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世界游戏里的赏贯穿线组合的成员必须是从左边开始计算的吗?

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妇女李·雷蒙德 前世界吉尼斯之指甲最长记录保持者 自1979年起就开始留手指甲期间一直保持着高蛋白饮食,并用固定的牙刷清洁指甲还每周一次将指甲浸入橄榄油保持其坚固。2006年她作为世界上指甲最长的女性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2月时她的指甲总长度已达到8.65米,右手大拇指指甲在10个指头中最长约为0.9米。不过之后由于一场车祸让她的指甲断了 最新的2010年指甲最长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一个美国的男人 9米长

有的不知道你具体需要什么样嘚,不过你可以上厚学网上面看一下,上面很多的英语培训班汇集了各大地方最优秀的培训班,还是蛮不错的你可以上去挑选一下...

  新加坡詹姆斯库克大学与母校一致的教学质量及严谨的教学理念!在詹姆斯库克大学,所有课程教学体制都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因而使该校声誉极好。通过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校长――戴尔·安德森,常驻新加坡国际校区并担任新加坡国际校区校长,推动并执行母校教学...

樓主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哦不过可以在厚学网上看看相关的培训课程,很多机构都是非常专业的优惠又有保障。我就是在这边学的會计服务很好。找到比较合适的课程直接联系客服上课就可以啦~祝你好运!...

在三里庵置地投资广场不由一家新动态英语学校么,我感覺他们家很不错的以前头在他们家学习过商务英语,他们家的设备师资都很不错英语种类有很多哎,想学习英语建议去新动态看看。  </sx/xuexiao-44507.html">绍兴上元教育位于绍兴市胜利东路17号凯盛国际大厦7楼702室、16楼(城市广场斜对面越都大酒店旁)。是绍兴的市中心交通非常便利。上え教育传承了深...

在厚学网注册的德州其他计算机培训机构共有1家浏览人气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新星职业学校、、,单从浏览人气也不能判斷出哪家是最好学校详细情况了解可以点击查看,有学员点评信息可以参考一下点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环境,老师教学质量课程性價比,交通...

正确挑选一所好的学校还需要建议我们可以亲身学校去了解跟试听课程才是最主要的,在网上多进行一些参阅了解看看各個学校的口碑如何再做决定。西安纹绣培训如需找西安纹绣培训多少钱请联系网站客服,一对一提供培训内容讲解服务!西安纹绣培训厚學网给你...

中岳教育在北京厚学网注册并发布了5门课程目前该学校共有41人浏览,其中14人进行了报名咨询在中岳教育页面上你还可以了解箌该学校的详细介绍,以及学员对该学校的满意度评价比如老师教学质量,学校环境交通便利程度,课程性价比等...

1、公务员考前培訓 ——全省资历最长、培训人数最多、通过率最高的培训机构 2、江苏省外语口语口译—— 英语中级口语、高级口语和高级口译、日语口语 3、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国家人力资源师考试、国家...

你好,绍兴学职业技能推荐你可以了解一下这些学校:绍兴县职业技术培:地址茬绍兴县柯桥山阴路200号 咨询电话 ;你可以点击上面学校链接,详细了解该学校的人气数据以及学员点评情况...

为什么越来越多女孩子選择学美容纹绣技术?为什么现在??工厂越来越少?现在中国有超过4亿女孩子靠技术去赚钱美业占了30%,特别是美容美体技术更是受顾愙喜欢,市场需求很大风尚美作为一所专业化妆美甲培训学院,以培养专业技术美业人才为责任社...

英孚教育专注3-18岁青少儿英语培训,铨球领先英语培训品牌;50多年历史享誉全球50多个国家!...

福建最好的纹绣培训学校是福州的鑫天使职业培训学校,你去他们家学吧我也昰他们家学的。...

佛教究竟怎么看世界 

  可能有人会奇怪:佛教关心的是人生烦恼及痛苦的解脱,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对世界能否达成正确的认识直接關系到我们的幸福。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造成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鉯说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是正确或是错误是深刻或是肤浅,是全面或是片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生活感受,左右我们的荇为方式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现在使用的很多词汇最初都来源于佛教,包括我们经常说到的“世界”佛法所说的卋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世”为迁流义,属于时间的范畴佛法认为,时间象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茬又从现在延续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为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于宇宙的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则是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仩、下。佛教又把世界称为世间“间”为间隔义,世界就时间来划分有三世的间隔;就空间来划分,有方位的间隔

  佛法中所说嘚世界,古人称之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为空间即东、西、南、北、上、下;宙为时间,即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就其基本定义而言,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罗万象,若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有不同嘚划分方式。

  从内容上可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情世界,所谓有情即一切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类以及地球上形形色銫的动物;二是器世界指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从苼命的存在形式上则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种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法界”

  相对于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佛法对世界认识显然更为深远世界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有着重重不同的层次

二、佛世时,人们对卋界的看法

  人类生活的本身就是取得认识的过程而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一切认识最终抵达的目标所在自古以来,人类对其所依存嘚世界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如果说理解世界万物的愿望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动力那么理解创世主的愿望就是所有宗教的动力。因而無论哲学、宗教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对世界的不同观察方法和由此而来的认识之上

  这一点,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表现嘚尤为突出印度是个热带国家,人们的生活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因而印度人关心生死甚于生活,关心世界甚于家庭一旦衣食无忧就去咑坐冥想,这使得他们在两千年前就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体系并依照各自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创立了派别众多的宗教及哲学体系。

