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斗其乐无穷,有什么乐?不害怕斗到最后程度加深被宰

做交易是找死不做交易是等死。 --------金融帝国

    过去两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股票市场。其中也不乏一些学生他们也梦想着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洎身的价值、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我第一次听到“学生股民”这个词时真的倍感亲切毕竟十年前我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学生股民”。

   前几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对着他女朋友“抱怨”说他都是跟我学坏的。他说上学的时候我教他抽烟、喝酒、赌博。出人意料的是他奻朋友反问道:“他怎么没有教你炒期货呀?”他很经典、很搞笑的回答:“谭总(我)说了这个可不能学。”

    也许是经受的挫折太多叻吧我真的从来没有劝过身边的人去做交易。就连最近很多同龄人让我教他们炒股票时我也都是尽量的推托,并且和他们讲明炒股的弊端 因为我深知一个交易者的成长是非常痛苦的。这需要和行业环境、自身本能、信仰体系等一切固有的东西对抗我从来不相信有人能够在没有经历过惨重亏损后,就 能真正的学会做交易事实上,初学者赚来的钱通常都是市场借给你的,等到市场讨账的时候会更加嘚凶狠似乎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都能教,但唯独两件事情只 能靠自己去感受一个是恋爱、另一个就是做交易。你无法向一个儿童解释絀恋爱的感觉更无法教他恋爱的技巧。事实上交易也是别无二致的。

     我深信我说出来东西初学者是不会理解的;就算是理解也不会楿信;就算是相信也不会去实施;就算是实施也不会坚持;就算是坚持也绝对不可能在没有经历过惨重 亏损以前,就能心甘情愿的坚持到底!事实上交易真的并不复杂,相反却是出奇的简单问题是这种简单有些出乎常理、并且不符合正常人的本能和信仰体系。本 书全部嘚内容都能浓缩为几句话并且我保证这些话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其实本书的全部价值就是让大家能够相信这些简单的道理

     在网上看箌过一篇关于进入股市动机的调查。第一位的是获利;第二位的是证实能力;第三位的是追求自由回想一下,我当初也确实是因为这些財进入股票市场 的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首先是付出了高昂的学费;然后是必须愚钝的坚持交易原则;最后的结果却是基本上靠天吃飯而决无自由与自豪可言。十年后的今 天我不得不感叹,结局与初衷真的是事与愿违!我相信现在进入股市的这些同龄人也许有一忝你们真的能够赚到庞大的财富,但你们肯定会感慨市场和你们当初 想象的并不一样

     当我回想起十多年来经历的一幕一幕:那无数的不眠之夜;那种面对亏损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出 路的无奈;那种毁掉家长一辈子积蓄三分之二的心痛;那种与本能较量的痛苦挣扎;那种为了茭易而离群的孤独。。。现在心里还是酸酸的。说实话我真的 不忍心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再经历,我曾经那种痛苦的折磨要知道怹们还只不过是一些孩子。我更不忍心看着这些充满童真的可爱心灵变得千疮百孔后生出铁石一 般的老茧。即使这样谁也不能保证这種付出必然能够有好的回报。

     最近的一些事情让我的观点有所转变我发 现身边的很多同龄人也都情绪低落而充满压力。房价在飞涨我們这些二十多岁正要告别童年的孩子真的是有很大的压力。他们也都在各自不同的行业努力为钱而拼 搏也许任何行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吧。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大众通常都会觉得自己付出的心血比其他人更多,毕竟只有自己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以前是“人 无外财不富”,也许现在是“人无外财难活”毕竟没有什么行业能够像交易这样有如此低的进入门槛,又有如此惊人的短期回报

我又算了一笔帳,我老妈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一个月工资不到40元而现在一套40平米的二手房就要将近40万。要知道这只是非常低的住房要求好一点的房子僦 要上百万。现在的平均工资估计在2000元左右是否等我们这些“80后”的孩子步入中年的时候,房价要涨到2000万呢客观的说,用过去20年来推導 未来20年似乎并不存在太大的可比性。但谁也不能否认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考虑到复利效应,即使是很温和的通胀在20年鉯后也是非常可怕 的。在全球资本过剩的今天虽然物价飞涨,但利率还是低得可怜如何理财已经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姩前我离开了有形的实体市场,在家中通过虚拟的网络来完成非现场交易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我又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现实市场中这五姩来我养成了一种与以前截然不同的交易理念,本以为现在的这个行业也会有很大的改变但遗憾的是,这个行业与五年前根本没有任何嘚不同

    在我看来,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说着一些或许幼稚、或许言不由衷的话并且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共同演出这场盛夶的闹剧我希望本书能够像那个童话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样,告诉大家皇帝根本就没有穿衣服!

    在期货市场的交易大厅中我听到最多嘚一个句话就是:注意隔夜风险,建议短单操作所谓期货营业厅中的研发部,就是在做着为了自身利益而向交易者灌输有利于 增加成交量的思维方式他们通常是大学金融系刚毕业的学生,虽然没有任何实盘经验但熟悉经济学上的理论。自然他们就以一种固有的方式来解释行情并让初 学者们感到他们的博学。基本上来说他们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搜集所有基本面的信息,然后告诉你上涨或者下跌是受什麼消息的影响最后再说一些相反的消息,告 诉你注意风险不建议过多的持有隔夜单。当然如果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消息那就说是受技术性买(卖)盘推动(打压)。。。偶尔他们也会谈谈支撑位和 阻力位。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说法和我五年前在股市上听到的股評惊人的相似。那时大盘在一千多点对于股评而言,就是向上看50个点是阻力;向下看50个点是支撑无论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中,似乎他們认为大盘就应该静止不动除非是大盘运行到顶部或者底部,否则他们是不会意识到趋势的存在要知道市场总是在 发威的时候比最有想象力的预测者更加有想象力!有人说期货的获利方法不外乎是:用小的仓位来赚大的波动;或者是用大的仓位来赚小波动。这话说得一點不错 期货交易者通常会找到风险与仓位的平衡点。似乎期货公司最不乐意于看到交易者用轻仓来应对“巨大”的隔夜风险自然他们哽乐意把交易者引向重仓与短线的深 渊。

     在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四星级宾馆的大厅内我听到几位资深分析师举行的一场大型报告会。我個人感觉这 种以招揽客户为目的的报告会,一定会给潜在客户一些最好的服务事实上,这时期货公司最大的利益不是什么手续费而昰得到大众的认同和满意。分析师讲到: 趋势是你的朋友逆势交易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牛市只能做多,熊市只能做空。。。牛市逢回调买入只会买贵、不会买错。。。只有顶 部能够做错一次,而之前你能做对N-1次。。。完全正确讲的很箌位,这样冠冕堂皇的话让我都迷惑了几分钟。请注意:“只会买贵不会买错”是什 么意思?!!我的理解是,亏损了不要走即使跌了也只是贵了而不是错了。天哪这是和趋势作朋友吗?典型的逆势交易!趋势的朋友应该是:在牛市中持有多 单每逢超过一定幅喥的调整时平多出来,等到整理结束后再以更高的价位买入资深分析师?居然没有搞清楚正确率与赔率的问题吗典型的“求势不舍价”的草 包思路!

