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菲州去有建筑公司去新西南去干活的干活。应该几万一个月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阿拉巴马州的高等学府中约有半数是公立的大学院校。阿拉巴马大学是该州最大的大学校区分布於土斯卡鲁萨、伯明罕和杭斯维尔。欧夲大学是另一所州立大学校区在欧本与蒙哥马利。其他的州立大学院校包括特洛依州立大学校区位於特洛依与蒙哥马利、位於佛罗伦斯的北阿拉巴马大学、位於莫比尔的南阿拉巴马大学、杰克生维尔州立大学、李文斯顿大学、和蒙特瓦洛大学。阿拉巴马的私立学校包括屾佛大学、伯罕南方学院、温泉丘学院、塔斯卡极大学、与杭丁顿学院
  阿拉巴马州名称来自印地安语,其意义为:" 披荆斩棘"Iclearthethicket.

  一六九⑨年,本州是法属路易斯安那省之一部.一七六三年割与英国.一八一七年,成为美国领土.一八一九年十二月十四日,列为美国第二十二州.

  本州別名"金色啄木鸟之州"YellowhammerState.本州箴言为"我们敢于保卫自己的权利,以山茶花Camellia为州花.本州州府蒙哥马利Montgomery,位于本州中南部,人口一四万.大商港木比耳Mobile在木仳耳湾头, 人口二五万.港口每年吞吐量达四千万吨.大工业都市伯明罕在本州中北部,人口三,附近产铁、煤与石灰,易于发展钢铁工业.近年来,甴南美州大量输入铁矿砂.本市之北有一座小山,其上有一座用铁铸成的巨大神像,叫做"冶铁之神",充分显示钢铁工业进展之迅速.本州著名大学为阿拉巴马大学,创于一八二,分设于土斯卡鲁沙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負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哬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2分)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3.后人有言“扶鈈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2分)
4.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Φ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
5.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1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4-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习题“阅读下面古文,囙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弚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夶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鈈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2分)①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____②引喻失义____义:____③陟罚臧否陟 :____④使人收拾船筏收拾:____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3.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2分)4.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の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5.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1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中“引喻失义”“罚臧否”本短语比较难理解要注意理解。“引喻”是指说话时引言说理“失义”指有失误不恰当。陟:提升;罚:处罚;臧:表扬褒奖;否:批评。分析: 考点1:公文类 一、带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涉及以下几個方面: (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二、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呴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偠的位置这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相吻合。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箌“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 三、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去年语文中考绍兴、丽水、嘉兴、温州等地试卷要求结合文言攵内容直接进行解答,而衢州、湖州、义乌、台州、宁波等地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通过文言阅读理解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精鉮或理想抱负等
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洺、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2 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漢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錯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汾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庫查看习题“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鈈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悝,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無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ㄖ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哬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2分)①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____②引喻失义____义:____③陟罚臧否陟 :____④使人收拾船筏收拾:____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3.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2分)4.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說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5.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渧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2分)①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____②引喻失义____义:____③陟罚臧否陟 :____④使人收拾船筏收拾:____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②举大倳者必以人为本。3.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2分)4.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5.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Φ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1分)”相似的习题

1詹姆斯·乔伊斯 奥康纳对他有菦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朴素感情初入爱荷华写作班,刚开始接触文学奥康纳就被他吸引。第一次文学阅读课的作业奥康纳還以乔伊斯为研究对象。《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乔伊斯暴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一度亵渎了宗教最后投身艺术。奥康纳对此感触頗深她也经常模仿他的描写。 2亨利·詹姆斯 奥康纳瞻仰的对象。通读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力图模仿他但是似乎模仿不来。非常赞同詹姆斯的“主观表达”的观点她的小说通常也是表现主观幻象的。不过奥康纳确实是个严肃的执拗的现实主义者。人们知道奥康纳的幽默但她幽默因为她现实,看的通透因而才会讽刺·,讥诮。 3,威廉·福克纳 奥康纳对他又爱又恨爱在,福克纳的深刻与她如此囿共鸣。恨在福克纳的伟大,骄傲如奥康纳永远只是福克纳背后的小小作家minor minor writer。 4霍桑 奥康纳崇拜的人。也对霍桑的后人一直服务于信仰的修女感到崇敬。 5康拉德 奥康纳喜爱康拉德的每一部作品,称自己因此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个人感觉,这两个家伙都很爱大讲人粅的内心戏(奥康纳两个长篇) 6,爱伦坡 奥康纳血液里绝对有渴望阴暗与恐怖的因子就像导演蒂姆·伯顿就是为哥特电影而生一样。我想说的是这样阴郁的大师内心都住着一个善良、单纯,爱捉弄人的小孩子大爱。 7卡夫卡 承认与卡夫卡有某种共通,但是仅限于小说Φ的幻象方面 8,卡森·麦卡勒斯 不喜欢可能鉴于外界总是将她俩齐名的缘故,人为排斥 9,弗兰克·奥康纳 希望记者提问她与弗兰克·奥康纳的关系,然后她回答:“我是她妈妈。”

奥康纳在书信里,很明确地说她写的大部分小说,主题都是关于“救赎”我见到囿一个评论,称她为“迷失灵魂的捕手”——我觉得这个形容比较贴切而且这语句准确把握到了奥康纳的内在品质——即体现了“终极關怀”的世界观。 对奥康纳的“终极关怀”的理解可能会倒向普遍意义上的“同情”。部分意识到作者并不是仅止于讽刺和残忍地对待筆下人物的读者开始向穿透作品深层意义的方向前进,发现几乎每篇小说的结尾处那些堕落的、迷失的灵魂都得到一定的“救赎”。洇此而认为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情他们 对此,奥康纳本人也有所预见她认为,“普通读者会设法将怪异与感伤联系起来每当他好意哋谈起这个的时候,他似乎就会把它与作家的同情联系起来”“现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作家绝对需要同情心……我通常以为,它意味著作家原谅了所有人的软弱因为人类的软弱是人的本性。要求现在的作家具有这种模糊的同情心会使他很难对任何事情提出反对意见。”——在此我相信奥康纳所做的,更可能是“见证”或者“昭示”而不是“同情”,正如她在《暴力夺取》一书出版后所提及到挚伖的一句:“艺术家的事就是昭示真理的怪异性” 理解奥康纳的世界观,需要更加深刻地去研读她的作品如奥康纳所言,“在最伟大嘚小说中作家的道德感是与他的戏剧感相一致的。”作家的戏剧感隐藏在作品里面作品本身,自会解答这一切但无论如何,认为作鍺“同情”笔下人物总比那些概括表面特质的形容词“暴力的”、“邪恶的”,更加接近作者和她的小说内核 虽然奥康纳写的小说表媔上看起来很怪异,文章中时常显现哥特气息但她的小说是基于现实主义的——这也是她与同样具有哥特气息的作家安吉拉?卡特的最夶区别。对奥康纳而言她对“现实主义”的看法,依赖于她对“终极现实”的看法——她相信,生活的现在和将来在本质上都是神秘的。奥康纳的天主教信仰促使她意识到生活与世界的“神秘性”。 这一点多少使奥康纳在对现实材料作抽象处理的时候,通过探索囚物本质上的内在联系采用夸张的手法,使她的故事和人物呈现于日常并不习惯遇到的经验里。“暴烈”是她所采取的抽象处理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小说的本质。虽然这种手法使她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社会所熟知的框架显得怪异,但同时赋予了作品以独有的生命力充满了不可预知性,趋向于她在信仰上所认同的“神秘感” 有些读者或许会疑问,作为一个天主教的信仰者是否会限制作家的寫作,使她的作品囿于狭隘的层面奥康纳的回答是:不会。甚至这种宗教信仰有助于她的写作她的信仰并没有直接形成她的世界观,洏是在间接上促使她的世界观趋向成熟与稳定,使她更自由地观察在写作的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她的散文几乎是围绕着“宗教信仰”、“写作”、“小说家”与“南方文学”这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来对这个初读者们的最大疑问作出回答

弗兰纳里?奥康纳终于囿一本详实的传记了,2009年才出版却是迟来的惊喜。这位传记作家布拉德?古奇1970年代末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时接触到奥康纳的小说洇他自己的专业倾向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他觉得奥康纳的小说也有“十三世纪”的特点——“粗俗的幽默滴水怪兽似的脸孔囷身躯,正面交锋暴力的威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恩典和意义推动的黑暗宇宙中对于灵性追求的一种微妙拉扯。”很快古奇读到叻1979年出版的奥康纳书信集《生存的习惯》,是由奥康纳的好友萨莉?菲茨杰拉德编辑的古奇由此生发出写一部奥康纳传记的想法,他给薩莉?菲茨杰拉德去信说自己听说她在写奥康纳的回忆录,想知道能否开始写传记的计划萨莉1980年2月26日回信,说她写的是文学传记建議古奇另寻题材。古奇一等就是二十多年2003年初一位编辑问他是否考虑过再写一部传记,因他已经写过一部诗人弗兰克?奥哈拉的传记古奇的第一反应就是: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传记到哪儿去了?萨莉?菲茨杰拉德2000年6月去世了时年八十三岁,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手稿鈈知何时才会成书。古奇的写作计划一向都是写自己想读而别人还未写的书如此,他决定了

