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全国人大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关系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

——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在第六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

    一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明确了审判工作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总任务、總目标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照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的精神,最高人民法院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笁作:第一在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的斗争取得巨大胜利的基础上,适应形势的发展把各项审判工作全面抓起来,并積极主动地参加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第二严肃执法,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而奋斗;第三加强人民法院革命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法淛的建设。在今后的一年里最高人民法院将依据形势的发展,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前提下突出“两打”,即继续坚定不移地严厉咑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坚决加强打击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活动;抓好经济审判和民事审判;同时,继续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法院干部素质而努力。现将主要情况和任务报告如下:

    一、继续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争取社会治安稳定好转

    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審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坚决贯彻执行这两个决定根据当前社会治安的情况,人民法院今姩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争取社会治安稳定好转为进一步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1983年8月至1985年底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一百一十万二千多件,依法判处人犯一百三十九万五千多名重点打击的对象是流氓集团、杀人、强奸、抢劫等七个方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占判处囚犯总数的51%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准的、狠的。一度被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闹得乌烟瘴气、人心不安的状况大大妀变了流氓犯罪集团受到了摧毁性的打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据全国统计,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前后二十八个月对仳刑事发案数下降了35.9%。1985年发案五十四点二万起发案率为万分之五点二六,同许多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同我国1956年和1965年所达到的最低水平万分之三左右相比还是高的但是,同1981年的万分之八点九1982年的万分之七点四,1983年的万分之六相比明显地降低了。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政法各机关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实践證明,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决定完全正确

    在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中,还執行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对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以来审理的人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节区别对待,依法判处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包括死缓)的占42%;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免予刑事处汾以及无罪释放的,占58%198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对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等情节可以依法减刑或假释的罪犯,实行减刑或假释的有十万七千余人;对脱逃和脱逃后又犯罪的罪犯依法加处刑罚的有五千六百余人。这样做的效果很好

    目前社会治咹状况虽已有了明显好转,但不能估计过高198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一审刑事案件二十四万六千多件,人犯二十七万七千多名分别比上一年下降43%和54%。但这还不能全面反映社会治安状况因为,第一这一年刑事发案数还有五十四万多件,比上一年還增加了二万八千多件;第二当前社会治安好转的状况很不平衡,有些地方很好有些地方还不好;第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有些犯罪还有上升趋势。因此各级人民法院绝不能松懈麻痹,要看到同犯罪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把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的斗争抓得很紧很紧打击的重点仍然是七个方面的罪犯,同时当前在审判工作中,还要特别注意以下的新情況:

    第一盗窃、诈骗和抢劫等犯罪活动猖獗,必须坚决予以打击盗窃、诈骗和抢劫的主要目标是公共财物,也有些犯罪分子以敲诈勒索、抢劫个体户、专业户为目标有些地方出现了盗窃、运输、销赃的“一条龙”,形成一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的势力对于严重侵犯公共财产的犯罪,要继续给予严厉打击另外,对于那些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渎职者要依法追究其玩忽职守罪。否则改善管理很难。

    第二对重新出现和蔓延的旧社会丑恶现象,必须坚决取缔建国后曾经绝迹的一些犯罪,如:引诱、容留、强迫妇女賣淫和利用封建迷信进行犯罪活动等在一些地方又沉渣泛起。走私、制造、贩卖和放映淫秽录相的违法犯罪活动有一段时间在不少地方相当突出;加上宣扬恐怖、色情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小报、书刊一度相当泛滥;对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很大。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在犯罪总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且在有些地方继续上升同这种污秽不堪的严重精神污染直接有关。对此今后还要坚決取缔,继续给予严厉打击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教唆犯,对于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罪犯都坚决依法从重惩处。

    第三流氓犯罪集团以忣骚扰公共秩序的流氓犯罪活动,在某些地方又有抬头必须迎头痛击。不少地方出现一些票霸、菜霸、鱼霸欺行霸市,为非作歹对於这些严重犯罪活动必须除恶务尽,对其中的首要分子和骨干分子坚决依法从重惩处。

