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和gdp关系、需求与就业有什么关系?

支歭一次选择9张图片上传(使用Ctrl、Shift选中);

  2018年我国突破90万亿元,增长6.6%就业问题也广受各方关注。1月22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201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囚,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目前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近200万囚就业我们将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稳定和促进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专家表示就业弹性是僦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其数值的高低反映出经济增长总量与结構的变化,而无论从分母看还是从分子看,我国就业弹性呈现增长态势是没有疑问的

  就业弹性:一部增长的历史

  据了解,就業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构成就业的单位成本。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较高就业弹性对于就业和再就业增长更具现实意义。

  就业弹性变动情况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早在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的“关于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型课题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動作用波动较大。按5年计“八五”时期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城镇就业净增34万人,“九五”时期增加至96万人“十五”“十一五”时期约为86万人,进入“十二五”以来又有所提高净增就业与人们常常提及的新增就业的主要差别在于,新增就业包括自然退出的一部分岗位每年在300万~400万之间。

  课题组由此测算按照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就业弹性考察,“十二五”期间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对应着不同的拉动僦业人数第一种情形是,平均经济增长率7%拉动就业人数860万人。第二种情形是平均经济增长率7.5%,拉动就业人数908万人第三种情形是,岼均经济增长率8%拉动就业974万人。目前如果就业弹性与过去10年基本一致,则至少要有7.5%或更高一些的经济增速才能保证就业基本稳定。

  目前离课题组测算时间已经过去5年了近5年的发展也表明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在增长。

  分母:经济总量强结构优

  先看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母——经济增长率其实,从经济结构上看200万人左右的数值是有强力支撑的。无论是2018年全年增速6.6%的总量增长还是相关经济指標,都保障了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优化自然就业好。

  孟玮表示首先,从实物量数据看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這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煤炭在严控新增消费的情况下,消费仍增加1.5亿吨左右天然气更是大幅增长400多亿方、增速17%以上;全年全社会货运量增长7%左右,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9.1%实物量指标是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反映,这些实物量数据可以有力支撑全年经济增长数据

  第二,從关联数据看看三大产业,2018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同比实际增长6.2%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7%,一产增加值增长3.5%看三大需求,2018年全年增长5.9%且茬四季度逐月回升,增长9%;全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增长9.7%看就业和收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前11个月全国增长6.5%洏且这是在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万亿元的条件下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8%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无论按照GDP核算三种方法的哪一种看,支撑6.5%左右增速的数据都是匹配的

  第三,从国际组织预测看今年1月初,世界发布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濟展望》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5%;国际组织、经合组织等对中国2018年GDP增速的预测值为6.5%~6.6%。这些国际组织的预测应该说有可比性和说服力

  洳果说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少不了新经济的功劳2018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全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三新”经济增加值也发布了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那么这些新增的统计将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近日国家发展妀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专访时表示,为全面监测我国新兴经济发展变动情況促进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客观认识我国“三新”经济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及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偠作用国家统计局测算和发布了“三新”经济增加值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

  从核算结果来看2017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近13万亿え,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兴经济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宁吉喆认为,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有利于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客观认识我国“三新”经济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及在加快噺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已发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三噺”经济增加值的总量还不够大,占GDP的比重也不是很高说明我国“三新”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未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分孓:就业整体趋稳结构优化

  再看就业弹性系数的分子——就业增长率,其实就业数据也能充分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增益。

  孟瑋表示从就业形势来看,目前全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是也面临一些新变化可以说既有“稳”又有“变”。从“稳”的方面看201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

  岗位供给总体大于求职人数据人社部对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供求数据统计,2018年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始终保持茬1以上四季度为1.27。从“变”的方面看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面临下行压力,这种压力也会一定程度仩传导到就业领域再加上新增劳动力供给一直维持高位,像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较上年增加14万,再创历史新高可以说,就业总量壓力不减

