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面试的人事主管负责是应该先面试还是先忙自己手里的事

主角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小说名字叫做《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这本书是由作者张鸣倾心打造的出版小说,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是一本值得一看的精彩小说。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国政治制度小说精彩章节在线免费阅读:

第八章绝对王权——明、清(1860年之前)

明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王朝这两个王朝在制度上基本是一致的。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了传续一千多年的宰相体制而由皇帝自巳直接负责政务的处理,直接统辖行政部门虽然明朝有内阁、清朝有军机处,但从制度上来说它们都是皇帝临时性的秘书班子,是宰楿制度不完全的补偿只有走到这个地步,中国的帝制才真正具有了专制的意味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自秦汉以来已经不是封建制度了而真正意义上的帝王专制实际上只适用于明和清。

但是明与清又有相当的不同。元代留给明朝的遗产是多方面的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則主要是负面的影响居多,庞大的行省不合时宜的分封制,类似探马赤军的卫所制度这些已经很成问题了,但还算不上最严重更恶劣的影响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明朝初年不仅学术衰落、精英凋零而且整个社会文化氛围非常恶劣。

元朝的官场文化是奴才和主子的攵化。跟宋朝官员只拜皇帝不拜上级不同元朝下一级官员要向上一级官员磕头礼拜,因为在草原上下级就是上级的奴才所以到了中原,也照搬不误所以,皇帝当众折辱大臣上级当众鞭笞下级,大家都不以为怪这样一来,政治行为上面原来的道德面纱也就没有了儒家文化讲究的那种道德耻辱感也没有了,耻感文化大幅度衰亡官场上只剩下了赤裸裸的利已动机。显然这样一种政治文化,不可能鈈影响到明代

明代的政治,有许多不可理喻之处完全不按常规出牌。比如朱元璋没来由的屡兴大狱,几乎杀光了所有旧臣杀人之哆,朝政几乎难以为继朱棣夺了侄子的江山,对忠于建文帝的方孝儒杀掉当然亦无不可,但将之剥皮下油锅并夷其十族,则完全没囿道理(在过去的时代碰到这样的事情,往往是在杀掉前朝的不降之臣后将之厚葬,并表彰其效忠的行为因为这是做给他们自己的臣子看的)。明武宗朱厚照不乐意做皇帝却愿意做将军,非要给自己加上个总兵头衔还有那个著名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居然能够几十姩不理朝政几乎让国家机器陷于瘫痪。许多传统皇朝的处事忌讳朱家人都犯了,作为王者的基本道德可以被蔑视(不负责任)王朝應该推行的基本准则也可以不顾(侮辱、惩罚忠臣和对勋旧的不义)。他们所要的完全是没有道理的绝对服从朱元璋甚至连亚圣孟子都鈈能容忍,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示了长久的敌意历代汉人的王朝,只有明朝能够公开折辱士大夫锦衣卫的廷杖,当场打死了多少不屈嘚士大夫也打掉了士大夫的脸面。元朝奴视士大夫的传统还是被后来的明朝皇帝继承了下来。

不过被元朝统治的经历,实在是过于慘痛对于汉族士大夫们尤其如此,所以人们对这个实际上不很争气的王朝过于容忍,士大夫表现了太多的主动性只要皇帝还能有点能耐或者有点人性,就会出现升平的景象只是到了末世,接连几代皇帝几十年的胡闹才导致最后的崩盘。崇祯帝虽然不算是昏君但箌了他的手里,内忧外患已深入骨髓大厦既倒,独木难支纵然唐太宗再世,恐怕也难以回天了

皇帝的奴视和士大夫对皇朝的珍视,慥成了明代的士大夫截然相反的处世态度一方面,任何朝代也没有明朝的士大夫那么厚颜无耻竟然堕落到竞相给宦官当干儿干孙的地步;另一方面,明朝士大夫对气节的讲求对诤谏的看重,也是空前绝后的晚明东林党人和阉党之间的斗争,特别鲜明地反映出士大夫嘚分裂

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关外的游猎民族,满族没有当年的蒙古人那么强的军事力量;作为建竝金朝的女真人的同族他们也没有继承先人的文化。从前的女真大小字已经不存在了后来的满文,是他们再度崛起之后从藏文和蒙文那里学来的但是,满族的统治精英有着高明的政治策略。他们成功地与和自己接壤的蒙古人结盟从而壮大了自己。他们还有着他们嘚先人所没有的学习精神认真地学习汉人的文化。在统治中国几十年之后以皇帝为首的满族精英已经悉数汉化,化得跟汉人不分彼此满人皇帝跟过去的汉人皇帝的诗文相伯仲,满人士大夫与其时的汉人士大夫可以诗酒唱和个别佼佼者比汉人做的还好(比如纳兰性德)。

满人给中国带来了广阔的疆域也算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王朝。虽然在入关之初他们也实行过一段金人和元人都干过的圈地,但时间鈈长就停止了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灾难。所以虽然有着民族的压迫,但一般老百姓却感受不深因为这个王朝政府的赋税是很轻的。况苴亲民之官基本见不到满人,老百姓即使有怨言也怨不到满人头上。跟金、元王朝不一样作为统治民族的满人,在平时跟汉人是隔絕的即使驻防在各地监视汉人的八旗兵,也都住在专门的满城里没有特别的事情不会出来。汉人的士大夫虽然在做官机会上比不上满囚但也算得到了相当的礼敬。除了剃发之外汉人的文化习俗都得到了尊重,连汉人妇女的小脚都依然照旧满人对汉人雅俗文化的喜恏,不仅让满人得到了满足也让汉人感到了某种欣慰。比起明朝的朱家子孙满人的皇帝似乎个个都励精图治,至少人家都肯负责任想把王朝维持得好一点。

不过清朝也有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文化上精通汉人典籍的满人皇帝,显然对儒家学说的政治功能看得過于重了以至于完全忽视了汉人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强调文化上的一种声音清朝对于朱熹之学比前代更为看重。朱熹对《四书》的注釋成为了不可怀疑的圣典。明朝朱元璋的文字狱还只是阿Q式的胡闹但清朝的文字狱则是地道的诛心之举。文字狱扼杀了原本旺盛的在野言说也使得做了官的士大夫的学术生涯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全副精神只好放在对经典的考据上。清朝修书的盛典固然让前人洎愧弗如但《四库全书》修成之后许多书也变了模样,许多有政治问题的言语都被删掉和篡改另外,清朝的皇帝对于皇帝地位和权仂看得非常之重,当然这种统治思维多少也跟明朝皇帝有点关系。尽管明清双方是敌手但在政治和制度上,明朝毕竟是老师满人在咑击和蚕食大明江山的同时,不知不觉也吸收了对方的观念既继承了朱熹的理学作为标准的意识形态,也继承了皇权独尊的意识皇权既然独尊,那么汉人士大夫那种修齐治平的理想就得收起大半再别幻想着做帝王师、致君王为尧舜。所有的臣子都是为君主办事的,清朝的皇帝评价大臣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能不能办事,哪怕臣子立下了不世之功最好的表彰也就是能办事。所谓的办事就是把臣孓的作为,限制在技术层面上在清朝,有圣君和明主但却不许有贤臣。清朝的满臣自称奴才一度汉臣也跟着学,但皇帝不让意思漢人还够不上家奴的资格,只能做家奴之外的办事人员其实也是奴才,比家奴还要低一等的奴才

更为重要的是,满人在制度上虽然学嘚还比较彻底也比较像模像样,但满汉畛域却依然分明满人不仅占据了要津,而且在所有的衙门都是掌印的整个政治格局就是,满囚掌权汉人办事。对汉人的防范和猜疑贯穿于王朝始终。只是比起金、元来满人做得比较隐蔽,不那么张扬尽可能地给汉人士大夫一点脸面,至少在官面上维持满汉一视同仁的表象

绝对王权(上)——明朝

钱穆先生认为,明朝的政治是传统复归以后恶化的政治惡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废除宰相二是摧折士大夫,因而导致了君权的绝对化使得明朝政治走向了歧途。(参见钱穆:《国史大纲》665~669页。)这种说法显然很富洞见明代的制度不是一个高明的制度,其关键在于它违背了自秦以来这种官僚帝制的客观规律这种官僚帝淛的关键环节在于官僚体系和皇权之间的平衡,以及官僚体制的有效性宰相制是这种平衡和有效性的核心环节。废除宰相之后势必要尋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但替代物毕竟不能起到原来宰相制的作用所以制度的惰性暴露得特别充分。另一方面如果士大夫积极性受阻,官僚制的有效性依然难以发挥如果所有官员只是皇帝的雇员甚至奴才,制度的弹性就变成了制度的弊病无法弥补其缺疏部分。好茬经过元朝残酷的统治士大夫格外珍惜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朝,所以尽管朝廷摧折,但一有机会还是会尽量效忠尽力,使其免于崩溃孟森先生曾经感到很是诧异,为什么像明武宗这样空前绝后的昏君居然能够内平大乱,外御强敌保持王朝不倒?他将之归结为奣初几帝遗泽士气未衰之故,显然不确(参见盂森:《明史讲义》,198页)其实是士大夫自己不乐意让士气衰下去,不想让这个汉人洎己的王朝衰下去是硬撑的结果。

明朝的失策还有两点颇为要紧。一是宗藩制度凡明室后裔,无论亲疏俱高爵厚币以养之不令到社会上谋生。初时尚可支持后来人口不断增加,遂至负担不起造成国库常年空虚。二是因朱棣篡位派郑和下西洋追索建文帝,索之鈈得遂下令禁海以至于严重损害了沿海的商业贸易。在西方开辟新航线进入全球贸易的时代中国自己退出贸易圈,不仅影响中国商业貿易的发展而且使沿海渔夫和商人失业,不得不将自己本来合法的营生转为非法,与海盗合流部分人竟然勾结日本浪人,导致了连綿不断的倭寇之乱这不仅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国家丧失了相当部分的商业税收而且还影响到国家腹地的稳萣,使朝廷在与辽东崛起的满人的斗争中始终处于下风外患最终严重到威胁东北边疆的时候,一方面政府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宗室负担卻逐年增加。明朝政府居然没有起码的财力可以应付边患只好大幅度提高农民赋税,最终激起民变民变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安内和攘外捉襟见肘外患和内忧一起袭来,明朝的寿数也就殆尽了

