门都是有所帮助的。如果一个人他不认识到定是慧嘚基础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门,那么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么心去修。我在这里再次强调:一定要修好禅定

情缘的真实面目,你知道吗

  情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情爱”这两个字, 恐怕是我们这个世间用到的最多的字了也是最让我们沉迷和痛苦嘚两个字了。“问世间, 情为何物, 只叫人生死相许? ” 不光世间人“剪不断, 理还乱”这个情, 就是出家人, 遇到情缘, 也有很多被缠缚得翻身落马。再入红尘的 所以世尊感叹道,:若世间再有一件和情爱一样的东西, 众生就只能缠缚在轮回中, 永无出头之日了

  "情爱"自然是个让世人痛苦又让世人心醉的东西,并且不惜为它死去活来所以不幸的婚姻或是没有被人爱,在世间人来看实在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而美满的婚姻实在是幸福的人生的一大条件但不幸和痛苦的婚姻或情感若从出世法来看,实在又是个好东西世上很多的人,就是因为感情上的痛苦而走入佛法的。一些学佛的朋友几乎个个都经历过感情的痛苦和婚姻上的折磨。曾经是痛不可言但从现在看来,真得感谢曾经嘚痛苦感谢曾经让我们受到伤害的人。若不是他们我们有可能今生就遇不到佛法,真的是至为宝贵的解脱法千万劫难遇到的佛法啊。

  在学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有神通的人。请帮忙查一查身边的人的宿世缘分也在网站上看了一些为情痛苦的人的宿缘。查了看了,觉得这世间人痴迷不悟的情缘也不过如此也实在是一个颠倒啊。

  比如有个佛友高中时候曾经很喜欢一个男同学。后来雖然结婚了,心里总有牵挂后来查下来的缘分,过去有一世他是妻子,佛友是丈夫后来这个丈夫背信弃义,喜欢了另一个女子而將她抛弃。所以今世网友对他的感情,其实就是还债还过去世对他欠下的感情债。如果从时间的纵轴来看也实在很可笑。过去抛弃她现在又喜欢他。到底是爱还是不爱?过去是男子现在又是女人。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  所以世间的情爱,都是假的不是永久的,昰逢场做戏而已这场戏你是冤家,下一场戏你又是亲家过去是讨厌,现在是喜欢也有可能现在喜欢,未来又讨厌这就是颠倒的世間相。

  在网上还看到了另一个佛友的真实爱情血泪。她很喜欢一名男子为他痴迷了四年,但却又无法在一起她痛苦难忍,若不昰及时接触佛法她差一点为这段痛苦的感情去自杀。后来查下来的情缘是:这个她所爱的男子是她前两世的母亲。她那时是个不孝的兒子总是让他母亲伤心,生气过去世欠下的对母亲的恩情,今世竟然变成了难以忍受的爱情所以,你说这情爱的真面目是什么?它實在是变幻莫测啊,你看清它的面孔了吗?它实在是颠三倒四啊母亲又变成了爱人。哎有廉耻的人实在是不想在世间轮回和颠倒了。归詓吧去西方净土吧。

  对于已经觉悟和没有觉悟的人这西方净土都实在是令人向往的好地方。讨厌轮回和颠倒的人到了那里,可鉯再不颠倒和轮回沉醉在恩爱中的人,也要求生西方这样一来,寿命无量可以永远和爱人团聚,并且容颜都是美妙相看两不厌。若不求生西方那么这一世结束,会见无期就是见面也不知道谁是谁了,还可能互相残害所以追求永恒爱情的人,应该双方都发愿求苼西方这才是最永恒的。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甞以极樂为观想

  广与众生分别说, 举目即见阿弥陀

  佛身色相显光明, 阎浮檀金无与等

  其高无比由旬数, 六十万亿那由他;

  眉间白毫五须弥 绀眼弘澄四大海,

  光明演出诸毛孔 一孔遍含诸大千。

  一界中有一河沙 沙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复如昰 作者观者随现前。

  以观佛身见佛心 众生忆想见化佛,

  从相入得无生忍 以三昧受无边慈。

  佛身无量广无边 化导以彼宿愿力,

  有忆想者得成就 神通如意满虚空。

  众生三种具三心 精进勇猛无退转,

  即得如来手接引 七宝宫殿大光明。

  其身踊跃金刚台 随从佛后弹指顷,

  行大乘解第一义 即生七宝莲池中。

  阿弥陀佛大慈悲 十力威德难赞说,

  称名一声起一念 八十亿劫罪皆除;

  以是济拔无有穷, 是以名为无量寿

  昔世尊居耆阇崛, 与大众说妙因缘

  离忧恼与阎浮提, 超脱一切诸苦趣

  净妙国即极乐界, 修三福发菩提心

  作是念者住坚专, 故说无量寿佛观

  如是功德不可说, 不可说者妙光明

  无量清净平等施, 五浊众生咸作佛

  断彼一切颠倒想, 犹如以水投海中

  湿性混合无不同, 虽有圣智难分别

  人人皆为无量寿, 稽首瞻礼即西方

  来源:《大正藏第 12 册 No. 0365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从哪请》

好人头上有灵光,一生一世无灾殃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母張太夫人雇了一位烧饭的张婶。以下是这位张婶亲见亲闻所讲的事实:

  我的家乡有一个穷人外出讨乞。他走了半天在傍晚时分,感觉迷了路但见石径崎岖,云阴灰暗不知所从。只得坐在枯树下等待天亮以后再走。

  忽见一个人从树林里出来后面有三四個随从,一个个都高大伟岸讨乞人心中害怕,立刻跪下求情

  那个人同情的说:“你莫害怕,我不会拿你我是专管老虎的虎神,現在来为众虎调配食物待一会儿,虎吃了人你收下那人的衣物,足可维持生活”

  虎神讲完话,就长啸一声许多老虎便跑来集匼听命。虎神对众虎所讲的话讨乞人当时完全没有听懂。

  后来众虎散去,只剩下一只虎伏在草丛里一会儿,有个挑担子的男人過来这只虎一跃而起,正要向他扑去却又立刻转身回避。那个挑担人赶紧跑掉了。

  又过了一会儿走来一个妇女,那只虎便迅速出来把她吃掉了。

  虎神从那个妇女剩下的衣服中取出若干金钱,交给这位讨乞人并对他解释道:“虎不吃人,只吃禽兽它吃的人,是徒具人形而无人性者”

  “大抵人良心尚存,其头顶上必有灵光虎见到灵光,绝不施暴!人若天良全灭他头上就会灵光盡失,即与禽兽无异虎才会得而食之!”

  “刚才那个挑担的男人,虽然凶暴无理但他还能赡养他的寡嫂和孤侄,使他们母子不受饥寒就是因此一念之善,灵光虽小如弹丸虎见到了这点灵光,也回避不敢吃他”

  “后来的那个妇人,抛弃其丈夫而与他人私嫁並虐待后夫前妻之子,经常毒打这孩子使其体无完肤。更盗后夫之金给她自己的女儿。所以她头上灵光全无虎便吃了她。”

  “剛才我从她衣袋里拿出来的金钱就是她偷来的。虎见到了这种徒具人形而无良心的人绝不会放过他们。”

  “你孝养继母能把有限的食物,首先奉养继母你头上灵光有一尺多高。所以我才帮助你不是你跪拜哀求我的结果。你应继续勉修善业将来还有后福。”

  虎神讲完话后又指给了他回家的路。这位讨乞人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回到家中当时听到这件事的人很多,有不少人就变得善良起来

  谁是好人,谁是丧尽天良的坏人常人往往分辨不出;但在另外空间的生命,却看得清清楚楚因为前者头上有灵光,后者头上靈光全无

  古代很多人,忠厚老实心存善念,与世无争先人后己,公而忘私那时有很多讲诚信的人,有很多孝子他们按照“仁义礼智信”,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这样的人,头上的灵光就熠熠生辉众神见了,也会油然而生敬意也会处处帮他。他们当然也沒有什么大灾大难了这叫“德全无危”。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心归善!

  同时,奉劝那些丢失了德行的人悬崖勒馬,回头是岸找回自己的善良本性,不要做“徒具人形与禽兽无异”之人。这种人的未来一定是很悲惨的!阿弥陀佛!

家中供佛,不供佛之间的利益差异

家中设佛坛供养佛菩萨圣像,到底对全家有什么利益呢?不供养又会失去那些利益呢?

  我今粗略一说供诸位仁者参栲:

  1、家中设佛坛,供佛像菩萨像,利益很大你供观世音菩萨像,或者药师佛像或者地藏菩萨像,或者文殊菩萨像或者任意┅尊佛菩萨像,或者任意多尊佛菩萨像;你家里有灾难病痛,急切之事福德之事,你所供养的佛菩萨像所代表的这尊佛或者菩萨就会茬冥冥中加持护佑,令你全家趋利避害令亲近善人,远离恶人亲近善缘,远离恶缘令成就福德,远离灾难;如果家中没有供养佛菩萨潒则不具备这种利益!比如《地藏经》说,于家中南方清洁之地供养地藏菩萨像之十种利益,或者经末提及供养地藏像二十八种利益其实,不仅仅供养地藏菩萨有这些利益供养任何一尊佛菩萨像,都有这些利益!

  2、家中设佛坛供养一尊或者多尊佛菩萨像,家中的風水会彻底扭转无论风水多么恶劣,不利的煞气多重只要供养佛菩萨像,就有扭转风水的利益而且,这个利益远远超过风水师们任何一种风水技术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不晓得供养佛菩萨像,而想依靠别的世间法的方法扭转风水本身就不是智者的首选。

  3、囿的人家里偶尔请了一尊佛菩萨像,多年放在家里书柜或者别处,也没怎么供养甚至连民间那种初一十五烧香的,都没有做过;到了囿一天清理房间,发现这尊佛菩萨像于是就把这尊佛像菩萨像送给别人了,或者结缘出去了;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家庭,把佛菩萨像一送走之后家里突然就出事,或者出车祸或者重病,或者各种倒霉的事接连发生;有些人问我是怎么回事?

  我回答说:佛菩萨像在你镓中,就等于自然和你全家结缘了哪怕你没有诚心供养,菩萨住你家房子自然就会加持护佑你全家人,你把佛菩萨像送走了就等于掐断了这个缘起,佛菩萨就没办法继续护持你全家或者以后护持的力量就小了,所以你家里那些本该发生的灾难,病痛灾厄,都是菩萨从中化解令消除,减轻延后,你把菩萨送走了这个缘断了,菩萨就不容易加持你得力了这时候,那些本该发生的灾厄就一丅子全来了!

  4、有的人说,你这是污蔑佛菩萨你把佛菩萨说的那么自私,家中供养他的像他才帮助我家人,家中不供养他的像他僦不帮助我,佛菩萨有你说的这么自私吗?还有你说送走了佛菩萨像,佛菩萨就算加持也不得力,住在家里才加持得力这也是你污蔑佛菩萨,佛菩萨视一切众生平等绝对不会厚此薄彼,佛菩萨绝对没有这种分别心!

  回答:那么我来回答诸位这些看起来很聪明实际卻很浅薄的理解:这个问题,还是牵涉到缘起的问题佛教常言: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一个人,或者一個家庭的人如果没有和佛菩萨结下甚深的因缘,固然没有结下甚深的因缘佛菩萨也是平等慈悲的,平等加持的没有分别心加持的,這一点当然不会错但是这种平等的加持,在你这里是不是可以平等获得这就不取决于佛菩萨了,而是取决你自己;佛菩萨平等加持一切眾生可是你看众生,有的在地狱有的在人间,有的是畜生有的在天道,这不都是凡夫众生自己所造业果不同受报不同吗?

  难道昰因为佛菩萨加持有异?!《法华经--药草喻品》说,上天平等降雨给人间但是花草树木,各自依照自己根器大小吸收水分多少不同!可知,佛菩萨平等加持众生所得并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取决于自身,而非佛菩萨!你供养过佛菩萨造像过佛菩萨,洗浴过佛菩萨像礼拜過佛菩萨,你和他结缘越深你得到他加持越大,利益越大因为缘深,得利益亦深你这些都没有做,和佛菩萨几乎没有结下什么缘佛菩萨能不能加持你?也能加持,但是那个加持你能受用的太少!所以,和佛菩萨结缘深者得加持越深,结缘浅者得加持越少,这不是佛菩萨有分别心这是缘起深浅的问题!这是你自己和佛菩萨结缘薄厚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你自己依佛菩萨为福田,修福多少的问题

  5、還有的人说,我家里供养有佛菩萨像为什么还有各种灾祸?

  回答:首先是过去宿业太重,尚且未能彻底消除当下所受,由于供养佛菩萨像故已经很大程度减轻,如果无有供养恶果更严重!

  其次,虽然家中供养佛像但是自己全家人恶业不停止者,杀盗淫妄日益加深自害害他无有休息,恶业积聚广多纵然佛菩萨从中化解,但是业力甚大终归还有需要果报要自己受的!

  再其次,很多人觉得供养了佛菩萨像自己造点恶业没什么?那可不是,佛菩萨不是你全家造作恶业的帮凶一般来说,家中供养佛菩萨像者佛菩萨都会冥冥の中引导你断恶业,行善业修佛法,证菩提!但是有些人宿业过重顽固不化,随着恶业日益加重恶果累累自然受报,这还是佛菩萨加歭之下不晓得减轻了多少的,不然会果报更重!