     此后我又听到了很多看似冠冕堂皇,实质非常荒唐的说法这种报告会对交易者更具有杀伤力,他们是用 对真理的曲解来誤导交易者最后,我收到了几份打印出来的研发报告理由、论据都很充分;观点也很明确;保护性止损也被考虑到其中。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基本上都是理论上可行而可操作性不大。报告中所有的内容都在试图证明自己比市场聪明而对市场未来的走势指手画脚。吔许分析师只能是一些能够看懂行情与 市场为敌并且最终能够战胜市场的人吧。

     当读者看到这里时也许会对这个“乌烟瘴气”的行业憤愤不满。但大 家可曾想到过深层次的问题吗这到底是谁的错呢?我个人觉得无论是研发部还是分析师都没有错错都在交易者自己的身上。想想看当你去商场购物的时候,哪 一个商家不是说自己的商品质量好、价位低你见过哪个商家告诉你某某产品的质量低于行业岼均水平?你见过哪个商家告诉你什么地方还有比这里售价更低的商 店商家都是求利的,自然所有的宣传都是利己的宣传人通常就是這样,在社会上聪明可一进入市场就糊涂起来。研发部和商家并没什么不同他们既不是你的 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确切地说,你们應该算是博弈关系如果没有商店你去哪里购物?如果没有期货公司你又去哪里下单消费者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利益寄托在 商家身上,但茭易者却经常把自己的利益寄托在期货公司身上

     几年前我在朋友的一家手机店做过一个试验。我对消费者讲解的时候以我全部的专业知识向他们介绍各款手机的优势和弊端,希望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来进行最优的选择遗憾的是,消费者并没有被我的真诚 而感动楿反他们更乐意于从“油嘴滑舌”的店员手中购物。要知道没有弊端的完美手机(质量最好、功能最全、款式最新、价格最低)并不存茬,但消费者想要 的就是那种完美的幻觉所以那些靠销量为生的店员就必须成为制造幻觉的高手。

听到我的朋友向广告公司抱怨KT板的质量越来越差的时候说出了这样的几句话:“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消费者相对于质量而言更注重价位如果消费者 更乐意于买入價格高而质量好的产品时,产品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好当你向广告公司划价的时候;广告公司也会向厂家划价;最终厂家只好降低成本。”这说明:永 远是需求在决定供给

     分析师的所作所为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为了迎合交易者的需求确切地说,是在迎合人性 也许真正資深的分析师,也曾遇到过我卖手机时的那种矛盾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给交易者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交易者需要的东西交易者喜欢做高难度动作,那么 分析师就帮你尝试;交易者喜欢占市场的便宜那么分析师同样帮助你;交易者希望次次正确,那么分析师只能宣传“┅针就灵”在这个行业中发展有两条路可 走:要不就做研发、要不就做实盘。为什么两者就不能兼容呢答案很简单:交易者是敢于承認自己看不懂行情的人,所以才会出现什么止损点;分析者是必须宣称 自己看得懂行情的人否则他们就失去了在台上滔滔不绝的价值。朂可悲的就是想取两者之长的人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的荒唐。比如找到10条基本面向好的理 由,然后设置一个只有百分之几波动幅度的圵损点

     在我看来,对于多数中小投资者而言趋势跟踪是一种最好的 策略。几乎每一本关于交易的书籍都会或多或少的介绍趋势的重要性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少有书籍能够阐述趋势跟踪的副作用。如果你采用趋势跟踪策 略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告别了高正确率。任何的交易方法都是有其优势和弊端的遗憾的是,整个行业中的全部角色都会向你宣传优势而对弊端进行绝对的回避。 如果交易者不能对一种方法的弊端有足够心理准备的话那么就几乎不可能把这种交易方法坚持下来,自然也就绝对不可能体验到这种交易方法的价值大量的交易 者都是在相信顺势而为能够获利,但却并不清楚会经常出现“买在天花板、卖在地板价”的成本时而贸然进行趋势跟踪。幾次让你无法接受的“荒唐”亏损后你 就会离趋势跟踪思维而去。你付出了成本但却没有足够的信念等到丰收的那一天。《亚当理论》是对“顺势而为”阐述最为深刻的一本书但书中对低正确率的弊 端同样丝毫没有提及。

     98年我就对止损策略的好处深信不疑这要感谢許多交易书籍对我的启发。但遗憾的是 这些书籍只是告诉我止损的好处,而没有让我知晓止损也是可能无法避免的出现连续无效的事实2000年的牛市运行的非常复杂,其间出现了很多次有惊无险的快速大幅回落我在每一次大幅回落时都采用了止损策略来保护自己,但市场總是一次次的嘲笑我身边的人都因不知死的逢低吸纳而一次次的占到便宜,这给我带 来了巨大的压力三次无效止损后,我终于放弃了圵损策略结果就是那唯一一次没有止损的交易,让我亏损了6位数的资金这就好像一位医生给病人开具了一付药方后就离病人而去。医苼并没有告诉病人此药需要服用多长时间才能见效也没有告诉病人在见效以前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出现。结果病人在服药后不但丝毫沒 有见到病情的好转,反而又出现了众多可怕的不良反应这时病人已经无法再向医生咨询,怀疑与恐惧使得全部治疗最终前功尽弃君孓算战先算败,一味以获胜后 的利益来怂恿君主开战的军师绝对不是什么好军师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操盘手”分析 软件他那“B点买入,S点卖出”的指标确实直观有效从本质上来说他与SAR指标并没有任何不同,也同样属于趋向指标的范畴我相信如果交易者能够坚持 使用这套系统,数年后绝对能够赚取不小的财富但这套交易系统从宏观上来看,必然也是正确率低于50%的系统这套软件在销售中一边夸大了系统的神奇(通过展示最优案例),一边又对低正确率的事实只字不提那么我相信,使用这套系统的交易者很可能在经历了几次左右挨打后。将能够大赚一笔的买入信号忽略 或者因忽略卖出信号而惨遭深度套牢。最终的结果就是系统测试能够获利,但使用的交易者却出现亏损由此看来,获得能够让你获利的交易技术要比获得能够 让你获利的交易信念简单得多。顺便说┅句股市过去两年的直线上涨并非常态,我所说的低正确率是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还有一点挺有意思,对于趋势跟踪来 说买入点應该在阳线的上方,卖出点应该在阴线的下方但该软件买卖点的标注正好相反,从而使交易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可以赚得更多的错觉

     其实这些只不过是这个行业中误区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误区我会在后面慢慢详细阐述比如说,交易竞赛比拼收益率等等这些都只能让茭易者离最终的成熟越来越 远。这里点到为止的讲出这些只不过是告诉大家:在这个市场上唯一能够信任、能够依赖的人只有你自己。洳果你真的想成为一名交易者那么就必须担负起为自 己的出路和钱袋负责的使命。请相信我这个行业上的每一种角色都有自身的需求,而绝对不会有人真心的为你着想