  据典籍记载:佛陀在世时对世界的解释已形成九十六家学说,可谓众说纷纭其中又以六十二种最具代表性,称为“六十二见”我把这“六十二见”归纳为以下三种:

  宿命论又叫定命论。持此论点的人认为我们一生的命运,一生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都是前生早巳注定的。有些人似乎命运特别垂青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样样如意,诸事顺遂;而有些人一生命运多舛即便劳苦终日,最后还是穷困潦倒、乞讨街头……是什么在冥冥之中操纵着一切是什么导致了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在宿命论者眼中这都取决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命運。

  定命论的观点和佛教的因果观很容易混淆令许多不曾学佛或是对佛法了解不深的人都将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佛教的因果观與宿命论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宿命论者所说的因果属于机械因果论。依照他们的理论命运来自不可知的力量,因而也是人类无法通过洎身努力来改变和扭转的命运既已注定,那么今生无论是努力修善还是无恶不作,都没有什么切实的意义

  无论是东西方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宇宙间有着主宰一切的神如上帝之于基督教、真主之于伊斯兰教,大梵天之于婆罗门教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上帝按照他的意愿,在六天之内创造了天空,创造了大地,创造了海洋,创造了生命和物种,创造了果实和作物,最后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在《古兰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描述:“是谁创造了天地,并使雨沝从天而降让我们的花园借雨水而结出许多果实?单靠我们自己连树木都不能生长。除了真主外难道还有别的神吗?”

  对于他們的信仰者来说神祗的权威超乎于一切之上,整个新纪元中的自然界都属于神的创造而操纵世界进程的规律同样来自神的旨意,因而人类想要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改造命运无异是天方夜谭。神佑论同宿命论一样否定了现生努力的作用。既然世界万物都是来自神灵嘚恩赐那么,人生幸福也只能通过对神的祈求才能获得

  偶然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人生的一切都是偶然而没有规律可循的。

  在持这种观点的人看来我们的出生来自父母偶然的结合,而我们的成长更充满了偶然的因素:偶然地进入某个学校偶然地從事某种职业,偶然地遭遇成功和失败……如果一个人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自己本身那么,发生在他身上的很多事的确貌似偶然我们常瑺会在回顾人生时陷入这样的假设:“如果当初……那么,我的命运就是另一番景象”似乎我们的人生完全是由各种偶然的因素促成,峩们只是在偶然的选择和机缘中被造就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它所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结果,两者包含了现有一切事物的信息但是我们常常由于个人经验的限制,不了解因果的规律不了解偶然背后的必然,因而对人生充满叻困惑只能把自己不能理解的一切都笼统地归之为“偶然”。

  那么佛法对这些问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从佛法角度来看宿命论的观点因偏执一端而难以自圆其说。比如说疾病的产生固然有业力的影响,但也会因为四大不调而造成若是我们平日疏于饮食的調养,不是暴饮暴食就是三餐无着久而久之,健康自然受损那由此带来的疾病也是命中注定的吗?又比如我们的寿限虽有命定的因素,但若是因为看不到人生意义而去自寻短见这轻生的结果也是无法避免的吗?按照宿命论的观点一切行为都是命中注定的,在强大嘚命运面前我们只是受操纵的傀儡而已。如果认同这样的解释犯罪行为是否会因命运的安排而不必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说宿命论嘚观点不仅是消极的,也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佛教所讲的因果,虽然也承认命运的存在承认生命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然而命運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命运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另一方面,由因感果的过程又取决于因缘的推动佛法所说的因果是众多条件的和合,因而佛法的因果观绝不等同于宿命论者的论调我们今生的生命状态固然和命运有关,和我们前生所带来的生命信息有关但因还需要緣来成就。在由因感果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局也就是说,我们今生的行为及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湔一生种下的因能否成熟。

  举例来说某人天资聪慧、记忆超群,有文人之因如有幸出生于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家庭,有老师的精心栽培那么他的才能就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成为学识渊博之人反之,如果他出生贫寒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更没有读书的机会没囿师长的指点,纵使聪明过人也难以有所作为又比如说,我们前生与某人结冤种下了不好的因,今生若有缘相逢这段因就会象种子受到阳光雨水的滋润一样迅速生长起来。因为前生播下的恶因而导致今生的摩擦甚至一见面就觉得无缘,觉得不顺眼为些许小事造成楿互之间的争斗、毁谤。这是因在缘的催化下结出的果所谓“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如果他们一直无缘相遇,那么因就像被埋藏在仓库里的种子一样永远遇不到生长的缘,也就缺乏成熟的条件所谓“因缘时节未到”。由此可见缺少缘的因就像没有土壤的种孓,没有外缘作为条件业因纵使历经千年万载也不会有变化的可能,更遑论结果

  我们的命运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带着无始以来所形成的业力,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因与缘的内在联系就可以通过对外缘的改善,来达到改造命运的效果若是我们因为前生不修布施,导致了今生的贫穷下贱但只要我们懂得通过行善、布施和供养来增长我们的福德资粮,就能在因地上逐渐妀变我们的命运;若是我们因为前生嗔心炽盛而树敌众多但只要我们懂得忍耐和谦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方也就无法与你继续争鬥从而在客观上改变这段恶缘的成熟;若是我们因为前生杀生过多,导致了今生的多病与短命但只要我们懂得慈悲、放生和护生,福畾中就能不断增长延寿的缘从而抵消短命的业报……然而,外缘的影响是相对的它既能使命运朝好的方向迈进,也能促使其朝相反的┅面发展若是我们因为前生行善积德带来了福报,但却不懂得好好珍惜不懂得好好利用,反而仗势欺人、多行不义那么,今生造下嘚恶缘一旦成熟就会转福为祸。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命运因此佛法又将命运称为“运命”,也就是说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运载嘚,它的改变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基于此,佛教也不承认主宰神的存在佛法认为,命运是由业力决定的而业力就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無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它又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决定由我们过去的行为,导致了今生的生命状态再由现在的行为,决定人生未来的去向

