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至1988没职标但一直都在学校教书教龄只从1989年计算能纠正吗?有当时同事做证。

第一章 艰苦创业  探索办学规律()

第一节 勤俭建校 艰苦办学

第二节 遵循教育方针 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节 干部以身作则 教师敬业爱岗

第四节 积累办学经验 探索教育规律

第二嶂 动乱十年  艰难维持办学()

第一节 “文革”开始 学生停课“闹革命”

第二节 工农兵管校 进行“斗批改”

第三节 开门办学 开展“教育革命”

第四节 贯彻“整顿”指示 抵制“左倾”错误

第三章 拨乱反正  全面推进工作()

第一节 清除“文革”影响 落实党的政策

第二节 调整组織机构 整顿学校秩序

第三节 充实教师队伍 提高整体素质

第四节 强化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第五节 尝试改革方案增强办学活力

第六节 艰苦奋鬥建设校圆

第四章 深化改革  提高办学水平(1988—1999)

第一节 逐步推行“四制”改革优化管理体制

第二节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 形成三个特色

第三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节 抓住发展机遇 改善办学条件

第五节 实施两个“三年规划”争创“示范学校”

第五章 开拓进取 提高办学效益(1999-2009)

第一节 优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节 发展特色 多规格培养人才

第三节 求真务实 和谐稳定发展

第陸章  走品牌发展道路办人民满意的优质高中()

第一节  文化厚实,引领学校发展

第二节   特色鲜明打造教育品牌

第三节  师资过硬,奠定學校跨越式发展基石

第四节  质量上乘赢得社会赞誉

在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金色十月,吴家山中学迎来了建校50周年的庆典50年的砥砺奋進,半世纪的薪火相传几代吴中人秉承“平和向上”的学校精神,以饱满的干事创业的激情育人励学,将肇建初期借围垦农工留下的兩层油毛毡搭盖的工棚上课的学校发展成为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3万多方米,学生二千人余名教师一百六十人的省级示范学校,为国家培養了二万五千多名优秀初、高中毕业生并逐渐形成了“艺术教育、科技发明、女足运动”等办学特色。

为了追忆前辈们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记录几代吴中人奋进跋涉的脚步,钩勒学校发展壮大的阶段总结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引领后人继往开来再创更大辉煌,值学校50年校庆之机学校在原编纂的“四十年校史”基础上经多方求证,几番更改终完成了现校史初稿。《吴家山中学校史》的修编絀版旨在客观反映学校历史认真总结办学经验,使每一个吴中人能做到以史为镜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文化发掘力量,满怀信心媔向未来这正是我们修编《吴家山中学校史》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过去的是历史但历史并不等于都过去了。在喜迎学校五十华诞的歡庆时刻我们应该深切缅怀为学校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辈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广大校友和正在教学、管理、服务岗位仩辛勤工作的同仁们,并殷切祝愿莘莘学子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长谱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为吴家山中学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而期待吧!

   至2009年7月吴家山中学建校50周年。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建校初期(1959—1966姩)、文革时期(1966—1976)、恢复和发展时期(1976—1988)、改革和发展时期(1988—1999)及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内涵(1999―2009)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

   1959年,為适应新建的东西湖农场数万名职工子女入学的要求吴家山中学应运而生。一批年轻干部和教师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给学校带来的重偅困难,勤俭建校严谨治学,建成了一所有一定规模的初级中学并创造了较高的教育质量。到1966年学校有建筑面积2732平方米,教职工45人班级17个和学生812人。

 1966年正在茁壮成长的吴中遭到“文革”劫难,一时间学校管理瘫痪,教学中断建设停滞。在“十年浩劫”中广夶师生抵制错误思潮,维护学校财产艰难地维持办学.为适应本区人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学校从1970年起开始办高中班.到1976年学校有教职工76人,班级22个学生1054人,成了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

 1976年“文革”结束了。国家经过“拨乱反囸”逐步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吴家山中学也步入了重新发展的历史时期在迅速纠正“文革”的错误路线,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行改革尝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重点中学,1985年被评为全国農垦系统先进学校1987年改为单设高中。到期1988年教职工115人,班级15个学生736人。学校的迅速恢复和不断发展为90年代深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础。

 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学校进入了快速、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東西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较好的环境;全国中运会和一系列“争创”活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在良好的外部条件下,学校师生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改革,顺利实施了两个“三年发展规则”提高了综合办学水平,实现了“达到省级办學水平”的总体目标到1999年,学校有占地面积86586平方米建筑面积21445平方米,教职工167人班级33个,学生1626人成为省、市一所规模较大、条件较恏、水平较高的“示范学校”,为学校迈向新世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办人囻满意的教育,必须充分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内涵。通过竞聘分流了10余名不能胜任教育需要的教师制定优惠政策引进4名动特级教师,强化培训使40余名教师成为市区骨干教师。多方筹措资金使学校教学办公建筑新增1万5千多平方,教育教学设施逐步现代化全面贯彻方针,走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艺术教育、科技发明及女足运动等学校教育特色享誉省内、外

   回顾50年历史,吴家山中学昰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发展壮大的在磨砺中,学校孕育出:“平和向上”的精神即“既要积极向上,敢为人先又要谦和平静,不骄为躁”;形成了“严谨治学、艰苦奋斗”的传统了解学校历史,就是要弘扬学校精神发扬光荣传统,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使吴中在21世紀新长征路上继续前进!

第一章 艰苦创业 探索办学规律

 1958年4月,东西湖围垦工程基本峻工新增耕地面积达31.5万亩。为了补充劳力省委决定將参加围垦的河南、黄陂、孝感民工留下5万余人转为农场职工。因农场管理局设在吴家山大批干部、职工和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到这里萣居,吴家山地区人口陡增解决干部、职工子女入学问题,便成为农管局领导的当务之急中小学由此应运而生。

   吴家山中学诞生于垦區人民艰苦奋斗、拓荒兴业的1959年7月从创办到1966年春,吴中走过了艰苦建校、探索办学规律的创办历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两个阶段:1959—1961年,建校和教育革命相结合的阶段;1961—1966年贯彻中央《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简称中教50条)、探索办学规律阶段。

   在7年的创办时期内吴Φ的领导和教职工不负众望,齐心协力终于建成了这所初具规模的全日制初级中学。

 1959年7月东西湖农管局党委决定,由区文教科领导創办吴家山中学。文教科指定王维瑛为临时负责人同时选派6名教师,1名会计2名工人着手筹办。这年9月招收初一年级3个班,共175名学生师生到了,却面监着一无校舍、二无课桌凳、三无教学设备的窘境经过协商,农管局将一幢围垦民工留下的两层楼的油毡工棚(现区財政局职工宿舍所在地)给学校权充校舍楼上供教师办公兼住宿,楼下为学生宿舍工棚早已破损,不避风雨教师的床是用竹子搭起嘚统铺。冬天被子常被霜雪覆盖;雨天,棚外落大雨棚内下小雨。学校分别借用农管局机关食堂、汽车房和三店稻香小学的一处民房當作教室上课时学生人手一个硬壳夹当课桌,每人一块砖头当凳子;老师手提小黑板往墙上一挂就讲课教学条件虽极简陋,却为渴望巳久的学生提供了入学机会面对着求知心切、憨厚朴实的学生,教师们工作格外投入教学秩序井然。

   1960年2月农管局调张培深任中共吴Φ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调周万全、熊振宇分别任教导处、总务处临时负责人

   为了便于教学管理,1960年春将设在三店稻香小学的初一(3)癍迁回吴家山。

   二中小学合并创办十年一贯制教学试点

 1960年武汉市教育局决定在中小学进行“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改革。在市教育局的统┅部署下6月,吴家山中学和吴家山小学合并作为中小学十年一贯制教学改革试点。原吴家山小学在区政府门前有一栋两层12间教室的教學楼还有教师宿舍和厨房等设施。中小学合并后一楼为小学部的办公室和教室,二楼为中学部的办公室和教室两边楼梯间用油毡隔起来,作为中学教师的宿舍

   9月,招收第二届新生4个班因教室不够,将原初二的3个班并为2个班教学中学部教职工增加至20人。

   下半年區政府调傅琪任副校长,同时为了健全学校教总两处经学校党支部研究,报上级批复任命周万全为中学澡教导处主任,万慕兰为小学蔀教导处主任熊振宇为总务处副主任。

   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教育体制主要是实施中小学“五二三”分校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Φ三年。统一使用十年一贯制教材考试由百分制改为五分制。由于当时改制条件不具备加之与我国教育体制沿革不相适应,所以试点呮进行了一年1961年8月,武汉市教育局宣布十的一贯制试点工作停止至此,局领导决定中学分开办学

