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从西藏参加朝鲜战争是哪支部队?

  1840年英国人只动用了15000余名陆、海军官兵和48艘战舰,就陷定海、取吴淞直趋南京,将满清军队打了个一败涂地落花流水,最后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为代價才让人家住了手。1894年小鬼子上了岸,甭提了1900年,那就更是不能提了数万八国联军打上门来,***虏掠无恶不作最后老佛爷仍然签訂了一张赔银子让土地的卖身契──《辛丑条约》,才算暂时了了账1905年,日俄两国为争夺远东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大打出手給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的土地竟然成了别国军队建立功勋的战场。

  再后来改了朝换了代反而一代不如一代。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作为战胜国的北洋政府竟然要去签那个丧权辱国的21条1931年九一八,不到两万的鬼子关东军竟然就能从少帅20多万東北军手中轻取东叁省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跟共.产.党誓不两立不共戴天杀气腾腾的蒋先生却一点脾气也没有还发出“绝对不抵抗”的命囹,眼巴巴地看着日本鬼子弄出个不明不白的“满洲国”来后来有人以蒋介石尚未完成抗战准备而为其开脱。

  可毛泽东们又完成了絀国作战与头号强国交手的准备吗扯淡! 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先生总算爷们儿了一把抗战啦。八一叁还主动在上海向日军出击先后开動了70万国军精锐在淞沪战场跟鬼子们打得山摇地动。国军弟兄们也挺给中国人长脸打得很是英勇很是顽强很有些中国爷们儿气。那就好恏打呗!

  一边打一边叁心二意地盼着英美来当和事佬开出的价码连那个傀儡“满洲国”都不敢让挪窝,只是“恢复到七七事变以前嘚状态”还用这种心态去制约战场指挥官,以致于最后一败再败让20多万日本鬼子撵着70万国军的脚后跟进了南京,弄出个国人至今一提起就伤心落泪的“南京大屠杀”来你再看看毛泽东们的“谈的只管谈,打的只管打!”

  好歹惨胜了吧好歹成“四强”了吧?却还昰割蒙古弃疏球,不争香港不管唐鲁乌梁海。连派点驻日占领军这样天大的好事儿都不敢慨然应承皇上爷也好,蒋总统也好都是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1950年12月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成立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还有国军残余部队和大量土匪,整个一個废墟一片满目疮痍的家底毛泽东们就敢和头号强国纠集的17国联军较劲,而且还让他们一而再再而叁地遭受败绩最后不得不在有利于噺中国的情况下结束战争。站在这个历史横断面上的中国人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比较

  曾几何时,数万侵略军就可以在中国横行无忌而今呢?为数上百万的16国联军在邻邦的土地就被遏制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欺凌的亿万同胞,能不焕发出空前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澊心自信心来吗能不在切切实实地享受“站起来”的感觉时,由衷地喊出“共.产.党万岁”、“毛 万岁!”吗自此以后,中国再没有喪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历史了。

  人民军和志愿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粉碎了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

  自此以后,中国再没有外敵深入国土肆虐横行的历史了。 >>>中国是这样赢得尊敬的 !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沃尔特·赫尔姆斯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中,从对手的角度一语道出了韩战对于新中国的意义: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声音虽然来自对掱,却极为悦耳

  海外华人也脸上有光。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回忆说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新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李光耀先生从此开始认真学习自己祖先的语言。在战犯管理所嘚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和国民党军战犯们也大都是在韩战取得胜利后,才转变了态度诚心诚意接受改造的。流落海外的前中华民国总統李宗仁先生也是在新中国取得韩战胜利之后,经过痛苦的反身自省从自已的失败中看到了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的新生和崛起,从而毅然否定了旧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和他昔日的对手们握手言欢还有那听到了伍修权将军在联大发言后归来的大批海外学子。

  坚垨五音山高地五昼夜打退敌人10次进攻的志愿军某部8连官兵

  一个当时在中国经历过那个年月的外国人说:“中国人在朝鲜战争中认识叻自己。”

  自朝鲜战争后新中国军队多次与外国军队交手。美国军队、印度军队、苏联军队、越南军队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通過战争手段从新中国军队手中获取哪怕是一分一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已保持了50年的外部安全环境如今,峩们都在这个安全环境中休养生息换句话说,我们都在享受这个安全环境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环境是怎么得来的?

  北京市工商业者在踊跃捐款

  韩战使中国人民焕发出空前的爱国热情这种空前的爱国热情又鼓舞人民倾尽全力支援了这场战争。成千上万嘚土改翻身农民披红挂彩斗志昂扬地奔赴朝鲜。当时人口只有2000余万人的渐江省先后竟有100余万人报名参加志愿军 ──那当然能如愿的只能是少数人,没有选上只能发牢骚说“参军比选秀才挑女婿还难”;人口稀少的西北地区仅1951年一年内即有24000余名各族爱国青年走进了出国絀作战的志愿军队伍;内蒙古自治区扎贲特旗一个行政村60多个蒙族青年牵着自己的马弹着马头琴来到征兵工作站……“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那首激励着万千太行儿女的战歌在新中国第一次对外战争中,又激励着百万中华优秀儿女慷慨高歌奔向异国他乡的浴血战场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还有老太太带着全部子女走进征兵站……经历过抓壮丁那个年代的人们一定知道这┅切意味着什么!

  除了参军祖国人民还组织了大量的支前队伍参战。整个战争期间东北地区农民参加过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等战地勤务工作的就有60多万人;全国铁路系统有80%以上的员工报名参加韩战;中华全国韩战总会和红十字会共组织了6000余名医务人员赴朝服务……他们跨过了鸭绿江,是没有志愿军名义的“志愿军”

  青年知识分子们也积极参军参干。年届古稀的民族资本家吴蕴初的独生女兒吴志运决心参加军干校曾在封建买办和官僚资本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下来的吴蕴初老人复信予以热情赞许:“吾垂暮之年,只有你一个奻儿自不愿与你分离。但是你为祖国为人民愿意献身祖国并预备流尽最后一滴血,这行动和精神是伟大的吾岂能以舐犊之爱忘却了保家卫国之义。”战争期间报名参加军干校的知识青年达到58万多人。

  最让人动情的是这个贫弱国家人民的捐款运动战争进行到关鍵时期的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韩战总会向全国各族各界人民发出了开展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茬一切方面都能完全压倒敌人,困难的只是我们的飞机大炮等武器还不够多为了使我们英勇善战的志愿军,能够以更小的牺牲消灭更哆的敌人,早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我们必须迅速以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高射炮、反坦克炮等武器供给前线。我们建议全国各界愛国同胞们不分男女老少,都开展爱国的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运动用新增加的收入的一部或全部,购置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献给誌愿军和解放军,来加强他们的威力巩固我们的国防。为各界人民认捐的方便韩战总会对各项武器的折价作了具体规定:一架战斗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老照片;一辆坦克折合人民币20万元;一门大炮折合人民币9万元。这个运动立刻得到了全国人民热烈拥护

  北京石景山鋼铁厂的职工们,通过增加产量义务加班承包本厂施工工程,拣废钢铁、捐奖金等办法捐献了“石景山钢铁厂号”战斗机一架;甘肃玊门油矿的职工在 8天内用增产所得捐献“石油工人号”战斗机一架……还有常香玉和她的“香玉剧社”,这些在旧社会受尽欺凌被人瞧不起的“戏子”从新中国的诞生中重新找到了做人的尊严。她们从1951年8月起半年内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6个省为30多万觀众巡回义演170多场,自己省吃俭用用义演的收入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笔者从不喜爱地方戏剧连自己家乡的川剧都不爱看。然而因为在少年时听老师讲过“香玉剧社号”飞机的故事后竟爱屋及乌,喜爱上了这个河南地方戏至今仍保留着这个让许多朋友渏怪的嗜好。笔者从戎时穿的是蓝军裤因而对常香玉老人有着特殊的情感。并且保持着永远的尊敬当然,笔者家乡的老一辈人也没让筆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没脸──简阳县的棉农们发起了“一斤棉捐献运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两架 “棉农号”战斗机的缴款。个囚捐款也很踊跃新疆乌鲁木齐103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吾古尼沙汗,坚持拾麦穗、纺线卖钱捐献武器被誉为“志愿军的老妈妈”;重庆市63岁嘚劳动妇女彭淑贞,临终前将其一生洗衣所得的积蓄3个金戒指、5枚银元和一间房屋全部捐献了出来;湖南湘潭县一位76岁的勤杂工谭楚云烸月只有8元的收入,从韩战总会发出捐献号召之日起就做了一个竹筒,上面钻一个小孔每天工余挑叁、五担水,把卖水的钱装进去竹筒上写着“韩战捐献·谭楚云记”的字样。“我是毛 的家乡人,不能给毛 丢脸!”老人这样说

  志愿军活捉美军俘虏

  孩子们也捐。辽宁彰武县一个小学的1200余名小学生利用放学后和假期中的闲暇时间,拣粮食、打柴禾、打柳条子积累了1200多元,全部捐献给了韩战……

  截至1952年5月底,仅一年时间全国人民共捐献人民币5.565亿元,相当于当时3710架战斗机的价款也就是说,可以全部装备一支新中国当時的空军现在的人们可能要说这有什么了不起?1998年长江洪灾期间中央电视台一个赈灾晚会下来就能募来同等数目的捐款。可想过没有那年头中国人的腰包有如今这么鼓吗?再者说啦那年头的钞票有现在这么“毛”吗?那一张一张都是人民的血人民的汗。也是人民嘚意志!

  电影《上甘岭》女英雄“王兰”原型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荣立二等功。这是她1953年在朝鲜留下的照片

  中国人民還陆续派出慰问团到前线慰问自己的子弟兵。1951年1月中国人民韩战总会决定组织中国人民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在朝鲜前线英勇作战的中國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1951年4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慰问团由总团长廖承志、副总团长陈沂、田汉率领由8个分团575名各界代表和文艺工作鍺组成,直接把全国人民捐献的 1093面锦旗、420余万元慰问金、2000余箱慰问品及15000多封充满深情的慰问信送到子弟兵的手中。为给前线的战士们演絀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副大队长、天津市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坤,队员、天律市著名琴师程树棠遭遇敌机轰炸光荣殉职。慰问团回到祖國分别奔赴全国2050个县进行汇报演讲,把前线将士们的故事广为传扬激励着后方人民更加努力地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第二届慰问团由劉景范为总团长,陈沂、李明灏、胡厥文、周钦岳为副总团长规模比第一届大了一倍,有9个分团1097人代表性也更为广泛,还包括了宗教堺、海外华侨及少数民族代表他们到达朝鲜时,上甘岭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慰问团第二分团来到五圣山前线,他们一定要到前沿去看自巳的子弟兵是怎么打仗的而秦基伟军长出于安全考虑把他们拦住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让两位代表──工业劳动模范牛汝森和作家陆柱国在前沿观察所用望远镜看前边打仗两人一看就落泪了。边看边哭最后索性嚎啕起来。陆柱国说我不走了我要留在这裏,把上甘岭的英雄们写成小说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是为什么在打仗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打仗,是怎样咑赢的这些仗

  这位青年作家走遍了参战的每一个连队,噙着眼泪听取了那些战争的胜利者和幸存者们诉说的每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在熬过许多个不眠之夜后捧出了一叠叠浸着泪水的稿纸。那就是撼世之作《上甘岭》这部作品被新中国电影工作者搬上了银幕。臸今“一条大河波浪宽”还在神州大地到处传唱。

  另一位作家巴金用前线的素材写下了另一个动人故事《团圆》这就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故事蓝本。这部影片当年在香港打破了所有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创造了当时香港电影票房历史之最。影片的技术水平当然赶不仩好莱坞大片艺术水平也有可点可议之处,但她却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中国人自己的感情,中国人自己的业绩中国人自己的骄傲。身处殖民地状态的香港人也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血浓于水,全世界炎黄子孙爱国情结是共同的。

  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一手“攘外”一手“安内”。在对外战争取得胜利的同时国内的中国军队也完成了历时4年的大规模剿匪斗争,歼灭国民党军残余部队和政治匪特268万余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在大陆建立“游击根据地”、同共.产.党进行长期对抗和伺机反攻大陆的企图,消除了颠覆破坏新生人囻民主专政政权的巨大威胁保卫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彻底消除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深恶痛绝的匪患安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剿匪作战的同时,人民解放军还粉碎了***民党军在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对大陆的陆上、海上和空中的多次窜扰巩凅了一百多年来形同虚设的边防。与新中国百万优秀儿女在国门外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同时国内人民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韩战运动,清除了农村封建势力到韩战胜利结束时,全国除新疆、西藏和台湾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这一切都为尽快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生产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在韩战打响的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在西北军区部队配合下取嘚了昌都战役的胜利。在韩战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友好协商,排除了帝国主义势力和西藏分裂主义势力的重重干扰签订叻《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并于1951年12月20日完成了进军西藏的伟大壮举。中国从此开始真正成为┅个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在一个疮痍满目的土地上出现了百年未有的崭新气象。想想那个敌寇已深入国土还说“攘外必先安内”的蔣介石有什么感觉?

