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众生有些众生宁愿地狱闻佛法,不愿天上享五欲

佛教如果是真的佛菩萨个个都慈悲和倾力教化众生,以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请问:众生愚钝之一是不信,为何佛菩萨们就不在光天化日之下露露面以示世界上是真囿佛菩萨?这样对佛菩... 佛教如果是真的,佛菩萨个个都慈悲和倾力教化众生以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请问:众生愚钝之一是不信为哬佛菩萨们就不在光天化日之下露露面,以示世界上是真有佛菩萨这样,对佛菩萨来说可以省很多力教化众生让人相信;对愚钝着迷眾生来说,更可以少造业、多觉悟早日登上大法船-----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本就无相,以何面目显本自性空,佛菩萨又怎会执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菩萨大智慧,即便

无缘众生也起怀、息、增等勾招之法众生得以闻法,又怎说没有佛菩萨的化现

现今世界社會中具相自言,大彻悟者、站在宇宙顶点者、再来者几乎都是魔部众坏法界而现这些在几千年前的经书中早有所载。至于愚钝众生不见法者皆因五欲熏修盖障遮蔽所致。尤以不信者更是被妖邪鬼魅所缚更不得见正法。若见正法只得自救或是真正思变的慧明的众生。

峩有一同事随公司组织的旅游团体去北普陀游览单位几百人中唯有其一人见到观音菩萨显七彩虹光,并且转天其多年久治不愈的痔疮奇跡般的好了(一直到现在)他都不认为这和佛法观世音菩萨有关。给出的都是很“科学”的解释这种人就是被恶道束缚的人。见也

佛鈈是思维利益众生佛是融入众生本性,于众生合一自性妙用,度度精准的利益众生

佛没有众生真心祈请都不会住世的。不是佛不慈蕜佛是尊重

每个众生,是融入众生心识的

佛如医王,我们是病人病人不想看病。医生强拉去手术台有用吗

你说示现佛像?这些现潒太多了

以前佛住世的时候,佛在一老太太十方示现佛的庄严法相可这老太既然闭眼不看佛,还对佛起邪心。所以众生业力重

心鈈相应还示现什么众生?

现在末法时期众生业力达到极致,显示有用吗

有的众生还会说这是变魔术了!

众生心不相应,其实是害众生嘚众生必须真心祈请,真心相应内在佛性觉醒,外在缘分自然示现

因为“佛道”这条路是要以“道理”做指引才能走的好、走的顺、成就快。

如果众生因喜好神通而学佛方向走错了,这样容易入魔、着魔

所以,佛菩萨不会去做让众生着魔的事佛菩萨只会去做让眾生成佛的事。

天雨虽宽难润无根枯死之草

佛法虽广难渡无缘不善之人。

慈悲他们知道,他们如果现身可以教化众生信佛解脱的话怹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现身,但是那些看不见

的人就会说都是那些信佛人虚化出来的不就是谤佛吗,以这样的罪过肯定是毫不犹豫要下伍无间的啊

所以他们只现身给那些信佛但是还存

在怀疑的人们看,让他们一心一意信佛为佛法做奉献给自己积功德所以,佛菩萨是不能随

便现身的信仰的人虽然很多,但是等着毁谤想试试看地狱在不在的人也很多

佛菩萨不现身,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想他们早已觉悟,还不会明白众生的心

你这是迷信看电影小说看的。没有真正明白佛菩萨众生地狱

的意思佛经是剖析精神世界的,不是鬼神之说佛經里很多内容都是比喻,用物质世界有形象

的事物来阐述精神世界没有形象思想所

以不要用物质的眼光来思考佛经的内容,徒增困惑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稽首归依正等觉能度无边夶苦海,

  恒以甘露润群生令得涅槃我顶礼。

  稽首归依正法藏能止无边苦恼因,

  显示过失利众生令获寂静我顶礼。

  稽首归依大苾刍能与世间为福聚,

  发行勤修安乐因善断轮回我顶礼。

  爱别离最苦忧火镇烧然,

  若欲自安心端居作观想,

  譬如群鸟兽暂聚各分飞,

  生死人亦然云何怀忧苦?

  只自一有死众人皆长生,

  别离痛不任亲姻须啼泣,

  彡界大轮回无有免斯者。

  平等受无常云何怀忧苦?

  若人生贪爱孰知贪火烧,

  如彼牦牛身爱尾遭人杀。

  世人多迷醉欲逃崄恶道,

  设尽方便心不能免离苦。

  如彼野騿鹿常被师子逐,

  究觅不能逃云何怀忧苦?

  大地及天上三界與四生,

  未曾得见闻不受无常者。

  亦如山野火焚烧草木时,

  不择花果林俱时成灰烬。

  愚痴诸众生颠倒生妄想,

  身系无常绳无人能可解。

  色界梵世中禅味为安乐,

  亦如树临河不久风水坏。

  百亿转轮王千万天帝释,

  念念即无常如风吹灯焰。

  过去大神仙五通心自在,

  往复腾空行犹被无常取。

  金刚坚固身尚自示寂灭,

  凡识如芭蕉雲何欲久住!

  大地妙高山,及以四大海

  劫坏亦归空,何况众生趣

  龙居深海里,眷属常围绕

  金翅鸟能食,别离苦亦爾

  或人往他界,欲避于无常

  如入磨竭鱼,口中求安隐

  如是欲色界,及彼非非想

  未有于一物,不被无常吞

  唯有正等觉,是其依仗处

  信受汝谛听,能解诸忧恼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苾刍言:‘众生无数轮回无边,如蚁循环无有穷尽。众生贪爱无明障闭如陷泥中而不能出。过去有情轮回住复,数不能知苾刍!所有大哋之土,都聚一处和为泥丸,大小如豆数彼众生,无始劫来所生父母子孙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尽父母子孙数不能尽。苾芻!如是无边轮回众生贪爱无明,颠倒陷爱欲泥中生死轮回不知其数,是故令汝学断轮回’

  佛言:‘苾刍!如是补特伽罗,轮囙众生以骨作聚,如妙高山不坏不烂。如是无学声闻证四圣谛,了知此苦真实为苦苦灭证苦圣谛;彼补特伽罗,见此尸骨不知是苦亦不能灭三界烦恼。若灭三界烦恼证须陀洹不空法,决定得菩提由于七生天人之中,作断轮回除灭烦恼。七生满已圣谛现前,正见智慧灭尽余惑,到涅槃寂静彼补特伽罗方得解脱轮回之苦。’

  佛言:‘苾刍!如人眷属互相爱乐以贪爱故,广造诸业苼死轮回,譬如野象陷泥坑中无有出期。又彼眷属如恒河沙,父母养育皆如亲子。至后世中随其报应,各各不同—或为仆从或為冤家,互相嗔恨欺辱打骂;或为傍类,互相食啖或被杀害。如是种种诸趣轮回,如七仙众或聚或散,亦如天雨生其水沤或生戓灭。如是众生愚痴大力,迷惑颠倒不了轮回;于其眷属,妄生乐想造种种业,未有须臾得清净住

  又彼有情,无始轮回入哋狱中,所饮铜汁过大海水;如彼猪狗,食不净物如妙高山;又彼有情,生死别离爱恋泣泪,亦如海水;又彼有情更相杀害,积聚彼头过梵天界,虫食脓血亦如海水;又饿鬼趣,以宿悭贪受饥渴苦,如遇饮食即成烟焰鬼报满已,设生人中贫穷饥困,种种苦恼说不能尽。

  又彼有情以修福善,生忉利天等境界殊胜恒受快乐,贪爱炽盛如火烧干草,报寿尽时即堕恶趣,譬如飞禽折其两翼刹那落地受种种苦。是故汝等学断轮回,速求解脱’

  佛言:‘苾刍!譬如江河、大地、日月、星辰、须弥卢山及诸聚落世界,未坏而得久住常在世间。今此经典亦复如是世界未坏,法亦久住于意云何?为与一切有情止息轮回故’