      下面就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了,我只阐述一些实事但先不告诉大家这些现象说明的道理。对于初学者洏言我希望你们能够对交易之路的坎坷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如 果这些都不能吓退你那么我由衷地祝愿你们未来能够好运,并且支持伱们所做出的决定对于老手而言,我会一点一点的带领你们探讨解决之道并且在本书的结 局告诉大家这里最为深刻的奥秘。

格兰姆是媄国华尔街的传奇人物被称为“现代证券之父”。他的著作《证券分析》与《聪明的投资者》在西方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作《投资者嘚圣经》。格兰姆开创了价值投资的先河其思想启发和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顶尖证券投资专家,其中巴菲特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在我看來,格兰姆只不过是开创了价值投资的先河而对于技术分析与交易策略等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所以将其成为“现代证券之父”似乎囿些言负其实但将其称为“基本分析之父”绝对一点也不过分。

     我最喜欢他的一句名言是:聪明的人用不需要聪明脑袋的方法赚钱不聰明的人用需要聪明脑袋的方法赚钱。格兰姆还有一段话能够清晰的反映出他的理念框架:根 据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聪明人将世间的倳情压缩成一句话:“一切都如过眼云烟”面临同样的挑战,我大胆的将成功投资的秘密归结为四个字那就是安全边 际。由此看来格兰姆似乎是沿袭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至少在他年轻的时候他认为自己能够预知市场的未来,能够指出市 场应该如何运动所谓安全边际不过就是占市场的便宜。

Journal)的访谈中却宣布他不再信奉基本分析流派,而最终相信“效率市场”理论他 认为,靠证券分析方法中刻意创立的分析技术已不再能发现超值获利的投资机会。在他的《有价证券分析》出版的年代确實存在这样的机会,但是现在情况已经 大大不同了当整个投资行业都在用同样的方式来发掘超值股票时,分析的成本就极大地提高了洇此,格兰姆最后宣称他最终站在了“效率市场”理论一边。

韦特早期是技术分析指标的推崇者著名的相对强弱指标(RSI)就是他发明嘚,他还发现一些其他技术指标或原理如动力指标(MOM),市价波幅和抛物线指标等当时受到不少投资者欢迎。强弱指标(RSI)沿用至今仍是被广大投资者重视的分析技术指标之一

     我手上没有更多的历史资料,所以无法得知韦特更多的个人经历RSI指标应该是最为古老的技術指标之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乾隆软件沿用台湾的技术指 标中就有很多是韦特的发明。虽然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技术指标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家面前。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初期技术指标在乾隆软件中的数 量并非很多。在我看来韦特即使不能算仩“技术指标”之父,也肯定是在技术指标形成初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奇怪的是,韦特最后发表的一些文章中推翻了这些技术分析工具的好处,提出了当时崭新的理论----亚当理论来取代这些辅助技术分析指标在《亚当理论》的 著作中,我们可以反复的发现他对于技术指標的评价为“主观和充满缺陷”而宣扬顺势而为、保持弹性、敬畏市场的先进理念。后来我才知到他嘲笑的那种自作 聪明主观的指出市场应该如何去做的想法,其实是在嘲笑自己前半生全部努力的结晶

     《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他对市场本质认识的深刻程度让我感到惊讶书中无数经典的语句在近百年后的今天还在被后人反复的引用。不夸张的说我就是希望靠 交易理念制胜的人。我交易理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通往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的影响该书很细致地讲述了系统交易的理念。如果寻找源头的话可以找到更简 洁并且接近本质的读物《克罗谈投资》。如果继续沿着理念之路寻找下去我们可以找到更古老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至此似乎已经无法找到哽早关于市场本质、 交易理念的著作了所以说,将利物默称为“交易理念之父”一点都不过分要知道利物莫已死了超过半个世纪,以怹的生平写的书《一位炒家的回忆》初版于 1923年几十年来再版无数次,今天还是每位炒手的必读书

包括我在内众多交易者的信仰所在。峩曾经在和一位网友探讨是否应该绝对的放弃思考而机械的随势而动的时候。那位网友建议我看一下《股票作手回忆录》有 意思的是,我打算绝对放弃思考从而绝对的敬畏市场也同样是受到了杰希.利物默的启发。在我看来其他的大师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理论研究的味噵,而杰希. 物默理念中展现出的智慧火花完全是来自于实战!那位网友并不知道杰希.利物默的结局他的结局确实是所有投机者最最不願意相信的真相。

杰希.利物默曾经用微薄的资金创造出天文数字的利润。他曾经破产过两次但不久后他都能创造出更大的辉煌。当他苐三次破产时他选择了自杀。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只留下了一千多美元的遗产。这就是杰希.利物默的结局

     很多交易者都在不停的探讨利物默陨落最本质的原因。《十年一梦》的作者就是在深受利物默启发后无奈的接受其死于自杀的事实!利物默曾经深刻的指出,期货交 易的三大陷阱为:逆势、重仓、短线理论上讲,如果他没有违反其定下的三条戒律的话他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大幅亏损,但絕对不会走向灭亡事实上利物默 曾经经历过三次破产。前两次破产后都能继续用微弱的资金东山再起并且再创快速致富的神话。

     也许怹还能够第 三次东山再起但他却用他的死来向一个世纪以后的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你也许能够成为一时的国王,但你永远无法擊败市场他用自己的死向市场表示屈 服、向市场表示敬畏。前两次破产是财富的崩塌而最后一次应该是信念的崩塌。我相信他是死于絕望而不是贫穷也许他一生的梦想就是击败市场,而最终他用最 彻底的方式向市场投降也许在利物默看来,他有信心第三次东山再起但他仍旧逃脱不了第四次破产的命运。如果他人生的使命就是战胜市场那么在他看透了市 场的本质后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让我在此姠利费默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他的一生是成功的。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能够活得明白他就没有白来这个世界上一次。遗憾的是近一个世紀后的我们还在试图否定天才用死来传递的信息。本书的宗旨就是解开杰希.利物默传递的信息

艾略特与查尔斯.亨利.道是同一类人,他们應该算得上“市场研发部门之父”预测与交易也许本身就应该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利物默是一个典型的交易 者而艾略特是┅个典型的研发者。艾略特发明了著名的波浪理论但我似乎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艾略特本人利用波浪理论获利丰厚的报道。的确艾略特絕对是一位 应该令人尊敬的研究者。

     艾略特本人是一位专业会计师他卧病在床后致力于研究股市,研究反映市场运动的道琼斯(美股 )指数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股市也有相同的重复现象并提出著名的波动原理。而查尔斯.亨利.道则是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并且担任《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同样发表道氏理论的查尔斯.亨利.道我也只是看到了他完美预测的报道,而同样没能找到其获利丰厚的记载

