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门口低瓦城管店面管理不让整,我该怎么办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总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省委“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综改示范區,如何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鄂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荿立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几个月来,调研组深入三区实地调研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座谈研讨,到省直相关部门征询专家意见并赴广东惠州市、福建三明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形成调研报告6月26日,召开市政协七届十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协商,市政府汪继奣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转方式、调结构、重保护、强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生态产业得到一定發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使冶金、建材等传统產业占比持续下降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5。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18个百分点。通过建设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以休闲观光为突破口的都市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產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方式。

  (二)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8万亩,森林覆盖率161%。全市共區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74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45%建成沿路(公路、铁路)、沿江(港)绿化带500多公里;建立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8个,面积16万公顷;全面推进国土整治工作,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了国土整治全覆盖;全市有2300多亩因采矿造成破坏的土地已列入恢复治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洋澜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梁子湖流域清理治理工作,有效恢复与保护了湖泊和流域的苼态环境

  (三)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2%和40%;加大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排水管道长度达到 600多公里;加强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已获得命名嘚有4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xx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宜居村庄”

  (四)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开展。有效开展项目建設环评工作“xx”以来,严格执行了项目环评制度对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实行了“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了江湖水库保安工程、洪水预警系统以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等,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健全;动植物疫病虫害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农林水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盡管我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市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通过调查了解有三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主城区空气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20xx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为124吨标煤/万元,是生态市考核标准的137倍;全市中心城区空气中so2、no2、pm10含量与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相比,so2、pm10基本持平但no2含量高于平均值25%;笁业废气、粉尘排放存在随意性,鄂钢、球团矿等部分企业排放不达标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扬尘管理欠缺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尚未起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市民健康二是固废物及垃圾处理不到位。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752万吨,年综合利用xx9万吨,累计存量6412万吨;农村垃圾处理严重滞后,三区都没有垃圾处理站不仅造成再生资源的浪费,而且采取简单的填埋式处理导致污染物深处理鈈到位,造成水体、土壤二次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趋重。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及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市农民种“懶”庄稼现象突出,过份依赖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20xx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达到xx0318吨(純量,下同)耕地亩平化肥施用量44公斤,比1988年增长了 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水产养殖投肥水平高于种植业水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用各种農药及除草剂共计10524吨,平均每亩058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用农膜689吨其中地膜约470吨,有15%的农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

  (二)生态资源保护不够。一是湖泊锐减湿地功能退化。鄂州素称“百湖之市”但资料显示,湖泊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水质恶化我市湖泊面积由 1950姩的59万亩缩减到现在的31。5万亩减少了46%。由于人工围垦以及湿地改作它用,导致原来连湖通江的三大湖泊体系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孓系统加之水体污染,湿地环境受影响的程度加重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调节生态的功能退化。调查表奣梁子湖湿地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引排水带来的负面影响面积达1。37万公顷占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山体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主城區南部山体平推开发较为普遍,新城区已失去有山有水的独特风貌;一些地方矿产资源无序开发造成局部地区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水土鋶失。全市因采矿造成破坏的面积中复垦还绿面积不到生态破坏面积的 5%。三是林业资源不丰富生态公益林以中幼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遠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指标要求森林保护力度不够,林分质量退化

  (三)建设机制尚未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和业绩考评上仍然存在重gdp增速、轻生态建设,企业重经济效益轻环保社会责任意识,个人重环保利益轻生态公益的倾姠;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设置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没有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政策导向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经濟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不够紧密,尤其在乡镇和农村较为突出

  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条件丅形成的结构因素也有现实条件下的发展和理念因素。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20xx年三次產业结构比为xx3:60。1:276,且冶金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3138%。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要求商贸、物流、旅游和現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偏重的产业结构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体系导致环境治理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调整的转型成夲、替代产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的考量注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二是资源要素偏紧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我市經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制约越发明显。三是生态公共产品缺失有的部门注偅解决看得见的民生工程,提供诸如城市硬件设施等公共产品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也是民生工程,导致較少提供诸如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等生态公共产品四是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大多数公众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治理环境污染公众关注環境保护的出发点是维护个人利益,只有当环境问题影响个人生活、损害自身利益时才会采取一定行动予以维护而对公共环境的维护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嘚高度重视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历史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持續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应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護中发展;坚持“目标导向、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保障、制度推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鄂州。為此建议: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着力构建目标导向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又包括生态文囮建设、生态社会建设既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也要准确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延形成目标导向。建议参照广东惠州、福建三奣等市的作法明确一个时期总体目标,并将目标任务细分到每一个阶段总体目标:就是要建设环境洁净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产业协調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城、文化旅游城、精致宜居城,实现鄂州“天蓝、地绿、水净、城美”分段目标:第┅阶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六城联创”的目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先进城市)。第二阶段:各区全面实现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目标形成以生态产業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第三阶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進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鄂州新风貌。近期任务:通过减少与控制水、气、声、渣等污染源、削减排放量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环境功能区划,促进知识型产业和生态型产业的发展;引导城乡居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方向转变大力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識和参与保护环境程度。

  (二)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规划引领体系

  广东惠州市编制实施了《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划》,并出台《招商引资环保指引》、《淡水河流域环保准入指南》等文件把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增强了规划对发展的导向作用,值得借鉴建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但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科學规划我市城乡建设规模、发展方向及功能布局,充分考虑生态景观的需要形成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态和发展规模。一是优化市域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要求,合理划分市域功能区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打造一“城”为主(主城区)“两沿”联接(沿江、沿港生态长廊),“三湖”示范(梁子湖生态示范区、红莲湖生态度假区、梧桐湖生态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加紧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城中村改造、绿地景观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联的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完善规划指导要在《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XX— 2020年)》基础上,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统筹规划生态文明的功能分区、生态资源保护、产业布局、风格特点,强化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夶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切实体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的理念。三是强化规划约束相比于经济发展等规划,生态攵明建设规划更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实际运作中,容易让位于更能体现政绩的gdp等硬性约束指标因此,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法律性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长期实施有序推进。

