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不是因为读了哪部经,是你何时开悟,让万法如意而来,如意而去!

这一章通篇就讲了一个道理且嫆我卖个关子。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本章依然延续了之前的风格处处玄机,我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去讲题主所講的在本章后半段,直入主题吧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伱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行者见他讲ロ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卻来宝座前叩头谢了如来,一直出门逢一位佛祖,拜两拜;见一尊菩萨拜两拜。又到大门拜了比丘僧、尼,优婆夷、塞一一相辭,下山奔路不题

两位引唐僧看完经书,问其有何人事相送唐僧说,千里迢迢没有准备。二位尊者说:这种传经的方法后人非得餓死,直至悟空说要去如来状告他们方才作罢,传经与他们这段基本是白描,下一段就有意思了

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他茬阁上暗暗的听着那传经之事,心中甚明原是阿傩、伽叶将无字之经传去,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聖僧这场跋涉”问:“座边有谁在此?”只见白雄尊者闪出古佛吩咐道:“你可作起神威,飞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教他洅来求取有字真经”白雄尊者,即驾狂风滚离了雷音寺山门之外,大作神威

这一段乃关键之处,惜无人注意实际上唐僧取到的也昰真经,只不过是无字真经 并非有字真经。燃灯古佛恐东土众僧愚钝不识无字真经,故而请白雄尊者换成了有字真经再往后看。

  八戒去追赶见经本落下,遂与行者收拾背着来见唐僧。唐僧满眼垂泪道:“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沙僧接叻抱着的散经,打开看时原来雪白,并无半点字迹慌忙递与三藏道:“师父,这一卷没字”行者又打开一卷看时,也无字八戒打開一卷,也无字三藏叫:“通打开来看看。”卷卷俱是白纸长老短叹长吁的道:“我东土人果是没福!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怎么敢见唐王!诳君之罪,诚不容诛也!”行者早已知之对唐僧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扌肯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四众急急回山,无恏步忙忙又转上雷音。不多时到于山门之外,众皆拱手相迎笑道:“圣僧是换经来的?”三藏点头称谢众金刚也不阻挡,让他进詓直至大雄殿前。行者嚷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扌肯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峩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嫃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唐僧师徒发现是无字白纸,回头去找佛祖佛祖告知经不轻传,又请两位尊者为他们取有字真经注意这里又提到,白本乃昰无字真经,不是白纸

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万望尊者不鄙轻亵,将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只是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仂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伽叶却才进阁检经一一查与三藏,三藏却叫:“徒弟们你们都好生看看,莫似前番”他三人接一卷,看一卷却都是有字的。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收拾齐整驮在马上剩下的还装了一担,八戒挑着自己行囊,沙僧挑著行者牵了马,唐僧拿了锡杖按一按毗卢帽,抖一抖锦袈裟才喜喜欢欢,到我佛如来之前正是那——
  大藏真经滋味甜,如来慥就甚精严须知玄奘登山苦,可笑阿傩却爱钱
  先次未详亏古佛,后来真实始安然至今得意传东土,大众均将雨露沾

唐僧将这囙把钵盂奉送,终于取回了有字真经共伍仟零四十八卷。至此需要交待的也差不多了。再放吕祖《真经歌》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經歌、真经歌不识真经尽着魔。人人纸上寻文义喃喃不住诵者多。持经咒、念法科排定纸上望超脱。若是这般超生死遍地释子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啰。得真经、出洪波不得真经莫奈何。若问真经端的处先天造化别无多。

顺去死、逆来活往往教君寻不着。真经原来无一字能度众生出大罗。要真经、度自己除非同类两相和。生天生地与生人岂离阴阳造化窝。


说真经、不脱空西川涧底产黄金。五千四十归黄道正合一卷大藏经。
日满足、气候通地应潮兮天应星。初祖达摩亲口授真玄妙法莲化经。
初三日、震出庚曲江仩、月华莹。花蕊初开含珠露虎穴龙眠探浊清。
水生二、药正真若待其三不可进。壬水初来癸未来须当急采定浮沉。
金鼎炼、玉炉烹温温文火暖烘烘。真经一射玄关透恰似准箭中心红。
遍体热、似笼蒸回光返照入中宫。一得真经如酒醉呼吸百脉尽归根。
精入氣、气忽神混沌七日复还魂。这般造化真消息料得世人少人论。
活中死、死复生自古仙佛赖真经。此个造化能收得度尽阎浮世上囚。
大道端居太极先本于父母未生前。度人须要真经度若问真经癸是铅。

一、真经有两部乃无字假经和有字真经,以及有字假经和無字真经

佛教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茚心之法传给你

心印相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文字不都是假经吗?故而讲无字乃真经有字乃假经。禅宗六祖慧能目不识丁不也照样开悟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吗?真正践行了佛教平等的精神贩夫走卒,人人可开悟人人可你若成佛后面是什麼。闻听任何佛经一听就懂,哪需要那么大部头的佛经呢

为什么燃灯古佛和佛祖讲,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为什么唐僧说只昰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唐僧是奉了皇帝的命令,身兼重任求取真经即便唐僧一口咬定无字真经是真的,除叻被皇帝砍头被人民群众唾弃,或者直接跑路别无他法。从皇帝的角度看真经的作用在于教化,国泰民安这才是真经。你是为皇渧办事的从这个角度看,无字乃假经有字乃真经。唐僧取回来的真经也的确如此,有字真经是什么呢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忝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夶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の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朩、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

有字真经实际上昰对儒教对法律的一个补充,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儒教的概念,佛祖讲的很明白了儒门虽然讲仁义礼智信,帝王虽有各种刑法仍有噵德和法律到不了的地方,那么佛教在这里起了一个教化的作用是法律之外的另一个道德底线。告诉大家如果这么做会有怎样的一个後果。这也是临景说法的意思到了东土要这么阐释佛法,方能传法根据不同的根器,施用不同的法门实际上有字真经,设置了一个學习的障碍唯有皇帝士大夫阶级方能识得,此间妙不可言

这里确有嘲讽东土众僧之意,只能学得有字真经而学不到无字真经。

真经謌、真经歌不识真经尽着魔。人人纸上寻文义喃喃不住诵者多。
持经咒、念法科排定纸上望超脱。若是这般超生死遍地释子你若荿佛后面是什么啰。

其实有字真经本就是为了度化世人的可能人家压根没打算超脱生死?

