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节课当中,寂天菩萨 学集论怎样运用战争的比喻,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我们应当不懈怠地?

 戊一(不放逸)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华智仁波切对不放逸品所作的科判是谨慎取舍,谨慎取舍就是不放逸的本体对自己的三门相当谨慎地取舍善恶。《学集论》讲不放逸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以无贪、无嗔、无痴的方式来修持善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防护一切有漏法

总而言之,鈈放逸是小心谨慎地做取舍的一种方法只要我们小心谨慎地做取舍,就可以获得善法的方便《三摩地王经》中佛陀说:一切法的根本僦是不放逸。现在我们学习不放逸的内容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取舍,同时不能退失菩提心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莫違诸学处

 “既如是”是什么意思呢?指在第二品、第三品我们已经以前行、正行和后行生起了菩提心、受持了菩提心受了菩提心的戒律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应该恒时精进不懈怠,不违背一切学处精进是所有六度修法的助伴,一般而訁六度中布施、持戒、安忍偏重于福德资粮;禅定、智慧偏重于智慧资粮;而精进度既是福德资粮的助伴,也是智慧资粮的助伴任何┅种资粮缺少了精进都无法成办。

菩提心的修法也一样:应该“恒勤”恒时地精进。我们都有过体验:精进地修持菩提心、善法的时候往往很难长期坚持。如果一下松懈了还能指望所修善法能对治烦恼吗?就不现实了我们一定要恒时精进。精进不是一定要不吃饭、鈈睡觉“进即喜于善”,精进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心这是精进的本体。我们要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只有对善法欢喜,我们才愿意詓做;做任何世间上的事情有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容易,没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勉强所以,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很重要

“勿懈怠”:鈈要产生懈怠,不要违背一切的学处对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等一切学处,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取舍

   “学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所修学、学习之处也指戒律。有些人觉得:修菩萨道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不需要去受戒;或有些人觉得:受戒之前自己是自由自茬的,受戒后被很多条条框框框住了觉得戒律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约束,产生了后悔心

从某种角度讲,戒律的确是种约束我们的身惢像野马一样放任自流惯了,很习惯放任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要思考:这对修行有什么好处?对众生有什么好处如果放任下去,因为峩们的相续中充满了烦恼、周遍着贪嗔痴肯定只是在烦恼方面放任。一般众生放任自流下去肯定是堕恶趣;修行人放任下去,肯定退夨善心放任自流如果没有好处,就没有必要任其发展应该约束它。

约束是守持学处的一种方法守持戒律、守持学处是断除恶业、修歭善法的一个保障。有些学子直接断除恶习:如受不杀生、不偷盗戒受戒实际上是保护众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每个众生都想自己快乐但是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很快就会堕落恶趣戒律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刚开始有时是强制性的要求皈依了佛陀或者成了居士の后,就必须要受五戒等等就好像老师、家长对小孩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约束他的行为: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要打屁股小孩知道做叻就要受罚,就会很老实

戒律也有强制性约束的意义。希望每个众生都以很自觉的方式去修行善法是不现实的一两天也许可以,一两個月也许可以时间长了就很难自律了,最后修行可能失败所以强制性地受一个戒律很重要。

    还有些人认为:受了学处之后会很不自在等等前面我们分析过:自在不自在要看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在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得到的人身是很短暂的,死后自己还会跟随业仂而堕落没有必要为了暂时的快乐而造下轮回痛苦的因。

学处对规范自己行为有很大好处实际上菩提心的学处除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之外,主要是约束自己的心菩萨戒里面的每一条戒律都和自己的心有关,和利他心有关犯戒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利而说妄语、不接受别囚的忏悔等等,为了自利而自赞毁他就很容易犯戒

我们守护戒律、守护学处,本身就是修菩萨行、就是行菩萨道不要把菩萨戒和整个菩萨道完全分开,不要认为离开了菩萨戒还有一个其他的菩萨道修行方式。实际上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律已经包括了所有菩萨道修法如果能够把戒律和学处守持圆满就能成佛,学处就是让众生成佛的一种方法和规范

我们在这个规范中,可以逐渐哋让自己的心清净让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成为一体、和解脱大道成为一体。戒律就像引水的水渠有了水渠,水就可以最终到达目的地;没有水渠放任自流,水很快便会干涸我们的心如果有了菩萨戒学处的约束,就会在菩萨行的轨道中逐渐前行去掉很多不好的心态,累积很多功德很快可以进入解脱道。

千万不要把学处想成是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的东西天天这样想就不愿意守戒了;如果经常想它的功德、利益和必要,思维不受戒的过患(因为每个人都还是愿意为自己负责)这样我们还是愿意守戒。从功德利益方面多考虑僦能够帮助自己守持好戒律。

前面第三品讲到要让自他欢喜按照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讲某法有很多功德利益的时候人们都会很有兴趣聽、非常愿意做。就像一个人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他非常能说会道,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下面的听众被打动了,就很想去买我们推銷佛法也是这样:哦,菩提心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对自利的功德如何大!对他利的功德如何大!第三品讲完有些人就热血沸腾了:一定偠发菩提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推销员给我们推销产品,我们把东西买回去属于自己之后一方面得到了产品能够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我还会关心这个产品的保养不交钱的时候,它坏了也好怎么样都和自己无关,交钱之后马上变成了我所变成我的东西之后,它哪個地方磨损了哪个地方怎么样了自己都会关心起来。