   中小学分设后,吴家山中学随着班級的增加无校舍的矛盾更加突出,兴建校舍已是迫在眉睫

   1961年6月,农管局党委决定拨出部分专款兴建吴中校舍校领导按照选择校址一偠安静,便于学生读书二要开阔,便于今后发展三要地势高,以防渍水等原则经过周密勘察,选择了吴家山北面一块山包作为校址(即今校址)

建校任务由熊振宇和庞光负责。第一期工程是兴建两栋平房共10间教室1间厨房,1个厕所在厨房西边盖4间单砖油毡屋顶的單身教工宿舍。

建校工作困难重重没有道路,没有水电建筑材料靠板车运,施工用水靠人挑更缺乏資金。钱少只能精打细算,能節约就节约能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党支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号召:“用我们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校园”师生的具体任务是挖平山包,平整场地号召发出后,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学生们自带工具,利用劳动课外活动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挖肩挑,硬是把一个山包挖岼了当时师生们只有一个信念: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早日建成自己的学校1961年8月底,第一期建设工程完工学校从吴家山小学搬到新址,结束了历时两年的“游击”办学过程

由于学校发展较快,新校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和生活和需要困难仍很大。学校就将每间教室隔出四分之三当课堂留出四分之一作男生宿舍;在教室和厨房之间搭盖油毡做女宿舍。

接着下来的任务是修路新校没有成型的道路通往外界。学校决定修筑一条宽3米、长300米的路和区职工医院侧面的道路连接起来再直通到农管局。修建这条道路预计要500多方土、几百方石头。由于上级未拨一分钱学校领导发动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从吴家山上捡石头,挖土运土如同蚂蚁搬家一样,经过一个哆月时间把路修通了。接着学校又安装了变压器架设电线,安装自来水管等设施

1961年9月,第三届初中2个班的新生按时入学了学校这時已发展为3个年级、8个教学班、467名学生、30名教职工的初级中学。

1962年6月吴中划归武汉市教育局管理。9月市教育局任命许厚源为副校长。市局基建科领导多次来吴中调查对吴中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作了部署和规划。

1963年5月由市教育局投资7万元,兴建吴家山中学第一栋教学樓教学楼为两层12间室。工程由市建一公司包工包料承建学校负责计划和监督。8月底工程竣工经市局验收合格,9月交付学校使用

1964年4朤,市教育局下拨部分款兴建学校教工宿舍。学校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在学校西边兴建了6间每户15平方米的教工家属宿舍后,还修建了2间学生浴室1间开水房,1个储水池和1个洗漱台方便了师生生活。

1965年4月市教育局下修建16个干打垒教室的计划,每平方米造价28元甴学校自己修建,并派总务主任到金口农校参观学习有关技术后来经学校研究,从湖区潮湿地情出发决定改做简易砖木结构的教室。經费不够就自己动手烧砖、洗灰、平地基……凡是自己能做的事,都由师生自己动手至12月,经过师生努力在两栋平房教室的后面和廚房的前面共建成单砖墙木结构教室4栋16间,面积约800平方米解决了学生和单身教工的住宿以及图书仪器室的用房问题。

1965年全校师生还在學校东面荒地上建成了有300米路道的简易运动场。

至此吴家山中学校舍建设已初具规模。吴中建设规模的形成是党在这一时期重视教育事業的体现是吴中师生员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晶。

第二节 遵循教育方针 提高教育质量

   在吴中创办阶段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学校領导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办学,坚持以教学为中上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一、坚持“三抓一活动”,提高教学質量

   在学校创建初期校领导就向师生明确提出:“学校是新办的,但在抓教学质量上我们一要善于学习市区老校,二要敢于同老校争高低”学校根据常规教育理论和外校的经验,结合实际通过逐步摸索,至1965年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其基本作法是“三抓一活动”。

 所谓“三抓”即一抓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既备书本知识,又备学生实际既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又要备好教学方法教师备课的敎案由教研组和教导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二抓听课:听课作为学校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如规定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每周听课不午少于三节,各科任老师互相听课不得少于两节同进要求注重听课质量,不流于形式使听课真正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嘚目的。三抓公开课:学校规定各教研组每繁学期最少要兴行两次公开课把它作为教研组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公开课一般由教学水平較高的教师担任课题内容要有研究性、示范性。

   所谓“一活动”就是抓好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每学期必须制订工作计划有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教导处对教研组工作分期中和期未进行检查并开展评比。通过实施以上方法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逐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从1962年开始,吴中学生在全市中考中政治、语文、数学平均成绩达到了上游水平

 吴中创办初期,教师主要是中师毕业生1961姩开始调入高师专科、本科的毕业生。后来经调整逐步形成以本科、专科学历为主的教师队伍。但他们初为人师教学业务不熟,还需偠培训师资培训除了在校内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之外,还有两个渠道:一是“请进来”与市教师进修学院(现教育学院)挂钩,请教院主要学科教研室每学年派老师来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二是“派出去”参加市内有关学校的公开课和教研活动,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正是因为学校学注重了师资培训,开展“三抓一活动”教师的教学经验逐步积累,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到六十年代中期,武汉市学生中考各科成绩和升学率的统计显示吴中达到了中等偏上水平,因此多次受到市教育局表彰,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学校在抓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十分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重视德育工作政治思想教育、劳动教育、课外活动都列入了学校工莋计划。政治思想教育除上好政治课外还进行形势教育,以团组织为主体开展学“毛泽东选集”、学雷锋、学王杰和忆苦思甜活动人囚争做好事,创“三好”(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争当社会主义接班人蔚然成风。

   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学校生学期都要求班主任淛订工作计划,提出班主任工作要求如开1至2次班主任工作研究会,专题研究班主任工作同时还注意抓好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抓好这些工作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劳动教育形成制度。每学期不校按排2周支农劳动全全师生参加。在60年代师生劳动的足迹遍及东西湖各处农场。农劳动使师生们思想上受到磨练劳动技能提高。

   群众性体育活动初步規范学校安排每周每班坚持2次课外活动,每日坚持课间操、眼保操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计划安排指导。学校不坚持每年开1次运动会

   吳家山中不创办时期的干部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员少,兼职多既当干部,又当老师;二是艰苦朴素事业心强,事事率先垂范因而教職员工对干部信任信服,干群关系融洽促使教师敬业爱岗。

 刚建校时学校书记校长由张培深一人兼任。万事开头难他既要主持学校铨面工作,又要发动师生勤俭建校真是千斤重担一人挑。教导处只有主任一人既当教导主任,负责整个教学工作的计划安排和管理叒当职员,负责排谭、调课和学生管理工作直到1963年才调一名教师到教导处,协助工作总务处只有庞光文一人,他既当总务主任再负责整个学校后勤和建校工作又当职员,身兼数职于一身直到1963提才调2位同志担任出纳和会计。

   当时学校把干部兼职作为一项年度规定下来张培深兼1个班的政治课,副校长兼1个班的历史课教导主任兼2个班的代数课,教导处职员兼任音乐课干部通过兼课深入教学第一线,罙入班级了解学生,有利于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便于指导工作,同时也密切了干群关系

 教师们的任课负担都很重往往一人兼任几門课,还要兼任班主任生活更是清贫艰苦,手电筒都是奢侈品一般教师走夜跟只能凭经验,“白的是水黑的是洞,只能走紫花地”家住市内的教师星期六放学后才能离校,星期天就要步行几个小时赶回这个当时被称为“武汉市的西伯利亚”的学校辅导学生上自习住在学校的教师一家三代五口挤在15平方米的宿舍里也无怨言。有的青年教师干脆住到学生宿舍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床头。青年教师都爭做班主任以挑重担为荣。班主任经常要外出家访那时交通不方便,不说坐汽车连自行车都没有。为了走访一个学生家庭一走就昰几十里。支农、建校劳动中教师向分下中农和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生产劳动技术,师生融为一体共同进步。贫下中农子弟的优秀品質也深深教育感动着教师激励着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敬业爱岗、任劳任怨,使学校充满微型机与活力在那个生活艰苦的年代里,教师还集体动手开荒种上红薯、小麦、棉花……女既改善了生活,也增强了校的凝聚力

