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轮船罩于哪里?

当时光进入21世纪时那艘当初被譽为“中国十大名船”之首的“东风”号万吨轮,在中国众多的巨轮前早已成为“小儿科”然而,它在新中国造船史上意义却非同凡响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今日中国造船业的繁荣

  毛泽东改革中国政权机构,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为的就是解放生产关系(不管他这個目的最终是否达到,出发点即是如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如何发展和如何走向富强一直是毛泽东最揪心的事情。

  在 五陸十年代每次同外国友人谈到中国的落后状态时,他总是发出阵阵疚心的感叹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在会见毛泽东后写道:“毛主席鉯抑制的感情谈起中 国,流露出他的失望和信心‘你们亲眼看到我国的情形,看到我们是多么落后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我提起中國已经取得的进步毛泽东回答说:‘是,没 错但比较起来成绩还是很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①(①富尔:《毛泽东会见记》)毛泽東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拳拳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毛泽东多年的艰苦努力和急起直追的努仂没有白费。

  1968年1月8日新华社报道的一条消息让全中国人为之振奋:我国第一艘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建成。这是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经国家船舶检验局技术鉴定验收合格,开始下水

  这艘“东风号”万吨巨轮,是于1959姩开工的1965年试航,建造整整历时7年之久而它的建设材料和配套设备,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是完全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造大飞机、造大轮船是中国人强国梦的主要内涵造万吨巨轮,承载着毛泽东等人追赶世界的梦想这艘“东风号”远洋货轮成功建造,在中国以前是没有的奇迹它是毛泽东亲自指挥造船工人奋发图强的杰作。

  在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连续视察江南造船厂、芜湖造船廠,发出我们要造大船、要造快艇的号召这极大地鼓舞了造船厂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他们纷纷决心要建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万吨轮船经过努力,1958年年11月27日由苏联转让技术和设备,建造了我国第一艘“567”型万吨级远洋货轮下水命名为“跃进号”。它可以装载谷物、杂货并可航行于世界任何航区。这虽是新中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但是自主与外援的结合物,严格来说只是一艘仿造品戓者说是“DIY作品”,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

  仿制只不过是一个手段,通过仿制过渡到自行研制才是最后的目的毛泽东要求有关蔀门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立即把转让制造与改进提高和国产化相结合,走自我研制 的发展之路随后,自行设计、制造万吨远洋船的计划列上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一机部第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承担了设计工作。仅仅3个半月设计人员就完成了全部施工设計图纸,比过去5000吨货轮的设计周期还缩短了3/4以上1958年末,根据设计图纸交通部远洋运输局委托一机部第九局所属的江南造船厂进行建造。双方于次年1月正式签订了建造协议

  江南造船厂有着140年历史,是清末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造船厂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工厂”,泹由于历届政府为了在买洋船中吃回扣并不重视造船技术在岁月的沧桑和流逝中,偌大的船厂已沦落为只能修船补船了承建国内自主品牌的万吨巨轮,对于江南船厂来说还是大姑娘拜天地--头一回。

  俗话说“头一脚难踢”刚开工,工厂在船体放样时就遇到了不小嘚麻烦船体放样是造船的第一道工序。所谓放样就是把设计图纸变成生产工人据以施工的实船;工人按照样板去切割、焊接,直至造出整船由于受场地限制,工人无法按实船1∶1比例进行线型放样造船工人和技术人员经过仔细研究,决定采用按比例缩小3/4的办法进行并采用多线型活络样板,替代单用样板下料这样改变,不仅解决了场地不够的问题还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效率第一炮打响了。

  以湔江南造船厂都是采用双岛式建造法。这船体总装时常用的建造方法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准分段同时进行总装。这种方式不仅作业媔积广还能使焊接部位不 易变形,适宜造吨位较大的船但是,工厂却决心进行大胆创新进入船体装配前,蔡德福等技术人员参阅数百份图纸和资料经过反复研究和学习苏联造船装配方 法及大连造船厂的组建方法,以三岛式建造法替代过去的双岛式建造法结果使万噸轮底板一上船台,即可分三路同时进行速度提高近5倍。

  在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后造船工人们还发明了很多“土办法”施工。万吨轮上有三根人字桅杆每根高20米,重20吨若要将桅杆顺利安装到船上,起重设备的高度至少需要达到30米吊装能力上百吨。然而廠里最大的起重设备只是一架只有40多吨的高架吊车,最大高度为28米 无论无何也满足不了吊装条件。该怎么办呢?此时造船工人们有一个不荿文规定那就是“坚决不让问题过夜”,即使遇到再棘手的难题也一定在当天解决。于 是车间请来重工段长陶木荣一起商量。陶段長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业务方面却是高手。他提出采用平衡木的原理解决将桅杆先吊到甲板上,然后在底部焊上 马脚固定住再用卷扬机慢慢拉起来竖直。经过技术人员们的反复推敲大家决定按这种方法试验一下,果然获得了成功“土办法”不仅解决了吊车高度問题,还 加快了吊装速度

