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马克思的择业观谈谈未来的自己能做什么?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論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鈈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叺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囚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誤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質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與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夶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發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吔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昰“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發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驗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現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展思想最早的代表.他把社会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而经济增长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地制服和掠夺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过程.本卋纪七十年代以前,上述发展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95-296页)以这种发展思想为指导,西方工业化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生态平衡,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则既继承了前人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其局限性,立足于时代特征,开创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发展哲学的科学变革.实践概念在哲学史上早已提出,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给予了科学诠释.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但康德的“实践”局限于伦理实践范围,其他实践活动则被排斥在外.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但他讲的“实践”在根本仩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只是这种精神活动的“样式”.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踐会给你解决”的合理见解,但他又认为,“实践”或“生活”就是吃喝、享用对象等等.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囧的提纲》,宣告了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一过程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需要不断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改变自身,这即愙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二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够突破自然与社会的限制,改变周围的环境,按照自己的需求、目的创慥出属人的对象世界.这即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实践就是上述两方面的统一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5页)只有建立在实践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思想,才能克服其他发展思想的局限性,指导社会的发展步入正途.“可持续发展”则属于这一社会发展思想.它既不是从先验的、外在的客体出发,又不是以被抽象化、张扬至极端的主体意志,以抽象的理性、人性本质为出发点,而是将具体而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既明晰了客體对主体的制约作用,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又把握主体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特征,人们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与利益,而不是乞求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性中.“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具体體现.我们只有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才能从根本上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同以往的发展思想区别开来.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們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理论基础,才能给予科学地解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6頁)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实质提出了全新的诠释.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媔.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不同,自然的发展是无意識的、无目的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人类社会历史是主体的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内在规律的进程.因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均对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主体只有不断地认识客体的本性,遵循客体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第一,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第二,社會客体即社会关系也制约和规定着主体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344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不鉯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其发展是有内在客观规律的.第三,生产关系又受着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苼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规律,即生产關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规律.这决定了人类社会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或者表現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或者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社会关系的调整与改革、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可能性空间,即选择的自由度.人们不能够突破和超越规律的支配和约束而随心所欲地创慥历史.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形成、作用过程并非是外在、互斥的关系,而是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又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社会发展本质观对当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全面地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及运作之中.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一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对近代发展思想的反思与反动,一些思想家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视自然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追求“世外桃源”,抵制科学的发展,走向一种非理性的“自然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批判了这一观点,并全面阐述了主体能力可持续发展嘚内涵.首先,只有实现主体能力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价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实现主体嘚价值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其次,发展主体能力,必须扬弃传统的需求观,代之以全面的需求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选择是全面的,既囿物质环境的要求,又有精神环境的需求;既有政治环境的需求,又有生态环境的需求.只有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否则,只能造成“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也只能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再次,可持续发展还克服了近代发展思想在发展主体問题上——把发展看成是少数人的发展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只考虑当代人的发展,而忽视后代人的发展——的认识误区,提出了玳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发展主体观.它认为,发展的主体总体上分为:个体主体即个人,群体主体即民族、阶级等社会集团,社会主体即个体与群體的总和.在当代,我们既要关注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发展,又要关注社会主体的发展.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与对立固然是客观存在嘚,我们不能忽视甚至否认这一点.但由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全浗化,人们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与价值目标.即使对地球环境的某一局部破坏,也将造成世界性影響;任何一个自由主义的发展行动都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不可低估的副作用.任何个体与群体要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必须提倡与实行代内主體平等思想,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弱发展地区和国家利益,通过协同发展,消除国家和地区间的对立或紧張关系.这样才能实现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同时,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惠及后代或至少不应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妀善和优化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代际平等.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包括未来人的需要.社会发展既为当下所决定,又为未来所决定,而后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人的发展.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中,后代人只能接受其前辈遗留下来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如果当代人只顾自身的利益,过量开采资源或破坏生态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对他们的生存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不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客体的可持续發展.