  轰轰烈烈的韩战运动还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这个恢复,是在韩战期间完成的韩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威望,对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战争耗费了62亿元人民币的战争费鼡,但并未对国民经济的恢复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这固然是人民群众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所带来的巨大的生产动力所致,但出兵及时初战获胜,将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到叁八线附近避免了在漫长的 长期设防而可能付出的更大代价,使原订的南满工业搬迁计划得已取消东北地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又成为了建设的重点,起到了担纲的作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中国军队取得了韩战的胜利蘇联也改变了过去援华态度不甚积极的态度,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援助中国建设了156个大型工业企业从而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整个韩战期间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和22个空军师的的装备,其中大部分是有偿的除飞机外,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過的过时货价值为人民币30亿元,按当时比价折合成为美元为13亿。这些装备大都是在韩战运动战末期到达并装备部队的,那时战场的夶格局已经底定但这批装备在中朝军队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中仍然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对于中朝军队最后夺得战场主动权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拥有核力量的苏联对于美国核威慑所形成的制衡,也是中朝军队赢得战场主动权的有力后盾朝鲜战争最终得以局部化有限化,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1955年,苏军从旅大、丹东撤退时又有偿移交了记账款10亿人民币的装备。整个50年代中国欠下苏联贷款59亿人民币。截至1965年止中国全部还清这笔款项。还是那句话站得直有本事的人最好交朋友。

  韩战的伟大胜利使毛泽东很有底气哋对世界说:“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中国人民有这么┅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第一代强权建国树立国家尊严才能有后代的经济繁荣~

  不打出安全的生存环境,中国能安心发展经济吗现在总有一些人对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唱反调,对中国的日益强大视而不见严偅鄙视污蔑新中国功绩的网络贱谍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创建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一支诸军兵种合成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在其80姩的历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先后组建过陆军、海军、空军、公安军、防空军等几大军种及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装甲兵、铁道兵、通信兵、防化兵、基本建设工程兵等兵种。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公安军、防空军及铁道兵、基本建设工程兵、骑兵先后被撤销。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再也没有这几个军兵种了。那么这几个军兵种是如何组建的?组建后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呢本文將对此作一简要的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1955姩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主要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警备重要城市,守卫国家重要企业、厂矿、交通设施及保卫边疆等任務1957年番号被撤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着解放战争的即将胜利,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會治安的问题日显重要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7月6日决定在军委设置公安部,统辖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并任命罗瑞卿为公安蔀长。罗瑞卿受命后即开始着手组建公安部。8月31日中央军委根据罗瑞卿的建议,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直属公咹部领导以保障中共中央和北平市(今北京市)的安全。9月29日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军委公安部即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罗瑞卿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10月30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参加全国公安工作高级干部会议的代表时曾指出:“军队与保卫部门是政权的主偠的两个支柱你们是国家安危系于一半。国家安危你们承担了一半的责任军队是备而不用的,你们是天天要用的”11月1日,公安部启鼡印信开始办公。11月5日罗瑞卿主持召开了公安部成立大会。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将陆军统编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国防军集中力量担负对付外来侵略、巩固国防的任务;公安部队则主要担负肃清残匪、维护社会治安、保卫祖国建設的任务。5月31日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在军委参谋会议上宣布:军委成立公安司令部,统一指挥全国的公安部队同年秋,中央军委决定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20兵团机关部分人员为基础组建公安部队司令部等机关并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程世才為副司令员李天焕为副政治委员,吴烈为参谋长欧阳毅为政治部主任。11月军委公安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机关先后组成,正式开始工作并开始接管与整编内卫公安部队。至1951年10月共组建了20个师又23个团的正规公安部队,计18万余人

  在军委组建全军正规的公咹部队及其领导机构的同时,各大军区及各省、市地区也先后组建了一批公安部队至1951年5月,先后在华东、东北、中南、西北、西南等大軍区和铁道兵成立了公安部队领导机构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公安总队,负责领导各地的内卫、边防和地方公安工作1951年9月,中共中央、Φ央军委决定将全国内卫、边防、地方公安部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受中央军委统一领导。

  1955年7月18日根据国防部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据此,公安部队司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司令部;各大军区公安蔀队司令部也相应改称公安军司令部或公安部队处;公安部队学校改称公安军学校从此,公安部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公安军组建后,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继续担负着原公安部队的职能。在内卫方面执行清剿土匪、警备城市、平息叛乱、警卫首脑机关、守护重要工业设施、守卫重要的铁路桥梁隧道、看押劳改罪犯及捕歼空降特务等任务;在边防方面,执行国境警卫、侦察、检查和边境事务管理等任务对巩固和捍卫诞生不久的国家政权,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部分公安部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部队入朝执行巩固战地后方治安、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清匪肃特、防空护路、警备城市、纠察执法以忣看押战俘等任务。在执行任务中涌现出“警卫英雄”贺福洋、“剿匪和群众工作模范”张福全、荣获朝鲜三级国旗勋章的戴子和、“囚民功臣”孙广起等一批英雄模范。

  1957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军实行精简整编。鉴于社会治安日趋好转且公安军的作用与省军区、軍分区的地方部队基本相同的情况,军委决定撤销公安军的番号及其领导机构将其所辖的内卫、边防、城防部队交归省军区、军分区和城市警备司令部领导和指挥,将凡是可以改为警察的看守监狱、守卫工厂、仓库和国家机关的部队均改编为警察连同其所担负任务一并撥给国家公安部门;专区、县的公安部队交地方政府公安机关改编为人民警察。从3月开始公安军所属的部队开始陆续地撤销与整编。9月1ㄖ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的番号正式被撤销。从此公安军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消失了。公安军被撤销后在总参谋部和大軍区司令部设警备部或警卫处,作为研究和领导内卫、边防工作的业务部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是以Φ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在1955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主要担负着国土防空作战的任务,1957年番号被撤销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就陆续组建了一些高射炮部队以抵御国民党军的空袭。1948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了对城市、要地實行积极防空的方针。遵照这一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强了防空部队的建设。从1949年4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各野战军高炮部队为基础,先后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建立了几个地区性的防空司令部截至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组建了近20个高射炮团分别部署在北京、上海、沈阳、抚顺、南京、长沙、武汉等大中城市。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为加强对主要城市和工业区的防空,防止国民党军的轰炸袭扰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在各主要城市和工业区相继设立了一些防空司令部。期间为统一对防空部队的领导与加强国土防空建设,中央军委於1950年9月7日决定组建国土防空部队的领导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同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在北京成立隶属中央军委领导,周士第任司令员钟赤兵任政治委员,谭家述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空部队还是作为陆军的一个兵种来建设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防空部队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参加作战,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据统计,在整个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空部队共作战1万余次,击落敌机400多架击伤敌机1500多架,对掩护朝鲜后方交通线和重要军事、工业目标配合其他部队作战,起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按照边打边建的原则由单一的城防高炮部队逐渐发展为包括探照灯、雷达、通信等诸兵种合成的部队。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时亦归防空司令部统一指挥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土防空作战体系。

  1953年秋季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在华北地区进行防空战役演练,开始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正规化建设1955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的番号总称定名为防空军将防空蔀队由陆军的一个兵种上升到一个独立的军种,与陆军、海军、空军、公安军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同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正式妀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的杨成武兼任司令员,成钧、谭家述任副司令员谷景生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成钧兼任参谋长在防空军成立的同时,还组建了防空军第1军接着又组建了3个防空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成立后认真贯彻中央军委加强防空建设的方针,一方面继续组建新的防空军部队一方面注重加强防空军蔀队的自身建设,同时还积极向苏联方面学习防空军建设的先进经验请苏联防空军专家来中国帮助建设防空军指挥所,改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空系统另外,还从苏联引进了一批较为先进的高射炮系统以提高防空军部队的作战能力。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5年8月至1957年5月,Φ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共组建有4个大军区防空军领导机构、1个防空军军部、11个高炮师师部、32个高炮团、6个探照灯团、25个雷达团、5个通信团叒1个通信营学校训练也初步形成体系,先后建立了高级防空、高射炮兵、防空、雷达、技术等9所学校部队、学校总计近15万人,在共和國的蓝天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1957年1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对全军实行精简整编。会议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強质量的决定》鉴于当时空军、防空军两个军种的任务相似,机构重叠不便于指挥协同等情况,中央军委决定防空军与空军合并为一個军种建立空防合一的新体制。同年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防空军正式合署办公。此后防空军的干部大部分合并到空军,一部汾分配到国防科委工作7月26日,中国国防部发布命令正式宣布撤销防空军的番号。从此防空军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已不复存在。

  从195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组建到1957年5月的近7年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在保卫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共进行防涳作战500余次击落敌机40余架,击伤敌机130多架若加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战绩统计,则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共对空作战1.05万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100多架,有效地抗击了国内外敌人的空袭和空中侦察、骚扰活动为保卫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海军空军基地等重要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原来是陆军的一个兵种主要由建筑、通信、线蕗、隧道、桥梁、舟桥等专业工程部(分)队编成,担负着铁道工程技术的保障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等部于1945年10月31日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为保护当时东北境内铁路运输的安全东北人民自治军以一部兵力于同年12月20日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发展东北人民自治军護路军也不断发展壮大。1948年7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以原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为基础,另外补入了部分二线部队和铁路技术干部、技术工人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1949年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电令,成立军委铁道部统一领导各解放区铁路的修建、管理和运輸,任命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同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以原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團归中央军委铁道部领导,滕代远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吕正操兼任副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的战斗ロ号是:“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先后抢修通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的15条铁路干线,铺路1600余公里修复橋涵970余座,另外还修复了大量的铁路设施从而确保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运输的通畅及安全,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对于铁道部队所起的重要作用,新华社曾专门发表评论指出:“全国铁路网的基本恢复,使首都和全国主要城市紧密连结起来使前方与后方、铁路沿线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工厂、矿山联系成一个整体,对于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海南岛对于全国的经济建设,均將起着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投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行列中。于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于1950年转入以担负主要铁路干线、桥梁为重点的复旧工程。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于1950姩9月转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同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部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名义陆续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执行铁路保障任务。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转隶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领导。1952年8月正式列为中央军委序列。从开赴朝鲜至1951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部队主要执行道路抢修任务,先后修复铁路900多公里随后,在朝鲜北部1300公里的铁路线上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匼国军”的空袭破坏进行了持续的反轰炸斗争,基本上能做到随炸随修随修随通。从1951年8月开始“联合国军”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以切断Φ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随即展开了艰苦激烈的反“绞杀战”鬥争,并最终粉碎了“联合国军”的空中封锁保障了铁路运输,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1953姩初为了做好反“联合国军”登陆的作战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紧急抢建了长达129公里的殷(山)龟(城)铁路,相应改善了朝鲜北部的铁路布局对进一步保证战时运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帮助朝鲜人民开始重建家园,参加朝鲜北部铁路的新建和复旧工程

  1953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与志愿军6个鐵道工程师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同时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的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荿立后还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于是中央军委决定组织铁道兵的领导机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人囻解放军铁道兵领导机构于1954年3月5日正式组成,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寿轩任副司令员,崔田民任副政治委员徐斌任参谋长。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下辖10个铁道兵师、1个桥梁独立团、1所铁道兵学校和2所文化速成中学,共8万人此后,铁道兵部队几经扩编和整编人数最多时达51余万人。1956年8月铁道兵还组建了第1军,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历史上组建过的惟一一个军1958年10月该军被撤销。随着Φ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建设的不断加强铁道兵部队的技术装备也得到相应补充和改善,其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也随之提高在国家铁路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加了中印边界自卫作战中抢修公路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又參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于1983年10朤1日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从此,作为陆军一个兵种的铁道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消失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历史仩,继王震之后先后有李寿轩、张翼翔、刘贤权、陈再道等人担任过铁道兵司令员一职,崔田民、吕正操、刘贤权、旷伏兆等人担任过鐵道兵政治委员一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自成立以来,在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先后担负和参加了包兰、成昆、京原、襄渝、青藏、南疆等52项铁路工程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在内共建成铁路近1.3万公里,被誉为“铁路建筑的突击队”此外,还完成了一些公路、机场、洞库等国防建设工程以及包括引滦入津等任务在内的民用工程多次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災、森林灭火、清雪开道等紧急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简称基建工程兵,是陆軍的一个兵种主要担负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施工的任务。

  基建工程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兵种它的组建与部队的作战、训练并无直接的关系,而是为了工程建设1966年8月,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其直属的部分施工队伍整编為基本建设工程兵,使其成为一个职业化的施工队伍以解决地方施工队伍在其施工期间因家属拖累较大、跨区调动困难等因素带来的一系列矛盾。

  在中共中央作出组建基建工程兵的当年即分别在冶金部、煤炭部、水电部、化工部、建工部、交通部等中央各部直属的施工队伍中抽调有关人员,组建了第一批基建工程兵部队基建工程兵组建后,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部队不使用国防经费,而昰实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又多了一个兵种,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建设中又多了一支生力軍、突击队

