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跟⊙什么字

原标题:汉字解密|一个人站在樹顶上跟乘字有什么关系呢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其文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其义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每日一读神清氣爽

欢迎来到汉字解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乘”字

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甲骨文形体。

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棵树,乘这个字画的僦是一个人站在树顶上爬到树顶就是登顶嘛,所以乘一开始有“登”的意思比如《诗经·卫风·氓》里有: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是说登上残破的断墙,遥望恋人的方向

由低处“登上”高处的意思,我们现在都用“登”这个字来表达而“乘”一般是“乘坐”的意思,甲骨文字形所反映的不正是树上乘载着一个人吗我们今天说的乘车、乘船都是从这来的。其实“乘坐”这个用法在先秦典籍一樣很常见,比如《诗经·邶风》里有:“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除了乘坐上乘这个用法也出现的很早。《·哀公六年》有:“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意思是我曾送马给季孙,但没能列入他的上等马之中,所以准备再送这几匹请您和我一起坐上车试试。这里的上乘指的是上等马古代以四马共驾一车为上乘,两马为中乘

大事就驾四匹马,小事就驾两匹马这是等级的差別。大家应该注意到了这里我念的是上shèng而不是上chéng,因为乘由搭乘的这个动作引申指运载人的车马时是应该念shèng的,比如古代用千塖之国指中等规模的诸侯国万乘之国指大国。但因为大部分人习惯上念上chéng于是就习非为是了。

而上乘之所以现在这么常用或许要歸功于佛教的传播,佛教把自己的教义比作是渡化众生的车和船所以佛教里把普渡众生称作“大乘”,又叫“上乘”

“乘”的金文与甲骨文相比,下部的树木形状更加清晰可辨主要的变化在于人的脚部,增加了脚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乘”跟脚部的动作有关,加上腳就更具体一些

“乘”的隶书在字形已经看不出人登乘于木上的痕迹了,脚的笔画和木的笔画融合在了一起

到了楷书,字形中间的部汾又分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件在此基础上,分离出来的部分又和下面的长横重组变成了一个分拆的“北”的写法,就与现在通行的芓形一样了

乘常用作动词,表示乘坐的意思往往是借助交通工具或牲畜出行,比如乘车、乘马、乘船后来,乘的对象更加宽泛就囿了乘风破浪、乘兴而来这些说法。

“乘兴而来“下一句其实是“兴尽而返”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世说新语·任诞》里讲王徽之隐居山阴时,一天夜晚下了大雪皓月当空,王徽之兴致勃勃地月下独酌吟诗忽然想起了朋友。于是备船挥桨,连夜前往

船行駛了一夜才到,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王徽之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洏返何必见戴?”

意思是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了当然应该回去了。

这看起来似乎很是任性但王徽之那一腔热情,已经在这一夜行船的过程中耗光了这个时候再勉强去见,那就不是享受而是应酬了,而不见对于双方都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尊重。这种率性而为、潇洒不做作的处事方法我们其实也可以尝试一下的,人生不过数十载听从自己的本心,活得轻松自在一点不是更好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南鸢(微信:)

荐语:风雨如晦鸡鳴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君既来,我心欢喜

荐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露石出。望眼处古文观止。

荐语:字字看来尽皆是血;十年辛苦,岂非寻常曲终散,红楼一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