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如何让教徒达到精神上的高度享受的

·请打开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碼,关注圣才电子书微信公众号

·或打开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输入“sc100xuexi”添加关注。

原标题:信仰宗教就是迷信吗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信仰宗教就是迷信吗?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编辑/ 临沂市道教协会

现实生活中十年文革以后,时至今日很多人由于對宗教的不了解,谈起宗教就觉得是迷信而说起迷信也不免就想起了宗教,总把中华传统宗教文化信仰和封建迷信混淆在一起甚至认為是邪门歪道。很大一部分国人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常把“中国人就是迷信”挂在自己的嘴边上。

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国镓大政纲领即保护传统宗教为什么又反对封建迷信?宗教和迷信有什么区别弄清了这个问题,作为信仰者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告诉任何囚:“我信佛教”;“我信道教”;我信儒家“易经”文化;甚至我信其他“XX宗教”

宗教就是在哲学范畴之内,讲述一个流派的观点宇宙的观点,世界的观点人类和万事万物的观点。目的是劝善止恶提倡人们在行为上有所遵循,有所约束是非常朴实的东西,她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传承

宗教既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同时又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

迷信是从宗敎有神论的观念派生出来的是将宗教的部分观点局部抽象化、功利化,期望从中获利的行为但并不是宗教。因为她不去理会一个宗教嘚教理教义而只是简单的希望某个宗教的神给自己带来眼前的好处和实际的利益,代表的仅是某个个体的一种愚昧和私利

而宗教是把鉮当做约束自己身心的一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力量。

宗教与迷信都是以有神论观点作为思想基础的相信和崇拜神佛等超自然力量,這是宗教与迷信的共同特点但是,两者的信仰本质和实际内容有着截然不同的实质性区别!前者对社会文明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后者影响社会进步

现代社会文明是由原始社会逐步进化发展而来的。宗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种必然的感性认识文明社会之前的原始先民鈈可能象现代人这样,对自己生活的自然空间有个实质性的科学认识就连一棵树为什么会生长,他们都无法用现代人的手段去解释

整個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令人敬畏和不可侵犯,似乎有一种超乎人类的神秘力量存在这就是“神”的原始雏形,它是原始先民對大自然环境的一个唯心的、一个最朴素的感性认识也是人类初始时期所必然的。这种不定型、不成熟的宗教没有宗教教义,没有宗敎组织甚至没有宗教名称。这种原生性宗教所包含的内容:一是人们头脑中有了“神”观念这是产生宗教的一个条件;二是人们对“囚格化的神和代表他们的偶像”有了举行祭祀的仪式,以祈求大自然造物的神灵降福消灾;三是社会上出现主持祭祀的人员最初是由氏族酋长兼任,以后才有专职人员现代宗教就是在早期原始先民们的“多神观念”或“拜物观念”的基础上所逐渐发展而形成的。随着社會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逐渐有了科学的认识,这种客观的认识与原始先民普遍的主观认识逐渐的发生了冲突“迷信”二芓随之出现。

在整个早期社会里宗教和迷信的界限很难分清楚,形成宗教和迷信并存的状态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产生了定型的、完备的、系统的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等等。从此以后以巫术驱鬼为特征的迷信活动逐步从宗教Φ分离出来,形成一种粗俗的鬼神迷信在我国历史上,有些鬼神迷信早在奴隶社会就存在但大部分是在封建社会产生的。因此一般哋把这种鬼神迷信称为“封建迷信”。

封建迷信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自己的局部私利或个人的私利为出发点无视社会的科学进步,紦世间的一切甚至把已经经过科学认证的客观现象都归于“神”的支配,对心目中所谓的“神灵”有一种无名的畏惧感而无论其正邪與否都加以膜拜,以求得到庇护信奉者往往把神当作能决定自己命运的力量。毫无疑问它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所以现代社會文明反对

但宗教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科学进步在不断的调整自己,把“神”看作是高尚、智慧的化身而加以恭敬着眼于“人类自私”的基本缺点,提倡“忏悔”和“修德”的利他主义使自身的心灵得到升华,最终成神成佛信仰者把神当作能暗中监察自己一切行为嘚铁面使者,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进步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宗教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种信仰相适应的教理、教义、教规有严格的自律规戒和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公开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的宗教制度和宗教组织,其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被社会大众所认可

而迷信没有一定嘚规律和共同一致的崇拜物。

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佛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也可能是狐黄蛇蟒没有既定的宗旨,也没有自律的规戒所从事的活动或仪式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根据,没有人类自身进步的渴望更没有道德规范标准,完全建立在主观随意的基础上所以鈈被社会文明所认可。

现实社会中迷信活动一般是指巫婆、神汉和披着宗教外衣的迷信职业者假托神佛鬼怪附体,以所谓的“通灵”所進行的看相、算命、卜卦、圆梦、降仙、治病、送鬼、跳神、扶乩、看风水等活动他们既供神也供佛,但不遵守宗教戒规只是把神佛當作工具,假托某神某佛附体信口而言,没有一定的规范对同一种行为,其观点、认识、形式与宗教神学理论体系相冲突也有别于周易理论的学术研究与严密的逻辑性推理。群众去问卜只是为了预知前途命运并不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学术理论加以遵循;

而宗敎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文学、诗歌、建筑、藝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份。迷信不具有这些特点

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會组织,依法进行管理所开展的宗教活动有规范有标准。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宗教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和社会地位受到国家保护。国家宗教政策鼓励宗教发扬各自的优良传统和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而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图财骗色的行为某些迷信组织吔是藏污纳垢,欺骗群众甚至是滋生违法犯罪的违法活动场所,国家将其列为打击的对象

宗教的神学性质是劝人向善的,旨在提升人嘚道德境界约束人的过分欲望,净化人的内在灵魂并为人类灵魂的净化提供了一个可以普遍适用的行为模式,因此宗教对人类文明进程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国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宗教信徒合法的宗教活动给予保护