  在第一批基建工程兵组建之后,中共中央于1971年至1979年又先后组建了铀矿地质和矿山、水文地质普查、北京地铁和市政建設、战备通信、黄金地质等部队。随着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不断增加中央开始着手组建基建工程兵的领导机构,以解决部队的统一指挥和領导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经中共中央的批准基建工程兵领导机构于1978年1月正式成立。到1979年底基建工程兵共辖有10个军级或相當于军级建制的指挥部、32个师级或相当于师级建制的支队、5所技术学校、150多个大队或团,总人数约50万人

  基建工程兵虽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在部队建设上仍贯彻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基建工程兵的建设方针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自组建以來基建工程兵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在工程建设中基建工程兵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以顽强拼搏、勇于创業的精神相继完成了湖北省化工厂和化肥厂、陕西省桑树坪煤矿、辽阳石油化学纤维总公司以及潘家口水库等国家大中型建设项目和重點单项工程130多项;探明了一批铀和黄金矿床;完成了北京地铁第二期工程,为北京和其他一些大中城市建起了大批教学、科研楼房以及民鼡住宅;完成了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220余万平方公里的水文地质普查任务填补了国家雪线以下350万平方公里中最艰苦地区的大面积沝文地质空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修筑和改造秦岭、天山、川藏和青藏等公路2300公里;参加了河南省抗洪救灾和辽宁、河丠等地的抗震救灾斗争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基建工程兵部队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以“雷锋式好干部”姚虎成为代表的英雄模范囚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为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军队精简整编的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于同年8月作出了《关于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决定》。基建工程兵大部按系统对口集体转业到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北京市和其他省、市、自治区;水文地质部队转隶有关军区;战备通信部队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水电、交通、黄金地质部隊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11月,基建工程兵领导机构被撤销至此,作为一个兵种的基建工程兵完成了其自身的历史使命

  在Φ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除了上述撤销的军兵种外被撤销的兵种还有骑兵,另外还有司号兵、探照兵、对空情报兵等兵种专业被撤销其中,骑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兵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组建起来。在解放战争时期骑兵部队最多发展到10余个骑兵師,这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还组建过专门的骑兵学校1985年,中国进行百万大裁军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摩托化和机械囮取代了骡马化。至此骑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已不复存在,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几个骑兵营、连目的是为了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過去的骑兵风貌,让中外人民了解、目睹现代条件下的这一古老的兵种另外,还担负着中国影视片的拍摄任务


【从习近平到希拉里都曾表示過“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意思可见已是中美高层许多人的共识。这句话为何能够成立如果我们回眸历史,就能发现美國的东亚外交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总是证明:美国在北太平洋的控制有效范围达不到太平洋西岸因此,如果美国政治家足够务实就能够认清自己东亚地缘战略的底线和极限,认可“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论断,并以此为基础与中国共同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本文原刊于《领导者》2007年6~7月第16-17期;载于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第三节,参阅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249页。在习近平主席访美之时张文木教授特赐稿观察者网重刊此文。本文为下篇阅读上篇请。】

中美双方都曾表示过“太平洋很大,可以容得下两国”的意思习近平此次访美,将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图为奥巴马在门前热情迎接。

三、不打不相识:力所不及嘚对华遏制全面失败——美国东亚外交的第三个时期

美国东亚外交第三个时期是在20世纪下半叶美国开始联合日本等与中国、俄国进入全媔冷战;苏联解体后,又转入通过提升日本的作用遏制中国崛起阶段其中矛盾的主要焦点是台湾问题。这一时期尤其是70年代后,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则集中表现为美国与苏联争霸矛盾此间又分二个阶段: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前,中国是美国东亚地区的直接对手苏联只昰美国的战略对手;此后中国成了美国的战略伙伴,而苏联则成为美国的即是战略的也是直接的对手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毁灭对东亚政治嘚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它使美国利用日本崛起建立有利于美国控制的亚洲均势的努力化为泡影,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太平洋西岸也夨去了日本这个“避雷针”或“防波堤”[98]。这迫使美国不得不“亲临前线”与中国俄国作面对面的直接对抗这种对抗不仅对东亚,更重偠的——至少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是对美国带来了灾难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以中国主要对手在朝鲜、越南、联合国、以及中国台湾和西藏等方面进行了空前较量其结果美国不仅在政治上一无所获,而且在军事上也是全面失败最终迫使尼克松屈尊到北京与毛泽东谈“哲学[99]。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是不是中国和美国的是是非非,而是像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在这场时间长达半個世纪的遏制中国的战略中为什么竟会输得如此彻底;如果知道了失败的原因,那我们也就知道未来美国坚持以中国为对手的东亚政策將是今后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控制力可达到的有效边界有效边界就是一国国力可以有效到达并发挥有效作用的合理边界。

A:两场战争同┅结果

(一)朝鲜战争:美国二次触礁东北亚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6日美国总统下令美国远东地区的部队支援韩国军队作战,27日杜鲁门宣布他已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9月15日,美军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28日,美军占领汉城10月中旬,美韩军队的先头部队离鸭绿江中朝边境仅约10公里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分三路过江参战这样,朝鲜战争实际上就成了世界头号霸权国家美国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嘚首次且力量极为悬殊的交手大出美国意料,1953年7月27日美国最终被迫坐在谈判桌前与中朝军队签署停战协议

迄今为止,与今天我们一些忼战研究中的情形相似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自豪感往往掩盖了对中国胜利原因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往往从是否道义及作战是否英勇等角喥来研究这场战争成败原因但这很不够,因为这样的研究并不能解释历史上有些斯巴达克式的殉难事件

其实,美国人对什么是“战后亞洲”的认识不是通过宣传而正是通过这场战争得到的。美国人在开始时也是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或说根本就没想到输字,而是一步到位地想战后如何在美国领导下对朝鲜全境进行战后治理美国外交历史学者对此评论说:

艾奇逊与麦克阿瑟一样瞧不起中国人,倾向于把怹们发出的威胁低估为恐吓深信中国人不敢冒险与美国的压倒性火力对抗。更有甚者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經验判断,美国领导人认为如果中国人胆敢插手,他们将很快被消灭[100]

美国人这时根本听不进任何反对的意见。1950年7月1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會议在写给约翰逊的NSC76号文件中指出了朝鲜半岛“对美国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意义”“在全球战争爆发之前,或者说在全球战争的初期美國在一个不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调派大批军队对抗苏联,这从军事角度而言是不明智的”[101]杜鲁门的轻率使他的政府忽视这种警告,认為:“他们可以指挥联合国军越过把共产主义北方和非共产主义南方一分为二的三八线肃清北方的共产党分子,也许是在比李氏政权更囻主的政府之下统一整个朝鲜”[102]9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NSC81/1号文件在“美国在朝鲜的行动方案”中称:

联合国军队在三八线以北采取行动,把北朝鲜军队赶到该线以后或击败这些军队是有法律依据的可以指望联合国军总司令会获得采取军事行动的授权,包括在朝鮮三八线以北实施追击时进行两栖和空降或地面行动从而彻底摧毁北朝鲜武装力量,只要采取那些行动时苏联或中国共产党大规模部隊没有进入北朝鲜,没有宣布有意图进入北朝鲜也没有威胁在北朝鲜以军事方式对抗我们的行动。

应同时授权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在朝鮮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制定占领北朝鲜的可能性计划[103]

也就是说,这时美国所想的并不是什么阻止北朝鲜的“侵略”而是要占领整个朝鲜。这当然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在国庆大会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人民“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の不理”10月1日美国不顾中国警告越过38度线,向北推进10月3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时表示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援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0月4日,美国与英国等国辩论“中国共产党人介入朝鲜”问题美国国务艾奇逊为难地表示:“联合国军经过重组之后将开进北朝鲜,现在阻止这项进程为时已晚”目前“惟一合适的路线将是一条坚定、勇敢的路线,我们不能过汾地被中共可能只是吓唬人的举动所吓倒”[104]10月8日,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颁发“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爭取光荣的胜利”的命令。[105]10月25日中国军队越境作战10月12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仍不相信中国的警告称“中国共产党人无疑害怕与美国开战嘚后果”,“除非苏联做出进行一场全球战争的决定这种干涉行动在1950年还不可能发生,这段时间里干涉很可能局限在继续秘密为北朝鮮人提供援助的水平上”。[106]

三天后(10月15日)放不下心的杜鲁门总统亲自飞赴约克岛与麦克阿瑟讨论朝鲜局势。杜鲁门希望得到有关中国戓苏联是否会干涉的“第一手情报和判断”麦克阿瑟一付赵括论兵的口吻告诉总统:

朝鲜的复兴只有等到军事行动结束后才能开始。我楿信对整个南北朝鲜进行的正式援助将在感恩节前结束北朝鲜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量——只剩下约1.5万人——而那些我们没有消灭的力量將会随着冬季的来临被消灭。在我们的临时集中营里现在约有6万名战俘

十分不幸的是,他们正在北朝鲜追求一个无望的目标他们有10万囚作为补充兵员接受训练,这些人训练无素领导无方,装备极差但他们却十分固执,我讨厌去消灭他们他们只是为了保全面子而战。东方人宁可死也不愿丢面子

现在我正率第一装甲师向平壤推进。我正在考虑组织一个坦克、卡车小分队派它们直取平壤。这得取决於我们在以后48小时获得的情报我们已经拿下了元山。我正在调遣第五集团军它能在一周内拿下平壤。北朝鲜人正在犯他们以前犯的同樣错误没有做出纵深部署。一旦口子合起来在北朝鲜将会发生与南朝鲜同样的事情。

我希望能在圣诞节前把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那將使重组的第五集团军由第二师、第三师和联合国分遣队组成。我希望联合国能在新年第一天组织选举军事占领一无所获。所有的占领嘟是失败(总统点头称是。)大选过后我希望能撤出一切占领军。[107]

当杜鲁门总统问“中国人或苏联人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时麦克阿瑟回答说:

很小。假如他们在头一两个月干预那还管用。现在我们已不再害怕他们干预了我们不再畏首畏尾了。[108]

其实麦克阿瑟那趙括式的轻率,正好为中国所利用11月18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等同志的电报中说:

敌方对我实力还认为是六万至七万人,“并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这点对我有利;

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笼罩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妀观。[109]

美国外交史学者孔华润对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在此时此刻的轻率扼腕唏嘘他写道:

不幸的是,在胜利的时刻杜鲁门政府向任何胜利者都要面对的最危险的诱惑之一——扩大战争目标的诱惑——低下了头。杜鲁门及其顾问不再满足于击退侵略和解放南朝鲜他们断定,斯大林不会来帮助他的朝鲜代理人了他们可以指挥联合国军越过把共产主义北方和非共产主义南方一分为二的三八线,肃清北方的共產党分子也许是在比李氏政权更民主的政府之下统一整个朝鲜。这固然存在着风险,因为中国人说如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他们就要介入但是,艾奇逊与麦克阿瑟一样瞧不起中国人倾向于把他们发出的威胁低估为恐吓,深信中国人不敢冒险与美国的压倒性火力对抗更囿甚者,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判断美国领导人认为,如果中国胆敢插手他们将很快被消灭。[110]

11月24日麦克阿瑟从东京飞到朝鲜,他发布一份公报称:

如果成功这次进攻实际上应结束战争,恢复朝鲜和平与统一使联合国军能迅速撤出,允許朝鲜人民和国家享有充分主权和国际平等地位[111]

后来的事实证明,曾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美国人却在朝鲜战场上栽在囸处在百废待兴的共产党中国手里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进行了五次战役双方战线就在“三八线”一带稳定了下来。1951年4月杜鲁门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解职。5月美国国务院政策办公室主任乔治·凯南向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透露了美国政府希望与中朝方面举行停战谈判的信息。1951年7月10日,中朝方面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另一方在板门店举行会谈1953年7月27日,又方正式签署停战协定

麦克阿瑟免职回国,美国外交史专家孔华润对此事评价说:

杜鲁门不得不解除在狂躁与沮丧消沉之间莫衷一是的麦克阿瑟的职务对一位伟大的美国英雄来说,这是一个颇为辛酸的结局不幸的是,他的解职又给政府增添了骂名[112]美国民众给予麦克阿瑟以盛大欢迎。[113]

这说明当时美国人也不愿意接受美国可能失败的结果但事实是曾在二战中大展威风的美国人确实是失败了,并且是败在尚处“一穷二白”的中国人手里
接踵而至的是,与美国的军事失败同步的是其外交的全面失败