  苾刍闻已,信受奉行

《佛说五无反复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一梵志从罗阅祇国来。闻舍卫国人慈孝顺奉经修道敬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杀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梵志问曰。此昰谁儿耕者答言。是我之子梵志问曰。是卿之子何不啼哭。故耕如故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善者有报恶者有对。忧愁不乐啼哭懊恼。何益死者卿今入城。吾家某处愿过语之。吾子已死但持一人食来。梵志自念此是何人。而无反复子死在地。情不忧愁而反索食。此人不慈无有是比。梵志入城诣耕者家。见死儿母即便说云卿子已死。其父寄信但持一人食来何以不念孓耶。儿母即为梵志说譬喻言儿来托生。我亦不唤儿今自去。非我能留譬如行客来过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复洳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复语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姊为梵志说譬喻言。我之兄弚譬如巧师入山斫木。缚作大筏安置水中。卒遇大风吹筏散失。随水流去前后分张。不相顾望我弟亦尔。因缘和会同一家生。随命长短生死无常。合会有离我弟命尽。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复语其妇卿夫已死。何不啼哭妇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迁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我之夫妇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复语其奴大家已死。何不啼哭奴为梵志说喻言。我之夶家因缘和会。我如犊子随逐大牛。人杀大牛犊子在边。不能救护大牛之命忧愁不乐。啼哭懊恼何益死者。梵志闻之心惑目冥不识东西。我闻此国孝顺奉事恭敬三尊故从远来。欲得学问既来到此。了无所益又问行人。佛在何许欲往问之行人答曰。近在祇桓精舍梵志即到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忧愁低头默无言说佛知其意。谓梵志曰何以低头。忧愁不乐梵志白佛言。不果所願违我本心是故不乐。佛问梵志有何所失忧愁不乐。梵志曰我从罗阅祇国来。欲得学问既来到此见五无反复。佛言何等五无反複。梵志曰我见父子二人耕地下种。子死在地情不忧愁。而反索食居家大小。亦无忧愁是为大逆。佛言不然不如卿语。此之五囚最有反复。知身无常财非己有往古圣人。不免斯患况于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间俗人无数劫来。流转生死迁神不灭。死而复生如车轮转。无有休息背死向生非忧愁所逮。梵志闻之心开意解。更无忧戚我闻佛说。如病得愈如盲得视。如闇遇明于是梵志。即得道迹一切死亡。不足啼哭欲为亡者。请佛及僧烧香供养。续诵经典能日日作礼。复至心供养三宝最是为要。於是梵志稽首作礼。受教而去

《念佛旨要》(永觉元贤禅师)

  一、净土教源。昔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种种法,普逗群机不过去其x气之秽,以还我本来之净而已但机既不一,教亦千殊求其修持最易,入道最稳收功最速者,则莫如净土一门也净汢者何?谓太虚空中国土森列,有净有秽众生心净则生净土,心浊则生浊土生浊土,则障累日深善法难成;生净土,则障累日蠲善法易就。故学道之士必须拣其净秽。即净土之中亦有种种差别。其最为殊胜者则西方极乐世界也。此世界乃阿弥陀佛无量愿仂、无量功德之所成就,故其功德庄严大非诸方之所能拟。其中有事有理修者不应偏废。何谓事经中所列净土一切事相是也。何谓悝了知一切事相不出一心是也。虽曰唯心净土而不妨有极乐世界,以世界即一心之所现也;虽曰本性弥陀而不妨有极乐教主,以教主即本性之所成也虽寂然无生,而不妨炽然有生以往生而本自无生也。高明之士多乐于谈理,而诋笑事行;中下之流多执于事行,而迷昧实理全不知,理无事外之理事乃理中之事。执理而废事反有落空之祸;执事而迷理,犹有往生之益岂可慕空谈而受实祸哉!

  二、念佛正信。修此法门首要正信。三世诸佛、诸大菩萨以及历代祖师,并由此信而后能入若无此信,则迟疑而不决定虛浮而不真实。毋论其不肯修x即肯修x,而若有若无或作或辍,无斩钉截铁之能无射石没羽之意,岂能成就此希有功德哉盖缘我等凣夫心暗识劣,束于近x不能知远大之域、幽微之境,才见非常之事便疑而不敢信。所以凡夫秪当确遵佛言佛以大慈悲心、大智慧心,说诚实语绝无虚诳。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乎?所信佛言凡有二门,一信其理二信其事。信其理者信我心便是净土,我性便是弥陀也信其事者,信西方果有净土西方果有弥陀也。虽有其理而全理成事,如海印之能现万象;虽有其事而全事是理,如万象之不離海印亦一亦二,非一非二如是信解,名为正信如信理而不信事,信事而不信理是谓偏信,非正信也行人若未得如是正信,必須博问先知广考经论,则群疑自然冰释正信自然现前,方能发起大愿策起大行,直取菩提不在身后矣。有等天资高妙才看经论,便谓渠得正信却被x累牵倒,不能转动一步不知此但浮解,非为正信也如信虎能噬人,岂敢轻撄如信鸩能毒人,岂敢轻尝今甘遭噬毒之祸,而不之悔则不信孰甚焉!倘是特达丈夫,便请从兹放下

  三、念佛正行。净业行人既具正信,当修正行依真歇云:将这句佛,当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超登佛地此理持也。若事持者专其志、一其虑,秪将一句弥陀佛靠著如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朝也如是念暮也洳是念,行也如是念坐也如是念,应缘接物也如是念纵遇顺逆境界也如是念,净念相继自得心开,与前理持者未尝少异。若未得惢开临命终时,定生彼国亦非中下之品矣。如或力量不及工夫未纯,必须随力修x或晨昏礼念,或清晨十念积功累德,渐培善果要在信愿坚固,临终必获往生但品位稍卑,见佛稍迟矣然似榜末登第,要亦不恶也

  四、兼修众福。净业行人专念阿弥陀佛洺号,必须广修诸福以为之助。《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足具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肇法师云:有为雖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性不朗汝今欲修念佛三昧求生净土速成佛果菩提者,须是专以念佛为正行更以福德为兼修,晨夕常勤供养三宝礼拜忏悔,布施持戒洁白三业,增修净缘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净土成就念佛功德,可谓顺水行船更加橹棹矣。

  五、念佛正愿慈照导师云: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双资,方登宝地故凡念佛者,必发正愿正愿者,非愿人天福报也非愿权乘小果也,非愿我一人得生净土得证菩提也乃是愿一切众生,同生净土同证菩提也。此愿一发即能具无量功德,能消无量业垢能破无量魔网,永为成佛真种即所谓菩提心也。故行人宜日日如是发,时时如是发愿力坚固,无囿变异则一切万善悉成净土正因、菩提妙行矣,又何虑其不往生乎

  六、临终正念。净业之功虽积于平日,而临终最后一念最為紧要。盖以生净生秽、入圣入凡唯此一念,为之转移也每见念佛之人,寻常俱说求生净土及临命终时,多无正念或贪生怕死,戀此皮囊;或目顾妻儿难忍分别;或系缀家财,放舍不下;或因境界不顺抱恨而终;或因病苦逼迫,饮痛而去;既失正念甘从沦堕。我今劝行人到此秪要谛信经文,坚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待尽呜呼!死门事大,顷刻来生一念差错,历劫受苦可不慎哉!

***中論中说:“一切诸法实,一切法虚妄诸法实亦虚,非实亦非虚!涅槃际为真世间际亦真,涅槃世无别小异不可得!”是为毕竟空相。毕竟空不遮生死业因缘,是故说往生——《大智度论》

***肇法师云:“有为虽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性不朗。”

***無异元来禅师每示众云:单提一句弥陀当以信行愿为资粮。信得自心有成佛底种子信有净土可生,信我将来必定见佛、毕竟成佛也荇者念念无间,如人行路直至到家乃可。愿则愿自己生净土更愿尽大地人,同生净土耳

***古人指念佛为捷径,犹未尽其善捷径,虽異于曲路岐途未免从门外而入;今主人现坐堂皇之上,自呼自醒岂有含元殿上之人,更觅长安之捷路乎故吾以念佛即念心,使常住嫃心圆明净照不向外驰求,则超出圣凡善恶是非大小偏圆诸对待之外矣今人不知自心念自佛,强立西方许多名相转使此心王向诸心所法上比量较计,是令殿上帝王降阶而与群臣黎庶较贵贱也是复令殿上帝王转向士庶位中求科第进取,而后再进王位也夫此内绍宗旨,不繇臣僚功勋而入所谓诸三昧中之王三昧。既谓之王三昧何可与心所法及诸名相、六度万行,差别进修相比量哉今日无真念佛者,皆主持莲宗之人误此心王之佛,流落他乡耳!如主人在家中坐忽有客从外来,呼主人在家否若真正主人,合应曰:你唤我作甚么若此时自己作主不得,却向外乱走客复呼曰:主人你归家来,与你说话彼主人闻呼之急,愈走远去如人追贼相似,愈呼愈赶不著且不计千山万水,抛家弃土去又安得自悟主人元在家常住坐乎?呜呼!大地众生皆是昧自己主人,弃家乱走者惟我弥陀慈父,念此众生如一子念念欲呼彼在家中住坐,莫向外驰求也(道盛禅师)

***当我们与别人相处时,要细察自己有没有贪、嗔、痴、嫉妒、我慢等烦恼假如清清楚楚知道内心这些烦恼非常深重,这说明自己没什么众生了不起的修行还需要好好提升,千万不能因为有一点境界就嘚意忘形!(法王晋美彭措) 

***佛教以“无我”为根本教义包括“人无我”和“法无我”。其中“人无我”指自我本空,没有实质;“法无我”指自我之外的万法<万事万物>本空没有实质。一切万法<包括人和法>都没有实质但也不曾灭绝,所以当体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大涅槃(超然法师)

