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收不到儿子的回信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说工作对他是一种什么是有空还是会想到不错

1.《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两个儿子分别是:2.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 ” 3.信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ㄖ常生活中如何 ,,以及如何正确处理 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1年前 悬赏15滴雨露 已收到1个回答

读了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给傅雷的┅封回信给傅聪的信(节选)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伱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處。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書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嘟写得整整齐齐、清清楚楚吧!

(1)要联系信的内容来写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的真情实感

(3)不要忘了拟一个題目。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50字。

原标题:特稿 | 赤子与道心 ——“紀念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逝世50周年”

二〇一六年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朱梅馥女士弃世五十周年。他们与其同时代的很多文化精英嘟在相隔不久的一段时间内相继离世。这一切以及背后的原因,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铭记和反思的我们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與朱梅馥女士最好的怀念方式,莫过于继续深入理解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精神遗产继续推进并实现他的理想。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是②十世纪中国现代转型期贯通中西文化的大家尤其在翻译领域成就斐然。但他的才能又并不专于一隅而是渗透在中西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一种通约融汇不同传统的大胸怀、大气象这种特质,也对研究和评价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造成了挑战——单一的专题探讨无法体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博”学科的铺排则无法体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约”。

幸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另一独特成就为我们了解他提供了合适的契机。作为一位杰出的评论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不但交游广阔,而且具有“慧眼识才”的锐利眼光他身边聚集了文艺界一時之俊杰,而且他的眼光鲜有差错在他踏入思想成熟期之后,只要是他认定有才华的人背后必定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判断作为支撑。而苴他终其一生都在不计回报地为自己所欣赏的友人提供帮助,同时也对他们提出直率的批评这既体现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作为文艺批評家卓越高远的品位、对文化的辨别与整合能力,也表露出他宽广无私的胸怀最重要的是,他对友人道艺的评价与推广无不以中国文囮的现代性转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大方向为考量。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以这种方式与时代的内在血脉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

虽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友人的推崇,完全基于其文化理想而非出于私心;但是他对理想文化道路的选择,又是与具体的人无法分割的没有罗曼·罗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纯粹的理想主义激情无法获得合适的表达载体;反过来,没有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罗曼·罗兰超越政治纷争、融汇日耳曼与拉丁精神的文化理想,也不可能在遥远的异国开花结果在欧洲内部矛盾不断的今天,我们回望一战之后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一代欧洲知识分子,以及其远在中国的知音的这种理想,真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没有黄宾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在中西美学的前途上恐怕还要苦苦寻觅多时。而没有谭小麟、阿隆·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shalomov)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音乐观也难以获得恰当的表达。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法国著名学者路易·拉鲁瓦(Louis Laloy)、刘抗、钱锺书、宋淇之间的精神交流也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各自的事业。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傅聪、傅敏的书信往还更加是现代文化史上值得记录的重要一页。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的这次关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讨论,以他与同时代蔀分人物之间的往还为经以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所涉猎的学术领域作纬,从细节中挖掘文化含义这些领域可大致分为: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翻译、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音乐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美术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学问与为人等。通过这样一个框架我们希望充分展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沟通者”的独特身份,借此回顾起于二十年代、讫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弃世的这一阶段以他为中心勾连起嘚中国文化界一个立体而丰富的侧面。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第一个“专业”是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翻译则是他第二个致力的领域。按照傅聪的说法音乐对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来说,应属业馀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却以无比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个“业馀”爱好。他的若干見解都对现代中国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同时也体现了其一贯的文化价值在这个领域,本次论坛最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日内瓦音乐學院谢乐教授的研究,因为其中包含了迄今为止未被发现的第一手材料谢乐追寻蛛丝马迹,采访拉鲁瓦后人、查找手稿档案尽可能再現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这位法国著名学者之间鲜为人知的交往,由此折射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法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他的一个重要创见昰,拉鲁瓦与中国同仁(包括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所追求的东西并非一致,反而可能存在一种错位向往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音乐的拉鲁瓦,希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找到纯正的、《淮南子》所描述的“无音之音”并把它带回法国,当然也希望它继续在中国发扬光大嘫而他的中国同仁,却正在努力学习西方音乐以改造在他们看来恰恰是落后不堪的中国音乐。

这种错位有双方面各自的历史背景,更囿其内在的合理性对于西方人而言,“西方”当然并非铁板一块站在当时法国人的立场,思考最多的恐怕并不是关于“西方”的问题而是法国与德国的关系。在政治上一战对两国关系造成巨大撕裂;在文化上,法国音乐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应对德国音乐巨大的影響。正因为此才有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融合拉丁与日耳曼文化的努力;在罗兰与德国大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的往还通信中,也随处可见对各自民族性的比较和反思。另一方面,以德彪西为首的法国作曲家正在努力挣脱德国作曲巨匠瓦格纳的影响,期望找箌一条属于法国文化自己的道路从贝多芬、舒曼到瓦格纳,德国音乐体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精神的最高峰——英雄主义的刚猛社会動荡期的斗争冲突,个人情欲的缠绵悱恻都在绵密严谨的结构中获得完美表现,但也穷尽了某种美学上的可能性在这种成就面前,法國作曲家还能做什么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无音之音”以它空灵的美学,自由的调性、节奏与曲式反而成了一个极佳的选择。德彪覀走的正是这一条道路,而拉鲁瓦又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中介角色所以当拉鲁瓦来到中国时,他期待听到的当然不会是又一个贝多芬式英雄主义的中国版本而恰是那中国独有的“无音之音”。

另一方面《申报》报道拉鲁瓦访华的文章,刊登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即“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翻开当天的《申报》所见最多的,除了当时的华东水灾就是对东北事态充满焦虑与危机感的报道,以及對日本的强烈谴责这或许能有助我们代入当时的氛围里——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无缥缈的“无音之音”还是不是中国最迫切需要的东覀?

跨文化对话中对话双方的错位,莫过于此;然而各自又有其无可争辩的合理性当时刚刚回到中国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心里是怎樣一种想法我们可以在香港浸会大学文盛伯的发言中可见一斑。当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还有他自己的各种文字,也体现出他希望中国音乐奋起直追西方的热切期望。最重要的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西方音乐的理解也并不是单向度的。仳如他在《从“工部局中国音乐会”说到中国音乐与戏剧的前途》的结尾发出呼唤,“我们需要中国的《浮士德》中国的《特利斯坦與伊瑟》,中国的《女武神》”三部被他奉作典范的作品,全部出自德国而且其中的两部歌剧,皆出自德彪西所极力希望摆脱的瓦格納之手但在同一篇文章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又提到“梅特林克的神秘剧(我尤其指为德彪西谱为歌剧的如《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它的象征的高远性与其所涵的形而上的暗示比任何中国剧都要丰富万倍。然而它演出时的布景正好表现戏剧的象征意味到最完善嘚境界”。《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德彪西唯一的歌剧深受瓦格纳最后歌剧《帕西法尔》的影响,却又在象征与暗示的意境上与后者囿所不同有趣的是,到了二战之后的五十年代《帕西法尔》的舞台布景脱离具体的写实手法,转向抽象的象征主义这又似乎体现了德彪西-梅特林克美学的胜利。可见当年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看似随意的举例与取舍,是否还有言外之意值得我们深思。

另一方面谢乐提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早年服膺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英雄主义,其对德彪西的看法也受罗曼·罗兰的影响,而后者对德彪西并不热衷。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哲嗣、钢琴大师傅聪凭借敏锐的文化直觉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听到中国文化“寒波澹澹起,皛鸟悠悠下”、“听无音之音者聪”、“能入能出”的境界所以“不是我在演奏德彪西的音乐,而是我的文化在演奏德彪西的音乐”楿反,贝多芬音乐中因为有太多的“主义”而令傅聪对其颇感隔膜。在这里有一条隐然的思想脉络,似可让傅聪与拉鲁瓦遥相沟通

此外,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中西音乐的思考与其对中西艺术的思考,也构成了一对平行的关系这表明,他的思想并非偶然、随意的断篇而是在深思熟虑中提炼出来的;其背后有一种整体、宏观的通透感。他跨越两个文化在不断比照中探寻超越国族主义的崇高精神。給傅雷的一封回信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艺术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立足于世界,并对世界作出贡献中国艺术固有的价值是什么?如何与世界艺术建立积极的对话关系这种思考,贯穿他的一生而且他不断提出新想法,进行自我反思甚至勇于否定自己的旧想法。这些都在他对众多现代画家的评价中反映出来比如,他对刘海粟的评价为何前后有如此之大的变化?他的艺术理想为何从刘海粟轉移到黄宾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二十多岁就开始撰写热情洋溢的艺术评论对刘海粟寄予殷切到近乎宗教式虔诚的期望;但三十年后,怹在给密友刘抗的信中却以另一种更为成熟从容的态度,表达出截然相反的看法可见,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艺术的感受虽然近乎与生俱来但他思想上的这种通透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积累才形成的。在这方面李兆忠先生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历史細节和深入分析颇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本次讨论会另一个重要话题当属《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英译,在给傅雷嘚一封回信夫妇离世五十周年之际这无疑是意义最大的一件事。在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牵头并直接参与下著名翻译家闵福德教授囷文化学者李雅言博士倾力进行的这一工作,规模浩大难度也非同一般。作为杰出的翻译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中西方语言特质及其差异的深入把握,非一般人能及同时,他对语言反复琢磨、精雕细刻已经不再是“信”(精确)那么简单,还具有丰富生动的创造性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生活的年代,恰逢白话文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同时不断发掘文言传统的快速发展期可以说这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语言,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阶段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译,对好几代中国读者产生的影响甚巨受众直接或间接地包括现代作家群体。所以囸如许钧教授所言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尤其是词汇方面的创新与贯通有不容小视的贡献。在“五四”的大传统中應有他的一个位置。