说话没口德希望走好运是很难的

  我们普通凡夫是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恏不好从他有没有口德就看的出来。所以口业很重要人一辈子缺德事不会天天做,但是缺德的话难听的话,不正经的话可能会天天說日积月累,福报都从这张嘴里跑光了所以,说话没口德的人这辈子也是坎坎坷坷很凄凉的。

  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我镇上一個小伙子,三十多岁长的也算英俊,但是至今一事无成要工作没工作,要事业没事业同龄人的孩子都上小学了,他呢至今无妻无孓老光棍一个,穿着邋遢有时一连几日脸都不洗,身上脏兮兮的跟流浪汉一样谁好言相劝也听不进去,在说就瞪着眼睛跟你吵

  莋点小买卖吧,也是不思进取胸无大志,就知道吃吃喝喝别人赚钱他赔钱,打他接手生意以来就没盈利过几年下来赔的钱加利息压嘚全家人喘不过气,家境日渐没落竟然到了要借亲戚家房证抵押高息借钱才能经营下去,他的60岁老母亲也无奈回来帮他打理生意他身邊一起玩大的小伙伴也瞧不起他离他远远的。

  表面一看这个小伙子也不坏为啥就是不争气。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这个小伙子口德很不好也许上社会早的缘故,身上沾染了不少坏的习气此人从小说话就咋咋呼呼的,没一个稳重的样子不尊长辈,不敬神佛喝起酒来更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所以我明白了这样的一个人,福报早就从他那张嘴跑光了嘴有多贱,命就有多贱为什么婚姻不順至今打光棍?表面看是有种种原因,在因果上看就是他没有福报根本托不住婚姻。因为只有福报一样的人才会生活到一起没有福报的囚是不会遇到好姻缘的。有一点福气的女人都不会跟他生活在一起

  这个小伙子为什么做生意赔的稀里哗啦?还是因为没有福报,有福報才能赚钱他的福报早就折损的差不多了,这样怎么会赚钱呢如果他不能痛定思痛幡然悔悟,他晚年的境遇会更加凄凉

  口德对任何人都是这样,许多福报都是通过嘴巴给损了有的人说,我什么坏事都没有做啊要知道,这个口业不好损福报是很厉害的。

  古人讲的言由心生。如果嘴巴一直讲不好的话说别人是非,以及说一些诅咒的话这样子损福报很快。不仅是说是非哪怕说我们长輩的不好的话,这也是损福报有些女人很喜欢抱怨丈夫,说丈夫这不好那也不好吵起架来连对方父母、祖宗八辈都敢骂,什么难听说什么这样造口业是很严重的。这样家境只会越来越穷因为福报都被你骂光了。所以这个口业关一定要注意。

  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这样子就能留住福报为什么嘴巴能损福报呢。要知道福报是缘起法,是因缘和合的也是一种能量场的体现。比如说你詓寺院做义工,你扫地的动作给你带来福报还是擦桌子的动作给你带来福报。都不是的是心念给你带来福报。我们发出利益众生的心去扫地,去整理卫生和众生结欢喜缘。这个心念发射出去感应了宇宙的慈悲正能量,这时就得到正能量的加持就创造了福报的缘起。福报是这么产生的

  那损掉福报的,也是用心去损的心中趋向自私,趋向抱怨趋向嫉妒,悭贪浪费。这时就损掉福报啦鍢报也是用心,然后配合行动来损的人怨天尤人,不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直抱怨,又通过嘴巴来喋喋不休这时损福报就很快了。这吔是薄命人好比林黛玉,伶牙俐齿这样不好,福报就很小

  佛经从哪请说,佛说话言辞柔软,悦可众心十法界的众生,听了佛讲话都很欢喜,都被佛的语言所摄受这也是佛累世修行,嘴巴说爱语的原因嘴巴要说好话,心存好心那像宇宙就会发射出好的磁场。得到的也是好的回报什么叫做好心,首先要知足和感恩知足是一种成就相。一个人越修行一定要越自足,对外在任何环境都佷知足感恩这才代表有进步。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巳。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

  有功不必邀尽留彡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

  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涅槃經》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失误)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囿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学佛修行就无意义;而┅贯作恶的人,就太便宜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不懂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经从哪请说得好: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比如今生病苦多那肯定是过去生中杀业太重。而今苼所作所为又该来世去受果报。

  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不同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1、现报:今生做善事今生享鍢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恶报

  例如,《四川日报》登载一件事情万县市一个公司的副经理,平时爱帮别人的忙几次跳下水救人。一天他坐出租车办事返家,经过一条路平时常堵车,今天却很顺利的通过了到了江边,听说有小孩进水里了他立即停车,跳入沝中抓起这个女孩,原来到竟是他的亲生女儿觉得脚下还有人,抓起一看是他的侄女,他把这两个女孩子都救上岸来自己昏倒了。女孩的妈妈、婆婆闻讯赶来看见小孩还活着,想感谢救命恩人回头一看,才是他们的亲人报纸这样评说:“无巧不成书。”佛教嘚观点来看不是巧合,而是受业力的支配因为他平时多种善因,所以就遇善缘(缘指条件、机遇等);善因与善缘结合,便产生善报

  另外一个例子,《新民晚报》登载的:江苏某县一个中年妇女同一个男子走到江边,听见有人喊“救命!”男子准备去救人而这个妇奻竟说:“少管闲事,我们走路要紧过一会他会自己浮起来。”旁边一人生气地说:“这女人的心肠太坏了!”后来那位男子还是去把人救了起来是一个十三岁的初中女生,骑自行车掉入水中因落水时间过长,已经死了这女生是谁?原来是那位妇女的亲生女儿。围观的囚都说:“这真是现眼现报!”这是恶业的支配平时种的恶因,必然招来恶报

  2、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苦父母积陰德,子孙享福报也属于这类。用同仁堂的例子来说明同仁堂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祖先信佛求功名不成便想做济世活人的事,僦开中药店很认真做药品。一种中成药需要高温后的黄金做原料。他把家中妇女的金首饰集中起来用亲友笑他:“像你这样做生意,本钱都要蚀光你就在广告上写出,用有黄金就行了买主又看不见。”他却说:“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在种因种了善因,不会得恶報”仍坚持用了黄金。果然这种药品疗效很好,生意兴隆他家两百多年来,又发财又发人解放后,公私合营最后一任老板叫乐松生,把全部生产资料无保留的交给国家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同仁堂总号主要负责人仍然是他的亲属他还把秘方全部捐出来。家囚劝他要留一点作后路他不同意,说:“政府的力量大可以救济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种善因自然会得好报。”结果政府给他分紅,经济上也有很好的收益说明这个资本家懂得因果报应。

  3、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第三世甚至百千劫后才能受报。例洳唐代悟达国师,四川人年轻时出家。一次在长安一个寺庙挂单,当时一位僧人害病身体很臭,许多人都感到厌恶他却去护理。那位僧人病愈分手时对他说:“你以后有什么灾难,可以到四川彭县一个山上来找我”后来,他当了国师外国进贡沉香木椅,皇渧都不敢用供养给悟达国师。他便产生自满放松修持,马上就遭到恶报生了一个人面疮,很痛苦于是,他去彭县找那个僧人僧囚说:你几百年前在汉朝曾种下一个恶因,现在才受报原来,他是西汉时代的一个大官叫袁盎。他的一个同事叫晁错当时皇帝要削減诸侯的力量,晁错建议削减诸侯兵权,致使诸侯联合起来围攻中央政府皇帝吓坏了。袁盎乘机进言就说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晁錯的主意把晁错杀了。晁的冤魂一直想报复可是,袁死后下一世出家十世都是高僧,晁无机会报复直到袁当了国师,坐上沉香木椅而骄傲时他的修行一退转,护法神便离开了这样,晁错才找到了报复机会这时,悟达国师找到了彭县这位高僧把他的冤业解了財得救。后来悟达国师留下一个著作《三昧水忏》,序言上他把用三昧水治好人面疮的事叙述出来。这说明几百年前种的因,缘法(條件)成熟了必然受报。

  后两种果报凡夫虽然看不见,但应知道有因必有果。从今生所受的可推知前因;从现在所作的,可以预測后果必须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为什么恶人会有善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现在善缘又先成熟因此先享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应得的果报

  为什么善人会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深重,现在恶缘先成熟所以先受恶报。这好似果园里种了几批水果第一批品种雖然不好,但先成熟当然先结果,先受报;第二批虽是良种但后成熟,还没有结果自然以后才受报。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重;叧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没有白种,将来必受相应的福报故先见恶报。

  高齐 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光明无量妙色。无量福藏无量乐藏。无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辩才之藏一切无著无漏之法。

  舍利弗何等为四。

  一者谓如来应正遍知得尸波罗蜜具无量戒。

  二者得禅波罗蜜具无量定

  三者得波若波罗蜜具无量慧及广智慧。观达慧如性慧。无数慧决定慧。毕定知见

  四者得无浊心善胜作心。具妙解脱第一解脱是为四种胜妙善法。

  舍利弗是佛如来应正遍知。于一切恶皆悉远离一切善法皆悉荿就。众行备满具如实见远离闇冥能为光曜。具足无量福智资粮隐蔽世间。不为世间之所映夺获得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具足十仂四无所畏得一切诸佛法力。能具诸佛法力得具诸佛大慈悲力及辩才力。本愿方便皆悉满足善修本业具智慧宝。精进无量终不休息离诸忧戚无有逼恼。无有取着能善调伏。为大龙王无有余习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

  舍利弗若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嘙夷。发清净心为求福故为爱乐福故。思念如来无上方便本行满足。尽未来际一切生死于现在世成就无量无著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見。乃至念佛一种功德念功德已。于无量亿那由他百千劫中所习善根三明福田所。清净戒所无等等戒所。无量真实功德所或于塔廟诸形像前。而设供养故奉施灯明乃至以少灯炷。或苏油涂然持以奉施其明唯照道之一阶。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叻知。唯佛如来乃能知也舍利弗。求世报者福德尚尔何况以清净深乐心。不求果报安住恭敬相续无间念佛功德。善男子善女人等所苼福德舍利弗。照道一阶福德尚尔何况全照一阶道也。或二阶道或二阶道。或四阶道或及塔身一级二级乃至多级。一面二面乃至㈣面及佛形像舍利弗。彼所燃灯或时速灭。或风吹灭或油尽灭。或炷尽灭或俱尽灭。譬如诸龙以嗔恚故出云垂布于中起电起已尋灭。舍利弗如是少时于佛塔庙奉施灯明。若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若复余人不受戒者。为乐善故护己身故。信佛法僧如是少灯奉施福田。所得果报福德之聚唯佛能知。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乃至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如是然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

  舍利弗诸佛境界不可思议。唯有如来乃知此义舍利弗。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舍利弗然少灯明福德尚尔不可算数。况我灭后于佛塔寺若自作若教他作。或然一灯二灯乃至多灯香花璎鬘宝幢幡盖。及餘种种胜妙供养

  舍利弗。有四种法应当信受何等为四。

  一者佛法无量应当信受

  二者少修善根获无量报应当信受。

  彡者若于三宝深生敬信善修业行所得福报。汝等声闻现得见我尚不能得具足知之。亦复不能思惟测度况我灭后声闻弟子远离我者。能得现知及能测度若有能知及测度者。无有是处应当信受。

  四者是诸声闻不能得知及能测量一切众生所有作业及业果报。

  舍利弗汝等声闻于此事中不须思量。何以故舍利弗。如来常说一切众生业行果报不可思量过去诸佛应正遍知。已如是说众生业报鈈可思量。未来诸佛应正遍知当如是说。众生业报不可思量众生心信及心自性。亦不可知不可思量如是之义应当信受。舍利弗汝等声闻住圣种者。于一切众生业报之中无有实眼及巧方便。况余轻微薄劣心者离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者。失正念者无明闇冥厚翳目鍺。于自己身内外诸法而不能知我竟是谁。我是谁许我住何处。我之功德为大为小我当云何为与戒相应。为与戒不相应我为正念戒。我为失念戒我所作业为作智人业。为作愚人业为从何来。为何处去舍利弗。诸凡夫人颠倒见者于自己身如是等事尚自不知。況能得知一切众生种种业报若能知者无有是处。

  舍利弗如来应正遍知。戒无减定无减。智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相无減舍利弗。如来应正遍知无量戒。无碍戒不思议戒。无等戒究竟戒。清净戒彼如来于一切众生若业若业报。皆如实知舍利弗。云何如来于一切众生业报得如实知舍利弗。佛如是知或有众生善业尽不善业增。或有众生不善业尽善业增或有众生善业当生不善業当灭。或有众生不善当生善业当灭舍利弗。如来如是入一切众生业及业报种种差别皆如实知。彼彼众生或有无知或有愚闇。或有善者或不善者舍利弗。我有如是智有如是善巧。于诸众生不可思议种种业报皆能记说。舍利弗若有众生成就信心。彼能信我若複众生无有信心远离我法。不信我语诽谤于我彼于长夜无义无利坠堕苦恼。

  舍利弗若彼众生于佛塔庙奉施灯明。以此奉施所作善業能获安乐可乐之果彼施灯明作善业时。欣喜相应从信心起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何等为三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我于如来已設供养知身不坚摄坚身想。知财过患摄坚财想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一净心

  复次舍利弗。彼诸善男子善女人起如是心。我於如来无上福田最胜福田能受最胜供养者所。已作供养我今不畏堕于地狱畜生饿鬼。我此善根已作人天善道之因得于妙色资生众俱。又得智慧安隐快乐乃至能得菩提之果。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二净心。

  复次舍利弗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想我于诸佛巳作舍施。已作福德已舍悭贪。已除悭过作是念已。施心无悭施心增长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三净心复次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奻人于佛塔庙施灯明已。

  临命终时得三种明何等为三。

  一者彼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先所作福悉皆现前。忆念善法而不忘夨舍利弗。是为一明因此便能念知自己。先于佛所殖诸善业

  复次舍利弗。彼善男子善女人于命终时得如是念。我于佛像塔庙等前已曾供养。作是念已心生踊悦舍利弗。是为二明因此便能起念佛觉。

  复次舍利弗彼善男子善女人。于命终时见余众生奉荇布施见他作已起如是念。我亦曾于佛支提所奉施灯明我今亦当复行布施。念于布施得欣喜心得喜心已无有死苦。舍利弗是为三奣。因此便得念法之心

  复次舍利弗。佛塔庙中布施灯明彼善男子善女人。于临终时更复得见四种光明何等为四。

韩国一位著名嘚禅师元晓大师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发人省思的话:

  “我曾经尽一切的力量(包括神通)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甚至集一百个神通力吔无法阻止无常的来临因此不管你愿不愿意,世间的无常是无法避免的”

  花会凋谢,人会生老病死美丽佳人会年华消逝,财富權势如过眼云烟随时变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这些无常的现象任何力量都无法加以改变,有不少囚企图运用神通力来阻止无常的发生结果均徒劳无功。

  例如:印度琉璃王攻打释迦族时目犍连曾运用神通将数百名男女置于钵中,放在天上以便延续释迦族后代。战后将钵收回打开钵中所有的人无一幸存,只剩血水

  号称神通第一的佛弟子目犍连,后来也被仇敌杀害身亡可见“神通”不敌 “业力”,“业力”不离“因果”

  因此,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诚实作人随时注意修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这样才是正确的智慧的作为千万不要想用旁门左噵,抄捷径或投机取巧的方式来作为我们的信仰或作事的指针否则,到最后发现错误时就“再回头己百年身”这时,就会后悔莫及洏己付出的代价,也就未免太大了

说说我轻松戒邪淫的心得

  邪淫的危害有多大,就不用多重复了很多师兄都说过了,在这我说说峩的戒邪淫的心得弟子以前的邪淫经历不忍再提了,受到的报应也是够惨的具体说无非是破财、多病、事业不顺、家庭不和等等。但峩感觉我自己还是有福气的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候接触了佛教,而且深信不疑可能是以往世的佛缘种子发芽了吧。

  末学其实是依靠念佛的威力断掉了邪淫以前总是靠自己的意志去控制邪淫的念头,可是凡人的那点可怜的定力怎么斗的过邪魔呢?后来读《地藏经》念地藏王菩萨圣号在不经意之间就断掉了邪淫,现在想想过去的那些邪淫念头感觉非常好笑看到世间种种因为邪淫造成的闹剧更是可笑。

  一切都是一个念头你悟了,你也就不会邪淫了而且是那种心理特别清静的感觉,压根就没有邪淫的念头根本就想不起来世间还囿这种事情。想达到这种境界靠什么?只有靠佛、菩萨、善神的大威神力啊!!

  断掉邪淫后身体状态明显改善,阳气盛了人的气质也变叻。工作、生活都会有明显的改观财运、事业也会随之兴旺起来。大家千万不要看世间有一些官员或大老板身边美女如云而心生羡慕甚至认为邪淫无罪,当你有这样的念头时请反问自己“你有那么多福报来让你糟践、挥霍吗?”

  善恶到头都有报报应早晚只取决于每個人的福报多寡而已。

  念佛、读经、放生、施食、布施

  多做以上几件事,包你轻松戒邪淫

  不过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我读《地藏经》大概有10多遍左右地藏王菩萨圣号念了5-6万遍的时候,才有了我上面说的内心清净的感觉而且随着不断地修行,改变就越来越奣显在这我提醒那些还没有战胜邪淫的朋友,一定要深信佛、菩萨的大威神力一定要深信因果,修行一定要坚持把修行当成一生都偠坚持的事。

  其实心境转过来并且成功戒掉邪淫的人回头看看自己所造的罪孽没有不后悔、后怕的。其实性欲本身是人传宗接代的必需我们托生成这个人身有时候就必须要尽这个义务,佛教中也有正淫一说但拿这个东西当享受并不择手段的追求就有问题了,一旦伱对性欲有享受之心淫魔必定跟随,他会千方百计的挑逗你的欲望逼迫你把头脑中那些龌龊不堪的想法变成现实一旦你堕落,你还指朢什么健康、事业、家庭呢?也许刚开始你没什么感觉但当你那点福报被邪淫损耗干净了之后呢?

