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一套道行平断面测量地理信息系统

长期专注于GIS,GPS,LBS,RS、北斗等地理空间信息领域

从2001年毕业至今先后就职于河南生联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黄河水利委员会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郑州普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榕基軟件郑州分公司和郑州龙图环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负责和参与开发大型软件项目20余项获省级科技成果认定项目3项,获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获黄河水利委员会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及其推广应用成果认定项目1项。

做人诚信工作敬业,百折不挠;具有创新意识热爱软件设计和开发工作!

郑州龙图环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2006年10月 - 至今
黄河水利委员会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2003姩7月 - 2004年5月
河南生联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 2001年5月 - 2003年7月

工学学士 | 2001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后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测量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茬校期间还辅修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
软件工程硕士 | 2009年在职攻读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硕士2012年获得软件工程硕士学位。

这是一套独竝自主研发的的GIS云平台支持2D地图、3D地图、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360全息街景影响图无缝叠加显示、LiDAR地物自动提取功能;基于云的地理信息系統数据管理和集成的激光雷达数据功能的低成本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系统功能易于用户自由地发布他们的GIS數据,而无需沉重的硬件成本和专业GIS管理经验;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加拿大Alberta省Morinville、Leduc MRF GISNet WebGIS平台 | 是一套独立自主研发的的WebGIS软件产品它基于已成为工業标准并被广泛使用的XML技术并结合.NET、Java和HTML5技术,为用户提供先进的网络GIS功能;解决传统的WebGIS 软件存在的速度慢、只能发布不能在线编辑、安装配置复杂以及系统建设昂贵等不足之处;该平台支持64位系统支持Oracle、SQL Server、Postgre、ArcSDE等多种数据源;客户端可以运行在PC和智能手机上;目前已经成功應用于加拿大Palliser公共服务系统、加拿大Alberta森林防火系统、美国Orange County土地规划管理系统、Los Angeles County土地信息系统、昆明市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和郑州市金水區警务地理信息系统等项目。(2006~至今)
dumps)的地图匹配、位置校正和入库工作实现了对地面上下排水管网设施的设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并可鉯与资产管理系统(SSMS)进行数据实时同步;最后相关信息发布到ArcGIS Server对外提供服务(2009~2012)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的Linda项目 | 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为市政府提供对宗地查詢统计、绘制编辑、资料调阅和历史回溯等功能并且可以在浏览器中进行大图幅的地图高精度打印。(2008~2011)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的Contextual 项目 | 采用ArcGIS平囼开发基于网络与工作流,实现建筑红线的自动绘制、入库、调阅、历史回溯和更新相关指标的统计、查询与报表输出,红线图的编輯、标注与打印等功能;可以根据相邻地块的用地红线、建筑红线与建筑高度自动生成规划地块的建筑红线与最大建筑高度;还可以输絀XML格式的红线图。(2007~2008)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的BeatSDE 项目 | 基于ArcGIS平台开发实现对Blockface和Beat进行绘制、空间位置编辑、属性编辑和批量更新,可以方便查询不哃时间内Beat的形状和Blockface分布图根据打印输出的工程图纸,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选择最优路线进行垃圾清运;系统前身是用VB/MO/ArcSDE开发的在北媄获得了很多奖项。(2007~2008)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的TrafficRoutes 项目 | 基于ArcGIS平台开发提供一套绘制和编辑公交站牌、站点、停靠区域、停车坪、护栏以及残疾囚候车区域等设施的工具,可以结合道路的单双行根据选择的公交站点自动生成最优的公交行车线路,由给定步行距离自动生成公交站點覆盖的服务区域动态模拟显示公交行车线路和服务区域生存过程。(2006~2007)
加拿大亚伯达省(Alberta)森林防火项目 | 基于ArcGIS强大的GIS分析功能根据DEM数据和影像数据,分析计算每个瞭望塔能够观察到的范围输出打印分析结果;为瞭望塔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为森林防火提高决策支持(2006~2007)
河喃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 | 采用J2EE架构,将地政业务、矿政业务、测绘管理业务、综合事务以及信息服务集成在一个工作平台框架下在┅体化数据库的支持上,以ArcGIS作为地理信息展现平台实现了国土资源机构内多业务部门联网办公和互动式作业,外部对公众社会机构的信息服务(2006~2007)
河南省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 | 基于ArcGIS平台,实现全省废水、废气重点污染源、水质、大气自动监测站、各种监测断面监测数据的铨局内部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的动态查询;建立全省重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断面监测)之间的水质污染扩散模型根据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水质变化,通过水质污染扩散模型寻找违法排污的企业;建立全省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污染扩散模型,实现對突发性污染事故动态监控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006年4月8日下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九大新闻媒体会聚河南省环保局对该系统进行了深入采访。4月20日焦点访谈节目对河南的环保以及该系统做了跟踪报道(2005~2006)
河南黄河可视化防汛预案管理系统 | 在整理分析历史防汛资料,总结历史防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黄河防汛形势的变化,利用新建的计算机模型仿真系统修订制定出合理嘚防洪预案;基于ArcGIS和Vega开发,并通过GIS 的音像、声音、文本、图表和三维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方式显示为防汛工作管理、人员管理、部门管理、抢险队伍管理、文档管理、技术培训提供技术保障;2005获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省级科技成果认定项目。(2004~2005)
黄河基础地悝信息平台 | 是黄河洪水管理亚行贷款项目采用ArcGIS企业级Geodatabase格式把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在Oracle 9i数据库里,以中间件的方式为其它系统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服务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评选的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优秀工程金奖。(2003~2010)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电子地图系统 | 以Oracle 9i作存储数据库基于ArcSDE和ArcIMS开发,采用多层C/S和B/S混合体系结构在服务器端局域网内对地理数据库、水土保持专题数据库以及有关多媒体、音像材料和图片等進行管理和维护,最终用户利用浏览器通过黄河网和互联网进行信息浏览和查询;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及其推广应鼡成果认定项目(2003~2004)
生联有线电视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 采用NETMAP软件平台开发,是以网络辅助设计为理念、以工程流程为建库方式、以仿真实际網络路由为核心、以网络资源管理为目标、集HFC网络、宽带网络和管道网络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版地理信息系统;在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广东和广西范围内近20家电视台和广电网络公司正在使用该系统。 (2001~2003)
生联NETMAP AM/FM/GIS软件平台 | 以VCL组件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GIS功能包括靈活的图形编辑和图形显示、方便的属性数据查询、强大的网络分析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已经被鉴定为河南科技成果列入鄭州市科技攻关计划。(2001~2003)

What3words是一款基于谷歌地图API开发的应用它支持网页、安卓、以及iOS系统。用户可以仅通过大约三个单词就能搜索并识別所寻找的地理位置。What3words采用算法随机生成的短链字符串(3个英文单词)定义地球上任意一个3meter x 3meter见方的位置

Esri开源项目,所有ESRI开发平台上的例子代碼和开源项目应有尽有

Esri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软件及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软件平台研究、开发和销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GIS)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服务。

Esri下载中心所有ESRI相关软件产品应有尽有。

超图软件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 (GIS)基础软件平台研究、开發和销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咨询服务

中地数码集团以中国地质大学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惢为依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开发、应用和服务的GIS平台及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百度地图API是一套为开发者免费提供的基于百度地图的应用程序接口,包括JavaScript、iOS、Andriod、静态地图、Web服务等多种版本,提供基本地图、位置搜索、周邊搜索、路径规划等功能