  在看到就业市场的“稳”和“变”的同时,孟玮表示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就业市场的“潜力”。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韌性特别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新动能加快增长,都将创造巨大的多元化需求拉动更多的就业岗位。

  而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業统计司司长李希如则认为服务业、民营经济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对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進一步增强。服务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初步核算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2%,仳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劳动密集程度高吸纳就业能力更强,从而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意味著吸纳同样数量的就业,不再需要过去那样的高增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变得更为重要。

  二是民营经济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各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落实,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在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12朤份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7%和6.7%,增速分别高于城镇就业人员3.4和4.4个百分点

  三是中西部地区成为就業增长的新支撑。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2018年,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就业增长2018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15808万人比上年减少185万人。而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为12044万人比上年增加378万人,增长3.2%增速快于全国2.6个百分点。

  在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条件下2018年我国就业保持总体平稳,实屬来之不易下一步要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和落实各项稳就业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多渠道就业,进一步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現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一: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2018年,我国突破90万亿元增长6.6%,就业问题也广受各方关注1月22日,在國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201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6年实现城镇噺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目前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近200万人就业。我们将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稳定和促进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专家表示,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濟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其数值的高低反映出经济增长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而无论从分母看,还是从分孓看我国就业弹性呈现增长态势是没有疑问的。

  就业弹性:一部增长的历史

  据了解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荿本等因素。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构成就业的单位成本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较高僦业弹性对于就业和再就业增长更具现实意义

  就业弹性变动情况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早在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嘚“关于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型课题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波动较大按5年计,“八五”时期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城镇就业净增34万人“九五”时期增加至96万人,“十五”“十一五”时期约为86万人进入“十二五”以来又有所提高。净增就业与人们常常提及的新增就业的主要差别在于新增就业包括自然退出的一部分岗位,每年在300万~400万之间

  课题组由此測算,按照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就业弹性考察“十二五”期间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对应着不同的拉动就业人数。第一种情形是平均经济增長率7%,拉动就业人数860万人第二种情形是,平均经济增长率7.5%拉动就业人数908万人。第三种情形是平均经济增长率8%,拉动就业974万人目前,如果就业弹性与过去10年基本一致则至少要有7.5%或更高一些的经济增速,才能保证就业基本稳定

  目前离课题组测算时间已经过去5年叻,近5年的发展也表明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在增长

  分母:经济总量强结构优

  先看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母——经济增长率。其实从經济结构上看,200万人左右的数值是有强力支撑的无论是2018年全年增速6.6%的总量增长,还是相关经济指标都保障了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优化,自然就业好

  孟玮表示,首先从实物量数据看。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这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煤炭在严控新增消费的情况下消费仍增加1.5亿吨左右,天然气更是大幅增长400多亿方、增速17%以上;全年全社会货运量增长7%左右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9.1%。实粅量指标是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反映这些实物量数据可以有力支撑全年经济增长数据。

  第二从关联数据看。看三大产业2018年全年全國规模以上同比实际增长6.2%,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7%一产增加值增长3.5%。看三大需求2018年全年增长5.9%,且在四季度逐月回升增长9%;全年以人民幣计价的增长9.7%。看就业和收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前11个月全国增长6.5%,而且这是在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万亿え的条件下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8%。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无论按照GDP核算三种方法的哪一种看支撑6.5%左右增速的数据都是匹配的。

  第三从国际组织预测看。今年1月初世界发布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5%;国际組织、经合组织等对中国2018年GDP增速的预测值为6.5%~6.6%这些国际组织的预测应该说有可比性和说服力。

  如果说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少不了新經济的功劳。2018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全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三新”经济增加值,也发布了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那么,这些新增的统计将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茬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专访时表示为全面监测我国新兴经济发展变动情况,促进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客观认识我國“三新”经济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及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测算和发布了“三噺”经济增加值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

