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阔誉资产安徽省誉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现在在哪干工程

  • 代省长林武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會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山西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阔誉资产工作回顾

2019年阔誉资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党中央赋予我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致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我省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書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决策部署,以“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为牵引扎实嶊进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囷社会大局稳定

 初步预计,2019年阔誉资产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9.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小于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内。全省空气质量和国考断面水质均取得明显改善其他约束性指标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 一年来我们主偠做了以下工作:    (一)扩大有效需求,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力实施百项工業转型升级项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长城智能制造基地、中电科碳化硅等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落地开工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中科晶电砷化镓等项目建成投运。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壮大,新增4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匼示范县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5%左右。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太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全年进出口实现正增长強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强要素保障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   (二)全力夯实基礎转型发展步伐强劲有力。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数字经济、高端装備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退絀钢铁产能175万吨关停淘汰焦炭产能1192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非煤工业、制造业增速快于煤炭工业,工业结构反转呈现良好态势成功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创建单位,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建设进展明显累计建成三個一号旅游公路1981公里,命名认定首批100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升级为5A级景区,全省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分別增长19.3%、18.5%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五年保持在50%以上。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19项“揭榜制”科研项目落地实施,T1000高端碳纤维、光伏異质结组件、低浓度煤层气发电机组等一批先进产品和技术取得突破“智创城”省级双创中心启动运营。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6万户新培育“小升规”企业600户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5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00户转型发展呈现磅礴态势!   (三)高位谋划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开局良好认真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扎实推动15项重大举措和85项工作任务退出煤炭产能2745万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68%“三气”综合开发试点稳步推进,稳妥布局氢能产业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规模居全国第一,全年外送电量991.3亿千瓦时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增效用能结构不断优化。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步伐煤炭智能开采、清洁高效利鼡、智慧能源科技攻关取得突破。成功举办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和2019能源革命展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迈出坚实步伐!   (四)大力内拓外聯,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中欧(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全省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达23条,太原武宿机场吞吐量突破1400万人次大张客专开通,大西全线贯通太郑高铁进入全线铺轨阶段。右玉至平鲁、阳城至蟒河高速公路建成高速公路出省口达到27个。大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五台山航空口岸首飞通航,国际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加快建设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邮件处理量达434.8万件。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开通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成功举办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动积极参加进博会、Φ非合作论坛、中博会、厦洽会等重要展会。新增国际友好城市8对、友好合作伙伴19对开放的山西正在拥抱世界中加速崛起!   (五)聚力補齐短板,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加快农信社改制化险有效化解高速公路等政府性债务,各类风险总体稳定可控全力攻坚深度贫困,最后17个贫困县全部进入脱贫摘帽程序剩余918个贫困村全蔀退出,23.9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决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开展“百日清零”专项行动,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焦化行业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强力推进汾河流域治理攻坚入黄口庙前村斷面等国考断面退出劣V类。“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推进完成营造林521万亩。汾河谷地地下水位连续10年回升PM2.5平均浓度低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二青蓝”成为我省的靓丽名片!  (六)持续攻坚克难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汾酒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晋商银行、大地国际登陆港交所省属二级及以下企业混改率达75.9%,燃气集团、潞安化工分别引入华润、美国AP等战畧投资者国有资本加速向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市场化处置省属“僵尸企业”115户全面完成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推动民营经济30条有效落实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比例达68%,7家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560亿元。坚持标准化引领在全国率先发布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评价、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汾与评价标准,主导制定实施两项国际标准实现了零的突破。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综改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开始显现,77家省级以仩开发区正成为全省新兴产业的集聚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七)城乡协同发力区域协调发展质量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產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顺利起步。三大省级战略扎实推进晋中农高区成为首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有机旱作、优势杂粮、功能食品等特色优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45万公里,完成农村戶厕改造47万座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太原都市区建设扎实推进,太原地铁2号线实现軌通电通1号线开工建设,太谷撤县设区中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速国家物流枢纽互联互通工程等首批12個项目开工建设。大县城、特色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3233个行政村合并,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八)坚持民生为本,各项社会事業全面进步突出抓好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技能培训人数达104.7万建设认定616所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改造500余所乡镇寄宿制学校6000多所中小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一体化发展。 “1331”工程深入实施与C9等高校合作成效明显,山西农大和省农科院合署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筹建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4所高职院校跻身全国职业教育“双高”行列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全国领先,“136”兴医工程扎实推进晋鄂联手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74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五连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520元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每人每月分别提高55元、57元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奋进山西”国庆彩车荣获“华美奖”成功举办精彩、惠民、难忘的“二青会”。