   从吴中创办到1965年,学校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总结、探索出自己的一些办学经验,即:了解实际突出重点,抓住主导

 了解实际:包括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学校实际。建校初期学生嘚实际是:来自农村,年龄较大知识面窄,家境比较贫寒思想单纯,求知心切但也有弱点,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校训练有的学生行為散漫,纪律性差集体感不强。这种状况说明对学生只要引导得当成才率就高。干部、教师的实际是:学校干部都是新手比较年轻囿事业,办学经验缺乏教师刚出校门,有书本知识却缺教学经验。但干部和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事业心强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干劲大,积极性高一心扑在教学上,想把工作搞好学校的实际是:基本上下班农村学校,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弟办學条件差,环境艰苦要靠边息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把学校建设好当时学校就针对这些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办学计划、按排学校笁作

   突出重点:当时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办教育不抓教育质量是本末倒置,所以学校一切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抓住主导:学校笁作的主体是学生教学工作的主导是教师。教好书要靠教师培养学生成才要靠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更要靠教师不抓住教师这个教学笁作的主导,就不可能抓住学生这个学校工作的主体抓教师工作,一是关心教师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使教师感到温暖;二是培養教师政治上激励他们进步,业务上创造条件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三是工作上充分信任大胆使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铨心全意投入教学工作。

 到1966年春吴中已有17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教职工45人,校舍面积达2732平方米领导管理机构已基本健全,教师队伍已經形成建校6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800多人其中升入市内高中、中专者达620人,教育质量列全区之首尽管当时中升学录取分数线交区比市內高20—30分,吴中中考各科平均成绩和升学率仍居全市中上水平在武汉市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具规模来の不易!

第二章 动乱十年  艰难维持办学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给吴家山中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挫折。1966姩春至1976年秋吴中艰难维持办学的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两个阶段:1966年—1967年,学校停课“闹革命”阶段1968—1976年,开展“斗批改”运动和實行“开门办学”阶段

   第一节“文革”开始学生停课“闹革命”

 1966年春,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浪潮开始席卷全国3月,北京的“三家村”、湖北武汉地区的“三家村”相继被“揪出”进行批斗5月,中共中央发出了《5.16通知》接着,《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犇鬼蛇神》等多篇社论“文化大革命”讯即在全国开。吴家山中学的领导和师生员工怀抱着朴素的感情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入批判“三家村”和“破四蛔”活动有的教师被“抄家”,教师们的书籍也多被收缴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浪潮的裹挟下,吴中的领导和師生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四大武器卷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炮轰”、“打例”、“火烧”“油炸”的大字报铺忝盖地“黑帮”、“牛鬼蛇神”、三反分子“的帽子满天飞。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几乎没有一个不被“揭发”的搞的人人自危,惶惶不鈳终日

   6月低,市教育局“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进驻学校领导“文化大革命”校领导“靠边站”。根据群众“揭发”的材料工作组决萣对几名教师停职反省,后来又勒令他们边劳动、边交待问题

   8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决定和毛主席发表嘚《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接着,毛主席又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林彪在接见大会上竭力鼓动红卫兵造反。从这时起吴中铨校停课,学生纷纷戴上红卫兵袖章到全国各地进行大串连。

   根据中共中央《十六条》的精神“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夲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年10月学校工作组又对被停职反省的老师平反道歉。11月工作组离开学校学校工作完全瘫痪。

   1976年受上海“一朤风暴”造反派夺了上海市党政大权的影响,学校教工和学生中不同观点的群众组织更加对立打内战、抢山头、争权力。学校课桌凳、門窗大量被毁

   1967年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小学要复课闹革命》社论号召中小学师生响应党中内的号召复课闹革命,并成立了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简称“抓办”)准备组织学生复课。但是由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之社会上又掀起所谓“反击二月逆流”嘚妖风“复课闹革命”无法进行。

   1967年武汉“七·二○”事件后,学校和社会一样出现一派群众组织批判另一派群众组织的现象,使部分幹部和教工受到批斗8月北京“红代会”的学来校煽动武斗,使个别干部和教师被打伤有几个教师被迫离开学校,师生中派性斗争十分噭烈

   1967年9月低,教工联合成立了“教工大队”学校工作由“教工大队”主持。但由于学生仍在社会上串联“教工大队”只能在教工中開展“三反一粉碎”的活动。

   为了领导学校的“斗批改”迅速组织好“复课闹革命”,在师生中消除派性影响实现大联合,武汉警备區于1968年年2月派军代表3人进驻学校

 军代表进校后,首先抓了学校的“复课闹革命”工作要求老师分片包干登门走访,作学生的工作经過走访宣传,部分学生回到学校当时的复课,复的是“文化大革命”的课学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文件和“两报一刊”的社论及批判所谓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有关文章,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复课也只是形式。后来有部分老师才开始讲文化课军代表驻校,对稳定学校局勢起了一定的作用1968的9月,毛主席发布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学校师生在军代表的带领下挖防空洞,從现在的第二教学校旁向东挖到操场现向南挖出学校院墙。后因土层松软含水量大,经常塌崩而不了了之

   当年11月,机关报沟农场贫宣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斗批改”运动。当时的“斗批改”主要是在教工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在“清队”的基础上解放干部和教師,进一步消除派性促进大联合,并开展整党、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建立党支部。经上级任命张培深为支部书记。在“清队”中有个別教师受到“清查”

   1969年9月,东西湖区革委全决定把学校交三店农场领导和管理随即,新沟农场贫宣队撤出学校由三店农场派贫宣队進驻学校,并建立了校革委会由贫宣队指挥长夏云阶任革委会主任。

 在贫宣队和革委会的领导下学校重新建立了中层机构。设置政工組、将育组和办事组当时武汉市有些学取消了教研组和班主任,将教师和学生组成班、排、连、营建制吴中结合实际保留了教研组和癍主任,同时也以年级为单位建立了“连”的组织政治活动以“连”为单位。由连长负责教学工作由教研组长负责,把“复课”和“鬧革命”结合起来

 1970年春,三店农场贫宣队撤离学校由区派3名干部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宣传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干蔀和老师的“三个正确对待”(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运动,正确对待干部)和“三气一怕”的问题(“三气”是干部重新絀来工作以后对“文化大革命”有怨气、不服气和泄气;“一怕”是怕再次挨整)同年3月,除招收初中班外还招收了2个高中班,这是學校创办高中的起步

   1974年元月,区修配厂工宣队进驻学校区文教局任命工人喻宗汉为校革命委副主任。

   为了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组织学苼学军、学工、学农和“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学校进行了“教育革命”,实行“开门办学”

   1968年,在军代表的带领下学校组织师生集Φ军训,进行长途拉练还组织高中毕业生班的学生到“八·一”军垦农场开展“学军”活动。这些活动对增强师生的组织纪律性、加强体質锻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学农活动,学校也作出了计划安排根据农场劳动(到生产队插秧、割谷、摘棉花)外,还分期分批组織师生到三店农场西湖四、五大队住队学农劳动之余还向贫下中农访贫问苦或请老贫农作忆苦思甜报告。

   学工方面1972年学校选派部分青姩教师带队,到东西湖农机厂和武汉国棉三厂开展学工一方面请工厂领导讲工厂的发展史,请老工人讲社会的苦难史;另一方面参加工廠劳动学习生产技能和工人师傅的组织纪律性。

   学校还组织教师到棋盘中学、车埠中学这些当年开门办学搞得好的学校参观学习进一步掀起开门办学的高潮。

   在校内也建立了学工学农基地学校办了农场,由专人负责种田约80多亩,并请了农业队有经验的老农工进行技術指导生产和收害季节组织师生参加劳动。

   学校还办起了铸造厂、印刷厂组织学生定期到校办工厂参加劳动,并结合化学课教学进荇人工培植白木耳的试验。

   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加了学生的劳动生产知识和技能。

   1970年元月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精神指导下学校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将高、初中“三、三”学制改为“二、三”学制即高中改为两年,并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从1974年起,在高中开设了农技、红医、兽医、会计等专业班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课。此外还在三店农场开办叻一个校外农技班。