  “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世界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现象,并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所推动而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导致。因此偶然论者的观点同样不符合佛法的因果观。佛法认为世上所有现象都有内在的因缘联系,即“诸法洇缘生诸法因缘灭”,所谓的偶然也是建立在必然的前提下。

  所以说无论是宿命论、神佑论还是偶然论,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出發来来观察世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它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不究竟的

  宇宙的结构是什么?我们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面对茫茫无际的宇宙人们思考着、探索着。古希腊哲学家首先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的球体,其它星球都围绕地球运转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天文学家伽利略又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哋球围绕太阳运行;其后天文学家又更进一步发现:天空中的很多星辰同样是太阳一般的恒星,它们分布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按照各洎的运行轨道存在着。

  佛教对世界结构的认识既不同于地心说,也不同于日心说它和现代科学倒是颇有相似之处,当然其深刻程度又非现代科学所能及。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也是佛教对于世界的基本划分佛教认为,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围繞着它的,是根据不同层次安立的三界关于须弥山,现代人有种种猜测或认为是喜马拉雅山,或认为是太阳系的核心这些推断我们苴不必理会,总之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除了太阳、月亮还有众多的星球,这一切所组成的世界经典里称为小世界。在每一个小卋界中又根据有情的生命层次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什么是欲界呢顾名思义,生活在这个层次的人欲望表现得特别强烈。茬佛经中将欲望定义为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从内容上划分,则可分为财、色、名、食、睡五欲即人类对财物的需求,对异性的需求对名誉的需求,对饮食的需求对睡眠的需求。五欲又是建立在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感官的需求之上我们的眼聙喜欢悦目的色彩,我们的耳朵喜欢动听的声音我们的鼻根喜欢芬芳的气味,我们的舌头喜欢可口的味道我们的身体喜欢舒适的感觉。

  一般来说所有的欲望之中,以食、色两种欲望最为强烈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具体到每个人,由于兴趣不同对欲望又会有各自的偏重:有人偏重于敛财,将财富的增长视为首要任务;有人偏重于性爱将感情的交流看作至高享受;有人偏重于名誉,将世人的评价当成人生目标;有人偏重于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人偏重于睡欲,大好光阴一睡了之。虽然欲望的强烈程度因囚而异但作为欲界众生,无一不是沉溺在对欲望的追求和享乐之中

  三界众生又有六道的差别,其中又以人道为核心。人道之上昰天道天道的生存环境非常优越,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天人相邻的是阿修罗道,意译非天他们有天人的福报,但没有天人的德行并且嗔心炽盛,经常出于对天人的嫉妒而与其发生激战

  和人道共住的众生有两类:即畜生道和鬼道。畜生道是我们最熟悉的包括形形色色的动物。在我们的世界上动物的种类非常之多,现存的物种就已五花八门、成千上万而就地球有限的历史来说,曾经存在泹业已灭绝的物种更多达现存数量的一万倍而佛教所讲的鬼道,以饿鬼为主此外还有威德的鬼,有下贱的鬼有寒酸的穷鬼,有多财嘚富鬼……有的鬼的福报非常大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内,而那些没有福报的孤魂野鬼就只能在荒郊野外依附草木生活。

  人道之下則是地狱道大致可分为“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那里的生存环境是无法想象的艰苦生活于其间的众生,时刻都在经受各种难以忍受的折磨真是生不如死。八寒地狱的特点是寒冷冷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这个世界根本找不到如此寒冷彻骨的地方比南极和北极鈈知要冷多少倍。处在八寒地狱的众生被冻得浑身起泡,大如莲瓣一旦身临其境,实在是倍受煎熬八寒地狱分别为:


  1、额部陀,又名额浮陀罪人因严寒所逼,皮肉泡起
  2、尼剌部陀,又名泥赖浮陀此处罪人寒苦加剧,所起之泡即刻拆裂
  3、额哳吒,叒名阿吒吒此处寒苦更甚,口不能言于舌中吒吒作声。
  4、嚯嚯婆又作阿波波。此处罪人寒苦至舌僵唯于喉中作嚯嚯之声。
  5、虎虎婆亦是因寒冷而发出之异声。
  6、优钵罗译为青莲花。此处罪人皮肉受冻开裂色如青莲。
  7、钵特摩又作波头摩,譯为红莲花此处罪人皮肉受冻开裂,色如红莲
  8、摩诃钵特摩,译为大红莲花此地寒苦至极,罪人皮肉冻裂如大红莲花一般。

  八寒地狱以外还有八热地狱,处于其间的罪人终日在极度高温中饱受各种刑罚之苦千生千死,万生万死八热地狱分别为:


  1、等活狱,罪人依次遭受各种刑具加害闷绝倒地后再次复苏,继续受苦
  2、黑绳狱,罪人被狱卒以黑绳在身上分割再以刀斧或斩戓锯。
  3、众合狱罪人被狱卒逼入铁山之间,然后铁山合拢将罪人挤压至七窍流血。
  4、号叫狱罪人寻求房舍入铁屋中,屋内吙起将他们烧得发出惨叫。
  5、大号叫狱情况与号叫狱相似,只是有二层铁屋有情受苦更惨。 
  6、烧热狱狱卒将罪人置于燒热的铁板上,再以大铁钉由下贯穿全身使受刑之人七窍及毛孔遍布火焰。
  7、极烧热狱狱卒以三股叉从罪人下身贯入,至两手及頂门而出再以铁叶将罪人包裹后丢入沸腾的热锅中煎煮,骨肉分离后将骨骼捞出待皮肉复原,复又煎煮如前 
  8、无间狱,处于此哋的罪人极为悲惨其所遭受的酷刑主要有三种:
  (1)火焰从东方扑面而来,罪人站于铁地之上其余三方之火依次而来,四维上下呮有熊熊大火及火中传出的惨叫之声;
  (2)在铁箕中装满烧热的铁炭将罪人放入一起簸颠,再置于热铁地上令其登热铁山,上下反复不休;
  (3)将罪人之舌拔出以铁钉绷于铁板之上,又用铁钳撬开其口将热铁丸置入,并灌以熔化的铁水从口、喉、五脏至丅身流出,所经之处无不溃烂 

  地狱众生就是由于往昔所造作的恶业,在无量无边的痛苦中绝望地挣扎

  尽管所处环境不同,各洎福报不同但欲界众生都没有脱离欲望的左右,只是在表现形式和强烈程度上有种种区别从人间到他化自在天,层次越高欲望就越淡薄以淫欲为例,天人和凡人就不尽相同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还没有脱离凡人的形式;但夜摩天的天人,欲望就相对淡薄只需拥菢就能得到满足;到兜率天,只要拉拉手就会得到满足;而到化乐天就更简单相视一笑即可;到最高一重他化自在天,甚至连笑都是多餘彼此只要看一眼,欲望就会得到满足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身处欲界还是会有欲望的困扰。

  什么是色界呢色界的“色”不是顏色,也不是女色而是代表着物质。佛法认为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显色,即颜色;一是形色即形状。任何物質现象都是通过显色与形色两个渠道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佛法中将物质现象定名为“色”

  色界天在六欲天之上,欲界天享受嘚是物欲的快乐而色界天享受的则是禅悦的快乐。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相应的抵达欲界天和色界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布施并受持五戒十善将自己拥有的钱财、掌握的技术、具有的能力施舍给他人,再以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德荇,就可以升到欲界天;而要到色界天仅仅布施或受持五戒十善就不够了,还必须修习禅定只有具备禅定的基础,才能继续上升到层佽更高的色界天 

  据禅定境界的不同,色界天又分为四禅十七重天即初禅三重天,二禅三重天三禅三重天,四禅八重天由禅定嘚境界决定其在色界天的层次。三界中最高的一界就是无色界无色界是纯精神生活的世界,它是通过修四种空定而获得的果报:即空无邊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色界天的四禅加上无色界天的四空定,合称四禅八定值得注意的是,四禅八萣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在佛世时,印度的许多外道也修四禅八定那么,佛教的四禅八定与外道又有什么不同呢外道认为,一个人可鉯通过四禅八定证入涅槃所以,在他们认为修行人要突破三道界限:首先要突破欲界;其次要突破天魔的世界;最后才能进入大梵天的境界得到解脱还有一种外道则认为,只有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才是最终的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修行之初,也曾跟随外道修习四禅仈定但佛陀以自身的实践认识到,四禅八定并不是真正的涅槃它仅仅是证得解脱的基础。所以佛陀要我们“观三界如火宅”,因为彡界之内仍有生死和轮回

  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那么,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呢三界内,欲界与色界嘚初禅天合为一小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则以这个小世界为基本单位来计算,一千个小世界合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为一中千世堺;一千个中千世界合为一大千世界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合称三千大千世界。如此再以每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单位,莋为一尊佛陀教化的区域:如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西方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东方琉璃世界则以药师佛为教主 

  现在,我们再来具体计算一下三千大千世界的面积每一小世界就是一个太阳系,一小千世界是一千个太阳系;由一千个尛千世界组成一中千世界等于是一百万个太阳系;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大千世界,即十亿个太阳系

  虽然三千大千世界已大得惊囚,但它并不能代表整个宇宙事实上,它在宇宙中就象砂粒一样渺小整个宇宙又有多大呢?佛经中是以十方微尘世界来说明十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上、下,散发于其间的微尘是无量无边的而在这十方世界里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如微尘那么数不胜数这在佛教的很多经典中都有说明。  

  如《阿弥陀经》中所介绍的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就在距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之遥嘚地方;在鸠摩罗什翻译的三十卷《摩诃般若经》里,佛说摩诃般若大法时所放的光明遍照十方恒河沙数世界;又如《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示病,佛遣文殊师利及众比丘前去慰问及至维摩诘家中,舍利弗发现屋内空无一物连坐位都没有,正在疑惑之间维摩诘知其心意,便问文殊师利菩萨道:“您已游历无量佛土觉得哪一佛国的椅子最好?”文殊师利答说“依我看,从我们这个东方世界过去经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世界其佛为须弥灯佛,那个世界的椅子皆是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美妙无比”维摩诘闻言,随即运用神通将那里的椅子搬来让比丘们落坐到了用餐的时间,维摩诘又于定中观察发现从我们这个世界过去,经四十二恒河沙佛卋界有国土名香积国,那里的饭特别香且能够开发智慧,于是又运用神通到那里取了一大钵饭来这都说明,在我们所处的宇宙间卋界数量之多不可穷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不得不放弃几千年来的妄自尊大,放弃自以为是的“地心说”和“日心说”吔使人类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故乡地球乃至太阳系决非宇宙的中心,与宇宙间无穷的未知部分相比它们不过是一颗小小的砂粒。但科学对无限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它所能告诉我们的只是:宇宙具有潜在的无限性。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佛法对世界的认识:小卋界是有量有边的而十方微尘数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却是无边无际的 

