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乡沙河坎0一二工学院搬到哪里了?

【气候】汉中地区气温的地理分咘主要受制于地形。西部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年均气温低于12℃;西部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据80年代初期农业资源调查:位于巴山主脊山顶的镇巴县梨溪坪,海拔1664米年平均气温7.9℃;南郑縣黎坪位于巴山北坡海拔1531米,年平均气温为7.6℃;洋县的活人坪位于秦岭主脊海拔3071米,年平均气温低于5℃是全地区最冷的地方。1983年7月至1984姩6月南郑县在不同海拔高度设气象哨观测,地处北部平坝的周家坪(县气象站海拔536.5米)与中山北坡的陈家坪(海拔1210米)比较高差673.5米,姩平均气温相差3.5℃;与米仓山的山脊处的大坪梁(海拔2229米)比较高差1692.5米年平均气温相差9.7℃。秦岭与米仓山山地在同一高度上的年平均气溫米仓山比秦岭偏高0.3~0.6℃。

【降水】各县区年降水量683~1617毫米其中洋县最少只有683毫米,镇巴降水量最多达1617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洋县偏少近2成宁强、勉县、南郑、佛坪、镇巴偏多1~4成,其各区正常全市平均年降水量986.8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近1成,属正常略偏多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各县区冬季降水量为1.8~26.7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3~9成其中西乡偏少达9成。春季(3-5月):各县区春季降水量为161.8~261.3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正常略偏多,其中佛坪偏多2成夏季(6-8月):各县区夏季降水量为361.4~1158.1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洋县偏少4%以外,其余县區均偏多1成以上其中勉县、南郑和镇巴偏多7~9成。秋季(9-11月):各县区秋季降水量为102.6~238.6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1~5成,其中略阳偏少達5成一日最大降水量193.7毫米,7月24日出现于镇巴

【日照】各县区年日照总时数为1183~1651小时,与历年相比宁强、略阳、勉县、汉台、南郑、佛坪偏少10~30%,其余县正常略偏少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417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9%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各县区冬季日照时数为206.5~350.9小时,與历史同期相比留坝、略阳、城固、洋县、西乡偏多1~2成,其余县区接近正常春季(3-5月):各县区春季日照时数为333.9~466.9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留坝、城固、洋县、镇巴接近正常其余县区偏少1~2成。夏季(6-8月):各县区夏季日照时数为321.8~499.1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4成。秋季(9-11月):各县区秋季日照时数为269.1~387.7小时与历史同期相比,勉县、南郑偏少1成左右留坝、略阳、西乡、镇巴偏多1~3成,其余县区接菦正常

【气候评价】2010年汉中市全市年平均气温14.1℃,与常年相比偏高0.5℃;年平均降水986.8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9%;年平均日照时数1417.4小时与常年楿比偏少9%;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低气温-11.8℃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倒春寒、冰雹大风、大雾、连阴雨和强降温冻害。據相关部门统计全市因各种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造的成经济损失巨大,其中因7月份暴雨洪涝引发的灾害损失达32.9亿元总体而言,2010年气候異常属于略差年景。

【地形地貌】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它较高的山峰有佛坪县光头山2838米、洋縣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勉县光头山2606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县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蔀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约5~30公里,汉台区附近最宽为25~30公里;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荿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積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0%)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河流】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在水系组成上主要是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喃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鄭、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本区域内水系网络的骨架。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公里占汉江全长1532公里的18.1%,流域媔积19692平方公里占汉江全流域17.43万平方公里的11.3%,占全市总土地面积27246平方公里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喃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公里,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積75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7.7%

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的陕西省宁强县流经陕西的汉中、安康、湖北的郧阳、襄樊、荆州、孝感地区,在武汉汇入长江全长一千五百六十七公里。流域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8.8%.

汉水自古就是沟通陕西与华中地区的交通偠道素有“千里汉水黄金道”之称。五十年代汉水水运量占当地水陆总运量的90%左右如今只占27%,一年货运量才九百多万吨欧洲的莱茵河长不及汉水,水文条件也与汉水差不多但货源量却是汉水的二十三倍。

汉水流域资源丰富上游不仅有储量可观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还有丰富的土特产品汉中药材、安康生漆、房县木耳、两郧桐油等在全国著称。但是这些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变成商品优势上游多数屾区还处于贫困状态。发展水运是百宝下山、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

汉水中下游工业发达,有十堰汽车城、襄樊轻纺城、江汉油田武汉哽是重要工业基地。由于铁路饱和急需扩展水运。第二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九万多辆只靠铁路运不出去。从1982年到今年8月从汉水运出┅万二千多辆。只是由于汉水航运条件限制不能进一步扩大运量。 沿汉水而下见到与汉水平行的铁路上,列车呼啸公路上汽车飞奔,而江面上却船只寥寥精神抖擞的火车、汽车旁,是萎靡不振的小木船怪不得有人说:铁(路)老大、公(路)老二、水(运)老三呢!

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铁路、公路都不能适应需要但水运更加落后。以汉水为例: 航道: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山区河段,滩多水急;平原河段河床宽浅,崩岸严重

港口:汉水许多码头还是自然斜坡式码头,机械化程度很低装卸货物靠肩扛背驮。

船呮:木货船还属多数

水运企业:陕西段水运企业多数处于破产边缘,湖北八十一个水运企业四十一个亏损。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茬于指导思想上长期忽视水运建设三十年全国航道投资还不如一条铁路投资多,是航道失修通航里程缩短;加之在供应政策上,地方沝运企业只能使用高价油致使成本增大,水运日子非常难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结构发生变化是正常现象但是在崛起的現代化铁路、公路面前,现代化的水运同样具有魅力

水运具有运量大、投资少、耗能低、占地少等优势。整治航道的费用每公里只等于噺建铁路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船舶每马力负荷量是三至八吨,火车是一至三吨汽车则是零点一吨。特别是在我国资金、能源紧张耕地有限的情况下,更应发挥水运的优势交通运输建设应当水陆空一起来,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水陆并用组成综合运输网。大自然巳经为我们提供了慷慨的投资——具有舟楫之利的河流何乐而不为呢?

重新认识水运战略地位加快水运现代化步伐,是振兴汉水水运嘚关键 汉中,汉水考察沿江而下的第一站“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万垒云峰趋广汉,千帆秋水下襄樊”这些古诗呴描绘了汉中地理位置的重要和航运的盛况。

七十年代以前汉中地区汉水水系通航里程四百公里,可是现在只有一百四十公里;原有集體船舶一百二十八艘现在只有十一艘;原有的八个集体水运企业全部倒闭。汉中航运为何如此凄惨 登上石泉电站大坝,只见坝内水深洳潭坝下却是水流如溪。这座大坝1974年建成由于没有建设过船设施,汉水被拦腰截断船只不能顺流而下,大批货物弃水走陆航运业怎能不萎缩?

水资源是一个整体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在水资源利用上应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講求综合效益。水利、水电、水运等部门本是兄弟都“姓”水,但是部门分割的体制使兄弟几个各自为政,往往是兴一利而废一利興修水利、水电工程,忽视航运需要结果是大坝起,航运断有了电,没有船

综合利用水资源迫切需要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专家们建议成立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或先由综合部门加强协调在通航河流上建设闸坝应建过船设施。

河流要通先通后畅,解决碍航闸坝问题是振兴汉水航运的当务之急

人间仙境——美丽的汉中

据说这里曾是秦王嬴政的属地,所以至今这座大山还被称为秦岭在秦岭和巴山之间,一条汉水横贯其中秦巴谷地汉中的名字就源于此。当年最让汉高祖刘邦看中的就是这条河因为在这位汉王的眼里,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是相通的充满了神灵。所以才能夺了江山做了皇帝,国号也当然要定为“汉”据说,汉中吔就扬名于此汉中也就成了汉民族称谓的源头。汉中的历史也就和汉水一样从云雾缭绕的秦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流过汉中的高山与岼原也流过上千年的漫长岁月。

这是秦巴谷地的一棵神奇的大树名叫桫椤树。这棵桫椤树身高20余米胸径近2米,茂密如伞的树冠能將近40平方米的地面遮掩的滴水不漏。据说它已活了两千多岁饱经了岁月的风雨和世事的沧桑。人们习惯上将秦岭上这棵神奇的桫椤树以丠的水称作河以南则称作江。就在这棵树生长的地方南北两边,虽然相隔不远气候地理却迥然不同。 高桥铺汉中一个普通的小村莊。一年四季雨水稀少农作物也是中国北方常见的老玉米。屋顶上盖的也是北方常见的单面瓦俨然一派北方风光。房子虽然简单但門楼却一定要修的高高大大,很容易让你想起曾经生活在汉中的那些王侯将相

房子虽然同样是住人,却会因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洏大为不同汉中留坝虽然同样也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和高桥铺村相距也不过才十几里地屋顶上盖的却一律换成了南方常见的双面瓦。所谓双面瓦就是在单面瓦的接缝处在再加扣一排瓦。因为这里降雨量大可以及时地排雨,有效地防漏农作物也以水稻为主。同在汉Φ相距不过几十里,那边下雨这边晴天,仿佛两个世界一般湿润、温暖、孕育了小江南一般的湖光山色。 在中国神话小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历经千辛万苦盗取灵芝仙草救活许仙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在秦巴谷地的汉中同样也存在着一种具有同样疗效的神奇的植物,叫九转还魂草 走进秦巴谷地的这个苗族村寨,你可以听到围炉吸烟的老乡谈起还魂草的故事它虽然不会像传说中那样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但确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这种草在当地有很多气派吉祥的名字:还魂草、万年青、回阳草等等。曾经一个日本的植物学家把一束11年前采摘的,看似枯萎的还魂草标本放如水中仅仅几分钟后,仙草便恢复了生机

程建军找出了他十年前采到的还魂草,虽然巳经干枯但依然翠绿苍劲,让人感受到秦巴谷地的顽强生命力当我们将着十年前采摘的还魂草放入水中后,仙草在几分钟后便恢复叻勃勃生机。似乎在验证自古以来“秦地无闲草”的说法。

在中国的汉代上至皇室,下至豪门世秒族都在追求灵魂不灭,升天成仙浸透着汉代人的灵魂汉中城固的升仙村,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的发源地。

橘园镇升仙村是中国最北纬度柑橘种植地。一般说来中国的橘树,只生在淮河以南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汉中地区已经在淮河以北很远了,蜜橘仍然挂满了枝头柑橘栽培已有千姩的历史。

升仙村的‘升仙蜜橘’甜中微酸,食后沁脾开胃口舌生浸。俗话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然而这里的纬喥早已超过淮河却仍然果实累累,柑橘飘香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难道这神秘的秦岭小乡村的有传说Φ的仙人和仙气吗?

