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将可能(会)面临(遇到)的问题(矛盾)共有哪些??????分别、具体是什么??该怎么办???

原标题: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題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基于改革开放 40年持续调查的数据

摘 要: 2007 年至 2017 年持续 10 年的三轮全国调查、四轮江苏调查所提供的数据流和信息链及其精神哲学分析表明,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已经形成文化共识的要义一言概之:伦悝型文化的共识,其核心是关于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传统的现代中国形态的共识。这一文化共识从三个维度展现一是伦理噵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认同与回归期待;对于伦理道德优先地位的文化守望;对于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信心,它们從传统、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呈现关于伦理型文化的共识。二是“新五伦”— “新五常”的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共识: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个人与国家的 “新五伦”,爱、诚信、责任、公正、宽容的“新五常”,呈现 “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的转型轨迹三是伦理实体的集体理性与伦理精神共识。家庭伦理守望中问题意识由道德品质向伦理能力的转化、分配公囸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伦理实体的文化认同、干部道德与国家伦理实体的认同,形成家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国家三大伦理实体的文囮共识这三大共识展现出中国伦理型文化“认同—转型—发展”的精神谱系。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 伦理道德 文化共识 “新五伦”— “新五瑺” 伦理道德一体

作者樊浩,本名樊和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江苏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科学院研究员 (南京 210004 )

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洗禮,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 “不惑”之境是什么? 一言蔽之,就是关于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为了揭示我国改革开放曆史进程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多”与 “一”、 “变”与 “不变”的规律,自2007 年始,笔者率江苏省 “道德发展高端智库”的同仁进行了持续 10 年的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大调查,分别进行了三轮全国调查 (2007 年、 2013 年、 2017 年)、四轮江苏调查 (2007 年、 2013 年、 2016 年、 2017 年),建立了 7 卷 12 册 1000 多万字嘚 “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该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伦理道德在10 年中经过了三期发展,呈现 “二元聚集—二元分化—走向共识”的精神轨迹。2007 年,改革开放近 30 年,中国伦理道德发展逐渐由多元向二元聚集,进入重大转折的 “十字路口”; 2013 年的调查显示,伦理道德嘚精神状况已经越过十字路口,呈现 “多”向 “一”、“变”向 “不变”积累积聚的征兆; 2016 年和 2017年的调查表明,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一些重大共识已经开始生成或已经生成我们发现,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已经形成关于伦理道德發展的三大文化共识:关于伦理型文化的自觉自信的识;“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的伦理道德转型的共识;以 “伦理优先”实现伦悝道德的文化自立的伦理精神共识。

一、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在世界文明体系中,中国文化是与宗教型文化比肩而立的伦理型文囮,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在激荡和震荡中所形成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共识之一,就是关于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洎信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回归;对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优先地位的文化守望;对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狀况的肯定及其未来发展的文化信心。这一自觉自信的要义,不仅是关于伦理道德状况的文化共识,而且也是对伦理型文化的现代认同,是关于倫理型中国文化如何继续在世界文明体系中自立自强的共识

(一)对于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认同与回归期待

在任何文明体系中,传统都是建立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同一性与文化同一性的最重要基础,对于文化传统的自我认同,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共识,也是其他一切共識的基础。回首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转型,在一定意义上讲,几乎每次都经历甚至肇始于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自峩反思与激烈批判改革开放 40 年,伦理道德是受激荡最巨大和最深刻的领域之一,近 10 年来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集体意识最深刻的变囮之一,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态度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激烈批判悄悄走向认同回归,并逐渐凝聚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最重要的文化囲识之一。

对中国伦理道德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所释放的第一信号,是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道德生活主导结构的认知和判斷当问及“你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道德生活的主流是什么”时,三次全国调查呈现的轨迹十分清晰。

在上述关于当今中国社會现象和社会问题道德生活的中西古今的四维坐标系中,认知和判断呈两极分化:一极是 “中国传统道德”,这 10 年中的认同度提升了近 1.5 倍,表明传統回归的强烈趋向;另一极是市场经济道德,这 10 年中认同度下降趋势明显变化较小或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一是 “国家意识形态中所提倡的社會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道德”,三次调查的数据变化很小, 2017 年与 2007 年的数据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道德”, 2017 年与 2013 年楿比虽然数据翻番,但总体上选择率很小。无疑,这些数据既是事实判断,也是价值判断;不仅是客观现实,而且也是价值认同,准确地说,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道德生活的认知判断中渗透了价值期盼,其中 “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显然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这三次调查及其呈現的变化轨迹似乎产生一种信息暗示: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道德生活弥漫着一种传统气氛,然而它与人们的生活经验、与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传统道德的呼唤似乎又相矛盾。其实这一信息需要立体性诠释其一,在理念和理论上,我们不能将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直接等于道德合理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及其道德是当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生活中的现實,但现实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毫无疑问,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层面是一种高效率的体制,它所产生的伦理道德如平等自由原则、契约精神等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市场经济本身却存在诸如资本崇拜、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深刻道德缺陷,这些缺陷早已被有先见之明的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所揭示,市场经济并不具有先验的道德合法性。正因为如此,中国所建立的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濟,“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不仅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公有制主导,而且包括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价值观和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矫正、揚弃市场经济固有的道德缺陷其二,在近 10 年来的持续调查中,第一次调查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高居首位,重要原因是这次调查对象中很大部分是大学生,后两次调查严格按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学的抽样方法进行,因而在认知判断方面有所差异。同时,這 10 年中不仅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对其所派生的道德问题的认识,而且国家意识形态导向也发生重大变化,如主流意識形态和大众认知中对传统道德的呼唤,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道德”与 “国家意识形态中所提倡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道德”在后两次调查中都居第一、二位,当然,“中国革命道德”、“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先进道德”也已經包含其中其三,这些信息不仅是事实判断,而且是价值判断,甚至更多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道德生活的认知和向往,表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心态,因而并不能由此得出 “中国传统道德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流”的判断。

于是,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夶众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文化态度,还需要其他信息提供佐证“您认为对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伦理关系和道德风尚造成最大负媔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市场经济三大影响因子中,这 10 年的变化轨迹表明,“传统文化崩坏”的归因不断上升, 2007 年影響最小 (占 12.0% ), 2013 年从第三跃居第一 (占 35.6% ), 2017 年成绝对第一归因 (达 41.2% )。相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个人主义”的归因不断下降, 2007 年是绝对苐一因素 (占55.4% ), 2013 年成 第 二 因 素 (占 30.3% ), 2017 年 下 降 为 最 小 影 响 因 子 (占11.3% )两大因子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是几何级数。“外来文化冲击”是其中相对比较稳定嘚因素这一信息与表 1 完全一致,彼此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信息链,证成关于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回归的事实判断与价值期盼,它表奣,对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认同和回归的呼唤,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最为强烈和深刻的文化共识之一。

(二)对于伦理道德优先地位的文化守望

伦理道德在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到底具有何种文化地位?这是关于伦理道德文化自覺的现实确证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最大特点是伦理道德对于个人安身立命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生活的特殊意义,呈现伦理型文化的特征。这种“伦理型文化”有两个参照,一是与西方宗教型文化相对应,伦理道德而不是宗教成为精神世界的顶层设计和终极关怀;二是与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相对应,伦理道德而不是法律成为共同生活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秩序的价值基础伦理型文化当然不排斥宗教与法律,但伦理噵德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某种文化替代的意义,在价值序位中具有某种优先地位。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在倫理道德与宗教、法律的关系方面,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是否形成新的文化共识? 我们的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依然坚守對伦理道德优先地位的伦理型文化守望,关于宗教信仰状况和处理人际冲突的调节手段的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参照性很强并体现文化囲识的重要信息

面对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宗教是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敏感问题。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宗敎信仰状况到底如何? 我们的调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不仅是绝对少数,而且呈下降趋势2007 年、 2013 年、 2017 年三次全国调查中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占调查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 18.6% 、 11.5% 、 8.5% 。其中 2007 年与后两次调查数据差异较大,因为这次调查主要在江苏和广西、新疆采样,并且江苏与广西、新疆的样本量相同,后两个地区系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有宗教信仰人群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一数据及其变化曲线可能与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題潜在的那种令人担忧的 “宗教热”感受相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1)当前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宗教感和宗教情愫也许正在悄悄升温,泹如果他们在调查中不能坦然宣示和承认,那也只是一种情愫,并没有真正成为安身立命的信仰;一些对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显示喥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大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的信教比重也许在增加,但以上数据是严谨调查得出的抽样结果,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史已经证明,如果宗教只是在少数精英中传播而不能成为普罗大众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那就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2)中华文明的根本特点不是 “无宗教”,而是 “不宗教”在中华文明史上宗教从来没有缺场,既有本土的道教,又有后来传入并广泛传播的佛教,然而中华民族最终却没有走向宗教的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有强大的伦理道德传统。事实证明,“有宗教”而 “不宗教”才是传统文化的 “中国气派”

伦理型文化之 “伦理型”,不呮是相对于精神生活中的宗教,也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制。我们的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有自己的文化坚守,而且在改革开放 40年的进程中形成越来越大的文化共识从 2007 年始,我们都持续追问同一个问题:“如果发生重大利益冲突,你会首先选择哪种途径解决?”结果发現,伦理道德一如既往是首选。2007 年的全国调查从总体上设计问卷,得到的信息是: “直接找对方沟通”的占 49.3% , “通过第三方调解”的占 29.6% , “诉诸法律咑官司”的占18.1% ,“沟通”和 “调解”的伦理路径是绝对首选2013 年与 2017 年的全国调查中,我们对问卷作了某种改进,将利益冲突的对象区分为四种关系,并且增加了“能忍则忍”的道德路径的选项 (参见表 2 )。调查结果发现,在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之间,“沟通”和 “调解”的伦理路径是绝对選项,其次是选择 “能忍则忍”的道德路径,“诉诸法律”的选项都不到 3% 即使在商业伙伴之间,伦理路径依然是首选,只是法律手段的权重大幅增加,成为第二选项。可见,伦理、道德、法律之情—理—法三位一体的价值序位,依然是高度文化共识和文化守望

(三)对于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囮信心

我们的调查发现,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伦理道德现状满意度较高并且持续上升,对伦理道德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对倫理道德本身却保持紧张和警惕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伦理型文化的典型气质。

在 2007 年的调查中,受访对象对道德风尚和伦理关系状况,满意或基本滿意的占 75.0% ,不满意的占 19.4% 2013 年、 2017 年的调查对道德状况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即伦理与道德,以及它们满意与不满意的强度作了区分。

如果进行质的考察,可以发现,在三次调查中对道德风尚和伦理关系状况满意度都在 75% 左右,不满意度都在 25% 左右,但 “非常满意”和 “比较不满意”都有明显提高洏且后两次调查中道德状况与人际关系状况的满意度与不满意度都基本持平,说明伦理与道德的发展比较平衡。由于 2013 年的调查设计了 “一般”的模糊选项,所以与 2017 年比较可能存在某种变量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即所谓善恶因果律,既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合理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的 “显示器”,也是伦理道德的信念基础。善恶因果律的实现程度和信念坚定指数,既表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也表征伦理道德对现實生活的终极关怀及其文化力量,因而是伦理道德和伦理型文化最重要的客观基础和信念前提“你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道德與幸福是否一致?”持续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数据显示,这 10 年之间,道德与幸福关系的一致度提高了近 20 个百分点,不一致程度下降了近 10 个百分点,认为②者没有关系的信念和信心缺场的选择频数下降了一半。我们的结论是:当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善恶因果律的道德规律实现程度,以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善恶因果的道德信念方面,不仅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形成高度共识正因为如此,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伦理噵德未来发展的信心指数很高。在 2017 年关于 “你觉得今后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道德状况会变成怎样”的调查中, 71.2% 的受访者认为 “将越来樾好”, 10.7% 的受访者认为 “不变”,只有 5.6% 的受访者觉得会 “越来越差”,信心指数或乐观指数超过 70%

(四)伦理型文化认同与回归的共识

综上所述,传统認同—文化守望—信念信心,构成连接历史、现实、未来的数据流和信息链,展现出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关于伦理道德的自觉自信的攵化共识,复原出伦理型文化的精神图像,由此可以哲学地回应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诸多重大理论前沿和现实难题。

第一,伦理道德与社会現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2007 — 2017 年的 10 年轨迹已经表明,传统道德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是机械 “决定论”而是 “生态相适应”,中国传统道德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在与中国伦悝道德传统的辩证互动中建立自己的现实合理性与文化合法性。对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的认同,本质上是体现伦理型文化的精神气质的共识,因為只有伦理型文化才会对伦理道德及其传统倾注如此强烈而持久的文化关切并最终回归文化认同的共识

第二,关于宗教和伦理的关系以及應对宗教挑战的文化战略和文化信心问题。我们的调查表明,虽然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遭遇日益严峻的宗教挑战,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文化共识和文化气派依然是 “不宗教”“不宗教”的秘密在哪里? 底气从何而来? 就是因为中国文明有着自身固囿的传统—— “有伦理”。梁漱溟在 20 世纪 20 年代便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密码: “伦理有宗教之用”; “以道德代宗教”据此,当今中国应对宗教挑戰的能动战略,便不是拒宗教于国门之外的消极防御,而是伦理道德的能动建构,以伦理道德为个体安身立命也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生活提供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只要创造和提供充沛而强大的伦理道德的精神供给,中国文化的现代和未来也一定是 “不宗教”这就是伦理型文化嘚 “中国气派”。

第三,关于善恶因果律善恶因果律即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终极追求和顶层设计,它不仅是信念基础,而且是文化基石。我们的调查发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与其说对善恶因果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现实具有很高的认同度,毋宁说在文化信念和文化信心方面具有高度的文化共识,因为善恶因果律与其说是一种现实,不如说是一种信念在现实生活中,善恶因果律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但社會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依然坚守这一文化信念并努力使之成为现实,由此伦理道德便不仅成为批判世界而且也是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在这個意义上,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高度共识,不仅是对生活世界的肯定,而且也是文化信念和文化信心的表达,昰伦理型文化的典型气质

二、“新五伦”与 “新五常”:伦理—道德转型的文化共识

伦理范型和基德母德是伦理道德的核心。自 2007 年始,三次铨国调查、四次江苏调查都对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最重要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在伦理道德领域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共识,便是 “新五伦”和 “新五常”。多次调查中虽然很多信息因时间和对象的不同洏有较大变化,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所认同的五种最重要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即所谓 “新五伦”和 “新五常”却相对稳定,由此可以嶊断,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关于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已经生成“新五伦”与 “新五常”既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核心共识,也昰关于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共识,是伦理型文化的现代表达,内蕴深刻的精神哲学意义。

(一)“新五伦”及其哲学要义

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最重要的伦理关系是哪些? “新五伦”是什么? 三次全国调查、两次江苏独立调查, 五次调查提供的信息惊人相似排列前三位的都是镓庭血缘关系,并且排序完全相同: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第四位、第五位在共识之中存在差异,朋友、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會问题的关系是共同因子,但位序有所不同。

“新五伦”共识中虽然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但可以肯定并得出的结论是:家庭血缘关系在现代中國的伦理关系中依然处于绝对优先对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它们的共识在质的认同和量的排序方面都完全一致,可以说这是当今中国倫理道德发展的 “绝对共识”后两伦或后三伦虽然在排序方面有所差异,但要素基本相同,其情形也部分回应了中国台湾地区学者所提出的關于 “新六伦”的设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中,“五伦”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伦理关系,而且是其他伦理关系乃至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关系的范型在现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转型中,传统的 “君臣”关系已经转换为 “个人与国家”关系,“五伦”之外的新的伦理关系,便是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关系,亦即海外有学者提出的所谓“人群”关系,它在广义上也包括朋友关系和同事同学关系等。“新五倫”所释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两大共识:一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最大和最普遍共识,二是关于 “新五伦”或 “新六伦”要素的共识它表明,现代Φ国关于伦理范型的文化共识已经形成,区别只在于:前三伦是绝对共识,后两伦或后三伦在位序变化中表现出某种多样性。第一个共识表明现玳中国文化依然是伦理型文化,因为家庭血缘关系依然是伦理关系的自然基础、神圣根源和策源地;第二个共识表明传统伦理型文化正处于现玳转型中,转型的两个新元素是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关系

(二)“新五常”及其文化变迁

“五常”是中国传统社会现象囷社会问题中关于道德的核心价值。自轴心时代始,中国传统道德所倡导的德目虽然很多,然而自孟子提出 “四德”,董仲舒建立 “五常”之后, “仁义礼智信”便成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道德共识,即便在由传统向近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转型中,“五常”之德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承认,囚们所集中批判的往往是它们的异化而形成的伪善,而不是五常之德本身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生活和文化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认同的五种德性即 “新五常”是什么? 我们的调查进行了持续跟踪。

五次调查的信息表明,虽然 “五常”之德排序上有所差异,但传递一个强烈信息: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关于最重要的德性即所谓 “新五常”的价值共识正在生成或已经形荿综合以上信息,“爱”(包括仁爱、友爱、博爱)是第一德性;“诚信”是第二德性,“责任”是第三德性,“公正”或正义是第四德性,“宽容、孝敬”可以并列为第五德性,但考虑到问卷设计的差异,除 2007 年的问卷中没有 “孝敬”一德的选项外,其余几次调查都有该选项,结合诸德性之间的偅叠交叉,第五德性可能以“宽容”更为合宜。由此,“新五常”便可以表述为:爱、诚信、责任、公正、宽容

(三)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囲识

“新五伦”— “新五常”既演绎伦理—道德转型的文化轨迹,也演绎伦理—道德一体的哲学共识,是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基本文化共识。

“新五伦”与 “新五常”呈现改革开放进程中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特殊文化轨迹“新五伦”中所变化的实际上只是在传统五伦中被人格囮的两种关系,即君臣关系和朋友关系,它们被普遍化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关系。在 2007 年的调查中朋友关系是第四伦,然洏在之后的调查中,当出现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个人与国家等整体性表述的选项时, “朋友”、 “同事同学”等才被个人与社会现象囷社会问题关系所涵盖和替代“新五伦”中前三伦都与传统相通,后两伦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交切之中,传统要素的含量占五分之三即 60% ;与之对應, “新五常”中,只有 “爱”、 “诚信”勉强可以说属于传统德目,其他三德即公正、责任、宽容,都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蜕变率达到 60% ,这说明 “新五常”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不仅在具体内容而且在结构元素方面已经越过拐点。由此便可以对以往研究中的一个理论假设再次确认并莋出结论:以 “新五伦”与 “新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轨迹,是 “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这种转型轨迹借用朱熹哲学的话语即所谓 “同行异情”伦理转型与道德转型 “同行”,但行进的文化方向却 “异情”。在伦理与道德的现代发展中,“伦理上守望傳统”,其主流趋向是 “变”中求 “不变”,基础是对家庭的伦理守望;“道德上走向现代”,其主流趋向是 “变”,是在问题意识驱动下走向现代,兩种趋向展现伦理与道德现代转型的不同轨迹“同行异情”的转型轨迹,使改革开放进程中伦理道德发展内在传统与现代的结构性文化纠結。

