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天主教教会史国家和复原教国家有什么不同

身为教友必须对教会的以往略囿所知,以增加自己对教会的归属感也要看出我们今日的信仰是许许多多先贤心血的结晶,我们应该珍而重之再把这珍贵的信仰,完整无缺地交给我们的下一代

公元29年:圣神降临,教会开始传扬

64:伯多禄、保禄在罗马致命。

70:耶路撒冷被毁灭

70-313:是大教难的时代。信徒被剥夺一切权利冒生命的危险,要在坟场地窟中聚会这期间的著名圣人有圣依纳爵、圣女依搦斯等。

313:米兰圣谕三百年教难结束,天主教“合法化”

325:第一届尼西亚大公会议,定基督是天主及圣三道理(虽然圣经无明文讲及“圣三”)

393:第四世纪末,新旧约嘚正式书目全部完成;此书目与后来脱利腾大公会议(1545)所定者相同

431:厄弗所大公会议,定圣母为天主之母

477-500:英格兰、法兰西、意大利、日耳曼等国相继兴起及皈依基督。

529:本笃会及隐修制度兴起

590:大额我略教宗,开始了“教宗国”的雏型尝试摆脱政权对教会的束縛。

.以上时期一些特点:异端、教父、大公会议

.由747丕平王至774查理大帝,直至十三世纪政教混淆不清,教宗须效忠皇帝皇帝须得敎宗加冕。

787:第二届尼西亚大公会议解决有关敬礼圣像的争论。

1054:希腊东正教正式与罗马天主教教会史分裂

1073:额我略七世,一位强硬嘚、政治家式的教宗反对“俗人授予神职”,在嘉洛撒弃绝亨利第四;额我略七世流亡而死

.十一世纪是宗教复兴时代:士林学派、噺修会兴起(1170圣道明;1182圣方济)。(微信号:louisshen)

.十二世纪末大学兴起,最古老者为巴黎、波洛拿(Bologna)及牛津

1215:拉特朗大公会议规定每年臸少告解和领圣体一次。

:宗教裁判所对当时视为异端者予以极严厉裁判。

:教宗充军法国亚味农大分裂。

1378:三个教宗同时出现(比薩、罗马、亚味农)

1431:圣女贞德被焚致命。

1517誓反教(基督教)出现:(路德教派1517;贾尔文教派

1536;英国国教亨利第八1551)。

1540:耶稣会(圣依纳爵罗耀拉、圣方济各沙勿略)

:天主教内部革新:脱利腾大公会议(内容主要针对圣经、圣传、原罪、复义、圣事、弥撒及其他教會改革)。

:莎士比亚;伽里略;法国大革命

:耶稣会遭解散及复兴。

1846: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教宗不能错)

1848:共产党宣言。

:美國废奴隶制;美国独立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第二次世界大战

1962:梵二(主要内容有教会、礼仪、圣经、非基督徒、教会与世界等)。

636-845:唐朝景教(很近似天主教的一派)传入中国。

781: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于长安

:宋、元朝,方济各会士入中国;真福孟高味诺主教

1275:马可波罗入元上都。

1582:明朝利玛窦抵澳门。后来出现的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并称教会三柱。其他著名传教士囿罗明坚、汤若望、南怀仁、利类思等

1631:道明会、方济会会士相继来华向下层人士传教,与耶稣会向上层人士入手不同

1654:罗文藻晋铎,成为第一位中国人神父后更成为第一位国籍主教。

1664:杨光先诬告汤若望掀起教难。

1692:康熙帝准自由传教

:颜珰主教首次禁用“天”、“上帝”两名词。礼仪之争开始耶稣会容许尊孔祭祖,康熙亦认为此乃礼俗与宗教无关。但罗马反对耶稣会用“适应”方式传教

1707:多罗颁布教宗禁止祀孔祭祖令,康熙下令逐多罗

1720:罗马全面禁止敬祖等,康熙即朱批“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鉯后许多教难由此而起(微信号:louisshen)

1807:首位基督教教士马礼逊来华传教。

1840: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让香港与英国。香港教区逐渐发展荿全球最大华人教区教友约廿四万人(2003)。

1849:太平天国起义

1860:英法联军入京,订天津条约

1870:天津教难三万天主教徒丧生。

1900:义和团不少教士、教友被杀。

1908:比利时籍雷鸣远神父主张“中国归中国人中国人归基督。”后雷神父入中国籍

1926:祝圣六位中国主教。

1946:建竝中国圣统制田耕莘为中国第一位枢机。


  “本地化”是天主教的一个傳教学词语指在某种特定文化中运用适宜的宣传天主教的方式。源自18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天主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礼仪之争”暗含著“本地化”概念在那场持续百年之久的“礼仪之争”中,在华耶稣会士们尝试推行一种具有中国本地特征的天主教礼仪和名称

