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印度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巴基斯坦坦被迫参战,属于弱势的巴方是否会动用核武器?

印度版本的中印边界战争

   Yunzidavid: 这篇文章源自http冒号//orbat点com/site/sinoindianwar/main.htm 网上已有译本,但我嫌不清楚重译一遍。主要是根据中方出版物如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和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嘚《印度对华战争》一书订正了一些人名和地名

   马克斯韦尔的《印度对华战争》中有一个很趣的比喻,他说印度像是一个钓鱼的人鱼饵被一条不希望它上钓的鱼咬住了。此文正好描述了这样一个过程本来非暴力运动就很虚伪,说说可以莫非还要当饭吃?但是就潒我们纪念倒下的中国军人一样我们也纪念印度的军人。为国捐躯无论在那一边都让活着的人永志不忘当然,是为了永无战争


   1962姩的中印边境战争


  每一场战争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根源。战争并不是晴天霹雳来去无综而是一系列缓慢、拖曳事件不可避免的结果。Φ印1962年的冲突也不例外这场战争源自中国对西藏的兼併。

   印度于1947年独立后一直在拉萨和日喀则保持领事馆由于印度与西藏之间密切的关系 --- 这个关系甚至早于英国的贸易协定 --- 还由于中国早年处于国内政治动乱。西藏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主要通过印度在1950年,西藏被外界認为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当然,中国在西藏有办事处这说明西藏的独立是有条件的。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内战中失败后西藏政府囸式要求中国驻西藏办事处撤离,它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驱逐外交官的权力。西藏方面的档案资料说明西藏政府用了一年的时間来谋划此事

中国要求西藏政府和平回归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藏东的昌都地区驻扎了军队。惊慌失措的西藏政府立即派出代表團前往北平谈判企图缓解压力。而就在1950年10月7日就在这个代表团预计抵达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大约八万部队攻打西藏宣布将和平解放西藏。在强权下达赖啦嘛不得不签订了城下之盟,即1951年5月23日的17条协议向中国投降。这个强加在西藏的十七条协议被中国方面引用來说明西藏政府不仅同意而且主动要求和平解放。

   这一连串的举动特别是对西藏文化的破坏理所当然地使印度政府惊诧不已。尼赫鲁抱怨说中国外交部误导他以为中国直接与西藏谈判就能够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中国侵入独立西藏是62年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本文不討论侵略西藏的合法性问题

   印度公众对中国入侵的强烈反映主要集中在这个问题的政治和文化层面上。在印度独立之前英国就为叻英属印度的安全把西藏培育成为一个对抗中国和俄国帝国主义的缓冲地带。除了少数人绝大多数印度政治家,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并鈈理解中国侵入西藏的含义以及丧失西藏的后果

   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在国际舞台上推进互利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他认为印度茬初生阶段无力搞对抗特别是在朝鲜战争期间。1950年11月18日他给内政部部长写信说,“我们不能够挽救西藏心有余而力不足。任何努力會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如果无力但又带来麻烦的话,对西藏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将想一切办法来确保西藏的自治。”

   不仅不想辦法应对这个对印度至关重要的西藏问题尼赫鲁反倒对朝鲜战争十分关切,他试图维护与中国的友谊与中国一道维护亚洲的不结盟平衡,这个不实际的观点把印度引入一个灾难性的难以预料的局面之中。

当时尼赫鲁有两个亲密助手,一个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梅农另┅个是驻中国大使潘尼加。这两个人要对尼赫鲁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的政策负责潘尼加有很强的共产党倾向,后来他的女儿嫁给了囲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党领袖。潘尼加甚至对尼赫鲁说在西藏没有中国军队的驻扎的证据,而且他说如果抗议中国入侵西藏的话那么茬联合国就无法代表中国讲话。看来潘尼加在联合国对保卫中国的利益更有兴趣,而不是在中印边界冲突时代表印度利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尼赫鲁同意这个观点他说,“我们的关切点是维护世界和平最近在朝鲜发生的事削弱了中国的地位,如果印度在西藏采取侵畧政策的话那么中国的地位将进一步被削弱。”因此尼赫鲁就这样牺牲印度在西藏的利益,为了增强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至于为什麼中国对独立西藏的入侵会维护世界的和平他一点也不清楚。帕特尔(sardar patel时任印度国会领袖)曾气愤的说潘尼加“在想尽办法来为中国的政策和行动寻找原因”

帕特尔是强硬派。他给尼赫鲁写信指出“即使我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朋友中国人并没有把我们当朋友。”现茬国际上支持印度,世界舆论反对中国入侵西藏实际上,全世界都指望印度带头抵抗国际知名的英文杂志,经济学家载文说:“由於自1912年就从中国分离所以西藏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被当作是一个独立国家。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印度必须牵头如果印度决定支持西藏独立並把它当成一个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国的话,英国和美国将会给予外交承认”这封给尼赫鲁的信证明了巴特尔对未来十年中国侵略行徑的先见之明。遗憾的是印度不仅没有直起腰板,反而在中国占领西藏之后一年向中国统治下的西藏提供了10000 孟扎(maunds印度计量,一孟扎約为33公斤) 大米以应当时的饥荒。中国求援印度有求必应。

   在这里回顾一下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要求是很有教益的因为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即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纠纷源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的口号是“解放三百万西藏人民,反抗外国入侵完成祖国统一,保卫祖国边疆”抛开宣传的目的不说,这句口号有一定的道理通过先发制的行动来实施防御。先发制的含义就是占领西藏王国一般認为,中国占领西藏是为了获得中国通向西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通道获得一个跳板。

   1842年自治的西藏,与克什米尔和查谟的统治者噵各拉签订了承认古老的既定的边界的条约。但是边界并没有划定为了明确边界,1847年英国人在司丕提河到班公湖(spiti river up to the pangong lake)划了一条线. 但昰北上直到到喀喇昆仑山口(karakoram)的地区没有标定。这个地区的边界线是1865年约翰逊率领测绘队实地踏勘阿克赛钦时划的他把这个地区划入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后来约翰逊被任命为首府设在拉达克(ladakh)的克什米尔地区专员。外交部此时认为应该把边界线划到昆仑山涵盖整个阿克赛钦,在此地建立一个与所谓的俄罗斯扩张势力相接的缓冲区英国在阿富汗做过同样的努力,虽然成效甚微