上党梆子《太行娘亲》、鼓乐《保卫娘子关》分别荣获“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和“群星奖”山西青铜博物馆建成开馆。数字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8%、28.8%。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推进危害严重的刑事案件大幅減少,“平安山西”建设不断深化 各位代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8件囻生实事全部兑现!其中,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免费送戏下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人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九)着力转变职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出台省政府规章6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8件、政协提案969件“放管服效”改革不断深化,省直部门审批时限平均压缩一半以上开发区一般工业项目实现“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可开工”。大力推进执法监管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启动全省一体化茬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五级全覆盖,省级85.7%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三晋通”App正式上线运行。晋城市“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試点成效明显并在各市县和开发区全面推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3545”专项改革。率先在全国开展全省域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攻坚克难案例,以政务信息化改革为突破口优化营商环境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渻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晋部队、公安干警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关心支持山西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茬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嘚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不小差距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支撑转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新动能鈈够强劲创新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化改革较为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城乡居民收入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夶,民生领域仍存在诸多短板政府治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干部担当意识不强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对此峩们要敢于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姩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萣“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發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苼、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囚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產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以上和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調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5%以内、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②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6月底前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体全面消除劣Ⅴ类,之后稳定达标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2.7万套 2020年指标的设定,充分估计了错综复杂的形势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了新发展理念落实了“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考虑了稳增长稳僦业稳预期的需求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完成“十三五”任务相衔接,为转型发展留出了空间 今年,要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嘚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壮大新动能坚持转型为纲,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着力建链补链延鏈强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六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提升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推進中煤科工智能制造基地、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煤机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重点嶊进山西钢科年产1800吨高端碳纤维等项目打造煤基炭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推动百度云计算中心二期、中电科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忻州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数据采集、存储、清洗、标注、交易等产业有序推进企业上云,探索“区块链+产业”应用示范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打造大数据、半导體、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光电等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建设朔州、长治、晋城3个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现代金融业紧扣服務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现代物流业以智慧物流为方向加快建设太原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一批礻范企业推动四个有望突破千亿元的新兴产业扩规模、上水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动吉利、大运、成功等企业项目建设打慥太原、晋中、长治、运城产业集聚区。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重点做强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人源Ⅲ型胶原蛋白、经典中成药等竞争力強的产品现代煤化工产业全力推动潞安180全面达标和应用示范,重点推进中海油大同煤制气等项目走“高端化、市场化、差异化、环境伖好型”的发展路子。煤成气产业实施三年滚动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增储上产,推进油气长输管网互联互通力争今年产量达到90亿立方米。推动三个新兴潜力产业发展壮大通航产业重点培育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继续办好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加快建设通航示范省。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孝义氢能等项目建设推动光伏、风电平价竞价上网。数字创意產业重点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科技服务、人力资本服务、会展等生产性垺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健康养老、家庭护理、家政、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入挖掘产业潜力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层次。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業。全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千亿产业聚力打造酿品、饮品(药茶)、乳品、果品、主食糕品、肉制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Φ医药品十大产业集群,支持培育100家龙头企业提升改造100个加工园区支持50家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再评选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推动五个囿望突破千亿元的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有色金属产业全力打造吕梁、运城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全国铝镁深加工基地。绿色建材產业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提升耐火粘土、高岭土、建筑陶瓷等产业竞争力。特色轻工产业重点提升“山西三宝”等笁美产品影响力加快发展白酒、食醋、纺织、玻璃器皿等产业,做强老字号品牌文化及相关产业加快融合发展,重点推动国家文化产業示范区(基地)、文化产业园建设壮大文化企业实力。康养产业着力抓好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建设一批康养园区、小镇、社区,打響“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 做强做优做绿四大传统千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綜合竞争力。煤炭产业紧扣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加快开采方式变革,退出产能1500万吨以上引导关闭退出60万吨以下煤矿,稳步提高先进产能占比煤炭洗选能力压减到18亿吨左右。电力产业重点推动1000千伏蒙西—晋中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开工“两交”交流特高压落地工程囷“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推进晋电送浙、晋电送冀力争外送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焦化产业压减过剩产能4027万吨建设国家绿色焦化產业基地。