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和德国和苏联单挑单挑,谁赢

有不少人认为德国和苏联单挑若鈈两线作战而是和苏联一对一较量,将会战胜苏联事实是这样吗?苏联真的打不过德国和苏联单挑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二戰时期苏德两国的力量对比吧

人口上,德国和苏联单挑人口不足8000万(包括外籍德裔人口)苏联约为两亿,适龄青壮年德军为700万苏联为2000万,仅人口方面的优势苏联是德国和苏联单挑的近3倍

工业上,其中煤炭和钢铁的开采量德国和苏联单挑是苏联的五到六倍机床和兵工厂數量为苏联的三倍,仅从这个比例看似乎德国和苏联单挑完爆苏联但是,这些数据有些问题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德国和苏联单挑占领欧洲国家以后才有的数据。假如去掉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南斯拉夫这些国家仅凭1939年苏德的工业实力对比,德国和苏联单挑並不占绝对优势有些方面甚至不如苏联。仅从苏联自己公布的数据来看二战全面爆发前的苏联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强国,即便它嘚工业精密度远远落后于欧美列强但与德国和苏联单挑并无绝对差距。

资源上无论是粮食、石油还是稀有金属,这些重要的战略资源蘇联都完爆德国和苏联单挑即便加上后来德国和苏联单挑人掠夺欧洲各国的资源,还是远不如苏联人的资源优势大

综上,假如德国和蘇联单挑和苏联在1939年一对一单挑仅从军事和工业规模上看,苏联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德国和苏联单挑人的优势主要有两个:第一,军队素质高富有经验;第二,工业精密度高化工领域世界第一。除此以外德国和苏联单挑人面对苏联人并没有任何优势,即便是德国和苏聯单挑人引以为傲的“闪电战”在面对苏联人的“大纵深”时也并不占优

在军民士气上,纳粹虽然有一套蛊惑人心的理论但社会主义蘇联的军民同样士气高昂,义无反顾从军事工业上,虽然德国和苏联单挑人工业精密度高但面对苏联人的数量庞大,便于生产维护┅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业特长,这一点微弱的优势并不足以战胜苏联

所以,除了军队素质之外纳粹德国和苏联单挑实在没有拿得出的东覀抵消苏联庞大的人力和物力。

有人会拿出英美等国援助苏联的物质和设备来辩解认为没有美国和英国的支援苏联必败,且这种“唯物質论”的观念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即便是在当时,苏联人并不是唯一一个接受英美援助的国家!

在二战前英美各国与纳粹都有贸易关系,纳粹德国和苏联单挑直到1944年还从西班牙获得不少重要战略物资而这些战略物资恰恰是美国人援助西班牙的,而西班牙通过其他渠道再賣给德国和苏联单挑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人在发战争财,明面上援助苏联其实暗中也卖给德国和苏联单挑武器和资源,只不过后者美国沒有自己出面罢了

除了西班牙,瑞士、瑞典、土耳其、葡萄牙等国也都通过其它渠道向德国和苏联单挑输送战略物资这些渠道美国人吔大多是掌握的,但并无制止

其实整个二战期间,发了大财的就是美国他一面向苏联援助设备和武器,使苏德战争更加持久另一方媔他以不出面的方式使德国和苏联单挑获得了不少战略物资。

同样的例子日本人若没有1941年之前与美国交易获得大量石油的战略物资,就沒有能力发动全面侵华和太平洋战争

除此以外,很多人说德国和苏联单挑人单挑全世界但这种说法明显不合理。

就从入侵苏联的战争看德国和苏联单挑当时用于进攻的军队总数550万,这个数字中纳粹德国和苏联单挑一线部队其实只有400万左右,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羅马尼亚等国则派出了150万左右的一线部队和后勤部队参战而在远东,日本人还牵制了苏军至少一百万军队

请问:这难道不是苏联单挑軸心国吗?所以说,若英美不参与仅苏德正面单挑的话,德国和苏联单挑仍不是苏联的对手!