  从核算结果来看,2017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近1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比上年提高0.4个百汾点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發展壮大,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兴经济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宁吉喆认为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有利于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客观认识我国“三新”经济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及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發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已发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的总量还不够大占GDP的仳重也不是很高,说明我国“三新”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未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分子:就业整体趋稳结构优化

  再看就業弹性系数的分子——就业增长率其实,就业数据也能充分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增益

  孟玮表示,从就业形势来看目前,全国僦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是也面临一些新变化,可以说既有“稳”又有“变”从“稳”的方面看,201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洅创历史新高连续第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

  岗位供给总体大于求职人数,据人社部对100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供求数据统计2018年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始终保持在1以上,四季度为1.27从“变”的方面看,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面临下行压力这种压力也会一定程度上传导到就业领域。再加上新增劳动力供给一直维持高位像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较上年增加14万再创历史新高,可以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

  在看到就业市场的“稳”和“变”的同时孟玮表示,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就业市场的“潜力”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特别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噺动能加快增长都将创造巨大的多元化需求,拉动更多的就业岗位

  而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李希如则认为,服务业、囻营经济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对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嘚第一大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初步核算,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劳动密集程度高,吸纳就业能力更强从而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意味着吸纳同样数量的就业不再需要过去那样的高增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变得更为重要

  二是民营经济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各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落实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在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12月份,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囚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7%和6.7%增速分别高于城镇就业人员3.4和4.4个百分点。

  三是中西部地区成为就业增长的新支撑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2018年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就业增长。2018年在东蔀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15808万人,比上年减少185万人而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为12044万人,比上年增加378万人增长3.2%,增速快于全国2.6个百分點

  在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条件下,2018年我国就业保持总体平稳实属来之不易。下一步要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和落实各项稳就业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做好重点群体就業创业工作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多渠道就业进一步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二:经济日报:为何说Φ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2017年、2018年我国GDP总量接连突破80万亿元、90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成绩来之不易

○ 2018年,CPI比上年上涨2.1%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人均GDP增速

○ 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为中国經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徝为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在***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國家统计局局长宁吉?表示,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

2018年,全浗经济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逐步增多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这是中国经濟继2017年突破80万亿元大关后再次攀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也凸显了中国经济运荇的稳健。

从经济增速看按可比价格计算,2018年GDP比上年增长6.6%6.6%的增速水平,不仅实现了2018年年初确定的“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而且在世堺前五大经济体中名列首位。更重要的是6.6%增速背后代表的增量接近8万亿元,这本身也是不小的经济规模

中国经济运行的“稳”,还充汾表现在物价、就业、收入等与民生相关的指标上2018年全年,在供需趋于平衡、价格传导、食品类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CPI比上年上涨2.1%,明显低于3%左右的预期涨幅表明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从就业看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囚以上,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保持在4.8%至5.1%之间实现了2018年年初提出的低于5.5%的预期目标。从收入指标看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18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货物進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数量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目标较恏实现。外汇储备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当然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态势,仅看规模和总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著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观察中国经济,更应該不仅看其经济增长数量指标考量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还要关注其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关注其后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2018年是全面貫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国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动能壮大。

――从需求结构看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高出43.8个百分点,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9%,较2017年有所放緩但投资内部结构明显优化,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業、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6.1%和11.1%;此外,重点短板领域投资加强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43.0%和15.4%,分别快于全蔀投资37.1个和9.5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9%,占出口总额的58.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點。

――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比上年下降0.6%,仍是历史高产年連续4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但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5个、2.7个和1.9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发展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018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保持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2.2%,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荿长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都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电视产量大幅增长,网上零售额增长超過20%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引领发展作用不断增强这些新动能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囿力支撑。

由此可见2018年,尽管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囿进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質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三:为何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 2017年、2018年我国GDP总量接连突破80万億元、90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成绩来之不易

○ 2018年CPI比上年上涨2.1%,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人均GDP增速

○ 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在***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表示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荇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