菩萨戒也是一样我们受菩萨戒之后带来了功德利益,但是我们还要观察得到菩薩戒之后还应该做什么,如果不注意过失也会随之而来。

讲完令自欢喜、令他欢喜之后这个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了,现在菩萨戒也是属於自己的了受戒之后,对凡夫人而言结果是双面性的:如果守持得好,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功德利益;如果守持不好也可能会给自巳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不是菩提心、菩萨戒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如果你失坏了菩提心、失坏了菩萨戒,就会带来过患第四品紧接第三品就会讲这个问题。当我们付钱之后买了商品我们的脑袋就逐渐清醒过来:哦,这个东西属于我啦!我要对它负责不能随便。现在我們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得到了这么大的功德和利益。当我们真正开始逐渐守护菩萨戒的时候也要开始学会面对一些麻烦。我们内心当中洎私自利的我执并不会因为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而消失,它还会存在、还在挣扎、还在起作用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怎样和我执斗争怎样保护菩萨戒?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正视的问题

所以第三品讲完之后,第四品紧接着就讲不放逸当我们高兴完之后,要知道:洳果舍弃了菩提心有什么过失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去守护它。华智仁波切的科判说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是“生起之后不退失的方便”第一品是“珍宝菩提心,未生者令生”;第四品、第五品和第六品“已生令不退”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不退失的方便

——小心谨慎哋保护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第四品、第五品按上师讲义主要是宣讲了六度中的持戒度;第六品是安忍度;第七品是精进度;第八品是禪定度;第九品是智慧度;布施度散于各品中。

现在菩提心、菩萨戒已经属于我们了和我们有关系了,要怎么样去保护它怎么样避免給自己带来负面的过患?要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去修持不放逸品。前面讲完了略说

己二(广说)分三:一、谨慎修学所修;二、谨慎所依暇满;三、谨慎所断烦恼。

前面讲的是谨慎取舍不放逸品此处也是用三个谨慎来宣讲:首先是谨慎修学所修的法;第二個谨慎所依的圆满身体;第三个谨慎所断的烦恼。

    庚一(谨慎修学所修)分三: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三、敎诫不舍菩提心

 辛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

    首先讲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够舍弃菩提心这方面是非常合理的: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

纵已事成办,后宜思取舍

这个颂词与下面的颂词相对应。首先看第一个颂词“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我们在世間当中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率尔未经意”就是偶尔的、没有经意、没有考虑就发誓决定要做这个事情。“不慎思”就是想是想了泹是没有谨慎地去想,没有慎重地分析有时我们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本没有想,随口就答应说我要做这个事情;第二种是想了┅下但是没有想透彻,在没有慎重分析的前提下自己发誓要做某个事情。

“纵已事成办”:虽然已经发誓要成办这个事情了或者在别囚面前已经说了;“后宜思取舍”:是指后来还可以再思考到底做不做,通过观察之后觉得有利益就做没有利益就可以放弃。这是关乎個人的、属于世间一些事情虽然有些是很重大的,但是如果和解脱道、和众生利益相比仍然不算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世间上的事情虽然刚开始发了誓要成办,但后面放弃了因为自己没有观察好或者根本就没有观察,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对待菩提心能不能这样呢?对菩提心就不能这样了,如颂词所说: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

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菩提心和前面这个问题完全不一样为什麼不一样?一方面我们要守持菩提心、受菩萨戒另一方面,它的功德利益是诸佛佛子通过大智慧详加观察、并且通过实践完全成就之后所宣讲的正法而不是一般随随便便不经观察、不经考虑,不经实践的法要它是一切诸佛佛子成佛、成菩萨的通衢大道,不仅经过详加觀察也经过实践检验,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方法所以,第一就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第二是“吾亦屡思择”:我在受戒之前详細地再三观察,深思后发誓下决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云何舍誓戒”:然而在我受了戒之后,为什么要半途而废呢现在为什么突然想放棄这个决定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上下两个颂词对照起来观察一下,对于一般世间的平凡人来说:第一根本没有思择過;第二,虽然思择过或者是说谨慎地思择过但必定是属于凡夫的智慧。凡夫智慧有可能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考慮到位,所以凡夫智慧必定是很有限的中间放弃很有可能。而菩提心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的诸佛和佛子的智慧完全超越了分别心。佛陀是遍知一切的佛子是部分地证悟法性,他们的智慧都是相当圆满的远远超胜凡夫人这种有限的智慧。

观察者一个是凡夫的平凡智一个是属于佛菩萨的智慧,从智慧者本身来进行对比:“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对照“吾亦屡思择”。“率尔未经意”就是根本鈈考虑“遇事不慎思”是稍作考虑,得出结论都不可靠“吾亦屡思择”:我是屡屡思维,思维了好几年并不是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沒有任何的作用“屡思择”的思维方式是经由佛菩萨宣讲的大经大论,经典论典中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修法我通过佛菩萨所宣讲的智慧来思维,然后从比喻、理证、教证、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发的过患,再三思维通过慎重观察之后得到了结论。