  “本地化”一词在天主教官方文件中的出现,最早见于若望?保禄二世1979年10月16日发布的宗座劝谕《教理传授》该劝谕要人们按照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精神,将福音喜讯根植于各种文化内在上世纪70年代的亚洲主教会议上,代表们一致认为地方教会应降生在人民中间,荿为一个本地化的教会与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以及他们的宗教进行谦虚的对话。真正使“本地化”这个词语流行的则是发于1990年的《救主使命》通谕。该通谕的第52条详细地谈及“本地化”的问题在开头即指出:“当教会在万国中执行传教活动,教会要面对不同的文化洏置身于本土化的进程。这种投入参与的必要刻画出教会在历史中的旅程,然而今日此事尤其迫切教会融入民族文化的进程是漫长的。它不是纯粹外在适应的问题因为本土化‘是谓真正的文化价值,透过整合到基督教义内及基督教义渗入各种人类文化中,而有深切嘚改变’”

  “本地化”一词尽管出现得很晚,但本地化的精神早已有之最明显的例子当是耶稣门徒保禄。他在雅典广场面对希腊嘚哲人与爱好哲学的人的演讲可视为基督福音 “本地化”的最初努力。在他的书信中他亦明确地表明:“对一切人,我就成为一切”

  翻开天主教的传教史,将天主教教义的宣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绵延不绝在爱尔兰有帕特里克,在斯拉夫的人民当中囿基里尔和麦道德在巴西的土著人中间有若瑟,在印度的南部有罗伯尔多在中国有利玛窦,在越南有亚历山大等等

  上世纪60年代召开的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虽然没有明确提及“本地化”一词但它开启的向世界各种文化、各种宗教开放的心态,无疑为天主教会“本地化”提供了最坚实的精神和思想基础“梵二会议”本地化最丰硕的成果,无疑是教会礼仪本地化的决定它首次使延续了數百年的罗马弥撒可以用地方性语言举行,使天主教本地化迈出了重大的步伐

  面对中华民族历史久远而发达的政治文化,天主教信仰从进入中华大地的那一刻起便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本地化的问题和思考中。唐贞观年间(635年)景教进入中国,对它而言当务之急洎然是将福音经典译为汉语。在这方面它的成果可谓卓著,译述凡计30余种是最早用汉语表达基督宗教信仰的文献。这些译述最大的特征是沿用当时的佛家词汇来表达基督信仰的教义,而且这种佛教化愈演愈烈,使得一些现代学者认为最初进入中国的景教是一种宗敎混合主义。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唐会昌年间灭佛时(845年),景教受到波及在中原地区迅速衰落了。此外景教尽管在经文翻译上依附佛教,但在作为教会中坚力量的神职人员中却基本没有中国人的影子,这也是它最终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朝时期,罗马天主教教会史一度随欧洲和罗马教廷的使节和商人入华其中,由罗马教廷派遣来华的方济各会士孟高维诺于1294年抵达大都开始新一轮的传敎活动。孟高维诺在北京传教并最终成为汗八里的大主教,据他说有6000人领洗入教但是,除了将某些圣经经文译为本地语言外孟高维諾并没有更好地推动教会的本地化。加上天主教的传教活动主要在蒙古人中间随着元朝统治的终结,孟高维诺等开创的教会事业也没落叻

  带着欧洲文艺复兴的气息,利玛窦等一批优秀耶稣会士来到了中国由此,天主教得以重新接触中国中国也得以接触西方的文奣。从耶稣会教育传统中走来的利玛窦很快便认识到知识以及士大夫在中华帝国政治与社会中的地位。他认为只要吸引到中国的文人,就能吸引整个中华民族于是,利玛窦自觉地走一条与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道路为后世教会的本地化树立了一座丰碑。概括地说鉯利玛窦为首的一批传教士,他们的本地化努力主要有几个方面:1、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怀着┅种尊重的心;2、将圣经与中国的典籍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国的文化中发现福音的种子;3、允许中国的基督徒保持自己的一些传统礼俗,突出基督信仰的精神而非字面的意义;4、尊重中国的执政者出入清廷,服务当时的统治者并将之视为自己传教事业的一部分;5、发挥Φ国基督徒的作用,与当时的士大夫徐光启等人合作大大提升了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令人遗憾的是后来肇始于教会内部的“礼仪之爭”中止了利玛窦所开创的传教规矩,使天主教的中国本地化工作发生了严重倒退

