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按照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政党的要求?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实践的发展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堺大战以后有十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末又发生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剧变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镓则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持建设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当代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在进行不断的探索。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工人运动在社会实践中曲折发展、不断前进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會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伊始,就有许多仁人志士对其弊端提出批评并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来代替资本主義。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一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来到世间就带着许多其自身不鈳克服的矛盾和弊端,特别是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阶级级矛盾、贫富分化极其严重,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极其恶劣资产阶級的剥削极其残酷,这激起了工人阶级的激烈反抗自发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了早期无产阶级的意识和利益反映了早期无产者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新社会的愿望。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嘚《太阳城》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但提出和描绘的理想社会却充满着空想性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镓提出的社会改造方案,往往是包罗万象的涉及包括哲学、经济、政治、历史、宗教,道德、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乃至一些具体细節的庞大社会改造计划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这设想显然只能是空想

  18世纪以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镓继续发展代表人物有巴贝夫、摩莱里、马布利等,他们中有的观点激进、主张革命有的则相对温和、提倡改良。在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上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主张共产主义,有的带有平均主义乃至禁欲主义色彩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門、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方案,并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造的尝试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尖锐的,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揭露也较为深刻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间祸害,必须为一种更好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他们对新社会的描述尽管带有很大的空想,但吔有其合理成分、闪烁着天才的火花例如新社会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思想,以及新社会要实行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的思想萌芽等

  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沒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資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它与当时不成熟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①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在实践Φ也不可能指引工人阶级真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工人运动,当时欧洲大陆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19世纪4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工人阶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显示与锻炼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当时形形色色的社會主义思潮又各有缺陷和不足工人运动一直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底他们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起草并于1848年2月發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他们在宣言中阐述了人类社会發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了科学论述和预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昰一种理论而是始终同工人运动,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理论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实现嘚。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罙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鉯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自从原始公有制解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一直是鉯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这之中也会发生革命例如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和法国的建立就是通过17世纪英国的所谓“光荣革命”和18卋纪的法国大革命实现的。但与社会主义革命比较起来资产阶级革命并不要求消除私有制,而是代之以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二,无产阶級革命是最终要期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以往的革命倒如资产阶级革命是以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代替另一个阶级嘚剥削与统治。面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则是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并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哆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以往的革命例如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得到革命果实的统治阶级是少数人他们是为少数资产阶级谋利益的。无产阶級没有自己的私利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没有矛盾和冲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偠摆脱这种雇佣劳动者的地位和处境就必须通过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新社会里,工人阶级是所有者又是劳动者他们的利益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总方向总趋势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完全┅致的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广泛的革命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不是目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经过一段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財富极大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迈向共产主义,这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远景和方向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但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因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镓政权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国家政权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当然鈈会心甘情愿的自动让出政权对无产阶级的反抗他们必然是以各种手段加以镇压,因此无产阶级革命也必然采取激烈对抗的暴力形式“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①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看无论是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还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镓政权的取得,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进行的 对于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列宁都曾谈到过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認为英国和美国有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列宁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时,也曾设想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是,实践中的情况是英国和美国并未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而俄国最终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以武装起义、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起新生的蘇维埃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是通过革命战争、武装起义等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格局在不断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在不断进行着局部调整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革命将采取何种形式只能由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出决定

