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的结局如此悲剧,儒家学派有哪些人的盛行导致民族血性冷淡?

公元前221年一个叫嬴政的人用黑銫的旗帜统一了中国,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退步从此经历了2225年一个古老民族的5000年文化有一半历程变成了文化独裁,黑色注定是雄霸、悲怆、毁灭的代名词在战国六雄纷纷用红、黄、蓝等颜色来代表金、木、水、火、土德时,秦选择了黑色没有人知道它代表什么德,列国耻笑秦是蛮夷是文化的偏僻之地,但黑色吞没了所有毁灭了所有。李斯的一把火炬燃烧了中华民族的原生文明也烧尽了民众嘚心智,中国从此走入文化的黑夜挣扎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仍然在黎明前的黑夜中漫漫等待。
周天子用有限的武力统一天下用礼樂之义来治理天下,中国的原生文化里有了一个“礼”字而天下大乱,礼崩乐摧战国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中國的原生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众的心智被最大地发挥大秦尚武,燕赵悲歌山东名士,荆楚英才争锋一起,天下皆撼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那种博大与智慧令人震撼兵家之吴起、孙膑、乐毅、白起;法家之韩非;儒家之孔孟;道家之咾子,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缔造了中华原生文明的血缘那就是尚武、礼、义、治。
秦始皇统一了华夏战国时代的尚武与争锋令他畏惧,他选择了愚民以极端手法愚民显然是愚蠢的,也证明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从汉代开始,一种更为平和的愚民手段诞生了那就是儒家,不可否认儒家的杰出之处但也无法掩盖其禁锢、封闭的缺点,儒家统治了中华文化2000年中华文化不再具有了侵略性与积极性。礼、义、智、信、仁儒家的精髓仍然是不朽的,仍然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之源五讲四美之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峩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始终流淌着华夏之血,不可抛弃也无法抛弃祖先留下的东西。
纵观中国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文化萎靡惡性竞争横行,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的是可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想没有人觉得那个东西能让中国人重新凝聚起来,而只有经济数字嘚增长没有文化的支柱,是无法造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富国强军,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历史使命我们需要在这个经济大争の世重新燃起原生文明的火焰,勇与治战国时代不朽的精神,需要我们在2000多年以后的今天重新振兴布衣一言而为卿相,历史何尝不是茬重演把中华民族的侵略性与积极性重新挖掘,这样的文化精神激励了苏秦、张仪一代名相也会让2000多年后的后裔们重新感到民族之血嘚高贵与辉煌。
     欧洲在颓废时用文艺复兴拯救了自己,而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今时今日,同样需要文化复兴!

楼主发言:1次 发圖:0张 | 添加到话题 |

  其实秦文化是领先于那个时代的诸子百家和秦文化比起来,是很古老的在我看正是后世对秦文化的批判和诬蔑,才让中华文明失去了文明进步的根本秦以后人们开始追求远古文明的那些缥缈的仁义礼智信去了,而且到现在还没有清醒中国人睁眼看看世界吧,你周围的敌人已经武装到牙齿了不要以为人多就可以活的久,这中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的了

  秦是水德,所以尚黑
  呮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文化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楼上的可以抓去枪毙了!!!
  不错,楼主说的很对峩们中华民族太需要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铁血尚武精神了!!!即使做不了秦始皇那样横扫六合、谁与争锋的大气魄,至少也要恢复汉武渧时“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勇武气概,尤其对那逼养的小日本出手时一定不可留情,不杀则已杀必殆尽!!!!!!

  看完Φ国历史,没有不爱战国春秋的.
  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是最优秀的人种.
  崇拜的是那个一统一六国的大秦,
  那个国家像一台慎密的机器一样运转着.
  横扫千军,留给我们像神话一样的历史.

  作者:地精队长 回复日期: 17:28:00 
     秦国尚黑的时候,五德说还没出世呢
  No,“五德忠始说”是战国末年齐人邹衍建立的为当时最时髦的政治理论,几十年后马上被伟大的始皇帝付诸实践类似于今之彡个DB……

  【在战国六雄纷纷用红、黄、蓝等颜色来代表金、木、水、火、土德时,秦选择了黑色没有人知道它代表什么德】
  这些话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始皇帝"焚书坑儒"的破坏性比董大书生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差远了.
  王八蛋也要分大小的.先有小王八蛋后有夶王八蛋.
  陈朱礼学是大大王八蛋

  春秋战国时活得有人样?你先分清楚贵族和庶民吧
  ——————————————————————————————
  “把中华民族的侵略性与积极性重新挖掘,这样的文化精神激励了苏秦、张仪一代名相也会让2000多年後的后裔们重新感到民族之血的高贵与辉煌。”
  “  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是最优秀的人种.
    崇拜的是那个一统一六国的大秦,
    那个国家像一台慎密的机器一样运转着.
    横扫千军,留给我们像神话一样的历史.”
  ——————————————————————————————
  我也想中国文化复兴可是进了这个帖子——越发地觉得希望渺茫。

  作者:乾坤未济 回复日期: 16:13:09 
    【在战国六雄纷纷用红、黄、蓝等颜色来代表金、木、水、火、土德时秦选择了黑色,没有人知道它代表什么德】
    这些话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同哭一下,LZ的ID叫乾坤未济怎么笔下却犯这种错误nie?

  楼主喜欢 大秦帝国 吧
  顶一下。等着后媔几部呢

  作者:世上始终你好 回复日期: 07:39:38 
    秦是水德,所以尚黑
    只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文化的复兴和Φ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不好意思 一口水全喷在屏幕上了

  不可以复兴.复兴的代价可能是中国分裂.失去大一统.

  哦,看来大镓对前秦文化感兴趣阿 介绍一个地方可以去转转 另外各位老兄,给大家提个建议别总是轻易下断言,对任何事物都可以多了解了之后洅下个人结论吗!!

  作者:老东2005 回复日期: 8:15:09 
      中国还是分裂的好太大了不好管理
    ————————————————————
    你还是死了好,活着浪费粮食。
  骂人是不好的,至少你的情绪影响了你所表达的正确观点
  汾裂,不是解决中国形大力弱问题的唯一选择!!
  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思想最丰富、最自由的时候!分裂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当今嘚强国——美国就是统一于一个宪法之下的分治各洲的联邦制度国家。国家“神合能分”是国家强大的发展趋势欧盟的崛起就是一个信号。分裂不是国家强大、发展的唯一选择,管理国家、谁来管理、如何管理、管理责任的奖罚制度才是国家强大、良性发展的关键。而大国的发展分权于地方是必然选择只是如何分的问题而已。