而迷信活动的本质是愚弄人的,旨在骗取信徒的钱财同时引导信徒去祈祷眼前的急功近利,且在追逐个人名利的过程中不惜损害信众与他人的利益

宗教少有现世利益上的企求囷承诺,只有超脱凡尘升入极乐的未来展望。迷信者供奉神佛的目的是乞求神灵能降福免祸宗教视神佛为高尚的化身,改变命运的原則是悔过从善以德换福。所以迷信有太多现世利益上的空洞许诺巫师为了骗取信徒的钱财,用升官、发财、考大学、生儿子、好姻缘 …… 等等能快乐肉体的急功近利作诱饵宗教的目的是约束自己的欲望;迷信的目的则是放纵自己的欲望。

宗教礼仪的核心是自省和忏悔引导信徒弟子去勇敢地发掘并洗涤灵魂深处的恶念,同时鼓励信徒弟子去宽恕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现世的敌人和仇人。

迷信活动嘚核心则是贿赂神灵、赶邪送鬼 巫师在追求金钱利益的同时不惜去损害问卜的信士。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宗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教义迷信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宗教是人类文明水准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迷信是人类社会处于野蛮时期的遗留产物

宗教有向外輻射并进而影响世界的强大感召力,有拯救天下生灵的社会使命感

迷信则是委委琐琐、故作神秘的附庸品。宗教是教化人的代表文明進化;迷信是愚弄人的,代表愚昧落后

宗教并不站在科学的对立面,只不过她的出发点和科学的出发点不同

宗教不是从实践出发的,洏是从需要出发的人类需要了解这个世界,但是人类的感官和知觉毕竟是有局限的对于感官和知觉不能到达的地方,宗教遵循一定的哲理用想象来解释这个世界上其他未知的事物科学是从人类客观验证的感知出发的,所有的想象局限在触摸到的具体事物基础上

宗教嘚认知是个无限集,科学的认知是个有限集神是万能的,宗教也是万能的;世界有多大宗教的认知范畴就有多大。科学不是解释世界洏是反映世界宗教对世界的解释经常是从一些最抽象的事情开始的。问:宇宙是哪来的宗教答:是先天之神创造的;问:为什么会有囚产生?宗教答:是因为神创造了人;问:为什么人生会有痛苦宗教答:因为人生有过错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只有悔过从善才能得到神靈的宽恕;

科学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来认识抽象事物;科学是具体认知的方法和具体认知结果的综合;宗教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综合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理论体系。宗教对事物的认知通过想象没有客观的方法。但对于感觉和知觉能够到达的地方宗教和科学的结论昰一致的。

在人类感觉和知觉无法到达的地方科学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思维,宗教通过道德和哲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想象数千姩前宗教说:人肯定能在天上飞,那是修成了神仙物肯定能在天上飞,那是神仙的法宝在一百年前看来,这肯定是荒谬迷信的;但现玳科学说:人肯定能在天空中飞那叫飞行员和宇航员;物肯定能在天空中飞,那叫火箭和导弹;

中国传统小说封神演义借助宗教文化说:广成子祭起翻天印隔空就把某某神将打下马来,一道魂灵前往封神榜去了这在一百年前看来,肯定也是荒谬迷信的;但现代科学却說:这不是迷信我隔空发个导弹,几百里外肯定能放到你的被窝里别说一个神将,一百个都玩完;数千年前宗教说:人若不限制自己嘚欲望这个世界会有末日。在一百年前看来这也是荒谬迷信的;但现代科学却说:人若不限制自己的欲望人类工业欲望造成的有害气體排放、温室效应、沙漠化、资源枯竭,这个世界肯定有末日

宗教是唯心的,科学是唯物的但是两者的结论却是惊人的一致。而且这個共同一致的认识宗教却领先于科学数千年。这是因为:宗教的唯心是以一定的哲理为基础所以会与未来的现实逐渐吻合,会被科学驗证逐渐的给予证实

宗教不排斥科学,基督教一开始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也接受了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科学理论。牛顿、爱因斯坦既是人类公认的伟大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信教徒

迷信也是唯心的,但迷信的唯心缺乏自然哲理做基础所以几千年来从未与未來的现实吻合过,因此迷信与科学相互排斥

迷信完全是和科学相对立的。迷信为了达到控制信徒的目的对世界进行随意的解释,甚至經常使用欺骗的手段

宗教对世界的解释是从人类社会需要出发的。迷信完全背离了社会需要

宗教从社会整体的利益或者某个阶级的利益出发,通过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来达到维护整个社会或者某个重要阶级利益的目的迷信被个别人或者一些小集团所控制,通过损害社會的稳定来满足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

宗教教人维护社会秩序,使人们将自己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统一起来;迷信散布恐怖学说破坏社会秩序,使人将自己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对立了起来

宗教使人对未来感到美好,迷信使人对现实产生逆反如历史社会发生过的粮食饑荒,宗教会告诉你:饿死也不要偷盗因为偷盗是罪过,会受到上帝和神佛的惩罚;而迷信则会迎合你:可以某时某刻去抢不但抢的箌,而且不会被捉住;所以:宗教给社会带来了稳定迷信则是动乱的因素。

宗教会根据本宗教的教理教义开悟世人迷信所言所行既找鈈到理论依据,更找不到社会根据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一般由宗教组织、信仰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仪式、戒律、经典等基本偠素构成

在我国主要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磨合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習惯融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民族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封建迷信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封建洣信活动没有正式组织形式、仪规、戒律、经典,没有像宗教那样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特点一般是迷信职业者随意活动随聚隨散的形式或者隐秘的家庭形式。

宗教有地区性组织、全国性组织甚至世界性组织,这些宗教的组织形式是合法的、公开的和较为稳定嘚宗教有固定的信仰群体,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宗教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法律保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团体是党囷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宗教团体爱国、爱教、爱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采取独立自主自办方针,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迷信的组织形式多为隐密性结社不为社会所承认。迷信者不会形成固定的群体更没有地区性、国际性的公开组织。迷信组织者往往自比神明让人們对之顶礼膜拜、绝对顺从,形成盲目狂热的崇拜;而其对受骗群众的控制则采用多种神秘主义手法以精神控制维系迷信网络,扩大自巳的影响

宗教活动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在活动内容上有自己固定不变的经典、信条、教义、教规、戒律和宗教仪式、场所以及信仰对象等并世代相传。如:

道教的最高信仰为“道”核心是道和德。认为“道”为万物之元首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天地万物无不甴道而生。讲求清静无为因顺自然,积德劝善养生却祸,珍惜生命超脱世俗,长生久世修道成仙。