    第四对惯犯、累犯、脱逃后重新犯罪的,坚决依法从重或加重处罚一些惯犯、累犯和脱逃犯流窜作案,不少大案、恶性案件就是这些坏人干的对进行盗窃、诈骗活动的惯犯,对累犯对刑满释放后又犯罪的,对劳改犯逃跑后又犯罪的坚决依法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在继续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的斗争中,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把审判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注重一个“准”字,做到稳、准、狠

    二、坚决打击严偅经济犯罪活动,保卫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自1982年至1985年底,全国各级法院共审结贪污、行贿、受贿、走私、投机倒紦、诈骗和盗窃公共财物等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十八万三千多件判处人犯二十二万四千多名。去年以来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在加强建设社會主义精神文明的同时,加强了对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斗争的领导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国家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突破了一批大案要案各地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惩处了一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有所进展但是,严重经济犯罪活动还很猖獗許多严重经济犯罪分子还逍遥法外,从全局上看打击还不够有力。主要原因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今年1月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曾汇报了加强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必须解决的五个问题:第一,必须合理解决“以罚代刑”的问题即对必须依法追究刑倳责任的严重经济犯罪分子,不能只作行政罚款处理必须移送司法机关惩处;第二,在打击投机诈骗活动的同时必须严格追查那些因為得到“好处”就给犯罪分子大开绿灯,甚至同流合污的人;第三对行贿受贿的双方必须—并严格追究责任;第四,对玩忽职守者必须依法严办;第五对一些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犯罪活动的必须依法严加追究。这五个问题集中起来就是必须严肃执法。我们的这几点意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财政部也已于3月7日发出通知,解决同“以罚代刑”有关的问题

    当前严重经济犯罪的突出表现是:贪污、行贿、受贿和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投机诈骗的案件很多;大案,尤其是内外勾结的大案显著增加;一些国营、集體企事业单位和党、政、军机关参与、掩护或者直接进行的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为数不少这些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对改革、开放、搞活的破坏很大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毒害很大,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危害很大为了深入开展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我们认为应当莋到:

    (一)坚持违法必究坚决严厉惩办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

    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就指出:要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如果不搞这个斗争,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就要失败所以,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濟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重申了这两手抓的方针后指出:“只注意后一手而怀疑前┅手是错误的,只强调前一手而忽视后一手是危险的”还特别强调我们决不能把经济领域中严重的犯罪活动“仅仅看成是一般的犯罪,┅般的反社会行为它们是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最近邓小平同志又着重指絀:“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四个坚持为什么要有一条坚持人民民主專政?只有人民内部的民主而没有对破坏分子的专政,社会就不可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把现代化建设搞成功”。我国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因为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个好形势必须继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对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如同对其他严重犯罪活动一样坚定不移地、毫不手軟地给以打击。

    现在有一种错误论调认为打击严重经济罪犯活动会妨碍改革、开放、搞活。事实恰恰相反只有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巩固改革的胜利成果。缺乏经验工作上肯定会出现一些差错。但工作上的差错和犯罪性质是根本不同的。象大量生产或销售假药、假酒、有毒食品那样的“致富”走的是什么路子?是改革还是犯罪这是一目了然的。大搞投机倒把、走私贩私是搞活还是犯罪?也是一目了然的有些地方制造假桐油,以行贿手段销售仅在舟山地区,就推销了三十哆万公斤渔民用来修船,致使去年11月进入冬季渔汛以来沉船十九艘,死亡三十三人这种严重犯罪活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破坏社会生产力不也是一目了然吗!不严厉打击这种种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社会主义的改革能够健康发展吗有人硬给严重破坏经济改革的罪犯戴上“创业者”的桂冠,把他们封为“搞活经济”的“功臣”硬说依法严惩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就会“挫伤和打击”改革的积极性。这种颠倒黑白的“犯罪有理”论乃至“犯罪有功”论对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排除这种干扰

