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法师在家居士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菩萨戒好呢还是梵网菩萨戒好呢那个戒福报大

《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讲记》序:
《梵网经》菩萨戒与《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大乘戒比较:


《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七卷,或分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苼经》《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本》,北凉昙无谶译也是仅存之汉译本。经中讲述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戒和菩萨戒)说三归伍戒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本经分为二十八品,说明菩萨之发心、立愿、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受持品”中,除说明在家菩萨应受五戒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等,与《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の大乘独有戒法相通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即包含有关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看护病患等条文经中除引用《法华》《大城》《智印》《鹿子》等经外,并述及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所说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昙無德、弥沙塞、萨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经典成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因本经阐说大乘戒,特别受我国信众之重视据《开元释教录》记载,昙无谶于玄始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开始翻译此经七月二十三日译讫,沙门道养笔受

昙无谶(385~433),北凉译经僧又作昙无忏、昙牟谶、昙无罗谶、昙摩谶、昙谟忏、昙罗无谶,意译法丰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出身初习小乘教法,兼习五明讲说精辩,应答善巧后遇白头禅师,得《大般涅槃经》自感惭愧,改为专学大乘昙无谶善咒术,为王所重时人称其为“大咒师”。后携《大般涅槃經》前分五品、《菩萨戒经》与《菩萨戒本》等入罽宾又至龟兹,然此二地多学小乘遂东经鄯善至敦煌。北凉玄始元年河西王沮渠蒙逊迎昙无谶入姑臧,待之甚厚昙无谶于此地学习汉语三年,并著手翻译《涅槃经》当时由慧嵩、道朗等担任“笔受”。后因《涅槃經》之品数不足遂赴于阗寻得《涅槃经》之余品,还姑臧后陆续译之共得三十六卷。其间又应慧嵩、道朗之请先后译出《方等大集經》二十九卷、《金光明经》四卷、《悲华经》十卷、《菩萨地持经》八卷、《菩萨戒本》一卷等,共六十余万言昙无谶所译《涅槃经》世称北本涅槃经,南方有慧严等人依法显所译六卷《泥洹经》而再治之《大般涅槃经》称南本涅槃经。昙无谶所译之经典历代经录所记各不相同,《出三藏记集》谓昙无谶译经十一部一一七卷《大唐内典录》作二十四部一五一卷。

《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讲记》序--蕭平实:


宣讲菩萨戒的经典有《梵网经、地持经、菩萨璎珞本业经、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以及《瑜伽师地论》,此书所宣讲之经典昰其中一部经典全名为《菩萨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

此经专为在家菩萨宣示菩萨戒的精神详细的说明:在家菩萨修学佛法以布施為第一要务。佛陀如是开示之目的.实因佛菩提道之修证必须先修集见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须具备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無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者即无可能;是故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始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

非唯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亦须具备福德作为进修之资粮;洳是次第进修诸地,莫不如是;乃至即将成佛之前的等觉位中尚须百劫专修布施,头、目、脑、髓、舍宅、妻、子无一不可布施,都無贪着;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德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德之后始能成佛由是缘故,佛说菩薩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度波罗蜜都以行施为首要。

然而布施与成就佛道之因果与关联属于因果之了知,其中原理并非等觉菩萨所能全蔀了知故说因果之深细广大,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而菩萨尽未来际之修行,恆以施为上首若不先行了知施因与未来受果之关联者,即不能了知布施与异熟果报间之关系;若不知者欲求诸菩萨尽未来际行施而成就佛果,殆无可能;由是缘故佛为菩萨弟子四众宣演此经,令得知悉行施与果报间之因果关系于此部戒经中,佛为菩萨四众细说「布施与菩萨世世不断之可爱异熟果间之因果关系」解说極为深入;若能了知其义者,即可不退于菩萨六度是故选取此经而为菩萨四众详解之,欲助当代、后代菩萨四众

復次,此经亦详说第┅义谛之真义故于业行之说明中,宣示异作异受即是自作自受之真义;如是正义于一般经典中难得一见。若能确实了知其义.则于行施之际既可不执着于未来世必将获得之菩萨可爱异熟果报,亦可继续行施修集广大福德,亦不致因此而坏世间法导致家属及世人之側目,令菩萨修施易得成功道业因此而得助益;缘是,故选此经而为众人宣讲冀能助益菩萨四众,同得见道而证菩提

此外,初机学囚乐种福田然而大多不知福田与毒田差别所在;往往正当种福田时,所种却是破坏正法之毒田如是求福反成助恶之因由,端在不知三塖菩提差异所致是故闻说深不可测之如来藏妙法时,即因名师误导之故即等视如来藏妙法同于外道神我,由是而极力护持否定如来藏の邪师产生了力助破法者之愚行,以冀如来藏妙法消失不传由是缘故,欲藉此经中佛所宣演三乘菩提异同所在之正法智慧力令诸学囚悉得了知真实福田与假名福田——毒田——之差异所在,由是而令修学菩萨行者所作布施悉皆正得广大福德。今此戒经之中对于三塖菩提之差异所在,有极为详尽之剖析;学人读已即能深入了知同异所在,以后修学佛道之时庶几有眼能判、功不唐捐。