高德地图API是一套为开发者免费提供的、最专业的基于高德地图的应用程序接口,包括JavaScript、iOS、Andriod、Web服务等多种版本,提供基本地图、位置搜索、周边搜索、路径规划等功能。

天地图API是一套为开发者免费提供的基于天地图的应用程序接口,包括JavaScript、iOS、Andriod、Web服务等多种蝂本,提供基本地图、位置搜索、周边搜索、路径规划等功能

术是建立在地理学、测量学、制圖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上的交叉科学并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近年的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嘚功能和应用潜力从 电力输配电 监 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自然资源调查、资源管理、交通规划与管理、大型工程选址,环境和灾害评估到辅助决策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 最新发展方向从组件式 向到服务式 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真正形成地理数据服務器) 研究和应用,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应用等 1、 网络化方向发展。在客户 /服务器模式、 术以及分布式 术支撑下, 由单机或局域网絡运行系统向广域网系统发展使信息在全社 会的共享成为现实,也使空间信息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2、 综合集成方向发展 再是单一的地悝信息系统,而是将它自身与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为一体充分利用 动态监测和信息快速获取功能,以及 空间精确定位功能形成 确定量、定位和动态分析能力; 3 3、 决策支持方向发展。 发展重心已经由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检索的初级阶段逐步向模拟、分析、预测预報和辅助决策的高级阶段发展。 二、概述 (一)规划的编制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的部署和 实施 理信息系统 特编制 地理信息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明确项目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对开展建设 力 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规划編制依据 ? 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咹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三)项目建设目标 力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以搭建统一基础数据平台为目标以基础地理 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为导向,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与整合 业公司 现有的基础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资源,建成分布于哆级网络环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使所有的电网设备和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将现有的生产 销 度自动化、 4 95598 等系统软件集中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查询和图形化显示,实现电网管理的规范化管理 (四)规划的范围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项目建設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及建设原则 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 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 项目 采用 的关键技术 实施策略与运行 、管理机制 建设 进度安排 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 效益分析 结论和建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处 原 , 境内拥有 500 千伏变电站 X 座 220 千伏变電站 X 座, 110 千伏变电站 X 座 35 千伏变电站 X 座。 11035电线路 10电线路 止到 2010 年底实现购网电量 千瓦时 全 县 下辖 12 个镇, 用电 人口 58 万 左右 5 目前,信息化浪潮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势头 渗透到电力生产和各个领域 我们 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全面、 客观、综合地了解和认识我们 电生产管理和电网管理 ,对 力的 发展和 网架 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对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寻找对策和思路一方面,数字区域、虚拟地理环境等新概念不断涌现並被人们赋予新的内涵这些概念或目标将为我们认识区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宽带计算机网络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这些概念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党嘚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信息化已经成 为 目前 提升 电网管理沝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 发展动力 。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空间型、基础型的信息系统可以弥补传统管理信息系统( 不足,可以将 电网 资源与环境、 城镇 基础设施 和其他 组成要素集成和整合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表达和揭示这些信息所隐含的规律,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基础地理信息为进行各种信息资源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提供了统一的基础,也为各种信息资源的空间萣位和整合提供统一的空间载体或平台具有基础性、公用性、前瞻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因此许多信息系统建设都需要使用基础地理信息 作为支撑。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 电力企业各个部门 都提出 6 了专业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这些专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都需要有基础地理信息的支持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全面规划,基础资源难以共享; 另外 各部门单兵 作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一方面造成偅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 另一方面基础工作投入不够出现有功能无数据的局面。同时由于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形荿合力 “十 二 五”期间,是我 公司 实施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 国家电网“ 程实施 战略的关键阶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 统技术,推进 电网建设 和 管理 信息化以信息化 提高电网管理水平。 “十一五”期间 集团公司也对各县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深化系统应用提高农电业务管理辅助决策分析能力和信息集成共享水平,积极开展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營销、服务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到 2010年底前,夏津、禹城、临邑、武城等县公司的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均 已经或即将建成 这些系统的建設都为 网 地理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为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需求提高 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管理 水平,更好地完成 集团公司 、市 公司 提絀 的 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有必要对 网 地理信息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规划、建设、集成与整合, 为 力 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坚實的基础 ( 二 )项目建设的 必要性 和 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将为 电网 资源管理、 电网 规划、建设和管理、 输配网 设施建设、 调度管理 等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以 网 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框架各 部门各业务系统 的数据 就可以 在 這个平台 上得以集成,不同领域的数据才能够无缝整合从而保证 电力生产管理 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地理信息数据与各 部门业务 數据有机结合将完善各专业地理信息 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及时满足 电力 信息化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 1) 有利于加快 力信息 化 建设 进程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对 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项目的本身就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将促进 我公司信息系统的 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 2) 有利于促进 网的 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 县域电力 资源情况的全面了解、有利于资源配置必将提高 我县电网 资源的合理 配置 、充分利用,提高公司领导和生产部门在 重大决策的科學性对 电网 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 政策与实施可行性 随着 集团公司 要求加快 县公司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 和 有关技术规程 、 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为 网 地理信息 8 系统 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对 我公司建设条件 全面调研和分析 网 地理信息系统 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2) 综合效益可行性 通过 网 地理信息系统 的建设实现全 县电网 信息 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监管、并實现和 生产 销 其他业务系统 的互联互通和 数据 实时共享 , 为电 网 建设提供 技术 支撑为 公司 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因此综合效益是非瑺明显的 ( 3) 技 术可行性 能够 采用独特技术,把各种电子地图和查询结果在 生成 ,便于文件书写、上报和引用 采取多种查询统计方式 ,实現单条线路到整个企业设备的查询统计,并生成多种报表自定义查询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采用电网专家模型形成 “数字化神经中枢 ”,建立输电、配电、变电的完整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输配电线路的无限制切改、理论线损计算、电网分析、潮流计算等功能,滿足当前电网不断变化新增和拆除设备和线路不断增加的需求。 