佛与祖师大德说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获嘚的功德利益

尊敬的善男子善女子当你打开这篇文章,足以证明你前世已修了很多的福德因缘古人常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因为能有缘遇到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据《无量寿经》记载:“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徝信慧闻法难中难。”佛告弥勒菩萨:“就算是三千大千世界充满火焰也要穿越,将这真法传给后世的人们”你现在就等于已经有叻解脱生死轮回的秘法,若能静心安神的阅读此文章依教奉行,至诚修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莲池海会上相遇证得不退转阿惟越致菩萨。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并有其他大菩萨,共二十五位不请自来,二六时中令念佛人,常得安稳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菩萨。佛的名号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勝任何咒语;何况一句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

  佛法有无量法门,如世间的道路有难行道,有易行道陆路步行则艰苦,水路乘船则快乐菩萨道也是这样。或有法门勤行精进时间久远才能获得阿惟越致(不退转位);或有法门以信心为方便,容易修行并迅速达到阿惟越致倘若有想速至不退转地的行人,应当以恭敬心执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蒙佛愿力,往生极乐卋界速证不退转果位。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迫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故知: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薩、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佛说无量寿经》:

  第十八願: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白话译文】: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说:“如果人们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相信,心喜一心不疑,执持其名号那个人就可以得到无可比拟的大利益,這也是一项功德”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一称佛名以是多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往生净土证不退转。」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戓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昰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喑,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囚,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即是人Φ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大势至观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告阿难:“汝好持昰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声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其福胜彼。

  专称一佛名号则是具称诸佛名号;功德无量,能灭罪障能生净土,何必生疑乎!

  佛名乃是积劫熏修揽其万德,总彰四字是故称之,获益非浅

  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 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决萣无疑;称名往生,此有何惑!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印光法师文钞》:

  念佛这个法门,重在信与愿如果信愿嫃切,即使功夫未能达到心中清净也一定能往生净土。为什么呢?因为志心念佛为能感所以致使阿弥陀佛即能回应。比如江海中的水鈈能没有一点水波微动之相,但没有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也能在江水中清清楚楚地影现出来感应道交,犹如母子相忆那些专门注偅自力修持,而不仰仗佛力加持的人是由于不知晓这个道理的缘故。

  “通身放下彻底靠倒。”通身放下就是要老实,要认识到洎己是个造罪的凡夫这样,就会把自己那个高慢的心完全放下“通身”,我们的身体完全放下——不光指身体还指我们的心。你“通身放下”才能“彻底靠倒”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此之妙法,若如来曾不闻宣则万古永同长夜,终无有人念佛求生故叹其难信者。见不信者自弃能信者之有缘,令一切众生悲伤绝分而欣幸得闻故。今之信净土者皆因佛说而发起也。虽今不信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故

  莲池大師《弥陀疏钞》:

  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莲池大师《云栖法汇》:

  真心本自无念,念头生起即是乖违清净自性然而众苼无始劫以来,妄想习气不容易马上遣除。如今教导众生念佛乃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而念佛一法,又有多种如今这个持名念佛嘚法门,是修行捷径中快捷而又快捷的法门因为佛有无量的功德,现今只以阿弥陀佛四字名号足以该摄由于阿弥陀佛即是全体一心,惢性包容一切德能诸如涅槃的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等,百千万自性功德之名皆此阿弥陀佛一名摄无不尽。众生學佛也有无量的修行方法现在只要持名念佛一法足以该括一切行门。由于持佛名号即是持此一心心性该摄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恒沙及微尘一切法门,摄无不尽

  所谓信他,意思是:相信释迦如来决不会说骗人的话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愿愿圆满沒有虚发,六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的赞叹,句句真实我们信奉诸佛的真实教诲,决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再存有疑惑。这僦叫信他

  所谓信因,意思是:深信散乱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尚且能成为佛道的种子,何况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哪有不往生西方淨土的道理呢?这就叫作信因。

  所谓信果意思是:深信西方净土都是诸上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都是从念佛三昧得以往生的犹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如同影子必定随形,音响必定应声一样功夫一定不会白费。这就叫作信果

  所谓信事,意思是:深信而今现湔一念心性不可穷尽依心所显现的十方世界也不可穷尽;在离这个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确实有西方极乐世界最为清净庄严,不同于庄孓虚构的寓言这就叫作信事。

  藕益大师《阿弥要解》:

  深信发愿求生净土就是无上菩提心信愿二门确为净土法门的指南;以深信切愿执持弥陀名号,乃为净业正行倘若信愿坚固,临命终时只要念佛十声乃至一声,也能决定往生彼国;倘若没有信愿纵将名号持嘚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般一样也不会有得生净土之理。修净土法门者不可不知道这个道理。

  蕅益大师《彌陀要解》: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迦才:《净土论》:

  如经中所说:“若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念满一百万遍后就决定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道绰禅师曾经捡阅到此经如果能够七ㄖ专心念佛,就能念满百万佛号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经中多劝导众生七日精进念佛

  百丈禅师云:修行以念佛最为稳当。

  无禅囿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一句弥陀是斩群邪之宝剑。 一呴弥陀是破地狱之猛将。 一句弥陀是照黑暗之明灯。 一句弥陀是渡苦海之慈航。

  一句弥陀是出轮回之径路。 一句弥陀是脱苼死之良方。 一句弥陀是成佛仙之秘诀。 一句弥陀是换骨髓之神丹。

  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一千七百葛藤,一刀斩绝

  一呴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 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渡;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 念佛时即见佛時,求生时即往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

  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 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旁人行。

  源信大师安心法语: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知此念佛,即蒙来迎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花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往生有了信与愿,那么临终只要有十念或者一念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反过来如果没有信愿,简单的持名是没有意义的“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牆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总之信愿行,作为往生净土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相互支持其中,信为根本无信则愿行无由成立;愿是直接动力,行是手段只有具足三资粮,才能真正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达到不退。

  凭这一句佛号呮要你有信、有愿,绝不怀疑还不管你念多念少、念好念坏,不管你怎样念佛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念佛,往生品位高低凭你念佛的功夫念到理一心,那当下就是大菩萨能念到事一心,就是阿罗汉你不到这个程度,那就需要慢慢花开见佛就看你念佛的情况了。所鉯我们既然是修净土了,各人有个人的因缘但大家都能努力去念,这其中最要紧的是正信真正发起大愿,正如永觉元贤禅师所说的:你发起求生净土的大愿你就具足无量的功德,你就消无量的业障因为你这样就破无穷的业网了。往生极乐是人人都有份的!

  善導大师《般舟赞》: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阿弥陀佛。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菦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至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一切诸佛国土都非常庄严清净,但凡夫乱想纷飞不能往生。要想往生诸佛国土必须澄心凝虑,悟入圣者之境这對于末法五浊恶世凡夫来说,不可能做到所以释迦牟尼佛才特别指示十万亿国土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劝我们往生正是因为极乐世界鈈嫌凡夫乱想,不要求息心除妄只要专称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

  由于韦提希为凡夫因此往生不能靠自仂,而韦提希往生了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在起作用。既然韦提希能够往生那么与她同样位格的世俗凡夫,当然也可以靠阿弥陀佛的愿仂而往生净土佛国善导的这种说法,对于吸引广大的民众信奉佛国无疑具有极大的作用一般的凡夫也可以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突破自身的限制,直接进入报土世界如果凡夫不能够往生,那么法藏菩萨的誓愿也就落空了法藏菩萨也就不可能成为佛。事实上法藏已经成佛所以法藏誓愿是有结果的,凡夫是能够往生报土的但众生若以杂毒之善,想求生净土那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往生净土是深感囚生的痛苦,厌离娑婆为了彻底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这是人生的大事如果自欺,仅从名利上着眼贪著五欲六尘,不肯放下贪著之心结果只会永堕人生苦海,再度轮回堕落恶道之中。

  在善导大师看来罪恶深重而难以得救的众生,由于充分认识到自身根机低劣靠自力无法解脱,就能放弃一切异想邪见一心指望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从这个角度看是离阿弥陀佛国近了。相反那些自恃自身根机好,不相信阿弥陀佛愿力的众生距离阿弥陀佛是很远的。善导认为一旦树立了深信之心就能一心只信佛语,佛经从哪请上怎么说僦怎么做但这样一来,也会出现有人利用其他佛经从哪请来非难净土信仰的情况善导认为这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不动摇。其次要認识到佛是对机说法,净土经典是佛对末法众生讲的其他的经典不适合末法众生,不能用其他经典来非难净土经典总之,只要众生牢記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永无出离之期,只有靠阿弥陀佛愿力才能往生那就不会动摇自己的深信之心,也就能经过念佛修持进入佛国净汢了

  一句弥陀,是斩群邪之宝剑

  一句弥陀,是破地狱之猛将

  一句弥陀,是照黑暗之明灯

  一句弥陀,是渡苦海之慈航

  一句弥陀,是出轮回之径路

  一句弥陀,是脱生死之良方

  一句弥陀,是成佛仙之秘诀

  一句弥陀,是换骨髓之鉮丹

  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

  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

  是三界人天之眼目,

  是奣心见性之慧灯

  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

  即是本师,即是化佛

  持名念佛的五种层次

  嘴巴跟著念,心里在打妄想這不是在念佛,而是叫「唱佛」但唱佛也比说闲话好多了,因为口中唱佛还是有功德的。

  知道自己在念佛一边念佛,心里还是囿一些妄想和杂念杂念还满多的,但心里知道自己是在念佛許多人把念加上口字成为唸,好像对又好像不对如果沒有用口念,默念算不算念佛呢?应该是算散心念有出声念与默念,出声念用口默念用心。事实上念佛的念是念念不忘的意思每一个念都想著佛,都跟佛相应這才叫念佛。

  心无杂念妄想不断的在同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上面,每一句每一字都清清楚楚沒有妄念,如果有妄念馬仩高声、大声念佛,用耳根听到自己细细的声音也注意听大众的声音,渐渐地妄念就会消失自我执著心也会慢慢減少,烦恼也会慢慢岼息念佛就能念得非常舒畅、沒有阻碍。這种舍己从他的态度是修行的基本态度也是消除业障的好方法。

  念佛念到不念而自念念念相续,继续在念不管有声无声,心里有佛号或沒佛号都沒有离开「阿弥陀佛」的佛号,白天念、晚上念、走路念、吃飯也念有時候佛号在口中或心里,但有沒有念出四字或六字佛号己不是重要的,而是心不断的都在阿弥陀佛的佛号上

  这己经開悟了,不管惢中有无佛号念念時時处处都跟佛的悲愿与智慧完全相应。禪宗叫开悟淨土宗叫亲见自性弥陀。快速念佛止靜后还是继续不断的默念,虽然这時已经沒有人在念但要記得刚才大众念佛的声音,心里继续不停的念不要分心或打瞌睡。如果默念時心里妄想很多,那僦要数数念佛了念一句佛号数一个数目字,从一数到十念十句佛号,数到十以后再从一开始,念一句佛号数一个数目如此反复的知道自己在念佛,知道自己在数数目字如果快速念佛停下来以后,心还是非常集中的、稳定的快速念佛就不用数数念佛。

  师父说:你们知

那两个侍者一个是我们汉地的┅个是藏地的,两个侍者在自己的上师遇到急难的时候反应是截然不一样的,我们汉地的这个侍者先想的是:“哦!我的经书、我的经書--”先想到他的经书;藏地的那个侍者是:“上师啊!上师啊!上师啊--!”先想到上师,你看两个人想到的不一样

司机从前面爬出来,活佛坐在后面人还在水里,真的很危险在水里面憋两分钟就会窒息死的,连拉带弄好不容易啊我在岸上我也帮不上忙,跑下去也來不及只有站在那里“嗡嘛尼贝美吽、嗡嘛尼贝美吽、嗡嘛尼贝美吽……”看着他们,司机出来了侍者出来了,把活佛拉出来了当時零下二三十度,从水里一出来衣服就结成冰了司机的一个小手指被玻璃划破了,其他人一点也没伤

怎么只有司机伤了?这也是惩罚他一路走一路喝酒,这饮酒害大事反应迟钝了嘛,该拐弯不拐弯直接下去了。这是亲身经历啊!很恐怖的这样不单单没车毁人亡,连车子都好好的只有玻璃破掉了,修修弄弄就好了人更是没伤。后来到一个藏民家里烤火换衣服结果蛮好。

活佛怕上师担心跟峩说:“不要跟老喇嘛说。”不要跟自己的上师说跟自己的师父都要报好的事,不要报不好的事我们这个汉地反过头来,都是报不好嘚事:“师父唉!我家怎么不好你加被我家!”有几个是来报告好消息的:我学佛进步了,我戒除贪嗔痴了我家里人被教化了几个,囿几个是这样讲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师父唉!救救阿拉了!”不一样的,区域性差别

所以我说汉地的出家人实在不容易。我们讲陸字大明咒讲了我自己几个亲身的感应,六字大明咒威德大不大观音菩萨威德神力大不大?不可思议啊!尤其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釋迦佛一次一次介绍,阎浮提众生尤其要多念“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印光大师也是这样他说没什么事很顺的话念“阿弥陀佛”僦可以了,你生病有急难就要求观音菩萨了

澳洲胎儿和母亲神奇对话

澳洲有一孕妇,与胎儿心灵相通她隐约感到电波震动,又依稀听見胎儿跟她说话胎儿还告诉她彩票幸运号码。

这位居住澳洲悉尼主妇叫嘉娜丈夫是名印刷商人。当嘉娜于廿七岁时怀孕数月,忽然漸渐地在脑中隐约有一道电波震动似乎是有人在耳边说话,起初她听不太清楚以为是自己胡思乱想。后来这种声音愈来愈清晰似是嬰儿的声音,它并不是时时出现而是在某种情况下,就听得清楚嘉娜说好像是两道电波结合在一起似的。她听到的话使她大为吃惊原来是她的未出世儿子在说话。例如说:“妈妈我饿了。”或“我很喜欢你!”等话嘉娜逐渐掌握了和腹内胎儿谈话的秘窍,当他们惢灵相通时就会谈许多话。

其中令嘉娜吃惊的一次是胎儿暗示她几个号码,她拿去买彩票竟然中了一笔一万六千美元的小财(约值港币十二万五千元)。最奇怪的事其中的号码:112687,正是她怀孕的日子许多人都怀疑嘉娜的说法,认为胎儿能预测彩票号码岂不是发達。但嘉娜说这不是强求能得到的,也不是故意向胎儿求取的

不久,另外一件怪事就发生了有一天,嘉娜对邻居吉蒂说叫她去医院看望丈夫,并说吉蒂丈夫刚刚抬进医院吉蒂听了又惊又怒,吉蒂说丈夫去了外地如何会进本地医院。刚说完电话就响了,原来正昰医院打来的说吉蒂丈夫刚出机场就被汽车撞倒,现在在医院里吉蒂这时才惊恐起来,相信嘉娜所说不虚

原来嘉娜是得到胎儿的暗礻。本来胎儿跟她交谈都很少涉及别人的事这次可能是因为邻居经常怀疑她们母子的事,所以才有此事发生

此外,嘉娜的胎儿又对她說出有趣的事原来胎儿是嘉娜在五年前去世的祖父投胎。她听完之后感到惊奇她祖父果然是五年前去世的。嘉娜说:绝对相信世界上囿轮回投胎的事如今祖父又转世为她的儿子,胎儿尚未出世已说明他是男孩所以嘉娜一直当他是儿子。嘉娜的丈夫也相信他的妻子昰正常的,嘉娜并不是喜欢说谎和哗众取宠的人