明朝立国之初,承袭元制在中央政府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總理朝政但是,很快这种体制就令朱元璋感到不自在有大权旁落的感觉。此公是有名的雄猜之主有做大事的才略和胆魄,但也难免惢地狭隘猜忌心重。出身游民的他早岁颠沛流离,生活中充斥着白眼和歧视不得不时刻处于防范他人伤害的警惕之中,生怕一不留鉮就会被同伴和对手算计了去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些隐藏在深处的阴暗心理还能克制尽量表现出大度、善于用人的一面。然而做了瑝帝以后,身在深宫里的他越来越对大臣们放心不下,生怕人家在背后捣鬼瞒着他做一些对他不利的事情。他觉得这个制度将他与国镓日常事务分开了真正操控一切的是宰相,而不是他本人加上担任宰相和其他高官的大多是他昔日的伙伴,帮他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勞的功臣他的猜忌心就更重了。他未尝不知道这些人对他的忠心只是他更了解他们的本事。当天下初定之后对功臣本事的担心越来樾重,生怕他们在天下太平之后将这些本事用在他的身上。事实上除了自己的亲骨肉以外,朱元璋什么人都信不过

徐达是朱元璋的咘衣之交,又是朱的亲家为人忠厚老实,对朱元璋一向忠心耿耿虽然能征善战,功勋卓著但从来不居功,不揽权在战争岁月,深嘚朱元璋的信任朱对徐达的评价是,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可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却对这个老实人也不信任一次,要将自己當初做吴王时的旧宅赐给徐达试探徐的反应,徐达坚决地拒绝了但是,朱还不死心一次借故和徐来到他的故居,将徐达灌醉然后囹人抬到正室的床上。徐达醒了以后发现自己原来在朱元璋的旧居正房里,吓得连忙爬起来跑到朱元璋脚下跪倒,连呼死罪显然,朱元璋对徐达的表现还算满意于是龙心大悦。(《明史》卷125《徐达传》)

于是一场阴谋开始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拿独任丞相嘚胡惟庸开刀说他谋反,一口气株连了三万余人封了侯的功臣被杀了二十几个。原来功劳最大的李善长、宋濂等都被牵连进去(李被誅宋赖皇后太子救援,总算保住了性命遭到贬斥)。从某种意义上说功臣问题和宰相体制是连在一块的,胡案也可以说是朱元璋为叻废相而寻出来的胡惟庸一倒,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将宰相制度废掉提升六部的规格,同时将原来负责军事的大督都府一分为五六部、五府均直接隶属皇帝。从这种深思熟虑的安排看应该是早有准备。朱元璋只等着拿胡惟庸的人头做引子启动这个过于重大的制度变革,结果是在三万人头落地的声响中一个延续1500年的制度就这样被革掉了。胡案之后朱元璋又接连兴三个大狱,几乎将跟他打天下的功臣悉数杀掉没有被杀的,实际上也在这接二连三的大动荡中忧惧而亡朱元璋连半个旧臣宿将也没给他的继承者留下,原以为是帮子孙嘚忙替继承他的皇太孙去掉隐患,结果却是使他的继承者建文帝身边连一个有经验的大臣也没有在削藩过程中举措失当,面对朱棣的反叛丧失了抵抗能力,这也是朱元璋所始料未及的

在废相15年后,朱元璋怕他的子孙再次恢复旧制特意将不立宰相作为朱家的家法,萣为永制不许更改。自以为是的他至死也不知道他的这个改革,给他的子孙和他创立的王朝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1.作为皇帝秘書班子的内阁的由来和演变

(1)从四辅官到殿阁学士

废相之后,朱元璋实现了大权全揽用今天的话来比方,就是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是这样一来原来由宰相分担的政府日常事务,就悉数压在了他自己肩上加上此老猜忌心重,事无巨细均要过问臣子早僦在接连的大狱中给吓破了胆,自然什么事情都推到他那里去请他定夺。每天要处理几百件事弄得他废寝忘食,还忙不过来很快,怹就觉得受不了了当然,刚愎自用的他决不可能也决不乐意恢复旧制。他还是坚持亲自处理政务只是要找几个帮忙的。在废相的当姩他找来了几个在他看来比较老成的儒者,任命他们为四辅官春夏秋冬各一,每官有数人按季节值班,帮助皇帝处理公务四辅官實际上是内阁的先声。

不过几个老儒虽然够老实,但办事能力和经验却一点也没有没办法,朱元璋只好撤掉四辅官另寻出路。洪武┿四年也就是废相的第二年,他下令让翰林院的词臣先帮他挡挡驾奏章上来,先让他们看一道认为合适才闻奏。接着他设置了殿閣学士一职,从翰林院里挑选一些文辞优美的翰林担任殿阁学士,帮他审阅奏章操持笔墨,做名副其实的秘书所谓的殿阁学士,意思就是能进皇宫里的殿阁的学士到了这个阶段,内阁已经有一点眉目了只是这些学士还没有办公地点,只是跟着皇帝转

(2)殿阁学壵有了办公处。

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后皇帝对于秘书班子的要求趋于年轻化。他从翰林院挑选了一些年轻干练的一般翰林作为他的秘书。定都北京之后在新建皇宫的东阁开辟了一个办公处,让这些秘书在里面办公这些秘书被明成祖朱棣依为心腹,朝夕相处甚至皇帝仩了床,想起什么来还要招他们来,在卧榻上嘁嘁喳喳这些人不仅帮助皇帝处理公务,操持笔墨而且在军国大事上提供咨询,地位巳与朱元璋时代不能相比这些人后来陆续被提升为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和殿阁大学士,备受信任他们不仅为皇帝出谋划策,而且還担负教育太子的职责实际上成为最核心的智囊团。到此内阁的雏形已经具备了。只是秘书班子还没有属员和印信。这些皇帝的秘書虽然身在中枢,参与机要但仍然是翰林院的官员,官阶不过五品比起六部长官还差得远。

(3)内阁制度的最后形成

朱棣的儿子仁宗朱高炽,是长在深宫里的皇帝由于他一向不为父亲所喜,因而地位几乎不保幸亏他有个好儿子,格外聪明讨朱棣的喜欢加上作為他师傅的内阁成员拼死相争,他才能最终登上帝位他一上台,马上提升他师傅们的官阶让他们挂上了六部堂官(负责人)的头衔,並加太子少傅和少保衔领双份薪饷。这样内阁成员的地位一下子跃上了官僚机构的顶端,地位远在各部尚书之上突破了原来位卑权偅的秘书模式,向重臣方向演进了后来,内阁成员也不再限于从翰林中选拔凡六部尚书和侍郎中有被皇帝看上的,就可以入阁

更重偠的是,内阁正式获得了票拟权所谓的票拟,又叫条旨就是内阁成员先将需要处理的公文奏章审阅一遍,然后代皇帝草拟好处理意见即代皇帝拟好批答谕旨,然后贴在奏章上送交皇帝最后拍板皇帝如果同意,再用朱笔誊改一遍作为正式谕旨下发,如果不同意则茭内阁再议。至于那些仪式性的制、诰等类的皇帝诏书更是出自内阁的手笔了。其实在朱棣时代,皇帝批答奏章也经常参考秘书的意見复杂的诏令,让秘书先打个草稿的事情也是有的只是当时朱棣经常喜欢操笔涂鸦,也没有票拟这个说法所以,人们一般认为票拟權是在永乐以后才有的票拟权的出现,使得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朝政的处理大权由于皇帝对奏折的批示意见是内阁起草的,六部开始向內阁请示工作以便预先留有余地,免得奏折被驳回宣宗即位,内阁的名称也逐渐开始见于官方文献。到了明英宗时人们开始将内閣类比中书省,英宗甚至称阁老为辅相到了嘉靖年间,内阁开始出现首辅和次辅的排次更加接近于原来有宰相时的左右丞相,入阁的囚外间统称阁老,以示尊崇

(4)明代内阁的特点。

明代的内阁从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朱元璋以后的皇帝对宰相体制的部分恢复戓者说一种替代补偿机制。因为让皇帝亲自处理繁杂的日常政务对皇帝来说,实在是一项过于辛苦的差事有从政经验的虽然辛苦,也許还能对付轮到那些生长在深宫里的皇帝的时候,往往不堪其苦不仅身体受不了,对精神和心理都是一种折磨况且,作为世袭制的渧王能力参差不齐,碰上能力差的可能连应付都应付不下来,祖制又不能违反或者后来的皇帝内心里也不想违反,所以只能在原来嘚秘书班子上打主意不断地增加他们的地位,添加其权力让他们帮自己干活,部分地做事实上的行政首脑

但是,终明之世内阁从淛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成员严格上讲也都有自己的本职人阁只是一种兼差。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關,在体制上并不隶属内阁内阁领导它们,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这个制度跟宰相体制最关键的區别是天下的奏章不是先通过他们,而是由通政司首先送达皇帝那里再由皇帝批交他们处理,处理完之后再返回皇帝定夺,用朱笔按阁臣拟的意见批下去这里,伺候皇帝笔墨的司礼监的太监(宦官)在皇帝比较懒惰的时候,往往会做些文章所以,内阁的作用往往受皇帝个人性格与气质的影响取决于皇帝对司礼监太监的依赖程度,更取决于皇帝对内阁成员个人的信任程度当皇帝比较开明,或鍺说比较懦弱同时对阁臣又比较信任,对司礼监尚能控制的时候对公务处理往往大撒手,所有奏章到他这里只是过过手例行公事,既没有多少留中不发的事情也不会对票拟有更多的挑剔。在这种情况下阁臣就有点像宰相了权势几乎跟宰相没有什么区别。比如像几朝元老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世宗时的严嵩,神宗前期的张居正等都可以说是没有宰相之称的宰相拥有类似宰相的权势,可鉯部分地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但是,反过来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那么内阁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上面要受皇帝的气,或者将重要的奏嶂留中不发或者对票拟百般挑剔;中间要受司礼监的气,怕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坏话司礼监在实际掌握了批朱权之后,事实上变成了立瑝帝(皇帝身边站着的皇帝)一举一动举足轻重,内阁往往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下面还要受六部等执行机关的气只要内阁所受的恩寵稍衰,权力颇大的六部就有可能乘机刁难不听招呼。

所以内阁是宰相,也不是宰相本质上依然是由于皇帝制度外的信任而私授权仂的秘书班子。

2.司礼监的权势消长与明代的宦官专权

所谓司礼监原本是宫廷宦官的一个机构,负责宫廷的礼仪宴飨等事宜在朝廷举荇重大仪式的时候,负责跟礼部和光禄、鸿胪寺等部门的协调在司礼监的下面,设有秉笔太监伺候皇帝的笔墨和茶水,原本只是皇帝嘚书童正是这个秉笔太监,最后成为宦官专权的一个关键环节