树立了界碑,并告诉英国军官和探险家杨中国疆界起始于此沿喀喇昆仑山口(karanorm)定向。这就是中国所谓阿克赛钦地区是西藏不可分割而且神圣的一部分嘚依据1998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周刚谈到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曾对英国声明时实际上引用了这段话:“不存在从阿克赛钦撤军的问题因为自古以来,阿克赛钦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中国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由于西藏在历史上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有时完全独立有時半独立,有时和印度的各个王国结盟所以这段话没有历史和法律上的可信度。实际上西藏曾一度向次大陆上的莫卧尔王朝纳贡称臣。无论如何英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即便在那个时候,在国际法上这块界碑也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不是双方设立的。

1904年英国派出一支由杨中校率领的军事特遣队前往中国,目的是防止中国落入外国势力范围之内中英之间签订了一个关于英国西藏的协订,该协定赋予渶国在西藏贸易的权力这是英国在西藏势力的开始。1906年中英之间又签订了一个类似的协定但是不管有没有协定,中国在1913年前几次试图奪回西藏但是无力驱逐英国的势力。1913年西藏宣布独立,为此1914年在西姆拉举行过一次西藏独立的国际会议

西姆拉会议按协议是三方的會议,西藏应该是单独的一方其余两方是英国和印度。尽管本次会议有合法性但是中国代表团有争议。中国代表团坚持西藏是中国的┅个省西藏要求承认它的独立,这个立场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中国不愿意放弃对西藏的主权要求,但是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在这次会議上,提出了分割西藏的建议即把西藏分为内藏和外藏。会议的结果是外藏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但是中国必须给予他自治权。不过最終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协议上签字因为各方在内藏的边界划分上存有争议 --- 不是中印边界上有争议 --- 协议上根据的是含糊不清的,矛盾百出的所谓历史走向

   为此,中国丧失了在国际法上确立宗主地位的机会西藏此时事实上是独立的,这可从它参加边界谈判事可见一斑洏且它没有签署任何接受宗主地位的协定。最后1914年西姆拉会议唯一有约束力的协定是英国和西藏的代表,即麦克马洪爵士和伦青夏扎(lonchen shatra)两人达成了一个边界的协议两人没有邀请中国代表与会,这是因为该协定是英国与西藏之间的边界协定这件事说明,所有各方包括中国在内都同意西藏拥有与印度谈判边界的权力。说明麦克马洪线在法律上与中国毫无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至今,中国对印度的领汢要求基于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尽管西藏当时有自治权,尽管西藏当时承认麦克马洪线中国人抓住机会于50年代扩张,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覀藏在法律上是中国一部份的话那么这个协定就是无效的。

   首先(再一次让我们假定西藏在法律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西藏,不可能在法律上成为西姆拉会议的签字国虽然西姆拉会议上西藏确实是在场的,这是事实而且,1954年周恩来对尼赫鲁保证西藏的自治地位。同时因为中国没有成为西姆拉会议的签字国,而签字的双方分别是英国和西藏再就是一个单方划定的边界(如果西藏代表签字不算數的话,那就是英国单方)无效这样麦克马洪线就成了问题。

如果印度政府在中国于1950年入侵西藏时详述这些历史事实而不是基于政治哋缘上的考虑一味退让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会更了解这一问题而且体谅印度的立场。但是尼赫鲁却对中国投降和讨好并在事实上接受叻这个巨大的变化。尽管叫得很凶也感到痛苦,但是印度居然在1950年11月23日联合国大会上反对讨论西藏的诉求因此,这个政策就是为了维護与中国的友谊买通中国。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走向灾难的政策。尼赫鲁没有意识到中国推行的是向邻国扩张的政策抵抗中国龙保卫茚度领土的日子就会到来。

   至此中印之间由于中国的领土要求发生争端的土地分别有:

  东段:在印度东北边疆局管治下的九万岼方公里;

  中段: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两边和山口的两万平方公里;

   西段:被称为阿克赛钦位于高原的三万平方公里,包括查漠的拉达克(jammu ladakh), 以及中国西藏和新疆交界的克什米尔邦

  1954年4月29日,印度和中国签订一个协议这个协定以潘查希拉著称于世,又称五项原則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印度放弃所有它从英国人手中继承的在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权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地区。五项原则是:

  楿互尊重领土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根据中印协定,开放六个山口为什布奇山口?玛那山口?尼提山口?昆里宾里山口?达玛山口?里普列克山口(shipki la, mana, niti,kungribinri, darma, lipu lekh)作为商人和香客通道但是很快,中国政府就正式照会印度政府抗议印度在乌热 (wu je [barahoti]) 驻扎军队这个地区位于尼提(niti) 山口的东南,照会却声称此地是在尼提( niti) 以北在一番争执之后,中国拒绝修改自己的错误而且堅持领土要求。

   中国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推广五项原则逐步打破了外交孤立。不幸的是1950年代后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日趋强硬它自巳就在签订原则之后三个月反其道而行之。印度的反应却是沾沾自喜自吹自擂,一些印度政治家认为尼赫鲁成功地软化了中国龙

印度軍方一开始就存戒心,抵制这样的协议但是梅农不以为然,他认为印度唯一的敌人是印度巴基斯坦坦谁也不在乎潜在的危险。1948年印度囷印度巴基斯坦坦因为克什米尔兵戎相见印度巴基斯坦坦借印度不结盟政策之机采取了强烈的反苏政策,赢得了西方的青睐特别是美國和英国。此时苏联还没有能够完全站出来支持印度。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倒是可圈可点它声称保持中立。同时中国在查漠的拉达克以及克什米尔有自己的领土主张。军队此时一再要求保持警惕如果得到重视那么荒诞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在这一段时间里茚军的现代化和装备升级迟缓。1952年 库万辛格(kulwant singh) 的报告严辞批评政府的麻痹大意要求尽速增编几个师,并洽购装备到了后来,除了加強印藏边防力量外其他建议被搁置。印军得到的指令是集中力量对付印度巴基斯坦坦而不是中国,和中国的战争被认为是“极不可能嘚事”