德国和苏联单挑战胜苏联的唯一机会是用偷袭式的闪电战在前几个月彻底打垮苏联人但实际上,即便除掉天气因素仅凭苏联广袤的国土,德国和苏联单挑人也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嘟是秘密,你每个赞我都当成了爱和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二战时德国和苏联单挑军队横掃了半个欧洲大陆,除了苏联就剩个岛国不列颠在苦苦支撑,孤军奋战后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从此陷入对苏作战泥潭这才使英国人压力大减,连一向仇视共产主义的丘吉尔也对苏联致以极高的问候和评价这里倒想说假如希特勒不进攻苏联,全心全意对付英國英国最终会怎样?

首先看国力就人口而言,德国和苏联单挑差不多比英国多了2000万当然要算上英国殖民地的人口,自然比德国和苏聯单挑多出许多但打仗不光看人数,还要看兵员素质到时算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英国军队的战斗力也要逊于德军印度军队战斗力基本不能算在内。

在一战之后德国和苏联单挑痛定思痛,咬牙发展巧妙地利用一战战胜国间的矛盾钻空子,结果在二战爆发前德国囷苏联单挑的工业能力已不逊于英国甚至有赶超之势,至于军火生产方面更是把英法两国远远甩在后面虽然英国海军强于德国和苏联单挑,但面对遍地纳粹旗的欧洲大陆海军也只能困守英伦三岛,陆军打不出去空军也是防御为主。如果德国和苏联单挑真不进攻苏联那么海陆空三军联手封锁英伦三岛,再加上占领区的经济资源支持英国人的日子会很难过。这点在二战时已经发生了英国绅士们为了苼存在自家的后花园养猪养鸡,种蔬菜就是因为封锁造成物资匮乏,只好自己想办法纵然美国常常援助,但摄于德军的封锁援助根夲不能完全解决国内的困境,直到苏联开打才改善了本土的处境。

当然就算德国和苏联单挑不进攻苏联美国和苏联也不会坐视德国和蘇联单挑逐步吃掉英国,从而成为新一代欧洲霸主大国之所以大,主要就是它从不无视任何一个有能力崛起的国家哪怕这国家不想与洎己为敌。居安思危美国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援助英国,而苏联出于信仰的对立虽然不会援助英国,但对于德国和苏联单挑的占领区苏联必定会施展手段搅乱德国和苏联单挑人的苦心经营,而美国人也不会放过一切可以削弱德国和苏联单挑的机会占领区的百姓自然鈈愿受德国和苏联单挑奴役,隔三差五在美苏支持下搞个暴动也不是不可能

而德国和苏联单挑与美国相比,无论哪方面都比不上美国嘚拿手好戏就是经济制裁,在美元的支持下德国和苏联单挑的经济只怕难以支撑到占领英国。所以通过一系列非常规作战手段美苏很囿可能逼迫德国和苏联单挑放弃或者减少对英压力。但你要以为英国可以绝地反击就错了以岛国之力想反攻大陆简直难于登天。诺曼底登陆若没有美国的参加英国敢这样干吗?顶多最后德国和苏联单挑和英国天天隔海相望谁也奈何不了谁。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远去泹其中仍然有许多问题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当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几个大国小编一直很喜欢战斗民族苏联,它给我的印象昰皮糙肉厚又有实力你敢惹我一下我就灭了你。但当苏联遭遇当时号称世界最强国的纳粹德国和苏联单挑战斗民族却一度被打的抬不起头来。很多人认为严冬并不是德国和苏联单挑战败的主要原因多线作战才是拖垮这个战争机器的关键因素。因此如果两个大国一对┅单挑,究竟谁赢谁输呢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对比一下开战前双方的兵力对比:

德国和苏联单挑军队规模达到550万人拥有各种坦克战车4300辆,火炮4.2万门作战飞机4980架,作战舰艇190艘苏联军队规模为537.2万人,拥有新型装甲战车1750辆火炮3.75万门,新型作战飞机1450架相比之下,蘇联的军队人数与德国和苏联单挑相差不大但是装备上却被压制了一个等级。

接下来看一下双方的工业对比:

德国和苏联单挑的制造业┅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在机床储备上,德国和苏联单挑拥有超过130万台机床而刚刚完成工业化的苏联这一数字则为40万。在高端制造業上德国和苏联单挑全面压制苏联。玩过游戏《红色警戒》的朋友可能能体会到游戏中苏俄的武器多威力强大,抗揍但是精度差,洏盟军的武器虽然皮脆威力较小但是科技含量高,这便是这一问题的一个写照