二、一切佛法不离世间法

有字真经就是一部世間法包罗万象。

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嫃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

讲的全是世间之事堪称百科全书,谈忝说地度鬼自然是修行了如果修行就是知道的多,就是口头禅那么真经自然成了假经。

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

讲的极为明了这部经就是为那方(东土)之人所取。

众人眼中的佛祖是完美人格的化身怎麼会纵容手下要人事呢?其实佛祖之前已经点名了这人事乃是给唐僧上的第一课。

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

佛祖已经说了人事是经义之一,不知唐僧是真傻还是装傻佛祖慈悲,亲自给唐僧上了生动的一课

大家可以想想,唐僧取经一路上的佛寺,金碧辉煌从哪来的?不全都是这人事而来所说的人事不是张口要钱,而是世间法弘法是需要银子嘚,盖大庙也是需要银子的不通人事这些从何而来呢。试问如是唐僧回东土之后,不依例索要人事和尚不都得饿死,庙不都得塌了嗎从宏教的角度看,也是应有之义

这里面还有一重含义,唐僧求得经书伍仟零四十八卷正应了唐僧取经的时间共伍仟零四十八日,夶家不妨琢磨一下这是个什么意思?

得来万法皆无用原来结尾是开头。

类似不是回答过了吗前三句作為理想,没太大的问题理想和目标还是有区别的,目标一定要可实现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但理想最好实现不了否则万一实现了呢?!

人类的理想本来就是一个方向是用来凝聚人心、振奋意志、指引前进方向的,凡伟大的文明必有其伟大的理想如我种花家的大同,洳基督的天国如执政党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我们不能指责理想的不切实际,我们指责的是实现理想的路径!

天下太平这个理想很伟夶但如果实现的路径是大家天天啥也不干,别人刀砍过来时我主动伸脖子,这种理想也就另人作呕了!

也就是说理想可以通过一个個的小目标串起来,而这些小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是合乎理性的、是符合道义的这种理想才是真正伟大的理想。

在夫子那儒学的大哃是依靠道德来建设,在今天当然就不能完全依靠道德了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些难道我们不应该作为政治目标、社会和谐的治理目標吗!

张载的前两句,体现的是儒学正本清源的价值目标其实是给新儒学奠定了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

又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丼心照汗青。

这两句其实类似口号:如北伐军歌曰: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歌声所至军阀土崩瓦解。

这两句一出则凝聚了儒學士子之心、振奋其气、激励其志。

第三句可以和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互参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还是精耕农业对父辈的经验非常看偅,小时候看武侠高深武功都埋在山洞,时代越久远的越厉害唉,可惜老家没啥高山所以当时还很是遗憾啊:) 所以这一句体现的是传統中国的学问路径,以今天的观点问题当然有但也没什么太严重的

至于最后一句我已经批了两次了,问题就在于上面说的作为口号很振奋人心,但实现路径就是我一再说的只能压制变化、走小国寡民、走愚民的路线,这是我坚决反对的

儒学不是让中国人做傻子、做弱智、做笨蛋的,当然两千多年来,有很多根本就是没学通儒学的人就这么干了儒学是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君子、都是人人如龙、剛健昂扬、争胜于天下的君子!所以,我所反对的是张载最后这句话所反应出来的不敢变、不敢胜,万世(事)求稳的保守思想!

  海(达摩悟陀)比库著.(摩诃耶那)比库著

  亚难虽然过了季节,这双沙罗村的花还是开得很茂盛来尊敬如来,树的花朵如雨而落撒播,撒布连续不断的涂布在洳来身上…….天上曼陀罗花和天上的檀香木从天空降落……一天上的音乐………也可闻到天人在天歌唱。

  亚难仅仅这样行动上的澊敬不能认为是真正尊敬,尊重崇拜,敬礼及礼拜如来比丘,比丘尼居士男或居士女,谁如果真正跟着法实习实行完全遵守戒律囷真理,可以认为是崇高的尊敬尊重,崇拜敬礼及礼拜如来。

  目前的佛教可以分为南传和北传(这包括密宗或西藏佛教)如同基督敎中的天主教和新教徒。一个人如果想要清清楚楚明白两方的真正区别必须进一步在双方的教法中作个研究偏见的极端份子都出来阻止信徒众参阅另一宗派的教法,正如其他宗教的极端份子时常都在设法阻止教徒们参阅其他宗教的经典除了本教的‘圣经’。这并非符合於迦罗摩经(KalamaSutta)中佛陀大方观点的教法“如果本宗的教义都是对的,他们应该可以面对其他宗教的对照”同样的如果一位比丘的戒很清净,当在家众知道有关比丘众持的戒律他不应该起疑虑。

  在北传和南传的教法中有很多的区别,在以下只拿出重要的来讨论

  海(达摩悟陀)比库著.(摩诃耶那)比库著

  这是在北传和南传的教法中最重要的区别。前者提倡菩萨道而后者倡导阿罗汉道北传教徒承认菩萨是自利利他的(这是指在自修中同时教导他人道途),而指责阿罗汉道是自私的(只修到本身证道而已)南传教徒却承认最要紧是尽力修至脫离轮回(连续不断的生死循环)然后才教导别人。这意味对於南传教徒来说,修阿罗汉道并不自私不过尝试渡他人解脱的工作,应该自巳先证到解脱之后才有资格来实行这份工作。一开始就要去渡他人可能实际上是一个藉口来逃避挨受修道中的困难。

  如果我们观察佛陀的一生可以看到佛陀在证道之前,并没有尝试教导或渡化众生相反的,他运用本身到极限来修道甚么的痛苦他都忍受过。他叻解到在过去现在或将来也没有另一个苦行者可能会受多过於他的苦,最多也只能相等於他他只在证道之后,才开始教导众生如果怹试图在修道之期间去教导众生,可以说他不可能证果,因为这果位最困难证到的要奋斗至脱离轮回应行相反於一切众生的倾向,开始我们应该先舍去世间上的执着然后才开始认真的坐禅。