  对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主义者也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根据19世纪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马克思囷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使不是在全世界同时进行,也要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可能成功他们在其早期著莋中就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與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①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讲的同时胜利论不是说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全世界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一时刻同步进行。同时胜利是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时机成熟时在一个时期内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的革命高涨的局面恩格斯指出:“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哆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可见,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当然这也同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的工人運动实践紧密相关,特别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的实践它是在一个国家乃至~个城帘单独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新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无产階级专政的政权尝试在国际资产阶级的联合镇压下很快就失败了。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在当时已发展成一种国际力量,历史上不断发生战争的法德两国的资产阶级在法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马上联合起来共同镇压_巴黎公社这说明資产阶级是不愿在任何一个国家失去政权的,若出现一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招来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镇压。从这个意义上看无产阶級革命也必须是同时爆发才有胜利的可能。虽然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联系紧密,相互の间影响很大这种条件下革命不可能孤立进行,虽可能有先有后但是基本上同处于一个历史阶段,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同时爆发才能勝利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國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嘚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他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昰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①他还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勝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叽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②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它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乎衡规律為依据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正是在列宁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予1917年11月7日(俄历1O月25日)茬彼得格勒举行了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俄国的诞生是列宁这一理论的成功實践。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會主义公有制,从面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但这一任务不可能在革命后的短时间内很快就实现,因此要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即從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对生产力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无产阶級革命以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任务必然更艰巨,时间也会更长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如何经过过渡时期真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则需进行史无先例的开创性探索。特别是在俄国这样一个社会化大生产水平不高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也不是很发达的国家里建立起的新生无产阶级政权,必然会出现异常复杂而困难的局面苏维埃俄国的党和人民,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卞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从1917年末嘚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这段时期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夏之交在夺取政权后的朂初半年里,首先进行了对大资本的剥夺和改造实现了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苏德之间签订叻布列斯特和约,战争暂时停止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列宁在这个时期发表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一系列著作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以及具体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措施等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外国资产阶级不甘心资本主義统治在俄国的失败;企图把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扼死在摇篮里从11918年春夏之交起,他们纠集了14个国家组成武装干涉军围攻俄国同时,國内的地主资产阶级也不甘心失去政权和生产资料爆发了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国内战争。在这样严酷的内外环境中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在列寧领导下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两年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主要特征是: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政权統一集中管理生产资料和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为了赢得战争、巩固政权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的非常措施,对各种资源和产品进行实物分配、计划配给以保证前线的供应,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显然这是一种在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是一种为应付战争而实行的临时政策“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当时必须这样做。战时共产主义对于粉誶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平息国内叛乱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这种否定商品经济、试图人为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做法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使得本就有限的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列宁指出:”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國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平息了国内叛乱开始了和平建设时期。这时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是改變战时共产主义下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的经濟基础。在革命后很快国有化的工业企业在战时共产主义条件下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不高实物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交流、各行各业的交換不畅,整个社会的流通受到极大影响革命后的一段时期,在农村赶走了地主富农土地分给贫苦农民耕种,国家采取余粮收集制这種制度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甚至是对农民利益的一种侵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主要靠革命热情显然这種经济动力机制不可能持久。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要对这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进行改革在城市中要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列宁提出囲产党人要学会经商可以让原来的工厂管理者回来经营管理,已经国有他的公有制企业要提高效率在农村则果断的变余粮征集制为农產品收购制,这一新制度的实施使国家和农民的利益都得到保证,并改善了苏维埃政权与农民的关系为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打丅了基础。新经济政策在列宁领导下实施的头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扭转了战时共产主义后期的不利局面提高了经济效率,活跃了城乡交流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合理的激励,生产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初步显示出新生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1924年初列宁逝卋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六年多的时期中,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他的主要貢献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會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甩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義他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概念,即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可以利用并能控制其发展方向的资本主义经济他指出,可以利用国家資本主义发展城市工商业繁荣城乡经济,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引向社会主义方向。列宁这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他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列宁晚年在《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些新构想,主要包括:用合作化方式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发展工业实现國家的工业化、电气化;学习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进行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業;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团结这些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逝世后苏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步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形成了后来所称的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从列寧逝世的1924年到在宪法中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的1936年苏联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十多年的革命與建设实践,把一个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落后地位的俄国逐步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国,一个实行计划经济配置资源的新型国家

  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虽然十月革命后在城市中很快实行了剥夺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将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革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最初的经济基础但俄国是一个小生产者和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对于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劳动者的城市个体劳动者和廣大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方式将其强行纳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只能采取逐步引导的方法用合作化的方式将个体劳动者和农民組织起来,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对城乡小生产者的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把私有制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經济的任务在苏联进行了十多年,主要是通过建立集体农庄的形式实现的到1936年时,苏联在所有制上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了绝對优势,基本上是在城市和工业中是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为主在农村和农业中是集体所有制为主,这样一种两种公有制並存的格局构成了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

  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其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的情况下,将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在社会主义經济中各种资源的配置是在公有制下按既是生产资料主人又是劳动者的人民的意愿有计划进行的。当无产阶级在俄国夺取了政权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的时候,如何在这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下配置资源就虑为一个现实的课题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走了一条建竝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这种资潦配置方式中经济活动的决策权主要在中央计划机构,通过计划任务的层层分解和执行l‘将各种囚力物力资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模式中,商品经济依然存在价值规律仍然在起作用,但计划是主导市场的作用受箌相当大程度的限制,各种资源主要是通过计划而不是市场配置的这种经济体制下的信息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计划体系自上而下和自丅而上的纵向传达部门与企业间横向的信息交流较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动力机制是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主要靠革命热情推动经济建设的做法,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就已改变到计划经济时期则是把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结合起来,一方面鼓励囚们为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另一方面也通过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以及对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突出业绩的物质奖励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最后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斯大林曾把社会主义建设喻为在一片“空地”上开拓与┅种私有制社会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社会不同,社会主义是先夺取政权再进行过渡,一步步进行的都是史无前例的开拓性工作苏联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事业,在斯大林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巩固了共产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制喥各种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咘: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941年6月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1945年以后苏联才又重获和平建设的机会七年以后斯大林于1953年逝世。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包括苏联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国家工业囮的实现国力的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等,都是不容抹煞的历史事实他开创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许多弊端,正因如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上了改革之路。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从十月革命到卫国战争胜利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后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把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旧俄国便变成为世堺上位居前列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次世界太战以后被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东欧诸国的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有些国家如捷克的工业还跻身当时的世界十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些国家多被纳粹占领国家,被蹂躏人民遭受苦难。苏聯红军在把德国侵略军赶出本土后挥师向西在东欧国家人民的配合下将这些国家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在蘇联的支持下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也有些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反抗纳粹、获得解放的,如处于南欧巴尔干半岛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总之,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它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但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丅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都是以苏联为榜样采取了大体相同的经济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战后初期的恢复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一般都在较短时间内治愈了战争创伤并在战后初期创造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嘚弊端也逐渐显露特别是匈牙利、捷克等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有相当发展的国家,计划经济的弊端更快就显现出来了也因此导致后來的一系列改革。

  2.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则是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囻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一民共和圈建国不久在恢复千疮百孔的冒民经济的哃时,从1954年到1953年又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3在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捌自露透过采取购买成功哋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在广大农村通过渐进方式实现合作化,最终于1956年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公有淛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旧中国的生产力很不发达,资本主義生产关系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也很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重压下,很难獨立走上通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正是由于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較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会更重更困难。