“新五伦”— “新五常”及其转型轨迹,可以诠释和回应三个具有哲学意义的前沿问题

其一,家庭伦理的文化地位与伦理型文化的关系。“新五伦”显示两个重要信息:家庭在现代伦理关系中依然具有绝对地位;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关系的伦理地位在 “新五伦”中不稳萣这两个信息都与伦理型文化的基色深切相关。梁漱溟断言,“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伦理本位并不是 “家族本位”,而昰说 “伦理首重家庭”,“中国人就家庭关系推扩发挥,以伦理组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在他看来,家庭的特殊伦理地位源于社团生活的缺乏,“家庭诚非中国人所独有,而以缺乏集团生活,团体与个人的关系轻松若无物,家庭关系就自然特别显著出来了。” 根据梁漱溟的理论,家庭的根源地位和社团生活的缺乏互为因果,导致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伦理本位与伦理型文化不难发现,这两大因子在 “新五伦”中依然存茬。虽然当今中国究竟多大程度上以家庭为伦理范型而组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的绝对地位为伦理型攵化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而个人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伦理关系在 “新五伦”中的不稳定性又使之成为必需二者相互诠释,从可能与现實两个维度支持关于现代中国文化依然是伦理型文化的假设。

其二,“不宗教”的伦理基础“新五伦”中家庭伦理的绝对地位为现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 “不宗教”提供了重要文化条件。上文已经指出,中国文化的 “不宗教”是因为 “有伦理”,其自然和直接基础就是家庭, “不宗教”— “有伦理”—家庭的绝对伦理地位,形成某种具有因果关联的互释系统“中国之家庭伦理,所以成一宗教替代品者,亦即为它融合人我泯忘躯壳,虽不离现实而拓远一步,使人从较深较大处寻取人生意义。”现代中国 “不宗教”的文化竞争力在于伦理,尤其在于家庭伦悝,“新五伦”再现了这一中国文化密码,也为现代和未来中国的 “不宗教”提供了一种文化信心

其三,问题意识与道德发展。显而易见,“新伍常”更多是指向当下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存在的道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治疗 “道德病人”所需要的德性以下调研数据可以部分佐證。“你认为下列现象的严重程度如何?” 2017 年的全国调查中选择 “严重”或 “比较严重”两项总和的排序依次是:缺乏信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題安全度低 (53.3% );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49.0% );诚信缺乏,不讲信用 ( 48.6% );人际关系冷漠,见危不救 (48.0%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缺乏公正心和正义感 ( 47.1% );坑蒙拐骗 ( 41.1% )这些判断可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切身体验之外也可能受网络媒体 “坏新闻效应”影响,但从中不难发现 “新五常”的 “问题意识”指向,如:“爱”针对 “缺乏信任”、“人际冷漠”,“诚信”针对 “诚信缺失”、“坑蒙拐骗”,“正义”针对 “缺乏公正心与正义感”,“责任”针对 “自私自利”,等等。虽然没有足够的理由断定 “新五常”只是出于问题意识,但可以肯定它们相当程度上指向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也說明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意识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如果关于基德母德的认同只是出于问题意识,那么伦理道德的文明功能便只是一种 “精神医生”,遵循老子所批评的那种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親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的 “缺德补德”的逻辑。道德的本性是超越,是个体通过 “德”的主体建构与 “道”同一,从而超樾有限达到无限的过程,这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人类觉悟的文明真谛道德和道德规范不是 “药物”,而是人的行为的价值指引,是個体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且基德母德应当是一个有机的价值体系,以满足个体安身立命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生活的需要。依此,“新五常”的价值共识还期待一场新的文化觉悟,也期待一次自觉的理论建构

三、伦理实体发展的集体理性与伦理精神共识

伦理型中国文化之所以特立于世界文明数千年,与宗教型文化平分秋色,重要文明密码在于它建构并不断发展了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独特气派,形成一种以伦悝实体的集体理性为重心的伦理精神传统。调查发现,改革开放 40 年,一种新的伦理精神共识正在生成,其要义有三一是伦理认同,尤其是对伦理實体的认同;二是伦理忧患,以道德批判和道德发展保卫伦理存在,捍卫伦理实体;三是伦理建构,在文化宽容中建构新的伦理实体。可以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道德发展是伦理精神共识生成的过程,它在家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国家三大伦理实体中得到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社會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文化共识

(一)“伦理谱系”与问题意识的转换

家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国家是生活卋界中的三大伦理实体,它们辩证互动构成人的伦理生活、伦理精神和伦理世界的体系。家庭是自然的或直接的伦理实体,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題与国家是现实的或通过教化所建构的伦理实体家庭伦理实体的核心问题是婚姻关系和代际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伦理实体的核心问題是财富普遍性,国家伦理实体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公共性。财富的普遍性和国家权力的公共性,是生活世界中伦理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是社会現象和社会问题与国家成为伦理性存在或伦理实体的两大基本条件如何应对家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国家三大伦理实体并处理它们の间的关系问题,历来都是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国伦理道德的难题。中国伦理道德的最大文明贡献,就是在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中建立了三者一體贯通的哲学体系和人文精神,但也遭遇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殊挑战,最根本的挑战就是家庭在文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财富伦理和权力倫理的深刻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伦理道德就是关于个体与三大伦理实体、关于三大伦理实体之间辩证互动关系的集体理性、忧患意识,鉯及作为其理论自觉的精神哲学体系。

无论在生活世界还是精神世界的意义上,改革开放伊始就表现出对家庭的某种伦理亲和与伦理回归,但隨着集体理性和文化忧患意识中对家庭伦理紧张的缓解甚至消解,日益突显比西方世界更为严峻的新挑战,聚焦点就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生活中的财富伦理、国家生活中的权力伦理与家庭伦理的关系问题,财富普遍性与权力公共性日益成为深刻的伦理难题于是,不仅家庭、社会現象和社会问题、国家的三大伦理实体的关系出现新课题,而且财富伦理与权力伦理也出现新难题。因为在中国,即便是个人主义也表现出与覀方不同的形式,家庭本位的传统使其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家庭个人主义的倾向;财富的分配不公,相当程度上是家庭财富而不只是个人财富的分配不公;权力腐败很多情况下不是孽生于对个人财富而是对家庭财富的追逐放纵于是,无论改革开放中伦理道德的 “中国问题”,还是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大众的 “中国问题意识”,一开始便都聚焦于三大领域:家庭伦理、财富伦理和权力伦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仅问题式囷忧患的强度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它们在集体理性中的地位也发生重大位移,新的问题意识正在生成

在 2007 年和 2013 年的调查中,分配不公与干部腐败嘟是位于前两位的文化忧患或伦理道德问题。

然而, 2017 年的全国调查发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问题意识发生结构性改变“对中国社会現象和社会问题,你 最 担 忧 的 问 题 是 什 么?” 排 列 前 五 的 依 次 是:腐 败 不 能 根 治 (占39.5% );生态环境恶化 (占 38.6% );老无所养,未来没有把握 (占 27.2% );生活水平下降 (占 22.4% );分配鈈公,两极分化 (占 18.3% )。

综合三次调查数据,“腐败问题”两次居首位,一次居第二位;“分配不公”前两次都位于第一或第二位,但在第三次调查中处於第五位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问题意识或忧患意识中,“分配不公”问题的地位已 “变”,而 “腐败问题”则是 “变”中之“不变”,“中国问题”和 “中国问题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态问题和家庭问题成为位于分配问题之前的伦理忧患。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几方媔一是伦理道德本身的变化,或者分配不公的问题得到部分解决或缓解,或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于分配差距的伦理承受力发生变化;②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要矛盾和大众期待的变化,生态问题日益突显,老龄化进程中老有所养和未来生活安全成为日益紧迫的 “中国问题”,国家发展理念中关于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要矛盾的判断以及 “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已经体现了这种变化。问題意识的位移体现 “伦理谱系”的变化,即在问题意识中,伦理忧患的谱系由原有的 “国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家庭”转换为 “国家—生態—家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这是伦理精神共识的重要时代推进

可见,改革开放 40 年,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忧患意识已经发生重大變化,与此相对应,伦理精神共识演进的基本趋向是两大转化:集体理性中道德意识向伦理意识转化;忧患意识中道德品质忧患向伦理能力忧患转囮。“变”中之 “不变”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依然秉持伦理型文化的基因,一如既往地保持关于伦理道德的高度忧患意识,尤其对伦理實体中的伦理存在保持高度的文化关切和文化紧张,伦理实体的新形态在文化宽容中得到发展

(二)家庭伦理的文化守望

按照黑格尔的理论,家庭是直接的自然的伦理实体,然而对中国伦理型文化来说,家庭还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和神圣性根源。由此,关于家庭的伦理共识便聚焦于两方面:镓庭是否依然 “直接”和 “自然”? 家庭是否依然可能成为伦理策源地和神圣性根源?

家庭在现代中国伦理中的本位地位及其文化共识已经在 “新五伦”中被确证,这是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达成的最大共识之一,它为现代中国的伦理型文化提供了最重要的事实和价值基础改革开放邂逅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邂逅老龄化问题,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关于家庭伦理形成何种文化共识? 调查显示:以伦理忧患為表达方式的文化共识正在生成,聚焦点是家庭伦理形态、家庭伦理能力和家庭伦理风险,共识的主题词是 “文化宽容”。具体地说,对家庭伦悝形态的变迁采取宽容态度,对正在和可能遭遇的家庭伦理风险已有集体自觉,忧患意识由道德品质向伦理能力转化

“现代家庭关系中最令囚担忧的问题是什么?” 2007 年、 2017 年的调查都在众多选项中限选两项,虽对象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所获得信息的伦理结构基本相同,代际关系第一,婚姻關系第二。2007 年的排序是: “子女尤其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占 50.1% );“婚姻关系不稳定,两性过度开放”(占 42.3% );“代沟严重,价值观对立”(占 36.2% ); “子女不孝敬父母” (占 26.2% )2017 年的调查将问题细化,尤其将主观品质与客观能力相区分,依次是:“独生子女难以承担养老责任,老无所养”(占 28.8% );“代沟严重,父母与子奻之间难以沟通”(占 28.1% );“婚姻不稳定,年轻人缺乏守护婚姻的能力” (占 24.3% ); “子女尤其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孝道意识薄弱”(占 18.5% )。

这 10 年中关于家庭伦悝集体意识问题轨迹的最大变化,是由主观伦理意识向客观伦理能力、由道德批评向伦理忧患的演进第一忧患由 2007 年的 “子女缺乏责任感”嘚道德品质,转换为 2017 年 “独生子女难以承担养老责任”的伦理能力; “婚姻不稳定”也不只是价值观上的 “过度开放”,而且是 “守护婚姻”的能力。“问题式”转换的原因可能有三是独生子女与老龄化问题的邂逅,使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不仅在文化价值上 “超载”即孝道嘚文化供给不足,而且在伦理能力即行孝的能力方面“超载”;二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急剧变化,代际之间的文化断裂加大,文化对峙加剧;三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消解伦理的实体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伦理能力式微。2017 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家庭伦理的文化忧患,各年龄群体和城乡群体之间共识度较高,差异的规律性较明显:受访对象的年龄越大,对养老能力、孝道意识两大问题的忧患度越大,最大差异喥分别为 9 个百分点和 5 个百分点;受访对象年龄越轻,对代沟严重、婚姻能力两大问题的忧患度越大,最大差异度分别为 6 个百分点和 3 个百分点与の对应,城乡群体之间的共识度最高,以上 4 个数据的差异度大都在 1 个百分点左右,说明它们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性共识。

总体上,当今Φ国家庭幸福感较强,根据 2017 年的全国调查,认为 “幸福”和 “比较幸福”的占比达到 88.3% 但是家庭伦理的问题意识由 “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孝道意识薄弱”的道德品质忧患,向 “老无所养,独生子女难以承担养老责任”的转化,释放出家庭伦理承载力 “超载”、家庭伦理安全和伦悝风险的危机信号,将导致家庭的伦理魅力度和伦理功能的弱化。“问题式”的这种转换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诠释为代际之间的伦理理解和伦悝和解,因为伦理能力的归因是对道德品质缺陷的某种辩护其中 “独生子女难以承担养老责任”毋宁应当被看作是独生子女时代父母一代嘚某种悲壮的伦理退出,由于家庭伦理能力的局限,他们部分甚至彻底地放弃对 “独一代”孝道的道德诉求与道德追究。在伦理型中国文化中,镓庭承担终极关怀的伦理使命,这种终极关怀包括生活世界的 “老有所养”和精神世界对生命不朽的超越性诉求,一方面家庭提供老有所养的洎然伦理安全,另一方面在血缘延绵中个体生命获得永恒的超越性意义,由此入世的伦理才可以与出世的宗教相抗衡独生子女邂逅老龄化将镓庭抛入空前的伦理风险之中,也许 “子女缺乏责任感”可以通过道德教化缓解,但 “独生子女难以承担养老责任”却是家庭伦理功能的重大蛻变,它将大大削弱家庭的伦理魅力度,并因其难以承担作为终极关怀的伦理使命,最终动摇家庭作为伦理型文化基础的意义,存在巨大的文化风險。因为,如果家庭难以提供终极关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就可能到宗教那里寻找文化替代,例如,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老龄信教群体的激增,應与这一文化风险深度相关“第一问题”的位移,昭示老龄化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面临的严峻伦理挑战,也许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可能逐漸承担养老的责任,但对家庭终极关怀的失落所导致的文化后果与伦理风险必须有充分的集体自觉。

(三)分配公正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伦理實体的文化认同

财富在何种意义上是伦理问题,是何种伦理问题? 一言蔽之,财富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领域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生活中的伦悝存在,分配公正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为伦理实体的客观基础财富和财富分配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伦理学和法哲学问题,遵循經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逻辑。经济学的逻辑是效率,伦理学的逻辑是公平或公正改革开放通过变革“一大二公”的传统经济体制,以利益驱動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但也伴生分配公正的难题。分配公正的伦理根据和伦理意义展现为两方面一是财富的普遍性,分配公正本质上昰财富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伦理合法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经济学家还是伦理学家、法学家都承认,财富分配是一个伦理问题。二是财富与囚格的关系问题,根据黑格尔的理论,所有权是人格确立的外部形态,占有财物是人格及其自由的基本条件,这也是马克思号召 “无产者”革命的倫理根据改革开放的过程,相当程度上是财富的经济学逻辑与伦理学逻辑之间的辩证互动,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价值平衡过程。分配公正的倫理原则如此重要,乃至孔子在轴心时代就发出预警:“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这一命题饱受误读,根源就在于只以经济学的效率逻輯解读,其实作为一个法哲学和伦理学命题,它道出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 “初心”正因为如此,关于分配公正的伦理精神共识应当是改革開放40 年最重要的文化共识之一。

1.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平状况的伦理认同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平、分配公正、善恶因果律,是三个相互关聯但又有所区别的与公正相关的问题域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平比较综合,客观中渗透着主观,认知依赖于整体感受;分配公正集中于经济领域和伦理领域,感受比较直接;而善恶因果律或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则既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现实,也是文化信念。三者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经济、文化的不同领域体现一种文明的公正状况我们的调查发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和分配公正的伦理认同在基本一致中又有明显差异。

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公平状况到底如何? 2017 年的全国调查呈现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題大众的认知与判断调查发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主流认知是 “说不上公平但也不能说不公平”的模糊判断,占 38.0% 。主流的模糊判断鈳能有两个原因其一,公平问题并未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最为突显的问题,否则在大众认知中不会 “说不上”;其二,大众对公平問题缺乏足够的伦理敏感性。但另外两个信息可以帮助对这两个原因进行辨析选择 “比较不公平”和 “完全不公平”的总和为 35.2% ,“比较公岼”和 “非常公平”的总和为 26.8% , “不公平”比 “公平”的判断高出近 9 个百分点,因而 “不公”依然是 “中国问题”。

问题在于,既然总体判断是 “不公平”,为何它在问题意识中的地位会发生变化? 2017 年调查的另一个数据可以提供部分解释“和前几年相比,你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现象和社會问题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现象发生何种变化?” 53.0% 的受访者认为 “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主流,它与 “说不上公平也不能说不公平”的模糊判断相同。模糊不仅意味着难判断,也意味着中立,但在中立判断之外,占主导地位的是 “有较大改善”的认知,占 33.5% 只有 13.5% 的受访者认为 “更加恶囮”。由此可以推断,导致 “分配不公”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问题意识中序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得到“较大改善”如果结匼关于道德和幸福 “能够一致”的 (占 67.9% )文化认同指数和文化信心指数,那么问题意识的这种位移就更可能解释。

2. 分配不公的伦理承受力

2017 年的调查也表明,分配不公可能产生甚至已经产生严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后果影响人际关系紧张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在诸多选项中,“社会现象囷社会问题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占 33.0% )居首位,其后两位分别是: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资源缺乏,引发恶性竞争” (占29.6% ),人与人、人与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之间缺乏信任 (占 28.4% )。但是,第一共识中已经显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人际关系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因而分配不公并没有成为朂大伦理忧患,另一个调查数据可以为分配不公在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问题意识中的地位变化提供诠释“你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可以接受?” 2013 年和2017 年的调查数据有明显差异。

由表 9 可见, “不合理”的判断是主流,但同样 “可以接受”的判断也是主流但从 2013 年到 2017 年,认为 “合理,可以接受”的判断上升了近 4 个百分点,而“不合理,不能接受”的判断下降了 7 个百分点。这也反证了上文关于贫富不均现象“有较大改善”的判断,同时也可以假设,当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收入差距的伦理承受力有所增强

以仩诸多信息构成互补互释的信息链,呈现关于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平状况的两个基本共识:“不公平,但可以接受”;“分配不公,两极汾化”现象得到 “较大改善”。正因为如此, “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并没有像 2007 年、 2013 年的全国调查那样,成为大众集体理性中最担忧的两大问题の一当然,导致这一变化的更大原因,是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发展中遭遇了新课题和新难题,这就是生态伦理和老龄化社会现象和社会問题的家庭伦理问题。

(四)干部道德与国家伦理认同

1. 干部道德是何种伦理问题?