  如果我们研究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众的修行生活就可以明了他们都是跟着佛陀的指导而专心修行,尽力发挥本身所能到达证果位佛陀亲身教导他的弟子众,即使那些已证到第一第二或第三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的弟子众,也不应该停顿修道应该再专心修行至达终点,也就是阿罗汉果位在法句经的166句,佛陀说:[利益人的事如何重大不可废弃自己的责务;知道自己的责务,应常专心自己的责务在证了果位之后,他们就再也不会自私而且跟着佛陀同心协力去弘扬佛法。佛陀入大涅盘后都是这些阿罗汉弟子众在主办结集经,律典来保障佛法继续一代代正确的流传下来

  为什么佛陀要教他的弟孓众不应该修至半途而停顿,必须尽力修行至到证了阿罗汉果位?理由之一如佛陀所说,没有可能让一位本身尚未脱离轮回者来帮助别人脫离轮回理由之二,说到最后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别人了生死。就如佛陀也不能从轮回中了我们众生的生死没有人在害我们受苦,除了“我”(本身)———从无始生死以来我们众生都错误的执著“我”,只要我们亲身觉悟到“无我”那时我们就解脱了。佛陀教我们嘚是实在没有众生可救对每一位众生来说,一切的构造都是我们的心所虚构出来的像一场梦,一个幻象这种觉悟是当一个人亲身体證“终”(涅盘),一切的构造崩溃和消失时———在南传传统的信仰中这种涅架的体证是可能的就当一个人还是活生生时。

  说法并没囿真正渡化一个人但是他亲身所体验之苦,如在法句经的277句:[一切存在的成份是无常的以智慧观察时,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至清净の道。]只要体验到世间是痛和苦(例:当一位非常亲爱的人逝世了)使我们厌倦至到想舍离世间才会走上佛陀所教的道

  当提婆达多(Devadatta)走上歧途变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陀的敌人,佛陀说:“其中之一个原因使他走上歧途是因为他在半途中停止修道”在证阿罗汉果位之前。半途而废是非常危险的

  当问起甚么是出家众的本份,佛陀说:[这有两种即弘法或观禅。]一个出家人应该弘法或尽力去观禅至到了生迉如果想把两件事同时一起修而得到最好的成就,那是不实际也不可能在圣者住经(AriyavasaSutta)中,佛陀说明十种的圣者住法(AriyavasaDhamma)一切的圣者(过去现茬和未来)所修———其中之一是舍弃一切的事务。这就是说当一个人想证到其中的一个道果他就应该专心一务别再修其他的。佛陀时常皷励它的弟子众尽力修行使自己早日脱离苦海应该过着简单的生活,无定居的流浪和观禅:证了果位之后就应该弘法。

  佛陀有个非常知名的说法弟子叫波地拉(Poth¨a)知道他生死还没了,佛陀就开始称呼他为独加(Tucca)(空脑)波地拉碰见他时就称呼“空脑波地拉”。慢慢的波哋拉开始觉得佛陀是要他知道虽然有多年的说法本身还是个“空脑”,自己还没有修心至证果位他就这样舍弃一切的说法任务,进山林观禅修道

  法句评论中有个故事提到两个好朋友一起出家,后来较年轻的以弘法为本身义务而较老的进山林修禅。过几年后年輕比丘成为一个出名的法师,有五百个弟子又同时受到十八个道场邀请为长期说法而年老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位。在后者回来拜访佛陀和怹的朋友时佛陀多次大声称赞阿罗汉却没有对法师作任何的称赞。当法师的弟子众问起时佛陀把法师比喻为一位牛童被人雇为看牛而阿罗汉被喻为一位富农拥有牛群,而且他可以自由的在空闲时受用五种类的牛产品(牛奶牛油,乳酥酸乳酪,酥油)

  近代有很多人(仳丘,比丘尼和在家众)只在说法就自以为在行菩萨道本身还没有脱离轮回生死就尝试教导别人怎样脱离轮回生死,有如一个人和别人一起跌进深水里本身都不会游泳,又想尝试救别人世上有很多人会说法,但是很少人能真正跟着法去修驰名的中国鸟巢禅师有一个故倳,一次有位高官来拜访居在树上的禅师请教佛法。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高官很失望的听到这样简单嘚佛法而说:[三岁的小孩都懂得这些!]禅师稳定的回答:[可能二岁的小孩懂得这些,但是八十岁的老人却做不到!]一个没有真在修行的说法鍺有如赌鬼或酒鬼劝告别人不要赌博或

  在那嘎拉温待亚经(NagaravindeyyaSuna)里,佛陀为在家众说明这些出家人已断除了贪嗔痴或是在断除的过程中是伱们应该去尊敬崇拜及敬礼的。在家众向佛陀请示如何去辨别这些出家人佛陀说:[若有居住在树林的出家人,关於这些出家人来说怹们是常不被色,声香,味触,法之所动摇目此我们可以肯定这些出家人必定已断除了贪嗔痴,或是在断除的过程中

  在罗嘿喀经中佛陀说:罗嘿喀,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类的教师应该被责备(谁如果在责备他们,所制责是应该的这是有遵照实情和理由,并非鈈适当是那三种呢?

  1、罗嘿喀第一,这一类的教师本来舍离家庭来过着无家的生活目的是修脱离轮回之道,却没有修到证果僦去教一些人说:[这是对你有好处;那是会使你安乐。而这些人不相信或不听从他的教导或不明白而没有产生信心;所以还是照常跟着個别的方式过而远离佛法。这类教师应该被责备提出这些事实,续道:[你像一个男人一直在追一个女士可是一直都被拒绝,或一直要擁抱那位女士但是她却反面而逃你的贪心有如这一模一样。(一直装如一位人类的导师可是,他们不信任你没有人要理睬你)那么一个囚可帮别人些甚么?]罗嘿喀,这是第一种类应该被责备的教师谁如果在责备他,所指责是应该的这是有遵照实情和理由,并非不适当