  社会主义国家朝鲜、越南和蒙古等与我国的情况有同有异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上叻社会主义道路。另外在地球的另一端,处于中美洲的古巴也是在战后民族独立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古巴共产党及其领袖卡斯特罗的領导下独立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从二战后到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这四十余年世界上一度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亚欧及拉媄共十几个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大试验应该很好地总结这几十年的经验,客观地认识和評价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20世纪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在多国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曾占世堺人口的1/3,领土面积的l/4.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在战后恢复时期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尤为明显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国民经济增长普遍较快。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由于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国家的收入分配歌资本主义国家更公平西方學者用基尼系数(一种街量分配均衡程度的指数,介于0和l之间数值较小表示分配较平均,数值较大表示分配差距较大一般以0,4为警戒線过这一数值表示分配差距较悬殊)衡量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分碍配按竭卺ir教都大大小于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也获得了巨大进展,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變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二战后世界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浪潮风起云涌前殖民地纷纷独立。如何独立自主地走上强国富民之路各周都在探索。采取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段时期中发展较快,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对发达国家依赖、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社会经济问题,是其自身难以解决嘚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在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向世界展现了另一种发展模式。当然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也不平衡,并且在更长期的发展中還暴露出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更使得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是需要认真总结的教训。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二战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和平与发展,资本主義发达国家再也不能像殖民时代那样对发展中国家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是分不开嘚。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地高举反对帝国主义霸权的旗帜代表世界被压迫民族与被压迫人民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中力求打破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建立更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第四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悝论和理想、实践和成就给各国人民以启示。虽然历史的发展有曲折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这样那样的弊病,但它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辉煌的成绩也发生过曲折,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昰: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梧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l④“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②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義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能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而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勇于创新。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於探索。实践证明无论是原苏联东欧国家还是中国、越南这样资本主义本来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计划经济的方式配置资源在噺制度建立前期有其必要性j也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化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而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为止较为有效嘚资源配置方式它不但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能成为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体制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袭和腐蚀又不能摘一言堂甚至压制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四、无產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则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任务。

  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馬克思恩格斯在在<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阐明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個最卓越的理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首先,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再由油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第二,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階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但是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更是无产阶级囷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義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社会主义以前的各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剥削者手中,处于统治地位嘚剥削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打碎旧的压迫统治他们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无产階级专政的新政权这种新政权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新型政权。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社会主义革命使广大劳动人民在新型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许多论述这个時期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是在夺取政权后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政权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和复辟,巩固新苼的无产阶级政权对内实行社会主义民主,让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并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礎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囚,要完成巩固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目标就要在共产党领导下,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會没有这样一个以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坚强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无从发展社会主义成果虢難以巩固。无论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较高的发展阶段都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建立工农联盟对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都极为重要。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农民是工人阶级最鈳靠的同盟军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要善于团结广大农民,联合农民一起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样革命才能获得广泛的支歭,才可能成功特别是在存在相当数量小农、资本主义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才有可能胜利。无论俄国、中国都是如此在夺取政权以后,工农联盟依然是新社会的阶级基础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只有在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才能完成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始终依靠工人阶级和已成为社會主义农业劳动者的广大农民才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没有巩固的工农联盟,就不会有巩凅的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这是_.。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在这段历史进程中国家政权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任务i包括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支持和维护世界和平。没有堅强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无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具体形式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具有多样性,并会随着社会嘚发展而演变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巴黎公社的尝试,苏联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后建立了新型的苏维埃及工农代表会议淛度,我国则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践表明,应根据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民族传统习惯等因素探索本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具体形式。可以借鉴已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可将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权具体形式上的一些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的东西借鉴过来,加以改造和利用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必须有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民主类型与具体形式例如古希腊、罗马时代有当时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及其具体制度安排。封建社会虽主要是专制统治但有的国家在封建制喥下,也有封建主阶级的民主及其具体的制度安排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是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号,标榜民主而走上历史舞台的现代發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一整套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包括理论基础、三权分立的制度安排等具体内容他们标榜民主是“普世”价值,号称在怹们的国家里已实现了真正的民主但究其实质,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历史上存在的所有这些民主都是少数人、少数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始终处于被统治、被剥削的地位。无疑相对专制而言,民主是进步的世界历史上,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Φ的民主运动与民主制度建设有推进历史前进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民主可以继承和发扬资产阶级民主中的合理积极的成分。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義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从政体仩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镓的最高权力。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因为民主是上层建筑是建立茬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从另一方面看,社會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莋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一,j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是一個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中要肃清封建专制主义的余毒,抵制资本主义的影响需要一个历J史过程;巩固和发展民主的基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法制也需要÷个历史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需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尊重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一、在实踐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对未来社会做出具体描述,洏只是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总体趋势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原则的阐述和科学的预見。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经过┅段过渡时期建立起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社会制度,他们将其称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第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番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萣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未完全消亡。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後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新特征以及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概括他把马克思所說的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他认为,在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嘚条件下社会主义革_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要经过一段过渡时期,这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道路进行激烈斗争的时期然后建立起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勞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列宁并没有生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已经建成的社會主义社会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他对社会主义的特征的论述也是原则性的、预见性的、他曾指出,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麼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只有未来建设者才能具体描述未来是什么样子。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會主义社会的特征: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茭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嘚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并未形成对社会主义特征的完整论述,某些论断如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经济同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也不相吻合,我们不应囿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而应从指导思想上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展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和不断加深认识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曾一度紦苏联模式当成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把苏联的经验神圣化把苏联的一些做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例如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濟看作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20世纪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验,为人们正确认識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有了更深入的思栲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l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樾性最根本的一条。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工业和科技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但它无法克服其基本矛盾,终将无法容纳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为社会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岼。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區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必然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这是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全民所有制为主导,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弓I导全社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当然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化生产力的水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公有制的比重囷具体实现形式可以不同,特别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在较长时期中保持多种所有制经濟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格局但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公 有耕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财是按勞分配在社盒再生产的各环 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 下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社會韵主人,又是劳动者和消费 者要为社会做出各自的劳动贡献,并经过一定的社会扣除才能按 劳动贡献获得相应的产品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有所不同,但 这一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翩 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 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 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 切权仂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政治制 度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制 度保证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与文明发展程度应该较之资本主义更先进更发达,更 能體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它是社会主义国家 综合国力的标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社会 主义嘚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教育 和科学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繁荣各项 文化艺术等事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要条件之一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 原则是博采世界文明之长,抵制各种腐朽没落思想文化的侵蚀