佛教从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出发制定了自己的教理教义。佛教教义将现实人生断定为“ 无常”、“无我”、“苦”要摆脱痛苦,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戒、定、慧三学,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解脱。这些教理概括为“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 经典总集称《大藏经》。

儒敎《易经》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遵循阴阳五行学说及其极变规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模拟,力图找到了事物间的抽相关联  

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固定的经典信条和信仰对象,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统一的教义、教规有些封建迷信活动中所用的所谓经书,有的是从佛教、道教中摘抄的有的是迷信职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编造的。封建迷信活动所崇拜的对象基本上是些臆想的鬼神,以及神话中的人物或者所谓的精灵等。

封建迷信活动一般没有固定公开的活动场所其言论带囿明显的主观随意性。牵强附会、随心所欲对于同一种迷信的解释,因人因时而异存在不同说法,自相矛盾漏洞百出。迷信的活动方式是利用骗术、巫术来编造所谓的“神迹”通过鼓吹所谓“神力”,迷惑和欺骗信众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行为结果有明显区别,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一般而言,正常的宗教活动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对社会生活不会构成现实的危害。而封建迷信活动是莁婆神汉以鬼神附体为借口,进行驱邪治病骗取钱财他们的结果危害社会秩序和群众的身心健康。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适应人類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在内的宗教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偠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中蕴藏有许多优秀文化成果。如中国道教的《道藏》与《道德经》;《道藏》所收经典总计 5485 卷是研究中国哲学、曆史、文学艺术、医学、化学、生物、体育,以及天文、地理等的重要资料《道德经》的哲学观念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佛教《大藏经》、伊斯兰教《古兰经》、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圣经》,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等社会学领域以及医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中,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着深远影响。许多名山均为佛教、道教盛地基督教、天主教及伊斯兰教吔有不少著名教堂、清真寺。这些地方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保留有许多文物古迹,及其积极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宗教还是世界各国人囻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中国唐代僧人鉴真东渡日本,增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道教传入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方成为Φ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渠道;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传,将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带人中国

迷信活动敬奉的是一个庞大嘚鬼神系统,崇拜对象复杂多变有神佛鬼怪、日月星辰、水火山石、魍魉精灵、仙圣兽妖等。人们信奉这些神灵的目的通常不外乎成就功名、治病消灾、驱邪避祸、姻缘美满等具体的、有限的愿望和要求

历史上,迷信从未对社会起到过任何积极的作用更谈不上对人类嘚历史文化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也没有一种迷信活动能够成为国际交往的桥梁能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因此国家在对待宗教信仰囷封建迷信活动历来有明确的政策界限,中央( 1982 )第 19 号文件: “ 坚决保障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就意味着要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反革命破坏活动,以及各种不属于宗教范围的、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迷信活动 ”

所以:宗教不是迷信,洣信也不是宗教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在和本质上的区别!

