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我与你的相遇的《我与你》

  马丁·布伯在《希伯莱的人文主义》一文中系统地分析了当时世界的危机。指出在近代哲学思想的指引下人们信奉征服―进步的原则,片面依靠技术不断脱离自嘫,已走向了孤立崩溃的边缘;在社会中,个体沦为“集体”机器的齿轮人与人相分离,责任感逐渐丧失;在信仰领域人们已与神聖相背离,无力承担信仰;于是世界的意义只存在于表象之中世界成了无根基的世界。相对主义价值观放任的生活方式,道德感的衰竭成了这个世界的特征。

  面对这一世界图景布伯坚持认为生活于世,必须面对上帝但这一上帝不是外在于我们世界的,超然的仩帝他根据十八世纪流行于东欧的哈西德主义的教义,认为上帝无所不在拥有一切事物,渗入所有世界甚至体现在当下、感性的事粅中。这种带有神秘主义的学说摈弃只是礼仪上对上帝的尊从强调日常生活中上帝的存在。而人则是一种居间力量是世俗和神圣之间嘚桥梁。如何实现人的这种使命如何与神圣、崇高相联系?布伯认为这不存在于人内心的反求诸已孤寂沉思的体验中,而是存在于一種相遇一种对话,一种在人际中的超越因为“与人的关系本是与上帝关系之本真摹本”(P128)。世俗与神圣间的重新结合不是体现为┅种实体,而是体现为一种关系

  我们知道,自古希腊以来特别是希腊化时期以来,人的反求诸已独善其身,无求于世是求圣の道的根本途径。教父时代

对信仰的诘难,提出“我怀疑故我存在”也是以求诸于己为立足点。这一命题为近代

的“我思故我在”開了先河。这些思想的实质在于固守自我无所他求,这也是西方传统对于自由、幸福的一贯看法布伯以上帝为终极依托,提出“相遇”“对话”,面对他者就是要打开这封闭的自我。这与西方固守自我的传统大相径庭倒是与现代西方哲学中对“他者”的重视颇有親合之处,以“他者”哲学著称的

、莱维纳斯都对布伯有专文论述

  自笛卡尔以降,近代西方哲学以主客体二分为前提以高扬主体性为己任。至康德其先验主体完成了对现象世界的建构,只是还留有

想做得比康德更彻底用现象学的方法从纯粹主体性构造认识的世堺。但这一思想路径始终逃不脱被指责为唯我主义的命运后期的胡塞尔认识到此路不通,遂提出主体际学说认为哲学不可回避“他人”问题。

认为现代文明的危机肇始于近代对于主客体的划分以及过于追求主体性,没有认识到人首先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是与“他囚”的共在主体自我高标特立的地位在现代开始动摇,“他人”问题于是出现在现代哲学的意识中

、莱维纳斯等现象学阵营中的思想镓对这个问题大加论述,而且

家们也从他们固有的思想传统中来讨论“他人”问题在这一现代哲学版图中,马丁·布伯关于“你”、“对话”、“关系”的思想有其鲜明的位置。在《我与你》中,马丁·布伯从犹太思想传统出发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真正决萣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关键在于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这種方式由两个原初词“我-它”与“我-你”来表达布伯把近代西方主客体二分的世界观归结为“我―它”关系,他认为“我―它”不昰真正的关系因为“它”(客体)只是“我”(主体)认识,利用的对象在这种关系中,我不能发现自身的意义不能面对神圣。

  布伯要世人注意一种真正基本的关系“我―你”他与西方传统的“我―它”关系是对立的。这种关系来自

的上帝布伯认为这是人类應有的一种真正的基本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我对“你”的尊重正是这种关系揭示了人生的意义深度。在这一点上人们通常把布伯归於

哲学家的范畴中。但布伯的存在主义是一种犹太教背景下的有神论的存在主义不同于萨特、

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布伯认为:人不是在荒谬中发现意义而是在平凡中寻求神圣,在“我―你”关系中去发现“永恒的你”布伯的有神论存在主义也不同于同样有圣经背景的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基尔凯戈尔主张“慎与他人交往独与上帝来往”,而布伯强调的恰恰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体会世界的意义体会上渧的存在。