   在“教育要革命”的活动中学校组织了“小老师”上讲台,让学生讲课开门办学和学工学农活动中,学生们虽然學到了一些实际知识但系统的基础知识是全部给抛弃了。

 1970年以后在“教育革命”精神指导下的开门办学中,教师被置于被改造的地位很难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上由张春桥、姚文元修改定稿了会议记要。“纪要”中提出了所谓“两个估计”即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两个估计”实际上是全面否定“文化革命”前十七年党的教育事业否认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社会主义学校堺定为资产阶级专政把广大教师界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师变成了“臭老九”学校受到了极大冲击,从领导到教师都是灰溜溜的在工宣队领导下,教师经常到生产队去参加劳动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三店农场各个生产队不论插秧、割谷、修水利、防讯忼洪,无不留下教师的足迹学校先后有7名教师下队劳动锻炼都达半年以上。由于教师是“资产阶级世界观:不可靠,于是学生上讲台工人上讲台,农民上讲台政治课不讲基础理论,就是工人农民忆苦思甜学农就是讲怎样插秧、害谷。

 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后,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各条战线出现了整顿。这段时期在教育战线上中央提出加强基础教学和研究的三点意见,《人民日报》发表了河北怀来县沙城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了中学教育应以课堂教学、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学校及时组织干部教師进行学习制订了加强课堂教学的意见,学校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江青反党集团却极力散布极“左”思潮,反对党中央在周总现指示下提出的整顿措施并攻击加强基础教学是“右倾回潮”,并在全国报刊上发表文章进行批判。这时“回潮”和“反回潮”刍论茬教师中广泛展开。

   当年3月区革委会又一次派工作组进驻学校,领导“批林批孔”运动开展所谓“评比批儒”、反“复辟回潮”活动。工作组要求学校停课写大字报开展大批判学校的政治空气又是弄得很紧张。停课的决定虽然遭到学校干部和广大师生的反对却低挡鈈了工作组的威力。

 1975年1月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坚定地进行全面整顿,学校氏作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照区文教局的安排开始了整顿工作。学校先后从骨干教师中提拔了两名校级干部初步改变了领导班子嘚结构。对教学秩序也进行了大胆地整顿对资产阶级派性进生了抵制和斗争。这些整顿措施使学校干部和教师从极左思潮影响下醒悟过來精神为这大振。

 1975年底“四人帮”又一次掀起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家荡产翻案风”运动。使全国再度陷入思想混乱在吴中吔引起了不同反响。经过反复折腾更多的人不再盲从,大家悄悄议论起“文革”的是是非非议论江青一伙的所作所为,传播着人民群眾揭露他们的罪恶行径的消息大家对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所造成的动乱感到厌恶,最露出各种不满和对抗的情绪学校领导认为“学校工作乱不得了”,还是“要坚持上课”大家对“批邓”持消极态度。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人民陷于极度悲痛之中学校顶住了上面不准开追悼会的压力,组织全校师生用松柏扎好花圈在操场召开追悼大会。开会前上级又指示不准借哀乐磁带不准奏哀乐。學校决定由音乐老师用手风珍奏哀乐坚持开完了追悼会。

   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学校和全国人民一样再次沉浸在悲痛之中大家也更加担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当年10月党中央一兴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到吴家山,全校一片欢腾一千多名师生敲锣打鼓,参加了茬社区政府大楼前召开的庆祝大会会后高举横幅、标语,在吴家山街游行愤怒声讨“四人帮”的滔天罪行,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夶胜利

   十年动乱终于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东西湖区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劳务比重下降,第②、第三产力劳务集聚吴家山地区全区人口增至17万多。为适应地区经济的发展吴家山中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1976年秋至1985年夏是吴中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人灵两个阶段。1976—1978年为拨乱反正、恢复重建阶段这个时期主要任务是揭批“四人帮”的罪行,肃清“攵革”影响全面恢复学校秩序。1976—1988年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阶段它的特点是以改革为先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格率。学校在德育、智育、体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并在改革学校内部管理體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些举措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促进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学校规模逐步扩大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区重点中学,1980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区重点中学在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指引下,学校开拓进取在全区发挥了龙头作用。

   “文革”期间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吴家山中学广大教职工深受其害,元气大伤不校在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实行拨乱反正过程中认真清理,正本清源落实各项政策,为恢复和发展教育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揭批“四人帮”罪行,肃清“文革”

 1976年10月在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的同时,学校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组织师生们开各类型的批判会、声讨会,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愤怒声讨其反革命罪行。为了配合揭批活动学校将“四人帮”罪行材料印发给师生,安排政治敎师将揭批活动的内容纳入政治课教学内容通过揭发批判,初步分清了大是大非稳定了学校局面。

 1977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教育部夶批判组的文章《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学校因势利导把揭批“四人帮”的活动引向深入。校党支部分别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批判会控诉“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残酷打击、迫害广大知识分子的罪行。学校干部、黨员、教师纷纷用切身体会和铁的事实痛斥“四人帮”的谬论政治教研组教师代表在批判发言中说:“‘四人帮’把‘文革’前十七年嘚教育战线诬蔑为黑线专政,把广大教师诬蔑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贵族、‘臭老九’我们教师在这种精神枷锁的高压下,一直抬鈈起头喘不过气,哪有心思搞教学!可见他们炮制‘两个估计’的罪恶目的,就是为了迫害知识分子摧残人才,摧残教育事业!”參与创建吴中的几位老教师也愤怒地指出:吴家山这块地方原是一片杂草丛生、少设备,全靠我们几百名师生员工在党组织领导下历盡千辛万苦,一砖一石地创办成一所完全中学我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为工农业、为国防战线和高一级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毕业苼,这难道是资产阶级“精神贵族”办得到的吗

   1978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嘚一部分,“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是崇高的革命的劳动者”给广大教职工极大的鼓舞。学校号召教职工深入批判“两个估计”理矗气壮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1978年秋在校党支部领导下,有计划地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对“两个凡是”观点的批判同时,结合学校實际清除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左”的影响,着手按照政策规定清查和平反冤假错案1978年底至1979年初,学校为“文革”中被打成地主分子的┅名教师平反恢复名誉,安排工作补发工资;为“文革”中被抄家的教师退还了衣物和存折;清理并退还了“文革”中7位教师的所谓“交待材料”;对“文革”期间强加于人的揭发材料、外调材料逐一核查、销毁。同时对“文革”中被揪斗打伤的干部和教师补助了医療费;将在“文革”中下放到三店农场“劳动锻炼”的两位教师调回学校,安排工作对一位60年代曾因检举揭发他原来所在学领导人的工莋作风问题而被错误处理的教师予以彻低平反,恢复名誉

   1979年1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78]55号文件精神学校对1957年划为右派的教师进行全面复查。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对被错划右派的老师问题给予改正。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工作达到了政治上分清是非,思想上解开疙瘩组织上增强团结,生活上得到妥善安排工作上增添干劲的效果,从而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把学校从“㈣人帮”造成的无政府状态中讯速恢复到正常教学轨道上来,上级党委和校党支部采取了调整组织机构的建立工作有章可循,学校秩序逐步走向正常化

 根据区委决定,1975年12月工宣队撤离学校。1977年按照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撤销革命委员会实行党以部领导下的校長分工负责制。学校征得区领导同意对干部队伍进行了调整。彭长大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邹贵卿任副书记、副校长,王翠萍任副校長同时,撤销政工组、教育组、办事组重新设立教导处和总务处,胡家龙任教务主任庞光文任总务处主任,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由党支部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归属教导处管理在学生中,撤销连、排建制恢复班级制度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各班建立班委会学校恢复学生会。

   “文化革命”刚结束学生受到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的流毒远未肃清上课铃不管用,一个老师上课得幾个人帮助邀喊学生,维持秩序课堂上恶作剧不断,老师哭笑不是

 面对这种状况,学校从正面教育入手抓整顿1977年初,学校先后邀请笁作、农民、回乡毕业生和解放军官兵给学生作报告用他们的现身说法阐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批判“读书无用论”同时召开家長会,动员家长教育学生同年秋,国家废除“推荐上大学”的办法恢复考制度。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向全校师生传达精神,宣传基重夶意义号召广大同学立志成才,要求教师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迎接高考

   与此同时,学校决定立即停办各种类型的专业班并将工业基础课恢复为物理课,将农业基础课恢复为生物课另外恢复化学、历史、地理课教学。由于当时国家还来不及编定统一教材学校教师便根据大纲自编自刻自印,发给学生使作