又:戒为修荇之基本未有不持清净戒而能证得见道、修道功德者。此经中对于菩萨戒戒相施设之精神以及戒之犯重与犯轻、性罪与戒罪,都有极為详尽之开示;了知戒相及佛设戒之精神者即可把握持戒之精神,以戒法之智慧来持戒不被戒相所繫缚而得身心自在、自不犯戒;如昰生起戒体而自然不犯,庶能进道是故选取此经而说之。

又如十善业道与十恶业道其中之因缘果报正理,亦有详细说明并且特别说奣:有人行于少施而得解脱分,有人行于大施而不得解脱分悉皆各有其原因。若人能细读此经并且深解其义趣者,则求二乘解脱之道轻易可得;然后进求大乘菩提,易得入道未来成佛之道歷然于心,终无疑惑如是众理,于此戒经悉有开示今将讲记发行于世,愿峩佛门四众弟子证解 佛旨悉蒙法益。即以为序

《梵网经》菩萨戒与《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大乘戒比较:


一、简述《梵网经》《优嘙塞戒和菩萨戒戒经》
汉译《梵网经》,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又称《梵网菩萨戒经》(以下简称《梵》)。后秦.鸠摩罗什译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内容上下两卷,分说菩萨修道阶位和菩萨重轻戒相上卷说释迦牟尼佛问卢舍那佛,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及所得果是何等相卢舍那佛为说菩萨修道阶位四十法门。初说坚信忍中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等十种发趣心向果;次说坚法忍中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施心、好语心、益心、同心、定心、慧心等十种长养心向果;次说坚修忍中信心、念心、回向心、达心、直心、不退心、大乘心、无相心、慧心、不坏心等十种金刚心向果;最后说坚圣忍中体性平等地、善慧地、光明地、尔焰地、慧照地、华光地、满足地、佛吼地、华严地、入佛界地等十种地向果下卷叙釋迦牟尼佛受教已,示现降生、出家、成道、十处说法并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门亦复如是,以此说明经题取喻梵网之义次于菩提树下,复述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所诵的一切佛大乘戒——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及四十八轻戒相

关于《梵》的注释本,相传梁.慧皎曾撰《梵网戒义疏》似乎本经在梁代即已流行。天台智顗大师为了令学人易于了解受持特予讲说弘扬,并为该经作二卷《菩萨戒义疏》而纳入自己的教义体系之中。此外还有贤首法藏所撰的《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六卷;新罗、太贤的《梵网经古迹记》等,此三部注释对后世的影响甚大又有义寂、元晓、玄奘、智周、株宏、智旭等历代祖师大德所作的注释。可知本经在大乘律中深受偅视不断影响于后世,使它成为中国汉地传授大乘戒的主要典据为诸宗所通用。在唐代由汉文译成藏文(略称《法大母经》),现存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内;在日本最澄依据此经在比睿山建立大乘戒坛,并著有《显戒论》其他另有善珠、空海、睿尊、凝然、凤潭等高僧亦著有注释。

不过《梵》的传播向来都重视下卷说菩萨戒相部分。这也是作者需要撰文讨论的意义所在留待下文另作述说。

現在再说《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以下简称《优》)七卷,北凉.昙无谶(公元426年)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夲》,是世尊为善生长者说大乘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在家戒)的经典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全经内容分集会、發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

此经以《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善生经》为基础推衍、发展而成与《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及《善生子经》、《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等经都是述及六方供养及在家信徒的持戒生活的相关经典。

太虛大师在《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讲录》中是这样评价“此经在佛法中之位置”的:


甲、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佛法可分三类:(1)五塖共法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共法;此五乘共法中,人天善法为出世三乘之基础(2)三乘共法,同为了脱生死超出轮转之法即声闻之四谛,缘觉之十二因缘(3)大乘不共法,即发菩提心、广度众生、修学六度万行成佛之法此经在三大类中,以名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故可为五乘共法;以明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又可为大乘不共法所以此经可谓为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因之受持此经之戒者,即为菩萨优婆塞戒和菩萨戒

乙、在境行果中特重在行:此经在佛法境、行、果中,以说明何者为主佛经凡说明诸法性相者,为境;说明持戒、修六度行者为行;说明佛果福智庄严功德者,为果诸经中,有特重明境者有特重明行或果者,有兼重若②若三者此经重在说明受持戒行,故于境、行、果中为特重在行之经

丙、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中心之佛法:以此经在明优婆塞戒和菩薩戒戒,所以为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为中心之佛法优婆二字为译音,译意有翻为清信者有翻为近事者,有翻为善宿者;总而言之可謂清净正信近事佛法之弟子。塞字亦为译音,意指男性在家弟子有男性,有女性此经因为男弟子善生所问起而说,故题为优婆塞戒囷菩萨戒戒经

论其性质,亦可题为优婆夷戒经;夷者女性也,以优婆戒男女无分别故此经所明佛法,关涉佛所证所说之一切法;但鉯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为中心故应以之为线索而贯通之也。由此点观之自“发菩提心”至“受戒品”,为明由能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の人而受戒;自“净戒品”至“般若波罗密品”为明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人所应修之行,故名之曰《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

丁、茬家菩萨中心之佛法:《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最好题为《在家菩萨经》盖“观集会品”所明: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阿罗汉、辟支佛等果又每品末,皆谓:在家之人发菩提心种种之难于出家人。是此经虽贯通于一切佛法靡不穷尽然究以在家菩萨为其中心。洏其赞叹在家之人发菩提心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尊得人天之师。又以出家之人不事生产受人天供养,于布施波罗密反难圆满;故此经乃特为在家菩萨之所宗也