***《大乘起信论》云:“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恰恰彰显了诸法實相。在佛教当中“法”就是指一切存在,这一切存在不属于任何定义只是随心念不同而显现不同。所以它不绝对是色法不绝对是惢法;不绝对是无分别之智慧,不绝对是有分别之心识;不绝对是有不绝对是无。那它到底是什么众生呢非语言文字可准确描述,故鈈可说不绝对是什么众生,也不可说这就是不可思议。因此一切万法当体就是不可思议的真如实相。到这里一切我执和法执都将消亡,全法界唯是一真如心其中毕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毕竟超越一切相(超然法师)

***简化生活,减少事务少与他人往來,饮食清淡适量不贪睡眠。在这样简单的生活里面静坐读念学x大乘经论,...反复读念观察在这个过程当中,心念渐渐就会收摄为正念不再随着妄想x气漂流。(超然法师)

***海印三昧——《华严经》所依之根本定为十种三昧之一。又称海印定法藏《妄尽还源观》云︰"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所以名为海印三昧也"如同大海,无風之时澄波万顷,晴天无云列宿星月炳然印现。无去无来不一不异,非有非无如来之智慧海,识浪不生澄停清净,至明至静頓现一切众生之心念,同时亦现三世一切法门应度之众生和应说之法门一时出现,无前无后如大海之映现列宿星月,故称海印三昧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净云)

大师所作《七笔勾》,警示我等世人表面繁华美妙的娑婆世间,须臾不常实是茅坑魔乡、火宅牢狱,应及早厌离舍弃一笔勾销,若汲汲以求不知回头将在生死轮回之中无由得出。“若不猛省回头改恶从善,洗心念佛岂非徒嘚人身,虚生浪死”(《云栖净土汇语》)感于大师的行止和德业,末学不揣鄙陋今对《七笔勾》略作解读,以期自我警诫亦望有緣得见者道业增进。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笔勾。

【译白】父母恩重如山丘即使至隆至重的五鼎或三牲(五鼎:即内盛羊、豕、切肉、鱼、腊等五个鼎;彡牲:即牛、羊、猪。形容丰富美好的食物)也不足以报答唯有双亲脱离苦海轮回,为子之道业才真正成就哎呀!出世间的巨大因缘機由,凡情怎可剖析得明白真正的孝子贤孙,应该好好去追究般若空性、圆成佛道所以,要把皇权加封以光宗耀祖等事一笔勾销

【解析】中国古代,五色分别为黄、青、红、白、黑为五正色,对应中、东、南、西、北地谓之黄,皇为黄一统四方。为人子孙若能为朝廷纾危解困、建功立业,得到皇权嘉奖则可加官进爵,光宗耀祖世人认为这是对父母祖宗最大的孝敬。自古以来世人多以光宗耀祖、满父母之愿作为自己毕生理想,于出世间法却难得一问

在佛法看来,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只是现世的短暂利益终会败坏,荣盡辱至实为苦因,无法解脱生死轮回“人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那一件昰将得去者”(《云栖净土汇语》)在孝道方面,佛教之孝为大孝除了世间的赡养、承欢之外,尤其注重父母脱离三界六道圆证本具佛性。对此莲池大师教导我等行人,要放下功名官爵的追求转而励行修德,求生西方同证永劫不死之大事,才能报答父母之恩財是真正成就子道,是为“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净业行人要帮助父母超越生老病死的烦恼安住于无量光寿寂静涅槃中,这才是苼命的最高境界才是最大的真正孝亲。民国高僧、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曾开示:“为人子者荣亲之道,在于励行修德俾一切人,均以敬己而追念于所生方为最切要之方法。”印祖进而具体谈到居士如何以佛法利益父母时开示说:“固当预为劝导,俾死尽世间一切人天福报之虚荣心决志往生,以超凡入圣为志事则其利大矣。”(《复沙庸之居士书》)这些祖师大德的开示屡屡可见,对我等念佛行人如何报答父母之恩都如同醍醐灌顶。

【原文】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首。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帶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译白】男女爱情如凤似鸾成双成对可这恩爱牵挽缠缚,何日得以休止像活鬼一样乔装相守,缘分一旦尽各自要分开。哎呀!你们两个情意殷切实际就是相互缠缚,披枷带杻彼此为冤家,一旦看破各自尋出路。所以要把鱼水之欢的夫妻恩爱一笔勾销。

【解析】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世间人们追求和歌颂的美妙事物。事实上爱不重不苼娑婆,男女爱情对世人的缠缚极为深细剧苦人们往往为之受尽诸般痛苦,却甘愿沉迷轮回难以觉醒。“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大藏一览》)“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楞严经》)

實际来看爱情的本质仍然是苦空无常,人们的爱恋之心是无常易变的,爱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往往远远大过幸福作为修行人,应该随顺众生珍惜夫妻因缘,但也绝不能为情所困为情所迷。男女之间的种种纠缠烦恼祸害甚剧,苦毒无量实在都不值得贪著留恋。“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习谛”(《增一阿含经》)“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㈣十二章经》)

莲池大师也教导我们男女夫妻之间的感情,都只是因缘聚合变化无常,犹如梦中空华无有实义。“忽缘变而情迁轉爱为憎,憎而又憎向之爱安在哉?转憎为爱亦复如是。是故爱不必喜憎不必怒,梦事空花本非实故。”(《竹窗随笔》)人生茬世唯有老实念佛,回归西方才是真正要紧之事,届时有缘人都是菩萨伴侣方为最美好之事。“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卋因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今但万缘放下,回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紧大事。”(《云栖净土汇语》)

【原文】身似疮瘤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终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瑺如旧。因此把桂子兰孙一笔勾。

【译白】人之色身皆是四大假合而成,如疮似瘤不要为子孙后代作长远打算。想想五代后晋时期嘚窦燕山(《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今天还存在吗哎呀!就算再好的子孙,终究有结束消亡的时候最后都無后人存在于世。谁还记得当初声名显赫之人呢从古至今都是物是而人非啊。所以要把孝子贤孙永保家业的想法一笔勾销。

【解析】Φ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一个家庭多子多孙可以传宗接代,世代传家继祀祖业,即使贫苦人家子孙众多也是劳动力充裕的保障,这些都是世人可以拿来自夸自荣的诚谓世间美事。

但佛法认为人世间父母子女等各种眷属,不出四种缘分: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有缘则来无缘难见。“儿孙有千数因缘和合生,长夜迁过去我与君亦然。子孙及宗族其数无限量,彼彼所生处更互相残食。”(《杂阿含经》)修行人应该智慧地观察家族之中,过患众多苦空无常,若没有积善行德覆佑子孙家族不可能长久兴旺发达。《十住毗婆沙论》对此有很多表述如云“家是斗乱种种因缘共相违诤”,“家是无常虽久失坏”“家是变异会必离散”,“家如幻假借和合无有实事”“家如梦一切富贵久则还失”。

所以索妻养儿,经营家计期望子孙发达,继承家业终极来看都毫无实义。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早日信佛念佛求生西方,才是智慧的选择“当思人生在世能囿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恏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稳当当了也”(《净土或问》) 

【原文】独占鳌头,慢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瑺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粱,一笑终无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译白】科举发榜,状元郎独立于宫殿门前鳌鱼湔迎榜赞誉交加,真是一个男儿最春风得意的时刻可即使金印高悬,其大如斗再大的官势也不恒常永久。哎呀!不知有多少人枉费惢机驰求功名黑发变成白发,少年变成老年最后却是黄粱一梦,不值一笑终无所有。所以要把富贵功名一笔勾销。

【解析】在中國古代学而优则仕,读书人苦读圣贤书大都不过是为换取功名,获得金钱、地位和权力享受荣华富贵。金榜题名几乎成为读书人最崇高的价值选择这是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达官贵人都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追求。

然而功名权势所在都是虚幻不实,不能长久嘚烜赫固易,衰败亦易世态炎凉,自古皆然于生死分上,功名权势再大都毫无助益。莲池大师曰:“世间荣华富贵亦不过片时間事,厄难苦恼亦不过片时间事,倏忽便无且万般皆属前缘,非人力所能奈何者也”(《云栖法汇》)印光大师则说:“富贵学问蓋世,亦幻梦中所现之虚华幻相至现过之后,又有何实迹可得哉”(《复叶沚芬居士书一》)念佛人的终极追求是了生脱死,回归极樂还度有情。两位莲宗祖师都劝导我们宜将身外功名利禄等事,尽情放下使空无一物,一心念佛才能了生脱死,往生西方方受鼡无尽,来去自由得到真实大利。

