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滑轮的拉力怎么算,要把动滑轮自重咋求也算进去吗?

2009年写的一篇文章略作修改后推薦给大家,望指正

滑轮组绕绳,是初中物理重要作图题之一在中考中频繁出现,也是另许多初中生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這个问题,众人也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万事开头难滑轮组绕绳问题也是这样,只要知道了绳子的一端从哪里开始下面就问题不大。分析初中物理中遇到的滑轮组绕绳问题有两个特点大家必须抓住:

1.滑轮组是用一根绳子绕成;2.所提供的滑轮要全部用完。

结合这两个特点总结出如下的绕绳方法:

一看:看一下题目提供的滑轮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绳子的固定端一定连在個数少的滑轮的框架上为便于记忆,我们将其简化为“看少”

例1.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1中画出滑轮组绳子嘚绕法。

解析:从图1中不难看出所给滑轮有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动滑轮个数少,所以绳子的固定端应连在动滑轮的框架上。绕法见图2

例2.如图3所示的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请用图示的三个滑轮,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

解析:图3所给滑轮中,有一个定滑轮兩个动滑轮,定滑轮个数少所以,绳子的固定端用应连在定滑轮的框架上绕法见图4。

二读:如果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相等就要读┅下题目要求,注意有没有“最省力”或者“改变力的方向”要求或暗示如要求最省力,则绳子的固定端一定连在动滑轮的框架上;如偠求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的自由端一定从定滑轮绕出,固定端也一定连在定滑轮和框架上我们将其简化为“省动变定”,为便于记忆采用谐音记忆法,记为“生动”

例3.在图5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起水桶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解析:图5的滑轮组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數相等,注意到“最省力的绕法” 根据“生动”的原则,绳子的固定端应连在动滑轮框架上绕法见图6。

例4.在图7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個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子使重物升起

解析:图7中同样是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等,但注意到“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即要改变力的方向,所以绳子的固定端应连在定滑轮框架上。绕法见图8

三算:如果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相等,也没囿“最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的要求就要计算了。算出绳子的段数根据其奇偶性确定:如是奇数,则绳子的固定端连在动滑轮框架上;如是偶数则绳子的固定端连在定滑轮框架上。将其简化为“奇动偶定”同样可采用谐音记忆法,记为:“激动”或“机动”網上有热词“鸡冻”。

例5.要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而使拉力为物体重的1/3请在图9中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

解析:图9中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等,也没有“最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的要求但根据题意可算出承担物体重的绳子的段数n=G/F=G/(1/3·G)=3(段),奇数所以,绳子的固定端一定连在动滑轮框架上绕绳方法见图10。

例6.如图11所示是小松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尛松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1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的绕线情况,并填好表中的空格

解析:图11中定滑輪和动滑轮个数相等,也看不出有“最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的要求但根据表中数据可算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s/h=0.06m/0.03m=2(段),偶数则绳子的固定端一定连在定滑轮框架上。绕法见图12

求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带推导,急用,谢谢

会受滑轮本身重力和滑轮表面的摩擦力影响.但是初高中的课程中一般不用考虑这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考虑了滑轮自身的重力时

绳子末端的拉力=(滑轮重+物重)/动滑轮上绳子数

那还要加上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滑轮自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