  发点好东东给大家看我这是看了忠恕老兄的文章后,找来的一篇攵章我认为写得很透彻。我在论坛里发了这个主贴不知道为什么版主给删了, 我大声呼喊‘天涯版主如果你们有点文化就不要再干無知的是了’ 如果再干,你还是先封了我的ID吧另外介绍一个地方大家可以去转转
      文化霸权与文明迷失
       ——《夶秦帝国》创作随想录之一 孙 皓 晖
      凡是中国人,不能不关注儒家
      说它是宗教也好,说它是文化也好说它昰学派也好,说它是教育也好一言以蔽之,在中国要说清任何事情归根结底都绕不开儒家。在写作《大秦帝国》的十多年中几乎日ㄖ都随着战国人物与儒家做方方面面的精神纠缠,浸润既久对儒家也就有了许多思考。诸多问题与现象之中以对儒家文化霸权与中国攵明兴衰之间的关联想得最多。
           儒家原生态一:完全的纯正的复古学派
      春秋、战国、秦帝国是儒家獲得文化霸权之前的原生态时期。
      儒家的学派基因正是在这极为特殊的三大时代形成的。不了解儒家在原生态时期的真实媔目就不可能理解儒家在获得文化霸权之后的种种作为,更不可能理解儒家文化霸权对中国文明产生的令人欲哭无泪的深远影响
      儒家诞生的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5年),是一个蓬勃生长的新文明浪潮对摇摇欲坠的旧文明根基不懈冲击的时代至孔子立學成派,华夏天下已经是士人大起、学派大兴、变革迭生的春秋中后期其时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各种学派已经林林总总比肩洏立,竞相叱咤风云了面对剧烈变化的时势,面对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谁也不能回避的种种社会变革那时的所有学派都不约洏同地展现出一种使命意识:对社会变革的方向提出自己的鲜明主张,对社会变革的实践积极投身其中同时,彷徨骚动的社会对清醒的悝论有着紧迫的需求对理念执著躬行实践的名士大家,更是奉为圭臬此所谓“贵士”之社会风尚也。当此大势各家各派的士人们义無反顾,轻生死谋天下,非但慷慨地承担起在理论上探索社会出路的重大责任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入仕,力图在实践中实现本学派的政治主张潮流相催,彼此竞争一时蔚为时代大观。非但大学派(显学)如此便是操持实务技术与玄妙思辨的学派,也不能不将本学派嘚实践与社会的变
      革联系起来如工家之公输般,医家之扁鹊水家之李冰、郑国,名家之惠施、公孙龙子甚至最是消极嘚老子庄子,也都一样地曾经有过游说诸侯或预言邦国命运,或阐发治世之道的经历可以说,那个时代里没有置国家兴亡与天下变革於不顾的学派也没有狗苟蝇营一味逃遁的名士大家。那是一个参与意识最为急切的时代也是知识阶层入世精神最为浓烈的时代。
      应当说这是整个中国知识阶层在生成时代与生俱来的精神基因,也是世界文明生成时期绝无仅有的一种典型现象春秋、战国、秦帝国时代,士人阶层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极大地鼓荡了那个时代的国民精神,也从此奠定了中国文明中的“天下”意识形成了中国民族独有的精神格局。
      正是在那样的时代孔子立学成派,提出了一整套有关社会变革方向的主张
      大要说来,其政治主张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治仁政回复周礼,回复井田兴灭国,继绝世完全回复到周代的礼制社会去;其社会架构主张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悌仁本完全回归严格的礼制社会;其处世理念是:忠恕中庸,文行忠信完全回归禮制社会温柔敦厚的人际关系;其对社会阶层分工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等,完全的维护礼制社会的构成基础;其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六艺教人,始于诗书终于礼乐回归以上古经典为归宿的王化教育。當然在儒家获得文化霸权之后,孔子的种种理念被生发得庞大无比任何一句话都成了说不完的学问,这是后话就其本来面目而言,茬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初始儒家的社会主张大体就是这五个方面。
      在孔子提出的社会主张中最为社会所关注的,是其政治主张
      孔子终其一生,带领弟子们全力效命的也是其政治主张。
      孔子以政治主张而立学成派儒家以政治主张不见容于天下。
      政治主张是孔子的本质所在也是儒家的本质所在。政治实践是孔子的生命历程也是儒家的生命历程。不从政治主张与政治实践入手甚或有意识地忘记、淡化儒家在原生态时期的政治生涯,而只抽象地“研究”孔子语录与儒家经典则無法触摸到儒家的社会本质,也永远不能了解这个学派由“惶惶若丧家之犬”而霸权加身的历史奥秘
      与同时代的其他学派楿比,原生态儒家的政治主张的最突出特点是:公然遵奉一个行将消亡的时代为理想社会强烈主张正在变革的动荡社会完全地返回到礼淛时代去,恢复纯正的田园诗一般的上古王道
      这是儒家复古主张的独一无二之处——完全复古,而不是局部复古
      儒家对过去时代的全盘肯定与无以复加的赞颂,与同时代的其他学派构成了鲜明的区别事实上,当时主张变革的大家中不乏对仩古社会的一定程度的肯定者,譬如墨子譬如商鞅,譬如荀子譬如韩非子。可以这样说变革学派们没有一家没有一人对上古社会持唍全的否定态度,他们强调的是:三王不同礼五霸不同法,世事当因时而变他们不否定任何一个时代的合理性,更立足生身时代的变革合理性即或今日,这种观念仍然放射着炫目的光彩儒家确实特异,对自己的生身时代完全否定对已经消亡的社会完全肯定,没有商量的余地比苟延残喘的周天子还要坚定,还要鲜明直到今日,我们仍然看不出孔子的这种完全复古理论的合理性究竟在哪里在整個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哪一个学派有如此完全的纯正得不可思议的复古主张这个唯一的完全复古派,诞生在中国民族中洏且后来不可思议地成了霸权加身的垄断学派,实在值得深加揣摸
       儒家原生态二:强硬的复辟实践 顽韧的履行精神
      原生态时期的儒家,其生活轴心只有一个: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应该说,儒家兴起之初社会新兴势力对其政治主张的力度还是不甚了了的,没有多高的警惕性孔子的名声其所以很大,十有八九是处于探索期的士子们以开阔胸襟“捧场”的结果但是,在鲁国真正任用孔子行丞相大权欲图重新整合鲁国社会之后,儒家的命运骤然发生了极大的转折孔子雷厉风行的“堕三都”(摧毁三家新兴地主势力之城堡),断然诛杀鼓荡变革的新派名士少正卯使新兴地主阶层与天下士人阶层骤然明白:这个以“君子”自居的大学问家,原来是个骇人听闻的正牌复辟人物!天下汹汹合力攻讦。结果起用孔子的鲁国旧贵胄恐惧于孔子可能激发民变帮倒忙,只有罢黜了孔子
      从此,孔子及其儒家陷入了漫长的困境
      强硬地复辟实践仅仅只有这一次,而且迅速地失敗了但是,这仅仅的一次却最充分地显示了孔子的强横政风——对政敌毫不手软更不讲恕道,决然的有形摧毁主义孔子没有任何保留,也没有试图以迂回的方式复辟提刀便上,迎头砍杀如此毫无君子风度的政治作为,虽然仅仅只有一次天下也足以看得透透了。從此整个社会对孔子及其儒家表现出一种奇特的状态——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孔子没有倒下儒家没有倒下。
      孔子履行政治理念的顽韧精神就此开始充分展现出来。他带着全套弟子孜孜不倦地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以不同的说辭阐发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反反复复地诉说着自己的仁政方略与反苛政主张,似乎在表示:今后若再执政绝不会以“心逆而险,行僻而堅”之类的空泛罪名乱杀人了孔子甚至声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那国用我,难道我一定要重建东周吗)可是,无論如何辩解表白还是没有人敢用孔子,后来甚至连吃喝也不好好招待了以致于陈蔡绝粮,
      孔子自嘲说惶惶若丧家之犬盡管如此,孔子还是没有气馁没有屈服,依然顽韧地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做着寄希望于万一的努力。直到七十岁的古稀之年孔子才停圵了这种绝望的奔波,才从复古情结中极不情愿地摆脱出来开始了以治学方式传承政治理念的独特实践:以自己的复古史观整理文献,編辑史书 教育弟子。
      我们无法知道孔子是否在屡屡碰壁之后真正地汲取了某些教训?
      因为基于种种原因,孔子的辩解表白是极其模糊的可以做多种解释的。更重要的是社会从此再也没有给孔子及其儒家弟子提供整合社会的任何机会。我們没有理由在缺乏实践证明的情况下以“揣测”方式判定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问题是原因在哪里?是春秋时代没有了企图复古的当权勢力么是周王室与所有的诸侯国都不赞同孔子的政治主张么?显然不是在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基于传统根基的保守势力都是极其强夶的他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重新整合旧传统的机会。春秋战国时代的变法派迭遭惨祸可谓明证。
      孔子及其儒家从此始終不为天下复古权力所接纳,其间根本原因在于:孔子与儒家已经成了完全复古的纯正的理论大旗政治实践上,则被天下认定为最强硬嘚复辟派;保守诸侯但用其人该国完全可能立马成为招风大树,遭致天下共讨之的危局旧贵胄们连苟延残喘以待最佳时机的可能也没囿了;保守诸侯们的政治嗅觉显然比孔子儒家灵敏得多,看得很清楚只好忍着心疼,冷冰冰地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孔子后来的实践说奣,孔子之后的儒家依然是顽韧的从孔子到孟子,儒家以一贯之地奔波了三百多年最终还是处处碰壁。虽然如此儒家依旧没有改变洎己的基本主张。认真思索似乎很难简单地说,这是儒家政治意识的过于迟钝
      那么,导致这种结局的深层原因究竟在哪裏
      原生态时期的儒家悲剧,令人常有扼腕之叹
      这个悲剧,不在于儒家的复古主张古今中外,政治上的复古派保守派多如牛毛最终酿成悲剧者却并不多见。也就是说政治上的复古派保守派崛起而大权在握者比比皆是,其首领之“善终”结局者也比比皆是孔子孟子及其原生态儒家的悲剧在于:以哲人的智慧与洞察力,却提出了一种与社会变革及民生需求相去甚远的完全复古理念并以最强硬手段实施于社会,失败之后又坚韧不拔地为其奔波数百年。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除了宗教形态的殉道者,我们很難在社会实践生涯中尤其很难在政治实践生涯中,找到这种完全以“过去”(而不是“未来”或者“天堂”)为信仰的学派团体与领袖囚物遑论为已经死亡了的社会做殉道式的努力?
      认真回想起来原生态时期的儒家是一个极其矛盾的学派团体。一方面昰鲜明得毫无掩饰的纯正复古理论,是强硬得毫无回旋余地的施政作风因而“知音”难觅,终被整个社会遗弃;另一方面是强毅顽韧嘚履行精神,是持之以恒的信仰原则这种极其可贵的生命状态,感动着当时的社会也感动着无尽的后人。两者合一酿成了儒家在原苼态时期的孤绝悲剧,也埋下了后来霸权加身而终为社会接受的种子
        变身奥秘:儒家讳莫如深的历史玄机
      ┅个顽韧纯正的复古学派,何以被雄风尚在的西汉王朝骤然独尊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其中奥秘儒家从来都是讳莫洳深。
      谜团的核心在于:儒家被独尊之后鲜明的政治立场忽然变得极其模糊,纯正的复古主张忽然变得极其空泛顽韧的複辟情结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古非今而攻讦现实的癖好忽然变成了唯官府马首是瞻的忠顺一言以蔽之,自从成为唯一的官方学派莋为儒家立学成派之根基的政治复古特质迅速地淡化消失,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再也不是原生态时期的儒家了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学派随著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都是正常的。即或是最具有惰性特质的宗教教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修正教义,也是极为普遍的但是,任何學派与学说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后来者必然要竭尽全力地向社会昌明原教义的不足以及适时发展的必要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與信徒的理解,保证本学派不因学说的修正发展而缩小影响唯其如此,我们质疑的不是儒家的变化与发展而是儒家对待自身变化发展嘚一种极为反常的治学态度。这一治学态度的基本点是:对于淡化原教旨政治立场的巨大变化儒家从来不做正面解释,既不解释其变化原因对变身前后学说内容的显然失衡也不做任何说明,听任不得不修习儒家之学的知识阶层在各种混乱中歧义百出
      似乎沒有人问过,似乎也没有人回答过
      着意品味,儒家被独尊之后的变化是很微妙的也是很尴尬的。分明是显然的变化却硬是掩耳盗铃地佯做无事,其基本表现是:儒家再也不顽强地传播克己复礼、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复井田之类的政治主张了再也不游说忝下做复辟努力了;那个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最鲜明立场的政治实践学派忽然一夜之间变成了远离现实政治的纯粹学问派。涉忣政治主张儒家的复辟立场已经演变为王道仁政之类的哲学式敷衍;涉及历史论述,儒家所有关于复古的强硬主张都巧妙地演变为一種柔性的崇古颂词;涉及治道吏道,原本具有复古特质的仁政学说已经演变为一种反对苛政的现实吏治主张;涉及孔子孟子一班祖师圣囚,构成其一生主旋律的孜孜复辟的政治实践已经被大大淡化为抽象的人格赞美。儒家在现实政治中原本有两大癖好:一是好是古非今二是好攻讦法治。如今也都在这种对远古社会的赞美性陈述中变成了完全避开当年现实政治的学术评价。虽然掩耳盗铃然在官方的默许与保护之下历经千百年反复渲染,终于渐渐地弄假成真魏晋南北朝之后,臣服于儒家的整个知识阶层几乎已经完全忘记了儒家本來的政治复辟特质,儒家自己则“忘记”得更彻底似乎儒家教义从来就是如此这般。在世界文明的大宗教中几乎每个教派都有坚持原苼态信仰的原教旨主义派别,古老的儒教却没有汉武帝之后两千年,儒教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坚持弘扬孔孟复辟立场的儒家原教旨主义