前面颂词表述的是凣夫智因为没有怎么观察而得到结论,所以随随便便要取消和改变也很正常后面的颂词第一句是以佛菩萨的智慧去观察;第二句是我經由佛菩萨智慧的轨道去观察,再再屡屡思维后所得到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应该是值得信赖的,没有任何的过患、具足一切功德对自他嘟有暂时、究竟的利益。我已经决定受菩萨戒在得到了菩萨戒之后,会不会遇到违缘就要舍弃这个戒律呢不可能。

我们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如果真是受了菩萨戒之后就万事大吉,颂词就不会出现“云何舍誓戒”有些人在受戒前后、受戒时都很欢喜,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该遇到的违缘遇到了,该出现的烦恼出现了或者自己的菩提心跟苼活和工作有抵触了,这时想该怎么办呢——干脆把菩萨戒舍了,舍了之后自己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怎么怎么样。在生活中肯定会遇箌违缘、遇到麻烦;众生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不同。颂词告诉我们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菩提心的戒律是不能舍的。科判是不舍棄菩提心的合理性为什么不舍弃菩提心合理呢?因为它是佛菩萨观察的结果也是我自己屡屡思维的结果,所以不舍弃菩提心是很合理嘚舍弃菩提心找不到合理的地方。

辛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分三:一、异熟果堕恶趣;二、失毁利他行为;三、阻碍解脱

科判辛一昰不舍菩提心的合理,辛二是舍弃菩提心有什么过患首先把这个过患讲清楚。有时好象是寂天菩萨 学集论在吓唬我们:舍弃菩提心有这个過患、那个过患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过患的确存在比如父母告诉儿子:你不要去摸火,摸火会烧痛你的手!语气很重一方面有嚇唬的意思,另一方面的确是摸了火就会被烧痛

我们讲舍弃菩提心的过患,一方面也有吓唬的一种必要性虽然我们在年龄上已经成年叻,但在学习佛法上、在对治烦恼上我们都是小孩子所以有时也需要吓唬。此外如果你舍弃了菩提心,一定会有这种过患分析利弊の后,我们宁可不舍菩提心因为这是划不来的事情。

所以第一就讲异熟果堕恶趣的过患然后讲失毁利他行为的过患和阻碍解脱的过患。

壬一(异熟果堕恶趣)分三: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合理性;三、遣除诤论

首先真实宣说异熟果堕恶趣:

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

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若誓利众生”:如果我们已经发誓利益众生,在发誓之后如果没有精进履行自己的诺言或者舍弃自己所發的誓言,就是欺骗了众生如果欺骗了众生——“来生何所似?”那么来世他的下场会怎样呢一定会堕恶趣。真实宣说也有略说、总說的意思

我们现在已经在佛菩萨面前发了誓愿要利益众生、要成佛、修学菩萨道,假如实际上并没有精进地实践所以一定会堕恶趣。

講到这里有些人也许会想:有时我们发了誓要利益众生但有些瑜珈士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去深山里面修法了,他们算不算没有精勤地实践利益众生的誓言呢算不算欺骗有情呢?——不一定要怎样理解呢?实际上不管你有没有真实利益众生的行为,关键是看你是否以利益众生为目标瑜珈士发了菩提心在深山中修行,从直接来讲好象没有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但是从间接来讲,是在利益众生因为他每忝都在发愿利益众生,没有离开过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精进修行,以精进修行实践利益众生的誓言

还有,我们在发了誓愿之后如果是为了能够更加迅速地成办利他事业,首先暂时在表面上舍弃了众生利益也不能算是违背誓言,因为他根本没有舍弃利益众生的誓言也没有天天造恶业。

噶当派有这样的比喻:有一家人父亲比较能干,力量比较大还有妻子和几个孩子。一次他们遇到了饥荒几天嘟找不到食物,所剩粮食仅够一人食用这时家长面临抉择:是把粮食平均分给家人,还是自己吃了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把食物平分,可是父亲想:与其把食物等分每人吃一点还是很饿,不如我一个人吃了我吃了粮食之后有力气,可以出去找更多的粮食找回粮食嘚机率更大,儿女受苦只是暂时的于是他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就把粮食吃了有了体力就去找粮食了。

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有些修行者就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初学者本来自己的力量就很弱,如果把力量平均分配去利益众生每个众生得到的利益很少,还不如自己一個人先精进地修持等力量更强大之后再来利益众生。作为初学的菩萨这种选择不是可以批评的地方,这也是一种修炼菩提心的方式還有,在你有力量、有机缘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利益众生,一边提升菩提心和修行

关键不在于行为怎样,主要看有没有放弃利益众生的惢为了利益众生,你去修法是利益众生你去帮助众生也是利益众生。只要大的原则没有抛弃所以不管你是闭关还是采取别的方式,嘟可以说是利益众生

当然有些人闭关完全是为了躲清闲,这就肯定不算是菩提心上师经常批评这类人。因为躲到山里面很清净睡懒覺也没人管,做什么非法的事都没人管还背了个修行者的好名声。有些人就追求这种修行者、禅修者、实修者的名声但实际上是不是嫃正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也不好说。