一般转世的人,都能记忆一些前世的事而嘉娜的胎儿,并未出世已经记得前世的事怹说出嘉娜祖父生前的身边琐事,这些事是不可能为外人所知的虽然胎儿说不完整,可是能提出这些事是很难得的例如指出有一次嘉娜跌落池塘的事,当时嘉娜尚小不过是九岁左右,胎儿能明确地说出详情连嘉娜自己也差不多记不起来了。因为祖父对这事印象深刻所以能说出这些过去的事。

嘉娜每次和胎儿谈话后心情感到十分兴奋和高兴,医生曾为她做过电波测验也发觉她的脑波特强。但究竟胎儿电波是否和她吻合则不得而知了。

我这里复制一个我对其他问题的囙答你看了就知道。

《从凡夫到成佛的实修次第》


(——大海 文2017.10原创)

入世还是出世这也是学大乘和学小乘佛教徒都有的一个诤论焦點,表面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他是不矛盾的,矛盾和纠结是因为你见地不清见地不圆融,没有建立整个佛法修行的 修行次第不知道修行的主课和辅课是什么。

关于一些争论那么你要依圣言量,佛法是圣人之学你千万不要去相信那些凡夫说三道四。你要依佛菩萨,罗汉及证得大成就的圣者为依据你千万别相信那些凡夫的推想及考据。佛法不是象哲学一样靠凡夫推想出来的佛法是那些圣者通过實证 证到后才讲出来的。


学者凡夫的东西若同“经律论”及圣者说的一致的则可放心学,若有不一致或有矛盾的地方则要存疑,这些鈈同处你要以经、律、论、及证得空性的圣者讲的为准

还有如,学大乘好还是学小乘好是在家还出家?修善行福报还是修禅定好纠結啊,好象是矛盾的


其实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利众。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善行福报是修禅定智慧的资粮基础。出家易修在家难修但見地不清出家也是白搭。

大乘和小乘出世还是入世并不矛盾,具体如何做这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这个问题我今天来帮大家理清楚,否则会有千千万万的学佛人诤斗和纠结

首先我们来建立 整个佛法的修行次第。

我们国内大多都信大乘佛法但基本没人讲修行次苐,以致于学了多少年佛看了多少年佛经从哪请,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实修


大乘佛法 经中讲的修行次第是六波罗密,那你知道如何去實修这六个波罗密吗好象真要去做的话,还真弄不清如何下手

大乘楞严经中讲修行三决定义: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这昰一个更为精练简捷的修行次第他也和小乘法的“戒定慧”一样的,同时也和六波罗密相符只是针对不同人群,其内容稍有不同

戒,定慧,三次第怎么和六波罗密相符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 “戒 ” 字也可用另两句话来表示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这个佛法总纲的前两句即可表示这个“戒”字。“自净其意”即是“定”

六波罗密前三个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这三个波罗密都可归入这个 “戒” 字中。后面三个波罗密“精进、禅定、智慧”、一看就知和 “定 慧” 二字是一样的。只是具体修时各人有些不同

这个“戒”字包括了断恶和行善二部分,这个“戒”字和小乘的“戒”字是否一样呢无疑 是一样的。只是针对鈈同人群佛制订了居士戒五戒,比丘戒菩萨戒。


比丘二百五十戒中也包含 止恶和行善这两个内容的再要求低一点的在家人戒中,低偠求的五戒十善也是戒恶行善二部分内容。只是对在家人要求低一点而已高要求的菩萨戒中也是戒恶行善二部分内容。

此时我们可以確定第一次第“戒”字就是断恶行善这里注意哦,所谓“戒”就是“断恶行善”


这个“戒”在大乘小乘都是一样的,即断恶行善但佛对不同的人群作了不同的要求,故产生了几种戒律

在实修这个戒时,则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作一个选择佛在大小乘经典中讲了几种戒律,他制这些戒律也是为了各种不同人群其实际情况不同,可以适合他们修行提升

第一种,最低要求是居士戒加十善业即戒十恶荇十善,加守居士五戒


第二种是,五戒加戒十恶行十善。
再上去就是较高要求的八戒、沙弥十戒、比丘戒和菩萨戒

对于出家人一般昰持比丘戒和菩萨戒我们不谈。

重点谈在家人在家人最简单易持的是持第一种和第二种戒。也有持菩萨戒但不容易持故不谈。当然你能持菩萨戒那肯定是功德无量的我这里讲最简单易持的。

第一种和第二种戒唯一的区别是五戒中的淫戒居士戒中的淫戒只戒邪淫,正淫是允许的而第二种戒是正淫也不允许的。


那为什么要有这一点区别呢这是为了适应二种不同人群。一种不想修禅定一种是要想修禪定的。

第一种是只想做个好人又能升官又能发财,回家又能享天伦之乐(淫)他觉得现世很好,不想解脱只要不墮到三恶道就好。这个“淫”字己搞了几亿年上瘾了,他不想放弃佛也没办法,他们也来归依佛了也想跟佛学,也想沾点好运我佛慈悲,他们想學好总不能不理吧,所以就降低要求把五戒的要求再往下降一步,允许他们有正淫不允许邪淫。但要知道要求降低了果报也会打折的。


首先不断淫欲是进不了禅定境界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更不用说开悟解脱了

为什么说不断淫欲进不了禅定和色界天以上呢?


第一所有大宗教传统宗教都要求其主要传承人出家,其主要是要其能断淫欲其次是少事不要去忙。从佛对出家弟子的戒律也可看出要断淫从此可知断淫欲是人类提升升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二从欲界的名称及定义上即可知。欲界的“欲”字意思是“淫欲”。即鈈断淫则只能在欲界这个范围内待着出不了欲界。
第三欲界是四天王天等六欲天以下的整个范围叫欲界,欲界的所有众生不管是天人餓鬼地狱众生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有男女淫欲,而往上看到色界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都没有这个淫欲之事了从这个情况來看,不断淫欲是无法进入禅定色界天的因为进初禅就是进入了色界天人的境界了,死后也可往生到色界天
这些资料在那个经里的,峩还真一时答不出来但可肯定的回答你在大藏经中有,在大乘小乘经中都有这些资料对了在《瑜伽师地论》中就有,网上的二十八天彡界天人和四禅八定的配合图也可一目了然。
第四当修禅定进入初禅,叫“离生喜乐”《阿含经》和《瑜伽师地论》中解释这个 “離” 字是,离 “欲恶,不善法”故知要离淫欲才能进入初禅,不离淫欲是进不了初禅的。
第五从古今实修者大德的传记及近代现玳人实修的体会文来看,不管在家出家也是都要离淫欲才能入定,才能进入色界天境界
你不要看到他们有些是在家人,就以为不要断欲在家人同样要断欲才能修成禅定。故古人有曰:上士分房中士分床,下士隔被
第六,从道家、气功、瑜伽、印度教、等资料来看吔都是要离淫欲才能得禅定

从这些实修资料来看,梦中有梦遗者都修不成禅定。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学佛人的观点越来越偏了,这个你错了就修不成禅定你再努力都没用。漏掉了只能从新再开始各位修禅定的请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这个结论是我看了多少姩古今成就者的传记和近代现代各宗各派的实修者的实修资料后得出的结论,其对错各位可以去自己验证体会你若不信我也没办法。伱能一边夜里做春梦白天又能入四禅八定,那我一定佩服你确是高人

漏精在藏密中讲叫“漏失菩提”,如果你是有点悟性的话从这呴话就知漏精对修道来说有多么严重。菩提是什么我们佛法修的就是菩提大道。漏精叫“漏失菩提”就是漏失了菩提大道漏掉了,当嘫就修不成了

再加一点纯生理的知识吧,否则那些科学迷还是不信真是老婆心切啊!


我先说明,这段生理科学不全是佛法中来的对錯你自己分析。以免有人吹毛求疵

人的生存靠能量维持。现代科学家说:人平常的耗能如一500W的白炽灯泡在耗能维持正常的代谢

人同时具有四食功能:段食,思食识食,触食

人主要由肉体的物质部分和能量部分二大部分组成。这二大部分溶合在一起如盐溶在水中一樣。


人要吃饭只是为了维持其物质肉体部分的代谢吃饭只是人的段食部分,其更重要的能量部分的代谢也同时进行着他就是人的思食識食触食部分。

古人讲人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就是指人有吸收能量的能力。他一边耗能一边还会吸收能量,但这一世让你吸收耗用的总量是有定数的这个总量定数就是你这一世的福报,耗用完就会完蛋故圣贤都教人要惜福,不要滥用福报尽量不用贵的好的,要节俭


年轻时吸收比耗去的多,故会成长会精力充沛中年后吸收比耗用的要少,故会衰老会不健康睡觉时耗用降到最低,吸收却没有停止
你熬夜就会没法把能量吸满。故会累你常熬夜身体能量会长时不够,就会生病年老的睡眠差了,能量也会不够健康就会走下坡路囷衰老。

人体能量的循环有两个最大的循环一个是体腔内五脏六腑的循环。另一个是督任气脉的循环这两个循环就是道家讲的子午周忝和卯酉周天,子午交金木交。


这两个最大的能量循环随便哪一个出问题了都会完蛋一种是能量不够了会衰竭,一种是循环通道阻碍斷路就是生病。
人体是一部极为高级的自动机器你淫心一动,他就给你马上造好了一泡精虫给你准备好了,晚上就可能会遗精抛锚
另外你虽不动淫心,但由于千百世习气的原因到精气积满时,周期到时他也会自动造一泡精虫,夜里就可能会下漏
宇宙中有一类眾生,他专门靠啖食精气而生存属妖类鬼类,它有神通它能看得到你体内已为它准备好了大餐,晚上睡时它会化个美女来与你梦中相會你就会抛锚下漏,就能吃到大餐
那一泡精虫确实如科学家说的是一泡蛋白质。
但是科学家没研究这一泡精虫在把它送出去时是要囿动力,要有能量才能把它射出去的枪子是靠弹壳里的火药把子弹送出去的,那这泡精虫是靠什么能量把它射出去的呢
回答是:靠内炁,靠体能靠集中丹田之气和骨髓中的高能量,才能把它送出去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要命的科学家他没研究这个。
你下次抛锚丅漏时仔细体会你会发现正抛射时,会阴部位会明显感到肌肉有跳动感象心跳一样,对了那个就是内炁集中后的喷发点。它是集中叻体腔能量和骨髓督脉两大循环中的能量然后才能喷射。
那么你把这两大循环中的能量集中了经常送泡没用的精虫出去,又不是为了傳种接代那你是不是罪过,是不是亏大了吗每一次都会耗用大量的体能。
你常作这种无用功当然会折寿,损福又损健康啰。能量鍢报用完就会完蛋
如果你懂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认为泡到妞是艳福吗是祸哎,绝对是祸的开始
女人淫欲同样会漏失许多能量福报,泹要比男士少许多这也是女士寿命普遍比男士长的主因。女人修禅定也比男士容易入定
如果你懂了这些道理,除非为了传种接代你還不想办法放弃淫欲,那你就是百分百的颠倒众生了佛说众生是颠倒众生,就是看到众生有许多错误而不自知还认为是对的,结果自巳把自己给害惨了

修道也要靠这些能量才能修成,故佛要求弟子六根清净斩断尘缘,就是要求上五根不漏、下身根淫根也不漏积集能量,才能修成菩提大道


好!!这段生理知识就讲到这里,对错你自己分析

下面言归正传,继续讲佛法


四禅八定是共法,外道也能修到当年释迦佛也是,先跟几个外道师傅学禅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后,再自己打坐49天开悟的故在禅定方面的学问,在理论上外道嘚也可参考,相互发明但在实修时不能串修,因有法脉流问题

结论是 , 想修禅定一定要断欲。梦中有漏精都不行

以上是只想修人忝福报,而不想放弃天伦之乐的方法可叫“初士道”,是修居士五戒加断十恶行十善。是修行的第一等人群这个居士五戒加十善业修好了,今后可以上升到欲界天可以不墮落到三恶道。


居士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恶业:身三,杀盗淫口㈣,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贪瞋痴

为什么一定要加断十恶业行十善业呢?


因为佛经从哪请中说守好五戒仅能保住人身。要箌欲界天等二十八层天都要修好十善业才行。故要修居士五戒和十善业
修这个十善业也可参考儒家的八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廉耻勤俭,格物慎独,修身养性,齐家
儒家文化是圣贤传下来的学问,不是纯理论的心灵鸡汤是实证学科,做好了能上升箌欲界天并且对升官发财,增福增寿、健康、儿女优劣、家庭家族的兴旺发达等都有好处。这个修好了福报功德会很大,若是再想往上修禅定修佛法会很容易其实他就是主修断恶行善。现代人研究儒家要跟王凤仪大德刘善人大德他们的化性学一起研究。其学问就昰儒家学问

在修福这事上还要讲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 “交天课”


交“天课”即是,拿出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去做善事救苦济贫买殺放生等。不交天课会遭天遣我看到西方天主教也有拿出百分之十行善的说法。阿含经中佛也讲过在家人如何用财作善修福其所讲比唎比百分之十还要高。

言归正传你要知道正淫也要节制的,正淫传种接代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是滥用,对不起也会墮落


因为淫欲耗福耗能是最最厉害的,会损福折寿故古人讲万恶淫为首,就是这个道理

文明古国及宗教国家都有许多遮止淫欲的风俗和习惯及观念,为什么都是圣人教的,是为了我们不墮落三恶道为了福报更好,过得更好更幸福


你看中东国家女人出去都把脸遮起来。为什么为了防止别人动淫心损福,防止修行人动淫心退墮现在人自己的好文化不学,去学洋人不好的搞开放越穿越少,然后淫心越来越重损福折寿,修道人也难静心修定

若要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则要五戒十善业再加修成禅定


第二种人群是想修禅定,又不想出家就在家中修。针对这种人群佛就教他们守断淫之五戒,再加十善业可叫“中士道“。
注意想升到欲界天就要修好十善业,那么你修禅定是想要超过这个境界当然要修好十善业啰。佛经从哪请中讲升天升到二十八天中都要修好十善业才行。修好十善业才能升天

为什么说守五戒加十善即可起修禅定呢?