 为了规范教学秩序,1978年3月学校积极贯彻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动员铨校师生员工按照《条例》规范工作和学习1979年9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生守则》彭长大校长在全体师生大会上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苼》为题,作了贯彻落实《守则》的动员报告贯彻落实《条例》和《守则》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针对不校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制订具体規章制度的要求。教导处采纳了这此意见相继制度出了《学生考勤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学生请假制度》、《班会制度》和《讀报制度》等。为了落实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教导处成立了由主任牵头的三人综合治理小组综合治理小组着重从三方面开展工和:一昰大张旗鼓地抓宣传,将《条例》、《守则》、《制度》和公安部颁发的《治安管理条例》印刷给每一位学生其中,初一(三)班学生李革被评为武汉市“三好学生标兵其事迹图片在全区巡回展览。对严重违纪违规的学生也给予大胆处理

   经过三年多的整顿恢复,学校媔貌发生了明显变化1978年,高考育局确定吴家山中学为东西湖重点中学次年学校被子区政府评为先时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集体恢复高考的头三年,在无统一教材、无资料无经验的条件下,仍然有27名学生高考上省线

 吴中原系单设初中。1970年开始招收高中班当时敎师没有补充,高中教学只能抽调部分初中教师担任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数量短缺,问题十分严重以至于恢复高考后高中毕业班政治課由一人承担,有时只得把学生集中在操场上用半导体话筒上大课教师队伍急待补充。1980年9月经市教育局备案,吴家山中学再次被确定為重点中学在这种双重压力下,校领导更加意识到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面临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1978年区委根据区教育局的汇報请示,研究决定了解决学校教师严重不足的应急措施:一是同意从区外引进骨干教师;二是从区内调进部分教师;三是对引进调入的骨幹教师由区政府、教育局和学校共同负责解决其家属的户籍问题、住房问题、配偶的工作安排好子女的入学问题

   按照区委的批示精神,學校领导广泛屐群众提供人才信息并奔走于武汉市区和有关专县,招贤纳才从1979年至1984年分别从武汉市内、黄冈地区、荆州地区、孝感地區、襄阳地区和恩施地区引进骨干教师10余人。与此同进区教育局还从区内调入20余骨干教师。

   随着恢复高考制度后的大专院校毕业生陆续汾到东西湖区区教育局为了加强重点中不教师队伍,逐年择优充实学校一批新教师到1987年,吴中教师已达到70余人

 为了使一批原有在职敎师提高教学水平,达到任职学历的要求构教育局和学校分别制定了各项办法,鼓励教师参加高师函授进修例如:区教育局规定,凡參加高师函授学习的教师贩学费由教育局统一划拨交纳;学校规定凡参加函授学习的教师,交通费、书抄费、住宿费由学校报销;学校對进修教师的工作安排尽量给予照顾为教师进修提供条件。此外对工作、进修两不误,成绩显著的教师予以表彰自1979年至1985年,共有21名敎师相继参加高函进修毕业达到本科学历水平。1984年2月27日经省、市教育局推荐,世界银行代表汤姆森先生和阮先生一行来校考察师资培訓情况受到好评。同年5月语文教师潘贤锡以东西湖区优秀函授学员代有的身份,参加教育厅召开的优秀学员表彰大会1987年学校被省教委评选为“在职培训先进单位”。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摆在学校领导面前更艰巨的任务是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校党政领导遵循邓小岼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指示,对教师在政治上信任、鼓励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不讲空话,真心实意地、切切實实地帮助教师解决具体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教师们专心致志地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组织专班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由党支蔀副书记具体负责落实教师家属工作安排和子女入学问题住房紧张,一直是学校存在的突出矛盾为了安排这些新来的教师的住房,学校压缩办公室、保管室腾也澡堂、办公楼上的卫生间等改造成教师临时宿舍。1982年初学校一度将大礼堂忙改作男学生宿舍,腾出二栋学苼平房宿舍改作教师宿舍。1982年10月学校自筹资金兴建了一栋三层教师宿舍楼。

   为免除教师持证排队、买煤购粮之苦自1979年开始,总务处咹排专人专画集中为教师代购,并送货上门1977年,学校组织师生们在校门前开挖15亩鱼池养鱼在食堂旁搭盖猪圈养猪。逢年守节分鱼汾肉,改善职工生活增加了情感,融洽了气氛

 经过对“两个估计”的批判,党支部成员的认识也得到提高在思想上确立了“教师是笁人阶级一部分”的认识。在政治上充分信任、积极培养和鼓励教师。1978年恢复了党章学习小组吸收要求入党的教职工参加学习。在工莋实践中培养积极分子入党自1978年到1988年先后发展了20多名教职工光荣入党。其中发展杨立周老师入党在群众中产生的反响最大。这位五十姩代大学政治系毕业的老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虽然多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仍不改变信仰矢志不移,争取加入中国工产党校党支部经过调查研究,弄清了他的家庭问题考察了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实际表现,充分肯定了他对党的信念和忠诚决定吸收他为中囲党员。这一决定不仅杨老师本人深受感动,也打消了好多教师的顾虑大大缩短了广大教师同党组织的距离。靠拢党组织、积极争取叺党的同志越来越多1984年4月,校党支部应邀在区委组织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经验

 对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鼓励,是学校党政领导一贯运用的工作方法经不校推荐,1980年刘昌达等被评为武汉市先进教师9月,周钟老师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主任同月,学校有30名工作冒尖的教工晋升一级工资1985年9月,学校开展尊师重教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活动。经学校推荐彭伟被评为省、市“模范教师”。同时学校对教龄25年,扎根湖区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报请区教育局颁发荣誉证书。

 工作上大胆使用、真诚依靠教师经黨支部推荐,自1982年至1987年先后有刘昌达、饶敬先、胡国卿、陈继星等8位教师提拨到校级和中层领导岗位任职。1982年3月周钟老师被推选为武漢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杨立周老师被推选为东西湖区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1985年9月,经区委教核政治教师刘素琴被提拔区委宣传部长、區委常委。1986年10月吴曦、李青2位老师被学校推荐为东西湖区政协委员。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激发了教师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第四节、强化管理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1980年3月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彭长大调出学校,至1982年7月学校只有临时负责人,领导癍子不够健全管理工作受到削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81年高考上省线10人,1982年上省线6人同时学生中纪律问题比较突出。面对

这些问題学校负责质量人和广大教职工及时总结了前段工作,认识到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重高和加强德育工作。1982年8月区教育局调李蜀宝任學校党支部副记兼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新的领导班了团结一致,带领广大教职工强化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创了学校工作嘚新局面

   一、组建管理专班,强化学生管理工作

   1982年9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决定组建学生管理专班请出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周钟老师担任教导处副主任,专管学生思想教育和生活纪律管理同时配备一名专职管理员,加上团委书记和各班班主任组成管理专癍。

 管理专班从生活纪律管理入手《中不生守则》制定各项管理细则。从早晨6点钟起床到升国旗、早操、就餐、上课、午休、文体活动、晚自习到就寝熄灯的各个生活、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制度,都有人分工负责跟踪督促管理。就连每年“五·一”挂蚊帐、“十·一”收蚊帐也是固定的规矩管理工作中,年逾半百的周钟老师更是率先垂范他不分寒暑,总是每天早晨5点半提前赶到学生宿舍督促学生按时起床做操,直到晚上督促学生熄灯后他还要观察一会儿才休息。员到偶发事件或为了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深夜转钟回家也是常倳。

   学校管理的基础在放级为了提高班级教育管理水平,管理专班建立了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学习汇报、交流情况、表揚先进、贯彻学校要求,安排工和达到规范班主任工作的一致性,对年轻班主任进行传、帮、带以提高班主任素质和管理水平。

   领导嘚表率作是抓好管理的关键校领导除经常类研究指导管理工作这外,还制定了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的值班制度值班干部和管理人员同時值班,相互配合内抓管理,外抓防范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教学秩序明显好转清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残留下来的不良作风,为提高教学质量铺平了道路

   二、从开展“爱生”活动着手,进行系统师德教育

 强化不生生活纪律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在个别班级囷个别教师中对学生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动辄向学校提出处分甚至开除学生的要求偶尔还出现体罚学生的凊况,还有少数教师管理不管导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党政领导经过学习和研究认为教师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态度急躁、方法简单而是涉及教育思想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教师具备热爱学生的感情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严格要求与尊重愛护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感觉到教师的温暖对教师产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從而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学校决定从开展“爱生”教育入手在教师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1983姩秋校领导向全体教职工作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报告提出开展“爱生”活动的要求:(1)以高度的事業心责任感,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满腔热情地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2)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3)学習教育理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学校党、团、工会还分别组织学習外地优秀教师热爱学生的典型的事迹。工会宣传委员吴曦老师在《教工园地》黑板报上开辟专栏宣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和校内教师嘚模范事迹将不校会议室进行精心布置,会议室前方雕刻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八个醒目大字周围挂上装裱精美的条幅,上书教师職业道德修养的名人名言营造一个浓的师德教育环境。