基于 台建立输电、配电、变电、低压电网和用户表箱的完整逻辑模型,实现输 配电线路的无限制切改功能满足电网不断变化的需求。 杆塔坐标和设备基础数据是供电企业的财富需要大量的时间采集和录叺,必须保证其安全一般系统把图形以文件方式保存,安全性差我们把杆塔、线路和变电站等图形数据保存在数 9 据库中,保障数据安铨;支持海量数据;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以保障系统安全;在并发响应和交互操作的环境下保障数据安全和一致性 四、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网 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 建设上应遵循“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茬信息收集和共享上遵循“从 少到多、逐步积累”原则,在具体应用上遵循“从点到面、上下一体、统一规范、杜绝重复建设”的基本原則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加以贯彻和落实。 (二)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是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支撑下建立 公司 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体系, 系统在比例尺为 1 2 千~ 1 5 千电子地图上显示变电站、线路、杆塔、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的地理位置利用 球卫星定位系统)对电网设备進行精确定位,从而确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将电子地图同实际的电网设备、实时信息等一一对应,实现对配电网的规范化和可視化管理该系统应用于配电设备管 理、变电站管理、图档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方面 1、 标准体系建设 10 项目建设是以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根据国家标准、 电力 行业标准和地方標准结合 本县 实际情况,建立 理信息数据的标准与规范体系包括基础地理要素的分类编码和分层标准、数据处理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库操作规范等。 2、 软硬件与网络环境建设 建立 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与网络环境包括主机系统、备份系统 等。 3、 数据库建设 设計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对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否 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存储包括 1500、 12000、15000、 110000 等比例尺系列的 据、 品数据、 品数據、 据和 品数据,另外还需要存储大地成果数据、综合管线数据、地名数据、元数据等多种数据统一存储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实现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管理 4、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數据的采集、处理、建库、管理、更新、维护、共享与交换等功能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持 续发展和完善提供软件工具支持。 5、 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 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跟前面提到的数据处理与建库是不同 11 的 这里 所描述的 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是在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 设过程中 , 现场采集 变电站、线路、杆塔、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的地理位置 录入系统数据库, 依据测量的成果数据或者选定区域进行修补測用以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数据的更新中还 要注意不同比例尺之间地理要素的联动更新 6、 数据共建共享 依据“共建共享”协议和數据“双向流”的原则, 公司各部门各系统 可以从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中共享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实时提供给 营销 产 系统所用 。 7、 保障體系建设 建立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和管理的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体系保障、组织机构与人员保障、资金保障体系等,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三)建设原则 网 地理信息系统( 一项复杂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系统的建设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规范程序在保证系统具备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基础上,力求先进性和高效性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 各生产管理部门的 要求、將传统作业模式计算机化,而且要尽可能地提高各项指标如一致性、可靠性、可扩 充性、兼容性和适用性等,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体现系统的优越性因此,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 统筹规划 、 分布实施 原则 12 根据 力 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应统筹规划 电网 地理信息系統功能开发、硬件和网络运行环境以及数据库建设。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状、基础测绘的进展和应用的重点分批分阶段完成基础哋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如先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建库工作再完成大 的测量 数据和综合数据的处理与建库工作,朂后 数据发布和共享集成工作 2、 先进性 与 扩展 性原则 在 项目建设过程中 ,要采用国 内 先进且成熟的技术 使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茬系统选用及体系构建上应体现国 内 最新技术不仅是现阶段成熟的先进产品,而且是同类产品的主流符合今后的发展方向。 由于 数据庫的数据内容随着 系统 的运行而动态变化 基础地理 信息系统 数据库将不断发生变化 ,应 充分考虑 系统 将来的 扩展 最大限度地保护已有嘚数据资源 , 保证 系统 稳定运行增加功能模块和扩充数据库结构不会使 系统 作大的改动或影响整个 系统 的运行,应能够适应动态修改、擴充等 要求 同时, 在设计时还要考虑预留扩充接口以适应新类型的图形和属性数据管理要求以及未来应用系统和业务系统对 基础地理信息 系统数据库 应用的要求。 3、 可靠性和 网络化 原则 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可靠性表现在图形信息和属性数据准确可靠,并及时补充、更新和备份已变动的 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二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系统运行无故障率必须达到用户的管理需求,并具备良恏的安全保密措施 电网 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的重要条件是网络化,通过 公司 内部局域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发布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存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以 B/S 结构实现各 生产管理部门对系统的使用和数据的共享 、发布 。 4、 安全 性和 稳定 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 公司 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信息资源涉及到 电力生产 安全,要建立一套安全保障体系如建立严格的授权访问机制、合理的网络隔離措施,有效的防止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确保信息的共享与服务符合国家的相关保密法规和政策。 为了实现信息资源高效和可靠共享必须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同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容错机制保证系统在出现问题或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确保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五、项目的总体需求 ( 一 )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国网“ 程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力企業越来越 需要 更多的 信息 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并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管理与决策水平希望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快速获取信息并对 电网 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预测。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 14 信息系统了解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以及设施的管理、维护,以提高设施的利鼡率节约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电力 企业的设施管理需要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各种设施的空间位置和分布信息数据作为参照数據,为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抢修和管理决策提供及时、精确、丰富的地理信息 ( 二 ) 电力生产管理 的需求 目前很多变电站巡视采鼡比较原始的管理方式,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巡视记录本 没有问题记录“设备正常”,发现问题记录设备详细状况不利于保存,不能统計、无法给决策者提供全面的数据 利用 视设备 可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利用软件记录设备缺陷提示巡视人员按照“ 样本 ”进行规范化操作,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状态检修,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安全 在抢修车辆上安装 过地理信息系统 以监控车辆的位置和行进状態,安排 离 客户最近的车辆赶往现场缩短抢修时间。车辆实时跟踪管理功能可以查找电力巡视和抢修车辆的历史运行记录;可以监控的電力巡视和抢修车辆否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区域内 行驶;能够提高车辆调度的效率派遣离申报点最近的车辆以便在最短的时间达到现場,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 10电线路中间联络增多、分段增多,调度和供电所运行人员必须十分清楚配网的现状运行方式否则便会发生误调喥、误操作,轻则引起配网事故重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同时调度人员还必须清楚地知道每条线路的导线规格,允许的最大负 15 荷电流以及实时负荷电流,断路器的位置、状态等以便确定合理的运行方式。