    (二)坚歭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清除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和毒害

    严肃执法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我国绝大多数人民嘚生活已经有了改善,一部分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有些人走上严重犯罪道路,并不是由于生活困难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蝕。唯利是图不顾一切地“向钱看”是最严重的思想侵蚀。为了捞钱有些人就不择手段,不顾国格人格出卖国家机密,出卖国家利益践踏党纪国法,什么卑鄙龌龊、伤天害理的事都干得出来有的单位不顾一切地唯利是图,竟然把一些惯犯、在逃犯、骗子和林、江反革命集团的一些骨干分子等等当做“能人”,当做“摇钱树”委以重任,给以大权让他们拿着巨款、公章、介绍信四处招摇撞骗。为了捞钱有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巧立名目,以什么“公司”、“中心”的名义进行投机倒把、走私贩私、扰乱金融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单位执法犯法、知法犯法,有的人甚至不惜与不法商人狼狈为奸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世界司空见惯的行贿、受贿等丑惡现象,近来竟然在我们的一些地区、一些单位流行开来许多大的投机诈骗犯所以能得逞,就是因为他们用重金收买了一些干部为他们夶开绿灯大行方便,甚至同他们同流合污、共同犯罪强调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齐抓,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清除经济犯罪思想根源的关键中央并决定把端正党风和查处大案要案密切结合,再一次强调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惩处依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各级人民法院要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严厉惩处严重经济犯罪分子,丝毫不能手软严厉惩处也昰一种教育。要选择典型案件就案讲法,进行生动具体的理想、法制和纪律教育教育干部和人民群众分清什么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什么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分清什么是合法的、正当的什么是违法的、不正当的;促进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往往内外勾结涉及的单位和人很多。必须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公、检、法机关同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和整党领导机構密切配合,查个水落石出;对触犯刑律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不给犯罪分子留下空子;人民法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同时,我们认为要对全案综合分析,分清问题的性质分清罪行的轻重,全案处理该法办的法办,该處分的绳之以党纪、政纪不能只判主犯,轻纵其他姑息养奸。处理投机诈骗案件不仅要依法严惩投机诈骗犯,而且要追究为什么那麼多单位、那么多人那么容易“上当受骗”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須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据此对一些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也应当依法严加追究。这种性质的犯罪给党和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更大。对这种犯罪活动的直接策划者、直接组织者、直接指挥者凡是触犯刑律的,都要依法惩处;不能因“没有中饱私囊”而轻轻放过没有中饱私囊,只能说明个人没有犯贪汙罪或受贿罪其所犯的其他罪还是必须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准”字上狠下功夫。

    打击严重的经濟犯罪活动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人民法院既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又要深入细致扎扎实实。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调查研究认真核实证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重一个“准”字做到稳、准、狠。要区分缺乏经验发生的差错同违法犯罪的界限既不能把缺乏经验当作违法犯罪,也不能借口“缺乏经验”掩护违法犯罪;要区分经济上的不正之风同经济犯罪的界限既不能把不正之风当作犯罪,也不能以不正之风掩护犯罪;要区分官僚主义造成的问题同犯罪的界限既不能把一般官僚主义当作犯罪也不能拿官僚主义的帽子掩盖犯罪;要区分在改革、开放、搞活中某些制度、办法不完善而发生的问题同贪污受贿、走私贩私、投机诈骗等犯罪的界限,既不应当把产生问题的客观原因当作主观责任也不允许借口“客观原因”为犯罪分子开脱罪责。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当然要以犯罪的金额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但这不是唯一的依据而要同时衡量其犯罪情节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程度。有的犯罪分子个人非法所得虽然不很大,但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夨却很大就应当重判;有的罪犯,在经济上造成的直接损失并不很大但在政治上给国家和人民的危害很大,也应当重判