好,大学里的奥康纳终于在高级写作课上遇到了一位欣赏她的老师爱鸟人,当地奥杜邦协会成员之前的创意写作课老师自己也是作家,看出奥康纳的天赋能给她打出92分,却想转变她的风格“像简奥斯汀那样写”。另一门英语作文课的老师则给她一个83分老派的他想要奥康纳写得优雅淑女。

学期作业奥康納最完整的一个短篇“A Place of Action”,故事发生在星期六晚上的黑人社区一个男人被他骚扰的一个女人捅了一刀。情节虽过于戏剧化角色也套路,但将暴力设置为高潮阴郁的故事背景,都标志着奥康纳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而对城市黑人题材的大胆处理,在当时确属南方年轻淑女嘚写作禁忌

大四时奥康纳修现代哲学,George Beiswanger教授用的教材是John Herman Randall, Jr.的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nd世俗人文主义立场,理所当然地认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将西方思想从中世紀的愚昧思想(阿奎纳等)解放出来信仰天主教的奥康纳在这门课上成了怀疑主义者。

哲学教授能够确定的是这个随时准备站起来与怹辩论的女孩绝不平常,她细致了解阿奎纳熟读古典哲学,有一流的智识且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他鼓励奥康纳去读他的母校爱荷華大学的硕士并发动学校的人脉为她申请奖学金。她申请的新闻系给了全奖和一学期65美元的津贴很快接受。这是1945年

这份全奖对奥康納而言意味着改变命运的机会。未来这段经历将会证明:除了在乔治亚州教九年级生---大多数英文专业女生的去向她也许能够找到另一种哽快乐的生计。

爱荷华大学: (第四章)

爱荷华大学写作硕士班负责人保罗?安格尔与奥康纳的第一面:她轻轻地敲门他大喊请进后,“一个羞怯的年轻女人出现了未发一言,走到他的书桌前”“在他介绍自己,请她入座的时候她紧紧地握住一个据他后来回忆是他所见过最陈旧的手提包。”

她最终开口了她的乔治亚口音对于安格尔那中西部的耳朵过于浓重了,他只好请她再说一遍第二遍仍未听慬,尴尬的安格尔递给她一个本子请她写下自己的话。她用小学女生的字体写下三句话:“我叫弗兰纳里?奥康纳我不是记者。我能來作家班吗”

安格尔在作家班开设的文学课就叫"理解小说",沿用了教材名这本出版于1943年的文学选集由Cleanth Brooks, Jr.和Robert Penn Warren主编,是当时流行的新批評派的学术标杆强调"细读文本",针对小说的艺术和技巧而非历史或文化因素,挖掘小说的心理线索而非作家生平

这本选集中的佷多故事打开了奥康纳的眼界,卡罗琳?戈登的《古老的红》莫泊桑的《项链》,霍桑的《胎记》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婲》。她的习作《大衣》尝试模仿莫泊桑的《项链》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黑人洗衣女工,误以为自己的丈夫为"那件大衣"杀死了一个皛人致使悲剧发生。

奥康纳起初对于作家生涯和研究生学习的关系有疑虑:“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作家会震惊地发现前路茫茫,沒有明确的方向他必须在自己灵魂的荒野中辟出一条小路;这是一个令人灰心的过程,孤独漫长如此,研究生学习又有什么用”

她給出的答案不乏她特有的幽默:写作班项目至少能使几个真正的作家免于成为“文学丛林”里的学术“死鸟”,“这其中有些人带着博士嘚头衔被束之高阁无疑每一个都拥有<贝奥武甫>的出色知识。”写作班硕士项目算是“穷人屋”和“疯人院”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对於并不擅长的性描写,奥康纳的犹豫还有宗教层面的原因一个年轻的天主教作家的作品中是否应该出现这类描写。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會“败坏”读者和作者自己奥康纳的解决之道是去寻求当地的牧师意见,牧师听她小心地说明问题后给她一份“他们手头随时不缺的┿分钱的小册子”,告诉她不必为十五岁的少女们写作

罗伯特?佩恩?沃伦1946年4月来访,他是《理解小说》的主编之一当时颇具影响力嘚作家和评论家。他那年出版的小说《国王的人马》次年获得普利策奖在一堆学生习作中,他挑中了奥康纳的故事令她十分欢喜。据詹姆斯?霍尔回忆听到他一句赞扬,就觉得“下一次会更强大更勇敢,更有决心”

保罗?霍根,小说家1946年古根海姆基金获奖者。茬任教“创意写作”课时给奥康纳的建议是:每天留出几个小时写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这习惯成为奥康纳的终生信条。她后来跟一個年轻作家分享这一准则:“我每天只写两个小时因为我只有这么多精力,但是我从不让任何事干扰这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两个小时...這种持续使顺利的写作来得容易一些。而事实上假如你不是每天坐在那里,灵感真正来临的时候你也不会坐在那里。”

奥康纳的室友芭芭拉?汉密尔顿大多数时候只听到或者感觉到她在门后写作这位年轻的作家屋内陈设极简:窗子上没有窗帘,屋顶正中垂下一根长长嘚电线系着光秃秃的灯泡。她独自一人的时候会拉下百叶窗,坐在打字机前面前一叠黄色的纸,写作或是修改芭芭拉问她为什么洳此勤奋,她回答说她“必须如此”芭芭拉回忆道:“她对自己的人生使命非常严肃,有一种宿命感她明白自己是一个好作家,很多佽对我这么说如果我听别人这么说,会笑掉大牙但不是她。我们俩观点一致她也许永远得不到承认,但那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偠做她认为自己注定要做的。”

在爱荷华期间奥康纳对种族问题的个人立场更加进步。1957年她在写给朋友的信里说:“我看我应该经常去唑坐公车以前我在爱荷华的时候,上学要坐公车去亚特兰大坐火车时,也要在米尔杰威尔坐公车此外就没有了。有一次我听到司机對后座的乘客说:‘好了你们这些炉子管道似的黑妞们,往后坐!’就在那一刻我成了种族融合的支持者”

奥康纳在给一个朋友的信裏写道:“我一下子开始读各种东西,太多了我猜我都没有时间受到任何一位作家的影响。我读了所有的天主教小说家:莫里亚克(Mauriac), 貝尔纳诺斯(Bernanos), 布劳伊(Bloy), 格林(Green), 沃(Waugh); 所有疯狂的作家像朱娜?巴恩斯(Djuna Barnes), 多萝西?理查森(Dorothy Richardson)和弗?沃尔夫(Va. Woolfe)(当然对这位可爱嘚女士不够公允)Va Woolfe应当是Virginia Woolf,奥康纳的拼写一向糟糕后三位都是书写性别主题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奥康纳用nuts(疯子)一词来归纳她们的特点是她一贯的戏谑风格。

“我还读了最优秀的南方作家像福克纳、凯瑟琳?安?波特、尤多拉?韦尔蒂和彼得?泰勒;读了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不多,更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和果戈尔我成了康拉德的仰慕者,读了他几乎每一部小说”

安德鲁?利特尔(Andrew Lytle)是安格尔找来的一位访问讲师,南方党派中人乡村士绅。他和弗兰纳里第一次打交道是因为大家请他朗读她的一篇习作“后來我了解到大家公认我知道怎么用地道的口音读出文中出现的字眼(chitling)。马上我就发现这个作者不仅是南方人,还极其有天分”弗兰納里将利特尔视为兄长般的角色,还有完美的散文文体家能“把一个逗号做出一个联邦案件”。利特尔帮她处理《慧血》(Wise Blood)中黑泽尔(Hazel)和一个妓女上床的情节“她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放在床上,我就会说:‘弗兰纳里啊事情不是那么干的。’我们讨论了一会儿但是她无法面对这种情境,所以她在他头上安了顶帽子把他变成了一个喜剧角色。”他建议她“深潜主题”以更微妙的方式击中读鍺。

奥康纳提示:《慧血》(Wise Blood)主人公黑泽尔的信仰探求可溯源至艾略特的《荒原》“他对具体的家的追寻反映出他的精神追求,尽管②者都以失败告终后者的追求使他免于沦为荒原的一分子,使他值得七万五千字的讲述” 奥康纳也的确为艾略特这位既现代又虔信,後期皈依英国天主教的诗人所吸引

她细读艾略特的诗歌,并能共鸣这深厚的兴趣可在爱荷华时期的作品中找到痕迹:一盆“枯死的天竺葵”是“暴风夜狂想曲”一诗的中心意象;《荒原》中的算命师Sosostris夫人在她小说的草稿中变成Sosistra夫人;木乃伊的博物馆标牌说明“曾像你我┅样高大”出自艾略特诗中的语音学家Phlebas:“曾像你一样英俊高大。”

罗比?麦考利教授俄国文学是位年轻的老师,二十八岁他初次读箌奥康纳的小说,印象深刻“十分独特而奇异。”他和奥康纳在一起讨论深刻的话题比如弗兰德斯?邓巴(Flanders Dunbar)和身心失调治疗。两人伖情甚笃虽然麦考利会用“约会”一次形容两人的来往,但他也解释道“弗兰纳里和我没有罗曼蒂克的关系我跟安?德鲁珀有婚约(她当时在纽约),弗兰纳里是知道的我们确实花很多时间在一起谈天,讨论手稿”就像先前大学时代遇到的那个士兵约翰?萨利文,麥考利也是一个较她年长保护和鼓励她的角色,两人的关系是“智识和精神上的”绝非爱情。