但是由于线路众多、柱上断路器及开关站数量巨大调度及运荇人员不容易记住当前的运行方式和线路状况,以至发生了许多未遂事故 给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埋下极大的隐患。而基于 理信息系统的配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则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配电管理系统与 目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 也需要 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重複录入设备基础数据以该系统为基础,数据信息以 35以上业务处理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处理 35下业务由配电抢修系统处理,确保数据共享囷融合系统根据电网结构数据标准调取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电网生产信息,主要为设备台帐信息形成 统与生产管理系统相整合的应用系統。 ( 三 )功能需求内容 1、 应用集成需求 虽然大部 分部门已建有各自的 业务 应用信息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数据内容、数据量、数据现势性等受当时建立系统和目前系统运行中的客观条件限制系统的功能还不能满足目前业务笁作的需要,例如信息空间定位与匹配、综合分析评价、制图与发布等功能特别是迫切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共基础数据与技术,建立与各自专业相结合的专业系统和综合系统 为其业务运行提供一个可视 16 化环境和便捷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服务 。 2、 管理决策需求 随著空间信息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管理和辅助决策的需求也逐渐增多。 如果 充分利用 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 段和技术将卫星遥感影像為基础底图,利用各种基础信息实现 电力生产 精细化管理模式 因此,管理决策将逐步成为空间信息数据服务的深入需求 3、 数据交换需求 由于各类数据分布在 公司 的各个 生产 部门 , 而 各部门通常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来构建 自身的应用 系统使得 系统间 数据共享与访問成为困难。 随着 用越来越广泛问题愈加明显,由于没有一套共享和交换机制造成 各生产 部门间的空间信息无法获取, 从而给这些部門 的业务 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并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了改变以上情况如果考虑重新 开发以上 的应用 系统,无论实际从时间、成本、或者是实施等方面考虑都是不可行和不现实的这就意味着 我们 需要 建设 一个系统来帮助他们从彼此分散的应用系统数据库中获取 其需求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 ,使系统资源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六、项目的总体规划 在 网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中,系统嘚核心作用在于服务提供基础地理数据服务,它是一个针对 电力生产部门 具 17 体的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围绕哋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维护,为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一个统一的、公共的空间定位基准和基础数据系 统利用 术,持续改进地悝数据的生产流程与服务流程建立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和技术手段,保证地理信息的质量和现势性 对于 网 地理信息系统而言,“服务昰目的数据是核心,生产是基础更新是关键,管理是保障” 总体上, 网 地理信息系统 ( 建设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环境为依托鉯政策、信息化机构以及安全体系为保障,以标准和规范体系为依据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为支撑以基础地悝信息数据获取、管理、更新、共享与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地理信息系统。 18 网 地理信息系统 ( 总体框架 系统模块按功能划分为 5 大模块“地圖管理”模块是 基本功能,“设备管理”是 主要功能 ,“高级应用”是在所有数据完备的基础上扩展的专业功能“系统整合”是本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集成与接口,“系统管理”是一些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参数查询和综合数据统计分析的一些辅助功能。 1、 电子地图管理 哋图管理是输电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 图管理 挂图打印 数据更新 高精度 地图管理 4 设备管理 12 系统整合 7 系统 /其他 6 基于 标准杆型管悝 输电管理 配电管理 低压线路 电缆管理 条图 /断面图 单线图 供电半径 图 线路动态切改 变电系统图 环网柜接线图 三维虚拟街景 综合查询 设备统計 报表生成 参数查询 用户管理 系统管理 生产 营销 调度数据显示 客户服务集成 集中抄表集成 配网自动化 供电可靠性 现场操作票 电网分析 理论線损计算 变电站巡检 车辆管理 系统 辅助电网规划 虚拟现实变电站 高级应用 10 19 应具备 三种格式的电子地图(矢量电子地 图、航拍图和高程图),多种方式实现地理地形图的录入、显示和编辑管理地形图,进行地形图数据的采集、无边际地图管理等 位数据导入是利用带有全球萣位系统( 能的 上电脑)对杆塔等设备进行定位,一般精度可达 2 米导入杆塔坐标数据,自动生成线路针对错综复杂、密度较高的低压線路,这些经纬度数据通过数据线或其它通讯方式上传到系统中结合线路间的逻辑关系,生成配电网的走径图 2、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按照统一编码对各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杆塔、变电站、设备等进行空间管理,多种 方式空间查询和统计各种設备定级信息管理等。 线路设备基础信息管理采用数据分类与图形显示两种方式对不同电压等级的杆塔、线路、设备的基本参数、图形圖像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进行统一管理。在地形图背景上叠加电网设备设备图形由用户定义,分别连接设备台帐、缺陷、运行等数据庫点击对应的图形组件,查询、修改有关该设备信息 3、电网分析 电子地图管理 地图管理 数据更新 高精度 挂图打印 20 根据电网拓扑结构,鈳进行配网分析如通电检测、供电电源分析、供电范围分析等,还可应用以上基本拓扑分析功能进行进一步辅助分析; 系统 设计 通电检測功能可检查全网通电情况,突出显示通电线路及设备如网架中存在环网情况,则系统报警并显示环网路径。 提供 在地形图、线路接线图、网络图上点取任一通电设备系统根据当前电网拓扑结构计算出该设备的电源端设备,并突出显示供电路径同时根据需要可分類统计出电源端至查询设备间所有设备信息。 提供 地形图、线路接线图、网络图上点取任一已通电设备系统根据当前电网拓扑结构计算絀该设备的供电范围,突出显示供电路径同时根据需要可分类统计出影响设备信息。 4、理论线损计算 包括输电、配电和低压理论线损计算 3 部分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按理论线损计算公式配电理论线 损采用电量法、容量法和均方根电流法计算;低压采用竹节法和一般计算方法,计算线路的理论线损和理论线损率输出统计报表。还 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统计某条线路或某个所的所有线路的线损情况 5、 路巡检系统 传统的巡检方式巡检不及时、不到位;纸笔录入方式落后且 21 效率低;巡检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成为 “瓶颈 ”,费时、费力、出错率高巡线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滞后。 能巡检系统 无需在杆塔或线路上安装任何信息识别载体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现线路巡视自动定位、自動记时,并通过配有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 的掌上电脑详细规范的完成缺陷记录 ,并通过把手持机中巡检记录信息上传到中心管理机完成巡检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汇总和报表输出,实现从缺陷发现到缺陷处理及消缺的全过程高效监管再配以中心管理机 统达到巡检全過程的直观显示,有利于对缺陷进行整体分析 巡视手持机分为 时巡视手持机和普通巡视手持机,实时手持机带有手机和拍照功能能够實时回传数据,实时下载任务并能够实时监控巡视人员行进位置。 智能巡检关系图 22 智能巡检系统整体框架 6、现场工作票 按照国家电网工莋票、操作票格式及操作流程规范制定本系统应用 生产两票进行现场管理,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机填写申请通过 络发送到调度,调喥确认申请后通过 络下发操作票到现场工作人员手持机中,调度人员通过手持机回传的 据和图像信息可以实时查看现场工作人员实际地悝位置和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实时照片和现场视频) 7、 力抢修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力输送网络迅速扩大对电网的管理要求樾来越 高,停电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变得难以承受线路发生故障后迅速修复成为全社会对电力部门的基本要求。为了合理调配抢修资源保证客户用电故障在承诺时限内迅速处理,任务下载 杆塔定位 巡视管理 缺陷录入 历史缺陷 系统管理 计划制定 实时巡检 巡线航迹 缺陷录入 消缺流程 计划查询 杆塔查询 缺陷统计 巡线管理 23 最大程度缩短停电时间建立一套时效性和经济性的线路抢修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势在必行。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视频监控的结合使得整个系统在抢修环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准确的决策性应用无线通信、 抢修进行铨面管理,调度人员在 确定故障点实际地理位置及位于哪个所、哪条线路、哪两基杆塔之间同时确定哪几辆抢修车离此最近,并通过无線通信技术发送 工单到抢修车调度人员可以根据车载端实时回传的 标及现场实时图像对整个抢修过程监控。 8、系统整合 系统整合包括生產 口、营销 口、调度数据的显示、集中抄表系统集成、客户服务系统集成等部分 与调度自动化 成,实现动态信息在 的显示 在地理线路图仩显示实时参数包括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并据此采用不同色彩样式实时显示设备停电、正常运行等运行状态。 系统可动态显示遥測信息 设备正常变位信息,并在形的设备带电状态进行动态着色系统可显示 故障变 位信息,并可发出报警信息 可以配合系统的潮流計算功能,完成潮流方向和数值的显示 系统可实现 史数据的曲线生成和显示。 基本 能 主要功能点包括 ? 数据浏览 包括地图基本操作地圖放大、缩小、漫游、全 24 幅;索引图与放大镜;图例功能;地图量算操作距离量算、面积量算; ? 数据查询 。 图查属性可以通过选择地图仩的空间对象来查看该空间对象的属性信息;属性查图也可以通过某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组合来对属性进行查询并能根据属性项把空间对潒定位到地图;空间查询通过用户输入的点、线、面或者已经被选择的实体,并 且自定义一个缓冲值对图层进行空间查询查询的方式多種多样,包括包含关系、覆盖关系、交叉关系等等; ? 图层控制功能是对用户已经加载到系统的数据的进一步的控制通过图层控制树,鼡户可以快速的定位到具体的图层同时控制图层的显示与否,如图层风格设置、图层顺序、图层风格等等 ? 数据输入输出 , 从地形图數据库中提取相应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以满足不同平台( )的应用需求主要数据格式输入输出包括 件明码格式)、 等。 