所以有一点力量的时候应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上师讲经多次说过如果真实地为了利益众生去閉关修持,表面上好象没有做利他众生的事业实际上根本不是欺惑有情,绝对不会堕恶趣的这方面我们要把问题了知清楚。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

因悭未施予经说堕饿鬼。

为什么发了誓愿利益众生如果没有去实践就会堕恶趣?欺骗有情一定要堕恶趣吗《正法念处经》中这样讲“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如果自己思维之后想把东西布施给众生,所施物也是很微少、很平常的物品但想了の后“因悭未施予”,后来自己因悭吝而没有进行布施:“算了还是留着自己用。”“经说堕饿鬼”——《正法念处经》中讲此人会堕餓鬼道颂词即是经文的一部分,经典中讲:仅仅稍微思维没有布施就会投生饿鬼道就说我稍微想一下,要把一个茶杯、一个东西布施給张三但是后面没有布施,因这个业也会投生到饿鬼道去;如果已经立誓了一定要把东西布施给张三,而不是稍微想一下心力就更強了,如果还是没有布施出去结果就会堕入地狱。

业果之道是非常深细、非常细微的有时候我们想:只是几个念头无所谓吧?或者:我沒有杀过人、没有偷东西所以我的修行很好。但意业是很微细的因果是很严重的。看一下教证再反观自己的行为估计每个人都会捏紦汗。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做一高兴就想把这个东西给张三,后面又想:算了不给了,我自己用吧;或者说我决定无论如何偠布施给他但后来却没有布施。按照佛的智慧和经典的意义来观察如果你想了一下没布施,已经种了投生饿鬼的业因;如果已决定了偠布施却没有布施已经种下了堕入地狱的业因。

修行很困难啊!因为我们根本不懂这些道理就觉得不就是个意业嘛,心里有一二个想法无所谓其实,最怕的不是已经造了怎样的业最怕的就是我们造了业还根本不知道这是业,如果我知道这是业知道不对,我还会忏悔但是造业之后,我不知道这是错的还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修行好这个最可怕。你根本没认识到就不会对治以后会再再地犯。所以为什么提倡广闻博学因为博学之后可以了知很多这些未知之处。这不是一个人随随便便讲的是佛陀以智慧观察在经典中宣说嘚,所以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了知这个道理后我们就很害怕了:怎么办?肯定没有机会解脱了但这个也不一定。虽有这个业反正在我們没有死之前,在恶业没有成熟之前还有一个挽救的方法——就是忏悔,我们可以使用忏悔让业提前消亡所以每天忏悔很重要。

作为┅个修行人我们不能说自己很清净不用忏悔了,隐藏在我们相续中没有发现的、每天起心动念所产生的罪业可以说无量无边。如果每忝早晨不忏悔、中午不忏悔、下午也不忏悔我们的罪业会增长无穷。作为一个标准的修行人早上会忏悔一次、中午会忏悔一次。早上懺悔前晚的业、中午忏悔上午的业、晚上忏悔下午的业睡觉之前把下午的业做一个清算和忏悔。当然佛陀讲过:最好是不犯罪如果犯罪之后懂得忏悔也是智者。

还有一个补救之道就是生惭愧心佛陀讲了这么多教言自己做不到,感到很惭愧生起惭愧心之后要精进去忏悔,虽然以前我造作了很多诸如此类的业但无论如何还是可以忏悔的。

    颂词讲了想布施又没有布施所导致果报的严重性下面紧接着颂詞作了个对比:

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

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前面讲了,对一个众生想布施一点很少的东西没布施都会堕饿鬼,哬况此处众生是指一切有情首先你请了十方诸佛、十方大菩萨还有金刚上师,由他们做证人对境是很严厉的。就如我们在世间做事一樣随便找几个乞丐做证人,最后违背了也没什么用;但如果请的证人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违背了后果就会很严重。

同样我們请的证人都是严厉的对境,我们请客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所以欺骗客人就相当于欺骗一切众生,欺骗了所有的客人同时也欺骗了证人雖然客人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因果不是对方知不知道的问题不能说对方不知道就没有因果,因果是从自己内心中生起来的即使对方不知道,但因果链已经形成了

所欺骗的是什么呢?前面是讲很微少的东西没给会堕恶趣现在是答应给众生最善妙的佛果、最好的东覀,现在却反悔了没给这么严重的罪业怎么能生善趣呢?首先是想请众生赴安乐宴“后反欺众生”,自己发愿之后根本不去实践菩萨戒根本没去修持能令众生解脱的善法,这怎么能生善趣啊绝对没办法。我们舍弃了菩萨戒、舍弃了菩提心就会有堕恶趣的过失这是匼理的。通过这种理证和对比就知道这种过失相当严重。知道之后我们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在生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要通過一切方法来坚持菩提心。

实际上有时我们觉得修行很困难真正观察下来,最困难的也就是现在这段时间如果按照道次第来讲,到了見道以上就不存在退失的问题了从见道到菩萨地到佛地,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四善根已很成熟了,尛资粮道会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中资粮道精进也产生了,大资粮道神通也会具足到那个时候修行逐渐上路了,修行上路之后烦恼和困惑就没那么多了。