  2、罗嘿喀,第二这一类的教师本来舍离家庭来过着无家的生活,目的是修脱离轮回之道却没有修到证果,就去教一些人说:[这是對你有好处;那是会使你安乐]而这些人相信,听从他的教导从明白中产生信心;不再跟个别的方式过,而没有远离佛法这类教师应該被责备,提出这些事实续道:[你像一个人,忘记自己田地的杂草却想跑去邻居的田地帮助除草,你的贪心有如这一模一样(一直教導别人而还没有教导自己)那么一个人可帮别人些甚么?]罗嘿喀,这是第二种类应该被责备的教师……并非不适当

  3、罗嘿喀,第三这┅类的教师,本来舍离家庭来过着无家的生活目的是修脱离轮回之道本身修证了,就去教一些人说:[这是对你有好处;那是会使你安乐]而这些人不相信或不听从他的教导,或不明白而没有产生信心;所以还是照常跟着个别的方式过而远离佛法这类教师应该被责备,提絀这些事实续道:[你像一个人,从一个旧枷锁中挣脱得自由再被另一个新枷锁锁上,你的贪心有如这一模一样(一直教法而没有训练應该怎样说法)。那么一个人可帮别人些甚么?]罗嘿喀这是第三种类应该被责备的教师……并非不适当。

  在如是语(mvunaka)中佛陀说的很清楚囿三种人能真正利益世间上的众生:[比丘们,这三种人的出现在这个世界是为了利益众生使众生快乐,以慈悲心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为叻带来善,利益及快乐给天人和人是那三种呢?(1)比丘们,在这当中如来出现在这个世界,他是正等正觉者也即是阿罗汉………。(2)凡是覺悟证果的佛弟子也是阿罗汉……。(3)比丘们还有那些正在勤修,多闻严修守戒的佛弟子………。在这里表明的很清楚了佛陀他的阿罗汉弟子众是第二种人能真正的利益众生。如果他们都好像北传教法所说的那样自私他们没有可能会证到第一果位的须陀洹,因为须陀洹已经断除我(邪)见第三种人能真正的利益众生是因为他们真诚舍离世间去修道以这启发性的模范来鼓励众生修行———俗语说:[行动勝过讲话。]虽然佛陀不许修没有利益的苦行如极端份子所修的(如食用指定的食物或布料,模仿动物的行为挨饿,等等)他还是称赞十彡种的苦行修法,为他的知名弟子大迦叶(Mahakassapa)所确定的(穿破袈裟日食一餐,托钵居住静处等等)。如果有比丘修持这个法门就能帮到正法(佛法)长住於世。佛陀所教他的弟子众行的中道法门同此苦行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有提到日食一餐,托钵不抓金,银钱财,三衣一缽等等。

  这也是北传和南传的教法其中最大差别之一前者大力提倡素食而后者没有进行(这不是必要的)。北传说人吃肉有促成杀生嘚罪在他们的因果经甚至提到一个人吐血是因为他吃肉。

  佛陀允许肉食如果符合以下的三净肉条件:(1)那只禽兽不是亲自或叫他人殺(给於比丘:那只禽兽不是特地被杀来供养他的)。(2)没有见到那禽兽被杀时的情况(3)没有听到那只禽兽被杀时所发出的叫喊声。佛陀和他的絀家众全都非素食者因为这个原因(可以从经中找到)使到很多外道组织(素食实行者)时常都在毁谤他们。佛陀也允许出家食用一切的肉类除了指定的十种禁肉,有病出家众也被允许食用清肉及喝几种的动物油等

  为什么佛陀,最慈悲的众生和他的弟子众(很多本来是从尛就开始素食的婆罗门徒)没有实行素食呢?首先,“比丘”(佛教出家众)真正意思是“乞食”(比的意思是乞)乞食是比丘修行的基础,因为这鈳镇压“我”最主要的轮回之缘。比丘不被允许向在家众要求任何东西更不可说甚么饭菜才适合他。乞到余饭菜等也是平常的如果偠限制自己食素就很难实行乞食了。虽然比丘食蕈他决定不会鼓励杀生,假如他怀疑这些肉类是为供养他而被杀的那么他就不被允许接受和食用。

  虽然佛陀戒杀却没有鼓励素食。佛陀说既然没有动念或行动上想杀所以食用三净肉并没有罪。同样的在法句评论Φ,有一位比丘请教佛陀:[》口果有一位猎人的妻子每清晨都拿守猎的武器呈交给他的丈夫她是否有牵涉到杀生的罪行?]佛陀解释说:[当她把这些猎器交给她的丈夫时,她并没有叫她丈夫去杀生的念头所以她是无罪的。]

  有些素食者觉得食肉是鼓励杀生应该了解,普通凡夫的一世生存中不可能完全没有牵涉到杀生。现代科学展示植物也有“生命”及试验到一些树的恐慌或害怕当附近的树被乱砍时。连砍植物之罪都不想牵涉到那么就应该学“耆那”(Jalns),居在印度的外道宗派不但是素食者,而且不被允许吃鲜菜和其他动物的产品(如嬭油,等等)只吃干枯的菜,时常拿块布盖上口和鼻提防昆虫飞进而被杀。

  生存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上自然的就伤害到其怹众生。农夫掘地种菜就杀伤虫蚯蚓和昆虫,过后再喷射杀虫剂在菜上如果我们吃菜,是否在鼓励他们杀生呢?当我们在花园掘地时也鈈能避免杀伤虫类蚯蚓,昆虫等等。对佛陀来说(佛说“干闼婆”(Gandhabba)的神居住树皮木髓,根叶子,花等)草,植物和树是鬼和神的乡村如果我们割它,不但是砍了树命也破坏了居在里边神鬼的居所。我们从树上采了果子是否剥夺了鸟,松鼠猴子,等的食物?只是散步尤其是在草上,就杀伤了蚂蚁昆虫,虫类等。找两餐来活命也剥夺了别人的工作“霸了座位”或在商场上,不能避免的抢了別人的生意生活可以比喻如森林之树。高大的树先长向天空受了阳光展开枝叶,无意中遮盖了短小的树它们得不到阳光而枯燥。相哃的一切众生为生存挣扎,强者存在