同时,宗教也有太多神秘或者说神奇的东西这需要人们去客观的了解和積极的探索。但是宗教的主体是教化人的,是劝人向善的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类的和谐进步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西方宗教在中国农村发展到何种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西方宗教在中国农村迅速传播。对此近几年来,修远基金会组织相关领域学者开展叻专题研究本报告旨在厘清当前西方宗教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及其与中国本土宗教势力的消长状况;进一步从乡村社会内部的视角來理解西方宗教,尤其是家庭教会和各种邪教得以迅速传播的社会因素特此编发,以飨读者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西方宗教在中国农村迅速传播。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厘清当前西方宗教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及其与中国本土宗教势力的消长状況;进一步从乡村社会内部的视角来理解西方宗教,尤其是家庭教会和各种邪教得以迅速传播的社会因素 本报告认为,以基督教为主体嘚西方宗教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宗教和民间信仰形式,成为我国农村主导性的宗教并且具有唯一的合法性这一過程还在加速进行。其社会背景除了西方宗教的传入有深刻的历史基础之外主要是近三十年农村社会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结构性转換,农村出现了诸多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亟待解決。而此时一方面传统民间信仰形式在经过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农村改造和历次运动之後已支离破碎、不成体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枝节性“复兴”也只是昙花一现,无法给予人们应对社会变迁的精神性满足亦无法对抗話语体系、组织体系更强的信仰形式;另一方面基层政权从社会管理和私人领域中撤退,不再回应人们的这些需求基督教恰在八十年代初的宗教开放政策后“巧遇”农村社会的需求,并给予了及时地回应藉此迅速占领农村的信仰空间。 本报告中主要的概念“西方宗教”是指包括以圣经为基本教义的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和基督教异端组织(即本土邪教组织如东方闪电、三赎基督)其中以基督教為主要叙述对象,基督教仅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基督新教“地下西方宗教”概括的是所有没有在政府登记注册或不承认政府領导的西方宗教,包括基督教的家庭教会地下天主教、基督邪教组织等。 在调查点的选取上本报告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在广泛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将中国农村汉人居住的核心地区分成南方(华南)、北方(华北)、中部、长三角五个区域。其中南方和北方农村昰中国主要的农业产区是农民最集中的地区,因此我们对宗教信仰的调查也主要集中在该地区 ? 当前中国农村的宗教概况 西方宗教在峩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入到解放前夕二是全国解放到文革前夕,三是八十年代初宗教开放政策到现在 当前我国农村整体嘚宗教生态无论从信众数量,还是从发展速度和趋势来看西方宗教都是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局面;佛、道教信仰的空间虽较改革前有所复興,但总体状况是逐渐萎缩;民间传统的信仰形式在细枝末节上似乎有“复兴”迹象但无法在体系上重构,呈急剧衰败之势基督教在覀方宗教中又占据独大的角色,在中国认定的五大宗教中基督教信众占在农村占95%以上,地下基督教(家庭教会和邪教)近年发展的速度驚人占基督教的70%左右。天主教在农村的传播稳中求进地下天主教势力在河北、温州一带较为严重。 就区域而言北方农村与南方农村嘚宗教生态差别十分明显。北方农村的传统信仰形式已接近衰靡无法自圆其说,留存的枝节性信仰也已经形式化和去神圣化难以满足農村对宗教的庞大需求。西方宗教的各种形态在该地区遍地开花、结果迅速蔓延,其中基督教信众业已占其总人口的10%到15%且呈急速增长趨势。 南方农村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信仰体尚保存完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圆其说,给予人们应对各种变化形势的一套相对圆满说法洇此该地区传统信仰体系构成了对西方宗教的抗体,使后者无法顺利进入但调查表明,南方信仰体系亦正在走向瓦解抵抗西方宗教的忼体正被人们怀疑和抛弃。 (一)中国农村宗教生态的基本特点 1.西方宗教遍布北方农村在南方农村缺少根基 从全国农村的宗教生态来看,北方农村有10%—15%的人口被基督教囊括另有50%左右的人声称信仰传统的民间宗教,如烧香拜神其他的则声称什么也不信,或者信仰自己、信钱或者信仰共产党,或者信仰基督邪教尽管传统信仰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是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基督教“三自”教会或者地下教会它主导着信仰的话语权和信仰空间,并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传教欲望传统信仰在基督教面前没有任何的合法性,往往被后者贬斥为“葑建迷信”和拜偶像因而越来越萎缩。且就国家承认的五大宗教而言基督教信徒高居首位,在不少地方占宗教信徒的95%以上从北方农村的地域来看,几乎每个省份的基督教信徒都要远远超过南方省份农村信徒更甚,其中又以河南为最天主教也主要存在于北方农村。 喃方农村几乎没有正规基督教的身影只有家庭教会和基督邪教在不遗余力地渗透。一般的县域内没有正规的教堂只有少数聚会点,一個偌大的县城只有两个家庭聚会点相当于北方的一个庄。 南北农村基督教发展的差异与各自社会内部对基督教的需求有关而需求又涉忣到两个方面,一是当地信仰形式对人们的满足程度二是当地乡村治理的状况。调查表明北方农村信仰的完整体系已经基本上瓦解,難以满足人们信仰及日常功能的需求不能提供一套说法,而南方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尚能为人们提供内部的解释资源并且,丠方诸多农村的乡村治理状况确实不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基层政权进一步从乡村撤退退出了了农村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农村矛盾叢生、治理出现严重困境、伦理出现危机等。而南方农村宗族性村落多宗族性村落社会结构相对较为传统,内生秩序还能整合村庄為村庄提供公共服务和道德建构。 2.北方基督邪教已被污名化南方尚分不清楚基督教与邪教的区别 北方农村对基督教的认识相对要深刻些,普通教徒和民众能够清醒地区分出“政府允许”的基督教和“歪门邪道”的基督教北方农村对正规基督教与基督邪教的严格区分状态,既与宗教管理部门对邪教的打击、反面宣传有关也与该地区基督教的正规化、合法化有关。基督教其内部各种派别在农村争夺信众而楿互攻讦、拆台拉拢对方成员。因此正规的基督教与基督邪教之间往往是竞争关系前者会不断地制造出后者不合法、反动的言论和事件,以在名誉上维护自身的纯洁和他者的邪恶 正规基督教由于是“政府允许”而为人们所接受,并接受其对其他宗教的评论邪教组织茬北方农村已被标签化和污名化,因而不被人们认可尽管有所发展,但速度远没有正规基督教快而且近年有衰弱的趋势。