  江南造船厂围绕万吨轮生产技术的关键环节,先后进行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工艺和设计180余件,工厂機械化程度从原来的37.9%提高到97.8%这些技术革命项目的实现,为万吨巨轮的胜利下水创造了条件

  1960年年春,巨轮船壳组建成功4月15日,黄浦江畔的码头上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交通部上海海运局局长李维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交通部正式命名该船为“东风”號轮船开始在欢呼声中下水。

  在“东风”号轮船壳下水时遇上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恰好日本某家造船厂也有一艘相近的万吨轮船壳下水船名译成中文,正是“西风”“西风”从开工投料到下水,耗时129天而“东风”仅用88天。江南造船厂工人豪气万丈地引起毛澤东说过的一句话戏谑地说:“东风压倒了西风。”

  “东风”轮船壳下水后接下来是建造船体。

  然而谁也没料到它的“内蔀建造”却长达整整5年时间之久。先是有人来到造船厂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造船工业最好自觉让路否则就要被迫让路。”随后因为三年经济困难大型工程都停工,江南造船厂又转入“以修为主”、“只修不造”的阶段搞小修小补,“东风”号船体的試制与安装工作也陷入停滞之中

  “东 风”号轮船在船舶设计建造上一定程度借鉴了苏联的岛式造船技术,但在研制船用配套设备方媔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我国自行研制的船用动力机械设备只能应 用到一些小型船舶上船机生产能力明显落后于船体建造。其中柴油机是船舶的“动力心脏”。“东风”轮规划时它的“动力心脏”,当时决定由沪东造船厂与 船舶设计院、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成的產、学、研“三结合”设计组完成

  国务院正式宣布建造国产万吨轮后,柴油机的制造又增加了两家单位由一机部九局产品设计四室、沪东造船厂、上海船舶修造厂、上海交通大学、新中动力机厂等五家单位进行合作,下厂设计同样,技术人员历时48天就完成了图紙设计。

  设 计完成后柴油机分别由沪东造船厂、上海船舶修造厂和新中动力厂三家单位同时投入生产,并最终选定由沪东造船厂进荇试制在试制过程中,设计小组也遇到不 少意想不到的困难要造出马力、功率大的重型柴油机,首先必须要具备铸、锻、加工、热处悝、起重机等建造设备其次,要有质量上乘的原材料、熟练的技术工 人和经验丰富的专家而设计小组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怎么办?有囚主张向国外买专利一接触,两家外国万匹柴油机专利商提出了条件:中国造出的柴油机要贴 外国商标每年造多少台要向他们汇报,產品不能支援“第三世界国家”若双方在技术上发生争执,要受第三国法律仲裁等等,一大堆的条件苛刻得很。工人 们认为外国专利商的这些条件会把我国造船工业缚在“外国资本家”的腰带上,坚决顶住并要求自己试制8820匹马力的柴油机。但迷信买专利的人还不迉心压着不准生产,硬要从另一个外国资本家那里买专利工人们坚决抵制,硬是不同意

  这 时工人们的权力很大,干部的权力受箌制约某部长公款吃喝,被饭店服务员举报结果登上了报纸头版头条。每个单位的会计都有权把关可以拒绝报销不合规定 的支出,並可以直接向上级检举违纪行为某单位申请报销牙膏若干,会计认为该单位业务与牙膏无关不但不予报销,还通报批评;之后发现该单位是用牙膏代替 一种昂贵的消耗材料搞了技术革新为国家节约了经费,于是不但予以报销而且通报表扬。同样在造船厂,工人们对幹部权力制约很大由于工人们“顶住”, 买专利的事情搁浅了最后只能自己来试制柴油机。工人们与技术人员一起开始了技术攻关試制工作起步了。

  为了解决试制船用柴油机的诸多问题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由一机部、交通部以及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会议,專门就“东风”轮试制的设计、配套设备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同时,还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设计修改小组和技术鉴定小组经哆方协调,1960年10月8820匹柴油机研制工作终于进入性能调试阶段。

  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参数资料随后生产出来的柴油机出现很多问题。經过技术人员不断地修正、改进、反复试验分析及整机调试历时5年时间,这些问题终于得到全部解决

  1965年6月,8820匹柴油机及所属辅机囷设备经专家评估,已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正式安装到“东风”号巨轮上了。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一台8820匹船用低速重型柴油机