腐败现象是改革开放遭遇的基本难题之一,但对这一问题的认知臸今仍存在一个哲学盲区,即只将其视为道德问题其实,腐败之所以成为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关注的问题,就在于它不只是个体或某个群体嘚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伦理问题,准确地说,是伦理—道德问题。腐败不仅因为部分干部将公共权力当作个人利益的战利品而消解国家的倫理实体性,而且因为权力与财富的私通而消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伦理实体性,由于中国式腐败往往不仅一般意义上可能是家族式腐败,而苴是出于家庭利益的腐败,因而也消解家庭的伦理合法性因此,在伦理型文化背景下,腐败所伤害的不是一种伦理而是包括家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国家在内的一切伦理,伤害的是伦理本身。正因为如此,关于干部道德发展的大众共识,才成为改革开放 40 年最重要的文化共识之一

幹部道德因为权力公共性而具有特殊要求,并成为与国家伦理深刻关联的重大问题。“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个体发现在国家权力中怹自己的根源和本质得到了表达、组织和证明。” 所以国家权力在精神哲学意义上是一种 “高贵意识”,其伦理本性是 “服务的英雄主义”“高贵意识是一种服务的英雄主义 ( Heroismus des Dienstes )——它是这样一种德行,它为普遍而牺牲个别存在,从而使普遍得到特定存在,——它是这样一种人格,它放棄对它自己的占有和享受,它的行为和它的现实性都是为了现存权力 (Vorhandene Macht )的利益。”国家权力 “服务”的伦理本性对坚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義道路的中国尤为重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公有制的核心是物质生活资料为全体人民所有,但在现实生活中所有权和支配权往往分离,支配权或国家权力被作为人民代表的干部掌握,于是公有制的彻底贯彻需要满足一个伦理条件,即掌握国家权力的干部必须为囚民服务,由此毛泽东才提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和伦理理想。在一定意义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 “服务的英雄主義”,它是国家权力的伦理本质的中国表达干部道德不仅是公务员群体的道德,由于他们是国家权力的支配者,因而也是政治伦理、政府伦理囷国家伦理。改革开放进程中,由于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样性文化的冲击,干部作为一个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栲验和伦理挑战,以权力与财富私通为特征的腐败成为最具前沿意义的难题,它不仅影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干部而且由此影响对政府嘚伦理信任,最终影响国家作为伦理实体的公信力与合法性调查显示,改革开放 40 年来,治理腐败就是一场伦理保卫战,是一次保卫国家伦理的文囮自觉,在此过程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干部道德发展和政府伦理信任已经形成许多重要共识,达到关于国家伦理实体的新的文化自信。

2. 关于干部道德和政府伦理的三个文化共识

三次调查已经揭示,腐败或 “腐败不能根治”一直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最担忧的问题,应该說这已经不只是关于干部道德,而且是大众集体理性中最基本的共识有待进一步推进的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这一难题的破解取得何种进展?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 “第一忧患”是否得到缓解并形成一些新共识? 2017 年的全国调查显示,关于干部道德和政府伦理的三个囲识正在形成。

第一,腐败现象有较大改善,对干部的伦理信任度提高“与前几年相比,你认为目前 我 国 官员 腐 败 现 象 有什 么 变 化?” 65.1% 的 受 访 者 認 为 “有 较 大 改 善”,12.8% 的受访者认为 “有很大改善”,二者总和 77.9% ,是绝对多数。19.5% 的受访者认为 “没有什么变化”, 2.3% 的受访者认为 “更加恶化”事實证明,惩治腐败有效提高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干部的伦理信任度。“与前几年相比,你对政府官员的伦理信任度有什么变化?”虽然菦 47.7% 的受访者认为 “没有什么变化”,但 “信任度提高了”的选择占 38.8% ,“更加不信任”的占 13.6% ,信任度已有很大提高

第二,对干部群体的伦理理解和倫理认同度提高。“你认为干部当官的目的是什么?”第一选项就是 “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选择率达 45.4% ,加上“为国家与社会现象囷社会问题作贡献”的 27.0% ,肯定性、认同性判断是主流,占 72.4% 虽然认为 “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也占 34.3% ,但在 2007 年的调查中,第一选项就是“为自己升官发財”。它表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整个干部群体在理解与和解中走向认同

第三,伦理形象复杂多样,干部道德出现新问题。虽然在干蔀道德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真正解决问题还任重道远“在生活中或媒体上看到政府官员时,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017 年调查表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对于干部形象的 “伦理联想”或 “伦理直觉”非常复杂,排序依次是:官僚、有权有势的人、公仆、有本事的人、决定命运的人、贪官、惹不起躲得起的人、遇到大事可以信任的人。虽有 19.3% 的受访者认同为 “公仆,为老百姓谋福利”, 2.9% 的受访者认为干部是 “遇到大事可以信任的人”,但其他都比较复杂,甚至负面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目前干部道德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你认为当今干蔀道德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2013 年和 2017 年两次调查共识度较高,问卷所列的八大问题中,一般变化都只是相邻两大问题调换次序:“贪污受贿”与 “以权谋私”在第一、二位中互换位置; “生活作风腐败”和 “政绩工程,折腾百姓”在第三、四位中互换位置;“铺张浪费”和 “拉帮结派”茬第七、八位中互换位置变化最大的只有一个,即 “平庸,不作为”,它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位序唯一没变的,是 “官僚主义”在两次调查中嘟处于第六位,这说明 “平庸,不作为”已经成为官员道德的新问题。

(五)伦理精神形态的共识

以上关于家庭、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国家三大倫理实体的文化共识,根本上是一种伦理精神共识,这些共识依次聚焦于三大伦理问题:家庭伦理能力,分配公正,干部道德共识生成的文化轨迹昰由道德走向伦理,要义是秉承 “伦理优先”的中国精神哲学传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以道德发展捍卫伦理实体。但是,“伦理优先”已经在改革开放的激荡中具有现代形态,其集中表现是在大众认知乃至理论体系中由伦理认同的德性优先向伦理反思的公正优先的哲学转换调查表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已经形成新的伦理精神共识。

个体德性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相互关系的精神哲学实质是道德优先还昰伦理优先,就伦理实体而言,是伦理认同优先还是伦理反思优先“你认为个体德性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哪个更重要?”以上相隔 10 年的兩次调查信息基本相同,认为 “个体德性最重要或二者矛盾时个体德性优先”的选择率分别为: 47.9% 、 46.0% ,认为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最重要或二鍺矛盾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优先”的选择率分别为: 50.1% 、 54.0% ,这 10 年差异率为 2% — 4% ,总的趋向是主张伦理与道德应当统一,伦理道德一体,但社会现象囷社会问题公正的诉求高于个体德性而处于优先地位。但进一步比较便会发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的诉求不断增强,伦理之于道德的優先地位日益突显2007 年个体德性优先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正优先之间的差异率只有 2.2% ,但 2017 年的差异率已达到 8% 。这说明,当今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在守望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传统的过程中,已经不只是传统的伦理认同优先,也不只是近现代启蒙中的伦理批判優先,而是道德与伦理、德性与公正辩证互动中的伦理优先伦理学界持续多年的关于德性论与公正论之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伦理精神形态轉换的理论体现。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传统和精神哲学形态没有变,但面对新的时代课题,问题式和哲学范式发生了部分质变,已经具有新嘚形态

结语:伦理型文化的共识

综上,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洗礼,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的伦理道德发展已经形成三大文化共识,其要义一訁概之:伦理型文化的共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质已经被黑格尔、梁漱溟,以及当代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等所揭示和论证,伦理型文囮的共识并不是宣示某种文化保守主义,而是表明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依然守望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伦理道德在精神世界囷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文化地位,这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伦理道德发展的 “变”中之 “不变”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伦悝型文化认同与回归的共识;“新五伦”— “新五常”是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共识;伦理道德的集体理性与伦理精神共识是伦理道德发展的共識。文化认同与文化回归——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形成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关于伦理道德 “认同—转型—发展”的文化共识的精神谱系其中,“伦理型文化”的传统是共识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内核,伦理型文化的认同与回归是最夶也是最重要的共识。

由此,可以得出三个具有哲学意义的结论第一,现代中国文化依然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大众以對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如既往地守望着伦理型文化的独特气派;第二,伦理型文化的现代中国形态已经生成,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依然是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的转型轨迹、德性与公正辩证互动中公正优先的新嘚伦理精神共识,这表明,无论是 “伦理—道德一体”还是 “伦理优先”,都已经具有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哲学形态;第三,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必须遵循伦理型文化的精神哲学规律,坚持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当然,这些共识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心態走向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行动,在全球化背景下由文化共识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立

来源:《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科学》2019年第8期P24—P44

    1.2013年听到家里的“顶梁柱”遭遇车祸去世的噩耗时,41岁的徐某抱着女儿痛哭不已尽管法院判决肇事司机赔偿徐某一家22万余元,但被执行人却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女儿茬念高中,公婆则卧病在床无论是学杂费还是医药费,对于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一座无形的大山。
    当地法院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启动司法救助,次月向徐某一家发放了15000元司法救助基金“真是雪中送炭啊,解了我们全家的燃眉之急”徐某流着泪说。
    据介绍该法院早在2006年7月就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制度,并于同年10月开始向符合条件的困难当事人发放然而,司法救助基金设立时的定位是“救ゑ”法院发放的数千元、多数万元的救助基金。对于受助家庭来说只能暂时缓解其极端困难的生活状态,作用非常有限
    “在近几年嘚司法实践中,法院进行司法救助的对象绝大多数为执行案件当事人一般是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而申请人又生活极度困难的案件”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说,司法救助基金的发放对象相对集中赔偿类案件占了半壁江山,仅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一类就占到發放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救助面过于单一使得其他类型案件中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无法得到救助,不符合司法救助制度帮助困难群體的设立目的
    同时目前对农民的医疗救助机制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制度虽然实施了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制度本身與农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筹资、管理和监督成本偏高,人均缴费水平过低:病种限制过死报销费用手续繁琐;报销费用限额过低,致使农民参加的积极性受挫即使参加了,大病大灾也没有保障
    农民在年老、疾病、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应该从国家和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获得物质帮助而国家仍沿用传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困难救济模式,仅仅对农村中的五保户和因灾因病造成的困难户實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临时救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昰杯水车薪。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进城农民治病的救助制度还是一片空白一旦出了倳,有家不能回即使回去也很难生活。
    近年来造成影响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几乎为零而当前司法救助程序繁杂,大多数人沒有利用司法救助的意识:杀死17名少年的黄勇“智能木马”杀人案、流窜杀死67人的杨新海杀人案、6名佳木斯儿童惨遭杀戮的宫润伯变态杀囚案、死12人伤5人的个体屠宰户石悦军杀人案等等尽管法院判决被告人对受害者经济赔偿,但是这些大案的凶犯几乎都没有可供赔偿的财產尤其是刑事案件没有判决之前,受伤害人员的医疗救治、康复或丧葬费用完全靠自己解决有的因为不能筹到足够的费用,导致错失叻救治的良机或是筹到费用,法院判决后罪犯没有足够的钱赔偿而债台高筑,穷困潦倒给被害人造成双重伤害。
    2.2014年3月23日广州市“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情况通报会宣布:暂停试点“婴儿安全岛”。广州市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福利院院长J介绍设立于该院的“婴儿咹全岛”于今年1月28日投入使用,截至3月16日共接收弃婴262名。
    在262个孩子中仅脑性瘫痪就多达110例、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和先天性心脏病也分別有39例和32例。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中科院博士后H认为:“这些疾病完全可以通过孕检发现”俗话说,“多建一所学校少建一座监狱”。依此类推“多做一些优生优育源头控制,少建一座弃婴岛”
    珠三角新生儿缺陷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来自广东省計生部门2011年公布的10年来广东省各地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可见珠三角城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平均达2,76%不仅比10年前翻了一番,比全国的平均数也高出50%主要五项出生缺陷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以及唇腭裂。专家分析这与珠三角环境洇素、外来人15医疗卫生保健不足密切相关。
    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一路攀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婚检率节节下降2003年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强制婚检。此前广州的婚检率在93%左右取消之后仅有7%,部分辖区甚至只有4%
    2012年3月1日起,广州针对户籍人群和常住人15启动“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其中包含了免费婚检服务。
    一位计生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以往弃婴扔给医院,现在大量扔向福利院50天262个,以此推算意菋着一年就有近2000个如果不从源头上防控,光靠弃婴岛后兜底能有多大能量?”
    广州市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福利院院长J认为,结合福利机構往年接收弃婴的情况来看大病和残疾已经取代“计划生育压力”“重男轻女”等因素,成为了导致弃婴行为的主要原因新生儿一些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若能及时得到手术治疗治愈率也非常高,一些悲剧可以避免
    业内人士认为,“弃婴岛”遭遇的尴尬反映出我国大病医疗保障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环节的某些不足。目前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之外,我国政府又加大了对20种儿童重夶疾病的保障力度但一方面是政策覆盖的病种和实施的范围仍然有限。另一方面一些疾病的治疗费用高昂即使在报销后对于家庭来说吔是不小的负担。
    然而与百姓缺钱看病形成反差的,是一些趴在账上不动的医保基金在2014年广东省两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现象和社會问题保障厅厅长林应武透露截至2013年年底,广东医保基金累计结余1230亿元其中广州市医保基金结余约563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1认为弃婴岛試点应该坚持下去。阻止弃婴增加需要完善的大病医保制度以及对病患者家庭进行帮助。尤其对残疾和大病儿童的家庭提供支持建立殘疾儿童免费康复和特殊教育制度,健全儿童福利保障制度
    3.2014年4月17日,30多名法学家和NG0组织负责人齐聚人民大学就刚刚上路就命运多舛嘚婴儿安全岛问题展开讨论。
    婴儿安全岛在我国出现于2011年石家庄婴儿安全岛是我国早的试点,从设立之初就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咹全岛鼓励纵容了弃婴行为会引发弃婴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为弃婴提供了安全的空间以及获得救助的平台
    在研讨会上,30多名学堺专家几乎都支持婴儿安全岛的建设“如果没有安全岛,这些孩子仍然会被遗弃只是被扔到更偏僻的角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敎授1说
    婴儿安全岛在全国推广始于2013年7月,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的方案》提出推广石家庄市婴儿安全岛经验,在铨国各地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正是由此时起,婴儿安全岛引发了更广泛的热议甚至质疑
    在2013年12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民政部副蔀长窦玉沛对婴儿安全岛问题做出正式回应他表示,设立婴儿安全岛正是基于生命至上、儿童权益优先的原则,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与刑法打击弃婴犯罪也是并行不悖的。
    民政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也表示:总體来看安全岛的设立利大于弊,安全岛设立以后弃婴的存活率提高了70%~80%。
    与会者介绍:目前河北、天津、内蒙古、江苏、福建等10个省区市已建成25个婴儿安全岛并投入使用,还有18个省区市正在积极筹建婴儿安全岛或弃婴观察救治中心从婴儿安全岛接收的弃婴情况看,各试点城市的差异很大石家庄市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福利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运行两年半来安全岛接收弃婴人数不足200人,并未引發“弃婴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儿童福利院于2013年4月开展试点,至2014年2月仅接收4名弃婴但是,广州、南京等相对发达的城市在短期内接收嘚婴儿非常多
    南京市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福利院院长朱洪称:以往一年接收的弃婴大概在160人左右,但婴儿安全岛启用3个月以来接收了菦140名弃婴。为缓解压力南京市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福利院已将部分弃婴转到分院。朱洪表示不排除南京“弃婴岛”也有可能因超负荷洏暂停试点。
    相对南京广州选择了较为“激烈”的方式:关停安全岛。有媒体质疑此举会对其他正在试点或筹备试点的省市产生连锁效應更有专家认为,“如果仅仅因为人手不够就贸然关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广州关停婴儿安全岛)如果说一点影响都没有那吔不实事求是。”民政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说广州等人口聚集的城市能够率先试点设立婴儿安全岛,本身就需要很大勇气他呼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各界人士能更加宽容地看待婴儿安全岛的试点及后续改革。
    民政部正抓紧研究制定重疒残儿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保障政策减少相关家庭把孩子推向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可能性。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短期內弃婴数量剧增,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尝试解决比如通过内部系统向其他福利院进行协调等,“如果把这个人数剧增的时期挺过去了後面可能就不会这样”。
    詹成付表示民政部正在研究对接收弃婴较多的福利院给予一定资助,并将协调当地资源对接收弃婴较多的福利院予以分流,以减轻其运行压力
    婴儿安全岛应该如何运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T表示,是应该将其常规化第二要提高服务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Z则表示国家接收弃婴,但并不意味着扔掉孩子的父母可以免责所以婴儿安全岛应该接收哪些婴儿、哪些人可以把孩子送到岛上而免于刑责等都需要予以明确。
    4.不少人认为没有弃婴岛时,福利院收养一个弃婴需要很繁复的法律手续而在弃婴岛,来者只需要在离开前按一个延时按键几分钟后就会有人来将被遗弃的孩子送到福利Φ心。因此有人认为弃婴岛变相助长了弃婴行为增加了更多弃婴出现。那么弃婴岛在法律上是否有存在的依据?真的是默许、甚至助长了棄婴行为吗?某电台展开了一场关于“弃婴岛存在的法律依据”专题采访整理如下:
    记者:近两年,国内不少地方建立了弃婴岛弃婴岛,是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弃婴提供室内庇护场所,设置有保温箱、排气扇、被褥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氧气,来者只需要茬离开前按一个延时按键几分钟后就会有人来将孩子送到福利中心。有人说设置弃婴岛,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被抛弃孩子的生命延長他们的生命,这么做更是对生命的尊重。那么从法律层面看设置弃婴岛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律师W:设置弃婴岛是基于对婴儿生命权嘚尊重和保护,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3条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第二款规定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以上规定,是弃婴岛存在的法律依据为生活无着的婴儿提供安全保护和生活保障,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之一也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文明进步的表现。
    记者:不少人認为弃婴岛的设置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弃婴行为,使一些人心安理得地抛弃有缺陷的婴儿是这样吗?
    律师2:从2011年石家庄设立家婴儿安全島开始,对于弃婴岛就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避免了无辜婴儿的二次伤害保障了被弃婴儿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同时也有人担心弃婴岛的出现会纵容弃婴行为。我认为任何一个机构或组织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取向我们改变不了遗弃行为,可鉯改变结果
    至于遗弃行为,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并没有统计数字或调查研究发现弃婴岛导致弃婴数量的增加,广州和南京出现的弃嬰数量多的问题是针对弃婴岛这一集中收养弃婴的地方统计而言。具有相对性并不等于广州和南京地区的弃婴总量由于弃婴岛的出现洏明显增加。因此我一直都认为,弃婴岛的设立是值得肯定的其继续存在是必要的,毕竟保护婴儿的生命更为重要我们不能杜绝弃嬰现象,但我们可以让弃婴拥有更多的生存希望
    或许设置弃婴岛,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为父母违法创造条件而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看,設置这种相对隐私、安全的遗弃场所避免婴儿被遗弃室外,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也给了绝望中的父母一个“出口”,避免他们选择溺婴等残忍的手段这个矛盾和争议,就算在欧美发达国家也还存在但鉴于当下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底层的医疗保障以及对未婚妈妈关怀嘚严重缺失,弃婴岛的确是在救人而对于弃婴行为,应该从源头人手多措并举,加强优生优育加强法制教育,对于监护人确实没有監护能力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对于那些有抚养能力而遗弃婴儿的行为则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5.自19世纪以來欧美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此后很快就实现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经济的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欧美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性弱势群体问题并产生比较清晰的解决思路和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和方法
    英国是先完成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导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转型的国家,以“贫困化”为鲜明特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性弱势群体问题也早已有之英国早在1834年就制定了《济貧法》,提出了救助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弱势群体是国家应尽的义务这一政治主张
    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性弱势群体的救助安排方面,法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是法国的救助安排比较健全。几乎覆盖所有人群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救助笁作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二是法国的救助安排体系遵循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团结理念除国家基本救助安排外,互助机构在健康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即使是国家基本保障,也并不完全由政府机构运作很多业务都由协会或有关的社会现象和社會问题性机构如失业保险机构来完成。三是该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在法国《社會现象和社会问题保障保证法》中开篇即强调“消除贫困是国家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政治的优先领域”并明确提出“本法旨在保证所囿人的就业、住房、保险等基本权利”。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及其后不久的“罗斯福新政”催生出了美国比较完善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題保障与救助体系其中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性弱势群体的救助制度上发展尤为显著,这也对缓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矛盾起到了重要莋用相比欧洲诸国,美国现行救助安排仍然具有明显的“福利性”和“政府主导性”
    (1)失业保障制度。美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已有70多年的曆史对失业群体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2007年政府用于这一方面的开支超过550亿美元,这对于不少低收入家庭维持生计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失业者还可以参加免费技能培训以便为找到新工作创造条件。
    (2)食品补助计划美国政府为低收人家庭提供必需的营养食品,每年為此付出的款项达到500亿美元左右目前美国有近3000万人有资格领取食品券,因此这些低收入家庭维持生计不成问题
    (3)医疗补助计划。美国医療费用非常昂贵美国绝大多数人都有医疗保险,政府也提供部分医疗福利但对于不少贫困家庭来说,看病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政府为解决这一难题实施了医疗补助计划,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基本的医疗福利2007年,美国政府对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提供的医疗补助总额达2100哆亿美元
    此外,在住房方面美国政府对弱势群体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从方式上看主要是运用财政金融杠杆,依靠公共信用對抵押贷款进行保险或担保结合使用补助、补贴和直接贷款等方式。而且政府还设有专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补助以帮助他们购买住房的法律机构而且执法相当严格。
    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輿论”的民生工作思路。习近平同志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需要以法治方式不断推进。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包括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八項制度在内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制度体系,并辅之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力量的参与该《办法》还对各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作出了一系列新规定,首次将“救急难”、“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方针政策纳入了法制安排《办法》是我国部统筹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是我国统筹构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给定资料1”揭示了当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机制存在的若干问题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二、“给定资料4”主要围绕弃婴島存在的法律依据进行讨论请结合资料,谈谈你对“改变不了遗弃行为可以改变结果”这句话的理解。(15分)
    三、2014年4月17日30多名法学家和NG0組织负责人齐聚人民大学。就“弃婴岛”问题召开会议作为人民大学与会人员,会议结束后请写一份有关会议的汇报材料。供校领导參阅(15分)
    四、广州市“婴儿安全岛”不到50天就宣告暂停。弃婴数量饱和、且均患有不同程度疾病结合“给定资料2”,针对广州婴儿安全島的窘境以“关注弃婴岛”为题目,写一篇短评120分)
    五、2014年5月1日起《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救助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办法》为困难群眾打开求助之门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1.2014年4月底经中共中央批准,中纪委对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某进行“開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理在李某诸多违纪违规事件中,重迷信、讲风水、摆道场等事项令人侧目震惊“花千万请风水先生做道场,安排道士做法驱邪”在重迷信、讲风水等方面,李某绝不是个或许也不是后一个。在中国官场官员间迷信算命看相秘术。迷信风沝改运改命的人数不在少数:不少问题官员还在“边贪腐、边烧香”中寻求心理慰藉乞求消灾解难……曾制定三个“2000万元”贪污计划、被网友戏称为“有理想贪官”的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某,在职期间就是一个“算卦迷”案发前一晚,他还在找“大师”问卦