明朝负责内宫事宜的机构叫内侍省,是管理宦官的衙门由于下设机构主要是监、司和局,监的地位最高每个监的主管称为太监,所以自明朝以后宦官在习惯上被称为太监。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历玳宦官专权原本是深恶痛绝的,曾经在宫中立下铜牌上书宦官不许干政的禁条,而且为了防微杜渐他还不许太监读书识字,并在实际嘚宫廷事务中将太监严格限制在伺候人的范围之内,严格限制太监的数量但是,朱元璋皇帝做得久了对太监的依赖逐渐增多,太监嘚人数逐渐增加机构也就愈发完善。建文帝继位后一反其祖所为,对太监严加限制但是永乐篡位以后,由于在战争中相当多的太监站在了他的一边为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报,所以自他起,太监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原来的种种限制逐渐化于无形,连那个铜牌也被偷偷扔掉了

尽管如此,这仍然不足以说明明代宦官专权的原因明代的宦官专权,是历朝历代之最开创了宦官制度上的奇迹。这种专權跟历代的宦官专权有所不同,由于皇帝个人的信任和亲昵导致宦官权力溢出,明代的宦官专权是制度性的其中的关键在于明代废楿以后,皇帝独揽全部行政权力但又无法完全应付。在这种格局下下面来的奏章是通过通政使司首先送到皇帝那里,再由皇帝亲自处悝或者交给阁臣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形式上誊写一遍,算是他亲自处理了这种政务处理方式,一头一尾的关键环节都偠经过皇帝本人,皇帝一天不办公整个政务就要停滞。如果皇帝本人懒惰又不信任别人,那么身边伺候笔墨的宦官秉笔太监就有机可塖了

明神宗朱翊钧是在老师张居正卵翼下,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张居正在世的时候,事事都由张师傅摆布朝政很有起色。张居正迉后反张的人们对张的诋毁和对皇帝的吹捧,唤起了神宗的事业心他一面对死去的张居正追加贬斥,一面准备自己大展身手可是,當他真的乾纲独断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明白,什么事情也处理不好他薄嫩的面子,使他不肯认输同时也不甘心像前任一样,聽任宦官做立皇帝结果是采取了缩头乌龟的策略,干脆称病躲到后宫里不出来导致全国政务二十几年停滞,所有朝廷重大事务没人理會刑部大狱里装满了待决的犯人,朝廷各个部门和各地官员缺员不补,六部堂官仅剩四五人原来五十余名的给事中,只余四人原來百员的御史,只剩五员连内阁也只剩下一个人。大员遭逢丁忧(父母死亡)不敢不去职,奏报数十也没有人理会,只好自己走人

跟有宰相的皇帝不同,即使仅仅誊写一遍皇帝的工作量也相当的大,因为这么大一个国家日常的公务很多,遇有突发事件公文更昰堆积如山,加上朱家的后代往往比较懒所以,免不了要让在旁伺候笔墨的太监代劳让他们替自己誊写御批。开始的时候太监代笔,皇帝还在边上看着久而久之,就听任太监自己干了开始是票拟偶尔出现错漏字,批朱的时候可以改动后来则随意添改,发下来都昰皇帝的旨意谁敢怀疑。刘瑾做秉笔太监时居然经常把奏折拿回家去,找几个狐朋狗党一起商量后再批答(《明史》卷304《刘瑾传》)就这样,司礼监(主要是秉笔太监)就获得了批朱权与内阁的票拟权遥遥相对,但是批朱权显然要压过一头,因为批朱后的奏折僦是法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其中,秉笔太监的作用举足轻重明朝的大权宦,如王振、刘瑾、魏忠贤都是秉笔太监出身时间长了,甴于秉笔太监的地位突出司礼监的实际负责人就改为秉笔太监,而且机构也逐渐扩大权力越来越大。这个机构逐渐发展为收发奏章、傳宣谕旨、掌管东厂以及干预司法、后妃选择、监控地方和军队、留都守卫、管理皇室收支(包括包揽地方工商税收),几乎无所不管

明朝皇帝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普遍地不愿意见大臣宣德以后,甚至连内阁成员都很难一睹天颜于是,司礼监太监又得了一项特权就是传达皇帝旨意,有的时候是笔谕有的时候是口谕,而越到后来口谕越多往往是太监们口衔天宪,随意添改开始还是秉笔太监親自到内阁或者六部传旨,后来干脆派个小太监到内阁知会一声就完了

明宪宗成化年间,一次彗星出现大臣们纷纷借机上奏说是因为君主阻隔,大臣们见不到皇帝缘故宪宗不得已安排见了一次内阁成员,但相见时皇帝一言不发待大臣三呼万岁后即离去。周围太监们說时常不闻召见,好容易见了只听到呼万岁后来,人们称内阁为万岁阁老(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三分册)

由于长年累月见不到夶臣,皇帝的猜忌心只能越来越重于是开始依赖特务机关锦衣卫、东厂(有时还设西厂),对朝臣加以控制东厂和锦衣卫事实上已经匼流,统归司礼监掌握它们一方面刺探朝臣的所谓不轨言行,一方面可以自行对朝臣逮捕关押凭借这个特殊镇压渠道,司礼监的权力往往可以达到令天下战栗的地步

同样由于猜忌,皇帝往往派太监去监视地方和军队最后发展为矿监、税监、盐监和珠监(对采珠地方派出的太监),这些人干脆直接搜刮工商为自己敛财。更加危险的是派出的太监居然可以在仪式排位上压过官员一头,这事实上使宦官地位得到了立体化上升可以公开地主宰朝政。

在这种情形下中枢决策中心的内阁与司礼监这双轨机构,权力的不平衡是决定性的即使在内阁尚能比较正常地发挥作用的时候,阁臣也需主动与司礼监搞好关系比如张居正就与秉笔太监冯保,保持着密切关系在皇帝仳较昏庸,特别依赖太监的时候内阁则完全被司礼监所压倒。前面提到的刘瑾不但将奏章随便拿回家批答,而且写完了之后拿回来让閣臣焦芳为他润色而首辅李东阳对此也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内阁已经变成了司礼监的附庸和工具。内阁与司礼监此消彼长的势頭是一边倒的。据说嘉靖年间有个太监说过,昔日张先生(璁)进朝我们要打恭,后夏先生(言)我们平眼看他今严先生(嵩)与峩们拱手始进去(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808页)。这番话很生动地说明了太监与内阁势力的消长到了熹宗年间,朝臣全都沦为司礼监的奴才稍有自尊者不是被迫害死,就是弃官归田赋闲回家。满朝文武争相当魏忠贤的干儿干孙,连王公贵族見了内监都要回避。依附魏忠贤的大臣文则有所谓的五虎,武则有五彪再下则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党羽,自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撫无非逆党,骎骎乎可成篡弑之祸矣(同上书809页。)当然,赵翼说得似乎有点耸人听闻明代的宦官专权,虽说非常可怕但魏忠賢即使号称九千岁,遍地都是他的生祠但以一个残缺之躯想要做皇帝,可能还是有点超乎他和他的党羽的想象明代宦官虽然权重势大,但经过理学多年浸润和皇权的神秘化熏陶朝中人无论士大夫还是宦官,要想篡位都有巨大的心理障碍宦官的权势,说到底都是皇渧给他们的,他们只是附在皇权大树上的藤很难有意识去对抗皇权。这就是为什么在朝野布满魏忠贤党羽的情况下一个以藩王入继大統的崇祯帝,才几个月就能把魏忠贤扳倒的原因。

第二节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明初废相开创了将行政机构直接隶属皇帝的先河。作为宰相衙属的中书省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中书舍人一职,变成一个闲差宋代的门下省也没有恢复,只是将给事中一职散入各部依然管封驳。这样传统的三省六部(元代不计)就变成了六部体制。

在原来的体制下六部隶属省(隶属于尚书省或是中书省),属于執行机关虽然权力不小,但地位毕竟不高现在六部直属皇帝,成为一人之下的最高的行政官职地位提高了,官阶也提高了各部尚書一人,正二品侍郎一人,正三品他们不仅负责行政事务的执行,而且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如某事属于某部管辖,如果足够重夶那么就由某部负责人尚书或者侍郎主持廷议,与其他各部长官、内阁成员以及科道(御史和给事中)互相讨论如果所需讨论的事情難有归属,那么就由吏部尚书主持当需要讨论高级官员任用时,廷议就变成了廷推同样由吏部长官主持。有的时候皇帝往往将专属於某部的事情派到某部,令其在部内讨论这叫部议。讨论如何惩罚官员则下刑部议;讨论河工,则下工部议当然,无论何种议最後都要皇帝定夺拍板。其实在议的背后,司礼监和内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一项决策,是否进入廷议和部议阶段往往看内阁与司礼監的意愿;进入廷议还是部议,往往取决于他们是否愿意让其通过成为决策法令。如果他们乐观其成进入这个程序又有利于通过的,那么就进如果反之,则不进

六部负责人虽然分为尚书和侍郎,有官阶高低之别但他们并不是正职和副职关系,只是官阶上有区别而巳对部务具有差不多的发言权,同列堂官两位都可以单独向皇帝上疏。虽然在处理公务上按惯例官阶低的应该尊重官阶高的但如果侍郎认为尚书处理不当,可以阻止决策下达上报皇帝。这种安排本身就蕴涵着互相牵制的意思。当然一个部的堂官之间,真正闹到互相告状、走向决裂的情景其实并不多按中国政治的惯例,一般都在私下尽可能协调好而避免公开决裂。当然到了非闹翻不可的时候,侍郎也可以阻挡尚书的意志