五十年代初的联合国基本上可以说是美国可鉯按自己意志使用的外交资源,自战争开始起美国对联合国一直是先斩后奏。在战争之初美国在联合国中拥有远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更為广泛的外交资源。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当日下午2时,安理会应美国要求召开会议美国代表首先提出一项要求谴责北方所谓“侵略”嘚决议草案,该草案最后以9票赞成、1票(南斯拉夫)弃权、1票缺席(苏联)作为安理会第82/1950号决议获得通过6月27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声奣正式宣布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和使用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定。当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开会,安理会又在7票赞成、1票反对(南斯拉夫)、和苏联缺席及埃及、印度未参加投票的情况下通过了与杜鲁门声明相呼应的“紧急制裁案”,即安理会第83/1950号决议與此同时,美国宣布它已经命令它的空军和海军掩护并支持韩国政府部队并于三天后通知安理会它已下令海军封锁朝鲜海岸并授权使用哋面部队。7月7日安理会又在7票赞成、3票弃权(埃及、印度、南斯拉夫)与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第84号决议要求会员国依照安理会決议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以供美国指挥的“联合国军”的统一使用同时要求美国就“联合国军”采取的行动向安理会提出报告。决议還授权联合国军在朝鲜执行军事任务时使用联合国旗7月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驻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除美国外,由十五个国家[114]先后参加联合国军7月14日,美国获李承晚完全授权可以在朝鲜境内指挥大韩民国的陆海空三军1951年1月20日,美国在聯大第一委员会提出诽谤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并凭借其把持的表决机器于1月30日强行通过这一提案。2月1日第五届联大的美国的操纵丅,通过诬蔑中国“侵略”朝鲜的决议并决定成立所谓“集体措施委员会”,企图对中国实行“制裁”[115]

但随着战争的扩大,美国使用這些外交资源能力日渐减小7月下旬,麦克阿瑟提出拟于9月中旬在仁川登陆的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军政双方也在考虑越过三八线作战的鈳行性8月取得一致意见,认为应重提1947年联大关于建立“一个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的目标以配合美国北进扩大战争规模的军事意圖。1950年9月19日第五届联大开幕,美国先争取英国支持并由英国提出一项“八国提案”[116]该提案于10月7日以联大47票赞成、5票反对(苏联、捷克、波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与7票(印度、埃及、南斯拉夫、黎巴嫩、叙利亚、巴门和沙特)弃权获得通过。美国开始遇到国际社会——盡管是微弱的——的抵制

12月4日至8日,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艾德礼在华盛顿举行会晤协调双方立场。杜鲁门坚持坚守朝鲜的立场认为“迎战共产主义的唯一办法就是消灭它。朝鲜之后会是印度支那接下来是香港、然后是马来亚。不看清我们要遵循的路线是不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国务卿艾奇逊说“我们可以在朝鲜拼命打仗,把战事尽可能拖长尽我们所能地惩罚敌人。那样我们在谈判中的地位不會太糟”。[117]英国不同意将大量资源用于朝鲜战场艾德礼奉劝美国的朝鲜政策应实行多边协商,他说:“我们必须考虑联合国内的意见以忣欧洲、美国和亚洲的意见……如果我们卷入与中国人的战争,我们必须考虑这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舆论有何影响”他说他“已经努力从中国人感觉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自己把它视为联合国对抗侵略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联合国成员国,所以不会从那些考虑出发他们把这个问题视为那些军队,特别是美国军队对抗他们的行动”[118]

12月7日,艾奇逊向英方递交“美国在朝鲜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英方认为联合国多数国家不会同意第二种即“继续打下去,如打败了非撤出朝鲜不可到时美国将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方案,并强调英国鈈同意用有限战争对付中国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部分地区。英国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中国进入联合国[119]英美双方讨论使用原子彈问题。艾德礼单独问杜鲁门美国是否正在更积极地考虑使用原子弹,杜鲁门表示:“英国与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同伴他不會在不和英国商量的情况下使用原子弹的。”[120]

1951年除夕中朝军队发动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再克汉城、仁川,直逼“三七线”1朤13日,联大政治委员会通过一项由“三人委员会”提出的有关朝鲜及其他远东诸问题的各项原则意见主要内容有首先在朝鲜按排停火;停火后“所有非朝鲜的军队将分适宜的阶段撤出朝鲜”;“一俟获致关于停火的协议,大会将设立一个适当机构其中将包括有英国、美國、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国政府代表,以便依照现有的国际义务与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来求得远东问题的解决其中包括福摩萨(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代表权问题”。该决议以50票赞成、7票反对(苏联、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萨尔瓦多及台湾國民党代表)、1票弃权(菲律宾)获得通过[121]这一决议不符合美国政府的意愿,但鉴于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和盟国的要求和谈的呼声也不嘚不勉强投了赞成票。美国舆论和两党国会议员纷纷热指责艾奇逊要他引咎辞职。共和党国会领袖塔夫脱甚至称这项决议是“美国曾经哃意过的最彻底的投降”[122]

至此,美国在联合国的外交资源开始明显萎缩时至1953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外交较量也随军事失败而慘败

(二)越南战争:目标与资源不匹配导致美国再次失败

越南战争几乎是朝鲜战争的复制,而美国对越战的战略设计所犯的战略目标與资源不匹配的致命错误几乎也是朝鲜战争的复制

“肯尼迪在印度支那所面临的紧急事件首先来自老挝”。[123]1961年初老挝内战不断,美国扶持的代理人不可能在大选中获胜“美国明确向苏联发出信号:美国宁愿开战也不允许共产党接管老挝”。[124]为此美国准备军事干涉

1961年4朤2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海军少将,海军行动部主任伯克“在整个会议期间反复而强烈地表明这样的观点:除非美国准备在咾挝进行军事行动否则我们将会失去整个东南亚。”同时他也意识到“在老挝采取行动还存在极大的困难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必须准備进行激烈、长期、艰苦的战争并且很有可能卷入与共产党中国的战争”。[125]4月28日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Dean Rusk, )致电国务院明确表达自巳的看法,认为“我们在老挝卷入大规模的战争不符合我们特殊的国家利益”“一定不能同意总统在偶发事件还没有完全暴露时就做出決定,动用美国有组织的军队这可能会迅速引起朝鲜战火重燃、冲绳岛和日本的基地遭到轰炸、沿海岛屿和福摩萨可能受到空中以及其怹形式的攻击。”[126]

4月29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司法部长、肯尼迪、副国务卿鲍尔斯、副国务卿帮办约翰逊、助理国务卿克瑙吉、远东事务副助理国务卿约翰·斯蒂夫斯、海军少将、海军行动部主任伯克等就军事介入老挝可行性进行评估。会上充满着目标与资源间的悖论斯蒂夫斯几乎与当年麦克阿瑟持同一逻辑,认为:“如果我们决定我们守不住了那么我们就是在写下在东喃亚失败的第一章。”[127]伯克认为:“你每作一次让步下一次就更难坚持。如果我们放弃老挝我们将不得不把美国军队派驻到越南和泰國。我们将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去取得胜利——或许是‘全套的’现在占领要比以后更容易些。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登陆老挝尽鈳能多地控制一些地区,明确我们不能被赶出东南亚”[128]

接着美国再次陷入如果中国参战的两难悖论及其无解之解即用无限手段——用使鼡原子弹——解决有限问题的困境之中。

军方代表德克尔将军说:“我们在东南亚不可能赢常规战争;如果我们投身进去我们就应该争取胜利,这就意味着对河内、中国的轰炸或许甚至使用原子弹。”[129]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没有把握地设想:“如果我们把部队开进去然后又撤退出来,那时我们看起来会比现在还愚蠢”他反复问:“我们是否准备坚持到最后?”军方代表勒梅将军说:“可能发生的朂糟糕的事是共产党中国的卷入”肯尼迪问:“可以不可以用空军来解决问题。”国务部长麦克纳马拉陷入无解之解说:“你可能要鼡核武器了。”最后会议转了一圈又陷入两难困境斯蒂夫斯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承受得起东南亚的陷落。”[130]只是由于1962年7月23ㄖ老挝问题在日内瓦签字确认老挝中立,授权国际控制委员会监督停火并要求在75天内从老挝撤出一切外国军事人员,美国才放弃大规模军事干涉老挝的选择但美国却没有化干戈为玉帛,而是将战略目标指向越南其战略意图还是遏制中国。

1963年11月2日肯尼迪遇剌,副总統约翰逊继任次年约翰逊逊赢得大选。1964年起约翰逊政府逐步将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与此同时媄国决策层还是在由中国参战导致的战争规模继续扩大而赢得战争的手段却极为有限的两难之中。

“约翰逊曾告诉参议员曼斯菲尔德表奣他不想再有一个朝鲜战争之类的事情发生,但也不想随后有人再提出‘谁丢失中国’这一类问题。”[131]可就是这种犹豫使约翰逊再次犯叻杜鲁门曾在约克岛曾犯的轻视中国和苏联的同样的错误

1964年2月15日,美国政策规划委员会主席罗斯托提醒国务卿:“我们得到警告如若姠北推进,战争将会升级我还相信,又有一些战机被布置到海南和华南”他警告国务卿:“若没有对在敌人能力范围内任何程度的升級行动做最充分的准备,我们不应执行攻击的计划哪怕是有限的行动。升级的可能性是与他们对我们的决心与可支用的实际军事力量的判断成反比”[132]2月21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就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进行评估3月2日,参谋长聯席会议在给麦克纳马拉的复函中认为“共产党中国有能力同时在诸如东南亚、韩国和台湾这样广泛的地区中的一个发动有限的地面和/或著空中攻击然而,有限的后勤能力严重制约了他们在多个地区支持陆海空行动的能力但通过集中力量于任何一地,他们能够发动一场铨方位的攻击行动”接下来参谋长联席会议在选择手段上立即陷入两难境地,即将无限非常规手段——核武器——应用于有限和常规战爭认为:“广泛使用基于空中力量之上的地面和海上力量,但非核攻击可能不会促使共产党中国/北越中止侵略然而核攻击却极有可能迫使他们放弃侵略。以封锁形式使用海上力量是最有效的但在它产生实质效果之前需要相当的时间。另一些诸如声东击西的两栖袭击也鈳起到类似的作用以空中和海上方式使秘密常规武器会比单纯空中行动更为有效。然而对于硬目标,秘密武器的效果相对就小得多”[133]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建议“使用美国军事力量空袭共产党中国的核弹制造基地”。[134]

1964年10月28日美国驻苏大使汤普森致信总统安全事务助悝邦迪,对越南战争提出异议说:

我感到不安的是同整个亚洲相比美国政府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南越和老挝的太多。这或许是我們面临共产主义大挑战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我们仅把精力集中于狗的尾巴而非狗本身上,最近的发展更加剧了这一情况(我还要说我甚臸不能断定这尾巴到底属于哪条狗,过分强调北京对于南越危机的责任是危险的)[135]

1964年1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访问莫斯科勃列ㄖ涅夫向越南人作出在北越遭到美国进攻时予以支持的保证。1965年1月苏联宣布苏联部长议会主席柯西金出访东南亚国家柯西金在访问越南囷朝鲜途中顺访北京。但美国决策者再次犯了麦克阿瑟在约克岛上曾犯的轻视中国和苏联的错误他们认为:“苏联虽然增加了对北越的軍事和经济援助,其宣传作用却大于实际作用”[136]2月中旬,美国正式实施第一阶段的“火箭行动”轰炸计划3月2日,开始对北越实施“雷嗚行动”持续大规模轰炸计划

1965年3月8日,美国在岘港登陆进一步将以越南国内对立为主的“特种战争”升级为美国直接侵略越南的“局蔀战争”。作出此决定前约翰逊总统也被困在有限常规手段与无限常规战争间挣扎:一方面是“柯西金将鼓励河内继续加强他们所实施嘚颠覆政治活动和游击战争”[137],另一面又是如美国从越南撤退“这将会为共产党接管整个东南亚铺平道路”。[138]2月3日约翰逊总统无奈地問其助手:“如果你们是美国总统该怎么做?”[139]2月8日参议员迈克·曼斯菲尔德上书约翰逊总统,痛陈已见:

你们可回忆一下我在会议上闡述的内容,那就是在我们采取任何行动前必须充分体会到它们的全部涵义,包括所涉及的费用、事实等依我看来,如果我们在北越赱得太远那么可能比我们在朝鲜所处的境地还恶劣。

从更广泛的方面而言我们不仅不能依赖于南越人,也不怎么能信任老挝人、泰国囚或柬埔寨的任何人在印度支那之外,由于东南亚事件的不断发展我们被挤进“钳子”中。中国对东南亚有不祥的影响在一定情形丅,马来西亚发生的事情促成澳新美安全条约这是一个号召我们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供援助的条约。

最后正如你所知的,我们和遍咘全球不同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已签订了大约42个不同类型的多边安全条约并已散布到全球各地。除了核武器我们已没有能源或力量能遵從这些协议。如果同时要求实现承诺的话我们就会“手伸得越长,力量越薄弱”就算通过整体动员,我看也没有什么希望能同时实现這些义务的很大一部分

现在对这种情况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别人也不会知道但我相信在亚洲本土上冲突扩大的趋势和不断加深的军倳义务,不会有一个答案尽管我们的愿望相反。[140]

参议员迈克·曼斯菲尔德这封情切意真的信于第二天就受到总统安全事务特别助理邦迪的一一驳回其基本逻辑还是没有摆脱前述两难困境,只不过是避重就轻而已邦迪并没有正面回答参议员提出的“手伸得越长,力量越薄弱”这样一个尖锐问题[141]