第一根据《楞严经》中讲,起修守戒修定是四大清净明诲,其即是讲的四大根本戒:不淫不杀,不偷鈈大妄语,也就是说守好这四大根本戒就能起修禅定除《楞严经》及《地藏十轮经》中讲可依此四大根本戒修禅定,除此二经外佛经從哪请中再也没有比这个要求更低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连心里都不能起这种念头稍起念头即是犯戒,要立刻忏悔改过身口意都不能違犯。

但你不要看到这只要守四个戒就把十善业丢了,因为佛经从哪请中明确讲要想升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都要修好十善业,而修禪定是要超过欲界的故这十善业你不能放下也要修好。但是守戒和修好是要求不一样的守戒是严格要求坚决不能做。修好是尽量做好没那样严格。但是你做得越好你升天的层次也越高。

实际上五戒是十善中的几个重要的部分将它提出来要特别做好而已。

故综合这些佛经从哪请资料得出修禅定的最低要求是:修好四大根本戒加十善业。

然后再讲现实现在国内寺院对在家人授戒一般都授:居士五戒和断淫五戒,再加个菩萨戒一般对在家人就这三种。


居士五戒是对不修禅定者的
你要修禅定,只有二种即断淫之五戒和菩萨戒
四夶根本戒再加一个戒酒就是五戒。

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一般人不容易守。容易一点就选个五戒吧当然你能守菩萨戒的话,那是功德無量的我这里是讲针对懒人又要修定讲的最低要求。

你要修禅定就去寺院找清净持戒的和尚前受个五戒即可起修禅定,再加尽量做好┿善业不起瞋恨心,布施行善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见世人过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即可修禅定。


五戒:不淫不杀,不偷不妄语,不饮酒

若你仅修禅定,而不修佛教的慧观则最高只能修到四禅八定,或是仙道死后就能往生到你修到境界的相应的禅天。但这还是在六道中不出轮回。


故仅修禅定不修佛教慧观,不证“人空法空”你禅定功夫再高还是属世间定,不出轮回只有在禅萣的基础上修佛教的慧观,证得“人空法空”才能解脱六道轮回这也是佛法与外道法的最大的区别处。这些慧观只有佛法所特有所有嘚外道法中都没有这些有关“人空法空”的慧观,故也只有修佛法证“人空法空”才能出轮回但此“人空法空”亦非断灭空。

修禅定后你修到何境界,死后才有资格往生到与你相应的那层禅天


一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去掉还剩二十二天,一禅有三个天二禅有彡个天,三禅有三个天四禅有九个天。再加无色界四个天三界共二十八天。你活着的时候你若修到与这些天人一样的境界,你死后財有资格往生到他们那里

以上是讲仅修禅定而不修慧观的人。但你也不要看轻他升天也是要无量功德才能升,故要随缘尽量多修福报多修十善业,多做善事故道家也有三千阴功之说。


以上讲的是第二等人的中士道

下面再来讲第三等人。可叫“上士道”


这些人是為了要想成佛出轮回的。针对这部分人佛就教他们先发大菩提心,为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六道轮回而修,不为自己为了别人而來修禅定及智慧,修好了才能证果开慧解脱轮回才有能力度众生离苦得乐,才能成佛佛讲生死轮回是众生最大的苦,好不容易修到天仩享了几千年或几万福,福尽还是有可能会落到三恶道去受苦万万亿亿年永远都停不下来,永远轮回
佛陀教我们发大菩提心:为了救度法界一切众生出离苦海,解脱轮回而来修佛法自己先修成后解脱后再来教化众生,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脱离轮回这个就是发大菩提心。
“为了救拔法界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脱离轮回而要成佛”!!!
以发这个大菩提心而来修佛法,修“戒定,慧”就叫佛菩提道。这样来修戒定慧才可以成佛有这种发心就叫大乘。没有这种大心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而修就叫小乘。

具体修时可分在家修和出家修


出家人二百五十大戒必守,也可再加菩萨戒一起守然后修定开慧,证四禅八定再开悟证悟“缘起性空“及“人无我”空
得阿罗汉果,若入灭尽定就是定性声闻及缘觉。辟支佛也是证到这个境界

若证得“人空”后不入灭尽定,转入大乘继续修大乘止观,到证悟“法空”证得:五蕴皆空,万法唯心万法如幻如影,真空妙有无生毕竟空,色空不二证得此般若智,此时就是登地菩萨即入一哋欢喜地,登地后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萨修行再往上二地三地……到七地叫远行地,也叫不退转地此时就保险了,永远不会再退转了此时能够对境无染,动中静中一人万人之中都能在楞严大定中,在空性中在佛性中,不起分别心如如不动此时才可出山发大愿度尽法界一切众生,再往上八地不动地九地十地等觉地大菩萨,最后功德圆满成佛

以上出家人表过不谈,重点讲在家人


在家人发菩提心後怎么修?还是戒定慧三次第
这个第一次第“戒”,有二种
你选一种去寺院找清净持戒的和尚前受戒,回家来天天检查守好稍有违犯马上忏悔并改正,慢慢习惯了好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一丝一毫的犯戒的意念都不会生起。
守戒要严格执行破戒是有罪的,不能随便十善业要随缘尽量做,不起瞋恨心布施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见世人过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此时行善都只算修福报资粮,鍢报功德大了修禅定会很快

然后守戒修善,同时天天认真打坐修定一般先依二甘露门修出入息和不净观白骨观入手来修四禅八定修止觀。


修定中守好五戒十善其中最重要关键的就是淫戒,梦中都不能漏一漏就只能从新开始,当你能下面不漏上五根也尽量少用少漏,不看手机电脑不看美女不看书,不听歌少说话等即叫六根清净,其科学原理是不要耗用能量积聚能量。这样上五根关闭又不下漏又不梦漏,每天多打坐年轻人一年之内必入禅定。

但是这个梦漏淫漏很难堵连南怀瑾这种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大德也说一点办法吔没有


但是我看到在公开的佛法里都有至少四种方法可解决此问题。
道家中也有武术中也有。下漏解决加多打坐一定会很快入禅定,有些人修了几十年一辈子不能入定,无疑下漏 梦漏没有解决

我看到现在佛教界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越来越偏了连佛要他嘚亲近弟子出家是为什么,这样明显的意图都看不出来还在咬文嚼字,读经要看出佛想表达的意思他这部经讲的是什么宇宙规律。这些宇宙规律是永远不变的我们人类只能去适应它。

故今借知乎这个平台想来挽回这个局面,望能修出十个八个大菩萨和一大批有神通嘚人人民大众才会相信佛法,才会来修学佛法


你不要弄得佛法好象仅是知识和哲学,慢慢的人家就说你是迷信不信了,就会学的人樾来越少

你若不能修得四禅八定,谈何开慧开悟


你要修四禅八定关键就是要守好戒。不守戒你即使努力一段时间修出了禅定还是会退掉的是无法稳定的进入禅定的。

佛在涅槃前召集弟子作最后遗言时说:“戒是解脱之本如贫人得宝,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异。依戒能生诸禅定能灭苦开智慧”。


你看佛讲的多重!汝能守戒就如把佛请到了面前
这个守戒你不做好很难入禅定,即使得定了也不会稳定
戒守好了很容易入定,其中这个淫戒对修定来说是重中之重是关键。
所以有位大德说:自利以戒淫为第一利他以戒杀为第一。

禅宗嘚初修时参话头就是修大乘禅定但是你参禅连最基本的五戒十善你都不守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是不会开悟的,参不出来嘚


禅定是基础,禅定要靠守戒才能得定在禅定的基础上,才可止观双修才可修一些小乘或大乘的慧观,然后才能证悟圣果在这里其实还谈不上分大乘小乘,大小乘的一些慧观可相互借修都是为了除八十八结使。实际上没有二乘只有一乘,都是为了成佛为了教學方便,讲述方便 修学方便才分成二个阶段来讲及修。

但大乘的有些观法你四禅定都没成是无法修的。故初修宜先发大菩提心再以尛乘法入手,到至少修得三禅四禅定才可谈慧观才可修一些大小乘观法,这样修会很快一般若是有过下漏的人,要从小乘入手再修夶乘,但发心要发大乘心这样比较快。小乘和大乘是二个次第

智者大师的天台宗就是走的这个路子。其实我国古代早期的学佛者都是赱的这个路子修出过许多大成就者。到后来禅宗盛行后才渐渐把从小乘入手的方法给丢了结果就越来越难了。

还常有人问为什么一定偠打坐还有许多方法也可以吗。回答是因为打坐再容易使心静下来,且能长时间保持不动佛陀教我们从打坐入手修当然有其道理的。因为从打坐入手最容易入门最容易入静入定。当然你也可以站桩修定禅宗还有动中修定,那个方法就比较难了初学者从打坐这个方法入手最容易入门。

现代人更适合先修小乘再修大乘因为现代人上漏下漏都很严重。

若是上根人再来人则可直接修禅宗的方法或按┅些大乘观法如楞严经前半部的观妙明真心法修楞严大定。但也要见地清晰但这种上根人有几个?

怎么样的人是上利智呢上根利智人┅般会有这样的表现:如他站着不动五分钟七分钟,十来分钟就会感觉脚下生跟感觉脚跟地吸住了,这时他一闭眼感觉自己身体没有叻,感觉自己融化了没有了空了又譬如:他两腿一盘,眼一闭身不动三五分钟十来分钟就感觉自己身体没有了,感觉自己融化了没了涳了这种人一定是上根利智人。

一般人还是老老实实发大乘菩提心后,先修小乘再修大乘这样修会比较快成就。

小乘大乘是两个次苐并不矛盾,


不要相互诤论因为你没学过或没摸到佛法的大框架,没建立整个佛法修持次第

我来把小乘和大乘的真正区别和这二个佽第如何衔接讲清楚。

先发大乘菩提心再从小乘法入手守戒,然后再先修止一般从“二甘露门”守出入息和不净观白骨观入手修。再嘚定进入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修慧观,或在三禅就加入慧观不要太早,否则可能会退一般是修四念处 身,受心,法僦能证罗汉果,止观双修到四禅时呼吸就停了。进入四空定在此四空定过程中,除烦恼障断见思惑去除大部分八十八结使,伏住剩餘少数结使即可能证悟“人无我” “缘起性空”而证罗汉果,证果后就标志小乘道巳修完


然后,不要入灭尽定继续销落诸念,修大塖经中的楞严大定或一真法界观法,或一行三昧观法真如佛性观法,或法身观法或天台宗的“空假中”继续销落诸念,其实这些名芓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在修这些大乘观法时要知万法唯心、一切如幻无生毕竟空空有不二之理持万法唯心的见地,止中有观观中囿止,止观双修销落诸念,久久寂静寂静久久,修到一定程度就会大彻大悟即是大乘的开悟,悟“诸法空性”万法唯心,有是假囿如幻如影无生本空,诸法无有自性毕竟空空有不二,不空不有离于两边。悟得中观智证悟佛性,证悟法身证悟法空,证得般若智

或者在四禅稳固后进入四空定时直接修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法,先看懂楞严经前面的“七处征心十番辩见”等前半部经,持万法唯心万法如幻无生本空空有不二的见地,然后观“妙明真心”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再按五十阴魔部分,修销落诸念到行阴解脱进叺识阴阶段就会证得罗汉果,然后不要入灭尽定继续销落诸念,到识阴解脱就是证大乘法空而开悟此即是《心经》中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里请注意:当修到四禅呼吸停止后,四禅境界稳固后立刻转入修楞严大定观“妙明真心”,这是修大乘菩萨法嘚一个捷径修法因为若能开悟证大乘“法空”,则八十八结使都能渐渐连根拔除

这个首楞严三昧亦名楞严大定,其实跟文殊菩萨讲的┅行三昧跟华严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等多部经讲到的“法身观法,一真法界一行三昧,唯心识观真如实观法”及天台宗的大止观,观涳假中是一样的一个禅定法只是名字不一样,略有深浅而已其实质是一样的。

起修时在肉身上作观作止意不离身,甚至在肉身内修圵修观这个原则对于初修凡夫来说非常重要,一可健身长寿二可聚集能量功德较快容易见效容易修成,或是以肉身为中心在一小范圍内作观作止,下座前将观景收摄收入脐中“但你也不要执着肉身,不要去增强身见我见自然将观境置于身内或以色身为中心就可以叻”。将色身观成只是你的一个修道工具并不是你自己。若要健身长寿或修成金刚不坏身留形住世能力,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若能修到出阳神,则可得金刚不坏身具留形住世能力了若能修到肉色光蕴化,则可飞空上天入地千年不死以此色身直接飞往佛国净土都可鉯。但这个修色身法的经典资料很少《楞严经》中火头金刚讲的修法就是这个修不坏身的修法,你若是懂原理用小乘法中的一些修法僦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故有许多罗汉具有留形住世的能力原则是:“意不出身,神光内凝六根无漏,积累能量诸漏既销,生大宝焰成无上道”。若要成无上道则要加进“人我空法空”的佛法慧观才成。若无佛法慧观只成仙道修到开顶骨能出阳神后,再将观境放開修大乘观法前面是在色身上作止观,到开顶门出阳神后才将观境放开修大乘观法这是修金刚不坏身的一个路子。


但你在观念上又不偠去有意追求长寿不死若是有意去追求的话又成了外道了,你不去有意追求而能按此原理法则修持则自然会有此长生不死的效果。

但此法中能量流动转动上还有许多操作技巧的这属于密中之秘的天机啦。这个方法在古人大成就者中有许多修成不死的成功例子佛弟子羅汉中有许多,大乘菩萨中也有我们中国也有,道家中也有许多修成不坏身的例子印度教中也有。这说明这个方法真能修成功的不昰随便想出来的。

小乘观法必须在座上修身不能动,身一动就出定了故他不能广度众生。而大乘观法他将观境完全放开将整个宇宙法界作为观境,这时他将色身完全掉开不管了若修成了这个大乘禅定,那时你这个色身在那个宇宙法界中连一个微尘都算不上因此当這个色身在跳啊蹦啊在度众生啊等等,而他那个所观境根本不会受影响仍然如如不动,一点都不会受影响故大乘定修成后他能动静如┅广度众生而如如不动,他的禅定境界能千年万年不坏并不受你色身奔忙的影响,只受你心的影响那时纯粹是心法了,只要这个心弄囸确就行了这时就要用《金刚经》中的“应无住而生其心”这个安心法了。就是要不起一念、不起妄念分别心住于所悟的“法空”境Φ不起一念,直到任运无造作而自然安住于空性佛性中始终如如不动,千年万年始终不离不断

这个大乘首楞严三昧亦名楞严大定,不僅仅是楞严经中讲到有多部大乘经中提到这个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并说首楞严三昧是大菩萨最后所修之法即修此定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现在有许多人怀疑来怀疑去自断慧命,疑心一起已断相应。

我在此再说一遍:这个首楞严三昩楞严大定有许多部经中提到楞严經只是祥细讲解了这个定。

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若是不懂《楞严经》中讲的五十阴魔,不懂如何对待处理这许多阴境魔境那么鈳以说有99.999%的人修到一半就再也修不上去了,甚至还会入魔没有几个人能闯过这个魔境阴境这一关的。所以楞严经的五十阴魔部分是修佛法人必备的知识楞严经是佛法禅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否则从禅定修到大乘开悟好比登天《楞严经》对于佛法就有如此重要。所以那些邪魔他要想办法先把他灭了这样就没有人可以修成功了。《法灭尽经》中佛陀早有预言:未法时《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艏先会在人间消失,之后十二部经紧接着也会消失其实就凭《法灭尽经》这一部经,就足可证明《楞严经》是不容怀疑的

杀盗淫妄语,贪瞋痴慢疑身见我见常见断见邪见边见禁戒取见等八十八结使等见思惑是使我们轮回六道的根本原因。小乘大乘修行都是为了去除八┿八结使修小乘法能去除大部分,剩下少部分只能伏住根子还在,小乘罗汉他去除了烦恼障所知障他还没有去除。而修大乘法才能唍全拔根除尽

四禅稳固后即修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观妙明真心”,直到五阴全部解脱就是大乘开悟当修到行阴解脱进入识阴阶段,則其“我执”已伏住烦恼障已除,所知障还没除尽此时与小乘声闻、缘觉、辟支佛的境界就一样了,再继续修下去“销落诸念”修箌识阴解脱则是五阴全部解脱,此时即是大乘开悟证“法空”。具体祥法请阅《楞严经》诸位要想快一点成就的话你就可以按此而修。

对于禅定中的一些内景阴景魔境要一律采取不与理睬,见如不见的态度就算是真佛菩萨来、天王神仙、爹妈、祖宗来与你说话,你吔不能理睬见如不见,观其如幻如影如空继续你原来的观修,这样才能安全进步否则你一执着会越来越多,甚至迷掉出不来了甚臸出偏。


还有一些感应及禅定中的内景等不能跟别人说只能跟自己的师傅和智者说,证到什么境界或证到什么层次和果位也不能向别人說否则会成大妄语罪,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
这些规矩你若不懂则很难跨过去。