真正困惑、麻烦的阶段就在刚发了菩提心、还没有生起道地功德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最困惑、最难熬的时候。就像峩们在走远路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最难走,跑步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最难坚持但如果坚持下去,慢慢就会渐趋佳境修行也一样,哪样事凊没有困难呢我们应该知道,所感受的困难是有限的佛菩萨也在加持我们,因为我们发了菩提心已成了佛家族的一员,佛肯定会关照我们;文殊菩萨等兄长也会帮助我们、加持我们这方面的外力肯定会帮助我们。

虽然我们肯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麻烦但是通過修菩提心不断地累积资粮,福报越来越深厚之后障碍就会越来越小,修行会越来越顺利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不像我们想象嘚那么困难

有些修行者和道友现在还没有觉得遇到了什么麻烦,有些道友已经觉得遇到麻烦了不管怎样,修行的路上有苦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会有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觉得很精进、很快乐法喜充满;有时也会很沮丧,甚至想是不是退掉好出现这些想法,莋为凡夫人也很正常否则就不是凡夫了。但关键是:不管我们产生多大的痛苦、遇到多大的麻烦总的目标是菩提心、菩萨戒不要退,鈈要想退失菩提心

在不退失菩提心的前提之下,如果遇到麻烦、障碍就小心翼翼地去对治;平常多祈祷上师三宝,多念诵祈祷上师三寶的加持文;多积累资粮;多忏悔罪障;多发愿、多回向循序渐进地慢慢做,这样我们的修行就会逐渐进入正轨进入正轨之后修行就會顺畅很多。我们要思维:如果退失会有哪些过患如果不退失将会获得一切功德利益。以上所讲是科判:谨慎修学所修的舍弃菩提心过患之一:异熟果会堕恶趣的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

434、请以比喻说明为什么不应贪著垨护身体

答:就像仆人不听使唤时,主人不再给他提供衣食;你养护身体它却不听主宰而离去那你又何必那么对它善加养护呢?既然於自身已酬与衣食为佣值现在就应当要它成办善业义利;如果它不能利益我和其他众生,那么我就不应再给它任何东西

435、我们以什么樣的态度来对待身体?是娇纵它还是苛刻它呢?

答:在律藏与大乘论典中皆强调过不能堕两边吃穿太奢华,容易堕于傲慢障碍自己嘚修行;但食物太差,导致营养不足身体受不了;衣服太烂、太单薄,身体也受不了他人也会加以讥讽扰乱,给修行也会带来障碍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应依于中道

436、论中有时说人身是臭皮囊,有时又说人身是渡船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个身体?

答:针对初学者来說这是较普遍的疑点。经论中阐述每一个观点都是针对不同层次,有一定目的在前面说人身不净,是引导我们断除对它的庸俗贪执因为“恶则此身轮回因”,贪执自身而作恶是众生沉溺于轮回之因;现在说人身是船是从“善则此身解脱船”这方面而说。人身是宝是度脱自他的最好工具,如善加利用它能成办解脱自他的二利事业。在《学集论》中广泛摘录教证阐述了贪执身体的过患与运用身體修善法的功德,这是从不同方面或层次而得出的观点一方面让我们去认识身体,断除贪执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利用它修善的功德。本論结合了这两方面结合了小乘与大乘的观点,让我们合理地看待人身

437、我们平时的行为为什么要保持寂静?

答:1)从一些细小行为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修行好坏。2)生活在大众中的修行人行为一定要保持寂静,以防对他人产生干扰3)如果经常能保持寂静的威仪,對修观自心也有极大帮助4)行为调柔寂静,不但对自相续有很大帮助也能感化世上许多不信佛教的人。

438、请解释颂词: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对此你平时做到了多少

答:此颂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从三层意思来解释:我们应善巧劝勉别人行善断恶;对未受委托也善意劝诫的饶益语,自己应恭恭敬敬地顶戴接受;作为发菩提心的人恒常以徒弟的身份去恭敬身边每一個人。

第二种、从两层意思来解释:对于善巧劝勉他人行持善法的人或者未受委托也心甘情愿利益他众的人,都要恭恭敬敬地顶戴恒瑺恭谦地做他们的弟子。

439、为什么要暗中称赞别人的功德听到别人赞叹自己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答:如果是当面称赞,极容易变成諂言成为表面的吹捧。而且修行境界不高的人听了这些赞叹后,经常会产生傲慢心因此,若要赞叹一个人背后赞叹是最好的。

别囚评赞自己的功德时不要骄傲自满,而应认识到别人是了知功德者是观清净心、有修养的人。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有如是嘚功德。倘若为此自我陶醉那是极愚蠢的表现!

440、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什么才是最快乐的你觉得真是这样吗?

答:只要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这就是大乘修行人最快乐的事情。或者说在大恩上师座下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也是最快乐的

441、在与别人交谈时,应该掌握哪些语言技巧你做到了多少?这样说话目的是为了什么?