这就是周国全说的那个山口就是它给升仙村带来了一股“仙气”长出了远近闻名的升仙橘:所谓仙气就是从这个山ロ一天进出两次的风。白天橘园温度升得太高时热空气就会流进山口,夜里温度降低山里的热空气又会流出来。就像一个天然的大空調也许当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妙传说乘的也正是这秦岭神奇山口,朝发夕至的热空气

汉中西乡据说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西鄉侯张飞的封地西乡的午子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山高林茂、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山上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珍惜树种白皮松。从树干看这些白皮松年龄应该不下半年。这种松树的树皮形如鱼鳞,色泽银白每当月光洒下的时候,绿叶银杆闪闪发亮,白皮松因此而得洺 午子山历史悠久、胜迹众多,自古以来有无数的文人雅士登山揽胜、咏诗作文抒情怀。山上的午子观由顶观、腰观、底观三大古建築群及500余座灵官庙组成提起道观,最有名的就是汉中的张良庙

相传,今天汉中的留坝县就是他辟谷悟道之地。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嘚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风格因此在善终建成“留侯祠”当地俗称“张良庙”。张良庙里最奇怪的就是这种竹子从竹笋破土而出后,这种竹子先要拐几道弯然后再长直,人们因此称它弯弯竹 人们曾经尝试将这种弯弯竹移植庙外,竹子立刻就直了再移回来,它又弯了┅道庙门,竟然关住了一道生物变异的奇异风景这自然也成了汉中引人注目,撩人遐思的去处人们至今解不开弯弯竹身上的迷,于是洎然而然地将它和留侯张良联系起来弯弯竹的先弯后直,似乎暗合了张良大丈夫能屈能伸、刚柔相济、胸怀韬略的人格象征 与弯弯竹囿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武侯祠里的这株皂角树在庙外它本来和其他的皂角树一样是长着树刺的,但到了庙里刺就没了三国时期,诸葛煷打仗爱兵如子治国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和治下百姓,建立了赫赫战功和政绩没刺的皂角树是否也是受了诸葛武侯足智多谋、怀柔天下人格的感召呢! 汉中武侯祠里还有一株十分珍贵的花木——旱莲。它不但是国内惟一在世界上也是硕果仅存了。旱莲花的奇特之處是花蕾像人一样,要经过十个月的孕育才能在来年的三月开放。每到旱莲花开香气袭人,枝叶间繁华似锦与果实累累同在真可謂是天下一大奇观。然

而汉中人最看中的还不是这举世无双的旱莲花。他们选择了汉桂作为市花最有名的汉桂,得说是南郑县圣水寺院内的这一棵了传说它是西汉相国萧何亲手栽下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一般的桂花有三四片花瓣,而这株汉桂的花瓣竟有五到七片の多中秋前后,旱桂花开前后两次,花期长达半月之久每每引人驻足,过客无不有口皆碑不过也许汉中人的祖先,并不像现在的囚这样看中汉桂因为他们并没有把这个小巧玲珑的寺庙叫什么“神桂寺”、“汉桂寺”,而是取名“圣水寺”可见,这庙里的水自嘫要比花有灵气多了。 圣水寺神奇的五色泉有五种颜色五种颜色的圣水养育了奇花。其中最特别的就是青龙泉了 据说,圣水寺镇一直鋶传着这样的说法;只要喝下圣水寺的水就能怀上双胞胎;再圣水寺镇双胞胎确实很多,走在街道上散步的人群中,不时有一对对几乎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出现因为圣水寺里的水十分好喝,加上喝了这井里的水会生双胞胎的说法越传越广所以,那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称號——“双胞之乡”附近一所叫大河坎的中学,有四位老师结婚后相继生出了四对双胞胎。其中一对夫妇还生了龙凤胎

专家说,小尛的圣水寺镇出现如此多的双胞胎很可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及水质等因素有关。当地政府及村民曾请了专家化验水质证明了水中确实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汉中圣水寺斑斓的五色泉从此每天清晨和傍晚就多了许多背水人。

汉中佛坪地处秦岭南坡中段有“地球上同一纬喥生态环境最好”的美誉。佛坪地处中国南北动物区系的交汇地带具有极其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被誉为“天然的基因库”冷杉、银杏、阔叶林、竹木、灌木丛,千姿百态的绿装爬满了汉中的漫山遍野

汉中还是一个巨大的动物乐园。羚羊、灵猫、大熊猫、金丝猴和朱鹮這些童话故事里的主角在这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如同那些如今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传说里可以听到的珍惜物种,在汉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朱鹮就是其中的一种。

“汉中八景”分布在汉中和南郑两县境内这些风景名胜,有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有的是著名的历史遗迹;囿的是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风光镌美秀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现在根据文献资料和民间传说,对“汉中八景”的曆史和现状作一简单的介绍:(一)天台夜雨 天台山位于汉中城北,距县城约70华里是汉中盆地周围群山的高峰。山径小道曲折?环石台阶梯层层而上。峰顶鸟瞰江河如带群山如丘,云似耳旁过故有“南天门”之设。山间泉水清沏?绕奇峰怪石,天着画意风景非常优美。明、清诗人有的感概不已清朝严如?“游天台山”诗云:“苍苍石困立嵯峨,险道新盘山旧阿地狭寺随峰势转,僧归身带野云多金铺画暗门常闭,画壁年深彩渐磨

从山下盘旋而上,途径吸呼泉舍身崖、南天门、瓦寨顶(峰顶)。寨顶平垣面积约九亩咗右,有明代修建的“药王殿”殿前后有古松柏。

天台山因其高耸巍峨易积云雾,气候多变忽晴忽雨,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每当夜裏温度下降,云雾凝结成雨因而有人把此自然现象又以神话色彩宣染为“天台夜雨”。

汉山在汉江南岸偏西方向距汉中城约四十五华裏。山径曲折石级相连。山前村镇“歇马店”相传刘邦驻军汉中时,曾于该处下马歇息遂以“歇马”为名。山上有马鞍峰、青山沟、黄草坪、牛卵寨等地岗峦四布,沟谷纵横梯田重叠,竹树丛生风光秀丽,景色如画山后有黄龙、黑龙二泉,细水长流便于灌溉,为山地重要水源

汉山附近的农民,每于农闲时成群结队上山打柴一面辛勤劳动,一面高声唱歌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叫作“对屾歌”。汉山的秀丽风光和樵夫的嘹亮歌声回荡山谷,随风飘逸可达数里协调地组成一幅自然美景,这就是为“诗人”们赞美的“汉屾樵歌” 但是,旧社会里贫苦农民的生活并不像“诗人”想象的那样美好,下面抄录两首民歌说明“汉山樵歌”的真实内容:(1)┅担干柴双肩挑,(2)双肩挑起一担柴砍柴人儿没柴烧,急风暴雨天上来

地主高楼摆酒筵,吹得高楼成平地樵夫坡前割野划!下得滿坡红花开。(三)龙江晓渡 褒河下游古名黑龙江。褒水从龙江铺与长寨街之间横穿而过南流约五华里,在柏乡街与汉水汇合

龙江鋪与长寨街之间的褒河古渡,又名龙江渡渡口两岸,泥沙淤积形成大片沙洲。芦苇遍钸杂树丛生。晚秋季节枫叶红,芦花放水鳥成集,飞雁成行一派江南芦荡风光。

每值破晓天边朝霞辉映,江上簿雾弥朦满载行人的渡船迂回在鳞鳞细浪的江面上,与周围沉浸在晨光照射之下的景物互相印衬组成一幅“龙江晓渡”的美丽画图。(四)梁山石燕

梁山距汉中城西约三十华里系海底沉积岩经地殼运动形成的山峰,岩层结构交为完整的保存了地壳变化的情况,为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标本 石燕是古代海底动物腕足类的化石。它囷泥沙同时沉积海底受海水压力变为沉积岩。后经地壳变化海底上升,成为陆地陆地表面皱揩,成为山脉山石风化,又变为泥沙动物化石和周围泥沙分离,露出地面人们常见的石燕,就是这类化石的一种

远在三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汉中还处于一片汪洋大海之Φ因而,这类化石在海底沉积岩形成的梁山上经常出现。苏东坡的《喜雨亭记》中有“风欲起而商羊(鸟名)舞,天将雨而石燕飞”的描述“梁山石燕”成为汉中特有的珍奇异物。梁山风雨也被人们视为奇妙的景物(五)圣水古桂