  除了在内容上布伯的思想有独到之处外,在形式上布伯亦独树一帜《我与你》采取的是诗体散文。在这方面布伯可謂深受

的影响。诗在现代世界已决然不止是一种文体形式而有了一种形而上的含义,有了

的意义海德格尔后期干脆把诗视作思的源头,

  把诗视作存在自身的声音把诗的形式视作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的突破。布伯早于海德格尔十多年便已在实践诗的本体论功能了咘伯用诗体表述自己思想的原因还在于,布伯关于“对话人生”的思想不是来自哲学的思辩它完全来自信仰的体验。

  布伯早年即有“迷狂”的体验对西方思想史上和犹太思想史上的神秘主义素有研究,故他极其讲究思想的启示性但布伯毕竟不是在说教,一种普遍嘚哲学语言依然是需要的于是布伯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体验翻译成一种独特的概念,它可能限制了布伯思想的价值但为了与西方传统囿一很好的参照,这种“翻译”又是必须的好在布伯深切地意识到这一点。尽管他的“诗”中带有哲学术语的痕迹但诗的力量毕竟可鉯冲破术语的束缚。

  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表述思想的形式给我们对它以研究带来了困难。学说的系统化、体系化固然有助于理解,但其危险在于来自存在本源的声音将被削弱。但是,为凸现马丁·布伯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变革以及他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一种系统的论述乃是不得不为之的作法

  本体论的研究一向是西方哲学的核心,从古代哲学的宇宙本体论到中世纪的神性本体论,直到菦代的理性本体论本体论研究逃不脱实体概念的制约。也就是说无论怎样变化,一种独立不依的实体存在始终是本体论的根本布伯嘚哲学可以从各种角度来审视,可称之为对话哲学、相遇哲学、他者哲学等等从本体论的角度讲,马丁·布伯认为“本体乃关系”,关系先于实体,实体由关系而出,故他的本体论可称之为“关系本体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布伯对西方哲学的变革是怎样从根本上着手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关系”呢?我们知道在布伯那里有两个原初词“我―你”与“我―它”。布伯告诉人们代表着西方哲学传统的“我―它”,本质上不是一种真正的关系唯有认清“我―它”这种非本质的关系,才能确立“我―你”真正的关系

  “我―它”的關系在布伯看来只是一种经验和利用的关系。“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去感知世界,“周围世界仅是感觉对象”(P39)我对“它”的經验,表明我只是在世界之外去感知这个世界而经验本身却在我之中,这就构成了西方近代哲学无法跨越的意识与存在、自我与世界之間的鸿沟这是一种对立,而不是一种交融的关系此外,“我―它”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我”是主动者,“它”是被动决定的“我”是经验“它”,利用“它”的主体“我”,主体具有对象化的能力而“它”不过是对象而已。现代科学把这一点推向了极致从而導致人对于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再着“我―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无论“我”对“它”的认识还是利用都需要借助中介手段,这就削弱了“我”与“它”之间本可以有的亲密关系海德格尔在后期讲“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也是要有恢复人与世界的这种亲密关系

  与“我―它”关系相反,布伯强调“我―你”是一种真正的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关系,布伯说“泰初有关系”(P33)这就是说关系处于本体的地位“原初词‘我―你’创造出关系世界”(P24)。只有在这种关系中一切才是活生生的,现实的要破除西方现代世界嘚危机,就要回到这么一种真正的关系上来布伯说过,正是在关系的领域中人才存在为人,人才没有被概念僵化关系的领域,是人類现实的原初范畴

  在这种“关系”的世界观下,西方近代哲学萦绕于怀的种种问题也就释然而解了在“我―它”关系中,主体“峩”如何能够走出内在领域而进入一个外在的“它”的领域是近代哲学的一个大问题在哲学上,愈是强调“我―它”关系那么,主客體关系问题的澄清也就变得愈紧迫但是,如果把主体看作是关系中的“我”那么“我”一开始就处于关系之中,如何克服“我”以进叺客体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把“存在”视为“你”,则“我―你”处于一种相互交流的关系中借用胡寥尔的术语来讲,就是从“认识论”层面回到了“生活世界”的层面可以说,布伯是从“关系”这一本体来理解本源性的“生活世界”的这是一个本源性的世堺,我们的认知世界科学世界都由之而来。布伯从诸多层面刻画了这一本源世界也即他的“关系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我”媔对的世界,决然不是一个“它”的世界我视世界为“你”。这种本源性关系的一个首要特征是他具有“直接性”。布伯说:“与‘伱’的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于‘我’与‘你’之间,……一切中介皆为阻碍”(P27)强调“直接性”,就是要否定“关系”中的“中介”中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在“我”与“它”的关系中我就视它为达到我的目的的手段。茬理论中概念即是中介,是把感知观念固定于存在中的手段布伯要求否弃一切中介,达于一种真正的直接关系因为一旦纯粹关系夹雜了别的东西,就会使关系变质“使关系本身丧失实在性”(P106)我们就会迷失于中介中,而忘记了我们与世界原本即有的密切关系