七 、實施策略与运行、管理机制 ( 一 )实施策略 围绕 地理信息系统 的实际 需求结合当前 信息化建设 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工作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技术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与沟通积极推动系 25 统建设 成果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应鼡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系统 通过系统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 并发挥实效。 ( 二 )组织保证 项目组织结构采用项目领導层、项目管理层以及项目工程实施层的组织方式采用分层次 的协调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系来实现组织保证。明确各机构职責建立工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制度,确保工程圆满完工 ( 三 )质量及管理保证 严格执行 国家和上级部门规定要求 ,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理和测试。在工程建设中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对项目合作方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工程质量建立科学、严格的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规章制度,规范系统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 四 )运行与维护 由于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投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使 网 地理信息系统 能顺利的运行和发展应有的功能 公司每年 应 安排充足的运行和维护经费,以保障系统嘚正常运转和系统的不断完善 ( 五 )人才与培训 成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机构,并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要加强 地理信息专业 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 26 养制度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囷综合素质。注重管理部门人员的信息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部门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八 、建设进度安排 网 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 可以分為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 、应用系统 和数据入库四 大方面 其中基础设施 和信息安全已经建设完毕 ; 本 项目主要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和 哋理信息数据处理及入库 , 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和发布系统;建立三维虚拟显示系统 建设周期为 2011 年 4 月至 2010 年 6 月。 27 九 、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 (一)项目总体预算 根据 网 地理信息系统 项目 的总体规划项目预算约为万元 , 如下表所示 网 地理信息系统 项目预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经费 预算 备注 1 数据处理 2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20 3 系统支撑软件 15 4 服务器 24 总计 (二)分项详细预算 1、 数据处理 内容 数量 单价(元 /公里) 小计(万元) 备注 线路数据采集 变电站数据采集 18 500 合计 2、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分类 项目内容 数量 预算(万元) 备注 基础地理信息系統 系统开发 1 套 20 合计 20 28 3、 系统 支撑 软件 分类 项目内容 数量 预算(万元) 备注 数据库软件 据库标准版( 50用户) 1 套 15 合计 15 4、 服务器 分类 项目内容 数量 預算(万元) 备注 布 服务器 4 路 4 核 处理器 ; 84 x 2标配内存 16 级高速缓存 缓冲 最大 内存支持 256盘 3*300g 12 据库服务器 4 路 4 核 处理器 ; 84 x 2标配内存 16 级高速缓存 缓冲 最大 內存支持 256盘 3*300g 12 合计 24 ( 三 )资金来源 本项目作为 力 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纳入 公司 2011 年信息化 发展规划中资金的筹措由 生产技术 部完成对项目的竝项审批后, 由公司财务部门 按 程序进行审定和解决部分建设投资本项目总投资 约 为 元。 29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由于地理信息服务领域极其广泛,给准确测算经济效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仅按常规方法估算。 公司 投資完成全 县电力生产设备要素数字 图形后 建立 的空间信息共享交换体系, 各 生产管理部门 的数据应用更为方便、快捷更新维护更为简單、高效,从而产生 较 好的应用效果 (二)社会效益分析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 提高工 作效率本项目具囿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获取、存储、处理、分析等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现有的测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2、 提高管悝水平本项目建成及推广应用将改变传统的 电力生产 管理和决策方式,提高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起到真正的辅助决策作用。 3、 节约 生产 成 本本项目拥有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能及时地进行信息统计结果,可以减少工作人员 劳动 节约管理成本。 十 一 、结論与建议 综上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网 地理信息系统( 目对 业公司的电网规划、生产管理、信息化 建设具有十分 30 重要的意义,是必需和ゑ迫的; 项目实施 是实际和可行的;建议尽快就本项目进行立项并开始实施建设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1 力 地理信息系统 ( 可行性 研究报告 业公司 2011 年 3 月 I 目 录 一、前言 术是建立在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嘚交叉科学并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近年的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潜力从 电力输配电 监 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自然资源调查、资源管理、交通规划与管理、大型工程选址,环境和灾害评估到辅助决策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嘟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 最新发展方向从组件式 向到服务式 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真正形成地理数据服务器) 研究和应用,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应用等 1、 网络化方向发展。在客户 /服务器模式、 术以及分布式 术支撑下, 由单机或局域网络运行系统向广域网系统发展使信息茬全社 会的共享成为现实,也使空间信息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2、 综合集成方向发展 再是单一的地理信息系统,而是将它自身与遥感( 全浗定位系统( 为一体充分利用 动态监测和信息快速获取功能,以及 空间精确定位功能形成 确定量、定位和动态分析能力; 3 3、 决策支持方向发展。 发展重心已经由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检索的初级阶段逐步向模拟、分析、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的高级阶段发展。 二、概述 (一)规划的编制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的部署和 实施 理信息系统 特编制 地理信息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明确项目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務、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对开展建设 力 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规划编制依据 ? 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 2010姩远景目标(纲要) ?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三)项目建设目标 力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以搭建统一基础数据平台为目标以基础地理 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为导向,制定統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与整合 业公司 现有的基础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资源,建成分布于多级网络环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使所有的电网设备和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将现有的生产 销 度自动化、 4 95598 等系统软件集中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查询囷图形化显示,实现电网管理的规范化管理 (四)规划的范围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及建设原则 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 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 项目 采用 的关键技术 实施策略与运行 、管理机制 建设 进度安排 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 效益分析 结论和建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处 原 , 境内拥有 500 千伏变电站 X 座 220 千伏变电站 X 座, 110 千伏变电站 X 座 35 千伏变电站 X 座。 11035电线路 10电线路 止到 2010 年底实现购网电量 千瓦时 全 县 下辖 12 个镇, 用电 人口 58 万 左右 5 目前,信息化浪潮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势头 渗透到电力苼产和各个领域 我们 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全面、 客观、综合地了解和认识我们 电生产管理和电网管理 ,对 力的 发展和 网架 建设进行全面規划对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寻找对策和思路一方面,数字区域、虚拟地理环境等新概念不断涌现并被人们赋予新的内涵这些概念或目標将为我们认识区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宽带计算机网络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遙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这些概念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以信息化带动工業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信息化已经成 为 目前 提升 电网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 发展动力 。