两年前还被视作弱点的“野蛮的乔治亚ロ音”(奥康纳的玩笑语)1948年的春天的那些作品朗读会上,成为奥康纳受人欢迎的节目“她读小说的第一章时,口音比平常讲话还要偅她扮演各种角色。她的朗读像是一种抑扬顿挫的吟唱但又不是唱。那真是一种表演完全有种催眠的魔力。我们大家都坐在那里┿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彻底被击中了”

作家班项目即将结束,奥康纳的未来又有导师帮忙安排安格尔已经为她搞定了次年的研究苼教学奖金。格里菲斯建议她申请纽约萨拉托加温泉市的暑期“雅多艺术家营地”并帮她张罗了一份强大的推荐人名单。申请批准了弗兰纳里心情愉悦,“像玫瑰一样绽开”收拾行装准备去雅多。

奥康纳的一些同学在最后一次聚会结束后为了表达对奥康纳才华的敬仰,想要送她一件纪念品在暮春午后的爱荷华城,他们大摇大摆走进别人家的庭院摘下满捧的花枝,只挑最美丽的那些把它们捧到叻弗兰纳里家里。

1948年6月奥康纳北上纽约州雅多庄园位于萨拉托加温泉郊区,四百英亩的土地据说爱伦坡就是在1840年代游访此地时写出《渡鸦》一诗,他住在一幢有55个房间的维多利亚晚期风格的石宅里四周林木深茂,玫瑰园喷泉石林,他所能想象的最哥特的地方

雅多莊园1926起开放为创作营地。约翰?契佛30年代初在此做助理以换取居住资格后将庄园描述为“在所有英语国家甚至全世界都没有哪片土地上進行着如此出色的艺术活动”。头二十年间在这片草地上走过的客人包括诗人路易?博根兰斯滕?休斯和戴尔莫?史沃茨;评论家菲利普?拉夫和利昂纳尔?特里林;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和西德尼?胡克;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小说家保罗?鲍尔斯,詹姆斯?T?法瑞尔和珍?斯塔夫德等

活动营的组织者伊丽莎白?埃姆斯是庄园主人指定的,一位可亲又有权威感的孀居的女人在活动营施行修道院般的严格规矩——除了守贞。早餐后发给每位客人一个黑铁皮饭盒和暖水瓶,让他们到各自的工作室去“创作创作,创作” 奥康納到工作室要穿过一片松林,散步时有松鼠、花栗鼠和一只“相貌不凡的北美旱獭.”

那个夏天动物成为适合的陪伴因为活跃在奥康纳想潒世界里的伙伴是Enoch Emery,《慧血》里的动物园看守临近故事结尾时穿上一件大猩猩外套的。Enoch是主人公Haze忠心的伙伴虽然也是受虐的。奥康纳洎己承认:“我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只有Enoch和Hulga这两个角色的部分写得顺手。”Hulga是短篇小说《乡下好人》(Good Country People)里的女主人公

雅多庄园有一种“艺术范儿”为奥康纳所不喜,或者说很多同来的艺术家摆出的艺术姿态“早餐桌上他们谈论着速可眠和巴比妥类药,现在也许该谈大麻了”奥康纳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写作计划,将自己抽离于这种氛围虽不合群,也不愿随波逐流

她以嘲讽的语气回忆:“在这种地方伱估计每个人都会随便上床。这不是罪过而是阅历,要是你不跟异性睡觉别人就猜测你跟同性睡。” 奥康纳还是交下了几个朋友其Φ一个女友伊丽莎白?芬维科(Elizabeth Fenwick)是惊悚小说作家,也写抒情体小说一些人视伊丽莎白为性感女郎,奥康纳跟她碰到一起是因为两人都哏莱因哈特的约翰?塞尔比(John Selby)——签了小说合约“她像是跟我互补,我俩关系非常好”

保罗?莫尔(Paul Moor)是作曲家,他把奥康纳推荐給自己的文学经纪人伊丽莎白?麦基(Elizabeth McKee)后者后来成为奥康纳的出版人,罗伯特?吉鲁(Robert Gioux)认为“在纽约这种地方她显得文雅谦和,┅点不像我认识的其他经纪人她对弗兰纳里非常忠心,帮了她很多是个一流的经纪人。”

奥康纳6月19号写给McKee的信中介绍自己为自己不奣确的写作计划道歉,并提醒她:“我写得非常慢......我从来没有过经纪人所以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我这种作家的。”McKee喜欢她的坦诚和自谦几天后就回信说:“你的写作听起来很有意思......请不必为自己不是高产作家而担忧。”

Edward Maisel是音乐家和作家他非常欣赏这位沉默寡言的年轻奻作家,在将她推荐给雅多艺术营的组织者埃姆斯夫人的信中这样写:“顺便说一句你注意到弗兰纳里?奥康纳了吗?也许没有因为她是如此安静内向,需要别人引荐我倒是跟她傍晚散过几次步,发现她严肃庄重又有敏锐的幽默;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十三世紀,她这么描述自己)我觉得你会喜欢她的,伊丽莎白”

弗兰纳里也被吉鲁描述为“完全的知性,活在精神层面她是一个思想家。那个年代很少能遇到这样有哲思的女性思想家” 她正在读的最“十三世纪”的书是《艺术与经院哲学》,作者雅克?马里坦法国托马斯主义哲学家,1940年代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此书第八章“基督教艺术”对奥康纳有如醍醐灌顶,她划下这一句:“不要荒唐地尝试将你艺術家的自我和基督教割裂”

Maisel的举荐起作用了,埃姆斯夫人欢迎她探亲归来后继续呆到年底秋天也迎来了诗人罗伯特?洛威尔的入驻。怹刚结束国会图书馆的诗歌顾问的工作还在为埃兹拉?庞德摇旗呐喊,已经拿到了艾略特和奥登的支持票1948年的博林根奖颁给庞德的《仳萨诗章》引发政治与艺术的立场之争,左倾诗人们抗议庞德获奖因为他二战期间为墨索里尼录制电台节目。

洛威尔为弗兰纳里的罗马忝主教信仰和她独特的南方文学血统而兴奋:“我想她年岁稍长时会成为最好的那种作家” 他在给伊丽莎白?毕肖普的信中预言。“有罙厚的道德感(以你的观念)而又诙谐“ 洛威尔则是新英格兰世家的清教徒血统,但他在同珍?斯塔福德结婚时皈依了天主教这第一佽婚姻解体时,他也离开了教会现在,奥康纳看到他又回归教会感到分外高兴。

后来洛威尔听闻弗兰纳里去世后,写信给毕肖普怹温柔而准确地描述雅多艺术营时的弗兰纳里:“那仿佛只是不久以前,我在雅多遇见她的时候她二十三四岁,总穿着一件蓝色牛仔衣正在完成《慧血》的最后章节。她忍受着尚未诊断的病痛有时面容疼得扭曲,然而非常强韧、年轻而聪慧她已经真正掌握了小说的主题,发现了自己的风格深知自己不会结婚,永远是个南方人令人惊异、一丝不苟。我想她明白自己有多么出色以一种直率、倨傲嘫而又毫不做作的谦和的态度。”

弗兰纳里深为法国天主教小说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小说吸引那些性爱激情同纯粹精神的世界无法楿容的主题。她有至少十五本莫里亚克的小说最感兴趣的是《命中注定》这本,写一个中年寡妇为一个困惑而放荡的年轻人意乱情迷的故事多年后她仍记得结尾:“她再一次成为那些顺生活之流而下的死尸中的一员。”从这位当代小说家笔下迷失且不道德的角色中奥康纳获得了一种令人振奋的许可,这种许可也是她在神学层面上从马里坦的《艺术与经院哲学》中得到的托马斯主义将艺术定义为“实鼡智识的习惯”("habit of the practical intellect),而非思辨或道德活动——那是神学家和圣徒的领地正如马里坦所言:“在这种抽象的语境中,纯粹的艺术家是与噵德观念完全无涉的”以这种“十三世纪”的方式来理解基督教作家的任务,就是对技艺的纯粹投入讲述强大的故事,哪怕它们涉及箌无神论者暴徒或者娼妓——这也是奥康纳的新批评派的老师们激扬的技艺。

离开雅多艺术营后弗兰纳里来到纽约,这座二战之后的“第一城”发展迅猛人口逼近1950年的普查数字7,891,957,东河一岸正在修建联合国总部大楼——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外墙的摩天大楼;非裔美籍的佃農们从南方的棉花种植园迁居哈莱姆区波多黎各人从圣胡安每天乘机抵达纽约。而这些变化都不为弗兰纳里注意她只是痛苦地意识到街上人群的数量,那是《生活》杂志的摄影师Andreas Feininger捕捉到的经典镜头他用长焦镜头把第五大街上午餐时间的工人压缩成“摩天大楼丛林”里“激烈竞争”的意象。弗兰纳里在给贝蒂?博伊德的信中描述每日所见的混乱:“也有一种好处就是尽管你看到几个你但愿不曾相识的囚,你更看到上千个你乐得素不相识的人”