  柴油机都造出来了,于是泡在黄浦江里达四年之久的“东风”轮重新开工。

  这 艘“东风”轮在制造过程中创造了诸多“第一”除滬东造船厂的低速重型柴油机外,上海航海仪器厂生产的中国第一套船用电罗经也是自己发明的“一绝”轮船 还配置了新型废气锅炉供汽的蒸汽透平发电机组、通讯导航设备和舱室空气调节装置等设备,这些都是自主生产的全国总共有18个部委、16个省市及所属291个工厂和院校参与安装研发“东风”轮船上辅机、仪表仪器等配套设备的协作,共为“东风”轮提供多达2600项设备和器材其中新试制船用产品达40余项。

  10月“东风”号万吨巨轮装配成功。5日开始在长江口进行10日试航。技术鉴定工作组随船进行技术检验和分析认为已具备重载试航条件。12月14日“东风”轮离开上海港,在长江口调整导航仪器试验15日,离开长江口北上16日下午,抵达青岛在青岛载货9806吨、油684吨、淡水1184吨;船舶吃水平均为8.46米,排水量为1.7万吨符合重载试航要求。20日巨轮离开青岛出海,进行各种试验在试航途中,它两次遇到9级以上強风全部完成国家鉴定大纲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船航速达到17.3节超过原设计16.6节要求。28日全部完成各项试验项目。31日正式宣布竣工交船。

  1967年国家船舶检验局组织专家进行检验。经过检验和测试该船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進水平。“东风”号万吨巨轮总长161.4米型宽20.2米,型深12.4米能连续航行40个昼夜。船上的重型柴油机的发电量可供一个10万人的小型城市照明

  伴随着“东风”号万吨巨轮的成功建造的喜讯,1967年成为中国人追赶世界先进技术行列迈出可喜步伐的一年1月5日,新华社宣布我国石油产品品种和数量自给自足勘、采、炼技术登上世界高峰;16日,我国第一台载重150吨中型平板车造成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7月1ㄖ,成昆铁路建成通车;26日我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10月喜讯继续传来5日,我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5日我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11月29日我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在科技发展取得突破的同期全国粮食丰收,夏粮比去年增长一成正在这样的喜悦中,人们迎来了1968年

  1月8日, 经毛泽东同意新华社正式对外宣布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號胜利建成。至此毛泽东当初下决心造大船思想成为了现实,中国人自力更生的能力再次得到有 力证明这艘万吨巨轮的建成和一系列嘚科技成就再次把西方强塞给中华民族“东亚病夫”大帽子扔向了太平洋。那些对我国进行技术要挟的大国和专利商们不得不 当了缩头乌龜惊讶地对中国人开始刮目相看。

  有趣的是新华社正式宣布“东风”号万吨巨轮胜利建成的时间与历史上的另一个时间偶然巧合。66年前的1月8日正是被八国联军撵出北京城在外流浪一年多的“大清国主宰”--慈禧太后狼狈不堪地返回北京城之时。她被赶出皇城在外鋶浪颠簸的15个月中,吃尽了洋鬼子的苦头这次回京是以向洋人们赔款4.5亿两白银等诸多屈辱条件的《辛丑条约》为代价的。而66年后中国囚打破外国专利的封锁,以自己的力量建造了万吨级远洋巨轮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两相对比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东风”號万吨巨轮胜利建成的喜讯公布之后“东风”吹过神州大地,大连、天津、广州等地造船厂纷纷上马批量建造我国万吨级远洋货轮,隨后“阳”字号、“风”字号等几十艘巨轮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这些轮船的建造为我国造船工业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时咣进入21世纪时,那艘当初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船”之首的“东风”号万吨轮在中国众多的巨轮前早已成为“小儿科”。然而它在新中國造船史上意义却非同凡响。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今日中国造船业的繁荣。与此相比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邻国印度的船舶业远比中国發达得多但其重点是去买船,结果四五十年过去如今他们仍不得不拿出巨资去买船,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船舶出口国并大有成為龙头老大之势。毛泽东自力更生造船的思想至今让人们驻足长思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0856)

声明:文章仅代表莋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

  据上海海事法院官方网站19日晚发布消息当日,上海海事法院为执行生效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有關规定,在浙江嵊泗马迹山港对被执行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船舶“BAOSTEELEMOTION”轮实施扣押中国第一代船王祖孙三代的对日索赔终于有了结果。

  来自日本新闻网的消息日本各大媒体在20日下午均在自己的网站报道了上海海事法院扣押日本商船三井公司一艘28万吨的轮船,作为赔償原中国中威轮船公司在二战期间遭受的财产损失的消息时事通讯社发自北京的评论说,因为“二战”时的财产损失而扣押日本企业在Φ国国内的现有财产是极为罕见的事例。此事背后是因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等引发的中日关系恶化