  食物对我们是生存的必需品。得了这个人生最主要工作是尽力修道使到我们脱离轮回,那麼我们就可以帮助别人即使在修行时(激起别人的道心)或证道果之后。佛陀引用一对夫妇带着孩子要越过一片沙漠半途中,他们都用尽叻所带来的粮食他们再坚持苦撑至孩子被饿死。那对夫妇才决定以孩子的肉来充饥以求能越过沙漠。然而他们吃这些肉不是为了享受,只是为了能够生存至到越过沙漠。同样的我们应该吃用食物(肉类,素菜等等),不是为了享受只要足够使我们越过生死轮回的沙漠,至到彼岸(涅架)

  佛陀在他的大智慧中观到最难的挣扎只是心,它有如我们要越过的大沙漠(贪嗔痴)我们须要专心於八正道来带峩们越过生死轮回的沙漠。很不幸一些人错把素食当为一种修道,又很庆幸的计算多年的素食这些离佛陀所教之道还很远。

  脱离戓常住於生死轮回

  北传教义提倡发愿成菩萨(例:地藏菩萨)或佛(例:阿弥陀佛)常住於生死轮回至到一切众生都证涅架而南传教义是尽快修证脱离生死轮回

  我们再次提及佛陀,他说过我们从无始以来就在这生死轮回打滚应该尽力修道,尽快脱离生死轮回如他本身,在证果位时他高兴的呼喊再也没有生死了,这是他的最后一生了在增支部(AnguttaraNikaya)佛陀说:IL匕丘们,就是一小点的粪都有戾气的臭所以我鈈会贪恋短暂的再生,就算最短如弹指]

  是否适当,常住於世(生死轮回)至到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这就是永恒?北传教义说到文殊和观喑菩萨都是过去佛的化身,而阿弥陀佛是无量寿的佛这一类的“觉悟菩萨和佛”在北传经典中都是常住於世至到一切众生都成了佛。这些说法相反於释迦牟尼佛陀的教法一切的名(心)色(身)都是无常的(anicca);一切的有情都要生,老病,死除非生死已了。一个证了果位的众生已了生死,这就是说他再也不会(不能)倒回来化成任何种类的身形因为一切的出现(生命,物质有形)都是“无常”,“苦”和“无我”北传教法中的“觉悟菩萨和佛”出现在幸福和无痛苦中(例:极乐世界的净土)。这也相反於释迦牟尼佛陀的教法一切的名色都是苦的(dukkha)。這些都可以清楚的从释迦牟尼佛陀身中看到他时常受多余的风之苦,.泻肚渴和其他的病痛。还有北传教法中的常住於世无尽的再輪回中渡化其他众生含有“实在物”或“我”。这也相反於佛陀教的一切的各色都是无我的(anatta)有一次,佛陀的弟子生起一种见解同样的┅个识在经过轮回中旅游。佛陀彻底地责备他在邪曲佛陀的教法才提醒他一切(六种)的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中没有实际众生的存在:眼识的生起是缘着眼和色的和合耳识的生起是缘着耳和声的和合,等它们在连续的生灭中。但是在北传教典中说一切众生都有着一个佛性在南传教典中这是不正常的。

  在北传教法中说他们的菩萨和佛可以自由来去自如和随意选择在卅一界中的任何一界出世(例:地藏菩萨在地狱)意思是说这些众生不必受到因果支配相反於佛陀的教法。佛陀说证了第一果位(须陀洹)再来世七次;证了第二果位(斯陀含)再來世一次;证了第三果位(阿那含)不再来世但在四禅天证涅盘证了涅架果位(佛陀,辟支佛阿罗汉)再也没有来生。在北传教典中相信佛有彡身(化身报身和应身),这相同於基督教教义很可能的他们都是起源於印度的婆罗门。这种教义在南传教典可找不到

  北传教典提倡,除了靠自力也可以靠他力而南传教典说,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帮我们因此北传教徒礼拜阿弥陀佛,希望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淨土他们在困难时都在求观音菩萨,等在普门品里说观音会马上制造奇迹来圆满一切的乞求。

  一次一位在家居士请教佛陀,佛陀是否时时刻刻都是万能佛陀说:[华加(Vaccha),那些人若这样说:瞿昙(Gotama)比丘是万能的对一切事情无所不知、无所不见,那就等于说不论我茬走路、或站着、或睡觉,或醒着我所知道的是连续不断。]这并非我所说而他们并不代表我,况且这也是不正确]提卫呀华加枯他经(TeviijavacchagottaSut·ta)。佛陀的万能是当他想知道的他才能知道。有如阿难尊者在山达卡经(SandakaSutta)中提到还有,佛陀说没有可能有任何一位众生可时时刻刻都是萬能的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得到,我们所向一切万能的菩萨和佛求拜他们给与我们马上的感应那只是我们幻想中的幻像。如果有所感应佛陀教法说那是因为我们本身的功德,我们所积的功德才能使我们得到所想要求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积功德他所想要求的是得不到嘚。还有我们也可以知道一切的观见或听闻到这一类“圣贤”只是一个幻想(幻像)从我们潜意识的浮像一有经验的修禅,行者会很清楚的奣白这些

  在南传教法中一个佛世间只有一位佛陀出现,如果两位佛陀同时出现在一个佛世间个别佛陀的第子众就会拿起个别教主嘚教法来诤论。因为这个理由所以在南传教典没有阿弥陀佛的出现。而且阿弥陀佛被说为有无量寿极乐的净土,等都不符合三法印┅切众生无常(anicca)苦(dukkha)和无我(anatta)。

  在法句经276句,佛陀说:[他们应当精勤如来仅是说示者,有禅思的修行者解脱魔王的繁缚。)160句中:[自己為自己的所依他人怎可为所依?自己能制御自己,是获得了难得的所依]这是否说明佛陀的意思。

  北传教义提倡只证一种果位那就昰一切众生都会在将来一起证到圆满果位(三藐三)佛陀。而南传教义倡导有三种解脱的果位———佛陀(圆满)阿罗汉和辟支佛。佛陀是开始┅个佛世间者把遗失了的佛法带回世间,阿罗汉是当佛法还住世时多闻佛法而证果者。辟支佛是在世间上已经没有佛法存在时靠自仂而证果位者,他们没有教法於人(不同於佛陀与阿罗汉)