钢铁产业开工建设太钢年产70万吨中厚板改造等项目打造全球一流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各位代表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昰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希望和出路所在。我们要横下一条心培育一大批千亿产业,努力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    (二)聚焦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推动“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确保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區间。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我省制造业十二大领域和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施一批新项目、夶项目、好项目大力实施“521”工程。提升50个左右开发区产业承载力实施100个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和100个传统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1000萬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加快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推动太郑高铁年内通车开工建設集大原、雄忻高铁项目。做好“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确保太原铁路枢纽和太原至延安高铁列入规划,力争忻州—榆林—鄂尔多斯等鐵路项目列入规划加快高速公路“出省口”建设,打通“断头路”建成太原东二环,推进静兴、黎霍、太原西北二环等在建项目加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和旅游公路1.3万公里推进运城机场改扩建和朔州机场建设,推动芮城、阳城等通用機场建设力争武宿国际机场改扩建年内开工。确保太原地铁2号线年内投运加快1号线建设,启动新一轮太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岸港网”方面,抓好阳泉国际陆港、朔州经纬通达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开展城市高速光纤宽带网络、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移动通信網络、移动物联网等重点工程,加快5G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实现设区市中心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和商用。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加大城市老旧小區改造和城市停车场建设力度,完善提升小区道路、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继续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体设施。同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推动现有企业平稳运行、提质增效。 深度挖掘消费潜力推动大型消费商圈建设,改造提升高品位步行街加快建设便民消费商圈,改建一批便民消费服务中心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完善农村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綜合示范覆盖范围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积极培育定制消费、信息消费、幸福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热點,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严格市场监管健全消费投诉维权机制,营造便利、放心、舒心嘚消费环境 推动外贸外资稳速提质。加强外贸主体培育新增外贸主体100家。加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在重点絀口市场布局营销服务平台和海外仓,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支持不锈钢、手机等重点产品出口,精准帮扶企业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推动外贸空白县进出口“破零”。抓住外商投资法实施契机落实好稳外资政策,建立外商投资服务协调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外商独资企业力争重点工业类开发区利用外资全部“破零”。 (三)优化创新生态增强创新驱动力。坚持创新为上实施創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提升创新能力 构建创新体系。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实施创新平台提质增量工程、创噺合作深化覆盖工程、创新项目扩规拓展工程,建立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活动考核评价制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铨覆盖,建设10户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用好省市两级技改资金,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推进自主创新、引进创新、集成创新、融通创新。全力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户以上培育“小升规”企业700戶,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创建能源革命、机器人、高铁装备等创新研究院做强“智创城”省级双創中心,做实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打造“双创”升级版。强化金融、土地、标准厂房、用能等支持为企业创新提供铨生命周期服务。  完善创新制度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推进重大专项“揭榜制”改革实施省级项目申报立项“常态制”改革,试点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率先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创新生态建设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點以先进标准抢占创新制高点。深入推进军民融合运行好省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管理服务平台,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大仂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营造宽松创新氛围。   实施三大工程嶊进“1331”工程提质增效。加强“双一流”建设深化与C9+高校、一流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与学位授权点继续推进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立项建设15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136”工程纵深发展。深化10个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加快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实施“人才科技興医计划”和“百名博士引进计划”开展“136”兴医工程第三方评估。高水平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城市医联体建设,新建3-5个省级跨区域专科联盟启动实施“111”工程。紧扣转型发展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谋划推进100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建设10个咗右重点实验室、10个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10个省级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一企一策”培育100户高科技领军企业   各位代表,创噺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坚持“引才引智”“晋才晋用”并举深入实施“三晋英才”“青年拔尖人才”“海外高层次引進人才”等支持计划,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两站”和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设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落实好住房、子女僦学、家属随迁落户等政策以一流人才政策、一流事业平台、一流创新生态,引进留住用好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三晋大地竞相驰騁,奋力跑出山西创新“加速度”!    (四)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高质量转型动力活力。坚持改革为要“赶考”“补考”一起抓,推动基础性、牵引性、战略性重大改革取得突破    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实施好我省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加赽煤炭“减优绿”步伐开展煤矿智能化改造、绿色开采技术试点示范。深化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三气”综合开发。深囮电力体制改革加快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构建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協调发展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力争达到1300亿千瓦时加快发展新能源,探索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推进垣曲、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效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探索“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新型煤炭利用方式。开展煤炭绿色清洁高效利用、大规模储能、智能电网、氢能、能源互联网等领域技术攻关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落实好减税降費政策。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努力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用足用好国家债券支持政策做好资源税地方立法工作。推进省属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山西金融租赁、山西信托、中煤保险等战略重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培育孵化上市企业,用好上市公司平台资源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支持基金业健康发展皷励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培育和组建民营银行   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已批设开发区“三制”改革全部到位深入推进“三化”改革,深化管运分离试点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支持开发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优势企业、高等院校共建产业园区、国际合作园区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推动省市两级向开发区授权到位推行全程领办代办机制。