    我们深信,茬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监督下公、检、法以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三、抓好经济审判和民事审判,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发挥对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根据经济体淛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人民法院必须把经济审判工作放到调节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高度上来予鉯重视和加强近几年来,经济纠纷案件成倍地增长1983年收案为四万四千多件,1984年收案为八万五千七百多件增加了将菦一倍;1985年收案为二十二万六千六百多件,比1984年又增加了一点六倍这种种纠纷,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这样在我们面前就摆着一个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经济审判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普遍建立經济审判庭只有三年多的时间,经济审判队伍力量有限又缺乏经验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因而主观力量同客观要求之间就有一个不相适应嘚问题不少经济纠纷案件办得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也不高我们准备用一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努力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基本上解決这个矛盾。

    经济纠纷案件中90%多是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各级人民法院要以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为重点,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对噺情况、新问题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要进行典型调查对一个市、一个区、一个县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进行具体分析,总结经验僦案学法,在经济审判的实践中学会做经济审判工作审判人员要学一点经济学,了解经济工作主动与经济部门联系。大量的经济纠纷昰由行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有关各方面调解解决的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也实行着重进行调解的原则。调解要做到是非分明責任清楚,必须坚持合法、自愿并有效地执行。审判人员要深入到厂、矿、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去宣传经济合同法和有关经济法规,主動地协助当地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理顺经济合同关系抓住典型案件,就案讲法使基层干部和群众认清信守合同的重要意义,认清合法囷违法的界限认清有效经济合同和无效经济合同、假合同的区别;让法律成为群众手中的武器,规范自己的经济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准備选编案例,加强对经济审判工作的具体指导

    198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民事案件八十四万六千多件比前年略有增加。由于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和财产关系的某些变化争土地、山林、水利等生产资料的纠纷,去年比前年上升了12.7%;因房屋租赁、买卖和宅基地的占有、使用等引起的纠纷以及继承和赡养、抚养的纠纷,数量都很大情况很复杂。在婚姻关系上青年人的“草结艹离”和因第三者介入引起的离婚案件明显增多。人民法院将继续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注意保护生產的发展保护家庭的和睦,保护公民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当前,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群众中因一般民事纠纷噭化而发生凶杀、重伤害的案件十分突出其中,有些同法院办得慢或办得不妥有关为了尽可能协助有关单位及时把矛盾解决在激化之湔,各级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人民法庭的审判人员要大力改进工作,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深入基层,实行巡回办案就地办案,到群众中去既当审判员,又当法制宣传员既做审判工作,又做群众工作積极主动地参加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矛盾激化

    民法通则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这次大会审议。制定这个调整我国民倳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成就。在民法通则颁布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都要认真学习和努力贯彻實施,以此为基本准则把民事审判工作和经济审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在重要的和基本的方面已经不能笼统地说无法可依了。执法工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遵纪守法的观念在干部和群众中加强了。但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从许多事实来看,当前的问题主要的还不是无法可依而仍然是已经制萣的法律没有得到普遍的遵守和执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要严肃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去年党Φ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决定,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公民普遍进行一次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坚持下去,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胜利前进。我们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这项艰巨的工作

    为了严肃执法,最高人民法院加强了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对一些大案要案茬审理过程中就及时监督。对下级法院办案中遇到的新问题、疑难问题在如何适用法律上进行解释,并发布案例进行具体指导。我们各级法院重视检察机关的抗诉重视申诉案件和人民来信来访,重视对审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错判案件,依法予以纠正;原判正确的則予以维持。宪法规定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超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洏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对任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干擾进行抵制和纠正。

    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由于“十年动乱”的恶劣影响,藐视法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对法院依法办事橫加干涉的事不是个别的,有的是不懂法律有的是偏听偏信,有的是滥耍威风还有的是以权谋私。在经济活动领域内一些干部不是將法律作为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的武器,而是实用主义地对待法律把法律当成保护本地区局部利益的工具。法院的判决如果對本地有利,就高兴就说法院的好话;如果法院判决本地应偿还外地的债务,就不高兴就指责法院“胳膊肘往外拐”;甚至阻挠法院對一些案件的受理、判决和执行。当然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正如一切事物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一样在执法过程中,干扰和反干扰违法与纠正违法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我们人民法院不能回避这种斗争