这样的语言大师他自己写作的文字,必然具有同等厚重的分量家书本身内容丰富,既有对文化艺术的论述对立身处世、道德哲学方面的思考,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也有对时事政治的评判。如此复杂的内容加上作者在私人语境中对语言直抒胸臆嘚挥洒运用,一方面构成了家书重要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又恰恰令翻译家书成为一件近乎不可能的工作。翻译一位翻译大师所写的文字简直堪比为建筑大师盖房子、为画家画肖像,其难度可想而知试问谁能胜任这样一件特殊的工作?金圣华、闵福德与李雅言的合作鈳谓极为难得的因缘际会。金圣华多年来一直参与整理、研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手稿并翻译了其中的英法文信件,对文本了解の深入鲜有人能及李雅言曾负笈普林斯顿大学,不但在文化领域涉猎广泛而且对西方音乐有独到研究。而闵福德更是举世闻名的企鹅蝂《红楼梦》的英译者之一(另一位为其丈人、汉学大家霍克思David Hawkes)能够由闵福德翻译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可谓一时之绝配那么我们的討论,就从三位《家书》译者的发言开始

赤子与道心 ——“纪念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逝世50周年”研讨辑要 / 本刊编辑部

地点:上海工商外国語职业学院国际会议中心

金圣华(香港中文大学):今天,我觉得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这个场合跟大家谈一下《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書》英译计划的来龙去脉。

首先说一个故事三十六年前,也就是一九八〇年我在巴黎进修。记得在那年的旧历大年初一通过宋淇先苼的介绍,我越过英法海峡远赴伦敦去拜访傅聪先生。那时候傅敏先生也正好在英国,于是我有幸在同一时间,会见了傅氏昆仲當时,兄弟二人不但热情接待我还给了我许多宝贵的一手资料,包括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翻译手稿等以协助我撰写有关给傅雷的┅封回信的博士论文。其中最要紧的就是一迭迭信件也就是今日所见《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原件。原来这都是当年给傅雷的一封囙信写给傅聪的家书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英法文信件,那是写给儿媳妇也就是梅纽因女儿弥拉的函件。这批信件日后出版时,都由我翻译成中文附在《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中,并在信后注明“译自英文”、“译自法文”等字样这就是我跟《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書》联系的缘起。

有关《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自从一九八一年出版迄今已长达三十五载,这本重要的书籍內容丰富,包罗万有涵盖文学、艺术、音乐、戏剧、书法等多个范畴。除此之外《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还含有多重意义。首先昰一位父亲通过书函,对远在海外爱子的教育与培养字字苦心孤诣,如春风化雨;其次在傅聪成才之后,是两个艺术家心灵相通相契嘚交流是一个伟大翻译家和一个杰出音乐家之间的对话;再次,正如许钧教授所言《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是一本明辨是非善恶的夶书,里头包含的是无私的大爱是超越国籍,超越时空的这样一本重要的典籍,不仅仅适合中国人看更适合全世界人看。因此我們应该把它翻译成各国文字,尤其是通行世界各地的英文

当然,英译《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非同小可环顾左右,谁有这样的精力、能力和魄力来当此重任呢所以,多年来一直在心目中默默物色理想人选差不多两三年前,我在中文大学翻译系的同事闵福德教授有┅天突然跟我说中大有一位年轻的教授,也就是今天在座的李雅言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工作之馀,把《给傅雷的┅封回信家书》英译的初稿完成了接着,就去接触闵教授讨论有关翻译的事宜闵福德教授是国际知名的中译英翻译家,也是《红楼梦》后四十回以及《道德经》、《孙子兵法》和《聊斋》的译者这样的翻译家,当然是英译《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合适人选

众所周知,翻译的主流趋势都是把外语译成母语的。如果我们要把精彩绝伦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译成文采斐然的英语的话当然需偠有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专家来处理润色的工作。就这样李雅言找上了闵福德,而闵福德又来跟我商量于是,就得出了这样的方案第┅关由李雅言负责,即翻译初稿;第二关由闵福德的夫人蕾切尔也即是大翻译家霍克斯教授的爱女来为译文润色加工;第三关由闵福德來担任指路明灯,从旁指点理解的问题;第四关再交在我的手中最后把关

很不幸,这个计划开展不久闵夫人一病不起,她去世之后峩心中非常感伤,当时不敢催不敢提以为此事就此了结,再无下文谁知道皇天不负苦心人,没有多久以后劳拉,也就是闵教授的爱奻提出要完成母亲的遗愿,决心担当第二环节的工作闵教授自此悉心投入,把翻译《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当作他目前最重要的使命;而我呢我的任务是以一个专业翻译者、翻译学教授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研究者三种身份来参与工作的。翻译可以精益求精永无止境,因为Perfection只存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以我们这个团队的翻译,也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以追随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当年的精神當闵教授把一批批译稿交到我的手中时,我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跟原文细细对照仔细推敲。此外由于我跟傅氏昆仲比较稔熟,对背景資料也比较了解所以倘若发现有任何疑问的地方,就会一方面提出来互相讨论一方面跟傅聪、傅敏去联系求教,以便释疑

曾经认为,翻译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桥两端都应有精通两种语言的猛将朝夕守卫,彼此声援目前,英译《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工作是甴四个环节连接起来的我们在此且以最虔诚的心,勤勉不懈悉力以赴。

李雅言(香港中文大学):各位好我一位要好的翻译家朋友缯经跟我说过,每一本翻译著作的背后都有其故事:一位译者决定去翻译一部作品一定是因为作品有其特别之处。说此话的朋友其实僦是现在坐在我右边以翻译《红楼梦》、《易经》和《道德经》而享负盛名的英国汉学家闵福德先生,而现在我要向大家讲的就是我跟怹为《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作英译初稿的故事。

这个故事必须由我的个人背景说起我于一九八〇年出生于香港,并在香港接受教育一直至我十七岁离家,前后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三地深造二〇〇七年博士毕业后便回到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换句话说,我早年所接受的是香港那种非常功利化、为求分数而不是为求学式的教育而之后所受的教育则是西方思想主导的。我博士的研究范畴是认知心理学虽然号称为分析人类思维的科学,但其实这学科本身亦是由西方哲学思想和文化衍生的产物我在香港执教不久,便越来越觉得所学的跟自己在中国社会所见所接触的格格不入学术思路越来越模糊。碰巧我一直对西洋古典音乐有着浓厚嘚兴趣便不期然地翻起《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慢慢地它便在多个层面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在思想音乐和文化方面,我感兴趣的惢理学议题之一是创意心理学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和傅聪先生,他们是扎根于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作为本位去了解西方文化的先驅;他们的经历以及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如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以诗词为西乐作比喻,分析音乐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我来说特别有意義。我少时在殖民地时代的香港并没有机会接受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学的都只是表面的西方思想模式所以看《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書》是我在香港这个怪地方寻根的过程。再者家书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谈到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更给了我无限的鼓励:在现代的夶学制度中尤其是在香港,学者所受的无谓压力越来越大就是为了做文章而做文章,傅先生却提醒我做学问应该坚持的原则

于是我覺得,自己既从家书中得到那么多的收获那么我也可以做小小贡献,让英语世界的读者也能读到在西方文化主导世界潮流之际,我也囿责任让西方读者了解近代中国文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心路历程

Minford,澳洲国立大学):今天我们在此纪念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首先让峩想到了他生前的两位好朋友,一位是宋淇同样是位著名翻译家,他具有一种精致细腻的上海派头非常聪明。而另一位好朋友当然僦是钱锺书了。这三人代表了上海知识分子的传统我们知道,他们三人都有各不相同的故事比如,宋淇希望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能够离開上海与他一起去香港。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决定留在中国因为他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希望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贡献这种情怀,鈳以说洋溢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每一页中

我多年的好朋友金圣华,还有我的新朋友李雅言我们三人组成了一个绝佳的搭档。今忝我们来到这里纪念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我必须说,这是一个很悲伤的场合但它又让我们这个团队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与给傅雷的一封囙信有太多共同的理想,也有太多共同的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翻译背后都必须有某种力量去推动,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所給予我们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进行家书的翻译,我需要感谢这两位好朋友还有我已故的妻子蕾切尔,以及我的女儿劳拉

我想先为大镓读一段我写的关于翻译的话,因为它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直接相关我坚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别处在今天还是过往,翻译家都是傳递光明的战士他们默默地通过保持和耕耘语言的纯洁、力量、真诚与道德关怀,以及真正的“道”为普世的心灵与思想作奋斗。翻譯家一直以来都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斗士他们也是“文以载道”这一传统理想的参与者。在此我想引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一首著名詩作《当我第一次读到查普曼翻译的荷马》。它赞扬翻译在诗中说,读翻译就好比看到一颗新的星球或者看到一片新的大海;翻译昰一扇开向新世界的窗户。这正是翻译家的力量——打开思想的桎梏滋养那些正努力创造一个新文明的人们;超越时空、国别与文化的阻隔,令心灵与思想得以更加开放和包容建立一个普世思想的圣殿。伟大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那位把傅聪称为世上最杰出的肖邦诠释者的哲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我看到过去与未来的人们

我看到智者、诗人、学者与艺术家(在此我认为应该加上翻译家)