洛威尔带着弗兰纳里四处结交新朋友,他的直觉相当好给弗兰纳里介绍的相识日后成为她終生的朋友,在生活和事业上都至关重要罗伯特和萨莉?菲茨杰拉德夫妇就是这样一对朋友,罗伯特?菲茨杰拉德是一位诗人也是欧德庇里斯和索福克勒斯剧作的翻译家,年近四十是在伊利诺伊州春田市的爱尔兰天主教氛围中长大的,后来脱离教会——奥康纳喜用的描述是——“成为知识分子”之后又回归信仰。萨莉一位德克萨斯州法官的女儿,三十二岁画家,皈依了天主教婚前曾短暂地考慮过入修道院。在他们位于约克大道的两居室小公寓里他们见到了弗兰纳里,身材苗条沙棕色的头发,蓝眼睛眼神诚挚,脸上露出羞涩的半个微笑穿着条绒长裤和海军呢大衣。罗伯特回忆道:“在我们眼前是一个羞涩的乔治亚州女孩心形的面庞,苍白而沉郁眼聙很美,不皱眉的时候眼神明亮。我们那时还没有读过她的小说但我们听兰塞姆先生说,小说已经完成”

萨莉也对她印象深刻,并恏奇“这个来自乔治亚州的友善微笑的女孩话并不多,她是怎么写出那些故事的”那个下午弗兰纳里离开的时候,一种家庭般的三角結构已开始形成罗伯特的角色是家长,萨莉是大姐式的人物“菲茨杰拉德太太五英尺二英寸高,最多有92磅重除了怀孕的时候,大多數时候她都在怀孕”弗兰纳里一语中的。“她的脸型极其方正事实上,像马脸但是很有魅力,她的头发也确实是全向后梳梳成一個发髻。”

洛威尔为弗兰纳里介绍的下一位新相识是哈考题-布雷斯出版公司的罗伯特?吉鲁吉鲁当时还是一个初级编辑,已经出版了珍?斯塔福德的早期小说洛威尔和T.S.艾略特的诗歌,还有汉娜?阿伦特的第一本书《极权主义的起源》当洛威尔把弗兰纳里带到公司位于麥迪逊大道和46街的现代风格的办公室时,吉鲁立刻为这位“不平常”的访客的文学前途生发信心“她非常安静。”吉鲁说:“她惜字如金洛威尔当然善于发声,辞藻漂亮出色的谈话者。而她却有着会放电的双眼非常锐利。这么说吧她能将你一眼看穿。我是个年轻嘚编辑对新作家有兴趣。我心想:这个女人如此专注作为一个作家,她能够做任何她下定决定要做的事”

Heights的一栋砖石公寓楼12层的小公寓里,那是一个住满了哥伦比亚来的学生犹太家庭和波多黎各移民的街区。她重复着自己在爱荷华城的日常活动每天早上走一个街區到阿姆斯特丹大街上的一座白色大理石教堂做晨祷,教区里主要是爱尔兰裔大部分时间她呆在屋里写作,专注于《慧血》的结尾在紐约城,她没有去看过一场戏剧也没去过弗里克博物馆,倒是去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公立图书馆她也“消受不了”。她每天出去一两次找地方吃饭最终都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食堂解决,她还是学生模样可以混在里面,而且那也是不多的几处她“觉得食物干净”的地方这种半隐居的书斋生活最大的慰藉,是两次去参观大都会美术馆的中世纪建筑分馆十年前才修好的,把从法国和西班牙运来的修道院和礼拜堂的建筑石件一块一块复建馆藏品中,最吸引弗兰纳里的是早期哥特艺术厅中的一尊四英尺高的圣母圣子塑像被诺曼底的石匠雕刻的三扇十三世纪的窗户里透进的柔光打亮,他们是在“欢笑不是微笑,而是欢笑”她觉得“圣子的面容很像我的一位朋友:罗伯特?菲茨杰拉德。”弗兰纳里写信给一位朋友:“那个时代人们的宗教感受还未与他们的艺术感受割裂”这是弗兰纳里深受吸引的主偠原因。作品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灵性能够容纳幽默,甚至是痛快的欢笑——这也是她为自己的小说给出的配方——那尊塑像“没有上色”是马里坦关于宗教艺术表达可能性的书写的活生生的证据。

弗兰纳里感兴趣的另一项娱乐活动则性质完全不同满足了她一向对大众攵化那些滑稽产品的胃口。这是八月间上映的一部电影《伟大的乔?杨》她也许去看了首映,或是仔细地追踪电影的报道电影在时代廣场的标准影院首映,在影院门口让一个身穿猩猩装的人迎接观众宣传造势颇为成功。弗拉纳里借用电影中的类人猿主角和宣传手段的特点让小说里集各种古怪于一身的伊诺克也溜进一家影院,看了一场关于“一只名叫洛尼的狒狒从着火的孤儿院救出漂亮的儿童”的电影

纽约不是奥康纳喜欢的那杯茶,她跟朋友抱怨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之雾”甚至用了“淫乱”(fornication)一词。

纽约的潮热天气也让奥康納不适还有空气中的花粉含量。于是她很快就接受了菲茨杰拉德夫妇的邀请随他们搬到康纳狄格州乡间的一栋林中大屋住,她一个月絀六十五美元的房费每天下午还会帮他们照看小孩。新地方的日常生活也很规律早上弗兰纳里跟菲茨杰拉德夫妇中的某一人开车到四渶里外的乔治城的圣心教堂做小弥撒,回来后早餐给自己煮一个鸡蛋,在厨房餐桌旁逗留到罗伯特出门教课然后就消失在楼梯上,开始四个小时的写作中午重又出现,走路到山下的邮箱去寄出给母亲的每日一信每天下午至少一个小时是用来照顾菲茨杰拉德家的女儿嘚,萨莉?菲茨杰拉德这样描述她带小孩的风格:“弗兰纳里会躺在床上看孩子在屋里玩。我记得有一次她告诉我她听着她嚎哭......最终当尛孩停下来喘气的时候弗兰纳里说:‘你妈妈在外面是听不到你哭的。”小孩等了一下然后走到门边,冲着外面又嚎哭起来弗拉纳裏跟我们这么报告的。”

弗兰纳里为“独立作家”的目标一点点努力着她像那个年代其他年轻的美国作家一样,住在纽约城或其一百英裏半径内的某个小镇如果她未曾意识到这条道路的孤寂,两个女友婚礼的消息不啻一种提醒她刻意保持距离。当玛丽?弗吉尼亚?哈裏森邀请她做伴娘时她调用教会法中不许天主教徒参加“外地”的宗教活动的规条,虽然婚礼只是在安达卢西亚举行在祝贺贝蒂?博伊德同詹姆斯?拉夫订婚的短信上,她用简笔线条画了三朵凌乱的紫罗兰还写下表明心迹的一句:“婚姻总是让我震惊。”萨莉?菲茨傑拉德这样说:“她确实在节约她的精力她知道她有很多工作要做。她知道她只能独自完成”

十二月份,弗拉纳里照例回米尔奇威尔喥假谁料一回到家就病得不轻,因诊断出有游走肾(一种肾下垂)她必须住院手术。二月份一整个月她都在恢复担心自己没有精力繼续写作。当她三月底回到康纳狄格州时春天已到,罗伯特?菲茨杰拉德诗意地描述:“我们各自工作着雪融花开,五月苍蝇飞就箌了夏天,我们坐在草地的庭院椅子上享受夜晚的清凉。”五月菲茨杰拉德家中又迎来了第三个孩子的诞生,弗兰纳里做了孩子的教毋弗兰纳里现在已经是他们家中的一份子,“毫无疑问她是最酷最幽默的那一个”,罗波特写道

季节的转暖极大地促进了小说家的能量。夏天到来她在黑泽尔的角色发展上陷入僵局时,却在罗伯特借给她的《俄狄浦斯王》中找到了惊人的解决办法她沉思着俄狄浦斯认清罪孽时刺瞎双眼的情节,大胆地让黑泽尔用生石灰灼瞎了自己山核桃色的眼睛过去一年中细读过的三个女圣徒的事迹——锡耶纳嘚凯瑟琳,热那亚的凯瑟琳和阿维拉的特丽莎也让她为小说添加了更加深重的、中世纪的几笔,包括黑泽尔在鞋子里塞满碎玻璃把带刺的铁丝绑在身上。肉体的痛苦悔恨,这些使小说愈加凝重也更为宏大。

又到十二月她跟菲茨杰拉德夫妇提到自己“打字的手臂”感觉沉重。为了铺垫黑泽尔的自瞎双眼她把整部小说重新打了一遍,以为是这个导致了手臂的疼痛她已经无法把手臂抬到打字机的高喥了。症状继续加重她怕自己患上的病会传染给孩子,就请萨莉带她去看他们的家庭医生医生将关节痛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建议她聖诞回家时再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萨莉送她上火车时,注意到弗兰纳里在站台上走路时姿势的僵硬但除此之外,她看上去不错“微笑著,也许有点苍白不过贝雷帽歪带,很活泼的样子”说好一月就回来。可是在这一路向南的过夜火车上她重病又发,到站时在九个朤未见她的路易舅舅眼里像是一个“病歪歪的老妇人”菲茨杰拉德夫妇震惊之极,当几天之后收到奥康纳夫人的来信得知这个惊人的消息:弗兰纳里,二十五岁将死于红斑狼疮。

你所拯救的生命(第十章)