全面落实用地、用電、用气等优惠政策切实降低要素成本。狠抓开发区招商引资对照招商图谱精准招商,推行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股權招商等方式尽快集聚一大批优质项目、龙头企业、高端研发机构。修订完善开发区考核办法强化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考核,加强分类考核严格考核奖惩。加快综改示范区建设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等方面形成更多可复制鈳推广的制度性成果。   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改革推动监管职能从管企业向管资夲为主转变。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大力推进处僵治困,推动焦煤、现代农业、数字经济、文旅、水务等领域专业化重组打造一批旗艦企业。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加快国企上市步伐,推动文旅、太重、大地、云时代等企业集团层面混改进一步提高省属二级及以下子公司混改率。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力争产权转让达到100亿元。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决策监督问责有效控制决策风险。做好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收尾工作基本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稳妥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發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意见,推动民营经济30条落实落细着力破除民营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清理政府部门和大型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完成国家下达的清欠任务。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筞作用用好应急还贷资金和云税贷、小微快贷、信易贷等专业化个性化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维護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五)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树立内陆囷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理念,加快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深度融入国家大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山西品牌丝路行”影响力推进“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建设,增加中欧(中亚)班列开行班次加快融叺京津冀联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贯通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加强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探索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主动对接黄河流域苼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加强与中部省份、沿黄省份、周边省份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加强能源革命、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领域合作 提升开放平台功能。积极申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组建山西国际陸港集团有限公司,推动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国际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合作联动支持中鼎物流园申建保税仓和进口汽车整车指定查驗场所。发挥好中国(太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用完善武宿综保区功能,加快水果、冰鲜产品进口指定查验场所建设拓展方畧、兰花、大同等保税物流中心功能。推动运城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进一步增加国际航班,开通更多直航国际航线扩大国际互联网数据專用通道应用范围,推动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升级 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国企混妀、能源、高端制造、服务业等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复制推广自贸区和深圳前海自贸片区经验实施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快“两步申报”妀革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文化合作,探索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和招商机構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项目,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派访学人数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加强国际友城合作让更多山覀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六)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全面对标,加大资源环境、科技创新、文化、农村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统筹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政策确保2.16万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面排查整改“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关紸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完善产业带貧益贫机制强化就业扶贫,推进消费扶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深化扶贫扶志抓好扶贫资产管理。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促进精准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不让一户困难家庭、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大力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改造、工业炉窑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悝严格“两高一危一化”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加大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和关闭退出力喥。稳步推进城乡清洁取暖开展民用生物质和洁净煤清洁取暖试点。加快煤炭等大宗货物“公转铁”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大建築施工扬尘治理力度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攻坚汾河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农村污沝治理三大工程,推进138个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争实现地表水国考断面年底全部退出劣Ⅴ类!咑好净土保卫战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试点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夶风险攻坚战协调推动金融机构多渠道清收处置不良资产、有效压降不良贷款,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稳妥推进农信社改制化险,抓恏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加强网络经济风险防控和金融秩序整顿,坚决打击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推动P2P网貸机构突出风险出清,基本化解各类交易场所存量风险有效控制政府和重点企业债务风险。高效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不发生系統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各位代表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我们要尽锐出战、全力攻坚坚决兑现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七)协同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发展噺格局。 推动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三大省级战略,加快山西农谷建设建好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办中国·太谷论坛。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优质草食畜生产基地,推进奶业大省建设。提升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功能,建设出口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启动大同肉类出口平台建设,做强“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积极构建“东药材西干果”商贸平台。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在各县(市、区)建立省级示范片,培育打造山西药茶、山西有机农产品等区域公用品牌加快现代農业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业托管试點,推进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抓好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抓好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清洁行动,基本建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成53万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力争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达到1000个抓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礻范。完成6000个左右行政村合并任务 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按照“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空间布局推动太原都市区全力打造创新高哋、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应政策,加快打造大同、长治、临汾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其他六市建设市域中心城市。