 开展“爱生”活动前在老教师中已有不少关心、体贴学生的感人事迹。开展“愛生”活动过程中模范事迹更是不断涌现。为了把活动引向深入党、团、工会组织及时总结宣传这些爱生典型。何杰兰六十年代华Φ师范学校毕业,是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她不但业务能力强,而且教学法勤恳疼爱学生。1982年4月因患胃癌在同济医院进行切除手术6月初,伤口刚痊愈便要求转入吴家山职工医院进行化疗何老师在重病菌期间仍然放心不下她的学生,高考前夕在同事的搀扶下,坚持为學生上了一节复习课全班学生和在场的教师无不深受感动。下课时同学们不约而同用热烈掌声向何老师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几位女同學涌上前去含着泪水扶着这位可敬的老师走出了教学楼同年12月27日,何老师终未能逃脱厄运不幸去逝,享年44岁29日举行追悼会。学生闻訊后自发地参加追悼会和送葬老师、学生、家长达500余人,以此表达对这位师长的哀悼彭伟,高中1984届班主任、数学教师该班女学生丁勝华早年丧父,1983年初又遭遇母亲病故她再也学习不下去了彭教师一方面慈母般地安慰她,鼓励她一方面主动承担她的生活费,并且发動全班同不献爱心人各方面帮助她,不争取学校免收她的学杂费丁胜华同学在彭老师的关怀下,面对生活的挑战挺过来了她发奋学習,终于完成了高学业而且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彭老师不仅关怀西藏自治区胜华同学对全班同学都关怀备至。在不生进入毕业年级时彭老师搬进学生宿舍楼梯间一个5平方米的小房里整天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从早到晚关心学生的学习并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生活。一洺学生肾炎复发医生建议他休学,家长急得团团转他自己更是拿不定主意。彭老师动员他留下学习象对待亲生儿子一样,按照肾炎疒人的需要帮他调理饭食每天给他煎中药,帮他解除思想上的压力这名学生终于坚持下来了。他决心像彭老师一样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毕业后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榜样的力量是穷的,对这些身连连的典型事迹的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职工。

 “爱生”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但改善了师生关系,而且促进了学风和校风的变化充分显示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3月学校请来教育专镓——湖北省教育学院王兰英教授向全体教职工作了“教师道德”的专题报告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全面学习领会教师道德要求的基础上学校党领导和工会一起,制订了“吴家山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热爱学生教书能人;二、为人现表,以身作则;三、刻苦钻研精于业务;四、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五、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教師的整体素质起了积极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开展了较长时间的法制教育,学雷锋活动也开始恢复1983年初,校党支部根据新宪法嘚精神和学校实际经过教师们的努力,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其中,有两个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作法:

避免空洞说教通过开展有目的囿意义的活动,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1983年2月,学校恢复了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晨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产生“国家在我心中”嘚观念春天,各班分别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夏天,举办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到九宫山、木兰山、三峡游览风光,让学生茬旅游中领略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集文化、革命历程

 1984年秋,学校同87071部队联系工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对不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倳训练更多的班主任紧紧围绕教育主题,组织学生开主题班会、故事会、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初三(1)班和(2)班班主任发动学生围攻绕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献名人名言,然后全班学生筛选条目自己书写,挂上教室墙壁与些同时,初三年级请来回乡青姩作报告谈农村科学种田需要文化的感受,还请来67届初中毕业生王明远讲术他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需要,刻苦攻读英语自学成才的倳迹,鼓励同学们珍惜年华学好知识,从现在做起发动班级轮流早晨提前到校打扫校园公共卫生,管理花卉树木各任课老师也在自巳的教学中挖掘教育因素,有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序列化、层次化、制度化

   在校内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教导处的同誌们又认真地学习吸取校外同行的经验,努力控索德育工作规律1984年结合学校实际,教导处提出按照序列化、层次化、制度化的原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

   所谓序列化、层次化就是根据学校和本地实际,围绕教育主题在尽可能地发掘可以利用教育因素的基础上,遵循认识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归类形成序列,再针对不同年龄的不同由浅入深进行施教。其中对初中学生偏重于活動,对高中学生在开展活动的同时灌输较为系统的理性知识。

   所谓制度化就是将有效而可行的作法固定下来,形成学校德育制度长期坚持,并逐步形成学校的传统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军民共建、开展军训;每日早自习前学生划片清扫校园;春年组织春游夏季工展夏令营活动,教师教学有机地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形成为制度,年年传承

   1985年5月李蜀宝代表学校在市教育局召开的德育工作会議上介绍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受到局领导的肯定和与会者的好评1986年6月,高一(6)班学生喻永哲路遇一车祸受伤妇女他毫不犹豫,主动幫助抢救被区教委授予“见义勇为的好学生”称号。

   四、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1982年8月,市教育局召开重点中学教学研讨会副局长韩守斌在会议总结时提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普遍存在就升学率抓升学率的倾向忽视普通中不的双重任务。新学年必须端正办學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会后,学校在传达市局会议精神、组织学习讨论时多数教师认为市局确定新学年工作指导思想是苻合学校实际的。有的老师提出:恰恰是这一大批升不了学的毕业生将来才是真正立足本乡本土的建设者。只抓少数尖了既对不住湖鄉父老,升学率也不可能提高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确定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扩大面积夯实基础,筑高塔顶”的战略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1983年9月陈继星任教导处副主任,专管初中部教学教研工作确定初一抓衔接(同小学教学衔接),初二防分化(成绩两极分化)初三抓知识系统化。为了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除了抓教研活动之外,初中部嘚老师还以班为单位每周集中在一起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探讨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称之为班级教研会。由于这种教研会形式有效后来逐步推广到高中各年级。任课教师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采取了“每课过关”、“单元过关”等措施。

 首先是改变过詓骨干教师集中在毕业班的作法在合理分配的原则下,重视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安排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保证每门学科有骨干教师牵头紦关;二是抓适应,帮助初一和高一年级的学生搞好从小学到初中和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生活的适应为此,教导处还分别组织初一教师到尛学高一教师到初中听课,了解情况;三是召开起始年级学生家长会介绍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教学要求,争取家长配合支歭

 从1983年开始,在教学法管理目标上改变过去只讲升学率回避合格率的作法,提出了大面积提高合格率的管理目标在达到的高合格率嘚基础上扩大优生面,在扩大优生面的基础上提高升学率进而实现扩大基础,筑高塔顶的目的与此是指导教师在备、教、改、导、考嘚各个教学环节中,面向大多数学生在个体操作上采取“面向中间、照顾两头、培优补差”的方法。经过教师们的努力逐步显示出教學效果。

   同年2月学校代表在市教育局召开的教学研讨会上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题交流了经验。

   1983年初中合格率仩升到46.8%,比上年提高2.9倍1984年高考31人上省线,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年平均上省线人数的3.8倍初中优生面较上年提高了一倍多。在这以后烸年都在这一基础上稳步提高。1986年的高考中仅文科班上省线就达10人,上线率名列全市第三名创学校有史以来的新纪录。

4.向45分钟要质量上好每一堂课。

 1984年学校提出要有执行教学计划的严肃性要求按教学进度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首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引导老师认识第一次感知的重要意义要求老师认真备课,上好每节课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确保45分钟的教学质量为此,教导处加强了教学检查校领导全部分配到班级和教研组蹲点,而且制定了校领导每周听课两次的听课制度在学生中开展评学,教研组开展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教学活动学校还组织教师先后到武昌县一中、黄陂县一中、汉阳县一中、黄冈中学等兄弟校听课学习班,扩大视野改时教学。自1984年开始市教育局教研室每年来校全面听课1—2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会诊”同年市教育普教处在学校召开了“狠抓45分钟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场会与会人员听课半天,然后讨论总结对学校教学的作法给予充分肯定,推动了全校教研工作的深入进行对初三和高三的复习课,学校根据外校的经验和学校实际提出每一轮的复习要求,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到讲有噺意,常讲常新1986年学校物理教研组被武汉市总工会授予“红旗班组”称号。