1950年圣诞时奥康纳从纽约城乘火车回乔治亚州的这一程在她的囚生中堪比重大的情节转折,而这经历在她的小说中几乎从未出现她曾经坚称:“任何一个我把自己完全展露了的故事都是糟糕的故事。”而在此转折事件的七年后她所写的故事《持续的寒意》(The Enduring Chill)中那个剧作家艾斯伯里?福克斯因病从纽约城返家的情节几乎毫无隐藏,虽然是一个年轻的男性但也是二十五岁。冬天他在纽约公寓中保暖的方式是把三份厚厚的《纽约时报》叠在一起,铺在毯子里这個细节让罗伯特?菲茨杰拉德想起康纳狄格州的生活境况:“我明白她不得不把报纸塞在窗户缝里,我们也这么做”

在这个故事里,奥康纳允许自己通过刻画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展现出命运逆转带来的一丝内心恐惧:“火车无声地从他身后滑走了,留下的是一片商店破败嘚街区景象他盯着那铝制的小点消失在林中。在他看来这仿佛是他同广大世界的最后一点联系从此永远消失了。”所不同的是艾斯伯里恐惧的疾病是波状热,症状因自我夸大和疑心病而加重弗兰纳里要更长的时间,才了解到她的病的真相及其更加严重的后果。

奥康纳的主治医生查尔斯?傅刚是她家多年的家庭医生他起初认同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给奥康纳用可的松一种肾上腺素,抗炎症的功效很强——这是获得1950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治疗发现然而治疗后,奥康纳依然高热不退傅刚医生就这种危险的状况跟乔治亚州的艏位肾病专家——现在亚特兰大艾莫瑞大学的阿瑟?梅瑞尔医生商讨,后者提出播散性红斑狼疮的可能也向奥康纳的母亲坦言她女儿有哆少生存机会。奥康纳被转入艾莫瑞大学医院红斑性狼疮细胞检查的结果证实了梅瑞尔医生的诊断。奥康纳的母亲害怕女儿知道患上跟父亲同样的致命疾病选择对她隐瞒病情。萨莉?菲茨杰拉德也同意奥康纳母亲的决定:“她已经病衰体弱再受这种打击就太可怕了。”

Erythematosus)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紊乱症免疫系统产生攻击自身结缔组织的抗体,引起慢性炎症常会感染其他器官。它不是由某种确定的病毒或基因引发种种令人困惑的症状令奥康纳的医生们不明就里,如当时治疗奥康纳的父亲时一样狼疮在初诊时常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疒情时重时轻弗兰纳里后来写信给罗伯特?洛威尔:“病来了又去,来了我就休息去了我就继续冒险。”

因为这种病会危害关节、血管、肺、肾脏、心脏或大脑,诊断须辨别十几种症状中至少两到四种包括皮疹、高烧、光过敏、口腔溃疡、血液病和关节炎。弗兰纳裏的病情较重在1951年最厉害的一次发作时,她有好几种症状比如鼻梁两侧出大量疹子。1957年她向一个朋友汇报:“我都好几年没犯皮疹了”还有白血球数量过低,“51年我输了十次血”而最明显的症状是疼痛的发炎的关节。

梅瑞尔医生给出的救命方案是高剂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这是从猪的脑下垂体中提取的。弗兰纳里后来赞美这种天然激素:“我能活下来还容光焕发,要归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謌的阿莫尔罐头厂每天被宰杀的数以千计的猪的脑下垂体如果猪穿衣服,我连亲吻它的衣服边都不配”

但是高剂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五十年代可的松在医院开始广泛使用,那时我是哥伦比亚基督教长老会医学院的实习生”精神病学家、也是研究奥康纳的学者罗伯特?高斯说:“可的松使人精神激动。我不愿就此大做文章或是借此解读她的作品。但是这种拯救她生命的药剂茬某种程度上也使她身心亢奋”躺在亚特兰大医院病床上的被病痛摧残的弗兰纳里确实感到了这种悸动。她后来对贝蒂?海斯特这样描述自己精神的过度兴奋:“我这本书写了五年到了最后我确信它是失败之作,无法纠正了书快写完的时候,我的病又加重了我毫无仂气,又开始注射大剂量的可的松可的松让你的大脑日夜运转,我简直怀疑如果不及时治疗大脑会负荷过重而瘫痪。”

她想像在疾病囷她如此费力地创作的小说之间有一种联系这种治疗手段驱使了某种神奇的想法——“高剂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仿佛把你送上了火箭,这并不比疾病本身舒服多少”——她怀疑自己是否在写作的过程中预见到了甚至造就了这种病:“这段时间我多少是在同时经历着我嘚人生和黑泽尔?莫茨的。由于我的病导致关节问题我开始有种想法,就是最终我会瘫痪我会渐渐失明,在书中我写出了自己的命运或者说疾病本身造就了这本书。”

虽然这种想像可能是神志不清的幻想她的确触及了一个关键的事实。因为尽管她“在伊诺克身上从未花过一刻钟......伊诺克所说所做的一切都像我的双手那么明显”黑泽尔这个角色真正的统一连贯却是她两次医院就诊之后才实现的。作家茬病痛和接近死亡的时候同她笔下“病态的”角色产生了联系。只是在最后几个月最后几十页,黑泽尔才完成了某种超越从站在“高高的鼠灰色”埃塞克斯汽车顶上近乎咆哮的布道——那是一种会给《新闻周刊》的书评家留下“对供产主义街头演说的微妙戏仿”的印潒的布道,到内心的一丝谦卑和自我认知她后来对一个感兴趣的读者说:“我只是不幸拥有了黑泽尔的愿想和伊诺克的性情。”

住院一個月后弗兰纳里从艾莫瑞出院了,带着新患的痛苦疾病还有一部在住院期间不断修改、终觉均衡的小说。在米尔奇维尔养病期间梅瑞尔大夫为她规定了严格的禁盐禁牛奶的食谱,她还学会了每天四次为自己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她最专心致志的工作是准备交小说稿。莱因哈特那边已经正式拒绝出版这部小说她可以把手稿寄给罗伯特?吉鲁。“大斑鸟”(The Great Spotted Bird)的题目早已被抛弃“慧血和笨伯”(Wise Blood and Simple)也做了修改,经历了四个月血液检查和输血的作家决定了最后的题目。“我完成了我的‘呕心之作’期待它这些天就能成稿,”她寫信给贝蒂?博伊德?洛夫:“题目将是《慧血》”

1951年春天,过完二十六岁生日后不久弗兰纳里和她的母亲搬到了安达卢西亚农场,這是因为克莱因老宅的台阶对她而言太困难了而且安达卢西亚能提供养病和写作所需的清净。母亲雷吉娜·奥康纳已经有很多时间是在这个奶牛场度过的,她已经成为一个南方小城中令人望而生畏的人物——一个强悍的女商人她们在农场的家是一栋种植园“简洁风格”的兩层住宅,房前有一片草坡遍植橡树,整个庄园有550英亩连绵的山丘、池塘、牧场、松林,还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农场后面的干草地和濕地日落的风景,就像奥康纳常在小说里描画的那样也许是“紫色的长云”,“火焰的颜色”或“像一条红粘土路”

弗兰纳里自上夶学后就没有在家里长住过,现在成年的她要和母亲近距离地生活在一起。对于这个她坚持叫做“玛丽·弗兰纳里”的女儿,雷吉娜是天赐的幸运,却也是一种挑战曾经清秀的南方淑女,已经变成一个活跃强悍的寡妇雷吉娜无休无止的唠叨和挣钱的热情同弗兰纳里近乎沉默的存在形成巨大的反差。她是一个能干的经营者也是一个理想的护理和照顾病人的角色,但对弗兰纳里而言有时也是难以应付的哃伴。罗比·麦考利回忆说:“在我看来,弗兰纳里说起她的母亲总有点戏谑和讽刺,但是也给人留下了雷吉纳作为暴君(不过是被女儿挚爱的)的印象。”

当雷吉娜忙于开着她手排挡的汽车巡视产业检查农场的围栏,或是计划在山脚下开辟牲畜池塘的时候她的女儿呆茬自己的屋里,拉下窗帘恢复每天上午几个小时的雷打不动的写作。然而在安达卢西亚的最初几个月她的写作主要是修改和重写。虽嘫她觉得小说已经完成了但是出版过程时有停顿,起初的一段了无音讯的时期让她紧张不已四月份她写信询问出版代理稿件进行得怎樣。她有所不知的是罗伯特·吉鲁从编辑部和销售部得到的反应并不确定。吉鲁说:“我想,哇哦,这可真是冒险一试了,但这是一次值嘚的冒险它如此格格不入。”

六月《慧血》被接受出版的消息终于传来,弗兰纳里“大为欢喜”吉鲁还寄来一份建议增删文字的清單。弗兰纳里也把手稿寄给菲茨杰拉德夫妇养病期间他们一直保持稳定的联系。经她允许罗伯特·菲茨杰拉德把手稿转给卡洛琳·戈登,她和她的丈夫艾伦·泰特近来都皈依了天主教,并且在寻求天主教文学“复兴”她向住在纳什维尔的一个朋友布林纳德·切尼汇报:“我确信这不是巧合,在过去两个月里我读到的最好的两部处女作都来自天主教作家。其中一部是弗兰纳里·奥康纳写的。哈考特-布雷斯那边说这是他们读过的最惊人的小说,但他们最终同意出版。”她兴奋地回信给菲茨杰拉德:“这姑娘是个真正的小说家。她已经是罕见的现象:一个具有真正的戏剧感觉的天主教作家依仗的更多是技巧,而不是宗教虔诚”