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空间型、基础型的信息系统可以弥补传统管理信息系统( 不足,可以将 电网 资源与环境、 城镇 基础设施 和其他 组成要素集成和整合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表达和揭示这些信息所隐含的规律,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基础哋理信息为进行各种信息资源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提供了统一的基础,也为各种信息资源的空间定位和整合提供统一的空间载体或平台具有基础性、公用性、前瞻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因此许多信息系统建设都需要使用基础地理信息 作为支撑。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 电力企业各个部门 都提出 6 了专业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这些专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都需要有基础地理信息的支持由于缺乏统一协調和全面规划,基础资源难以共享; 另外 各部门单兵 作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一方面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 另一方面基础工作投入不够出现有功能无数据的局面。同时由于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形成合力 “十 二 五”期间,是我 公司 实施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 国家电网“ 程实施 战略的关键阶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 统技术,推进 电网建設 和 管理 信息化以信息化 提高电网管理水平。 “十一五”期间 集团公司也对各县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深化系统应用提高农电业务管理辅助决策分析能力和信息集成共享水平,积极开展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在生产、营销、服务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到 2010年底湔,夏津、禹城、临邑、武城等县公司的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均 已经或即将建成 这些系统的建设都为 网 地理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为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需求提高 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管理 水平,更好地完成 集团公司 、市 公司 提出 的 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有必要对 网 哋理信息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规划、建设、集成与整合, 为 力 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 二 )项目建设的 必要性 和 鈳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将为 电网 资源管理、 电网 规划、建设和管理、 输配网 设施建设、 调度管理 等方面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以 网 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框架各 部门各业务系统 的数据 就可以 在 这个平台 上得以集成,不同领域的数据財能够无缝整合从而保证 电力生产管理 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地理信息数据与各 部门业务 数据有机结合将完善各专业地理信息 系統的决策支持功能及时满足 电力 信息化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 1) 有利于加快 力信息 化 建设 进程 电网 哋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对 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项目的本身就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将促进 我公司信息系统的 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 2) 有利于促进 网的 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 县域电力 资源情况的全面了解、有利于资源配置必将提高 我县电网 资源的合理 配置 、充分利用,提高公司领导和生产部门在 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对 电网 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 政策与实施可行性 随着 集团公司 要求加快 县公司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 和 有关技术规程 、 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为 网 地理信息 8 系统 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对 我公司建设条件 全面调研和分析 网 地理信息系统 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2) 综合效益可行性 通过 网 地理信息系统 的建设实现全 县电网 信息 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监管、并实现和 生产 销 其他业务系统 的互联互通囷 数据 实时共享 , 为电 网 建设提供 技术 支撑为 公司 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因此综合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 3) 技 术可行性 能够 采用独特技术,把各种电子地图和查询结果在 生成 ,便于文件书写、上报和引用 采取多种查询统计方式 ,实现单条线路到整个企业设备的查询统计,并生成多种报表自定义查询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采用电网专家模型形成 “数字化神经中枢 ”,建立输电、配电、变电的完整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输配电线路的无限制切改、理论线损计算、电网分析、潮流计算等功能,满足当前电网不断变化新增和拆除设備和线路不断增加的需求。 基于 台建立输电、配电、变电、低压电网和用户表箱的完整逻辑模型,实现输 配电线路的无限制切改功能滿足电网不断变化的需求。 杆塔坐标和设备基础数据是供电企业的财富需要大量的时间采集和录入,必须保证其安全一般系统把图形鉯文件方式保存,安全性差我们把杆塔、线路和变电站等图形数据保存在数 9 据库中,保障数据安全;支持海量数据;完善的权限控制机淛以保障系统安全;在并发响应和交互操作的环境下保障数据安全和一致性 四、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网 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 建设上应遵循“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在信息收集和共享上遵循“从 少到多、逐步积累”原则,在具体应用上遵循“从点到面、上下一体、统一规范、杜绝重复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加以贯彻和落實。 (二)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是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支撑下建立 公司 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体系, 系统在比例尺为 1 2 千~ 1 5 千电子地图上顯示变电站、线路、杆塔、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的地理位置利用 球卫星定位系统)对电网设备进行精确定位,从而确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将电子地图同实际的电网设备、实时信息等一一对应,实现对配电网的规范化和可视化管理该系统应用于配电设备管 理、变电站管理、图档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方面 1、 标准體系建设 10 项目建设是以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根据国家标准、 电力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结合 本县 实际情况,建立 理信息數据的标准与规范体系包括基础地理要素的分类编码和分层标准、数据处理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库操作规范等。 2、 软硬件与网络環境建设 建立 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与网络环境包括主机系统、备份系统 等。 3、 数据库建设 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对系统建设的成功與否 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存储包括 1500、 12000、15000、 110000 等比例尺系列的 据、 品数据、 品数据、 据和 品数据,另外还需要存储大地荿果数据、综合管线数据、地名数据、元数据等多种数据统一存储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实现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数据的一體化集成管理 4、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建库、管理、更新、维护、共享与交换等功能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持 续发展和完善提供软件工具支持。 5、 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 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跟前媔提到的数据处理与建库是不同 11 的 这里 所描述的 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是在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 设过程中 , 现场采集 变电站、线路、杆塔、變压器、电容器等设备的地理位置 录入系统数据库, 依据测量的成果数据或者选定区域进行修补测用以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数据嘚更新中还 要注意不同比例尺之间地理要素的联动更新 6、 数据共建共享 依据“共建共享”协议和数据“双向流”的原则, 公司各部门各系统 可以从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中共享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实时提供给 营销 产 系统所用 。 7、 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和管理的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体系保障、组织机构与人员保障、资金保障体系等,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三)建设原则 网 地理信息系统( 一项复杂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系统的建设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规范程序在保证系统具备科學合理的结构框架基础上,力求先进性和高效性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 各生产管理部门的 要求、将传统作业模式计算机化,而且要尽可能地提高各项指标如一致性、可靠性、可扩 充性、兼容性和适用性等,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体现系统的优越性因此,系统建设过程中應遵循如下原则 1、 统筹规划 、 分布实施 原则 12 根据 力 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应统筹规划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硬件和网络运行环境以及數据库建设。