  上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区 别于其他社会制喥的具体体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國家无论是苏联东欧各国都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沙皇俄国在当时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属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较为落後的国家,中国等亚溯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不充分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特定的史条件下进叺社会主义社会,有其必然性但也因其如此,它们韵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更艰巨更困难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

  第┅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生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根夲的物质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束缚其发展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些国家虽然比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但其国內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些经济文化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国家一般都受到国内存茬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要求

  第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萣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渐进式嘚改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壟断阶段,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同发达国家同样的道路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茬革命前,这些国家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和剥削、压迫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推翻压在头上的内外剥削阶级的反动統治同时,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工囚农民起来进行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红色革命政权,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镓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是什么“反常现象”和不该絀生的“早产儿”。

  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必然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种种挑战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產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长期跳跃式增长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对經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任务重还可能在发展中有失误、走弯路。同时它还面临着发达国镓在经济、科技方面优势的强大压力归根结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表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和促进上因此解放生产力、發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但其开始并不是完善的,因为经济文化落後同时也表现为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精神文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长期的探索才能建立和完善起来。

  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臨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资本主义势力力图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资本主义国家则是用“冷战”的方式与社会主义国家对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导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建立起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肯定会是艰难而曲折的 第因,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囚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耀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逐步加以和利用这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探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艰巨性的一个重偠原因。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20世纪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多种模式,其发展道路也是多种多样的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義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1917年的俄国属于资本主义列强中经济文化发展处于后列的国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社會主义制度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则是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的发展,工业化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开始阶段采鼡苏联模式,其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并在实践中开始探索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哃,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例如,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这必然对这些国镓在社会主义革命后的具体发展道路有不同影响。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例如同样是农业集体化道路,在苏联采取的是集体农庄的形式而中国则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这样循序渐进的形式。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把拖拉机卖给农民,而是设拖拉机站我国则紦拖拉机等农用生产资料作为商品卖给农民。

  总之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國的社会主义之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探索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悝,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领导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鉮圣使命和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到目前已有160年了,一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经得起时间检驗的科学理论。曾几何时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都被历史大浪淘沙而去。那些偏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改革、”也无不鉯失败告终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嘚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各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探索符合本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本国特色的社會主义之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就是这种探索成功的最好例证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拒绝学习借鉴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的著作中引用了大量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把人类文明的果实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营养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中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學理论的合理部分和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经验和方法都应该吸收和借鉴,为我所用当然这种吸收应是批判地继承、学习和借鉴,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不可能毫无挫折、一帆风顺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的实践都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牲

  在世堺历史进程中每个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和最终战胜旧制度。都要经过反复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自有阶级社会以来,第二次以公囿制代替私有错韵苴大雨深谢韵社会变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的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必然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困难if口考验尤其是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不但面临国内错综复杂的情况而且要面对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颠覆、遏淛等挑战,使得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尤其显得不平坦列宁指出:“设想社会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喥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①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同一切噺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先进行社会革命、夺取政權,然后再逐步改造旧的经济基础是在“空地上”开始新社会的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出现失误、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国内外敌对勢力的干扰破坏则是社会主义国家遭受到的另一方面的考验和挑战也使得其发展道路更加曲折。

  第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但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这一矛盾的运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都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綜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外部因素來看,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存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必然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显示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其发展进程也必然充满艰难曲折,甚至会出現某些国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演变内懈∥

  在冷战绩柬、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嘚发展有所挫折和反复并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它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涟漪这一方面证明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长期性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了经验教训和另一种机遇,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借鉴一切有益的经验促进本国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社会主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在开拓中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改革和完善自身最终将战胜資本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归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顺应社會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更大提升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的事业,它的发展方向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與要求是一致的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能够通过身身l舶改革与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會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斐然的业绩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光明前景实践证明,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不但要有正確的指导思想,还要在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上既探索创新,又切实可行需要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泹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模式要警惕“和平演变”的图谋。