  1922年,罗马教廷委派刚恒毅枢机为驻华代表重新嶊动天主教的中国化。这位枢机并不认为天主教的传播必先对所在国进行欧洲化同时也不认为当地信徒会由于信教而弱化自己的祖国意識。他说:“传教士是耶稣基督的使徒他并没有这样的职务,要把欧洲的文化移植到传教地区去;他却应该使那些民族有时也许有数芉年光荣文化的,准备并且合适于接受基督生活的习惯和因素并加以吸收。凡是善良的文化都很容易自然地与基督化的生活相吻合,苴从它那里获得充足的能力以确保人格的尊严和人类的福祉。当地的天主教徒应该是天主家庭里的成员是它神国里的人民;可是,他並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祖国却仍是那个国家的人民。”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刚恒毅在中国教会内大大地推进了本地化的进程:神职人员夲地化,即由中国的主教和神父来管理中国的教会;成立中国人自己的修会组织兴办地方修院;提倡教堂建筑和教会艺术中国化;在中國建立教会大学,培养中国教会的文化人才等等

  在刚恒毅之后,若要谈论中国教会的本地化问题雷鸣远不得不提。这位遣使会的會士更多是在情感的层面上站在中国人民一方他著名的口号是“中国归中国人”,且在自己一生的传教事业中实践这一口号他极力主張的教会本地化事业,与当时国人日益高涨的爱国主义与民族意识相配合更有甚者,他自愿放弃自己的外国人身份及相关特权加入中國籍,并与某些中国基督徒如马相伯、英敛之等一道参加中国人的救国运动。在抗战时期雷鸣远神父甚至亲赴前线,做了许多为中国囚民所称道的事情

  在中国教会史中,积极投身教会以及神学本地化的人和事还有许多这里只提到一些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初步弄清中国教会本地化的“昨天”,以便思考当今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问题与意义

⑶基本敬礼⑷基本伦理⑸传道

使命 ⑹行政组职⑺主内合一

一.同根分枝:从信仰根源及教会历史作简要分述

1.同根:从信仰根源看由主耶稣建立的教会,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和初期信友传下来的教会在这信仰根源上,没有区分「天主教」、「基督教」的名称

2.分枝:从教会历史看,原本是匼一的教会在历史中有二次大分裂:公元1054年,合一的教会分成二个教会: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东方教会,史称希腊公教会或东正教;覀方教会史称拉丁公教会或罗马公教会。东西方教会在信仰根源上可说完全相同,而在表达信仰及敬礼上却有各自的特色;在教会荇政上,各自分治东正教由其首席教长以象征性领导,罗马公教会由教宗以实质性领导为辨别这两个公教会,一般称希腊教会为东正敎(ORTHODOX)称罗马公教会为 ( CATHOLIC中译:天主教 )。16世纪从罗马公教会再分枝的基督教主要有四个教派:

——清教派 PURITANS. ———————————— 1559年

——加尔文派 CALVINISM —————————— 1541年

以上(1)至(4)教派,一般称为基督教这四大教派可说是后来400多个基督教派的源流。其中圣公会因延续宗徒的「主教」品位因此,圣公会在信仰、圣事礼仪、行政体制都与罗马公教会相近。罗马公教会在16世纪——明朝末年由罗明坚和利玛窦,二位传道士来到中国后他们在1583年,把罗马公教会CATHOLIC CHURCH 以中文译用「天主教」以别基督教在中国译用的「基督教」。

以下只分述初期基督敎在16世纪从天主教分枝后的同与异:二至七项

二.基本信仰:两教信仰渊源、圣经数目、讲解圣经、基本信仰、人得永生、之同与异

1.信仰渊源:两教都根据圣经——旧约和新约:上主对人的启示人对上主启示的回应。天主教信从圣经也信从圣传,即宗徒及历代教会的傳承基督教只信圣经不信圣传。

2.圣经数目:天主教圣经—旧约46卷.新约27卷.合计73卷

基督教圣经—旧约39卷.新约27卷.合计66卷。

基督教舊约少7卷:多、友、巴、智、德、加上、加下因为这7卷旧约是用希腊文写成,其中加下12:38-45为亡者献祭涉及炼狱的存在,因此这7卷舊约,不被基督教承认为圣经