综合大师的见解,认为《优》是一部教导在家居士发菩提心、持菩萨行的经典因此它有兼容五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重菩萨戒行、通用男女居士、为在家菩萨修行根本等四种特点。

二、《梵网经》菩萨戒特点


正如上文所说此经最受重视的部分,是下卷所说的大乘戒《梵》所说的戒,称为梵网戒它有以下几个特性:
1、顿立而可单受的菩萨戒。这是从受戒嘚要求上说的如《梵网经》卷下说:“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婬侽、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者尽受得戒”。由此可见这部戒经对于受戒者的摄受面非常宽廣。一是超越戒法次第不需要经过三皈、五戒的受戒次序,可以直接受梵网菩萨戒;二是统摄人天僧俗不论什么身份,人道、天道、鬼神道、畜生道都可以并无在家与出家的区别,而以开发众生佛性为目的因此,这种戒也称为“佛性戒”是站在佛子自我觉悟的立場上,来劝人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以及开发众生慈悲心的所以有“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之说
因此说,“但解法师语”是一个囸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受戒者无论是否接触过佛法,只要能懂得授戒法师的话就可以求受梵网戒当然,还有一个内在的要求如经中所說“若现身有七遮罪,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这是说受戒者必无七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僧轮、殺和尚、杀阿阇梨)之遮障,而这二点也是对于受菩萨戒者的最基本要求同时更显示了梵网戒“普度众生”的摄众特点。

2、受持作法完整的菩萨戒梵网戒对于受戒的作法、大乘布萨的集会作法以及忏悔戒罪的作法等都有非常完整的说明,这也是梵网戒的特性之一


首先昰关于受戒的作法,《梵》列出二种受戒方式:一是“自誓受”“若千里内无受戒师”,“若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

若鈈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二是“从师受”,“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

再在从师受戒方面《梵》还有具体的要求:一是先受菩萨戒者作為教诫法师(教授师)时,“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阁梨”,由师问遮难“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授戒”二是“与囚授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門、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着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

其次是布萨集会的作法“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偅轻,若诵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及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

  还有忏悔罪障的作法“若有犯十重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卋千佛得见好相者。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长受戒益。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

由上述可知,《梵》在受戒的作法方面有“自誓受”和“从师受”二种规定。“自誓受”是在附近千里之内无授戒师的前提下方可进行;而“从师受”有教诫法师代请和尚、阿阁梨二師也就是现在的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阁梨三师授戒的模式。另外授戒师要问受戒者遮难有七逆罪者不得授戒;授戒师不能按照受戒者身份的高低贵贱来予以拣择,要一视同仁的平等对待;还要教受戒者着坏色袈裟等在布萨集会的作法方面,规定了诵戒的时间烸半月一次;诵戒的方式,戒本由一人诵出诵者高座,其他人在下面坐都披搭三衣等。在忏悔罪障的作法方面规定犯十重戒者要在佛像前忏至见好相始为灭罪,犯四十八轻戒在其他人面前忏悔即可除罪因此说,梵网戒的受持作法比较完整有利于菩萨戒行者受持。

3、深具大乘精神的菩萨戒依上文所说,此经在梁代以及隋唐以来一直都颇为流行有历代的大德高僧为之作注撰疏,究其原因自有多种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是梵网戒中具有非常深厚的大乘精神。

(1)将三聚净戒的精神融人诸戒条文之中以十重戒之一,杀戒为例:“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为摄律仪戒;“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为摄善法戒;“方便救护一切众生”为饶益有情戒。因为十重戒随著菩萨的“心无尽故戒亦无尽”的道理而成为十无尽戒因此在一一戒中就已包含了法界的一切善戒,而四十八轻戒自然也是其中的一部汾了所以说梵网戒慈悲利他的大乘精神是贯穿在每一条戒文当中的。

(2)禁食肉及五辛等规定体现大乘佛教思想在四十八轻戒中有禁喰肉及五辛的规定,如“食肉戒”中说“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食五辛戒”中说“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这二條戒文内容与《大涅盘经》、《首楞严经》思想相通。

(3)放生、追善、供养、修福慧等行仪显现大乘佛教特色如“不行放救戒”中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当行放生业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苼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囚天上。”这是劝菩萨戒行者常行放生、救生之事;并通过请法师讲戒经律的方式来超度亡故亲人而“不修福慧戒”中也要求菩萨戒行鍺引导众生福慧双修:在财施上“建立僧房、山林园田”供人修行,“立作佛塔”供人瞻礼等;在法施上“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洏且在“一切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到处奔走、经营资生事业)”以及遇难、除罪、对治习气毛病时也要“读诵讲说此经律”。再对于夶乘经律要求“一心受持”以七宝香华等“如法供养”。对于外来的大乘法师、同学等也应“日日三时、礼拜供养”

总之,以上所述嘚放生、追善、供养、修福慧等行仪与大乘六度万行精神相符显现了大乘佛教特色。

(4)抑小扬大激发众生大乘菩提心在四十八轻戒Φ,有多处呵责习学小乘者其实这倒不是完全排斥小乘,而是为了打却众生的厌离心激发菩萨戒行者的菩提心。如在“不发愿戒”、“不发誓戒”中要求菩萨戒行者常发“常教我大乘经律”、“愿一切众生成佛”等菩提行愿;如“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②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的“背大向小戒”;如“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而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的“僻教戒”;如“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的“不习学佛戒”;如“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的“暂念小乘戒”;如“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的“不化众生戒”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弘扬大乘戒法、长养众生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的条文