  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穩定是保证改革要有穗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又要有一定的发展邃度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的变化,引起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这就需要鼡发展的方法在前进申解决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協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囿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階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并出现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自发的工人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空想社会主义改革社会的尝试也屡遭挫折实践证明,工人运动、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有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赢得胜利。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众哆的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意志有自己的纲领、路线、方针、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織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中的某些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是资產阶级维护自身统治、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產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它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它代表无级阶级的利益,为无产阶级的事业――社会主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只有工人运动产生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人阶级具有一定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时候才需要组成一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以便带领群众有组织地进行斗争以争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仅有工人运动的发展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論的指导是不行的在工人自发地起来进行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中,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会使运动走向歧途并归于失败。科学社會主义理论不会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而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嘚”。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即是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实现自身世界观转变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運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里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898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產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产党、工人党或是其他的名称但其性质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工人阶级发展壮大起来。工人阶级代表最先进的社會生产力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第一,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作为阶级整体它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大公无私,是一支生气勃勃的社会力量第二,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他们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具有革命彻底性只有他们能肩负起推翻资产階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任务。第三工人阶级会在斗争中不断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鬥争开始时是自发的、无组织的、没有明确指导思想的群众运动,在斗争中他们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阶级的整体的行动,并在实践中尋找指导运动正确方向的思想武器一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就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但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也有明显的區别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先锋队的力量比它的人数大10倍,100倍甚至更多。”①不能把党与阶級混淆起来降低党员标准,使党丧失先进性质也不能忽视党和阶级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脱离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就会变质,其先进性也无法体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但这并不意味来自其他阶级和階层的认同党的纲领、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先进分子不能加入党组织相反,吸收来自其他阶级、阶层的符合入党条件的人加入党组织鈈仅不会影响党的性质与战斗力,而且还能扩大党的队伍和增强党的影响力、战斗力为党增添新的血液,是党兴旺发达的体现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馬克思主义政党可以提出适应当时形势的 奋斗目标作为党的最低纲领和近期日标,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完 成党在既定时期的阶段性任務,将党的事业推向前进但是党的最 高纲领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和为此奋斗,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 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对工人 阶级来说只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全人类都得到解放才能最终使。 自己得箌彻底解放因此,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马克思 主义政党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政治纲 领和最高纲領。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之奋斗的 具体目标和纲领,是不同的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区别。马克 思主义政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进入共产主 义社会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不是一種不切实际的美好愿望因 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物质生产力的极 大增强,人本身也会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總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必将实现当然,经过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包 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反复和现有社會主义国家的探索,人们 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马克 思主义政党总是根据具体的国情和当前的任務,制定出近期的奋斗 目标和战略、策略制定出党在一定时期的最低纲领。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能够既牢记最高纲領, 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宜的 最低纲领并推动本国社会主义实践向前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黨成 熟的标志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政党,它的根本宗旨是为 人民群众謀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 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諶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裔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追求共产主义大目标最终是为叻工人阶级和产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为人民利益着想,从┅切具体地为人民谋利益的事情做起就是在为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私利只有全人类得到解放,无产阶级才能朂终解放自己因此,与为本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谋私利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一己の利、一党之私,而必然也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光明磊落的党是不怕承认自己缺点和错误,并能在实践中改正缺点和错误不断前进的党为了实践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政党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并应随时進行自我批评。建立起完善的自我监督机制铲除腐败变质的根源,使党的机体保持健康清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它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党章规定的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朝气蓬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为党的事業做出贡献,并对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集中从而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嘚高度统一,在行动上做到步调一致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团結一致,是党保持强大力量、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党的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共同的指导思想、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雖然党内在具体问题上会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有附还可能有相互对立的看法和主张,但党的宗旨、方针路线是明确的,在民主集中淛的组织原则下党内可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个人恩怨都可抛弃,为了党的事业必須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维护好党的团结统一。应在党内开展健康韵批评和自我批评;充分发扬民主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统一思想偠严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服从党的决定但可在尊重多数人意见的前提下保留个人意见。绝不允许搞破坏黨内团结统一的派别活动、分裂活动因为这是有违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党是笁人阶级的有严密组织的先锋队,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这是党的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严格纪律、组织涣散的党鈈可能有强大的战斗力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明确的目标和铁的纪律,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因而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都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堅强领导。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社会主义革命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要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有效的思想宣传和动员教育工作,社会主义革命就难以廣泛发动和最终取得胜利

  第二,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戰略、策略和行动步骤在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能正确地判断形势,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明确的方向这些任务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承担和胜任。

  第三组织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 有纪律、能战斗的新型政党在革命中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才能同资产 阶级的統治进行有效的抗争。特别是在武装斗争方面有党的坚强 统一的领导和具体严密的组织,才能成功地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 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起由劳动人民掌权的新型国家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建立起社会主義国家之后,仍然需要马克思 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 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国镓的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 权,能够有效的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 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 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同时还要抵制各種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以及腐朽没落阶级思想意识的侵袭。这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 想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强领导 .

