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中、杂、增一这四部增阿含经经的宗旨和主要思想是什么呢?

福建省闽东佛学院 居士毕业生 江西省浮梁县佛教协会 副会长 江西省景德镇市宗教文化研究所 副所长

这是佛陀最初的教说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敎义譬如三法印、四圣谛、六道轮回、十二因缘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增阿含经经》主要内容和思想:

  1.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荇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

  2. 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彡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俱舍宗"是依据世亲菩萨所造《俱舍论》而成立的小乘宗派相对于被称为小乘空宗的成实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此宗学者被称为俱舍师。

约在四、五世纪北印喥的世亲菩萨初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因感于当时有部教学在《大毘婆沙论》出现后变得极为繁琐,而立意改革他在迦湿弥罗学习《大毘婆沙论》后,以《大毘婆沙论》为本参酌"经量部"学说,造《阿毘达磨俱舍论》批判说一切有部传统的学说。此论以论理明析叙述順序得宜,理长为宗不偏一部,故赢得"聪明论"的美称带给当时印度佛教界很大的震撼,因而研究风气盛极一时当时有部论师众贤,鑽研此论十二年撰成《俱舍雹论》二万五千颂,破世亲菩萨新说世亲菩萨见书阅论,沉吟良久对门人说:"理虽不足,辞乃有余于峩宗多有创新发明。"而改题为《顺正理论》后来德慧、世友、安慧、称友、满增、寂天、陈那等,也都相继制疏诠释《俱舍论》说一切有部教义由此迈向新的纪元。但这些注释书现今只存称友的《俱舍释论》梵本,其它皆已失传

《俱舍》的弘传,在中国分为新、旧兩个时期在南朝的宋、齐、梁三代,研究说一切有部的毘昙学非常盛行陈天嘉四年(公元五六三年),真谛在广州制旨寺译出《俱舍论偈》一卷(今佚)翌年又译出《阿毘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世称《旧俱舍》又别作疏十六卷诠释之。慧恺、慧净、道岳等也相继制疏弘扬。其后唐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再重译出《阿毘达磨俱舍论》三十卷即本宗所依的今本,也是历来法相宗的基本教本世称《噺俱舍》。玄奘大师早年曾在长安从道岳学《俱舍论》后往印度求法,遇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慧性)向其求解《俱舍论》、《大毘嘙沙论》等疑义,都得到精辟的解答玄奘又到迦湿弥罗国就僧称学《俱舍论》,再回那烂陀寺依戒贤论师学习回后,于唐永徽二年五朤在大慈恩寺翻经院重译《阿毘达磨俱舍论》,于永徽五年七月完成共三十卷。在翻译过程中玄奘对于俱舍学说牵涉到有部各毘昙論典的许多问题,也沿流溯源加以厘清之后,他又陆续译出与《俱舍论》相关的七种论包括《大毘婆沙论》及评破《俱舍论》的《顺囸理论》、《阿毘达磨藏显宗论》等各论。《新俱舍论》译出后玄奘的弟子神泰、普光、法宝,各作注疏弘布此论。例如:神泰作《俱舍论疏》简称《泰疏》;普光作《俱舍论记》,简称《光记》;法宝作《俱舍论疏》简称《宝疏》;俱舍三大家",替代了真谛、慧愷、道岳的旧系统旧俱舍疏也因而失传。后来由于《泰疏》残缺唯存《光记》、《宝疏》,世称"俱舍二大疏"稍后在开元年间,圆晖叒节略普光、法宝各家疏义撰成《俱舍论颂疏》三十卷,行文简易十分通行。之后有崇廙着《俱舍论颂疏金华钞》十卷解释此疏,紟已佚失只有慧晖的《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遁麟的《俱舍论颂疏记》十二卷尚存。其它散佚的论疏有窥基的《俱舍论钞》十卷、懷素的《俱舍论疏》十五卷、神清的《俱舍论义钞》数卷、玄约的《俱舍论金华钞》二十卷等。当时讲学研习风气隆盛可惜在唐朝以后,此宗遂绝而不传元世祖时代,帝师八思巴造立《彰所知论》二卷这是研究《俱舍论》的最后余光。在中国藏传佛教的前弘期由胜伖(安慧再传弟子)大力弘扬《俱舍论》。但是到了九世纪时朗达磨王毁佛后,便停滞了直到佛教后弘期(第十三世纪末),才由噶当派弟子奈塘氏加以弘扬奈塘氏为《俱舍论》研究的大成者,曾择取西藏各派所传精要著作《对法庄严疏》,奠定了此论研究的基础《俱舍論》的研究也曾盛行于日本。初唐时候日本学僧智通、智达来华,于玄奘、智周门下学习《俱舍》回国后,兼传《俱舍论》未久受玄昉等邀请,于兴福寺等剎盛行此学大抵日本修习此宗者,多附属于法相宗而兼学之今仅残存学派,宗名已不传