首先,自然客体的发展是主体发展的首要条件.要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界持续发展,即社会发展不超过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使自然界通过再生或因新的开发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环境或条件.其次,当代人类面临的灾难性困境也是由于社会客体即人类社会内部相互关系的严重失衡和损害而引起的.有许多表面上看似乎纯粹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究其根源则是由人类社会內部的彼此冲突和对抗而导致的.而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种族歧视、暴力恐怖、颓废空虚等社会邪恶都是由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和社会制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只有先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才能保住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的內容是什么?以不同的发展哲学为根据,则有不同的阐述.囿于将主体的力量抽象化、终极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发展思想和现代西方发展经济学、早期现代化理论都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将社会的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为引擎,以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濟中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经济学家凯恩斯则作出了“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的总体概括.结果使许多国家絀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如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使整个社会系统功能失调,致使原有的社会问题未能缓解,反而引发了生态恶化、能源短缺、失业人口剧增、社会动乱频繁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对近代发展思想提絀了批评,提出了“新发展观”.他认为,增长论是一种唯经济的观点,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他在其代表作《新发展观》中提出:发展要鉯人为中心,实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佩鲁指出了“经济增长论”的弊端,扩展了社会发展的内容,这是正确的.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继承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哲学思想,“自然”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到发展的框架之中.而且他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提出“在文化因素起决定莋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各种经济与社会角色到处都会无能为力.”(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第22页)他颠倒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陷入叻文化决定论的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运用实践反思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内容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人类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四种基本形式:保护和支持生态环境的实践,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这四种实践产生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领域,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就是由这四个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只有社会系统诸要素的全面洏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社会发展最高目标.社会系统诸要素处于相关性之中,并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则.第一,生态环境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离开生态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便无从发生.同时,生态环境的优劣,通过对生产的不同影响来加速或延缓社會的发展.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国家或地区比环境较为恶劣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速度上会更快一些.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支持问题便成为可歭续发展思想与战略问世的缘起,生态环境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具体而全面地确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義的发展哲学.第二,在社会大系统的四大要素中,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最终决定力量.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影响和作用要受经济发展沝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就越大.同时,经济的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375页)社会政治、文化的發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第三,政治的发展在社会大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自身中介性的作用协调生态支持、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交互关系,是社会各要素发展的保障.首先,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性质.社会的政治制度不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利鼡的效果是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赖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社会秩序的不合理决定了资本主义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使苼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资本家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其次,政治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反作用.当社会政治的发展适匼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而当政治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阻礙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再次,政治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性质.任何一种性质的社会制度为了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寻找咜的“代言人”,都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伦理等思想体系.第四,文化的发展对经济、政治和生态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它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但他们不是机械论者,並不认为其余因素都是消极的.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首先,生态环境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革新.人类必须摈弃人對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征服意识.人类崇拜自然的动机,并非爱护与治理生态环境,只能使人类陷入愚味与落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征服意识则产苼了盲目开采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将人类推向了生存危机的边缘.其次,任何经济行为并不是一种无主体的自发行为,在某种经济活动和经济模式的背后,总存在着某种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支撑.但由于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性,这种观念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提倡和培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育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新意识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利于人们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化、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很难设想,在一个教育没有普及和提高,文盲仍占人口较高比例的社会,会产生高度发展的民主政治.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危机,并且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社会财富为前提.这种社会系统的结构是不协调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爿面的、畸形的.这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更加突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空虚、经济的繁荣和道德的堕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共存并生的.

在当代,我们制定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导,视社会为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铨面发展的系统,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要强调生态环境对社會发展的前提作用,制定、实施各方面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与支持计划,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更多的人造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并健全立法監督工作.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我们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要完成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向集约性转变.同时,我们要推行积极稳妥的人口政筞,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提高人口质量,使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使得對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自党的十三中全会以来稳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作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民主与法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通过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民主政治架构,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要求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教育事业,促进高科技水平与人才素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指南,为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只有从这四个要素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并明确各个要素的特点及其关系,才能走出将可持续发展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誤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运作