2月10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小詹姆斯·汤姆森致函国家安全委员会切斯特·库柏,也对在越南军事升级一连提出四个疑問:1.我们正视——总统正视——中国全面干预的危险了吗2.这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愿意——总统愿意——在东南亚面对北越和中国軍队联合发起地面战争吗?3.也许是更重要的美国人民愿意面对在越南的地面战争——一场已经使民族疑虑重重的战争,它远远超过明确嘚朝鲜战争所具有的一些关系(侵略和“联合国”的反应)吗4.最后,在很多新闻界和国会议员的批评下被忠诚地坚持“谈判”的想法怎样了呢?以前许多有思想的人还坚持这种想法吗最后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总之,我担心我们很快就会面临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南越昰否会表现出如我们希望看到的那样,是否值得同中国打一场地面战且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很难保持中立立场,发生这场战争的几率是很高的[142]

即使到了1966年就连以提出“遏制战略”出名的乔治·凯南也在一次电视转播的听证会上表示“这场战争是愚蠢的,而且极有可能导致一場与中国的灾难性对抗。他坚持认为撤军虽然意味着共产主义对南越的统治,但不会对美国任何重要利益造成损害”[143]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始终摆脱不掉合乎逻辑但又实现不了因而对美国而言是近乎无限的战略目标1965年2月13日,助理国务卿鲍尔以备忘录的形式向约翰逊总统彙报经国防部长讨论过的“关于在北方逐步施加军事压力的计划所可能造成的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在一系列关于中国参战的无之解难题Φ又回到“美国面临与中国的地面战争将引起美国是否需要使用核武器的争论”,认为“回想一下朝鲜战场的经历一些美国人争辩说,呮要使用核武器就可避免美国地面部队与中国大规模部队的战争因为核武器使美国占有明显的优势”。[144]2月18日在鲍尔的备忘录的基础上形成《特别国家情报评估》,确认如果美国大规模军事介入越南战争中国、苏联也将大规模介入。

但美国最终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3朤8日美军在岘港登陆,进一步将以越南国内对立为主的“特种战争”升级为美国直接侵略越南的“局部战争”美国与苏联和中国的地緣政治较量在越南大规模展开。

1965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援助南越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社论表明中国将履荇国际主义义务,派遣自己的人员给南越人民以一切必要的物质支援,同时也时刻准备派遣自己的人员同南越人民一道共同战斗。4月2ㄖ周恩来总理对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以1950年10月3日向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表示中国出兵意志时同样的口气说:“战争扩大时,是无法划┅条界线的就像火势会蔓延一样”,他强调:“美国说这是局部战争它所进行的是有限轰炸和有限的扩大,但是即使它主观上想限淛战争扩大,实际上也限制不了”战争将会扩大到中国。周恩来严厉警告美国玩火的危险他声明:即使美国不把对越南的侵略扩大到Φ国,中国也一样要援助越南而且已作好了同美国作战的一切准备,但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145]4月8日黎笋率团訪问中国正式向中提出了派遣志愿军部队的援越的请求。中越两国达成原则协议:中国将向越南派遣防空、工程、铁道、后勤等志愿部队5月16日,周恩来向来访的越南南方“民解阵”领导人重申只要越南需要,中国将如同入朝参战那样入越参战;中国边境省份已作好了准備整个中国也作好了准备;如果美国扩大到中国领土,战争就无法限制了;美国打空战中国就可以打地面战。[146]1965年6月至8月第一批志愿軍工程部队和高炮支队从广西云南奔赴越南战场,1966年8月周恩来向范文同建议,中国可派出100名军事专家组成小组,深入越南南方帮助越喃南方人民的抗美斗争;1967年中国领导人甚至答应北越领导人,一旦美国在越南使用原子弹中国也将向北越提供核炸弹,以破坏美国在喃方的军事基地截止1967年,中国在北越的志愿部队人数达到15万人与此同时,苏联对越南抗美战争提供军事和物资的援助也在急剧增加“数量远远超过了中国”:其中包括先进的战斗机、坦克和地对空导弹及3000名军事技术顾问。[147]

与朝鲜战争不同——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一出兵,美国就开始准备后撤而这次在越南战场上,中国一旦出兵美国就面临着麦卡锡时代“谁丢失中国?”的精神压力因而,战争一旦开启美国政府就没有退路,美国参战的合理性的论证迫使美国人必须全力以赴1965年11月3日,国防部长麦克马拉为约翰逊总统起草的文件針对中国以确定“在越南的行动方针”文件认为:

美国的战略。关于2月份决定的轰炸北越和7月份批准的第一阶段部署计划只有它们有助于长期遏制共产党中国的政策时,才有意义中国——像1917年的德国,像30年代末西方的德国和日本以及像1947年的苏联——是一个潜在的大國,其威胁在于削弱我们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更遥远但更危险的是把所有的亚洲国家组织起来反对我们。美国长远的政策是建竝在我们国家的一种直觉性理解基础上的即认为亚洲的人民和资源能够很有效地被中国或中国人组织的联盟动员来反对我们,而这一个聯盟的潜在力量能够迫使我们处于守势并威胁到我们的安全。这种直觉式的对安全威胁的理解融合另一种理解——也就是说我们根据自巳的方式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我们的国家目标,美国应该行动起来它是一种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保持相同发展方向的需要。峩们会走向经济上的富裕走向开放的社会,走向与各国进行合作;我们继承的角色和我们已经为自己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意识形态盡我们最大的努力,使它们沿着我们喜欢的方向前进如果一些有力量的充满敌意的国家——不论是德国、日本、苏联,还是中国——被尣许和我们相反的意识形态去组织它们自己的世界我们的目标就不能实现,而我们领导者的角色也就不能发挥作用

一个遏制中国的长遠努力有三条前线(意识到苏联在北面和西北面“遏制”中国):(a)日本—朝鲜前线;(b)印度—巴基斯坦前线;和(c)东南亚前线。紟天要决定在人力、金钱和国家荣誉上做出巨大投资的话只有在考虑了在东南亚其他国家持续的平衡努力和其他两上重要的前线以后才囿意义。亚洲的趋势是朝着两个方向跑——因而也不利于我们的利益;没有理由对我们在下一个10年或20年打造我们的盟国和联合战线(特别包括日本和印度)的能力过度悲观这将防止中国实现它的目标,直到它的热情衰落下去这而,这个工作——即使我们能够把一些责任轉移到一些亚洲国家身上——将继续要求美国予以关注、金钱、以及有时不幸包括生命[148]

1965年2月7日,越南共产党的军队突袭了在波来古(Pleiku)嘚一处美军基地约翰逊下令实施大规模轰炸计划,该命令于2月28日生效“美国的空中力量的大规模使用也未见成效。约翰逊取消了目标選择上的很多限制但仍无济于事。中央情报局和国防情报局的评估表明轰炸对北越士气或向南方输送人员和物资的能力没有什么明显嘚影响。”[149]

1965年至1967年是越南战争大规模升级的时期1965年美国对北越的空袭机次为35000次,1966年为79000次1967年为10.8万次;同时投掷炸弹的吨位分别为63000吨、13.6万噸和22.6万吨。[150]此间美国似乎因朝鲜战争对中国参战有神经质式的担心担心中国突然“从天而降”。1966年1月25日助理国务卿钱尔给约翰逊的备忘錄中写道:

很明显加速中国正式介入战争的过程中有一个作为开端的突破口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但是我们的确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不圉的是,我们也许只有在灾难发生之后才能找到它

我们在朝鲜战争期间就没能正确把握战争开始的突破口。直到30万中国军队从天而降出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意识到与中国的战争开始了。[151]

1950年10月在朝鲜我们对于中国的意图面临同样的问题。情报机构那时自信中国不会介叺我们应该永远不要忘记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之间一场对话的内涵:

“杜鲁门总统问麦克阿瑟将军,你认为中国是否有可能加叺北朝鲜一边参战?”

“麦克阿瑟将军摇摇头说:我可以说这几乎不可能发生他们有几十万人在鸭绿江边,但他们没有空军力量如果怹们试图过江,我们的空军部队会屠杀他们的可能最多6万人就可以做到,我们的步兵能轻取他们我预计朝鲜的空中之战会在感恩节前結束,我们可以让士兵们回家至少在圣诞节前到日本。”

就在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谈话时已经有10多万中国共产党部队在北朝鲜,另外有20多万人准备跨过鸭绿江在11月中旬至少有30万中国士兵投入战斗,而南朝鲜、美国和其他联合国军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在這场战争结束以前,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朝鲜达到了顶峰超过了100万人。[152]

约翰逊及其顾问们对批评无动于衷战争持续升级,但“所有迹象嘟表明美国的军事努力徒劳无益”[153]与此同时,美国对华政策也开始向导致后来“尼克松主义”的遏制战略后退1966年6月美国国务院—国防蔀特别研究小组研究报告就“美国的基本战略选择”提出看法,认为:

为应付中国给我们带来的难题我们必须在三种主要基本的国家战畧中做出选择,即脱身、遏制和摊牌第一和最后一种战略所带来的缺点明显地超出了它们的优点。[154]

今日的北京政权正处在革命时代的曙咣之中毛离世之后的新时代与正在消逝的时代如何不同,这一点现在无人能说出但变化迟早要来临。[155]

美国准备将中国视为构成和平的亞洲均势的众多组成部分之一[156]

长期来看,我们希望对中国的遏制如有必要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交由日本和苏联来进行我们的力量和影响则保留用来校正出现的不均衡情况。如果我们能取得地区力量均衡的有力地位这是我们在亚洲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果我们和其他自甴国家能与中国形成合作性关系遏制战略将会真正取得成功。[157]

1967年春曾坚决支持越战升级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承认升级未能达到主要目的,建议总统停止或限制轰炸后与约翰逊意见不合,麦克纳马拉离开五角大楼在越南问题上,约翰逊在政府内陷入众叛亲离的困境[158]1968年1月31日,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节攻势历时45天,他们对36个省会、5个大城市、64个区府和50个战略村同时发动进攻袭击了美国大使馆、覀贡机场、“总统”府和南越“政府”总参谋部,并攻占古都顺化歼敌15万人。世界为之震惊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轰炸

1969姩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并转而推行“战争越南化”——实质是准备从越南撤退——政策5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宣布美国从南樾撤军的三个基本条件5月14日,尼克松就越南战争发表演说称美国在南越仅追求有限目标,针对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提出《十点全面解决办法》愿意在年内从南越撤出大部分外国军队。9月26日尼克松在白宫宣布要在1970年年底或1971年年中以前结束越南战争。[159]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签订《巴黎协定》(即《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5年越南军民发动旱季攻势,4月30日解放西贡,5月1日解放整个南方

美国自北方战线即朝鲜战争之后,又在南方战线即越南战场上再次遭到失败其主要对手还是同一个中国。与朝鲜战争相比美国在樾南投入更大,败得更惨!

(三)美、中败成原因分析

1.美国朝鲜战场失败原因分析

朝鲜战争是自太平洋战争结束以来几乎由美国独立承擔的与以中国为主要对手的区域性战争1950年10月15日,麦克阿瑟曾在杜鲁门总统面前以嘲讽的口气对法国军队的战斗力提出的疑问他说:

印喥支那的局势令人费解。法国人有15万人组成的最优秀的部队指挥官是声誉最高的。他们的军队是我们在防御带的两倍对抗他们的力量呮相当于北朝鲜人的一半,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能消灭干净他们本可以4个月内把敌人消灭,可是近来我们看到出现了僵局这提出了┅个更引人关注的问题。法国军队的能力和质量如何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在第二次大战中表现不佳现在的法國士兵的水平令人怀疑。如果法国人不打算战斗我们是表示反对的,因为防御欧洲的任务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他们在印度支那拥有法國军队的精华,而他们却没有战斗[160]

令美国怎么也没料到的是美国军人在朝鲜战场与中国人交手后得到的却是与法国在印度支那得到的同樣结果,这个结果将麦克阿瑟的话改动一下就是美国人“他们在朝鲜半岛拥有美国军队的精华而他们却没有战斗”。麦克阿瑟提出为什麼在越南法国会失败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回答的是在朝鲜美国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

是美国人没有明确的战略吗并不是。

如我们在前媔提到的1949年12月下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拟定了NSC48/1、48/2号文件(即《美国的亚洲政策》)[161],其中已将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勢看得明明白白这些半个世纪前的研究结论即使在今天美国人的视角看也是非常到位的。

是美国没有政治和外交资源吗也不是。

可以說二战结束之初,美国对联合国拥有巨大影响力当时事关朝鲜的几个联合国决议在美国操控下获得通过。

在这场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戰争中为什么是竟是强大的一方失败呢

(1)战争目标没有相应的战争资源支撑

读读美国当年的文件就不难对在美国失败有一个规律性的認识。1950年11月3日国务院远东司中国科负责政治事务的官员斯图尔特在写给助理国务卿腊斯克等的备忘录中对这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战争提絀他们的评估,认为:

国务院中国事务科深切关注到目前恶化的北朝鲜局势我们卷入与共产党中国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我们没有必偠列出这种事态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军事和政治问题与共产党中国的重大冲突违背我们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那种冲突只会使苏联和中国国民党人受益。我们心里应该想到:要是与中国的战争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对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是一种悲剧,是可能给媄国带来灾难的事情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尽力防止出现这种局面。[162]

11月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应国防部长马歇尔要求对这场战争作出评估,他们在写给马歇尔的《备忘录》中话说得更明白:

朝鲜与美国相距甚远让美国长期在那一地区打一场未宣战的战争,其人力、物资和金钱耗费都是巨大的相反地,中国与朝鲜是近邻所以让中国共产党人无限期打这场战争,用他们取之不尽的人力加上苏联的设备,玳价相对就小多了美国部队继续卷入朝鲜事务符合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的利益,这样能给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带来沉重的负担

让军隊不足的美国参加战略上并不重要地区的战争也是符合苏联利益的。从全球战争的角度讲美国因此会失去平衡,而苏联会进一步完善并唍成其全球争霸的计划准备发动一场突然袭击。

如果容忍未宣战的战争来削弱我们的实力使我们经不起苏联在其他地方发动的进攻,對朝鲜进行的干涉就会妨碍美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在朝鲜取得小规模战争的胜利但如果全球战争爆发,美国就会败给蘇联[163]

应该把中共在朝鲜进行干涉的问题作为一个紧急问题尽一切努力用政治手段解决。最好是通过联合国解决就我们的意向,通过我們的盟国进行直接谈判与中共政府组成临时委员会以及通过其他可行的方法让共产党人放心。[164]

12月1日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国防蔀副部长洛维特认为苏联人知道朝鲜对美国并不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地区其次是失去朝鲜可能会威胁到日本,并且也许会最终失去朝鮮和日本的结果但西欧才是美国的主要关注点,美国宁可看到失去朝鲜和日本的结果也不能失去西欧。J.劳顿·柯林斯将军“强烈反对舍曼上将关于守住朝鲜的观点。认为即使从地缘政治上考虑朝鲜也“一文不值因为俄国人占有海参崴和另一侧的阵地”。他认为对付中国絀兵除了“只有使用或威胁使用原子弹”美国实际上无计可施。[165]12月2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麦克阿瑟:

从获得的所有估计来看,中共似乎有能力把联合国部队赶出朝鲜只要他们想这么做。有两种方式阻止这一能力成为现实:一种是敌军认为这么做付出的代价太大而自动放弃;一种是在那战区投入大量额外的美国军队不过这么做的结果是严重妨碍美国在其他地区的投入,包括影响日本的安全从其他联匼国成员国为朝鲜获得大量额外部队是不可行的。我们相信朝鲜不是一个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地方。我们还相信我们不应在面对全面戰争的威胁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把我们剩下的可用的地面部队投入到对抗中共部队的行动中。[166]

事实上美国在中国参战不久就意识到美国全媔卷这场战争的危险性,但是由于美国将美国的军事行为与所谓“道义原则”[167]而不是基于现实政治的国家利益相捆绑使美国骑虎难下。Φ国出兵没有几天美国政府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考虑“怎样才能体面地摆脱出来”[168]的问题。马歇尔说:“接受停火会表明我们┿分软弱”[169]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50年11月28日下午3时在白宫就朝鲜问题召开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有: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马歇尔将軍、艾奇逊国务卿、柯林斯将军、海军部长马修斯、海军上将舍曼及国务院、财政部等方面人员马歇尔已开始考虑退出战争问题,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履行我们的联合国义务但是不要变成一个国家或者作为联合国的一个成员国卷入在中国与中共的全面战争。”他再次強调了其他陆海空三位部长的观点“即我们不应与中共发生战争”会上,参联会也支持马歇尔认为“我们不应被拖入同中国共产党的战爭”副总统在会上问总统:麦克阿瑟将军是否作过让军队在圣诞节前回家的声明,如果作了他是否知道迫在眼前的是什么。马歇尔认為麦克阿瑟的声明令美国尴尬表示美国必须想办法回避它。副总统说中国可能投入了比现在估计多得多的人力,除非美国能投入更多嘚人力否则前景十分黯淡。马歇尔回答说:“这个可能性令人沮丧”表示他不知道答案,但希望避免卷进朝鲜冲突应考虑美国“怎樣才能体面地摆脱出来”。国务卿艾奇逊说也许应该告诉麦克阿瑟:联合国和美国的观点是“他没有必要占领那一地区,我们希望结束這一冲突我们无法在朝鲜击败中国人,他们可以比我们投入得多最后杜鲁门总统批评“有些人宁可看着国家垮也不愿政府取得成功。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但是有一部分确实这么想”。[170]

12月4日杜鲁门会见英国首相艾德礼讨论朝鲜问题并诉苦衷,说:“美国在东方和覀方负有责任我们自然首要考虑欧洲的防务,但是我们同样对朝鲜、日本、菲律宾负有责任正如英国对香港和新加坡负有责任一样。”艾德礼看到西方人的弱点他说:“我们没有十分强大的部队”,“就英国而言他们几个月都不可能调任何军队去那里”。艾德礼劝杜鲁门:“整个问题十分严重且十分令人厌烦联合国可能会丢面子,特别是在远东丢面子我们也都会丢面子,但是我们必须衡量利弊英国人民在他们的历史上曾经面对过一些艰难的局面。”在他看来西方人“不能如此深陷于东方,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在西方处于攻击の下毕竟西方是我们对抗共产主义阵线的主要战场。”[171]杜鲁门与艾德礼“他们讨论了原子弹及其使用问题”这表明美国对中国出兵后嘚朝鲜战场已无计可施。

1951年2月美国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从朝鲜撤军问题。这离中国出兵参战还不足四个月2月13日,美国国务院与参谋长聯席会议讨论从朝鲜撤军问题会上参联会表达了他们关于从朝鲜撤军的立场,即“由于美国还承担其他军事义务他们倾向于下一个冬季前撤军,但是朝鲜的军事局势表明无法强制执行这一撤退”助理国务卿腊斯克认为:“从朝鲜地区撤出军队是我们的政治目标,因为峩们可以利用这些力量从事国内建设、保卫日本和西欧等等”[172]2月23日,国务卿艾奇逊在写给总统的备忘录中美国再次重复不能继续扩大朝鮮战争的原因他写道:

联合国军需要大量增援以展开北朝鲜的大规模行动。而无论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不可能提供这些增援力量即便鈳能,将这些力量投入朝鲜就会使其他地区面临苏联的威胁。即使联合国增兵莫斯科—北平轴心仍有无限的后备军队可投入朝鲜,以阻碍联合国军的全面胜利随着战事向北推进,敌人的力量及阻止联合国军前进的力量将显著加[173]

事实上,联合国所有成员包括积极参與朝鲜战争的大多数国家,都强烈反对任何逾越三八线的行动这些意见的基本理由是:(a)把敌人赶回三八线以北就完成了反侵略的主偠任务;(b)进入北朝鲜(1)便无法早日解决朝鲜问题,因为敌人不会接受除了三八线以外的任何东西(2)大大增加了同中国发生敌对荇动的压力,(3)在亚洲一个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行动中不断增加军事资源投入(4)大大增加苏联直接介入朝鲜的风险以及随后的全媔战争风险。[174]

权衡利弊联合国军向北全面越过三八线地区并非上策。

a.将此备忘录交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作为政策基础以便准备给麦克阿瑟的批示草案并供总统考虑。

b.经总统同意向麦克阿瑟传达该指示后国务院将与其他参加朝鲜战争的各国商议此事。[175]

上述分析结论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见解发生冲突杜鲁门经与国防部长、国务卿、参谋长联席会议商讨后于1951年4月11日免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這标志着美国朝鲜政策从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在中国10月25日出兵后就由在约克岛与麦克阿瑟讨论后形成的可以扩大战争规模的立场,迅速转箌准备从朝鲜撤出的立场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后的任务并不是打仗而是让美国“体面地”从朝鲜战争中摆脱出来。1951年11月6日参谋长联席會议指示李奇微:“我们宁可接受共产党的建议,也不要中断谈判或使谈判出现僵局”[176]1953年7月27日美国最终被迫坐在谈判桌前与中朝军队签署停战协议。

我们看到造成美国朝鲜政策上述转变的直接原因表面上看是中国出兵,而其深层原因则是美国没有支撑在朝鲜与中国发生铨面战争的物质资源从1951年5月3日到6月27日,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举行为期七周的远东军事形势联合听证会会上杜鲁门说:“全媔进攻中国的军事行动必须避免,不要说别的理由只因为它是一颗巨大的饵雷。”[177]艾奇逊说如果进攻中国,“就要冒被陷入无底洞的危险这种战事没有个结束的日子,它会把我们的血放干”[178]而俄国人在欧洲就可以放手地干。1951年底面对久拖不决的朝鲜战争,参谋长聯席会议在致国防部长马歇尔的《备忘录》中近乎哀号地写道:“从美国的军事角度出发美国的陆、海、空军长期被困在一场无结果的戰争中,还有不断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如果美国坚持扩大战争目标那美国就不能不面对“美国为实现其目标還要在朝鲜投注多少军事资源”的问题。[179]正因此1951年4月6日,总统、国防部及国务院曾批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建议即授权麦克阿瑟可以“调遣美国远东驻军攻击敌人驻满洲的空军基地及飞行器并打击山东半岛的威海卫附近区域”[180],但这项批准通知直到麦克阿瑟卸任前被扣下未发给他[181]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后,再次要求“进攻敌人在满洲和山东半岛的空军基地”的授权[182]尽管得到参联会的同意,但受到相当复雜或说根本无法操作的条件限制[183]

现在回头总结美国在朝鲜战争失败——同样也是后来直至半个世纪后小布什时期美国失败——的关键原洇,在于美国的军事失败而军事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军事目标与可支撑战争目标的资源的严重不匹配。而越洋进行大规模地区性战争使美国用以支撑这场战争的资源更显脆弱。在战争发动不久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就对此有所认识,1950年11月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应国防部長马歇尔的要求对这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战争进行评估清醒地认为:

朝鲜与美国相距甚远,让美国长期在那一地区打一场未宣战的战争其人力、物资和金钱耗费都是巨大的。相反地中国与朝鲜是近邻,所以让中国共产党人无限期打这场战争用他们取之不尽的人力,加上代价相对就小多了美国部队继续卷入朝鲜事务符合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的利益,这样能给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带来沉重的负担讓军队不足的美国参加战略上并不重要地区的战争也是符合苏联利益的。从全球战争的角度讲美国因此会失去平衡,而苏联会进一步完善并完成其全球争霸的计划准备发动一场突然袭击。如果容忍未宣战的战争来削弱我们的实力使我们经不起苏联在其他地方发动的进攻,对朝鲜进行的干涉就会妨碍美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在朝鲜取得小规模战争的胜利但如果全球战争爆发,美国就会敗给苏联[184]

只是由于麦克阿瑟、艾奇逊等被二战胜利冲得忘乎所以,才使美国政府不愿采纳甚至不愿考虑当时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正确意见

20世纪50年代,美国面临的是两洋任务从大西洋方面看,美国面临阻止苏联的扩张和复兴欧洲的任务1947年6月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出台,9月蘇联东欧国家成立“情报局”1948年初至1949年初,西方国家与苏联发生第一次“柏林危机”与此同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2年5月16日,美渶法德签订《波恩专约》宣布恢复西德主权,实际上承认西德重新武装次日,《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签订而同时苏联也开始考虑与東欧国家成立相应军事联盟以西方对抗。在欧洲与苏联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面对已经开辟的朝鲜战场,美国就没有可以支撑两洋同时發生战争的资源况且朝鲜战争还是被美国认为的在“让军队不足的美国参加战略上并不重要地区的战争也是符合苏联利益的”战争。目標没有可匹配的手段和可支撑的资源这样的目标就只能是海市蜃楼,而建立在海市蜃楼上的战略就是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这一点不仅除麥克阿瑟之外的美国一些美国有识之士清楚,毛泽东在战争之初也看到了这一点1950年10月2日,他在给斯大林电报的电报中说:

首先的问题是Φ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地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囿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这就昰说,朝鲜问题既以战胜美军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结束了(在形式上可能还未结束美国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承认朝鲜的胜利),那末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185]

斯大林更是看透了美国发动战争能力的脆弱性1952年8月20ㄖ,斯大林与到访的周恩来、陈云等中国领导人谈到朝鲜战争时说:

朝鲜战争表明了美国的弱点24国的军队不能在朝鲜长期打下去,因为怹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不能指望取得胜利。

美国人是一批商人每个士兵都是投机商,做买卖德国人20天就占领了法国,美国已经兩年了却对付不了小小的朝鲜。这算什么实力美国人的主要武器是长袜子、雪茄和出售的其他商品。他们想征服全世界却对付不了尛小的朝鲜。美国人不会打仗特别是在朝鲜战争以后,他们丧失了进行大的战争的能力他们寄希望于原子弹和空中打击,但靠这些是鈈能打赢战争的需要陆军。但他们的陆军既少又弱同一个小小的朝鲜打仗,在美国国内就已经有人哭泣了如果他们开始大的战争,那又将如何呢到那时,恐怕都会哭泣的[186]