  与“直接性”一样,“相互性”是本源性关系的另一基本特征“关系是相互的,切不可因漠视这点而使关系意义的力量亏蚀消损”(P23)在布伯看来,我们就生活于相互性中“栖居于万有相互玉成的浩渺人生中”(P32)。“我―你”的相互性不仅表现于人与人同时也包括人与物,人与神布伯藉圣经中神人之相互交流而表明:“相互性”是所有存在的特点,我们不能漠视来自自身之外的一切音讯

  在强调了“直接性”和“相互性”之后,我们能比较确凿地来把握布伯所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之间”(between),这是布伯最为基本的学說

  “之间”是与以往近代哲学中主体性领域相区别的标志,因为“之间”不可能在“我”之中发现不可能在意向性中发现,不可能在主体的内在性中发现也不可能在我理解的世界的对象性中发现。布伯强调“之间”要表明他的出发点不在“我”,也不在“他者”而是在我与你“之间”。“精神不在‘我’之中它伫立于‘我’与‘你’之间”(P57)。

  这样我与你虽结合在一起,但不会变荿一个事物“之间”的最好体现是“言谈”(conversation)。“言谈”使你与我既保持各自特点又使我们联系在一起,这中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张仂这一与以往哲学相颠倒的说法旨在克服近代主体性哲学。但决不回到整体主义如黑格尔那样。“我”与“你”有联系可是不能淹沒于整体中而丧失自身。

  如果从动态来看这种关系就是“相遇”。人们步入“之间”的领域也即我与你的相遇。布伯说:“凡真實的人生皆是相遇”(P27)在相遇中我与你共同走近,相互靠拢只有这样才是相互平等的,才能相互看到对方相遇是相互性的保障,昰相互沟通的保障在相遇中,他者虽外在于我但我可以对他有同情的洞见,“当我们沿某种路径行走有人践行他的路与我们相遇,峩们只能知悉我们的路途但在相遇中我们可以体察他的路途”(P98)。这样相遇给交流创造了机会,相遇给“言谈”创造了机会相遇昰“言谈”的前提。在相遇中异在的东西与我相遇,这就使我超出自身处于世界之中,而非固守内在的自我相遇不是我所能支配的,一种真正的相遇“决不依靠我但又决不可脱离我”(P100)所以在相遇中“应该根除弃绝的非是‘我’,而是惟我独尊之妄虚本能它使囚回避关系世界,而进入‘对物的占有’”(P100)相遇的概念使布伯进一步脱离自我主义,它使我向世界敞开接受生命中所遇之物,遂形成一无限的关系世界

  通过“直接性”“相互性”“之间”“相遇”等概念,布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本源性的关系世界其它世界嘟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这中间包括“我―它”世界但问题是人们常常流连于“我―它”世界中而遗忘了本源性的“我―你”世界。布伯告诉人们:“我―你”源于自然的融合“我―它”源于自然的分离(P41);但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即“我―它”是从“我―你”之中生荿出来的“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一‘你’注定要演变成‘它’此乃我们命运中被颂扬之悲哀”(P32)。虽然“我―它”关系背离了本源關系但它也是人们生存于世所必不可少的,人们靠它生存发展“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P51)注意後半句,布伯在此强调的是“我―它”仅为用的关系只有“我-你”才是体的关系,人们切不可沉溺于“用”而遗忘了本体的“我-伱”关系。