从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决定因素汽油上来看,德国和苏联單挑主流的汽油主要是合成汽油以及87号(辛烷值)而苏联人利用自主研发技术从原油中提取的汽油只有70号。不但如此苏联的产率只勉勉强强达到5%。这就好比是老司机用德产汽油可以轻松漂移无压力用苏产汽油就只能翻车。因此这一方面苏联可谓是被爆的体无完肤。

茬对比完双方战争实力的硬性指标后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果在正常的战争状态下苏联是很难取得对德全面战争的胜利的。有朋友可能要说了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在开战一瞬间便解决掉对方主力军队的能力而德国和苏联单挑采用的闪电战,是戰术理念上的领先其成功的根本因素是“出其不意”。二战前期德国和苏联单挑能够频频得手的原因是那些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小一旦战败,连翻身的空间都没有

而苏联不同,其庞大的国土面积给苏联带来了战略纵深换句话说,就算没有严冬阻拦莫斯科被德军攻占也不至于像法国那样成立流亡zf打游击,苏联政府可以效仿当时的中国“且战且退”,以空间换取时间全民皆兵抗击入侵者。况且西伯利亚也有相当规模的军队驻扎警惕日本的入侵。

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编者看来并不靠谱。虽然苏德关系有互不侵法条约维持但苏联高层依旧认为如果战争爆发,最大的威胁依旧来自德国和苏联单挑苏联的优势兵力也集中分布在西部防线上。然而1941年6月德国和苏联单挑突然入侵时,苏联甚至没有来得及做出反抗大批的装备就被摧毁。编者甚至认为苏德战争后期的库尔斯克战役以及斯大林格勒保卫戰,苏联已经掏出了他们的家底了如果失去这两场关键性的决战胜利,苏联的战争储备基本上就拼光了接下来便很难组织起大规模的反击。对于生产能力堪称恐怖、作战素养极高的德军来说小规模的游击战恐怕难以改变战争的结果。

实际上苏联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除了老天爷的帮助背后真正的“爸爸”是美国。别看战后两国冷战闹得不可开交实际上冷战前还亲得像是兄弟。20世纪30年代蘇联在实现大工业化时美国提供的技术可谓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33年美国爆发的罕见的经济危机让资本家不得意将先进的技术卖给蘇联以换取资金。斯大林也亲口承认过苏联有超过60%的主要企业都有美国的影子,比如著名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就是在美国专家的指导下,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苏联的二战前的几种主要坦克,比如T26和BT7快速坦克发动机甚至完全是美国的技术。

后来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沃兹涅夫斯基表示,盟军的援助只占苏联生产总量的4%美国那边也没吱声,但很明显来自美国的援助远不止此,这样说只是碍于两大超級大国的面子实际上,盟军对苏联的援助是巨大的1941年至1945年,盟军共援助苏联各种飞机18303架、1.3万多辆、400多艘举个例子,1941年开战后美英姠苏联海军援助了200艘鱼雷艇,而苏联自己的北方舰队1941年只有2艘鱼雷艇。

说句题外话别看英国自己打仗怂的不行,但英国给苏联提供物資上却从不马虎日不落帝国当了百年的世界老大,家底真不是盖的

可以说,表面上看是德国和苏联单挑和苏联在单挑实际上德国和蘇联单挑以一国之力,对当时除自己之外的只是前三强国开战最后也仅仅是惜败而归。假如这个问题需要一个答案如果苏联与德国和蘇联单挑单挑,除掉来自盟军的援助在军队战斗素质、装备水平、生产能力和工业水平全方位被压制的情况下,就算有天气帮忙恐怕吔不能抵抗得住德国和苏联单挑如狼似虎般的入侵。

然而战争让战斗民族见识到了先进技术的可怕,通过对技术的汲取他们瞬间坐上叻超级大国的宝座。德国和苏联单挑在战败之后也低调地默默发展,如今的德国和苏联单挑依旧是世界顶级强国之一任何事情都有两媔,战争在带给人们伤痛的同时也带来了思考在思考之中总结教训,避开错误这便是它的价值所在。也许这些能给我们带来启示能讓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苏联和德国单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