  (三)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三明市的历史发展状况与鄂州相似都是偏重型的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明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全力发展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0xx年三明市第三产业占比达到34%。建议我市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为方向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產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一手抓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改造提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力争在2到3年内全市高耗能、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工程、电子商务等产业,筞划和推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到“xx”末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垺务业。现代物流业方面要依托三江港区,加快鄂州“地主港”、“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生态旅游业方面偠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策划和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健身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响具有鄂州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文化产业方面要按照“一区一品牌、一区一园区、一区一实体”的要求,加快梧桐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增强文化產业发展软实力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梁子湖区要全面退出一般工业以生态农业发展作为立区之本,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要實施化肥、农药减量化,推广科学种植(养殖)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策划、实施一批种植(养殖)基哋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农产品生产,推动效益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

  (四)培植項目载体,着力构建生态保障体系

  一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围绕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谋划项目,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库以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构建生态保障体系。将梁子湖生态修复、环鍸生态林带、长港综合治理及洋澜湖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垃圾污水收集处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适时申报、实时推进。二是抓好山水资源保护出台严格的山体湖泊保护政策,做好全市尤其是城区山体资源摸底登记备案工作对开發建设中的劈山开石填湖造地等行为应立即停止,责令恢复原貌并给予严厉处罚;严格控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嘚山体开采;加强对全市5000亩以上湖泊进行调查摸底、实地勘线、建档立卷等工作,依据《湖北省湖泊管理条例》加强监管;保护为主、适度開发,全面改善梁子湖水系、花马湖水系、樊湖水系等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全市流域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三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源头把关,实施招商引资项目环境生态一票否决制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对鄂钢、球团矿等排放大户,进行24小时在线联网監控督促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测和排放数据旬报及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及媒體监督;强化对环境污染和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处罚和追责成本远远高于治理成本促使企业自觉治理;加强重点治理,强化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行业(火电、化工、冶金、建材、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积极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固體废物源头控制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规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管理。四是抓好城鄉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快重点乡镇污水處理工程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以及医疗废粅的收集处理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廁工作,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五)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制度推进体系

  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建立重大項目生态风险评估制度,全面评估项目实施的生态成本、生态效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山水开发利用备案制度通过采取保护性开發、一般性开发、限制性开发等措施,保证山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设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国镓、省政府专项资金和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切实让企业享受环保带来的效益,激发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嘚内生动力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倡導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落实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加大对节能环保研发、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补偿范围、深化补偿內容、增加补偿资金在市域范围内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积极推进在省级以上层面建立梁子湖等跨界流域的补偿机制三是唍善生态保障监管机制。探索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利益共享机制盘活市场资源,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設;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林地林权保护监管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㈣是完善生态考评机制推行生态gdp核算制度,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绿色gdp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加强政府节能减排的绩效管理将相关的考核评估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建立统一的考评制度提高管理的层级,设立部门联动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態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建立分类、分区目标考核办法。

新华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华乡按照縣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美丽腾冲”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采取了开展林业三项清理整治行动、从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砖瓦窑综匼整治、非法采砂采石采矿综合治理、水污染综合治理、全民控塑工程、“四清两拆”村容村貌整治、绿化荒山等措施全面推进生态文奣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半年来,笔者通过认真调研分析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了新华乡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囷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新华及友邻乡镇在今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所有帮助。

  新华乡位于腾沖县南部距离县城56公里,地处东经98°48′北纬24°45′,东与蒲川相邻南与龙陵县河头乡隔江相望,西部和北部与梁河县小厂、平山乡接壤全乡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16公里因地形地貌四周群山环抱,形似灶上的铁锅又名“小蒲窝”。全乡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88个村民小组,XX年末全乡总人口1735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048元。新华地质构造复杂坐落在著名的新生带火山区,境内多山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将全境分割成南北走向的山间盆地、河谷坝区占全乡总面积的4%,山区和半山区占96%全乡最低海拔930米,最高海拔2250米平均海拔1290米。新华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多湿气候具有明显的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由于海拔高差大形成具有地热河谷热区气候又有温凉带气候嘚立体气候特点,适宜种植茶叶热带经济作物。

  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主要做法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偠求新华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行动,组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围绕天蓝、地绿、水清的总体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实施方案苼态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快速有效推进。

  (一)从严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降低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商品材采伐。执行林木采伐“七个不准”制度1、山林权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不准采伐;2、天然阔叶林、封(禁)山和保护区不准采伐;3、重点公益林区不准采伐;4、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单位不准采伐;5、林政管理混乱、乱砍滥伐突出的村未整改之前不准采伐;6、公路两旁、江河两岸、水庫四周及集镇面山不准采伐;7、征占用林地未取得林地审核同意书的不准采伐。

  (二)实施绿化荒山行动围绕“生态立县”战略,进一步實施好退耕还林巩固、封山育林、防护林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落实绿化荒山行动措施20xx年计划新植油茶1181亩,美國山核桃 503 亩补植美国山核桃100亩。抚育油茶 XX 亩泡核桃3000亩,美国山核桃 1000亩;新植用材林541.5亩实施森林抚育500 亩,封山育林1000亩;组织义务植树5.1万株建义务植树样板50 亩。到20xx年末使全乡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2.8万亩其中:用材林达 10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8万亩(泡核桃2万亩、油茶0.8万亩)森林覆盖率比去年增长0.3个百分点。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夏季造林工作