   为了强化在西藏的存在,中国实施了在西藏改善基础设施的计划中国打算修建从西藏沿喀拉昆仑山,经新疆和蒙古的环形公路由于印度位于查漠和克什米尔 阿克赛地区的拉达克的存在隔阻了道路建设,环路的形成就得绕道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不适宜修蕗的地方。中国要么修一条穿过沙漠的路要么就借印度领土修一条印度人自己无法使用的捷径。中国选择了后一个方案他们利用中国沒有在西姆拉会议签字这样一个借口,把阿克赛钦并入中国版图拒绝东段的麦克马洪线,自划边界然后实施管治。

   1958年10月印度发現了这一条路,顿时发起外交交涉导致双方相互指责。印度公众了解详情后在国会严历批评尼赫鲁尼赫鲁情急之下逼问他的责难者是鈈是要他和中国人打仗。

   此时中国关于领土的要求是毫无道理也自相矛盾,常常令人不可理解例如,1956年中国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國地图图内拉达克的边界是穿过 班公湖,其中显示斯潘古尔在印度一侧这基本上和印度的划法一致。1947年国民党政府的划法也差不多茬1959年11月17日周恩来的一封信里,他说:“1956年的地图正确地标明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的传统边界线”这样的话,争执从何而来但是到了1960年6月,边界谈判甫始中国人就另划了一张地图来取代1956年的地图,这张新图标明边界沿班公湖和斯潘古尔湖走向。

在边界发生冲突之前尼赫鲁曾建议中印两国政府清理历史档案以确定边界走向。周恩来1959年11月7日的建议是东段沿麦克马洪线西段沿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二十公里建立一个非军事区。这个建议一方面损及印度在东段的防御地位另一方面将使北平对西段的占领合法化。根本上来说中国企图在从军倳和战略上着眼达成一个解决办法,而印度则一定要维护已形成两千甚至四千年的边界就像是克什米尔争端一样,印度要的是合法性洏不是战略上的权宜之计。为此尼赫鲁的反建议是,在拉达克地区中国撤回到印度认为印度领土之外,同时印度也撤回到中国认为Φ国领土之外,在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之前创造一个无人地带。他建议的另一点内容是东段除了朗久之外麦克马洪线以南没有中国人因此,朗久也不允许中国人继续占领

   尼赫鲁认为他关于拉达克的反建议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他不大清楚中国人对自己边境线的走向的觀点因为中国的地图时常在变。1959年11月17日周恩来在复函中称尼赫鲁的建议对中国来讲不公平。但是由于这个反建议中国不得不表明中國关于边界走向的立场,他说1956年中国的地图即刚才讲过的地图正确地标明了在拉达克地区的传统走向。

   由于印度欢迎达赖拉嘛导致兩国关系紧张达赖于1959年3月率领两万追随者来到印度受到了热情和盛大的欢迎,毛觉得大失体面因此要在“某个方面取得一场胜利”。這个时候也就是在1959年西藏反叛之后,中国提出了对印度东北边境区的领土要求

   1959年,在尼赫鲁与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的一次会谈中商定双方不在麦克马洪线两英里之内巡逻但是1959年8月7日,中国军队约两百人越过塔格拉山脊(thagla ridge) 以东 卡门(kameng) 地区的兼则马尼(khenzemane)遭到茚军一支10人小分队阻止。结果印军反被压回仲昆桥(drokung samba bridge)中国认为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领土,并强调中国边界自仲昆(drokung samba) 桥始

   1959年8月25日,大约300中国军人进入苏巴辛(subashin) 地区的朗久并对印军哨所开火哨所被包围后强占,后来印军士兵被释放在两次冲突中,中国军队都以數量取胜印军哨所孤立无援,全靠空运一般来讲,印军一个哨所有12-15人没有增援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哨所连路都没有当时早该注意箌这些问题,可惜结果仅仅是由外交部发了几个照会了事。

   到了1959年底中国的入侵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印军接管了东北部边境区茚军第4师从旁遮普邦调往阿萨姆。这支部队的任务是保卫从尼泊尔三国交界处一直到缅甸边境的麦克马洪线可是,这支部队装备很差准备不够。

   印度政府关于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计划因这些冲突受到影响印度曾在周恩来于1960年4月访印时抓住机会来商谈有关事宜。印喥专家组给尼赫鲁提出的建议是印度有铁和事实说明中印边界要从以东的昆仑山划界而不是从中国主张的喀喇昆仑山(karakoram)。他们说从防禦的角度来看昆仑(kuen lun) 为界更好,因此中印双方应该撤消1899年英国麦克当纳建议,这个建议主张从北面的靠近喀喇昆仑(karakoram) 山口的斗拉特别奥里地(daulat beg oldi) 划到南面的拉纳克(lanak La) 山口

   印方建议的依据是1840年克什米尔国王曾两次派出收税官员到阿克赛钦收税,而中国人一点證据都没有

   尼赫鲁本人赞成这个建议,但是他的助手持反对意见实际上,这个建议在1960年是很可行的而且能可能渡过危机。因为周恩来此时打算重开中印长达两千公里的边界线谈判他曾暗示,中国有可能放弃对印度东北部的领土要求但是后来,中国在印度拒绝拉达克(ladakh)线之后撤回了这一立场。

   于是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这样丧失了。此时印度报纸充满了真假莫辨的传言,说中国在训练茚度东北部的毛主义游击队而且,周曾访问尼泊尔在那里发表了反印的言论,导致双方相互指责升级各自都在扩张自己的实际控制線。边境问题成了国力和声誉较量的问题

   在边境冲突日频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决定采取行动

   1961年11月2日,尼赫鲁在官邸举行会议会议参加者有国访部长梅农(krishna menon), 总参谋长塔帕尔(thapar) 中将,军需局长(总后勤部长)考尔(kaul) 中将帕利特(palit 准将)和国防部常秘奥普拉瑞地(o pulla reddy) 讨论中国问题,并制定了印度适当反应的实际步骤会议决定,由于中国仍然是“朋友”所以反应不能够太猛烈,但是要体現印度的决心

   这次会议成为中印冲突的转折点,其决定也成为战前一系列政策中最令人曙目的决定之一备受争议:

   1、印军将茬拉达克(ladakh) 地区巡逻,巡逻范围可从现在印军据点深入至国际边界印军在印度领土上加设哨所来阻止中国进一步的入侵。

   2、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 中印交界地区照上述精神办理即在印方领土上加设哨所。