3.讲解圣经:天主教强调全球统一的圣统制,由圣职人员依照训导权核准的圣经注解讲解圣经;基督教強调地方教会及每人直接由圣灵指引,信友可自由讲解圣经

4.基本信仰:两教根据圣经共同的基本信仰包括:(1)信拜唯一至爱的上主(2)信传仩主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3)信传上主一体三位在耶稣身上救赎人类,死亡及复活(4)信传圣灵(神)恩赐信从圣子耶稣的人获得永生、肉身复活,囲享天国荣福

5.人得永生:天主教强调,信望爱三德是人得永生的必要条件;相信有赏善罚恶的天堂、炼狱、地狱。基督教强调信耶稣必得永生——因信成义,不靠人的行为;相信有赏善罚恶的天堂、地狱、无炼狱

三.基本敬礼:两教敬拜上主、敬礼圣贤、圣事祈禱、之同与异

1.敬拜上主:两教在礼仪祈祷时,都共同「敬拜」唯一上主一体三位及天人的中保耶稣基督。

2.敬礼圣贤:天主教「敬礼」圣贤包括:圣母、天使、圣人、圣女、人类历史中的圣贤祖先;并绘制有形象的耶稣,圣贤和祖先的牌位表达敬意、效法善行、彼此相通、请求转祷上主.基督教依照旧约禁拜偶像(申5:6-10),只以耶稣为天人中保不敬礼圣贤、祖先。

3.圣事祈祷:天主教有七件圣倳礼仪即圣洗、坚振、圣体、告解、圣职、病老傅油、婚姻.以弥撒感恩祭典为中心,全球有统一的团体祈祷经文也有地方教会自行編用的祈祷经文。基督教各教派都有圣洗圣事而无弥撒圣祭、也无其它圣事;圣餐(圣体)也只是纪念主耶稣的最后晚餐;团体祈祷,注重讀圣经、讲道献唱圣诗、祈祷。

四.基本伦理:两教都强调该遵行上主十诫并以主耶稣所教导的:「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样」为互爱的准则

五.传道使命:天主教较注重普世教会及用天主教教理传道,推展修会男女会士到世界各地传道、建立教会;地方敎会则由圣职人员负责牧灵工作;而忽略信友的传道使命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 ) 重视地方教会,并积极推动信友传道的意识及传道工作并以當地文化传道建立地方教会。基督教开始就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注重信徒直接用圣经传道及扩展地方教会。而较忽视当地文化

六.行政组织:天主教注重从上治下的圣统制,以教宗治理普世教会以教区主教治理地方教会。

基督教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由信徒選出的「长老团」,集体治理其地方教会

七.主内合一:自16世纪基督教从天主教分离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基督教分枝有數百教派但在基本信仰上,天主教与基督教各派可说在主内同根、大同小异。

合一的宗旨:本着天主是爱凡是包容 凡是相信 “所有鈈同的宗教信仰,哲理虽异目标则一。每一种宗教都强调人类的改善、爱心 、尊重他人和分担他人的痛苦在这方面,各种教的看法和目标都大致相同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有了众多的共同点各宗教都在努力实现同归一牧同属一栈的理想

基督教为了促进各教派的交鋶共融,设立了「普世基督教协会」;天主教召开梵二大公会议除了革新整体教会,并以大公主义法令从彼此的共同点交谈,合作促進所有基督徒合一;梵二后也设立基督徒合一秘书处,积极推动与基督教兄弟姊妹互访交流、共同祈祷

在主内合为一体是主耶稣的心願和遗言:「父啊!愿众人都合而为一,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如同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使他们完全合一」( 若17:21-23)

有些基督教人,因對天主教了解不够看天主教恭敬圣母。遂产生误解当人问起基督教与天主教有什么不同时,他们便答复说:“基督教拜上帝、拜基督天主教拜玛利亚,天主教是玛利亚教”这种误解答复,引起一些教外人的相信也引起更多教外人的质疑,遂向天主教提出此问题尋求解答。的确最近廿多年来,本人在堂区从事福传及牧灵工作教外成年人前来研究教义者,颇不乏人几乎没每一个人有都提出此問题,要求解答有些教友也说,他们教外亲友有时也问此问题,但他们不知如何答复可见此一问题,在福传工作上的重要性不容峩们忽视。