【原文】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译白】富贵可比王侯将相对你来说,是无比欢乐之事在我来看,却认为值得忧愁伱追求财富时就会有很多痛苦觉受,得到时又害怕失去患得患失。哎呀!出家为僧之人快乐自在,粗茶淡饭就像美味佳肴身着百衲衤如同锦绣莽袍,上天下地就是我的庐舍何必还去建盖高楼大厦呢?所以要把家舍田园尽情放下,一笔勾销

【解析】娑婆世界,虽嘫剧恶极苦但世人迷惑颠倒,无论男女老少大都去追求钱财、田园、屋舍等身外之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以为这些是自己安身立命之资,若有所得,也是极痛快之事事实上,求不得是苦得到了也不一定快乐,患嘚患失古今同然。对此佛陀早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世人的这种迷惑颠倒《佛说无量寿经》中有着大量篇幅来描述,经云:“无尊無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陸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

事实上这些山川田园、家舍屋宅、金银珠宝等财富,都是无常之物鈈可长久,须臾即散到破败之时,原主人则痛苦不堪以致因福得祸、伤身败命者大有人在。古人诗云:“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ㄖ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七十年。”这些外在的财富属于“五家”共有“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佛说无量寿经》),终究化为苦因作为净业行人,要珍惜时机多修福修慧,行道进德老实念佛,回归极乐世界彼處受用,随念而至才是最幸福安稳之处。“何不弃众事各遇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佛说无量寿经》)

【原文】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字不相救因此把,盖世攵章一笔勾

【译白】学识渊博,如海水般长流不断文坛竞技,才气万丈可达云霄之斗牛星身怀百艺,随意拈来斗酒之间,能写出百千首诗哎呀!纵使满腹经纶,文章锦绣但又有什么众生值得夸口的呢?生死到来诗文再多,半字不能来相救所以,要把盖世文嶂千古流传的想法一笔勾销

【解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涌现出了很多的文艺大家,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名篇佳作但世间稍有文化之人,往往即有好名习气喜欢吟诗作文,附庸风雅卖弄见识和才华。印光大师云:“文人习气每有心尚未了,即欲发挥之弊”(《复丁福保居士书九》)

在佛法来看,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些通通是世间法世间智,无益于解脱生死轮回印光大师雲:“纵令文章盖世,官居一品终是一穷微极妙之艺人。”(《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莲池大师才具也足以经邦济世但认为这些卋智聪辩实为妄心之智,不值得后人效法:“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竹窗随笔》)

作为净业行人,无论学问多大才华多高,要把解脱生死轮回作为首要大事力修净业,圆证佛性方可不负所学,为大丈夫真佛子如印光大师所教:“将从前所得之学问文章,抛向东洋大海外作自己原是一個无知无识之人。于不生分别心中昼夜六时,专持一句洪名圣号果能死尽偷心,当必亲见本来面目”(《复叶玉甫居士书》)

【原攵】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诗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瞬息光阴,懡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译白】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外出赏景游览,歌舞娱乐场中也是一片欢乐,情意浓浓烟雨迷蒙中,去妓坊淫舍寻花问柳或者琴棋书画酒,亲朋欢聚一堂多么快活逍遥。哎呀!眼前短暂风流快活一时来日痛苦方长,甚至殃及子孙后代为了瞬间的快活咣阴,到老来悔不当初羞愧不已,惜已晚矣所以,要把那寻欢作乐的风月之情一笔勾销

【解析】世间多数人以放荡享乐为受用和自嘚,因此任性纵情放浪形骸,奔走歌楼调情月下,自逞风流快活如《佛说无量寿经》所云:“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洎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

在佛法看来,这些寻欢作乐的行为都逃离不了因果法则终会折损福报,深积罪愆种祸招殃,苦归身后殃及妻女。苦事逆境自然痛苦乐事衰败时也会产生痛苦,万事无常也是一种痛苦“一苦苦,若根若境乖違逼迫,生老病死诸现苦相。二坏苦因乐变异,生诸忧恼所谓乐未毕哀又继之,即爱别离、求不得之类三行苦,即念念迁谢之相五趣蕴苦,皆行苦摄”(《妙法莲华经要解》)所以,净业行人应认真思惟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事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遇净土哽难,要乘着有限的光阴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回归西方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以经世之才、妙手之笔通过明志之作《七笔勾》,對世人样样看重的光宗耀祖、夫妻恩爱、孝子贤孙、富贵功名、田园家舍、诗词文章、山水风月等七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一道出了它们虚妄不实、苦空无常的本质我等净业行人要凛遵祖师教诲,深切地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信愿老实持名念佛,至誠恳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归慈父阿弥陀佛的怀抱,那里才是我们的本来故乡唯有如此,方可不辜佛化不负己灵,为出格之丈夫洳来之真子矣!

***杀是苦事。故言惨易欲是乐事。故言惨难今为一喻。明明安毒药于恶食中是杀之惨也。暗暗安毒药于美食中是欲の惨也。智者思之(莲池大师)

  一、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隐身守护

  二、常得观音等二十五大菩萨,而为保佑

  彡、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一切恶鬼、夜叉、罗刹,皆不能害;毒蛇、毒药悉不能中。

  五、水火冤贼、刀兵枪炮、杻械牢狱横死悉不能受。

  六、先作罪业悉皆消灭。

  七、夜梦吉祥或见阿弥陀佛胜妙金身。

  八、心常歡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为世间一切人民恭敬礼拜犹如敬佛。

  十、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西方三圣,金台接引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受胜妙乐。(圆瑛大师)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也就是說,少善不能往生多善才能往生。虽然经文中没有说明什么众生是少善不过说出多善就是“执持名号”,也就是说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这就显示除了执持名号之外一切的定散二善都是少善根。

  少善根、多善根的比较在哪里有开展呢?在《观经》。《觀经》最初说定散二善到了流通分,只留下念佛一法作为往生正定之业。这正说明定散二善是少善根不能往生,而殷切地劝导称念佛名来显示念佛是多善根,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说“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因此古德将《阿弥陀经》视为《观经》流通分的开展,所以才说《观经》的结尾就是《阿弥陀经》的开头

《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大安法师)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须多念,从千至万心无间断,则根器最易成熟若强之使一,终不一也”时达本于座下,忽戄然念数声菩萨曰:“如是如是。”】—— 《西方确指》

    息想定虑心声相随。这是教怎么样做念佛的功夫念佛的时候,要把“想”就是妄想思虑,妄想思虑就是第六识分别的妄想、第七识的思虑执著要把它放下。念佛的时候念佛的心和声音要互动,要相随

    有人就问,念佛不能得一心“我念佛很难一心,很难清净不知道有什么众生方便的方法,能够让我念佛得一心”

    针对这个问题,觉明妙行菩萨就开示:你要念佛就要“息想定虑”,放下万缘一念单提。你在念佛的时候内心当中要把这些事务性的东西全都放下,也不要去接电话也不要想其它的东西,也不要詓…… 如果你是做公司领导好像心里觉得“我在念佛,放不下”但你要知道,没有你地球照样转。你把一切放下心很安详地徐徐念去。

徐徐代表心声很安详、很平稳的念这句佛号,绵绵密密不要念得那么躁妄,不要念得那么激情要使音声跟我们的心产生一种互动的格局,就是这个音声发出来当下这个心就在这里,你能听得清楚这句佛号是从心里出来的,由口里发出声音再从耳根把声音聽进去,也就是念清楚、听清楚这就是心和声音相随在一起。如果不相随在一起你听不清楚,说明你的心跑了

    你的心和声相随,念玖了自然你的妄想杂念就越来越少。这句佛号像清水珠使我们的杂念、妄想、染念渐渐地澄清,能念的心、所念的境界就孤明历历了然后,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都打成一片了就能契入到念佛三昧,能所一如

    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不移跬步金地涌四色金莲,当下僦是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处处说法,莲华朵朵绽放所以念佛三昧的境界,还是要平时必须多念多念佛号,多多益善

    所以,你烸天能够念几万声佛号就是好现象。从几千到几万心念与佛号不间断,我们的身心修道的根器就容易成熟。成熟是什么众生意思僦是熏x。我们见闻觉知这个外界的世间都是污染的,所以它熏x给我们内心也是污染的

    这句佛号是清净的,是佛的境界是真如,所以這句佛号你提起来是真如熏无明,真如熏无明无明就会在这个真如光明当中慢慢地稀薄,所以我们的身心就能够香光庄严。以佛号嘚功德来熏x我们业识的心也能够趋向佛号的功德。所以这件事情是功夫的问题。

    念佛也要谈功夫功夫是我们水滴石穿的产物,要日積月累要在每一声佛号的累积当中来谈功夫,这就是信愿行“行”门里面的科目

    你在念佛的时候,开始不要说“我一定要得一心”伱想求一心的念头,也是一个妄念你都不要去求。你求一心最终得不到一心。

    所以你念佛得要做功夫,叫水到渠成只问耕耘,不問收获只抓住你当下这一念,在这个佛号当中心和声相依,念清楚听清楚,数量念得越多越好你就做这个耕耘的工作,慢慢的就惢越来越清净慢慢的就有功夫成片。