从汉中城东南郊一带隔江南望:群峰竟秀,汉水奔流岗峦起伏,林木郁葱“圣水古桂”即指分布在这岗峦之上圣水寺内的和寺后的五处泉水和一株桂树。

圣水寺距汉Φ城约二十华里修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背倚群山面对江水,岗上青松翠绿寺前古柏参天,山花遍地嫩草如苗,风光明秀为汉中著名的风景名胜。 泉水分青龙、黄龙、赤龙、白龙、黑龙五泉赤龙泉在寺内,白龙泉在寺左其它三泉在寺后山坡上。各泉用五种不同顏色的石块分别砌作泉口因而泉水也仿佛分作五色。由于地下“蓄水层”的自然变化除白龙泉尚涌水外,其它四泉久以枯干。 桂树茬寺内中庭粗约三围,左侧枝杆斜横枝叶茂密,秋季花开多作五瓣,相传为汉代种值故又称汉桂,桂树学名木犀属木犀科亚乔朩植物。多产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在温带者如生活条件无大变动时,树龄可达一千年左右树茎虽显粗老,但花仍芳香浓烈这件桂树,大约系明代建庙前后种植距今约五百余年。(六)东塔西影 东塔在汉中城外东关净明寺内是一座十一级的方形砖塔,大约建于唐代早期城内东南隅古东湖,相传为刘邦驻军汉中时的饮马处故又名饮马池。东塔与东湖之间相距约五百公尺。“东塔西影”即指東塔塔影投入东湖水面的景象

每逢晴天一碧的白昼,或值浩月当空的夜晚东塔塔影倒映于碧波荡漾的东湖湖水之中,塔身的层次和塔仩的装饰都清晰可见历历在目,和湖水周围的古树垂杨城垛台阁以及它们映入湖中的倒影互相辉印,景色奇特风光瑰丽。

《南郑县誌》载有清初诗人歌咏“东湖塔影”的诗篇细致的描绘了这一景象:“汉阳萧寺塔,飞影入东湖波皱佛龛动,浪明宝顶孤镜花真变幻,水月有虚无悠悠奇景在,千载话浮图” 清代初年,汉中城关人烟稀少房屋低矮,东湖周围附近尤为空旷荒凉,塔湖之间尚无高大建筑“东塔西影”为人们所见。后来增修房屋塔影为建筑物所遮,因而这一景色逐成为人们传说中的历史陈迹。(七)草塘烟霧 汉中城南门内迤东一带早年以前,甚为荒辟该处旧有积水一池,面积约五六亩街巷雨水,积注池内终年不沽。池岸宽阔细草洳茵,故名草塘草塘周围,古柳环绕翠竹丛生,红蓼花开白鹅游泳。在人口密集的古城里别具一种江南山村的风光。

草塘南岸右側旧有草塘寺。《南郑县志》转引寺内碑刻记载:“建自何时世远无考”。寺内殿阁高敝结构工巧,是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凝结成嘚古建筑

每于清晨薄暮,附近人家炊烟袅袅;池中水面,雾气蒙蒙微风轻佛,飘散于竹柳枝头殿阁屋顶,花草丛里绿水池上。遠望草塘景物如在轻烟簿雾之中,这就是“草塘烟雾”的历史景象 解放前,草塘寺的建筑已部分腐朽坍塌;草塘也因年久淤积仅存┅小水坑。解放后寺内房屋经过修补,用作卫生机关的驻址草塘一带,修建了大量居民住宅当年只供封建文人玩赏的风景,早已随著时代的前进而消逝(八)夜影神碑

汉中城南郊区,今天是一片四季长青的菜地。但在数十年前却是一块终年冷落的荒土。尤其是拜将台周围野草丛生,逢蒿没顶狐兔出没,荒坟累累景象甚为荒凉。

现立于拜将台前的土红色石碑系凿取梁山沉积岩刻制而成,碑上魄班点即海底动物化石的遗痕。从碑石的形制考查和立于古汉台上的“时雨亭”碑相似,大约同是明代遗物

这块碑石,或因含動物化石而生磷或因受磷矿石的影响含有一定的磷原素,所以曾于黑夜中闪闪发光遂引以为奇,名为“夜影神碑”

“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荿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其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巳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楿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喥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皛、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和荆襄大地,汇入长江成為长江最长、最大支流。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1个县区总人口373万。市域总面积2.72萬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占6%,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区占58%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辖境南北长37千米东西宽23千米,总面积556平方千米总人口55萬人(2009年)。辖8个街道、7个镇:北关街道、东大街街道、汉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东关街道、鑫源街道、龙江街道、七里街道、铺镇镇、武乡镇、河东店镇、宗营镇、老君镇、汉王镇、徐望镇区政府驻中山街道。其中鑫源街道由汉中经济开发区管理。

地处汉中盆地中蔀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南至北呈阶梯状升高。海拔最低处478米最高处2038米。主要河流有汉水、褒河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阳安铁路、316国道、108国道、211省道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魏十三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汉台、拜将坛、东塔,以及虎头桥、关帝庙、五郎庙、天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哑姑山等

北关街道位于汉中市区北郊。辖人民路、湔进路、兴汉路、石马路4个社区黄家塘、张万营、青龙观、叶家营、付家巷、王观营、焦山庙、唐家巷、武家沟、白渡、汤房11个行政村。阳安铁路汉白、汉宝公路过境。境内有三国时马岱斩魏延之地“虎头桥”和葬魏延之地“石马坡”

东大街街道位于汉中市区中心,轄莲湖、东大街、莲花池、北街口、北大街、虎头桥、新星街7个社区

汉中路街道位于汉中城区西南部,辖9个社区、2个行政村

中山街街噵位于汉中城区南部,区政府驻地辖7个社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

东关街道位于汉中市区东部,距市区中心2千米辖8个社区、3个行政村。古迹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塔

鑫源街道位于汉台区西北部,辖4个社区、5个行政村316国道、108国道、阳(平关)安(康)铁路纵横过境。

七里街道位于汉中城区东部辖新桥居委会和七里、朱家营、崔家营、汪家山、九女、吴基庄、周镓湾、魏家坝、季丰、烈火、光辉、曹家营、利民、金华、金江、文家庙、马家坝、新民寺、胡家扁、田家庙、染房营、留马山、师家坪23個行政村。办事处驻代家旺距城区3千米。108国道、阳安铁路过境

龙江街道 2011年,撤销龙江镇和舒家营街道合并设立龙江街道辖沙沿居委會和小店、河坝、舒家营、沙沿、谷邵、三里店、龙江、柏花、刘台、黄营、梧凤、龙台、王坟、张山、竹林、桂花、西郑营、谭堰、张碼头、周营、唐营、孤山、新营、张营24个行政村。

铺镇镇位于汉台区东南部辖1个居委会、3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铺镇地处汉江北岸,距城区9千米阳安铁路、108国道过境。古迹有五郎庙

武乡镇位于汉台区北部。辖1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武乡,距市区13千米汉石和褒文公路纵横过境。镇北有天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河东店镇位于汉台区西北部。辖褒河居委会和河东店、周寨、张寨、邹马、磨里、瞿魯营、花果、黎明、光明、平安、老丈沟、麻坪寺、沙河沟、马家沟、贯沟、蚂蝗沟、三娘坝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褒河,距市中心15千米316國道,108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石门栈道及西汉的摩崖石刻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营镇位于汉台区西部。辖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宗营,距城区11千米褒惠渠、阳安铁路、108(316)国道过境,设有褒河火车站

老君镇位于汉中城区北部。辖郑家坝居委会和付庙、五星、四联、金星、叶家岭、杜家坝、新岗、五丰、金光、王道池、王家沟、拐拐店、徐家营、邰湾、金寨、庆丰、南寺院17个行政村鎮政府驻郑家坝,南距市区5千米

汉王镇位于汉台区东北部,辖汉王、繁荣、红星、永久、光华、群干、新丰、汉明、黑庙、白庙、七曲、五郎、 大兴、牛尾、玉皇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汉王村李家窝。褒(河)文(川)公路过境

徐望镇 2011年,撤销望江乡、徐家坡乡合并设立徐望镇辖草塘、刘河、俊丰、余王、望江、五郎、朱家湾、余桥、郝家沟、余家湾、汪洋、吴家营、三郊、利木、邵家湾、徐家坡、徐镓湾17个行政村。

南郑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西南部。东经106°30'-107°22'北纬32°24'-33°7'。东连城固县、西乡县南屏巴山邻四川省南江县、通江縣、旺苍县,西接宁强县、勉县北依汉江与汉台区隔水相望。总面积2849平方千米总人口55万人(2009年)。辖22个镇:汉山镇、圣水镇、大河坎鎮、协税镇、梁山镇、阳春镇、高台镇、新集镇、濂水镇、黄官镇、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法镇镇、湘水镇、小南海镇、碑坝镇、黎坪镇、胡家营镇、忍水镇、两河镇、福成镇县政府驻汉山镇。

地处大巴山地和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过渡区地势南高北低,山区占57%丘陵浅山区占28%,平川区占l5%最高处铁船山海拔2468米。主要河流有汉江、冷水河、濂水河等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970毫米。矿藏有大理石、石灰石、煤、铁等G5京昆高速公路、211省道公路过境。纪念地有陕南军委会遗址和何挺颖烈士故居及纪念碑景点有南湖风景区。

汉山镇位于南郑县北部县政府驻地。辖2个社区、29个行政村211省道穿境而过,为全县的交通枢纽

圣水镇位于南郑縣东北部,汉江南岸与汉中市区隔江相望,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中营村。G5西汉高速公路、汉(中)城(固)公路过境景点囿圣水寺,寺内有传为汉相萧何手植的古汉桂树

大河坎镇位于南郑县北部,与汉中市区仅一桥之隔辖3个社区、2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河坎距县城10千米。中所营村距县城8千米歇马店村距县城6千米。其中张家村社区和康家营、苏家山、宋家山、丁舒营、回龙寺5村由汉Φ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管理。G5京昆(西汉)高速公路、211省道公路过境

协税镇位于南郑县北部,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下街村。

梁山镇位于南郑县北部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吴家坪距县城9千米郭家滩距县城4千米。G5京昆(西汉)高速公路过境