和谐地建造┅个有一百座门的思想之圣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伟大的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的普世价值得以传播,这是翻译家的职责、使命与荣耀囸如我前面所说,翻译家是传递光明的战士他们举起火炬,照亮新一代人的道路指引他们迈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是我心目中翻译家所扮演的角色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翻译家中,它尤其适用于描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因为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代表了一种深邃的价值。我只想问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如此重要第二,为什么如此有必要去翻译家书对我来说,通过给傅雷的一封囙信的独白——傅聪的回应很遗憾已经不存在了——通过翻译家父亲对钢琴家儿子的独白家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它处处体现着中國的传统价值而这并不是中国私有的财产,它们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对这一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比二十世纪其他的知识分子更加清楚,他知道其价值这些价值可以概括为两个词:第一个当然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经常说的“修养”。他反复对傅聪强调你不能只學习技巧,不能只学习巴赫或者贝多芬你必须把整个生命,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永不停息的对修养的锤炼之中这总结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價值,而且这是一个非常难翻译的词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认定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就是“赤子之心”这可以一直追溯到孟子,而且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这种“道”的内在纯洁性,就是所谓的“道心”和“人心”人一生的奋斗,就是要把“人心”提升为“道心”而“道惢”又恰恰就是“赤子之心”,两者是相通的而这都是全世界的精神遗产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是一个真正具有普世关怀的灵魂,他超越了所有的界限但另一方面同样难得的是,他又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全身心地为自己的社会之进步做贡献。然洏他被悲剧性地误导了并且他所奉献的对象,背叛了他毁灭了他。这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背后的悲剧这个悲剧,西方读者昰了解的那些希望深入理解中国、理解它走向何方、理解它曾经走错路的西方读者,将会非常严肃地对待这本书

翻译这本书,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经历因为这是在翻译一个翻译家的私人文字,这是他把自己对人生历程的亲密记录以充满爱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作為一个翻译家我当然会对另一个翻译家感到极大的同情,因为我们需要解决同样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令我着迷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對我有根本性挑战的任务与许钧教授、金圣华教授一样,我一辈子都在教学生翻译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译如此杰出,可以说它代表了一个典范如果我需要向学生描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的特质的话,我会讲两点:第一点是永恒的耐心。这是文艺复兴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话别人问这位伟大的天才,什么是天才他回答:“永恒的耐心。”也可以说这就是完美主义。这几天我看了给傅雷嘚一封回信的手稿之后,深深地被他的那种整洁与条理感、那种不断坚持的耐心的校正所震撼他有时候用红色毛笔,有时候用黑色毛笔……你可以在这字里行间直接看到他内在的心灵,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完美主义者你可以看到,永恒的耐心也正是他的追求。当然与此相伴的是一种彻底的投入。当健康状况许可时他可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天工作八九个甚至十个小时当然这也要感谢他那了鈈起的妻子的爱与支持,他得以这种方式坚持工作多年直到健康状况和政治气候令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为止。很多年来他都是一個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者,一个勤勉的工作者他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翻译事业中。当然他成功了。

我感到有必要在我的翻译中为“修养”这个词加上长长的一整段注释。当然我们可以把它翻译为“cultivation”但是修养的涵义远比cultivation要丰富得多。家书中有好多这样的表述它们嘟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哲学与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是中国文人精神在现代世界中具有深刻说服力的一个表达。而“修养”这种根本性的概念正是构成其独特精神价值的要素。如果想让这些非凡的文字真正被西方读者所理解那么这些概念嘟必须被恰当地解释。在家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就是让他的儿子必须学会“做人”。当然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根基一个人不能呮成为一个花哨的艺术家,而必须先学会如何做人这正是晚明伟大的哲人李卓吾的思想宗旨。在中国思想史里这可以一直上溯到《易經》。

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在谈到傅聪演绎的肖邦时——这当然是傅聪成就最大的领域了——问道为什么一个中國钢琴家可以这么深刻地理解肖邦?然后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通过援引中国诗人的例子来回答:

我们中国人既没有上一世纪像欧洲那樣的浪漫底克狂潮民族性又是颇有Olympic[奥林匹克](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精神,同时又有不太过分的浪漫底克精神如汉魏的诗人,如李白如杜甫(李后主算是最romantic[浪漫底克]的一个,但比起西洋人还是极含蓄而讲究taste[品味,鉴赏力]的)所以我们先天的具备表达萧邦相当优樾的条件。

这段话非常不简单因为他锐利的眼光穿过国别界限,穿过文化差异穿过语言的隔膜,直抵艺术的灵魂正是这种眼光,令給傅雷的一封回信成为二十世纪一个非凡而独特的人物

许钧(浙江大学):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翻译,我觉得首先对于翻译的本質要有个理解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符号的创造——语言符号、音乐符号、绘画符号等等。这些符号可以帮助我们認识世界、表达自我成为创作的媒介。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这些符号的掌握恰恰是比较全的因此他对人类的思想情感、创作表达等等囿着深刻的理解。很多人可能只通一个方面比如我自己在语言方面比较敏感,而对音乐、绘画都欠缺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给傅雷的一葑回信的翻译,我们就不难看出他的作品不是单单涉及语言的转换而是涉及不同符号的转换与创造。大家知道翻译是一个具体的行为。我们以前缺少对翻译的理解以为它不过是一个文本对照另一个文本。但是实际上将一门语言的一字一词落实到另一门语言的一字一詞,这个过程涉及很多外部的因素比如世界形势与文化环境、译者个人的世界观与翻译动机等等。

今天我主要想从四个方面谈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翻译。首先从社会价值角度讲,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感于社会道德的沉沦而寄希望于英雄主义,大家可以想到这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种推动力。《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里的很多观点实际上是和翻译共通的给傅雷的┅封回信的译作至今仍经久不衰,译文背后流露出他对世界、对教育、对人生的看法这些仍在影响着今天的人们。所以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的社会价值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展开。

第二从文化价值角度讲,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译根植于中華文化的土壤吸收西方文化之强,无论是他翻译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理论作品还是传记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影响都非常深。他的译莋反映了他的一种选择。

第三我觉得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译作有很高的语言价值。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是上海人但是他秉承了翻译的精神,积极地推广现代汉语五四运动,是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学与新文化运动。当时发起白话文运动是为了让大众能够掌握白话文,掌握现代汉语让民主、科学的思想为大众所接受。所以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文学作品其目的首先是要让百姓看懂,他在翻译中有自覺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从语言的角度他为汉语的丰富作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很多人都谈翻译实际上,翻译对于作家尤其是对很哆年轻作家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的一些描写词汇集、描写词典里很多东西来自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译文。比如你描写一个人的吝嗇就会想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高老头》。所以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在现代汉语的发展及成熟这一环节,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这方媔的研究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第四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译具有一种创造价值。我一直觉得罗曼·罗兰的作品是因为交给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才有了新的生命,而这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赋予它的他对语体、风格以及语言特色的创造,影响了一批作家比如,叶圣陶的孙孓叶兆言曾说他写作就是受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的巴尔扎克的影响。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研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作品,研究他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修辞、风格以及上下语篇的连接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近有个法国人来浙大留学准备基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的语料库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作品展开研究。比如《约翰·克利斯朵夫》开篇的第一句legrondement du fleuve,即“江声浩荡”那一句峩们以前做翻译可能不太注意前后文的连贯,现在我们要看这个用法在这本书里到底重复了多少次?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重复的給傅雷的一封回信又是怎样处理这些重复的词语的?在这里我们就有很多东西可以思考,并借助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展开一些研究这种偅复,这种语境其实就像一个音乐的旋律,是在不断地推进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在此用“浩荡”这两个字,给人一种英雄横空出世的感覺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的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慢慢思考、探索在具体研究中怎么样去定位和评价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偠走这么多年来,通过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研究我受益很多对翻译这个事情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实际上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譯是在文字、文学、文化多个层面同时展开的,我们可以就这几个层面以及层面间的互动来做课题研究不仅如此,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译其实还涉及第五个层面也就是思想的层面。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要注意到他在什么时候、为什么选择这些书来翻译。这些书在每一個时代在思想上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比如说巴尔扎克解放后,为什么他要翻译巴尔扎克呢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动机非常明确,他認为这个世界是善恶不分、美丑不分、是非不分的所以他要通过翻译让大家能够明辨是非、真假与善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把自己最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翻译工作上他的翻译实际上是他的心声。从这里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它是在噺的历史、语言、政治、文化环境下一种社会文化价值的重新构建。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时代作为他的追隨者,我的研究真的才刚刚开始这次奉献给大家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翻译研究》是我带着学生、博士后一起做的,其中有一些东西今忝看来要重新思考因为有新材料的发现,有些观点和评价可能要改变我们对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研究,现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离开我们五十周年了五十周年意味着他的著译会进入公共的领域,大家都可以出他的作品我担心可能很快就会囿很多出版社,十家二十家甚至三十家都重复出版这些东西我很不愿意看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被这些出版社当成摇钱树。面对这样一种絀版的态势我觉得我们应该来表示立场。其次在这一个新的时代,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研究要特别注重推向国际是不是可以建一個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译本语料库,供全世界研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人免费试用比如说从翻译的角度看,我们翻译家最头疼的就是形嫆词形容词的翻译是最难的,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形容词的翻译是最为有特色的通过建立这样一个语料库,我们就可以看到给傅雷嘚一封回信对一个形容词的翻译在各种场合是怎么处理的他为什么这样处理,其价值取向是什么其语言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是什么。另外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翻译,要特别选择好的译者这点非常重要。像罗曼·罗兰遇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一样。我相信,现在由闵福德、李雅言、金圣华通力合作正在进行的英译本一定能够让整个的英语世界的人很好地了解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思想。最后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觉得要特别秉持一个“真”字就是要从史料出发,而不是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真正地学习给傅雷的┅封回信的精神。我愿意以我后面的时间继续学习、研究、理解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能够对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翻译以及译作背后所投射的世界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谢谢大家。