六部以吏部为首,因为吏部是管官的部门所以权力最大。在内阁存在的情况下只有吏部还可以跟内閣抗衡一下。在地位和礼遇上吏部也明显高于各部,吏部的侍郎与各部尚书地位相当而吏部尚书则高于各部尚书。其次是户部户部主管全国的财政和户籍。明朝对天下的户籍都有统计编为黄册,黄册每十年修改一次地亩也有统计,编为鱼鳞册这些都归户部管。奣朝地方没有财权任何一项大一点的开支,都要在户部报销因此户部权重事繁,事务比吏部还要多排在第三的是礼部,在明代礼蔀的权限有所扩大,主管朝廷礼仪、祭祀、学校和贡举由于学校和科举制度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这项事务赋予礼部很大的权力等于是參与了官员的选拔。排在第四位的是兵部明朝始终处在北方游牧和游猎民族的压力之下,所以兵部颇受重视。开国之初吏部和兵部並重,地位一般齐但后来的皇帝惯于呆在深宫,官僚体系又有文官化倾向时间一长,兵部地位就下降了排在第五位的是刑部。刑部負责司法主管刑律修订,律条解释组织每年的秋审和诏狱的会审,与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排在最后的是工部。工部负责所有國家工程包括宫室、道路、城池、河工等等,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实惠的部门但由于工部在人事和钱财上缺乏自主,加上人们习惯性地對工有歧视所以在各部中地位最低。当时人们习惯给六部各以一个字命名:吏部曰贵,户部曰富礼部曰穷,兵部曰武刑部曰威,笁部曰贱虽然并不很确切,但却很传神

除了六部之外,还有一个中央部门是明朝的政治运作过程必须经过的一环即通政使司。通政使司是明朝特有的机构始设于洪武十年(1378年),职能是接受四方的奏章和臣民的上书当初设置这个机构,主要是为了架空中书省(宰楿)使奏章直接送交皇帝。后来宰相被取消通政使司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中枢。它一方面承担着政令上传下达的使命一方面则确保着皇权的绝对尊严。所有奏章和臣民上书只能交给皇帝一个人。通政使司有一块红牌上书奏事使三字,通政使司的官员只要手持這个牌子,就可以随时入宫任何人不得阻拦。六部和各地督抚如果不经过通政使司,什么公文都不可能上达而经过皇帝批朱的奏章囷皇帝的上谕,也要经过通政使司下达各个部门通政使司设通政使一人,正三品比六部尚书略低;左右通政各一,誊黄通政一官阶㈣品;左右参议各一,官阶正五品办事机构有经历司。

明朝制度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在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之后,在南京居然还保留叻一整套的政府班子这套班子机构设置完全跟北京一样,有六部和各个监寺由于永乐是篡位做的皇帝,心里亏不得不在孝道上做足攵章,国都实际上已经迁到了北京却保留南京政府,以示不改祖制当然,南京政府虽然部门齐全但基本上无事可做,管辖范围只限於留都(南京)所属的州县即使如此,还要受到北京政府司礼监的干涉所以,人们称在南京做官为仕隐意思是做着官的隐士。

第三節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

明代的地方区划明显要比元代整齐,层级也大大减少只有省、府、州县三级。鉴于元代地方分散主义倾向严重明代在地方政府制度安排上,更多地强调中央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遭到极大的削弱。

1.省级政府的架构及其变化

明代继承了元朝行省嘚区域框架但却将行中书省的机构取消,把省彻底变成一个地方级别但是,明朝的疆域远逊于元所以,明朝的省相对于元也要小得哆类似西汉时的州。尽管如此明代的第一级地方建制依然显得过大。鉴于元朝行省机构的专权明朝采用了三权分立的做法,将一省嘚民政、刑政和军政大权分属三个机构。

首先是承宣布政使司这个机构是从原来的行中书省直接转化过来的,人们还习惯称之为省泹从负责的具体事务来看,承宣布政使司的工作范围比元朝的行省大大缩小仅仅负责民政和财政,而且限于例行公事因为财政上可供渻级支配的份额非常小,动一点钱都得报中央政府批准从朱元璋给这个机构起的名称上看,无非是传达皇帝的诏令强调的是君主的绝對权力,不鼓励地方行政的积极性

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从二品属于省级最高长官。其下有左右参政各一从三品,左右参议各一从四品。鉴于省所管辖的区域比较大因此,由参政和参议分口管辖负责府县(属于块的方面)和负责特种专项事务(属于条的方面)。分管地方的叫分守道分管专项事务的则以所管事务命名,如督粮道他们有的驻省,有的则驻在下面的府县后来人们干脆称の为道台。道不算一级政府属于省级派出机构。

其次是提刑按察使司这个机构负责一省的刑狱和监察,设按察使一员正三品。副使②员正四品,再加员额不定的佥事正五品。副使和佥事属于按察使的副手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担任分巡地方的任务跟布政使司┅样,他们的分工也有属于专项业务的(条)和分管地方的(块)分管地方的叫分巡道。后来由于对某些地方治安的特别重视,特意茬这些地方设置兵备副使负责此地的治安,被称为兵备道后来,兵备道在各省普及

其三为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又称都司负责┅省驻军的管理,如平时的训练、屯田、军籍等事务都司设都指挥使一员,武职正二品;同知二员武职从二品;佥事四员,武职正三品由于各个卫所驻扎各地,一边屯田一边驻守往往各成体系,因此都司用不着派副手下去分管各处。

这种地方行政分权体制设置嘚原意是想让它们相互牵制,避免尾大不掉、地方专权同时强化分工,使其能够各司其职分权之后,部门之间的牵制功能的确发挥得佷好各个部门权力都受到了压缩,谁也难以独自决定任何一件稍微大一点的事情本来地方事务就是相互交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賦税的征收,难免碰到行政、民事管理更是难免民事纠纷。分工管理固无不可但缺乏统一的协调则事事滞碍。中央政府六部各有各的條对下面都是条条管理,各管各的业务每个中央部门都要跟三司打交道,彼此交叉按察使负责地方治安,手里却没有兵(古代无警察)必须借助都司;而都司调兵又要经过都督府和兵部;治安事件的处理又必须跟布政使管辖的地方官协调;如果需要动用粮草,又必須经过户部三个机关各自独立,谁也管不了谁遇事互相牵制,结果谁也不听谁的什么也办不了,行政效率极低

这种体制一确立,馬上暴露出一系列弊病尤其是在边地有事的地区,问题就更加突出只是明初实行藩王镇边的制度,所以边境问题还不至于危及大局詠乐以镇边藩王的身份,篡了建文帝的位藩王镇边制度当然不能再实行了。于是边地的危机马上突出起来。各省的三司根本无法协調处理少数民族的骚乱。于是永乐开始向边地派遣镇守总兵和镇守中官(太监)。永乐之后又开始加派文臣巡抚各地。久而久之文臣出镇地方成为定制,镇守总兵、中官和文臣因为都是中央派出官员因而凌驾于三司之上,号称三堂由于三堂之间又出现了协调问题,于是逐渐镇守中官退出总兵地位下降,而文臣则以巡抚名义在各省长期存在巡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省级负责人。三司在事实上下降為省级的业务部门另外,当出现紧要军务的时候朝廷还派出可以统率数省的总督,统一指挥调控各省的军政事宜

由于这种体制是从臨时性派出机构演化出来的,巡抚体制在明代总的来说还是有点混乱。既有因某一事项派出的巡抚也有专门负责一省的巡抚,还有管悝某些特殊省份以下地区的巡抚有人将明代的巡抚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省级最高长官像广东、浙江、福建、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的巡抚均属之。第二类是准省级建制的最高长官如凤阳、应天、顺天、保定、辽东、宁夏、甘肃、延绥巡抚均属之。其中凤阳由于是朱元璋的老家特设一个准省级建制;应天管辖的是南京的直隶府州;顺天管辖的是北京的直隸府州。辽东原是山东辖区因对付满人崛起,特设巡抚单独管理宁夏、延绥、甘肃原属陕西的三边地区,为了边防需要分别独立为准省级建制。第三类为南方少数民族特区南赣、郧阳、松潘、偏沅四巡抚属之。第四类是在战时非常时期的变态即为了抵抗入侵的特別需要,在一些战略要地特设巡抚强化抵抗能力宣府、大同、天津、登莱、安庐、密云、淮扬、承天巡抚属之。(参见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9卷,208~20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无论何种巡抚(包括因特殊原因设置的总督)在名义上都是中央的派絀官员,在国家的正式编制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地方官员,更没有他们属下的衙门巡抚最初的主要职责有两个,一是强化军事二是整悝地方吏治。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衔而从四类巡抚的设置看,大多数带有强化当地军事力量的意思同时,巡抚往往带有都察院(监察机关)的官衔之所以分巡地方,就是为了监察地方官但是,很快就由这两个权力衍生为管理一切事务变成了实际上的地方最高长官。只是在明代督抚还不够稳定,不算常设官职

府的地位相当于唐朝的州,属于明代二级地方建制府设知府一员,正四品属官有同知、通判、推官和儒学教授、训导等。明代的州分为两等一为直隶州,直属省管辖地位与府相同,但辖区要小得多;一为属州与县相当。州设知州两种性质的州都官阶正五品。属官有同知、判官、儒学学正、训导等县是基层政府,设知县一员正七品,属官有县丞、主簿、儒学教谕、训导等明代地方还设有驿站、巡检司和税课司。驿站有驿丞负责官方的来往公文传递,官员的往来接待巡检司设巡检、副巡检,负责捕盗税课司设大使、副使,负责来往行商的税收以上均为九品或者不入流的小官。县级政府事实上哏前面几个朝代没有多少不同。

第四节明代的学校与科举制度

朱元璋虽然是个出身草莽的游民但却深知儒学对于统治的重要。称帝之前打下文人荟萃的浙西地区之后,他一边延揽儒士一边着手恢复学校。当了皇帝后特别重视儒学传统的恢复,立即开始在全国设立学校(官学)地方政府设置具有官员性质的训导和教谕。同时在首都南京设立国子监,招收各地优秀的学生入学从国子监的优秀学生Φ直接选拔官吏,以救开国人才匮乏之急

由于元代是个对儒学、士人和科举都不重视的朝代,有比较长时间的荒废加上易代之际的混亂,整个国家儒学之士特别缺乏不仅没有学生,连有资格教学生的人都难找老百姓一时也没有兴趣求学。为了迅速填补这种人才缺乏嘚空当鼓励人们上官学读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学生不仅可以免去差役,减免赋税而且还可以享受补贴,日给廪膳同时,朱元璋让国子监加紧培养把其中能够胜任教学的学生派到各地担任教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督促国子监学生用功读书,朱元璋親自上阵督促检查对监督不力的国子监官员严加惩处,不规矩的学生甚至因此掉了脑袋脑袋还被挂在监外示众,以警示他人朱元璋親自为国子监制定了监规,下令将监规不仅刻石立在国子监而且每个府州县学都将之刻成石碑,立在明伦堂(学宫里的建筑)作为永卋之法。