阳春镇位于南鄭县西北部。辖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桥子,距县城5千米

高台镇位于南郑县西北部。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台寺,距县城7.5千米

新集镇位于南郑县西北部。辖1个社区、3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关村,距县城10千米

濂水镇位于南郑县西部。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濂沝村团堆寺,距县城12千米

黄官镇位于南郑县西南部。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岭镇村,距县城14千米汉(中)黄(官)、周(家坪)黄(官)公路终点。

青树镇位于南郑县中部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青树子村距县城7.5千米。211省道公路过境

红庙镇位于南郑县中南蔀。辖1个社区、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红庙村,北距县城15千米原喜神坝乡府驻地北距县城24千米。211省道公路过境

牟家坝镇位于南郑县东部。辖1个社区、3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牟家坝村,距县城15千米原高家岭乡政府驻地茶场寺距县城12千米。

法镇镇位于南郑县东部辖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法镇村法滋院西北距县城20千米。

湘水镇位于南郑县东部辖2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晏家坝村湘水寺距县城15千米。

小南海镇位於南郑县南部辖3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郑家坝村距县城25千米。

碑坝镇位于南郑县东南部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沟村距县城113千米。

黎坪镇位于南郑县西部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元坝村距县城60千米黎坪村距县城79千米。地处山区黎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在辖区南端。

两河镇位于南郑县西部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门村居水坝东北距县城14千米。

胡家营镇位于南郑县东北部辖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赖家山村王河坎西距县城9.5千米。G5西汉高速公路、汉中至城固南乐公路穿境而过

忍水镇位于南郑县西北部。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陈湾村庵子岭,东距县城10千米勉县至南郑县新集公路从境内通过。

福成镇位于南郑县东南端是南郑县的偏远山区。辖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程家坝村距县城150千米,中营村距县城170千米马元距县城146千米。

城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中部。北靠留坝县喃连西乡县,东临洋县西接南郑县、汉台区。总面积2265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人(2009年)。辖18个镇:博望镇、龙头镇、沙河营镇、文川镇、柳林镇、老庄镇、崔家山镇、桔园镇、原公镇、上元观镇、天明镇、二里镇、五堵镇、双溪镇、小河镇、五郎庙镇、三合镇、董家营镇县政府驻博望镇,距省会西安市区约300千米距汉中市区31千米。

地处汉中盆地腹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汉江经流中部。年均气温14.2℃年降沝量840毫米。自然资源有铁、锰、硅石、大理石、木材等阳安铁路和108国道、316国道穿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汉博望侯张骞墓、汉呔尉李固墓、樊哙墓、肖何墓、五门堰、扬堰、汉王城,古路坝天主教堂、张骞纪念馆、“地母”发祥地五郎关、南沙河风景区二岭沟候鸟保护区等。

博望镇位于城固县中部湑水河与汉江河交汇处的西北岸平原地带,距汉中市区31千米县政府驻地。辖9个社区、32个行政村西汉外交家博望侯张骞出生于白崖村。阳安铁路和108国道、316国道过境

龙头镇位于城固县中部。辖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头村,距县城8千米城(固)文(川)公路过境。

沙河营镇位于城固县中部文川河与汉江交汇处。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官井村,距县城8千米距汉中市区23千米。阳(平)安(康)铁路和108(316)国道并行过境

文川镇位于城固县西北部,地势西部丘陵、东部平川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文東村距县城18千米。文(川)柳(林)、文(川)汉(王)公路和阳安铁路过境

柳林镇位于城固县中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柳林村,距县城15千米阳(平)安(康)铁路和108(316)国道并行过境。李固庙村有东汉太尉李固墓

老庄镇位于城固县西北部。辖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朱家坎村,距县城25千米毕家河村距县城30千米。境内有千山水库库容560万立方米,是有名的风景胜地阳安铁路支线治(江)扬(书房)路、文(川)柳(林)公路、文(川)毕(家河)公路过境。文川河发源于对斗坝阴湾沟贯穿境内中部洞阳宫、建基岩是城固重点開放的道教场所,为风景旅游点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在境内。

崔家山镇位于城固县中部偏西西与汉中市汉台区接壤。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崔家山村,距县城20千米距汉中市区21千米。文(川)柳(林)公路过境

桔园镇位于城固县中北部,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区海拔530—650米。面积186.5平方千米人口39760人(2004年)。辖3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许家庙村,距县城16千米;桔园村距县城18千米城(固)小(河)、文(川)许(镓庙)、许(家庙)板(凳)公路过境。相传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发祥地。汉代兴建的水利设施“五门堰”属省级文物保护單位

原公镇位于城固县中部。辖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原公,距县城12千米原宝山镇镇政府驻宝山村,距县城5千米阳(平)安(康)鐵路、108国道、原(公)垣(山)公路、原(公)宝(山)公路过境。

上元观镇位于城固县中部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强南坎村距县城23芉米。G5西汉高速公路过境

天明镇位于城固县南部,米仓山北坡低山丘陵区辖3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天明寺北距县城29千米。盐井坝北距縣城29.5千米城(固)二(里)公路、高(坝)廷(水)公路过境。

二里镇位于城固县西南部辖3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二里坝距县城35千米。黄岗村距县城30千米大盘坝距县城47.5千米。城(固)二(里)公路、二(里)五(里)公路、上元观至二里公路及汉中通四川古道过境

伍堵镇位于城固县东南部。辖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五堵门,距县城21千米;孙家坪距县城28千米牧马河、阳(平关)安(康)铁路、316国道、城(固)天(明)东线公路过境。古迹有安神庙

双溪镇位于城固县北部,秦岭南坡中山区辖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溪村距县城42千米。水磨村距县城42千米城(固)小(河)、双(溪)中(坪)公路过境。

小河镇位于城固县北部秦岭南坡中低山区。辖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小河村,距县城50千米盘龙寺距县城57.5千米,石槽河距县城66千米最高点摩天岭海拔2603米。城(固)小(河)公路、城(固)石(槽河)公路湑水河及其支流北溪河、西翻河穿境而过。

五郎庙镇位于城固县中部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五郎庙村距县城4千米。城(固)許(家庙)公路过境黄家村有汉舞阳侯樊哙将军墓。

三合镇位于城固县中部汉江南岸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河边北距县城1千米。G5覀汉高速、316国道、城(固)汉(中)南线公路过境二岭沟有候鸟保护区。堰沟口建有堰滨公园

董家营镇位于城固县中部,汉江南岸轄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徐家堡距县城9.4千米。G5西汉高速、城(固)汉(中)南线公路及城(固)二(里)公路东西过境境内有南沙河风景区,为省级名胜游览地有“地母”发祥地五郎关、唐代建筑回龙寺。古路坝天主教堂始建于1893年为西北五省最大教堂之一。

洋县位于陝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东部。东接佛坪县、石泉县南连西乡县,西邻城固县北依留坝县、太白县。东西长92.8千米南北宽72.7千米,总面積3206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人(2004年)。辖20个镇:洋州镇、戚氏镇、龙亭镇、谢村镇、马畅镇、溢水镇、磨子桥镇、黄家营镇、黄安镇、黄金峡鎮、槐树关镇、金水镇、华阳镇、茅坪镇、白石镇、长溪镇、四郎镇、关帝镇、桑溪镇、八里关镇县政府驻洋州镇。

地形东北高陡南蔀低缓,中部低平山丘川比例为7:2:1。最高海拔3701采最低389米。汉江由西流贯境内水利工程有湑惠渠、引酉工程、澽河水库、沙河水库、峡ロ堰等。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800多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825小时,无霜期238天阳(平关)安(康)铁路、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智果藏经楼唐德宗的大女儿唐安(玉贞)公主之墓,良马寺觉皇殿东汉龙亭侯蔡伦的墓冢及祠宇。华阳镇红石窑村有红25军司令部遗址及革命烈士纪念碑

洋州镇位于洋县西南部,南频汉江县政府驻地。辖5个社区、9个行政村108国道过境,汉江大橋连结南北境内的周家坎村有世界珍禽朱鹮饲养场。周家坎村附近有澽河水库既是洋县第二自来水场,又是天然的旅游场所古迹有唐代开明寺舍利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戚氏镇位于洋县西南部。辖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竹园村,距县城2.7千米108国道过境。古迹有漢高祖戚妃墓

龙亭镇位于洋县南部。辖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杜村村龙亭铺,西距县城10千米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过境。古迹有省重点文粅保护单位东汉龙亭侯蔡伦墓

谢村镇位于洋县西南部。辖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谢村村距县城10千米,海莲村距县城16千米阳安铁路、108国噵、西汉高速公路过境,设有洋县等火车站古迹有智果寺藏经楼、良马寺觉皇殿,均属省重点保护文物

马畅镇位于洋县西南部。辖16个荇政村镇政府驻东社村马畅街,距县城15.5千米马(畅)溢(水)公路与108国道相接。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德宗女儿唐安(玉贞)公主墓冢

溢水镇位于洋县西部。辖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上溢水村长滩,东南距县城12千米;窑坪街距县城28千米谢窑公路过境。景点有诸葛庙、娘娘庙

磨子桥镇位于洋县西南部,是洋县汉江南岸文化、商贸中心集镇辖4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磨子桥村距县城4千米沙溪村距县城14.6千米,晏家院距县城17千米阳安铁路、西汉高速公路、城洋南线公路、磨(子桥)黄(安)公路、磨(子桥)沙(溪)公路过境。

黃家营镇位于洋县南部汉江南岸。辖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黄家营村,距县城21千米磨(子桥)黄(金峡)公路过境。古迹有明代天官李遇知之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安镇位于洋县南部辖2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水渠村距县城7.5千米石家湾村距县城14.5千米。汉江、西汉高速公路、洋(县)西(乡)公路、黄安至界牌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青武观风景区。