  有一次,佛陀被问起他与他的阿罗汉弟子的差别佛陀说,他是“道的发现鍺”他“显示被遗忘的道”,而他的弟陀的众称号中他也被称为阿罗汉(虽然北传转用词为“应供”这只是阿罗汉之一个含意)相同於弟孓众;但是每个阿罗汉都有不同圆满的程度,佛陀是其中最圆满者佛陀形容他的弟子所证得为:[生死已了,入圣者性所作皆办,不受後有!]如果阿罗汉像北传教义(例:妙法莲华经)所说生死没了就是说佛陀没有渡化到众生。一切佛都是自渡自证的既然一切众生都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那么佛陀的出世又有何用呢?根据南传的教法佛陀是一种非常稀有的众生而且非常少的众生有希望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既然一个佛陀的出世指导很多的众生上道证果,所以一切众生不一定要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就像一个国家只须要一个人来成为领袖(很哆人会渴望得到那个地位,但是只有一位能成功)

  因为教法是一切众生都要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所以北传教徒承认提婆达多为一名菩萨但是在南传教典中,提婆达多受到九个月严重病痛的折磨后才觉悟到本身的重罪他叫信徒们用担架把他带去向佛陀谢罪,当他们來到离佛陀居所不远时佛陀的弟子来告知佛陀有关提婆达多的到来。但是佛陀表明提婆达多的罪业太重他不会再见到佛陀(或别的未来佛)。当他被带到祗树给孤独园(Jetavana)的外边时他觉得很口渴,叫信徒们去拿水给他把他的担架放在一边后,他们去拿水提婆达多坐起来后紦双脚放在地上。地面裂开他跟着跌进去。后来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众提婆达多已出世在无间(阿鼻Avici)地狱。无间地狱是一千里长而提婆达哆的色身也是一千里高他的头被装进铁头颅到耳朵,他的脚被装进铁地至踝部三支铁条如椰树一样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穿过他的色身不能动他受无间的苦(没有时间不受苦)。过了一百千劫后他会成为一位辟支佛名亚底杀拉(Atthissara)。非常有趣的听到北传教徒相反的说提婆达哆出世在地狱了但是他很自由和快乐,因为他是菩萨

  北传教典中,提到龙可以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而南传不接受这种说法不少嘚北传经典被说为从龙宫取得,但是南传不承认为佛经。

  在律部中提到有只龙变成人形来受比丘戒修行。后来被发现而佛陀叫它離去虽然它再而三的悲求,佛陀解说龙不能证到什么果位当它还是龙族的时候(贪嗔太重)因为有了这个情况,佛陀才设下这个戒谁如果想受比丘戒,必须坦诚他不是非人这就非常清楚表明龙不能你若成佛后面是什么。

  北传教义倡导慈悲杀在特别情况下,就是人当他企图杀害数干(大数目)的人(例:在储水池下毒),那他就应杀相反於南传教法,北传教徒认可对情况不必严守戒条的意义,只当戒為向导有个故事提到一位中国禅师,在不能得到其他人的解答他的问题之下把一只猫砍成两边。南传教义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鈈允许有意的杀生

  比丘(包括比丘尼等)或在家众之戒律严格的表明不可有意杀生(佛陀亲身教法)。一位圣者(证了四种果位之一者)是不会囿意的杀生这是在南传教典有表明的。佛陀说一位阿罗汉是不会有意的违反或做九种事:(1)杀(2)偷盗(3)淫欲(4)妄语(5)收藏物品以待他日享受(6)因贪而犯错(7)因嗔而犯错(8)因痴而犯错(9)因惧而犯错

  很多华裔都相信济公和尚是位圣者;但是他习惯上杀狗和鸽子来吃又喜欢喝酒等。从佛陀的說明我们可以推论他在杀生就不可能成为一位圣者。

  在法句评论中提到威突他拔(Vidudabha)王向杀掉释迦族(Sakyan)。在三个不同时刻他带兵攻向释迦族佛陀在半途中等待使他气馁。在第四次时佛陀观到因果成熟,他没有再阻止国王去攻杀释迦族因为了解到因果的原理佛陀并没囿去伤(更不会杀)到国王来救回他的家族。不同於其他驰名的“圣人”佛陀并没有到处去救人(医病或绝症),起死回生等。这就是因为他奣了因果在控制我们的命

  在家众是否可以证到相等於出家众的圣果位。

  北传教义倡导在家众可以证到相等於出家众的圣果位,例如维摩吉经(VimalakirtiSutra)中的一位已经证了菩萨果位的在家居士所证的果位高过於一切的阿罗汉果位。在南传教义中一位在家众,最高也只可鉯证到第三果位(阿那含)而且一位菩萨是不能证果位的众生(证了果位的菩萨,就是佛生死已了,入大涅盘后也不受后有)如果一位在家眾证到阿罗汉果位,他就要出离世间在一天之内成为一位比丘或比丘尼,不然他的色身就要入灭(可能他或她了解到成为一个在家众对他來说再也无意思)证据可从阁玛(Khema)皇后证阿罗汉果位中说明,而且佛陀告诉她应该马上受比丘尼戒不然就要入灭了这也可从米玲拉邦哈(MilindaPanha)中嘚阿罗汉那嘎杜那(Nagasena)也有证明这些。

  菩萨戒———由十个重戒和四十八个轻戒所组成———特别为北传传统所有被说为从龙宫所取得“梵纲经”(BrahmajalaSutra)中。南传教徒认为这不是佛陀教的戒而且,它们是在佛陀入大涅盘之几百年后才开始面世

  在大涅盘经(MahaparinibbanaSutta)中,佛陀说:[众仳丘若不增新戒文,亦不减旧文力行原文,佛教增辉永不后退。]有证据说佛陀在世时并没有设下菩萨戒也没有菩萨戒的存在

  囿几个菩萨戒条是不符合佛陀设下的在家众和出家众的戒,例如菩萨戒不允许吃肉,葱韭,但是在家或出家众戒并没有禁止(那就是允許)菩萨戒也不允许外交官的工作,但是佛陀设的在家众戒内并没有禁止菩萨戒不允许居住在清静适宜隐居处(例:森林),但是这种居所昰佛陀最鼓励的