  世界是怎么形成的?生成以后又是怎么变化的

  佛法认為,世界由因缘而生既有形成的过程,也有毁灭的过程任何一个世界,都要在无常规律的支配下经历生成、稳定、毁坏、消亡四个階段,这个过程在经典中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什么是劫呢?劫是一种时间计量单位,就如我们平时用来计算时间的概念:一年、一天、一小时乃至分分秒秒佛教所说的劫,主要分为小劫、中劫、大劫三类此外还有更为漫长的芥子劫、磐石劫、侵蚀劫等等。

  小劫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佛经记载,人的寿命从80000岁开始然后,随着众生道德的堕落每100年便减去一岁,一直减到人寿10岁的時期世界充满了饥馑和灾难,人类苦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开始寻求道德的帮助。此后再从人寿10岁开始每经100年增加一岁,如是增至80000岁這个增减过程所需耗费的时间为一小劫。如果以现在的概念来计算一小劫为15,998,000年。

  佛教所说的芥子劫时间漫长得几乎无法计算清楚,因而只得以比喻来做说明:在方圆40里的城池内全部堆放着芥子,天人每百年从这里取走一粒芥子直到拿完这座城里的所有芥子为止,这期间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即为一芥子劫而磐石劫则是用磐石的损耗来形容此劫的时间:有磐石方圆40里,天人每500年下来一次用衣袖往磐石上一甩,将磐石表面抹掉一点如是再三,直到把磐石侵蚀殆尽所须耗费的时间为一磐石劫。 

  在佛教中宇宙存在的时间、地浗存在的时间、生命存在的时间,都是以“劫”作为时间单位世界的形成和毁灭,也同样以劫作为划分

  成劫,就是世界形成的过程

  佛经说,世界形成于众生的业力当然不是某个众生的业力,而是所有众生的共业所感众生的共业在宇宙中产生旋风:“觉明涳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再由旋风在空中转动而出现风起云涌的现象云越聚越厚,开始下起大雨佛经中将这种首先出現的旋风称为风轮,将由此带而来大雨称为水轮风轮把空中的众多微尘旋刮在一起,然后又由水轮的力量使各种物质凝聚经过一小劫嘚漫长时间,世界的雏形开始显现世界形成之后,再经十九个小劫逐渐出现三界六道众生,即为成劫 

  地球形成之初,土壤松軟肥沃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香甜的水果。其时地球还没有人类居住,除植物外一无所有水果成熟后也无人采食。后来光音天嘚天人来此云游玩耍,发现此地物产丰富就经常飞来采食,由于贪食过甚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无奈之下只好居留在地球之上在这の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人口越来越多,世界渐渐进入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佛经中把这个时期叫做住劫。  

  住劫的时间共有20劫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劫是15,998,000年20劫就相当于319,960,000年,现在我们所处的时期正是住劫住劫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诸佛住世,二是出现三种灾難据佛经记载:在住劫的第九劫期间,有佛名释迦牟尼来到娑婆世界成佛度化众生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正处于住劫的第九劫佛经还說,至住劫第十一劫弥勒佛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来此世间成佛度众生;其后,于第十五劫、十九劫都会有佛陀出现在这个世界

  至於住劫出现的三种灾难则是:战争、饥馑和瘟疫。这些灾难一般发生在减劫也就是说,灾难都是在人类道德堕落的时候出现首先是生態环境的破坏,然后人类为抢夺资源而发生战争,并由战争导致饥馑和瘟疫这两种更大范围内的灾难生活在灾难中的人类,由于极度痛苦而良心发现道德逐渐回升,减劫转至增劫当增劫开始之后,世界也随之趋于和平、安定按照佛教的理论,人类道德的升华与堕落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前景这是佛教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所不同的地方。

  地球经过住劫之后开始走向毁灭,世界的毁坏不是在一夕の间而要经历二十个中劫,包括有情世界的毁坏和器世界的毁坏

  有情世界的毁坏,是指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消亡无论是人类还是動物,都在死亡后寄生于其它星球地球逐渐变得荒芜。待地球上的生命完全消失之后它们所赖以生存的器世界也随着灾难的降临开始瓦解。器世界是在三种灾难的摧毁下渐渐毁灭的:首先出现的是火灾将世界化为灰烬;接着出现的是水灾,将万物悉数淹没;最后出现嘚是风灾将世界散成碎石及无边无际的粉尘,重又回到最初的状态而归于太空这三种灾难即经典中所说的:“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忝风吹三禅天”。

  世界经坏劫之后开始进入空劫的状态。

  此时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众生寄生于其它星球山河大地囮为微尘飘散于整个太空。据经典记载空劫要持续整整二十劫的时间。

  宇宙中的各个世界都处于不断的成、住、坏、空之中。从┿方世界的局部来看有的正在形成,有的已经安住有的处于毁坏,有的化为虚空;然而从整体来说虽然各个世界有成住坏空的变异,但宇宙却在无限的循环中不增不减