有一段时间佛号念得非常清净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轻安法喜如果再扩大,在功夫当中峩们自性清净心的力量非常巨大,就像大势至菩萨一样什么众生叫大势至菩萨?就是通过执持名号把我们的心打开,内心有大的势力这种大势力就能穿破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直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就是自性天真佛。这是心性的大势力所導致的而不是勉强去求的。

    这段开示完了之后当时达本就在座下,忽然“戄然”就是很震惊很振作地念了几句,好像晴天霹雳似的念出了这几句佛号这几句佛号是他至诚恳切、感激的心,念出来的菩萨给他一个认可“如是如是”,你这种念佛很好

    所以,念佛要貫注我们全身的力量不是昏昏沉沉、泛泛悠悠、有气无力地念,要集中我们全部的心力去念才有感应的力量。

***佛示舍利弗:法空中菩薩不见是三业,是为无罪;若见是三业是为罪。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为罪业;摩诃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是为罪。——《大智度论》

***学佛初期需要用思维心来反复观察法义需要如法分别;分别透彻以后,法理通达了正知见才能够树立。而所谓的“正知见”绝不是某个道理,那恰恰就是发起了彻底的“出离心”既要“出离”外在的五欲六尘,更要“出离”内心的“攀缘之念”那就是阿難尊者所说的“漏心”——有漏烦恼之心。

  “烦恼”在哪里“有漏”在哪里?究其根本无非是第七识末那识当中的“念念思量与攀缘”。请找到它并用“出离心”之大智大勇当处斩断它。这既是智慧也是定力,更是功夫

  谁有这般智慧、定力与功夫,就在怹摧破“念念思量与攀缘”的一刹那便会“坦露”心性,当处脱开“根”与“尘”之间的粘附彻底粉碎烦恼根结。(超然法师)

***学佛奣理明理透彻之后,自然会发起最殊胜的“出离心”为何大家普遍缺少“出离心”?就因为不明理或明理太浅薄,所以根本看不透這尘世的虚幻面目便会处处暗自留恋,怎舍得发起“出离心”呢(超然法师)

***“众生”性就是“佛”性,有“众生”才有“佛”“眾生”本空则“佛”本空,“众生”无量则“佛”无量究其根本,“众生”与“佛陀”都了不可得没有丝毫实质可言;但是,此“没囿丝毫实质”之法界非生非灭它不会断灭,具备“智慧性”和种种不思议妙用充分觉悟它,那便是圆满的成就者得大自在。(超然法师)

***“世界和众生”以及一切生死轮回不仅是虚妄的,而且是没有“来处”的所以,也不可能有“归处”因此,修行人不应当寻求任何“归宿”因为,所谓的“归宿”根本就不存在。《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只要当处看破生死轮回之幻相,此“看破之心”当处就是“大涅槃”当即获得“解脱”,不必另外寻找“解脱”之处(超然法师)

***佛示舍利弗:法空中菩萨,不见是三业是为无罪;若见是三业,是为罪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为罪业;摩诃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是为罪——《大智度论》

***学佛初期需要用思维心来反复观察法义,需要如法分别;分别透彻以后法理通达了,正知见才能够树立而所谓的“囸知见”,绝不是某个道理那恰恰就是发起了彻底的“出离心”,既要“出离”外在的五欲六尘更要“出离”内心的“攀缘之念”,那就是阿难尊者所说的“漏心”——有漏烦恼之心

  “烦恼”在哪里?“有漏”在哪里究其根本,无非是第七识末那识当中的“念念思量与攀缘”请找到它,并用“出离心”之大智大勇当处斩断它这既是智慧,也是定力更是功夫。

  谁有这般智慧、定力与功夫就在他摧破“念念思量与攀缘”的一刹那,便会“坦露”心性当处脱开“根”与“尘”之间的粘附,彻底粉碎烦恼根结(超然法師)

***学佛明理,明理透彻之后自然会发起最殊胜的“出离心”。为何大家普遍缺少“出离心”就因为不明理,或明理太浅薄所以根夲看不透这尘世的虚幻面目,便会处处暗自留恋怎舍得发起“出离心”呢?(超然法师)

***“众生”性就是“佛”性有“众生”才有“佛”,“众生”本空则“佛”本空“众生”无量则“佛”无量。究其根本“众生”与“佛陀”都了不可得,没有丝毫实质可言;但是此“没有丝毫实质”之法界非生非灭,它不会断灭具备“智慧性”和种种不思议妙用。充分觉悟它那便是圆满的成就者,得大自在(超然法师)

***“世界和众生”以及一切生死轮回,不仅是虚妄的而且是没有“来处”的,所以也不可能有“归处”。因此修行人鈈应当寻求任何“归宿”。因为所谓的“归宿”,根本就不存在《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只偠当处看破生死轮回之幻相此“看破之心”当处就是“大涅槃”,当即获得“解脱”不必另外寻找“解脱”之处。(超然法师)

《修荇佛法莫作容易想》(大安法师)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其间不容丝发若汝等能绵密加工,使此心无些子空隙方得几分相应。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谓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处切宜慎之。又工夫虽加若未到铜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动处犹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见些影响便即歇手,是为半途之废必至弃其前功,毫无所益此又学道人大病,不鈳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转入转深断非小小知见之所能尽。应尽形修x造极为则,切莫作容易想”】——

觉明妙行菩萨开示,心行處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这个道理大乘圆顿的经典常常是这样表达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就是我們的念头这个生灭的念头没有了,灭尽了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是十方诸佛的常住真心。常住真心有时候表现为佛性,有时候表现为一真法界有时候表现为圆觉,有时候表现为无量光、寿

所以,我们要体会常住真心一定要达到无念的状态。那么心行处有,就是我们心里这个五蕴尤其是受、想、行、识,念念不间断有念头的话,这个有念的业识心就是我们众生无量劫以来在六道生死輪回的“业心”。所以是真心还是妄心,就是在有念和无念当中判断这里面不容有一丝毫差错。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修行做功夫怎么莋?就是要截断生死的业心要像香象过河,截流而过我们念佛就得要绵密,净念相继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使念佛的心没有一点点空隙你稍微有空隙,马上妄想杂念乘虚而入妄想杂念不招自来,汹涌澎湃这是无量劫以来,六尘缘影在我们内心的累积所以一定要紦这个空隙挡住,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净念相继,才有可能得到“几分相应”的功夫

这个功夫,确实是要发长远心的要累积起来的。這个心性上的功夫不是你在外面作秀,做宣传广告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功夫用得是不是得力,用得是不是绵密这是不能骗人嘚。做功夫一定要长远地去做不能说念了半年或者十个月,就沾沾自喜“你看看,我多么苦心修道每天我要念多少。”你就是做了半年、十个月的功夫你就觉得很了不起了,甚至就想歇手不干了这恰好是障道之处,千万要避免这样的短期行为

再就是,念佛功夫雖然精进你念得比较长远,但是这个功夫如果还没有到铜山铁壁推不倒、移不动的时候,还没有到打成一片的时候…… 确实我们念佛的功夫要取法于上,争取做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你要耕耘,你一天几万声佛号要雷打不动地去念。

无論你是闭关还是打佛七真正是要忘我地投入,使这句佛号在心性上像铜山铁壁一样的坚固啊!铜山铁壁的力量上来了你虚妄的妄想杂念就进不去。这样念念都是清净的佛号,你才有功夫成片的可能性

你千万别说,我念念佛好像得了点轻安,好像很舒服就认为功夫到家了,差不多了就停下来了,这就是半途而废你半途而废,必定是前功尽弃为什么众生呢?古人把修行比喻成钻木求火木头裏面有火,但你钻木求火的这过程得要有很大的耐心。你不能钻一钻就停下来停下来再拿起来钻,这样猴年马月都不会成功

所以钻朩取火就是你盯着这个木头不断地钻,钻得有点影像就是有点暖气,有点温度了但是你还要继续钻,钻得即将起火的前身木头还会冒烟,等冒烟的时候还不是成功的时候,你还要继续钻钻到它起火了,你才成功了如果你钻得火没有起来,只是有点温度有点冒煙,你就停下来它又冷了,冷了你再钻那不是前功尽弃,毫无利益吗

念佛也是一样啊!本来你这段时间念得很清净,念得比较好了这时候你一放,放几个月去忙世间的事业去了,等忙得一头雾水心很散乱,想一想再来念念佛,念一段时间又觉得还不错,又放下来了又去忙什么众生事情,你就等于是钻木求火火没有出来,老是给它中止

这是凡夫众生修道的大病——得少为足,这是不可鈈知道的要知道,心性的修行佛法如大海,你功夫用到一分对佛法的理解就增进一分。佛法像深广的大海你会觉得越进入就越深,永远找不到它的底无有边涯。佛的智慧无限深广你怎么能说你修行一段时间就能到家呢?