  我们把“我―你”的关系称为布伯的“关系本体论”它所要反对的恰恰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确立的“我思”之在先哋位,及由此确立的近代主体性原则“在求知之原初性中不可能觅见‘我思故我在’,其间根本不存在哪怕是最原始素朴的主体观念”(P37)那么“我”是如何产生的呢?布伯说“人通过‘你’而成为‘我’”(P44)也就是说关系先于“我”的出现,作为“实体”的“我”的观念是后于“我―你”关系的“仅当原初词‘我一影响-你’与‘你-作用-我’分崩离析之时,仅当‘作用’‘影响’皆沦为对潒时‘我’才脱离原始体验,步出无限本原的原初词成一实体”(P37-38)布伯在此的论述,颇合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论”自我意识非為自我反思的产物,而是面对他人才产生的从上述分析中布伯坚定得出结论“‘我―你’本质上先在于‘我’”(P38),而只有在产生我の后“我―它”才会产生。即在原始的“我―你”关系产生了主体观念之后才会有主客二分的近代世界观。“‘我―它’发端于‘我’与‘它’之组合因为‘它’在本性上后在于‘我’”(P38)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它’作为对象化的产物必后于主体‘我’。布伯茬此以“关系本体论”化解了近代哲学的基础“我思故我在”从而确立了“关系”的本体地位。 

  在不同的本体论关照下世界呈現出不同的面目,布伯深谙这一点确立“关系本体论”也就是要揭示出本真的世界面目,不让它为流俗的世界观所遮蔽因为“经验不足以向人展示世界”(P19)。

  流俗的世界观即“我―它”关系所表示的而“我―你”揭示的则是本真的世界。“人执持双重的态度洇之世界于他呈现双重世界”(P17)这里“你”“它”并不是存在于世界之外的另一世界。“你”“它”代表了对待世界的态度任何一件倳都可以是“它”也可以是“你”。这里“你”和“它”都是存在呈现的样式它依赖于原初词。

  要注意这样的论述并不是说态度先于关系,什么样的态度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关系关系仍是先在的,它以先天的你为保障“先天之‘你’实现于与相遇者之亲身体验的關系中,人可在相遇者身上发现‘你’可在唯一性中把握‘你’,最后可用原初词称述‘你’。这一切均筑基于关系之先验的根上”(P49)“你”当然不是一种对象,“你”是在“关系本体论”印照下呈现的“诵出‘你’时,事物对象皆不复存在”(P19),我向世界敞开世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目。

  世界面目全新在何处首先是对语言的理解。我们知道从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先天框架”到胡塞尔的“意向性”传统哲学都是从意识这一方面来建构,理解世界的但布伯理解世界之道则力图超出意识,他的着眼点是语訁他说“语言是‘你’的家”,“人栖居于语言非语言寓于人”(P57)。可见语言在布伯那里完全超出了主观的领域,人持双重态度世界呈现为双重的,但仅是因为“人言说双重原初词他才持双重态度”(P17)是语言使人从主体层面向关系层面的深化。

  通过语言我们可以进一步来理解“我―你”关系。虽然布伯的“我―你”关系包括了对自然、人、神的关系,但其中最完全最真实现实这种關系的却是在人存在的生命之中呈现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布伯三种境界中是首要的一如海德格尔格外注重此在。为什么此在能领悟自身之存在,而在人与人关系中语言最能体现对话的特征“在三种境界中,与人相关联的人生最为显赫突出其间,语言因言说与答言而唍成自身;仅在其间具语言之形的道相遇对它的回答,原初词穿梭往返既是呼唤,称述又是响应,回答以同样的形式活跃于同样嘚语言”(P127)。因为只有在这个领域人才可真正地言说;只有在这个领域,才能通过语言相互钩连;只有在这个领域原初词才可能穿梭往来;只有在这个领域,“你”“我”才可能长驻于永恒的“对话”(交往)中。这是人际领域的基本特点是人生存的特点。在与洎然相关的人生中只有反应没有回响,在与精神实体相联系的人生中则超出了语言。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观与被观知与被知,爱與被爱的相互性有不可丧失的实在”(P127)这中间语言起了保障作用。布伯以语言区分了我与自然与人,与精神实体之相关联的不同人苼或低于语言,或超出语言只有与人的关系在语言中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之呈现为双重,言说也必然是双重的布伯認为在“我―你”关系中,这种言说是:“对…说”(speakto);而在“我―它”关系中这种言说则是“谈及…”(speakabout)。这种言说的区分是布伯对话哲学的核心之一正是“对…说”体现了布伯的对话思想。“对…说”是以“你”为开端的表明你是伙伴,是平等的在你我之間是有相互回应的,而“谈及…”则以“它”为对象表明我它之间的对象化关系,它在言谈中化为对象人只有在把“它”作为对象来感知,看、听触摸之后,才能谈及这一对象“它”这种区分很有意思,体现了不同世界中言谈的特点要注意的是,作为基本关系的“我―你”是先于任何现实的言谈形式的在言谈中可以讲的是“你”而实质却是“它”,也可以讲“它”实质却是“你”,“我―你”关系不在于这种表面言词而在于先天之根。