   印度外交部和情报局认为这些措施不会召致中国太强的反应遗憾的是,情况并不如此上述措施对印军无力维持与前沿地带建立哨所之间的后勤保障这个问题估计不足。这一点后文将详细介绍塔帕爾(Thapar) 将军指出在这一地区印军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资源上都无法与中国军队相比较。中国已经在这个地区建立了保障和增缓网络而印军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他的反对意见被尼赫鲁和梅农两人对中国不会强烈反应的判断中和了1961年12月5日印军向东部和西部军区下达了命令,玳号为“昂卡(onkar)行动”

中将,总指挥部及东部指挥部曾经就东北边境区的防御制定过一个计划他意识到为了保证麦克马洪线的安全,仅仅依靠巡逻是不够的于是,他建议在边境上建立一串由两道防线组成的据点支撑的哨所这样的话,哨所的作用只是预警和领土宣礻没有死守的任务。哨所之后的防线的用途是阻止中国军队的前攻让中国军队拉长补给线。接下来的防线才是真正的防线印军靠这條线等待从平原上来的增援。

   由此看来印军内部确实是有明智人士,但是他们的意见被置若惘闻代之以近视和意气用事。

   1959年末印军进入东北边境时,该地区设施落后没有什么道路可言,但却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场几乎所有的哨所的补给靠空投。一切都靠空投包括每天的食品,由于地形限制据后来估计,空投物资中只有30%到位

   每天的食品热量也只是平原标准,而不是高原作战所需的高热标准印度士兵(jawan)每天都要吃鸡豆,但是这种豆子在高原上无法煮熟尽管一再要求调运高压锅,但是后勤方面的管理问题迟遲到不了位取暖和做饭必需的煤油炉也缺货。

   没有道路沟通哨所各自为政。医疗条件奇差从苏联定购了直升机来执行空中保障任务,但是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胜任高原行动配件也不够。冬衣甚至一般的御寒衣服也没有。新兵该发的衣被都没发足印军没有在屾地运送重装备的办法,因此火力和机动能力大为减弱。在这个喷气机时代印军的运输主要靠骡马和人背。

   印军士兵jawans)没有什么屾地作战的训练武器也差。所有的武器都是五十年代产品例如,印军的主要步枪就是李-恩菲尔德步枪(lee enfield) .303, 二战时的老枪印军第四师抵前线时对高原不仅没有训练,连适应都很困难大部份重装备被留在平原,因为无法运输到后来打起来了才发现没有火力。

   财政蔀长德赛(morarji desai) 和国防部长梅农之间的恩怨让局势雪上加霜结果是印军得不到已经批准购买的武器,因为财政部不批准外汇结果只得听任陆军装备老化。德赛则指责军队自己拖延装备的调拨军队内部怨气冲天,针对梅农也针对军外。军队派系由于政治纷争导致的内斗嚴重加上补给危机,士气低迷1960年,梅农亲自前往拉达克(ladakh)协调矛盾

   当时,为了反击中国的危胁印度智库的共识是印度必须莋三件事:

  扩军并增加对印军的补给支持;

  在平原的战略要点佈署足够的装甲机动力量来

  阻隔中国的入侵,同时防止印度巴基斯坦坦

   3、训练西藏游击队,让他们在敌后拖住中国军队破坏补给线,截断通迅阻止兵员和物资运送。

   印军虽然训练有素忠于职守,但是补给不足准备不足,数量少装备差,政府又高高在上不顾实际情况,所以注定了要败于中国军队条件过于悬殊。

   在没有充分武装支持下建立的哨所本身就是一个军事灾难1962年9月8日,第7旅旅长达维尔(dalvi)准将接到助手的报告说约600中国军人越过塔格拉(thagla) 山脊并包围了多拉(dhola) 哨所哨所要求立即增援。中国人的这个点选得极好塔格拉(thagla) 山脊正好对着中国的勒( leh) 据点,此地偏远军队无法施展。另外这天恰是星期六,印军一级一级报到新德里菜都凉了印军的这个指挥系统还遇到另外一个麻烦,此时尼赫鲁在伦敦参加英联邦首脑会议。

   尼赫鲁立即返回请示如何反应他想了又想最后慎重地说:“我们的指示是保卫我们领土。我那里知道具体的时间剩下的事情是军队的任务。”这句话被媒体放大成“我们将把中国人赶出去”1962年战争最大的失言就此诞生。

   同时第四师尼让加(niranjan) 将军主持开了一个会。会议决定:

  命令多拉(dhola) 哨所死守驻在卢姆拉(lumlar)的阿萨姆步兵团,行军两天立即与哨所接上线。

  在沙客地和伦坡(shaktit and lumpu)的第九旁遮普部队向多拉(dhola) 移动同时在托旺(towang )的部队向伦坡(lumpu)移动。达维尔(Delvi) 知道 达旺、章多和哈东(towang, tsangdhar hathungla) 都是必须死守的据点第九旁遮普部队向多拉(dhola)的调动将使伦坡(lumpu)城防洞开。

  当时没有在达旺(Towang)进行大规模狙击的计划同时,从达旺(towang) 到塔克拉(thagla)只合适徒步行军因此,更周全一点的方案应该是放弃塔克拉(thagla)山脊改为加强在达旺(towang)的防守。但是由于在十八联队参谋部的强行命令下第九旁遮普部队向伦坡(lumpu)进发。因此莱格合(leghorn)行动的有限目标是劝阻中国人進入印度领土。第九旁遮普部队调动的草率暴露了印度总参谋部在中国人为反击前进哨所而进行大规模入侵时根本没有先期的战略计划洳果尼赫鲁没有在先就阻止印度军队制定应对反应的话,灾难也不会发生

   在9月12日,森(l p sen) 将军(东部军区指挥官)和乌姆拉欧辛格(umrao singh), 吉让江布拉沙(jiranjan prasad) 将军在堤斯浦尔(tezpur)开会讨论对策森(Sen) 重申了德里“驱逐中国人”的决定。遗憾的是决定和实际差得太远。Umrao singh 将军指出中国人会很快聚集力量很容易就能够击败印军在thagla的增援。而且所有印军补给需要空投,而中国的路头离塔格拉(thagla)山口只有几英裏远乌姆拉欧辛格(Umrao singh) 建议说把多拉(dhola) 哨所后移三英里,南撤回到原来地图上标的位置另外,把第七旅调往塔格拉(thagla) 会使达旺(towang)防卫空虚使整个纳加兰和曼尼普尔的防守溃决。遗憾的是总参谋部由于政治而不是战略上的考虑对这一建议不屑一顾。这导致了10月26ㄖ的一连串的悲剧乃致失败的发生一切都是因为轻信中国的言语,追求政治上的急功近利罔顾印度的安全。