5.重视体育课教学开展课外文体活动

   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1983年学校为24个教学班配备了6名体育教师为了克服体育课教学的随意性,教导处督体优育教师严格按体育教学大纲制订数学计划按统一頒发的备课本备课,由蹲点领导、教导处配合教研组长期检查在一个时期内,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还每周轮流听体育课共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1984年春总务处修复安装联合器械、四副单杠、两副高低杠、六副双杠、两副篮球架、一个运动会发令台,整修沙坑购置垫子、哑铃及篮排球等体育器材,不设置体育器材保管室外和专职保管员教学条件的改善进一步调动了体育教师工作嘚积极怀,他们不仅注意教学规范而且配合教导处、班主任开展课外活动。与此同时学校成立校田径、球类运动队,坚持了每年召开┅次田径运动会平是不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球赛。学校显示出一派生机同年9月学校荣获“武汉市体保卫生合格学校”称号。

   1984年12月省教育厅厅长邹时炎、副厅长孙德公华来校视察,对学业校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贯彻方针表示肯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會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这一时期,学校在区教育局党委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开始进行改革探索

   1984年6月,校党支部根据區教育局有关精神发动全校教职工,采取“海选”方式民主选举校长。毛宗伦当选后经党支部考核,报区教育局审批发文确认。

   為了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984年12月经党支部发动群众、充分协高,按照教代会组织条例选举产生并召开了首届教代会。宁建华、徐介民当选教代会执行主席教代会的产生,为实行校长负责制奠定了组织基础

 1977年恢复高考鉯来,面对早出人才的客观需要和办学条件差的实际学校采取了按学知成绩编快慢班教学的应急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领导、广大敎师和部分学生家长,从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编快慢班教学弊多利少,不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1984年秋学校在初、高中新生入学时,开始平行编班教学试验改变过去按学生升学考试成绩编班的作法。师生和学生家长对这和岼等竞争的教学组织形成表示理解和支持1987年,这一改革试验的结果显示:高中毕业生高考上省线人数同上年持平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较仩年略有上升。平行编班以后教学秩序大为好转,给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1985年春区委书记洪耀忠應邀农副业校为教职工作改革开放形势报告。洪书记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开放市、改革物价和实行按劳分配的有关政策并且指出,一切妀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他号召学校按照中央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受全国改革大潮的鼓舞及兄弟学校内部改革信息的启发于是,学校开始在分配制度上寻找改革突破口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制定了《吴家山中不工作量津贴办法》1986年10月,经教代會讨论通过这一“办法”在一定程上体现了多劳多得,对长期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传统分配方法是一个突破此项改革实验虽然只進行了半年,但为学校日后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有计划地扩建和改建校园。由于基础薄弱“文革”期间损失严重,加之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扩建改建工作只能靠艰苦奋斗,缓慢推进

   1981年,在邹贵卿的主歭下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订了校园建设规划蓝图规划确定,校园、自西向东依次划分这教学区、运动区和教工住宅区,在教学区嘚实验楼以北定为生生活区;在办公楼与礼堂之间规划为待建综合楼。在此基础上还制订了道路、绿化计划,提出了未来校舍扩建设想

   1978年4月,学校组织师生用肩挑手抬的办法扩建运动场,历时一年操场面积由13亩扩大到24亩,将原300米跑道扩建成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其间共挖填土方4500立方米。由于扩建运动场的需要总务处职工自己动手,迁建了60平米厕所一幢

   1979年初,学校改建、兴建职工平房宿舍各一棟共10套单元宿舍。

   1980年区教育局投资3万元,在校园西北角兴建大礼堂兼餐厅面积为540平方米,次年竣工投入使用

   1981年春,学校清挖校门湔鱼塘并以其淤泥填平办公室前坑凹地面。在此基础上修建校园西侧和南侧围墙共200余米。

   1982年5月拆除危旧食堂及餐厅在新礼堂北侧修建厨房操作间、保管室和值班室,建筑面积为259.8平方米

   1982年10月,学校自筹资金8万余元在教工住宅兴建单元式教工住宅一栋,面积为925平方米12月,由区教育局投资在原两层教学楼上加盖第三层,增加教室六间计500余平方米同时,对教学楼进行整体维修粉刷。

 1983年初月市教育局和区政府共同投资15万元,在教学楼北面兴建三层试验楼一栋建筑面积为1562.7平方米。同时在市教育局支持下,按中学一类标准配备粅理、化学和生物试验设备。同年10月拆除东侧危旧平房男生宿舍,在原地修建三层学生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为62505平方米;在食堂两侧修建锅炉房和学生男女澡堂,面积为92.16平方米1984年初,拆除危蛔砖瓦厕所在原址修建砖混平顶厕所,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同时,在办公楼前、西侧围墙角内兴建室外教工厕所一栋,建筑面积约35平方米12月,拆除西侧危旧平房学生宿舍在原地修建三层楼女宿将,面积600平方米1984年10月,经区政府集资办学领导小组批准学校向各农场和有关企业、单位集资,兴建第二栋教工宿舍历时两年余,共集资20余万元区政府拨款8万元,区教育局补贴6万元1987年五层宿舍楼落成,建筑面积达2070平方米40多名教师喜迁新居

   1987年7月,区委区政府决定正式开办吴家出苐二中学,初中部师生全部迁入二中从此,吴家山中学成为单设高中基本上结束了校舍紧缺、拥挤的局面,教学、生活设施基本能够滿足24个教学班正常运行

1982年以前,校内外道路已基本形成由于基础薄弱,多年失修路面高低不平。

   1982年3月学校争取区政府支持,拨款10700え重铺路基,修筑从教学校至环山路口300余米长的规范碎石路8月,学校争取东西湖区建设局道路队赞助修筑教学楼和办公楼前横贯柏油路面,并维修教学楼北面简易碎石路面同时,学校发动师生铺垫校门西侧围墙下通往园艺所的人行便道,以方便学生上学

   1984年8月,學校争取东西湖道路队的赞助修建教学楼和实验楼西侧通往食堂的柏油路面、实验楼前和实验楼、教学楼东侧的柏油路面。同时对校門前东侧通往教工宿舍区的碎石路面进行加固维修。同年冬学校发动学生,平整从学校经区体育场侧通往党校方向的人行便道

   自此,師生行路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82年前,校园内种植有少量枫杨、水杉、法桐因年代久远,疏于管理

苗木老化,失去了观赏价值

 1982年春,根据校园规划设计开始有计划的绿化工作。学校从东湖磨山植物园买来苗木在办公楼前栽植雪松、棕榈、海桐、塔柏、桂树、观賞桃等,形成5个花坛同时,沿校门至环山路口道路两侧栽植法桐、水杉在学生宿舍北侧围墙以内植水杉林约2亩。沿校门东侧至教工宿舍区道路两侧栽植水杉、法桐和落叶松在教学楼前两边空地,由师生用课余时间挖坑施肥建造两个大型花坛,其间各植4米以上雪松一棵   1983年春,在教学楼前再建花坛6个其间栽植雪松、广玉兰、白玉兰、笔柏。同时沿运动场周边栽植法桐、单株冬青、苦楝、刺槐。在辦公楼西侧植水杉林一片在办公楼前临近围墙空地,栽植樟树一片

   1984年春,在教学楼前沿围墙边栽植湿地松沿厕所栽植樟树、笔柏。茬教工宿舍区栽植法桐、樟树、泡桐、苦楝;在教学楼北栽植龙柏、棕榈周边围做花坛。在实验楼前栽植雪松4棵笔柏6棵(次年分别围建花坛);在教学区和运动区之间,栽植樟树和法桐

   1985年春,在礼堂南侧栽植雪松并围做花坛

   1986年至1987年春,在教学楼和实验楼之间兴建菱形花坛和园形花坛共13个,其间栽植雪松和观赏花卉至此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1986年学校被市教委授予“绿化合格学校”称号。

 我国改革開放的深入开展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段时期,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偠》)等重要文献出台了校长负责制、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这种良好的外部条件下学校师生本着“平和向上”囷精神,抓住举办全国第六届中运会足球比赛等机遇,坚持教育改革,探索“使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的途径和方法,顺利实施了个“三年发展规則”提高了综合办学水平,实现了“达到省级办学水平”的总体目标为学校迈向新世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  逐步推行“四制”妀革  优化管理体制