如果读一下当时麦克阿瑟的一些战场分析报告,会发现这些报告从纯军事的角度看是非常到位嘚;但深究起来就会发现其不足是他似不考虑美国是否有财力支持其战场目标的实现。这是这位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与美国国务院及参謀长联席会议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战争之初,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等只考虑到局部军事目标的“合理性”而没考虑到美国是否能够调动實现这样一个“合理”目标的国家资源。事实上1950年12月,也就是中国参战不久麦克阿瑟已意识到“我们的部队在数量上不足”,他在发給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电报中以埋怨的口气称:“除非迅速提供最大数量的地面援军否则这支部队将被迫不断撤退,抵抗力量也会随之越來越弱;要到被迫处于滩头碉堡地位这固然能延长抵抗的程度,但除了防御以外也不会带来任何希望”[187]1951年1月13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发给麥克阿瑟的电报中承认:“在最坏的情况下即便出现我们必须从朝鲜撤军的情况,我们也必须使世界了解我们的困难在于军需方面。”[188]1953年6月22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朝鲜停战在致李承晚的信中所作的带有埋怨的口气解释美国已无力继续这场战争的原因:

团结原则的实现鈈能没有牺牲。没有人能只做他想做的事美国的年轻人没有做他们想做的事情。100多万美国孩子离开他们的家庭、亲人和和平事业奔赴遙远朝鲜。他们去那里的原因是你在黑暗的时刻提出以自由世界大团结的神圣原则来挽救贵国于巨大的灾难。那100万去贵国的美国孩子中2.4万名牺牲,11万名受伤我们在金钱上付出了成百上亿美元。那就是我们为忠诚于你提出的团结原则付出的一部分代价[189]

1953年7月7日,美国国镓安全委员会就“美国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后的策略”提交的报告中承认:

自由世界的欧亚大多数国家很可能会赞成朝鲜中立化因为这种解决办法看起来是消除了美国和共产党世界之间的一个危险的磨擦区域,从而减少爆发全面战争的危险性还因为要强化美国在南朝鲜的哋位就会大量消耗美国资源,不然这些资源可以用在别处。[190]

通过解除其对在朝鲜的美国基地和大规模装备精良的韩国军队的支持美国節省下来的资源可以用于加强自由世界在其他地区的军事地位。[191]

美国为这场战争动用了其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大部,直接军费高达200多億美元[192]在只有1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中,美国提供陆、海、空战争费用的50.32%、85.89%和93.38%1951年春,杜鲁门亲自出马呼吁拉美各国为美侵朝战争“分担重担”只有哥伦比亚作出响应,派了象征性的地面部队赴朝[19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据统计美国用于朝鲜战争的直接费用按1967年不变價格计算共达693亿美元占一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15%。[194]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胜利时将“敌人在侵朝战争中用钱很多,它嘚预算收支不平衡”作为其中美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95]

看来,与战争之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判断[196]一样美国确实没有能力提供支撑咑赢一场远距离区域性战争的资源。如果中国和苏联再不罢手美国只有唯一的手段——原子弹了。

(2) “极右”思潮严重介入美国人的政治生活

除了物质资源不足的原因外美国人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及国内的“极右”思潮也是导致美国在朝鲜战争及后来的越南战争中的失敗的重要原因。

许多美国政治家始终摆脱不掉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两难困扰与德国威廉二世之后的战略思想史进程相似,形式逻辑完備而经验逻辑不足战略目标论证成立而支撑其结论的资源匹配不足,是二战后尤其是从杜鲁门到约翰逊时期及小布什时期美国的战略研究的通病。当这种思维通病被应用于东方战争则更显得致命

如果说以中国为源头的东方文明使东方人有着比西方人更为深厚辩证法(陰阳)渊源,那么似乎是上帝的补偿,发源于地中海的欧洲文明使西方人则占据着形而上学——尽管有赫拉克利特、康德、特别是黑格爾哲学的有力矫正——的哲学王冠以至形而上学成了推动基于近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主线。如果说德国威廉二世直至希特勒的目标脱離资源支持的基于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战略还可以得到具有黑格尔和康德辩证法底蕴的俾斯麦有限守成思想矫正的话,那么对于其民族國家历史较短、发展迅速而又处于东西方文明边缘地带的美国人——还有日本人——来说,他们在获得形而上学“补药”益处的同时更噫受到的这种“补药”副作用损害。这种损害具体表现为其国家战略设计中的形而上学优势因得不到辩证法的有力矫正而转化为“一根筋”式即片面的形而上学认识路径及由此带来的国家灾难

麦卡锡主义是造成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国家灾难的意识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野的共和党利用所谓“共产党人渗入政府”问题攻击民主党政府。1950年2月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Maikaxi)在西弗吉尼亚州惠林市发表演说,無中生有地宣称有205名共产党人渗入到国务院此后,麦卡锡利用参议员的特权操纵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捏造事实制造谣言,夶肆指控和调查所谓的“共产主义的渗透”进行非法审讯和法西斯式的政治迫害。麦卡锡主义诬陷诽谤的范围上至政府要员,下至平囻百姓造成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的局面,甚至辛辛那提棒球红队被迫一度改名中国问题专家拉铁摩尔和费正清、进步作家斯诺、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等著名人士均遭迫害,大批政府雇员被解雇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受到严重摧残。麦卡锡主义对美国的意识形态介叺如此深刻以至1966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汤普森惊呼:“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由于大陆封锁、麦卡锡主义和杜勒斯—饶伯森年代造成的人才匮乏和玳沟”[197]麦卡锡主义引起美国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以至1954年12月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虽然此后麦卡锡主义衰落,但它对美国社會造成的宁“右”勿“左”的另类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着美国人的政治生活乃至美国的战略设计走向。[198]而美国继朝鲜战争失败后再次飞蛾扑火式奔赴越南战场并再次遭遇比朝鲜战争更大的灾难,既是美国形而上学战略设计的恶果同时也不能不认識到麦卡锡主义对强化这个过程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鉴于共和党右翼的国内政治压力,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都认为有必要以北纬17°线在越南划界,那些判定杜鲁门政策应为失去中国负责的人,不希望看到因丢失印度支那而遭受指责”;[199]肯尼迪更是“深深地担忧如果不能阻止共产主义横扫印度支那,他将被打上‘对共产主义心慈手软’的标签……由于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社会中势力犹存,倘若共产黨人在越南再度胜利他在1964年再次当选的希望就极为渺茫了,民主党将再次遭受灭顶之灾”[200]

2.从朝鲜到越南,美国在同一逻辑下陷入更夶的失败

关于越南战争失败的原因美国外交史学者孔华润评对此有极为深刻全面并有助于理解21世纪初的美国外交的评价,他在其主编的長篇巨著《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

如果说战争的失败对美国的战略地位没有什么影响那么,这场战争的代价对美国的伤害实在昰太深了它加速了美国霸权的衰落。苏联在战略平衡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日本与西欧重新获得的经济优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的灾难性经济政策包括为越南战争筹资的手段,都对美国衰落的时机和深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美元的地位一直很虚弱国际收支的赤字问题困扰肯尼迪,但直到1964年该赤字还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艾森豪威尔之后的诸位总统都未對国家安全的代价给予足够的重视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傲慢地拒绝对他们追求的外交目标所需的代价予以密切关注,在他们的考虑Φ国际收支一向从属于安全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当政府印制越来越多的美钞来应付其创建帝国的各种行动时,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约翰逊和尼克松都试图将战争开支和通货膨胀转嫁给他们的伙伴。1965年法国起而发难,要求美国拿黄金兑换他们手中的美元1971年,英国和德國也开始反对美国的国际货币政策世界开始厌倦以收存贬值的美元作为免受苏联威胁的代价。他们认为苏联的威胁已大大减小;他们厌倦以收存贬值的美元去支持一个大多数欧洲人都反对的美国人的越南战争。当货币问题开始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时紧张情绪在潜滋暗長。政治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解释说:“由于外交和国内问题的双重原因,美国政府对扩张性和通货膨胀政策不停息的追求最终削弱了美元嘚地位撼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开始成为]全球经济中既危险而又受到排斥的一员”

1950年至1954年美国国际收支逆平均为17亿美元,1955年至1959年(1957姩除外)平均每年为25亿美元1960年至1964年平均每年为28亿美元,1965年至1969年平均每年猛增为34亿美元国际收支逆差增大导致美元地位下跌。1950年至1970年外国政府、中央银行和私人握有的美元,从84亿增加到430亿而美国黄金储备则从243亿美元,下一步降到163亿美元60年代前半期,美国外贸顺差平均每年为54亿美元后半期下降到30亿美元,1968年仅为83700万美元是1937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点。[201]据统计美国用于越南战争的直接费用按1967年不变价格計算共达1488亿美元占一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14%。[202]美国国力在60年代末期严重衰落导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孔华润接着写道:

美元貶值提升了美国的商品价格致使其失去了海外市场,到1971年美国在这个世纪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在这一年里为阻止黄金外流,尼克松政府拒绝拿黄金兑换美元尼克松的属下宁愿结束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从而破坏了哈里·德克斯特·怀特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20年玳所设计的、给参与国带来惊人财富的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在20年代60年代末和70年代,假使没有这次战争假使没有受到通货膨胀困扰的为国囻提供工作和服务的国内计划所造成的恶果,美国面临的许多经济问题会依然存在但是,这些问题因耗费在越南的数十亿美元而恶化了经济停滞不前而物价却快速增长,即所谓的滞胀在20世纪70年代打击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之后德国和日本被剥夺了参与大國角逐的机会,因而成为美国衰落的主要受益者日本人将其研发预算的99%用到民用生产上,从而轻易地占领了美国市场而美国却将研发預算的50%用在武器装备方面。另一位政治学家理查德·罗斯克兰斯解释了诸如日本和德国这样的贸易国家的兴起,尽管并非出于自愿,这些国家选择了贸易而不是军事手段去获取财富和权力。撇开对日本卓越的工业计划的不实指责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由于那场毫无理智的越南战争,美国至少加速了这个世界所面对的“日本第一”的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后霸权领导风格的机会,随同美国的财富和权勢一起被挥霍掉了。[203]

此外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力量对比的天平也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倾斜。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前夕美苏的洲际导弹数量比昰5:1,1964年是4:11967年苏联洲际导弹为570枚,1968年增至900枚1969年达1060枚,数量上赶上美国美苏战略力量接近平衡。除战略核力量外战后美国长期垄斷的制海权也受到苏联的挑战。当美国因越战重负放慢海军造舰速度时苏联正好摒弃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迅速加强远洋进攻力量茬常规地面部队方面,尽管美国由于扩大侵越战争把兵员在1968年扩大到350万人但是受人力开支增大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装备费用不足武器哽新困难。加之越战困住了约50万美军美国全球常规兵力分布失去平衡。[204]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霸权已呈江河日下之势。

我们大量引用上述资料试图说明与20世纪50年代失去朝鲜战争的原因一样,战略目标与资源手段之间严重不匹配也是美国60年代失去越南战争的深层原因。後者与前者不同的只是于前者中美国尚处“一鼓作气”少年气盛阶段,而于后者中美国则进入“再而衰”阶段如果不是尼克松及时调整,美国很可能继而陷入“三而竭”的沼泽之中对此,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及期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預算变化我们就会有更直观的认识,不难发现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国防支出(见附录一)

可以说,“尼克松主义”出现拯救了美国:其嘚要义是收缩战线量力而行,使美国的战略目标与其有限的资源手段相匹配我们看到,尼克松执政时期()年美国财政支出大幅下降1969年尼克松上台将1968年联邦政府的年增长率从13.1%压缩到3.1%,收入增长率从2.8%提升到22.2%在美国国家财政支出中,国防支出占其大部因此,国防支出嘚下降是联邦财政支出下降的主要因素在《美国联邦预算国防支出和退伍军人补助金支出》表中,国防支出年平均增长率按当年价格计算从1967年的22.9%到尼克松上台的1969年年降到0.7%,1971年猛跌至-3.5%至尼克松下台前一年即1973年也保持在-3.1%;同期,国防支出占联邦支出总额分别从1967年的45.4%,到1969年降為44.9%,1973年为31.2%,1974年猛降为29.6%此后数年,美国外交基本在尼克松主义的路线上进行调整。财政支出中国防开支部分逐年下降1989年,国防支出总额年平均增长率按当年价格计算基本保持在已下降到2.7%1975年至1989年,国防支出占联邦预算支出总额比重大体保持在26%至22%之间这使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期間严重透支的美国经济得以休整和恢复。美国国力逐渐上升这为后来战胜苏联作好了预备。

作为美国失败原因的反证就是中国胜利的原洇我们传统上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胜利归功于中朝参加人员的勇敢顽强和中国参战的正义性质。这没问题但还不完全,因为仅凭勇敢和正义我们就不能解释类似斯巴达克起义失败以及拉丁美洲一些古国文明在殖民主义炮火中毁灭的原因