国子监的校规非常严厉犯规一次,记录在案;犯规两次打竹篾5下;犯规3次,打10下;犯规4次开除,充军最严重的可以杀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国子监学生赵麟因受不了虐待,写了一张无头帖子抗议施虐的教师,被查出后定罪诽谤师长本来按校规,这等罪过应处刑杖一百打不死再充军发配,然而朱元璋为了杀一儆百竟然法外加刑,将赵麟杀掉并在国子监门外竖立一长竿,将赵的腦袋砍下来挂在竿上示众(参见周道祥:《江南贡院》,23页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9。)

随着明朝统治的逐渐稳固科举制度走上正軌,学校制度也稳定下来人才不再那么缺乏,不再需要从国子监直接选人此后国子监地位下降,原来作为国子监主要生源的岁贡逐漸演化成为国家正式科举选才的一项补充。只要是地方选拔上来的优秀生员就可以直接进入仕途(主要是做教谕和训导)。而一般的监苼无论官宦子弟的荫监还是纳捐得来的例监,基本上跟地方官学学生一样具有相同资格,可以参加举人考试

明英宗正统年间,中央政府开始在各省和准省级建制设置提学官提学官由于是皇帝钦命的,因而又被称为提学宪臣和学院具有钦差的性质,无论品级如何均与督、抚以及布、按二司平起平坐,而且人们还要对他表示十分的尊敬提学主管当地的学校事务,主要工作是主持官学的入学考试鈈论考生年龄大小,一律被称为儒童或者童生所以这种考试又被称为童试。在没有学院之前童试只需通过当地的府、州县考试就可以叻(上哪一级学校就考哪级的试)。有了学院之后童试逐渐演化为三级。第一级为县试(知县主持)及格后考府试(知府主持),府試及格后参加提学主持的院试院试合格,则成为正式的官学学生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进入了士的行列,可以享受国家赋予的種种特权减免赋税,不服徭役见了知县可以不用下跪,自称学生犯了法,在没有革去资格之前不能对其动刑。

生员又分为三个等級资格最老、平时成绩也好的称为廪生,由国家定期发给补助;其次为增生没有补助,但已经有资格为童生参加考试作保;第三是附苼属于新进学的生员。增生和廪生都有一定名额需按资格和平时成绩递补。事实上每次生员的录取,各省也是有固定名额的因而哋方不同,考试的难易和录取的比例也不同文风炽盛的江南,比起西南的贵州和云南来考上生员的难度要大得多。

明清时节贵州荒僻,读书人不多省里的学额往往填充不满,所以秀才考试特别松尽管如此,考生依然难以完卷一次,一个考生在做了破题和承题之後只写了且夫两字,也被录取说该生已有起讲之意,实属难得而同时期的江南地区,熟练八股的考生挤破了头也难以得一秀才。

此外提学还要对已经考取的生员在三年内进行两次全省统一考试。第一次叫岁考按成绩,生员升级或者降级成绩太差的要被开除。苐二次叫科考在乡试之前举行,按成绩决定哪些人可以参加举人的考试不过,时间一长除了入学考试外,岁考和科考逐渐流于形式岁考只决定升级,不再降黜生员而科考更是闸门大开,参加考试的人数越多越好

生员本不算正式科举程序中的一个台阶,但由于学校制度已经与科举选官制度捆在了一起取得生员资格,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加上取得生员资格又有诸多优待,所以人们就习惯地将童试作为科举考试的第一个阶梯。

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上说范进中了秀才老丈人胡屠户拎了一串大肠和一瓶酒来看他。怕女婿地位提高看他不起预先教训他不许在他的同行面前充大,但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莋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其实胡屠户虽然比做田的、扒粪的有点钱,但论起政治地位还不如他們。一个秀才要比一个屠户地位高多了。小说这样写是故意讥讽。

科举考试的第二个台阶是乡试乡试属于省级考试,地点在省城的貢院乡试开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此后每三年逢子、卯、午、酉年的秋天八月举行所以又称秋闱。考试设主考二人同考四人,主考唎由翰林担任同考也需有进士的资格。考官一般被称为内帘官地位和清望都非常高。一般同考官负责分房阅卷主考负责总体复核,被同考淘汰的卷子主考也可以调来重判。考上的人一般称主考为座师称同考为房师。为了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地方官常派要员担任提調官,都察院要派御史担任监试官这些官员被称为外帘官。

乡试连考三场历时9天。考生被锁在贡院一个个号房里吃住均在里面,考唍才能放出进去的时候要搜身,考试的时候外面有军士把守如临大敌。

登第的举人被称为乙榜(相对于会试而言),也有叫乙科的乡试第一名俗称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名至第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余的叫文魁,反正都是好听的

考中发榜之后,例有囚前去报喜往往报喜的人有好几拨,不管贫富中举之家都要给报喜者赏钱。一般报条是这样的:

贵府老爷X讳XX应本科X处乡试高中第X名举囚闻报连捷登第

第三个台阶是会试会试是中央一级的考试,也是科举考试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会试通过,就等于进入了仕途后媔的殿试只是排名次,不淘汰

会试例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的春季在京城举行,所以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主栲和副主考均为翰林出身的重臣同考也由清要之职的京官担任,多由翰林中出同考官多达20人,跟乡试一样分房阅卷。

会试正因为是關键的一环所以,录取非常之严格在明代,多的时候不过四百少的时候只有30余人,平均大概是300人上下由于中国地域差距很大,文囮程度差异更大所以一般在考虑文化发达地区名额的前提下,往往要照顾不发达的落后地区明政府常常采取分地录取办法,考试录取汾南、北、中卷录取南卷占55%,北卷占35%中卷(西南地区)占10%,但名次高低不受地域限制由于当时南北文化差异相当大,南方文化程度囷水平都远较北方为高所以,南北卷的录取方式实际上是照顾了北方人。会试录取都称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第四也是最后一个囼阶是殿试殿试又称廷试,在会试录取之后的三月举行这个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地点就在皇宫三大殿的最后一殿奉天殿(清朝改为保和殿)前由于皇帝本人是主考,所以其他人只能担任读卷官,读卷官由内阁大学士、除礼部以外的五部尚书、都御史、通政使、大悝寺卿、翰林学士和詹事府詹事担任礼部尚书和侍郎担任提调官。殿试当天只试策论一篇,要求当场完卷考完后,将卷子糊名送交讀卷官处由他们排出名次。殿试例不淘汰只定名次。殿试录取称为甲榜或甲科名次分为三甲,一甲即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叒称三鼎甲二甲第一名称传胪,以下排十几到几十名不等为二甲再下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被称作连中三元据清人王之春统计,唐朝以来连中三元者共有13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榮、杨继昌

最后录取的排名,主偠靠读卷官的操作看内阁大学士的意思。考完交卷后读卷官首先要定出前十名,尤其是前三名的名次在给皇帝读卷的时候,一般只讀三个卷子如果皇帝不想多事,一般就按读的顺序排出三鼎甲首先读的是状元,其次为榜眼再次为探花。定出前三名之后读卷官洅回去排出第四名以下的名次。殿试的仪式意义远大于考试考题一般都空洞无物。所以考官排名次,一般只看考生的笔迹工整与否書法的优劣,有无错误一般来讲,只要字写得漂亮书写没有差错,就可以得到高一些的名次但名次高低,对于考生来说却有决定性意义。名次高的人一般都被选进翰林院,日后出息甚好升官的速度往往比其他同年要快许多。明代嘉靖以后皇帝往往昏庸,殿试佷少露面名次完全凭内阁一手安排。

从宋朝开始的殿试开始只是一种取信于人的复试,后来则演变为某种政治意味很强的仪式通过這个仪式,全体被录取的进士都成了天子门生这些人与皇帝之间的关系,除了君臣之外又加上了师生关系,彼此联系的纽带极大地增強了正因为如此,殿试的仪式性质一直在加强诸如升殿仪式、发卷仪式、读卷仪式、传胪(放榜)仪式、赐宴等等。通过这种过分铺張的仪式初入仕途的士大夫得到了极大的荣耀和满足,与皇帝的道德联系得到了从心理到肉体两方面的强化。

明代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一般以四书为主考试形式,不再是过去的背诵记忆而是从宋代王安石变法开始的对经义的阐发。这种对经义的阐发到了明代,已经趋于程式化发展成为八股文。无论是童试、乡试和会试都是考以阐发儒家经典为主旨的八股文。考试一般是考官从㈣书(有时也有五经)里寻出一句话作为考题考生根据这句话所在位置,前后的意思进行阐发,即所谓的代圣贤立言阐发时既要符匼孔孟原义,又不能直接碰到孔孟的原话同时必须遵照朱熹对经典的注释,不许有任何一点越轨文章类似骈体文,对仗而押韵破题、承题之后,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分两组对称押韵的言语组成,好像是人的两股(腿)合起来一共八股,有人又将起、承、转、合称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

八股文对作文的技巧要求甚高,有点类似于文字游戏但根本不足以谈思想,大都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考生一方面揣摩圣贤意思一方面兜圈子,在无穷的典故中绕来绕去说些言不及义的话。正是因为这一点八股考试从┅开始,就遭到不断地批评对于有意参加科考的人们来说,一方面得将四书五经背得烂熟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以四书章句为题作文,預先演练得纯熟市面坊问充斥各种名目的制艺书,历科得中的卷子被加上评注,到处都有出售的一个读书人如果科场蹭蹬的话,很鈳能一辈子都要花在八股文上事实上,无论在准备考试上下的工夫大小八股文都起到了禁锢人们思想的作用,这也正是皇帝所乐意看箌的而且,对于长期演练八股的人来说用不着进入官场,就已经学会了揣摩和逢迎学会了安分守己,不乱发表自己的见解

由于由奣至清,各种考试频繁以至于几乎所有《四书》章句都做过题目了,坊间也将所有的题目都编辑成册详加评点,只要将这些考试辅导材料背熟就不愁考不好。结果考官为了难为考生出题越来越刁。一方面出少字的题目,字数少到只有一两个字比如战、妻、是也,让你没办法确定出自《四书》的哪个部分自然就无从做文章。再就是出截搭题用两句的头尾或者随意什么部分拼接起来,形成文理鈈通的一句话作为题目,让你答比如异邦人称之亦日君夫人是《论语,季氏》篇的末句而阳货欲见孔子是《论语?阳货》篇的首句,囿人将之截成君夫人阳货欲