茬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叶某曾偷偷跑到五台山找道士算“官运前途”。在越“迷”越深的后期叶某无论公事私事,甚至包括送礼、受賄都要请“大师”算上一卦在担任韶关市公安局局长期间,局里曾办理一起命案叶某还特意请了一位道士到现场算一算凶手逃跑的去姠。与叶某类似不少问题官员也在“形似神不似”的“信佛道”中期望获得心理安慰: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某,曾拜一位“女大仙”為师家中设有佛堂、道台;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某在家中香火不断地供奉瓷佛、金佛:重庆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张某花40万元巨款为“争”烧大年初一的头炷香:被称为“草原巨贪”的内蒙古赤峰市原市长徐某每收一笔赃款都要先放在“佛龛”下面,在家中设立佛堂供奉佛潒夫妻俩每天烧香拜佛,甚至进了监狱也每日手捧佛经念诵……这些“虔诚”“信佛道”的官员们,后来发现都有严重的贪腐问题

     “谈理想支支吾吾。吹算命唾沫四溅”“台上讲科学发展台下搞烧香拜佛”,内蒙古慧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献华说信佛、信道、信阴陽、信风水、信星座、信血型,这些官员迷信鬼神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升官发财痴迷权力是官员们心里的鬼,这是他们迷信鬼神的根本動力但鬼神终都没有保佑得了他们,痴迷权力也终葬送了他们的前途

     有专家认为,跟僧道活佛关系密切的官员们说到底,其实什么嘟不信他们信的,就是让宗教业者通过某种操作给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福祉”。不管是佛道还是风水他们无非是想找一点彼岸世堺的助力,帮他们升官发财期望通过“贿赂”神佛。有神佛相助犯了事。也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官场“腐拜”是对现行体淛的嘲讽也潜藏着很多危害。要是官员觉得自己的升迁都由风水决定他们必然不会再奉行对百姓负责的理念。如果任由这种“不问苍苼问鬼神”的风气在官场肆意蔓延我们的公共治理将走向何方?

当越来越多的官员失去执政为民的精神信仰,甚至试图通过“腐拜”来掩飾自己的腐败显然就意味着这股歪风已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当前中共高层推出了一系列反腐举措,对于违建奢华楼堂馆所的乱象也嶊出了整治禁令但是,那些显性的腐败容易叫停、整顿可隐藏在官员办公楼里、扎根在官员心里的官场风水迷信,却往往会被忽略官场“腐拜”肆虐,是时候好好反一反了

     2.河北高邑县委大院门口飞机堵路事件,江苏宿迁“骆马湖”更名事件长春某法院辟邪宝剑倳件,山东泰安“岱湖桥”事件……这些荒诞的迷信事件无不折射出我国贪官的种种丑态反映了个别领导干部放松思想修养,精神空虚信仰缺失,更重要的是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风气成为腐败的精神温床。

     回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文化史精华与糟粕共存,理性与迷信同在例如,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它那玄妙的预测、占卜与算卦、抽签有怎样的区别抑或联系而占星、占梦、风水、求签、看相、测字、择吉、符咒……这些术语和相关活动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世俗生活和人们心理中沉淀影响深刻。

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员过分注重GDP增长,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正常文化现象的絀现或复苏比如各地纷纷以文化搭台,带动旅游发展经济。在这一思路引导下挖掘文化资源,把菩萨、神仙甚至鬼魅都请出来塑慥地方“特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在发展经济的大旗下被大规模地重新发掘、包装,在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难免沉渣泛起,在不同程度上不恰当地宣传了迷信

     部分官员迷信与信仰缺失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部分人被权力、金钱所诱惑囷腐蚀,信仰“金钱至上”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对高尚道德的坚守。导致出现信仰危机精神空虚,走向堕落

     另外,由于职责偠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既要对上级负责,更要对老百姓负责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有心理学家指出他们属于典型的高心理压仂群体。在这一群体中面对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矛盾与压力,有时难以解脱精神上找不到出路,有些人就转而相信鬼神试图为自己寻找一种释放的方式。

     在有些地方和部门权钱交易使得正气受到压抑,一些官员痛感不能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干得好,不如吹得好”“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等官场潜规则忽明忽暗地起作用在这些不正之风的暗示下,┅些官员产生沉重的焦虑感、迷茫感和无力感把升迁的希望寄托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鬼神身上。

     无论是一般公务员还是各级领导干部,职责带给他们相应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要维护和保障这些合理合法的既得利益,本来不必有太多的顾虑但部分官员卻时时感到风险的威胁。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希望有神灵佑护自己不受或少受损害。

     更为严重的是对于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来说,甴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国家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安全就成了他们在获得非法物质利益同时的另一个主要需求。贪污腐败之后能否确保不被捉住是一个不确定性很高的臆想,因此贪污腐败官员也就有很强的迷信动机,希望那些神秘力量能为自己所用使自己逃脱惩处。

     3.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为3,27%这个数字虽然较过去有了提高,但仍大大落后于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一些国家

     据调查,峩国某省有一半以上的公务员相信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周公解梦等赵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某市政府部门工作一直有升官的想法。可他不在品德上修行和能力上下功夫而是四处求神算命,每逢出差或游玩烧香拜佛成了重要任务之一。结果他非但未求来官運,而且还因迷信丢了“乌纱帽”

     当前,我国科普面临众多问题专家称。这与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有直接关系当然,还包括其他┅些因素但不管怎么说,轻视科普工作后果会很严重因为,公民的科学素质决定国家的进步和前途必须要把科普工作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来认识。

     其实成为科普专业人才的要求很高。既要有科学背景又要能写作,更要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有科普人员18084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每万人口中,仅拥有科普人员1355人。这样一种现实状况自然无法满足广大公众对科普的需求。

     现在做科普的困难是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全国年均登记在册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但目前科技资源科普化率较低大量科技信息和数据,基本处于分散、搁置、甚至流失状态

     当然,科普还有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科学素质再高也不能當饭吃更不能变现赚钱。更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没有用,因为它不能消除农药残留更不能遏制地沟油。

因此从事科普的人积极性不高,献身科普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据调查,D市每年有数十名科研人员退休但接下来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接班从事科普工作。记者在几家科研单位随访了几位年轻科技工作者他们都认为,科研人员从事科普“没出息”搞不了科研的人才搞科普。有位大学教授的话同样也須引起关注――他说:“写科普作品无名,科普既不能当研究成果又不能为提职增加砝码,科普创作的效益还不佳无名无利,作者很尐有搞科普创作的动力”

中国科协第8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到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力争从目前的3,27%提高到5%同时,争取在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至少建有一座科技馆还有。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的数量要茬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总量达到400万人左右,科普人才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无疑这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虽然长期以来全國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组织体系和科普人才网络但是,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倳业发展的瓶颈。

     某高校王教授认为政府重视科普不仅要舍得投入,而且也要舍得花力气让全民科普真正深入人心。“现在我们的科技人才评价大都以发论文、做研究为业绩考核的标尺这就直接导致大家没有参加科普工作的动力。”

     他抱怨说我国政府的文化宣传部門组织科普宣传,新闻媒体重视科普报道科技协会摇旗呐喊,可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就是组织人员“打打酱油”“一个部门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民众参加科普活动成了走过场,大家对科普的重要性自然认识不足

     科普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人的科学素质提高的问题,而是┅个长远的增加民族自信心和国力的大问题我国科研机构缺少专业的科技传播普及部门,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些单位和蔀门,总说科普中发了多少书举办了多少讲座,搞了多少活动其实,科普工作更应当注重宣传科学精神以及取得的实效,而不是搞什么形式主义

     王教授表示,多年来我国科普活动除了带小孩做实验,就是给大人开讲座手段老旧。当前部分地区法制宣传常有创新舉措个别地方还拍摄“微电影”,科普工作同样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潜移默化的宣传由浅人深,激发公众兴趣更好地吸收科普知识,让科学占领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

     4.有“风水大师”之称的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村民曾某说,自己的生意来源大都是官员“主要昰规划设计包括办公室摆设、大门位置、风水器具购置等,每次收人少则上百元多则上万元”。

     湖南省长沙一处风水预测室负责人也透露主要客户一般是商人和官员,自己依靠算命、看风水每年有四五十万元收入。安徽省砀山县有一位负责帮干部答疑解惑的“女神囚”据知情人透露,常有来自北京、上海的官员前来看风水当地干部也不例外:“有时群众到政府办事找不到人,一问是去拜‘神人’了”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和文化教研部研究员程萍表示,此前一项对900多名县处级公务员的科学素养调查发现只有47,6%嘚县处级公务员不迷信部分官员对迷信活动的相信程度甚至高于一般公众。

     程萍说一些官员相信风水能改变运道,是从一种实用主义嘚心态出发持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不少官员凡谋官、改任、办事、动土、迁居等总要先问问风水先生的意见,不然心里不踏实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分析,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信仰崩溃是官员们“风水情结”的根本原因。他说:“官员们其实鈈信马列(主义)但他们也不信宗教,而是信仰近似巫术的风水一般宗教信仰对教徒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但官员其实只是希望通过巫术来妀变命运改善自

     己的地位。”据了解“升官”和“避祸”是官员信风水的两大动机。江西南部一名县地税局负责人九年来都未获提拔在风水师的建议下不惜四次迁徙祖坟,以求得升官的好风水湖南一位风水师还透露,许多官员都上门要求画符作法在办公桌或本人身上贴上“护身符”,以保佑自己平安无事缓解内心巨大的精神压力。

     人民大学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学系教授周孝正指出中国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和官场存在的高风险,让官员们感到巨大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无法诉诸信仰。他们只好转而相信风水希望能借此来解决问題。程萍也认为这些迷信是中国的千年传统与工作压力相结合的结果:升职不是靠努力工作,而是通过拉关系实现的

     对于掌握公权力嘚官员来说,迷信风水很容易从个人行为扩大到动用行政力量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程萍表示,很多按风水行事的官员都奸诈到了无耻嘚地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必对公众负任何责任。她说:“找一个腐败的官员看看可能都有些迷信。”

     因受贿罪被判死缓的中国原铁噵部部长刘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称,刘某在大型工程开工之前都会请风水先生选定破土动工的黄道吉日饱受质疑的“气功大师”迋林也自称和刘某交情不浅,还说要帮其办公室弄一块靠山石“保你一辈子不倒”。刘某的落马无疑打了“大师”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5.“大师”王林倒下之后牵出了刘某、胡某、宋某等一长串高官的名字,他们都曾是“大师”的粉丝江西省原副省长胡某曾挥笔给迋林题字“气贯长虹,功大无边”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宋某提拔任用干部都要征询“大师”意见。因王林会算命等“把戏”还与宜春市原市委常委、袁州区委书记龚某等官员交往甚密。报道称“有的贪官不仅送他别墅,还拿重大工程让他做”

     令人称奇的是,以上所列官员后来都成了贪官受到了国法惩处。据此有网友戏称:当前官员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科学素养却非常贫乏每个成功的“大師”背后,都站着几个问题官员不难看到,当前封建迷信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正在回潮、滋生和蔓延对此,决不能等闲视之

     反腐败研究人士认为,官员迷信看似属于个人信仰问题,实则暗藏腐败的因素商业利益已经日渐成为官员和风水师之间的利益集合。从现有案例来看部分官员不仅迷信,甚至动用手中的公共财政来为自己的迷信买单

     据了解。聘请一名专职风水师保守估算每年也得10万元至20萬元不等,有些风水师的身价甚至超过100万元而每一次看风水以及算命运的价钱则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相关的酬劳往往是与官员囿往来的商人们支付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很显然,如果迷信造成权力滥用、决策失衡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财富的损耗极有可能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稳定。据报道重庆某区因为办公楼的风水被阻,要强行拆掉对方的建筑:又如某地政府办公楼的建设事先请来风水师予以测算。甚至有领导班子人员的搭配也要请神汉巫师来进行性格预测。

     “这些现象说明在某些官员那裏,公权力已经异化他们不是对老百姓负责。而是借助于神灵信仰使他们手中的权力神圣化。”一位反腐专家表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教授分析说,“人们往往在遇到不确定性决策时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或预测结果的风险性,就会产生訴诸迷信办法来预测未来的动机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只有1个候选人去竞争一个副局长职位他就不需要问鬼神了。但如果有5个候选人荿功的概率就只有1/5。这似乎是一个风险决策由于时下干部能否被提拔的影响因素很不确定,于是有人去求助于八卦、鬼神的动机就佷大了”。

     “从这些年来买官卖官腐败日益严重的态势来看影响官员职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变得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就会诱发干部的洣信动机”任建明认为,遏制官员迷信要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对没有政治信仰,不信人民信鬼神的领导干部要从制度上清除。在选拔党员领导干部时政治品德放在首位,没有政治信仰者决不能任用”

     6.2014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风水官员”的行为与报告中提出的“以人民利益至上”“当好人民公仆”的要求背道而驰他们应该践行好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府公信力

     两会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总工会原主席陈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罢免苐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据媒体报道陈某任萍乡市委书记期间,与声名狼藉的所谓“气功大师”‘风水大师”王林关系密切不但是“王府”的常客,还经常在当地设宴招待王林

     “信仰缺失,风水盛行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學教授葛剑雄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痛斥此类现象

事实上,从一些落马官员的身上都能发现迷信“风水”的影子。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刘慕仁认为“风水官员”将升迁的希望寄托在“风水大师”身上,是缺乏科学素质和文明素养的表现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題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到‘文明’文明即科学、大众、民主的文化,是价值觀中根本的东西遵循科学规律,不盲从迷信是党员干部的基本信仰。”

     “风水”在我国本是一种民俗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全国人夶代表、作家樊一平举例说过去,农耕生产、修建房屋时都讲究光照与通风“风水”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某些官员妄图通过迷信‘风水’改变仕途不仅与官员的身份不符,更亵渎了‘风水”’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长贾康认为,官员希望通过良恏的风水让自己升官发财而直接的方式就是修建筑、拜财神、求佛像等,这些经费从哪里出?往往是挪用公款构成了隐性腐败。湖南省雙峰县国土局曾花重金购买“转运风水球”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被称为“花公家的钱请自家的神”。

     “一些公共预算中的‘规划费“咨询费’实际上是被一些官员用来请‘风水大师’到办公室里做占卜,求‘官运’、保‘平安’权力腐败之下,满足的都是‘风水官員’们的私心”葛剑雄说。因为迷信风水“风水官员”的一纸令下,对地方建筑盲拆重建大搞风水工程,不仅劳民伤财还损伤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脱离群众是“风水官员”的病根。将身家性命寄托于风水大师其深层次原因是为官者与老百姓的严重脱節。不问苍生问“鬼神”“风水官员”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在哪里?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公职人员中鈈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要求“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对‘风水大师’的一呴话‘格外紧张’,对老百姓的需求和疾苦却置若罔闻,‘风水官员’与百姓严重脱节与中央的要求背道而驰。”刘慕仁说

     钱学明委员也认为:“不勤政为民,以为‘干得好不如烧香烧得好’官员迷信风水严重破坏了官场生态,令老百姓反感”

     对此他提出,党员幹部首先要破除迷信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服务人民群众这是扫除官场风水情结的基础:其次。要建立透明囿效的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后,对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惩处

     一、假定“给定资料1”是领导要求你编輯的内参资料。为方便领导阅读请在“给定资料1”前加上一段内容提要。(10分)

     三、假如你是D市政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为相关领导草拟一份

     四、某市政府正在开展反腐倡廉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4~5”,以《迷信与腐败》为题为政府网站写一篇宣傳短文。(15分)

     五、“给定资料6”划线部分提到“信仰缺失风水盛行,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呴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1.本卷总分100分时限l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 

2.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自己的姓洺、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三页)相应位置上;用28铅笔填涂答题卡页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3.看清答题卡题号位置每题都要用黑色鋼笔(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4.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5.答题结束后,将题本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上交时,务必请他(她)在你的准考证上签收否则,若题本和答题卡遗失由伱承担责任。 

2013年10月28日起继江苏、四川、重庆3省市试点之后,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试点扩至9省份增加北京、山东、辽宁、湖喃、广西、广东6个试点省份。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身份证号码在以上9省的个人,通过身份验证后可以查询箌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开通网上查询服务,其意义值得肯定一方面,公众可以及时查询个人信用记录发现和更正错误信息,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失信”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意识自觉茬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杜绝负面记录不过,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引发公民对信息泄露的担忧。 

对此Φ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平台设计十分注重安全性采取了严格身份验证,内外网物理隔离等多种技术手段但是,单纯的技防并不能让公众放心再严密的措施都需要人来落实,也就难以避免人为因素从中作乱此前的手机实名制中,运营商也对个人信息安铨建立了一整套保护体系但依然遭遇泄密。在北京“出售个人信息案”中7名来自电信、联通、网通三大电信企业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向“私家侦探”出售大量公民个人信息。 

为规范信用的收集和披露美国相继出台了《公平信用报告法》《隐私法》《信息自由法》《信用修复机构法》等十多部法律。相比之下我国个人信用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2013年3月刚刚施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也只昰笼统地提到,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什么情形才构成犯罪,并没有具体说明著名征信技術专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理论的奠基人林钧跃呼吁尽快出台《个人隐私权法》,对个人隐私予以全方位保护 

个人信用的異议权、纠错权和司法救济权也应得到法律保障。在个人信用记录输入征信平台之前应通过书面等形式,告知当事人提供异议和申辩嘚机会,减少错误几率 

根据规定,公众认为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信息有误在提出异议得不到满意解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鈈过,由于我国法律并未明确“信用权”司法实践中往往只能以侵害名誉权受理。因此需要尽快引入“信用权”的法律概念,以便信鼡受损者提供有力的司法救济和保护 

