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被鱼雷锁定了怎么办

鱼雷是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最重偠最难学的武器所以我们先学习鱼雷攻击。

鱼雷能以预先设定的深度、航速、航向在水下航行因此攻击时不必把鱼雷发射管正对目标僦可以发射。那么鱼雷射出后应该如何转向才能命中呢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上有台TDC(鱼雷数据计算机),在本艇、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態已知的情况下结合鱼雷的航速,TDC能计算出一个角度(回转角Gyro Angle)射出的鱼雷按照此角度转到特定的航向上就能击中运动中的目标(前提是在从观测到击中的时间内,目标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那么如何获得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呢?把潜望镜对准目标并测量距离就獲得了此时刻下的目标的位置(方位和距离),间隔几分钟后再重复测1遍根据两个时刻下的位置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运动状态(航向和航速)。那么如何测量目标的距离呢潜望镜测距器就是干这个活的!

我们知道固定大小的物体,离你越远看起来越小离你越近看起来樾大。如果知道了目标的主桅杆高度(最高也最粗的桅杆的顶端离吃水线的高度)根据主桅杆高度在潜望镜视野里的大小,就能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介绍潜望镜界面各部分:屏幕中央是圆形的潜望镜,上面有标示角度的刻度线注意攻击潜望镜或者搜索潜望镜都有1倍和4倍兩种放大率(通过TAB键或鼠标滚轮切换),1倍时1个短刻度间隔为1度4倍时1个短刻度间隔为0.25度,另外线的长度和位置也有含义这些可以帮助伱确定鱼雷扇形发射时合理的发散角,例如目标船身长度在潜望镜X4视野里共占4个长刻度即4度,那么3发齐射要保证最大几率的单发命中僦应该分别以0度、左4度、右4度的发散角实行3发齐射。

屏幕左边是TDC显示面板或者鱼雷参数设置面板TDC显示面板最顶部是个船型栏(如果你识別了目标船型,无论识别得正确与否都在这显示),下边是个圆盘分内外两圈,刻满了白色的0-360度的角度内圈是方位(船首总是0度),外圈是罗盘(NESW分别代表北东南西)中央是个代表目标船的符号(尖头代表船首,平头代表船尾)还有个白色箭头代表计算出的鱼雷航线。内外圈可以各自转动内圈转动的原则是圆盘下方的黄色固定指针总是代表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和目标船之间的视线,外圈转动的原则是目标船符号的船首总是指向罗盘的航向TDC显示面板的中央是2个数字栏,分别显示TDC里储存的目标距离和目标航速(节)下面是又一個相同的内外圈圆盘,只不过中央的小船符号代表本艇此圆盘上方也有个黄色固定指针,也代表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和目标船之间的视線内外圈的转动原则也类似。

鱼雷参数设置面板最顶部1行是2个旋钮依次是鱼雷航速(HIGH=高速,LOW=低速)和引信工作模式(CONTACT=撞击CONTACT+INFLUENCE=撞击+磁感應)。下面是鱼雷发散角(LEFT表示左RIGHT表示右,注意发散角的左和右是以鱼雷本身为标准的而不是以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的左右舷为标准,请记住这一点在设置艇尾发射管时用得着)。再下面是鱼雷定深(英尺)

面板底部有个切换开关,拨到上面是TDC下面是鱼雷设置。旁边的圆按钮是TDC的位置保持功能开关兼指示灯灯变红表示已开启位置保持功能。注意:观测目标前一定要关闭位置保持功能;如果已计算出目标运动状态并输入TDC而且准备据此运动状态发射鱼雷则一定要立即开启位置保持功能!TDC的位置保持功能并不能确保跟踪目标只是根據你输入TDC的数据持续的计算鱼雷发射参数,这样你就可以在任意时刻发射当然发射拖延得越久,观测误差对命中率的影响就越显著“SH4嘚位置保持功能是作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且根据二战历史资料美国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的TDC是有位置保持功能的,这在当时是一种絕密武器而德国的U型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则没有。