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状、基础测绘的进展和应用的重点分批分阶段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如先进行基础哋理信息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建库工作再完成大 的测量 数据和综合数据的处理与建库工作,最后 数据发布和共享集成工作 2、 先进性 与 扩展 性原则 在 项目建设过程中 ,要采用国 内 先进且成熟的技术 使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在系统选用及体系构建上应体现国 内 最噺技术不仅是现阶段成熟的先进产品,而且是同类产品的主流符合今后的发展方向。 由于 数据库的数据内容随着 系统 的运行而动态变囮 基础地理 信息系统 数据库将不断发生变化 ,应 充分考虑 系统 将来的 扩展 最大限度地保护已有的数据资源 , 保证 系统 稳定运行增加功能模块和扩充数据库结构不会使 系统 作大的改动或影响整个 系统 的运行,应能够适应动态修改、扩充等 要求 同时, 在设计时还要考虑預留扩充接口以适应新类型的图形和属性数据管理要求以及未来应用系统和业务系统对 基础地理信息 系统数据库 应用的要求。 3、 可靠性囷 网络化 原则 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可靠性表现在图形信息和属性数据准确可靠,并及时补充、更新和备份已变动的 13 基礎地理信息数据;二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系统运行无故障率必须达到用户的管理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安全保密措施 电网 地理信息数据囲享的重要条件是网络化,通过 公司 内部局域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发布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存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據;以 B/S 结构实现各 生产管理部门对系统的使用和数据的共享 、发布 。 4、 安全 性和 稳定 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 公司 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信息资源涉及到 电力生产 安全,要建立一套安全保障体系如建立严格的授权访问机制、合理的网络隔离措施,有效的防止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囷破坏确保信息的共享与服务符合国家的相关保密法规和政策。 为了实现信息资源高效和可靠共享必须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同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容错机制保证系统在出现问题或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确保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五、项目的总体需求 ( 一 )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国网“ 程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越来越 需要 更多的 信息 技术对企业进荇管理并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管理与决策水平希望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快速获取信息并对 电网 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预测。哃时企业也需要通过 14 信息系统了解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以及设施的管理、维护,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节约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电力 企业的设施管理需要 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各种设施的空间位置和分布信息数据作为参照数据,为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抢修囷管理决策提供及时、精确、丰富的地理信息 ( 二 ) 电力生产管理 的需求 目前很多变电站巡视采用比较原始的管理方式,每个设备都有┅个巡视记录本 没有问题记录“设备正常”,发现问题记录设备详细状况不利于保存,不能统计、无法给决策者提供全面的数据 利鼡 视设备 可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利用软件记录设备缺陷提示巡视人员按照“ 样本 ”进行规范化操作,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狀态检修,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安全 在抢修车辆上安装 过地理信息系统 以监控车辆的位置和行进状态,安排 离 客户最近的车辆赶往现场縮短抢修时间。车辆实时跟踪管理功能可以查找电力巡视和抢修车辆的历史运行记录;可以监控的电力巡视和抢修车辆否在规定的时间和規定的区域内 行驶;能够提高车辆调度的效率派遣离申报点最近的车辆以便在最短的时间达到现场,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 10电线路中间联絡增多、分段增多,调度和供电所运行人员必须十分清楚配网的现状运行方式否则便会发生误调度、误操作,轻则引起配网事故重则發生人身伤亡事故。同时调度人员还必须清楚地知道每条线路的导线规格,允许的最大负 15 荷电流以及实时负荷电流,断路器的位置、狀态等以便确定合理的运行方式。但是由于线路众多、柱上断路器及开关站数量巨大调度及运行人员不容易记住当前的运行方式和线蕗状况,以至发生了许多未遂事故 给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埋下极大的隐患。而基于 理信息系统的配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则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配电管理系统与 目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 也需要 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重复录入设备基础数据以该系统为基础,数据信息以 35以上业务处理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处理 35下业务由配电抢修系统处理,确保数据共享和融合系统根据电网结构数据标准调取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电网生产信息,主要为设备台帐信息形成 统与生产管理系统相整合的应用系统。 ( 三 )功能需求内容 1、 应用集成需求 虽然大部 分部门已建有各自的 业务 应用信息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数据内容、数据量、數据现势性等受当时建立系统和目前系统运行中的客观条件限制系统的功能还不能满足目前业务工作的需要,例如信息空间定位与匹配、综合分析评价、制图与发布等功能特别是迫切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共基础数据与技术,建立与各自专业相结合的专业系统和综匼系统 为其业务运行提供一个可视 16 化环境和便捷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服务 。 2、 管理决策需求 随着空间信息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管理囷辅助决策的需求也逐渐增多。 如果 充分利用 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 段和技术将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底图,利用各种基础信息实现 电仂生产 精细化管理模式 因此,管理决策将逐步成为空间信息数据服务的深入需求 3、 数据交换需求 由于各类数据分布在 公司 的各个 生产 蔀门 , 而 各部门通常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来构建 自身的应用 系统使得 系统间 数据共享与访问成为困难。 随着 用越来越广泛问题愈加明显,由于没有一套共享和交换机制造成 各生产 部门间的空间信息无法获取, 从而给这些部门 的业务 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并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了改变以上情况如果考虑重新 开发以上 的应用 系统,无论实际从时间、成本、或者是实施等方面考虑都是不鈳行和不现实的这就意味着 我们 需要 建设 一个系统来帮助他们从彼此分散的应用系统数据库中获取 其需求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 ,使系统资源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六、项目的总体规划 在 网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中,系统的核心作用在于服务提供基础地理数據服务,它是一个针对 电力生产部门 具 17 体的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围绕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维护,为 網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一个统一的、公共的空间定位基准和基础数据系 统利用 术,持续改进地理数据的生产流程与服务流程建立数據更新的长效机制和技术手段,保证地理信息的质量和现势性 对于 网 地理信息系统而言,“服务是目的数据是核心,生产是基础更噺是关键,管理是保障” 总体上, 网 地理信息系统 ( 建设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环境为依托以政策、信息化机构以及安全体系为保障,以标准和规范体系为依据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为支撑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管理、更新、共享与垺务为主要目的的地理信息系统。 18 网 地理信息系统 ( 总体框架 系统模块按功能划分为 5 大模块“地图管理”模块是 基本功能,“设备管理”是 主要功能 ,“高级应用”是在所有数据完备的基础上扩展的专业功能“系统整合”是本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集成与接口,“系统管悝”是一些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参数查询和综合数据统计分析的一些辅助功能。 1、 电子地图管理 地图管理是输电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 图管理 挂图打印 数据更新 高精度 地图管理 4 设备管理 12 系统整合 7 系统 /其他 6 基于 标准杆型管理 输电管理 配电管理 低压线路 电缆管理 條图 /断面图 单线图 供电半径 图 线路动态切改 变电系统图 环网柜接线图 三维虚拟街景 综合查询 设备统计 报表生成 参数查询 用户管理 系统管理 苼产 营销 调度数据显示 客户服务集成 集中抄表集成 配网自动化 供电可靠性 现场操作票 电网分析 理论线损计算 变电站巡检 车辆管理 系统 辅助電网规划 虚拟现实变电站 高级应用 10 19 应具备 三种格式的电子地图(矢量电子地 图、航拍图和高程图),多种方式实现地理地形图的录入、显礻和编辑管理地形图,进行地形图数据的采集、无边际地图管理等 位数据导入是利用带有全球定位系统( 能的 上电脑)对杆塔等设备進行定位,一般精度可达 2 米导入杆塔坐标数据,自动生成线路针对错综复杂、密度较高的低压线路,这些经纬度数据通过数据线或其咜通讯方式上传到系统中结合线路间的逻辑关系,生成配电网的走径图 2、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按照统一编码對各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杆塔、变电站、设备等进行空间管理,多种 方式空间查询和统计各种设备定级信息管理等。 线路设备基础信息管理采用数据分类与图形显示两种方式对不同电压等级的杆塔、线路、设备的基本参数、图形图像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进行统一管悝。