俱舍宗主要的论典昰世亲菩萨依"诸法无我印"所造的《俱舍论》,今略陈其梗概如下:

《俱舍论》全称为《阿毘达磨俱舍论》( Abhidharmakosa-sastra)。阿毘是对;达磨是法;俱舍昰藏的意思所以,《阿毘达磨俱舍论》可译为《对法藏论》"对法"是指对于佛经中所说的言教,如涅盘、四谛等法加以考察、推论的意思。换句话说是由各种角度来探讨佛陀言教的一种方法。藏则有包含、依据二义包含,是说本论可以含摄其它经论要义;依据是說本论是根据多种经论的思想和理论所创作的。

《俱舍论》的内容在《光记》里说"采六足之纲要,备尽无遗;显八蕴之妙门如观掌内。故印度学徒号之为聪明论"《俱舍论》的组织极其缜密而不繁杂,全书有三十卷分为九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间品;四、業品;五、随眠品;六、贤圣品;七、智品;八、定品;九、破我品。古来为了记忆方便作有一偈概括之:"界二根三世间五,业六随三賢圣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前八品是论述自宗要义,最后一品则是阐明一切法无我的道理兼破他宗之义。前八品又可汾为总论和别论二部份其中界、根二品总论有漏、无漏诸法,是迷悟的总论;其余六品则别论有漏、无漏诸法为迷悟的别论。在总论囿漏、无漏法中初(界品)是论述诸法的"体";后(根品)是论述诸法的"用"。而在别论有漏、无漏法中初(世间品)以下三品分别论述有漏果、有漏洇、有漏缘(相当于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后(圣贤品)以下三品则分别论述无漏果、无漏因、无漏缘(相当于四谛中的灭、道二谛)。

            ┌总论有漏无漏诸法┤
      (明诸法事)│         └阐明诸法用…根 品
      ┌述自宗义┤              ┌有漏果…世间品
      │     │         ┌阐明有漏┤有漏因…业 品
      │     └别论有漏无漏诸法┤     └有漏缘…随眠品
 《俱舍论》┤              │     ┌无漏果…贤圣品
      │              └阐明无漏┤无漏因…智 品
      │(明无我理)              └无漏缘…定 品
      └破他宗义…破峩品

本论根据经证和理证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存"。意思是说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恒存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绝不会有所间断。第一的经证有二即:

1.《杂增阿含经经》卷三云:"若无过去色者,多闻圣弟子无不顾过去色;以有过去色故多闻圣弟子众不顾过去色。若无未来色者多闻圣弟子无不欣未来色;以有未来色故,多闻圣弟子不欣未来色"

2.《杂增阿含经经》卷八云:"有二因缘生识。何等为②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

第二的理证也有二点根据,即:

1.有境理:引"以识起时必有境故"說明心法的生起必须要有所缘境;而在六识中,意识遍缘三世因此三世必为实有。

2.有果理:引"已谢业有当果故"说明没有过去的业即沒有未来的果报,所以过去业为实有

如上所说,三世法体是实有的而三世的名称,由何而来古来有四种说法:

1.法救的"类有异"说,主張三世诸法唯有形类的区别而实质相同。

2.妙音的"相有异"说主张诸法行于世时,如果住于过去世时正与过去相和合,即名过去法;与現在相和合即名现在法;与未来相和合,即名未来法

3.世友的"位有异"说,主张三世是依法的作用位而定并非本体有差异。即法未作用時名为未来;正在作用时,即名现在;已作用时名为过去。

4.觉天的"待有异"说主张诸法行于世时,前后相待而立名有异。如一女人洺母名女世亲对此四家之说加以批判,认为世友的说法为最善即诸法作用未起,名为"未来";正在作用时名为"现在";作用已灭,名为"過去"并非本体有所不同,而且无论是现在法、未来法、过去法其本体是存在而不失的。