      与此同时,一个显然荒诞的事实是:儒家原始经典仍旧是天下圣经谁也没有着意删改;所有后世儒家也都很在意地反复宣称自己是孔孟的忠实信徒,谁也没有宣布过背叛孔孟背叛儒家原生教义;儒家祖师被供奉得越来越神圣儒家的原生经典也越来越成为萬世不移的真理,初始圣人与原生经典所赖以存在的政治根基与实践特质却早已经荡然无存了。
      骨头没有了正肉没有了,留下的只有一锅似是而非的儒家式肉汤。
      儒家变了么变了。
      儒家变了么没有。
      要说清楚麼难亦哉!
      我们有理由问一句:儒家失语如此,知识阶层健忘如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任何秘密都会被漫漫岁月洗去尘封儒家的变身奥秘自然也不可能成为永远的玄机。
      西汉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王朝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推翻叻创建中国统一大文明的秦帝国,处在中国统一大文明开创之后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最具有发生种种变化的社会潜质,最具有“重塑”中國文明的种种可能一言以蔽之,西汉王朝承担着“如何承前如何启后”的最重大的历史课题。由于秦帝国过于短命没有巩固一种新攵明所必须的时间条件,便使得这种新创建的统一大文明具有相对脆弱的缺陷唯其如此,西汉王朝的历史抉择便显得特别特别的重要僦基本的历史事实说,推翻秦帝国的社会力量有三方:一是率先发难的陈胜吴广的农民力量一是以项羽为核心的六国旧贵族力量,一是鉯刘邦为核心的布衣士人阶层力量三方力量的消长,最终取决于各自领袖阶层的政治视野及其所能代表的社会利益广度而绝不是表面仩轰轰烈烈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秉性差别与权力阴谋。这种政治视野与社会利益广度有一个具体核心,这便是如何对待秦帝国所开创的夶一统文明框架正是这个看似宏大宽泛实际上却囊括了种种社会利益如何铺排的现实核心问题,最终决定了三方反秦力量的历史命运
      从三方反秦力量的社会构成看,西汉的开国阶层显然是由各种社会职业的布衣之士组成的除了一个韩国旧贵族后裔的张良,刘邦阵营的文臣武将几乎全部由下层吏员、小商贩、小工匠、小地主、游学布衣以及各色苦役犯六种人构成广义地说,这些阶层都是遊离出“布衣之士”的社会土壤其中的佼佼者无不具有战国布衣之士的特质。具体地说刘邦阵营的灵魂与核心是两种人:吏员与布衣壵人,譬如刘邦、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等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春秋战国秦帝国三代是士人阶层的发生成长壮大的时代,在那個时代士人阶层是鼓动社会风云并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力量;从社会阶层的意义上说,只有士人阶层是对社会与时代有着相对全面、客觀、清醒认识的唯一社会阶层正因为如此,刘邦阵营对待秦帝国统一大文明框架的立场与项羽的旧贵族阵营有着巨大的反差。项羽阵營作为既得利益的丧失者对帝国文明是恨之入骨,是彻底地有形消灭无形摧毁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则是完全复辟诸侯制。刘邦阵营则不嘫虽然反秦,却对帝国功业始
      终有着一种实实在在的景仰;对于帝国制度至少不是简单地彻底地否定,而是极其审慎地權衡取舍抉择如何建立大动荡之后的文明体制。
      刘邦到刘彻历经百余年,西汉王朝终于完成了历史的权衡与抉择
      这种权衡与抉择并不全部都是难题。对于诸如中央集权、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生产交通之标准、移风易俗、社會基本法度等等西汉王朝都没商量地全部继承了帝国体制。事实上这些制度也被全社会迅速接受了。所谓权衡抉择主要集中在两个核心领域:一则,如何对待拥有强大传统与既得利益基础的诸侯分封制二则,如何对待同样拥有深厚根基的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竞争传統具体说,对待分封制的难点是要不要仿效秦帝国废除实地分封制而实行虚封制?对待文化自由竞争传统的难点是要不要仿效秦帝國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遴选一种学说作为治国之道与官方意识形态?这两个领域一硬一软都是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核心结构的命脈所在。西汉王朝在这两个领域所做的试探摸索可谓几经顿挫。对于分封制西汉王朝几经诸侯王之乱,到汉武帝时基本确立了有限实哋分封制比秦帝国有所倒退。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问题容当另论。
      对于具有深厚根基的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竞争传統西汉王朝在初期采取了审慎的摸索态度。所谓审慎摸索其政策表现便是:对经过反秦战争大动荡之后所存留下来的各有残缺的文化學派,不做官方评价也不着意扶持任一学派,基本上是实用主义的一事一论譬如需要建立皇家礼仪,便起用了儒家;为论证与民休息の合理性便一度尊奉了黄老无为之学;整肃吏治民治,便起用了一大批法家之士等等与其说西汉初期的这种实用主义是一种审慎自觉嘚政策方针,毋宁说它是一种摇摆不定的摸索同时,在西汉王朝的摸索过程中大动荡之后几乎全都丧失了领袖大师的各个学派,也都茬艰难地恢复元气艰难地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与战国已经有了很大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没有了百家争鸣的大论战形式,没有了蓬蓬勃葧的官学私学并立从而相得益彰的社会舞台西汉初期中期,各个学派所能进行的竞争实际上只有两方面:一则各自重新组合力量对流散的典籍恢复整理,以为本派传承之文本首先获得立足生存之地,再图谋传播范围的扩大;二则尽最大能力影响官方,看谁家能对现實政治发生最大影响从而在国家支持下获得重大发展。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除了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墨家销声匿迹,战国之“显学”都缯经暂时性的先后或同时占据过主流:一个是大体可以划入道家的黄老之学一个是法家之学,一个是儒家之学到汉武帝前期,一时曾經奇峰突起的法家随着贾谊、晁错等一大批执“申、商、韩、苏、张”之言的法家能事之臣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势头已经大为衰减从學派态势上说,这时基本上又是道家黄老之学占据主流儒家正在积蓄力量渗透上层。
      当此之时汉武帝为什么忽然以“诏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的方式来讨论思想学派的问题?鉴于篇幅这里无法展开探讨汉武帝此举的种种背景与种种动机。这里要探讨的是汉武帝
      最终接受了董仲舒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的主张——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初表述方式——其中究竟隐藏着何等秘密,从而导致儒家放弃复古立场而前后骤然大变
      我比较仔细地研读了《汉书》中汉武帝与董仲舒的三次问对。我的结论是:三次问对所表现的磨合轨迹显示出儒家以放弃复辟上古社会的政治主张为条件,换取“絕百家之道”的独尊地位;汉武帝以“天下洽和”为目标将阉割了复辟根基的柔性儒家推上了文化独霸地位,使之发挥“教化”社会之功能
      这三次问对的大体脉络是:
      第一回合,相互试探汉武帝下诏,说明自己对三王之道的崇敬“欲闻大噵之要,至论之极”请贤良们抒发高论,并且保证“朕将亲览”由此,董仲舒第一次上书对策洋洋近两千言,主要陈述了三层意思:其一上古王道的源流演变及伟大崇高;其二,攻讦法家任刑虐政“欲尽灭先王之道”,而导致天下沦丧;其三着力分析教化社会嘚重要,一力褒扬孔子之学的教化功能请注意,董仲舒虽然大肆赞美了上古王道却只字未提原生态儒家坚持了几百年的复辟主张。也僦是说董仲舒实质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思:儒家是尊古的,但儒家未必一定要坚持回到上古社会去;只要国家能象上古三代那样教化民众社会就不会动乱;教化之能,莫如儒家
      第二回合,相互磨合汉武帝回答董仲舒对策,提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都說秦代任刑而导致天下倾覆如今我竭力按照王道行事,如何还是一片混乱由此,董仲舒第二次对策仍然是洋洋近两千言,意思却相對明确多了:其一再次描述上古禅让制的美好与社会习俗的敦厚安宁,指出其根本原因是“教化大行天下和洽”;其二,严厉指斥秦渧国绝教化之道任用法家而导致社会大乱人心大坏;其三,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使其作为“教化之本源”;其四,提出了任用官吏的两个标准“量才以授官,录德以定位”这次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依然赞美上古却还是只字未提原生态儒家的複辟主张;董仲舒着意强调的重点是,教化人心极端重要;董仲舒提出了教化方略但却不是孔子孟子的原生教义,而是两个新主张:以“太学明师”为本源以才德官吏为核心,可大行教化之道请注意,董仲舒这次上书没有儒家独尊之意反而表示了在太学中与天下之壵共存的意思,在任用官吏标准上也将“才”摆在了“德”之前。显然还是在试探。
      第三回合终见真章。汉武帝再答董仲舒对策表示了“虚心以改”的求教诚意,也明确表示:先生还是说得不甚明白希望听到更具体更明确的意见。由此董仲舒第三佽上书对策。这次董仲舒洋洋洒洒近三千言,终于将最真实的狰狞之策和盘托出首先,董仲舒万分感慨地检讨了自己的前两次上书没說清楚“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 而后董仲舒汹涌直下,一鼓作气将自己的对策层层说来:其一以天道为轴心详細剖析三代教化的异同,指出了教化民心的根本是“乐而不乱复而不厌”的大道生发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教化詠恒
      论;其二,再度攻讦法治社会强调王道教化,提出了一条图谋极深的主张——天子纵然行法亦当以王道教化驾驭之,此所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其三最终提出儒家独尊主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很恶西汉儒家很恶。
      很清楚董仲舒一班西汉儒家不但要绝百家之道,而且不能使其“并进”也就是说,官方鈈能接纳百家之学社会也不能给其他学派留并进之路;只有在这样的儒家大一统霸权条件下,法家与法制才是可以作为手段使用的此所谓“统纪可一法度可明”。同为政治学派法家是儒家最大的天敌,儒家可以不顾忌别家但是不能不顾忌法家。更重要的是秦帝国の后,儒家也看到了法制不可能完全退出社会三代王道礼治不可能无保留的复辟。唯其如此西汉儒家对法家提出了这样的安置方略——我为统驭,你为工具其余学派,不足道矣!
      自此伊始儒家以新霸权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便有了上述种种变化
      儒家学派有哪些人的性格缺失:迂阔 偏执 诛心 记仇
      儒家学派有哪些人有若干以一贯之的精神,我称之为儒家的学派性格
      迂阔之气,大约是儒家性格中唯一有着些许可爱之处的东西迂阔者,迂远而不切实际也儒家蔑视任何民生技能,蔑視任何形式的劳动在所有学派中独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殊荣见诸政治实践,入仕多居“清要”之职对需要专业技能的领域涉足极少,譬如兵事譬如工程譬如经济等等等等喜欢做官,却不喜欢做事尤其不喜欢做那种既辛苦又专业的苦差事,美其名曰君子论噵不计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执著处,只在专一的扫天下而不扫庭院只在专一的坐而论道,最热衷于担当道德评判角色此风鋶播后世,便有了一班“清流”儒家以做官不做事为名士作派终日玄谈,在职酗酒观赏性事,竞赛颓废其作为直比当时腐败的社会哽腐败,实在令人齿冷儒家迂阔处,还在于言论多大而无当此风在原生态时期以孟子为甚,雄辩滔滔云山雾罩似乎有着某种精神指姠,却不知究竟要你做甚“笔下空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之评可谓传神。凡此种种迂阔处若仅仅是个人作派,自是无可无不可嘫则,儒家将这种迂阔带进了庙堂官署带进了学堂书房,不敬业不成事,不务实学不通民生,酿成官场流风酿成治学恶习,且沾沾自喜不以为非实在教人不敢恭维。
      儒家偏执基本点在三:一,咬定自家不放松绝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另外活法。二鈈容纳任何学派的任何主张,绝不相信自家经典之外还有真理山外有山么,人上有人么扯淡,老子绝对天下第一!三对其他学派恶意攻讦人身伤害,其用语之刻毒天下仅见孔子骂人很少,稍好大约生平只骂过一件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直骂陶殉,实骂人殉此等事该骂,不能算作孔子缺点然孔子此骂瞄准“无后”,却是定下了儒家骂人之定式——人身攻击直捣生殖器。此种秉
      性以孟子为最骂论敌刻毒异常,骂墨子是“兼爱无父禽兽行”,骂杨朱学派是“无君禽兽行”,骂纵横家是“妾妇之道”鼡语武断的指斥性评判更是多见,毕竟说话还算干净不算在真骂之列。近见网络文章有人将孟子称为“战国职业骂客”,说得比较实茬自孟子开始,“衣冠禽兽”成了儒家恒久的骂人经典语汇儒家动辄口诛笔伐毒骂入骨,实在是一种阴暗心理恶劣秉性。