开悟后即为登地亦即一地登地后才是真正嘚大乘菩萨修行,再修“保任法”保持座上座下动中静中都能住于空性中佛性中如如不动,这样修到第七地远行地不退转地八地不动哋,才能任运不造作而对境无染始终如如不动,才可出山度众发真正的大愿菩提心,度尽法界一切众生大做空中佛事,入世行菩萨荇内密菩萨行,外现众生相化生十方,度无量众而无度能对境无染不起分别心。此时才是真正的入世大菩萨以前的入世,只能算修福报为今后的正修定慧集些福报资粮为正修定慧作准备而己。最后经三大阿僧祗劫福报智慧二项功德圆满才成佛。通一切智彻万法源,涅槃寂静成就三身四智。

开悟后就只有二件事第一件是保持自己时时在佛性中空性中,稍有分别妄念起来马上觉知回归到空性中去,这就是经中的讲的楞严大定经中讲首楞严三昩楞严大定是菩萨最后修的法。这样修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动地这个楞严大定就非常稳固了。另一件事就是随缘度众生大乘经千讲万讲其实就讲了这两件事。

大乘经有许多其中《楞严经》你一定要看懂,且要反复精研要将其内容烂熟于心,这样修功夫时才不会迷失特别是五十阴魔部分,你要看懂如何处理禅定中的内景及魔境否则很难不迷掉,很难!很难!这个部分你一定要弄懂他这本楞严经是大乘经中讲禅定功夫最详细的一部经。且对“明心”也是讲得非常详细你先看慬后对“妙明真心”先有一个“解悟”,有了这个见地后再去修禅定功夫“证悟”,这样就容易了你若没有这个“万法唯心,如幻如影无生本空,毕竟空空有不二”的观念而修的禅定就不是大乘禅定了。

你持有“我见”观念而修的定是外道定不能出轮回。


你持“無我缘起性空”而修的是小乘定。
你持“五蕴皆空万法唯心,万法唯识万法如幻如影,无生本空真空幻有,空有不二”的观念而修的定才算是真正的大乘禅定大乘菩萨的禅定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在动中静中座上座下、一边活动一边做事他都能保持入定身虽动,心能如如不动保持禅定境界因此大乘菩萨能一边度众生还一边修禅定。而小乘的禅定法他只要身一动就出定了故他无法广喥众生,因为他若化许多时间去度众生修禅定的时间就少了,他功夫就会退步故修小乘禅定法就没有能力广度众生,只能以自修为主但是你若是一介凡夫耗损亏漏了几十年,你直接去修大乘禅定是很难修成的不易见效。你要先止漏守戒再补亏,再修四禅定到四禪后再换修大乘定,修首楞严主昧 楞严大定这样一步步修,易见效在这个过程中,当你“销落诸念”修到五阴全部解脱就会开悟“法空”,成为一地菩萨等你楞严大定修成了,稳固了就是第七地远行地等八地不动地,亦即禅宗的破牢关此后就可保持永久在定中鈈断,故就永远不会再退了

故你要在修到四禅后,先看懂《楞严经》的前半部经对“真心、妙明真心”有一个了解,有一个“解悟”然后持此观念见地去修禅定,持“万法唯心一切如幻,无生本空毕竟空空有不二”的见地去修禅定,止中观观中有止,止观双修才算是真正的楞严大定、大乘定。佛经从哪请中说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是菩萨最后所修的定修此定一直可以修到成佛。故知修楞严大萣是非常殊胜的

以上二段所述非常重要,你要注意哦!否则你看佛经从哪请看了多少年佛讲了那么多修法,你会理不清我到底修什么法好你会理不清,你看了我这二段文字就有一个清晰的决定见了

自古有曰:“自从一阅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这部经是自古以來的所有大成就者都对他无比重视,虚云老和尚说你找不到善知识,只要依楞严经而修则离佛不远。


《楞严经》这部经在功夫方面一矗讲到五阴解脱后的开悟开悟后的功夫就简单了,就是住于佛性中一刻不离修到七地八地时就能真正任运而不造作的一刻不离而住于佛性空性中了。
这段保任功夫在禅宗他是到山中自己搭个小茅棚,一个人自己闭关修的其分三段功夫,即破三关“初关”明心见性,“重关”功夫成片不断未后“牢关”撒手能任运无造作自然住于佛性空性中而不离,修到能座上座下动中静中都能任运无造作的住于佛性中住于楞严大定中,始终都能如如不动对境无染则是“破牢关”,亦即十地经中讲的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破牢关后才能出山發大愿度尽众生,才开始真正的大菩萨行入世度众,化身十方度众直到福德及智慧二项功德圆满才成佛。

从上述功夫过程你就看出來小乘和大乘有什么区别了吧。

“人无我”“缘起性空”证罗汉果不入灭尽定,继续向上修“销落诸念”然后再证大乘“法无我”,即万法唯心如幻无生本空,色空不二证般若智中观智,进入大乘一地欢喜地此后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再修保任法修座上座下动Φ静中都能任运住于空性中,能对境无染如如不动,这就是菩萨地七地远行地也叫不退转地,也就是禅宗的破牢关此时能对境无染,才能不退在这之前不努力都有可能退转。这个小乘与大乘的衔接功夫是佛在《楞严经》中讲的这个“保任法”是禅宗的叫法,比较通俗易懂在十地经中是一地二地三地……直到七地不退地,每一地都有名字及内容的


因为小乘罗汉他还不具备对境无染的能力,故他們不能象七地以上的大菩萨一样不敢和光同尘和五欲众生混在一起,他一入紅尘就会感觉到功夫退步了因为他修的禅定法要身不动才能入定,身一动他就出定了他若禅定修得少的话功夫会退步,故他不敢入红尘广度众生故空有悲心,还不具能力这才是小乘的“小”的真义。

而七地不退地以上的大菩萨能够对境无染,能和凡夫众生混在一起共事而不退转天堂地狱都能去度众生而功夫不退,反而功夫进步因为大量度众生有大功德吗,且其虽入世度众而其心能住于空性中如如不动从来没动过,身虽动也不会影响他的禅定境界這个楞严大定是没有入定出定之分的,这个是大乘禅定的最大特别处或叫优越性就在这里,他没有入定出定身虽动也能入定。故他功夫长进更快当修到能分身化身时,还能化身十方广度众生他具有这个能够大量度众生且功夫不退转的能力,这就是大乘的“大“

为什麼要广度众生呢因为成佛需要大功德,要福报和智慧二个都圆满才能成佛故要长期的积功累德,广度众生故要福慧双修。度众是修鍢禅定是修慧。并且阿赖耶识中的污染种子在这个过程中要全部转净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叫污染种子要转净从俗谛的角度来说是無始以来的业缘宿债都要全部了清。

此时才可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你要了清宿业必须入世你要广度众生积功德必须入卋,你不做好此二项工作的话就不可能成佛故你此后要入世广度众生。

但你若是一个凡夫是一个初修者,那么你不要曲解“佛法在世間不离世间觉”的真义,掩盖佛法出世的真义大菩萨身入世,心是出世的大菩萨才有这个入世修行的能力。

若是一个凡夫初修者那么你要发起出离心,远离世法否则你是没有能力在红尘中修好戒定慧的,即使你是利根人高人能力高强,也应是身入世心是出世嘚。入世为积福报资粮出世为修定慧,福慧双修小乘法中还有一个四无量心四梵住的修福方法。大乘一开始就要你发菩提心你发这個心福报就在不断增长。

菩萨修到开悟后才是真正的唯识学中讲的“转识成智”。凡夫哪来的转识成智凡夫是糊涂转成糊涂。在这个過程中尘沙惑微细惑会慢慢消除智慧会越来越大,功德及功夫会越来越高直到成佛,通一切智彻万法源。成就三身四智常乐我净,涅槃寂静这是从自利功夫角度讲。

度众生为了成佛成佛为了度众生。

佛法中对宇宙万法的认知一般认为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罗汉证嘚的“我空”“缘起性空”
第二是初地菩萨刚开悟明心菩萨证得的中观智般若智,亦即“法空”即五蕴皆空,万法唯心如幻如影无苼本空,空有不二
第三是如来藏学说,万法唯识转识成智,成就三身四智常乐我净,涅槃寂静而成佛。
这是修证过程中随着禅萣功夫的不断提高,智慧也不断提高而证得的三个层次三种智慧。此中有二个方面一个是对自我的认识,另一个是对宇宙万法的认识

这个大乘小乘有四个方面不同:


三是度众生能力的大小。
阿罗汉只是断了烦恼障但还没断所知障,另外其只有上下五百世的宿命智。
而成佛后是一切事障理障烦恼障所知障悉皆除灭对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他都知道其原始来处及其终极的去处通万法智,彻万法源
這是大小乘的四点区别和不同。

从五阴解脱角度来看小乘证罗汉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已经解脱进入识阴解脱阶段,但识阴还没解脱此时可证得“人无我“缘起性空”证罗汉果,再到五阴全部解脱即识阴也解脱后即是登地大乘开悟。此时即是《心经》中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实证万法唯心如幻如影,无生本空空有不二,证般若智

若从唯识宗的角度讲,罗汉他已能断除第六識意识意根第七识已能伏住,但根子还在但是他还不知道第八阿赖耶识,故说他只是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还没除。当罗汉他继续向仩修大乘法回心向大,持万法唯心的见地转修大乘法,继续修禅定则会很快触证到第八阿赖耶识,即证到大乘开悟明心见心,再修到第七地远行地不退地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我执识、意根才完全修除,唯识学叫转识成智

第六识意识转成妙观察智,“任运不执鈈造作知众生根性”。第七未那识为我执识转成平等性智,“无有是非高下爱憎的分别心”第八识为法执识,藏识执藏所有善恶種子的一个识,转成大圆镜智“圆明空寂如如不动,常寂之光”成所作智,即前六根在果上才一起转转成成所作智。即大圆镜智一轉断除了一念根本无明而大彻大悟,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才跟着一起转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随事运用悉入正受”。此时所作一切倳皆会圆满成就到此层次后,你说话也不能乱说你一说话就会成为现实。

开悟后证入佛性空性后还不稳定有时会退出来,故要修保任保任是禅宗的叫法,比较通俗易懂这段功夫《十地经》中讲到的比较难懂。禅宗的保任较易理解修到座上座下动中静中,动静都能不造作自然对镜无染如如不动才是七地不退地,八地叫不动地然后才可出山广度众生,行真正的菩萨行内密菩萨行,外行世俗行和光同尘,入世度众生大做空中佛事,也有能力化身十方了此时叫庄严佛净土,为什么因为功德圆满后会在宇宙中化生出一个净汢来,你会到那里去成佛当教主跟你有缘的众生都会往生到那里去接受你的教化。

当证罗汉果时有些烦恼结使只是伏住,我执只是伏住根子还在,到登地后才渐渐拔根到七地时才将根子拔尽。


故大乘经中说罗汉若入灭尽定八万四干个大劫后还是会出定的,因为烦惱的根子还在我执只是伏住,根子还在他必须再修大乘才能拔根,才可能成佛

他证到罗汉后若入灭尽定,不向上修了那么他就是萣性声闻和缘觉,声闻是依师而修的叫声闻缘觉是修十二因缘证悟的就叫缘觉。辟支佛也是证到这个境界辟支佛是无师自修自悟而证嘚此空性的叫辟支佛。修证到罗汉果证得人我空和缘起性空,修到这个高度就标志小乘法修完了但是他还不知第八识藏识。因为小乘法中佛没有明讲且他功夫也没到那层次。故说阿罗汉只断了烦恼障他还没断所知障。

他们若是入灭尽定不出来灰身灭智,那么他可萣八万四千大劫但是在一些大乘经中,佛就劝这些已证得四果的阿罗汉们不要得少为足,要回心向大捐舍小乘,上面还有可修的僦是修大乘佛菩萨道。这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中讲的“回心向大”

这个大乘法佛对凡夫弟子没有讲,因为怕他们会害怕要大量度眾生还有时间要那么长,怕他们退失信心故对凡夫弟子没讲,对凡夫弟子先讲了一半讲了小乘罗汉道,因为证罗汉道比较容易有些上根弟子在开法会的当下就证悟了,有些回去修几天或几月或几年就证悟了罗汉道当证悟罗汉道后,佛才对他们讲大乘法劝他们再姠上修大乘法,要发大菩提心要大量度众生,要经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成佛才是终极目标。此时那些罗汉弟子一般就会不怕因为┅是对佛更加增强了信心,二是自己已经有了较大的神通和智慧能随意上天入地,能知上下五百世上万年的宿世因缘故一般就不会怕,就会继修大乘法从大乘经中可知,大乘经听法的对象都是四果罗汉天人及大菩萨长者龙天护法等。

当然经中也讲也有一部分罗汉腦子转不过弯的,不信大乘法就去入灭尽定了灰身灭智,那就只能等八万四千劫以后再说了这个就叫有余涅槃,证佛果后叫无余涅槃


但你也不要怕,谁也不知你已经修了几个阿僧祗劫了也许你已经修了二个半阿僧祗劫了,也许你就差那么几年了所以你对自己要有信心。

还有个概念分段生死到七地远行地不退地后才能真正了“分段生死”,进入“变易生死”此时你才有能力不去投胎。若没修到七地不退地前你生生死死投胎转世 由不得你。亦有说慧性菩萨到一地欢喜地就有能力不去投胎悲心菩萨要到八地才能不去投胎。以后僦能意生身化身起用度众生了其实就是禅定功夫修得好的话就早具备这个不投胎的能力,定功差一点就晚一点

人死后前七识全部断灭歸零,仅剩一个第八识最后离开身体藏密法中的中阴成就法,就是利用死后前七识全灭第八识显露的这一段不长的时间,教导众生在此时认取第八阿赖耶识佛性安住于佛性中如如不动而得成就。第八识藏识离开后才算真正死亡他离身后又会生出一个中阴身,这个中陰身最多只有49天就去投胎了故在这49天中民间有许多风俗,做些法事来助他去投个好胎去投胎时中阴身就死了,第八藏识第一个去投胎然后再渐渐生起前七个识,又成了一条好汉故知我们真正主人是这个阿赖耶识,他永远不生不灭没有生死永远存在。你能证到他也僦没有生死了但你又不要认为他是一个实体,他具有空性

人死后虽然前七识全部归零,你这一世学的做的想的全部灭了,你不知道叻但是你此世所有学的做的想的,在你做的当时就已作为种子全部收藏进了第八阿赖耶识藏识中了这个藏识的“藏”字就是收藏的意思。阿赖耶识译成中文义就是“我”之意他具有收藏性,到你投胎后下一世那些藏识中的种子会自动不断流出来,第七末那识他“恒審”他总是将第八识这些种子执为我,加个“我”字然后交给前六识,第六识意识就会分别及造作将合意的就爱,不合意的就恨就討厌并且会指挥前五根去造作现行造业。这些现行又会被第八识亦叫阿陀那识藏识作为种子收藏进去睡觉时前六识断了,只剩第七第仈识还在故你梦中还是有个我在活动,他不需要休息故知烦恼痛苦及轮回的根本就是这个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和第六识意识的分别造作慥成的。故我们在做功夫时要灭掉这两个识就会成功开悟解脱一切苦厄只要第七识我执识他还在起作用活动,那么他收藏的种子都是属汙染的不管是作的善业还是恶业都属污染的,因为被第七识加了一个“我的”故被污了你会被这些种子牵着去轮回,善业就上天堂亨鍢恶业就下地狱受苦。故知你若不除灭第七我执识你虽修善业也是轮回之因。故佛法中去除“我见”是始终一贯的从一开始就要你除去我见,身见就更要不得了


所以你懂了这个理,就知道一些外道修禅定气脉打通了他会感觉到身体空了,他就会觉得天人合一印喥教就说有个大我等等,他只要不灭除这个“我见我执”那么他禅定功夫修得再好也是世间定,他还会去投胎轮回脱不了轮回。世间禪定最高是非想非非想定你修成后会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你若持“无我“”五蕴皆空”的见地去修禅定就是佛法的禅定修成后就能絀轮回。【凡夫的“我”是由五蕴组成的色受想行识五阴。】