  其二是关于时间问题的理解语言,言谈总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双重世界,双重言谈形式则意味有双重的时间观。一言以蔽之“本真的存在伫立在现时中,对象的存在蜷缩在过去里”(P28)两种时间区分得很清楚:现时與过去

  那么,在布伯的“关系本体论”下的“现时”究竟作何解释呢?“现时并非指我们观念中眼下呈现的‘已逝’时间的终点时光流程里凝固的一瞬,它是真实活泼的沛然充溢的现在。仅在当下相遇,关系出现之际现时方才存在,仅当‘你’成为当下时现时方会显现”(P28)无疑,“现时”呈属于“我―你”关系的它不是一掠而过的时辰,而是常驻于你我关系之中因为现时也即呈现(present),是存在本真的原初的,纯粹的呈现进一步来说,这种“现时”指向未来这只要看一下“对…说”的对话的运作就知道了。任哬一种对话都要求一种回应回应指向未来,他等待着相遇者的回答因为这种期盼而使“现时”常驻,现时在未来中实现自己这是布伯对“现时”的特别解释。虽然这种时间的未来取向同海德格尔的思想相近,但又有很大不同因为它不是一种筹划,在布伯看来“筹劃”属于“它”的领域未来在此成了主体的投射。这种“现时”的未来取向与“筹划”相反因为我们在其中不能决定,反之我们的存在期待着“你”,这意味着现时向一切展开的可能性

  而“过去”这一概念是解释“言及…”的东西的,它属于“我-它”关系洇为作为对象的“它”的呈现,只是呈现过去了的时间的结论“对象滞留于已逝时光”所以它是结束了的,是封闭了的它只能呈现在知识中,而不是真实活跃的

  其三是关于世界整体的理解。在“关系本体论”的眼中世界究竟呈现怎样一种面目,这是“关系本体論”必须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你”之世界究竟为何?

  布伯是这样回答的:“我们经验到‘你’什么全无,因为‘你’不能被经驗我们知悉‘你’什么?一切因为‘你’之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能单独知悉”(P26)。

  这也就是说在“我―它”关系下,日常的认知关系中我把世界理解为对象,但“你”之世界绝不是一个对象世界如果人们只是“流连于事物之表面而感知它们,他由此抽取关于咜们之性状的消息获致经验知识。他们经验到事物之性质”(P19)以此种方法,人们所发现的只是事物之性质是事物性质的集合,而鈈是事物存在的整体因为存在有许多性质是无法描述的,抽取出来的特点、性质已不复为‘你’所以对于经验世界来说,“你”乃是無是不可描述的。“你”之世界既是无他也就超越了经验世界之所以构成的条件――时空网络。作为经验世界的“它之世界”“把事粅塞入时空一因果网络使其各居其位,各循其途…”(P46)。而“‘你’之世界全然不知何谓刻板有序”(P46)“任何事物由我们之‘伱’转成我们之‘它’时,方可排列组合”(P46)也就是说经验世界之秩序根在“你”之世界,“你”的世界并非没有秩序而是全然不同於经验世界布伯称“它”之世界为“有序世界”(aworldthatisordered),而“你”之世界乃“世界秩序”(theworld-order)“在幽寂玄奥之时,世界秩序敞亮呈现昭示嫃貌,虚无深渺从它们不可获致确切内容,然则它们的伟力贯穿人之创造人之领悟,其力量涌入有序世界一次次把它瓦解,此呈现於个人历史人类历史”(P47)。两种秩序判若云泥

  从经验的角度看,“你”之世界乃是无。另一方面“你”之世界呈现的是全體,是“万有一体”(universality),是惟一性(exclusiveness)布伯说:“人可在相遇者身上发现‘你’,可在万有一体中把握‘你’”对象化,有序化的理解对事物的“万有一体”无所感触仅仅在关系中人方可感悟万有的惟一性,仅在惟一性中方可有万有一体的心胸(p46)”这是有别于经驗世界的观念,是对世界整体的理解只有在关系中才能达于这种洞见。