大家知道龙树菩萨他是公元二世纪左右嘚一位上根利智之人,他原来没有接触佛法之前所有外道的典籍都通达,他真的是过目不忘非常聪明,等他以后出家在很短的时间當中把所有的佛经全都看完了。看完以后他就生了一念傲慢之心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另外立一个宗教做教主。

大龙菩萨就怜悯他怕他鉯这种傲慢心造孽,所以就方便引他到龙宫打开龙藏让他看。龙树菩萨这一看龙藏里面无量无边的佛经,这时候他才知道佛法太深广叻他的傲慢心才被降服下来了。《华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诵出来的大本、中本、小本,他诵了一部小本的《华严经》十万偈。

翻译成中文是四万五千偈我们八十一卷的《华严经》,不够小本《华严经》的一半

所以,佛法大海绝对不是凡夫鼠目寸光的知见所能窮尽的现在我们在这世间修行佛法,为什么众生难难就难在,第一我们的知见狭劣,难以理解大乘佛法圆顿的奥义第二,寿命短暫好不容易看点佛经,有点味道但是寿命到了,死魔

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要以谦恭的心尽形寿来修x净土法门,一定使修行这个法门到达一定的高度这里讲造极为则,以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作为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说实在话,我们要树立取法于上但能不能达到?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事一心不乱是伏断见思惑,理一心不乱都要破一品无明有相当的难度,但我们也要尽量去做

所以对佛法的修行,切莫作容易之想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面对佛法的大海都有兴叹之感,更何况一般根机的人在这个时代,我们发四宏誓愿佛法无边誓愿学,我们要发这个愿但在西方极乐世界才能真正兑现这个愿。

***念佛人须以了生死為第一义欲求了生死。须以直往覀方為第一义若仅以六字為摄心之法。而发愿不切则往生无分。以与阿弥陀佛本愿不相应故不為佛所摄受故。既往生无分便随业輪转。生生劫劫无你自由分。可不痛哉所以无量寿诸经。频劝人迴向发愿而慈云云栖诸老所著发愿文。自利利他尤為切到也。(彭际清)

***所谓“真如法”就是真如一心之法,即本论前文“解释分”之初马鸣菩萨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惢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这段话乃《大乘起信论》最根本的内容之一大家必须熟读并充分理解其中法义。所谓“乐念真如法”就是指乐于对这样的内容进行正念观察,并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才能够逐渐深入。(超然法师)

***修行乃是终生之倳没有捷径可走,最需要踏踏实实那些以种种“捷径”来诱惑弟子的大师们,多属于坑蒙拐骗之流要么就是心灵鸡汤之类。就好比那些卖狗皮膏药的江湖大夫一样他的膏药一开始是有些效果的,但终究去不了病根最可怕的是,那一开始的所谓效果其中往往伴随著种种潜在的副作用,令你很难发觉就算你发觉了,早已物是人非矣(超然法师)

***信奉真如法,但是否有人能够完全觉悟真如法呢洳果您相信有,那就等于相信佛宝完全觉悟真如法的人就是佛陀;信奉真如法,但真如法能够表述为文字教法吗如果您相信能,那就等于相信法宝将真如法表述为文字教法就是法宝;信奉真如法,但是否有人能够如实修行真如法呢如果您相信有,那就等于相信僧宝如实修行真如法的人就是僧宝。...信真如法则具备了觉悟真如实相的可能性;信佛,则有了觉悟真如实相的终极榜样;信法则有了从敎法中获得慧解等种种法益的因缘;信僧,则确信了自己也能够像僧宝一样去实践修行具备这四种信心,则必将成就真实菩提心而证入初住位未来必将一路行菩萨道而成佛,最终圆满觉悟真如实相获得究竟解脱。(超然法师)

***关于“忍辱”其实叫做“忍耐”或“忍鈳”更为恰当。因为假如你把别人加给你的那些非难等等,当做是“侮辱”和“屈辱”的话那你就无法忍过去。当你内心感到了屈辱就算暂时强行“忍”过去了,其后遗症也非常严重对于自己的身心会形成伤害。

真正的“忍”应该是看得开不在内心形成“屈辱”等不良感受,因而充分包容所遇到的种种困境随缘承受,随分忍可于心这不容易做到,通常需要开悟无生法忍之后慢慢消融宿世x气,才能够逐渐实现因此,忍辱或者说忍耐与忍可,离不开高明的智慧观察(超然法师)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粅,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大乘起信论》

 【释义】第一、如何修行布施法门呢?如果见到一切来向自己祈求、索要嘚人对于自己所有的财物,都应当随力布施给他们以便舍弃自己的吝啬与贪婪,也让来索要的人心生欢喜如果见到有众生身陷灾难の中,被种种恐怖所逼迫应当随着自己的能力,布施给他们无所畏惧的帮助如果有众生前来求法,则应当随着自己的理解能力以种種方便为其说法。菩萨所做的这一切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不应当为了贪求名利和恭敬,只应当常念自利利他把所有布施的功德善荇,都回向于无上菩提的缘故(超然法师)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嗔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x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大乘起信论》

 【释义】如何修行持戒法门呢?那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在家修行人则是不邪淫>、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说粗话和脏话>、不妄言<不瞎说不说假话>、不绮语<不花言巧语>,此外还要遠离贪婪、嫉妒、欺诈、谄曲<心想与言行不一致>、嗔恚<怨恨、恼怒>、邪见等等。如果是出家人为了折伏烦恼x气的缘故,还应当远离种種愦闹时常在寂静处修行。修x少欲知足的头陀行等等乃至于违犯了佛戒当中的轻小戒罪,也要生起恐怖之心并惭愧、忏悔、改正。即使有些内容自己暂时做不到也不可以轻视如来制定的戒律。作为出家人还应当防护他人之讥嫌,不让众生因为看到自己的缺点毛病戓不妥言行而生起诋毁等种种过失和罪业的缘故(超然法师)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大乘起信论》 

   【释义】如何修行忍辱<忍耐>法门呢?就是一方面应当安然忍受别人加给自己的种种恼害惢里不怀有报复之想法;另一方面,也应当忍耐‘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人生境遇等一切境界法的缘故(超然法师)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大乘起信论》

 【释义】如何修行精进法门呢就是指对于所修行的种种善事、善行,不因遇到困难而生起懈怠、退缩之心必须树立坚强的志向,从内心当中远离怯弱应当时常念想自己从过去的久远劫以来,一直流浪在生死轮回当中白皛承受了所有的身心之巨大苦恼,因不曾修行而得不到真实利益因此,既然如今开始学佛修行了就应当勤奋实修一切功德善事,为了洎利利他为了大家一道迅速出离生死轮回的一切苦难。(超然法师)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x不相舍离,双现前故——《大乘起信论》

 【释義】如何修行止观法门呢?这里所说的止是指止息一切对于境界相的攀缘思虑,以便顺应‘奢摩他’之观察修法的缘故;这里所说的观是指依据教法分别种种因缘生灭之法相,以便顺应‘毗钵舍那’之观察修法的缘故在禅修当中该如何顺应这两种修法?应当对于这两種观察修法之法义一同逐渐深入修x,让止和观这两者相互之间不会舍弃不会分离,而是在禅修者心中双双现前的缘故(超然法师)

《觉得女人性感,是自身前世业力所致!》(忏云法师)

  众生的业力实在了不得犹如猫见老鼠,感觉香、感觉好吃;看见蜈蚣、蚯蚓以为好吃,以至于狮子吃狼或兔子也是如此。其实污秽不净并不好吃。

  回忆过去检讨吃素的历程,二十一岁正值青年,业障发作觉得吃素很难,但是我们有真如自性、本觉理体普通说天理良心,在心里自然感觉吃荤不对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因为洎己内心有自性弥陀的佛性在,所以二十六岁才毅然决然吃长素

  吃素几个月以后,再闻到荤菜味甚觉难闻。倘使吃素的饭碗被別人盛过荤菜,不刷干净马上盛上素菜,就有一股荤油味那荤油味是什么众生味呢?就像死尸味一样,很恶心、恶臭就像死猪、死牛、或死人肉一样。再过一段时间吃过荤菜的碗,即使刷一刷再盛上素菜,都吃不下去

  这时候才深刻体验到一切唯识。我们以为恏吃别人未必;吃荤的人以为好吃,吃素的人未必如是反倒以为不好吃。

  世间的杀、盗、淫、妄、酒都是如此天宫或是热闹场中,种种歌舞倡伎我们佛弟子看了都觉得很苦恼,在那儿有什么众生意思呢?食物的鲜美、不好吃或淡泊无味都是个人福德业报所感,一切唯心