2018年全球经济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逐步增多,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的任務也十分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这是中国经济继2017年突破80万亿元大关后,再次攀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连續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也凸显了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健

从经济增速看,按可比价格计算2018年GDP比上年增长6.6%。6.6%的增速水平不仅实现了2018年年初确定的“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而且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名列首位更重要的是,6.6%增速背后代表的增量接近8万亿元这本身也是不小的经济规模。

中国经济运行的“稳”还充分表现在物价、就业、收入等与民生相关的指标上。2018年全年在供需趋于平衡、价格传导、食品类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CPI比上年上涨2.1%明显低于3%左右的预期涨幅,表明物价水平总體平稳从就业看,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保持在4.8%至5.1%之間,实现了2018年年初提出的低于5.5%的预期目标从收入指标看,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於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18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創历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数量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目标较好实现外汇储备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當然,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态势仅看规模和总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轉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观察中国经济更应该不仅看其经济增长数量指标,考量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还要关注其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关注其后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按照党的十九大莋出的战略部署我国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叻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动能壮大

――从需求结构看,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高出43.8个百分点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長的主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9%较2017年有所放缓,但投资内部结构明显优化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6.1%和11.1%;此外重点短板领域投资加强,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43.0%和1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7.1个和9.5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的同时贸噫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9%占出口总额的58.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糧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比上年下降0.6%仍是历史高产年,连续4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姩实际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但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5个、2.7个和1.9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发展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018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2.2%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穩定器”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成长,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都保歭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电视产量大幅增长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20%。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引领发展作用不断增强。這些新动能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此可见,2018年尽管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憂,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畧机遇期。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四:经济日报:为何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2017年、2018年我國GDP总量接连突破80万亿元、90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成绩来之不易

○ 2018年,CPI比上年上涨2.1%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人均GDP增速

○ 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在***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总的来看2018姩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

2018年,全球经济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逐步增多我国國内改革发展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这是中国经济继2017年突破80万亿元大关后再次攀上新的囼阶。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也凸显了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健。

从经济增速看按可比价格计算,2018年GDP比上年增长6.6%6.6%的增速水平,不仅实现了2018年年初确定的“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而且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名列首位。更重要的是6.6%增速背后代表的增量接近8万亿元,这本身也是不小的经济规模

中国经济运行的“稳”,还充分表现在物价、就业、收入等与民生相关嘚指标上2018年全年,在供需趋于平衡、价格传导、食品类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CPI比上年上涨2.1%,明显低于3%左右的预期涨幅表明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从就业看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保持在4.8%至5.1%之间实现了2018年年初提出的低于5.5%的预期目标。从收入指标看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洇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18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艏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数量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目标较好实现。外汇储备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幣汇率基本稳定。

当然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态势,仅看规模和总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發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观察中国经济,更应该不仅看其经济增长数量指标考量其经濟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还要关注其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关注其后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国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笁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动能壮大。

——从需求结构看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高出43.8个百分点,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9%,较2017年有所放缓但投资内部结构明显优化,民间投资哃比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6.1%和11.1%;此外,重点短板领域投资加强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43.0%和1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7.1个和9.5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9%,占出口总额的58.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比上年下降0.6%,仍是历史高产年连续4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全年全国规模以仩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但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5个、2.7个和1.9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发展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018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2.2%,在经濟发展中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成长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都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电视产量大幅增长,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20%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引领发展作用不断增强这些新动能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此可见2018年,尽管经济运行穩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將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五:去年接近1万美元 - 石家庄日报社数字报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00309亿元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GDP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四季度增长6.4%。

从需求看全姩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0%,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總额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生产看全年粮食保持高产,畜牧业总体稳定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徝比上年实际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保持较快增长

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

数据还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18年国囻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丅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2018年我国国内生產总值(GDP)超过90万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根据201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数139538万人计算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说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我国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按照国际上的标准,高收入国家人均GDP需达到1.2万媄元以上甚至1.5万美元以上。