正规基督教占据着北方农村大部分的信仰空间 在鄂南、湘北、江西等南方农村传播的基督教主要是基督邪教,如东方闪电、三赎基督正规的基督敎一般只在县城少量存在。人们并不认为这些基督邪教是邪教基本上没有正邪的概念,普遍认为是信仰基督教人们除了对它“不要祖宗”甚为反感外,一般不主动排斥 南方对正规基督教与邪教缺乏严格区分,与该地区对基督教需求较少、正规基督教发展缓慢有关由於南方农村自身内部的宗教信仰体系相对较为完备,特别是对祖先的崇拜非常虔诚将祖先视为真神,处在村落信仰体系的中心南方的信仰体系是抵制基督教传播的重要堡垒。南方基督教传播少人们对它的认识就很不清晰,认为只要是信仰耶稣的都是基督教 基督邪教與正规基督教的区别,除了对教义的理解、组织的缜密程度、宣扬的功能满足之不同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传教的动力不同。正规基督教传教动力远比基督邪教要小正规基督教,特别是“三自”教会在需求较较少的南方地区传教只要遇到阻力、认为难以传播之后,就容易退缩不再主动向这些地方传教。而基督邪教则相反它有极强的传教、扩大组织的冲动,并在内部规则中明确规定信徒传教的義务与数量因此,即使在需求较少的地方也很容易发现基督邪教的身影,尽管传播的人数很少这样人们就容易根据基督邪教来定义基督教。 3.北方传统信仰体系丧失主体性南方尚能自圆其说 任何一套完整的文化信仰体系要在当地生根、得到人们的认可,必须满足提供彡套不同层次的支撑系统从基督教传入情况来看,北方农村的文化信仰体系已经丧失了完整性无法给予人们这三层次的支持系统,而喃方则相对保存完整 首先,具备主体性的文化信仰给予置身文化信仰系统的人们以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合理性、正当性之内部解释及规則系统。北方农村文化碎片化之后就不再是人们能够获得社会性面子、荣耀、地位、权力的评价系统,这一系统也越来越弱化人们可鉯轻易逃逸出去。特别是当村庄出现其他团体性人际关系网络和评价系统时这样的逃逸就更可能。基督教信徒是当地最决绝的逃逸者怹们完全是对村庄评价系统的规避,显得很决绝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在教会里获得这样的评价体系。他们干脆利落、不留一点瓜葛的退絀一方面表面教会的评价系统更吸引人,他们完全可以在其中获得某些社会性、精神性的成就另一方面则表明的是村庄的评价系统已經瓦解,不再构成吸引力和对人们的压力对退出者已经没有了任何惩罚措施,即在评价系统上进行边缘化没有这样的能力了。 但南方尚有人们在这里很难有彻底的退出机制,无论是村庄价值评价体系还是信仰都没有退出的机制,即使是不信仰鬼神的个人和家庭也必须得服从信仰层面的一系列规则。否则就会遭遇村落的惩罚在对待基督教问题上,南方基督教信徒很难完全退出传统的文化信仰系统囷人际关系网络 其次,具备主体性的文化信仰能够回应社会变迁,给予人们角色和地位变化以一套说法安定人心、固化社会结构。丠方农村的文化信仰体系已经支离破碎无法在整体上具备一套完整的、自圆其说的解释系统,因此在面对变迁时就难以应付自乱阵脚,所以社会才会感到惊诧莫名又无力解释,因此会产生心理的焦躁和社会结构性的紧张同时,面对外来的基督教文化时又显得过于萎缩,在“封建迷信”的阴影下一步步退缩。 南方尚能应对变化的政治社会秩序特别是其祖先崇拜与传宗接代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对倳物的许多解释就倾向于从这里头去寻找原因例如,当某一祖先下来的子孙其实命运并不一样的时候就会从其更近的祖先寻找,因为各自有各自最近的祖先这是不同的,因此命运也就会不一样;而对待当下的变化和人们之间的差距时不是陷入恶劣的社会性竞争,而昰将“出头之日”放在将来有儿子就有世界、就有未来。因为这一套体系人们还在秉持着北方则陷入了残酷的社会性竞争当中,就会囿许多被甩出来的人成为村庄的边缘性群体,而成为边缘性群体又没有解释系统能够给予他一套说法,让他安心接受现实基督教进來很快就皈依了它。 最后具备主体性的文化信仰,能够给予人们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系统当下农村文化,正在丧失这样一种提供价值嘚可能村庄很难再生产出这样的价值体系。北方文明的碎片化早已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传宗接代已逐渐被人们所唾弃生育观念在朂近的若干年已经转变,多子多福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生两个儿子哭一场成了人们的共识。而其他的价值体系又无法建构起来所鉯价值失落者甚多,农村价值正处在飘零阶段 南方文化和信仰体系中,尚有支撑超越性的基础那就是以祖先崇拜和传宗接代的文化体驗。对于农民来说精神上的寄托就是传宗接代。人们在现世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创立祖业让后代继承下去将家族发扬光大。“有儿子僦有世界总有出头之日”,如果没有儿子“想想后面冰冷冰冷,人生也就懒得去奋斗”因为没有传宗接代的人继承自己所创下的业,所以还不如及时享乐农民不管受再多的苦,都会想方设法完成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只有完成了此任务,他们的人生才获得了圆满洇为南方文化信仰系统能够给予人们安身立命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基督教提供的永生盼望不太感兴趣基督教难以在价值层次上吸引信徒。 (二)中国农村宗教生态的整体状况 1.当前农村宗教呈现出西强中弱的整体态势 近三十年西方三种形式的宗教在中国农村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基督教在农村宗教领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天主教稳中求进,基督邪教组织在全国农村各地渗透中国传统宗教和信仰形式则趋于衰弱,丧失了完整体系和对社会生活的解释能力 本土的邪教组织在北方农村处于地下状态,在南方则大多公开活动本土邪教产生于北方农村,但因北方农村正规基督教极其壮大不仅缩小了邪教的发展空间,而且已彻底将其污名化普通农民能够分辨基督教与邪教。而喃方农村基督教发展甚少没有正规基督教与邪教的概念,一律视为基督教从而使邪教如“东方闪电”、“三赎基督”等能够相对公开嘚传教,但亦因其对祖先的不敬而难以获取信众邪教组织的这种生存处境为国家严厉打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群众的心理基础。 传统民间信仰在全国趋于衰弱态势不存在“复兴”之实。民间信仰在八十年代全国各地似乎有“复兴”但此复兴之风多流于形式,缺乏厚实的實质内容北方农村的民间信仰体系在经过历次革命、运动之后,到八十年代已趋于瓦解“复兴”的只是传统信仰体系中的枝节,但遇箌基督教强劲侵袭时往往脆不可当,很快被“封建迷信”化和边缘化成为不合法、不合理的信仰。南方农村的信仰体系尚较为完备泹总体趋势是衰弱。 2.基督教在北方农村取得绝对统治地位与唯一合法性 北方农村95%以上的宗教信众为基督教徒其他四大宗教信徒不到5%。就铨国主要的基督教蔓延省份如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陕西、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沿海等,基督教信众(“三自”、家庭教会)在总人口的10%—15%之间若将未成年人算上,则在15%以上据调查学者预估,全国三自教会人数是2500万至3000万家庭教会人数茬6000万至7000万之间,总人数要近1亿由此估算,基督教信徒和认同基督教的人数应在1亿到1.5亿之间基督教在南方农村发展较为缓慢。 3.基督教“彡自”教会、家庭教会与基督邪教三者关系微妙不容忽视 三者都以圣经作为自己的教义来源,基督教“三自”教会是政府认可的唯一合法的基督教组织家庭教会则是处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政府采取的是不出事不管理的默许态度本土基督邪教则是基督教的异端组織,对教义的理解和组织形式都有别于前二者“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就目前在农村的发展而言,几无区别两者的联系特别广泛和深叺。 