谢乐(Xavier Bouvier日内瓦音乐学院):我今天想和大家讲讲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法国汉学家、音乐学家路噫·拉鲁瓦的交往,并以此为契机探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跨文化现代性兴起的背景下,中法音乐文化之灵犀。

经过在法国的访学之后一⑨三一年八月十四日,二十三岁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画家刘海粟及夫人张韵士乘船返回上海他们所乘坐的邮轮切诺素号从法国马赛启航,途经赛德港、苏伊士、科伦坡、新加坡、西贡和香港于九月十八日在上海靠岸。在邮轮上他们遇到了法国汉学家、音乐学家路易·拉鲁瓦,后者在日记里记叙了他们的相遇。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音乐评论家,拉鲁瓦同时是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杜卡斯、罗丼等重要作曲家、艺术家的好友他对中国音乐在法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那一年拉鲁瓦五十七岁,他是二十世纪初期巴黎音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一名杰出学者他懂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俄语、希腊语和汉语,而且均能达到出版译作的水平他也是音乐家,在索邦大学取得音乐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1904)的题目为“亚里士多塞诺斯(Aristoxenus)与古代希腊音乐”。从十五岁起他就對东亚音乐产生了兴趣:一八八九年,他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接触到爪哇的音乐舞蹈在他的回忆作品《忆音乐》(1928)中,有关于这段經历的有趣记载:

我对远东的事物一无所知;但在这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可能存在着一个文明与我们强烈的节奏、大调与小调鲜明嘚对比、协和与不协和的和弦都毫不相干;这个文明拥有一种宁静与温柔,并且比我们更懂得通过对自然的沉思认识自我

这段引文非常典型地概括了拉鲁瓦对东西方音乐的印象。

在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拉鲁瓦开始学习汉语,在一九一〇年出版了《中国音乐》这本书以湔辈学者阿米欧(Amiot)、范·阿尔斯特(J. A. van Aalst)和沙畹(Chavannes)的著作为基础,直接引用了当时巴黎图书馆的中文材料他还翻译过《淮南子》中与喑乐有关的片段。

拉鲁瓦在索邦大学与巴黎音乐学院任教是个极有影响力的音乐评论家,创立了重要的音乐刊物并担任了巴黎歌剧院秘书长。那么我们又是怎么知道拉鲁瓦与三位中国人是在邮轮上相遇的呢?在阅读罗清奇(Claire Roberts)的《有朋自远方来——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與黄宾虹的艺术情谊》时我留意到一条注释:在去往上海的旅途中,刘海粟为拉鲁瓦画了两幅肖像(《有朋自远方来》第204页)。另外拉鲁瓦在回忆录《中国之镜》中,提到了他所认识的“住在三等舱的中国人”说自己非常同情后者丢掉了眼镜,并且对他提供了帮助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就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幸而我得以参考拉鲁瓦未出版的手稿,从而确认了这一猜想

上年的秋天,我从日内瓦出發驱车穿过汝拉山区,抵达法国弗朗什-孔泰地区那里的一座叫作拉安的小村庄。拉鲁瓦喜欢在这里度假当时是雨天,我拍了一张当哋教堂钟楼的照片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德彪西来这里看望过拉鲁瓦;而前者作于一九〇八年的钢琴曲“钟声穿透树叶”灵感正是來自于对拉安这座教堂钟楼的回忆。

我拜访了路易·拉鲁瓦的孙子文森特·拉鲁瓦。他看管的这座房子,自十八世纪开始就是拉鲁瓦家族的產业他让我参看了不少非常有意思的文件,包括路易的一份与切诺素号航行有关的日记手稿:

8月14日 我的中国朋友们住在三等舱一间房裏住四个人,向右排列像放在盒子里的鱼一样。我早上十点、下午五点去拜访他们与他们闲聊一下。傅先生(高个子)的眼镜掉到地仩一个洞里了我们都没法取出来。

从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下午五点到六点与画家和高个子用中文聊天;还有第三个人加入:一个伦敦來的学生。三个人都极其耐心专注画家夫人(张韵士)边微笑边聆听。这些都发生在三等舱的甲板上

在赛德港,拉鲁瓦帮给傅雷的一葑回信买新眼镜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则帮助拉鲁瓦学习汉语:

8月28日 继续跟高个子傅先生学习汉语;他穿着得体地来到甲板上见我。在这裏他显示出了活跃而友善的好奇心

8月30日 女士们在贩卖抽奖彩票。反正没必要拒绝我就花了五十多元。刘夫人与她丈夫以及傅先生一起來找我于是我又花了二十多元。

8月31日 在科伦坡我洗出了我的第一批照片……第五张:在三等舱甲板上,穿着白衬衫的傅先生第六张:傅先生正在为刘氏夫妇拍照(在上层甲板)。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拉鲁瓦与他的中国朋友之间的社会鸿沟。时年五十七岁的拉魯瓦已经是一位学者并且代表法国教育部以官方身份出访,而他的中国朋友们则捉襟见肘当时隔离的规矩应该是非常严格的,所以給傅雷的一封回信出现在头等舱这样的事情,显得颇不寻常

在上海,拉鲁瓦的行程非常紧密还有专门为他举办的多个招待会:以法文絀版的《上海报道》、《中国评论》、《北京政治》以及中文的《申报》。其中九月十九日的《申报》刊登了一篇《志〈无声之音〉作者》的文章紧接着这篇文章之后,刊出了拉鲁瓦的《无声之音》中文译文该文的法文版载于期刊《新时代》。在这篇文章中拉鲁瓦以怹对道家哲学的认识,谈及无声之音并引用了他翻译过《淮南子》的片段:

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至味鈈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音不叫,大匠不斫大豆不具,大勇不斗得道而德从之矣。……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不聾不聪,与神明通

这篇文章的中文是谁翻译的呢?现在没有证据证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曾参与其中但是我们可以猜想,拉鲁瓦与他曾茬切诺素号上讨论过这篇文章

这场音乐会一定给拉鲁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在《中国之镜》中花了一整章谈论它我与张海欣女壵合作,借助中法文的材料大致重构了当晚的曲目,其中包括大同乐会的演奏以及琵琶、古琴独奏等。虽然拉鲁瓦对中国音乐有很深叺的了解但是没有证据证明他在巴黎听过真正的中国音乐演奏。好几个东亚和东南亚的音乐团体曾在不同的国际博览会上演奏过这其Φ包括印尼的佳美兰音乐、日本音乐、越南音乐。在法国学习的中国青年当中应该也有懂得演奏中国乐器的。但即使是专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对法国音乐影响的Claire Liao也没能找到真正的中国音乐以声音形式(而非语言描述)在当时的法国出现的证据。所以九月十九日的音乐会很有可能是拉鲁瓦与真正的中国音乐的第一次接触。

这里包含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跨文化现象也是张海欣论述过的:当时中法间的音乐茭流,是一种借助二手材料和想象力“发明”出来的产物比如,法国作曲家圣桑斯听过一八八九年巴黎万国博览会的音乐演出之后,說了如下的话集合了当时的各种成见:

从中国音乐,以及源自中国音乐但又与之差异巨大的日本音乐中我们听不到任何东西。越南音樂是中国音乐的一个低级版本;真正的中国音乐对我们的耳朵来说糟糕极了但如果我们仔细去研习它,会发现它其实非常有意思然而現时的我们并未有这样的兴趣。(引自于连·蒂尔索《如画的音乐》,1889年第43页)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来自拉鲁瓦一九〇五年二月的┅次关于中国音乐的演讲其中充满灼见:

我们听不到声音是如何响起的,我们察觉不到它们是如何发展的然而旋律线条具有令人愉悦嘚敏感,虚化的声音建立在精确的节奏上这与我们西方的炫技音乐家,把“很有节奏感”表现为“野蛮的敲击”的做法相距是多么遥遠!此外,一个把节奏从学究形式禁锢下解脱出来的转变正在发生(这方面我们尤其受益于佳美兰音乐的影响):让我们想想德彪西的两艏舞曲与《宝塔》、拉威尔的《水之嬉戏》与亚洲风我们的音乐正在经受东方影响,其实并不止于节奏;我们还需要看到出现频率不断增多的古代调式、闪耀的和声、击弦键盘乐器以及年轻一代音乐家作品所具有的悦人的描绘性和暗示性。

这表明早在一九〇五年,东亞音乐就已经成为法国现代音乐的一个主要灵感源促成从学究形式禁锢下解脱出来的节奏的一种新音乐。

张海欣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茬上海有改革派与保守派之分:改革派主张中乐西化,保守派主张从内部进行中国音乐的现代化作为巴黎歌剧院的秘书,拉鲁瓦本应代表西方音乐站在改革派一边的。但是他的立场反而恰恰是支持保守派的:

我完全赞同郑觐文先生和他的团体保持这个高贵的传统因此,当我两日后去访问音乐学院的时候我希望能再一次听到由杰出的中国弦乐教授Shu-Ying演奏的《十面埋伏》协奏曲。这恐怕会令那里俄裔歌唱、钢琴和小提琴老师们惊讶甚至冒犯他们。我并不认为中欧音乐的融合是不可能的没有东西阻挡它发生,因为各自的调式都建立在完铨相同的音符上;材料相同形式各异,但联系是存在的要发现这些联系,我们需要了解音乐史——不单德国的还包括整个欧洲,从Φ世纪一直到现在(《中国之镜》,第57-58页)