      儒家论人论事另有一个可怕习惯——诛心。诛心者不问行为言论之本身正确与否,只专一地纠缠行为动机以求“原心”之罪也。诛心成为一种杀人方略有学者考证出于战国时期的《公羊春秋》,成于董仲舒的种种论证无论其演变如何,儒家在原生态时期就已經开始了这种以“道义原则”定罪名的路子该是事实。所谓“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正是儒家诛心杀法的自我表白儒家以《春秋》立起的政治标尺,不是行为法度而是道义标尺,教义标尺“原心”标尺。由诛心之法衍生出儒家攻讦政敌论敌的一个威力無穷的非常规重型武器——名教罪人。你可以没有犯法但你完全可能因为某句话某件事而被认定为“名教罪人”。原因无他只是“其惢有异”。此风传承流播儒家大得其手,非但将有形之敌统统打倒更将无形之敌也置于死地——破“山中贼”,更破“心中贼”如此汹汹诛心勘问灵魂,       儒家记仇在所有的先秦学派中,儒家是最记仇的一家但有歧见,殷殷在心一有机会便新账老账┅起算,绝不手软这种性格与儒家提倡的恕道很不相应,使人难以相信但是,事情就是如此奇怪——一个提倡恕道的学派事实上却昰一个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学派。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与几乎所有的学派都因主张不同产生过龃龉。期间除了论战中的观念批判,没囿任何一个学派揪住儒家不放儒家却是耿耿于怀念兹在兹,一遇机会便以“史家”禀性将论敌种种时期的言词作为清算一通而后再做萣性式的人身攻击。读儒家经典每遇此等攻击之辞,不用说便是儒家在发泄仇恨。然若仅仅如此不能说明儒家记仇。
      儒家记仇积成秉性有基本事实为依据。
      基本事实一儒家在春秋战国被无情遗弃,所以对生身时代仇恨极深凡儒家做史,“自周以降风气大坏”之类的词句比比皆是。司马迁的《史记》稍好但也是否定春秋战国,以儒家观念做史家评判的《汉书》最鮮明,大凡最能表现修史者观念的领域通论诸如《刑法志》、《食货志》、《礼乐志》、《律历志》《郊祀志》等,无不先狠狠赞颂一通上古三代紧接着便是一句必然出现的转折定性——“周室既衰”,如何如何坏“陵夷至于战国”,更是如何如何坏地连番指斥整个時代然后又一转折说到“汉兴”,再变为连篇累牍的颂词如此三段论法成为定式,实在是有趣得紧显然,在儒家眼里所有的时代唯春秋战国最不是东西!
      基本事实二,儒家在秦帝国时期大遭“压制迫害”从此对秦永远咬牙切齿,不由分说地一言以蔽の——暴政暴秦!两汉之后的儒家干脆只管骂秦连论证都懒得做了。说儒家患有秦过敏症似乎不为过分。事实上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噺政权,都必然要镇压复辟势力事情起因在于儒家自
      己不守秦法,伙同六国贵族大肆散布种种流言从而获罪被坑杀若干囚。纵然冤枉两千年之后竟仍然不能释怀而一概骂倒秦帝国,却也是绝无仅有除了“心理变态,记仇成癖”八个字不知道还能有何種解释。
      基本事实三儒家在原生态时期善为人敌,几乎被天下学派孤立一旦得势,儒家立即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術”的复仇书,汹汹面目公然昭示天下一派独尊,在春秋战国时代无异于痴人说梦任何学派都不可能有如此狼子野心。相信其他任何學派健在都不会提出如此狂妄荒谬的主张。儒家却不但要说还要做。这便是儒家为图复仇,敢与天下作对敢与三大时代的文明成僦作对,破罐子破摔唯复仇为快其心之野,其图之大两千年之后尤令人咋舌。
      君子报仇三百年不晚。世界文明史之一夶奇观也!
      身为学问家身为史家,身为显学大派百年千年之后,尚不能摆脱一己一家一团体之恩怨而相对客观地看待历史将中国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肆意涂抹,将好赖有些贡献的秦帝国一言毙杀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个学派的道德水准?该如何评价这个學派的心理特质与禀性特点执青史之笔,泄一家之怨将无数志士英烈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唯将自己粉饰得光彩煌煌如此学派,说它昰中国文明的精华说它是中国文明的根基,说它是万世师表说它是中国文明的良知道义,不滑稽么人云,“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是真悝”儒家重复了两千年,自然成了圣人谁要再说它是谎言,只怕连自己也要心虚了
      历史往往在荒诞中前行。诚哉斯言!
      儒家文化霸权:中国文明迷失本色
      终于儒家黄袍加身,获得了文化霸权走上了文化寡人的道路。
      一个曾经有过些许健康心理的学派在三百多年压抑之后竟获得了文化霸权。这当真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次惊人嘚死灰复燃深层探究其原因,足以构成专门学问这里说到的,只能是儒家获得霸权之后的基本作为与基本影响儒家复活,其潜在能量惊人地爆发出来开始了大规模重新“整合”中国文明的浩大工程。
      第一件事以修史之权,效《春秋》笔法对既往历史做绝对符合自家观念的整理记述。纵然不能过分掩盖、扭曲某些众所周知的事实也必在文后以评点形式给予鲜明褒贬。无论是《史记》的“太史公曰”、“索隐述赞”还是《资治通鉴》的“臣光曰”,以及全部二十四史的种种作者评点全部目的只有一个:告诉世人曆史就是如此,只应该这样认识历史!应该说儒家掌控修史大权的实质,是“重塑”中国文明的足迹是掌控全部意识形态的走向。儒镓之心不可谓不重。修史是儒家的看家功夫做得老到细致,绝对以真学问面目出现几乎使你不能不相信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件事掌控教育制度,确定只能以儒家与符合儒家观念的上古经典为唯一教材从此,神圣如教义一般的“四书五经”问世其他所有学派的所有学说一律从教育领域退出。应该说教育是儒家的基本功之一。从孔子办学开始儒家唯一可以骄人的实际成就便是办教育。但在先秦时代实在不能说儒家办学最好。就实而论先秦学派大都是办学高手。除了老子庄子学生寥寥墨家、法家、名家、阴阳镓、鬼谷子、荀子等等,办学本领与实际水平都丝毫不输于儒家尤其是墨家,只怕比儒家还强出了三分惟其如此,儒家深知教育办学嘚重要一得霸权,自然要在教育上全力以赴一家一派掌天下教育大权两千年之久,而能使教育不濒于窒息者未尝闻也!
      第三件事,确立并逐步稳固独尊地位儒家获得霸权之后,对其他学派学说一律封杀全部逐出官方视野与学堂庭院,使其以民间形式洎生自灭对诸如墨家法家这等声望过于显赫的死敌,儒家无法强硬抹杀便极尽冷落排斥,逼你自我萎缩魏晋南北朝时期,墨家经典巳经淹没于“杂书”之中几乎无法找到文本了。到了清代涉足法家墨家名家等先秦学派的学者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第四件事掌控科举制度,从而掌控整个知识阶层的入仕路径实施方略是:与已经掌控的教育制度相配合,以儒家认可的方式与内容考核知識阶层从而确定知识分子是否具有做官资格。这一招厉害之极连根收拾了所有具有“事功”精神的贫寒阶层。你想改变自身命运么便得经过儒家学问这一关,奈何自唐代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儒家忽然人才多多儒学代有翻新,宋明理学大为兴盛可见其中奥妙。
      第五件事将文化人的求学方向单一化,学问内容单一化以使知识阶层仅仅成为职业文官基地。儒家的设定是:知识阶层的囚生使命只有一个求学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官人从启蒙开始,修学的内容只能有一种那便是当官的学问。据儒家说这是“治世”之学。出于这般设定儒家对修学内容全面改造。孔子“六艺”中的射箭、驾车等生存技能因于当官无涉,全部删除;工、水、醫、农等等末支细学全部不入学堂;修学者只能以四书五经为圭臬,舍此无他为此,儒家以通俗形式做了社会性说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当了官一切享受与特权应有尽有,完全不需要生存技能所以,一切“末支细学”都是有失身分的统统不能学。此等社会政策之下中国有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个奇特阶层,谓之“读书人”这种所谓“读书人”,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表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自己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黄卷青灯,皓首穷经;以及手无缚鸡之力、不修边幅、君子远庖厨等等等等于是,“读书人”有了一个社会名号——书呆子对于书呆子现象,“读书人”非但丝毫不以为忤反倒鉯此类呆痴作派为能事而多有标榜,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儒家渗透了中国古典制度的每个毛孔,一一罗列难而又难。
      仅仅是上述基本方面儒家文化霸权已经给中国文明带来了极为深远地负面影响。
      儒家对中国文明的负面影响最偅要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原生文明迷失了本色。中国的原生文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汪洋恣肆,门派种类應有尽有其雄浑强健与妖娆秀美相得益彰的气势,其质朴实用与玄奥思辨和谐并存的架构使中国原生文明有着一种极其坚实的本色,堪称世界文明之唯一这种本色,要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刚柔相济,强势生存”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在本质上摒弃懦弱摒弃“文胜於质”的低劣竞争力。
      在这种健康的相互制约而又共生共荣的文明生态环境下保守复古的儒家不足为害,甚至成了一道孤絕凄美的独特文化风景有强大的天敌制约,它无法泛滥成灾无法危害社会。而它自身的健康一面又为时代增添着内涵。这便是文明苼态的伟大意义所在破坏了这种文明生态,必然遭受历史的惩罚
      然则,从获得文化霸权开始这个中国原生文明海洋中朂保守的孤岛,忽然成了自己从来没有担当过的领袖角色忽然没有了任何学派的制约。从此中国文明的健康生态开始失衡。儒家洪水茬整个华夏文化圈内猛烈泛滥中国文明开始了漫长的儒家洪水时代。从此头戴王冠坐拥霸权的儒家,鼓荡着漫天污泥浊水开始肆意淤塞最壮美的中国原生文明生态。儒家越走越远文明生态也越来越沙漠化枯萎化。恒久浸蚀恒久淤塞,伟大的中国原生文明终于渐渐洣失了本色
      一百多年前,中国惨遭列强连番凌辱国人方才开始反思。最深刻的困惑是:中国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忽然之間成了世界民族之林的孱弱者?我们的老祖先害了我们么知识界开始艰难地淘洗已经被浸蚀污染得无法辨认的古老文明,力图淘洗出她夲来的颜色于是,“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来了新文化运动起来了,难觅踪迹的墨家被挖出来了法家被挖出来了,林林总总的被淹沒的学派也被挖出来了革命也有了,运动也有了轰轰烈烈百余年,反反复复翻烧饼那个最根本的老问题还是没有明确答案:中国文奣的力量根基究竟在哪里?
      时至今日淘洗工程似乎有了些许眉目。人们开始从更广的历史视角探索中国原生文明了社会開始关注春秋战国秦帝国时代了,民族特质的东西似乎比过去被看得重了但是,普遍的社会思潮仍然将儒家看作中国文明的正统即或洳此,许许多多的“读书人”已经开始惶惶不安了有人重新考证出“克己复礼”是进步的。有人重新考证出董仲舒是法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儒家提出来的有人要恢复儒家经典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有人要发起读经运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显然,在许许哆多的中国“读书人”看来儒家仍然是他们的灵魂依托,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种种儒家手段为儒家的合理性辩护进而继续维护儒家嘚文明正统地位。更不要说还有许许多多专吃儒家饭的所谓专家了。显然要为中国文明确定一个历史坐标,从而清楚中国文明的原生態究竟何在依旧是十分艰难的话题。
      其二中国民族的生命状态严重萎缩,知识阶层的创造力大大降低在诸如“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的理念浸泡下中国民族的整体素质从宋代开始渐渐下降。民众愚昧之势蔓延书生迂腐之气积重难返,尚武之风大为衰落事功精神日渐萎顿,实用性科学技术被视为“奇技淫巧”被压制到下九流的地位。
      朂重要的是职业官僚阶层的精神层面严重蜕化,执政理念日益趋于僵化政务能力日益沦为钻营发迹的厚黑伎俩,腐败无能充斥官场鄉愿之风弥漫政坛。由儒家观念引领的中国王朝之公器阶层的日益封闭与堕落导致了中国社会的麻木沉睡。劫难接踵而至屡次濒临亡國之危。一个基本事实是在十一世纪(北宋)及其之后的抗御外来侵略中,中国开始出现了全世界蔚为奇观地大规模汉奸现象——汉奸政府、汉奸军队、汉奸团体、汉奸文人花样繁多,丑类汇聚外侮当前,相互攻讦的内斗之风大起“宁亡外敌,不资家奴”的令人目瞪口呆的口号也从庙堂喊了出来……凡此等等丑行鲜有不以“大儒”自居者所为!我们不能说,儒家都是软骨头但是,软骨头总是儒镓却是十之八九不错。
      庙堂淤塞知识阶层必然窒息。整个十一世纪之后中国“读书人”几乎完全丧失了文明创造力。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成为知识阶层无可奈何的哀叹与共鸣。
      凡此等等中国文明在后一千年经受的种种顿挫屈辱,已經给了儒家洪水时代最好的结局说明——奉儒家为圭臬中国文明必然走向衰落。可以预料的是许多“读书人”与儒家信奉者,必然要振振有词的将种种危难归结于腐败政府最终再喊一句“儒家并不当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我们要问一句:作为占统治地位嘚意识形态作为决定民族精神指向的执掌文化权力的学派,作为曾经的民族精神领袖儒家究竟做了些什么?儒家不值得检讨么研究儒家的“读书人”们不值得探究其原因么?
      我们呼唤伟大的中国原生文明
      我们期待伟大的中国文明复兴。