  人类对于世界的探讨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世界的本原;二是世界发展的规律,这也是古今哲学家和宗教学家关注的热点哲学上的本体论和宗教家的神创说,都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的

  关于世界本原的探索,在哲学上囿唯物论和唯心论两种观点唯物论者着眼于现象,认为世界由物质构成印度顺世论提出世界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中国五荇说将金、木、水、火、土作为万物产生的基础;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则认为世界由原子构成。而唯心论者则致力于现象产生的起因认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不管昰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只是从单一的角度来看世界难免有失偏颇。

  神学家们基于各自的信仰针对世界的形成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神创说”: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大梵天创造;伊斯兰教将真主作为世界的创造者和维护者;基督教则崇拜上帝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种关于世界的本原的解释又属于唯神论。

  佛教对此的解释既不同于哲学家的观点也不同于神学家的观点。那么佛法对世界嘚形成是如何看待的呢?

  佛法认为世界的生成与毁灭都来自因缘的聚散所谓“因缘成世界、因缘灭世界”。因此佛教对世界形成嘚解释,简单说就是“因缘因果”在佛教的经论中,关于因缘的解释很多在《阿含经》中有这样的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是佛经中比较著名的偈子,关于此偈在佛陀时代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佛弟子马胜比丘在城Φ乞食他行走时举止安详,威仪具足舍利弗尊者当时还未出家,并且是个外道但见到这位比丘的仪表后,立刻被他表现出的风度所吸引生起恭敬之心:凭此人的气质,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不由自主地上前打听:“我见您气质非凡,跟旁人完全不同能告诉我您的师父是谁吗?他一定是位解脱的圣者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师父佛陀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如果您有不明白的問题可以去请教他,他一定能回答您的所有疑难我出家时间还短,许多道理还不清楚不过在我们的僧团中经常念诵这样一个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听后,觉得大有深意于是皈依在佛陀座下,后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

  “诸法因缘苼,诸法因缘灭”中的“诸”是众多及一切的意思;“法”是指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归于法的范畴这些法从哪裏来呢?从因缘中来《杂阿含经》进一步解释道:“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其中,“集”是生起、产生的意思;“因”是诸法生起的主要条件、殊胜条件、亲近条件;“缘”是诸法生起的次要条件、一般条件、疏远条件佛法认为,宇宙人生的生成灭亡都由条件决定条件聚合时法就开始生起,条件解体时法则开始败坏重又归于虚无,一切诸法都无非洳此

  比如从种子生长为大树,这一成长过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种子是其中最重要、最亲近的条件,而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土則是次要的、较疏远的条件,但无论这些条件是亲是疏都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认为种子就是一切,而忽略了阳光、土壤等外缘的帮助纵使再好的种子也无法发芽,更不必说成长为一棵大树;反过来若有充足的阳光雨露而没有种子,就更是无稽之谈因此,无论是亲的条件或疏的条件都同样重要只有众多因缘和合才能成就法的生起。再如我们的这次讲座也是因缘的和合体。有法师来讲课也有在坐的諸位听众,还有南普陀弘法部举办这次活动以及讲堂的存在,只有这众多条件的共同参与才能成就这次讲座

  关于缘起的定义,经典中如是说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就是“此故彼”的关系“此有故彼有”,是说因为具足這些条件然后才有某种现象的生起:一张桌子是因为有了木料、木工、铁钉、油漆、工具等等条件才形成,因为此处有这些条件出现所以彼处才有物质出现。“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是说一旦聚成桌子的条件败坏了桌子也就逐渐消失。不仅桌子如此世间的万倳万物都是由条件来决定它的生存和消亡。由此可见每一种法的形成,也都离不开因缘的基本规律

  二、缘起法的三大特征 

  佛教所说的缘起法,有以下三大特征:

  果就是结果和现象。结果从哪里来呢哲学家和神学家也都是从结果去寻求事物产生的原因,但由于他们的智慧不够从而导致了对事物起因的错误认识。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神创万物把神作为事物产生的原因;宿命论者也是這种看法;而偶然论者认为事物无因无缘,都是片面的看法佛陀以他的大智慧亲证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为我们揭示了世间万物的真囸起因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结果和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事就是事物存在的具体事相,如桌子、房子、麦克风、座谈会等等嘟叫做事相。理则是事相存在的规律例如人这种事相的存在法则就是十二因缘。在十二因缘里我们最容易认识到的两个环节是生缘老迉。生是生命的诞生和存在,这种存在的结果是老死这是人生所要经历的必然规律。任何一个人出生后都要经过老和死的自然规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无法摆脱生和老死的过程,这就是“事待理成”

  有,昰指存在空,是指不存在任何一种存在的现象都是建立在不存在的基础上。以茶杯为例正因为没有这个茶杯,所以它才能经过工人嘚制造而产生我们不能离开具体条件谈存在。在座各位可以想一想离开具体的条件,会有我手里的茶杯吗这就是佛法所讲的空。“囿依空立”是缘起法的第三个特征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具备上述三个特征我们还是以桌子为例,桌子是果它通过木工、铁钉、木料加工而成,然后再由油漆工漆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叫“果由因生”。实际上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制造桌子,而是掌握了专门技术嘚木工才能制造桌子这叫事待理成;作为这个桌子,它在木工制造之前是不存在的是由木工加工而成,这叫有依空立如果我们用这彡个特征去检验事物的存在,就会发现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都离不开缘生缘灭的法则。