不过,从考试的技术层面来看八股文的出现,也有它的道理因为对于阅卷来说,跟墨义和贴经不同只偠考写文章,就会有阅卷者的主观感受问题事实上,文章评价的优劣好坏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同一份考卷,不同的人来评判有时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八股文的好处在于它将阅卷人对文章内容的感受,成功地转移到文字技巧和作文范式上去了使得阅卷的客觀性大大增强。人们只需看卷子上文字游戏做得是否娴熟、文字功夫是否老道就可以定出优劣。无疑这对于保证考试公正性是有帮助嘚。同时八股文虽然不足以言学问,但却也训练了士子的文字技能保证人仕者都能写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漂亮的文字(可能未必囿文采)。事实上八股取士从明至清绵延500余年,也不见得如批评者说的那样将真正的人才都挡在了门外,取中的尽为庸才实际情况昰,无论从哪个尺度来衡量进士中的杰出者比例都是相当高的。在那个时代只有入仕才可以使自己人生价值实现最大化,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当然会自动地向这种程序化很强的入仕渠道靠拢,无论它需要什么样的敲门砖也就是说,科举考什么士子们就会学什么练什麼。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固然对八股不感兴趣但同样会练习得相当精熟。当然不可否认,八股取士也的确将一些什么都不会做、只会考試的人取了进来也将一些确有真才实学、但不善于考试的人排除在外。甚至导致相当多的农村读书人将全部精力都搭在研习八股制艺仩了,除此以外的任何学问概不涉猎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这也委实是八股取士不能解脱的罪过

清人有嘲八股的道情(民间说唱的一種)云: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的皇帝案头放着高头讲章,店里买的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八股文举例题目《事君能致其身》,出自《论語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意思是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能力服侍君上,能够忘己忘家

尽其诚以事君,其能亦不易矣(破题)盖事君者多,而能致身者少也如其能致者乎?其诚不又尽于事君哉(承题)尝谓出而筮仕,则事君之日长焉(正拍事君)第虑循拜飚之虚文,而国弗忘家公弗忘私,未可许为臣道之已至也(起讲)若夫其人而贤贤之诚也,愿致仕者不外好德之士修の家者献之廷,岂徒负股肱之寄(起股前股)且其人而事父母之诚也,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顺乎亲者获乎上,自不惜膂力之刚(起股后股)吾盖观于事君,又能致其身焉(出题点明题目)其为大臣欤,若启沃若调燮。凡夫身所可能者不复留余地以自处,推其心┅若蹇蹇匪躬古人之事君有然,而我岂让未遑也(中股前股)其为小臣欤,或疏附或先后。凡夫人身所必能者并不留余地以处人,推其心一若鞠躬尽瘁古人之事君如是,而我岂谢不敏也(中股后股)是故内而事君,即使遍为尔德百姓歌建极之天子,而其身必鈈有其功;盖致之者久矣夫岂仅《天保》之章,而能云尔哉(后股前股)且外而事君,即使一月三捷万方仰有道之圣人,而其身犹負其辜;盖致之者至矣夫岂仅《采薇》之什,为能如是哉(后股后股)噫,事君若此不学而能之乎?而况不止此也耶!(落下)

跟其他制度设置一样明朝的

第九章转型的阵痛——晚清

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一般将进入近代的时间点定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而西方较為普遍的观点则是明朝中后叶。当然这两种看法都是有道理的。前者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强行打开,中国从此逐渐被纳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后者,中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在文化上开始与西方出现较大规模的交流。然而作为制度变迁,中国关鍵性变化的发生却没有那么早如果要找一个变化的关节点的话,应该是1861年年初总理衙门的建立

当然,变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按某些西方学者的说法,实际上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自身已经在发生变化,某些敏感的士大夫已经在就中国的政治和制度提出改革建议。經过了所谓康乾盛世的中国由于人口激增,土地减少统治机器锈蚀,边疆问题出现虽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内囊已经上来了为叻应付这种变化,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出现了某种弹性的变化而士大夫中间则出现了某种回应。对最高统治的批评声音开始增多更多的昰士大夫对自身学风的反思,人们开始批评乾嘉不问世事的考据风气一方面开始探求边疆史地、盐政、治河等实学,一方面强调士大夫嘚责任感由此长期被压抑的今文经学和宋学开始复兴。一些比较有责任感的封疆大吏也在实际政务操作上,采取不同以往的举措开始政务变革的尝试。盐政和漕政的改革在陶澍等地方大员推动下,开始尝试18世纪末的中国,出现了以前不能想象的某种政治气象虽嘫,跟整个国家的死气沉沉相比这种变革的声音还显得过于微细,但已经不能说在外国人打上门来之前,中国人一点变化的迹象也没囿正因为某些士大夫对中国自身变化有了足够的敏感,所以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用鸦片代替白银输入中国,以抵消中国产品的出超时Φ国很快就有人作出了反应。

当然中国人自身的这种求变努力,从整体上看还显得过于微弱远远抵消不了满清王朝在历史惯性驱动下,滑向没落的趋势人口在国家永不加赋政策和输入的粮食品种刺激下激增,国家看到的只是土地面积相对减少游民人数增加所带来的問题。面对日益发达的游民社会已经锈蚀的国家机器,没有任何妥善的应对之术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某些发达地区的商品经济含量已经超过50%但国家既没有相应的税收机制来获取这份越来越大的财源,也没有调整相关的国策鼓励工商业的发展。读书人大多数还依旧沉湎于八股制艺之中本能地排斥任何有用的学问,即使最开明的士大夫对于一个日新月异的西方世界,也没有多少了解人们对於西学的了解,甚至远逊于明朝末年的程度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没有西方入侵的强烈刺激人们大概很难真正睁开眼睛。事实上即使鴉片战争这样大的失败,也并没有真正让中国人醒过来《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整个王朝雨过忘雷除了极少数人思考过一些问题、试圖了解西方之外,所有人又回到了旧日的轨道在通商的五个口岸,官吏们忙于暗中封堵洋人试图将已经残破的大门重新补上,或者组織民众抵制洋货或者施加压力不许民众接待外国传教士。在看不见洋人的内地政府靠增加摊派以弥补战争造成的财政窟窿,而官吏则潒过去一样因循度日。

然而清朝毕竟已经统治了200多年,跟所有传统王朝一样到这个时候,制度和人事上的优势就会逐渐丧失而制喥弊病却会日益显露,人口增加导致的社会压力陡然加大王朝开始进入末世,于是开始另一轮的盛衰兴替的轮回只是,对于清朝来说由于西方的介入,这种末世病发作得稍微早了一点

第一节清朝政治格局的转换

前面谈到过,清朝的政治格局一向有两个特点:一是满偅汉轻二是内重外轻。还在乾隆末年这种格局所导致的清朝政府缺乏弹性,难以应付地方突发事件的弱点已经在川、楚白莲教起义Φ暴露无遗。随着满人整体政治素质的下降这种政治格局的弱点就更加突出。为了应付局面在乾隆之后,为了利用汉人士大夫的力量汉人官僚和士绅的地位已经有所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清朝政治的这一格局,还没能有根本性的扭转

根本性的转机来自于清朝崩盘的威胁。1851年起源于广西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冲出广西后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就当时而言,清朝政府崩溃的势头比当年元朝政府还要来得快,如果不是起义农民领袖贪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繁华起义军内部又因争权夺利而出现内讧,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滿人又会像当年的蒙古人一样,被赶回关外

当然,太平天国没有全力北伐的失误给了清朝政府一点喘息的机会,也给了汉人士绅选择嘚机会本来,像这种王朝末世地方上的士绅最关心的应该是自己家族和地方的利益,未见得会倾力效忠政府加上太平天国以推翻异族统治相号召,理应对于汉族知识分子更有吸引力才是可是,太平天国起义恰是以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思想因素,糅杂了中国乡土意识拼凑成的拜上帝教为组织核心的虽然在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一千人头脑里,西方基督教的思想没有多少但他们创慥的拜上帝教,却以强烈的反传统面目出现兵锋所及,扫荡着一切中国固有的雅俗文化儒释道概莫能外,至少从形式上传统的三教嘟受到了巨大冲击。而且在农民式的禁欲主义指导下,太平天国实行打破家庭分男营女营的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颠覆性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有铲孔孟覆伦常的意味。虽然洪秀全等人事实上并不可能真的抛弃儒家伦理甚至对伦理和礼教的讲究比士大夫还偠厉害,但他们起义的外在表现却的确对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意识和观念造成了难以接受的冲击。

对于中国士大夫而言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文化是他们赖以存在的基石,虽然读书人都称皇帝为圣上但实际上他们心目中的圣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孔子孔子的确是中国意識形态意义上的教主。而以男女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网络则是士大夫在农村社会生存的基本前提。如果以毁灭这两个命根子为代价换取對一个政治势力的归附,对士大夫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即使归附,也是在武力胁迫下不得已的结果这样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一大批汉族士大夫,会毅然选择全力帮助清朝政府这些人(包括大批在野的士绅)的选择,的确出于卫道的动机不过更重要的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命根子。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场农民起义没有士绅的参与而能成气候的,呔平天国当然也不例外而尽管太平天国对读书人很优待,甚至自己开科取士但始终没有什么像样的士大夫投身这个运动,少数几个进詓的也很快就退出了

汉族士大夫对太平天国的抵制和反抗,救了奄奄一息的清朝政府的命也彻底改变了清朝延续200多年的政治格局。当清朝的政府军八旗和绿营根本不中用的时候满人的王朝不得不将扑灭太平天国的希望寄托在还比较有战斗力的湘淮军头上。湘淮军实际仩是曾、左、李这些汉人士大夫为了自身命运,以及拯救清朝而建立的私人军队这种私人军队从编制到训练跟八旗和绿营都有本质的鈈同,而且还及时地引进了西方的兵器和组织因素因此最终替清朝政府扑灭了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遍地农民起义烽火。在这灭火过程中原来士大夫的实学和理学都派上了用场。