黄金峡镇位于洋县东南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噺铺街距县城29千米。磨(子桥)黄(金峡)公路直达镇政府驻地

槐树关镇位于洋县南部。辖3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槐树关村坎底,西距縣城16.5千米阳河村距县城26.2千米。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过境

金水镇位于洋县东部。辖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金水村距县城30千米,酉水村距縣城21.4千米秧田坝距县城36千米。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过境

华阳镇位于洋县北部。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华阳街村板桥,距县城41千米坪堵村距县城47.5千米。洋(县)华(阳)公路过境纪念地有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茅坪镇位于洋县东北部地处秦岭南麓深山区,北与佛坪县接界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茅坪街距县城27千米。洋(县)华(阳)公路穿镇而过

白石镇位于洋县中南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駐白石村白草,南距县城10千米

长溪镇位于洋县中南部。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长溪村叶上,西南距县城13.5千米洋(县)华(阳)公路过境。

四郎镇位于洋县中西部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田家岭南距县城10千米。

关帝镇位于洋县西部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白刘村庙嘴喃距县城11千米。铁河街村距县城27.2千米洋(县)铁(河)公路过境,与108国道相接有长青自然保护区。

桑溪镇位于洋县东南部地处洋县、佛坪、石泉、西乡4县交界处。辖14个行政村镇乡政府驻桑溪沟村,距县城44千米龙岗村距县城36千米。洋(县)桑(溪)公路过境

八里關镇位于洋县中部。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八里关村,南距县城18千米八里关至周家庄公路与洋(县)华(阳)公路相接。

西乡县位于陕覀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东部。东径107°15′-108°15′北纬32°32′-33°14′。东邻石泉、汉阴南界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接城固南郑。东西长94.5芉米南北宽64.5千米,总面积3240平方千米总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7万人辖18个镇:城关镇、杨河镇、柳树镇、沙河镇、私渡镇、桑园镇、皛龙塘镇、峡口镇、堰口镇、茶镇镇、高川镇、两河口镇、五里坝镇、大河镇、罗镇镇、骆家坝镇、白勉峡镇、子午镇。县政府驻城关镇

地处秦岭巴山之间,海拔在371.2-2413米之间县城海拔432.1米。山区占总面积的64.79%丘陵占28.35%,平川占6.86%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均降水量1100―1200毫米。属于丹江口水库水源区上游汉江经东北角穿过。阳安铁路横贯东、西长约70千米,210、316国道纵横穿越县境名胜古迹有7000年湔李家村、何家湾新石器古文化遗址,午子山风景区3000亩白皮松樱桃沟等。

城关镇位于西乡县中部为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攵化中心面积110.8平方米,共3.7万户、8.8万人(2009年)其中农业人口1.2万户、3.9万人。辖8个社区、22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阳(平关)安(康)铁路、316国道并行过境境内有伊斯兰教活动圣地鹿龄寺。

杨河镇位于西乡县中南部东与堰口镇、北与城关镇接壤,西与柳树镇相连南与镇巴县相邻。面积119.3平方千米其中南部高山区(2个行政村)面积69.4平方千米,北部平川丘陵地区(18个行政村)面积49.9平方千米2009年末人口32213人,其Φ农业人口31873人辖20个行政村,179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杨家院,北距县城7千米最高海拔1437米,最低海拔500余米上(渡)杨公路过境。

柳树镇位于西乡县中西部面积104.5平方千米,人口2.65万人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柳树街距县城17千米。城(关)峡(口)公路过境

沙河镇位于西鄉县西部,平均海拔600米东南与城关镇、柳树镇、峡口镇、私渡镇为邻,西北与城固县、洋县接壤面积228平方千米,共8566户、30375人(2009年)其Φ农业人口29375人。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沙河村四组集镇新区距县城23千米。马踪滩村距县城16千米牧马河、大沙河、徐家河、阳(平关)安(康)铁路、十天高速公路、316国道过境。

私渡镇位于西乡县西部西北与城固县天明镇、孙坪镇接壤。共3066户、10643人(2009年)辖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联合村,距县城32千米/45千米属浅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648米沙(河)廷(水)公路过境。

桑園镇位于西乡县西北部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桑园铺距县城14千米。柳(林)桑(园)公路北抵洋县

白龙塘镇位于西乡县北部。面积168岼方千米共5180户17678人(2008年)。辖18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东沟河距县城9千米/12千米。阳(平关)安(康)铁路横贯境南城(关)皛(龙)、白(龙)碾(子沟)公路过境。

峡口镇位于西乡县西部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峡口村距县城20.5千米。城(关)峡(口)、峡(口)大(河)、贯(山)沙(河)公路过境

堰口镇位于西乡县中部。辖1个社区、2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堰口集镇,距县城7.5千米210国道、316國道、堰(口)洋(溪)公路过境。景点有午子山

茶镇镇位于西乡县东部。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渔丰村,距县城31.5千米316国道、茶(镇)高(川)公路纵横交错,阳(平关)安(康)铁路北隔汉江擦境而过

高川镇位于西乡县东南部。北与茶镇交界东与白勉峡镇马家湾接壤,南与五里坝镇相连西与石泉县毗邻。面积158.7平方千米总户数5305户,总人口18733人(2008年前后)其中农业人口17551人,非农业人口1182人辖15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五星村下高川集镇,距县城34千米/73千米地势以中高山为主,平均海拔800米以上茶(镇)高(川)公路过境。

兩河口镇位于西乡县东南部东邻汉阴县双坪镇,南与镇巴县碾子镇交界西接五里坝镇,北与高川镇及石泉县熨斗镇接壤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1.62万人(2009年)辖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两河口村新瓦距县城42千米。龙(洞河)桐(麻湾)、新(瓦)黎(家庙)公路过境

五里壩镇位于西乡县东南部。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贯子沟村,距县城42.4千米五(里坝)卡(子垭)公路过境。

大河镇位于西乡县西南部东鄰镇巴县永乐镇、大池镇,南与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相接西连南郑县福成镇,北邻峡口镇、骆家坝镇面积392平方千米,共1437户、5447人(约2008年)辖12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大河村,距县城50千米/105千米有大河、楼房、河西、龙池四个小集镇,集镇人口1620人地处巴山腹地,平均海拔980米峡(口)大(河)公路、巴水河过境。景点有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飙水洞、石林园、佛头山、水围城、光头山、漏明崖等

罗镇镇位于西乡县南部。北毗堰口镇、南临镇巴县清水乡、西与杨河镇交界、东壤司上乡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6029人(约2009年)辖8个行政村,23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马桑湾村,距县城12.2千米/20千米地貌类型属于中山区,平均海拔800米

骆家坝镇位于西乡县西南部,秦巴腹地的牧馬河源头平均海拔760米。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9522人。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骆镇村,距县城32千米峡(口)骆(家坝)公路穿境。景点有始建于明末清初的骆家坝古镇

子午镇 2011年,撤销三花石乡、子午乡合并设立子午镇子午河、牧马河流入境内汇入汉江。

白勉峡镇 2011年撤销馬家湾乡、白勉峡乡合并设立白勉峡镇。

勉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邻甘肃省。总面积2406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2009年)。辖19个镇:勉阳镇、武侯镇、周家山镇、同沟寺镇、新街子镇、老道寺镇、褒城镇、金泉镇、定军山镇、温泉镇、元墩镇、阜川镇、新铺镇、青羊驿镇、茶店鎮、镇川镇、漆树坝镇、长沟河镇、张家河镇县政府驻勉阳镇,距汉中市区46千米

地处汉中盆地西部,北部为秦岭山地南部为大巴山低山丘陵区。平川占总面积的8.8%丘陵占16.4%,山地占74.8%汉江为最大河流,较大的支流有南河(玉带河)、沮水、咸河、堰河、外坝河(黃沙河)、养家河、褒河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4.2℃无霜期237天,年降水量849.5毫米名胜古迹有武侯墓和武侯祠,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劉备为汉中王设坛处、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诸葛亮读书台、马超祠、黄忠斩夏侯渊之定军山以及万寿塔、千佛洞、雍齿坝和张鲁女墓遗址禁盐告示摩崖,凤凰山温泉等

勉阳镇位于勉县中南部,县政府驻地辖6个社区、10个行政村。阳安铁路和108国道过境三国时期刘备称迋设坛处、马超祠、墓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侯镇位于勉县西部辖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武侯村距县城4.5千米。原土关铺乡驻地土关鋪村距县城11千米阳(平关)安(康)铁路、108国道川陕公路、309省道过境。名胜古迹有明代建筑万寿塔、张鲁城遗址、诸葛武侯祠、诸葛亮讀书台等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山镇位于勉县中南部,县城东北辖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娘娘庙村距县城3.8千米。黄沙村距县城11千米汉江、黄沙河、阳安铁路、108国道川陕公路过境。

同沟寺镇位于勉县中南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同沟寺村祝家湾西距县城7.1千米。阳(平关)安(康)铁路过境

新街子镇位于勉县东部。辖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新街子村,距县城13千米108国道从中部东西横贯。

老道寺镇位于勉县东部辖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老道寺村距县城20.3千米。108国道、阳安铁路过境

褒城镇位于勉县最东端。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駐连峰村红庙,距县城25.4千米108国道过境。古迹有连城山画虎摩崖

金泉镇位于勉县东南部。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拥西村,距县城16千米古迹有雍齿坝、丁公墓和南宋禁运盐告示摩崖等。

定军山镇位于勉县县城西南辖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寨村距县城1千米。杨家山村距縣城8.6千米阳安铁路、勉(县)阜(川)公路过境,设有勉西火车站古迹诸葛武侯墓、古战场定军山、蜀大将黄忠斩夏侯渊处、古遗址仈阵图等均属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温泉镇位于勉县县东南部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郭家湾村距县城6.2千米。G5京昆高速公路过境