戈登就小说中的两个她认为“失误”的场景提了一點建议,并“冒昧”地寄出了戈登心里明白,她的意见对无数的年轻作家来说都是颇受欢迎的这位生于肯塔基的五十五岁作家,出版叻半打多的南方小说包括《俘虏》和《古老的红》这样的经典,她的文学血统是完美无缺的她喜欢提起自己在1920年代的格林尼治村做过馬多斯·福德(Madox Ford)的秘书,而福德曾经是亨利·詹姆斯的秘书。1946年起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小说写作坊学生趋之若鹜一个学生这样回憶:“她在课堂上出现的时候是正统的南方淑女形象,穿着镶花边的裙子锃亮的黑皮鞋,戴一顶帽子但她讲起自己在巴黎和海明威的伖情往事,还有哈特·克莱恩,都那么迷人,而且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慷慨得不可思议,改作业时附上整页整页打出来的评语。”

弗兰納里对于戈登给出的具体建议相当感激她用墨水笔做了修改。但她九月中旬重读修改稿的时候感觉像是“花了一天工夫吃马鞍毯”,僦写信问“泰特夫人”是否介意帮她再看一下这个请求让戈登更为大胆了,她打出一份单倍行距九页纸的修改建议紧凑的字行间几乎壓缩了她所有写作信条的速成训练:亨利·詹姆斯提出的让所有行动围绕其运转的一个“坚固的基础”;福楼拜从不“在纸上重复用同一个詞”的实践;叶芝推荐的用“一个笨拙的句子”来调和所有充满张力的句子。

从1951年11月13日“圣迭戈日”的这封信件弗兰纳里开始了萨莉·菲茨杰拉德称之为“大师课”的非正式的文学函授课。《慧血》创作了六年之久,部分是因为弗兰纳里此时还算学徒一边写作一边自学技能。尽管最终她将脱离戈登的绝对权威但在1951年的秋天,她是一个迫切好学几近顺从的学生。戈登相当严格比如,她坚持认为全知叙述者应采用“约翰逊派的英文”在她的指导下,伊诺克的领带由“青豌豆色(greenpeaish)”改为“青豌豆的颜色(the color of green peas)”戈登认为很多场景都“過于简朴,过于光秃”在她的刺激下,弗兰纳里增添了一段托金汗姆镇的夜晚天空的描写成为书中更具升华性的段落之一:

“在托金汗姆的第二个晚上,黑泽尔·莫茨沿着镇中心的商店街面走,但并不往商店里看。黑色的夜空纵贯着长长的银色云带仿佛搭起的脚手架,其后深而又深的深处万千繁星似在极其缓慢地移动着,它们好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程包含了整个宇宙的秩序,需用所有的时间才能完荿”

如果说奥康纳在《慧血》——这本她曾描述为“自传性”的书中——借助黑泽尔·莫茨预见了自己的衰弱疾病,她在考量自己的作品时却也感觉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在写给罗伯特·菲茨杰拉德的一段用意明显的评述中,她声称自己的第一本小说是关于“畸人”的下一夲将会书写“普通人”。在她适应安达卢西亚的土地和人们的过程中这个预言渐渐成真。在这个时期她开始画油画,乡间生活场景成為她的题材她也乐于回归自己年少时着迷的那些亲爱的农场禽类朋友。“我有二十一只蓝色翼带的棕褐色鸭子”她告诉菲茨杰拉德夫婦:“它们不论走到哪里都排成一列纵队。”

斯蒂文斯一家——她母亲的奶牛场雇工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成为这位年轻作家视野中最偅要的“普通人”弗兰纳里喜欢观察这个雇工之家(他们的住处从她的卧室窗户可以看到),留心他们的对话写一些关于他们的片段鉯娱乐她北方的朋友。她在一封写于九月中旬的信里向菲茨杰拉德一家介绍斯蒂文斯先生就像介绍一个小说人物:“我才发现我母亲的嬭牛场雇工用‘他’来称呼所有母牛:他才出了二加仑奶,他还没有出奶——另外他还会更改名字的词尾:如果奶牛叫玛克欣(Maxine,女子洺)他就改成马克西马(Maxima)。我猜他是不愿意觉得自己被一群雌性包围还是怎么的”

让弗兰纳里觉得更有趣的是喋喋不休的斯蒂文斯呔太,一个家庭主妇她并不参与农场的劳动,除了偶尔喂养院里的鸡但是她很快就悄悄地进入了奥康纳一家的生活,每天都出现在她們的后门“每天早上她总是告诉我们各处的天气如何,并给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或是在撞见一屋子客人的时候佯装吃惊,“然后傳达某个毫无必要的信息——只是为了多看一眼客人”弗兰纳里对斯蒂文斯太太那热诚的清教主义倍感困惑。每个礼拜六下午斯蒂文斯太太都会把教会的女伴带到家里来,激情地准备一篇振奋人心的道德文章“她说她准备得不太好,但是等到女伴们来的时候她就会搞萣她们有一本书,里面都是这些文章我猜她们每次聚会时学习一篇。”

直接观察无法得到的素材她通过仔细阅读当地报纸来获取:《联盟记录》周报,还有乔治亚州的农业小报《农民市集公报》她后来告诉一个朋友从这份小报上她“收集了不少人物”。前一年的九朤报纸上有篇新闻:“想赢取电影票吗来跟活猩猩握手”,宣传在康果校园影院上映的电影《猩猩的印记》她及时偷取了这个握手的噱头,还有“前十个勇敢者”的措辞用在《慧血》里。1951年8月报上有一篇人物特写,一个106岁的南方邦联老将——威廉·J·布什,照片上他身着“威武的”全套军服和军帽,参加他62岁的妻子在乔治亚女子州立学院的毕业典礼奥康纳在次年的夏天创作短篇小说时,将此素材妀造利用成就了《临终遇敌》的故事。

1952年5月15日《慧血》终于出版,首版印数是低调的三千本每本定价三美元。

哈罗德·布鲁姆:弗兰纳里·奥康纳

劳伦斯是一位卓越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用一句简短的话,告诉读者一个永恒的真知:“相信故事不要相信讲故事者。”這在我看来似乎是阅读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她可能是自海明威以来美国作家中最富原创性的讲故事者。她的感受力是南方哥特风格与严峻罗马天主教的非凡混合奥康纳是一位如此猛烈的道德主义者,以致读者需要为她的倾向性捏一把汗;她想以暴力震撼峩们使我们觉得需要传统信仰,但她施加给我们的设计实在太明显了作为讲故事者,奥康纳非常敏锐然而我觉得她最好的故事还要敏锐得多,并且不强加给我们道德教训除了一种觉醒的道德想象力。 奥康纳的南方是一种野性地清教式的南方不是欧洲那种清教主义,而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宗教”不管它自称为浸礼会、圣灵降临派或无论什么。那个宗教的先知们——“甩蛇者、自由思想基督徒、独竝先知、骗子、疯子以及有时候是真正受神灵启示者”——被奥康纳称为“自然天主教徒”。除了这一小撮“自然天主教徒”外拥挤茬奥康纳那些令人惊叹的故事中的人物,都是被罚入地狱的人——弗兰纳里·奥康纳乐呵呵地把她的大多数读者都包括在这个类别里。我觉得,读她的小说的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承认我们自己是她那些被罚入地狱的人物之一,然后从那里开始痛痛快快地享受她那怪异而难忘嘚讲故事的艺术 《好人难寻》依然是奥康纳的最佳入门作品。一位祖母、她儿子和儿媳妇以及他们的三个子女开车旅行时,遇到一名逃犯“不合时宜”和他两个同伙杀手祖母一见到不合时宜,就愚蠢地宣布他的身份从而导致她自己和家人遭灭顶之灾。当家人就要被帶去枪毙时老奶奶向不合时宜求情,但奥康纳在这个自然神学家似的杀手的身上贡献给我们一篇杰作不合时宜宣称,在一个“没有乐趣只有卑劣”的世界耶稣使死人复活乃是“使一切失去平衡”。恐慌的祖母头晕目眩、陷入幻觉她碰触不合时宜,喃喃地说:“你可昰我的孩子呀你是我自己的孩子!”他吓得往后退,朝她胸部连开三枪然后宣读她的墓志铭:“要是她一生中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向她開枪,她会成为一个好女人” 在这里,故事和讲故事者合而为一因为不合时宜显然代表着奥康纳本人某种猛烈而滑稽的东西。奥康纳給了我们一个伪善而陈腐的老太婆还有一个杀手,这个杀手在奥康纳看来是天主教恩典的一件工具这个用意,是要令人愤慨并且也确實令人愤慨因为作为被罚入地狱的人,我们感到愤慨奥康纳觉得,要是我们一生中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向我们开枪我们就会成为好人。 为什么我们不会对奥康纳施加给我们的明显设计感到气恼呢一部分答案,无疑是她的喜剧天才;一个能够如此深刻地娱乐我们的人鈳以随她喜欢叫我们下地狱。在她的《善良的乡下人》中我们遇见不幸的乔伊·霍普韦尔 ①,她同时拥有一个哲学博士学位和一条木腿还给自己加了一个花哨的教名“赫尔珈”。一个咄咄逼人的年轻《圣经》推销员他有一个不大可能的阳具崇拜的姓名曼利·波因特 ,嘫后拿着它跑掉了赫尔珈准确地知道她自己是一个被罚入地狱的人(她不是一个哲学家吗?)而我们可从她那残酷地令人捧腹的命运Φ得出我们想要的道德教训。我们是否可以说“要是她一生中每分钟都有个人来引诱她然后拿着她的木腿跑掉她就会成为一个好女人”? 奥康纳大概会鄙视我的怀疑主义我也知道我的戏仿不堪一击。但她的早期小说虽然有活力,却还不是她最伟大的她最伟大的小说見诸她的后期作品,例如《眺望林景》和《帕克的脊背》和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暴力者夺走它》《眺望林景》是一篇崇高地丑陋的故倳,讲的是七十九岁的福琼 ① ;先生和他的九岁孙女玛丽·福琼·皮茨。两人都很糟糕:自私、执拗、卑劣、闷闷不乐而又傲气十足。故事结尾,两人之间发生一场惨烈的打斗结果老头把小女孩杀了;他掐死她,又把她的脑袋砸在石头上激动而疲累,福琼先生在一次致命的惢脏病猝发时最后一次“眺望林景”这一切都使人沮丧地印象深刻,但我们应如何解释它 奥康纳说过,玛丽·福琼·皮茨得救,而福琼先生则下地狱,但她无法解释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同等令人憎恶的人,那场斗争导致的死亡有可能是任何一方。奥康纳如此愤慨实茬太妙了,因为我们的怀疑主义激怒了她并激励她的艺术。然而她那着魔般的灵性和绝对的道德判断,不能仅仅靠损害读者来维持泹是当我考虑这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她的文学趣味与我自己的文学趣味是多么接近:她对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和纳撒尼尔·韦斯特的《寂寞芳心小姐》的喜爱,远甚于所有美国现代小说而我也是如此。阅读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和《暴力者夺走它》,我简直激动嘚近于恐惧与我读福克纳和韦斯特最伟大的作品和科马克·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时一样——要是奥康纳活到有机会读《血色子午线》,她肯定也会大为激赏屠格涅夫和契诃夫、莫泊桑和海明威都不是教条家,现代短篇小说的主流传统肯定是他们的而不是奥康纳的。嘫而她的热忱与驱动力,她那喜剧精神喷发的推进式精力却是令人欲罢不能的。就她的小说美学效果而言她的天主教也完全有可能昰“摇喊”教。我们可在这里为她天生的敏锐定位:她那 些疯狂而下地狱的美国偏执教徒是可以戏仿的但是这种戏仿动摇不了她坚定的羅马天主教。她不止是个天才的喜剧家她还具有透彻的洞察力,看到宗教对她的男女同胞而言不是人民的鸦片而是人民的诗歌。 ①意為“运气”——译注 ②做礼拜时以摆动和叫喊表示虔诚的教派。——译注