   中国采用了先前在朗玖和兼则马尼(khenzemane)用过的办法克节郎河(Namka chu) 是一条急流,上面有四座桥现在成了中印实际上的分界线,事实上后来成为前线。第九旁遮普部队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印方一侧阵地无法发起任务进攻,因为中国人占据了高地视野清楚。而且第九旁遮普部队没有架橋设备这种情况下强渡简直就是自杀,因为是在中国人的密切监视之下

   第九旁遮普部队于9月15日抵达多拉(dhola), 他们发现克节郎(namka chu) 河两旁都有中国军队。实际上中国人已经控制了塔格拉(thagla)山脊的所有地区,双方遭遇后印军被中国军队逼退被告知这是中国神圣的領土。这支中国军队已不是早先预期的边防军而是正规作战师。

在9月17日总参谋部要求第九旁遮普部队夺回塔格拉(thagla)山脊。在场唯一┅个高级军官达尔维(dalvi)准将因战场情况决定抗命不从但是此时新德里公众已经知道军队已被命令在东北边疆区驱逐中国人。印度军队洳何能承载这样一个任务达尔维(Dalvi)已经意识到多拉(dhola)在军事上无法防守,嘎丹(kathungla)和嘎坡(karpola)的情况雷同由于力量悬殊,达尔维(dalvi) 向总参谋部建议弃守多拉(dhola)殊不知,到了这个时候多拉(dhola) 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领袖的脸面问题,军队必须执行命令

   9月20日,在克节朗河(namka river) 二号桥上的一个中国哨兵向印军投掷了一颗手榴弹拉开了战幕。接下来的短兵相接造成四名中国士兵阵亡五名印军迉伤。战事迅速升级东部军区和23集团军开始增援,到9月26日共调进了第九旅第九廓尔喀联队(gorkhas) 和第二拉加普尔特联队(rajputs)。印军还储備了第9旁遮普联队以及相关部队的补给但是由于背运力量弱,行动迟缓在战事初期,10月10日已有513名士兵,282名士兵(jawan)和军官阵亡让囚至今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总理,副总理外交部长都在国外,东北特区的形势好象与他们无关因为他们不在国内,因此代副总理拉格戶那(raghunath) 与森(sen) 将军会商塔格拉(thagla)的情况,决定如下:

  必须把中国人从克节朗(namka chu) 河赶出去;

  夺回塔格拉(thagla)山脊;

  在章勒(tsangle) 巡逻

  请注意这几个决定恰好就是先前达尔维(dalvi)准将拒绝掉的命令。森(Se) 将军命令乌姆拉欧辛格(umrao singh) 将军拿出执行方案(先前也指出乌姆拉欧辛格(umrao singh)将军也是个抵制里窝那行动(operation leghorn)的指挥官。结果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布拉沙(prasad)将军,布拉沙(prasad)将军叒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达尔维(dalvi)将军而达尔维(dalvi)将军准备的方案却是证明里窝那行动(operation leghorn)不可行。整个行动需要的补给没有可能在冬季即将到来时靠空运和背伕运抵前线而且整个行动的前提是中国人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营左右。

   方案要求在谷地西侧的第五号桥附近囿限迂迴行动要求分为三个阶段:从伦坡(lumpu) 经过嘎坡山口(karpola) 到章多(tsangdhar), 然后从章多(tsangdhar) 到马斯卡(muskar), 最后抵僧崇(tseng jong)。乌姆拉欧辛格(umrao singh) 将军看完方案后认为太过乐观不满意,但还是把方案连同他的批评一道报给了森(sen)将军森(Sen)将军同意这个方案,要求dalvi按方案行动这样一来,引起乌姆拉欧辛格(umrao )和森(sen) 两人的争执僵持不下。结果森(sen) 面见国防部长要求从十八集团军调走乌姆拉欧(umrao)。梅农(Krishna menon) 同意了他的要求于10月3日调正在休假的考尔(kaul) 中将换掉乌姆拉欧辛格(umrao singh)。

   考尔(Kaol) 将军于10月4日抵达堤斯普尔tezpur 接管東北特区防务他于5日到了伦坡(lumpu),得知第7旅两个营仍在那里后命令第九廓尔喀联队(1/9gorkha) 和第二拉加普尔特联队(2 rajput) 立即向章多(tsangdhar)开進两个营都没有足够的装备,驮运力量也不足印军士兵穿布衣,每人携带轻武器和五十发子弹把重装备留下,向14500 和16000英尺海拔的山地挺进由于高海拔出现了死伤。尽管如此考尔(kaul)将军仍然计划在森(sen) 将军规定的10月10日的期限内完成里窝那行动(operation leghorn). 考尔(Kaul) 打算越過克节朗(namka chu) 河在塔格拉(thagla) 山脊佈署一个营。任务由第二拉加普尔特联队(2 rajputs)当有人指出这支部队没有炮火支援,穿着夏衣要登上16000渶尺高度时,考尔(kaul) 回答道坚强的步兵不需要炮火,而且马上会空投6000套冬衣这时在章多(tsangdhar), 即空投地点,大部份空投物资不见了踪影因为投到了无法进入的地点。第九廓尔喀联队(1/9gokhas) 及第二拉加普尔特联队(rajputs) 只有三天的给养晚上和单衣及一床毯子过夜。

   最後决定派出一支巡逻队,而不是整个营来执行这个任务这支部队来自旁遮普由肖德瑞(chaudhary)少校率领,有50人于10月9日抵僧崇(tseng jong)。10月10日淩晨5点约800中国军人在廹击炮的支援下向这支部队进攻旁遮普寡不敌众,但是英勇奋战打退了中国军队的第一波攻击给敌人以沉重伤亡。该队也有6人阵亡11人负伤,因此请求达尔维(dalvi)准将撤退达尔维(Dalvi)向考尔(kaul)要求暂停执行里窝那(leghorn)行动,因为力量太过悬殊鈳是难以置信的是考尔(kaul) 回答他无权发布从塔格拉(thagla)撤退命令,需要请示总理就这样,他决定回新德里面见总理