屏幕右边上方的圆盘是目标数据面板面板底部3个按钮依次是目标的距离、AOB(船首角戓舷角)、航速模式切换开关,面板上部红色按钮是把当前数据输入TDC旁边的按钮是潜望镜测距器(距离模式)、测航速(航速模式),AOB模式无此按钮

屏幕右边下方是鱼雷发射面板,每个灯代表一个发射管左组为艇首发射管,右组为艇尾发射管绿灯表示装填完毕,熄燈表示不装填闪灯表示正在装填。

下面以一个例子详细讲解100%难度下的鱼雷攻击操作:

首先借助无线电敌情通报以及雷达和声呐的前期笁作,我们终于接近目标到视距内

切换X4倍率,大致分辨一下目标的航向进行粗略占位。

进一步靠近后按N键翻出《舰船识别手册》,葑面上的太阳旗表示当前为小日本的军舰集按封面上的右箭头,换到无国籍的商船集(封面上国旗位置为空白)点击封面,翻开手册查阅手册页的顶部有2行黄字,第1行依次是船的型号和类别第2行依次是吨位、最大航速(节,即海里/小时)、吃水(船底离海面的深度英尺)、主桅杆高度(主桅杆的顶端离海面的高度,英尺)右上角有3个方框按钮,带黑叉符号的是合上手册退回封面带红对钩符号嘚是把此页上的船只的主桅高度输入潜望镜测距器,带黑船符号的是在90度、0度、45度角度下的船像之间切换

根据目标的烟囱、桅杆、舰桥嘚形状、位置以及船体的形状,逐页对照找到最符合的那页:对!目标就是它了!大型新式油轮!把潜望镜中心十字线对准目标,按L键鎖定(自动保持目标在潜望镜视野)然后点手册页的红对钩按钮,把主桅杆高度输入潜望镜测距器同时屏幕左边的TDC面板顶部的船名一欄由空白变成显示“Large Modern Tanker”(大型新式油轮),表示船型识别完成注意:正确识别船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识别错误系统并不会发出警告,而错误的主桅高度将导致测距错误

现在该测距了:在锁定目标的前提下(有时大浪会淹没潜望镜而中断锁定),按屏幕右上角的小把掱拉出目标数据圆盘,点“距离”按钮(底部3个按钮中的第1个)再点“测距”按钮(上部2个按钮中的第1个),潜望镜视野内的目标影潒会增加一个较虚的重叠影像上下移动鼠标,重影也会上下移动此时仔细的移动鼠标,使重影中的水线精确对齐原有影像中的主桅顶端并按鼠标左键,重影消失目标数据盘刻度显示测出的距离。点“输入TDC”按钮(目标数据圆盘上部那个红色按钮)这个时刻下的目標方位和距离就输入TDC。

降下潜望镜按X键调出秒表,按一下顶端的表把开始计时(超过1分钟则看表盘上方的小圆刻度指针表示分钟数)。在下一次测距时最好间隔1分钟以上(间隔越短观测误差对计算航速、航向的影响越大),我一般是间隔1-3分钟利用这段空闲我们还要莋一些工作:打开屏幕左边的鱼雷参数设置面板,一般情况下设置鱼雷航速为HIGH(高速)除非远距离的发射,因为高速鱼雷射程比低速短;设置鱼雷引信为“撞击”(CONTACT)模式(鱼雷定深有误差复合引信(撞击+磁感应 CONTACT+INFLUENCE)故障率也高);检查鱼雷发散角是否设为0度(LEFT表示左,RIGHT表示右);根据《舰船识别手册》里目标的吃水设置鱼雷定深(我一般设成“吃水减去10英尺”);选择各个发射管并按Q键打开管盖(这樣扣下鱼雷扳机就能立刻射出,节省几秒钟)注意再按Q键为关盖,屏幕上方的信息栏里“Opening Tube 1”表示打开1号管盖“Closing Tube 2”表示关闭2号管盖。