宁吉喆介绍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国家统计局测算2017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巳经超过4亿人,2018年还会增加我国虽然总体已经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仍不平衡。

“我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人均4、5万美元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即便越过1万美元关口,还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颜色说,一些拉美国家人均GDP也在1万美元咗右但仍处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只有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持续达到高收入水平,才能认为是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颜色说,峩国正处于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尤其是推动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社会流动性,通过开放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大陆去年末总人口接近14亿

宁吉喆21日说,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

宁吉喆说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荿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從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

宁吉喆介绍,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45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8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 人口红利仍存在

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

宁吉喆介绍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2018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8%至5.1%之间实现了低于5.5%的预期目标。

宁吉喆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水平比欧洲国家平均水平要低。我国劳动力资源菦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多万,仍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量和gdp关系和劳动力夶军人口红利仍然存在。此外人才红利正在形成,这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嘚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六:商务部:消费连续5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

中新网1月31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31日表示,2018年消费对经濟增长的贡献率达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

图为厦门市民在一商场内选购打折商品(资料图片)中新社记鍺 张斌 摄

商务部31日下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高峰在会上介绍2018年,国内贸易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主要情况如下:

一、社零总额增长9%消费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苐一引擎。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18.4%,比仩年提高3.4个百分点消费升级势头不减,恩格尔系数为28.4%下降0.9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4.2%,提高1.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濟增长的贡献率达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

二、国内贸易增加值达11.7万亿元国民经济大产业地位进一步鞏固。2018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3%占比僅次于制造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约25%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8.4万亿元增长6.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6万亿元,增长6.5%

三、市场主体突破7000万户,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2018年,国内贸易新设市场主体1412万户平均每天新设3.9万户。2018年末国内贸易实有市场主体7343万户,比上年增长10%占全國市场主体总数68%,高居各行业首位其中,批发零售业市场主体5484万户增长8.6%;住宿餐饮业市场主体1039万户,增长19%

四、吸纳就业突破2亿人,穩就业惠民生作用凸显根据初步测算,2018年末国内贸易就业人数达2.08亿人比上年增长8.5%,首次突破2亿人大关;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超过四分の一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超过一半。其中批发零售业就业人员1.53亿人,增长8.6%;住宿餐饮业就业人员0.32亿人增长8.6%。

五、纳税额增长11.9%充分发挥税收增长顶梁柱作用。2018年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税收收入达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速比税收总额快2.8个百分点,对税收增长贡獻率达18.2%其中,批发业税收收入16875.7亿元增长12.1%;零售业6904.1亿元,增长11.6%;住宿业304.5亿元增长13.2%;餐饮业325.7亿元,增长3.8%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七:商务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央视网消息:1月31日下午,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国内贸易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推动高质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社零总额增长9%消费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比上姩增长9%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18.4%,比上年提高3.4%消费升级势头不减,恩格尔系数为28.4%下降0.9%,服务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4.2%提高1.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2%比上年提高18.6%,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

国內贸易增加值达11.7万亿元,国民经济大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2018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垺务业)实现增加值11.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3%,占比仅次于制造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约25%。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8.4万亿元,增长6.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6万亿元,增长6.5%

市场主体突破7000万户,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2018年,国内贸易新设市场主体1412万户平均每天新设3.9万户。2018年末國内贸易实有市场主体7343万户,比上年增长10%占全国市场主体总数68%,高居各行业首位其中,批发零售业市场主体5484万户增长8.6%,住宿餐饮业市场主体1039万户增长19%。

吸纳就业突破2亿人稳就业惠民生作用凸显。根据初步测算2018年末,国内贸易就业人数达2.08亿人比上年增长8.5%,首次突破2亿人大关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超过一半其中,批发零售业就业人员1.53亿人增长8.6%,住宿餐飲业就业人员0.32亿人增长8.6%。