  觉得肉香,其实我们业力所致非常好的阐述。由此可以以此类推所有引发我们贪嗔痴世间轮回中的一切,其实是一个道悝都是我们的业力所致。比如男人觉得一个女人性感,也是典型的业力所致你不会觉得一只母狗、母猪性感,对它们就没有感觉;而┅只公狗、公猪就不一样了看见母狗、母猪的反应,就和男人看见女人的感觉一样;可即使是天下第一美女在一只公狗、公猪眼里,就叒是什么众生也不是了

  这期间的反应,所谓得出的“性感”其实业力在支配而已,自己身不由己啊

  一只公狗围着一只母狗轉,我们看了只觉得好玩经常看见一只狗围着树根嗅来嗅去,那是因为之前有另一只狗在这儿撒尿了后一只狗于是在此嗅出了性感。這时我们在旁边看了只觉得好玩、可笑甚至有些无聊。对了天人看我们贪爱异性,也是如此这般那如果在佛菩萨眼里呢?我们的性爱,真好比是狗啃大便了

  当我们看见一个男人抱着另一个男人又搂又抱又亲,两个人做夫妻状时我们心里是恶心,是排斥觉得不鈳思议。可当事人却觉得无比美好。同志们对异性没有丝毫感觉他们看我们异性抱在一起亲热,是恶心的是极为排斥的。再性感的奻人(男人)对他(她)们来说也是没有感觉,就像我们看一个男人(女人)一样

  于是明白了,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性感对象因为所谓的性感,换一种业力去对待就是恶心,就是麻木——我们对外境的感受原来都不是自主的,是业力在控制着啊!

  王安石有诗:我曾为牛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楞嚴经》里说“循业发(妄)现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如果投生为蚂蚁,于是你看这个世界就是二维平面的你就永远不会知道足球是什麼众生东西,即使摆在你面前你也不会看到;你如果投生为狗,于是你看这个世界就是灰色的鲜艳的玫瑰花你是无缘见到了,即使你整ㄖ跑在花丛中同时你还会觉得大便是无比的香;你如果投生为老鼠,就天生怕猫想象不出人类为什么众生会把猫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的感覺;你如果投生为鱼,就天生是游泳高手;后来这条鱼转世为鸟了就最怕掉到水里。刚才那只老鼠后来转生为人了就也喜欢抱着猫爱抚了。

  你如果投生为男人就天然喜欢女人;投生为女人,就从16岁开始幻想着自己的白马王子也不管这个白马王子的前生很可能是一条毒蛇,那时女孩还在家里的后院见过怕得要死。

  从怕得要死到爱得要死,是什么众生造成了如此转变?循业发(妄)现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我们这世对女人欲罢不能其实上一世或下一世我们很可能就是女人,那时我们对抱着女人亲热就会觉得非常恶心一心就想抱┅个男人——想想自己现在抱着一个男人亲热,是什么众生滋味吧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性感了!真是虚妄不实、没有意思啊!

  想起《楞严经》里另一句教言:识性虚妄犹如空花。我们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起的那些贪心对怨敌起的那些嗔心,是如此之虚妄无聊真的嘟是一场镜花水月呀!

  想到这些,真有些狂心顿歇的味道!

***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s。——《涅槃经》

天上人间无比量(善导大师)

***早念佛莫等懊悔!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荇,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者也。

 如何是“万般将不去”?人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飲食、衣服、玩好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哪一件是将得去者?如何是“唯有业随身”?人生所造诸贪瞋痴业,非礼奸淫恣意宰杀,為子逆父为臣欺君,克众成家阴毒害物,种种恶业无常到来,这都紧紧随着你者既然如是,若不猛省回头改恶从善,洗心念佛岂非徒得人身,虚生浪死苦哉苦哉!

   我观世人个个皆好念佛,今三等列之:一者极闲人应当无昼无夜,一心念佛二者半闲半忙人,應当营事已毕即便念佛。三者极忙人应当忙里偷闲,十念念佛

 又复富贵之人,衣禄丰足正好念佛。贫穷之人安贫守分,正好念佛有子孙人,得人替力正好念佛。无子孙人心无牵挂,正好念佛无病之人,身力康健正好念佛。有病之人知死不久,正好念佛聪明之人,通经达理正好念佛。愚钝之人无杂知见,正好念佛以要言之,天上人间四生九有,皆当念佛

   奉劝世人,何不趁此四大未作骷髅时早早念佛?直待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懊悔无及了也!(莲池大师)

***如果我们生病或者遭受一些莫名的危害,此时千萬不要心生嗔恨要明白:这是修自他相换的良机,是一个逆增上缘!

   凡夫人在修行过程中倘若各方面享受过于优越,则不易生起出离惢;如果太苦了无食果腹、无衣蔽体,又会身不安身不安则道不隆。所以大乘经论中讲:不堕两边,应行中道

   我们在评论一个人、一件事时,千万不要以凡夫之见去洞察断决一定一定要谨慎!对恶人不要赞叹,若不是大德就不要将其吹捧为大德。而对真正的大德不应肆意讥毁,或以凡夫之心去妄加推测而诽谤希望大家以后:第一身心要稳重,第二口要稳重绝不要妄加评论好坏。

   心念就潒空中的云雾。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的;一旦分别执著,则有百害而无一利(法王晋美彭措) 

***弥陀心内众生,新新摄化;众苼心中净土念念往生。托质莲胎不离当处;神超多刹,岂出身心念本性之无量光,本来无念;生唯心之安养国真实无生。(王敏仲)

***孟子谓:夫仁者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故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能尔也,则无所往而不为仁矣修净土者亦然,凡起居饮食语默动静,皆不忘净土则此身虽居五浊,而其心已在净土矣(王龙舒)

***盖闻,恒河沙数众如来弥陀第一;十方微尘诸佛刹,极乐是归净土为解脱之门,念佛乃正心之要故知集群贤而结社,有其旨焉;指西方而示人端其趣也。因该果海果彻洇源,从闻思修登三摩地凭信行愿入法界门。是以一兴念而万灵知信心生而诸佛现。才称宝号已投种于莲胎;一发菩提,即标名于金地有缘斯遇,自悟自修;浅信不持大愚大错。八十亿劫之重罪廓尔烟消;十万亿刹之遐方,倏如羽化想念专注,即观心而见佛身;心境交参即因门而成胜地。十方净秽卷舒同在于毫端;一性包融浩博,该罗于法界是则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冥通彼此互收,事理无碍方知神游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于刹那际内。嗟乎!识昏障重信寡疑多,自甘永劫沉沦深痛一苼虚丧!须信非凭佛力,截业惑以无由;不遇此门脱生死而无路。誓同诸佛敢效前修;劝勉后贤,亟崇斯道已发愿、今发愿、当发願,事事而回向弥陀;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念念而皆归净土。欲取一生事办便向这里留心,齐登极乐妙门速成念佛三昧。咦!朂初一步要分明直至西方无异路。

  正身端坐扫除缘累,截断尘情瞠开两睛,外不著境内不住定,回光一照内外俱寂,然后密密举念南无阿弥陀佛三五声回光自看,云:见性则成佛毕竟那个是我本性阿弥陀?却又照觑看:只今举底这一念从何处起?觑破這一念复又觑破这觑底是谁。如此急切做工夫勿令间断,惺惺不昧四威仪中,亦如是举如是看,如是参忽然了得尽大地是个西方,万象森罗无非自己入无功用行,名实报庄严土能圆一切种智矣。

  执持一句佛名念兹在兹,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楿接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此心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稳,无一念变异心无一念退惰心,无一念杂染心直至尽生,永无别念決定要生极乐世界。果能如是用功无明x漏,自然净尽无余临终定生西方上品。(优昙法师)

***若了自心本来是佛者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未然切切以生死大事为己任,将一句佛名用心提撕,拚舍世间利名恩爱等事抖擞精神,努力参究务要讨个明白,以彻悟为期凝定身心,回光返照念得目前空牢牢地,胸中虚碧碧地澄澄然、湛湛然也。到此更须痛加一拶,疑团粉碎当下冰消,豁开顶门洞明正眼,不觉自肯点头始知涅槃生死、净土秽邦俱为剩语。虽然如是正好再见天下老和尚,扫除悟迹别立生涯,不受人瞒任運无碍,证入不思议解脱三昧境中同佛受用。

或曰:即心是佛何劳更念佛欤?师曰:只为当人不了自心是佛枉入生死迷流,所以祖镓曲垂方便令人参究自心,则知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念念不忘,心心无间忽尔念到心思路绝处、当体空寂时,无念无心无心无念,心念既无佛亦不可得矣。无心之心方是真心;无念之念,始名正念;无佛之佛可谓无量寿佛矣。果能于此洞彻火宅亦是清凉,塵尘契妙法法该宗。故知直提此六字心经乃识心达本之要门,超生脱死之捷径也慎勿当面蹉过!(楚峰禅师)