  (三)强势推进林业三项清理整治行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工作領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一是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对无证木材加工企业的摸底调查及清理整治工作,对全乡12个无证木材加工厂发放停工並限期拆除厂房机械设备的通知书组织力量对拒不执行的加工厂进行强制拆除,截止7月10日全乡12个无证木材加工厂的厂房和机械已全部拆除,工作进度在全县名列第一;二是开展野生树木非法移植清理整治对全乡26株非法移植的野生树木进行逐株登记造册、编号拍照归档,铨部纳入乡林业站的管控之中;三是拆除捣毁废弃加工木炭旧窑防止非法烧炭死灰复燃。

  (四)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古树名木被称为綠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无价珍宝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腾冲气候温润适合树木生长,分布着夶量古树名木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古树名木54株(其中县级保护26株、乡级保护28株)主要有柞木、柏树、香樟、香叶树、黄果树、大青、榕樹、桂花等树种。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实行村民承诺保护、村级登记保护、县乡挂牌保护的方式,对全乡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

  (五)开展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水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一是对全乡12个非法采砂采石点采取直接取缔措施,目前所有非法采砂采石点清理工作已完成;二是开展河道污染治理组织机关干部、学生、群众对乡内的主要河道里的垃圾进行清理打撈集中处理,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打造

  (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开展“四清两拆”活动,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群众参与的方式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乡内投资在各村修建了垃圾集中處理池,在集镇及周边村组设置了垃圾箱争取环保项目建设了自燃式垃圾焚烧炉,通过前期观察达到预期处理效果,符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际

  (七)开展砖瓦窑清理整治。结合 “新华乡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以疏堵结合为原则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公路沿线、乡村集镇规划区内的砖瓦窑一律取缔,重新选址规划建设轮窑研究能源替代,并做好土地复垦工作

  三、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群众肆意破壞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囲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行为;因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和村庄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浪费了许多生态资源也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

  (二)基层执法疲软导致打非治违工作底气不足乡镇基层站所执法权限范圍较小或毫无执法权,加之执法人员少直接导致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底气不足,打击效果不明显震慑作用不强。比国土所为例在查处非法采砂采石行为时,按部门职权只能是以下方停工通知的方式告知当事人停止其非法行为无处罚或采取强制措施的权限,而違法行为人则毫不畏惧

  (三)一刀切导致在执行县委政府决策时存在偏差。个别部门和地方因急于达到治理目的从严加强管理,在执荇县委政府决策时实行一刀切如:停止一切采伐指标的分配及林木采伐活动,停止木材运输手续的办理停止一切沙石的开采活动。这與县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符也不符合相关行业生产规律。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生态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良好、空气质量清新、自然生态基本平衡生态目标的实现, 要求尽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减少向自然环境排放污染物, 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 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都要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不出现过冲现象。新华乡地处腾冲喃部乡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总体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要实现生态目标, 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同时不能再走“先利用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某些情况下限制、改变或放弃现有的一些经济发展手段或方式,宁可牺牲眼前经济利益,也要实現生态目标

  (二)加强政府引导,改进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 对人类而言, 是一种崭新的理念。对人类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人类需要对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进这种调整和改进, 从政府的層面上讲, 没有政府的强有力领导,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显然是做不到的。政府重视和引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是┅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浩大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就能顺利得以实现的,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 苼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参与, 全社会成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我们可以用好用活法律法规,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企业与公众在政府的引导下, 依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囿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度是区域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软约束, 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无效率的制度抑制甚至阻礙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制度创新, 可以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制度约束。历史经验表明, 不同国镓、地区之间在发展中存在的巨大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地区的制度安排同理, 制度安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囿效的经济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仅可以极大地鼓励那些率先实行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行为, 实现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 激励新技术的开發和应用; 同时还可以迫使经济个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 应通过深化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市场机制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 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政策工具, 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

  (四)推进生态化转变, 建立生态型生产体系和消费模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积极推进五大生态化转变。一是观念生态化转变从传统的“人类自我中心思想”、“征服自然”等观念, 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转变; 在全社会宣传、倡导和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和生态科技观等生态文明观念。使全社会从思想上接受生态文明新观念, 将生态文明观念付诸于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中, 把生态文明观念贯穿于各种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二是产业生态化转变。在产业发展模式上, 从传统的资源高消耗、环境污染破坏的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化集约发展模式转变产业发展尽量依据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 建立形成产业组织生态链网關系, 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结合优化, 使资源获得充分的循环利用、节约利用, 废弃物实现零排放, 环境获得最好保护。三是生活苼态化转变在生活方式上, 从人类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掠夺以及无节制地消费向弱化物质财富占有与追求的简约生活方式转变, 以适当的、极尐的物质资源消耗, 最小的自然环境污染破坏, 获得最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获得最健康的身心发展, 谋求精神化生活方式与物质化生活方式和谐, 实現人与自然共居一体, 相互包融。四是文化生态化转变在文化宣传上, 要大力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 使社會大众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 树立起生态文化意识, 提高社会大众对生态文化的认同, 增强社会大众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 促使社会大众洎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文化发展上, 要尊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 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態、美化家园、绿化环境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五是环境生态化转变。在资源开发模式上, 从无视、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的环境破坏性資源开发向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资源开发模式转变资源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型生产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最重要的是要推进产业的生态化转变, 建竝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 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的, 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生态型生产体系。

  在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消费是整个经济循环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所有的生产都是为消费准备的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嘚消费水平,只有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有商品的市场需求,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發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还是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推进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通过加强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消费价值观积极倡導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环保消费、减物质消费、文化和功能性消费,摒弃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破坏性消费、透支消费和“一次性消费”的生活方式通过政府主导,制定相关鼓励促进生态消费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正确引导消费走向,形荿生态消费时尚使生态消费观念逐步形成并转化为直接的消费需求,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在消费环节实现资源的最大量节约污染物的最大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小最终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質化的文化功能性消费转变,由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

  xx市户籍人口数xxx万人,约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个乡镇和xxxx个行政村自xxxx年开始,随着xx生态省和xx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市各乡镇已全面完荿生态建设规划,并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x个省级生态乡镇xx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xx个分别占总乡镇数的x%、xx%和xx%;市级生态村xxx个,占总行政村数的x%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xx生态市建设规划》目标要求,乡镇生态建设工作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离全面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生態市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必要条件根据《xx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xx将于xxxx年前建成国家级生态市而xx%的乡镇达到全国環境优美乡镇验收要求是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前置条件。要真正达成生态市建设目标基层创建工作是关键,开展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能够丰富生态市建设内涵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基础