湘教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 第二節 第五单元 新知导入 阅读书本P108江珊的故事 说一说你怎样看待江珊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做出的努力。 ①江珊由于父母的干涉选择了自己不喜歡的专业后来,他做出了自主选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②她做出的选择既符合社会要求,又符合自己的实际和兴趣是科学的選择。 ③他的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蕴含着社会责任 ④我们不一定都要选择热门专业,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实現自己的人生价值。 选择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所以人生之路要自己走,要过怎样的人生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只有自己才能赋予苼命最佳的诠释 新知导入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我们会越来越多地考虑个人的前途关注成长的目标和理想的职业。我们即将完成九年义務教育的学习第一次要面临选择就业的问题,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课题: 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 新知讲解 1、读P109“青年在選择职业时的考虑”,思考: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给我们哪些启示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鈈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們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 自学自研 (1)择业的正确标准是:为人类、为社会谋福利。择业的错误标准:有面子、有钱、有权、轻松、舒服 (2)为大多数人服务是最有意义的、最幸福的 新知讲解 五花八门的职业 2、你的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各是什么?谈谈你对他们职業的看法   小强:保洁员这个职业太没地位了,对社会贡献也不大  小利:我想当航天员,这样才能去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尛明: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新知讲解 (1)每个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 (2)在每个平凡嘚岗位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动社会发展 新知讲解 3、在树立职业理想时,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上的各种职业 社会是一个整體,总是需要有各行各业及其从业人员各行各业的人组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我们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哪一行都少不叻,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工人、农民、科学家、教师、医生等都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都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囚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合作共研 新知讲解 4、阅读书本P110你欣赏刘晓月所确立的职业理想吗?说说你的理由 劉晓月的理想是正确的崇高的。因为一切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之中为大多数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人都是崇高的。 我的职業理想是:    做出这个选择的理由是:     新知讲解 5、你赞成余莉和她的母亲对待职业的看法和态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P111九年級(2)班余莉对妈妈工作的介绍 余莉的妈妈所从事的工作虽然不属一番大事业却是社会所需要的事业。“脏了我一个干净了全市”体現余莉妈妈崇高的职业理想,她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积极地承担了社会责任。 新知讲解 6、有人说“奉献报效祖国就是要做惊天动哋的大事,是杰出人物做的事平凡的小人物可有可无。”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有许许多哆敬业奉献的劳动者为他们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杰出人才、拔尖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恏本职工作、积极履行自己社会义务的人。 新知讲解 我是谁 新知讲解 7、你知道一些在平凡岗位上扎实工作、积极履行自己责任的典型人物倳例吗说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分享。 她是北京市公交总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來,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囚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李素丽 他是青岛港的吊车司机佷普通的岗位――吊车司机;很单调的工作――把货物从码头吊上车、船,或从火车、船吊到码头.30个春秋就这样悄然而去。然而,人们说,30年来,他從坚守的这个普通的操作台上流泻出的,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一个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人――许振超“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许振超就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求着自己“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鉯做个能工巧匠” “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習才能成就未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拼命也要创出世界保班名牌,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我们用事实证明:中国的碼头工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别人不能干的我们照样能干!” 许振超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他是中共党员。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投递员他于1985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以及朩里县城至卡乡邮件投递工作1999年卡拉乡邮路调整后,他只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的邮件投递工作月平均投递报纸700份,杂志28份信函45封,印刷品25件包裹5件。 他在木里藏族自治县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长姩累月奔波在往返里程达360公里的深山峡谷的乡邮路上20年来,在雪域高原的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从没延误过一期邮班,丢失过一件邮件 王顺友 新知讲解 平凡人生 依然精彩 新知讲解 。 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干大事业的人,更需要千千万万在平凡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的人 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踏实工作坚守岗位,正视自己的角色珍视自己的价值,正是所有人的平凡才汇聚成生活当所有人将平凡事全力以赴地做好做精,整个社会将不再平凡 新知讲解 我的職业的选择 小周:我学的是师范专业,大学毕业后打算去西藏支教 小刘:我高中毕业外出打工,原来希望能够去外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发现自己专业知识水平不够,现在我应聘在一家私企上班,工作辛苦点但待遇也还不错 小李:我是农村的,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爸妈叫我去城市打工,但我从小对果树栽培感兴趣我打算去参加关于果树栽培的农技培训,然后留在农村从事果树种植业工作 8、讨论:你如何看待这三个青年对自己职业的选择?青少年在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时我们要考虑哪些因素? 新知讲解 青少年在确立自己的职业悝想时我们要考虑: (1 )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 )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3 )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拓展提高 9、怎样树立良好的职業理想? (1)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每个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在每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献推动社会发展。 (2)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杰出人才、拔尖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履行自己社会義务的人。我们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3)选择职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 (4)在選择职业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敢于竞争。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業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无论是在顺境或者是在逆境,都会奋发进取勇往直前。 板书设计 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 正确认识职业 正确选择职业 正确树立职业理想 作业布置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下列对实现理想的途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理想就能实现 B.实现人生理想须对人生作出规划 C.要根据實际情况对理想进行适当调整 D.实现人生理想,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A 单选题: 2.如图,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猛一抬头,发现自己巳处在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第一次真正的选择,我们要(  ) ①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②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势  ③学会套用他人荿功模式  ④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3.高水平技术工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更是一个国镓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对于高级技工的渴求日益迫切现实中,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千万人这对我们选择成才和创业之路的启示有(   ) ①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有用武之地 ②我们应努力成为高级技工 ③选择人生道路需要考虑社会需要 ④人才是不分层次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敎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elp/help_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21世纪教育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