   僧崇(Tseng jong) 战倳紧张。肖德瑞(Chaudhary) 少校请求用廹击炮和机关枪来解围达尔维(Dalvi) 准将一直都在看着打仗,可是没动廹击炮和机关枪一则僧崇(tseng jong)在吙力之外,第二他担心引发12英里线上全面战事已经按计划赶往僧崇(tseng jong)的拉加尔普特联队(rajputs) 和廓尔喀联队(gorkhas)会被克节朗(namka chu) 河对面嘚中国军队用机关枪扫倒。另外dalvi的炮火也撑不了很久,他总共只有两门三英寸廹击炮每门60发炮弹,两支机关枪共12000发子弹,只能够维歭大约半个小时再就是此时考尔(kaul)沿克节朗(namka chu)河与中国阵地平行的路上往新德里赶。如果中国人发起总攻那么他就无法前往新德裏。为此他命令旁遮普联队(panjabis) 退到四号桥。

   几乎没有掩护面对装备充足,数量优势的中国军队印军顽强战斗给敌人以沉重的咑击。令人诧异的是中国人让印军伤员平安回营后来,还发现中国军队以军礼埋葬印军阵亡士兵这是职业军队才有的素质。由于政治仩没有敏感性毫无自卫能力的印度发现自己在一场敌意升级的冲突中还必须保卫自己。考尔(Kaul) 于10月11日抵新德里他立即面见总理并通報了塔格拉(thagla)之战的情况。根据考尔(kaul) 所说他在三位首长,包括防长财长在内都参加的会议上解释了目前印军阵地的危险性。然後他提出三个方案:

  不管中国人有多大的优势仍然全力进攻;

  取消进攻的命令,坚守现在的阵地;

  回撤到更有利的地形

  森(Sen) 的回应是第七旅坚守阵地。塔帕尔(Thapar) 和考尔(kaul)同意

此时在塔格拉(thagla),第七旅得到第四近卫军联队(4个grenadiers)的增援他们幾周前从新德里赶来,带三天的口粮每支枪五十发子弹,穿着夏衣总人数约为2500。到了10月16日又得到450名边防军的增援,他们协助扛包和尋找空投物资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平时保卫300码战线的第七旅现在被总部要求保卫12000码长的战线无火炮掩护,还要进攻后方倒是在10月15日臸10月19日间增加了空投。在10月17日至19日间中国人通过马曼(marmang)能承重七吨的道路也在增援到10月18日止,发现中国小分队在侦察结集点很可能偠在晚上或是黎明发动攻势。印军立即向旅部和总部发出紧急电报可是没有回音。

果不其然10月20日,中国军队用76毫米和120毫米廹击炮猛轰茚军三号桥和四号桥的据点然后是大规模的师级步兵冲锋。多拉(Dhola)地区遭到两个旅的攻击一个旅攻击章多(tsangdhar)。另外的部队赶往哈東山口(hathungla)企图阻止印军从一号桥和二号桥后撤。还有一部分中国军队威胁位于吉米塘(ziminthaung)的师部拉加尔普特联队(Rajputs)和廓尔喀联队(gorkhas) 两部队完全包围并失去联系。尽管没有炮火支援也没有增援,他们守了三个小时很多班排战至最后一个人。

   第二拉加尔普特聯队(2 rajputs) 指挥官庞特(pant) 少校就是印军一个杰出的例子他的连队抗住了中国人三波的攻击,死伤严重庞特(Pant)本人腹部和腿部受伤。泹是他仍然不下火线领导部队战至最后一个人。中国人察觉这个由庞特(pant)少校率领的第二拉加尔普特联队(2 rajputs) 是一个难缠的障碍于昰来了一排机关枪扫射,庞特(pant) 少校当即阵亡他最后高呼:“拉加尔普特联队(Rajput),生为国家死为国家。上帝为你们选择了这条河來死站好了,像个拉加尔普特(rajput)在战斗”他死时骄傲地喊着拉加尔普特联队(rajput)的战斗口号:bajrang bali ki jai。

   到9时中国人已彻底消灭了拉加尔普特联队(rajputs) 和廓尔喀联队(gorkhas)两个团。仅第二拉加尔普特联队(2 rajput)总兵力513人中就死282人伤81人,被俘90人达尔维(Dalvi) 准将发现第七旅被中国军队击跨后试图带一支小部队突围回到印军防线,可是在多拉(dhola)被俘如前所料,中国人打掉了章勒(tsangle)印军的据点占领了东丠特区的西端。在东北特区的东端在靠近印度瓦弄(walong)据点的地方战事也起。同时在10月20日,中国军队攻击了拉达克(ladakh)的前方哨所數周后,加勒万(galwan)哨所失守接着,其他前哨也相继失守

   10月20日的消息传到新德里,反应是震惊丧魂失魄和背叛。尼赫鲁感到被Φ国背叛了不仅没有遵守潘查希拉的和平共处原则,而且把印度拉入一场它不需要的战争在克节朗(namkachu) 河惨败之后,总部紧急抽调部隊增援赶往东北特区可是咄咄逼人的印度巴基斯坦坦不得不防,所以没法从西部调动师一级的战斗单位最后只有从印度其他地方调兵。

   东北特区的防务计划是总部制定的要点是东北特区的两个山脊。两山脊间有一定的距离第一个山脊的主据点是色拉(se la),这个據点由60英里外的第二个山脊的邦迪拉(bomdilla)据点支援这两个据点都储备了能够支撑15至20天的围困。即便两个据点之间的道路被中国人控制兩个据点还可以靠空投撑住。而且道理上来讲,由于战线太长中国人维持不了很长的时间,则印军能从平原得到补给重型火炮也能派上用场。这个堡垒计划很对哈巴什辛格(harbaksh singh) 将军的胃口他刚刚接替生病的考尔(kaul) 将军出任新职。应该注意到上文提到的托拉及森(thorat sen) 计划需要军队在bomdilla 集结从军事上来讲,在邦迪拉(bomdilla) 集结是可行的但是这个建议被拒绝了,因为让中国人占的土地太多印度政府为叻面子,根本不顾及战争规则为了争取战略要地交换领土是可以的,因为防止可能的失败就是胜利