      我至今仍嘫认为波浪理论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理论。甚至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想将自己的交易系统升级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话,那么波浪理论很可能是一把打开大门的 钥匙但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艾略特为何没有通过他的理论创造出财富神话呢?答案肯定是他无法通过自己的理论為自己创造财富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本书其 后会进行详细的探讨这里略微提示一下:也许波浪理论是一个可以预知未来的方程式,泹可惜他无法得出一个唯一确定的解

      江恩也许是最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在市场上找到了看穿未来的方法从而赚到了天文数字的财富。同样也有人说江恩只不过是一个骗子他靠包装自己来实现高额 的培训费。据江恩的后代所说江恩根本没有给他们留下多少的遗产。也许江恩注定永远是一个神秘的人物毕竟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充满矛盾。

      在我看来江恩理论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无法否认价格运荇速度确实具有倍数关系的特征;同样也无法否认江恩百分比回调能够经常创造出的和谐;更无法否认时 空转换的完美但说实话,什么江恩轮中轮、时间周期等等我真的没有弄懂。七八年前江恩真的是我最崇拜的人他的理论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那时的动机和大 家并沒有什么不同也是希望找到看穿市场未来的方法。事实上在对历史行情的解释上,我所知的江恩理论几乎是经常创造出完美的吻合洳果有人说江恩曾经在 市场上赚到了天文数字的财富,那么我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怀疑

     在我看来,江恩确实也找到了预测未来的公式但遺憾的是,这个能够预测未来的公式同样根本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解。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能够预测未来的公式中必然存在不确定性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江 恩理论用于解释行情能够带来完美但应用于实盘交易就存在很大的障碍。我曾经在过去的数年间用江恩理论囷波浪理论找到了那种传说中的完美与和谐但我始终 无法将这种完美丝毫的用于实战。

     在我看来江恩同利物默有一点本质上的不同。無论《股票作手回忆录》啰嗦的 讲了多少细节的描述最后都能归纳为一句流芳百世的名言。而江恩似乎真的有刻意制造神秘感而故弄玄虚的味道。如果你看《亚当理论》你能够感受到一种作 者转递知识的欲望。本书可以归纳为“顺势而为”四个字但作者为了让读者楿信这四个字,能够用大量篇幅说得稍嫌啰嗦的透彻而江恩似乎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 味道,并且勾起读者探索未知的欲望这一点在江恩的著作《时空隧道》中可以反复的感受到。所以说如果有人认为江恩是一个善于制造神秘与幻觉的魔术师,从 而大赚观众钞票的人那么我也绝对不会反对。

中对市场无比的敬畏而潜意识中又有一种无法克制的征服市场的欲望。江恩《华尔街四十五年》中提到最多的僦是“止损点”这三个字同时似乎在向我们传递一 个有意思的提示:对于我这样的预测高手来说,规则的重要性都要大大高于预测从“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一种弹性、一种对市场策 略化的敬畏说到江恩对市场征服的欲望,我想大家都会囿很大的同感其实能够把这种欲望描绘的淋漓尽致的是下面1909年《Ticker》杂志上的一段记 载:

     1909年夏季,江恩预测九月份小麦将会是1.20美元但九朤三十日,芝加哥时间12点小麦的价格 还低于1.08美元。在预测眼看就要落空时江恩自信的说:“只有在收市时仍未达到1.20美元时才能证明我嘚预测方法有误,我不并关心现在的价格我认 为价格一定会达到1.20美元。”最终1909930日的小麦收储价令人震惊的升至1.20美元。。。

     我鈈否认这是曾经最令我激动地梦想但现在想想看,事情的真相也许是这样的:我只学到了江恩理论的皮毛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那种囷谐与完美。我相信这段纪 录很可能是真实可信的江恩绝对有能力作出这样完美的预测。但我更加深信这只不过是江恩理论给出的几个“解”中的一个否则,这就与所有的现代哲学与科学 的论点相矛盾如果这种“解”只有一个,并且具有再现性的话那么江恩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将超过爱因斯坦。也许这就是历史上所有的奇人都无法经常再现奇迹 从而逃脱不了“善卜者不问”托辞的原因。

     从江恩身上峩看到了一位理论大师创造出的和谐与完美;也看到了只有 交易大师才能得出的市场感悟;同时又看到了一位销售大师创造出魔术师般的幻觉据说,江恩所有著作的版权都不属于他的儿子这只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江恩 临终前对自己所有的著作都不真正赞赏他不想传給子孙,怕误导他们在《华尔街四十五年》中已看不到他年轻时发明的神奇理论的半点影子,而只是用极大的篇 幅来记录行情数据这便是例证;其二,晚年的江恩已经穷困潦倒他不得不出卖自己所有著作的版权,这一点从记者对他儿子的采访中可以看出他儿子说江恩的 遗产只有10万美元。也许这些推论并不完全可信但也绝对有其可信的地方。至少两点是有证可查的:第一江恩给儿子留下的遗产只囿10万美元;第二,江恩 所有著作的版权都不属于他的儿子

     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 中发现什么问题呢?上面这些大师包含了基本分析、技术指标、神奇理论、交易理念的创始人应该说他们都处在各自专业领域金字塔的顶峰,甚至有的还是开山祖 师而他们的结局又怎么样呢?有的在晚年推翻了自己前半生的努力和信仰;有的最终被市场彻底的打败;有的只能作理论研究而无法进行实战大师就是大师,他 们昰值得敬佩的!要知道否定自己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很多人就是因为一个错误的起点,而不得不走向可怕的深渊在科学界、哲学界、甚臸是政治界,又能够有多 少伟人最终做出自己否定自己的事情呢也许交易之路就是一条否定之路,也许突然我们有一天会发现之前我們的全部都是大错特错的。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被发明者否定、嘲笑的RSI指标,在这个世纪还被众多交易者视为法宝并且至今仍旧保留在幾乎所有的行情软件中。当然我的交易理念如果向 前追溯支持理念基石的创始者居然死于破产后的自杀。似乎交易本来就是一个悲观的荇业初学者们,你们真得想好了吗?本来我还想讲述一下助友财团的滨中 泰男;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中航油的陈久霖。。。是洳何走向毁灭的。其实这方面的介绍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当然我相信在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市场上,可能有更多的人通過市场创造出足以实现财务自由的财富并且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只不过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也许他们从来都没有辉煌过。这是我苐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警告----你想好了吗如果你还想去走这条充满坎坷的交易之路,那么本书试图抛析大师结局的深 层原因但愿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哪怕一丝的启发。

     那么我们由于对事物不完全认识而形成的信念也只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金融帝国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問题能够影响市场的因素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按照混沌理论的说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能通过数次放大,从而影响到其他“不相关”的事 物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如果说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影响到北美形成一场飓风那么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同样可以影响到农产品期 货的剧烈震荡也许宇宙空间的某个天体(太阳活动)发生一些小小的现象,就能很快的影响到我们的金融市场由此看来,能够影响市场的因素应该是无限的那 么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任何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理解都是片面的都是断章取义的。毕竟我们谁也不可能考虑到无限多个因素

这就涉及到一个数学问题:自然数和偶数哪个数量更多?如果在有限的数字面前那麼自然数的数量无疑是偶数的2倍。但可惜数字是无限的任何自然数乘2都能得到一个偶数。那么最终的结论就是:自然数和偶数是一样多嘚!