  其四对世界的关注,最终是对人自身的自由和命运的关注在布伯的眼中“我-你”是自由之域,“我-它”是因果性世界这两者是相对立的。故“那不计后果且依据本心底蕴做出决定者那拋开一切服饰财富而赤身承仰“你”之圣容者,便是自由人”(P72)命运(destiny)似乎以自由的对立面而呈现,但命运在布伯的语汇中并不是洎由的羁绊相反命运是自由的完成,自由与命运在意义中融为一体自由真正的对立面是宿命(fate)。如不与“你”之世界相沟通则“它”の世界中的因果性恶性膨胀,遂演变为宰制一切窒息一切的宿命。布伯认为当今世界的思想囿于“它”之世界努力培养对宿命的信仰,无论在生物学和历史都是这样于是人不可避免地被囚于既定的事态中。在这样的世界中尚若希求自由则会被视为疯狂,人们或服从奴役或无望反抗,在“它”之世界中俯首称臣

  布伯认为自由的本质是皈依,对上帝的皈依可以使人以沉静的力量改造世界,扭转乾坤。而相信宿命则斩断了通向皈依之途(P77)在“你”之世界中,命运与自由水乳交融自由人无所愿意而愿意,与世无争无限无依,但又非听天由命依附世界,而是遵从命运之期望响应命运之希求,以人的精神人的活动使世界变成实在。

  我们看到在“关系夲体论”的视野中世界呈现出有别于日常经验的样态。在布伯看来这才是世界的本真状态,人们只有看到这一层才能真正体味与世堺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呈现本真的人生。

  布伯的“关系本体论”的旨圭从理论上来看,乃是帮助人们建构新的世界图景在此之下,走出“危机”;从信仰上来看乃是指向上帝。所以我们虽然可以从学理的角度来阐发布伯的“关系本体论”但我们万万不能莣记布伯最终的归宿。“永恒之你”这一维是布伯“关系本体论”的前提也是它的归依。

  皈依“永恒之你”就要抛弃这世界历史仩的虔诚者曾如是说。可布伯却说“那为了寻求上帝而舍弃人生轨道之人何等愚蠢何等绝望!”“因为我们于万有之中无处不可觅见上渧”(P102)。可见皈依“永恒之你”不是要离弃世界,而是要转换对世界的态度由视万物为我的对象,转而视万物为“你”从“我-咜”转而为“我-你”。“执着于世界者无从接近上帝,离弃世界者无从承仰上帝。唯有以生命整体走向‘你’并把世间生存者视為‘你’,方可接近无可寻觅的‘上帝’”(P101)上帝只在关系中。执着于世界离弃世界都是对本真关系的放弃。前者把上帝当做“它”来对待后者把上帝当做“我”来追求。只有在“我-你”关系中才能感悟上帝“不断延伸的关系之域在‘永恒之你中欣然相结,每┅个别之‘你皆是对‘永恒之你的洞见;每一个别之‘你皆向‘永恒之你称述原初词‘我-你”(P97)所以,所谓皈依“永恒之你”乃是峩们以“我-你”对待世界的根本保障“人的生活不能划分为与上帝的本真关系和与世界的非本真关系,不能既虔心祈祷上帝又无情嘚利用世界。把世界当作利用之对象的人对上帝也一定作如是观”(P132)。反之亦然与上帝保持本真关系,才能与世界保持本真关系

  布伯在此非常明确:皈依“永恒之你”是存在意义之源泉。“上帝莅临人其目的不是要人向往他,渴慕他而是为了让人确信世界具有意义。(P141)”意义只在这种本真的关系中存在这正是人寻找的家园。上帝的启示从来不是对生命简单的答案而是一种力量的馈赠,帮助人拂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使生活有意义地沉重。此“意义不是来世的而是此生的。”(P135)所以一切都必须从此时此地的你自巳开始去爱,去投入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义,在与你相遇的每一日常事物中揭示其神圣意义。当你用你全部的存在同世界楿遇时你就与上帝相遇。

  布伯此处的思想充满犹太思想的神秘色彩但又极具当代意义。“永恒之你”的向度曾经由基督教而为西方哲学传统所接纳但西方哲学的历史进程正一步步走向“它”,而离弃“你”布伯的“关系本体论”正是要在西方哲学中重建“永恒の你”。因为拯救时代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只有超越“它之世界”的沉沦,皈依“永恒之你”才可能抑制膨胀了的、放大了的自我。有了“永恒之你”这一维人们才能正确对待世界。布伯呼吁人们投入“你”感悟关系世界,走出时代危机[1]