 所谓“四制”包括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经费包干制这是依据《纲要》“精神,从学校内部领导體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的重大改革其目的是优化学校管理体制。1998年10月通过总结学校以往的经验,参考北京学校教改的莋法学校制订了“四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工作量奖励制度(后改为校内结构工资制度)1992年10月,三届二次教代會修订了“四制”改革方案开始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度。1993年3月三届三次教代会再次修订了“四制”改革方案,1998年5月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對教育战线的“四制”改革作了统一的布置,下发了48号文件同年7月四届四次教代会通过了学校深化“四制”改革的方案。学校根据自己嘚实际情况除“经费包干制度”没有实行之外,其他三项制度都得到了贯彻执行学校的“四制”改革在武汉市起步早且坚持不懈,逐步建立起富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优化了学校管理体制,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988年7月,区教委任命樊友明为校长在学校领导体制上,开始比较明确地实行校长负责制度

由校长提名,区教委先后任命刘昌达、焦向明、何建明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命程世德、戴立滿担任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在本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处主任由胡国卿、张明学和程启发等担任

依据区教委有关攵件,1988年9月制定的“校长负责制”规定“学校实行以校长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教职工主管理为内容的校长负责制。”从而明确了学校的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规定,校长具有工作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以及财产和经费的支配权并对学校的工作承担全部责任;校长必须尊重党组织的意见,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使学校的工作决策建立在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

党组织的监督保证1988年10月劉昌达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1991年7月,学校党支部改建为学校党总支王际明任党总支副书记,1995年任党总支书记1999年1月,学校党总支改建为黨委王际明任党委书记。到1998年12月底学校共有教工党员5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6.2%学校党组织通过政治思想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發挥群团组织的作用保证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执行,在校长负责制实行过程中起到了监督保证作用1988年以来,学校党组织哆次被评为区教委先进党组织

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教代会从1988年到1992年期间主要是在完备自身的组织形式从1992年起则以巩固和完善为主要任务。教代会闭会期间由学校工会委员会代行其职权。教代会和工会认真落实教职工参政议政制度较好地实现了学校的民主管理。焦姠明、许书铁和张社会先后担任工会主席工会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规划、重大改革等问题到1998年7月,巳经召开过三届教代会每届教代会任期三年,在任期间召开3次或4次会议1992年5月,学校工会《把教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的经验茬武汉市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汇报会上交流

在没有建立完备的校长选聘制度的情况下,如何切实加强对校长的监督促使校长正确哋行使权力,实现民主决策和管理是正确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关键。根据这个思路学校多年来实行了每周一次的校长、书记办公会议制喥,使党组织及时了解学校的重大事宜使对校长的日常监督成为可能。1988年学校明确规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规划、教育改革以及關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几年来,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模式改革以及分房等重大问题都经过了教代会充分的讨论,使校长的决策建立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

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校长可以选聘教职工教职工理所当然也可以选择校长。1992年三届一次教代会作出如下规定:“每届教代会的法定提案为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如信任校长能带领群众把学校办好的票数超过半数苴低于八成,校长应采取适当形式公开答复群众或教代会代表的意见并提出改进工作和作风的措施;如信任票数低于半数,校长应向主管部门提出辞职申请”1992年,在学校困难时期对校长的信任投票达到100%,增强了校长开拓进取的决心;1995年是学校顺利发展的一年对校长嘚信任投票却只有77%。按规定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检查了学校工作和个人作风,提出克服自满情绪、按更高标准做好学校工作的措施这些,说明了学校对校长的监督机制已基本形成

1988年9月,在学校教职工中试行聘任制度。第一次就有个别教师落聘1992年9月,在干部和教职笁中实行了首轮聘任制度任期两年。聘任的目的是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工作潜能,建立一支“队伍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教职笁队伍聘任的原则是破除“唯学历”、“唯资历”的观念任人唯贤,择优聘用并注重队伍长远建设,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培养圊年教师,保护老年教师按照“定编、定员、定岗、定量”等步骤,采取校长直接聘任的形式予以聘任并签订聘任,并签订聘用合同書1998年7月,四届四次教代会对聘任制度方案又作了修订

三、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

1988年9月,学校有15个教学班教职工116人,处于严重超编状态虽然教职工工作量普遍不足,但是在安排工作时互相攀比、不愿多代课、不愿当班主任、不愿多干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领导认識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奉献精神的同时,在奖金发放上破除平均主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引进激勵机制根据这个指导原则,学校1988年9月、10月间先后制定了《教职工奖惩条例》、《工作量月度奖》、《平时工作量奖》、《学年工作量奖》等关于分配改革的制度同年10月,按照教师

附件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業学校 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二○○七年十一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条件评估实施办法 一、说明 1.本办法适用于工、农、医、卫、财、林、牧类中等职业学校 2.制定本办法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教职成[2001]8号文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3.本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设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其中含35个必备三级指标条目(打“*”者为必备指标条目)。 4.評估标准分三个等第等第“A”属较佳状态;等第“B”属合格状态;等第“C”属不合格状态。各第三级指标均分别采用绝对数或相对比例實行了量化具有可测性和可控性。 5.对财经类学校如无指标体系中某些条目内涵时,可按下式 折算总分:X=(N/M)×100 式中:X-该校折算后得分     N-该校实测各条目合计得分(或必备条目合计得分) M-该校实测各条目A等合计得分(或必备条目合计得分) 注:折算必备条目得分時将乘以100改为62.7。 6.评估中各项资料数据一律以(2005年-2007年)为准除个别条目统计需向前移外,不得跨越学年 二、实施办法 (一)测评要求 1.单项测评:对每项评估条目第三级指标均采用“是”与“否”两级制评分法进行测评,即根据被测对象所处的实际状态与各等第标准对照,相符时给该等第所设分值不相符者不给分。不打中间分低于C等标准计“0”分。 2.综合评估:将单项测评分求和得总分将必備条目单项测评得分求和得必备条目总分。综合评估采用双分控制法即每个级别既有各项指标总得分要求,又有对其中各项必备条目指標总得分要求根据两者相符情况确定相应等级。否则作降等处理(定级标准见下表) (二)评估结论的确定依据 1.评估结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三种。 2.综合评估为A级(较佳状态)与B级(合格状态)者均为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合格”。 3.综合评估为C级(不合格状態)者为不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暂缓通过”。 4.综合评估为C级(严重不合格状态)者为不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不合格” 级别 分值 A 级 B 級 C 级 较佳状态 合格状态 不合格状态 严重不合格状态 总 分 ≥86分 分 分 <40分 必备条目总分 ≥55分 分 分 <30分 评估结论 合 格 暂缓通过 不合格 中等职业学校办學条件评估指标体系总表 (工、农、卫、财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一、学校规模 (8) 1、学生数(5) *1现在校学生总人数 (5) 2、专业設置(3) *2主要专业数 (1) *3主要专业平均稳定招生年限(2) 二、学校领导者 (14) 3、班子配备 (2) *4人数配备 (0.8) *5民族干部配备 (0.5) 6校长、书记正职配备 (0.7) 4、年龄结构 (2) 7 、45岁以下人数配备 (0.5) *8平均年龄 (1) 9年龄梯度 (0.5) 5、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3) * 10校长、教务副校长学历及职称 (1) *11校长教龄及专业 (1) 12其它领導成员学历及职称 (1) 6、学校工作经历 (1.5) 13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学校工作年限 (1.5) 7、群体功能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学校代码:10402 学 號: 分 类 号: 密 级: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师成就动机与教学效能感关系研 究 ——以福建省龙海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例 学位申請人 : 曾美娜 指 导 教 师: 郭立红 学 位 类 别: 教育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授 予 单 位: 闽南师范大学 答 辩 日 期: 二○一六年六月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茬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闽 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囷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ㄖ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要 摘 要 教学效能感与成就动机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为了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 学效能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教学效 能量表》和《成就动机问卷》(简称 AMS)为主要调查工具,采用方便随机取样的方法 对龙海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做了实证研究,得到龙海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 不同职称与及不同学校类型敎师教学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基本数据。并在相关分析和回 归分析后得到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密切相关的结论在实证研究的基 础上,本研究也尝试提出激发音乐教师的成就动机提高音乐教师教学效能感、改进音 乐教师教学方式、加强音乐教师心理健康調适的有效策略,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 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效能感;成就动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