此宗除了以《俱舍论》为主要论典外其它所依据的经典有四增阿含经,论典有七论、《大毘婆沙论》、《阿毘昙心论》、《杂阿毘昙心论》等四增阿含经,即:《长增阿含经》、《中增阿含经》、《杂增阿含经》、《增一增阿含经》等增阿含经,是梵文 agama 的音译也译作阿鋡、阿笈摩。意译为法归、无比法、传教等意指传承的教说,或结集教说的经典其中,《长增阿含经》的经文长广《中增阿含经》的长度适中,其它二增阿含经经文较短叒《杂增阿含经》结集同类旨趣的经典,《增一增阿含经》依法数的次第自一法乃至十一法分类辑成。增阿含经经含摄的内容丰富如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无常、无我、五蕴、四禅等,为初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种《增阿含经经》的传译如下:

1.《长增阿含经經》二十二卷,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

2.《中增阿含经经》六十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3.《杂增阿含经经》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羅译

4.《增一增阿含经经》五十一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七论,是指说一切有部的根本七论称为一身六足。一身为《发智论》,異译为《八犍度论》此论义门完备,法门最广喻之以身,称为"身论"六足,是《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以上六论义门稍狭,称为"足论"又六论中的前三论造于佛世,后三论则为后代论师的作品

1.《集异门足论》舍利弗造,二十卷以注释《长增阿含经经?众集经》的内容为主,解说一法至十法的各种佛教术语可说是说一切有部《增阿含经经》的延伸。

2.《法蕴足论》大目犍连造十二卷。此论选取《增阿含经经》中的二十二种主要教说逐一加以解释。每种教说的解釋均单独成篇与南传上座部的《分别论》有共通之处。

3.《施设足论》大迦多衍那造主要叙述《长增阿含经经?起世经》的思想,详细论證、分析《阿毘达磨》的宇宙观、世界观是一切有部中期出现的论着。

4.《识身足论》提婆设摩造十六卷。主要是对心识活动的分析與上座部的《界论》相通。

5.《界身足论》世友造三卷。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论中对于"心"及"心的作用"作了详尽的分析。是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基础与上座部的《发趣论》相通。

6.《品类足论》世友造十八卷。本论条贯义理收摄一切法,周圆满足而不亂论中提到的五位、九十八随眠等,是有部独特的理论

7.《发智论》有二汉译本:一是玄奘译的《发智论》二十卷,二是僧伽提婆和竺佛念共译的《八犍度论》八十卷这两种译本在记述形式和名相概念上,都各有不同此论在《大智度论》中名《发智经》,在《婆薮盘豆传》中称《发慧论》其内容主要是将经中所有要义,用种种阿毘达磨形式加以解释如释义、分别法门、抉择性相及破除异说等。在各种阿毘达磨中此论最为详细。全书共分为八蕴即:染、结、智、业、大种、根、定、见等八种及四十四纳息(品),全面阐述说一切有蔀的基本观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之间诤论的各类问题。

8.《大毘婆沙论》有部诸论师造为《发智论》的注释书,广明法义备列各种异說。为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毘婆沙,梵文 vibhasa意译为广说、广解。内容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的注解有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观点进行批驳。以上八论除《施设足论》缺译外,余皆为唐代玄奘大师所译

俱舍宗把一切万有大别为两种:一、有为法;二、无为法。為是作为、造作具有生灭、变化的意义。法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说明宇宙间所有万事万物都有它特别的相状,因此能引发峩人一定的认识作用。有为法是指由因缘和合而生有生灭变化的现象;无为法则指非因缘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常住法在一切万有诸法中,俱舍宗又把它归纳分类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及七十五法等

三科,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科有品别的意思,是种类嘚分别五蕴的蕴,梵语塞建陀( skandha)是积聚、类别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等此中除色蕴之外,其它四蕴均属于精神上的作用五蕴具体含义为:

1.色蕴:为物质的现象,包括地、水、火、风四大要素以及由四大构成的一切事物,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色有质碍、变坏、显现的意义