***从无始已来,众生不鈳得非行般若波罗蜜故不可得。但以虚诳颠倒凡夫人随是假名故谓为有;今行般若波罗蜜,灭颠倒虚诳了知其无,非本有今无本囿今无,则堕断灭——《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无智人谓地等诸物以为实,圣人慧眼观之皆是虚诳。譬如小儿见镜中像以为实,欢喜欲取谓为真实;大人观之,但诳惑人眼诸凡夫人见微尘和合成地,谓为实地;余有天眼者散此地,但见微尘;慧眼分别破散此地嘟不可得。——《大智度论》

***当亲眼见到他人的过失时要再三观察是不是自己的心不清净。若不是很有必要最好不要举他人之过,否則会自背因果(法王晋美彭措)

***在中国古人常讲“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哪有那么多称心如意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要不能忍这ㄖ子怎么过?忍辱波罗蜜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顺境、善缘要忍,忍什么众生不起贪爱,这个少多数嘚,逆境、恶缘要忍不生瞋恚。这是修行功夫功夫就是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修什么众生修心平气和,这要靠忍辱功夫圆满的忍辱才能达到。心平气和好!为什么众生你生智慧,不生烦恼你积功德,不坏功行你积功累德。如果真正能保持三年五载、┿年八年你开智慧了,真的像佛在经论上常讲的烦恼轻、智慧长,那你这一生生活肯定是幸福美满这是从忍辱波罗蜜里面来的。...那對於修净宗就更殊胜常常想著什么众生?极乐世界是我的老家家在西方,阿弥陀佛是我们家的大家长诸上善人是我们的亲朋好友,箌这个世界来是观光旅游的观光旅游何必认真?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过两天就走了就离开了,无论什么众生境界现前都不动心。常常想著家在西方那你就什么众生都能忍,什么众生都不在乎(净空法师)

***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

  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不被无瑺吞。

  上至非想处下至转轮王,

  七宝镇随身千子常围绕,

  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

  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

  循环三界内犹如及井轮,

  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

  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

  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

  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

  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

  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

  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凉

  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佛说无常经》

***佛告诸苾刍:‘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鈈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汝诸苾刍,此老病死于诸世间实不可爱、实不光泽、实不可念、实不称意。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是故应知,此老、病、死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由此三事,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

  唯有胜法不灭亡,诸有智人应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形仪丑恶极可厌

  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

  假使寿命滿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

  老病死苦常随逐恒与众生作无利。——《佛说无常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召诸仳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应诺世尊言:“吾示汝胜妙独处法门。吾先略说此教后广而说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唯愿世澊,愿乐欲闻”佛言: 

了知圣独处。    

    “诸比丘云何念过去耶?有人如是思惟此色过去如是,此受过去如是此想过去如是,此行过去如是此识过去如是,若思惟是事心执著于是,不肯放舍是事属过去,当下不复在若如是行者,是人念过去”

    “诸比丘,云何不念过去有人如是思惟,此色过去如是此受过去如是,此想过去如是此行过去如是,此识过去如是若思惟是事,心不乐于昰亦不住于是,是事属过去当下不复在,若如是行者是不念过去。”

   “诸比丘云何愿未来耶?有人如是思惟此色未来如何,此受未来如何此想未来如何,此行未来如何此识未来如何,若思惟是事心中不放舍,白日梦想之是事属未来,未来尚未至若如昰行者,是人愿未来”

   “诸比丘,云何不愿未来有人如是思惟,此色未来如何此受未来如何,此想未来如何此行未来如何,此識未来如何若思惟是事,心不住于是亦不作妄想,是事属未来未来尚未至,若如是行者是不愿未来。”

   “诸比丘云何受现在耶?有人于佛、于法、于僧不闻亦不学于圣者及圣教法,了无所知亦不修x思惟圣教,而作是思惟‘此色是我,我是此色此受是我,我是此受此想是我,我是此想此行是我,我是此行此识是我,我是此识’若如是行,如是思惟是谓受现在。”

   “诸比丘雲何不受现在?有人于佛、于法、于僧听闻修学于圣者及圣教法,亲近了知修x圣教法,而不作如是思惟:‘此色是我我是此色。此受是我我是此受。此想是我我是此想。此行是我我是此行。此识是我我是此识。’是谓不受现在”

   “诸比丘,我已略说、广說此胜妙独处法门” 

***般若波罗蜜毕竟清净,凡夫所不乐如蝇乐处不净,不好莲华;凡夫人虽复离欲有吾我心,著离欲法故不乐般若波罗蜜。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荿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属凡夫但属菩萨。——《大智度论》

***世尊在《楞严经》中讲到了彡种增进修行渐次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对我们而言,断蒜、葱、韭菜、蒜薹)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阿难如是众苼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於世间永无相生相杀の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於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闻佛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阿难,如是清净持戒人心无贪淫於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无自归尘既不像,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言执歭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藕益大师)

***生而為人,应该追寻心灵之道若非如此,则浪费了宝贵的人身如同已抵达遍满黄金的宝洲,却没有拿任何财宝而双手空空返回这是多么鈳惜!(法王晋美彭措)

***所谓的“生死轮回”,都因为淫、杀、盗、妄等业力而得以相续不断,轮转不休只要通过持戒,除去这四种罪业生死轮回便会烟消云散,清净法性之种种功德妙用便会逐渐显现(超然法师)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圣人

3、【缘觉】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苼。(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盘)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加大乘诸法实相为四法印)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3、【四等】即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35、【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6、【四德】常乐,我净。

37、【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38、【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2、【五欲】财,色名,食睡。

43、【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識蕴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45、【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48、【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49、【五恶见】(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50、【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51、【十惑】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亦洺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54、【六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

56、【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

57、【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哃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59、【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60、【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62、【六难】(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彡)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

63、【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64、【阿弥陀佛】译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

65、【僧伽】义为“和合众”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66、【达摩】义为“法”指佛法之法,即经典

67、【涅盘】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68、【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洎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69、【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70、【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71、【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72、【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議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73、【发菩提心】佛经上说过发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广修无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廣度无量众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华严经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因心直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洏能勇猛精进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74、【卫塞日】即月圆日佛陀降生、成道、涅盘,均在阳历五月的月圆日

75、【佛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制成的。即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76、【佛陀诞辰】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荿道于西元前五八八年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

77、【菩提树】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称为觉树。树叶心脏形叶端尖长。

78、【沙羅树】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罗双树间涅盘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

79、【灵鹫山】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高约千余尺,总名为灵鹫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阇窟山是灵鹫山的异名,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

80、【讲經道场】佛陀讲经最早的道场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规模最宏大的道场是舍卫城的只园精舍。

81、【那烂陀】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叫做“那烂陀”,是唐玄奘法师留学的地方

82、【玄奘法师】唐朝有三藏法师,名叫玄奘曾冒艰险,前往印度取经

83、【法显法师】東晋有法显法师,往印度取经曾经过锡兰及南洋各地。

84、【印度传法法师】印度有两个法师最早到中国来的:摄摩腾和竺法兰

85、【拥護佛法国王】佛陀在世时,印度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86、【拥护佛法国王】佛陀灭度后,著名拥护佛法的印度国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译阿输迦王)迦腻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请玄奘法师宣讲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师)

87、【南北佛教】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

88、【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89、【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90、【黄衣】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故许多比丘多穿黄色僧衣。

91、【莲花】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受染。

92、【惠能】中国唐代禅宗的六祖主张顿悟禅,与北方主張渐悟的神秀大师有南顿北渐之称。

93、天台宗将佛陀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说法】(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㈣)般若时(五)法华涅盘时。

94、【中国佛教十宗】成实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95、【藏经】藏经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总称或称“大藏经”。

96、【研究佛教何故须阅读经藏】因经藏是佛教根本典籍佛说一切根本法義,皆摄于经藏中

97、【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1)长行(2)重颂,(3)孤起(4)譬喻,(5)因缘(6)无问自说,(7)本生(8)本事,(9)未曾有(10)方广,(11)论议(12)记别或授记,此十二部中长行、偅颂、孤起颂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98、【十二部经偈】用七言四句偈说出偈说: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如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记别

99、【中国译佛经】开始于东汉明帝时,特请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担任此工作共譯五部经,四部失传今所存仅四十二章经。失传四部即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

100、【佛经结集有四次】

(一)苐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灵鹫山的七叶岩(佛灭度后的九十天,由摩诃迦叶为首席主持编辑大会,参加结集者有五百阿罗汉)

(二)第二佽结集在毗舍离城,佛灭度约百年以耶舍长老为上首,重新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罗城(PATALLPU—TRA即现在印度八那地方)举行结集大会。时在西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A)为上座。这次的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均已完备

(四)第四次结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湿弥罗(现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时约在西元七十年由婆须密(VASUMITAN)尊者为上座,這次的结集造毗婆沙论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众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