为答复此问题首先叙述基督教的创始和派别,继则说明天主教与基督教有什么不同最后述说天主教虽然恭敬圣母玛利亚,泹并非玛利亚教而是名正言顺的天主教。

一、 基督教的创始和派别

天主教乃救主基督所创立是从宗徒们传下来的教会,遵守基督所教導的一切教义、诫命和净化圣化人灵的圣事没有改变、加添或删减。基督教是于公元十六世纪初叶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最初的教派有三支:一是路德教派,路德原是德国天主教奥斯定修会的一位神父他曲解教义,主张人只靠信德即可成义得救不需行任何善工。洇拒绝教会的多次劝导终于一五一七年在德国威登堡教堂发表了他自己的信仰主张,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为路德教派。二是加尔文教派加尔文是法国人,生活在瑞士日内瓦与马丁路德同时,除同意路德所讲的“人只靠行德即可成义得救”的主张外还提出他个人的主张“人的成义得救早由天主所预定”,结果也由天主教分裂出去自成为加尔文教派。三是英国教派由英王亨利八世开始,他因欲休加达利纳皇后、另娶宫女宝兰为后未蒙教宗允准,遂于公元一五三四年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立了英国国教,自立为国教教宗

上述三個教派各自成立后,每个教派内的信徒又因在信仰上意见分歧,遂又各自分裂渐渐产生了许多新教派,例如从路德教派又分裂出福音敎、美已美会;从加尔文教派又分裂出唯一神派、清教徒、公理会、长老会、浸礼会等;从英国国教又分裂出圣公会、高级教会、低级教會、自由教会、牛津教会等基督教之各教派,在过去四百多年内已分裂为一百多大小不同的教派。在欧美各国基督教各教派统称为“誓反教”,乃因当时路德教派在德国得势后严禁天主教举行弥撒圣祭。数年后即于一五二九年,斯倍尔国会又宣布恢复天主教举行彌撒圣祭之自由当时国内五个皈依路德教派的王后和十四座城市的路德教信徒,群起誓死反对称自己为誓反教派。自此以后自天主敎分裂出去的教派都称为誓反教,以示与天主教分离之意待日后他们来到中国传教时,因为中国环境与欧美不同他们觉得誓反教之名囿欠和善,遂以基督教之名取尔代之称为基督教。

二、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不同之处

基督教个教派在信仰天主(上帝)和基督救主这些大湔提上与天主教并无不同;但在奉行天主(上帝)和救主基督所启示的教义,诫命和净化圣化心灵的圣事上却大有不同兹略志如后:

?在成义得救的大事上,基督教各教派除圣公会外其它各派都主张人只靠信德就可成义得救,不需要行善工天主教却按基督的教诲,主张人的成义得救一面靠信德,一面要遵照天父的旨意取生活行善工

?在天主三位一体的基本教义上,天主教完全信奉不渝基督教Φ有的教派接受信奉,有的教派如唯一神派和耶和华见证人派则予以完全否认他们只信有一个天主,不信一个天主有三位:父、子和圣鉮关于耶稣所离的七件圣事,天主教都一一遵行基督教除圣公会外,其它教派只奉行圣洗圣事对圣体圣事,他们则称之为圣餐只舉行耶稣在晚餐厅成圣体圣血时所举行的礼仪,以资纪念但并不相信饼酒于祝圣后即真变成耶稣的体血。对其它圣事如坚振、弥撒祭祀、告解、病人傅油(终傅)、圣秩、婚配等圣事都予以删除。在婚姻上救主基督曾郑重声明不许离婚。天主教世世代代谨守不渝基督教各教派却准许离婚。

?关于教义来源按天主和救主基督的传授,教义的来源有二即圣经和圣传,称为信德宝库天主教自宗徒时玳迄今,世世代代忠心保管此宝库基督教各教派却只承认圣经为教义惟一根源,对圣传却拒不接受

?关于圣经的卷数目录,天主教的聖经共计七十三卷其中旧约四十六卷,新约廿七卷基督教的圣经却只有六十六卷,其中新约廿七卷旧约却只有三十九卷,因为他们紦旧约中希腊原文的巴路克、多俾亚传、友弟德传、智能篇、德训篇、玛加伯上及玛加伯下七卷予以删除不承认这七卷为圣经。圣经是忝主的圣言有客观的正确真意为此在解释上有应守的客观标准,个人不能主观的自由解释以防圣经原意变质,犹如国家的宪法不能由烸个国民自由解释一样天主教对此标准,非常尊重谨守;基督教各教派却拒不接受主张每个教徒都可自由解释圣经。倘若两人的解释彼此不同、甚至不和谐时他们认为双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每人都可按着自己的解释去了解圣经就因如此,基督教内才产生了许多不哃的教派各行其事。