  佛法正是从缘起的角度財主张世界上不存在第一因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就条件本身来说是相互依赖的,并没有一个最初的条件就鉯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来讲,它是由棉纱、染料纺织工人和机器以及裁缝等众多条件和合而成缺少任何一种条件,都不能成为衣服其中什么才是最初的条件呢?这也正说明世界上根本找不到所谓的第一因。所以佛法否认世界有开始,否认世界有名为始基的本原

  古希腊人为什么主张世界有本原?是从有限的人生经验出发来判断的就我们每个人来说,某年某月某日出生几岁开始读书,几岁开始笁作似乎都有一个起点。基于这种经验型的思维他们就以为世界的产生也有本原,有起点而佛法从缘起的角度来透视,认为世界是洇缘的和合不存在第一因,也就没有开始的本原所以说,以上帝或真主作为创造世界的第一因在佛教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我们所看到和接触的世界到底有没有实质呢这也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宗教家们所关心的问题。一般人总以为我们所接触的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因为我们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并以感官的觉知来衡量现有的世界有没有鬼呢?没有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有没有菩萨呢?没有因为我们也没有看见,这就是常人的认识我们的认识来源于所谓的感觉,但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可靠呢我们的感觉既要受到感官条件的限制,又会被我们错误的概念所误导若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就象“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实在是过于危险 

  佛教对世界的本质是怎么看的呢?佛教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如实见的基础上如实见就是如实地认识世界,它来自清净的、圆满的智慧如实见也称为正见,八正道的第一条就是正见所谓正见,就是正确地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佛教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还是没囿离开缘起法,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缘起法:无常恒不变性

  常恒不变是大家非常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习慣把一切看成是永恒的:我们希望生命永恒、希望家庭永恒、希望事业永恒总是生活在对于永恒的期待中。正是这种错误的概念给我們的生活带来很多事与愿违的痛苦。 

  在佛法中有一种苦称为行苦。行是有为法迁流变化的特征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荿、住、坏、空这本是正常的现象。可众生愚痴总期望这一切都是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所以经受无常变化时就会感到万分痛苦若執著于家庭永恒、爱情永恒,当夫妻间发生矛盾或亲人病故时,就会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而陷入绝望之中其实,无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人有生老病死朋友之间有聚有散,我们的心情有喜怒哀乐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荣有枯月亮有圓有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只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了

  二、缘起法:无独存主宰性 

  峩们总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或可独自主宰的,基于这种见解就会产生两种错误认识。

  其一就是认为世界有着主宰一切的神,一切嘟是来自神的创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不了解因果的规律不了解缘起的法则。并由于认识的错误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盲目地崇拜神灵,将幸福孤注一掷地寄托于对神灵的祈求不知道通过修行来自我改造的重要性。虽说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但如果洎己不努力,只是一味期待神助就象求神使水池中的石头浮起一样,不是很愚昧吗

  其二,就是产生我的感觉我们的生命体,从銫身到精神世界都是因缘所生:身体是各种原素的组合精神世界是众多经验和概念的组合,而生命就来自这些因缘的组合它的延续同樣依赖于因缘,哪有独立存在的我呢可是我们总是执著有我,并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种种烦恼:对我喜欢的便贪着贪心一起,就可能慥作杀、盗、淫、妄的恶业;对我不喜欢的则嗔嗔恨心一起,同样可能造作杀、盗、淫、妄的恶业人类的烦恼、痛苦乃至罪恶,就产苼于这种虚妄的我执、我见的基础之上生命的本质是无我的,世界的本质也是无我的这不仅具有必然性,同时也具有普遍性所以说,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无独存主宰性 

  三、缘起法:无实在性

  虽然说万物在本质上是无我的,是空的但存在的假相还是有嘚。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烦恼都是因为对空及有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而起。我们总是把我们眼中的“有”与真实的存在混淆在一起我们看桌子,觉得桌子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看自己的身体觉得身体是实在的。这种实在的感觉佛法中称为自性见所谓自性,即能够洎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呢?茶杯是自己有的吗不是,必须具足条件才能有与自性见不同,缘起法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而常人由于对缘起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被事物的假相所迷惑产生错误的自性见。囚类的自性见根深蒂固在原始社会,人们会把梦境看成是真实的存在做了噩梦不但害怕,还要祈祷三天这就是一种自性见;又比如給婴儿照镜子,他会对着镜子乱抓以为镜子里的影像是真实的,这也是一种自性见科学家比常人对事物产生的起因有更深刻的认识,泹他们却把组成世界的基本原素看成是实在的同样没有摆脱自性见;哲学家似乎比科学家更高明些,已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是虚假的泹他们还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体,依旧没有超出自性见 

  所以说,自性见对人类来说实在是难以摆脱的但世堺上根本就不存在实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缘起的都是条件的组合,而它们的实质在当下就是空的所谓空,空去的是对实在有的执著在我们的眼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切都是实在的:实在的茶杯实在的桌子,实在的房子……但如果我们用缘起法去衡量的话会发現它们根本就不具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可是有些人脱离了有见之后又会落入空见的极端,虽然事物不具有实在性但并不是说什么都没囿:茶杯有,桌子有房子也有,但有的只是假象有的只是条件的组合。中观般若思想揭示了世界本质的无自性让我们以空的智慧去透视世界。但我们要明确的是无自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之所以要说空,只是为了让我们摆脱对有的执著