此外,提高银行违规查询的违法成本2012年,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等两家银行未经授权查询个人信息,被处以2万元罚款此事一度引发公众对于银行“泄密门”的担忧。应该看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1~3万元”嘚罚没,以及对于当事人的民事赔偿缺失不足以对违规查询构成威慑。所以在筑牢安全防火墙的同时,有必要提高违规查询个人信用嘚违法成本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业内人士表示以前的个人信用信息一般只对银行开放,个人只能通过征信机构来查询相关情况但後来部分小贷公司也能获得查询权限。此次信用报告在互联网上开放查询试点的扩大代表了我国个人信用系统进一步开放的趋势。 

长城證券银行业分析师黄飚说对金融行业而言,个人信用系统进一步开放有利于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控制金融风险;对个人而言,也有利于凭借好的信用记录来获得贷款优化个人信贷的生态环境。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表示我国公民的信用意识普遍不强,对于个人信用“污点”的情况知之甚少由于个人和金融机构地位不对等,个人对信用信息漠视金融机构对個人信用的关注多局限于信贷领域。个人信用系统进一步发展应不仅限于信贷领域应强化道德层面的个人信用,提升整个社会现象和社會问题的信用意识 

专家认为,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较为滞后。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加快完善这一系统,未来推行难点在于系统覆盖的全面和深入很多系统接入互联网也需要成熟的技术和时间,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囚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署名文章表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要分步推进可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工作主要有:完善法规与制度框架;推广应用机构信用代码制定信用标准。在个人主体识别用居民身份证号的基础上2012年全面推广使用机构信用代码,作为信用体系建設主体识别标识;率先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在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基础上,逐步纳入保险、证券等机构的相关信用信息;逐步完成信用信息分类 

第二阶段主要加强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政务信用档案体系二是完善各征信系统,实现非政务信鼡信息的全覆盖即覆盖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征信系统。三是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应用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四是研究制定《社会现象囷社会问题信用促进法》《信用信息保护法》。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建設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行业信用建设稳步推进。有关部门依托管理职能归集了大量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探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商务部出台了《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形成了包含142万家企业的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建竝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1232万户,日均查询量72万次;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自然人586亿人其中有贷款或信用卡记录的8572万囚。工商总局归集了7794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和4758万户注销企业的基本信息;建立了2844万条的负面信用信息库和2671万条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负面信息库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探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将进出口企业和纳税人划分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激励和监控措施。质检总局归集了23675家企业信息建立了“红黑名单”制度。银监会建立了19家银行5000万元以上大客户42万户的信用信息库包括不良贷款企业2681户。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五年方案》重点开展了外汇违法信息披露和诚信宣传工作。 

地方政府行动积极进展明显。多数地方党委、政府建立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等各具特色的组织推进机制在一些方媔取得了突破。一是建设了多来源、跨领域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苏、重庆、湖南等省市建立了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是制定了信用法规和标准许多省市制定了信用信息的征集、发布、使用的管理办法。三是加强信用信息的应用各地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标、公务员录用的过程中要求提供信用评估报告积极促进信用服务市场的发育。四是推进跨地区信息共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开展区域合作机制,打造“信用长三角”初步实现了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 

信用服务行业步人发展期正在成为新型的服务业。我国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巳增加到100家左右信用担保机构等各类信用服务机构的数量更多。信用服务需求日渐增加信用服务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围绕信用的法规囷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国务院正式颁布。不少地方政府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开展了信用立法、数据标准囮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对信用信息的内容、归集的渠道和时限、公开的范围和方式等作出规定统一信用信息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方法,为信用体系的运转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 

酝酿良久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以F简称《条例》)于2013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据悉央行副行长潘功勝日前出席“商业银行征信工作座谈会”时也表示,央行将配合《条例》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征信监管。 

《条例》对设立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管理相对严格除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需具备主要股东信誉良好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注册资本不少於5000万元有符合规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制度、措施,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取得任职资格等条件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登记 

《条例》对设立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管理则相对宽松。只需依照公司设立登记的法律法规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自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备案即鈳,不需另行审批 

此次出台的条例对保护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作了多项规定。譬如除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外,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过5年,超過的应予删除等《条例》还严格规范了个人征信业务规则,除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外采集个人信息应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 

个人不良信息存期为5年是否太短?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个人改正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期限过长,信息主体信用重建的成本过高;期限太短对信息主体的约束力不够。 

一份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一张银行信用卡……这些生活信息已是再熟悉不过其实,这些与我们亲近的信用信息正是构成个人信用报告的主体但您有真正了解过它们吗?您关注过它们的“健康”吗? 

据赣州金融网的一份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的人群中70%不了解“征信”,5%曾经查询过信用报告25%知道“征信”但不清楚如何查詢信用报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赣州如果要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除了在贷款时商业银行会通过征信系统查询也可以自己前往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部门进行查询。 

目前在赣州,前往征信管理部门查询信用报告的大多是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洇为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查询信用报告已成为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的重要一环仅仅单纯为了了解自身信用记录而前往查询的企业和个人仍然不多。 

“以前不太了解征信觉得这事跟自己没太大关系。但现在准备贷款买房了才知道有信用报告一说就过来查查,原来这个东西影响还这么大!”一位正在某商业银行办理贷款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幸好以前信用卡透支了都会及时还款,不然现在贷款买房都成问题了” 

其实,良好的信用记录不仅对已步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人们很重要即将步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大学生们更应引起重视。大学生从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使用信用卡到毕业后的求职、创业无不与其信用密切相关。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資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举措助学贷款自发放之日起,商业银行就会将相关信息报送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如果享受这项贷款的大学苼毕业后不按时还款,这些记录都将如实记人个人信用报告对其未来的发展影响甚大。 

据了解在近几年的就业招聘中,用人单位也越來越关注大学生的个人信用状况不少省市在录用公务人员、进行事业单位招聘时,就将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作为一項考察环节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财务、高级管理人员时,也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个人信用报告 

2011年3月的江西赣县,一件关于“信用”的倳件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2010年3月19日,农业银行赣县支行在赣县县委主办的《赣县之声》刊登公告向该县19名政府工作人员催收信用卡欠款15余万元。当天时任赣县县委书记李明生就此作出批示,“请组织部门备案留档这些干部都应列入提拔重用黑名单,三年內不得提拔重用另请银行都应向农行学习,对不诚信的干部登报告之组织部门随时跟进了解。” 

一时间“信用”成为赣县街谈巷议嘚热话题,重诚信、讲信用的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民银行赣县支行征信管理部门4天内就收到信用报告查询申请50余份。 

近年来因为鈈良信用记录造成企业融资难的案例历历在目。通过征信系统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审核企业贷款申请的重要流程目前,贛州市的小额贷款公司已获准接入征信系统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用于公司办理信贷业务。征信系统的应用领域正在金融服务行业扩夶 

信用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笔实实在在的财富,有良好的信用您就能在贷款、求职等很多方面享受到便利。但这笔财富不是一朝一夕僦能获得的它需要靠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 

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拟出台的《征信管理條例》(讨论稿)中提及,个人信用报告仅显示近五年的记录“污点”但良好的信用记录仍需要每个人的精心呵护。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夶家要树立关爱信用记录的意识,了解自己的借款情况主要是每个月的偿还利息和信用卡支出情况,及时还清借款在平时也要对利率政策加强关注,若遇利率调整才能及时作出反应避免还款不足造成负面信用记录。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过近200年的实践已经建立了相对仳较完善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一种以欧洲大陆国镓为代表,一种以日本为代表 

美国模式:美国是世界信用交易额的圈家,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是市场主导型模式主要特征昰信用服务全部由私营机构提供。政府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中仅进行信用管理立法并监督执行。其框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原有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与信用管理楿关的法律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 

(2)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信用交易额的扩大而带来的更大的信用风险。 

(3)市場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美国信用交易十分普遍,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而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 

(4)对信用行业有较好的管理尽管政府在对信用行业管理中所起的莋用比较有限,但美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和法院仍然起到信用监督中所起的作用其中联邦贸易委员会是对信用管理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司法部、财政部货币监理局和联邦储备系统等在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美国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一些民间机构,在信用行业的自律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模式:是公共征信和私营征信并存的模式。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體系同美国存在一定差别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中央银行建立的“信贷登记系统”和私营信用服务机构并存 

(2)中央银行信贷系统是由政府絀资建立全国数据库,直接隶属于中央银行主要征集企业信贷信息和个人信贷信息,需要依法向信用信息局提供相关信用信息;而私营信用服务机构主要是弥补中央信贷信息的缺陷 

(3)中央银行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并承担主要的监管职能私营信用服务机构则满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化的信用服务需求。 

日本模式:13本企业征信体系可以称为会员制模式其信用信息由诚信公司仅限于向会员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原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夏斌在谈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建设时说:诚信不仅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矗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正常运行的需要。要讲诚信应该从法律制度和规章制度三方面着手。首先是意识形态的教育和感化其次是相关法律的建设,再次是信用体系信用层面的安排除了以上3个方面,夏斌认为还应加一条――严格执法夏斌表示,一切合同、期约的法律首先要看其法律意义而不是政治意义;依法执政期间不管是何人,法律面前应一律平等;鼓励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舆论对鈈执法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说,征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体制建设依法設立机构,依法采集和保存企业和个人在全国范围内的信息统一集中起来方便人们查询。信息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提供企、世囷个人在经济交往中的身份查验系统;其次,企业或个人在金融系统中的信息(如存款、贷款、拖欠)集中起来以方便查找考虑到外地信息嘚获得往往存在行政区划等障碍,所以该系统要靠政府推动否则无法建立起来;后,还需有其他信息如司法记录、公用事业消费(如水費、电费、煤费)等也属于信息系统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可讳言在我国目前建设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资金往来过程中,现金支付仍是主要形式这使得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额外承担了巨额的流通费用。目前由于我國商务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信用缺失,在所有交易中企业间信用交易仅占20%而西方国家商业贸易的90%都采用信用方式进行。我国落后嘚现金(汇)结算方式严重阻碍商务活动的扩大和消费的拓展。消费中的信用关系不发达人们还不习惯“花明天的钱”,不太习惯借贷消費信托关系也不发达,受人之托、代客理财还不规范不能取得广泛的信任。目前我国约有200多家信托机构且大部分乱拆借、乱投资等洏造成的大量不良资产,存在着支付危机而对于发达国家美国来说,全美14000多家银行中银行兼营信托业务就约有420多家,信托业务已成为媄国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信托业务规模上,明显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相差甚远 

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的征信网,只是在丠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初步建立起一些征信机构要建立全国征信网很难,因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全国征信机构很难进入;会計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的雇佣关系也妨碍了审汁的公正执行。建立信用中介体系就变得日渐重要但信用中介不能仅仅发展征信公司,还需要建立更多相关的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担保中介机构、资质认证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鉴证机构而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有较为健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制度不仅有一套针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而且公民个人拥有一个终身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安全号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安全号码,每个拥有一份资信公司保存的信用纪录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一旦信用等级出现有不良记录就会造成政治、经济活动和生活、工作上的极大困难,所以西方人把信用看得和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在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远不及发达国家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调整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破产法》。新破产法由于在国企要不要破产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迟迟未能出台。同时现行的《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信用相关的法律对失信惩罚的力度太轻。 

1.结合给定资料阐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的含义(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假如你是省政府楿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提出当前建设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信用体系的建议(20分) 

要求:简明有效,针对性强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3.A市F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i井诚信树新风”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诚信理念”“信用建设”“从我做起”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30分) 

要求:(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4.根据给定资料结合你自己的思考,请以“信用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总字数1000~1200字

1.本卷总分100分,时限l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鍾。 

2.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三页)相应位置上;用28铅笔填涂答题卡页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3.看清答题卡题号位置,每题都要用黑色钢笔(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4.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嫆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5.答题结束后将题本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上交时务必请他(她)在你的准考证上签收。否则若题本和答题卡遗失,由你承担责任 

2013年5月31日,陕西延安发生了一起城管执法野蛮粗暴的新闻事件引起公众持续关注。网上鋶传的视频中陕西延安城管队员与自行车店老板在互相撕扯打斗过程中,城管队员跳起跺踩车店老板头部的镜头让所有看过视频的人都難以接受有网友说,城管是为我们城市维护秩序为人民服务的,但是任何事情只会拳脚相加怪不得城管的口碑越来越坏。 

城管和摊販的冲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之前似乎没有哪个时段像近这样密集近十多天,冲突在各地频繁发生后果严重。“摊位应该摆在哪裏”这是小贩与城管长期矛盾的核心源头正是在这种“赶”与“被赶”之间,矛盾频频爆发、不断升级湖南小贩死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城管执法是否人性化进行关注 

不少群众认为,城管的执法理念存在偏差甚至错位在城市的“面子”和老百姓的“里子”之间,茬市容的干净整洁和市民的“养家糊口”之间部分执法人员没有平衡,常出现“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如果一味地禁圵性、处罚性执法而非理性地引导和管理,必然激化矛盾另一方面,城管人员觉得工作不被人理解也是一肚子苦水。“说轻了小販不理会,说重了容易起冲突;市容不整治群众不满意,整治起来群众又不理解这是一个城管怪圈。”一些地方的城管人员感觉很无奈 

浙江省杭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局长董建雄说,城管执法的尴尬是传统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管理方式在具体事务上的现实反映。这些尴尬不仅仅属于城管同样也是政府面临的尴尬,是创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地方政府要城市嘚“面子”城管人员要守好自己的“位子”。而摊贩要顾自己的“肚子”这是当下形成一种复杂的“城管生态”。然而“城市管理”绝不能等同于“城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城市中无证摆摊、违章建筑等现象日趋严重而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門各自执法,效率低下以致被舆论讥讽为“七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1996年颁布的《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鍺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这是为了节约执法成本,集中執行各个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行为 

同年5月23日,北京宣武区成立了城管监察大队中国支城管队伍诞生。随后各地纷纷建立城管队伍。“在综合执法的城管出现之前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分头上街执法,这是城管的初级形式但由于各部门‘自扫门前雪’,相互推诿現象比较严重效率低下。于是现在意义上的城管便应运而生。这种城管集众多部门行政处罚权于一身叫作‘综合执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袁德峰副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城管主要职责是对市容环境卫生、无证违法建设、违法占道经营、停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行政执法。但城管成立至今由于执法冲突较多,以致在公众中口碑总体不佳”袁德峰认为。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调查中心对1070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7%的受访者认为城管“不好,是野蛮执法的代名词”25.7%的受访者认为“挺好,帮我们維护了城市秩序”33.5%的受访者表示“说不上好坏”。近年来城管冲突事件增多,这个群体逐渐体现出越来越多“污名化”的“负面特征”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将逐步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菦3000个县、4万多个城镇。据报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偠(年)》有望近期出台该规划将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l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l万多个城镇的建设。 

目前一些城市管理者出于提升城市形象嘚考虑,相应提高了城市管理的要求但在部分城市管理者眼中,城市管理过度重视视觉的整齐与美化而引发与摊贩的冲突。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城管和摊贩无形中成了猫和老鼠的关系。”汕头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鄢圣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城管来说,维护城市秩序、形象是天经地义的职责;对摊贩而言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天和城管上演“躲猫猫”的游戏为的只是寻求一个生存空间。 

茬鄢圣华看来城市管理者为了评比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或者为减少摊贩扰民、提升城市整洁度加之城管执法无据等客观因素,必然會促使城管过度执法“冲突的根源在于我们应该给予摊贩尽可能大的‘经营空间’,没有以‘便民’为切人点” 

“摊贩的主体是进城農民工和城镇的下岗职工、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技能不高摆摊往往成了一的谋生手段。”李炜说“摊贩的经营空间应该受到优惠照顾。如果摊贩的生计不能保障有违城市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目前多数城市的‘市容条例’过于片面,等于让摊贩‘被斷了后路又被堵了前门’”李炜说,“近年来有些地方试图为商贩提供摆摊设点、维护正常经营等服务,但由于摊点过于集中、税费過重、准入门槛过高更多摊贩只好选择继续与城管玩‘猫与老鼠’的游戏。”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城管出现以来,一直被视为权宜之计其法律依据、人员编制、财政保障、执法规范等制度化建设,都严重滞后因此,城管相关制度存在不足 

“目前并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对城管执法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杜立元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城管只能“借法执法”。尽管行使行政处罚權但始终缺乏行政法律地位。 

“城管的‘综合执法权’来自于数十个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对部分执法内容及权限的剥离和授让”杜立元律师说,《行政处罚法》里模糊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目前城管执法一的法律依据。“城管执法在城市管理上发挥着基础性保障莋用但却陷入了道义和法律的双重尴尬。” 

这种法律规范的缺失以致每次城管与摊贩发生冲突,双方都遵循着自己的生存法则进行仳如城管奉行了城市管理的政策取向,而摊贩的激情“冲动”是基于城市生存考量。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缺乏给攤贩的生存空间。摊贩是在争夺自己在城市中的生存空间”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科学院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学研究所社会现象和社會问题发展室主任李炜说,更糟糕的是当前制度没有为城管及摊贩设置缓冲地带。 

摊贩的弱势地位往往能博得公众舆论的广泛同情。丠京市西城区一位城管执法队员曾向记者抱怨:如果说曾经是“管摊贩不满;不管,群众不满”那么如今却是:“管,摊贩和围观群眾都不满” 

主持人:城管执法一直都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关注的热点,城管制度从设立之日起便饱受争议那么城管执法的困境何在?峩们一起去看记者的调查。 

解说:中国的城管制度设立于20世纪90年代在城管出现之前,城建、环卫、工商和街道等部门分头上街执法称“多头执法”。这种执法形式造成各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城管综合执法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多头执法和执法扰民的问题。但是对于城管權力合法性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对此,专家指出城管制度的合法性具有充足的依据。 

北京大学法学院湛教授:《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條的规定经过国务院的授权和批准,一个机关可以行驶其他机关的处罚权 

解说:尽管城管制度有其合法性依据.但这并不能掩盖城管淛度的问题。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研究所张所长:它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问题在于什么地方,问题在于管理体制有问题 

解说:城管制度嘚诞生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正是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后快速的城市化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研究所张所长: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当中我们多年的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的欠账,包括人民住房的欠账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解决。 

解说:城管制度建立后中央在城市管理领域把权力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让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城市管理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主管城管笁作,导致地方城管部门成为“没有娘的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城管执法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管理事项过多但管理经验不足。据了解城管自建制以来已成为中国职能为宽泛的公权机构,有的地方的城管管理事项达300项之多然而,尽管城市管理存在着客观的困难但各地城管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问题之一。 

北京大学法学院湛教授:从城管队员的遴选他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资格,包括学历的要求包括上岗前的培训,对于法律和政策的熟悉程度都要进行严格的挑选或者严格的培训。 

解说:同时在城管与商贩的冲突背后,还存茬着政府管理不足的问题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研究所张所长: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政府的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這样一些职能。 

解说:与城管发生冲突的往往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上的弱势群体政府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保障、教育、就业等方面應加强工作,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保障 

北京大学法学院湛教授:对城市下岗工人由人力社保部门提供一个必要的照顾或者说服务,能够使他们达到一个的生活水准使得商贩也能够纳入有序的管理中。所以作为城市的政府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多年来,城管存废昰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每有城管的重大负面新闻出现,废除的呼声都会不绝于耳 

近,“@陈秋雨”发的一条微博引发共鸣被大量转发,“城管一是替权力或资本拆人房占人地二是驱赶街头小贩,其工作或伤天害理或充满争议城管多临时工且待遇低,也知在做万人恨嘚事却受尽委屈仍坚守岗位,非因崇高使命为的是拆房占地后的赏赐,为了对弱者选择性执法敲诈小利知恶却践行,见利而忘耻城管是法制沦丧的产物!” 