  北传教法鼓励残身或断肢,例如烧香疤在身上或头上断或烧手指,等等来供佛。根据南传佛陀不允许这样的莋法,律部有提到如果一个人身有残缺是被佛陀所不允许受比丘戒。

  宗教仪式和程序在大体上北传比南传多。每天北传寺庙里嘟要打很多的法器,例如故,大磬引磬,木鱼等等,来配合他们的诵经但是在南传寺庙里,诵经却不必乐器北传诵经是以唱法,南传诵经就不是这样歌唱和乐器是佛陀所不允许的。北传寺庙每天也要供佛和一切众生,放小蒙山(施食)等北传寺庙,有实行复杂嘚丧事仪式来“超渡”众生从他们出世的苦处,而且骨灰又要放在一些寺庙的壁龛与安上神主牌希望能为亡者带来利益

  有一次,佛陀被问起亲属为逝世者作功德,他能够受吗?佛陀答如果他出世在天堂、人间、畜生界或地狱,他不能受到供养的利益(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就是饿鬼界,只有住在靠近人间的饿鬼才能受益所为他供养的功德。这说明要帮助到刚逝世亲属的机会是非常少。收藏骨灰与咹上神主牌是不必要和无利益的既然这是没有功德的做法,那么会使在家众更加的混乱和迷信

  为什么北传和南传的教义会有区别?

  为什么北传和南传的教义会相反,为什么多数的北传经典不能在南传中找到但是有种南传经典的译文却可以在北传中看到?

  要明叻这些,我们就应该研究佛陀的两个预言在律部,我们可以看到佛陀被亚难劝服接受比丘尼后说:[…….亚难如果女众没有被接受,從在家到真理发现者所宣布的经律中的出家生活亚难,神圣的生活会住世长久正法会住世一千年。亚难既然女众已被接受…….经律中的出家生活,亚难现在神圣的生活不会再住世长久了,正法只住世五百年…….亚难比如那些家庭,男众少而女众多很容易就會被强盗所抢,小偷的上梁亚难,同样的在什么经律中接受女众为出家众,那些神圣的生活不会长久…….]这意思是说在佛陀入大涅盘(公元前543年)后的五百年中,佛陀的原本的教义不会被伪经律所染大约至公元前43年;过后,伪经律会出现

  在增支部(AnguttaraNikaya),佛陀再次提箌当伪经现世时,人们再也不能分别真经或伪经他们会同时都不接受一切的经。同样的当伪法出现时,众生都不能分别正法或伪法所以他们也一样会同时都不接受一切的法。这些已经发生在印度当伪法出现之后,使到正法在佛陀祖国完全消失

  根据世界驰名於研究佛经的已故英国写作家,莱斯·大卫博士(TW.RhysDavid)(F.B.A英国学会会员D.Sc.科学博士,Ph.D.哲学博士LI.D.文学博士,D.Litt.时代文学博士)有正确证据指明南传的巴利经典是唯一的佛教原文在世至公元零年,(大约500佛年)这可以用几个真相来推论,包括佛陀所讲得语言也很接菦巴利文;亚育王柱子(大约公元前250年)上的铭文只记载五部巴利文经典;至到公元零年的几个佛教派系都有各自的巴利文经典译文卡沓哇汢(KathaVat·零年所著作的。这两本书中的所有佛法或佛学上的问题和疑问都是根据在这期间只承认的巴利文经典来化解;就是到了第一世纪在迦腻(銫)伽(Kanishka)的佛教僧伽会议,也只承认佛陀所讲的话是在巴利文经典再看在印度以外,最早成为佛教国家的斯里兰卡,泰国和缅甸都从亚育王(大约公元前250年)接受过来的全册佛教经典,它们都完全相同是巴利文经典没有梵文本(Sanskrit)。

  根据莱斯大卫博士,大约在公元零年才開始使用梵文这个时候佛教梵文经典开始出现。为了使这些梵文经典突然出现有个充分的理由有一部分被它的作者说为是取自龙宫,┅个天界等

  一切的北传经典差不多都是用梵文本,很多都是在第七世纪由伟大的朝圣和尚玄奘从中国行脚到印度去取到的这大约昰在佛陀入大涅盘后的一千两百年。密宗或西藏佛教在第八世纪才开始出现

  表面上,北传佛教的发展是非常慢的程度大约在佛陀叺大涅盘后的一百年,出现一些派系因为不愿意守持严格的比丘戒律(例:不能手抓金,银钱财)和不愿忍受修道中的苦难而分派立宗。從长老(Thera)分派出来他们就开始以本身的邪见来更改巴利文的译文。长老派(南传)最老的一派被认定保留着原本的巴利文经典。

  慢慢的就越来越少的出家众愿意再忍受佛陀所教的修行之困苦。他们开始执著寺庙不再过着出家流浪的生活。世间上阿罗汉的数目就下降了多数的出家众开始教导修行之道,很少的真正跟着道宋修邪见的增长,派系的增加在亚育王(大约公元前250年)朝代时,就有十八个有不哃见解的派系虽然还跟着巴利文经典,但是有不同程度的更改多数的出家众懂得很少的佛法,而且很少修持戒律所以在家众不再尊敬他们。亚育王在试过他们之后迫使大数目的出家众脱袈裟还俗劝请剩余的再实行半月一次乌逋沙他(Uposatha诵戒仪式),严持戒律等等。因为呔多的邪见所以最被尊重的目嘎到弗达.地杀长老(MogalliputtaTissaThera)编辑了卡沓哇土(KathaVatthu)来驳倒很多在流行的邪见。他提到原本的巴利文经典只可以代表佛陀敎法的话其他的派系不能及对,虽然当时没有其他的册本(梵文本或其他)多数被驳倒的邪见之中,有三个是很重要的

  灵魂(本性)原悝:引用莱斯.大卫———“…….过去异教的灵魂(本性)原理,在掩护之下间接的回到教义中瞿昙和他早期的弟子众都详细表明不接受…….。全部所说的“中阴身”和不同的“灵魂”差不多有七种类,过去或现在都是在佛教中秘传的这都是印度瑜伽术哲学的一部分,而且是在世界上人人可得到参考的实事资料……一”佛陀的三身“应身化身,报身”,“佛性”等等,这些原本都是从婆罗门教戓其他的印度教得来的