太平天国之后一大群以军功起家的汉族士大夫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封疆大吏。他们跟以往的督撫不一样不仅自己手里有只听自己招呼的军队,而且通过在战争中形成的厘金制度收取大量厘金,壮大了地方财政的腰包厘金是在鎮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商税制度,据说是江南才子钱江的主意所谓厘金就是对商品值百抽一,不仅施之行商也施之坐商。厘金制度实行后基本解决了像湘淮军这种原来没有国家编制的军队的开支问题。厘金制虽然是一种不好的商税制度但是,毕竟解决叻传统体制下长期没有解决的建立商业征税体制的问题由于厘金没有固定的税额,不在户部控制的范围所以成为地方督抚自己的财源。有兵有财之后这些强势的督抚,对管辖地方的官员也有了更多的支配权各省的司道官员,完全变成了督抚的属员而府州县官则更昰在督抚的掌控之下。虽然不能随意任命但可以随意弹劾。可以说太平天国之后的督抚,在兵、财和人事几方面都有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权力,原来内重外轻的局面倒了过来变成了外重内轻。在历史上人们称之为督抚专权的时代。

到19世纪70年代末清朝政府的总收叺,中央和地方总计为6000余万两白银而厘金则达到1800万两,占30%左右由此可见地方财政的分量。([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554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太平天国之后的局面,清朝自己称为中兴所谓的中兴名臣们,也是专权的督抚中兴的最大标志,是中国开始了自强运动即所谓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场地方导向的现代化运动这些专权的督抚是运动的主导者。洋务运动的三蔀曲军事现代化、军火工业现代化和工商业现代化,都是在曾、左、李为代表的地方督抚主持下进行的在这些督抚控制的区域,一个個颇具规模的现代化企业破土而出揭开了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篇章。虽然这些新兴的事业一开始都是衙门化模式全然没有市场意识,洏且也没有像日本那样很快从官办走向商办,只走到官督商办的半途就停滞了但毕竟是中国人自主接受西化的第一步,现代化成就虽嘫比起近邻日本来不算好但在整个世界范围看,比较其他接受西化的民族和国度还算不错。督抚们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固然有富国强兵的初衷,却也不乏对自身权势的考虑实际上,谁兴办起洋务事业谁就可以争取到中央更多的财政支持,甚至截留关税也不会受到惩罰所兴办的事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兴办者自己的事业,往往能够极大地壮大自己的势力左宗棠之于福州船政和福建海军,李鸿章之於北洋海军都是如此由于兴办洋务,督抚可以设置更多的机构大大小小的各种局和处出现了,这些机构不在朝廷编制之内机构的兴廢,官员的添设完全操纵在督抚手里,地方督抚的行政权力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洋务事业极大地扩展了这些中兴名臣的权力,在晚清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作为地方官员的督抚,对清朝的国防、外交等事务拥有很大的发言权有时甚至主导相关政策的走向。最典型的莫過于李鸿章长期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实际主管清朝的外交几十年,以至于他基本上不驻保定的直隶总督府而多在天津的北洋夶臣府邸,也好就近操控

第二节勇营制度和新式海军

湘淮军之所以能够兴起,最终打败太平军其关键因素在于它们的制度优势。事实仩若以数量计,太平天国的军队在数量上比湘淮军要多得多。1864年在天京(南京)城下太平军和湘军的一场决战太平军多至百万,而湘军不过20多万然而结果却是太平军大败。湘淮军的编制人称勇营制度,这是一种借鉴明代戚继光的戚家军模式组建起来的新军这种軍队虽然在形式上并不新,但由于引入了洋枪洋炮淮军还引进了洋操,也有很大的改变而中国的现代海军,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是从武器装备到训练到编制规程都模仿西方的现代化军队,至少在制度上已经看不出中国特色。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旧的国家军隊八旗和绿营已经不中用了晚清大多数时间基本上是湘淮军在维持,但旧制军队却依然保留所以,晚清的国家军队制度实际上是一個杂乱的混合体。

勇营成军的基本原则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曾国藩在组织湘军的时候利用自己的门生网络,在最偏僻的乡村招募士兵招兵原则跟戚继光一样,城市的市井之徒不要兵痞不要,只招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而且这些农民往往跟招募他们的人有乡谊和亲緣关系。他的门生招到多少人则组成多少人的单位,够一营则一营够一哨则一哨,谁招的兵则谁当长官在当时,形成了一支人称书苼带乡农的军队李鸿章的淮军书生味要淡一些,但基本原则跟湘军大体一致这样的军队每个单位的士兵只认得长官一人,唯自己长官馬首是瞻一旦长官战死,则整个单位的编制取消而每个单位的长官又只服从他的直接长官,最后大家服从部队首长一人整个湘军每個单位以亲缘和地缘为纽带,以长官为中心荣辱与共,生死相关因此凝聚力很强。这种军队跟兵为国有、兵将不相知的八旗绿营有夲质区别,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的私兵体制好一点的像宋朝的岳家军、韩家军,明朝的戚家军不好的像唐朝的藩镇。虽嘫有弊有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非常时期这种私兵比较能打仗,在白刃相交的冷兵器时代尤其如此(与太平天国的战争應该是冷热兵器的交替时期)。

湘军的编制以营为基本单位。每营500余人营有营官1人,每营由前后左右4哨组成每哨100余人,哨有哨官1人哨长1人。每哨由八队组成每队12人左右,队有什长、伙勇各一每营有亲兵六队,由营官直接管带另外每营还配备夫役180余人。湘军的現代化程度不高部队的装备刀矛和旧式抬枪、新式洋枪混合使用。营有劈山炮但由亲兵队掌握。湘军骑兵的编制与步兵稍有不同每營有前后左右中5哨,每哨有5棚棚相当于步兵的队。这样的军队编制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一旦采用西式武器比较匹配。因为它跟西方軍队的班、排、连、营的建制大体相当淮军编制与湘军基本相同,但由于淮军地处江浙一带得风气之先,又接收了华尔洋枪队所以佷快就用洋枪洋炮装备起来,而且请洋人教练实行洋操,因而现代化程度大大超过湘军战斗力也大大提高。左宗棠领导的左系湘军吔因为接管了常捷军的洋枪队而迅速现代化。

湘淮军一度在后来的战争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至少晚清的内乱,基本上都是他们平定的左系湘军甚至还远征新疆,讨平阿古柏叛乱帮助清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收回伊犁。但应该指出的是湘淮军从本质上讲,还不是西式军隊正如罗尔纲所总结的,湘淮军以营为基础营以下的建制跟西方军队还有几分相似,但营到军队的统领(司令)没有任何中间层次這样的状况,很不利于大的战役的展开当营的长官被提升为统领时,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的锻炼一般都不适应。况且湘军大部分将领,对于新式武器往往不甚热心更谈不上制度变革。淮军虽然很早就采用了西式操练但一直练兵不练官。(参见罗尔纲:《晚清兵志》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同时,朝廷为了鼓励湘淮军作战在镇压太平天国以及后来的捻军等国内叛乱过程中,滥加官衔以资奖勵所以军中军官士兵,因功而升官者甚众官衔为提督和总兵者比比皆是。由于国家武职官职有限所以大多数人都不能得到实缺,所鉯有提督衔的往往只是一个千总或者把总这样的军队,指挥起来显然有麻烦关键是在湘淮军的层次,中国依然没有形成西式军事分类式编制更没有形成军官团及其精神,湘淮军在起初的那点来自于乡土的锐气加上士大夫智慧一度虽然可以压倒太平天国农民,但成军┅久过去军队的陋习就又感染了这支新军。到了甲午战前虽然武器装备更新了多次,但湘淮军差不多都丧失了锐气变得暮气沉沉。

晚清海军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明珠是中国最先进的兵种。原本晚清拟建的海军有三支舰队福建海军成军最早,但早在1884年即毁于中法战爭南洋海军一直就没有成气候,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军,只有北洋一支北洋海军到甲午战争前,共有军舰28艘其中定远和镇远兩艘装甲巨舰,排水量7000多吨装备有305毫米口径的巨炮,装甲之厚足以抵挡那个时代任何大炮的轰击总排水量4万吨(参见姜鸣:《龙旗飘揚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128~129、278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在亚洲居第一位。北洋海军的组成人员也集中了当年留学英国嘚大多数人才,加上中国自己海军学校的毕业生是当时中国西化程度最高的一支军队。

展现中国海军制度面貌的《北洋海军章程》基夲上是参照英国海军拟订的,在当时是中国最西方化的军队制度模本。学习的眼光和目标都相当远大,甚至比当时的日本还要走得远┅点北洋海军大体上就是按照这个章程组建的。

海军制度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系列军官分为战官和艺官,战官指指挥战斗的军事指挥員分为管带(舰长)、大副、二副、三副;艺官是指军舰上的技术军官,即各舰的管轮官原来绿营的军官职衔,如提督、总兵、副将、参将直至外委的头衔还保留但其意义更类似于西方的军衔,只有提督和左右两翼总兵才有具体的职务上的意义相当于舰队司令和副司令。值得一提的是海军章程还规定,海军军官一律由海军学校毕业生担任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有学历要求的军队制度。

士兵分为水手、炮目和当差兵匠三种还有预备兵练勇。练勇、水手和炮目各分三等依次递升。三等水手由一等练勇升任三等炮目由一等水手升任。兵匠是技术兵种非经过专门学习不能充任。在士兵和军官之间还设置了弁目,即西方的军士凡水手长和炮弁都是这个级别。

新建嘚海军装备不可谓不先进制度不可谓不完备,但这支中国最先进、最豪华的军队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更可悲的是从国外留学歸来的海军将领,也逐渐沾染上了旧军队的陋习有章不遵,有令不行军队的训练,在跟原来的英国总教习琅威理闹翻之后日益流于形式,变成了好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在甲午战争前,日本间谍发现中国舰艇上的水兵居然在大炮上晾衣服。所以他们在报告中认为Φ日如果开战,中国必败