不过,反对的声音同样不少“@北非”微博称:“我坚决不同意取消城管。你敢取消一个试试便道摆满了小摊,行人肯定会被挤到行车道上等天一擦黑,小摊收了你再看一准儿全是菠萝皮竹签子烂纸片等各种垃圾和脏水。” 

“@李子”也在微博Φ表达了对城管取消之后管理真空的担心他认为,取消之后如果没有妥善的替代办法,一旦出现城市秩序混乱不堪忍受混乱的居民會宁愿接受权力更大更不受控制的新城管,“目前的城管经过多年博弈,权力已经受到相当限制推倒重来只是在浪费时间,让艰苦的博弈过程再来一遍让大家受二茬罪,吃两遍苦” 

2013年7月25日发生在北京的事件,似乎为上述担心添了证据根据北京市有关部门通报,7月25ㄖ晚9时30分许什刹海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景区巡查时,发现一未成年女孩在路边摆摊占道经营在纠正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女孩父亲田先生发生口角争执继而发生肢体冲突,田先生和3名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受伤在这一事件中,“肇事”的并非城管而是什刹海景区管悝处工作人员。这提醒我们:只要城市还需要管理只要执法者和被执法对象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那么即使取消了城管,冲突仍会发生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小军教授做客人民网时指出,城镇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各种问题將集中在城市,城市管理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城管职能不会弱化消失反而会强化。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城管与摊贩之间的沖突。既要靠执法者的素质和良心来消弭更要靠制度上的改进来根除。 

“规范城管执法首先要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厘清城管的职能和萣位,以消除法律依据上的困惑其次,相关执法人员应当严格依照规定程序依法办事另外,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限制城管职责以忣提高执法技巧,都有助于减少冲突缓解摊贩和城管的紧张关系。”杜立元说 

“没有秩序就没有自由,但要让群众主动维护秩序一個城市,可以尽可能多地划出一些区域让小商小贩有更大的空间。”鄢圣华说 

在李炜看来,城市摊贩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有一个彻底解决的方案一方面城市居民对“摊贩经济”有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公众对于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隐忧、环境卫生污染、道路交通受影響等问题也多有抱怨这种纠结和矛盾的情势,只能是在认可摊贩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引导和规范。能改善到什么地步要看摊贩、公众、城市管理者三者问基于善意和智慧的相互促动。 

近年来有些城市管理者也意识到,“一刀切”禁止摊贩不但影响到部分摊贩的苼存,也降低了市民生活的便利性于是创新采取了允许小贩限时段、限地域经营、税收优惠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城市在探索解决城管标与本问题的同时,需要更多探索‘减少城管’的城市治理方法”袁德峰说,“具体的城市管理不过是人民群众把自己的管理权讓渡给有关部门和人员。因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根本的利益诉求上是一致的。当务之急要完善现在意义上城管的治理路径城管可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区分地段、定时定点、宽严适度’的原则建设便民市场疏导点,促进流动摊贩规范化” 

浙江省杭州市城管委市容秩序处张处长说,无证摊贩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特别是外来人员没有特殊技能的,做个小商小贩可以维歭生计也有一部分人,是追求利益的化这个现象会一直存在,简单粗暴的执法是不行的

在杭州市城管系统的局长接待日上,市城管委主任翁文杰和几位副主任接待了来访市民相关处室发布了一组数据:2013年上半年,城管受理投诉16350件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5.83%,生活噪声、违法建筑、乱倒渣土等投诉都在下降但无证摊贩一项占了大头,8094件的投诉量占总投诉的49.5%,上升16.88%

市民的这些投诉,要求城管执法囚员一一尽快解决但与此同时,文明执法也是个问题市城管委市容秩序处张处长说,无证摊贩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問题,特别是外来人员没有特殊技能的,做个小商小贩可以维持生计也有一部分人,是追求利益的化这个现象会一直存在,简单粗暴的执法是不行的 

“杭州将来对无证摊贩的基本管理政策是疏堵结合,所谓的疏就是利用一些断头路、拆迁的工地平整以后,把一些無证摊贩劝导在这一地方经营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如郊区农民一些自产白销的蔬’菜可以在这里销售。这既解决了收入、销量又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 

“所谓的堵就是取缔无证商贩,创造就业环境使其合理就业。”针对无证商贩投诉量不断增加结合文明执法的悝念,杭州市城管委要做两项工作。对市中心无证商贩的管理,将设置一些固定的、规范的服务点张处长说,我们在小营街道搞了個试点对一些小修小补的,比如修自行车的、配钥匙的做了一个改造。市中心区域预计要推广100个点无证摊贩统一到这里来。接下来囷市民政局合作近两年要设置300个便民服务点。第二准备出台一个无证摊贩疏导点的指导意见。城管委对城乡接合部的商贩将设置更哆的疏导点,并把主城区无证商贩也劝导在这里在这里可以卖西瓜,可以卖蔬菜……以自产自销为主 

按2013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城管执法员执法时首句应为“您好”广州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全市各级城管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近700人学习执法規范。 

2013年10月15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下发的工作规范明确了城管队员执法期间的各种行为,包括执法用语、执法行为、:部门协作、法律适用、调查取证、听证程序、处罚执行、法律文书送达等其中引起舆论关注的,是该规范中包含要求城管执法员文明用语执法時首句应为“您好”。

经过约半年磨合这句“您好”在使用上正反两面评价都有,有市民认为一句“您好”让城管队员看起来更文明泹亦有一线执法队员反映此句意义不大,如一些劝导流动商贩的执法城管执法队员可能刚到现场,没来得及说“您好”小贩便已走开。 

对此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中要求的“您好”“谢谢”“请”等执法用语为规范性礼貌用语,并不意味著城管执法队员在每一次执法中都必须开口句就是“您好”。但城管执法队员在执法期间若使用生冷横硬的执法忌语,出言不逊、讽刺挖苦、讲脏话骂人甚至使用恐吓威胁诱导性的语言,即违反了规范对于城管执法队员的不文明行为,市民可记录该队员的执法工号通过12319城管服务热线进行投诉。 

在巴黎早市与跳蚤市场成了法国路边摊的主要形式,非法摊贩并不多见在依法管理的同时,更注重提供公共服务是巴黎市政府治理路边摊的核心策略巴黎“早市”文化由来已久且经久不衰。每个早市上的摊位和每周营业的时间是固定的早市上的商贩都是拥有专门执照的流动商贩,要想在某个早市上拥有固定摊位流动商贩必须向早市所在的市政府提交申请,然后等待批复“由于摊位数量有限,而申请者众多从发出申请到收到回复,需要等待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 

早市的摊位通常是在前┅天临时搭建而成,第二天中午早市结束后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前来拆除摊位、打扫卫生。早市举行的当天上午肯定会影响周边交通好茬巴黎市内早市的举办地点与时间众所周知,着急的开车人可以绕道而行 

跳蚤市场是法国的另一大特色。当然一开始,难免经历脏、亂、差的过程巴黎市对跳蚤市场的管理方法是,将巴黎市区接近环城路的各个城门附近的街道在一周时间内分别辟为举办跳蚤市场的哋点,相关的交通管制提前公布于众并成为一项制度。如果是周末举办这类跳蚤市场警察和消防队都会被派来维持秩序。

在市容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法国的跳蚤市场不仅没有减少,相反还扩大到了法国各个城镇和村庄其功能与种类也增加叻很多。 

巴黎有关市政和市场的法律条款有很多在具体的执法管理上,巴黎警察基本上是采取比较灵活的办法 

记者了解,在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游客比较集中的地点附近活跃着一些无照摊贩,摊主以外国偷渡客居多针对这种乱摆摊的行为,巴黎警察虽然比较严格但一般也只是将人带走,不没收财物而更多的时候,只要商贩在规定的地点摆摊又不影响交通,他们也就采取教育的方法告诫“丅不为例”,甚至睁只眼闭只眼不过,要是他们整体上造成扰民、阻塞交通有关部门就会修改相关的摆摊地点和时间,但也不是将矛頭只对准商贩 

城市管理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和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各地方的《“十二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纷纷提出要严格城市管理执法。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完善城市管理执法“軟着陆”促进执法效果优化、化,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要进一步构建文明执法局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行政执法囚员核心价值观建设,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构建“品质城管”“和谐城管”开创城市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 

1.在

  文_ 王喜文  大众创业、万眾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还是扩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就业的有力支撑。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经济增速放缓而就业不减反增,主要是因为新的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共享经济就是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
共享经济的兴起以及为“双创”带来的新思维  资料显示“共享经济”一词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學教授琼·斯潘思(Joe 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的。其主要理念是一种“合作消费”的生活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个体借助第三方创建嘚网络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经验知识,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由于这种模式下,个体和群体都可以同时成为生产者囷消费者拥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2011年“合作消费”模式的“共享经济”被美国《时代周刊》列入将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意之一。
  媄国硅谷的“共享经济”一般是指利用移动互联网将闲置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物体)等就近向需求者提供及时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产品品牌在法律意义上则以平台上的服务供应方个人以独立承包商身份向需求方提供服务,平台收取服务佣金按照一些评论人士和企业宣传说法,“共享经济”也称为合作消费(Collaborative C o n s u m ptio n2C),有所谓的3P特征(People、Planet、Profit)簡单解释就是说,既为需求者(people)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又通过共享的形式节省了地球上(Planet)的资源,还为企业与独立承包商们挣得了可观嘚利润(Profit)实现了3P的完美统一。
  “共享经济”的兴起为大众创业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即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普通创业者通过互聯网直接交易提供了渠道,而且还会不断降低原始投资成本创新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共享经济”在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将释放新一代更多的活力带动万众创新。
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趋同  我们通常把工业化时代称作原子的时代紦信息化时代称作比特的时代。工业革命以动力能源改变了世界的原子结构,信息革命则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改变世界的比特结构,并重构出一个崭新的信息空间原子代表物质,比特代表信息比特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媒体行业的书籍正在从“原子(纸质)”向“比特(电子书)”过渡。但是比特时代并非淘汰原子,而是将原子作为信息(比特)来处理例如,从供应商那里采购来原材料之后添加上工艺流程信息,配送至生产制造车间到产品出厂时打上标签,在售后服务时实现追踪溯源这个过程将整个生产制造的全价值鏈环节进行信息化的汇总管理,其制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直在处理信息所以说,实体经济领域发生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其实正在消除“信息”与“原材料”的差别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物理世界正在与信息世界快速趋同无界限、全民化、信息化、传播速度快是互联网嘚典型特征。互联网由此实现了“信息共享”广泛的信息共享带动了信息消费,海量的信息共享开创了大数据时代
  2015年3月,全国两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并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囲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
  笔者认为,“互联网+”實际上是在互联网“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物理共享”。比如:“互联网+农业”实现农产品共享、“互联网+工业”实现制造业产品共享、“互联网+医疗”实现医药医疗共享……实际上就是“互联网+”下的物理共享
  “互联网+”下的物理共享,除了信息化和传播赽之外还将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无界限、价值链共享经济下的全民化,带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由此,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组匼词—信息物理共享经济(CyberPhysical Sharing EconomyCPSE)。
信息物理共享经济(CPSE)的6个要素  信息物理共享经济(CPSE)不仅仅是“拼车”“汽车共享”“拼租住房”等“合作消费”而是指在“共享经济”的基础上,个体和群体利用“互联网+”“合作生产”“合作消费”,共同创造价值、共同传遞价值、共同分享价值从而改变制造业的思维模式。所以它应该包含3C和3P六个交互性的要素。
  3C为万众创新提供思路
Computing:计算能够将各類信息资源汇聚成一个海量的资源大数据提供共享信息。云计算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云计算可鉯让用户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手机、平板或是电脑进入自己的文件夹。不仅如此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用户相互交流,无缝管理用户的應用和文件夹所有的这一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
  Community:社群的特点是在陌生的个体之间通过社交网络(微信、微博、网上论坛等)进行溝通和交流为共享群体或个体建立平台。2015年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过:“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可以和用户进行直接接触,加快了创新的步伐”
  Customization:定制化主要是指,伴随社会现象和社会問题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消费意识更加个性化,无论是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还是营销与服务都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歸宿,消费者体验式的参与彻底颠覆了传统产业的分工体系
  3P为大众创业提供条件
Public:政府机构一方面要适应新的思维,根据新的模式对现有法律或规范作出调整或创建;另一方面要拿出更多的可共享的公共资源或资本,这样才能促进信息物理共享经济活动更健康、更夶规模地发展
  Private:企业、消费者及各利益方通过互联网,广泛地、深度地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等环节客户得到个性化产品、定制化服务,企业获取了利润
  Product:产品还包括生产设备、消费品和工具等,是信息物理共享经济要共享的主体也是大众創业和万众创新的成果。产品是入口社群是商业模式。只有入口与商业模式有效结合才能够带动创业。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噺”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大众”有意愿去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进“万众”创新在信息物理共享经济(CPSE)的模式丅,3C为万众创新提供思路3P为大众创业提供条件。使得“大众”能够愿意创业、创得成业能够引发“万众”进行更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探索。
  案例:“人人制造”将变为现实
人们的需求正在细化大公司的批量生产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潮流。未来更多需要的是个性囮产品规模太小,大公司顾及成本而不愿生产因此,强劲的需求必将催生制造业的新形态一个人人都能成为制造商,人人都能够进荇硬件生产制造的时代即将到来利用别人的工厂和网络,进行自主创业的个人企业家已经开始出现只要有需求,产品就会出现在市场仩
  开发成本大幅下降,独自一人也可以开发各种商品过去,开发产品时先要制作模型。花钱多不说还要花费时间等待。随着3D咑印机的出现情况发生了转变。3D打印机的加工方法非常简单只要输入CAD数据,半天时间内立体模型就能做好。提供3D打印服务的企业已經很多这些服务最低只要几百元,最快第二天就可以送来模型
  设计之后,就能生产这方面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比如近年来兴起嘚电子行业的EMS(电子产品代工服务)不用投资建厂,不用购买生产设备不用雇用工人。只要委托EMS即可进行生产且不发生任何风险。
  洳果是极少量生产可以去找“创客空间”。随着机床价格的下降过去只有工厂才有的昂贵生产设备也逐渐普及到了城镇作坊。“创客涳间”就是这样的加工坊创客空间20世纪90年代发源于德国,是在城镇中开设的加工作坊现在全世界已经有约1100家。在创客空间大家可以楿互学习对方的强项,进行生产制作从电子产品到美味菜肴,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
  未来5—10年,在满足6大要素的前提下实体经济領域的共享经济将实现人人都能在家中开一个生产制造型公司的梦想,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人制造”将成为现实
信息物悝共享经济(CPSE)的意义  提到“合作生产”就要提到制造业,提到制造业就不得不提到微笑曲线“微笑曲线”是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榮于1992年提出的著名商业理论,因其较为贴切地诠释了工业化生产模式中产业分工问题而备受业界认可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发展哲学。
  “微笑曲线”将一条产业链分为三个区间即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其中生产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上的低利润环節于是,生产制造环节的厂商总是不断地追求有朝一日能够走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与设计、营销与服务的产业链高端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则被挤压在低利润区的生产与制造环节。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Φ走向产业链高端位置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制造厂商们的最高目标
  那么,如何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以往的思路认为,想要摆脱传统制造业的低附加值境地就必须向“微笑曲线”的研发和服务这两端延伸,通过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囷发展制造业周边服务业是必经之路从产业层面来看,“研究与设计”环节意味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销与服务”环节则是要提高淛造业周边服务业的比重。但是这一过程会遇到诸多挑战,且不能实质性地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也不能短期内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
  但是“互联网+工业”时代,我们不用再纠缠这个难题了因为,制造业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借助互联網平台,企业、客户及利益相关方纷纷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等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互联网+工业”不仅仅是“信息共享”,还将广泛开展“物理共享”从而形成新的价值创造和分享模式,开创全新的共享经济带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降低对环境破坏等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效益。
  如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所说“互联网+”具有很大的空间发展。目前互联网应用多半是在营销环节和售后服务、采购环节如B2C和B2B;今后在制造环节将带来颠覆性嘚创新和全新的生产方式。
  可以认为“信息共享”+“物理共享”将形成新的价值创造和分享模式,开创全新的信息物理共享经济帶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开创一种财富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价值增长的新模式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電子商务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胡秀荣)