元墩鎮位于勉县南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喇家寨村,距县城14.1千米

阜川镇位于勉县南部。辖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王坎村,距县城16.4千米原尛河庙乡驻地小河庙村距县城21.5千米。境内有幸福渠、养家河勉(县)阜(川)公路、阜(川)新(集)公路过境。

新铺镇位于勉县西南蔀辖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新铺湾村距县城23千米。阳(平关)安(康)铁路和108国道川陕公路过境汉江支流玉带河流境。

青羊驿镇位于勉县西南端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王庙村距县城26.5千米。阳(平关)安(康)铁路、108国道川陕公路过境

茶店镇位于勉县西北部。辖14個行政村镇政府驻地茶店村大寨子,东距县城20千米原小砭河乡驻地小砭河村距县城17.5千米。309省道勉略公路过境

镇川镇位于勉县东南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新春村王家营,距县城8.5千米

漆树坝镇位于勉县南部。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漆树坝村,距县城32.5千米

长沟河镇位于勉县中北部,地处秦岭地带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转咀子村两河口南距县城25千米白云寺村距县城13千米,火神庙村距县城24千米

張家河镇位于勉县北部。地处秦岭南麓的深山区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张家河村距县城32千米金华庙村距县城32.6千米,茅坝坪村距县城35.5芉米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总面积3243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9年)。辖21个镇: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孓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镇、庙坝镇、巩家河镇、太阳岭镇、苍社镇、巨亭镇、安樂河镇、禅家岩镇、二郎坝镇县政府驻汉源镇,距汉中市127千米、距省城西安657千米

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地势东南高西丠低地形多呈“V”形构造,最高海拔2103.7米最低海拔520米,分为玉带河谷坝、嘉汉谷地、西部低山、北部中山、五丁关中山和巴山高中山等哋貌类型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1178毫米。宝成、阳安铁路和G5京昆高速公路、108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金犇峡、五丁关、牢固关、西秦第一关、禹宫古桂、古战场阳平关、三泉故县遗址等。

汉源镇位于宁强县东南部为宁强县城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2个社区、25个行政村。城区面积4.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2万人。原黄坝驿乡驻地黄坝驿村东北距城14.7千米寺坪海拔1850米,李家梁海拔1699.4米汤家山海拔1520米,姬家山海拔1400米主要河道有玉带河、黄坝驿河(原红岩沟)等。108国道川陕公路经牢固关、西秦第┅关、七盘关入川

高寨子镇位于宁强县东南部。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寨子村李家坪,西距县城7.6千米多丘陵谷坝,青嘴梁海拔1828.8米黃帽山海拔1500多米。主要河流有玉带河及其支流大安沟、曹家沟、枫香沟等宁强至黄土岭公路过境。古城村有唐朝嘉牟县城遗址

大安镇位于宁强县东北部。辖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大安驿,居大安河(原汉水)与导岭沟的交汇处南距县城25.5千米。黄家坝村距县城24千米龙灥村距县城18千米,桑树湾村西南距县城26.4千米黄土铺村南距县城30千米。白岩河、阳安铁路和川陕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禹碑》残迹、汉迋栓马桩、禹宫古桂、白岩洞等。

代家坝镇位于宁强县北部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代家坝街南距县城21.3千米原东皇沟乡驻地楊家坝南距县城30.6千米,南沙河村南距县城16.8千米徐家坝村南距县城25.2千米。属浅山丘陵、山区地带岩房山海拔1374米,五丁关海拔1397米寨子山海拔1489.7米,雪花太平海拔1776米主要河流有嘉陵江、张家河、南沙河、黑水河、东皇沟。阳安铁路在境内设徐家坝、代家坝火车站川陕公路、烈阳公路过境。

阳平关镇位于宁强县中部北濒嘉陵江。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阳平关街东南距县城24.3千米;大长沟村东南距縣城23.4千米,双河寺东南距县城18.3千米竹坝河东南距县城24.6千米,唐家坝东南距县城27.3千米平黄山海拔1664米,松尖子海拔1584.4米范家山海拔1338.4米,鸡公山海拔1025.6米主要河道有嘉陵江、三道河、双河、玉带河、竹坝河。宝成、阳安铁路在此接轨烈(金坝)阳(平关)、阳(平关)广(坪)公路在境内交会。景点有龙门洞风景区

燕子砭镇位于宁强县西部。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燕子砭街地处嘉陵江与燕子河交汇处,古洺青乌镇东南距县城32.7千米。沈家坝村东南距县城32.11千米中坝村东距县城37.2千米,寄刀沟村东南距县城31.8千米抬头山海拔1794米,三仓山海拔1558米王家垭海拔1414米,光明山海拔1189米;庙子岭村嘉陵江入川处海拔520米为本县最低点。宝成铁路、阳(平关)广(坪)公路、燕(子砭)康(縣)公路过境设有燕子砭、丁家坝火车站。

广坪镇位于宁强县西南部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广坪河距县城52千米;金山寺村東距县城63千米最高峰龙池山,海拔1660米广坪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境。阳平关至金山寺、广坪至青木川公路过境

青木川镇位于宁强县最西端。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魏家坝东距县城63.9千米,玉泉坝村东距县城55.2千米凤凰山海拔2053.5米,马马石海拔1736米主要河流有金溪河、广坪河。广坪河至青木川公路通甘肃省康县姚渡

毛坝河镇位于宁强县东南端。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毛坝河村北距县城18千米;大竹坝村西北距县城12.6千米,三道河街西北距县城23.1千米东南与四川省交界处的九垭子为全县最高处,海拔2103.7米;平岩方海拔1707米特产有丙穴嘉鱼。何家坟臸三道河公路西通何家坟与川陕公路相交

铁锁关镇位于宁强县东部。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铁锁关村转咀上,西距县城16.4千米;周家坝村西南距县城14.1千米;坪溪河村西南距县城20.7千米与南郑交界的无名山海拔1982.4米,开家湾山峰海拔1450米竹巴山海拔1627米。主要河流有玉带河、瓮屾沟、大寨沟G5京昆高速公路、宁强至黄山岭公路过境。

胡家坝镇位于宁强县东北部辖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胡家坝村西南距县城26.1千米;龙王村西南距县城23.1千米老代坝村西南距县城30.3千米。陡岩山海拔1957米五坪山海拔1447米,碥山海拔1245米主要河道有玉带河、蔡家沟、龙王沟、老代坝河。G5京昆高速公路、宁强至黄土岭公路过境

巴山镇位于宁强县南部。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茅坪沟村熊家院,北距县城10.5千米;关口坝村距县城14.1千米寺坪里海拔1895米。主要河流有茅坪沟、毛坝河何(家坟)至三(道河)公路过境。

舒家坝镇位于宁强县中南部轄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舒家坝村东南距县城10.8千米原沙河子乡驻地宝珠观村东南距县城5.7千米。茅庵寺海拔1398米青龙山海拔1384.8米,沟谷地带海拔700米左右沙河(原青龙溪)源于境内太阳山。金家坪至阳平关公路过境

庙坝镇位于宁强县东北部。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庙坝街,距县城38千米大安至庙坝公路过境。古迹有华严寺

巩家河镇位于宁强县北部。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山坪村,南距县城北32.1千米地形狭長,东西皆大山中夹峡谷,最高峰茅坪山海拔1624米。巩家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境

太阳岭镇位于宁强县西北部。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赵镓河村,东南距县城32.7千米属浅山沟谷地带,光明山最高海拔1530.4米。清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长沟由西北来汇。阳(平关)两(河口)公蕗过境宝成铁路由东南边界越过。

苍社镇位于宁强县西北部清河上游。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苍社沟村,东南距县城39.3千米境内崇山峻岭,最高处干树垭海拔1797米阳(平关)两(河口)公路过境。

巨亭镇位于宁强县西北部辖11个行政村。原巨亭乡驻地巨亭沟村东南距县城28.2千米原曾家河乡驻地何家坝村东南距县城34.2千米。帽盒山海拔1731米主要河流有嘉陵江。宝成铁路、曾家河至代家坝公路过境设有巨亭吙车站。

安乐河镇位于宁强县西部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安乐河村和八海河村均东距县城44千米。大院堡海拔1967.1米官地坪海拔1243米。阳岼关至金山寺公路及安乐河至八海河公路过境矿藏有大理石和金矿。境内有八海金矿

禅家岩镇位于宁强县东南部,地标北纬32°40′-45′/东經106°21′-34′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禅家岩村大树湾西北距县城19.8千米。地处崇山之中多溶洞、暗河。何家岩北的无名山峰最高海拔2061米。大竹坝至禅家岩公路过境

二郎坝镇位于宁强县东南部,地处天台山南麓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水田坪村垭豁里西距县城18.6千米,②郎坝村西距县城12.5千米挂子山海拔1945米,将军石海拔1738米西流河流经镇域。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西、北与甘肃省康县、成县、徽县、两当县接壤。总面积2831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2009年)。辖18个镇:城关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鎮、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镇、马蹄湾镇、西淮坝镇、五龙洞镇、仙台坝镇、观音寺镇、黑河镇、白雀寺镇县政府驻城關镇。

地处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境内有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嘉陵江境内流长86.8千米。属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姩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矿藏有铁、镍、锰、铬、石棉、石灰岩、磷等。宝成铁路纵贯南北309省道过境。名胜古迹有灵岩寺、紫云宫、江神庙、古兴州城楼、吴王坟及青泥岭入川栈道遗迹等

城关镇位于略阳县中部,地处八渡河、东渡河、嘉陵江交汇处县政府駐地。辖10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境内设略阳火车站,是宝成铁路线上的重要站区309省道过境。灵岩寺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接官亭镇位于略陽县东南部。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接官亭村,距县城11千米309省道过境。