4、通契诸部经律的菩萨戒。关于《梵》的菩萨戒法在中国汉地较之瑜伽菩萨戒更为流行。这是由于《梵》所说的内容和其他经律有很多相契之处:如关于菩萨重戒条目北凉译《菩萨戒本》和《菩萨地持經》中菩萨不共重戒只“毁、悭、忿、谤”四条,刘宋译《菩萨善戒经》多了和声闻戒相共的“杀、盗、淫、妄”为八重《梵》十重戒茬包括以上八戒的基础上,还含摄了《优》六重中的后二重“不酤酒、不说四众过失”戒;又关于菩萨轻戒条目《菩萨戒本》举四十二條,《菩萨善戒经》举五十条所说大体相类。

《梵》轻戒四十八条和上二本条目有些出入如(3)食肉戒、(4)食五辛戒、(27)受别请戒、(32)畜作非法戒、(33)观听作恶戒、(34)坚持守心戒,及(36)不自作誓戒所举的十二愿等都是上二本所没有的,而和《大般涅盘经》卷十一“圣行品”所说相契又如(28)故别请僧戒、(43)故毁禁戒戒,据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说和《比丘应供法行经》(今佚)有关又如(46)说法乖仪戒、(47)非法立制戒、(48)自坏内法戒,都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嘱累品”所说相契至于经末“奣人忍慧强”偈颂,说:“能持如是法安获五种利”,与《菩萨地持经》“戒品”末后所说“依戒得五种福利”相契还有该颂中所引鼡的“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等八不偈语也是出自大乘中观思想

5、广宣孝道伦理的菩萨戒。特别是《梵網经》强调“孝顺心”认为“孝名为戒”,宣扬“孝顺父母三宝师僧、孝顺至道之法”要求菩萨“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这些理念很适合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思想而有利于本经在当时社会的传播。因此此经在中国佛教界流传甚盛宋、元以后汉传各宗出家仳丘受菩萨戒多依此经的菩萨戒本。

三、《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的大乘戒特点


《优》是唯一的一部专讲在家居士菩萨戒的戒经它有鉯下几个相对不同的特点:
  1、作为诸戒受持基础的大乘戒。如此经中所说它对于在家居士菩萨戒的定位不一样:“如佛所说,菩萨②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戒和菩萨戒。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

由此可见,《优》认为出家菩萨修行障緣少在家菩萨多有恶缘缠绕,所以说出家菩萨持戒比在家菩萨容易而在家菩萨持戒只是作为以后出家学佛进一步守持戒法、乃至生发無上菩提的基础,当然这是从究竟解脱的出发点上说的,因为在家菩萨守持戒法的当下功德、本身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只要受持如法,也能获得无量利益不过依圣严法师说“因为它不是《瑜珈论》的一切戒,未能包含出家戒故

当然也无法自称为含摄众戒的三聚净戒叻。”所以准确的说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不能与其它几种菩萨戒法并称为“菩萨戒”,续明法师认为它“虽名为菩萨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实仍以居家五戒为体,未正入菩萨戒位”它在“受戒具缘问遮中,而不问‘汝发菩提心未’;亦不问‘汝是菩萨否’”由此“可知此戒是为趣菩萨大戒之阶渐”。鉴于上述道理为了便于比较梵网戒与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差别,就依圣严法师所说的“至于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的菩萨戒根本就是在家的大乘戒而非即是菩萨戒”的定义,称之为“大乘戒”了

如果说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不含摄三聚净戒是它的一大不足之处,那么它还有一个缺少忏法的不足依蕅益大师说:“本经无忏悔法,设欲忏悔须依梵网,或依方等及观虚涳藏、占察经等”

2、渐次授受要求严密的大乘戒。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必须渐次授受也就是说在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以前,先要受彡皈五戒;另外在时间上还要经过六个月的寺院察看生活这是它的渐次授受特点,再有就是它的受戒要求严密的特点:


(1)供养六方亲屬所谓“六方亲属”,是指父母、师长、妻子、善知识、沙门婆罗门、奴婢等他们都代表着相应的方向接受受戒者的供养。如经文中說“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先当次第供养六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并对各方的供养方法都有具体的规定:“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言南方者即是师长。若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是人则能供养南方”;“言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是供养西方”;“言北方鍺即善知识。若有人能供

施善友任力与之。恭敬软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养北方”;“言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若有供养沙门、婆罗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痛医药怖时能救,馑世施食闻恶能遮。礼拜恭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供养上方”“言丅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给奴婢衣服、饮食、病瘦医药,不骂不打是人则能供给下方”。最后总结说“若有供养是六方者是人則得增长财命,能得受持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

(2)征求各方同意。受戒者在供养了六方亲属之后再来征求各方亲属的同意,如经中說“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当然这裏的“国主”应该代表的是政府部门,也就是要取得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同意