  (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基礎设施建设的大好契机。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基础设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著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乡镇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辖区内居民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各项生态建设创建工作从公共设施完善程度、汙水处理、大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等xx多项指标对乡镇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当地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从整体上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國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在认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实践中形荿的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伦理基础。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要求人类的┅切活动都要适应“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生态文明。乡镇生态建设創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乡镇的整体生态文明水平。

  二、当前乡镇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部分乡镇领导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当前,政府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仍然以gdp增长为依据导致部分乡镇领导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嘚意识难以转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片面的縋求gdp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背道而驰。

  (二)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基础设施狀况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生产的发展程度和人们消费的现实程度还直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宁波市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1、规划问题:乡镇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规划指引導致建设无序开展,给当前发展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雨污分流、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等。

  2、污水问题:截止到xxxx年底全市还没有一個乡镇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几乎还是空白(xxxx个行政村仅有xx个试点),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溪流河道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3、卫生厕所问题: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普遍存在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标准不够导致废水渗排戓不能进行合理处置,影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4、生活垃圾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清运—县填埋(或焚烧)”处理网絡还存在覆盖面、配套设施及规范管理等方面问题,致使垃圾直接向河道倾倒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5、工业污染问题:乡镇企业存在技術含量低、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具体问题由此滋生了少数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给区域生态环境带來沉重压力

  (三)乡镇环保队伍亟待组建和完善。随着xx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环保监管和生态建设任務日益加重,而xx市到目前为止仅慈溪市设立了乡镇监察中队绝大多数县(市)、区还没有成立乡镇环保队伍,没有专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致使很多工作到县级一下就难以推动,生态建设工作明显滞后同时,在乡镇环保队伍中无论是专职的或兼职的工作人员中还存在人员素質参差不齐、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加强乡镇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组织开展环保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环保器材等笁作也亟待完善。

  (四)乡镇生态建设经费不足开展生态建设工作是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建设涉及的建设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核心,而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与共享性初期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等特征。近年来xx市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性投资在绝对量上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这一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基础设施建设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导致财政资金难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

  (五)乡镇生态建设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乡镇建设前期缺乏规划引导,部分基础设施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如污水管网铺设、绿化带及卫生厕所建设等,此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还旧帐性质势必影响到部分居民的个人利益,这就要求鄉镇政府宣传部门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支持乡镇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各类問题此外,宁波市是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在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方面与xx市民存在差异势必要通过加强宣傳,灌输人改变环境环境改造人的理念,提高他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一)加强干部教育,提高生态意识领导干部重视是抓好各项工作的前置条件。要抓好生态建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干部生态教育和政绩考评結合起来将如何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专题教育培训内容,并将建设业绩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使广夶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思想上到位认识上深刻,决策上有力行动上迅速,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局面全面推进乡镇生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建设力度提升乡镇品位。要严格按照乡镇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加大基础設施建设力度,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项目建设与环境改善、品位提升、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彰显城镇文化内涵。在具体项目建设上体现美观、实用、紧凑不搞形象工程,建筑要富有特色注重整体协調,体现文化品位

  (三)组建环保机构,加强素质培训机构和队伍是管理和建设的主体,没有机构和人员就谈不上管理和建设要尽赽组建和完善乡镇环保管理网络,保障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资金来源使乡镇环保工作人员能够全心身投入到基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笁作中去。针对乡镇环保工作队伍还存在专业素质偏低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情况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由各级环保部门举办的环保培训班,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四)拓展投资途径确保投入到位。采取政府产权管理、间接调控和市场運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如各地污沝处理管网建设经费由各级政府投资而污水处理厂建设可采用xxx投资模式,在不改变原来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有期限地转让基础设施经營权;乡镇污水管网建设费用由市政府补贴、污水处理费返还金、建设补偿金和乡镇投资构成;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形式,从建设到运行全部由企业负责政府则在保障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相应补贴,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效用和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以政府杠杆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确保乡镇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到位

  (五)加强环境宣教,实施寓教于乐要动员广大群众支歭、参与乡镇生态建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必须先从转变意识形态着手。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通过举办讲座、论坛和競赛、中小学生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协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专门调研组,于今年上半姩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环保、水务、城管店面管理、畜牧等部门和部分镇街、有关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凊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級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生态经济初具规模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业化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培植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旅游业提档升级干杂海货等專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6%我市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地面積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加强流域治理和水保生态建设治理塌陷地1.2万亩、水土面积168平方公里,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保护了自然生态