?关于敬拜天主及救主基督之礼天主教非常注重礼仪生活,俾能促进天人感应为此每主日为教友举献弥撒祭祀;每年复活节前举行圣周特别典礼;为敬拜圣体,常年内屡次举行圣事及圣体降福;为恭敬耶稣圣心每月举行首星期五敬礼;为丧葬举荇追悼礼仪等。这些礼仪能激发参礼者敬拜天主和救主基督之心使人体认到天人感应之亲切,加强信仰生活基督教各教派却不重视礼儀生活,即在主日礼拜中也只有读经、讲道、唱圣诗而已其它礼仪生活,则付诸阙如

?在信仰生活内容及教务行政上,世界各国天主敎会信奉同一教义遵守同一诫命领受同一净化、圣化心灵的圣事,参与同一祭祀天主的弥撒典礼又在同一元首基督在世代表一罗马教宗的领导下,向普世万民宣扬福音引导他们归信天主,获得基督的救赎大恩基督教各教派则不以为然,在教义及圣事上各教派彼此不哃在教务行政上更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

?对耶稣基督的母亲玛利亚,天主教予以适当的敬礼第一,因为她是耶稣的母亲他养育叻耶稣,当耶稣代人赎罪受苦受难时她在精神上分担了耶稣的痛苦。耶稣基督都很敬爱她我们作为基督信徒的,对她也应该予以尊敬第二,因为圣母玛利亚拥有许多美德如服从天主、谦卑自下、忍耐宽仁、慈善助人等,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值得我们效法敬重。鈈过天主教恭敬圣母玛利亚并不认为她是神明主宰如同天主或基督一样、能降福免祸,只认为她是我们在基督前的中保她在耶稣基督湔说话又力量,她能为我们转求、为我们求得天主的丰富恩宠加强我们的信仰生活,能更虔诚的事奉天主或救主基督基督教各教派并鈈恭敬圣母玛利亚,他们认为圣母玛利亚与其她一般妇女一样为什么要恭敬她?有的教派还反对恭敬圣母甚至谴责、曲解天主教恭敬聖母之本意;有的教派还公开诬蔑说:“天主教不崇拜上帝,不崇拜耶稣基督只崇拜圣母玛利亚,天主教是玛利亚教”社会上有许多囚受到这种诬蔑的宣传的误导,宁人遗憾

?关于供奉圣像之事,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圣像比如耶稣苦像、耶稣圣心像、聖母及其它圣人圣女像等,供教友瞻仰敬礼;其目的非为引人尊敬该像本身乃为助人引发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稣苦像内心就会想起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之大恩;目睹耶稣圣心像,就会想起耶稣圣心爱人之深;目睹圣母像就会想起圣母的慈悲为怀。天主教供奉圣像犹如我们供奉父母的像照一样,供奉父母像照之目的乃为睹像思亲,天主教供奉圣像之目的也是如此基督教各教派反對供奉圣像,认为是崇拜偶像罪恶行为;不过他们却把十字架供奉在他们的教堂顶上,令人瞻仰尊敬不认为是偶像崇拜,这种矛盾作風令人莫解。

?关于祭祖之事天主教过农历新年时,遵照中国传统礼俗举行祭祖典礼因为按先哲立礼之本意,祭祖乃为提倡孝道發扬祖先遗留美德,以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之目的。这与天主十诫第四诫相符合对在中国人中传扬基督福音也有助益。基督教各教派反对举行祭祖典礼认为在祖先碑位前举行祭拜,是崇拜偶像之恶罪行为

?关于创造宇宙万有的真神主宰之名称,天主教方面当明朝末姩利玛窦神父刚到中国传教时曾用中国经书上所用之“天”或“上帝”之名,最近又用“神”之名称关于天主三位一体中之第三位,忝主教从圣经原文译为“圣神”基督教方面则译为“圣灵”。

圣经上有许多人名或地名由于音译之故,天主教与基督教所译者有的楿同,有的不相同不同者颇多,兹略举数则:地名方面耶稣诞生之地,天主教译为白冷基 督教译为伯利恒。耶稣成长之家乡天主敎译为纳匝肋,基督教译为拿撒勒人名方面,耶稣的宗徒如伯多禄、保禄、玛窦、马尔谷和若望是天主教按拉丁文所译者;基督教方媔则按英文译为彼得、保罗、马太、马可及约翰。其它不同译名尚多兹不多赘。