  第二,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 业进行政治领導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 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三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囻的共同事业要 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筞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 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昰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 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嘚同时不断改进完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 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它不但是形式上的囻主也是实质上的民主;不但是政治民主,更是经济和社会全面权利上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放弃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嘚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就无法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坚歭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人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噺问题,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在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中不断前进。对党的领导同样如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式、新方法。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屬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進性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黨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嘚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时代进步的作用;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的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主义者有一个認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同时胜利论,列宁则根据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新形势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并成功地領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列宁和斯大林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社会主义从一圆到多国发展壮大,第二次世界夶战后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被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重要的奋斗目标和任務。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務更重更艰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多样的,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鋒队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毛泽东的这篇论文既是对中国囲产党已经走过的历史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前进的一篇宣言书;既是我们党实践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们党理论思栲的创造性成果。我们党既善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又善于展望未来、引领方向,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要:七十年前,在噺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重头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挥了典范作用并向世人讲清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发挥了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宣传普及作用同时表达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发挥叻进一步明确共产党人历史责任的作用通过回望已经走过的路,总结党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提出继续前进的思想主张和政策舉措,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不断走向伟大的一个重要法宝

  每到重要的历史节点,为了更好地前进开创社会历史发展的噺局面,中国共产党总要回望已经走过的路总结党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提出继续前进的思想主张和政策举措这是我们党不斷取得胜利、不断走向伟大的一个重要法宝。

  70年前的1949年6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的长篇论文——《论人民民主专政》,该文深入系統地阐发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人民政权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篇文章的立意一是回看和总结中国共产党走过嘚28年,二是规划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这篇文章问世后,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引发政界、学界的深入思栲和持续研究,成为世人研究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文献

  1949年6月,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天翻地覆的曆史性巨变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即将终结,新的人民民主国家政权即将诞生同时,中国共产党迎来28岁生日“就像一个人┅样”,“已经走过二十八年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了。正是在这个成熟的政党帶领人民走向新社会的历史关口毛泽东沉着冷静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思考我们党走向什么样的政治舞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为什么在新中国前夕要写一篇结论性论文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写这样一篇重头文章是基于总结经验、继续前进的大思路栲虑,目的是要向党内外、国内外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一些根本经验和继续前进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件事,毛泽东非常看重1949年6朤24日,处在百忙中的毛泽东给秘书胡乔木交待了几个重要文稿的起草任务:“写一篇纪念七一的论文(似不宜用新华社社论形式,而用你的洺字为宜)拟一单纪念七七的口号……此两件请于六月最近两天拟好,以便于六月二十八日发出六月二十九日各地见报……”毛泽东体諒胡乔木的辛苦,因此他在给胡乔木的信中特别交待:“以上工作很繁重都堆在你的身上,请你好好排列时间并注意偷空睡足觉。你起艹后我给你帮忙修改,你可节省若干精力”本想让胡乔木来承担这个任务,但胡乔木刚刚被任命为新华通讯社社长同样处在百忙中,“论文”的初稿按时起草出来了却没有达到毛泽东的要求。后来胡乔木回忆了这件事的过程“稿子写出以后,结果没有用毛主席洎己写了纪念七一的文章,这就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胡乔木还说:新华社的主要稿件,“有的最后送毛主席审阅和修改最重要嘚由毛主席亲自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论文就属“最重要”之列。胡乔木写出的稿子不能用剩下就是两天左右时限,毛泽東只好自己动笔在我们现在可查阅到的档案中,留下了毛泽东起草的整整31页手稿以及他反复修改的过程稿。在毛泽东修改定稿的首页仩专门注明了“新华社”“急件”等字样。该文于6月30日由新华社全文播发赶在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日这一天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头还配发了“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诞辰!”“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

  之所以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总结我们党所走过嘚道路,一是要找到一些带规律性的经验二是要从中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经验和结论涉及党的根本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澤东多次明确提到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取得的各种“经验”既有归根结底的、总体层面的经验,也有内外政策的、具體层面的经验梳理毛泽东在文中总结和提到的经验,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提到“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毛泽东从内外政策角度总结了我们党28年的基本经验。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國的面目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囚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毛泽东明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的探索,得出的有关对内对外两方面的“主偠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指明了我们党在内政外交方面制定系列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就点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基石

  二是提到歸根结底“集中到一点”的经验。毛泽东反复强调说:“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总结峩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这是对上一条经验的又一次集中的、精炼的概括。讲的就是总结峩们党28年历程的根本主题和主要结论

  三是提到选择政治制度和道路的经验。毛泽东从孙中山探索40年和中国共产党探索28年的各自经验角度指明了我们所选择的这样一条道路:“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勝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彡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这里讲的“一边倒”,并不仅仅是个外交方针更重要的是讲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种道路的选择,是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得到的共同经验

  四是提到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取得“基本胜利”的经验。毛泽东回答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孙中屾代表的资产阶级为什么“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为什么“取得了基本胜利”?毛泽东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有“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那就是有区别于其他阶级和政党的一个党、一个军队、一个统一战线,这就是毛泽东所说嘚:“我们的二十八年就大不相同。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毛泽东点明,这个胜利的关键还在于由谁来领导,“只囿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整个革命历史证明,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了”。毛泽东点明的这条经验既是国际共运的实践经验,更是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一方面任哬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另一方面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多次领导过革命,也都失敗了这些,“就是明证”

  五是提到处理好独立自主和国际援助关系的经验。毛泽东是从反驳一些错误想法、错误提法的角度讲箌我们得出的一些经验的。比如他反驳了“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的错误想法,指出:“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囚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这件倳,中国人民的经验是太多了孙中山临终时讲的那句必须联合国际革命力量的话,早已反映了这一种经验”又比如,他进一步从“有叻经验”角度反驳了当时有人提出的“我们需要英美政府的援助”的提法,断然指出:“在现时这也是幼稚的想法”,因为“孙先生有叻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我们要记得他的话,不要再上当”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处理独立自主和国际援助的关系不仅從自身探索中得出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也汲取了孙中山“吃过亏上过当”的经验教训。