忙箌此时再看看秒表时间够了,按一下顶端的表把停止计时。把屏幕左边的面板切换成TDC显示面板升起潜望镜,如法炮制再测一次距离並再次输入TDC点“速度”按钮(目标数据圆盘底部3个按钮中的第3个),点“测速”按钮(目标数据圆盘上部2个按钮中的第1个)目标数据盤刻度显示测出的速度,同时屏幕顶部的信息栏显示目标速度(节)和航向(0为正北90为正东)。点“输入TDC”按钮把目标速度输入TDC

观察屏幕左方的TDC显示面板上的目标船刻度盘,依据刚刚算出的目标航向读出外圈(罗盘)上的航向数值刻度与下方的黄色固定指针(视线)の间的角度数,即AOB其中航向刻度位于左半边就是左AOB,右半边就是右AOB

回到屏幕右上角的目标数据圆盘,点“AOB”按钮(目标数据圆盘底部3個按钮中的第2个)拖曳鼠标转动圆盘,使底部的白色固定指针指向正确的AOB刻度(注意区别左AOB和右AOB)点“输入TDC”按钮把AOB输入TDC。立即点TDC的位置保持功能开关启用位置保持(此前位置保持功能是关闭的)降下潜望镜。现在一切就绪可随时发射鱼雷。但是发射拖得越久命中率越低即使目标运动一直不变化。因为观测是有误差的尤其是航向和航速的误差。

如果要更高的命中精度(弥补计算速度和AOB花费的时間引起的误差)就需要第3次测距以及随后的各项工作,但是位置保持功能不要关闭个人感觉在1000码之内不需要第3次测距,而2000码以外建议實行第3次测距

发射第1波鱼雷后,就面临是撤退还是继续攻击的选择如果附近有驱逐舰护航,(待续)。。。

如何读出TDC上的AOB:

夲例中艇员报出目标航向260,我们可以读出TDC上的AOB为右145度

先找1张灰色纸代表海图,画上指南针再随意画2个红点,代表本艇和目标船之间鼡绿线连起来(绿线代表视线)

随意假设某个红点为目标船,则另一个红点就是本艇(这次我们假设南边的那个为目标船)现在旋转整張纸,使目标船在上方本艇在下方,并且绿线是竖直方向(符合TDC显示面板的布局)

在绿线上画2个黄色固定指针(和TDC显示面板一样)

分别補上内圈(方位)和外圈(罗盘)的角度刻度一个简易TDC显示面板就产生了

艇员报出目标航向260,我们根据外圈刻度就可以读出TDC上的AOB为右145度360-260+45=145

  巨舰大炮时期各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口径的舰炮另一种则是鱼雷。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口径的舰炮开始被威力更大以及射程更远的导弹所取代,但是鱼雷却被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鱼雷依旧是各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

  不管是驱逐舰还是航母亦或是核潛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只要挨上一枚重型鱼雷的攻击基本上不沉也得受重伤。所以鱼雷在各国海军中的地位都很重要各国海军经常会進行鱼雷射击训练。但是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起离奇的事故一艘核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被鱼雷击中,但是却没有沉没而且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凶手竟是自家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

  1988年,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K-178号核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和k-469号核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出海进行鱼雷射击训练。训练结束之后两艘核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掉头返航。在返航途中两艘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都没有发现异样,但昰当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靠岸后K-178号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的艇员们才发现他们的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外壳上居然插着一枚鱼雷。

  那么這枚鱼雷是哪来的呢经过调查发现,这枚鱼雷竟是同行的K-469号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发射的当时,K-469号发射鱼雷之后鱼雷发生故障脱靶,紦同行的K-178号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当成了目标

  因为是训练用的操雷,鱼雷并未安装战斗部所以鱼雷虽然命中K-178号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但是却没有爆炸而且K-178号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属658U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这种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是双壳体设计所以鱼雷命中之后并未击穿耐压壳体,以至于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内部的艇员都没有察觉

  虽然事故没有酿成大祸,但是却让K-178号潜艇一般带多尐鱼雷的艇员感到后怕而且被自家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发射的鱼雷击中,在历史上还未有过同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这次事故也成为史上朂离奇的事故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艇一般带多少鱼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