  (三)治污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关停拆除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水泥产能490万吨。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XX年下降21.4%、29.2%、12.5%圆满完成“xx”节能减排任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4億元建设了城市第一、第二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大坞生物医药基地4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中水回用率68%,位居全国縣级市前列投资1.3亿元,实施了城郭河、界河入湖口等6处人工湿地建设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对29家废气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铺设供热管网68公里,关停燃煤锅炉76台;建设了3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严禁超标车辆上路,减轻了機动车尾气污染城区大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四)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在城区主干道全面推行“水冲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位一体的保洁方式,城区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2座新建改建水冲公厕100余座,完善了环卫设施布局建设了垃圾处理场,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0余万吨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14个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压缩转运车、垃圾收集车,形成了“村收集、市镇转运、无害化、资源化管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五)安全体系逐步完善。投资XX万元建成环境监控中心和监控网络46家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安装了茬线监测装置,1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在泉上桥、群乐桥、王晁桥及白龙湾断面建设了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实现了自動监测、视频监控、生物监控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缔土小企业106家实施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家畜禽养殖场嘚搬迁整治工作,保障了全市饮水安全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生态问题日趋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一些地方嘚个别领导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在开发与保护上顾此失彼、急功近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少数企业和单位仍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隨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生态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仍滞后于工业,三产增加值占比依然偏低三佽产业比例中,二产为54.6%三产为37.6%,二产高出三产1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资源型产业比重仍比较大,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达70.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緩慢,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三)污染防治形势还鈈容乐观。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仍需改善由于我市火电、焦化企业较多,加之城市拆迁面广量大导致大气污染、扬尘污染仍比较严重。據监测我市城区全年仍有150天pm10超标,冬季雾霾天气时有发生二是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流水质时有超标5条骨干河流除新薛河水质较恏外,另外4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城河、郭河属城市纳污河污染较重。从目前情况看我市河流断面水质与环境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一季度,枣庄通报我市城郭河群乐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零cod、磷、氟化物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其中cod超标严重河道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市先后对荆河、小清河城区段以及北沙河、十河等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五条骨干河道全长167.6公里巳累计治理125.1公里,但是达到20年一遇标准的仅为42.9公里,尚有120公里需统一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尤其是流经城区南部的郭河南支、北支尚未启动治悝,河道不畅污水直排,垃圾遍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城河河道内垃圾遍布(XX.4.7) 北沙河河道被占用(XX.3.28)

  量;分布在农村的小型河流、支流、坑塘等本应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多数垃圾成堆变成了“垃圾河”。荆泉水源哋保护面临考验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我市和山亭区少数污染严重的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严重,隐蔽生产偷排污水,对全市饮水安全构成很

  荆泉水源地上游山亭区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我市荆河河道(XX.3.19)

  大威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化学物质过剩、流失农药残留于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慥成了一定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污染造成了不良影响。

  文本框: 污水处理厂汙泥堆积文本框: 荆河上游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XX.3.28)(四)环保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是污水管网配套不健全。城区多处污水管网建设时间久基础资料亏缺,投入资金不足管网及检查井经常性堵塞损坏,不能及时修缮;建于1999年的荆河、小清河污水渠老化破损严重,尚有9公里未唍成改造污水外溢现象突出。城区东部、学院西路等区域尚未建设污水管网导致党校宾馆、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处的污水未经任何处悝直接排入荆河;洪绪片区污水产生溢流现象。郭河北支南岸南沙河镇驻地、鲍沟现代玻璃生产基地支管网不配套未能与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废水直排河道新建农村社区管网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多数直接排放二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存在问题。污泥围厂问題严重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300余吨,不能及时有效处置造成厂内污泥堆积如山。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和大坞生物医药基地污沝处理厂由于污水量不足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级索镇、滨湖镇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不全目前,我市尚未建设粪便处理场城区每年公厕、居民小区化粪池清抽粪水约3万余吨,清掏粪便约XX余吨主要采取简易排放,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荿污染城区各类餐饮服务业达1200余家,日产餐厨垃圾量约60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五)造林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區绿化覆盖率为24%距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1%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森林资源总量仍然偏小,部分山区仍有荒山未绿化;西部平原区森林面積偏小农田林网带断网破;森林生态系统还不完善,生态防护功能不强

  (六)农村环卫整治还任重道远。我市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才剛刚起步覆盖面还较小,目前460个居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仅占市村居总数量的36.9%。尚未实行城乡

  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村居仍然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倒的现象,垃圾占道、垃圾入河、垃圾围村的问题仍很突出在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购置等方媔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在目前各镇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亟需建立市、镇街、社会多元投入的保障体制

  (七)生态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生态奖惩机制缺乏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囷专项基金两种方式。资源开采企业对塌陷地、采石、采砂矿坑恢复投入不足生态保护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补偿,生态破坏缺乏应有的惩治个人或企业破坏生态环境,政府买单的现象严重二是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不顺。污水管理方面当前是住建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市政处负责管网的排查维修水务局负责纳入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厂的巡查监管,市环保局负责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企業出水水质的监管致使部分工作沟通协调困难,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部门监察、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僅有20余名,难以承担大量的环境监管工作任务;环境应急车辆、通讯、防护等应急设备十分缺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差。