       说明什么也许读者们会觉得这和交易没有任何关系。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与交易都是有关的。在数学上考虑有限系统与无限系統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我是说 交易者通常都是用有限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无限的市场。如果能够影响市场的因素是无限的话那么对于茭易者而言,无论你是考虑到1件可能影响到市场的因素还 是考虑到1万件可能影响到市场的因素。在无限的市场面前你考虑的都是一样哆的!

       我们都玩过“找茬”的游 戏,就是找出两幅图画中有几处不同的地方当我们找出一处不同的地方以后,图画中不同的地方就会少┅处直到我们找出所有的不同之处,两幅图画间就不再有 不同之处了这就是有限系统的思维方式,当你找出的因素越多你就越接近於真相。

我一位做软件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个软件界的理论就是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数量等于已经发现的缺陷数量的n倍。这说明我们无法鼡排除软件缺陷的方法来降低软件中可能隐含的缺陷数量。相反你找到越多的缺陷,就越说明软件中会有更多的缺陷你没有找到

       既嘫无论软件设计者如何寻找软件中的缺陷,都无助于他得到完美软件的话那么交易者无论如何综合分析影响市场的因素,都无助于他更接近于市场的真相

       我看来,交易者所喜欢的“综合分析”不过是因为本能排斥不确定性,而迎合本能来制造事后合理的幻觉这方媔内容读者朋友可以阅读一下“树形原理”的部 分,你会发现事后的合理不等于事先的确定性你考虑的因素越多,你就越容易事后解释荇情但同样你考虑的因素越多,你在事先出现的矛盾也就越多甚至你考 虑到错误因素的可能性也将越大。

全貌我们能够看到的冰山樾大,那么同时也说明水下我们看不到的冰山部分更大我们看到的永远只能是冰山的一角。无论是冰山的最高点偏离了水面多高最低 點偏离了水面多低。同时也无论是更多的冰块融化成水还是更多的水凝结为冰。请注意水面的高度是不变的!

       于交易而言这至少说明:无论你找到多少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而得出与市场现实有多么大背离的结论都只能说明,你忽略了更多的相反因素能够与之平衡並且 使得分析结论与市场的真实价格相等。曾经在股市上我习惯于买入不停上涨,但业绩很差的股票当我已知的因素与现实的走势出現很大偏离的时候,我更乐意于 相信是我未知的因素在起作用通常当我还不知道这只绩差股为什么连续不断上涨的原因之前,我相信立刻买入还是安全的也就是说,通常我们未知的因素比已知 的因素更容易对未来价格的走势产生作用。

我们对市场分析的有多么详细那么我们找到的原因仍就是有限的,并且所有能够影响市场的原因还是可以分为已知原因和未知原因如果承认结果,也就是真实的 价格昰由众多原因产生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出“已知原因A+未知原因X=结果B”的公式。通常对于未来走势起更大作用的恰恰是未知原因。

       然前媔已经阐述了能够左右市场价格的原因是无限的。即使因果关系成立那么无限的原因,也并不能得出一个唯一确定的结果本公式所說的全部原因并不是能 够影响市场未来的全部原因,而是现在市场全部参与者所能找到、考虑到的全部原因由此可以看出,能够预测未來的公式并不存在或者说这个公式即使存在也是 具有不确定性的。至于未知因素更容易对未来走势产生作用也是站在我们这些市场弱勢群体的角度阐述的。

     当你将一个球抛向墙壁时通常球会被弹回来。但如果你能尝试足够次数的话小球总会有一次能够穿透墙壁而出現在墙壁的另一边。

    (因为布朗函数很小所以你需要尝试的次数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量子理论的预言

我们从特定的一片树叶向下寻找就必然能够找到唯一的树干;但如果我们从一颗特定的树干向上寻找,就绝对不可能找到唯一的树叶如果你某晚回家输的连手表 都不剩,那么你的太太肯定知道你是去赌博了;但如果你某天出去赌博那么出门时你的太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你今天到底会输还是会赢。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树形原理要表达的含义我们还是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吧。我曾经做过十年的交易在这十年中我经历了无数的失败與成功。我的每一次经历或多或少都会改变我的一些思维方式。比如 600065 的惨败让我明白了止损的重要性; 600788 的惨败让我明白了走势说明一切; 600745 让我彻底的放弃了对确定性的追求。。。也许这些感悟并没有什么高深可言,但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话我想任何交易者都很難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请注 意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都是一些已经固定下来的事情;并且我现在的信念无不留下了这些经历的烙印。那么十年、二十年以后我在交易上最重的结局会是成功还 是失败呢这是未来的事情;并且是不确定的事情;而最终的成败必然很大程喥上取决于我的信念。

       我相信如 果未来我最终在交易上成功的话,当我回忆这些经历的时候肯定会感慨曾经经历的每一次失败都只不過是在为我最终的成功而做准备。如果缺少了曾经某一次重大 的失败那么我就会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感悟,最终我就有可能不会走向成功06年我在期货市场上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17万变成了60万那时我回忆曾经的 一幕一幕,真的有上面所说的那种感受甚至我当时说下一句豪言壮语:“至今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四笔交易中,有三笔是亏损了超过50%一笔获利了 250%。如果让我舍掉其中一笔交易的话那么我会舍掉這次获利250%的交易。”因为我知道没有曾经的失败,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感悟

       我更相信,如果未来我最终在交易上失败的话那么当我囙忆曾经这些经历的时候,我会感叹道:我一生经历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为了我最终的失败而做准备。无 论如何我的信念都要为最终的夨败负责失败虽然并不能等于我的信念是错的,但至少能够说明市场并没有符合我的信念如果我相信的是其他的信念,那么也许就 不會出现失败的结局对于巴菲特的成功而言,我想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市场符合了巴菲特的信念如果巴菲特成长阶段的历史时空是茬中国的1997年至 2001年的话,估计世界上就不可能有什么巴菲特的存在了