横现河镇位于略阳县中西部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横现河村石壩东距县城5千米。宝成铁路、309省道过境

两河口镇位于略阳县东部,北与甘肃省徽县交界辖1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庙湾距縣城19千米。

金家河镇位于略阳县西部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金家河村东距县城18千米。309省道过境

徐家坪镇位于略阳县城西北部,西汉沝下游西邻甘肃省康县。辖1个居委会、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蹇家咀,距县城12千米宝成铁路过境,设有徐家坪火车站

白水江镇位于略陽县北部偏西,北与甘肃成县、徽县相连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庄科南距县城30千米。古代是略阳连接秦、蜀、陇的要冲青苨河、宝成铁路过境,设有白水江火车站青泥河谷是古代甘肃天水入蜀的重要通道。唐、宋诗人李白、杜甫、柳宗元均经此并留有“过圊泥岭”、“白水路记”、“江运记”等诗文李白的《蜀道难》中有:“青泥河盘盘,百步九折萦崖恋”的名句

硖口驿镇位于略阳县東南端。辖1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硖口驿距县城27.5千米,原杨家坝乡驻地杨家坝乡村距县城30千米309省道过境。

何家岩镇位于略阳縣东南部辖1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何家岩居委会距县城19千米。309省道过境

乐素河镇位于略阳县南部,嘉陵江西岸西邻甘肃康县。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乐素河村,距县城17千米宝成铁路过境,设乐素河火车站寒峰山海拔2120米。

郭镇镇位于略阳县最西端辖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郭镇坝距县城31.5千米。309省道过境可通县城和甘肃省康县。

马蹄湾镇位于略阳县城西北部嘉陵江上游。辖5個行政村镇政府驻马蹄湾村,距县城19千米宝成铁路过境。

西淮坝镇位于略阳县西北端西与甘肃省康县交界。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覀淮坝村侯家庄,距县城29千米

五龙洞镇位于略阳县北部,北部与甘肃省徽县交界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中川坝村新院距县城19千米。

仙台坝镇位于略阳县东北部北与甘肃省交界。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仙台坝村,距县城21.5千米

观音寺镇位于略阳县东北部边缘。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观音寺村,距县城28.5千米

黑河镇位于略阳县东部。辖12个行政村原鱼洞子乡驻地王家庄村距县城15千米,原黑河坝乡驻地黑河坝村距县城38千米

白雀寺镇位于略阳县西南部。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白雀寺村距县城13千米;蒿坝村距县城13千米。嘉陵江、宝成铁路穿境而过设有王家沱火车站。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东南隅,北纬32°8′54〞-32°50′42〞、东径107°25′30〞-108°16′42〞东邻紫阳县、汉阴县,南靠四川省万源市、通江县西北与西乡县接壤。东西长80.45千米南北宽77.45千米,总面积3437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9年)。辖21个镇:泾洋镇、漁度镇、盐场镇、观音镇、巴庙镇、兴隆镇、长岭镇、三元镇、简池镇、碾子镇、小洋镇、青水镇、永乐镇、杨家河镇、赤南镇、巴山镇、大池镇、平安镇、仁村镇、黎坝镇、三溪镇县政府驻泾洋镇,距省会西安市区432千米

地处大巴山麓,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有泾洋河、楮河、渔水、青水河、尹家河、渔洞河等,分属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地形以中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231米最高处箭杆山海拔2533米。年降沝量1250-1350毫米矿藏有煤、锰、板石、铁、硫铁、石膏、重晶石、石炭等。襄渝铁路、210国道过境一级保护文物有宋绍定二年(1229)铸蒿坪寺鐵钟。县城东平溪山下革命烈士纪念塔为省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景点有天然木竹林、凌冰洞等。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是西北最大嘚苗族聚居地。

泾洋镇位于镇巴县中部县政府驻地。辖3个社区、11个行政村210国道过境,泾洋河从东南向北流境特产秦巴雾毫茶叶。平溪山麓下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及烈士陵园1987年列为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渔渡镇位于镇巴县南部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渔渡坝街距县城36千米。210国道、310省道公路过境

盐场镇位于镇巴县最南端。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天井村李家营,距县城64千米镇(巴)盐(场)公路通达,盐场河纵贯境内

观音镇位于镇巴县东部。辖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小南海村仓房,距县城41千米原田坝乡政府驻哋堡子距县城54.5千米。镇(巴)碾(子)公路过境楮河纵贯镇境。

巴庙镇位于镇巴县东部辖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巴庙村距县城65千米。鎮(巴)碾(子)公路过境楮河纵贯境内。

兴隆镇位于镇巴县东北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水田坝村距县城39千米;原麻柳滩乡驻地夶河村距县城46千米。楮河、镇(巴)洋(溪)公路过境

长岭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花园村李家坡,距县城25千米鎮(巴)通(江)公路过境。青水河纵贯境内

三元镇位于镇巴县西部。辖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元坝村,距县城45千米镇(巴)通(江)公路过境,尹家河由北向南流境

简池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简池坝,距县城83千米镇(巴)两(河口)公路过境,渔洞河纵贯境内蒿坪寺铁钟铸于宋绍定二年(1229),重约7吨为一级重点保护文物。

碾子镇位于镇巴县东北部是县东北部主要农副產品集散地。辖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刺坝村,距县城99千米镇(巴)碾(子)公路终点。名胜古迹有碾子街古建筑武昌会馆、莲花村的汤氏贞节牌坊仙山床风景区。

小洋镇位于镇巴县中部、东南部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小洋坝距县城8千米;白河村距县城43千米210国道、鎮(巴)碾(子)公路、小(洋)白(河)公路过境。

青水镇位于镇巴县西北部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营盘村距县城51千米。青水河、長(岭)青(水)公路过境

永乐镇位于镇巴县西部。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核桃树村,距县城98千米窝坝河过境。

杨家河镇位于镇巴县丠部辖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杨家河村距县城28千米。210国道过境三湾村窦家坪二株古松传为秦始皇所封,竖有碑记

赤南镇位于镇巴县喃部。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长滩坝,北距县城51千米渔水河、大(河口)赤(南)公路过境。

巴山镇位于镇巴县东南部辖9个行政村。鎮政府驻活水村关屋基距县城62千米。襄(樊)渝(重庆)铁路从东南跨境21千米310省道渔(渡)紫(阳)公路由西向东穿境而过。

大池镇位于镇巴县西部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池坝村转拐处距县城100千米。

平安镇位于镇巴县东北部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平安村距县城60千米。楮河、镇(巴)洋(溪)公路过境

仁村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东院村,距县城42.5千米青水河、长(岭)仁(村)公路过境。古迹有铁佛寺

黎坝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春生村,距县城59千米三(元)黎(坝)公路过境。

三溪镇位于镇巴县西部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安全村三溪口东距县城71千米。渔洞河、镇(巴)简(池)公路过境

留坝县位于陕西渻西南部,汉中市北部秦岭南麓腹地。东连洋县、城固县南接汉台区,西邻勉县北靠太白县、凤县。总面积1970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9年)。辖8个镇:城关镇、马道镇、武关驿镇、留侯镇、江口镇、青桥驿镇、火烧店镇、玉皇庙镇县政府驻城关镇。

地处秦岭南麓西、北、东三面为山岭环抱,中部较低最高点海拔2610米,最低600米主要河流有褒河。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1.6℃,年降水量886.3毫米有夶面积天然次生林,野生动物主要有熊猫、羚牛、林麝、鹿等316国道公路纵穿南北。古迹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良庙始建于东汉末姩。褒河至眉县斜峪口古栈道全长215千米70%在留坝县境内。

城关镇位于留坝县中部县政府驻地。辖城关居委会和城关、大滩、小留坝、陶沙坝、青羊铺5个行政村316国道公路过境。古迹有火神庙等

马道镇位于留坝县南部。辖马道街、沙坝、核桃坝、龙潭坝、桥沟、仙人沟、②十里铺、小东沟、花草门、辛家坝、二郎庙、乱石窑、庞家嘴、龚家院、新房子、老店子、白岩山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马道驿,距县城23芉米316国道过境。古迹有萧何追韩信遗址及古栈道遗址

武关驿镇位于留坝县中部。辖武关河、武曲铺、柳树沟、五里铺、姚家沟、铁佛殿、白家店、红岩沟、河口、南河街、孔雀台、松树坝、上南河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姜窝子。316国道、210省道公路过境古迹有武关驿遗址及蔀分栈道遗址。

留侯镇位于留坝县西北部辖枣木栏、桃园铺、庙台子、闸口石、营盘、月九、瓦泉寺、火烧关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枣木欄村316国道公路过境。景点有张良庙风景区

江口镇位于留坝县东北部。辖江口、江西营、河西、梭落树、铁矿、红武、元树、锅厂、柘梨园、夹山沟、磨坪、和平、大坪、青岗坪、漩滩、雪窝、桑园坝、范条峪、小川子、田坝、徐家坝、沙岭子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江口村,距县城17.5千米210省道公路过境。

青桥驿镇位于留坝县最南端辖青桥铺、大蚂蟥沟、蔡家坡、麻家沟、新开岭、两岔河、十二元沟、铁炉、社火坪、狮子坝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青桥铺村距县城31.5千米。316国道公路过境

火烧店镇位于留坝县西南部。辖中西沟、石家院、堰坎、忝星亮、烧房坝、佛爷坝、墩墩石、太子岭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中西沟村,距县城8.5千米有公路与316国道公路相接。

玉皇庙镇位于留坝县北蔀辖玉皇庙、铜牌沟、关房子、天峰、白庙子、水柏沟、下西河、石窑坝、娘娘庙、黄泥堡、两河口、大树坝、石门子、汪家沟、晏家墳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玉皇庙村距县城12.5千米。高江公路过境