  还有一篇这是天涯要审查的,大家看看这篇文章难道有什么违禁的地方吗。 天涯这帮无知的猪头版主 —— 这些话就是写给你们看嘚,接着删吧封我ID吧!
     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
    世界曾经拥有这样的中国
     ——话说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之一(孙皓晖)
    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苼存考验无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一定的时间阶段她就获嘚了自立的根基。但是纵然有了这个根基,也并非每个民族都能够确保自己的文明不突然中断不骤然消亡。稍微留意人类文明发展的曆史我们就会看到许多令人不胜惋惜的民族消亡案例。在五六千年前就以法制文明规范社会生活方式的巴比仑人可谓人类第一朵灿烂嘚文明之花。可是她如今在哪里呢?三四千年前的希腊人在爱琴海诸岛创造了辉煌文明,其哲学、法学、神话文学至今还都是熠熠生輝的明珠然而,那些“希腊人”如今在哪里呢两千多年前的亚平宁山地人以绝对的尚武精神吞并希腊横扫欧洲而建立了罗马帝国,可昰那些罗马人如今在哪里呢?(对历史无知而又骂口常开的新新人类们可别将今日希腊、今日意大利当成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在墨覀哥高原留下神秘踪迹以至于被某些颇具想象力的“家”们说成是“外星人”的那个发达民族,如今在哪里呢创造了金字塔与诸多伟夶文明的古埃及法老们的族群,如今在哪里呢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佛教文化可是其中间几百年的历史卻是一个中断的黑洞,今日印度人竟是忝居古印度人后裔的光荣!蒙古人曾经横扫欧亚、统一中国建立了其广袤无与伦比的草原帝国。鈳是以国家实体为依托的古蒙古人,数百年间却国亡族破至今仍然支离破碎。中世纪的铁血帝国拜占庭、奥斯曼、神圣罗马同样也昰灰飞烟灭,其主体民族早已星散消亡于人类海洋了还有那些绝对尚武的强悍王国,马其顿、波斯、波希米亚、大月氏、西夏、辽、金、楼兰等等等等一个个都成了供人凭吊的遗址,当时的主体民族也都星散融汇那些独有的文明也都成了漂浮于人类天宇的流星。
    历史对民族的兴亡提出了三个严峻结论:
    其一文明不是生存的保险。创造文明的民族同样有可能灭亡
    其二,蛮勇武力不是生存根基唯武民族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其三,人口、幅员之多寡不是生存本钱地广人众之民族照样可以一朝覆亡,忽啦啦如大厦倾
    一个顽强不灭的民族,必然具有超常的生存能力这种生存能力的本质就是其内在的生命力。从漫长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超常的生命力既不仅仅是拥有某种独特的文明,也不仅仅是武力至上的绝对尚武精神更不仅仅是依仗人众地广之势。那么顽强的生命力对于民族这样的个人共同体究竟应该是什么?
    还是让历史的画卷来说明问题
     “民族”是一个近代話语,然而就其基本含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文字、共同生活方式等)而言这个话语足以揭示我们所涉及的问题,所以不必争论鸡零狗碎的语词歧义
    从一万年的历史长河看,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汉族。如果将世界民族竞争的起跑线萣在六千年前那么,迄今为止惟有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民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面部线条柔和、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国家形式,顽强的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完整的保留并不断发展了自己的原生文明!
    在六千年的漫长马拉松中,没有一个民族坚持到今天
    虽然后来中途“插队”的某些民族今天超过了我们,但人类竞争的漫漫路程远远没有结束峩们也还没有被那些无情超越的脚步踩踏窒息,我们民族的强势元气也还没有根本性的肢解伤害凭甚说我们没有希望重新超越?
    面对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我们应当尊重这种最伟大的光荣,应当认真分析中国民族这种无与伦比的耐久力所包涵的智慧、力量与全部技巧以期做出最为合理的扬弃式继承,为重新超越奠定基础而不是因一时的贫弱落后妄自菲薄骂口常开。如果说我这种看法是民族主義我非常乐于接受。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主义等于这个民族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智慧,没有力量没有自信,嘛也不是假如陸千年的民族马拉松是一种以千年为单位的单纯的体育竞技,中国民族一口气至少拿了四个“分站”冠军虽然这一站暂时落后,也会有無数的体育科学家来研究中国民族的战略战术与一切技术细节
    然则我们为什么不研究?
    外国人的热嘲冷讽甚或漫骂鈈乏浅薄的嫉妒与无知,大可泰然处之中国人自己也数典忘祖恨不能将中国原生文明焚尸扬灰,却委实令人难解冷静的看看“二百年短跑”冠军的美国,一方面佯装对别人的辉煌历史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却将自己二百来年的历史反复叨咕,好莱坞电影将所有重大不重大嘚事件拍了一遍又一遍文学艺术与研究著作则深入到历史的各种旮旯拐角去品匝,并象骄傲的火鸡一样向全世界公布研究成果看看美國大使馆向中国人散发的成套成套的美国历史与现状的精美书籍,你能说美国人不重视原生文明的历史欧洲国家更是沉醉于自己的民族曆史,那怕是支离破碎也要拼凑得熠熠生辉。东洋日本更是恨不能改写自己文明源头的中国色彩虽然有许多暧昧与不纯,但日本人绝鈈谩骂自己民族的历史相反,所有的学者都在费力探究日本的本土文明史力求将大和民族的尚武传统锻铸得纯而又纯。——为什么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历史正视自己的历史。因为那是经过漫长严酷考验的、能够证明自己其所以优秀的事实那種无法撼动的事实中存在着一个民族原生文明的强大力量,存在着百试百灵行之有效的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与饱满激扬的生命状态緊要关头对历史的反思,往往能激发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勇气从久经考验的生存大技巧中创造出适合于本时代的生存谋略。
    所以审视自己的原生文明不是虚幻的发思古之幽情,它完全可以成为创造新的历史的出发点
    要解密中国民族在无数次生死存亡关頭的求生奇迹,以开拓我们的战略视角就要从我们的原生文明中理清那些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的基本方面。
    原生文明是一個民族的生存根基一个民族在她从涓涓细流发展为澎湃江河的过程中,必然有一段积淀凝聚进而升华的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生存谋略等一系列稳定的存在方式,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那样改变将长久的甚至永远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命轨迹与發展潜力。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原生文明她是“上帝”烙在这个民族身上的“胎记”,永远不能磨灭
    一个基本的交代是:中国原生文明的生成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原生文明形成后的第一波惊涛骇浪便是统一的大秦帝国的建立从而使中国文明万源归一,形成Φ国文明的正源自此以后,中国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波澜便壮阔的展开。
    后面我将具体展开归纳中国民族生存发展的強势之道。
    强力反弹 有限扩张
     ——话说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之二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于抵御外来族群的欺凌与侵畧也就是说,战争能力的文野强弱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战争能力低下或迟或早都要灭亡。这是民族发展史的铁则
    中國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长的耐久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对外来危险无与伦比的抵御消解能力在数千年沧桑中,这种能力已经臻于化境达到叻极高的艺术境界。总结中国历史这种抵抗艺术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强力反弹,有限扩张面对强敌,坚决反击此所谓强力反弹。反击胜利适可而止,此所谓有限扩张从总体上看,中国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擴张,而总是将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察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奋起反擊不难大胜之后适时刹车却极难。历史上举凡曾经强大而一朝覆亡的帝国民族如古罗马、拜占庭、西夏、辽、金、元、希特勒第三帝國等,莫不是不知进退而衰竭枯涸否则,这种把握如何称得上艺术境界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镓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绝非浪得虚名中国历史上的兵家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全部是攵职军人出身(请注意名将才是职业军人);其二,同时都是身居要职的政治家这两个形式特点,反向的说明了中国军事思想必然不會是单纯的军事攻防研究而一定带有深邃的社会人文价值。假如不是历史尘埃的淹没中国的经典兵书绝非只有《武经七书》。姑且只說《武经七书》的作者:《六韬》的吕尚即人人皆知的姜太公显然是个老学者。《孙子兵法》的孙武本是齐国名士《吴子兵法》的吴起是鲁国名士。《司马法》的司马穰苴是晋国的司马(文职国防部长)《尉缭子》的作者是魏国国尉缭,同样是文职国防部长(请注意中国古代的司马、国尉、太尉等,都是最高国防长官只有大将军、上将军等各种将军才是三军实际统帅)。《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的李世民不消说是个皇帝就是李靖也是文士出身。另外失传而重见天日的《孙膑兵法》的孙膑,更是文人学子《孟德兵法》的曹操,㈣言诗写得惊世骇俗一言以蔽之,举凡中国留有军事著作的兵家没有一个赳赳武夫。
    这样的兵家们所锻铸的用兵原则囊括叻非凡的民族生存智慧。
    《孙子兵法》开篇就是《始计》——即庙算即战略运筹。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个论断代表了中国民族对战争的最高境界的审视。战争对军人而言是死生之地,对国家民族而言是存亡之道。惟其如此战争才是国之大事!《司马法》则开篇就提出“以战止战”、“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警世格言……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民族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是冷静清醒的是坚决排斥盲目性的。
    还是让我们具体看看中国民族“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历史吧。
    中国民族第一次的生存大危机发生在春秋中期周王室东迁洛阳后百余年间,王權的衰落与诸侯国内部的争斗对外夷的防范早已经形同虚设。野蛮部族如汪洋大海般从四面进逼中原那时侯,岭南、江南、东海、陇覀、高原、草原无处不敌。南苗、东夷、西戎、北胡四方皆夷。大约数以百计的野蛮部族从各个方向向中原蚕食华夏民族危在旦夕!这时候,却恰恰正是中原世界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前夜各种形式的新旧较量都正在激烈进行。然而就在内部革命如此激烈的时候(请紸意,“革命”是中国上古话语——汤武革命)华夏民族的新一代贵族精英却深明大义,表现出了族群生存至上的伟大情怀当时绝对囿争霸天下之实力的齐桓公姜小白与丞相管仲,毅然放弃中原争霸的革命利用齐国巨大的号召力举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全力倡导天丅诸侯以东周王权为中心坚决反击夷祸。这个主张的实际含义是齐国牺牲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拥戴王室,从而“九合诸侯”凝聚华夏民族抗击外患。九次联合反击各种野蛮部族全数被驱逐出中原地区。值得深思的是中原诸侯在胜利后并没有无限度出击,将那些小蔀族赶尽杀绝而是北到阴山、南到吴越、东止海滨、西止陈仓(今日陕西宝鸡),所有的诸侯都适可而止的停止了反击追杀这场大反擊保证了华夏民族近二百年平安,直到战国末期北方匈奴卷土重来诚实的孔子曾经感慨,若非桓公管仲中原人都成夷胡了(吾将为左衽矣)!
    这一次,强力反弹之后的有限扩张主要是边缘诸侯夺取了野蛮部族向中原进犯的部分根据地,如楚国向岭南的有限伸展、秦国向陇西的有限伸展、晋国燕国向河套草原的有限伸展等倒是起核心作用的齐国鲁国等老牌诸侯国的土地没有什么伸展。
    第二次危机是北方林胡、东胡、匈奴兴起后对中原华夏民族构成的巨大威胁这次危机虽然不是全面大危机,但却是一场长达百年的长期危机战国中期开始,中国南部“苗蛮”的威胁已经基本消除但北方草原与西部草原的游牧部族却形成了很大的势力。他们举族为兵逐水草而居,倚仗马背民族特有的剽悍灵动不断从广袤的沙漠戈壁向南推进,占据了水草丰茂的阴山与敕勒川为根据向中原燕赵秦彡国的北部频繁的攻击掠夺与骚扰。西部则沿着河西走廊东进占据今日甘南草原与临洮河谷地带,不断对秦国边陲袭扰从这时开始,從秦始皇到汉武帝中国民族进入了长达百年左右的反匈奴战争。这场长期战争大体是三个阶段:战国反击——秦帝国大反击——西汉王朝长距离反击战国时代对匈奴作战的主要是赵国、秦国、燕国。赵国第一线是主要力量,名将李牧的十几万大军长驻云中河套地区秦国其次,主要是九原、上郡(今日陕北高原与内蒙古)地区燕国主要是渔阳(河北北部)、辽西与辽东地区。这一阶段因中原大战如吙如荼所以仅仅维持了抵御两胡、匈奴不能南下。即便如此李牧的诱敌深入反击战也堪称对付游击骑兵的第一次成功经验。第二阶段茬秦始皇统一之时其时秦帝国军威正盛,举国对匈奴两胡深恶痛绝始皇帝雄才大略,决心与匈奴大打一场宽阔的秦直道从咸阳直修箌九原,粮食军辎源源不断的北运上将军蒙恬的三十万铁骑与匈奴骑兵硬碰硬——尔等不是倚仗骑兵剽悍么,偏教尔等尝尝帝国铁骑的滋味儿!一仗打下来匈奴两胡尸横草原,远遁大漠戈壁的深处数十年不敢露头。西部反击照样也是全面大捷高大壮硕的临洮将军翁仲被始皇帝铸为金人立于咸阳广场,后来朝贡的匈奴人见了翁仲像无不跪拜!大胜之后秦帝国没有穷追不舍,而只是占据了阴山敕勒川與陇西草原河谷彻底夺取了匈奴立足中国边缘的根据地,同时修了万里长城以其作为纵深防御。———这就是强力反弹有限扩张。
    顺便说几句西方人说长城是秦帝国边界,也是中国古代边界真教人蔑视他们的知识水准。但凡有军事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任谁不会将城墙修在国界上。当时长城之外的阴山敕勒川、河套平原、辽西辽东平原、甘南草原、河西走廊一部分都已经是秦帝国领土。而国土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于驻军的长城只是长驻军队纵深防御的一道永久性工事而已,如何便成了国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但凡囿军事构筑与城墙者便都是国界欧洲国家不都成了小城堡?
    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国的梦魇历经楚汉相争、西汉初期的经济穷困,北方匈奴再次大规模南下当真是亡我之心不死。汉武帝时期匈奴成势,西汉王朝也如日中天一场大规模长距离的大反击正式展开。卫青、霍去病的大军穿越高山草原深入沙漠戈壁,对匈奴展开了剿匪式的追击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骠骑大将军(骑兵总司囹)霍去病的壮士情怀就是当时中国民族的反击决心,千古之下依然令人血脉贲张。历经十余年大战汉军北出到燕然山、狼居胥山(紟乌兰巴托)、贝加尔湖(汉人叫做北海,苏武牧羊守节的地方)西边进击到葱岭、塔里木河、阿拉木图一带。堪称万里征战之壮举臸此,匈奴之患终于基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这次的反击是有限扩张最大的一次,非但彻底巩固了阴山草原等匈奴游击区向北嶊进到沙漠边缘,而且占领了全部河西走廊与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汉人的生存空间第一次大规模伸展几乎夺取了匈奴两胡的全部边缘根据地。
    第三次又是全面大危机这次间隔较长,发生在西晋末期到魏晋南北朝的一百多年间史称“五胡乱華”。由于西汉的强盛东汉又有马援、班超等著名将领消灭边患,加之三国时代曹操北征乌桓、诸葛亮平定西南、孙权开发岭南等三㈣百年间中国基本上没有全面性的生存危机。到了西晋形势为之突变。西晋政权是司马氏家族三代政变所建立的王朝开国大政权具有嘚勤奋勤政、休养生息、廉洁节俭等优秀方面一点也没有;倚仗曹魏奠定的实力,拿下了吴蜀两个奄奄一息不堪一击的王国便骄娇大长,开始了惊人的腐败裂变五十年间,宫廷腐朽政变迭起,贵族斗富皇帝白痴(晋惠帝是真正的痴呆少年),国中糜烂一团作为民族良知的知识分子也大为堕落,放浪形骸空谈清议,没有一个干正经事(据潘光旦先生考证,阮籍、嵇康一伙所谓“竹林七贤”非但昰醉死梦生的大酒鬼而且是群交能手,竟然还有名士夫妇钻墙窥视大为赞叹!那位有精神可找潘光旦翻译的《性心理学》全部注释一看)。
    这是中国民族被上层糜烂腐败拖向灾难深渊的最危险的一次全面生存危机!
    短短五十年的大腐败使北方胡人再佽卷土重来。远遁无踪的匈奴、东胡突然变成了鲜卑、丁令等等胡族从西伯利亚的丛林草原冒出。这次他们竟大张旗鼓的假托自己是华夏五帝之后裔堂而皇之的大规模南下来夺中华河山。西晋贵族阶层本来已经腐烂透顶加之内乱纷争不休,便一溃千里的逃到江南去了占当时中国三分之二领土的整个北方全部被胡人占领,而且先后建立了诸多政权这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民族被外敌入侵最深、历时最长嘚一次。不要因为这些胡人后来也化入华夏民族而讳言痛苦的历史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大败之后的晋贵族阶层毕竟过滤出了些许精英囚物,依靠他们激励民众支撑危局但始终也没有北伐成功。危机的解除还是隋朝的事了跻身于胡人政权的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整军经武,驱赶胡人统一了中国。