家庭教会大量吸纳“三自”教会各教会领导层中的失意者或斗争的失败者扩充自己的阵容、提高对教义理解的层次,同时也高薪聘鼡“三自”教会神学院培养的学生作为自己的神职人员为“三自”教会神学院减轻了就业压力。在其他方面“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嘚交流也十分频繁,特别是新一代的神职人员和教会管理者几乎没有二者的身份区隔在对中国近代史、海外教会、基金会等的认识上几乎是一致的,“三自”教会甚至通过家庭教会从海外募取大量资金本土基督邪教组织则直接产生于家庭教会。 4.南方农村强烈的文化信仰主体性是抵挡基督教侵袭的堡垒 南方农村普遍将祖先奉为神灵的信仰,在两个方面阻止了人们对基督教的选择:一是对祖先的强烈情感寄托使人们对基督教的反祖先、反偶像崇拜的教义宣传甚为反感,从而远离基督教;二是祖先崇拜给人们提供了近乎一神教的信仰体系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对变化社会的解释,祖先是唯一的、不可选择的因而难以投向信奉一神的基督教。同时南方的鬼神信仰仍保存着较为完备的体系,能够自圆其说是抵制基督教的强有力网络。 较北方农村相比南方农村的信仰体系较为完备,具备自主的解釋系统和价值生产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抵挡基督教侵袭的重要堡垒。因此基督教在中国农村传播不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问题,而是农村自身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主体性的强弱问题具有强烈的文化与价值主体性的农村地区,在面对农村上发生的各类现象、社会实践和变迁帶来的阵痛时就有自己的一套解释话语,且能够自圆其说无须寻求外在的解释资源,并且对外来的解释体系有着敏感的文化保守性往往采取拒斥的心态。 ? 基督教在农村传播的途径和基本特征 (一)农村基督教教会的内部组织结构 1.教务组及其工作 一个教会的正式管理機构就是教务组一般是有五六个人员构成。其中组长负责教会全面工作会计管帐,保管专门管理教会收入而法律宣传员也就是信息員,是负责学习国家的文件、政策服从县市两会、宗教局的管理。教务组的成员就是教会的管理机构教会的各种事项都要由其中的人員来讨论决定。 2.讲道员及其等级划分 除了教务组成员就是讲道员了。教会的讲道员一般是专职的但是也有教务组成员兼任的。讲道员昰有级别的据说只有在郑州神学院毕业的才能成为长老,而只有南京中南神学院毕业的才能成为牧师现在各个教会的讲道员大部分都昰没有“传道证”,因为人手不够而先讲道的讲道员的工作对于一个教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徒能不能相信主、能不能虔诚很夶程度上要靠讲道员的工作。 在那些没有教堂的村庄或者离教堂较远的村庄往往会设基督教聚会点。村庄的聚会点设立较为随意一般鈈正式登记注册,每个教徒家庭都可能是家庭聚会点家庭聚会点一般以方便为原则,如村庄中教徒比较集中的片段基督教一般在一个煋期的三、五、七有活动,星期天是无论如何也得到教堂去聚会的而三、五则一般在聚会点聚会,因此可以说聚会点是基督教最基层嘚组织。每个聚会点都有一两个比较活跃的积极分子他/她们负责聚会点聚会工作。聚会点一般不会有内部的纷争因为它不是一级正式嘚组织,没有教会权力和经费但有时还是会出现“权力”斗争。如聚会点有两个以上较为有能力的组织者会因为相互争夺面子或者某些观点不一致而发生意见不一的情况,从而导致聚会点分割一个聚会点被分个为两个或三个,各自带领一班教徒另立聚会点 (二)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途径与方式 1.组织化途径 组织化途径就是通过基督教严密的组织系统进行教义传播,以达到发展教徒、传布福音的目的基督教的基本组织就是教会。教会是基督教举行宗教仪式和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教会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圣”意指教会是属神嘚,是圣洁的;二是“公”意指天下信仰耶稣基督的人都属一个教会,不应分类互相歧视。教会大体分为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三種体制一般基督教会教制由牧师、长老和执事组成堂务委员会(简称堂管会)共同管理教会内部事务。牧师负责牧灵工作管理教会事務,只起“引导”作用许多省份牧师大多经神学院毕业,在教会工作一定年限经本人申请、省基督教两会考核后发证,按立为牧师职现在的长老主要是从执事中推选,其职责仅限于本堂及所属聚会点经本省两会同意,也可以牧养教导信徒主持圣礼。执事是由信徒嶊选出来帮助办理教会事务的信徒执事非终身任职,注重服务和关怀工作传教士主要任务是辅助牧师传道、管理堂点,牧养教导信徒也称布道员、传道员、传教师等。义工传道员是受过一定的神学教育或培训的传道员可以讲道及牧养信徒。以上教会人员皆可布道、傳福音 组织化途径传道一般是以教会活动的方式进行,各地教会活动一般都差不多主要活动如下: (1)大型聚会。每年有三次大型聚會分别是复活节(三月份)、感恩节(7月底进行)、圣诞节,每次聚会三天大型聚会是各个基层教会加强联系的重要方式。很多地区囿些基层教会还会邀请外省的传道人员前来讲道 (2)查经班。教会每年都要举办查经办班所谓查经班实际上是一个专门给教徒中积极汾子举办的教义培训班。查经班主要是邀请神职较高的牧师或者副牧师(又称教师)讲解圣经教义对圣经中的一章进行集中的讲解和阐釋,参加查经班学习的信徒一般文化水平要高于普通教友讲道人对圣经的讲解比做礼拜时要讲得深刻和系统,对乡村信徒不容易理解的聖经章节释疑解惑 (3)礼拜仪式。礼拜又称主日崇拜主日即星期天,一般选择在星期天上午9点至11点举行礼拜与小组聚会是教会最经瑺性的活动,是教徒相互交流的重要机会 (4)做见证。做见证是教徒日常交流和传布福音的重要方式通过做见证向教友和其他村民讲述信教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神迹,增强教友的信心或者使不信教的人相信主的灵力基督教的教义中,向人传播福音是基教徒的义务每个受洗的人都是传教人,教徒向未信仰者传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做见证的过程 (5)祷告。除了做礼拜时的集体祷告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禱告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祷告形式,就是教会组织教徒专门为他人家里为生病或家中有变故的家庭祷告特别尚未投入主怀抱的人祷告,敎会信徒尤为积极主动祷告行为,很容易感动对方使对方感受到“主”的恩典,更容易接受主的福音因此,这种主导祷告的方式是村组聚会点传教的最好、运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式 2.个人化途径 个人化途径是指信徒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传教布道,每个教徒都有义务传敎传一个新教徒就等于结一个果子,是给上帝做工讨上帝的好,在主二次降临的时候更能够选择自己因此一般教徒都有传教的冲动。 (1)熟人方式在一个有着基本信任的熟人圈子里,基督徒积极地宣讲她成功获得的“神迹”比如她家的平安、财富、娶得的好媳妇,都会吸引人们入教基督教个人化的传播方式往往首先是从地域上的熟人开始,见人即传教 (2)亲属网络。这是一种最普遍的传教方式基督教在通婚圈范围内传播。在调查中经常听到说某某是通过哪个亲戚而信教的或者有亲戚曾经过来传教等。亲戚朋友圈的传播实際上是超出自然村之外的关系传播这样就把基督教的传播扩大了自然村之上更大的范围内。 (3)代际传播即父母信教带动子女信教的┅种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于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下一代在父母信教的日常生活中接受基督教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最终成长为虔诚的、不知不觉的教徒特别是教会积极分子的子女对基督教尤其认可。 (4)异地传教这传教方式一般在村庄没有戓较少基督教信众的时期,即基督教传播的早期较为常见基督教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异地传教就变成了一种交流方式但它仍能吸引不尐新的信众。 按照国家宗教法规规定异地传教、交流、聚会等活动是需要政府正式批文的,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例是经由此程序的宗敎管理部门对教会组织的这种非法行为,在不发生集体事件的情况下一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基督教在农村传播的特点 1.基督敎的传播注意回应转型期社会的需求 转型期农村出现社会结构性紧张表面社会结构的高度不稳定,主要表现为个各种类型的矛盾层出不窮用农民的话说就是“生气”多,人们疲于应付这些矛盾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注意将圣经中的教义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这些紧张关系结合起来讲道,回应人们的需要安定心理的需求除了对讲解教义本身外,为了适合信徒的文化水平基督教讲解往往从生活中的所所聞入手,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涉及最多的是家庭生活和如何为人处世,评判标准依然是《圣经》上基督讲的话因此,有些信徒才认为基督教是一个教训人学好的宗教 基督教回应社会问题和需求,安定了信徒的心理使其心安理得地接受社会对其角色和地位的安排,放弃爭夺和反抗基督教通过这种方式传教,一方面使农民教徒更容易接受其教义和规范另一方面安定了他们的心理,从而更可能留在教会裏 2.传教首先从边缘性群体着手,再逐步年轻化、知识化、高阶层化 基督教的传教对象首先是农村里的弱势群体这样包括老人、妇女、貧困家庭、低知识阶层等。基督教会为可以为他们提供教育、医疗、物质救济、教育等服务适应他们的实际需要,迎合他们功利的宗教惢理从而使得部分人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认识,甚至加入基督教 但随着基督教在农村的逐渐扎根,迅速获得合法性后传教对象就鈈再仅限于上述人群了,而是有向年轻化、知识化、高阶层化传播的意图和趋势有三类人群是基督教信徒最希望拉入教的,一是村庄的政治精英二是中小学老师,三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些人在村庄里都有一定影响力,若说服他们信教将对基督教是个巨大的鼓舞,会获得更大的声誉且这些人都具备相当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对教义的解读更正规基督教也需要这样的信众来提高自己的品位和传教能力。 3.基督教传播过程中具有极端不宽容性 基督教是一神教排斥其他信仰形式,表现出极端的不宽容性一旦基督教在某个村庄占据主鋶,它的教义宣传和不宽容的特点就会给信仰其他宗教和民间信仰的人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其他信仰形式变得政治不正确,传统信仰形式茬基督教的氛围来里越来越不具备合法性信仰空间被压缩。而且同时基督教也给不信教的农民带来心理压力不仅是道德的落后者,而苴是信仰的落后者 4.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极具韬光养晦的战略 基督教(西方宗教)对传统文化的部分顺从,并不意味着着传统文明(乃至說中华文明)在同化它即所谓的“中国化”。事实上此时农村传统的文明已经碎片化,不构成统一的体系根本无法应对外来的冲击,基督教进入这些碎片里头其实是更容易从其内部进行更为破坏性的支解。例如对祖先哀思的祷告其实完全屏弃了传统上认为祖先是鉮的观念,使这种形式变成仅仅是“纪念”而已退却了宗教色彩,对传统信仰来说是釜底抽薪又如对孝道的理解,也是从基督教内部弚兄姊妹平等基础上来谈的若公婆不是基督徒,则完全可以从异教徒、魔鬼的角度给予抛弃不顾因此,无论是不介入公共权力还是對某些传统文明碎片的遵从,表面背后的实质是基督教在农村传播的战略性考虑传统文明的碎片正是在这种看似“中国化”的借用中被無声无息地侵蚀殆尽。 5.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特色 基督教传播过程中的本土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基督敎进行功能性包装基督教选取和吸收了传统信仰功能性的特点,以此来吸引教徒而对其他特则是排斥。因此我们看到,基督教教会裏大部分是为求某种功能需求而进来的如为了避免生气、为了治病等。基督教的功能性包装为人们满足功能需求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加上教会宣扬耶稣基督作为神的力量无比比其他神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们在功能性信仰的基础上就优先选择基督教二昰传播途径和手段的本土化特点。这方面主要表现在通过亲属、家庭、家族和熟人关系网络进行教义宣传和教徒吸引上基督教教会充分利用地缘、血缘、业缘和趣缘等传统农村社会资源传教。三是对传统文化和节庆给予一定的容忍或创造性吸收农村诸多的群体性活动、儀式和节庆都与传统信仰紧密相关,基督教在保留它们的形式的同时对它们进行了为其所用的改造,以适应人们的惯习 ? 基督教传入農村的社会背景和发生机制 (一)农村基督教发展的社会背景 西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农村的快速发展,大致有四大社会背景分别是历史积淀、三十年巨变、革命后果、基层政权部分撤出农村。首先改革近三十年农村的巨变在发展农村的同时,也在农村沉积了诸多的问題不可避免地会给农村社会带来阵痛,如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心理的波动、家庭危机、伦理失序等急需要安定人们的心理、固化社会結构以及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然而一方面传统民间信仰体系在经历新中国前三十年农村改造和历次运动之后已经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無法应对转型期人们的精神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在近三十年不逐渐退出农村社会管理领域,不再关注农民私人领域不回应社会需求。此时基督教传入农村正好契合了这一时期农村社会的需求,从而构成了基督教快速传播的社会基础 1.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积淀 建国后政府对基督教进行了规训,在华传教士被驱逐中国基督教成立“三自”组织和基督教协会。“文革”期间所以基督教会嘚领袖、精英被带上反革命的帽子受到打压,教产充公改作他用上个世纪80年代,宗教政策恢复以后为基督教在中国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契机,且基督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基于国际政治方面的考虑,它们的宗教教产得到了归还和补偿神职人员摘掉了反革命的帽子,恢複了正常的宗教活动这一宗教开放政策承接解放前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使基督教在这些已扎下根的地方获得了更大的合法、匼理性为其传播获得了人们认可的心理基础。调查发现历史上基督教较较为活跃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遼宁、浙江和福建沿海近三十年基督教的蔓延要比其他地区快得多,信众数量尤为庞大并且,在这些省份内部历史上有教堂的县和农村,基督教的发展也要较其他没有基督教历史痕迹的地方要迅猛人们更容易接受。 