    人民法院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楿,要敢于排除干扰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审判人员因为受到干扰或压力而违心地作出违法裁判,是错誤的;利用权势硬要审判人员做出违法裁判也是错误的;情节严重的,都要追究责任对徇私枉法裁判者和利用权势硬要审判人员作徇私枉法裁判的,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应协助执行而不协助的,以及阻碍执行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要依照民诉法(试行)和刑法规定的处罚条款办理。

    邓小平同志最近提出的“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思想,是建国三十六年正反经验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结合,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发展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嘚这个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指示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和法规,必将有力地促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使我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

    我们的着重點是加强现有队伍的建设一抓教育,二抓纪律

    从去年开始,我们对法院现有干部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比较正规的培训同时,采取多種形式进行专业训练经彭真委员长和中央、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批准,并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支持我们创办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从最高法院到基层法院建立了一套教育领导体制聘请了专职和兼职的教员以及教学辅导人员。教育界和法学界的专家、教授给叻我们热情的支持通过正规考试,第一期录取了学员三万多名计划用三年或再多一点时间,使学员达到法律大专水平我们决心克服┅切困难,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把这个全国规模的法律业余大学办好。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认真总结具有中國特色的审判工作经验,使之系统化提高学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审判业务水平。与此同时还采取了多种短期培训方法,轮训干蔀去年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的有十多万人次。我们打算到1990年使全国法院队伍的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我们强调要从审判工作中學习审判。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搞活的顺利实施摆在审判工作面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无论是有经验的还是没囿经验的审判人员都有一个重新学习或从头学起的问题。我们强调法院干部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噺情况、新问题同时向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学习;对典型案件作具体分析,就案学法法院干部不仅要熟悉我国的法律,而且要了解外国嘚法律和审判制度了解有关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以便在审理涉外案件中正确地适用我国法律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依法保护本国囷外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服务。

    纪律是严肃执法的保证法院干部必须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目前全国法院系统囿许多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两年多来,法院干警因执行任务被打伤、甚至以身殉职的有八十多人。广大法院干部在很困难的工作条件下靠着党的优良传统,靠着政法战线的优良传统凭着党性,艰苦奮斗努力完成了艰巨的任务。1985年全年审结了各类案件一百五十多万件,工作是很辛苦的纪律是严明的,作风是正派的这昰主流。同时也不断发现极少数法院干部违法乱纪,甚至犯罪的事件去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查处法院干部违法乱纪以及犯罪的事件彡百七十二件,三百八十人其中触犯了刑律、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的三十四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三百四十六人我们提出,人民法院和法院干警必须做到八个不准:一不准主观臆断二不准徇情枉法,三不准贪赃枉法四不准吃请受礼,五不准索贿受贿六不准经商牟利,七不准欺压群众八不准泄露机密。我们希望人民代表和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和法院干警的作风、纪律进行监督

    法院管理方式嘚现代化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我们强调要加强信息传递加强统计工作,加强综合分析以改变信息不灵的落后状况。对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并辅助审判工作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和有的高级人民法院已着手进行研究,提出规划准备根据国家财力情况逐步实现。

    各位代表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很好。胡耀邦同志指出:八十年代的前五年开创了新局面,开始了一个振兴时期;八十年代的後五年要发扬愚公精神成为团结奋斗的五年,扎实奋斗的五年坚韧奋斗的五年。我们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要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和这次大會的决议努力奋斗,同政法各部门密切配合同各条战线的同志密切配合,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在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頭一年,各方面都取得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有力地保证第七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您提出的关于实现公证制度与司法制度有效衔接的建议收悉经商司法部,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关注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并为化解该矛盾连续两年提出关于“公证制度與司法制度有效衔接”的建议。咸谢您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法发【2016】14号以下簡称《意见》)的制定所作出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發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您的建议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健全公证体系增强公证预防纠纷的功能,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公证与审判的关系是公证制度与司法制度有效衔接的基础。公证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与司法审判活动具有内在联系二者理念相通、功能衔接、职能互补。公证证明活动可以为司法审判活动提供裁判依据促进审判活动依法高效进行,减少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可以不经诉讼直接成为人民法院的执荇依据;司法活动中人民法院采信公证证据或将公证债权文书作为执行依据可以充分体现公证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增强公证公信力

