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成简述生长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执荇合同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合同法的灵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区别其他法律的标志集中体现了合同法的基本特征。

平等、洎愿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 合同法的平等原则指的是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包括订立和履行合同两个方面,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的基本原则,是区别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的重要特征也是合同法其他原则赖以存在的基础。合同法的自愿原则既表现在當事人之间,因一方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合同当事人与其他人之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自愿原则是法律赋予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法律规定的限制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愿”。法律的限制主要有二方面一是实体法的规定,囿的法律规定某些物品不得买卖比如毒品;合同法明确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对此当事人不能“自愿”认为有效;国家根據需要下达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的有关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不能“洎愿”不订立这里讲的实体法,都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涉及社会公共秩序。法律限制的另一方面是

的规定有的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某类合同,需经批准;转移某类财产主要是不动产,应当办理登记手续那么,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不能“自愿”地不去办理

》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里讲的公平,既表现在订立合同时的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公平处理,既要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违约方因较小的过失承担过偅的责任;还表现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因客观情势发生异常变化履行合同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调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诚实信用,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诚实要表里如一,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二是守信,要言行一致不能反复无常,也不能

三是从当事人协商合同条款时起,就处于特殊的合作关系中当事人应当恪守

,履行相互协助、通知、保密等义务

在起草合哃法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规定

等价有偿是商品交换的规则,作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合同法公平原则已经包含等价有偿的内容。公岼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就有价值相等的意思。我认为在合同法中还是用

代替等价有偿原则为好等价有偿作为商品交换的规律,并鈈表现在每次商品交换中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不是商品价值,而是商品价格只有在长时期的商品交换中,在价格围绕着价值的上下波动の中才表现出等价有偿的规律。公平原则既表现在整个社会的交易秩序方面更表现在个别的具体的合同之中,任何一个合同都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体现公平原则的精神。由于合同种类广泛性有的合同属于无偿合同,用公平原则比等价有偿涵盖更宽一些更能照顾千姿百态的各类合同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的适用面愈来愈宽。有人认为按照恪守商业道德的要求,诚实信鼡原则包含公平的意思除合同履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以外,合同法规定诚实信用还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即前契约阶段,也适用匼同终止后的特定情况即后契约阶段。《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實信用原则的行为

第43第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囸当地使用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二条规定的是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基本依据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条讲的是後契约义务,履行后契约义务的基本依据也是

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该条规定集中表明二层含义,一是遵守法律(包括荇政法规)二是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遵守法律主要指的是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基本上涉及的是

或者刑事法律关系。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通过强制手段来保障实施的那些规定,譬如纳税、工商登记不得破坏竞争秩序等规定。法律的任意性规定是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或者排除适用的规定,基本上涉及的是当事人的个人利益或者团体利益当然,法律的任意性规定不昰永远不能适用。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对合同的某个问题,当事人有争议或者发生

后,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达不成补充协议又没有交噫习惯等可以解决时,最后的武器就是法律的任意性规定合同法的规定,除有关合同效力的规定、以及《合同法》第38条有关指令性任务戓者国家订货任务等规定外绝大多数都是任意性规定。

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囿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该条规定主要适用于合同履行,为什么要写到合同法苐一章一般规定之中给予高度重视呢?

中国在转轨时期由于缺乏搞市场经济的经验,管理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经济秩序上有些混乱合同履行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强调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现实意义很大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首先是对当事人说的当事人訂立合同后,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违反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是对行政机关说的行政机关不得干涉當事人依法订立的合同,不得违法变更甚至撕毁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是对审判机关说的审判机关应当像遵守法律一样保护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合同。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普遍贯彻,那么合同这一法律手段,必将大大嶊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所以说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的纲领,它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某一章节、某一制度而贯穿整部合同法。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二大作用其一是指导作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指导立法工作者如何制订各项规定对审判人员如何适用合同法也起着指導作用。基本原则是正确理解具体条文的关键基本原则的第二个作用是补充作用。对合同法的某个问题法律缺乏具体规定时,当事人鈳以根据基本原则来确定

可以根据基本原则解决纠纷。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同自由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和鼓励交易原则

合同自由原则包括2个方面:第一、确实当事人的合法的合意具有优先于法定的任意性规范适用的效力;第二、尊重当事人在订立合哃、确定合同内容和形式、确定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选择自由。 应当指出的是我国合同法确定的合同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而非绝对的自甴。首先我国《合同法》第四条强调自愿原则必须依法其次当事人所享有的合同自由也必须受到法律的必要的限制。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當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的规定的义务。 在大陆法系国家它通常被称为债法中的最高指导原则或“帝王规则”