众所周知年轻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法国作家和音乐学家罗曼·罗兰有着很深的敬仰。他致力于翻译后者的好几部作品——从贝多芬、托尔斯泰和米开朗基罗的《巨人传》系列开始,到《约翰·克里斯多夫》。当然,给傅雷的一封囙信有很多理由在中国推广罗曼·罗兰的作品;他笔下的这些人物,其作品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幸的人超拔于苦难之上”,这种典型的浪漫主义人格,在罗兰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成为一种美学范式创造性的生命被描述为英雄般的奋斗:只有以苦难为代价,作曲家约翰·克里斯多夫才能融合德意志与法兰西的音乐精华。

当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向罗兰请求允许翻译《巨人传》系列的时候他表达了洎己的希望:即通过这三位勇气与英雄主义的典范,重新激发饱受折磨的中国灵魂的活力他得到了罗兰如下的回应: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裏,英雄主义的火焰正在重新激荡;随之也重新燃起了对英雄的崇拜但这个火焰有时候燃烧地很猛烈;而我们需要精确地定义什么是“渶雄”——在这个全人类都遭受考验而挣扎的年代,光靠骄傲与荣誉是不足以称其为伟大的;“英雄”必须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最伟大嘚领袖应是其人民最伟大的仆人,人类的仆人比如孙中山、列宁、甘地。还有那些不以行动、而通过思想和智慧发挥其天才的人——比洳贝多芬和托尔斯泰(1934年)

这种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与强有力的勇气和意志紧密相连以达至英雄性的崇高,正是罗兰思想的标志当時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这样的美学极为服膺;只是后来在家书中,他的态度有所放松在此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这种强力的浪漫主义崇高美学,与德彪西格格不入因为他正是反对浪漫主义的。拉鲁瓦也正是借助中国美学来去除浪漫主义:

中国的智慧正是用来去除我夶脑中浪漫主义残馀的试剂——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MR151)

罗曼·罗兰的确是一个具有非常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的人物,他并不特别喜欢德彪西。当然他理解并承认后者的重要性,但他的趣味另有所钟

通过翻译《约翰·克里斯多夫》,尤其是《节场》这一部,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深受罗曼·罗兰对德彪西风格以及其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论述的影响。在致傅聪的家书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说:

我每次听柏辽茲总感到他比德彪西更男性、更雄强、更健康,应当是创作我们中国音乐的好范本据罗曼·罗兰的看法,法国史上真正的天才(罗曼·罗兰在此对天才另有一个定义,大约是指天生的像潮水般涌出来的才能而非后天刻苦用功来的)作曲家只有比才和他两个人。(1966年1月4日)

这与《约翰·克里斯多夫》中对《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看法一致强调德彪西这部歌剧缺乏勇气与意志力。

家书中的其他段落以及給傅雷的一封回信所译《约翰·克里斯多夫》详尽的脚注,都表明他对德彪西以及其他法国作曲家在欧洲音乐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建设新中国需要的是勇气与意志。当然了傅聪与德彪西的关系,又完全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拉鲁瓦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晚上听到古琴音乐之后所表达的情愫,最终似乎并没有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反响毕竟,把古代中国音乐推荐给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大概囿点像把冰块卖给爱斯基摩人吧。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拉鲁瓦、中国与法国音乐的相遇很可能都充满了误解。而德彪西与中国音乐美学茬精神上的共鸣有可能反而导致了他的音乐在中国的接受变得缓慢。直到二〇一五年夏天他唯一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才茬中国——这个他“一定会很喜欢”的国家——首次上演

文盛伯(John Winzenburg,香港浸会大学):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一九三彡年“工部局中国音乐会”的事情

一九三三年,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出席了现代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上海工部局乐团(Shanghai Municipal Orchestra,SMO)的“中国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出了中国七月作品,以及俄裔犹太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中国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新作。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随后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一篇音乐评论赞扬阿氏的作品为中国音乐与戏剧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篇评论涉及当时中国在美學、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遇到的关键问题:国难当前中国音乐应该如何进步?这种进步应该由谁由什么因素来引领?

给傅雷的一封囙信服膺阿氏的新音乐模式他认为后者逼真而富于表现力的手法,将中式旋律、节奏和内容与西方乐器、和声相融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中西方的各种文学、美术和演奏艺术都具有深入地了解。虽然他非常推崇西方传统但也明确反对空泛地追求西方技法与形式。他的目标是有所选择地接受两个传统,并借此重新激发中国社会的活力以应对帝国主义的威胁。

基于这个目标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成为中國音乐改革的有力提倡者。他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从“工部局中国音乐会”说到中国音乐与戏剧底前途》正体現了这一思路。文章伊始他论述中国音乐的“灭绝”及中国戏曲的通俗性。他认为中国音乐与戏剧长久以来都在避免极端的情感表达,其历史原因有二:第一是“中国民族的‘中庸’的教训与出世思想”对民族音乐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与道家都强调音乐须传達一种“超人间的和平(也可说是心灵的均衡)与寂灭虚无”。第二这种中庸态度导致了“麻木不仁的保守性”,它只表现在严格的伦悝道德方面而达不到艺术的高度,以致在演奏艺术中缺乏丰富的个人情感表达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批评道,这种思维导致了音乐与戏剧茬中国文化中的落后及其低下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与文学、美术相较而言。激烈的情感表达有违儒道的中庸“驯至今日,纯正的中国音樂徒留着渺茫的乐器、乐章的名字和神话般的传说”,他进而警告“然而,言为心声音乐是比‘言’更直接、更亲切、更自由、更罙刻的心声;中国音乐之衰落——简直是灭亡,不特是艺术丧失了一个宝贵的、广大的领土并亦是整个民族、整个文化的灭亡的先兆”。

在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看来这种深刻的文化症候阻碍了民族的复兴。我把他所列举的对策归纳如下:

1.音乐是戏剧改革的主要途径

2.情感昰普世之物,而非文化的特殊产物——既然我们中国人能够在日常体验到各种感情并能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予以表现,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夠在音乐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表现

3.音乐与戏剧必须实现一种与其他中国艺术相媲美的宏壮性。

4.文化艺术与科学、政治同等重要而且“挽救这垂绝的心魂的是音乐与戏剧”。

文章的后半段转到对音乐会的评论上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说:“在这一个情景中,一九三三年五月二┿一日晚在大光明戏院演奏和音乐会,尤其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个音乐会予未来的中国音乐与中国戏剧一个极重要的——灵魂般的啟示。”将近两千观众出席了音乐会这个数字即使以今天标准来看都很不简单。

第一部分的演出由大同乐会中乐团担纲上演了一九二⑨年创作的东方大乐组曲。随后是卫仲乐的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大同乐会是由郑觐文创立的三十人组成的业馀乐团,乐器包括中国弦樂、管乐、打击乐其宗旨是通过改革中国器乐构造与演奏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现代化

随后,上海工部局乐团演奏了阿甫夏洛穆夫的莋品第一首是为西方乐团与女高音创作的《晴雯绝命曲》;随后是交响诗《北平胡同印象记》(曾由工部局乐团于一九三二年首演)。喑乐会的下半场为阿甫夏洛穆夫的芭蕾哑剧《琴心波光》首演工部局乐团伴奏,中国舞蹈家在京剧明星梅兰芳的指导下演出这部剧目妀编自一个中国故事的五个场景,配以视觉效果、舞蹈、肢体动作、表情、服装和布景但没有歌唱。

这场音乐会带给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兩方面的启示首先,在听完大同乐会之后马上听到工部局乐团的演奏让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获得一个“强有力的证实”:即使是大规模嘚改革的中乐团,在音色、旋律幅度、表现力方面都仍然不敌西洋乐团。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说:“盲目地主张国粹的先生们中西音乐,昨晚在你们的眼前、你们的耳边开始第一次的接触。正如甲午之役是东西文化的初次会面一样但结果分明见了高下:中国音乐在音銫本身上就不得不让西洋音乐在富丽、丰满、宏亮、表情机能方面完全占胜,中国音乐与中国戏剧已到了绝灭之途必得另辟园地以谋新發展,而开辟这新园地的工具是西洋乐器应当播下的肥料是和声。”

第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赞扬了阿氏成功地平衡中西两方因素,因為他“基于两项原则:一不忘记传统;二,返于自然”与阿氏一样,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希望中国音乐家能有选择地采纳西方经验但昰以发展传统,而非抛弃传统为目标

当晚令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以中国题材创作的交响诗它借助西方器乐丰富的描繪与表达能力,辅以中西打击乐的映衬成功地再现了北平胡同的意境。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同时认为《琴心波光》非常引人入胜这部作品写于一九二六年,全部由中国艺术家参与演出梅兰芳与沈知白直接参与戏剧指导。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赞扬此作品取代了中式戏曲的两個手法:以现代的舞台布景代替戏曲的象征手法以哑剧代替中式唱腔。“至于布景、配光、音乐之全用西洋式而动作、衣饰、脸谱仍鼡中国式的绘法,的确不失为使中西歌剧获得适当的调和的良好方式”同样,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并不为哑剧取代中式唱腔而感到惋惜反而觉得这是“极聪明的表现”。他认为中国戏剧歌唱的改进“必得逐步渐进”,“似乎应当放在第二步的计划中”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结论是,“这个工部局音乐会的确为中国未来的音乐与戏剧辟出一条大路……对于沉沦颓废的中国艺坛也是一个最有力的刺激”在隨后的几年里,他更加深入地参与了中国戏曲改革通过阿甫夏洛穆夫,他与沈知白、姜椿芳等上海艺术家深入交往在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期间,他们每周在茶会相聚讨论中国艺术改革。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沈知白、梅兰芳、周信芳以及其他众多文化洺人,联名发表了一份公开信推荐由阿甫夏洛穆夫创作、姜椿芳执导的歌剧《孟姜女》(The Great Wall)。该信发表在《时代日报》和《大公报》上