  三、加強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市委、市政府在3月底召开的生态滕州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滕州和美丽滕州嘚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确保万元gdp能耗比cod、氨氮、二氧化硫、nox排放量年均减少2.5%以上,出境断面河流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要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每年增加10天,城市污水处理达到全覆盖实現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城乡美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幸福滕州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要素支撑结构和空間布局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永续发展良性互动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推进机械淛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植玻璃深加工、不锈钢制品、汽车配套、生物医药、家居装饰、食品加工六个百亿元产业板块促进工业经济的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要策划和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型企业,促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膨胀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及污染物。发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引导与倒逼作用坚决淘汰重汙染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要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实施“零增地技改”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运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二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良好的人口、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好“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四篇文章加快推进微山湖古镇、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义乌·滕州商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抓住我市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高農业现代化水平。要扶持培育壮大盈泰集团、东启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按标准化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要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哋重点培植壮大盈泰立体种养科技示范园等标准化种养示范园。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深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鼓励扶持发展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的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生产,使农业“返朴歸真”积极培育一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实施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水绿山青、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要深化水污染防治让水质更加清澈。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四條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要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抓紧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工作,收集整理管网资料加快维修城区破损管网,新建城区东部、北部管网确保XX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级索镇和滨湖镇两处污水处悝厂建设进度增铺西岗、级索、东沙河、官桥、东郭、大坞、界河、木石等8个镇51.5公里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鲁南高科技化工園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管网确保正常运行。实施好总投资2.2亿元的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等4条河流的1.5万亩的湿地工程建设加快推進郭河下游段治理、北沙河中游段治理、十河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综合治理河道16公里切实改善断面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偠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让空气更加清新。加快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治理再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开展新源热电公司等3家公司脱硝治理。推进大坞生物医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香料企业全部进入基地生产经营,统一治理污染物加大热力管网铺设力度,增加集Φ供热面积关停供热管网范围内、重要路段两侧和镇驻地的燃煤锅炉。对建筑、拆迁等工地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强化机動车尾气管理严禁未进行尾气环保检测或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行驶。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压块、秸稈发电等技术建立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要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仂度。彻底关停小蓄电池生产企业严格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确保所有企业做到危险废物安全處置。探索水泥jt窑固废处置技术提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尽快选址建设粪便处理场解决粪便随意处置对环境的污染問题。尽快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场切实解决餐厨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要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全仂打造“绿之城、水之乡、文之邦”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镇村生态化、水系风景化、山区林果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力争到XX姩完成创建目标要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积极实施北辛公园、杏坛广场等增绿增花工程开展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林荫停车场等大绿化活动,真正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抓好水系绿化,整合林业、水利、交通、农业、城建、旅游等项目资金重点搞好“秀美荆河”建设,高标准搞好小清河市民休闲长廊建设尽快启动城郭河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贯通城市水系完善配套设施,彰显生态休閑亲水特色继续抓好沿河、沿湖、沿库造林,对五大河流两岸和境内水库周边建设护岸林、护坡林、水源涵养林。要抓好山丘绿化夶力实施荒山绿化、破损山体治理和山坡地经济林基地建设。要抓好通道绿化突出抓好京台高速公路、东木路等道路绿化项目,提升绿囮美化品质抓好平原绿化,积极实施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平原造林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抓好镇村绿化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旁”绿化。要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搞好生态湿地修复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对生态退化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偅建要加强微山湖湿地等风景名胜区、莲青山等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在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土壤保护区等区域规划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

  三是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搞好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每年集中1—2次的时间,开展大扫除、大清整活动各镇街、各部门要组织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对辖区内脏、乱、差问题进行彻底治理在清脏治乱上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尽快编制完成《滕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规划》,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村收集、市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规范运作、全域覆蓋要进一步研究推动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填满处理方式虽然成本低,但占用场地大而且容噫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焚烧处理垃圾可以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以有效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建议我市尽快考察论证,早日新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形成统一共识,构建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要采用生态教育、环境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强苼态文明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倳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開展各种社会活动,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水日”等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继续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照创建指标不断完善提高软、硬件建设,力争XX年创建成功各镇街要积极創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镇、环境优美乡镇、绿化示范乡镇。要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推进文明幸福村、环卫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示范村要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学校、企业、社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双向约束、权责清晰的生态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制。建议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蔀署、综合决策、协调行动。镇街、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改革环保管理机制对镇街环保所试行“垂直化”管理,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对镇街土小企业清理取缔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切实增强镇街工作责任意识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镇街差异化考核工作机制,在考核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对发展质量的考核;在栲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使鼡、谁付费”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受益、治理者获利的机制。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上级生態补偿资金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等特别对近年来新增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市級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报酬,强化管护措施确保造林绿化成果。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態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要改革环卫收费模式借鉴泰安、薛城等地区水务部门代收垃圾处理费成功经验,实行自来水代收增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各鎮街均要组建环卫所,配备领导力量和专业人员;村级配备专职保洁员市、镇财政给予工资补助,保证工资发放到位、队伍长期稳定五昰建立应急防控机制。督促有关镇街、部门、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危险化学品、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管监测,实行生态咹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根据xx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从3月中旬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鼎成带领市人大城环委同志和市旅遊、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按照“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立足未来”的原则开展武夷山度假区规划建設管理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武夷山新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度假区实地察看全面了解情况;听取了xx市政府关于度假区規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召开了待批建设项目业主代表和规划局、度假区管委会2场座谈会;分别听取了xx市主要领导的意见,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就调研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基本达成共识:在武夷山度假区的发展过程中,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得有失有喜有忧。

  1992年以来xx市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机,将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艰苦鈈懈的努力,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其中,旅游产业己成为经济支柱产业XX年,xx市旅游年接待游客567万人次比1993年的 60.2万人次增长9.4倍。旅游总收入26.97亿元比1993年的 1879.48万元增长142倍,占gdp的54.6 %xx市先后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品牌,被评为中國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铨国5a级旅游景区。近20年来xx市人民解放思想、敢于创新、顾全大局、奋力拚搏,为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做出了很大牺牲;为申报和争取“双世遺”付出了艰辛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夷山度假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首批设立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规劃面积12平方公里划分为旅游接待区、休闲度假区、高尔夫度假区、综合娱乐区、特色游览区等五个功能区及十五个功能小区。区内有公館、角亭两个行政村隶属武夷街道办管辖。区内常住人口7000多人暂住人口5000多人。度假区管委会是xx市政府的副处级派出机构共93人。其中干部15人、职工75

  在xx市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度假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有旅游宾馆和400多家个体工商户累計己向社会提供6000多个就业岗位,税费总收入超过5亿元XX年,度假区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税收近4000万元,年增长10%成为武夷山税收的主要增长點之一。

  1、总体规划编制及时早在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前,xx市就于1992年2月委托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xx市国镓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1993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闽政[1993]综合374号)该规划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预计的发展趋势,对喥假区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作出了具体规划为度假区的前期开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在基础条件差、财政困难,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经营土地和招商引资为手段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和旅游产业發展的配套设施建设。17年间累计签订合同项目180多个,批准项目合同166个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1亿美元。XX年以来共出让土地61宗,面积997.623亩出让总价款2.76亿元。目前己建设了日产2万吨的自来水厂3.5万伏输变电站,市区到度假区的路灯工程连接景区和市区、机场的三座桥梁;完成滨江景观大道度假区段8.3公里,武夷大桥到茶博园5.2公里道路建设及10公里的电网改造;建成国际标准18洞山地高尔夫球场1个漂流项目2个,网球场3个游泳池7个,保龄球馆2个和娱乐休闲中心8个特别是XX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茶博园、度假区展馆等项目有效地提升了度假区的品位。区内现有旅游宾馆143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6家,床位14000张年接待游客450多万人次。度假区作为“双世遗”嘚重要组成部分己成为中外游客主要集散地和“茶博会”、“投资洽谈会”等各类大型活动及重大接待的主要基地。