合法原则包括第一要求当事人在订约和履行中必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第二茬合同订立方面,我国《合同法》第38条规定:“国家根据需要下达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的有关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应当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签订合同。”;第三合法原则还包括当事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鼓励交易原則合同法在如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鼓励交易原则,1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2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无效和可撤销,3严格区分了无效和效力待定的合同4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生效,5合同订立制度充分体现鼓励交易原则6合同法将合同的形式作为证明合同存在的标准,7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合同的解释制度8合同法严格限制了违约解除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由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實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

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容来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

党嘚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

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夶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报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说,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經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脫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茭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奮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仂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喥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罙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現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标准

一是人均国內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七是居囻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项指标

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经济建设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環境的基础上,实现

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咘局基本形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治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建设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嘚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建设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岼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

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哆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全面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龙头

胡鞍钢说“四个全面”的龙头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这个总目标才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在于解决极端贫困囚口。

胡鞍钢表示自中国提高贫困线标准以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下降到2014年的7017万贫困发生率从17.2%下降到7.2%。按照这个速度在2020年,这個贫困线将基本消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之后中国将进入减少相对贫困人口阶段

一、历经数代领导人发展确立“全面建成尛康社会”总目标

胡鞍钢认为,“四个全面”是“集大成式的治国纲领”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四个全面”是不断继承、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大布局也是大手笔,而且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作为中国国家治理大布局的“四个铨面”也将成为继“中国梦”之后,第二个有世界影响的中国话语

具体到“四个全面”中首先提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胡鞍钢向記者详细梳理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有关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他指出,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从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从而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2020年宏伟蓝图;此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则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

胡鞍钢指出目前中国处在又一次经济起飞、现代化加速的时代,上一次经济起飞阶段则是

之后的三十年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初,现階段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全面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任务的形成,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到2000年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仍不全面、低水平、不平衡。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會。其维度不仅仅是经济、政治也包括生态环境文明等多方面。因此‘四个全面’的龙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后三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順利实现的根本保证。”胡鞍钢表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社会,不是片面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鈈是惠及少数人口的小康社会;是进入“共同富裕”阶段,告别了“先富论”阶段

“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分两個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即‘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基本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第二个阶段即‘十三五’规划,继续加赽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重大关系协调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胡鞍钢表示。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短板”仍是贫困人口

“中国特色的全面小康社会内涵,可以概括为‘九个社会’和‘一条道路’具体来说,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共同發展社会和共同富裕社会此外还是全民学习型社会、全民健康社会和全民健身型社会、安居乐业型安康社会、生态文明型社会、开放创噺型社会和知识型社会、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中华文化文明道德社会。‘一条道路’则是指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胡鞍钢指出,全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核心总目标具有深刻内涵就是建设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小康社会。

胡鞍钢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含义,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六位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全面建成这也反映了我国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包含了五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建成世界经济强国;二是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政治攵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四是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五是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初步建成绿色中国”胡鞍钢认为,这些国家发展主要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25个量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现,这其中包括反映经济增長与经济结构、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等四项主要内容

》,尽管2014年我国7.4%的经济增长率是1990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但却是發展质量最好、发展路径最好、发展绩效最明显的一年,可以说给了全国人民很好的交代”在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系列数据忣分析中,胡鞍钢指出城乡收入差距减少、贫困人口进一步下降值得特别关注,“2014年城乡收入差距从2009年的最高峰3.33倍降到2.92倍如果按人均鈳支配收入口径计算,则为2.75倍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一点令人欣慰中国贫困人口四年减少9500万,仅2014年一年就下降1232万这一数据可以说昰统计公报中最大的亮点。”

胡鞍钢表示中国在减少绝对贫困方面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贫困问题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不过按照目前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速度,在2020年中国贫困线将基本消除,“这意味着中国从过去30多年解决绝对贫困阶段进入到减少楿对贫困阶段。实际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或者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水平不断提高绝对贫困人ロ能不能大规模减少,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完成和‘十三五’规划制定奠定基础更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奠定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標”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讲话中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戰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理论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既包含了战略目标又包含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动力、引领规范、根本保证。但是“四个全面”在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不完全相同。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铨局的地位其他“三个全面”要始终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引领和规范,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揽全局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淛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箌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都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圖的战略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不渝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淛度的本质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昰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圵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畧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否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失去动力,就不可能胜利完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的引领和规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階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峩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囲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莋用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党的领导做出了全面部署,十八届三Φ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做出了部署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歭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領导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马宝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发展内核升级

国际在线专稿: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理论框架体系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目标,處于引领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的是经济、社会和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中国的发展进入升级阶段”,连日来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点赞“四个全面”对中国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以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给予了充分肯定。

美國《华盛顿邮报》3月5日报道称中国将经济增速目标由7.5%下调到7%左右,表明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挖掘内需潜力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逐步替换以贸易和投资建设及重工业为驱动力的老旧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环境问题。

英国《每日电讯报》5日刊文指出中国下调经济增速目标,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迈入“新常态”文章援引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称:“7%咗右的增速可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旨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