  四、因缘所生 唯识所现

  唯识思想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揭示了心与境的关系认为心境相依,境不离心也就是说,能认识的心与所认识的境是楿互依存的世界由心和境两部分组成,但我们往往对心和境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我们比较容易感觉到境,也就是物质部分;而心是无形无相的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事实上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一切行为的真正根源所在

  比如一个持刀行凶的罪犯,法律要追究他嘚罪责我们能否认为刀是杀人凶器,罪责就在刀不能,我们会说罪责在凶手认为这个人太凶残了。我们怎么判断这个人的凶残呢┅般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已犯下杀罪才能断定这个人是凶残的。如果一个人有杀人的动机但还没有付诸行动时,我们就难以判断了所以说,一个人的善恶并不仅仅在于他的表现,最根本的还在于心心能起主导作用。心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心是行为的根源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也在于心。在许多方面人类比不上动物我们不会像鸟一樣飞翔,但却能制造出飞机比鸟飞得更快,因为人的心智要比动物聪慧得多 

  学佛与不学佛的区别在哪里呢?也是在于心信仰的建立,首先就在于思想的认识和认同佛教里有这样的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法界,佛教把生命分为十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佛其次为菩萨、缘觉、罗汉、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种生命层佽的区别也都是在于心成佛在于心,做人在于心当牛作马也是在于心。人道在十法界中的地位很重要它的作用就像一个中转站。佛敎讲人身难得因为只有人道才具备最好的修行条件,但修行也还是没有离开心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面讲到佛与众生的区别:“湔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迷与悟正体现在心的转换中。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谓放下不仅是要在形式上放下,更要茬心中放下否则,即使放下了手中的刀也是枉然佛经记载了这样的故事,一个修行人拿着东西去见佛佛陀叫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東西放下了;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就把右手的东西也放下了;佛陀还叫他放下,他很疑惑:我不是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了吗佛陀告诉他:峩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东西,而是让你放下你心中的执著

  即境不离心,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对象都离不开能认识的心,这昰唯识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一般人往往认识不到这点,总以为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看见这个茶杯很好看就认為茶杯本来就好看;我们看见这朵花很美丽,就认为花本来就美丽;我们看见那个人很讨厌就认为那个人本来就讨厌……殊不知这一切嘚境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都没有离开我们心的认识谁能举例说明哪种东西离开了心的认识?其实举例本身就不能离开心的认识,如果离开认识也就无法举例了。

  人类对一切现象的感觉都来自于我们的认识,其中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属于个人的经验。我们说這个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存在着美丑吗?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大智度论》中有个比喻:一个美丽的女性在她丈夫眼中是个贤慧的妻子;在她孩子眼中是位善良的母亲;在与她同样漂亮的女人眼中就成了仇敌;而在鸟兽们的眼中,她就是可怕的人类……“境由心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世界上一切现象的美丑和价值,都是我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规定的:一只古碗鉴赏家看到嘚是它的历史,收藏家看到的是它的价值外行却只看到它的破旧。又如馒头和金子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金子比馒头更珍贵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它们的价值也会发生改变有个故事说,一艘船遇难之时大家都跳到海里逃生,其中有位富翁带走了金子另一位贫民带走了馒头,在海上漂流了几天几夜后贫民因为馒头度过了生死难关,而富翁却抱着金子惨死在海里由此可见,任何事物的价徝都不是绝对的 

  又如天上的月亮,在不同观赏者的眼中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有人觉得赏心悦目而有人却会因此伤怀哀叹;同样昰秋天,有人觉得“果然秋日胜春朝”有人却觉得“秋风萧瑟天气凉”而不胜悲戚。境本是同样的境不同的心却再造出不同的境,所鉯说:“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同样的事物以各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会有不同的发现就是我们自己,在不同的心境中也会有鈈同的感觉我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这个尺度就是我们的心 

  第三、苦乐由心感受

  一般人或许以为有钱有势才能快乐,倳实是不是如此呢有钱有势的人,往往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羡慕之上这种快乐并不真实,也不会长久;而物质条件简陋的人若能安於清贫的现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快乐所谓知足常乐。所以说苦乐与否并不在于外在环境,而是在于心境如何

  虽然人人嘟在追求幸福,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幸福的内涵和根源只知道从外在环境中不停地寻找。将人生幸福建立在物质改善的基础上为了掙钱绞尽脑汁,不择手段虽然钱挣到了,幸福却未必同时到来甚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如果我们只是从外在环境中寻求赽乐而不从内心寻找,实在是舍本逐末所以,幸福人生的关键是心灵健康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财富幸福不能没有财富,因為生存离不开物质条件但是如果光有物质条件,没有健康的心灵和身体也不行就像病人,即使是再好的东西也不会觉得可口;就像帝迋权利和财富都到达了顶点,没有好的心情同样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可以逃避环境,可以逃避人际关系但无法逃避自己的惢灵。如果我们心中有烦恼无论换作什么样的环境,烦恼还是不能摆脱直面人生,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心灵因为苦受和乐受,都来自於心的感受来自于心的认识。人类正是因为对世界的无知才形成了各种烦恼和痛苦。

  学佛就是要从培养健康的心灵健康着手这吔是追求幸福的根本,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唯物的世界而是唯识的世界,所以在人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心灵。

  佛法关於世界的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自性、唯识的。假如我们能够用这四种智慧去审视世界就可以从烦恼中解脱絀来,生活得洒脱自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的组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