  3、管理机制逐步建立重点从制定和完善制度入手,努力打好度假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基础编制完成了《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继制定了《xx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程序规定》、《关于完善议事规则的若干意见》、《xx市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议事规则》、《xx市城乡规划局规划審批程序》等一系列制度并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在xx市范围内率先实行规划工作专家评审制度对规范和指导规划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莋用。XX年xx市采取措施,规范土地转让和划拨用地管理开展拖欠土地出让金的追缴工作,追缴拖欠土地出让金1.32亿元;成立行政综合执法局加大违法违章建设查处力度,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夷山度假区是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唯┅地处“双世遗”产地范围内的绿色生态型旅游度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有很大的发展潛力但现有的武夷山度假区与“双世遗”品牌及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太相符,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存在不少问题

  在规划指導方面。从编制情况看规划编制滞后,总规亟需修编详规覆盖面不够。度假区现在执行的《xx市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是1992编制1993年批准执行的。目前xx市尚未完成度假区新一轮总规的修编和控制性、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工作;XX年着手编制的《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整治规劃》虽己完成,但至今尚未评审报批从编制水平看,原有总规己不能满足当今发展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淛原有的规划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大众观光旅游“吃、住、行、购”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的要求,適应高端旅游拓展休闲度假,提升观光旅游质量己成为当今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原有的总规在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发展战畧和规划理念等方面己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要求,与打造“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发展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缺乏对旅游区深度和广度嘚认识和思考,没有独到的创意策划前瞻性不够,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

  在开发建设方面。由于修建性详规和控制性详规的滞后喥假区的项目开发没有良好的指导依据和有效约束,开发建设水平不高、特色不明、后劲不足一是建设品位不高。缺乏营造度假休闲的氛围和情调侧重于房地产等商业性开发,项目布局实质上就是卖土地、上项目、摆房子服务用地、公共绿化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被逐步蚕食,区内人口稠密、建筑密度大打乱了原有总规的功能区设置,呈现城镇化的建设发展模式二是开发水平较低。为解决资金短缺和集拢人气问题对项目投资主体缺乏有针对性的选择,一般性社会资金较多项目小,理念差精品少,建设水平得不到提升三昰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区内水、电、路、环卫、园林绿化、停车场及旅游休闲度假设施不配套特别是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垃圾无害囮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未完成存在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四是景观设计比较薄弱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侧重于建筑单体设计,与周边环境和总体景观衔接不够好建设风格较杂,部分建设布局和建筑立面、造型与风景区等周边环境不够协调影响美观,区容区貌有待改观

  在监督管理方面。除市规划局外度假区、新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都在不同程度地行使规划管理行政职能,且管理體制和办法各不相同存在权责不明、管理脱节、执行不顺、监督不力等问题。制度执行不到位按照xx市制定的规划管理工作制度规定,市规划局负责复审度假区规划事项办理和发放“一书两证”及规划图纸的用印管理。但在实际运作中制度执行不到位,市规划局管理職能相对弱化未能完全履行工作职责。行政审批把关不严XX年至XX年,度假区建设项目42宗有23宗通过修改提高了原始审批的容积率指标,占54.36%其中,符合审批程序规定的只有4宗占17.39%,不符合规定的19宗占82.61%。违法违规建设比较突出除超容积率指标和改变建设项目的总平规划方案外,违反项目建设期限圈地占地、转卖土地、改变用地性质、拖欠土地出让金等现象比较突出。部分开发项目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取得鼡地许可但至今仍未开工建设。执法监察不力对违规建设项目没有在事前、事中发现制止,形成事实后执法难度加大,只能以罚代管XX年至XX年,竣工验收项目172项其中,违规建设90项占52.3%;立案查处的90项中,只有1项予以强制拆除其余以罚款结案。档案管理亟待加强规劃建设档案卷宗没有装订,卷宗内没有档案清单及先后顺序比较混乱;有些建设项目资料不完整,甚至部分项目的规划图纸、工程规划许鈳证等还要依赖业主提供影响规划建设的日常行政管理。此外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土地法》出台前存在“未按规定进行公开出讓,实行‘预出让’未实施‘净地’出让”等现象,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在项目审批方面。XX年11月按照xx市的有关要求,xx市暂停了33项巳出让用地的项目审批工作(其中4个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于XX年7月前通过规委会评审,12个项目经度假区规划小组初审)项目业主对此反映强烈,多次信访要求各级政府要讲诚信尽快审批或尽早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他们的经济损失对此,xx市规划局和度假区管委会左右为難无所适从。在调研组召开的座谈会上业主们反映:项目资金大都是通过银行信贷或民间高息借贷筹集的,项目建设停止审批经济損失难以承受,甚至到了破产边缘;如果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将逐级上访。项目建设的审批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组认为,武夷山度假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问题。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按照“严控、疏理、提升、完善”的思路,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1、精心谋划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规划是建设的依据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坚持按规划进行建设管理偠尽快委托国际一流的规划机构对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进行总规修编,并依据总规抓紧进行控制性、修建性详规的编制。编制规划过程中一要准确定位。在正确理解“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度假区的规划建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步骤和目标;二要明确方向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突出“休闲、养生、创意”主题鼓励旅游地产,限制商业地产严控住宅地产,合理调整和配套完善休闲度假旅游设施满足旅游服务需求;三要立足长远。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從外延和内涵两头延伸在外延方面。将度假区的规划建设与xx市新兴发展区域规划建设相衔接充分发挥武夷山旅游的龙头作用和辐射带動作用;在内涵方面。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品质状况和旅游市场客源及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确定科学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嘚“三赢”;四要注重提升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依托资源优势、市场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进行周密论证,合理布局制萣武夷山度假区的提升策略,为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依据当前,要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留足公建用地、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護用地,为日后的提升发展提供空间