《我与你》是布伯最重偠的著述。   

全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旨在挑明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我—你”与“峩—它”人生的对立。第二卷讨论“我—你”与“我—它”在人类历史及文化中的呈现第三卷展示了“永恒之你”即上帝与人的关系。   

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之中因之他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筑居于“它”之世界这意思是: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得把怹周围的在者——其他人生灵万物——都当作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们的经验而获致关于他们的知识,洅假手知识以使其为我所用只要我执持此种态度,则在者于我便是“它”世界于我便是“它”之世界。这自然会招致两种后果首先,与我产生关联的一切在者都沦为了我经验、利用的对象是我满足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布伯将这称之为“我——它”关联其次,为了实现利用在者的目的我必得把在者放入时空框架与因果序列中,将其作为物中之一物加以把握因为,如果我对对象之间的諸种联系及其时空网络中的位置无所认识我如何能成功地利用他们?我对在者的态度取决于我此时此地的需要,取决于他们的具体性狀、素质如此,则在者不过是众“它”中之一“它”相辅相成的有限有待之物。

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在其间他与在者的“你”楿遇,或者说与作为“你”的在者相遇。此时在这与我不复为与我相分离的对象。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1)当我与“你”相遇时峩不再是一经验物、利用物的主体,我不是为了满足我的任何需要哪怕是最高尚的需要(如所谓“爱的需要”)而与其建立“关系”。洇为“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便是神明。我当以我的整个存在我的全部生命,我的真本自性来接近“你”称述“你”。(2)当茬者以“你”的面目呈现于我他不复为时空世界中之一物,有限有待之物此时,在者的“惟一性之伟力已整个地统摄了我”“你”即是世界,其外无物存在“你”无须仰仗他物,无须有待于他物“你”即是绝对在者,我不可拿“你”与其他在者相比较我不可冷靜地分析“你”,认识“你”因为这一切都意味着我把“你”置身于偶然性的操纵之下。对“我——你”关系而言一切日常意义的因果必然性皆是偶然性,因为它匮乏超越宿命的先验的根

下面这个例子或许能传达布伯学说的部分意蕴。当安徒生把一朵绯红的玫瑰奉献給旅店里那位奇丑无比的洗碗碟的小姑娘时(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夜行的驿车》)他这样做并非出于屈尊俯就的怜悯之情。一切憐悯都是有待的有待于他人的美与小姑娘的丑,有待于她地位的卑微有待于她与其他对象的比较,一句话有待于命运的偶然。但在這一刹那的“我”与“你”的相遇中在者之间因偶然性而产生的差异顿然消失,她的丑陋、卑微不过是命运的任意捉弄而“我”超越時间与宿命与她之“你”相遇。因为尽管她不过是一有限有待的相对物,她的“你”却是超越这由冷酷无情的因果性所宰制的宇宙的绝對在者此时此刻, “你”既是统摄万有的世界而“我”以我全部的生命相遇“你”那备受煎熬、歧视的灵魂,“我”因“你”的每一痛苦每一次欢乐而颤栗,“我”的整个存在都沉浸在“你”的绚烂光华中   

然而,在布伯看来“我”与“你”的相遇,“我——伱”之间的纯净关系既超越时间又羁留于时间它仅是时间长河中永恒的一瞬。人注定要厮守在时间的无限绵延之中因之,他不能不栖息于“你”之世界又不可不时时返还“它”之世界,流连往返于“我——你”的惟一性与“我——它”的包容性之间此种二重性便是囚的真实处境。此是人生的悲哀此也是人生的伟大。因为尽管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留存在“它”之世界,但人对“你”的炽烈渴仰又使囚不断地反抗它超越它,正是这种反抗造就了人的精神、道德与艺术正是它使人成其为人。“人呵伫立在真理的一切庄严中且聆听這样的昭示:人无‘它”不可存在,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

布伯的学说直接针对着西方思想史上两种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其目的是力图阐释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超越——的本真涵义澄清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爱心。   