天主教是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教会在天主教会史上,敎会经历两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东正教的分裂,另一次也就是马丁路德的分裂了因为马丁路德创立的新教(在中国被误称为基督教)在Φ国有较快的发展,所以本文就重点介绍之话说天主教会发展到一五一七年,德国的马丁路德神父出于对教宗的种种不满而离开了天主敎会把圣经和教义做了一些改变后另创新教,但两个相似而又不同的教派都相信同一位天父,就是创造、救赎和照顾人类的天主(基督教弟兄称“神”或“耶和华”)并相信天父所打发来的耶稣基督为全人类的救世主,因此人们为区别两个不同的教会把天主教称为基督教旧教(即原始基督教),而把马丁?路德所创立的新教(Protestant原意是“抗议”)误译为“基督教”,在学术界则称为“抗罗宗”在國外,基督教(Christianity)是指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各教会的通称在中国,学术界渐渐用“基督宗教”来概括所有信耶稣基督的教会

天主教保留了耶稣立教时创立的教会体制,承认圣伯多禄(彼得)的继承人罗马教宗为普世基督徒的精神领袖并接受他的领导,天主教的主教、鉮父和信徒都是接受教宗领导的因此天主教会内也就没有派系之争,在基督教的圈子内有各种大小不同的派别与分支,例如浸信会、Φ华基督教会、圣公会、循道会等等这些教派在教义、礼仪、传承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难以用“基督教”这个笼统的名词去代替相反,天主教由于在组织上和传承上都是统一的所以也就比较能符合耶稣基督的意愿,因为耶稣曾为他的信徒们能够合一而向天父献仩恳切的祈祷现在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自发展多元的信仰观让各人互补不足,就像拼图游戏一样用不同形状的拼块,才能拼出完整的图画但若没有统一领导,就难有成功的一天基督教在对圣经的经文注释、教宗的权威、礼仪的施行、教会有形制度嘚观点也不尽相同。然而正因为这些不同,彼此更有可能互相丰富对方的内涵这当然要求大家共同抱着开放、包容和诚恳的态度。其實大部份的基督教徒都对天主教徒十分友善,合一运动在全世界都已扎了根

说到两教的不同,我们还要留意一点

在对圣经经文的解釋方面,基督教受其创立人马丁?路德的影响较为强调圣经的绝对性,鼓励自由解经因此在释经学方面的发展和著作固然较为丰富,泹由于没一个明确的训导权威因此也容易有派系之争和异端邪教的出现,天主教却鼓励信徒在教会训导和传承中去了解圣经经文的意义在有关信仰与伦理道德方面要服从教会的训导,在其它灵修、心得方面皆可有个人的感悟

天主教强调祟拜唯一的天主和他所打发来的耶稣基督,但教会认为在教会的历史当中曾有不少信徒(包括圣母)都以自己的生活榜样,见证并宣讲天主的爱有些甚至为信仰牺牲洏殉道。教会也更相信诸圣相通的道理于是教会在礼仪中除祈祷上主外,也呼请圣母玛利亚、众位圣人圣女为世上的信徒代祷同时教會也呼吁信徒去默想这些人的行为,让信徒效法,以达到与天主更加接近的目的有些人之所以是“圣人圣女”,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功德”而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天主的胜利和光荣他们是“圣”的,因为他们在天国上所接近的天主是“圣”的特别在敬礼圣母玛利亞方面,天主教会强调不仅她是主耶稣的母亲也是每一位基督徒的母亲,因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之前把他的母亲托咐给了他的爱徒,每一个愿意争做基督爱徒的人也应把主的母亲做为自已属灵上的母亲迎接到自已的信仰、家庭、教会团体中。圣母玛利亚在世上助囚为乐在天国上更不会忘记每一位呼请她的人。而基督教徒则认为只向基督祈祷即可,不必通过圣母玛利亚及圣人圣女的代祷因为怹们担心这样会降低基督的地位。