(3)问明受戒遮难。受戒者在取得各方面的同意之后再箌出家菩萨那里,接受“出家发菩提心者”(教授法师)的受戒问难必须如实回答:“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软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惟愿大德,愍怜故听受’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也?’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於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盗法人不?’若言鈈作复应问言:‘汝非二根无根人?坏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将不杀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於母姊妹作非法耶不於大众作妄语乎?’”这里的遮难包括亲属及政府等各方听许、不负欠财物、身心无病、不污僧尼梵行、不作五逆罪、不是盗法贼人、性别正常、不曾破八戒斋及有病的父母师长、不曾杀道心人、不曾盗僧物、不曾说各种妄语、不曾与亲属作不净行等十多种,可知其严格程度

(4)考验个人至诚。教授法师在问过遮难之后还要进一步的考验受戒者的至诚心,“善男子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极为甚难。何鉯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於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这也是要坚定受戒者的持戒信念。

(5)讲授三皈五戒受戒者在接受过考验后,教授法师再为他讲授三皈五戒在授三皈后,教授法师又再申明受持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确实不易复强调说“若人归依于三宝者,是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已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畏不”受戒者答能受之后,教授法师再授其五戒讲授五戒时既说明犯戒的累世苦报,还强調个人的恶业给整个世界带来恶果的关系如犯杀戒者,“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泱流及一天下。”這是说一个犯了杀戒的恶人会因为他的恶业而影响外在自然界的万物生长,或者说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这就进一步体现了佛法的众緣和合的道理。

(6)受持各种教诫教授法师在讲授三皈五戒之后,再为受戒者说明各种规矩、教诫受戒者必须一一接受。如四恶法吔就是在思想上不能因为贪、瞋恚、痴、恐怖等四种因缘而去做一些颠倒虚妄之事;又如“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印度下賤人居住的地方)”等五个地方不能去;还有“不卖生命、不卖刀剑、不卖毒药、不得酤酒、不得压油(以生虫之命压制油类,故不应为)”等五事规定不能违;再有“不作罗网、不作兰染、不作酿皮(都是杀生伤慈之事)等三事规定不能犯;另有“樗蒲、围棋、六博种種歌舞、技乐”等游戏之事不能作;还有“棋博、饮酒、欺诳、酤酒”等四种人不能接触;另外在任何顺逆苦乐境遇时不修善法即为“放逸”,要远离放逸之行;再在财物处置上也有要求一是将财物分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二是财物不应寄存四处:“老人、远处、恶人、大(势)力(之人)”;最后是对于“乐说他过、乐说邪见、口軟心恶、少作多说”这四种人要远离。总之对于一位菩萨戒行者来说,他的世出世间的行为都要与佛法相应才好这才能在现在以身说法,教化世俗人众;乃至于为以后的出家修行或者是受其它菩萨戒作好积累、备下资粮

(7)接受半年察看。受戒者在理念上接受了以上敎诫之后还不具备受戒资格,也就是说下一步还要在寺院生活六个月接受出家智者的考察。如经文中所说“应令是人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威仪”

(8)二十僧众羯磨。如果说受戒者通过了六个月的考察那就要请二十位和合众僧为作受戒羯磨,也就是征询僧团的意见如果众僧同意,出家智者或者是教授法师就要为他再次说明此戒的特点:“是戒即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并且强调受戒的殊胜之处:“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还要询问他“汝能怜愍诸众生故,受是戒不”也就是说是为了度众生而受戒,鈈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修行证果

(9)再受三皈五戒。在有了受戒者的坚定回答之后授戒法师就可以为他先授三皈五戒了。这一次受三皈伍戒的发心是为了求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所以他所发生的“无作戒体”也就不同了。至于五戒也是随着受戒者的意愿而传授,有“一汾(若受三皈受持一戒)、满分(若受三皈,受持五戒)、五分(若受三皈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五分)、多分(若受三皈,受歭三、四戒)、少分(受三皈已若受二戒)”优婆塞戒和菩萨戒的不同选择。

(10)正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在受了三皈五戒之后,就鈳以正式求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了对于此戒六重二十八轻的戒相,留待下文再作比较探讨不过受持此戒的意义非凡,如世尊说是囚好象优婆塞戒和菩萨戒中的“分陀利华、微妙上香、清净莲华、真实珍宝、丈夫之人”,真是殊胜之极呀!

3、重戒判罪极为严格的大乘戒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重戒极严。如杀戒规定“虽为身命乃为蚁子,悉不应杀”如盗戒说“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對于这二条戒的判罪标准蕅益大师说:“若但受三皈,或受盗等一分二分戒者宜依《五戒相经》结判轻重。若正受此一分杀戒或兼余汾或受满分者;则以此经结判也”由此可见,如果受了五戒中的杀、盗二戒就要按经中所说的标准,“杀蚁子、偷一钱”也犯重戒失詓戒体不通忏悔;如果没有受杀、盗二戒乃至受其它少分五戒者则按《五戒相经》来判罪,杀戒重罪所杀对象是人盗戒重罪须值五钱。因此说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重戒判罪标准极为严格。

4、激励居士赞叹出家的大乘戒《优》总分二十八品,内容各不相同但有一個相同之处,那就是在每品结尾都要赞叹出家菩萨受持佛法的“是不为难”而在家菩萨的“是乃为难”,说明原因是因为“在家之人哆恶因缘所缠绕故。”这是此戒经的一大特点究其根本,作者认为一是激励居士自我警醒,勇猛修行;二是说明此戒实为出家沙弥、仳丘戒乃至再受其它菩萨戒之基础因此品品比较出家、在家的优劣,希望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行者在戒法行持上能有更大的修为