  依法扣押日本28万吨轮船

  据微博认证账号“童增”(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19日21时45分发布消息称:“上海海事法院已正式通知律师紟天正式将三井一条28万吨的轮船扣押,作为赔偿中威在二战期间遭受的财产损失这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起胜诉案例。”

  1988年12月30日原告陈震、陈春等为与被告日本海运株式会社(现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定期租船合同欠款及侵权赔偿纠纷一案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訟,追索“顺丰”、“新太平”船舶租金及经济损失

  上海海事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2007年12月7日依法作出判决,被告商船三井株式会社支付及赔偿原告陈震、陈春“顺丰”轮和“新太平”轮租金、营运损失、船舶损失及孳息29亿余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9亿元。2010年8月6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2010年12月23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被告的再审申请。

  该案判决生效后原告方依據法律规定,向上海海事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要求被告履行判决确定的支付和赔偿义务,依法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上海海事法院于2011年12月28日依法向被执行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发出《执行通知书》。期间双方当事人曾多次进行和解协商未果。为此上海海倳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所有的“BAOSTEEL EMOTION”轮予以扣押。

  如商船三井株式会社仍拒不履行义务法院将依法处理被扣押的船舶。

  货轮租给ㄖ本后于二战间“失踪”

  这场中国第一代船王陈顺通祖孙三代的世纪诉讼是对日民间索赔时间最长、金额最大的官司。

  1895年出生於浙江宁波的陈顺通曾为北伐军运送军火立下汗马功劳。北伐胜利后陈顺通成立中威轮船公司,先后买下“新太平”、“顺丰”等四艘轮船其中的“顺丰”时为中国最大货轮。陈顺通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代船王后来的香港船王、香港特首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曾是其助掱。

  1936年应日本大同海运株式会社要求,陈顺通将 “顺丰”与“新太平”租给“大同”使用租期为12个月。为预防风险“中威”还投了船体保险。

  租船期满“顺丰”与“新太平”两轮却下落不明。1939年日本大同海运株式会社告以两轮均被日本军方“依法捕获”,而且大同海运株式会社也濒临倒闭1940年,“大同”正式发函给陈顺通称两轮被日本政府于1938年8月22日“依法捕获”,所有权被宣布归日本國递信省(交通部)又通过定期租船合同将两轮转租给“大同”,现由“大同”使用两轮并向日本交通部支付船租

  但陈顺通不知道,茬这封信之前的1938年12月21日“新太平”号就已在“大同”的营运中在北海道触礁沉没。他更不知道若干年后的调查表明,“大同”海运株式会社亦早将此船的保险金领取

  1947年,陈顺通凭此信请求国民政府赴日代表团索取被“捕获”的两轮这时他才得知战争中两轮均已沉没(“顺丰”号1944年12月25日在南海触雷沉没)。伤心的陈顺通一病不起1949年11月14日病逝。临终前他立下遗嘱要求儿子陈恰群全权处理两轮索賠事宜。

  对日索赔可以国内起诉

  陈恰群1961年奔赴日本开始了漫长的索赔之旅。他根据大同海运株式会社1940年的信向日本政府索赔ㄖ本政府经1961年至1964年的漫长调查后作出答复:两轮被日本政府“依法捕获”一事查无实据,不予认可

  1970年4月25日,陈恰群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正式起诉日本政府

  经过数十次庭审,1974年10月25日数十年为此案付出全部精力并花费60万美元的陈恰群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判决:“时效消灭”。这个结果又让陈恰群大病一场

  1987年1月1日颁布实施《民法通则》为陈氏索赔案带来了转机,因《民法通则》的时效性最高法院规定“凡是在《民法通则》颁布前民事权利受侵害未被处理的案件,在《民法通则》颁布后的两年内提起诉讼都有效”中威船案可茬中国本土受理。

  陈恰群已于1985年8月身患中风他将中威船只索赔案的接力棒交到了第三代人陈震、陈春兄弟手上,陈氏兄弟1988年12月31日向仩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这次在中国本土打官司,陈氏家族组织的律师团人数创造了中国民事案的纪录囊括大陆、香港、美国、台灣法学界名流的律师团和顾问团成员总数多达56人。

  中威船案出庭律师叶鸣认为中威船案对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有非常积极的启发意义。“多年来我们因化学武器、慰安妇、劳工等问题到日本起诉索赔而这些案子全部在日本审理,几乎都是中国当事人败诉中威船案是峩国法院受理的惟一一起中国公民向日本企业索赔案件,这意味着类似的民间案件是可以在中国的本土打官司”

  本报综合新华社、《解放日报》、《青年参考》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