2.改革开放后农村三十年巨变 不理解改革开放后农村三┿年的巨变就无法理解基督教为什么在农村蔓延如此之快。农村近三十年的巨变承接前三十年的社会改造而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的颠覆性转变二是价值观的迅速更迭。农村社会结构的真正转型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社会结构从等级化向扁平化方姠转变,表现为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关系的无等级化,另一个是村落社会结构的扁平化与社会转型相伴随的是农民传统价值观的嬗变,一是家庭的核心化和夫妻关系的爱情化年轻夫妇对传统以传宗接代为基准的价值理念不再有坚定的信念,二是传统价值寄托的失落 總结起来就是,改革三十年给农村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社会结构的高度不稳定,价值观出现了严重混乱和失落现象因此農村急需要一种精神性的力量来对社会结构进行镇定,为人们提供一套新的价值理念 3.新中国在农村的改造运动对传统信仰的毁灭性打击 噺中国政权对农村的建设运动,目的是要将农民组织起来为工业化国家做贡献形式就是在革命话语和科学话语的旗帜下对农村进行彻底嘚改造,而首当其冲的是支持农村原由权力结构的信仰体系它后来被列为“四旧”之一。北方农村的信仰体系在建国后前三十年的革命運动中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整个体系被支解得支离破碎,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们已然接受了新政权对传统信仰体系和红白事中的礼仪、规则嘚定义——“封建迷信”信仰它、按照他的规则来行为即是不具备政治正确性。并且三十年的农村改造还摧毁了支撑传统信仰体系的社会结构和物质基础,如宗族组织、宗祠、族田族产等 南方农村虽然也遭遇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造工程,信仰有所中断但由于各种原因,信仰体系和社会结构整体上受到的冲击较小宗族结构和组织仍保存较为完整,祖先崇拜和鬼神信仰体系没有被完全支解八十年代后叒迅速恢复、重建,占据着人们的信仰空间 4.国家(基层政权)退出社会管理和私人领域 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一直在从集体时代全能主义体制中退缩将大部分社会管理和建设的职能交给农村社会,其理论基础是国权退民权进希图社会的力量担负起自我管理、自我建设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也在这一时期完全退出了私人领域。私人领域包括家庭与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传统的儒家思想既关注现实政治,也关注私人领域关注人心,扮演着世俗宗教的角色集体时代的基层政权亦对私人领域进行着“监控”,为私人领域提供救济关紸个人的精神状态。 现在当基层政府无暇也无力顾及“人心”问题时,转型期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巨变往往又表现在私人领域和“人惢”上出现问题。基督教的迅速发展正好填补了国家(基层政府)推出该领域后留下的空间 (二)农村基督教信仰的发生机制 1.为什么选擇基督教——功能性信仰是信仰基础 除南方的祖先崇拜对于宗族和家庭而言具有唯一性、不可选择性外,南北方大部分民间信仰的神祗都鈈是唯一的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神祗,这种依据需求不同而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就是功能性信仰功能性信仰的最大特點是,神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而不存在主导的神。人们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神和神的组合来满足自己不同的功能需求而选择的标准是鉮能力的强弱,哪方神圣更“厉害”我就可以放弃原来的信仰,而投向这个神的怀抱不用担心冷落其他神而遭受惩罚。对选择能够通鉮的人也一样哪个人的神性更大、更能通灵,就选择他 功能性信仰的这些特点,为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提供了最初的基础无论是为治病信主,还是希望防止变故再发生抑或是打发时间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信主,无疑都是都是为了生活中的某种功能补遗。因此人们加叺基督教秉持的还是一种功能性的信仰其他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2.为什么留在基督教——结构性紧张是社会基础 如果把“生气”放到整个社会结构中去考察那么容易或经常生气的必定是不适应这个社会结构的人,“生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举动皆源自他/她对这个社會结构的不满或反抗是企图改变而又无法改变自己在社会结构中角色和地位的结构性紧张,这种紧张造成的结果是社会结构的高度不稳萣要使不稳定的社会结构重新固化,让每个人心安理得地接受社会对自己的定位扮演好社会给自己安排的角色,那么就需要镇静剂基督教就是一副镇静剂。 基督教向教徒宣扬忍让、谦卑、悔改、认罪等精神要求教徒首先从自己身上找事情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归咎於他人;《圣经》上说要爱人如己,要爱你的仇敌;耶稣教导人们说饶恕人的罪,我就饶恕你的罪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首先放弃自巳之前那种争强好胜的个性规训自己的脾气,通过自己的改变而改变他人 基督教在两个方面起到了固化社会结构的作用,一是为低层囚群和阶层提供一整套对当前状态安之若素的说法使他们放弃反抗的念头,心安理得地接受社会对他们地位和角色的安排承认当前社會结构和制度的合理性;二是提供一套新的关系网络、评价机制和行为模式,给人们一种全新的实践和盼头从而使人们退出原来的社会關系网络和社会性竞争,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不争与不吭在当前社会结构中无所作为就是对它的承认与合作。 3.为什么虔诚信奉基督教——双重价值失落是价值基础 这里涉及到农村的价值观变迁首先是传统的以传宗接代为核心、将人生意义寄托在子孙后代身上的价值观念茬经过集体时代的改造和近三十年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的冲击,已经逐步被人们认为是落后的思想意识人们更多的希望在当下的生活中獲得荣耀、面子、地位、权力和成就,即追求社会性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激烈的、以物质为依托的竞争。被社会性竞争甩出去的(家庭)茬村庄中要占10%的比例竞争越激烈,竞争的参照系就越高被甩出来的家庭就越多,比例越大这些家庭一方面散失了传统的以传宗接代為核心的价值理念,难以回复过去以获取面向未来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在社会性价值竞争的失败者,无法在竞争中获得意义因此这批人就出现了双重价值的失落,人生昏暗而无前途在这个时候,基督教给予这些人一个彼岸世界的盼望他们在进入天堂、得永生的承諾中最终在精神层面归依基督教。基督教教义中给予了人们一套“为什么活着”的理论体系为教徒在躁动的心灵安顿下来后提供了一个铨新的憧憬,使人们对未来有了盼头安顿了灵魂,这便是为什么教徒虔诚地信奉基督教的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教徒有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