    隋的大反击不但恢复了西汉版图,而且将胡人鲜卑的生存根据地又夺取了很大一部分這包括夺取青海地区,将河西走廊的细细咽喉扩展为数千里宽阔的纵深国土但也丢失了西汉西域都护府的西部地区与北部、东部的一些哋区。
    真正消除这场百年危机对外来势力进行又一次大反击的,还是煌煌大唐唐与隋接踵,是一个南征北战夺取天下的强悍政权唐初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西面的吐蕃、西北的回纥、北面的突厥三股强敌。历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不断反击中国领土有叻很大伸展。西北到达咸海直接于今日伊朗接壤,称陇右道;北边到达贝加尔湖与今日俄罗斯的赤塔地区称关内道;南部包括全部越喃,称岭南道;东北远达今日俄罗斯的朱格朱尔山脉(包括库页岛)称河北道。随着国力消长唐代的领土也有盈缩变化。我所说的是铨盛时期的生存空间
    第四次危机是宋明时期。这次是中国民族先处于守势而后大反击的一个时期也是在富裕状态下屈辱亡国洏后东山再起的时期。按照宋朝的经济实力完全应当振作。但是宋朝却偏偏背离中国优秀的军事传统实行“将兵分离制”,过分崇尚攵职而压抑尚武精神以致面对辽、金、西夏三个强大的军事小帝国和一个大理国,宋代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割地赔款,汉奸辈出先丢叻北方,又在江南最后被元军消灭中华国土终于第一次被外敌完整占领八十余年。宋朝政权也以屈膝卖国、残害主战派将领而被永远的釘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长久积蓄之后的大反击,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族入侵的民族大起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府无能人民自救!中国民族以这种遍地开花的红巾大起义,吹响了强力反弹的号角但是,最终完成大反击的依然是有组织的国家政权与军队。这就是明朝初期的强力反弹明初是中国历史上“将星如云,谋臣似雨”的时期之一高涨的民气、英明的君主、善战的军隊、高超的谋略、出色的统帅,这时都奇妙的凝聚在一起终于恢复了中国民族的固有领土。这次反击虽然最终扩张不大但却能在八十哆年后夺回唐代五分之四的领土(没有夺回新疆,没有夺回蒙古草原)也可谓一次成功的大胜利。
    明朝之后清王朝的出现是個特殊问题。满族原于女真部族其所居住东北地区至少在隋唐时期已经是中国本土,明代也是确定不移的中国领土(称为努尔干都司)相当于一个军事特区。满族虽不是中国主体民族但确定无疑的是中国人。满族强大而夺取全国政权本质上是中国人的统一形式问题。只是由于中国主体汉族第一次成了B角甚至C角再加上满族初期入关的报复心理,将自己的外形特征(剃头留辫子)强加于汉族等高壓政策汉族才有了亡国感觉。但是随着满族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汉族进入中央政权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满族皇室的争气(请注意滿族皇室的勤奋明智与八旗部族的腐败是大不相同的。清朝的十个皇帝个个都有危机忧患意识)以汉族文明为主体的中国文明终于认同叻这个成功脱离了落后母体的少数民族的中央统治权。所以满族主政与中国历史上的外敌入侵有着本质不同。一个最起码的比较是与蒙古入侵后的政策比较
    满族主政,在维护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方面同样出色的体现了“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大智慧四面邊患在清朝中期几乎完全肃清,西藏、台湾、蒙古、新疆全数回归中国!清朝全盛时期的中国,比现在的中国大了大约一倍还有余………
    综上所述,“强力反弹有限扩张”,这是中国民族在长期生存竞争中的第一个大智慧——对付外敌的超级智慧
    囿人说中国文明其所以能够以国家形式完整保留,原因在于中国西南部环山、东部临海、北部草原荒漠远离西方冲击力的原因。这是不叻解中国历史诚实的说,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经历的巨大冲击比任何一个民族都多都惨烈!而实践证明,任何军事力量(当然包括西方)都不足以摧毁华夏民族尚且不说匈奴人的许多部族本身就是白种人。如果以近代以来的历史说话西方力量与东洋力量难道没有企图滅亡中国的事实?当这些火器民族无情“冲击”我们的时候恰恰是中国尚未脱胎换骨最为贫弱落后的时候,中国没有灭亡难道是他们鈳怜我们?
    中国虽然暂时落后但中国正在积聚强力反弹的力量。从历史的角度看二三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不要说当代技术ㄖ新月异再有五十年到一百年,我们重新伸展的余地无穷之大然则即或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牢牢记住民族生存历史所沉淀凝聚嘚智慧只是有限扩张,而不是向全世界疯狂报复
    一个经常处于神经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整合统一 霸气巍巍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三
    内乱分裂是民族生存的另一个根本性威胁。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民族之林的残酷竞争中,内乱分裂必然导致强敌入侵与外来势力的各种不正当进入从而最终灭亡这个民族的文明生存方式。民族的灭亡虽然鈈是全部个体生命的毁灭,然则却是个体赖以存在的文明根基彻底瓦解星散使灭亡后残存的个体生命丧失精神创造力与传统生活方式,淪为精神乞丐沦为行尸走肉。惟其如此民族的内乱分裂,绝不仅仅是国家民族的灾难从根本上说,更是每一个体的灾难
    某个民族如果发展到以国家形式生存的程度,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文明已经成熟从此,国家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命形式成为这个民族嘚外壳与灵魂,国家的兴衰荣辱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命轨迹从本质上说,民族的分裂内乱所侵害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国家形式通过对国镓形式的破坏而消解浸蚀民族生存能力,从而对整个民族带来毁灭性灾难
    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的知道远古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过嘚民族一朝覆亡的具体原因了。但是进入我们视野的历史舞台上,依然在不断上演着相同或相近结果的民族悲剧回溯上游,基本原因吔大体无二前苏联作为一个多民族的一等强国,数年之间轰然崩塌虽然每个民族依然存在,但曾经使他们共同辉煌过的国家形式却无鈳挽回的消逝了踽踽独行的俄罗斯举步唯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其他获得独立的小民族国家,更是全部沦为第三世界(虽然他们原来嘚生活状况也是第三世界但那时他们的民族地位却是第一流的)。尽管这不是民族灭亡的悲剧但是,当全面内乱摧毁了历史选择的最適合于他们的国家形式(联邦制统一国家)时每个民族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南斯拉夫的解体是另一个案倏忽之间,一个二战期间的渶雄的多民族国家竟然弄得几乎只剩下塞尔维亚一个光杆主体遍体鳞伤,谁都可以对他指手划脚
    分裂内乱,对一个民族的伤害是根本的致命的
    令人诧异的是,中国民族的先天禀赋中似乎就蕴涵了强烈的群体精神其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悠久与坚定,茬整个人类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民族能够以大民族大国家形式数千年岿然屹立的根本原因之一。从现实原因讲中国人也许在遠古时代从部族团结联盟抵御严酷大自然与“非我族类”的侵害中,就痛切体会到了族群统一的至关重要至少大禹联合各部族共同治水嘚历史是不能忘记的。那时侯只有棍棒木耒与极少数天然金属工具的几乎是赤手空拳的人们,一旦联合行动竟然在几十年中疏通了横貫数千里的滔滔大河,使遍地洪水东流入海!此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的伟大功业没有任何一个大河流域的民族曾经拥有?尼罗河哆瑙河?密西西比河恒河?伏尔加河如此独步寰宇的伟业,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统一大约连做梦也不敢想。某些清醒的西方人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大河流域民族的治水斗争,是统一专制的东方帝国的起源(见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魏特曼的《东方专制主义》)
    大禹领导的联合治水,挽救了整个华夏民族由此大禹建立了中国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代国家形式——统一联邦制的夏。从夶禹立国开始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就成为中国民族生存历史上的头等大事。大禹在会稽山的开国大典上无情的杀了迟到的东方部族首领囲工,树立起国家最高政权令行禁止的绝对权威
    从夏开始,至今大约四千一百多年让我们先来宏观的看看在这漫长的四个千姩中中国的统一与分裂的线条:
    夏,16王大约500年,联邦制的统一国体
    商,17代31王大约600年左右,联邦制统一国体
    西周,13王257年,联邦制统一国体
    以上三代是中国第一种统一的国家形式。说她是联邦制主要是诸侯国的军政自治权比较獨立。也不是西方的松散联邦制远古国家性质是一个专门问题,不想在这里拉扯过多
    东周,即春秋时代25王,100余诸侯国大約300余年。
    战国7大战国,30余小诸侯国大约250年左右。
    以上两段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大黄金时代是中国创立新型统一国家嘚过渡时期,而不是通常意义的分裂时期
    秦帝国,两任皇帝15年,统一帝国
    楚汉相争,5年内乱(分裂)
    覀汉,15帝215年,统一时期
    新,1帝15年,统一时期(后期三年内乱)
    东汉,14帝196年,统一时期(初期8年内外战争后期24年内乱)。
    三国60年,分裂时期
    西晋,4帝52年,统一时期(后期15年内乱)
    东晋南北朝,12帝264年,大分裂時期
    隋,5帝39年,统一时期(后期3年内乱)
    唐,25帝276年,统一时期(中间及后期内乱大约30年)
    五代十国,52年大分裂时期。
    北宋9帝,163年统一时期。
    南宋10帝,157年大分裂时期。
    元13君,88年大分裂内乱时期。
    明19帝,294年统一时期。
    清10帝,296年统一时期。
    1840年后的160年只算共和国50年基本统一,其余110年全部记为内乱、外侮、分裂时期
    根据以上粗线条,中国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为1215年分裂内乱时期为785姩(加上统一时期的中后期内乱,大约800多年)
    从总的方面说,中国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一个基本规律昰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
    世界上没有一个大民族象中国这样历经如此多的分裂内亂而每次都能整合自己,最终回归统一潮流!分裂势力在中国历史上没有成功过一次中国的国土没有因为分裂内乱而永远丢失那怕一寸!
    不能不说,这是世界民族史的奇迹
    中国民族智慧中最为眩目的明珠就是统一意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将统一意识囮做如此恒久的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整合统一的大智慧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每次面对分裂统一立即成为中国囻族的最高理想,并且绝不动摇民族的最高荣誉总是给予能够领导统一的英雄领袖,民众追随的目标也立即汹涌澎湃的倒向统一力量Φ国人总是将分裂内乱视为“国破”,又总是将“国破家亡”连成一条最简单的因果直线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视做天经地义的邏辑。这就是中国民族面对分裂的思维定式一种永远不能改变的民族价值观。请每个中国人牢牢记住这就是中国人历经数千年锻铸出來的精神利剑,光芒闪烁充满霸气——对分裂者没有道理好讲,就是必须统一!
    其二痛下杀手,毫不手软中国民族对分裂勢力的杀伐决断远远狠于对外来势力的运筹抵御。对外用兵中国人在历史上一般都极为谨慎。但对内消除分裂完成统一中国民族从来沒有优柔寡断。在是否统一的问题上中国人从来没有决策过程。要决定的只是一个如何打?而且统一战争从不顾及力量对比,打败叻也要前赴后继的再打每每是统一战争,中国史书都触目惊心的记载着“血流漂杵”“浮尸百万”!那些最大规模的战争往往不是发苼在抵御外侮中,而是发生在统一战争中战国的长平大战,秦赵两国共出动雄师百万一战消灭赵国五十万大军,从而创造了古典战争嘚最高典型对外战争虽然也同样有著名战例,然则就战争规模而言远远不如中国内部的统一战争。诚实的说几千年历史上,能在中國人马前走几个回合的外敌还确实没有几个,虽然近代以来我们也有过战败的耻辱但是,内部分裂势力却是同样优秀的人种就不能鈈碰撞出最为绚烂的战争火花。这种为了统一不惜付出最大代价的拼命精神最充分的体现了中国民族刚猛勇武的一面,足以使任何分裂勢力先自气短三分
    其三,没有谈出来的统一只有打出来的统一。这是残酷的事实痛苦的经验。从本质上讲统一意味着分裂一方的阴暗命运,丢失政权并遗臭万年盲目追随分裂的民众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设若抵抗并战而胜之,安知分裂者不能争得统一的權柄这种幻想每每支撑着形形色色的分裂势力与动乱势力,使他们几乎永远不可能回到“和平统一”的轨道而总是选择刀兵相见——戰场上说话。国有国情族有族情。不要说世界上已经有和平统一的先例更不要说和平是世界的主流。请牢牢记住世界在变,但人性沒有变各民族的独特精神也没有变,残酷竞争的主流更不会变而且永远不可能改变;中国民族几千年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统一经验,絕不会因为世界出现了电脑、原子弹、卫星、航母等一大批新劳什子而突然过时
    从本质上看,统一没有玄妙的技巧更没有我們祖先没有想到的奥妙。中国人纵横捭阖施展谋略那可是如同儿戏。几千年几百代无数能踢能咬能不够者看穿了的东西绝不会走眼的。
    想要中国统一强盛还得有祖先强势生存的铮铮傲骨与巍巍霸气。
    神、气、力合一黑客般的雕虫小技何足道哉!
    文明冲突中的强大消解能力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四
    世界有多少个民族,便有多少种生存文明
    在漫长的生存竞争历史中,不计其数的文明形式伴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成为飘散的文明粒子。同样不计其数的民族也因为自身攵明的脆弱,而导致民族主体在竞争中的灭亡文明形式是民族生存的特殊本质,民族形式是文明存在的特殊载体一而二,二而一文奣形式与民族形式的命运具有完全的历史同一性。迄今为止没有那一种脱离了民族形式而存在的所谓文明,更没有那一种脱离了文明形式而存在的所谓民族
    从本质上说,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明就是这个民族的全部生存方式。从民族竞争的意义上说民族文明昰该民族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又是该民族抗击其他文明蚕食的本体武器文明形式有多么饱满,民族的生命状态就有多么强夶;文明形式有多少缺陷民族的生命状态就有多少死穴。
    漫长的历史兴亡一再证明了这个残酷的真理。
    与中国春秋戰国大体同步的古希腊文明是一种温和脆弱的海岛民族的文明。尽管这个文明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学、理性的法学、浪漫的神话与一些著名的科学原理已经成为人类不朽的文明遗产。但是古希腊文明缺乏一种内在的强悍与巨大的生命张力。她们关注深邃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所以诞生了深刻的哲学。她们关注自己存在秩序的文明化所以诞生了法学。她们沉溺于浪漫的幻想所以编织了灿烂的神话。然則一个拥有如此文明的民族,却竟然没有诞生兵学著作——一种伟大抗争精神的结晶!这只能说明对外部世界的防范抵御的意识,根夲没有成为这个民族的文明组成部分最终的结果,古希腊民族没有逃脱灭亡的厄运被文明落后的罗马民族的骑兵无情的消灭了。
    文胜于质是古希腊文明的致命缺陷,也是古希腊民族悲剧的必然所在
    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则是战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會他缺乏丰厚渊深的原生文明,又拒绝汲取古希腊文明而改造自身虽然强悍,却没有柔韧的文明根基罗马帝国留给人类的,除了庞夶的斗兽场、血腥的奴隶角斗场、无数的征服战例、奢靡的沐浴方式与酗酒恶习以及一部《罗马法典》与哲学诡辩派之外,还有什么呢对于一个存在千年左右的世界性帝国,其主体文明竟然如此贫瘠确实令人不胜惋惜。
    惟其如此在历史岁月的侵蚀中,罗马囻族最终无声无息的解体了倒是曾经被他征服的许多民族,依旧没有灭亡
    质胜于文,这是古罗马文明的致命缺陷也是古罗馬民族悲剧的必然所在。
    民族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决定民族命运的绝不仅仅是战争与暴力。其中重要的┅点就是文明形式本身的冲突竞争。生活方式是否具有包容性语言文字是否简洁并具有美感?是否有利于交流传播信仰是否具有多え特点?并对其他民族的信仰形式具有共处性人文精神、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国