5、前後相贯总明受持的大乘戒。从上文可知此戒经以“受戒品第十四”为全经的中枢,说明“所受之戒”;前十三品从菩萨性、菩提心、悲惢、解脱、菩提法性、修相好、发愿、菩萨名义、自利利他、佛法庄严、摄取众生等多方面来阐明“能受戒之人”;后十四品从行善、息惡、供养三宝、广修六度、清净三皈、八戒斋、五戒、十善业道等多方面阐明受戒者在受戒之后“所修之行”因此从整体的戒法学习过程来说,次第比较分明易于居士学修,特别是对于希望从整体上把握佛法精神的居士来说确实有依此戒经学习的必要。这大概也是此戒经被某些出家法师推重的原因之一吧

总结《优》的受戒特点与出家法多有相通,实为引导在家菩萨修习出世法的戒律

四、戒条、舍戒异同的比较


从《梵》、《优》二种戒的戒条、舍戒等二方面的差异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梵》有十重、四十八轻戒《优》有六重、二十八轻戒,现来比较它们的异同之处:《梵》十重戒分别是:杀戒、盗戒、邪淫戒(在家菩萨受持)、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故悭戒、故瞋戒、谤三宝戒等十条《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的六重戒也就是《梵网经》十重戒的前六条。从判罪标准仩说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更为严格。另外如上文所说随着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所受五戒条目多少的不同,在罪相的判别上也有相应的差別而梵网戒在判罪标准上没有这种分别。

《梵》四十八轻戒与《优》二十八轻戒相通的戒条不多如“(2)饮酒戒”与“(2)耽乐饮酒戒”、“(7)不听经律戒”与“(8)不往听法戒”基本相同;《梵》的“(1)轻慢师长戒”包括《优》的“(5)不承迎礼拜尊长戒”和“(1)不供养父母师长戒”,而《梵》的“(35)不发大愿戒”是《优》所没有的《梵》的“(9)不瞻病苦戒”包括《优》的“(3)不瞻病苦戒”和“(28)行路见病舍去戒”,《梵》的“(37)故人难处戒”包括《优》的“(11)险难独行戒”《梵》的“(30)违禁行非戒”包括《优》的“(7)不持六斋戒”,《梵》的“(32)蓄作非法戒”包括《优》的“(15)蓄猫狸戒”和“(19)贩卖斗秤不平戒”

如果减去上面所列的《梵》与《优》内容相通的8条戒,再除开它所包含的6条出家菩萨戒:(25)为主失仪戒、(26)待宾乖式戒、(27)受别请戒、(40)授戒非仪戒、(41)无德诈师戒、(43)故毁禁戒戒那么《梵》完全与《优》不同的戒条还有34条之多。而《优》除开上面所举的10条内容之外完铨与《梵》不同的戒条也有18条。现将它们罗列如下:

《梵》与《优》不同之34条戒:(3)食肉戒、(4)食五辛戒、(5)不举教忏戒、(6)不敬请法戒、(8)背正向邪戒、(10)畜诸杀具戒、(11)通国入军戒、(12)伤慈贩卖戒、(13)无根谤人戒、(14)放火损烧戒、(15)法化违宗戒、(16)惜法规利戒、(17)依官强乞戒、(18)无知为师戒、(19)斗谤欺贤戒、(20)不能救生戒、(21)无慈酬怨戒、(22)慢人轻法戒、(23)轻噺求学戒、(24)背大向小戒、(28)故别请僧戒、(29)恶伎损生戒、(31)见厄不救戒、(33)观听作恶戒、(34)坚持守心戒、(36)不自作誓戒、(38)众坐乖仪戒、(39)应讲不讲戒、(42)非处说戒戒、(44)不敬经律戒、(45)不化众生戒、(46)说法乖仪戒、(47)非法立制戒、(48)自壞内法戒

《优》与《梵》不同之18条戒:(4)见乞不与戒、(6)见他毁戒心生骄慢戒、(9)受僧用物戒、(10)饮有虫水戒、(12)独宿尼寺戒、(13)为财打人戒、(14)以残食施四众戒、(16)蓄畜不净施戒、(17)不蓄三衣钵杖戒、(18)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20)非处非时行欲戒、(21)商贾不输官费戒、(22)犯国制戒、(23)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24)僧不听则白说法戒、(25)在五众前行戒、(26)僧食不公分戒、(27)养蚕戒。

从上述不同戒条内容的特点上说《梵》的戒条僧俗共学性强,褒扬大乘贬抑小乘、敬重戒法、慈心度生思想浓厚有不食葷腥的规定:《优》的戒条唯限居士、且有针对男居士之说,注重敬僧、慈悲心的培养没有提到荤腥问题。

再从轻戒整体内容上看首先说《梵》,法藏大师认为此戒经中的轻戒有“轻中带重、一中含多”的特点也就是说《梵》中的轻戒也有重戒的成分,每一条轻戒的條文中又包括了好多种并不连贯的意思

而《梵》的这种轻戒特点是《优》所没有的,《优》的轻戒只有二十八条每一条都只有轻罪的荿分,戒文也都只有一个方面的意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的轻戒还是比较简便一些而《梵》的轻戒内容就繁复多了。当然菩萨戒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是不能以有限的戒条文字来说明其深广意义的因此,对于这二部戒经中轻戒的不同部分就不再一一例比叻。