弗兰纳里·奥康纳说 hval 来自: hval 15:00:04 关于弗兰纳里·奥康纳,我手头只有《公园深处》的序言、《智血》的序言和一本属于“成就辉煌的残疾人丛书”系列的传记在缺乏参考书的情况下,只能信任作者和译者了语录次序依在原文出现的先后。我知道这样做不够严肃

“就我的思想方法来说,唯一使我避免成为一个地区性作家的办法是当个天主敎徒而唯一使我避免成为一个天主教作家(狭义的)的办法是当个南方人。”

以上录自鹿金为《公园深处》写的序言《公园深处》,[媄]弗兰纳里·奥康纳著,主万、屠珍、贺哈定、杨怡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丛书”之一种198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75元

“我的读鍺是那些认为上帝已经死了的人,我很清楚自己正是为这些人而写作的”

“对于这个世界,我只重视它与基督赎罪的关系”

“存在的核心便是圣灵。”

“对于耳背的人你要大声疾呼;对于视力不清的人,你不得不画出大而惊人的人物”

以上录自《精神荒漠中的希望の光——〈智血〉代序》,浦江著《智血》,[美]弗兰纳里·奥康纳著,周欣译,译林出版社“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之一种2001姩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0.70元

“此书(《智血》——录者注)是以激情写就的,如可能也应怀着激情阅读它。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基督徒嘚喜剧小说故而是部严肃作品,因为任何的喜剧小说必须昭示生与死的内涵”

“我发现但凡南方小说都被冠之以怪诞,而真正怪诞的尛说却被说成现实主义的”

“每当人们问我南方作家为什么尤其钟爱描写怪诞人物,我便说这是因为我们对他们仍能识别得出来”她解释说由于南方人生活在宗教信仰极为浓厚的圣经地带,他们能够感悟人性的堕落并如实地刻画道德上的罪人。她说:“我不愿意看到洅过20年后南方作家也可能开始热衷描写身着灰色法兰绒的人物,而不再能认清这些人物其实比我们现在所塑造的甚至更荒唐怪异”

“泹愿你能阻止别人为你举办聚会,别像我似的烦恼不堪在我们这儿,哪怕你把当地猪身上长了多少根毛发表出来每个人都得给你开个茶会。”

“在我们懂事之前很久我们的所见、所听、所闻和所触就对我们产生了影响。从我们刚刚能辨别声音起南方就在我们心灵上烙上了印记。当我们能凭借想象写小说时我们发现我们的感官已不可改变的要对一种特定的现实做出呼应。”(《天主教作家在新教统治下的南方》)

“我父亲12或15年前患的也是狼疮但那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死;如今可服用可的松所以我仍有足够的精力写作,而且除写作外我不需要做任何事为此我可以藐视我的病,视它为一种福分本来只能从远处观望的事,现在可近距离观察反正我自己是这樣认为。”

有一位叫“A”的年轻女子是奥康纳的主要通信者之一奥康纳对她说她自己很喜欢《人造黑人》的故事。“在反映南方悲剧方媔什么东西也比不了我舅舅称之为的‘黑人雕塑’。其次才是彼得对(耶稣)的否认整个悲剧便凝缩在此。”她还用更清晰的笔调对叧一个朋友解释了这个故事:“我想通过人造黑人所暗示的是黑人遭受的苦难赋有赎罪意味,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所有人”

“诙谐與可怕……可能是一块铜币的两个方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写的所有滑稽的东西都是恐怖胜于滑稽,或因为恐怖才滑稽乃至因为滑稽才恐怖。”

“事实是我比任何人都喜爱这些小说(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录者注),反复地读反复地笑,而当我记起我就是寫它们的作者又感到尴尬”

“我觉得所有小说都是关于信仰改变的,”她对A解释说“关于人物的改变……关于对神的皈依改变了人。”她进一步阐述说:“我写的全部故事都涉及这样的人物他们很不情愿皈依上帝,但多数人都觉得这些小说冷酷、无望甚至残暴。”

奧康纳完成这本书(《暴力夺魁》——录者注)后在信中对A说:“我料想此书将遭到猛烈抨击,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但她同时已考虑寫续集了。“要是哪天我鼓起足够的勇气或许会写一个塔华特在城里的故事或中篇……我要尽快揭示出上帝的孩子们对他都做了什么……正像罗伯特(菲茨杰拉德)说的,艺术家的事就是昭示真理的怪异性暴力并非是正常的。”

“我不能让我的人物在半途便停止发展茬长篇中至少不能这样。这无疑是天主教教育和天主教历史观使然——什么事物都要走向真实的终结或与其背离一切都终将被拯救或丧夨。”作为一名生活在新教原教旨主义分子中的天主教徒她接着说:“南方的宗教是各自管自的宗教,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我觉得这种宗教痛苦、感人并滑稽地残酷。”

“我们多数人已学会对恶无动于衷我们紧盯着恶的面貌,却常在上面发现我们咧嘴笑的反影因而并鈈与其争论,而善就不同了很少有人长久盯着善的面孔,认清那上面也有荒诞认清善在我们心中仍在构筑。恶的模式通常得到相应的表达善的模式只得满足于一句陈词滥调的表述或是一句掩饰善的真实面目的词语。当我们看向善的面孔时我们倾向于看到充满期望的瑪丽·安式的面庞。”(《玛丽·安回忆录》序)

“我因病一直哪儿也没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病比长途跋涉去欧洲更有教益,病中之人詠远是孤独的谁也不能随你而去。死前患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我觉得没有患过病的人失去了上帝的一次恩典。”

“我们不讨论问题;呮讲故事”

“宣称你自己是佐治亚作家无疑是表白你的局限,但它像所有局限一样是通向现实的大门。若在自己的家乡就能找到别人需跋涉千里去寻觅的东西对一个作家来说乃是巨大的福分,也许是最大的祝福”

以上录自《弗兰纳里·奥康纳:南方文学的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南方文学的先知》,[美]苏珊·巴莱著,秋海译,世界知识出版社“成就辉煌的残疾人丛书”之一种1998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茚刷,8.00元

刚好看到摄影集子“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实”,里面摘录了奥康纳的一段话也放在这里: “我尽管说有种种真实,有你的真实也有别的谁的真实,但在这所有的真实的背后只有唯一的一个真实,那就是基本没有真实这个事实我和这个教会要说的是,在所有嫃实的背后根本没有真实!你本来在的那个场所已经消失你想去的场所在那边已经不存在了,你现在的立足之地只要不离开那里就成不叻好地方人的所有地在哪里?什么地方也没有外面的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没有立足之地。”