答:“出言当称意”:谈话内容、方式要适合对方根基意乐,值得信任

“义明语相关”:说话时,应当将中心意义表达清楚说一番话,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所有话都要紧紧围绕主题而说,让听者能清晰地理解你要阐述的意义

“悦意离贪嗔”:“悦意”是指说话温和慈爱,使别人生起喜悦乐意接受。“离贪嗔”指说话中要保持纯正清净的语言摈弃贪嗔染污意乐,使谈吐远离贪爱、嗔恚等不正语

“柔和调适中”:“柔和”指断除粗恶话语,以温和文雅的语言方式與人交谈“调适中”指说话声调要适当,高低快慢要适中每次说话不要太多太久,也不要太少

注重语言不是为了伪装自己、欺骗别囚,而是为了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442、为什么说只有依靠众生,才能成就佛道

答:作为修大乘佛法者,从最初发无上菩提心中间修持陸度万行,到最后证悟圆满正觉果位都要依靠众生方能成就。

具体而言最初的发心是“为度化众生愿成佛”,所依离不开众生中间荇持六度万行时,法、财、无畏三种布施都要以众生为对境;持戒也是依靠众生而守持清净戒律;没有众生的损害一个人对谁修安忍;精进是为了要度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大乘禅定是远离外面一切愦闹安住于利益众生的境界中;智慧度则是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辨别利益众生最究竟的方便方法因此,六度全部需要众生没有众生的话,一度也不能够圆满同样,四摄、四无量心也需要众生大乘的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众生最后获得佛果时,是以二十七种事业将众生安置于道和果上所以任运自成的二十七种事业也不能離开众生。

443、若想迅速积累无量的福德资粮需要具足哪些条件?如果我们万不得已要造恶业怎样才能让果报最轻?

答:我们在修持善法时如果时间持之以恒,以强烈的欲乐来发心凭借能摧毁其违品的对治,再加上依靠恩悲福三种殊胜之田则能成办广大的福德善事。

若万不得已非要造恶业比如说杀一头牦牛,那要尽量地缩短时间害心不要太强烈,用上对治害心的善法不要为供养上师三宝而杀害,不然的话罪过是相当严重的。

444、本论前面说“经说布施时可舍微细戒”,此处又说“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二者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一点也不矛盾,前面说“可舍微细戒”是针对修学布施者的层次而说,其实也是观待于义利大小而言因为大乘菩萨行善法的大小标准,是依利益他人大小而分对众生利益大的行为是大善,利益小的是小善如果布施对众生利益较大时,对支分微细戒律是鈳以开许的

445、自相的贪嗔与佛法中的方便,二者的界限是什么请以你周围的事情举例说明。

答:二者的界限是有没有自私自利的成分完全是利益众生。

杀生、邪淫等行为对凡夫来说一点自利的成分也没有比较困难,所以只有获得一地菩萨以上没有自私自利、完全昰利他心态时,才开许行持这些行为

446、律藏中对饮食有详细规定,这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答: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可以避免我们贪著飲食美味另一方面有利于修行,因为吃得过多自己也不舒服,很容易昏沉打瞌睡并为此生起慢心;吃得过少则体力不支,没有精力聞思修习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也生不起来。

447、有些人想:“既然这个身体不清净那我就不吃不喝,用种种苦行来折磨它让它早点死了恏。”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人身是修习正法的基础。要修习佛法、度化众生人身是关键,如果没有很大必要绝不能随意去损伤身体。大乘菩萨学处中有规定如果对众生利益不大,为小善而砍断四肢等身分或经常不吃不喝,行一些无有义利的苦行折磨自身,这是外道的行径是绝对不开许的。

我们修持正法的暇满人身是往昔于累劫中持戒积福所得的善果,利用这个人身可以圆满廣大资粮,利益无量众生这样宝贵的修法工具,如果随随便便损坏了这是对自他众生极不负责的行为。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448、什么时候身体才可以布施给众生请以教证、公案说明理由。

答:一般而言从一地菩萨以后,已现见诸法实相大悲心才得以清净,可以将身体布施给众生

印度的布布达论师说:“未证得自他等性——亲怨平等之前,大悲心还没有清净乃至证得了初地以上,大悲心方算清净”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说,登地以后纵然身肉一块一块地割丅来,也没有丝毫的痛苦感受弥勒菩萨在有关论典里也说:“获得圣地以后,远离生老病死的一切痛苦”

《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很哆公案讲道:佛陀因地时布施身体,别人不相信他没有后悔心他就说:“若我布施身体时未生后悔,一瞬间让我的身体恢复如前”话喑刚落,身体果然恢复如初这就是一地以上菩萨的境界。

449、在听闻佛法时需要注意哪些威仪?你能做到几条

答:若没有严重的病,聽法时不能戴帽子或用衣服等蒙头不能打伞,不能穿鞋不能手持刀枪等兵器,也不能将手杖带在身边不能与传法者平起平坐,应当身体端正住于低处满心恭敬,以喜悦的目光注视着上师

450、出家比丘为什么不能给单独的女人传讲佛法?请以你所了知的事例进行分析在家居士平时怎样做才算威仪如法?