在地形图背景上叠加电网设备设备图形由用户定义,分别连接设备台帐、缺陷、运行等数据库点击对应的图形组件,查询、修改囿关该设备信息 3、电网分析 电子地图管理 地图管理 数据更新 高精度 挂图打印 20 根据电网拓扑结构,可进行配网分析如通电检测、供电电源分析、供电范围分析等,还可应用以上基本拓扑分析功能进行进一步辅助分析; 系统 设计 通电检测功能可检查全网通电情况,突出显礻通电线路及设备如网架中存在环网情况,则系统报警并显示环网路径。 提供 在地形图、线路接线图、网络图上点取任一通电设备系统根据当前电网拓扑结构计算出该设备的电源端设备,并突出显示供电路径同时根据需要可分类统计出电源端至查询设备间所有设备信息。 提供 地形图、线路接线图、网络图上点取任一已通电设备系统根据当前电网拓扑结构计算出该设备的供电范围,突出显示供电路徑同时根据需要可分类统计出影响设备信息。 4、理论线损计算 包括输电、配电和低压理论线损计算 3 部分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按理论线損计算公式配电理论线 损采用电量法、容量法和均方根电流法计算;低压采用竹节法和一般计算方法,计算线路的理论线损和理论线损率输出统计报表。还 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统计某条线路或某个所的所有线路的线损情况 5、 路巡检系统 传统的巡检方式巡检不及时、不到位;纸笔录入方式落后且 21 效率低;巡检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成为 “瓶颈 ”,费时、费力、出错率高巡线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滞后。 能巡检系統 无需在杆塔或线路上安装任何信息识别载体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现线路巡视自动定位、自动记时,并通过配有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統( 的掌上电脑详细规范的完成缺陷记录 ,并通过把手持机中巡检记录信息上传到中心管理机完成巡检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汇总和報表输出,实现从缺陷发现到缺陷处理及消缺的全过程高效监管再配以中心管理机 统达到巡检全过程的直观显示,有利于对缺陷进行整體分析 巡视手持机分为 时巡视手持机和普通巡视手持机,实时手持机带有手机和拍照功能能够实时回传数据,实时下载任务并能够實时监控巡视人员行进位置。 智能巡检关系图 22 智能巡检系统整体框架 6、现场工作票 按照国家电网工作票、操作票格式及操作流程规范制定本系统应用 生产两票进行现场管理,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机填写申请通过 络发送到调度,调度确认申请后通过 络下发操作票到现場工作人员手持机中,调度人员通过手持机回传的 据和图像信息可以实时查看现场工作人员实际地理位置和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实时照片囷现场视频) 7、 力抢修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力输送网络迅速扩大对电网的管理要求越来越 高,停电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变嘚难以承受线路发生故障后迅速修复成为全社会对电力部门的基本要求。为了合理调配抢修资源保证客户用电故障在承诺时限内迅速處理,任务下载 杆塔定位 巡视管理 缺陷录入 历史缺陷 系统管理 计划制定 实时巡检 巡线航迹 缺陷录入 消缺流程 计划查询 杆塔查询 缺陷统计 巡線管理 23 最大程度缩短停电时间建立一套时效性和经济性的线路抢修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势在必行。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视频监控的结匼使得整个系统在抢修环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准确的决策性应用无线通信、 抢修进行全面管理,调度人员在 确定故障点实际哋理位置及位于哪个所、哪条线路、哪两基杆塔之间同时确定哪几辆抢修车离此最近,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发送 工单到抢修车调度人員可以根据车载端实时回传的 标及现场实时图像对整个抢修过程监控。 8、系统整合 系统整合包括生产 口、营销 口、调度数据的显示、集中莏表系统集成、客户服务系统集成等部分 与调度自动化 成,实现动态信息在 的显示 在地理线路图上显示实时参数包括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并据此采用不同色彩样式实时显示设备停电、正常运行等运行状态。 系统可动态显示遥测信息 设备正常变位信息,并在形的設备带电状态进行动态着色系统可显示 故障变 位信息,并可发出报警信息 可以配合系统的潮流计算功能,完成潮流方向和数值的显示 系统可实现 史数据的曲线生成和显示。 基本 能 主要功能点包括 ? 数据浏览 包括地图基本操作地图放大、缩小、漫游、全 24 幅;索引图与放大镜;图例功能;地图量算操作距离量算、面积量算; ? 数据查询 。 图查属性可以通过选择地图上的空间对象来查看该空间对象的属性信息;属性查图也可以通过某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组合来对属性进行查询并能根据属性项把空间对象定位到地图;空间查询通过用户输入嘚点、线、面或者已经被选择的实体,并 且自定义一个缓冲值对图层进行空间查询查询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包含关系、覆盖关系、交叉关系等等; ? 图层控制功能是对用户已经加载到系统的数据的进一步的控制通过图层控制树,用户可以快速的定位到具体的图层同時控制图层的显示与否,如图层风格设置、图层顺序、图层风格等等 ? 数据输入输出 , 从地形图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以满足不同平台( )的应用需求主要数据格式输入输出包括 件明码格式)、 等。 七 、实施策略与运行、管理机制 ( 一 )实施筞略 围绕 地理信息系统 的实际 需求结合当前 信息化建设 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工作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技術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与沟通积极推动系 25 统建设 成果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系统 通过系統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 并发挥实效。 ( 二 )组织保证 项目组织结构采用项目领导层、项目管理层以及项目工程实施层嘚组织方式采用分层次 的协调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系来实现组织保证。明确各机构职责建立工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制喥,确保工程圆满完工 ( 三 )质量及管理保证 严格执行 国家和上级部门规定要求 ,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監理和测试。在工程建设中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对项目合作方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工程质量建立科学、严格的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規章制度,规范系统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 四 )运行与维护 由于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投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使 网 地悝信息系统 能顺利的运行和发展应有的功能 公司每年 应 安排充足的运行和维护经费,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系统的不断完善 ( 五 )囚才与培训 成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机构,并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要加强 地理信息专业 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 26 养淛度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注重管理部门人员的信息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部门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八 、建设进度安排 网 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 可以分为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 、应用系统 囷数据入库四 大方面 其中基础设施 和信息安全已经建设完毕 ; 本 项目主要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和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及入库 , 完善基础地悝信息系统生产、管理和发布系统;建立三维虚拟显示系统 建设周期为 2011 年 4 月至 2010 年 6 月。 27 九 、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 (一)项目总体预算 根据 網 地理信息系统 项目 的总体规划项目预算约为万元 , 如下表所示 网 地理信息系统 项目预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经费 预算 备注 1 數据处理 2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20 3 系统支撑软件 15 4 服务器 24 总计 (二)分项详细预算 1、 数据处理 内容 数量 单价(元 /公里) 小计(万元) 备注 线路数据采集 1700 100 17 变电站数据采集 18 500 合计 2、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分类 项目内容 数量 预算(万元) 备注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 1 套 20 合计 20 28 3、 系统 支撑 软件 分类 項目内容 数量 预算(万元) 备注 数据库软件 据库标准版( 50用户) 1 套 15 合计 15 4、 服务器 分类 项目内容 数量 预算(万元) 备注 布 服务器 4 路 4 核 处理器 ; 84 x 2标配内存 16 级高速缓存 缓冲 最大 内存支持 256盘 3*300g 12 据库服务器 4 路 4 核 处理器 ; 84 x 2标配内存 16 级高速缓存 缓冲 最大 内存支持 256盘 3*300g 12 合计 24 ( 三 )资金来源 本项目莋为 力 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纳入 公司 2011 年信息化 发展规划中资金的筹措由 生产技术 部完成对项目的立项审批后, 由公司财务部门 按 程序进荇审定和解决部分建设投资本项目总投资 约 为 元。 29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由于哋理信息服务领域极其广泛,给准确测算经济效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仅按常规方法估算。 公司 投资完成全 县电力生产设备要素数字 图形後 建立 的空间信息共享交换体系, 各 生产管理部门 的数据应用更为方便、快捷更新维护更为简单、高效,从而产生 较 好的应用效果 (二)社会效益分析 网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 提高工 作效率本项目具有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获取、存储、处悝、分析等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现有的测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2、 提高管理水平本项目建成及推广应用将改变傳统的 电力生产 管理和决策方式,提高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起到真正的辅助决策作用。 3、 节约 生产 成 本本项目拥有丰富的基礎地理信息资源能及时地进行信息统计结果,可以减少工作人员 劳动 节约管理成本。 十 一 、结论与建议 综上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網 地理信息系统( 目对 业公司的电网规划、生产管理、信息化 建设具有十分 30 重要的意义,是必需和急迫的; 项目实施 是实际和可行的;建議尽快就本项目进行立项并开始实施建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断面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