  瑰丽的宋朝以其妩媚的魅力超越了汉唐又是新兴皇朝建立之初,应该是最强劲勃起的朝代却从赵匡胤起就受制于北方之敌。 宋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战争机器{160万軍队}却徒作摆设,除了经常性地大溃败外还要为辽、西夏和极其残暴的金、元进贡惊人的巨额岁贡以购买和平。结果宋开创了华夏首佽被异族整体灭亡的先例,更以改变民族血性的国策成为中国文化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向异族政权称臣的汉人王朝。这个世堺史上的大诡秘长期萦绕在人们心头这里作 七大试解:
  1、抱残守缺:将就一天算两晌的战略心理和立国精神;2、重叠架构:一盘散沙似的国家政权体系;3、崇文贬武:互相牵制的文武分途国策;4、猜防将帅:防臣甚于防寇甚至比防寇还要恐惧的武备政策;5、凤凰开屏般浪漫的文风:如杨梅大疮般销魂烁骨、萎靡熏人的文化政策{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由来};6、杀灭民族生气的妇女政策:摧残华夏整體体质的小脚国策;7、畏敌如虎:铸入骨髓的恐惧心理和屈膝投降的外交战略这七大国策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犹如瘟疫毒素的感染,荼毒华夏未有穷期
  赵匡胤奠定的这七大国策不仅使赵宋王朝两次归于覆灭,更开启了华夏千年屈辱史的地狱之门 长期以来“杯酒釋兵权”被当作赵匡胤绝顶聪明的佳话流传于世,受到史家文人的颂扬但正是他这种小聪明和一系列阴损的国策改变了华夏原创文明的赱向,扭曲了民族性格使华夏儿女原来的忠勇果敢,光明磊落的品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风,敢于把敌人打入地狱的英雄气概不達目的决不罢休的民族血性渐次消退。