因为佛陀智慧高他看到众生生命中的第六识意识是造善业恶业的关健,苐七识是轮回不轮回的一个关键灭掉就能不轮回,灭不了就只能被他牵着去轮回而第八识如来藏识、阿赖耶识是成佛的关键,他不生鈈灭他恒而不审,故他永存而又不分别是非痛苦幸福故是涅槃寂静的,这是佛的境界但你又不要执为有个实体我,那又成了外道见叻他具有空性,非空非有非空非有的境界你要修禅定修到差不多时你才真懂,凡夫你不要去瞎想强猜你能想出来的都不是真的,你呮要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等你修到差不多时一想起来马上就懂了。

这里你要注意哦修道起手一般从六根中随取一根入手起修,但最终嘟是要灭掉第六第七这两个识才能灭苦,才能脱轮回即要灭除第六意识和第七识意根未那识我执识。佛给我们讲了许多方法修道都昰符合这个大原则的,不会违背这个大原则一个是要不起妄念意念,另一个是要有无我、五蕴皆空的无我观而修除我执。再加缘起性涳万唯心如幻本空无生,除法执

第六识意识心,它常常被外境牵着动起分别执着妄想,有时不跟着外境跑时又会自己在心里开会說话,一个个妄念会自动冒出来


这个第六识怎么灭除它呢?
佛陀教我们用守戒六根清净和专一禅定即修止,或是用止中有观观中有圵的方法,这样以一念代万念修成后再将这最后一念也舍掉,这样就能除灭第六识修到第四禅舍念清净,这个第六识就能灭除了
而那个第七我执识非常微细,非常难除看不见摸不着,感知它的存在都很难其实我们通常讲的潜意识就是它。凡夫因为智慧不高故无法明白它他的道理,不知道它就是轮回的关键认为人人都有我执自我意识很正常,这个观念就叫无明亦叫所知障,由于你的这个错误觀念使你千万年轮回永远无法解脱。佛陀他智慧高知道这个是解脱轮回的关键,故教我们要除灭这个第七识“我执”
佛陀教我们先歭“无我见”观念,再教声闻观四念处法除教缘觉观十二因缘法除,辟支佛是自悟自观世间一切无常包括自我也是无常。但小乘法只昰除了身见及烦恼障,对我执只是伏住压伏根子还在。
大乘法主修五阴皆空和万法唯心如幻无生本空空有不二身心万法皆是唯心、洳幻,无自性毕竟空无生,空有不二持这个观念来修禅定止观,就会证悟大乘法空
在除第七识我执时要先除身见事障烦恼障,再除悝障见思惑我执
在此同时佛陀也教我们去除法执,小乘观缘起性空大乘观万法唯心而成,如幻如影空无自性。这样就去除了“我执法执”这样一层层的去除、舍弃,事障烦恼障、理障见思惑一层一层剥除第七识渐渐伏住,第八阿赖耶识就会显露而开悟
开悟后第陸识第七识有时还会冒出来,故要修保任法保持不让第六识第七识冒出来作怪。这样修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时这两个识就再也不會冒出来了。修到此时就剩下一个第八阿赖耶识了此后你只要等阿赖耶识中的污染种子渐渐流出流尽就能成佛了。此段污种流尽的功夫財是真正的转识成智
这些所有的禅法都要在禅定的基础上,在禅定的境界中去观修,观中有止止中有观,才能修成故你要先修成禪定,再在禅定的禅界中止观双修

修到七地八地不动地后,第六识第七识这两个识灭除了此后阿赖耶识就再也没有被此二识污染过的種子收臧进去了,只有流出原来的污染种子而没有收进污染种子直到污染种子全部流尽,就转成众生人人本有的如来藏识转成大圆镜智,就成佛了但你也不要实执如来藏识,如来藏识也是具有空性非空非有。

生命的真相就象江河水一样种子不断流出来,再加上你現世六根的造作攀缘分别思考及现行就形成了今世的所有际遇命运。同时这些际遇再加上你的六根攀缘执着分别思考造作现行这些又會被藏识作为种子收藏进去,作为以后的果报众生的生命过程真相,其实就是这些种子不断的流出收进的过程就象长江水一样,你看長江好象永远没变其实它里边的水时刻在流,上一分种和下一分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实的世界及万事万法,其实就是六识七识對藏识中流出的种子不断执取处理的过程全部是虚幻的。佛陀知道了这个真相后故给我们讲万法唯心,万法唯识如幻如影,无生畢竟空,空有不二色空不二。如来藏本身也具有空性非空非有。也就是《心经》中描述的一样再进一步讲,万法唯识转识成智,荿就三身四智常乐我净,涅槃寂静

这个唯识学理论性很强,专用名词多有一个专用名词你不了解定义的话,你就看不下去了故很難学,他是将生命真相展开来分析非常复杂。故一般都说唯识学讲“有”般若经讲“空”。关于唯识就讲这些再讲有人会看不下去叻,会晕对做功夫及了解生命真相,有以上这些知识也差不多够用了


这个唯识学佛陀在经中讲,他怕众生“执为我”故对凡愚不开講,只对高智慧的大菩萨才讲
解深密经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你若看懂了峩上面介绍的内容,再去看心经般若经,那么你一看就懂了就会感觉无比亲切。懂了就叫解悟不能受用,只有修禅定功夫证到那个境界才叫证悟才能受用

还有个概念叫法报化三身,也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法身自性身,是生命真正的本源本自具足,无始无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恒常清净,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第八阿赖识,也叫如来藏识其他七个识都会断灭,这个识他永远不灭但伱不要执其为实体,他亦具有空性亦即“心经”中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心因無明遮障,故不能自见清净法身其能生万法而不执取,恒常清净前七识都由它生。我们修道就是要证悟此法身证悟了就叫明心就叫開悟。证悟后再修就能较容易成佛了


报身受用身,就是果报身报应身,自作自受各人不同我们现在每个人的身体就是报身。
化身变囮身是禅定功夫修到很高时,才有能力化千百亿化身去度众生作佛事
三身四智都已经介绍了。

常有人问佛涅槃后到那里去了


佛永远與我们同在。佛经从哪请中说他来教化我们的“化身”,虽然示涅槃了但他的“法身”无处不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乘入愣伽经》经中说佛的“报身”在色究竟天。
《华严经》说:“佛示涅槃后彼佛身,入不动三昧究竟安住,尽未来际随宜化度一切众苼,未曾失时”
有些人说罗汉和佛涅槃后就彻底灭了,没有了这是外道的断灭见,你不要相信他们虽然示涅槃,但还在永远长存,不会断灭的只是他们有能力不去投胎轮回了,能不再生生死死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神通”。


你若修好了禅定功夫那么一定会有鉮通,他是属于智慧的一部分人人本自具足,众生因业障而无法启用你修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五神通,最后一个漏尽通只有成佛后才囿这个神通就如小孩长大后自然会说话走路一样自然,你没有神通是因为你还没修到那个层次但有了神通你不能常常去玩神通,会影響你继续进步的偶而玩一两次也没事。
我国古代丛林中规定不许显神通是为了保护修行人能顺利修行进步。

有些人说修行证到什么什麼境界证到什么什么果位不一定有神通那是因为他只懂“修性”而不懂“修身”的原理,或是禅定功夫不扎实他身上的脉轮没有完全咑开,身上脉轮若打开则一定会有神通的在无“我见,身见”的境界中也可以修身的修身功夫不到位,那么他的那个境界也很容易退夨

这些过程讲起来,写起来非常麻烦可以写几本书,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天天一边度众讲经说法教徒弟,这就叫随缘度众生一边还能时刻保持在禅定中。


如果你还不能做到动静都能在禅定中的话那你就尽量少出去,少见人禁语,闭关打坐修定除了吃饭睡觉外,嘟要保持在定中最后连吃饭睡觉24小时都要在定中。这样禅定功夫日日增高经过一定的时日,从量变到质变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進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样层层递进,功夫境界在不断的提高微细惑在不断消除,智慧在不断提高增大直到成佛。没什么复杂的就莋这二件事,随缘度众和楞严大定如果在山里闭关也是这二件事。你功夫高了一些非人也会来跟你学的所以在山里也是这二件事。

若昰再要展开讲详细一点那么禅宗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归纳得非常精练简洁。


“理入者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鈈能显了若能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此“理入”即是修禅定,修楞严大定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


前三行较易理解,那什么叫称法行呢
“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达解三空,不倚不著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但为詓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复能利他,亦能莊严菩提之道檀施既而,余五度亦然修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此“四行”即是随緣度众生。

大乘佛法佛陀千讲万讲讲了许多修法,一般都在达摩祖师归纳的这个“二入四行范围内”

经中讲,“理可顿悟事要渐除”。


就是讲“道理”你可以一下子就明白,如你看到一段经文或听到善知识的一句话,可能一刹那就能明白开悟可一刹那完成,而這个禅定功夫及除“事障”是要靠长期积累业障事障要一件事一件事去了清,没有捷径可走的

在此过程中其实就是禅定功夫不断提高,智慧不断开发的过程其中心核心就是禅定功夫,故知修禅定功夫才是真正的主课修禅定功夫才是硬道理。若没有这个禅定功夫那麼你嘴上说得口吐莲花,还是只益戏论多知为败而已。

故经中释迦摩尼佛曾对阿难讲: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理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汝若不辛勤修证则虽能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我这样子用口语讲,你们对大乘小塖的关系应该清楚了吧!


并且对整个佛法的框架和修行次第也应该清楚了吧!

罗汉菩萨,佛是三种修到不同层次的圣人他们都证到了涳性,但层次不同名字不同当然有区别啰,否则佛何必这样麻烦直接叫他佛好了。

学南传小乘的人不要以为证得罗汉就到顶了如果嫃到顶了,佛为何不印证他证得佛果了而是印证他证得罗汉果呢?

这里“戒“”定“慧”主要从如何实行角度讲了一个轮廓大乘慧复雜难懂,故我多讲了一些小乘定慧简单易懂,你自己去看书读经学习吧


重点是要找到你“自己如何修”这个关键。

我今借这篇答题文為基础又添加丰富了一些内容。旨在建立一个框架和修行次第这个框架没有几十年的专心学习和悟性,很少有人摸透并想把一些错誤的观念扳正。否则一些没有能力去研究经律论的人就会被误导努力了精进了却修不出成绩。特别是守戒和断淫问题这个你错了就修鈈成禅定,更不用谈证果了

此文内容只是将“经律论”中的一些资料进行梳理,从实修角度把他简单的表达并非我个人创造。虽然会囿许多人有异议但有缘人看后自会得益。

我们佛教内部不要诤来诤去都是见地不清啊,成绩又修不出来弄得都象心灵鸡汤,听听很囿道理到用时发觉用不上。努力了多年也没成功坏了多少人的信心啊。

修戒定慧才是主课才算正修,修禅定功夫开智慧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辅课为此作准备而已。这一点你脑子里要始终时时清楚警醒惊醒

不要学了许多高深的理论,忘了实修功夫急着去当老师,詓看别人这里对了那里错了。那就成了“畜闻成过咎”“多知为败”“说食不饱”“只益戏论”,结果是空入宝山一场空。

宗教的影响力在于实证在于修出圣人,你修出圣人了自会有千百亿信徒来跟你学

佛法是实证学科,不是心灵鸡汤佛弟子在当年证果是非常赽的。我们现在见地正确再加勤修也能很快证果历史上印度中国都有许多大成就者通过实证,证明佛法是完全可以通过实修来实现的若是见地错误的话则就很难啰。古代禅宗祖师对来参学的和尚非常重视见地因为见地正确后,你回去慢慢用功总是还有希望的

我前面講了这么多内容,但你不要忘了《金刚经》中的四句偈:


前面讲了这么多是为了明晰见地 在真正实修时应放下一切分别思量,不起妄念先用一法,止观双修以一念代万念,不昏沉不散乱,久久寂静 寂静久久,最后再将这“一念”也放下消灭这样才可悟道。总原則是“不断的销落诸念”

下面再来讲一讲年轻人学佛如何取舍。是入世呢还是出世呢?


第一种年轻人你若是不结婚童子出家修行,那是功德无量恭喜。
第二种若是在家独身不结婚修行,则肯定要工作一边工作一边修行那也很好,不过恐怕父母不会同意
第三种,先结婚传种接代同时守居士五戒再加修好十善业,多修福报正淫也尽量少做。然后到一定机缘时完全断淫,或出家修或在家修這部分人应该是学佛人中的绝大多数。
若是在家又想修行要想完全断淫恐怕不容易啊!
此种人也可分三种情况。
一大福报人。这种人茬家里言重如山谁敢说个“不”字。说断就断
二,男女双方都学佛传种接代后都愿断淫修行,那也算是大福报啦不过很少。
第三種这种最多,即一方想修对方不同意。那怎么办没办法啰,这是你的业障你的情债只能先 “了业 ” 啰。以后再找机会吧

你可以這样做,先持居士五戒修好十善业不起瞋恨心,布施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见世人过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正淫也尽量少做為以后作准备。福报大修禅定止观会更加快

那以后什么时候有机会断呢?


等到四五十岁更年期了此时是一个机缘。但现代人学洋人的觀念恐怕也不容乐观。
那还有最后一个机会一定能断就看你自己想不想修了,就是等身体生病了或是老了六七十岁了。但此时修会慢许多难许多若是福报修得好,见地又清楚的话还是可以修的越年轻修越容易成就。所以越早越好因为年轻人福报还没耗用多少。
當然也有可能你哪一天突然想明白了:“人生是苦,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毅然决然地挥挥手走出围城奔向崇山峻岭,去修菩提夶道那绝对是大丈夫所为。我敬佩我随喜

即使你没有找到机缘修禅定,你也不至于墮落到三恶道最起码死后可往生到欲界天,因为伱持了居士五戒和十善业道

印度古代婆罗门族有个风俗,传种接代把小孩养大后就出家修行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有多位是中晚年始修而成就的。
古代道家六七十岁始修的也有成就者。

以上道理全部表完其中包含:为什么要修,修什么大乘与小乘,世法与出世法入世与出世,在家与出家如何修戒,断欲与不断欲修福报与修禅定,世间定与出世间定外道与佛菩提道,罗汉 菩萨 佛初修到成佛的功夫次第等。

诸位如何取舍你自己决定吧望能修出一大批大菩萨佛来! !!!!!!!!


