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问下土木厂村有姓徐的徐人家吗?

《宿新市徐公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了
住宿在新市姓徐的徐人家开设的旅店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 [题解] 本诗作者杨万裏,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
通州七旬老翁徐林生近来寻根問祖,为续修家谱而奔波忙碌他说,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寻找族群寻找先祖,也是寻找家族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一种家国情怀。
还在2000姩时一次徐林生在乡下看到人家挂“喜容轴子”,就萌生了修家谱之意他说“喜容轴子”是祖先画像,上灯时挂落灯时取,是纪念祖先的意思而修家谱也是寻根溯源怀念祖先,异曲同工 资料图
后来,作为通州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的徐林生做非遗普查有意识的尋访下,他在西亭镇纱场居的徐家振家看到了《徐氏家谱》这套家谱编印于康熙12年,足有16卷从明朝大将徐达的孙辈开始,后又增添谱系至清朝道光年间然后就断了。这套家谱详细记载了通州徐氏家族历史、修谱过程、人物生平、户族去向、族谱族规、家庙等情况经過攀谈和研究,徐林生发现自己和徐家振同宗同源至第十世第十一世时徐家振祖上就搬迁至纱场,而徐林生祖上还留在刘桥镇
“家族意识和孝悌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心中有家才有国。现在的年轻人甚至很多五六十岁的老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所以当时我就想把历史文化和家族来龙去脉接上头。”徐林生说公元1400多年,通州徐氏先祖定居于刘桥镇那里修有徐氏宗庙,不過现在已经没有了清末时那块地方叫徐关殿,后改名叫徐园村村居合并前的徐园村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姓徐。后来五六世时有人迁至石港,七八世时有人迁至兴仁、兴东兴仁的徐庄村清末时叫徐家桥,也和徐氏有关十一世时有人迁至西亭、金沙等地,慢慢的徐氏後人就散落在通州各个地方。他拿出一张清末时的通州地图用红笔圈了徐氏集居地,比蚂蚁还小的繁体字地名儿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徐林生把家谱借回了家把前面十世先祖的内容给抄了下来,又把一些来不及抄的内容拍照留存现在他要做的工作不仅是整理修订咾家谱,还要把同支的族人找出来在徐家振家的家谱的基础上,从十一世开始修全所以他这两年一直在调查徐姓人家是否与十一世同宗同支,就在当天早上他还拜托一个邻居帮他找一个徐姓朋友的联系方式,想问问祖上情况“
家谱上记载先祖置祭田义田,积善行德家规说勉为善、严家教、谨宴会,正官常、存远虑……“祖先创业不易后人当珍惜,我要把家谱修起来让后人不忘祖训,醒悟勤勉、奋斗才能兴业从而激发振兴民族的内生动力。但是我今年已经75岁了一个人的力量也太小了,所以希望凡是知道自家历史的徐姓人和峩联系有没有人愿意自愿加入,寻根问祖”徐林生说。他留下了电话号码:(微信)如有线索可与他联系。
来源:南通发布  记者 冯宏新 通讯员 徐艳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徐的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