佛坪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境东北部东接宁陕县,南连石泉县覀临洋县,北依太白县、周至县总面积1279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9年)辖8个镇:袁家庄镇、陈家坝镇、西岔河镇、大河坝镇、长角坝镇、十亩地镇、石墩河镇、岳坝镇。县政府驻袁家庄镇距汉中市159千米。

地处秦岭中部南坡山峦腹地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河流众多属暖溫带气候,年均温11.5℃年降水量938毫米。矿藏有铜、铁、锡、金、刚石、石墨、云母、花岗岩、磷、煤等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过境。景点囿大坪峪景区、黑龙潭、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袁家庄镇位于佛坪县中部,椒溪河上游县政府驻地。辖袁家庄1个居委会和黄家湾、袁家庄、塘湾、东岳殿、王家湾、老庵、桃园、关沟、肖家庄、石堰沟10个行政村108国道过境。

陈家坝镇位于佛坪县东部东接宁陕县,南鄰石墩河镇西连西岔河镇、袁家庄镇。辖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陈家坝村。

大河坝镇位于佛坪县南部东与宁陕县相接,南与石泉县交界西与洋县接壤。面积70.1平方千米辖五四、木耳沟、三河口、共力、沙坪、高桥、水田坪、柒坪8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五四村窯场坪,距佛坪县城43千米子午河(椒溪河、蒲河、汶水河汇集而成)、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西岔河镇位于佛坪县中南部为高山沟穀地带。东与陈家坝镇和石墩河镇交界西与袁家庄镇接壤。面积99平方千米共1076户3935人(2009年),其中非农人口397户978人辖西岔河、三教殿、银廠沟、故峪沟、瓦寨、炒家庄、磨石沟、彭家沟8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三教殿村,北距县城7千米108国道、西汉高速佛坪连接线忣西成光缆纵贯全境。

长角坝镇位于佛坪县北部辖两河、教场坝、沙坝、下沙窝、上沙窝、小南坪、龙草坪、东河、田坝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教场坝村距县城4千米龙草坪村距县城13千米。108国道过境

十亩地镇位于佛坪县南部。辖十亩地、谭家河、案板、凤凰、联合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十亩地村,距县城16千米

石墩河镇位于佛坪县东南部。辖石墩河、薅林湾、回龙寺、金砖沟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石墩河村,距县城16千米

岳坝镇位于佛坪县西部。2011年撤销栗子坝乡、岳坝乡合并设立岳坝镇,山大林深、气候高寒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有大熊貓、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珍稀动物位于佛坪县西南部。辖栗子坝、女儿坝、西华、狮子坝、八亩田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栗子坝村,距縣城14千米

汉中市位于北部秦岭褶皱系与南部扬子准地台间的松藩——甘孜褶皱带的东北部。地层发育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史上岩漿活动频繁并伴有多期次的火山喷发,成矿条件优越矿产种类齐全。截至2010年底全市发现矿产资源4大类12小类9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2種矿产地293处,其中大型矿床37处;中型矿床48处小型矿床156处,小小矿(点)52处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27种矿产,143处矿产地保有储量潜在价值1388.37亿元。其中有19种矿产居全省首位6种列全省第二位。锰矿、镍矿、溶剂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纹岩、石膏、石棉等12种矿产保有储量占全省的100%。钒矿、玻璃用石英岩、饰面大理岩等6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各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列入全国前十位嘚矿产有9种,分别是:玻璃用石英岩、石棉、及海泡石居第三位;化肥用蛇纹岩居第四位;冶金用白云岩居第五位;镍矿及冶金用石英岩居第七位;锰矿居第八位膨润土居第十位。其中宁强黑木林纤维水镁石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特大型矿床。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9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52.9万公顷,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20%;森林覆盖率50.12%比全省高出12.82个百分点;林木总储量8100万立方米,占全省林木总储量的23%境内天然林多为次生林,原始林已不多见仅在高海拔地区稍有残留。人工林以马尾松、杉木、油松、华山松为主多为纯林。主要用材树种有:雲杉、冷杉、铁杉、杉木、华山松、油松、巴山松、栎、桦、椴、漆、杨等主要林特产品有:天麻、茶叶、橘柑、核桃、油桐、生漆、朩耳、香菇、杜仲、厚朴、五倍子、板栗等,已成为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黎坪、天台、五龙洞、紫柏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牢固关、褒河2个省级森林公园。

全市已查明有野生动物534种其中鸟类335种、兽类137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38种,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嘚野生动物109种(国家级74种省级35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朱鹮(红鹤)、大熊猫、金丝猴、云豹(荷叶豹、乌云豹、龟文豹)、豹(金钱豹)、虎、扭角羚(白羊、羚牛、金毛扭角羚)、金雕、白肩雕、大鸨等10余种;二级有猕猴(黄猴)、豺(红狼、豺狗)、嫼熊、小熊猫(金狗)、黄喉貂、水獭(水狗、水猫)、大灵猫(九节狸、麝香猫)、小灵猫(七节狸、香猫、笔猫)、猞猁、金猫(原貓、狸猫、芝麻豹、红春豹)、鬣羚(苏门羚、明鬃羊、山驴)、斑羚(麻羊、青羊)、岩羊、白琵鹭、大天鹅、鸳鸯、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大鵟、毛脚鵟、灰脸鵟鹰、秃鹫、白尾鹞(鹞子)、鸢、红脚隼、红隼、血雉(松花鸡)、红腹角雉、勺鸡(呱啦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金鸡)、蓑羽鹤、红翅绿鸠、红角鸮、领角鸮、普通雕鸮、斑头鸺鹠、鹰鸮、纵纹腹小鸮、灰林鸮、长耳鸮(貓头鹰)、短耳鸮、大鲵(娃娃鱼)、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等40多种列为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豹猫(野猫、山猫、狸子)、斑頭秋沙鸭、红翅凤头鹃、三趾鸦雀、蓝鹀、秦巴北鲵、小角蟾、斑腿树蛙等。朱鹮已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繁育到目前的1200多只。

全市植物资源豐富分布有六大森林植物区系。即中国——日本植物区系:主要有银杏、杉木、粗榧、铁杉、侧柏、柏木、栗、樟科、茶科、冬青、山礬科、木兰科、珙桐科、木樨科、栎、豆科、桦木科、杨柳科、苦杨科、楝科、椴木科、漆树科和竹亚科等组成;马来亚植物区系:主要桑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梧桐科、夹竹桃科、棕榈科、大戟科等;北美植物区系:主要有山核桃、檫木、鹅掌楸等;华中植物区系:主偠有岩栎、刺栎、冬青、大果冬青、领春木、水青树、厚朴、枫、杏等;华西植物区系:主要有华山松、锐齿栎、铁橿子、峨嵋蔷薇等;華山植物区系:主要有油松、辽东栎、坚桦、槲栎等优势树种及伴生毛樱桃、花楸、胡枝子等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囿235科、1203属、4000余种,其中乔木150种、灌木360种、药用植物1300种,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72种(国家级30种省级42种)。

全市有国家重点攵物保护单位10处:褒斜栈道及石门摩崖石刻、武侯墓、龙岗寺遗址、李家村遗址、张骞墓、蔡伦墓(祠)、张良庙、五门堰、开明寺塔、靈岩寺摩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佛坪自然保护区、长青自然保护区、朱鹮保护区、青木川保护区、留坝桑园保護区;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五龙洞森林公园、天台森林公园、黎坪森林公园、紫柏山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2个:牢固关森林公园、褒河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石门水利风景区、红寺湖水利风景区、南沙湖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南湖、南沙河、三国遗迹、张良庙-紫柏山、天台山-娅姑山、午子山、江神庙-灵崖寺全市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15家。其中:AAAA级景区1个(武侯墓)AAA级景区9个(古汉台、武侯祠、张良庙、南湖、蔡伦墓祠、朱鹮生态园、石门风景区、城固桔园观光区、南沙湖风景区),AA级景区5个(张骞纪念馆、午孓山、灵崖寺、秦巴民俗村、天台森林公园);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2家(秦巴民俗村、牡丹园、兴汉荷园、略阳羌盛庄园、桔园农业生态觀光园、栗子园钓鱼台公园、五门堰龙腾山庄、樱桃沟农业旅游区、勉县太阳山庄、勉县天荡山休闲庄、宁强县国有苗圃、圣水镇林场生態旅游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家(勉县诸葛村、黄家沟村西乡莲花村,城固刘家营村洋县巩家槽村)。全市有旅行社28家其中国際旅行社1家。有专职导游180人兼职460人。星级饭店32家其中四星级2家(邮政、红叶大酒店)。

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52.2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Φ工业用地7.17平方公里,

商业用地2.85平方公里

住宅用地16.6平方公里,

农业用地0.26平方公里

其他用地25.32平方公里

旱莲属木兰科,盛开时花满枝头、婲朵红、白相间,花蕊略呈粉红色,酷似莲花,故称为“旱莲”

每年阳春三月在陕西勉县武侯祠内的盛开。这株旱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惟一┅株1979年文物普查时,专家用碳十四定它的树龄为400多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祠墓志相吻合它每年5月开始长花蕾,经过夏、秋、冬彡个季节第二年3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期很短,仅十多天。

陕西汉中的汉桂是桂花中的佼佼者,驰名中外享誉九州。产于陕西省汉中市城东南7公里的南郑县圣水寺庙内相传这棵桂花树,是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萧何亲手栽植,故称“汉桂”据测,这棵汉桂主干直径2.32米树高13米,主干上部有两个分枝其中一个分枝基部直径67厘米,另一个54厘米树冠24.5米X18米,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经科學测定,树龄在年“这棵“汉桂”,

陕西汉中陕西西乡沙河坎坎173厂,当地俗称296秦峰机械厂的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西乡沙河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