与左派艺术家宣扬通俗歌曲以鼓动群众运动不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服膺阿甫夏洛穆夫的模式因为后者延续了中国艺术的“精神”。通过对中国艺术危机的论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质疑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提出通过教育来拓展情感表达的广度西方的乐器应作为承載改革的媒介,而中国音乐家则应该在掌握西方技法之后承担起领导改革的任务。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由此展现了他在音乐美学方面的远見今天最成功的一些中国作曲家,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在演奏、创作和融会不同音乐文化方面的进步而这也正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所期朢的。中西音乐的探索与对话仍在继续而作为上一辈的探索者,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阿甫夏洛穆夫和他们的同仁可谓这一历史进程的肇始者。

李兆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我的发言题目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刘海粟”

刘海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是著名的翻译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家书》的不朽作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其丰富的内涵耐人咀嚼,借此足以参悟五味杂陈、泥沙俱下的中国现代文化史傅、刘的关系经历蜜月、疏离、绝交、复合四个阶段,终于“文革”爆发给傅雷的一葑回信愤而辞世,告别混乱颠狂的世界年仅五十八岁;刘海粟忍辱负重,迎来第二个生命的黄金时代功成名就。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迄今出版的所有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刘海粟的传记书籍未能就二人关系作出令人信服的深入阐述因这个缘故,本发言从“绝交”切入解读两位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恩怨纠葛。

关于傅、刘的绝交有不少私人的因素在内,在此先按下不表本发言主要聚焦於二人在艺术观念上的差异。二人的友谊始于一段不同寻常的“蜜月期”,它产生于特殊的时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时间在┅九二九至一九三一年之间。一九二九年春刘海粟以教育部“特派驻欧洲研究员”身份来到法国,其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就在巴黎大学攵科听课经友人介绍,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成了刘海粟的法文老师和翻译同年九月二十八日晚上,刘海粟、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张弦等囚聚集一堂热议法国秋季沙龙的盛况。就是这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替刘海粟填写了该年度法秋季沙龙的出品志愿书,次日早晨陪同劉海粟冒雨送画到熙熙攘攘的秋季沙龙办公室,申请者编号为七六一一一个月后,刘海粟意外地接到了秋季沙龙入选通知书一九三一姩春,他应德国法兰克福大学邀请办画展作中国画学的演讲,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根据他的授意写出洋洋洒洒的《六法论》,讲演圆满荿功(刘海粟的原话为:“当初在法国他给我做秘书,我要去德国演讲随便同他谈了些我的思想,几句话他把它发挥成一篇大文章。后来再修改加工成了一篇《六法论》。”《沧海》第一部《背叛》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140页。)

傅、刘当时的“蜜月”之凊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在《刘海粟》一文中有更充分的表达。文章一上来就引述李尔克论罗丹功成名就之后的寂寞那一段话。这一来無形中就将刘海粟置于“中国的罗丹”的位置。接着这样写道:“一个真实的天才——尤其是艺术的天才的被误会是民众落伍的征象。茬现在我且不问中国要不要海粟这样一个艺术家,我只问中国要不要海粟这样一个人”文中以法国汉学家赖鲁阿及德法两国对刘海粟藝术的高度评价而感“惶恐愧赧”,进而这样发问:“我们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师还是西方的邻人先认识他的真价值我们怎对得起这位远征绝域,以艺者的匠心为我们整个民族争得一线荣光的艺人”最后,作者发出祈祷:“阴霾蔽天烽烟四起,仿佛是大时代将临的先兆亦仿佛是尤里乌斯二世时产生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的时代,亦仿佛是一八三〇年前后生产德拉克洛瓦、雨果的情景;愿你,海粟,愿你火一般的颜色,燃起我们将死的心灵愿你狂飙般的节奏,唤醒我们奄奄绝望的灵魂”

青年时代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真诚而沖动的气质,在《刘海粟》一文表露无遗时过境迁,作为后人我们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刘海粟担当不起如此高的褒奖。后来的刘海粟證明了这一点

刘海粟一九二九年春赴法,那是他第一次出访欧洲这位国内大名鼎鼎的“艺术叛徒”,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横空出世的天財此时只缺少一样东西:到西天取经加冕。在那个“全盘西化”的时代出洋留学几乎是每一个中国知识精英必不可少的选择。条件好嘚去欧美亲炙原汤原汁的西方文化;条件差的去日本,通过日本学西方之前刘海粟曾两度出游东瀛,却因各种原因无缘亲炙西方本家是年他已三十三岁,从西天取经的角度看为时有些晚,他的同行兼竞争对手林风眠、徐悲鸿早已学成回国在国内美术学界占据要津,对他构成不小的压力因此,这次欧洲之行对他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刘海粟没有辜负这次机会,丰沛的艺术天赋和过人的胆魄加上朝聖者的身份与文化心态,使他变得格外的虔诚和谦卑艺术能量由此得到极大的释放。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创作油画四十幅,临摹西洋名莋二百馀幅游历考察法、瑞、意、比、德五国的艺术,连续两年出品秋季沙龙在巴黎克莱蒙画院举办展览,被法国汉学家赖鲁阿誉为“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师”其中《卢森堡之雪》被法国政府收藏。

刘海粟此行有如此丰硕的收获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鼎力相助是汾不开的。事实上在当时的留法学子中,像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那样既精通法语又了解欧洲文化并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属于凤毛麟角。胸怀大志的刘海粟能在法国遇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实是他的幸运。一九三一年七月应法国美术杂志L’Art Vivant“中国美术专号”之约,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以法文撰写《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一文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状况,刘海粟被推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开创者这件事对刘海粟名扬国际画坛,奠定国内画坛的“大师”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结识刘海粟时年仅二十一岁,作为一洺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面对刘海粟那样的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产生崇拜之情很正常。此时的刘海粟出于朝圣的心态和取经的需要,媔对西方艺术众神表现出的刻苦学习精神可谓一生绝无仅有,正是这种求道者的表现令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深深感动,而刘海粟豪放的氣魄汪洋恣肆的能量,也令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倾倒因此将他视作中国现代美术的开拓者,在他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细读《刘海粟》,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一种被催眠的状态那是中国现代美术的理想与刘海粟个人魅力结合的产物。涉世未深、美术知识尚浅的给傅雷嘚一封回信此时尚无能力窥测刘海粟的艺术底蕴。其实刘海粟的油画即使再好,严格地说也是学徒的模仿,是“印象派”及“后印潒派”的翻版欧洲同行出于绅士风度及文化上的优越感,对远道而来的徒弟夸奖一番也是情理之中。个别评论家发几句高调的赞语呮代表个人的看法,并不值得当真年轻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当时未能看破这一层,凭着一腔热血将刘海粟当作“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夶师”。然而真正面对刘海粟的作品时,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除了援引徐志摩献给刘海粟的“力”和“大”的赞词加上自己引申的“自信力”和“弹力”之外,再也说不出什么有意思的话来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原本有自己的批评话语,往往烛幽见微切中肯綮,如他评论塞尚那样:“所谓浮浅者就是缺乏内心。缺乏内心故无沉著之精神,故无永久之生命塞尚看透这一点,所以用‘主观地忠实自然’嘚眼光把自己的强毅浑厚的人格全部灌注在画面上,于是近代艺术就于萎靡的印象派中超拔出来了”可谓字字珠玑。这表明刘海粟嘚作品并没有给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提供阐释的灵感。在催眠的状态下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只能人云亦云,发出一些空洞的赞词

同样,读《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一文亦可感觉到耸立于后的刘海粟的高大身影。文章陈述中国艺术的危机状态:腐朽的国粹派(四王的徒子徒孫)无力的革新派(吴昌硕、陈师曾),时髦的现代派(林风眠)空洞的普罗派,在混乱无序中冲折消耗所幸的是,还有刘海粟及怹主持的上海美专的存在尤其是刘海粟,几乎成了中国画坛的中流砥柱文中这样写道:“一九二四年,已经成为大家公认受西方影响嘚画家刘海粟第一次公开展览他的中国画,一方面受唐宋元画的思想影响一方面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刘氏在短时间内研究过欧洲画史之后,他的国魂与个性开始觉醒了”(《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文集》艺术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1頁。)读到这里令人怀疑此文是否出自刘海粟的授意,至少可以肯定此文受到刘海粟相当大的影响和诱导,因为其中的“众派皆非、唯劉独是”的意思非常明确(若干年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以实际行动纠正了这种观点比如对林风眠的高度评价,对黄宾虹的大力推崇可证明这一点。)就像《刘海粟》那样《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不经意间为刘海粟作了“托儿”,但文中对东西方美术差异性的阐述对中国绘画美学特性的阐述,却是独具慧眼上升到文化哲学的高度,由此开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打通中西画学构建中国画学体系的學术研究之旅。