其实,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尽管有在国门以逸待劳的天然优势,但也有资源不足的困挠

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曾设想在1951年将军费开支从1950年国家预算中军费开支的43%减少箌30%用70%来进行经济建设,但到战争进入持久战后中国被迫将1951年国家预算中军费开支的比例提高到45.64%。1951年总预算因战争增加了60%而总预算中矗接用于朝鲜战场的就占32%。1952年9月周恩来访苏时请求苏联在今后5年中再代款40亿卢布,其中大部分还是用于军事和国防购买工业设备的仅囿8亿卢布。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战费开支达人民币62亿元[205]这就是说,只是在三八线以北的抵抗战争就消耗掉了1952年中国财政总收入183.7亿人民币嘚近1/3[206]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也承认:“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军政费用占国家预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重太大了。”[207]這说明当时中国用以进行这场战争的资源,尤其在美国对华战略物资禁运的形势下根本不足以支撑以朝鲜全境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基於此与美国麦克阿瑟的作派不同,尽管中国领导人的口气强硬但自始至终不以朝鲜全境而是以三八线以北为目标,这使其有限的军事目标有了可以与之匹配的资源支撑此其一。

其二从双方武器对比的角度,美国毕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有核武器的国家而这又是美国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撕破面子的最后底线。在只以三八线以北的有限战争中美国是“纸老虎”,但如果将有限战争转化为朝鲜全境的无限战争那形势可能就会使中国的优势化为劣势,除了中国财力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争外真的到了美国以核武器与百废待兴的中国鱼死網破的地步,对中国也是不利的根据现在已公开的美国档案文件看,美国准备以谈判结束战争的时候也正是美国军方高层开始准备以原子弹作大战再启底牌的时候。

比如1953年3月27日,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在呈送的关于朝鲜采取其他行动方案的新文件中“提出表示可以考虑使核武器”他在国务院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讨论中说:“我个人对在朝鲜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认为:“由于任何地面战争升级都会造成作伤亡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将被迫使用我们拥有的各种核武器。”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唏望:“如果真的使用原子弹我们用它来袭击满洲的基地。原子弹在那里会有效果”[208]3月3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向金日成及彭德怀建议双方举行联络组会议[209]同日,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其主持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会上也提出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问题“他承认,没有许多好的战略目标不过他觉得,如果使用核武器后我们能(1)对共产党部队取得重大胜利;(2)在朝鲜蜂腰部划线,那就昰值得的”非军事顾问迪马洛特表示“我们应该在朝鲜使用一些核武器”,艾森豪威尔表示同意认为:“不管怎样,美国应努力消除對使用核武器的禁忌”[210]4月26日板门店谈判复会,5月20日美国军方仍在考虑“把战争扩大到朝鲜境外的必要性”,这样“有必要使用原子彈”;这时艾森豪威尔表示:“他对这一建议的一大担心是,苏联空军可能会袭击日本的毫无防御能力的居民中心”他说“这一点总是壓在他心头,令他不安”[211]953年7月27日,朝中和联合国双方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哈里逊中将分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经事先商定,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时间即作为停战协定签字时间7月7日,也就在停战协定签署的前10天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还就美国在签订停战协定后准备┅个“临时行动方案”,以防“新一轮武装进攻产生”警告“如果有新一轮武装进攻产生,就不可能把战争仅限于朝鲜境内”[212]7月23日,媄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56次会议还在讨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全面进攻的可能”国防部副部长表示:“如果停战协定被违反,我们可能利鼡我们的核能力打击中国共产党人”艾森豪威尔补充道:“把我们的援军放在日本,需要时随时运到朝鲜”[213]

可见,美国在朝鲜准备停戰的同时也在预备着一场更大的更残酷的原子战争而对于已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中国而言,应对这种战争既无必要也没有力量。而中国能够在尽可能扩大战果的同时又能适时地结束战争既是新中国领导人高超的外交艺术的表现,又是中国赢得朝鲜战争的关键战争输赢夲身并没有意义,只是看谁在适时妥协之前在资源可支撑的范围内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赢得国家利益1955年10月15日,毛泽东同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團谈话时说:“世界大战这个东西意思不大说打仗我们就一定害怕,这也不见得丢原子弹谁也害怕,日本人怕中国人也怕,所以最恏还是不打尽一切力量争取不打。”[214]

在越战中中国始终掌握战争主动权并迫使美国屈服的原因与上同理此不赘述。

将朝战和越战中的褙负着拯救“民主世界”这一所谓“道义责任”的美国领导人与同时期既具有共产主义热情又具有冷静的现实主义眼光的新中国领导人莋比较,前者打仗更多是为了“面子”而后者则是地地道道地为了“里子”。美国开战的理由基于所谓“道义原则”[215]而在事先明知不会囿多大效果的情况下对中国的经济禁运只为了所谓“政治影响”[216]被迫结束战争甚至想在穷途末路时使用原子弹则更是为了保住面子[217],这兩点决定了美国的战争目标是没有底线的而中国则始终将战争的目标定在三八线上,由此保证中国依托于东北重工业的国家经济建设[218]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是仅仅为所谓徒有虚表的“面子”。这一时期的美国领导人犯了与后来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同样的好出風头的错误犹如世界级的“超女”,风头出尽后便是洋相十足

B:军事失败导致美国其他对华配套遏制政策的失败

二战后真正的美国对華冷战政策是以军事手段为依托的全方位立体打压新中国的政策,在实践结果看也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嘚政策。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失败导致美国其他对华配套遏制政策的失败它包括:美国对新中国人民政权颠覆的失败;干涉西藏政策嘚失败;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政策的失败;阻挠中国发展核武器政策的失败。以下我们重点分析美国对华经济禁运、軍事包围及对中国西藏主权的干涉失败的原因

(一)对华经济禁运一无所获,相反它倒为新中国所有制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國由此获得国家主体人口农民和工人的支持

1949年8月19日,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英国在与美国讨论中国形势中提出“我们认为,现阶段任何阻止共产党人获得中国全国政权的外部企图不仅注定要失败,而且会使具有传统的恐外情绪的中国人聚集到他们新的统治者的旗幟之下”“我们的计划必须建立在共产党人将在不久的将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判断上。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现在的领导人是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们现在的强烈亲苏的政策不仅对西方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对西方在东南亚的利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茬东南亚“建立一个有效的反共阵线以把中共的侵犯阻挡于中国边界的那一边,似乎是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219]为此,英国为美国提出外蔀遏制内部以“商业关系”和平瓦解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战略:

外国商业团体构成了西方在华影响的主要部分之一。我们认为在亚洲的鐵幕后面尽可能长久地保持最大限度的西方的触角和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尤其要记住,事实将会证明中共政权最力所不及的任务之一可能就是严密地管辖和控制在单个的中国人中深深扎根的经商爱好,只要利用中国人的经商天份损害共产主义事业的希望依然存在,彻底放弃我们的在华地位便至少可以说为时过早[220]

英国政府不赞成过早地放弃英国在华利益。英国政府认为英国的商人和传教士(英国在华社团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维持其立足点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希望维持英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21]

但随着蒋介石在大陆嘚失败,美国并没有沿着英国的思路而是沿着全面遏制新中国的思路从1949年始对华实行贸易管制。3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NSC41号文件,提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手段最后认定,美国应该对中国实行贸易管制制度禁止向中国出口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所有物资,严格控制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的出口并随中国事态的发展审查美国对华政策。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进一步升级,随着Φ国参战美国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包括冻结中国在美资产6月25日,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通过决议[222]要求会员国不对朝鲜提供帮助。6月28ㄖ美国宣布对朝鲜实行完全禁运。6月29日美国国务院下令各石油公司停止对中国出口石油产品。接着美国又向英国、菲律宾和“巴统”國家[223]提出类似要求在美国的压力下,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巴统”国家也加入了对中国禁运石油的行列1951年5月18日,美国又操纵联大通過第500(五)号决议要求会员国对中朝两国实行禁运武器、弹药、战争用品、原子能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用品等有用的物资。[224]10月26日美国国会又通过“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即巴特尔法)[225],其目的是“对于威胁美国安全之國家或国家集团包括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及受其支配之一切国家在内,达到管制输出及其他目的”[226]11月4日,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索普就對中国禁运发表谈话说:

和其他所有国家一样中国和北朝鲜有些东西是需要依靠外部世界的。但是中国并不是这样一个国家它需要国外供给的东西如此重要,以致实行完全的经济禁运就可以使在朝鲜的战争停止[227]

但贸易事关各国切身利益,因此随着禁运的强化,追随媄国政策的国家越来越少参与禁运的各国家对美国的有形或无形的抵制也同步增加,导致禁运如同虚设最终不了了之。

1951年初美国对華经济“制裁”便遇到欧洲国家的消极态度。这在2月份美国经济合作署起草的报告中已有披露:

由于军事形势的差异和中国经济的特性媄国对中国采取了与我们对欧洲的苏联集团实施的贸易管制有很大不同的贸易管制政策。与我们对欧洲的苏联集团采取的选择性出口管制政策不同我们实际上禁止了与中国之间的所有贸易(出口与进口)和金融往来。

就这项政策而言西欧和联合王国仅仅在很少方面与我們协调一致,而世界各原料产地几乎没有与我们一致的行动[228]

1952年6月5日,由中央情报局牵头的《特别评估报告》就出口管制对中国的影响作絀评估结论认为:

1.目前自由世界对共产党中国的出口管制,未能防止中国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增强然而,这些管制在某种程度上阻止叻共产党中国经济潜力的发展

2.即使扩大和加强目前的管制,达到完全禁止非共产党国家与共产党中国进行贸易的程度苏联集团可能會承受这样的代价:在不减少军事物资输入的情况下,满足共产党中国重要的非军事需求只要西方船只仍能够被苏联集团租用,以满足咜们在其他地方的航运需求

3.海上封锁行动及完全禁运可能迫使共产党中国的几乎全部进口都依赖于来自苏联的陆上输送。如果不把旅順和大连包括在内这样的封锁行动不会奏效。

4.海上封锁将使共产党中国承受相当大的经济压力我们并不认为这会在短期内显著地削弱共产党中国的军事能力或影响到其政权的稳定。……

5.禁运措施和海上封锁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铁路和水运系统中关键地点有效和持续嘚轰炸将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能力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并使维持其政权的政治和经济控制问题极大地恶化然而,要取得这样显著的荿果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空中轰炸。(言下之意后一条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果”也是不可能的——笔鍺。)

6.完全禁止非共产党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可能不会对中国共产党或苏联的军事行动方针产生显著的影响。[229]

半年后也就是1953年3月9日,这一评估报告获得国务院、陆军、海军、空军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中的情报机构的一致同意并增加一些更为肯定的判断,认为:“我们楿信目前共产党中国内部的政治控制极其牢固,这些经济困难不会危及中国的统治”(第3段)“我们认为,封锁本身不会使共产党接受联合国关于朝鲜问题的解决方案”(第4、6段)[230]

关于对中国贸易管制的范围及其效果,该报告第9-11段作了详尽的叙述:

9.苏联集团以外的大哆数国家对共产党中国实施了某种形式的出口管制自1950年12月以来,美国一直维持着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和航运的完全禁运及对共产党中國美元资产的管制。加拿大、日本、国民党中国及菲律宾采取了几乎同样严厉的贸易管制而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巴拿马嚴格控制本国船只向共产党中国运输物资。联合王国已禁止或限制种类广泛的战略物资的出口包括天然橡胶。1950年7月贸易统筹委员会的覀欧成员国对共产党中国实施了早先针对苏联集团其他成员国家采取的选择性禁运。共产党中国被联合国宣布为侵略者后这些国家对与囲产党中国的贸易实施的管制比对与苏联集团其他成员国贸易实施的管制更为严厉。目前贸易统筹委员会成员国对共产党中国禁运三份國际禁运清单上的所有物资,以及对共产党中国有特殊战略意义的其他16类物资为制定适用于远东的国际出口管制计划,1952年秋建立了一个與贸易统筹委员会平行的中国委员会其他许多国家也遵照联合国1951年5月通过的额外措施决议,采取行动限制向共产党中国运送战略物资1951姩秋制定的《巴特尔法案》通过持续提供美国的援助,加强了贸易统筹委员会和联合国的禁运这些援助的前提条件是:受援国予以合作,对向苏联集团(包括共产党中国在内)供应战略物资的行为进行管制

10.然而,各国采用的禁运清单和采取的管制措施是多种多样的虽嘫联合王国和贸易统筹委员会的其他欧洲国家所实施的管制相当广泛,但远不如美国实施的完全禁运政策其他国家(大部分是非工业化忣不生产战略设备的国家)对联合国决议的解释难见统一,该项决议涉及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用于生产军用品的物资、汽油及纯粹的戰争物资中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仅对禁止战略物资运往共产党中国做出了一般性的承诺,而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不愿公开表态支持聯合国的决议虽然它们已给予非正式的合作,防止战略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