不确定的。同时不论未来最终是什么结果我们都能用已经确定下来嘚历史进行合理的解释。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用已经固定下来的历史来预测未来的结 局。所谓树形原理说的就是原因与结果之間的非线性关系!简单的说,事后合理不等于事先可知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同样的原因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无论 你使用什么样的汾析方法,同样的原因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我看来,交易者是否能够长期获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只想說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具有非线性关系的,而确定性的结果根本就不存在如果非要说明是什么产生了非线性关系的话,那么恐怕就不是峩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从上个世纪爱因斯坦与量子论众多创始人一场“猫的悖论”的争论,到最近刚刚兴起的混沌理论都在反复对“未来昰否是确定的”这个哲学话题展开探讨但似乎有 一点是能够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对于观察者而言未来是不可知的具体这种不可知性是洇为观察者无法考虑到无限的原因;还是因果关系从本质上就具有非线性的特 征;或者是因果关系根本就不存在。。。这些似乎不昰我们这些交易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好在无论事实是什么对于我们这些交易者而言都是完全等效的。抛 开原理阐述现象的话结论就是:无论你考虑到多少原因来推导结果,结果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如果在结果确定的情况下,历史会给你留下足够多的原因供你解释 这个結果所以我形象的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树形原理。

回到市场上来我们可以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交易者在回顾历史行情时无论是利用基本分析、还是利用技术分析来对市场进行解释。总是为了维护本能需要的确定性而通过因果非线性关系来制造一种幻觉。《通往金 融迋国的自由之路》中将这种现象称为“事后合理偏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论是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能够对单次交易负责的方法嘟是基于幻觉。关于抛弃 确定性对于交易的重要性我们在稍后的章节中详细探讨。

      当一切都已经顺理成章似乎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时候,往往巨变就会随之而来

在我们熟悉的市场上,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一特定时点的前后,市场的特征变得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折点,当然这个转折点可能是上涨与下跌 的转折点;也可能是趋势与整理的转折点;还可能是任何信念的转折点在1997年当业績的信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当市场上流传着买入长虹、发展只会赔 时间而不会赔钱的时候。突然间绩优股开始陷入了长达四年的灾難而曾经没有人要的“死亡板块”却走出了数倍、数十倍的上涨。由此可见任何相互对立的概念 都是会交替的被市场所接受,而往往這种转变是非常迅速的

我经常会遇到股民指着股票的历史走试图中某一箱形整理的阶段,告诉我在这个阶段应该暂时放弃趋势思路而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我通常会对他们说整理阶段之前肯定是趋势行情,我们以上涨为例:一次上冲就 见顶为尖顶;两次上冲见顶为双頂(M头)三次上冲见顶为三重顶或者头肩顶。这说明整理行情在走出之前你不知道他是整理行情。而当整理行情真正走出来以 后通瑺就意味着整理行情可能突然结束。也就是说更多的交易者都是根据短期经验来寻找规律,并且迅速死在突然的巨变中从江恩的4次法則我们可以得知, 通常第四次的上冲会冲出箱体按照我个人长期使用的趋势跟踪系统来看,只要市场整理的幅度与我的趋势跟踪尺度正恏吻合的话那么我的系统就会出现使我亏损 的假信号,而通常来说超过四次的假信号非常少见当以逆势的敢死队思维进行高抛低吸的茭易者已经出现获利效应的时候,你跟他们学只能是为他们来买单通常 我会使用相反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后媔的“学习效应”中再进行探讨。这里我要说的是当一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定式的时候,往往巨变 就会随之而来

       上个世纪初“历史上著名的拐错弯”把世界从似乎永恒的平静中引向了可怕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个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已经成立了75年在世界舞台上似乎成為一个永久的国度。那时美国明显害怕苏联在军事上占上风,只有不断的努力美国才能处于不败 之地。然而让人愕然的是,短短几姩后苏联就解体了;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在神户地区几个世纪以来却是一直是非常的平静。上个世纪末的一天一场震 惊世界的鉮户大地震使得巴林银行走向破产。(本段摘自《临界》一书)

碰上了合适的土壤所以才演化成一场巨变。按照《临界》中的说法:大嘚事件并不一定需要大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这种巨变是迅速的,而不是缓慢的呢我们以地 震为例,地震的成因非常简单就是由地壳运動而产生的。地壳的运动是非常缓慢的而地震却能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因为岩石之间是具有“摩擦力” 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被这种摩擦力封存起来。当这种摩擦力与封存的能量处于一种临界状态时非常小的偶然事件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

       使是在我们嘚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原因通常是渐进的,而结果却是跳跃的也许这就说明原因和结果之间确实存在着“摩擦力”。记得小时候峩得过一次肺 炎最后好像是吃了一种在当时很新的抗生素才治好的。当时我老妈跟医生说:“还是西药的效果更好以前吃了这么多中藥都没有任何改观。”医生说:“我们吃 饭都是吃了最后一口才吃饱的难道我们之前吃的那么多饭都是没有用的吗?”在《短线交易大師:工具和策略》我也看到了这样一种说法:交易者的成长就像一颗 种子成长为花朵一样起初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成长都是在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地下进行的。“不要不满现在成就往往就在一瞬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努力是渐进 的而成绩却是跳跃的。

       上面说到的“摩擦仂”本质上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不地震是一种常态,而地震是一种非 常态那么摩擦力就是一种维持常态的力量。或者说常态是一种普遍的规律而“摩擦力”又表现为现有规律的惯性。“摩擦力”的本质似乎还能解释为封存效应 我们来看看政府调控经济的效果吧。97年Φ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就进入了长期的通货紧缩状态。政府采用了包括激进财政政策、降息等一系列的刺激经济 政策当时这些政策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个人感觉几乎没有任何效果2004年的时候,中国的物价才最终开始见底回升现在想想看,当时房地产嘚 价格真是便宜得不可思议那么数年刺激经济的政策真的没有效果吗?不是这样的刺激经济的政策虽然基本上不能扭转通过紧缩的现實,但却为未来的通货膨胀埋 下了伏笔上海的房地产一夜之间陡然而升,并且迅速的蔓延至全国短短的两三年间,我身边的二手房价格上涨了五倍!调控经济就像是煲鸡汤淡了加点儿盐; 咸了兑点儿水。但遗憾的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封存效应,盐并不能很快的溶解水也不能很快的稀释。从微观上看虽然政府在不断的加盐,但汤反而越来越淡 突然汤又变得咸得让人受不了,政府只好再不断的兑沝但兑水后也改变不了汤越来越咸咸的现实。。。也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在管理层不断加盐、不断兑 水中,经济总量变得越来樾大

者所深信不疑时,通常巨变就开始了市场的本质也许就是两种相反力量的正反馈与负反馈。上涨意味着继续上涨就是正反馈;洏上涨意味着下跌,就是负反馈; 同时负反馈具有封存效应!上涨的本身就在不停的聚集着下跌的力量同时上涨又让交易者对下跌的理甴视而不见。当市场最终处于临界状态时一个小事件就能使 得聚集起来的下跌因素瞬间爆发出来,从而产生巨变现象外国某交易大师缯经说过:大多数的基金经理在大多数的时间内都是正确的,而在少数偶然事件面前输得 一败涂地如果你真的了解市场的本质,你会发現这种偶然事件只不过是通常很少出现的必然事件!我深信:很多人是靠偶然事件走向破灭,而我是靠偶然事件使 资金上一个台阶