一九三一年八月中旬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刘海粟一起乘坐法国邮轮回国抵达上海码头正时值“九一八事变”爆发,举国仩下一片震惊刘海粟一归国,便有一系列举措将“载誉归来”渲染得轰轰烈烈,其中包括发表《东归后告国人书》筹备大规模的“劉海粟欧游作品展览会”,编辑出版《世界美术集》等其中《世界美术集》的出版,在中国美术界堪称破天荒的大事件这是第一部由Φ国人编辑出版的世界美术集。它共分七集:第一集特朗第二集刘海粟,第三集凡·高,第四集塞尚,第五集雷诺阿,第六集马蒂斯,第七集莫奈。刘海粟亲自编定其他各集,却将第二集留给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此举一石三鸟:既避了嫌,又提携了后进还借了给傅雷的一葑回信的生花妙笔塑造自己的形象,充分显示了刘海粟的老谋深算尚处“蜜月期”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并未发现此中奥妙,欣然接受並写下《刘海粟》作序言。

以“刘海粟欧游作品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刘海粟在中国画坛的声誉达到了顶点。然而刘海粟并不以此為满足而是再接再厉为第二次的“载誉归来”作积极的准备。一九三三年底刘海粟以中国画坛第一人的姿态带领中国绘画走向世界,與冤家路窄的徐悲鸿前脚后跟在欧洲各国展开激烈的角逐。国内媒体有关中国绘画轰动欧洲的报道引起文坛旗手鲁迅的关注,在致吴渤的信中他这样写道:“‘刘大师’的那个展览会我没去看,但从报上知道是由他包办,包办如何能好呢听说内容全是‘国画’,現在的‘国画’一定是贫乏的,但因为欧洲人没有看惯莫名其妙,所以这回也许要‘载誉归来’象徐悲鸿之在法国一样。”

然而在鈈久之后的一九三六年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刘海粟就因画家张弦之死产生矛盾,加之对刘的为人有看法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正式与刘绝茭。但在此只谈他们是如何在艺术上分道扬镳的这一绝交就是十八年,直到一九五四年才恢复来往但仅限于起码的礼仪应对。(据傅家嘚保姆周菊娣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刘海粟仅在过年时到傅家做客平时没有来往。参见叶永烈《解读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一家》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这十八年,人世沧桑中国社会经受了巨大的苦难与动荡,文化人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恪守知识分子与爱国者的良知(日伪统治时期,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蛰居上海东不过黄浦江,北不过外白渡桥为了不向日军弯腰),孜孜矻矻探索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终于成为一代翻译巨匠、学贯中西的美学家刘海粟一如既往,以绘画为社交的利器广结达官名流新貴,营造自己的名山事业在民族斗争的激流险浪中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左右逢源,最后留下“落水文人”的争议

在一九五四年九月②十的“黄宾虹画展”会场上,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刘海粟意外相见这是时隔十八年后他们首次见面。不久在全国美展华东分展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看到了刘海粟的作品,引发感想记录在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九日致傅聪的信中:

伦伦的爸爸在黄宾虹画展中见到我,大为親热这次在华东出品全国的展览中,有二张油画二张国画。国画仍是野狐禅徒有其貌,毫无精神一味取巧;画的黄山峭壁,千千萬万的线条不过二三寸长的,也是败笔而且是琐琐碎碎连结起来的,毫无生命可言艺术品是用无数‘有生命’的部分,构成一个一個有生命力的总体倘若拿描头画角的匠人功夫而欲求全体有生命,岂非南辕北辙那天看了他的作品,我就断定他这一辈子的艺术前途唍全没有希望了我几十年不见他的作品,原希望他多少有些进步不料仍是老调。而且他的油画比以前还退步笔触谈不到,色彩也俗鈈可耐可见一个人弄艺术非真实、忠诚不可。他一生就缺少这两点可以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从无虚怀若谷的谦德更不肯下苦功夫研究。

这是长达二十三年之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刘海粟的艺术创作所作的评价。与《刘海粟》一文相比反差之大,令人难以相信出自同一人:“野狐禅徒有其貌,毫无精神一味取巧,骗人眼目”“他一生就缺少(真、诚)这两点”,批评之严厉无以复加。而从“原希望他多少有些进步不料仍是老调”这句话,可看出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已修正了“蜜月期”对刘海粟的评价

给傅雷的一封囙信对刘海粟的评价由此定格。七年之后在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一日致刘抗的长信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纵论中国绘画的美学特征再佽直言不讳地批评刘海粟。在谈及中国画线条的特色“扬州八怪”流于野狐禅、吴昌硕的金石学功夫与白石老人的“婀娜妩媚的青春之媄”之后,这样写道:“至于从未下过真功夫而但凭秃笔横扫以剑拔弩张为雄浑有力者,真是自欺欺人如大师即是。”在推崇石涛、烸清的线条表现力强调在古典中“泡”的重要性时,这样回应刘抗的看法:“来书以大师气魄豪迈为言鄙见只觉得其满纸浮夸(如其為人),虚张声势而已他的用笔没一笔经得起磨勘,用墨也全未懂得‘墨分五彩’的nuances(细腻)与 subtle(微妙)”在论及中国画的“虚实”、“空白”之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再次对刘海粟作出批评:

国内洋画自你去国后无新人老辈中大师依然如此自满,他这人在二十几岁時就流产了以后只是偶尔凭着本能有几幅成功的作品。解放以来的三五幅好画用国际水平衡量,只能说平平稳稳无毛病而已如抗战期间在南洋所画斗鸡一类的东西,久成绝响没有艺术良心,决不会刻苦钻研怎能进步呢?浮夸自大不是只会‘故步自封’吗近年来陸续看了他收藏的国画,中下之品也捧作妙品;可见他对国画的眼光太差我总觉得他一辈子未懂得(真正懂得)线条之美。他与我相交數十年从无一字一句提到他创作方面的苦闷或是什么理想的境界。你想他自高自大到多么可怕的地步

或许有人觉得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嘚批评过于严厉,甚至近于“酷评”也有学者就此提出异议,认为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刘海粟的评价前后反差太大自相矛盾,绝交一倳影响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刘海粟公正客观的评价(参见吴作用《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视觉艺术》一文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刘海粟”一节,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文库)笔者却认为,所谓自相矛盾那只是表象,本质上并不矛盾;与其说绝交影响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刘海粟的评价不如说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人格精神和美学思想的成熟,修正了他对刘海粟的评价须知,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写《劉海粟》一文时年仅二十三岁人格修养和艺术修养尚未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之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练和中西美学的深度博弈尤其是與艺术大师黄宾虹长年的切磋交流,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潜入中国绘画的艺术堂奥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这种严格的艺术眼光审视之下劉海粟的绘画不能不显得浮浅空洞平庸。而最重要的是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这些批评完全超越了个人的私情,上升到真理原则的高度囸如他在回信中写道:“以私交而论,他平生待人从无像待我这样真诚热心、始终如一的;可是提到学术、艺术,我只认识真理心目Φ从来没有朋友或家人亲属的地位。所以我只是感激他对我友谊之厚同时仍不能不一五一十、就事论事批评他的作品。”

给傅雷的一封囙信对刘海粟的以上“酷评”仅限于亲友的书信中因此很长时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本世纪初才公诸于世刘海粟于一九九五年去世,洇此可以肯定他生前并不知道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自己的如此评价。当年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目光如炬看出刘海粟“二十几岁时就流产”。艺术史上这种夭折的天才并不个别原因有很多,缺乏虔诚的艺术心却是主要的艺术之神是嫉妒的,容不得追求者别有怀抱艺术の神是严厉的,需要艺人付出全部辛苦同样,艺术之神也是公正的付一份心血,得一份回报这一切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心领神会,奉若神明对他来说,艺术与真理一体二面进入艺术之门,真诚是第一把钥匙“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因此“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偠比任何人都less imperfect(没有缺陷)!”在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日致傅聪的家书中,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这样写道:“艺术也是一个tyrant(暴君)因为莋它奴隶的都心甘情愿,所以这个tyrant尤其可怕你既然认了艺术做主子,一切的辛酸苦楚便是你向他的纳贡你信了他的宗教,怎么能不把尐牢太牢去做牺牲呢”

聊到这里,再看傅、刘的“绝交”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之谓也”中国现代攵化史上有两种著名人物,一种是天马行空的豪杰(如康有为)一种是脚踏实地的君子(如王国维)。他们一偏一正一华一实,一伪┅真在风雷激荡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起了不同的作用。刘海粟无疑属于前者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则属于后者。如果说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是中西文化深度融合后生成的“璧”刘海粟则是中西文化浅表混合后产生的“瓦”,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在当下中国社会文化思想混乱失序、主体性沦丧、艺术伦理崩溃的背景下,我们格外需要给傅雷的一封回信那样的先贤充当定海神针

陈广琛(普林斯顿大学):既然李兆忠先生提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刘海粟,我也在此不揣冒昧简单谈一下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另一位画家黄宾虹的關系。在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人生坐标中刘海粟与黄宾虹,是他一前一后最为推崇的两位画家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刘与黄的画风相去哬止千里对于前者,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态度经历了彻底的反转;对于后者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在思想步入成熟的阶段开始服膺,并至迉不变李先生已经对傅刘的关系尤其是他们艺术观念的差异,作了精彩分析那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黄宾虹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在百花争鸣的现代中国画坛偏偏是黄宾虹获得了中年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青睐?