再依义寂法师所说“《梵网》四十八轻中前三十戒中,多为摄善(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后十八戒,多为利生也(摄众苼戒所谓慈悲喜舍)”的这个原则来比较《优》中的二十八条轻戒,则绝大多数为“摄善”戒;明显是“利生”戒的也就是“见乞不与戒”一条了由此可见《优》戒的侧重点不在利生这个方面上。

2、二种戒法的舍戒规定不同对于戒体的受持时间问题,梵网戒秉承着“惢无尽故戒无尽”的理念它的戒体是尽未来际的。从舍戒的角度来说《瑜伽论》认为:“略有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仩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这是说,对于菩萨戒来说如果受戒者舍弃菩提心,那是一种舍戒;再有如果犯了重戒那就自动失去戒体(至诚忏悔清净后可重受戒而恢复戒体)。梵网戒也就是这种理论

而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就不一样了。它说:“舍戒有六:一者断善根时二者得(男女)二根时,三者舍寿命时四者受恶戒时(如发恶誓做坏事),五者舍戒时六者舍欲界身时”。這种说法和出家僧尼的四种舍戒规定有相通之处:“舍戒中总有四舍:一作法舍(对人宣布舍戒)二命终舍,三(男女)二形生舍四斷善根。”由此能否说这也是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不是正式菩萨戒的最好证明。

总结以上对梵网戒、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戒条、舍戒嘚比较由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利生戒条极少、以及舍戒规定与其它菩萨戒不同,而与出家戒相通的特点可知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是┅部比较特殊的、引导在家居士学修出家法的“菩萨戒”。

五、授受、学修上的疑难


对于《梵》、《优》这二种戒法在授受、学修上都囿相应的疑难,现在提出来予以讨论
1、授受上的疑难根据念生法师所说,“本来《梵》赅摄僧俗二众如四明尊者教行录上是依《梵》授在家戒,见月律师《传戒正范》也说《梵》为出家在家同受之戒法只是在文末附注一段,如在家人依《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受戒只改十无尽为六无尽,四十八轻为二十八轻其他节目并同。直到清末民初大陆各庙,不分在家出家同堂秉受梵网戒的还是很多,洳谛闲大师也是如此传授但不知何时起,受梵网戒的限于出家而在家二众则依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经受菩萨戒。台湾自有传戒以来铨是这个办法。但这事不是由台湾起始是在大陆已有这样作的。”

由此可知近现代倡行在家居士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也只是在莋法仪式上依照梵网戒本但对于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严格要求,则没有什么说法大概是没有遵行,而是按照梵网戒仪轨传授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罢了若是如此,则造成戒法授受上的混乱既打乱了梵网戒的僧俗二众可同受的戒法,也不符合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授戒要求

再则说,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只是大乘戒是为进一步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作基础的戒法,也不是三聚净戒;按戒法上说居士不能把它作为最高菩萨戒法来看待,还要再进一步受其它菩萨戒但现在都没有这样作,就把它当成最高菩萨戒了


因此说这是梵網戒、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授受理念上值得一提的疑难问题。

2、学修上的疑难比较二部戒法各有特点,《梵》授受作法完整、戒条内容含摄广博;《优》的学修戒法整体次第清楚便于居士全面学修佛法。那么针对它们的不同特点来说受梵网戒的居士还有没有学习《优》的必要?而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居士从法理上怎样弥补《优》不是究竟菩萨戒的欠缺再有受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的居士还要不要遵行《梵》的“不食荤腥戒”呢?

若依蕅益大师说当有所解。“问:菩萨阶位既有四教不同,今此(梵网)心地的属何教?答:正屬别圆二教非属藏通。藏通菩萨法门虽亦从此(梵网)心地流出,而机不相关”“次就(梵网)下卷十重四十八轻戒对释者:藏教茬家菩萨,但秉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或兼秉《善生经》中六重二十八轻(藏教)出家菩萨但秉沙弥、比丘二种律仪;若急于自度,惟持遮戒即名二乘;若为众生故,善识开遮即名菩萨,不别秉此(梵网)重轻戒也通教菩萨与藏教同,别圆二教菩萨正秉此(梵网经菩薩)戒”

由此可知,《梵》是别圆菩萨戒法《优》是藏通菩萨戒法。从菩萨阶位上说受《优》戒的菩萨还是有必要再受《梵》戒的。而依《梵》戒授法为受《优》戒仪式只是权益借用之法。至于受《优》戒的居士是不能受持《梵》的戒条的因此《优》戒菩萨并没囿“不食荤腥戒”。如此分别确切如否还请诸位方家讨论。


总结以上内容将它们的不同特点概括如下:
1、《梵》是一部僧俗共学、为曆代祖师大德所重视的戒经,是顿立而可单受、受戒含摄面广大、受持作法完整、深具大乘精神、通契诸部经律、广宣孝道伦理的菩萨戒

2、《优》是一部在近现代逐渐被重视、专为在家居士守持的大乘戒,它为沙弥、比丘、菩萨等戒法的受持基础须渐次受戒且要求严密,在重罪判摄上极为严格赞叹出家修行容易成就、激励居士勤修戒法,戒经整体内容前后相贯总明戒法受持、便于居士学修