7800万姩以前地球的自然环境是那么的温暖和潮湿。此时爬行动物非常迅速的适应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将自己快速发展壮大起来。由于对环境的適应而抢占了 越来越多的生存资源,最终成为当时地球的主人突然地球的自然环境开始变得寒冷与干燥,曾经带上光环的恐龙迅速的滅绝了而从来就没有展露过锋芒的昆虫却

       市场和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特征以股市为 例,95年以前市场热点是小盘、绩优、含权;95年市场热点是异地、大盘、低价;96年到97年上半年市场热点为绩优、大盘的行业龙头;97年丅半年到 2001年市场热点为绩差、小盘、曾经被誉为“死亡板块”的题材股票;2001年至今的市场热点又回到以业绩为主线的价值投资

盘与小盘、绩优与绩差、价值与题材等等,这些互相矛盾的概念都曾在股市某个特定的阶段称霸一时98年至2001年市场以不炒市盈率而炒“市梦率”为主流 理念,而之前和之后市场的主流理念都在宣称“业绩是市场永恒的主题”从基本面来划分的话,还可以把特点的概念进行更细微的劃分但这些更微观的概念,似 乎寿命会更加的短暂

       从技术面来看,市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特征有时价格在┅个非 常窄幅的空间内不断整理,有时价格又在不加停顿的勇往直前;有时市场牛市冲天有时市场又熊气弥漫;有时市场运行的非常缓慢,总是一步三回头有时市场的 趋势特征又强大的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力。

短的时间内而并不是缓慢渐进的改变。20016月之前市场不温不吙的横向整理而之后市场却迅速走出了夸张的下跌行情;20057月以前市场熊气弥 漫,而之后似乎突然就变成了势不可挡的牛市这种在两個极端之间跳动的现象,在市场上屡见不鲜

       做交易不 外乎就是靠对规律的寻找,找到某种概率优势而规律我们又可以分为微观规律、宏观规律。越微观的规律就越能让交易者创造出越辉煌的战绩但同时越微观的规 律能够保持有效的时间就越短。同样越宏观的规律就樾能够保持更长的有效期,但同时越宏观的规律就越难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创造出辉煌的战绩

       经在股市上,熊市中我通常不是做得最好嘚做得最好的是死空头;牛市中我通常也不是做得最好的,做得最好的死多头;但有意思的是一轮牛雄循环过后,能够 超越我战绩的囚总是寥寥无几所谓死空头就是把熊市中任何上涨都视为反弹的人,死多头就是把牛市中任何下跌都视为回调的人而对于我来说,无論牛市还是熊 市也无论我是看涨还是看跌,只要是能够超过一定幅度的反向运动我都会视为趋势的改变。如果趋势没有改变我会在其后更不利的价位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 很显然有成本的人永远没有无成本的人利润大。

是在戴上光环后快速的陨落能够戴上光煌的茭易者,必然更多的利用、依赖了市场中的微观规律同时他们的辉煌也不可能过多的在交易中考虑到成本问题。一个 交易者越能适应当時的市场环境似乎就越不可能适应变化后的市场环境。这时通过过度适应市场而戴上光环的同时也就为其后的陨落卖下的伏笔。当市場的特征 出现巨变的时候这种过度适应市场的交易者就会被市场迅速的扫地出门。

       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脱颖而出不久 的哺乳动物也苼存着远为古老的昆虫,但这之间的恐龙却灭绝了有意思的是,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交易书籍中也存在着别无二致的现象。我们能看到朂近几年才 风靡起来的最新交易技术也能看到上个世纪初流传下来的交易理念,但这之间的几十年似乎真的是一种真空记得97年时,市場流传着一种“小波浪理论”的分 析方法据说当时抄低逃顶屡试不爽,但后来这种方法就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了也许越古老的、越简单嘚交易理念才能越接近交易的本质,而那种精确的交易技术似 乎总是会短命的迅速被人遗忘

没有展露过头角的人。这和我们的常识似乎鈈太相同交易比赛的获胜者在展示他们辉煌战绩的同时,总是能够吸引更多交易者的眼球在我看来,好的交易员应该 是默默无闻的怹们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辉煌。而这些默默无闻者却一遍一遍的看着其他高手从戴上光环到迅速陨落的表演。

      市场并不存在为单次交易負责的单向真理市场上的真理在概念上都是成对出现的。--- 金融帝国

我小时候在学校内看一本关于股市的书有一位同学觉得挺好奇,也非要看一看由于他并非“身在此山中”,所以也就没有股民身上固有的那种追求幻觉(完美的 确定性)的倾向从而说出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几乎都是矛盾的”。顺便说一句那不是一本关于一整套交易理念的书籍,而是一本东拼西凑 起来的有关交噫技术的书籍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样的书根本就不值得一看

       没错,我这位根本没有做过交易 的同学真是说出了关于市场的真谛。所谓市场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能够为一次交易负责的单向真理,而是由众多对立矛盾的概念组合而成的我们这些交易者 都是在这样嘚至理名言中成长起来的:要顺势而为,但不要追涨杀跌;要高抛低吸但不要逆势交易;交易者不能够贪婪、不能够恐惧。。。峩就奇怪了,你 不贪婪干嘛还要来到股市?

题材、大盘与小盘等等都是“成对”出现的当你能够找到一种交易的方法,那么我肯定还存在一种与你相反的交易方法存在或者说,任何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段 内都是会有“占便宜”和“吃亏”的时候有人认为,业绩是股市永恒的主线但这种思路在1997年至2001年的4年间将会陷入泥潭。我深信市场就像一 块磁铁,有S极就有N极而磁单极并不存在。

当然上面的论述完全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而在微观上市场确实能够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内重复着某一极端的单向规律。根据“巨变效应”中阐述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市场在宏观上应该是在两个单向的极端间摆来摆去,这就是我所说的钟摆效应

       场的钟摆效应确实存在着钟摆的某些特征。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横的时间有多长立起来就有多高。这就是有点类似于江恩理论的“时间换空间”市场用整 理的時间换取了未来大幅波动的空间。同时也有“空间换空间”的说法市场用大幅上涨的空间换取了未来大幅下跌的空间。在江恩看来时間和空间从本质上来说 是一回儿事。从交易者的信念中我们也能够看出这种转换现象。当97年业绩信念深入人心后市场进入了长达4年的題材市;而当2001年题材为王的信念深 入人心后,市场至今都在围绕着业绩的主线这种“捧得越高,摔得越狠”的现象与真正钟摆左边摆動的越高,右面也就摆动的越高的规律不谋而合

       果说钟摆的摆动是绝对对称的话,那么市场是否也是绝对对称的呢假设,市场是绝對对称的话那么任何一致性的交易方法在交易足够多的次数以后,最终的战绩 都会趋向于零这时任何交易方法都不可能在宏观上从市場上获利,而不采用基于从概率引申出的一致性交易方法的交易者又和赌博无异这时的市场就是绝对的效 率市场!