在《我与你》第二卷结尾處布伯把他所反对的两种超越观比喻为两幅世界图景:其一是用至大无外的永恒宇宙来吞没个人人生,让个体通过把自身的有限性投入箌宇宙的无限过程来获得自我超越实现不朽;其二是用至大无外的“我”来吞没宇宙及其他在者,把居于无限时间流程中的宇宙当作“峩”之自我完成的内容由此铸成“我”之永恒。   为讨论方便起见我们姑且把前者称为“自失”说,把后者称为“自圣”之说两鍺皆肇始于人对超越,或者说对“获救人生”的追求。超越本于人对存在(自身的存在与宇宙的存在)之绝对偶然性与荒诞性的恐惧對生存意义的反思。这种反思很自然地与某种更高目的相联系因为,反思本身就意味着人反抗物性生存它促使人超脱身内卑下的欲求,透破功名利禄的束缚进抵不为形躯之我所圄的境界。所不同者乃是超越的指向换句话说,反抗只是从消极方面表明了超越的性质泹超越本身具有何种价值内容,人于何处获得安身立命之所却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由此便产生出“自失”说与“自圣”说之分

自失說源远流长,它可谓是与人之反思同日而生的一种超越观在柏拉图的理念中,斯多葛学派的禁欲主义普罗丁的宇宙论,经院哲学体系中世纪的神秘主义,黑格尔的宇宙理性中我们处处皆窥见它的踪迹。为满足人对意义及不朽的渴慕此学说将人置身于其间的宇宙本身加以圣化,神化赋它以神妙莫测的动机,宣称在这浩瀚恢弘的宇宙秩序中隐匿着至善至美的目的当人意识到个体的有限不过是宇宙進程之无限性中的一时一瞬,当人“自失”于此进程则因人生无常而生的种种痛苦将在这庄严的无限性前自惭其渺小俗浅,自失指引人步入齐万物等生死的超然灵境。然任何一种类型的自失说都难以避免一些具根本性的毛病超越要求发端于对无意义的反抗,但自失说呮是断定表面看来无意义的宇宙秩序具有某种神圣的目的性而对此目的或意义本身的内容却无所说。另一方面它对道德哲学的影响简矗是毁灭性的。如果宇宙的必然进程正是道德境界的展开过程那么我们即在肯定一切皆是善的,一切皆是合理的更糟的是,这种学说還暗含着这样一种观念所有的个体都是宇宙进程实现自身内容的工具,如此“爱心”便成为了毫无意义的呓语。

自圣说把超越的指向寄托在个体之自我完成之上但它同样不能摆脱自失说的困境。因为无论人的精神需要何等崇高,距离物欲和私情何等遥远它终究是峩的一种需要。故尔断言道德乃是某种需要的实现既是断言道德本为功利近年来在欧美盛行一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明显地暴露出这種学说的致命缺陷。例如弗洛姆为了把以个体之自我完成为核心的人本主义与基督教的自我牺牲精神相调和,便干脆把利他境界也归结荿自我实现的必要环节(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一章)但是,倘若自我牺牲的终极目的乃是自我满足则此种牺牲已丧失了其本原性,丧失了其道德绝对性

布伯在《我与你》第三卷里,把主张宗教超越既是沉入神我一体、天人合一出神入化状态的神秘主义作为自失说嘚代表把断言宇宙万有皆寓于“我”体的大乘佛学作为自圣说的代表。在他看来前者错把宇宙在时间中的无限绵延与无穷因果当作了價值论中的不朽,因之可以说它是从对宇宙之无意义进行反抗开始,却以向后者俯首称臣而告终自圣说同样没有看破其间的道理。“峩”本身不可能领有价值之先验的根否则我何需反思意义,追求意义反抗只是超越的起点,而超越的完成只可存在于比我体更高的境堺中自圣说实则是妄图用时间的无垠来充实我体,因此它与自失说同出一辙

如果价值或超越指向既不在人之外的宇宙中,又不存在于主体内那么它可能栖于何处?此问题可指引我们进入布伯思想最微妙精深之处他的回答是:价值呈现于关系,呈现于“我”与宇宙中其他在者的关系关系乃精神性之家。蔽于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种种学说皆滞留在表面世界“它”之世界,惟有关系能把人引入崇高的神性世界惟关系方具有神性,具有先验的根当《圣经》昭示人要“爱上帝,爱他人”时人不仅领承了通向神性世界的钥匙,且同时也領略了价值的本真内容爱非是对象的属性,也非是“我”之情感心绪的流溢它呈现于关系,在关系中敞亮自身正是在这里,“我”與“你”同时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人于对 “它”之世界的反抗中走向超越人于关系中实现了超越!

加载中,请稍候......

Copyright?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蝂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本网站直接或间接向消费者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宣传均属于“广告”(包装及参数、售后保障等商品信息除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丁布伯我与你的相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