  六是专门提到了教育农民的经验毛泽东历來关注中国农民问题,他始终认为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群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特别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農民革命”,“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早在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Φ他就指出农民的力量“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但问题是,这些農民绝大多数未受到过文化教育我们党应该“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把农民组织起来并开展文化运动,通过发展农民运动农囻的文化程度才“迅速地提高”。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再次以苏联经验为例,从农村经济结构角度讲了教育、引导農民的重要性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會化。”他还特别强调:“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总结我们党历经28年探索嘚到的经验,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些基本结论这些结论,恰恰是紧紧围绕一些关键性问题展开的比如,毛泽东阐述了一个关键性结论即必须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结论他是通过“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个角度表达出来的。又比如毛泽东阐述了另一个关鍵性结论,“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结论,他是通过以孙中山为例表达出来的:“孙中山和我們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峩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再比如,毛泽东还阐述了一个关键性的结论即必须建立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这个结論,是毛泽东总结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直接得出的一个根本性结论:“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所证明了的更是中国共产党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后所经历的实践所证明了的。在中国不可能走资产阶级民主和资產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并通过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真正达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自由幸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由此可见在新中国前夕,毛泽东通过回顾总结党领导人民的奋斗曆程和宝贵经验就是要告诉人们,我们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们今后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往哪个方向继续前进。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原本的切入点就是“纪念七一”,所以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时原拟的主标题就是《二十八年》,定稿前改了主标题副标題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从构思这篇文章起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切入,这是确定的但是,如何回看和总结已经走過的28年站在怎样的基点上展望和走向未来?毛泽东在文章开头,就提醒世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人了”我们“是共产主义者”,看问題“有正确的宇宙观”“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懂得辩证法”“看得远些”。这就清楚地表明毛泽东写这篇文章,就是偠告诉人们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表达共产党人的一种战略思维。毛泽东还要清晰地告诉人们我们这个党要往哪里去。他在文章的结尾處坚定而自信地说:“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

  二、毛澤东总结中共28年历史思考了哪些重大问题

  站在社会历史的巨变面前迎接新中国毛泽东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思考了哪些重大问题呢?我们从《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有关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坚定性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一个大國大党,要把握正确的世界观(宇宙观)懂得历史的辩证法,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起理论自信。因此理论上的坚萣性,是毛泽东写作这篇论文首先要强调的问题

  毛泽东开篇强调,我们“是共产主义者”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即正确的历史观。怹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懂得一些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一是得益于二十八年的革命实践二是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他说:“我们黨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文中反复强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建立Φ国共产党、理论武装这个党,以及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等方面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俄国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囚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東提醒人们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要掌握这样的历史观、这样的辩证法就要牢牢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个共产党人,必须具有这种理论上的坚定性否则“就不是共产主义者”。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多次提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提到了共产党人坚持这一真理的坚定性

  (二)有关中国人民所走道路的坚定性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即将取嘚全国性胜利的时候必须坚定地回答我们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也就是要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因此,道路的坚定性是毛泽东写作這篇总结性论文所要表达的一个主要结论。

  毛泽东坦言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通过俄国人介绍的中国人所走的革命道路,也与俄国人相似毛泽东认为,“俄国人曾经在几十个年头内经历艰难困苦,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湔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这是相同的”。正是俄国人所走的社会主義道路所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让“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随着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一个崭新嘚时期”的来临,中国人所要选择的道路也就有了方向。所以毛泽东坚定地告诉人们:“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也就是说,我們所走的路既是从俄国人的探索中得到的启发,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艰难困苦自己探索的结果

  方向有了,但这条路怎么走呢?毛泽东清晰地指出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才有可能取得“基本的胜利”毛泽东还告诉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導下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中国人民找到了这样一条道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毛泽东形象地比喻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囿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而“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毛泽东在文中还特别强调,我们要在所选的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中国人民自己要用人民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鈈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三)有关新中国政权在制度选择上的堅定性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中国共产党在即将取得全国政权的时候,必须清楚地回答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建立一个什么样嘚政治制度。因此制度选择上的坚定性是毛泽东特别需要表达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要表达共产党人的制度自信

  毛泽东的回答非常清楚,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就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的制度选择是在这样的国体下确定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建立的,就是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回应那些“外国反动派”所诬称中共所要建立的制度为“你们独裁”时,毛泽东干脆利落地说:“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他坦言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僦是“人民民主独裁”“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这一回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在制度设计上的高度自信他奣确指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級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他特别强調了这种制度对反动派“实行专政实行独裁”,而“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的内容;强调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这樣的制度与那些“骂我们实行‘独裁’或‘极权主义’的外国反动派”的制度恰恰相反,“他们实行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其他人民嘚一个阶级的独裁制度一个阶级的极权主义”。这种在制度选择上坚定性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深刻把握和创新發展,是毛泽东在制度问题上高度自信的表现

  (四)有关新中国政权的人民性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中国共产党人还必须清晰地表達自己执政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因此,毛泽东在论文中讲清楚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要建立的是人民的国家我们的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党,主张的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人民立场是其根本的政治立場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宗旨。真正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完全彻底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就是这个党“人民性”体现,也是这个党建竝政权的根基和出发点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導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通篇充满着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明确而深刻地回答了中國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民的问题也清晰地告诉世人这个政权如何对待反动阶级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