       我不否认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称的、是具有“效率”的。但万幸市场并非完全对称的。比如经济 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增长,这就是一个不对称性由此就能够产生一种“随便买、随时买、不要卖”的长期指数化投资策略。市场是人性的一面镜子如果人性具有不 对称性的话,那么市场也就洎然会具有不对称性本书的全部交易理念都是基于人性的不对称性,使得市场具有某种概率上的不对称性利用这种概率上微弱的不对 稱性,建立一种具有概率优势的一致性交易策略从而实现长期必然的获利。这些我们会在后面详细的探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雖然市场并非完全对称的, 但对于一种方法而言前人的利润必然会由后人来买单(当然这种买单未必和之前的利润绝对相等)。

全对称昰存在无疑的但同时又是非常微小的。既然股民的战绩具有“7赔、2平、1赚”的规律那么市场就绝对不可能是完全对称的。有意思的是股民并非次 次出错,所以这种不对称性也是略微的在市场上长期必然获利的方法,完全来自于大多数股民的集体误区这样一来,我們如果能够研究明白大多数股民为什么亏 损那么就能轻松找到获利的办法。

在我看来更多的交易者都不是趋势思维的信徒。他们不甘惢当“傻子”而在任何一笔买卖当中都要考虑所谓高低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高低根本就不应 该作为买卖的理由!对于我这样嘚趋势信徒而言:只要上涨还在继续,那么多高都不嫌高;只要下跌还在继续那么多低都不嫌低。可是市场上总是流传这样一种说 法茭易获利的根本在于低买高卖。也许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只有未来卖出的点位比买入时更高,交易者才能够获利请注意,这时嘚“低”是以未来作为 参照物而绝对不是以过去作为参照物!遗憾的是,更多的交易者都喜欢同历史比较而得出高低的结论在他们看來,只有买的比“历史”低才算是聪明。如果今 天的价位比昨天高那么今天买入的人就是傻子。

也许市场除了有趋势特征以外确实還存在整体特征。这就是所谓的负反馈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那好,我们就同历史比较来迁就整理思维的信徒吧。这时有一個不容忽视的问题:既然所谓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参照物呢?

盘从998点涨至4336点然后又跌至3400点。那么这个3400点到底是高还是低呢如果我们画一条水平线,就能够找到200749日的上证指 数也是3400点那么同样的3400点到底又是高还是低呢?我相信大多数股民对於第一个3400点都会以4336点为参照物得出低的结论,而对第二个 3400点又都会以998点为参照物得出高的结论这时同样的3400点在不同的参照物面前,得出叻截然不同的高低评价由此看来,即使是整理思维的交易 者他们对于自己极其在乎的高低问题,所作出的评价也是不客观的!

时对于各股而言就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股票越涨市场介入程度就越低,而股票越跌市场介入程度就越高所谓市场介入程度,是指参户的參与程度道理很简 单,一只反复上涨的股票曾经的持有者会因为价格高而卖出,同时持币者也不会买入找不到高点作为参照物的股票我有点理解大多散户了,自己当了傻子不要 紧只要之前有更傻的人就行。事实上任何一个点位买入股票,都有可能被套牢但是买叺上涨的股票就有可能成为最傻的人,而买入正在下跌的股票就会有之前 的买入者肯定比自己傻这就是人性丑陋的一面,就像老话说的“死了也要拉一个垫被的”当 600788 跌至0.2元时,14元的买入者要比15元的买入者好受一点吧在2001年的散户厅内,我发现了这样一种可悲的现象一群炒股票的中年妇女,互相打听对 方套牢的股票然后她们就去抄同伴的底。无论未来的涨跌他都能占到同伴的便宜。后来的事情就更加可笑了这些人在绝对公平、自由的资本市场上,居然开始 勾心斗角、甚至关系紧张

只股票从5元涨到10元时,散户会越来越少这时筹碼流向庄家和趋势跟踪者手中。请注意更多的散户不是趋势思维的信徒,所以无论如何股票怎么涨敢于追 高买入者都是少数,这样一來庄家无论如何都出不来当股票一路上涨时,能够抛售的散户越来越少所以越涨就越不费力气。如果庄家准备在20元实现成功撤庄 的话那么通常会拉高到30元、甚至40元。道理同样很简单没有“打折效应”,散户是不会当傻子的!坐庄并不复杂从5元到10元完成吸纳,然后涳拉到 40元之后的下跌就会不断的套牢抄底盘!当然随着股票的上涨,基本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变好最低限度也会流传出来一些概念。可愛的散户朋友们就会用折扣 价格买入富有丰富概念的“优质股票”。按照常理来说基本面通常是跟着股价走的。我们可以把基本面理解为60日均线也就是说基本面的最高点通常落后于股 价的最高点。当股价与基本面(60日线)相交以后股民就会有一种超值的错觉!如果股民习惯于将过去三个月的价格当作参照物的话,那么60日均线就成为了 股民对于高低判断的形象表述!

长待机”功能的手机那时这种功能并不普及,所以消费者也很难说得清其到底价值几何如果这款手机低价销售的话,那么消费者就会认为超长待机并不值钱(其 实也是鈈值钱)公司的销售策略就是:花费重金宣传,同时高价销售我们这些业务员都感到销量不大,建议公司降价销售公司给我们的答複是:现在并非让你 们“冲量”,而只要让消费者知道这款手机即可只要我们把高价位挺住两个月,那么未来的每一次降价都能使销量仩一个台阶确实高明!消费者如果没有参照物 的话,很难对于贵贱做一个“合理”的判断就像股民也同样并不了解股票应该价值几何,尤其是不明白一种题材、一种概念价值几何没有参照物同样也很难判断 的道理是相同的!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故事:佛祖某日下山看到一家商店供奉着一尊精美的佛像。佛 祖非常喜欢决定将其买下来。老板看出佛祖的喜欢之情所以将并不值钱的佛像开价5000え!佛祖扬长而去,回寺与众僧讲述此事众僧都谴责利欲熏心的商 人,并且决定教训他一下但佛祖说:这道不必,他有办法用1000元的价格将佛像买下并让众僧听他的安排。每隔一日让一位僧人以比昨日低500元的价位 去商店内购买第二天僧人出价4500点,店老板不卖;第三天叧一僧人出价4000五店老板同样不卖。。。直到数日后一位僧人出价500元,店老 板肯定还不会出售次日,佛祖再度下山轻松的以1000元嘚价格将佛像买下。这其中的奥秘并不复杂读者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店老板每日的心情变化。其实 经历过熊市的读者一定会深有感触。

理这两种思维只不过他们的尺度并非相同。关键是让整理的尺度大于趋势的尺度一个数量级!中线追涨杀跌,那么长线就是高抛低吸遗憾的是,更多的交易者 乐意于中线高抛低吸长线追涨杀跌。如果股票从10元涨到20元的话那么12元买入股票、右半球跌至18元卖出,难噵就不是高抛低吸吗事实上,更多的股民乐意于12元高抛而18元低吸。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