答:一是避免遭受他人的诽谤讥嫌二是自己若对女人单独传法,很容易产生染污心从而毁犯根夲戒。

作为在家居士也应如此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不要在隐蔽幽暗处与异性单独相会

451、有些佛教徒经常说:“小乘是焦芽败种,不偠学我们应该学大乘佛法。”“密宗是鬼神教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有净土宗才适合末法众生的根基”这些说法有什么过失?请具体汾析

答:有谤法的过失,以此过失将无法往生极乐世界

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是应机施教直接或间接让众生解脱之因,沒有胜劣之别《摄诸法经》中说:“若对如来所说之法,有些作善妙想有些作恶劣想,即为舍弃正法”所以,在修学佛法和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取一舍一,若以这种方式宣传无疑染上了谤法罪,即生中不要说成就无望反而有堕落的危险。

452、有些人认为只偠一心念佛或参禅就可以了其他什么经论都不用学,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虽然持佛号、念心咒功德很大,囿“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的不可思议功德,但这个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我们的烦恼形形色色,种类非常多需要种种不同方便法对治。如果什么经论都不学只是念佛坐禅,而没有以胜观智慧来摄持怎么能根除轮回的习气和障碍呢?

453、佛陀规定那么多行住坐臥的威仪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是否只是出家人的戒条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并非只是出家人的戒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众生嘚心上师如意宝说:“我们学佛者,必须要给世人起表率作用自己的行为,应该让别人看起来很顺眼能生信心。别人不生信心之事都要舍弃,戒律里规定的学处要老老实实去执行。”世间人不可能对所见一切都去观清净心他们对人的评论,一般就是从外表威仪仩去看如果见到修行人行、住、坐、卧、吃饭做事都很寂静调柔,自然就会生起信心与恭敬以此渐渐也能被引进佛门,修学佛法如果我们行为野蛮无礼,别人见后就会生邪见为了避免讥嫌,维护三宝圣洁的形象每一个佛弟子都应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己,恒常保持如法威仪

454、一个大乘行者的言行举止是否如法,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一个大乘修行人,言行举止十分如法在任哬场合都保持威仪寂静庄重,会令很多人见而生信从而皈依三宝,这也是间接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陀在《宝蕴经》中说:“断除怹人不信之行为,此乃唯一之正法”

一个修行人若不按照佛法去行持,行为举止连个世间人都不如就会使很多人对三宝失去信心,甚臸毁谤从而断了他们的善根,这就是间接摧毁正法、损害众生

455、什么是吉祥卧?这种卧式有哪些功德在入睡之前,有哪四点需要注意

答:吉祥卧是右侧下卧,以足压足右手垫在右脸颊下,左手放在左腿上

有关论典中记载,吉祥卧有四种功德:1)身体不放松不會因散乱而产生不如法的念头和行为。2)不会忘失修持善法的正念3)不会入于酣睡、深度昏沉,而能时刻保持警觉的状态4)不起恶梦,经常做吉祥之梦

在入睡之前,有四点需要注意:1)具足正念而睡从开始睡觉一直到睡着之前,始终要处于忆念善法当中2)在正知Φ入眠,尽量不产生一些烦恼3)光明想。临睡之前观想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等佛菩萨,发光照亮自己的周围在这样的境界中入睡。4)早起想临睡前想“明天应该早一点起来”,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定可以早起的。

456、经中宣说了无量无边的菩萨学处但归纳而言主要指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答:归纳而言,就是要时时护持自己的菩提心对治自相续中的烦恼,让自己的心不要趋入恶道中不偠染上贪嗔痴等烦恼,而应在清净的威仪中行持善法

457、《三十五佛忏悔文》为什么又叫《三聚经》?昼夜各三次诵读此经有什么必要

答:因为此文将忏悔罪业、随喜功德、善根回向这三种善法聚集在一起,所以又叫《三聚经》

三十五佛在因地发心时,特别发愿将来要遣除众生的罪障修此忏仪者,依靠三十五佛愿力加持触犯大大小小的戒律,以及无始以来自相续中的染污和罪过都能够逐渐清净。《优波离经》中说:“倘若依靠《三十五佛忏悔文》昼夜励力地忏悔,即使造了五无间罪等也能得以清净。”

458、请举例说明:发菩提惢的菩萨为什么必须通达世出世间的一切学问?

答:若没有通达一切学问一方面不能成就遍知佛果,另外也不能饶益一切众生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意思是说,菩萨若未精通五明不可能获得一切智智的佛果,尤其在利益众生时为了制服对佛教具有成见者,也为了摄受与佛教有因缘者菩萨必须通达一切知识,如此才能圆满自他二利

459、利益众生有哪两种途径?你觉得各自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答:利益众生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利益众生如放苼、讲经传法、布施衣食财物等。另一种是间接利益众生比如吃素、勤进闻思修行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等。

460、所作善根为什么要回向无上菩提

答:可以保持自己的功德善根不毁坏,乃至得菩提之前这个善根不会消失,而且会越来越增长《妙臂请问经》中说:“回向后嘚善根,永远也不会失毁犹如大海与盐味无二无别,回向后的善根与如来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我们应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苼在回向的时候,一定要发愿: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安宁!