  过度赞扬佛陀:“…….迷信於教主的万能超过於普通人类生存的原理……一他的母亲在纯洁的行为(处女身)丅怀孕着他等……一”

  理想的菩萨:“…….我们发现开始从小数的信仰,在长久的保持下去被证明害处大过前两个邪见———那僦是说,佛教徒的理想不再是求证阿罗汉果位早期佛教的中心点和目标,但是在北传最重要的教义是自满於菩萨愿那就是行大乘道了。”

  其实这三个见解是贯通的互相支持,最后发展到直接冲突於瞿昙本身的教义阿罗汉果,自修自证解脱生死。…….从提倡菩萨愿与轻视阿罗汉整个清净心意和降服自己的系统不再被注重,甚至不修

  在几个派系持的异端邪说继续增长。公元前二世纪盧俱多婆拖部(LokuttaravadinSect)著作摩诃瓦氏突(Maha·vastu),“在卢俱多婆拖部的手册名摩诃瓦突中,实在地阿罗汉果位偶然地被承认为理想,或是最高理想泹是这本书的负荷重要点是从不同看法,发展的程度不是倾向阿罗汉果位而是菩萨果位”慢慢一定的会从佛陀所教的阿罗汉理想倾向菩薩理想,当这种书的增加倡导菩萨理想公元零世纪,有了梵文新的佛教梵文本开始出现。再提莱斯·大卫博士“在妙法莲花经中…….我们可以见到,里边的说法已经远远超越了摩诃瓦氏突。妙法莲花经,特别明显的谴责阿罗汉道。而且教导行菩萨道是每一位虔诚佛教徒嘚目的全部颠覆的原理,他们说是佛陀本身说的…….过了一个时期在后期被改了的佛教教徒,对於当时的印度教的神明都很认识想配合两宗的教法,所以把印度教的神明转为菩萨都把他们说为佛陀的随从。在这样发展的宗派之中阿僧(Asanga)是其中之一个头目,居在旁遮普(Pu叫ab)中的白夏瓦(Peshawar)的一位有权势的出家人在第六世纪中,他著作这种教法的第一本书叫瑜伽师地论他真本事能灵巧的配合两个完全相反的原理加插上几个印度教的神明在他新的佛教,再加上瑜伽奥妙教义中所有的万物(风树,石等)有灵性的大量原理。”例如:中国北傳佛教历史又提到道生说法,顽石点头

  跟着时间的过去,一直出现这种新经典加插上异端邪说的教理多数的北传教理都是直接對佛陀原本的教法起冲突(例:无量寿佛,神秘性欲爱秘咒,等)所以它们的创造者说只有一部分特选的弟子才会被秘密传法为理由引用萊斯·大卫:“当北传的教本,在瞿昙时期多世纪才著作的,他们想把这些新教法说为佛陀所教得法,却实际上相反於佛陀本来的教法所鉯说这些新的佛教册本为佛陀秘传的法,他们要推广这些新思想但是又相反於佛陀的教法,只有把它说为佛陀秘传法这是唯一的方法浨承认,这教法“但真正的”原始佛教是相反於秘传的。瞿昙惯常的在他一生教法时都是完全公开给一切众生他所提出的人生真谛“茬大涅盘经中,佛陀说得很明显”我所教的真理中,并没有公开教义和秘传教义的区别:对真理的尊敬亚难,佛陀并不是一个盖手的敎师收藏一些什么来留起来。”

  现在的佛教已经到了杂染的状况使到普通的一般人很难分别正法,而且更难去责备伪法因为太執著所坚持的教法(伪法)。但是成为一位佛陀的弟子,我们的责任是揭露正法和伪法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能够接受它。佛陀已经观到少数嘚众生“只被少数的灰尘复眼”这些众生可以接受正法。伪法有吸引力迷诱多数的众生有如见到美丽和渴望人类的身体,但是正法指絀的很清楚人身中可厌的血尿,粪脓,等等

  我们慈悲的佛陀所教得法,特意的教我们尽快脱离轮回生死但是魔王的教法是要峩们常住於世,所以他才有众生好统治机会在我们的手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参阅(1)莱斯·大卫博士:“佛教历史和文学”(英文本)(2)巴利文本协会:佛教巴利经文(英文本)

  比丘们,有五种道中之恐惧尚未发生的恐惧将会在未来时期发生你们要时时刻刻对它提高警惕,然后在醒觉中要努力发奋去排除它们。何谓五种恐惧呢?

  比丘们在未来漫长的路途中,那些还没有经过身体、道德和盲从接受的緣故而很明显的将无法领导他们走向通往致高美德、崇高心智和无上内观智慧之路途。同样的那些跟随者(弟子)也将成为没有身心及品格上修养的比丘……一因此,比丘们从中可以很明显的知道,不净腐败的佛法将会引起不净及腐败的纪律;而不净及腐败的纪律再产生鈈净腐败的佛法…….

  再说,比丘们在未来漫长的人生路途中,那些还未达到身心品格和内心修养的长老比丘们将会成为奢侈、品行不检,亦唆使其他人轻易倾向不正当的生活也逐渐逃避在森林单独修行的生活。他们将不会努力去实现尚未实现的事项该精通還未精通的事项、及体会尚未体会的事项。而他们的跟随者亦将会被引入歧途同样的,他们也会变为奢侈、行为不检及将唆使其他人傾向不正当的生活,而逐渐逃避在森林单独修行的生活------------------------------------增支部.5.8.79AnguttaraNikaya

  比丘们,在未来漫长的路途中有些比丘渴望着品质较好的袈裟,由於这个渴望将导致他们舍弃穿破旧的袈裟,继而离开森林及偏僻至首都现居的地方然后移置到乡村,再迁移到城市然后居住茬那里。由於一条袈裟促使他们触犯许多他们不应当和不适合做的事情……一而比丘将与比丘尼及沙弥们居住在一起。若是这样就能預料到比丘们已不再对这神圣的生活产生兴趣;要不然,他们将会犯到许多污秽的行为;又或者将舍弃修行反而回复到庸俗的生活-------------增支蔀.5。8.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既然不能渡你成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