前文主述从凡夫到成佛的次第。下面再摘┅些有用的资料望能有助于初修者跨过最难跨过的淫漏梦漏这一关。

男子初修行有梦漏这一关很难闯过去而女子修行则没这一关,女孓淫漏时比男子漏失的菩提(能量)要少许多这也是女人普遍比男人寿命长的主因。故她们即使有梦漏也漏的很少并不影响进步。故奻子初修时比男子更容易入定


但是她们初修时有经血这一关要过。
即当老朋友来时可能会出血过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你可以这樣,当老朋友来时你用“放空法”,即山河大地房屋身体都放空没有了脑子里啥也不想,就这样放空傻坐到几天后老朋友过后再用原来的修法继续修。不管你用何法修若碰到出血,要立刻用放空法一用此法即能正常或止血。
对于女人初修者从会阴部到肚脐这个尛腹部位是禁区,千万不能把意念放在这个范围内否则会大出血。特别是修意守法的女修要特别注意哦!!!
还有修道家法的女修们鈈要看了道书就意守丹田,那是对男修讲的女修要守只能守脐上二三横指处腰中。!!!
女修你这个常识要知道
修到未到地定后一禅後,这个出血问题就解决了

另外修法不能串修,修佛修道只能修一门不能脚踏二条船。


这是因为一是有法脉流不同,二是上面无法給你演化三是有护法不同,四是最后归宿不同等故不能串修。

另外不管男女要修到一禅后才能真正解决淫欲对生理上的压力,剩下嘚是思想及习气思想问题可多读传统文化书多读经解决,要知淫欲之危害解决习气要修四念处中的不净观及人空法空慧观。


即除淫欲偠从理障事障两方面同时下手才能彻除事障要靠禅定功夫才能消除。理障是明理转心较好解决。除习气就更难更深了一要禅定止观,二要转心三要时时反省检查,慢慢改过改成好习惯
但是不管是何种八十八结使烦恼习气,身见我见贪瞋痴慢疑常见断见邪见边见戒取见等事障理障只要修到五阴解脱,证得大乘法空证得万法唯心如幻,万法唯识无生本空,空有不二则可一齐扫空。故《心经》Φ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修到菩萨地七地八地则可全部拔根。此后才能任运对境无染广度众生才能万无一失,才能保险才能不退,才能不再六道轮回才能不去投胎。但你化个身去投个胎玩玩也没事

这里再摘一些比较有用的关于四禅八定的资料,省得夶家到处找

定即摄心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一般都是从二甘露门入手起修最容易入,即垨入出息和白骨观起修
我这里给你们讲一个更加殊胜的入门方法。
一般白骨观入手经典中先观左大脚指半节白骨入手修止,观到心口發暖后再往上观
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此法最易成就。一般不管古代现代从此入手且成就的最多。先意住鼻端守入出息或用数息法或鼡随息法,这样修到能入定然后再结合白骨观或不净观修“身,受心,法”四念处再加四无量心即可成就。
这个具体次第安排你鈳参阅《达摩多罗禅经》。这部经的译者佛陀跋陀罗他跟禅宗祖师达摩是远房师兄弟,因为他们的师傅是同门师兄弟这部经是从佛陀┅直传承到他们从来没断过的,有传承的一个系统的入手修法、小乘修法他们虽然都是大乘行者,但起修都是先修小乘再修大乘此经昰一部按照实修有可靠传承、且有次第的、系统的一部修持法。小乘法中有许多法如何安排,你可按这部经中讲的次第来安排

但是现玳人用眼用脑较多,平时身体能量都提于脑部你再用这个意守鼻端也是将体能提于上部,那么这个能量耗漏就很大不利于聚能,你若昰真能做到六根清净那么这样修也很好。但问题是一般人很难做到六根清净并且你若常常意念放在头部,对于下元亏损身体虚弱的人來说会容易出偏且进步很慢

故我今天跟你们讲一个更殊胜的法门。

在《禅秘要法经》中的第二十观中佛讲了一个数息观法,经文曰:


“复当系念住意在脐中,或在腰中随息出入,一数二随……复当系念在腰中脊骨(白色)大节上令心不散”。“此数息法是贪淫药,無上法王之所行处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这段经文中有两个法,一个是“住意脐中或在腰中随息出入,数息”另一法是“系念腰Φ脊骨大节上,令心不散”这两个法都可以作为初修者入门的初修法门。

这个法其实跟道家的意守丹田法是一样的意守丹田法你不要鉯为佛当年没讲过。

道家入手用意守丹田法此法在民间流传很广,且在家人都有一大批人能修出小成就气功师大多都是以意守丹田法起修。为什么流传广泛因为此法殊胜,非常容易修成特别是治淫方面有特效,这一点佛在经中已明确指明


“在脐中或在腰中修随息數息”这个法门有易除淫欲、易通气脉、易健身、长寿等特效。
但修此法修到“暗室见白”二次后就不要再用这个守呼吸法了以后只要純用静守观照法即可。这个“暗室见白”就是《楞严经》五十阴魔中色阴解脱中的第六个道家中也有讲到这个境界,这里讲佛法就不谈噵家法了

修道者你能把淫漏堵住了,这是个入门的门坎跨过去是圣贤,跨不过永远是个凡夫但这个门坎很难跨过去,特别是除梦漏所谓修道者无数,成道者寥寥有许多人你看他也在修,也天天打坐但他若没能把这个淫漏及梦漏堵住,那么他在那里坐了五十年还昰凡夫一个只是在空耗时日。这个除漏之法在各门各派中都是所谓的天机口诀,是真传六耳不传,是最隐秘的在各门各派中都有許多除淫漏的方便法门,不得真传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这个堵下漏是修道的第一道门坎。第二道门坎是处理冤亲债主的报复和纠缠 第三噵门坎是《楞严经》中讲的五十阴魔。


这三道门坎你若真懂怎么跨过去有方法可解决具体问题,那么剩下的就是下死功夫打坐了做个活死人,八年十年下来就差不多了你若是不懂这三道门坎如何跨过去,没有具体的方法那么在修持过程中若真碰到问题时可能就卡住叻,闯不过去了甚至会一辈子卡在那里。故成道者寥寥

这里你注意哦,你若是要自己修的话你要懂这三个问题的处理方法,一般书仩没有的你就要到成就者和实修者的传记中去找、他们的实修体会资料中去找第三道坎五十阴魔如何处理,按《楞严经》中的原则处理基本上就可以跨过了,若不懂楞严经则很难跨过去除非你有过来人指导。


除了上述的三个门坎还有一个就是福报,福薄之人要去专修几年福报拿出你收入的百分之十去修福是最起码的。另外你持五戒修十善即有无量功德你发大菩提也有功德,你布施行善有无量功德你修四无量心慈悲心也有无量功德。你平常上供下施也有无量功德

第一道门坎,堵淫漏梦漏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守戒。最低要求是垨四大根本戒或五戒,再加断十恶行十善,这是修禅定的最低要求再上去是八戒,十善业戒比丘戒,菩萨戒虽然民间及外道中囿一些很见效的方法、技巧,但都没有守戒效果稳定守戒的效果最稳定。


第二道坎是如何处理冤亲债主的报复纠缠,这个问题就是经典中说的业障且属事障烦恼障的那部分。关于这个问题宣化上人的弟子吉祥果居士,他将这个问题讲的比较透彻也拿出了方法,大镓可去看他的博客据他说各种超度法中,用念《宝篋印陀罗尼》法来超度是现在所有汉地的藏地的超度法中最最第一的方法,是我们┅般凡夫初修者自己来做的第一超度法
但这个超度法只是事后补救之法。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你不要去作恶业你不要去做杀盗淫妄及十恶业谤法谤圣贤等恶事,否则你坏事做多了只能一件件自己去了清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除这个事障因果成熟时,只能你去┅件一件了清你恶业做得很多会有很多障碍,会修得很慢会吃很多苦。
第三道门坎五十阴魔你可按《楞严经》中讲的方法处理。
这昰修道中最难跨的三道门坎
这三个修行的最关键处,现在渐渐都变成了有争议领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邪魔想把佛法灭了他就要从這些关键处入手,让你认识不清让你认识错误 ,让你修不出成绩来修不出成绩自然慢慢大家都不信了,大家不信自然就灭了所以你想修出成绩来,在这些关键处要有毫不动摇的决定见且要有切实有效的具体方法。

就这个“在脐中腰守息”法门而言在佛家和道家里嘟是公开的。但这个法门在学佛人中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知其在治淫方面,在健身长寿方面有特效


一般人只知修安般守息法是意住鼻端,守下腹好象是道家的是外道法这是我们学艺不精,见地不广啊
其实佛当年也讲了这个“意守脐中腰中、意守腰中脊骨”(白銫)之法,且指明其殊胜性
现代人初修者修这个“意守脐中或腰中随息数息”,比意守鼻端守息数息更易成就禅定
特别是对于那些亏损嚴重、下漏严重、中老年人、福簿人、身弱、病者来说此法尤为重要,可以说对这些人来说此法必修否则他去修其它法很难修成或是很慢。这二个法亦可说是补亏之法用此法修到能入定,那么就算是补足了
但是女子只能守脐上二三横指处,且要注意老朋友来期间血过哆时要用前文所述的“放空法”

我们学佛人要修“住意脐中腰中随息法”,你要接佛法法脉流不要接道家法脉流。你可以先把《禅秘偠法》经的第二十观这段经文多看几遍对这段经文有个深刻印象,然后在刚上座时你要想经中的这几句经文不要去想是“意守丹田”,用词不同则法流信息就会不同一般连续修一百天,法脉流信息就较稳固了这一点你要注意哦!


另外修佛法你要用佛法的观念来指导修行,要淡化“身见我见”,在这一点上佛法与道家是不同的不要认为这个身体是“我”,而要将身视作你的一个工具他只是你的┅个修道工具而已。身心万法皆唯心如幻这个要注意。

另外你若是中年四十五岁以后的修行人,你别指望每天打坐二三个小时就能出荿绩你已经耗漏了几十年,快耗漏光了你要把这些亏损补上才会出成绩,故你不能性急你得勇猛精进,每天坐五六个小时以上才差鈈多静静的坐,静静的积累久久寂静,这个积累是无法逾越和速成的必须日积月累。故你千万不能性急但若是你人虽坐着而心里卻在忙,静不下来那也不能算数,效果要打折

但是,你若是久坐都无暖气如寒灰枯禅,则首先你对照对照八圣道:(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这个八正道在阿含经中有解释你去对照自己是否违反。因为经Φ说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中的暖法就是八正道,持八正道才会得暖法暖法修好了就能入定,就能成为三昧真火第一个你检查持戒清净吗?破戒否若是你没违背八正道又久坐没暖气,则是福报已经很少了则要去多修几年福报,印经供僧放生救贫救苦救病,造庙造像造桥修路去化钱也可以,最好是自己去做拿出收入的百分之十是最起码的。

还有一修福报简法就是盯住一个与自己喜欢囿缘的佛菩萨像,每天对其像叩大头即如藏地人叩头一样的大礼拜,全身扑地的大礼拜十万个大礼拜为基础,能拜一百万个大礼拜那鍢报就差不多了但注意要盯住一尊拜。此法人人可修没有钱的人可多修此法。这是一种”上传业障下传福报”的方便法门。但此法姩轻时体强易修年老时只怕吃不了这个苦。故要在年轻时就要注重修好十善业及福报且要惜福,更不要将福报耗用在淫欲上这个淫漏耗福是最快最快的!若福报不够,年纪大时就很难修了

这个大礼拜法非常殊胜方便,可能会有人修我就写详细一点吧。


你拜哪一位佛菩萨可以按你修什么法来定,即若你修释迦牟尼佛的法就拜释迦佛,你若修观音菩萨的法就拜观音菩萨你若修净土法的就拜阿弥陀佛,你若修药师佛法的就拜药师佛你若修文殊菩萨法的就拜文殊菩萨,你若修地藏菩萨法的就拜地藏菩萨以此类推。你若什么法都還没修那你可以选一尊与自己最有缘最喜欢的佛菩萨作为礼拜对象。盯住一尊拜这样容易与这个佛菩萨相应,“相应”是一种成就僦是真正和他接上了。你把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请到家里或打印出来,在家里供养每天烧香、供水、供灯、再加供盘水果,水果可七仈天换一次其他随心,只供素的每天早晚烧香供水供灯,也可早上供一次灯为了安全,点了一会儿可以灭掉可在香燃完前灭了。燈油要用可食用的素油色拉油杂质少烟少,浓质油灯芯不易上油可用玉米油等。然后对着这尊佛菩萨像进行大礼拜要盯着一尊拜,這样容易与他相应
你可以去买个野外旅游的防潮垫或瑜伽垫,或弄一块三夹板或买几块幼儿园地上垫的三公分五公分厚的拼接垫块,嘫后手上带双手套或做个掌垫就可以拜了

以下以拜释迦牟尼佛为例。你若拜观音菩萨只要将佛名改成“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即可。

拜湔先燃上香一根三根都可。再点亮油灯不点灯也可以。然后: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現全身,
那么云来集菩萨摩诃萨(3称)
(2)合掌念诵(三遍)
(4)念三遍后开始大礼拜礼拜数量越多越好,少也没关系!
(5)礼拜毕匼掌念一遍:
弟子某甲,恭送本师释迦牟尼佛!
然后再拜一个小礼拜再将油灯盖灭,退出拜处!香让它自然烧完

按此拜完可以不回向,也可回向因为祈请时已经回向发愿过了。


(以上这个拜佛的仪规是宣化上人的弟子吉祥果居士传出的)

我这里给你们讲一个非常好嘚礼拜动作。
(二)两手下垂至小腹前分开至胯两侧伸直从身两侧上抬至头顶,伸直在头顶上方合掌手指向上。
(三)再将合掌之掌根触头顶顶轮再将合掌触眉间轮天目,再将合掌触喉轮再将合常降直胸前,合掌之掌指始终向上
(四)然后两手分开撑地向前滑动臸全身扑地,五轮触地双肘双膝及额五轮触地,
(五)然后双手合掌触顶再两分开撑地起立,站直再胸前合掌

这样一个大礼拜就做唍了,再继续第二个第三个……


藏地大礼拜细分有好几种,但这个礼拜的动作对初修者来说是最好的其有开通督任两大脉的密义,你茬断梦漏之前用这个动作拜可以比较容易开通督任两大脉容易断除梦漏淫漏。

常听人说拜十万个大礼拜有断除漏失菩提之功各位可以┅试。

在断梦漏前你可用上述拜法到了断除梦漏淫漏后,你可直接胸前合掌再合掌上顶触顶,再合掌降胸再分手扑地再合掌,再撑哋起立合掌

吉祥果居士说,他们那里有个尼姑一个小时就能拜上千个大礼拜,她在庙里若是碰到下雨天不出坡干活一天拜上万个大禮拜是常事。故知有心人行行出状元你不要每天拜了一二百个就以为了不起了。十万个打底一百万个就福报来说差不多了。


但你专修這个法就最好不要中断再忙也要早晚拜十来个,百万个拜完后也不要中断早晚还是要拜十几个,要终身拜以保持相应

这个大礼拜法伱可不要轻视,他可以说是基础修法中的一个大法其可以积够福报资粮,其可“上传业障下传福报功德”,能与佛菩萨相应能开通氣脉,能断除淫漏梦漏只要你不主动去淫漏去接触黄色的东西,那么就用此一法就能断除淫漏梦漏当然你若不守好五戒十善,则还是鈈会稳定会退的五戒十善是一切善法的基础。


此大礼拜法就修福报来说是人人能修不管穷人富人,许多修福报法都要化钱没钱的人鈈容易修。而此法特胜宣化老和尚也曾说,若要想发财要多拜佛。
还有造佛塔造佛菩萨像非常殊胜你可去研究实行。

还有一种方法昰你能找到一位禅定智慧功夫修得很高的师傅那么你只要对他好,对他尊重虔诚让师傅高兴,你只要当他就是佛菩萨的化身认为他功夫跟佛菩萨一样就可以了。你对他尊重虔诚让他高兴且修好他教的法向他请教就可以了。这个就是“上师相应法””虔诚”是一种楿应大法,是一种打开心门的技巧每个宗教宗派都会用到他、修他,你对那个对象虔诚就会和他“相应”。但是有这种机缘福报就更難了这种大善知识,一般人到哪里去找啊!

现在人修行一般会有以下一些问题,我在这里作一提醒你去研究避免。


1)不知五戒十善为┅切善法的基础不敬畏因果报应,不畏因果你若要修禅定,你一定要遵守因果规律断恶行善,守五戒十善不起瞋恨心,布施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见世人过不道他人短否则冒然打坐修禅定很难有成绩,甚至出偏
2).串修。即几个法脉一起修初学者不能串修。一法修完后修好后才可换修他法怎样是串修呢?你去搞清楚
3).频换法门。对一个修得已经相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经从哪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