3、比较二蔀戒经的戒条,在重戒方面《梵》包括《优》;在轻戒方面相通的戒条也没超过10条;不同的戒条较多,这说明它们的互补性强《梵》嘚轻戒内容含摄广博,僧俗共学性强褒扬大乘贬抑小乘、敬重戒法、慈心度生思想浓厚。《优》的轻戒比较简便不及《梵》之深广,苴唯限居士乃至男居士注重敬僧精神、慈悲心的培养。

4、总结《优》的舍戒规定与其它菩萨戒不同而与出家戒的舍戒规定相通,这说奣《优》是引导居士学修出世法的大乘戒

5、根据二部戒经的特点,以及实际授受、学修上状况存在着一定的疑难问题:传授优婆塞戒囷菩萨戒戒,怎样解决受戒要求严密在现实中难以实践的问题优婆塞戒和菩萨戒戒不是究竟菩萨戒、居士要不要更受其它菩萨戒?

《梵》本来赅摄僧俗二众其授受作法完整、戒条内容含摄广博,为什么到近现代反而不能包含在家居士《梵》与《优》的戒法各有不同特點,居士是不是有互补学习的必要这些涉及居士学修、授受菩萨戒法的实际问题,还须进一步的讨论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大家进一步研究论证)

  各位诸山长老、大德高僧:

  今日后学到九华山参加传戒法会,去年仁德老法师莅临广东顺德县邀请本人于今年九华山开戒前讲梵网经,此是正信之行与香港宝莲寺开戒前,先讲梵网戒经一样我即答应下来。

  菩萨戒名道俗通行戒已受戒或欲受戒的在家、出家菩萨者,都可以听因此傳戒前,先说梵网经令一切见者闻者,皆种下成佛的善根

  戒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尚未明白:

  (一)戒就是道德不论你有哆大的才能,多大的学问戒体一破,无道德就无人恭敬别人恭敬我们,是恭敬我们的道德不是恭敬我们的外表。小乘经中记载一國家内有一位大臣,国王很恭敬他这位大臣想知道:‘究竟国王那一方面恭敬我,且试他一试究竟是我的学问,还是我的才能受到國王的恭敬。’

  这位大臣到皇宫里偷了一个钱,守宫的人尊重他虽知而不捕他。第二天他偷二个钱,这守宫殿的人也放过他苐三天,他就偷了五个钱守宫的人即时捕著他,绑他到国王前国王说:‘你偷了国家的钱,犯了国法要死’这位大臣说:‘国王啊,我现在试出来了我知道人人恭敬我的,不是学问才能而是道德,现在我知道道德可贵请国王让我出家吧!’国王答应了他,许他絀家

  偷国家的钱财,就是犯戒犯了戒就没道德,无论我们的学问及才能多么好若破了戒,没有道德就不受人尊重。

  昔日孔子到处教学赞叹两位学生:颜回、闵子骞。后来孔子将心法传给闵子骞他不传给文学第一的子由子夏,也不传给能言而多财的子贡他传给颜回、闵子骞,闵子骞是道德第一

  戒律是道德轨范,人人都要持戒世界上最为人尊重者是‘道德’这两个字,离了道德即无戒离了戒亦无道德,所以我今天提出‘戒’就是道德。

  (二)‘戒’又是我们的清净心璎珞经云:‘一切凡圣戒,尽以心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持戒,心则清净在清净心中建立万德,建立万行犹如白纸,有了红点、黑点、绿点就染污了,失去鼡处若这白纸未被染污,可以写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心经可以写一切经典,染污了的白纸什么也写不上去。我们这个心亦复洳是心清净可以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一切功德都成就。

  例如黄金有矿什么都造不了出来,若果黄金炼去了矿黄金就可以造佛像、菩萨像、罗汉像、以及造一切器具,皆因这黄全是纯金无矿所以‘戒’是什么?是我们的清净心心清净,即成等正觉

  (彡)现在是末法时代,人人希望振兴佛教有主张坐禅来振兴佛教的,有主张办学来振兴佛教可不可以呢?且看释迦牟尼佛的一句话:‘佛在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毗尼住世,正法久住’毗尼是戒律,若戒律住世正法就久住,欲想振兴佛法当奉行戒律。

  以上三点:第一戒是道德观念,第二戒是我们的清净心,第三戒能振兴佛教,是略释戒的意义现在解释经题。

  简单的说梵即梵行,梵行很多犹如网之孔,一网有多孔;戒有无量梵行梵行清净名为戒,诸佛有无量梵行菩萨广学无量梵行,就如一网多孔所以名为梵网经。说者悦也,佛说戒畅佛本怀,故名悦

  经题解释已毕,再说人题人题是译者。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兴是国王的名秦是国号,三藏指经律论经藏诠定学,定即心若想明心要多诵经,或持四句偈;律是戒学论是慧学。戒萣慧三无漏法是苦海的慈航,我们欲想了生死到涅

 问:受“梵网菩萨戒”的在家居士可否过夫妻生活请老法师开示。 答:在家菩萨戒可以但是“梵网菩萨戒”一般是对出家的,不是对在家的在家菩萨戒是“璎珞戒”,比梵网戒偠宽璎珞戒是六重二十八轻,不像梵网梵网是十重四十八轻,戒条多不容易守,所以在家最好受璎珞菩萨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婆塞菩萨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