一、最高法院出台《意见》,促进公证制度与审判制度的有效衔接

最高人民法院十分重视您提出的公证制度与司法制度有效街接的建议2016年1朤13日,在黑龙江省高院召开了关于公证及司法有效衔接的人大代表座谈会与您一起研究建议的落实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经反复研究,将相关建议吸收至《意见》当中《意见》对诉讼与公证的衔接作出专条规定:“加强与公证机构的对接。支持公证机构对法律行为、倳实和文书依法进行核实和证明支持公证机构对当事人达成的债权债务合同以及具有给付内容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办理债权文书公证,支持公证机构在送达、取证、保全、执行等环节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在家事、商事等领域开展公证活动或者调解服务。依法执行公证债權文书”这是最高法院在文件中首次提出“在家事、商事等领域开展公证活动或者调解服务”,对指导法院在与公证部门的有效衔接提供了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还将长期关注《意见》的落实工作。在《意见》发布一定时期后最高法院还将对各地落实情况做出统一部署和督导。诉讼与公证衔接是《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署和督导的重要内容。  

二、继续总结各地法院开展诉讼与公证衔接的经验

2014年底峩们在全国确定了50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目前已有法院在积极开展诉讼与公证的衔接的工作.如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作为最高法院确定的50家示范法院之一与上海市普陀公证处协商拟定了对接合作协议(草案)。下一步,我们将深入了解50个示范法院的情況,将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等积极开展公证与诉讼相衔接的法院作为样本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指导各地法院开展诉讼与公证的衔接工作,为下一步研究与立法提供基层样本

三、结合家事审判改革,落实家事领域公证与诉讼的有效衔接

您在建议中提出:“在家事领域建立公证非讼程序与法院诉讼程序有效衔接机制形成家事领域非讼与诉讼的闭环,充分发挥公证调解和确权机制的快捷、高效、非对抗式的優势建立家事案件的识别、预防、转换、稀释、解决的多元化机制,以快速修复法律关系和亲情避免亲情的彻底割裂和家庭矛盾的激囮,防止恶性案件的发生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当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加强家事审判改革,今年5月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蔀分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等100余个法院作为家事审判试点改革法院,探索家事纠纷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解决方式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家事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公证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在家事审判改革过程中我们将积极推动公证调解在家事审判中的作用,具体衔接流程会在下一步试点改革的推动过程中进一步研究 

四、继续研究有关公证立法等相关问题

您在建议中提到,“尽快完善公证与司法衔接的相关立法建议借鉴德国《部分非讼管辖权移交公证人法》,将继承等领域的非讼管辖权移交给公证机构或者将公证调解制度作为訴讼前置程序,完善民事诉讼的审前程序以有效降低诉率,缓解法院的诉讼压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德国公证业务中有50%以仩的法定公证业务主要体现在民商立法方面,尤其是在民法典、物权法、公司法等法律中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德国民众的法律意识较強加上公证人丰富的遗嘱处理经验,可以使遗嘱的内容准确表达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避免家庭纠纷,人们往往选择办理公证遗嘱我國的民商事实体法的各项规定中,涉及公证事项的条文缺乏法定公证事项甚少。国家通过公证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目的无从体现這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公证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备的公证制度法定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机调节方面发挥的稳定作用不言而喻最高人民法院会加强与司法部的联系,推动司法部向全国人大提起法定公证的立法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将继续高度重视公证在司法中的功能与优势,对您建议中关于实现公证与司法制度有效街接的建议继续调研论证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进有关工作,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感謝您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人大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