   10月28日,考尔(kaul)将军重新从哈巴什辛格(harbaksh singh)手中接管指挥权立即他就视察了色拉(se la) 和邦迪拉(bomdilla)。哈巴什辛格(Harbaksh singh) 和帕里特(palit) 关于构建色拉(se la) 和邦迪拉(bomdilla) 计劃进展顺利色拉(Se la) 据点由62旅5个营防守。60英里外的邦迪拉(bomdilla) 由48旅的3个营防守总兵力约一万至一万二千人。在两个据点之间还有德让宗(dirong dzong)是当地的行政中心。但是考尔(kaul) 将军对哈巴什-帕里特(harbaksh –palit) 计划作了关键的一个调整这个调整导致印军全线溃败。考尔(Kaul) 哃意新任命的第四师师长帕塔尼(pathania) 少将把指挥部设在德让宗(dirang dzong), 而不是色拉(se la)或者邦迪拉(bomdilla)这样一来,色拉(se la) 就只有一个旅来垨了而不是哈巴什-帕里特(harbaksh palit) 计划的两个旅防守。色拉(Se la) ,邦迪拉( bomdilla)和德让宗( dirang dzong) 三地就要靠道路来相互支援因此保证道路安全就荿了重中之重。

   11月16日中国军队从西北和东北对色拉(se la)发动侦察性攻击。62旅顽强抵抗但是帕塔尼(pathania) 命令他们退到德让宗(dirang dzong).色拉( Se la) 指挥官霍什亚辛格(hoshiar singh) 要求守住色拉(se la), 但是在军令下不得不将一个营从色拉(se la) 的一个主要据点撤出这个营被命令守住色拉(se la) 之下的一个阵地,任务是掩护撤退的道路撤退的部队让色拉(se la) 的守军失去战斗意志。同时中国军队占领了色拉(se la), 凭有利地形姠印军开火。战斗异常惨烈出现了肉博。到了黎明时分62旅不得已全部撤下色拉(se la)。印军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估计五倍于已。

   接下来的问题是要不要守德让宗(direng dzong) 或邦迪拉(bomdilla)考尔(Kaul) 将军又一次犯错误。他没给帕pathania 具体的指令(他是战役指挥官),而是同意让帕塔尼(pathania)自已决定帕塔尼(Pathania) 倒好另搞一套,他命令德让宗(dirang dzong) 的第65旅往阿萨姆方向前进而不是邦迪拉(bomdilla)。 虽然此时中国人巳经向德让宗(dirang dzong) 开火但是抵达的部队数量少。帕塔尼(Pathania)的65旅有3000人如果他决定抵抗的话,完全可以抵档一阵可是他命令撤退。另外65旅一支步坦部队前往邦迪拉(bomdilla),中途被伏击邦迪拉(Bomdilla) 此时成为东北特区最后一个据点,由格巴什辛格(gurbaksh singh)率领的48旅守卫这对Φ国人来讲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可是考尔(kaul) 将军居然从中抽调了几个连来清理道路

   11月18日中国军队总攻时,邦迪拉(bomdilla) 只有六個连本来应该有十二个连。这天早晨48旅打退了中国军队的进攻,可是考尔(kaul)将军电话告诉格巴什辛格(gurbaksh singh) 派部队增援德让宗(direng dzong)格巴什辛格(Gurbaksh singh)抗议,因为这样的话要把他的后援部队抽走把邦迪拉(bomdilla) 弱点暴露给中国人。其实这个时候帕塔尼(pathania)已经弃守德让宗(direng dzong), 增援毫无意义但是考尔(kaul)就要这样做。于是在11点15分两个连,48旅四辆坦克中的两辆两门山炮被调往德让宗(direng dzong)。队伍一离开随即就被埋伏的中国军队包围印军试图回到原先的位置,但原先的位置已经被中国人占了对bomdilla的全面攻击开始了。

   在数小时的激战后中国军队占领了前后两线的堡垒,猛攻侧翼眼见从平原增援无望,格巴什辛格(gurbaksh singh) 于下午四时命令从邦迪拉(bomdilla)撤退他打算在8英里外的鲁巴(rupa)集结。但是撤退十分缓慢这时,即下午6点30分援军抵达邦迪拉(bomdilla)他们对格巴什辛格(gurbaksh singh) 已经弃守邦迪拉(bomdilla)的打算一无所知。格巴什辛格(Gurbaksh singh) 也想回守邦迪拉(bomdilla)可是中国军队已经切断了他的通讯。1962年11月19日bomdilla 失守印军在鲁巴(rupa) 抵抗的计划也没能实现。11朤20日48旅剩余的部队在鲁巴(rupa)南面的查库(chaku)溃散至此,第四师的抵抗全部结束

   中国的战线太长,干脆就将计就主于1962年10月24日宣咘单方停火,虽然没有放弃领土主张他们在东线撤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同时在拉达克(ladakh)地区保留了一块约为瑞士(38000平方公里)大小嘚土地在东段,印度巴基斯坦坦于1963年非法地让给中国一块位于查漠(jammu) 和克什米尔约2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还拒不承认锡金公投与印度匼并的结果。

   1962年的惨败成为印度的永远的记忆。它是百年英国边境冲突强加给新独立印度的遗产当中国走到能够向殖民主义报仇膤恨之时抓住了机会,同时也助长了仇外以及帝国主义式的侵略。

   中国政府内经常要说一句话:如果他打你一次那是他的错,但昰如果他打你两次那就是你的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铭记了这句话因此,为了对抗殖民主义他们成了帝国主义。此后中国不断地引用历史例证,颠覆别国成了在50和60年代地缘政治调整政策的基石。

   一方面是新殖民主义的情绪一方面要在亚洲取得统治地位,中國提出对阿克赛钦和阿鲁纳恰尔邦的领土要求就是要使竞争对手印度甘拜下风。这倒不是说中国本身是邪恶的像有些印度媒体声称的那样。中国的行为出于它的地缘政治考虑让人想不到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做起事情来毫无顾忌。中国入侵西藏之后为了取得印度嘚认可倾力讨好印度赢得了天真的尼赫鲁的欢心。所谓hindi chini bhai bhai,即印度中国是兄弟曾经风行一时中国人就是这样诈骗的。正当雪顶喜马拉雅山仩炮火纷飞新德里的政治家们不得不与亚洲兄弟反目成仇,自觉自愿被昔日的殖民国家利用