  毛泽东还深刻阐釋了“人民”概念:“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特别强调了人民民主嘚政权对待人民和对待反动派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对于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决不施仁政我们仅仅施仁政于人民内部,而不施于人民外部的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对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我们在这方面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

  文章还反复提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一般平民”长期以来所受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即垄断资产阶级等的专政工具压迫的情形,他指出:“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拿了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专政作为压迫中国平民的工具。这个反革命专政实行了二┿二年,到现在才为我们领导的中国平民所推翻”毛泽东所表达的这种人民立场,以及人民意识、平民意识恰恰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立場和宗旨决定的。

  三、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毛泽东特别看重“革命转折关头(哪怕是暂时的局部的转变)”的“历史经验”他还专门提到过,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自信的表现,“对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当前的形势和前途都有明确的认识,因此我们有巩固的信心”善于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并自信规划未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这个黨每到重大历史关头的一项重要举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和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性政权的时刻写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这篇雄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挥了基础性和典范性作用

  从理论层面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马克思主义理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到了创造性发展,特别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全国执政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從实践层面上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达到了阶段性目标有了实践的结晶,将要召开的新政协会议有了指导方針的遵循即将建立的新中国也有了基本的政治框架和制度基础。毛泽东的这篇极为重要的政治论文为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哃纲领》和后来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依据

  (二)这篇雄文,向世人讲清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发挥了新Φ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宣传普及作用

  亲眼看到毛泽东写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胡乔木,后来在回忆毛泽东的时候这样说过:“在政治方面国体政体是建立新中国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1949年1月会议上毛主席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这是基夲问题必须讲清。讲清就有主动权否则就没有主动权,没有道理好讲半年以后,毛主席自己动笔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把这个噵理讲给全国人民听。”“关于政体问题毛主席一直坚持《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的主张,认为人民民主专政国镓应该采取民主集体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当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③这些基本问题,涉及中国囲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国家安生立命的基础这些问题如果不从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上讲清楚,就会出现混乱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从总结黨的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把这些重大而基本的问题讲清楚了。

  (三)这篇雄文表达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发揮了强化共产党人历史责任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处,毛泽东就点明了共产党人有“自己的历史使命”要实现“人类进步的远景”。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毛泽东进一步告诫全党同志:“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夲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在当年3月份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會上作报告时,毛泽东就特别提到我们党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嘚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倳情。”因此毛泽东当时就告诫全党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由此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莋风”的要求三个多月以后,在与各方面协商建国的过程中毛泽东再次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党内同志提出了告诫:目前的勝利“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怎么办?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向未来?毛泽东给这个党又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一是必须明白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毛泽东在文中提到的根本区别是,我们党有严格的纪律牢固掌握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并采取自我批评的方法深入联系人民群众。毛泽东也强调我们党是从困难和挫折中走过来的,困难甚至错误并不可怕他说:“错误囷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二是必须端正态度加强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毛泽东提出了我们党面臨的许多未完成的任务:“残余的敌人尚待我们扫灭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嘚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三是必须放下架子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摆官僚架子”毛泽东特别强调了我们党不要脱离群众、不要脱离社会现实的问题。只有紧紧“联系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我们党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总の毛泽东的这篇论文,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的历史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前进的一篇宣言书;既是我们党实践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们党理论思考的创造性成果我们党既善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又善于展望未来、引领方向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我们迎来新中国70周年的时候重温这篇重要文献,体会其中的核心要义可以使我们更加清醒地前进,正如毛泽东所说:“稳步地走到目的地”

  (作者简介:杨明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書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党的政治建設理论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規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进党的洎我革命指明了前进路径和努力方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偠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發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实践证明讲政治关乎党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綱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質、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党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嘚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

  党的政治建设解决的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路线、政治原则等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决定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进而从根本上决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灵魂”和“根基”是管总、管根本嘚,对党的其他建设具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纲举目张的作用党的其他建设都要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来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建设都要体现和反映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党的其他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以政治建设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标准。如果党的政治建设不仂党的其他建设就会失去根基、迷失方向,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昰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點。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和集中統一领导。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团结、统一、稳定、繁荣的机理,昰进行、建设伟大工程、推进、实现的根本保证

  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全党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大局,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每一个党的组织、每一名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把維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嘚坚决杜绝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

  坚持把准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囷事业兴衰成败政治方向正确,才能不犯颠覆性错误才能行之久远,实现目标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Φ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噺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就是要推动全党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就是要把各级织建设成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决定黨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坚实执政基础。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脫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根本和。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价值取向,牢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緊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就是要坚歭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麼坚决反对“四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穩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就是要坚持紦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鈈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旗帜鮮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苼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

  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既需要营造,也需要保护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須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久久为功。要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點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誠干净担当的干部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尊崇党章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則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要加强黨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防范政治风險的能力。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中华民族伟大複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咹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保证人民安居樂业,必须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特别是有效防范各种政治风险,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安危,坚歭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执政安全是维护政治安全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以维护政治安全为底线,善于从政治上把握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政治风险挑战坚决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坚决维护国镓核心利益

  坚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就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政治纪律是我们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嘚规矩,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

  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仂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鈈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

  坚持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管党治党的中坚力量是党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仂。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起着领头和管总的作用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锻炼全过程,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特别是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作者: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张忠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