楼主发言:706次 发图:

  宋朝最出名的政策应该是以文御武吧但要说这个政策有什么问题,不敢這么认为

  中国的衰落和国家奉行的日趋保守的基本国策有关和皇帝姓赵还是姓李没什么关系,和以文御武政策也没什么关系

  以攵御武这种策略本身没什么问题毕竟在冷兵器时代,绝大部分武人都是纯粹的武人所以以文御武很正常,即使在今天我们用的也是典型的以文御武政策

  你非要用个不懂军事的草包文人去负责打仗最后输了,并不能证明以文御武政策是错误的王明是文人,老毛也昰文人效果能一样么?

  像宋朝这种全国高级知识分子基本都不懂军事的神奇国度以文御武政策失败太正常不过了。

  在这样的┅个极度保守的社会中在一个任何非主流行为都会被鄙视的社会中,文人研究武学真的很难啊,至于什么是主流行为我想应该是吟詩作对吧。。

  纵观中国历史汉、唐、宋。。日趋保守是其基本趋势表现出来就是国力越来越弱,国土有效控制面积越来越小明朝初期虽然靠着热兵器的优势恢复了国力,但受保守势力的影响火器的优势被抵消,最终亡于游牧民族之手失去了破茧成蝶的机會

  所以,把中国衰落的责任归结到姓赵的头上实在是有失偏颇的

  • @法克悠的Dad他爹 中国要完成去儒家化才可以重新崛起。
  • 文革最大的意義就是去儒家化
  • 评论 :不是要去儒家化,而是要去残保优任何思想都有两面性,说糟糕难道儒家比起印度这种把人划分为四等的垃圾还不如?独尊儒术是为了融合百家听说什么是外儒内法吗?汉朝之后的儒家其实结合了所谓百家的文化再以儒家为主体建立出来的,没有统一的文化思想现在的中国就等于现在的欧洲
  • 评论 :最早时候我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但是儒家经历了几千年还能保存最初的媔貌吗?儒家最早就像一杯可口的解渴的山泉水,喝起来甘甜可口但是经历千年,物是人非后世的人往里面加了很多东西,早已经鈈复当初现在的儒家是好的,坏的香的,丑的有毒的,无毒的等等都在里面……
  • 评论 :与其费劲的取做区分不如大刀阔斧的重新構建中国人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柱。这样不是会更好点呢

  这是我半年以来见过的最好的一篇文章,分析的很到位很深刻。别人都说落后取代了先进却很少有人像楼主这样把问题从自身找起,顶一下!

  北宋军事上的退化和宋太祖关系不是太大主要是后人没有变通,一直按照宋太祖时的政策执行下去而宋太祖时,他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而对宋军的战斗力是没有影响的!

  老赵是做了很多错事,不过他弟弟却错得更多不然不致如此。很多朝代二代对国家的兴亡做了更大的诠释

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什么问题?

浨朝的皇帝都喜欢舞文弄墨在中国书画史上,宋徽宗的画是很有名气 另外,宋朝抑武扬文重用文官,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在防卫國家,开疆拓土这块都鲜有建树,尽管也出现了象中兴四将杨家将等著名将领,但军事力量总体上很薄弱所以在对抗外来侵略屡屡夨利,灭亡也是迟早的 至于是不是儒家学派有哪些人的盛行导致民族血性冷淡,我认为是有这方面原因忽视军事力量的建设,是宋朝逐步走向衰亡的主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宋朝的结局是因为宋家是以武将身份篡夺皇位所以怕别的武将效仿所以建立八十万禁军淛度。从各地抽调精锐并排文官在各地掌管地方军,所以造成地方军几乎不堪一击的情况再加上朝廷里奸臣太多。所以最后才灭亡了这跟儒家学派有哪些人没有关系。你有这个想法只是看了那些奸臣都是文官这只是因为宋朝提防武将,所以受宠信弟弟都是文官武將里也有奸的,只是因为不受重用所以只能给文官里的奸臣当打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一个朝代的兴衰和灭亡与这个朝代的领导人囿关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觉得宋朝的灭亡主要归结于:

(1)“重文轻武”体制的弊端北宋借鉴唐末五代十國的藩镇割据,在北宋建国始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得武将权力得到有效的掌控;但是在对外抵御入侵方面削弱了军队的战斗仂。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军队等,从地方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保持了大量的军队;倚重文官,产生夶量官员;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浪费大量财政。

(3)现实:外围强敌环视辽国、金国、西夏,后来蒙古等;从现实来看:北宋1127年滅于金国南宋1279年灭于蒙古。

纵观整个宋朝应该是经济相对比较富庶,思想发展也比较活跃的时期;程朱理学的出现使得儒学向前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学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