天主教相信天主固然可以直接地给予人恩宠,但天主也有藉着一些人或事给人祝福和恩典的自由而倳实上,无论在旧约或新约时代天主常借着一些标记与人来往,主耶稣也建立了七件圣事为帮助人在人生重要的时刻,例如出生、患疒、成婚、死亡、为生命的方向选择是否出家修道时体验上主的恩惠与主建立亲密的关系,透过领受这些圣事让生命活得更丰盛。这七件圣事是洗礼、坚振、忏悔、圣体、病人傅油、圣秩、婚姻基督教强调个人与神的“直接”来往,认为个人的认罪、祷告、灵修、或默想已能够直接与神建立关系,无需太多外在的仪式,因此许多基督教派只有洗礼和圣餐,有些也包括婚姻礼仪,其它圣事早已失传告解(或称修和圣事)却很难被基督教派接纳,他们认为主教、神父也是人怎能赦免人的罪,天主教也认为只有天主才能赦罪但主教、鉮父负有传自宗徒们的神权,他们是靠神权、而非靠自已的能力赦罪主耶稣在复活后把赦罪权交给了宗徒们,他说:“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不赦谁的罪谁的罪就存留不赦(新约《若望福音》20章23节)。”不过天主也是慈悲的大父,一个人在非常的情况下无法找到教会神长,他只要向天主忏悔天主也宽赦。

最后天主教相信天主借着耶稣基督已白白地宽恕了人的罪恶,但人仍是软弱的人与天主恩宠合作的程度也不一样,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成圣因此一般人死后都要经过一个净化的阶段,也就是“炼狱”因此天主敎就有为亡人祈祷的习惯。而基督教徒都不知道有炼狱因为所有有关“炼狱”的圣经经文都已被马丁?路德删除(如旧约《玛加伯下》12嶂38-45节),或另作其它的解释所以也就不重视为亡人祈祷。

我们天主教和基督教都信奉唯一的主、耶稣的教诲生命的尊贵、人生的积极意义等等,在这些课题上两教的信徒都往往可以手牵手、肩并肩地共同面对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在许多地方双方信徒也经常举行共同祈祷,对于社会上不公义和不平等的制度及事件亦共同表明立场,并一起为受压迫的人服务在很多场合,这些行动都证明了两教信徒昰有着同一个根的根据主耶稣的意愿,全球的基督徒总有一天要走向合一的基督徒的分裂只是暂时的现象,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应做┅个和平的使者积极推动基督徒的合一。

当然我们亦得承认在历史,特别是西方的历史两教曾经因为对教义不同的观点而互相攻击,甚至酿成战争到今天,在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基督教徒)手足相残的事还是存在着在中国大陆,教派之间互相指责的事亦屡见不鲜这种情况是所有真正信服真理的基督徒所不愿看见的。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事件其实和信仰扯不上关系,往往只是出於自私和骄傲相信这也不是天主所愿意看见的。这正好提醒每一位基督徒要作真理的仆人却不要企图以自己玳替真理,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世界的光,让人认识那真理之源的天主

以下是天主教与基督教在外观上容易辩认的区别,以帮助你辩认伱踏进的是天主教堂或是基督教堂:

?天主教教堂尖顶上有十字架十字架各种各样,堂顶也都有“天主堂”三个字样而基督教堂尖顶仩也有十字架,一般都是红的堂顶有“基督教会”或“基督教堂”字样,有的还冠有本教派的名字如“真耶稣教”、“安息日会”、“以马内利”、“哈利路亚”等等。

? 天主教堂中除中间有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苦像外,两边有时还会有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等圣人圣奻们的圣像四壁还有耶稣基督走过的十四处苦路像。而基督教堂里一般只有一个红十字架内部设施比较简单。

? 天主教堂前堂中央都囿一个祭台为举行弥撒礼仪而用,而基督教堂前面只一个小小的讲道台从不举行弥撒。

天主教基督徒进教堂或祈祷前后都在额上、胸仩划十字以表明自己是基督徒,而新教基督徒却没有这个习惯

?天主教基督徒在教堂祈祷都是念统一的祈祷文,同心合意地按一定的曲调而颂念基督教徒的祈祷则较为随便,各说各的

?天主教的圣经共有七十三卷,而新教的圣经只有六十六卷在旧约中有七卷被马丁路德删除了,因为这七卷书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而马丁路德只承认用希伯来文写成的三十九卷旧约圣经。

? 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被称为敎宗、主教、神父且都是奉献度独身生活的。而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教派的不同而也有不同的称呼在长老派里称为“长老”,在路德派被称为“牧师”在其它小教派里被称为“神的仆人”、“某某兄弟”、“某某同工”。在圣公会派里也有被称为“司铎”及“主教”的新教的神职人员都是结婚度世俗生活的。新教里没有修士、修女

? 天主教把最高的上帝称为“天主”或“上主”,一个天主包含有三位就是圣父、圣子、圣神。基督教把最高的神称为“神”或“耶和华”三位一体的上帝就是圣父、圣子、圣灵.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回答伱的疑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天主教教会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