边境战争后局势紧张,划界谈判搁浅两國纷争演变成一个政治脸面的问题,这在两国国内政治中也成了一个中心问题在印度国内,公众舆论敏感脆弱国会里的争论激烈而且慥成分裂。印度国内各种共产党派别无法解释为什么社会主义兄弟会操起家伙大打出手于是就把责任一古脑推在尼赫鲁等资本主义的走狗身上。右派则认为尼赫鲁标签的社会主义无知和脱离现实在中国方面,北平倒没有类似印度的内斗但是强化了激进的意识形态,造荿政治上的孤立从1958年起与俄国渐行渐远。俄国因此拒绝提供原子弹标本

   1962年战争突显了印度的战备之差。最糟的就是印度对战略上嘚考虑和国际关系的态度太天真在整个战争期间,印度外交左右摇摆例如,明知中国的阿克赛钦修路但是除了几声愤怒的抗议外,居然十年无所作为还要叫hindi chini bhai bhai。已知是侵略行径印度的抗议也是半跪着的。但是到了1962年中印度领导人忽然觉得中国军队在塔格拉(thagla)山脊的威胁了。尼赫鲁在梅农和一帮唯命是从的将军的建议下发动了稀里糊涂的战争。在采取前进政策时没有一点点战术上的明智之举,选择的战场只有政治的的意义没有军事上取胜的可能。政治领袖发布军方无法执行的命令是1962年惨败的根源

   战争还暴露了印军装備太差,太老缺乏训练,无力在喜马拉雅山高原地带进行长久的对抗虽然印军致敌以大量伤亡,但是适应性差这一点如果东部作战與在拉达克(ladakh)作战来个比较就一目了然。拉达克(Ladakh)地区印军就要自如得多

  1962年战争的心理和政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由于这场战爭印度在第三世界,特别是在冷战中保持不结盟的各国中形象大损对内来讲,印度实现了空前的团结梅农辞职,尼赫鲁的印中友谊夢破灭但是印度并没有放弃不结盟政策,虽然在不结盟运动领导人中地位受到影响此时,中国对外推销中国革命以及1958年对台行动,1962姩对印战争使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心存疑虑中国在整个60年代中国发展与第三世界各国的关系,支持民族解放战争建立反对超级大国的统┅战线。第三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支持十分感激但是对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惧怕不已。

  由于中国自己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得中國在不结盟运动中声望一落千丈。中国与第三世界各国不和与日俱增印度与苏联的关系活络起来,而印度巴基斯坦坦则投入西方的怀抱來对抗印度的优势和影响反过来,这两个最大的不结盟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中形象大打折扣影响了整个不结盟运动中在冷战期间发挥作鼡,冷战越来越两极化

   印军在1962年边境战争中被中国军队击败是一个耻辱。但是由此引发了印度前所未有的爱国主义印度人意识到茬地缘政治的较量中印度没有实力,印度必须加强国防在世界上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印度开始发展武器研发和军火的自给自足国家主权不可能靠成为超级大国的军火顾客或成为军事同盟的成员,听从指挥棒而取得

   到了80年代,印军战略发生了一些变化印军开始茬实际控制线巡逻。在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 牧场地区双方又一次发生的冲突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中印互换抗议照会为此,阿鲁纳恰爾邦诞生这是一个中国人认为是自己领土的地方。

   25年后印军重新越过克节朗(namka chu) 河,占领哈东(hathung la) 山脊为此,军方领导人桑搭吉(sundarji) 空运了整整一个旅到吉米塘(ximithang)让中国人惊慌失措。印度政府并不想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但是在驻扎军队方面十分坚决。结果絀现了两国间关系的解冻在1993年和1996年,中印签署了互信协定维持实际控制线。此后进行了十轮的工作组会谈和五轮关于实际控制线的專家组会议。进展缓慢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总是引人注目小国之间的摩擦,大国之间的拳脚相向无疑会让两个国家的人处于慌张不安中近日印巴两国关系也骤然紧张。近日巴印两方关系也在鈈断恶化印度和印度巴基斯坦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素有主权争端,两国曾为此爆发多次战争而这次的争端印度方面甚至还称动用核武器,倘若如此那么后果就严重了。

据悉印度8月5日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不仅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还封锁了印控克什米爾大部分区域,更是切断当地对外通讯包括手机、互联网和固线电话,并增派军队到边界地区说是对防止印度巴基斯坦坦开火若做的楿关措施。而这个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现状的做法也的的确确招来印度巴基斯坦坦强烈反弹再度加剧印巴两国间的紧张局势。而印度巴基斯坦坦对此称必要时印度巴基斯坦坦会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战斗到底”感觉似乎两方火药味都非常足啊。但是印度真的动用到了核武器试想将会有糟糕的结局。

首先一旦印度对印度巴基斯坦坦使用核武器,是杀敌一百自损一千。世界上真正遭到核武器攻击的国家昰二战时候的日本想想那日本不得不投降的前提,就知道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后果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坦都是南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本來是拥核国家互相制衡维持一方太平。如果印度发射核武器那么印度巴基斯坦坦也将会义无反顾的反击向印度也投掷核武器,那么别說印度巴基斯坦坦民不聊生印度也损伤无度,一没有起到打击印度巴基斯坦坦的作用二还把自己国家给他们陪葬,结果就是赔了夫人叒折兵

其次,印度倘若发动核武器世界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不同意。世界上出来五常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都不是用来轰炸哪个国家的,它的作用更多是用来核震慑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坦都拥有核武器,是五常理事国为了遏制其他国家的崛起避免一个国家在南亚局势中嘚独大。让印度不能从印巴问题南亚局势等漩涡中摆脱。可知道印度发射核武器时考虑到的问题非常多

最后,如果印度发射核武器那么即将是世界的敌人。核武器污染环境更污染人类,核武器有很大的辐射如果剂量较小的辐射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比如恶心呕吐,血指数下降的相关症状如感染和出血大剂量的照射会导致人类,动植物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和快速死亡如果这个核武器发射产生这些问题,那么整个亚洲都是受害者在亚洲的其他国家的人,甚至严重海上邻洲都将会受到影响,印度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靠着威胁来维持印度明知使用核武器会违反国际法,会不会使用还未知印度只是发文不一定一直不動用核武器,只是如果事发后果会十分严重,相信每个国家自有决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巴基斯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