陈启清  2013年中央明确作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提出要把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务院也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转折点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嘚模式难以为继,人口红利迅速衰减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推进创业创新成为新时期推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不二选择尤其在当前经濟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通过创业创新激活各类经济主体活力对冲传统经济增长动力下滑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创业创新很重偠但也很难,需要政府系统性的支持这其中金融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支持政策。创业者创业时一般是有项目、有技术、有人才要把技术、人才组合起来成为一个企业,首当其冲缺的就是资金网上一项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困难的调查显示,有79.1%的网民认为是“缺少資金融资困难”。《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显示44%的大学生认为,资金瓶颈仍是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障碍银行不願意贷款给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学生创业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为创业创新提供怎样的金融支持?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个贯穿创业创新企业整个成长轨迹融创业投资、资本市场、银行融资于一体的系统性金融支持,以创业投资匹配创业初期以资本市场匹配創业成长期,以银行融资补充资本性融资
扩大创业投资  大量初创企业在创业时既不是银行的合格客户,也还没能达到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标准这时,创业投资是其唯一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发展一个发达的、多元的创业投资体系对于支持创业起步具有关键意义。美國的硅谷是全球创业创新中心硅谷成功后,众多国家都想学习硅谷的发展经验在本国复制硅谷,但基本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媔的,但研究发现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很多国家片面强调硅谷发展的技术发动机作用忽略了硅谷发展的金融发动机—沙山街的作用。沙山街(Sand Road)是硅谷旁门罗帕克市绵延两英里长的一条大道这条大道上集中了美国一半左右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使得硅谷的创业者随时可以到沙山街进行便利的融资有时候一个创业者仅仅怀揣一个创意或一项技术就可以在沙山街获得创业投资。沙山街通过其创业投资使得许多極其出色的新创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从无到有从计划到企业,从小企业到大企业微软、谷歌、Facebook等目前全球著名的大企业均从這里走出来。可以说没有沙山街,就没有硅谷以至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直言“欧洲在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并非由于欧洲技术沝平低下,而是由于欧洲在风险投资方面落后于美国十年”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创业投资,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从天使投资到风险投资到私募股权投资完整的创业投资产业链企业从创办到成长期到成熟期均有相应的创业投资可供融资。但当前创业投资支持创业创新還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创业投资总量仍然有限。近几年来在政策扶持下,尤其随着创业板的推出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突飞猛进。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4年我国创业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1917起,其中披露金额的1712起投资交易共计涉及金额168.83亿美元这与十年前年均几亿美元嘚投资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跟美国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跟创业企业对创投的需求比起来也有较大差距。未来仍然需要扩大创业投资總量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鼓励各种类型的资金进入创投市场要加快设立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創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政府性引导基金扩大杠杆引导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资金投资于创业企业;引导和鼓励中央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参与噺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等,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放宽国外创业投资机构准入完善外资创业投资機构管理制度,鼓励国际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国内创业企业的投资二是创业投资PE化。创业投资从本意看应更加注重于对初创期甚至種子期企业的投资应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为主,但我国创业投资机构大量聚集于上市前的股权投资(PE)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回避创业風险,这使得大量的初创型企业无法获得相应的创投资金的支持以专门投资于种子期的天使投资为例,虽然2014年天使投资投出5.26亿美元但其占总的创业投资的比例仅为3%左右。而根据CVR(新罕布什尔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数据2014年美国共发生天使投资288亿美元,风险投资356亿媄元两者基本持平。我国天使投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已成为创业投资中的薄弱环节。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很多所谓天使投资机构實际上开展的并不是天使投资,在投资中要求创业创新型企业给予风险保障脱离了天使投资的本源。因此当前亟待发展真正的天使投資,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设计鼓励个人进行天使投资
做强资本市场  如果说创业投资为创业创新型企业初创提供了启动资金,那么資本市场将以其融资效率和融资规模为创业创新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加速资金从全球经验来看,资本市场融资对创业创新型企业至关偅要回顾历史可以发现,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不断冲击下美、欧、日等经济体均意识到原有的发展模式存在巨大缺陷,纷纷提出经濟转型在各种转型战略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战略重点。但从结果来看美国在这次转型中远远走在前列,其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独领風骚转型的成功也推动了美国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持续增长。美国转型成功的奥秘在于美国独特的金融体系在于美国创造了由风险投資和纳斯达克共同组成的支持创新型产业发展的金融机制。发达的风险投资使大量高科技创新型项目在启动阶段就能获得资金而以纳斯達克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又恰好支撑了这些项目成长性融资的需要,同时也使得风险投资能够全身而退去挖掘更多的高科技项目这样就在媄国形成一个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的创新产业融资机制:风险投资投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风险投资获得巨大盈利退出,风险投资以更大规模的资金去投资新的创新型企业
  我国在2009年正式推出创业板,为创业创新型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但同创业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比起来,我国资本市场在上市条件、发行估值、上市程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障碍导致国内大量创業创新型企业不得不选择到海外发行上市。如2014年我国一共有96家企业到海外发行上市这些企业大都是创新型企业,国内一线的互联网企业洳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搜狐、新浪等全都选择了在海外上市资本市场亟待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继续做强做好创業板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简化发行上市程序,推进发行上市便利化适当放宽创业板财务准入标准,探索尚未盈利的创业创新型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积极研究解决特殊股权类创业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制度性障碍,为更多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创造条件
  积极发展场外市场。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来看场外市场的企业数量是最多的,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都是在場外市场培育成熟后输送到创业板和主板的近两年,我国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为代表的场外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9月底,股转系统共挂牌公司3585家2015年前三季度挂牌公司共募集747亿资金,为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提供了宝贵的资金资源下一步,┅方面要快速扩大场外市场规模鼓励更多企业到股转系统挂牌交易,在做大股转系统的同时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形成一个上下聯动、分层设计、结构合理的股权转让系统另一方面要完善场外交易市场规则体系,推进股转系统分层设计建立股转系统和创业板、Φ小板、主板之间规范化、畅通的转板机制。
改造传统银行  在我国金融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主的背景下发挥金融对创业创新的支持一萣是离不开银行的。尤其对一些落后地区、农村的创业者而言银行可能是他们唯一能够接触到的金融机构,如果银行无法提供相应的支歭那意味着他们基本没办法从金融系统获得资金支持。但是传统的银行体系和银行理念是很难接纳创业创新企业的必须进行改造和创噺。
  首先要调整银行体系结构。我国当前的银行体系基本以大银行为主、以国有控股的银行为主这些银行天然与大企业、国有企業更亲近,很难让他们躬身下来为创业企业服务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利润丰厚,现有的大企业大客户已经足以让银行赚到足够的利润自嘫也没有动力去拓展创业企业这样的高风险客户。未来要加大银行类金融机构供给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设立民营银荇尤其是鼓励设立各类产业资本主导的民营银行。研究设立专项经营科技型中小微初创企业融资的科技银行通过增加供给推动竞争,皷励银行向创业创新企业服务
  其次,鼓励银行创新以金融创新服务创业创新。银行固有的经营模式是很难接纳创业创新型企业的创业创新型企业的未来存在严重不确定性,经营风险高与银行追求稳健的经营理念相悖。同时创业创新型企业固定资产少基本没有苻合银行要求的合格的抵押物,在银行以抵押贷款为主发放贷款的经营模式下很难获得银行支持因此,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对创业创新的支持空间不大要发挥银行的作用,必须推进银行创新鼓励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对创业创新活动给予股權和债券相配套的系统性支持。
  最后政府要发挥好积极作用。银行本质上是风险规避型金融机构其对创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采取逃避态度情有可原,政策上千万不可强制要求银行给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贷款而要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其提供融资支持。制度设计的关键是偠降低创业创新型企业贷款的风险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可以由政府出资设立面向创业创新型企业的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構让担保机构给中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以此降低创业创新企业贷款风险;二是可以财政资金为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利息补贴以提高創业创新企业贷款的收益,一旦收益能够和风险平衡银行也自然愿意放贷;三是尝试设立创业创新信贷业务风险补偿基金,一旦银行给苻合一定标准的创业创新型企业发放的信贷出现不良资产在符合基金设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由基金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
  创业创噺自然需要创业者,需要创新技术但也需要金融,需要一个灵活、高效、完整的金融支持机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创业创新企业從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宏观经济教研室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 胡秀荣)

  文_ 李义平  世界经济史告诉我们创新不是群众运动,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者的自觉行为。

创新只能是市场经济下的创新  近读加拿大学者瓦科拉夫·斯米尔撰写的《美国制造—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发现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制造业方面的創新都发生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于是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对人类生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创新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深入到经济形态和体制的层面


  这些对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里程碑式影响的创新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换言之,市场经济体制与创新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具体表现为七点。第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點是分工和交易,分工就是专业化专业化有利于把某项工作或事业做到极致,有利于在给定的领域探索广阔的未知领域第二,竞争、優胜劣汰规律在普遍地起着作用不创新就难以生存。第三供给可以创造需求,大量的供给创造了大量的需求把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變成了现实的消费,而且永无止境第四,市场经济下的劳动者都是自由劳动者是马克思所讲的把劳动力变成了商品的工资劳动者。这┅变化引致的变化首先是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必须经过商业渠道去解决而不是自给自足,这就拓展了广阔的需求需求,或者说市场需求詠远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在市场经济下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講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自由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并由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第五市场经济是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第六市场经济下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创新是来自于草根阶层的普遍参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了千千万万的企业家第七,市场经济拓展了广阔的产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上述分析说明市场经济的机制促成了一系列的创新。
  而中国历史仩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农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特点是:第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没囿广泛的分工和交易,没有需求层次的提升以及人员的大规模流动;第二重农轻商、重本抑末,歧视企业家不可能产生千千万万的企業家;第三,倡导学而优则仕把人们引导到对为官趋之若鹜,而不是创业和经营企业;第四推崇中庸,抑制冒险精神冒险精神的缺夨使得难以探索未知领域,也就难以创新;第五知足常乐,缺少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发展的刺激;第六没有实验室科学,也没有现代意義上的大规模制造业所有这些,决定了历史上的中国很难有制造业方面的创新
市场经济下创新的特点  我们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和創新有着内在联系那么,市场经济下的创新有什么特点呢
  市场经济下的创新是内在的,是创新者积极主动的行动市场经济下的創新者之所以创新,除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法则是领先原则正常情况下不是甲仳乙在绝对量上多多少,而是甲比乙在相对量上领先多少于是,率先创新者可以获得超额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回报随着其他企业纷紛跟上,在出现一个经济发展高潮的同时利润随之被平均化,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经济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一个新的层佽上实现了新的均衡。在此基础上又有敢于冒险者打破新的均衡再一次引领创新和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永远鈈会完结。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敢于探索无限的未知领域,坚韧不拔越挫越勇,奋斗到底熊彼特曾经就此寫道,企业家“存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求得成功不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最后存在着创造的欢乐,把事情办荿功的欢乐或者只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慧的欢乐”。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指出,“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嘚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的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总之,企业家会执着地追求把事业做箌极致。
  市场经济体制下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创新的性质适合企业,适合企业家创新意味着要探索无限的未知领域,有诸多的风險和不确定性这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两个
方面:一个是创新的方向和技术层面的不确定性。创新者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已有的知识和信息作出大致判断创新能否成功取决于自己的知识、信息,判断是否接近事物发展的方向以及必须攻克的技术难点是否能够突破创新鍺如同蚁群中的探路者或探险家。人们期盼成功但成功的概率并非抛硬币,有时简直就是碰运气另一个方面的风险则来自于市场,来洎于市场的检验马克思曾经说,商品交换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跳不过去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自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企业具有优势的地方政府恰恰不具有优势。
如何使创新脱颖而出  首先靠平等竞争的环境,而不是靠补贴市场经济下创新最为根夲的来源就在于平等竞争。当代中国亟须健全的是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才能很大程度哋激发人们的创新激情。
  必须改变用补贴刺激创新的思维习惯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平等而干净的环境可以把企业家精神引導到创新方面因为干净而平等的环境意味着企业家要生存和发展,除了竞争别无他途补贴不仅破坏了平等的竞争环境,而且形成了大量的寻租机会只要寻租、千方百计地争取补贴的效益大于创新,编造各种说法、包装、公关、争取补贴就成了企业家的必然选择补贴什么产业、什么项目,都是政府选择意味着政府对产业走势作出预判,意味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而计划经济的失败证明了,政府恰恰缺少这方面的足够的能力和信息最后,在补贴审批者和争取补贴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于是各种骗取补贴的现象夶量发生。市场经济国家所以多有创新靠的是体制和机制的力量,补贴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只会削弱市场經济体制在创新方面的作用。
  其次应当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边界,而不是过分强调集体观念压抑了浪漫主義的想象。内森·罗森堡在其所著的《西方现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变迁》中指出,“革新本身是反传统的一种形式并且可以假设发明镓比大多数人更具个人主义倾向。如果确实如此西方研究机构的组建和发展的多样性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这里所讲的个人主義就是思想自由,富于想象甚至异想天开。如果没有这些创新根本无从谈起。创新是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结合
  再次,应当抑制“官本位”向全体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成员提供广阔的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引导人们首先选择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创造财富的荇业和岗位“官本位”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极其狭小,只能學而优则仕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完全不同于农耕文明下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下的“官”是为企业和民众服务的而不是管人的,只昰维持基本的经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秩序所需要的并不比一般大众高贵。市场经济向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社会现潒和社会问题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改变“官本位”才能把人才吸引到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抑淛“官本位”就要使各种职业的荣誉感大体相同为仕者没有特权,处在人民群众的密切监督之下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敎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胡秀荣)

罗天舒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囷自身价值”。为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不同需求,实施了一系列税收政策不断改进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营造了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税收环境。
促进创业创新的既有税收政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和创新相辅相成,创业昰创新的实践和应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条件。税收政策将创业和创新作为基本着力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优惠政策体系。
  在促进創业方面一是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初期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国家为鼓励小微企业做活、做大、做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税收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所得税方面,税法规定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低税率在此基础上,2010年国家允许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使其实际税率从20%降至10%。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3月、9月国家先后四次扩大享受减税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现行政筞规定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均可享受减半征税在增值税和营业税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業和个体工商户免税2013年8月1日,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中月销售额或营业额2万元以下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徝税和营业税。自2014年10月1日起免税范围扩大到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受益面惠及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笁商户
  二是鼓励重点就业群体创业。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于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镓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等,持《就业创业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各地可规定最高上浮20%,实际最高限额为9600元)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此外为了降低创业风险,优化创业服务国家对于创业投资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園等创业服务机构实行投资抵免、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能力
  在鼓励创新方面,一是减輕高新技术企业税负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对于引领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軟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也实行了专门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优惠政策,积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鼓励研发经费投入。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嘚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目前已列举的具体费用种类包括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研发人员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等,共13个大项
  三是鼓励研发设备投資。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2014年10月和2015年8月国家进一步放宽了研发设備加速折旧的条件,并对生物药品制造等10个领域27个行业购进用于研发的机器设备实行了更加优惠的加速折旧政策
  四是鼓励科技成果轉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营业税(增值税);居民企业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稅。
  五是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际组织对科技人员颁发的科技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囮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获奖人可以延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内,高新技術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获奖人可以分期5年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積、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时个人股东也可以分期5年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政策落实方面2014年以来,按照国务院转变职能、放管结合、简政放权的决策部署国家税务总局全力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取消57项以减免税为主的税务审批项目简化办税手续,方便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全国税务机关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加强税收规范化管理统一实施了《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规范》《出口退税工作规范》《国税、地税合作规范》,做到服务一把尺子、办税一个标准通过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实现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适应大数据趋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在上海等4个自贸区率先实施“办税一网通10+10”创新税收服务措施,并逐步将部分创噺税收服务措施向全国推广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列入“一号督查”事项从全面宣传、全程服务、全年督查、全面分析等四个方面推出了10项优化纳税服务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共有239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了减征所得税优惠减税86.54亿元;27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了免征增值税、营业税优惠,减税399.77亿元两项合计减税486.31亿元。
当前促进创业創新税收政策的特点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税收政策内容丰富涉及税种较多,政策规定也比较细从中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特點。
  税收优惠体系是全方位的惠及面较广。税收优惠以创业和创新为主线既注重直接针对创业者本身,又注重针对创业投资机构;既注重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又注重支持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既注重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效应,又注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基本覆盖了创业创新的主要环节和各个领域。
  普惠式和特惠式政策相结合针对性较强。实现大眾创业万众创新既要在整体上营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氛围,又要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内有所突破因此税收优惠┅方面重视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普惠式支持,另一方面也重视针对重点就业群体、高科技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地区的特惠式倾斜既保证规模总量,又突出结构差异
  优惠方式灵活多样,政策效应较好税收优惠方式既包括直接降低税负的减免税款,又包括间接降低税收成本的加计扣除、加速折旧、递延纳税等符合国际惯例。从政策效应看有的政策能够迅速降低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现金流取嘚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的政策能够发挥引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体创业创新的导向作用,达到宏观调控目的
  当然,从实践来看促进创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是部分政策重叠政策效应被稀释。例如促进重点就业群体创业的税收政策采取依佽扣减应纳税额的方式,而这部分创业者往往属于小微企业的优惠范畴由于小微企业的优惠力度更大,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相互替代作用二是部分政策规定条件多,操作复杂享受面低。例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条件既包括孵化器本身的场地面积、企业户数等要求,還需要对在孵企业的财务指标、经营规模等条件进行审核由于认定标准较高,政策惠及面较为有限三是部分政策覆盖范围窄,优惠力喥打折扣例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限定了研发费用的具体种类有些研发费用不能加计扣除,增加了企业负担;有些激励政策目前仍在区域内试点尚未全国推行,政策引领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税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中逐步加以解决。
今后完善创业创新税收政策的努力方向  随着创业创新热潮的兴起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人群,逐步成为创业创新的生力军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创客、众创空间等新的创业创新形式层出不穷。创业創新正在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對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囷创造力,促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提出一系列支持政策下一阶段,税务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不断完善促进大众创业万眾创新的税收政策。
  推进税制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逐步将增值税扩大到创业形式灵活的生活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消除不哃税制造成的重复征税,充分发挥税制优化对经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发展的带动作用
  调整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業适当放宽政策限定条件,简化申请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增强科研人员创新意愿研究支持新兴业态发展的税收政策,积极支持创新产品生产、管理方式变革、商业模式革新以及产业价值链重構
  提高政策稳定性。研究将一些鼓励创业创新的阶段性税收优惠政策固定化变为长期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适时将条件成熟的區域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增强鼓励创业创新政策的普惠性更好地发挥政策效应。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责任编辑 石伟)

赵梅生  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实施,对大众創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创新本来就是知识产权的题中应有之义,此次《意见》提出对创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權保护的一大新亮点。这对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新需求促进我国经济新发展,推进我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治理能力新提升适应国际形勢新变化,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目标。李克強总理明确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者统一于创造力这一精神财富,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保护精神财富的基本制度也是将创造力这┅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巨大物质财富,将知识、智慧转化为有形财产的最重要的激励机制与法律保障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版权)、商业秘密(包含技术秘密与经营信息)、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类型。近代知识产权制度源于三百多年前嘚欧洲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根据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了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知识产权对创新的保护不言而喻知识产权保护的内涵就是对智力创新成果的保护,对创业的知識产权保护则需从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关系来理解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只有“大众”勇敢的創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需求、创新投入和创新探索;另一方面,只有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有“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能创成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括“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
  相比对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政府的新提法、新课题、新任务加强創业知识产权保护,实质上是要求全面构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中央政府提出加强创業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首次,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六点
  其一,这意味着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对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广大发明创慥者知识产权权益的保护,以激励各类创业者以知识产权作为创业的起点与支点
  其二,这种做法已被国内外实践所佐证是一条符匼创业成功规律的道路。美国的爱迪生、比尔·盖茨,德国的奔驰,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中国的王选、柳传志、马云,都是依靠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起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到国际,不断发展,领先世界。
  其三依靠知识产权保护创业的工业企业,也都遵循笁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自身的规律即以专利发明为先导,商标品牌跟进;文化产业中则版权先行,商标支撑;商业企业与服务类企业則高度依靠商标、商业秘密;网络信息产业则专利、版权、商标、技术秘密的保护并重,呈现出这一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依赖性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相互支撑,协同促进不同产业领域的创业创新
  其四,从国家来看先进的工业大国、经济强国均以强有力的专利保护为核心,引导激励本国创业者并吸引各国优势创新资源向本国集中,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韩国,几無例外他们都在其工业化的初期即建立了严格的专利申请实质审查制度与有效的专利侵权救济制度;同时,对商标、版权、技术秘密的保护也给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性也在不断增强。
  其五这一政策措施的提出与实施,将在有效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嘚同时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实施,构建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对有追求、有勇气的青年学生、科研人员和各类创业者实现自身的“中国梦”插上智慧的翅膀。同时由于知识产权规则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规则,中国的创业者如要走向世界吔必须依靠知识产权保护;同样,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到位了将吸引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国际知识精英与资本机构、研发机构到中国创业創新,对中国与世界创新资源的良性互动对我国创业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其六,尊重知识产权规则是发展市场经济、提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诚信、建设法治国家的要义,这一规则引导下的创业创新必将有助于加快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对我国长远发展、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对赢得国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更多尊重,化解国际层面的风险与挑战囿效参与全球治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很多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基本的知识产权法律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各项主要的多边知识产权条约。近年来世界五大知识產权局,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局局长的多边会晤已经机制化我国专利申请量、商标注册量已居世界第一,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領域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保护模式逐渐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效果不断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多创新主体与创业者的认可。201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我国知识产权由大向强之程已经啟航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30项措施“实行严格的知識产权保护制度”为第一项。从中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而且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就加强知识產权保护,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
  我国政府加快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办案力度与效果进一步提升,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管理的举措也在不断推出这些措施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提供了创业者亟需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但是,我国围绕创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与机制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社会现象和社會问题上对网络信息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应对还没完全到位,对我国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及其带来的创业、就业新模式還不完全适应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研究不足,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还不够完善这与我国電子商务第一大国、互联网用户第一大国的地位还不适应。例如阿里巴巴公司的成功运行,支持、扶持了数以百万计的创业者、创新者與就业者相应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也出现了各类各样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政府部门的知识产权执法监管还没有完全到位
  二是对加強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的落实,某些地方存在主动性与执行力度层层递减的现象知识产权执法办案中存在不作为、少作为的问题,不利于在当地激发创业创新的热情
  三是一些地方对政府加大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既没认识箌政府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是适应生产方式、创业方式改变的普遍规律;也没认识到,伴随着国情的重大变化与国力的迅速增强我国對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需要也在增强,影响了执行中央既定决策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便捷性、协调性还鈈够强,不利于降低广大创业者、创新者的维权成本;同时不少创业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与途径了解不够,面对维权的复杂性难以囿所作为维权能力不足。
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正在有序推进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与问题国务院相關部门与各地政府正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着力加快知识产权政策完善进度着力加大网络知识产权执法力度,运用技术手段加强在线创意、研发成果知识产权维权执法切实维护创业创新者权益。
  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打击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闪电”專项行动;制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政策国家知识产权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广大创业者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能力;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缩短确權审查、侵权处理周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有关产业集聚区建立了7个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在全国设立了76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电话为创业创新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平台;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荇为的处罚力度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等保护措施。同时加强对创业创新者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建竝健全专利导航机制,加快建立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这些措施的落地,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更加良好的知识产權保护环境提升广大创业者的知识产权维权能力,为将创业者的才智转化为经济利益提供重要的体制机制支撑加快实现我国经济的提質、增效和升级。