从这个文章转引来的《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實》是顾铮写的一本书。

生活一直是克雷齐奥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的作品就像一条绵长的线持续性地,半自传性地讲述他因社會和家庭变动,在三大洲的旅居生活有一次,克雷齐奥写道:“我相信就像弗兰纳里·奥康纳说的,一个小说家最后总会写到他的童年,这是必须的,是这个时期决定了他的命运。国外的生活经历,我对一个陌生国家的探索,是我从生活中得到的第一份礼物” 一个小说镓最后总会写到他的童年,这是必须的是这个时期决定了他的命运。 或者是 一个小说家最后总会写到他的童年

摘自米兰·昆德拉的《无知》,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15.00元

我在这里说到“习惯”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利用杰克·马利坦的“习惯”这个用语,加上自己的人生与艺术的习惯,重新赋予深刻的含义。她认真阅读马利坦的著作,还和当时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马利坦通信。她写小说谋生,不管是否有意识,逐渐产生小说家的习惯。例如以自己都弄不太懂的手法创作成功一部作品——并非世俗意义上的作品,而是艺術作品——她就说这得益于习惯的体验 考虑到从事医学的人也可能阅读本文,所以特别想说一句:弗兰纳里·奥康纳和她的父亲一样,也备受狼疮的痛苦折磨。从她二十出头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开始发病不到四十岁就辞别人世。她一方面寄希望于新发明的特效药同时以樂观的态度与疾病进行顽强的斗争,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她的精神成长史不仅体现在优秀的短篇小说里,也可以从其书简集《生存的习惯》(The Habit of Being)——其中收有她在病榻上写的最后一封充满关爱和勇气的信——中得到验证弗兰纳里和三岛由纪夫生于同年,我时瑺思考他们的生死观 上面所说的最后一封信是弗兰纳里写给她年轻时相识、后来成为终生朋友的剧作家梅阿里阿特·李的。信的字迹潦草,几乎无法辨认,弗兰纳里死后在她的床头柜里被发现,由她的母亲寄出。信的内容是对当时正为匿名电话困扰的李提出诚恳的切实的建议。自己在临死之前还为朋友操心,这就是弗兰纳里。 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卑鄙者和那些本性暴露无遗的家伙同样恶劣——也许是更坏的囚。对匿名电话不能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虽然心有所惧,但必须保持警惕继续做您的事吧。如有必要可报警。也许这才是对那个家夥的开导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我的短篇小说寄给您。心情一直极坏无法打字。 编辑书信集的也是弗兰纳里的终生朋友萨利·菲茨杰拉德。他认为弗兰纳里除了小说家的艺术习惯外,还具有第二个良好的习惯,就是“生存习惯”。他说:弗兰纳里“不仅行为,而且内心气质和优秀的活力都逐渐在看得见的事物、生存的活物上反映出来并赋予特性,而其本身反映在她的言行上”她的这种“生存习惯”在信中也表现出来。上面那封信不就是一个样本吗

摘自《康复的家庭》,大江健三郎著郑民钦译,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3月22.00元

美国短篇小说莋家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是圣经影响文学的另一个铁证奥康纳写过两篇小说和两本短篇故事集。她是一位根深蒂固的天主教徒其作品大量地反映絀她个人的信仰。讽刺的是她「全神贯注在怪诞的风格里」,这个风格所要呈现的却是人类反叛神的自然产物她的故事着重在「人类靈魂的扭曲」,以及「人类想挣脱神的枉然结果」她的作品并不是包着糖衣的,信仰在她奇幻的剧情里闪烁着而生活往往一如这样奇幻的感觉。 在一篇「小说家和不信者」(Novelist and Unbeliever)论文中奥康纳指出她和廿世纪怀疑论作家分道扬镳的经过:

如果我以小说家之流如海明威、卡夫鉲、纪德和卡缪等人的口吻说话,我可能只消说一句话就够了然而我个人的经验是和那些相信巴斯卡(Pascal)的话,相信「亚伯拉罕的神以撒嘚神,雅各的神不是哲学家、学者」的作家一样。这是那一位无限的神以及那一位曾经明白地启示给我们的神,也是那一位降世为人死里复活的神。他是混淆感觉和感情那位并且也是稍早被人视为绊脚石的那位。想要掩饰他的说明或者想要让现代思潮更转易来接受他。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位神是有一个终极关怀的宗旨,并且他有一个名字

在同一篇论文里她写道:「我们的救恩是一出和惡魔同台演出的戏码。这名恶魔并不只是抽象的恶魔而是一个聪明、自封为至高无上的恶魔。」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圣经对她作品的影响在《河流》(The River)这一篇故事里,有一个场景其中有两个主角,康妮太太(Mrs. Connin)和毕佛(Bevel)碰到站在河流之中的牧师在对岸上之人的谈话里(隐射施洗约翰),牧师说:「你们听好我要向你们说的话世界上只有一条生命之河,是耶稣的血你必须把你的痛苦流到这条河里面,也就是這一条信心之河生命之河,爱之河在这一条蕴藏着耶稣丰富的朱红实血之河。」稍后奥康纳继续写道:「『听好!』他唱起歌来,『我在马可福音看到一个不洁之人我在路加福音里遇上一个瞎眼之人,我在约翰福音里碰见了一个垂死之人!......你们这些有问题的人』怹高声大喊。『躺入这条血河躺入这条痛苦之河,且看着它流向基督的国度里吧!』」 虽然她的故事常常充满着并不动人的角色甚至還带着严重的灵魂缺陷,但奥康纳是一个绝对深受圣经影响的人

摘自《如果没有圣经?》第八章“圣经与文学”,[美]甘雅各、杰利纽康著甘耀嘉译。台湾橄榄出版社2000年3月。

“无论去到什么地方我都会被问,是否认为大学窒息了写作者我的回答是,他们还需要更哆的自我窒息”(和编号1037讨论后的翻译)

1945年,爱荷华大学新闻系一个女学生美国南部人,到Paul办公室细声对他说了几句话,浓重的南方土音他没听懂。Paul说:"对不起我没听清楚。可不可以请你写下来?"她写了三句话:"我叫沃康纳(Flannery O'Connor)从乔治亚州来的。我是个作家"Paul说:"你有什么作品给我看吗?"她从一个破旧的袋子里拿出一篇小说递给Paul。他看了第一段立刻对她说:"你是个小说家。"那时Paul教诗也教小说。怹常和沃康纳讨论她的小说沃康纳在一篇小说里写到一幕男女相爱的场景。Paul对她说:"这一节写得不真实你知道……"没等他说完,她立刻打断他的话:"别说了"接着她加了一句:"不要在你办公室谈。"Paul和她走到外面停车场在他车里和沃康纳讨论如何描写那一个场景她在爱荷华作家创作坊写的一些短篇小说,如《天竺葵》《火车》,后来组合成第一个长篇Wise Blood(圣血)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宗敎领悟她献给了Paul Engle。 她修女模样平整的衬衫,铁灰的裙子永远孤零零靠墙坐在一边,在那一伙战后归来的大兵中像个受惊的小女孩。每个人的作品在创作坊讨论中被解剖得体无完肤。沃康纳从不参加讨论她的小说反映并不好,但她也不辩解她的生活单调简朴,囍欢独自一人去爱荷华公园的动物园看浣熊和那两条癞皮熊多年以后,在她写给当年唯一的一位女友信中回忆爱荷华:

我记得爱荷华那些租给学生的宿舍,看过那一间间冷漠的房间布鲁明藤东街115号的房东太太,不怎么喜欢我因为我常呆在家里,就得开暖气至少得著吧。从没开得很高我记得。暖气开的时候你可以闻着暖气,哪儿闻得着我就到哪儿去暖和一下子。哪一天我要再回爱荷华看看呮是为了要看动物园的矮脚鸡和爱荷华狮子会捐赠的狗熊。我自己养了孔雀很美的孔雀。花费不小但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嚼雪茄,沒有任何花钱的坏习惯希望有一天,这儿到处是孔雀……

在沃康纳的小说中可看出爱荷华那一段生活的蛛丝马迹——房东太太,动物園孔雀,出租的宿舍但她的作品主要还是写败落的美国南部小镇的小人物。她小说人物怪诞情节怪诞,就在那怪诞之中显现"人"的真實而那真实必定是悲剧性的。沃康纳的许多篇小说和乔伊斯(James Joyce)的"显现法"很相似,小说的人物通灵似的,突然领悟到事实的真相她的作品已成为美国现代小说的经典,和福克纳齐名她患白血症十几年,1964年逝世时年仅三十九岁

摘自《三生三世》,聂华苓著谈论咹格尔(Paul Engle)的一章。百花文艺出版社

牧师所要面对的大多数人都受某种自我意识而非神所主宰,只要处理好会众最关心之事例如辅导、教导、鼓励,则当牧师这份[差事」就会得到高分不管牧师有没有处理关於神的事,会众反正不太在乎弗兰妮·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曾描写茬此状况下的牧师是:四分之一的牧师,四分之三的按摩师

奥康纳女士(Flannery O'Connor)说过,人有时为了让自己觉得开心应该在脸上装出笑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建筑公司去新西南去干活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