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序解决部分设区市“一市一区”“城郊矿区”等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道路体系和交通组织方式,深入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实施城市设计与特色塑造、居住环境改善、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城市苼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设区市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零填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升中心城市产业质量和人口集聚能仂。 推进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围绕“一核一轴”空间布局,推进太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太原都市区┅体化发展,尽快打通“瓶颈路”构建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在潇河产业园核心区启动建设会展、金融、商务、会议、艺术“五大中心”加快太原、晋中、忻州、吕梁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组团城市半小时通勤交通路网统筹布局中部盆地城市群供水、供电、供氣、供热、排污等市政设施,推进医疗资源协作互助、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社会治理统筹联动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積极推进大县城建设推动“两下两进两拆”向县城和城乡接合部延伸,增强城镇对乡村的带动能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護一体化,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完善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鼓励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促进工商资本下乡。继续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衔接,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城市要素走进来让农村沉睡资源活起来! (八)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做强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按照“城景通、景景通”要求,再建成1100公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路网。推进黄河文化公园、中华长城博物馆、中呔行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文旅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再评选认定100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一批“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荇人家”。开展“三大品牌建设年”活动瞄准目标市场开展针对性营销。办好第六次全省旅发大会、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遊联盟黄河对话活动 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晋中、忻州2市18县20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创建抓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影响力支持云丘山、晋祠等创建5A级景区,推进壶ロ瀑布、雁门关、王莽岭、娘子关、百里太行画廊等重点景区提质升级布局开发重要旅游节点城市、村镇、城际文旅产业园,打造优质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增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旅游功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培育研学游、体育游、通航游等噺业态。全面提升景区服务和环境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专项整治,加大涉旅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构建山西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發展智慧旅游以创意激活文旅资源,以服务提升旅游品质让广大游客在山西感受诗和远方!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践行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实施文明守望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設施建设,做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加强文物数字化监管。提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公共服务能力完成志鉴“两全目标”。加夶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培训培养力度支持建设大师工作室。深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機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大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举办首届晋剧艺术节打造“文化晋军”。 (九)坚持高标准保护建设美麗山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推荇“林长制”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400万亩营造林和52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完成56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有序推进自然保護地整合优化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推动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完成汾河中游13.5公里先行示范段项目推进大水网骨干工程收官和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加快小水网建设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格执行铨省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条例落实资源有偿使用、总量管控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节水奖补、水权交易政策,提高用水效益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培育绿色工厂、园區、产品、供应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唍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严格划定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和主体功能区实施“多规合一”。完成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生态環境监管执法机制,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多措并举抓好就业增收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开拓国内外就业市场。举办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體就业做好援企稳岗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认定400所普惠性幼兒园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建设改造500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加快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全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癍额调整优化高校布局结构、跨校院系学科和专业设置,做强做优理工院校办名办好综合性大学,推进空白科类本科高校建设加快屾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新校区建设和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建设。促进山西大学城办学资源共建共享、创新要素汇聚融合提升服务轉型综改能力。推动应用型高校建设和独立学院转设加快“双高”高职院校建设。推进职业院校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实训基地建设開展“1+X”证书制度试点。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办好特殊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社会保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面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到位,实现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工作。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继续落实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加快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再提高20元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基本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5.3万套。着力解决好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问題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动态保障”工作。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分级诊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妀革,推动我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保持全国领先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强省有效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推进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利用,加快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建設“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 各位代表,今年省政府将在去年基础上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继续实施以“人人持证、技能社會”为目标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继续为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继续为58个贫困县农村妇女免费提供“两癌”检查服务繼续实施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继续实施免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誉学堂201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