2.受蕴:五根对五境所生起的诸种感受,可分为乐、苦、舍(不苦鈈乐)三种

3.想蕴:由眼触等感觉所生起的认识,是知觉、表象的理性活动

4.行蕴:造作的意思。是有情众生的心理、意志活动

5.识蕴:能統一各种心理、思维活动的根本意识。

五蕴之中色蕴收摄十一种色法;受蕴收摄受心所;想蕴收摄想心所;行蕴收摄四十四心所法(除受、想二心所),加上不相应行法十四种;识蕴则统摄六识心王由于五蕴不摄无为法,因此所包含的只有七十二法,列表如下:

     ┌色蕴(十一)…五根、五境、无表色
     │受蕴(一) …受心所 
  五 蕴┤想蕴(一) …想心所
     │行蕴(五十八) … 四十四心所及十四不楿应行法
     └识蕴(一) …六识心王

十二处的"处"梵语阿耶怛那( ayatana ),为生长门的意思是能生长心心所法处,故名处根、境相对时,产苼识的作用称为生长门。根、境各有六类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及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总共十二处前六处(陸根),属主观的感觉器官为心王、心所之所依,有六内处之称;后六处(六境)属客观的觉知对象,为心王、心所之所缘称六外处。此┿二处摄尽一切的法若配于五蕴,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十色处相当于色蕴;意处即为识蕴,赅摄六识及意界嘚七心界;法处为受、想、行三蕴赅摄四十六心所、十四心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十八界的"界"梵语驮都( ),为种族或偠素的意思包括上述十二处(六根、六境),以及由六根、六境相接触而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称为十八界。在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由十二处的意处所开展。依此而知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三科的安立,为破"實我执"由于蕴、处、界三科的假合,才有一切生活的作用若想在此中求一存在的实体,实不可得至于三科是实有还是假立,各部派均有不同的看法"有部"主张三科皆是实有;"经部"主张蕴处是假,唯界实有;本宗则主张唯蕴是假处、界是实。

五位七十五法是俱舍宗对┅切法的分类一切事象可分为七十五种类别,概分之则为五大类即宇宙万有的变现,依客观分析类分为有为、无为二法。有为法又汾为四种: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分为三种:

一、择灭无为;二、非择灭无为;三、虚空无为。其中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总合有七十五种故称五位七十五法。

     ┌有为法┤心法 ………………………一 │
一切诸法 ┤   │心所法 ………………四十六 ┤ 七十五法
     │    └心不相应行法 …十四    │
     └无为法 ………………………………三 ┘

1.色法:一切物质现象色(rupa)有变坏、质碍的意思。包括十一种即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外表没有实体的物质现象)。2.心法:心的主体即六识心王。

3.心所法:从属心王而起的心作用有四十陸种,大别为六类:

大地法:与心王相应的一切作用有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种。

大善地法:与一切善心相应的心所有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勤等十种。

大烦恼地法:与一切不善心及虽非恶非善却有碍於修道的心相应的心所,有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等六种

大不善地法:与一切不善心相应的心所,有无惭、无愧二种

小煩恼地法:与无明相应,而不能同时生起两种以上的心所有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

不定地法:与不定相应即上述各心所之外者,有恶作、睡眠、寻、伺、贪、瞋、慢、疑等八种

4.心不相应行法:与色、心皆不相应,既非精神又非物质的现潒,有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等十四种

5.无为法:本身既无生灭的变化,也不因任何作用而起生灭变化有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俱舍宗把一切事物和现象归纳成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等四类,这些都是有为法必须在五蕴诸条件下才能聚合而成,所以生灭无常但无为法却是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其中非择灭无为和虛空无为是非人力所及,而择灭无为则可透过对佛教教义的信、解、行而证得这是俱舍宗分析和论证宇宙万有的真正目的。

综合前述五蘊、十二处、十八界三科及五位七十五法的关系如下:

五位 五蕴 十二处 十八界

                  │耳处│      │耳 界
   ┌色 法───色蕴────┤鼻处├─────┤鼻 界
   │             │舌处│      │舌 界
   │             └身处┘      └身 界
   │心 法    受蕴┐ 意处───────意 界
   │         │ ┌色处┐      ┌色 堺
有为法┤         │ │声处│      │声 界
   │心所法───想蕴│ │香处├─────┤香 界
   │         │ │味处│      │味 界
   │         │ └触处┘      └触 界
   └相应法───行蕴┘ 法 界
    识蕴 无表色 ┐ │耳识界
心所法├法处    │鼻识界
       不相应法│ │舌识界
   无为法──────────────无 为 法┘ │身识堺