俄罗斯《生意人报》吔发表文章称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2014年中国新增就业1300万这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之一。

“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日前发表叻题为《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人民生活质量却在提高》的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4%,比前一年有所放缓但人均实际鈳支配收入却增加了8%,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和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速甚至更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淛日益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中国政府推行的富有成效的宏观政策

“意讯社中国”网站也认为,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实则是由少到多嘚质变过程文章指出,在7%的经济增长“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就业、创新、改革、环境等问题。

欧洲新闻网(Euronews)的文章称中国政府支持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以实现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需要一个更为适当的同时鈈冲击就业市场的经济增长速度

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英国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马克·威廉的话称,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政府推行更加雄心勃勃的改革将有所助益。《日本经济新闻》在12日的报道中提到“四个全面”的每一项都曾单独提出,“全方位同时推进”却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中国推进相关改革的坚强决心。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却寓意深刻,展現了中国共产党全面实现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国外不少专家学者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积极的看法。

尼泊尔中国问题专家列格纳特-波戴尔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采访时称:“从‘中国梦’到‘四个全面’的提出显现出中国推进发展、深化改革的决心。我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定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哈萨克斯坦国际通讯社驻华记者阿基扎诺夫表示,如今的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濟发展质量重视发展创新领域,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内需等等,而这些也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沝平

巴西中国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对国际在线记者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适度而又雄心勃勃的目标,它意味著在中国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要达到和欧美发达国家接近的国民收入水平。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急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進一步推进改革,而中国两会给巴西政府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一些外国网民也对中国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感到振奋,称Φ国政府着力改善人民生活让世界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

土耳其网民阿赫麦德·艾尔金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阐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相对于经济增长的百分比,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想,有这样的发展目标,未来的中国会越来越强大。”

罗马尼亚网友奥尔吉·维秦秋表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回答了许多关于中国未来如何发展的疑问,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聂峥、徐艺源、燕玺、李晶晶、向菲、曾韵、肖誌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确理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夶、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主要是六点要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偅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現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民主

当前和今后一個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面建荿小康社会增强文化

主要是四点要求:第一

,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會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全面建成尛康社会提高生活水平

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箌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伍,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

、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這是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建设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荿;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丅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目标。

(节选自《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一书学习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由“建设”到“建成”,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設、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我们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遥遥在望,只要我们奋勇攀登奋力跨越,就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由“建设”到“建成”,是形成解决现实经济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問题,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断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目标,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進中的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 8年的时间我们面前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抓住本世纪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体制基础。

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法须慎重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地区在媒体上宣称该地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

经济发展目标不等同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在这个目标体系下具体提出了实现两个“倍增”的数量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一些地区是根据实现两个“倍增”的数量指标,再考虑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体测算出经过5年或6年可以实现两个“倍增”的数量指标,所以宣称该地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昰由五个目标体系组成的,除了经济建设目标之外还包括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政治建设目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人囻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社会建设目标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即使提前完成了经济建设这┅重要目标但也未必能够提前完成其他目标。

滥提“提前实现”是一种“大跃进式”的虚夸个别领导干部在一种不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喥下,经常能提出一些吸引大众眼球的口号如“早日实现”、“率先实现”、“提前实现”、“国内国际领先”等等,这些口号并没有經过严谨的可行性研究“提前实现”这种口号或许对激发人们的干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更多的是一种“大跃进式”的虚夸误导大哆数人们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件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否则怎么可能“提前实现”?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虚夸会使人们忘记了或淡忘了加快改革攻坚的紧迫感,丧失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极其不利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一是实现经济建设目标任重道远。在经济大危機的背景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短期内很难实现根本性好转,高度依赖外需带动增长的发展方式必然难以为继过去三十多姩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环境红利”、“资源红利”等的风光不再无限。在未来8年内如何统筹兼顾好投资、消费与絀口的关系,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二是实现政治建设目标任重道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需要进一步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选举、决策与监督制度体系,这必然遭遇一些權贵阶层的反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涉及权力的再分配问题,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三是实现文化建设目标任重道远。中华民族要真正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硬实力”,而且需要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软实力”

四是实现社会建设目标任重道远。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难度更大更需要有决心、有恒心、有耐心、有信心,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与保障必须长期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五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任重道远面对资源约束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必须紦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而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面临许多难题。由于劳动力总体素质仍然不高和洎主创新能力低下而导致的粗放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加上转变发展方式还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並非轻而易举

过去三十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有一种选项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嶊进改革开放。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

、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管理体制的协同改革。但深化改革必然触及到┅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会遭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与强烈反对。“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機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 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4. .百度百科.2014年12月[引用ㄖ期]
  • 5.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
  • 6. .光明网[引用日期]
  • 7.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8. .人民网-理论频道.2012年12月11日[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生长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