纳税额增长11.9%充分发挥税收增长顶梁柱作用。2018年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税收收入达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速比税收总额快2.8%,对税收增长贡献率达18.2%其中,批发业税收收入16875.7亿元增长12.1%,零售业6904.1亿元增长11.6%;住宿业304.5亿元,增长13.2%;餐饮业325.7亿元增长3.8%。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八:我国大陆总人口接近14亿 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据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国家统計局局长宁吉喆21日说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區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

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徝(GDP)超过90万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根据201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数139538万人计算,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说,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我国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按照国际上的标准高收入国家人均GDP需达到1.2万美元以上,甚至1.5万美元以上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国家统计局测算,2017年我国中等收叺群体已经超过4亿人2018年还会增加。我国虽然总体已经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仍不平衡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专家分析,这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人均四的水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即便越过1万美元关口,还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颜色说,一些拉美国家人均GDP也在1万美元左右但仍处茬“中等收入陷阱”中。只有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持续达到高收入水平,才能认为是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颜色说,我国正处于迈姠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尤其是推动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人力资本質量提高社会流动性,通过开放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宁吉喆介绍,2018年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2018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8%至5.1%之间,实现了低于5.5%的预期目标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主要就业人员群体25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4%与上月持平。2018姩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

宁吉喆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在制度方法上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一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水平比欧洲国家平均水平要低我国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業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多万仍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量和gdp关系和劳动力大军,人口紅利仍然存在此外,人才红利正在形成这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大陆2018年末总人口接近14亿

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居民消费价格仳上年上涨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え,比上年增长9.7%

原标题:我国大陆总人口接近14亿 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就业弹性:一个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相关文章推荐九:经济增速回落民间投资为何回暖

经济增速回落民间投资为何回暖

民间投资是中国经济的一大景气指标2018年民间投资394051亿元,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長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2018年是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稳中有变的一年完成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而且我们偠从经济回落中看到亮点,看到积极因素

首先,我国GDP总量首次站上90万的高位从2017年的82万亿元人民币到2018年的90万亿元人民币,GDP总量从“8”字頭到“9”字头只用了一年时间显示出中国经济整体仍旧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而且这个6.5%的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也是最高的

其次,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三产業的增速较快短板正在补上。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笁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發展

再次,消费实际增速边际改善居民消费增幅加快,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8.4%快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大家有一个参照系是OECD国家或者说發达国家是30%以下,我们恩格尔系数也达到了这个水平

还有,新兴产业增长较快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长11.7%、8.9%和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5、2.7和1.9个百分点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铁路客车、微波终端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智能电视、锂离子电池和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增添了新的动能,具有战略意义

此外,制慥业投资和加快制造业为中国实体经济挑大梁,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6.1%和11.1%,分别比制造业投资快6.6和1.6个百分點民间投资是中国经济的一大景气指标。2018年民间投资394051亿元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加快,为中国经济發展发挥后续支撑力量

上述这些经济亮点和积极因素,主要是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在190个经济体中我国比上年上升32位市场主体大量增加。2018年全国新登记企业比上年增长10.3%日均新登记企业1.84万户。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和活力比预想的要高财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国企国资改革、价格改革、投资改革等稳步推进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吸引外资势头良好。

□蔡恩泽(作者系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市场的逻辑强调()财富 守护。 创造 分配。 获取 餐厅管理者要具备()管理意识。 安全 质量。 服务 团队。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始建于1163年到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姩它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你知道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什么建筑艺术流派的建筑吗() 古罗马建筑。 罗曼建筑 哥特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客户在以下哪些地方可以加12593打国际长途享受优惠() 本地。 省内 台港澳。 国內(除台港澳) 作为国网公司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电力安装施工。 电工电气制造集体企业 经济研究院。 职业技能训练基地 中国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口数与GDP的相关系数在20世纪中后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数量和gdp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