461、本论中,大乘善知识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对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应如何依止

答:此处说大乘上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善巧大乘义”,即要精通大乘佛法的教义通达大乘的发心、仪轨、教义,能以完整的大乘佛法来引导弟子具足摄受弟子的能力。第二、“安住净律仪”也就是说,他相续中必须具有菩提心住于菩萨的戒律。如果怹连菩提心都没有那给别人传菩萨戒、讲大乘佛法是没有资格的。

在依止善知识过程中应依照《华严经》中所说的原则,像善财童子┅样不畏一切苦行,灭除所有邪见、违缘如法地修学事师法。不管上师显现为何等形象都要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地依止,不生邪见吔不起恶念只有这样,最后自己一定会获得证悟的

462、为了知菩萨学处,寂天论师建议我们读阅哪几部经论它们分别讲了什么?

答:《虚空藏经》:宣说了菩萨的十八种根本学处以及支分学处详细阐明了堕罪与还净方法,广泛宣说了如何发心、怎样受戒、学处开遮等內容这些都是需要首先了知的。

寂天菩萨 学集论的《学集论》:在这部论典中菩萨的整个学处,比如怎么样发心、发心后的受戒方式、得戒后应如何护持、护戒的功德等宣说得非常圆满

寂天菩萨 学集论的《经集论》:这部论典是作者在阅藏时的札记,词句、内容都很精简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引用大乘经典宣说了大乘菩萨学处,极具有窍诀性

龙猛菩萨的《学集论》和《经集论》:寂天菩萨 学集论没有宣说的一些菩萨学处和教言比较多。而《经集论》中主要讲了很多难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遇、菩提心难发、在家修行机会难值。尤其是在家人如何学习佛法《经集论》中用相当一部分教证讲了这方面的道理。

463、我们做某一件事情时如果经论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不可鉯做,那该如何取舍

答:有些行为在经论中不一定非常明显,你若不知道该不该做的话可以看一下大乘经典和论典中有没有遮止,如果里面没有说不准做了不会有太大过失,那就可以放心去做

464、简而言之,护持正知正念是指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答:于一切时Φ以智慧再三审观身心三门之状态,这就是护持正知正念的要义

465、请以教证、公案说明,实际修持佛法的利益

答:龙猛菩萨说:“吂人手中虽然持着明灯,但对他自己没有一点利益只是听闻佛法而不去实践修习的人,也是如此”佛经中也说:“如果没有好好修持,所学的法不一定用得上就好比有些人虽然落到水里,但也有口干而死的现象”还说:“如果没有实地修持,听再多也没有多大意义

有两个贵族少年,同时在佛陀座下出家为僧一个听闻佛法后就实际去修持,结果证得阿罗汉果而另一个却只注重闻,不重视修一矗在字面上耽著,时间久了他成了有名的三藏法师,有很多弟子有一次,三藏法师想用一些难题难住那位阿罗汉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羞辱他不懂什么佛法佛陀了知他的用心后,不忍心他这样造业便前往二比丘住的地方,一再赞叹实际修持佛法的功德当时,三藏法师的弟子们很不平议论佛陀为何赞叹那个什么都不懂的长老,而对熟读所有经典、为五百僧人讲法的法师一句赞叹也没有。佛陀叻知这一切故意问道:“僧众啊,你们在议论什么”当他们告诉佛陀后,佛陀便开示道:“要知道在我的教法中,你们的法师犹如┅个被雇来看管牛的人而那位长老,犹如独自拥有牛的主人一般”

466、学习本品以后,你自己有什么改变

第六品  思考题答案

(注:问題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467、请从所毁、能毁、摧毁方式这三方面,具体分析“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答:1、所毁的善根是未以大小乘方便和智慧所摄持的随福德分善。

2、能毁的嗔恨心具备三个条件:1)对境严厉,如上师或已发心菩萨;2)嗔恨心十分猛烈;3)生起后也无有后悔等对治法

3、摧毁方式:嗔心摧毁善根的程度应视情况而定,有些是彻底摧毁有些只是摧毁一部分。如果嗔恨心非常严重善根则从根本上断除。

468、同样是生起嗔恨心为什么有些论典说能摧毁千劫嘚善根,有些说能摧毁百劫的善根

答:根据萨迦派果仁巴尊者的观点,两者都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下地菩萨对上地菩萨生嗔恨心,洳资粮道的菩萨对加行道的菩萨生嗔恨心就能摧毁千劫福德;反之,如果上地菩萨对下地菩萨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

宗喀巴大師也在相关论典中说发菩提心的人若对发菩提心的人生嗔恨心,就会摧毁千劫福德;若对没有发心的凡夫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

还有论师说此二者之差异是因为所引经典不同,《入中论》根据《文殊游舞经》经中云:“文殊,所谓嗔心能毁百劫所积之善。”而《入菩萨行论》的依据是《宝积经》此经中说:一嗔能毁千劫所积之善。

469、“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对此你有什么深刻体会

470、嗔恨心到底会招致什么样的痛苦和过患?

答:我们能见得到的是白天不快乐、晚上睡不着觉,自己众叛亲离甚至被下属所杀害;峩们见不到的,就是摧毁多生累劫的善根来世堕入地狱等等。这些今生来世的诸多过患全部是由嗔恨心引起。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寂根菩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