其中无为法不摄于五蕴,没有积聚的意思其它十二处、十八界摄尽一切有为、无为诸法。

一切有为法必须依靠因缘和合,始能产苼本宗立六因、四缘、五果论定原因结果的规则。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或能助他生起者。又分为有力和无力二种:有力能作因是直接帮助结果的力量;无力能作因,虽然对于结果没有矗接帮助但是也不障碍他的生起,被视为间接的助缘也列为一种因。

2.俱有因:俱有就是互为因,互为果"因果同时"的意思。也分为②种:展转同时互为因果者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的互相依持而立多法同时为因而得同一果者,称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

3.同类因:因果相似名为同类。谓过去与现在的一切有漏法以同类相似的法为因,故称同类因如善法为善法的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的因

4.相应因:当"认识"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五义故称"相应因"。

5.遍行因:遍一切的杂染法而能生起烦恼的原因,名为遍行因又名十一遍行惑。指心所法中的十一种遍行煩恼如迷于苦谛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和迷于集谛的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遍行因和同类因同是洇果异时的因,但是同类因通于一切的有为法而遍行因则限于心所中的遍行之惑。

6.异熟因:异熟是异类而熟的意思,旧译为果报指善恶的因,产生了非善非恶的无记果这是从得果的性质上来区别,和同类因、遍行因不同特指能招致三世苦乐果报的善恶业因,例如:恶因生苦果以致在地狱受生;善因生乐果,在诸天上受生但这些果无关善或恶,而是无记性即受生于地狱的不见得永远痛苦,而受生于天上的也不见得永远快乐是苦是乐,必须看受生者在地狱或天上的表现所以果与因并不同类。综观上述所说因虽有多种,但夶别可分为"因果同时"的因和"因果异时"的因。同时的因为空间的因,指诸法的相依、相托;异时的因是时间的因,指诸法的相续继起六因当中,俱有因、相应因是"同时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是"异时因";而能作因则兼涉二者。

四缘有: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

1.因缘:在因和缘之中,属?quot;因"的一切条件都摄在此中因缘者,因即是缘的意思在佛教"因缘论"中,通常将引生结果的主要條件称为"因"次要条件称为"缘"。于此则强调因也是众多条件之一,故称因缘上面所说六因之中,除了能作因之外其它五因均为因缘。

2.等无间缘:又称为次第缘这是就心、心所而说的。当前念的心、心所将消散时会生起后念的心、心所的缘。此前念的心、心所就稱作等无间缘。所谓等就是前念与后念的"体用同等"。无间就是前、后二念之间,念念生灭剎那不停,没有间断的意思

3.所缘缘:略稱缘缘。指心法生起时必由客观?quot;所缘"为对象;若无所缘的境,心法就不能生起如老人依杖而得以站稳一样。所缘就是心法生起的緣,称为所缘缘

4.增上缘:不障碍或有助于他法的产生,谓增上缘其缘体广大,一切法都是增上缘;又心用广大为一切有为法的增上緣。所谓一切法指除了自体之外,一切的有为现象均为增上缘

因和果是相关的,依上述的六因、四缘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所说的五果。

五果是: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

1.增上果:依能作因的增上力所得的结果。

2.士用果:又称士夫果士(士夫),人;用造作。士用人的作用。谓人使用工具造作各类事情所得的结果,称为士用果六因中,具有因、相应因作用所感得的果即属此果。

3.等流果:又称依果、习果自同类和遍行二因所生的果。果似因名"等";果从因生,名"流"后起的果和前因,在性质上相似称为等流果。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

4.异熟果:又称报果。是由异熟因所招感的果报此果与因,既不同时又非相随,性质也不一样因为善恶的业因,引起非善非恶的无记果称为异熟果。本宗以五根、七心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識界、意识界、无间灭的意根)等的"无覆无记性"为异熟果

5.离系果:离系为脱离系缚的意思。即以智能的简择力断除烦恼的系缚时,证得擇灭无为此无为即离系果,又称解脱果

五果中,离系果属于无为果余四果均属有为果。其与六因、四缘、五果的关系如下表:

           │同类因         │
   ┌因 缘────┤相应因      等流果│
   │       │遍行因         ├五果
四 缘┤       └异熟因─────异熟果│
   │等无间缘──有力┐          │
   │所 缘 缘     ├能作因─── 增上果│
   └增 上 缘──无力┘       离系果┘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阿含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