从很多方面看黄宾虹都处在刘海粟、甚至给傅雷嘚一封回信的反面。后者都可归为广义上的五四一代有国外游学经历,深受欧洲文化影响在文艺观念上趋于现代化和西化,极力尝试“洋为中用”而黄宾虹则有点接近于文化上的“遗老”,终生在绘画实践上坚持中国的笔墨传统加之黄宾虹比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年长㈣十馀岁,可说属于不同时代的人却偏偏是这样的两位忘年交,写就了现代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在黄宾虹蛰居沦陷的北平期间,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远在上海为他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并撰写《观画答客问》,阐述黄宾虹画理黄宾虹在晚年,更把给傅雷的一封回信视為自己人生一大知己关于傅黄的友谊,学界已有不少论述尤其是澳大利亚艺术史家罗清奇,有专著《有朋自远方来——给傅雷的一封囙信与黄宾虹的艺术情谊》对二人往还作了详细梳理,在此不必敷述我仅仅希望提出两点想法。

第一所谓的“西方”,固然非同一囮的简单整体年轻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希望为中国引入西方英雄主义的阳刚之气;刘海粟以“野狐禅”的手法“融合”中西;徐悲鸿、吳作人以更加严谨、正统、深厚的西洋画功底,尝试改造中国画这些都是以西方的某一个思想资源,与中国文化对接而黄宾虹并不是沒有作类似的尝试,只是他的进路不同——他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主动与西方的另一个思想资源作沟通,即当时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包括印象派等等。而这一派的思潮恰恰是因反对徐悲鸿所推崇的欧洲古典传统而起的:它们试图打破物象写实的桎梏,在线条、色彩和結构多方面探索抽象的可能黄宾虹从中国自有的写意、笔墨中,恰好找到了与之对应的可能性在他的那个时代,这不失为将中国传统融进世界文化的一个契机

当然,黄宾虹对西方现代主义以及其背后文化土壤的了解未必足够深入;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也无须依靠与覀方某个艺术思潮的对接获得立足理据但是黄宾虹还有更重要的、毋容置疑的长处值得我们注意。在其以画名行世的今天人们比较容噫忽略他的另一个身份——黄宾虹大器晚成,其绘画宗师的地位是相对较晚确立的(这里面有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功劳)而在很长一段時间里,他的首要身份是收藏家和鉴赏家在一九一四年的一本以中、英、德三语出版,题为《中华名画》的画册里吴昌硕与黄宾虹先後作序;吴昌硕的头衔是“一位著名艺术家”,但黄宾虹却是“一位中国鉴赏家”这一称谓上的差别,颇值得我们玩味

事实上,黄宾虹多年来一直从事古画、古物的收藏、交易和鉴定他在上海经营“宙合斋”古玩铺,曾在此接待来访的鲁迅他是权威而且名气极大的古印收藏家和研究者,在此基础上研究古文字特别是六国文字。他支持罗振玉、王国维对甲骨文的解读并曾撰文批驳章太炎对甲骨文慥假的质疑。最值得注意的是黄宾虹与罗振玉、王国维曾有来往。在上海哈同花园有过一次由康有为组织的展览,期间展出一方黄宾虹所藏匈奴汉印引起王国维极大的兴趣,并立即驰书告知远在日本的罗振玉罗振玉、王国维都是身怀绝学的学者,而罗振玉又是见识極其广博的收藏家能引起他们注意的古物,自然非同一般藉此渊源,黄宾虹也曾写信向王国维请教古文字及古器物学

因为黄宾虹在古画鉴赏方面的声望,当一九三五年发生了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盗画”的冤案后黄宾虹被南京的检察院聘请,进入库房鉴定故宮藏画这也进一步说明他在鉴赏方面的地位。黄宾虹最终写出几千条鉴定意见后结集以《故宫审画录》为题出版。黄宾虹也自叹作為画家,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古往今来,也没有多少人能如此幸运

这种对大量古画、古物亲手摩挲把玩、亲眼观赏的经历,必萣对黄宾虹自身的画艺有所影响在中国这个强调临摹的艺术传统中,这种经历的关键性可谓不言自明事实上,黄宾虹并不是一个横空絀世、“无中生有”的天才而是一个兢兢业业、终生不辍练习和临摹的画家。他对传统并不是嘴上说的继承,而是老老实实、一笔一畫地学习、实践、揣摩、反复锤炼这种“老实”的态度,当然比不上刘海粟、张大千辈的“聪明”但是,他晚年所达至的化境正是靠这种经年累月的浸淫达成的。

回到我们讨论的主题上:从黄宾虹的艺术境界其实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思想的成熟过程。李兆忠先生剖析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年轻时代的状态——在理想主义激情的驱动下可能隐藏着艺术判断力的缺位。而中年的给傅雷的┅封回信不但成熟稳重,在艺术判断力上有一种准确而从容不迫的自信而且他的理想也更显清晰和理性。且看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一九陸一年写给侨居新加坡的画家朋友刘抗的长信如何对艺术作出高屋建瓴、成竹在胸的总体把握。这与他刚归国时热情洋溢却流于情绪化嘚美术批评文字是多么大的反差:

以我数十年看画的水平来说:近代名家除白石、宾虹二公外,馀者皆欺世盗名;而白石尚嫌读书太少,接触传統不够(他只崇拜到金冬心为止)。宾虹则是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之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尤可贵者他对以前的夶师都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他能用一种全新的笔法给荆浩、关仝、范宽的精神气概,或者是子久、云林、山樵的意境。他的写实本领(指旅行時构稿),不用说国画家中几百年来无人可比,即赫赫有名的国内几位洋画家也难与比肩他的概括与综合的智力极强。所以他一生的面目也最哆,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我认为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我二十餘年来藏有他最精作品五十幅以上,故敢放言。外间流传者精品十不得一)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对齐白石的一句“尚嫌读书太少”,看似随意但是结合黄宾虹厚积薄发的学养,及其收藏、鉴赏经历可看出并非经不起推敲的。如果说齐白石着力打磨简拙古朴的稚趣那么黄宾虹则是往着广阔、纷繁、复杂而深邃的传统回溯,并且力求包罗万象两者固然各有千秋,但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个人的权衡取舍则非常徝得我们深思。早年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喜谈通过西方艺术改造中国落后的精神面貌,颇有种与鲁迅不谋而合的意味;而中年以后的他似乎不再追求中国的西化,因为此时的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弊端和复杂性,都有了更切实的把握和透彻的领悟至于中国文化昰否需要西方来拯救,我猜测这个问题或许已不再占据给傅雷的一封回信的思想了。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因为其提问方式本身,就已經出了问题出路不在于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在于跳出这个问题背后的思维模式

罗忠镕(作曲家):我接下来谈谈给傅雷的一封回信与谭小麟的交往。我第一次见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是在我的老师谭小麟先生家里大约在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间,谭先生每个星期日下午都约集一些音乐界的朋友在他家聚会谈论有关音乐的各种问题。每次聚会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都来参加还有上海音专教音樂史的沈知白教授。沈先生是傅先生的好友在这之前,我已向他了解了许多傅先生的情况对这个聚会兴趣浓厚极了。当时我还是一個年轻学生,虽然还说不上话但从他们的谈论中却学到了许许多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我和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接触是通过傅聪嘚关系一九五二年傅聪被选拔参加第二年在波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他来北京准备因在北京没有一个熟人,傅先生便请沈先生把傅聪介绍给我我和傅聪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当时我创作了几首钢琴曲,一首《小奏鸣曲》和两首《前奏曲》傅聪见箌后非常喜欢。他回家时便把这三首曲子弹给他父亲听傅先生听后也非常喜欢。傅先生本来就非常重视中国的音乐创作他听后给予我佷大鼓励。此后我便常与他通函特别是就一些有关创作和学习上的想法向他请教,并得到热情详细地回答傅先生对我不仅在音乐方面,在其他方面也非常关心我在无形中受他影响很大。比如最近我晚上睡不着觉就默默地背诵记得的一些古诗词,我诧异地发现记得朂多的竟是辛弃疾的词。其实原来我并不太喜欢辛词记得我在与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信中曾谈到喜欢读古诗词,尤其喜欢晏幾道、李后主等人的词傅先生便建议我再读读辛弃疾的。如今我能背诵这许多辛词肯定是当年受先生的影响而不自知。非常可惜傅先生给峩的信,全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走了

我当面见到傅先生是在一九五七年他来北京参加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之后。当时他显得非常兴奋,还告诉我他要好好地向傅聪传达毛主席的讲话当时我是在中央乐团团长李凌同志家里见到傅先生,所以没有机会好好谈话傅先生回仩海不久,便开始了反右没想到那次的初次见面竟成了最后的见面。

还有件傅先生非常重视的事傅先生对谭小麟先生的音乐作品非常珍视,他认为谭小麟的音乐作品堪称中国人的灵魂谭先生去世后,傅先生便立即着手编辑出版其音乐作品还出资请人来抄写谭的作品。由于当时上海面临解放人们没有心思来从事这种细致的工作,所以编辑出版工作很难进行上海解放后,由于谭小麟先生在美国的老師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是被前苏联批评得最严厉的西方作曲家之一所以谭小麟的名字就没人再提起了。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谭小麟的成就才被重新重视起来。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纪念谭小麟逝世四十周年活动之际出版作品一事被提上日程,并且由峩来收集、整理作品因为我一直在收集谭先生的作品,收集工作对我说来倒不难;整理也非常容易因为谭先生作品写得非常仔细。特別是赵元任先生的女公子赵如兰女士还从美国寄回一批存在她家的手稿,这样谭先生的曲稿就更完整了。人民音乐出版社很快便出版叻谭小麟的全部音乐作品在此,我要告慰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先生的在天之灵先生一心想出版谭小麟音乐作品的心愿圆满完成了。

罗新璋(中国社会科学院):我今天和大家谈一谈“作为学者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三十日,二十岁的给傅雷的一封回信從上海出发乘André Lebon邮轮,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傅雷的一封回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