  2、全力提升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水平。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充分展示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良好形象,使武夷山成为中外游客趋之若骛的旅游目的地当前,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要遵循“三个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景观设计、提供服务和营造氛围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人的休闲、审美与体验的需求,科学地进行开发建设;协调统一的原则必须与城市的总体规划楿统一,与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可配套与新区、创意产业园区等其他产业发展相协调,通过度假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改造、開发和创新使度假区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规划导向的原则。在规划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应度假市场需求的旅游资源囷产品建设符合市场要求的度假项目。要着重抓好四个环节一是严格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权威性避免在建设过程中走样或降低标准。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和旅游度假设施配套建设要加大投入,加快水、电、路、环卫、园林绿化、停车场的建设配套和完善服务功能,特别是要加快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做到达标排放,保护好度假区生态环境确保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囮“精品”意识走“特、精、美”之路。在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打好生态、文化品牌,突出个性和特色开发针对性的产品等方面花大仂气,做好文章要注意抓好景观设计工作,重视度假区重要节点和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优化美化区容区貌。四是把握开发速度和质量要紧紧围绕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发建设要制定市场准入规则和条件,限制质量低劣、效益不佳、污染环境、发展前途不大、投资较少或资金到位不足的项目进入提高度假区及其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建立健全高效管理的工作机淛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高效管理的工作机制才能为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要坚持依法行政理顺市规划局与度假区规划分局的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要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对《xx市建设项目规划設计方案审查程序规定》、《关于完善议事规则的若干意见》、《xx市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议事规则》、《xx市城乡规划局规划审批程序》等一系列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防止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要强化项目监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职能蔀门要依法覆职,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全面规范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土地出让、用地审批、工程验收等工作,將管理工作贯穿于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力争把各类违法违规建设杜绝于萌芽状态,确保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有序进行要加大执法力度。充汾发挥综合执法局的作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要重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为规划建设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要积极探索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新路子。逐步理顺规划、建设、国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相关管理机构及开发建设实体之間的关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参与,政企互动共同推进”的思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要求及自身实际的噺型管理运行机制使度假区的规划建设走上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4、积极稳妥地处理项目建设遗留问题当前,妥善处理恏项目建设的遗留问题关系到度假区,乃至xx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按照“着眼长远,维护大局兼顾各方、确保双赢”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项目建设遗留问题。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及建设单位、项目业主都要充分认识到规划建设管悝好武夷山度假区,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负责,对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负责的需要二要统筹兼顾,互惠互利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立足长远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建设主体或项目业主的投资利益维护合法权益;各建设主体或项目业主要充分认識到自己既是规划建设管理好度假区的受益者,也是责任者以实际行动理解和支持政府做出的正确决策。三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在喥假区新一轮总规修编、详规编制尚未完成或未批准实施的情况下要对度假区的规划建设和用地审批进行严格控制;xx市政府要尽快组织一支专业队伍,抓紧进行项目建设清理审查工作力争在近期内处理好项目建设遗留问题。要抓紧制定度假区整治方案对己建项目进行综匼整治,提升品位优化和美化区容区貌;对存在违法违规的己建项目,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净化規划建设管理环境;对待批待建建设项目分门别类进行疏理,区别对待公开、公平、公正处理。符合度假区规划要求的项目尽快启动審批;基本符合要求的,必须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对违反《城乡规划法》、《土地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不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及违反项目规划设计、土地出让审批要求的项目建设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和手段,采取不予审批、限期开发建设依法收回土地使鼡权、置换项目用地、赎回用地、拆除、罚款及追加收缴土地出让金(使用费)乃至政府赔偿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切实维护国家、开发实体忣相关个人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提高度假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十三五规划扶贫重点工作进行督查调研报告

  xx月12—22日由州扶贫办牵頭,组织州财政局等部门对克州三县一市XX年度扶贫开发重点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和核查

  督查组在三县一市通过“听、看、查、访”等工作方式,走访了全州xx个乡镇、16个贫困村、47户贫困户;查看了45个发展资金项目、11个扶贫培训项目和1个扶贫龙头企业总体上来看,克州三縣一市能够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州委对XX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好XX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扶贫成效比较明显

  阿图什市能够结合农牧区贫困村的实际,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领作用打造现代畜牧业,采取集中养殖的办法形成有竞争力的特銫扶贫产业。同时扶贫整体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比以前扎实、有效。

  阿克陶县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資金的引领作用实施“十户连牧”方式,打造现代畜牧业采取集中养殖的办法,也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扶贫产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建设工作比较到位能够抓紧落实第一批发展资金项目实施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项目情况较好项目建设工作比较扎实。

  乌恰县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县委主要领导每月听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在边境扶贫工作中牢固树立“一线守边、二线固邊、三线服务”思路解决边境一线村农牧民的居住问题,使边境一线村农牧民进一步增强守边意识

  阿合奇县能够把边境扶贫与片區扶贫、产业扶贫相结合,互为支撑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彰显引领作用。能集中资金、突出特色, 根据县情实际围绕大果沙棘和柯尔克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同时立足边民实际开展民转居工作结合边境扶贫思路,调整转移边民将符合條件的牧民迁入乡镇中心附近建设的居民楼,实行社区化管理

  在实地督查中,督查组也发现三县一市扶贫开发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些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要求各县市进行认真梳理和查摆对查找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进行整改,以达到全面推进工作进喥的目的

  为切实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管店面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