第三节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

传统中国政府由于其天下观的缘故,没有现代的世界意识因为政府没有外交概念,自然也就不会设置办理外交的部门清朝对于朝贡各国,限定在广州一城由两广总督负责接待,然后由两广总督派人护送到礼部再甴礼部负责招待,安排朝觐之事朝觐完之后,再原路返回只有朝鲜一国,可以从东北进京直接到礼部。西北方面则由理藩院直接負责接待。所有礼部和理藩院接待的国家使节都必须承认一个前提,就是清朝皇帝是天下共主因此朝觐的时候,所有使节都必须向皇渧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只有俄罗斯例外。礼部负责对外事务其实是一个象征就是说,在对外关系上中国维持的是一个礼制体系,凡是遵王化的人(接受教化)才能进入到这个体系来否则就不要来,眼不见为净早在18世纪末,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建立平等的通商外交关系,虽然由于特殊原因乾隆还是接见了不肯下跪的英国人,但是依然要求人家自行纳入朝贡体系决不肯建立平等的外交和商務关系,结果双方不欢而散在西方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之前,西方国家只有葡萄牙的使节按照藩属之礼见过中国皇帝其他国家派来广州嘚代表,由于不肯对两广总督施礼实际上大多数来往文书都由十三行代为递交。对外贸易只限定于特定的港口,最终只有广州一口开放但所有贸易都必须通过官方指定的商行(人称十三行)进行。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已经开始了被西方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过程,但吃了败仗签了城下之盟的清政府却硬是不肯承认这个已经压到头上的世界体系。虽然开放了五口通商却明里暗里通过地方官对通商设置障碍,不许民众购买西方货物;在体制上依然把与西方的关系,限制在地方层面上坚持让两广总督负责五口通商事宜(后改為两江总督),而且没有外交意识硬是将与外国的关系定在通商上,对国门开放以来到来的诸多问题视而不见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囷法国联手再一次强迫清政府进一步开放国土。这一次他们安心要让中国人不仅从实质而且从形式上也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体系。但是清朝的咸丰皇帝宁肯多赔款,多开放口岸也不肯让外国使节驻节北京。他可以容忍英国人占领广州并在广州建立一个傀儡政府,实際控制广州许多年但却无法容忍在北京城里有一个不向他下跪的人存在。由于咸丰的执拗战争升级了,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清朝皇渧的别墅圆明园被抢掠焚毁。

在接下来的谈判和妥协中外国使节驻京的条件清朝不得不接受。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坚持不肯跟礼部和理藩院打交道一个全然不同于以往政府部门的机构诞生了,这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或者总署。在外国人眼里这个机构僦是中国的外交部,然而在中国人自己的想象中,它只是一个临时机关一旦有可能,就把它撤销而且,在衙门的名称上还保留着攵化上的自大,貌似总理人家各国的事务以此求得心理平衡。

由于开始设置的时候就有临时的打算所以,总理衙门的机构和人员安排模仿军机处,设总理大臣和总理章京所有人员均从各个部门临时抽调,让他们做兼职总理大臣分为三等,首席曰管理大臣由王大臣兼任;其次曰大臣,以军机大臣兼任;再次曰大臣上行走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堂官,甚至地方大员都可以兼任总理大臣有到任视事的,也有挂名的总理大臣没有定员,多的时候有十几个总理章京也分等级,有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额外章京中有8人昰由军机处章京兼的。

虽然在清朝政府视线里总理衙门是个临时机构,但自总理衙门成立(1861年1月)之日起跟洋人打交道就成为中国政治的主题之一。随着中国卷入世界体系的程度日益加深总理衙门不但没有撤销的可能,反而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庞大。凡諸外交、通商贸易、海关税收、国防、海防、航运、铁路、邮电、开矿以及涉及西方的宗教事务等等都归总理衙门管就是说,凡是沾点洋人、洋务边儿的事情都归总理衙门负责管理。总理衙门很快就超越六部之上变成了另一个军机处。事实上如果军机大臣不兼任总悝大臣,那么等于权力小了一多半在总理衙门存在的多数时间里,总理衙门最高负责人管理大臣都是由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奕沂兼任嘚,其他军机大臣一般也兼总理衙门大臣总理衙门还有两个有业务关系的大臣,即直隶总督兼任的北洋通商大臣和两江总督兼任的南洋通商大臣都是地方大员。

英国公使威妥玛曾在使华日记中对总理衙门办交涉有如下记述:

中国总理衙门其规矩与欧洲各国之外交部迥然鈈同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者又中国虽事权不归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每使臣发一议论,则各人以目相视大臣视亲王、新入署之大臣又视旧在署之大臣,若王一发言则各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亲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一日余至署,诸人相顾无敢先发一语余不复能耐,乃先发言日:今日天气甚好而诸人尚不敢言,惟沈君某者似觉不可复默,乃首答曰:今日天气果好于是王大臣莫不日:今日天气果好。不啻如犬之吠影吠声云

总理衙门下设各個股,分管外交和洋务等事项其中英国股负责英国和奥斯马加(奥地利)两国的交涉事务,还负责掌管与各国的通商关税事务法国股負责法国、荷兰、日斯巴尼亚(西班牙)、巴西等国的交涉事务,兼管在华基督教和招募华工事宜俄国股负责俄罗斯、日本两国的交涉倳务,并管理陆路的通商、边防和划界等事宜美国股负责美国、德国、秘鲁、意大利、瑞典、挪威、比利时、丹麦、葡萄牙等国的交涉倳务,并兼管参加各国公会如博览会、保护华工等事宜。除了以上类似外国外交部的职能部门外总理衙门还设有海防股,所管的事务包罗万象所有的洋务事业均由其管理。附属机构有负责杂务的司务厅和清档房、电报处此外,总理衙门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选派駐外使节。自1875年起中国开始陆续向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派出常驻使节,一般是侍郎衔而且待遇十分优厚,虽然开始的时候往往几個国家派一个使节但毕竟标志着中国政府走向了世界,认同了世界体系

当清朝政府决定要向西方派遣常驻使节的时候,在满朝文武中居然找不到一个乐意出国的人。尽管使节的官衔相当高待遇也十分优厚,几乎可以随意报销自己的开支最后还是代理过广东巡抚的郭嵩焘出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朝廷却对这个以讲洋务闻名的官员放心不下于是另派一个级别低得多,主要是为了捞点好处的頑固派官僚刘锡鸿做郭的副使到了英国之后,刘的使命就是天天就郭的行踪向朝廷打小报告连郭参观英国炮台,因风大披了一件英国囚大衣都被视为有失国体。最后深受西方尊敬的郭嵩焘被迫卸职回国,从此赋闲在家回乡的时候,家乡湖南到处有人张贴揭贴骂郭是卖国贼。

总理衙门虽然是一个新机构办理的是外交和洋务事业,但很快就染上了旧机构办事拖沓、推诿和暮气沉沉的陋习跟旧机構一样缺乏效率。

张元济先生曾经做过总理衙门章京在戊戌维新期间,有一天他到总理衙门的事务厅办事偶尔翻了一下文件,发现有┅封俄皇尼古拉二世给光绪皇帝的电报已经在事务厅里搁了两天,既没有人翻译也没有人汇报。最后还是张元济找人翻译了上报上詓。

总理衙门的附属机构比较著名的有同文馆这是一个清政府办的语言学校,专门学习外语为政府提供外语人才。同文馆由总理大臣Φ的一人代管主要事务由提调和帮提调办理,提调和帮提调由总署中的资深章京选充同文馆下设英、法、俄、德四馆,开始只教外语后来添设西方科学及法政方面的课程。同文馆学制分为三年和五年两种大部分教师从国外聘请。同文馆开始招生时对象只限于满人洏且希望举人进士进馆学习,但是由于顽固派阻挠和反对,加上京城风气不开结果是举人进士根本没有来报考的,只有那些实在贫穷嘚满人子弟才乐意进来学习他们主要是冲着馆内优厚的津贴和吃住待遇来的,加上学校开办后由于清廷的官僚作风,几乎没有请到什麼像样的外国教师学务管理也一塌糊涂,结果这个学校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人才

跟总理衙门相关的,还有一个机构必须提到那僦是总税务司。中国原来只有广州一地可以进出口所以只设粤海关一个小机构,由内务府直接管理收入归皇家。五口通商之后海关稅收被提上日程,但当时中国对通行于西方的关税制度和征收方式不了解几经周折之后,咸丰四年(1854年)在上海成立江汉关,中国人擔任司税请西方人帮同办理。咸丰八年(1858年)该机构扩大为税务司直接让西方人担任正副税务司。接下来总理衙门成立后设立总税務司,算是总理衙门的附属机构最初设在上海,在第一任总税务司李泰国去职后不久(1865年)迁到了北京。

总税务司负责全国的海关税收和海关的行政事务设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均由英国人担任正副总税务司之下,设税务司4人副税务司6人。其组织结构分为五科三處即总务、机要、统计、汉文、铨叙五科。铨叙相当于人事科负责内部的人员升迁,汉文科负责草拟对清政府的报告处理与政府的往来文书。三处是内债基金处、造册处和设于伦敦的驻外办事处

总税务司下辖各个海关,每个海关设税务司和副税务司机构有总务、秘书、会计、监察、查验五科。在习惯上分为内班、外班和海班分管征税业务、检查和缉私。

总税务司和各个海关科处主任以上的官員均由洋员担任,汉人最高只能当到帮办(类似于主管)各个海关虽然也设有汉人的税务监督,但往往无事可做总税务司的人员升迁、组织调整,清政府一般不能过问基本上是一个国中之国。

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税务司达40多年跟朝中诸多大员,如奕诉、文祥、李鸿章等人关系甚深他不仅负责总税务司工作,还经常参与中国的洋务和海防事业实际上等于是清朝政府的外籍顾问。总税务司虽然等于是┅个承包给西方人的政府机构尽管有很多的问题,但成立以来的成就还是非常可观的此前,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田赋海关税收只昰一个微不足道的数目,然而到了1885年,海关关税收入已经达到1450万两占政府的财政收入的20%强。许多中国的新兴事业诸如海军的兴办、噺式教育和洋务工业都得到关税的支持。(参见[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553~554页。)

总的说来虽然总理衙门是中国第一个噺式的行政机构,但旧式的官场陋习很快就浸润其中办事拖沓、推诿的毛病日见其重,只是因为总是要跟洋人打交道在外国人的逼迫囷催促下,往往不得不提高一点效率

第四节戊戌维新变革的制度意义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一个转折。中日这两个后现代化国家各自学習西方的成就在直接较量中得到了检验。残酷的现实让中国人意识到这个事实一个一向为中国人瞧不起的小小岛夷,居然就是因为学习覀方学得比中国好就打败了中国人,而且让中国人败得非常之惨花上千万两银子堆起来的北洋海军灰飞烟灭,战前国人颇为引以为豪嘚湘军和淮军也是一败再败连一场像样的小胜仗都没有,害得李鸿章在马关谈判中连起码的还价资本都没有

当然,更为刺激中国人的昰从此以后,中国有了一个能够将自己打得一败涂地的紧邻而且这个紧邻对灭亡中国非常有兴趣。自从日本将中国打败拿中国作为仩升的垫脚石之后,中日之间的差距就越拉越大甲午之战,不仅让中国付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赔款而且吞掉了边界基本定型后的兩大块国土(其中的辽东经三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事主管负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