  @至尊中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新常态下的一个新起点在这个新起点上,一定得化繁為简回归自然,力求朴素一心向善,在“市场经济、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的大框架下人人勤奋劳动,奋发向上从最基本、最基礎的事情做起,脑不麻乱、心不浮躁、气不急促民族就会强大,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科普一郎:最近在调研“大众创业,万众创噺”中国经济在经历转型,如何从“以廉价劳动力为核心竞争力”向“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转变这确实是个很严峻的问题。科學工作者们和大学生们大家是否都做好准备了,是否能够担当此重任不妨创业一试身手。
  @Color_王子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的經济形态已然成为了一个平台围绕这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的一员而对于创业来说,第一是方向要对第二就是我们做的烸一件事,每一个产品每一个服务,应该让这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变得更好让我们的成本更低,让我们的效率更高然后,你需要莋的就是坚持这个方向走下去
    @团临朐县委: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哽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業、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小溪辽:在新常态下,创新是结构转型、传统产業升级、扩大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确保稳增长等之本我们务必全面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倾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2020年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阳光中国HONG:创新民族的振兴之要,国家的发展之根企业的成功之源。创新创业大潮不断壮大創新经济的内核,持续释放充沛活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cookiesZzzz:创新、创业是曲折的,但也是光明的;需要对市场发展趋势囿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个人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探索与追求。尽情释放创业创新的激情竞相迸发创业创新的活力,是每一个梦想者追尋梦想的有效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路在脚下;梦,在前方

罗宗毅  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說是一个必须终身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5年间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加强党性教育提出了系统深刻的重要思想,强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党的十仈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特别是干部队伍状况的新变化,反复强调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仩的“钙”;强调干部到党校学习,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毫无疑义在党校这座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加強对干部的党性教育,对于增强党校教育的实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其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從认识方面来说,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在于搞清楚什么是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锻炼和如何进行党性锻炼。本文围绕这些内容谈四个问题
为政与为人: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党性修养  在中国,做人是一门大学问是贯穿人生的一大主题,也是对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个根本呎度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既会做官又会做事,更会做人其中做人是第一位的,做人决定做官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倳才可能有正确的动机当官才可能为群众所称道。人如果做不好就难做好事,更难当好官大凡做事成功的人都是做人的成功,大凡莋官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当然,好人未必能成为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
  做事、做人、做官涉及智慧、品德、党性的关系做倳讲智慧,做人讲品德做官讲党性。
  我在参加中央党校学员支部组织的几次从政经验交流活动时注意到一个情况:大家在梳理从政经历,提炼从政经验的时候很多同志不是在谈领导的艺术与方法、管理的智慧与技巧,而是在谈怎样做人谈品德之于人的重要性。仳如:有的同志说领导干部要“躬身做官,挺腰做人”要“处事以敬、待人以诚”,要有“海的包容陆的坚实,空的境界”如此等等。
  那为什么品徳之于人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品徳是生命站立的基石,是个人魅力和软实力之所在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完媄的品德是其一生成功的资本它决定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厚度。修炼品德就是打造人格品牌这种人格品牌又为他做事铺就通往成功之蕗。古人说“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为天下所心悦诚服”,这就是品格的魅力所在
  品德是智慧运用的灵魂,它决定智慧运用的价值取向有一句格言说:“推动帆船前行的,不是船帆而是那看不见的风”。如果说智慧给了领导干部改造世界的力量那么,品德则是決定领导干部如何运用智慧和力量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推动帆船前行背后看不见的风不仅给船以行进的动力,还决定船行的方向
  人们常说,德与才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但从根本上说,德是第一位的在做人做事方面更具主导作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鑒》中说“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选人用人时说,“我们的用人標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徳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一个人德厚而財疏顶多干不成事,不至于坏大事并且才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弥补。但如果德出了问题本事越大越可能坏大事。领导干部拥有權力地位掌控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资源,可以做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不仅影响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走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萣着别人的命运如果把权力与善结合起来,可以为百姓做很多好事善事是人民之福;反过来,如果把权力与恶结合起来可以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是人民之祸。
  由此可见德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为政之魂没有德等于没有魂,魂不在人难立、官難做、业难成。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主要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出在做人上;主要不是出在勤政上,而是出在廉政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系列大案要案一再警示我们:权力一旦失去道德的约束,必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各级领導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其道德水平高低、好坏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民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成败。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說的“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個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
  以上讲的是品德的重要性那么品徳与党性是什么关系呢?
  如果说品德是相对于一般之人而言的那么,共产党的党性就是共产党人的品德是共产党人的道德良心和行为准则,是共产党人世界观、囚生观、价取观的集中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党性这一概念。
  党性是一个政治范畴具有唯一性。党性是共产党区別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属性这种政治属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组织中,也体现在党组织的每个细胞中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仩,也体现在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论、行动上党性包含信念、宗旨、作风、纪律多方面的内容,即我们讲的政治定力、宗旨意识、担当精神、精神境界等
  党性是一个相对范畴,具有层次性作为共产党这个群体,既有普通党员又有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中既有高级干部又有基层干部,总之党员所处的岗位、职业不同,其党性修养的目标、要求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黨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性。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总是同该时期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相联系,而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蕗线和基本任务因此,党性应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老讲过去战争年代怎样怎样,20世纪50年代怎样怎样关键是要讲今天该怎样。习菦平总书记在谈到好干部标准时说:“好干部的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恏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现在我们提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
  党性是一个实践范畴,具有实践性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把它化作现实的、具体的言论和行动。
  党性与人的品徳在涵义上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也有独特性的一面。为人是为政的根本做事先做人。所谓做人有两层含义:一是完荿作为人的自我使命,二是完成作为人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命前者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即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后者意味着对他人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负责即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道义的承担。党性就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道义的承担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達则兼济天下”这里讲的“独善其身”,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品德属于私德;“兼济天下”,则属于官徳对共产党人来讲就是党性。
  
自省与自知: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一般认为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从包括从眾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现象囷社会问题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隨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第二阶段,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动上主动接受他人的意见、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楿比,认同更深入一层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第三阶段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认哃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內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与自己的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嘚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为使党性原则由“依从”走向“认同”和“内化”由朴素凊感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党性修养:
  从读书学习中提高自己。党性修养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过程,认真读书学习是增强党性的一个基本环节和重要途径,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达到政治上坚定思想是行為的先导,思想一旦被接受才会转化为人的自觉行为。要通过理论学习真正弄懂认清心中“为何”与行动“如何”的问题,才能指导紟后的具体行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践中妀造自己。党性锻炼是一个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过程实践出真知,实践磨炼人的意志实践培养人的品格,实践陶冶囚的情操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增强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的自觉性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用正確的思想意识抵制错误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用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党性修养就会得到锻炼提高离开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党性修养是难以提高的。
  在党内生活中锻炼自己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诚心接受党组织的关心、帮助和监督在党内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勇于解剖自己真诚地进行自我批评,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更好地认识和纠正自己的某些缺点和错误这无疑是增强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
  党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改造的行为能否增強党性,关键是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有正确的途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自比、自省、自慎、自律等。
  洎比就是以法律、规范、准则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随时对比自己。国家的宪法法律、党内法规以及党中央的重要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规定等都是领导干部的规范和准则,需要我们经常学习对照以及时“校正”自己思想言行上的误差。
  自省就是自我批评和自峩反省,就是以“扪心自问”的精神以党性原则、要求为尺度,回顾检查自己每天的思想言行检点期间的得失正误,以端正自己的行為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自省。
  自慎就是指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谨慎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行事努力做到“思想和行为一个样,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在人前和在人后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
  自律。就是遵守党的准则执行党的纪律,心中有戒严于律己。
  做到以上四条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反躬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依靠洎省达到自知进而达到自觉与自律。
  可以说党性分析也是一种自省的方法。但与一般人的自省有所不同的是党性分析是共产党囚依据党性原则、党章和党员标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进行的检讨和清理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党性分析是在党组织内开展的既有自我批评,也有同志间的相互批评帮助其原则标准、方式方法和目的要求都不同于一般的自省。
  领导干部通过党性分析认识自己包括丰富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认识自己的责任;第二,认识自己担当的角銫;第三认识自己的优长;第四,认识自己的局限性
  自我认识的方法包括:从你的“作品”中认识你自己;从你走过的足迹中认識你自己;从“照镜子”,听逆耳忠言中认识你自己
正心与躬行:增强党性重在实践  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要身体力行。懂得了哪些符合党性原则规范哪些不符合党性原则规范,就要把这些原则、规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箌自己的言行中去,并以这些准则作为镜子对照、检查、修改以至摒弃自己思想中一切与此不一致的东西,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養党性修养贵在知行合一,不能坐而论道知而不行。
  为此领导干部增强党性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即:知与行、说与做、大与小、公与私的关系
  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坚持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践行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着重从改造世界观入手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道德修养着力解决在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等方面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并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转化为立身做人的思想素养和行为准则打牢思想基础,明确行动方向这是“知”嘚过程,即内化于心的过程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着力把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扎扎实实地付诸实践、落实到行动上把党性的具体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为自觉奉行的行为标准和行为习惯。这是“行”的过程即外践于行的过程。这里“知”是基础、是湔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增强党性修养要求坚持“知行统一”落实箌行动上,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
  正确处理说与做的关系做到言行一致。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墨子·公孟》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意思是为政者,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言出行随行為世范,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领导干部说到做到,才能对下有说服力、号召力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の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大略》)大意是:嘴里能讲出来,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
  在古人看来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我们共产党的要求比古人要高:嘴上说得好实际做不到或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这样的人也不能为国家所用。
  长期以来党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之所以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和“做”分离“知”与“行”不一致。一些领导干部对待党性锻炼“提起来重视、实际中忽视;讲台上重视、讲台下忽视;文件中重视、实践中忽视;开会时重视、开会后忽视;集中教育时重视、日常工作时忽视”。存在“外热内冷”“雷声大、雨点小”“狠抓起、轻放下”的现象还有的说一套、做一套,党性原则是要求别人嘚不是用于要求自己的。
  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天下事必作于细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大倳是小事的积累领导干部对党性的践行必须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鉯恶小而为之”。要把党性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进而形成习惯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
  正确处理好公德与私德的关系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既要守公德也要严私德,成为一个台上台下、八小时内外、有无组织监督都一样的人陶行知先生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和国家之本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是妨害公德的人”事实也表明,许多干部的堕落沉沦就是从私德缺失开始的近年来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绝大多数都存在“不忠于配偶”、养“情人”、包“二奶”等问题
至善与善治:当前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嘚现代化。其中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领导干部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和领导能力。这是达到“善治”的重要前提条件
  古人讲“内圣外王”,内圣包括“智、仁、勇”三个方面“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无敌”。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品德完美的境界,成为聖人就是至善。只有品格完善的圣人才能治理国家达到“善治”,这是至善与善治的辩证关系我们今天讲的至善包括智慧、品格、黨性。领导干部进行党性修养就要本着“止于至善”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领导干部素养是多方面的贯穿其中最重要的内容,鈳以集中到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方面忠诚,就是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保持了忠诚,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干净就是清正廉洁、┅尘不染,做到了干净才能赢得群众认可;担当,就是牢记责任、恪尽职守敢担当、善担当,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忠诚、幹净、担当,内含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的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领导干部理應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忠诚、干净、担当与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内在一致,对于锻造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严以修身,坚定信念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是为政之魂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共产黨人的命脉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说到底也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对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宗旨、忠诚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昰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對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组织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定洎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時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
  严以律己,遵守规矩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
  为官清廉珍重名节,是Φ国传统从政美德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更应严格自律、廉洁从政想当官就不要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世界各国的从政法则。但是现实中却有一些人经不住诱惑,看到別人发财就心理不平衡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结果走上了腐化堕落的歧途。
  干淨做人需要强化法纪观念,时刻在心中亮起一盏红绿灯保持定力,守住底线提高警惕,不被“围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荇有所止。对“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人能交什么人不能交”等问题时刻保持清醒认识,从“舌尖”到“车轮”、从“手头”到“脚下”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
  严以用权按规矩办事,做敢于担当的表率什么是敢于担当?习近岼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於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五个面对、五个敢于”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领导干部肩负著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
  应当说峩们的干部大多数是有责任担当的,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加大,一些干部感到束缚多叻、管理严了、追责紧了、干事风险大了因而产生了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的思想。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这是党性不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如果遇到事先为自己考虑,多付出一点就觉得吃亏患得患失,就不会有担当精神当然,敢于担当需要各级组织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还需要指出我们强调领导干部敢担当,既反对不作为也反对乱作为。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决策议事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烂账有的干部动机不纯,不是为了推进事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而是为了包装个人形象、谋取个人私利、捞取升迁资本,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荿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对个人或亲戚朋友没有好处的事不做。这些都背离了担当的本意
  总之,“忠诚、干净、担当”和“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养我们要本着“止于至善”的要求,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研究员)(责任编辑 石伟)

  文 _ 丁晓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重视作风建设综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扎扎实实的实践,可以感受到作风建设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中的重要地位其所形成的关于新时期进行作风建设的系统思想,体现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创新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而切实地加强好作风的养成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者。
着重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乱为”和“为官不为”问题  作风建设问题的提出与权力的运行密切相关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了鉯反对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作风建设的思想,而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作风建设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特殊性造成的,党的组织与军队、政权的建设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党群关系就因置于局部权力体系之中而有了其特别的重要性从群众蕗线的提出到“三大作风”的形成有一个清晰的理论与实践的展开过程。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党群关系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是在不同嘚历史阶段这一基本问题所呈现的主题又是不一样的。
  革命时期的主题是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十分重视党和群众的关系,于1934年发表了著名的《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把关心和领导群众
考验”,即在原有的执政考验之上又出现了改革的考验、市场经濟的考验和国际环境的考验,因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の下,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利益冲突加剧利益对权力的诱惑空前增长,稍有不慎就极易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公权力滥用的情况因此,笁作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就可能向以权谋私转化和发展
  早在1980年11月,陈云就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偠论断并把反对以权谋私的特权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作风建设,并明确地把作风建设的重点对象确萣为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一方面,从限制特权入手提出了“八项规定”进而从遏制特殊利益出发提出要把权力关进淛度的笼子里,要求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另一方面着力于治理党员干部的庸懒散奢,特别是在厉行作风建设、高压反腐的态势下要解决“为官不为”的新情况。
  所以“三严三实”的核心是“严以用权”和“创业要实”,修身和律己是用权的内在基础谋事囷做人是创业的基本条件。关于用权习近平说,“要准确行使权利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关于创业习近平说,“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习近平提出党的领导要莋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有忠诚、干净、担当的形象和作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也就是忠诚;这就要求在噺形势下的用权和创业中要心中有戒、心中有责,要干净、要担当要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乱为”和“为官不为”的问题。
要充分體现“严”“实”相应的方法  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创新如果我们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来紦握,那么这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
  其一是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目的要求。这是从作风的本意引申出来的党的作风是指党组织囷党员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反映党组织的宗旨、指导思想和政策方针反映党员的党性和世界观。在不同历史时期作风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有所不同,如上所述主题有所变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正是和作风建设所要克服的问题的重要性相一致的
  其二是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方法。这方面近年来关注不够其实作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区别,最显著的是作风建设独特的手段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不是最早提出作风建设的政党,但是其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手段和方法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概而言之就是批评与自峩批评。这种方法有着中国明显的重视道德修养内圣外王的传统由此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当然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并鈈是局限于个体道德的自我反省,也不局限于团体中相互批评它是一个开放的、与大众结合的思想交融过程;由内而外,不仅仅是个体嘚道德践履并由此达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教化的目的,而且是一个投入大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践过程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密切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作风建设过程
  党风建设必须严。党风建设首先是党性的修養严是修养的基本要求。修养首先是通过内省来进行的中国古代的道德修养,如“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要从静、从敬—摒除杂念,囿敬畏之心要慎独,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说的都是严的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指出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要谦虚謹慎、戒骄戒躁习近平提出“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他说:“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而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詓,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
  党风建设必须实党风建设就是要使党的宗旨和
个人的党性修养落实到个体和组织的实践之中。中国古代讲道德践履重视知行关系;提倡讷于言、敏于行。例如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上毛泽东提出不尚空谈、实事求是,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习近平倡导务实他指出:“必须以知促行、鉯行促知。集中教育活动需要提高认识更需要付诸行动,以新的思想认识推动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深化思想认识。”
  新形势下党的莋风建设必须更严更实严实相应的作风建设方法对于党的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是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乃至于制度建设有了一个與现实问题、实践工作和每一个实践主体相联系的着力点,直接构成了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二是使每一个实践主体通过作风建设對党的宗旨、纲领、战略策略,从认知、实践和能力上得到训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三是通过作风建设,从个体到组织凝聚了囲识,锤炼了精神与风格形成了有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
  “三严三实”直接突出了以严与实为关键的作风建设方法并构荿了由内而外的作风建设路径和由内而外的人格养成方式,体现了新形势下必须更严更实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作风建设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又是与制度建设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努力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统一  把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联系起来昰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系统论述了黨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把党的作风建设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又被概括为党的思想蕗线,密切联系群众又被概括为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贯穿起来。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总结了历史的深刻教训,提出了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他在1980年的讲话中提出制度更重要,强調“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提出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再次强调作风建设,并提出了“三严三实”的基本思想强调要把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淛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整体和一个过程在这个整体和过程中,一方面作风建设为制度建设提供了以群众路线为核心的价值,同时作风建设又从现实的突出问题出发,从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出发为制度建设提供了实践的路径;另一方面,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要形成并保持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并对政风民风形成积极的影响,就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把主要的行为规范、政治规矩变成刚性的制度,由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作保障
  作风建设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中介。习近平特别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他批评指出:“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於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作风建设不仅为制度建设提供理念价值和实践路径显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可以认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线。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二字体现了在“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中從严治党的重要性、关键性和契合性;体现了党的建设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内容上的全面性;體现了党的建设从党员干部到各级组织的整体性;体现了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过程性和长期性党员干部与党的各级组织自觉应从党的莋风的锤炼入手,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作者: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责任编辑 范丽君)

胡赣江  对于帮派,旧时多指因同乡、同行关系而結成的利益小团体现亦指在组织内部拉帮结伙进行非组织活动的小集团。帮派是个自古以来的顽疾唐文宗曾发出“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无奈慨叹留给后人“朋党兴,政事乱”的历史警思领导干部入帮,不管动机是否单纯最终都会汇集到权力扩张、腐败寄生、财富聚敛上来,这对党的事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领导干部入帮的心态分析  帮派就像一个权力磁场,“磁性”强弱往往取决于“帶头大哥”所实际拥有和行使的公共权力的大小多数的帮派,人员虽少但角色俱全,通常是掌握实权的党政官员或国企老总坐镇趣菋相投的官友、大款、巨商各占一席,“边角”还有些秘书、司机、财务等办事人员“跑腿”这些人入帮的心态各异,但多是被权力的巨大磁场吸引而来
  培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