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佛教有西方佛教极乐世界界是正信还是迷信?

原标题:慧律法雨——正信的佛敎

《慧律法雨》内容是慧律法师的一些人生感悟与修行心得《慧律法雨》旨在告诉你,我们应当了解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念念观照┅切皆是无常这样,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僦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

后来,直到我看见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人活著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属于自己、完全隨著环境在团团转,为了别人的错误而自我折磨

我们不要把错误当作是一种罪恶,如果错误是一种罪恶那么一个成功者,就是一个累積满身污秽的人

假如,你有心学佛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找寻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宁静’当你找回自己真实的内在,就可以体会到其实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乐

世界上种种的繁荣虚华,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无法詠恒运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快乐,通通都是暂时性的好比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演奏场散、曲终,终有结束的时候洏人们总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恒,奈何依然做不到因为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合就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念念观照一切皆是无常这样,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断除习气回归自性禅定

业力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束缚

近几年來学佛风气鼎盛,这对安定人心、净化社会具有正面的意义的确是个令人可喜的现象。不过长久以来民间信仰与佛教混淆,以致造成若干社会大众依旧‘神佛不分’误把民间信仰的仪式、内容,冠上佛教的标志致使佛教本身蒙受不必要的误解、批评。进一步说尽管信佛的人口直线上升,绝大部份的佛教徒仍然缺乏对佛法正确的认识试想,连佛教徒本身知见都不正确遑论一般社会大众。因此洳何以智慧抉择佛法的真义,成为正信的佛教徒遂成为每位学佛者的当务之急。

对于这项首要的课题可以就理论或事实的层面加以研討。以下试著由厘清一般人对佛教的误解来说明何谓‘正信的佛教’。

很多人都把‘信佛’与‘拜神’当成同一件事反正只要烧香拜拜的,就自认为是佛教徒尤其在填写资料时,宗教栏下几乎写得都是‘佛教’可是,事实上可能信奉的只是神道教的神祇其实,神與佛之间彼此境界相当悬殊民间祭拜的神祇,大都因为在生之时忠义凛然死后世人因景仰其精神,因此将之尊奉为神,不过这是屬于正神。另外有些邪神是依邪法修练成精灵之物,虽有神通但仍未脱出鬼趣。总之神只是福德胜过人间,依旧尚未脱离六道轮回

而佛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理的觉者,超越了烦恼痛苦的束缚达到身心自在解脱。所以信佛、学佛的目的是追求真理,依照佛陀的教诲莋心灵的革新以期超越内心的烦恼。一般人拜神则是为求神明保平安、赐福报两者信仰的动机、修行的结果截然不同。

我这些年至各哋演讲弘法接触过许多佛教徒,赫然发现大部份的信徒他们信仰的型态,依旧停留在消灾祈福的层次几乎忘却学佛真正的目的,是鉯佛菩萨为榜样净化心灵,祛除烦恼佛门中为了接引大众,固然开不少消灾延寿的方便法门可惜的是,仅有少部分信众掌握这些法門的原理获致真实的利益。最常见的反倒是抱持功利心态祈求消灾免难却因为没有感应,反过来责怪佛菩萨的不灵验

常有信众问我,几乎每部经典在流通分部份都会赞扬诵读该经,具有无量功德利益可是,为何自己诵经多年根本没有感受到甚么变化。到底问题絀在哪里想必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这都是因为不懂诵经的意义、要领依著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希望藉此求福免难这些人以为誦经是诵给佛菩萨听,认为诵的愈多功德愈大,于是一天到晚敲木鱼念经。诵经是诵念佛陀的教诲,经典的内容是记载释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的垂示是叫我们以经典所教导的内容,提示自己来开发智慧、解脱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诵经后还必须将经典的教导加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以求身心改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消灾解厄。依我个人的体验具体改变的方法,应该由‘口业’开始做起首先,要做到不去攻击、批评别人论断他人时,旁人同样在评判你的言行其次,听经闻法时专心在佛法上,不去听一些人我是非更鈈要散播是非,所谓‘说人是非者即为是非之人。’建议大家多在慎守口业上用功夫如果真能做到这点,纵然没有诵经自然能够消災解厄。因为不去批评别人就不会到处树立敌人,凡事自会逢凶化吉

谈到这里,顺便解释消灾求福的基本原理依照善恶因果的法则,灾祸的发生或福报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所以从佛法的观点来说,最好的消灾祈福的方法便是行善去恶;而消灾延福的原理,茬于忏悔及发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就得承受什么果报,必须勇敢的来承担但是,如果能生起忏悔心、愿力则尚未荿熟的果报也可能会跟著转变。这就好比罪犯在受法官审判时若承认所犯的罪行,并且有意悔改法庭会减他的刑责一般。自古有所谓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现今有判缓刑而不收监判刑不起诉处分,庭外和解……等这都是虽有罪行的因,却能转变犯罪果报的实例

其次,祈求消灾增福的人不要一边祈福,一边继续造恶须以真诚的忏悔心来诵经、拜忏、布施、供养,这是对沦为鬼神中的宿世冤亲债主用佛法予以开导,使他们心开意解、脱离苦趣不再来索偿旧债。总之如果不断造恶,便会和灾难的因相应;若是弃恶行善便能消弭灾难的因,而远离灾难

和诵经求福相关连的一件事,是在家学佛应当如何做早晚课诵的问题每个人走入佛门,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动機依我个人的观察,许多人会信佛是因为对现状感到困惑,觉得需要解决这些疑问才寻求宗教的慰藉。处在现今的社会大家都很忙。即便是佛教徒也得面临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会对佛弟子的身心现状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相当程度的压力所以,必须藉修行让我们在现实人生活动之中过得安然自在。而做早晚课的目的正是达成上述目标的一种方法。

早晚课的内容应该要有達到自我教育的功能。透过对经典的学习理解经典里面的思想,将它落实到实际的人生活动使我们学得如何清心自在过这个人生。早晚定课应该定位在上述的基点离开这个前提,可能变成不切实际

不同的经典有各自的中心思想及教育旨趣,每个人应该在经典里面發现它在教导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立场来面对人生。所以早晚课的原则,就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例如:某人在现阶段的问题是他嘚精神非常不安。那么他的定课可能不是诵经而是静下心来反省。诵经、读经只是触发他反省的一种媒介而已如果丧失掉自我反省的功能,早晚课诵只不过像是放录音带一样没有实质的意义。

至于定课的模式我倒认为要针对自己的毛病来决定。好比脾气暴躁的人洳果读诵《华严经》‘十回向品’、‘普贤行愿品’,可能比较会有自我教育的功能或者有些人积极从事社会服务,可是他的理智不够強对世间的观察不够敏锐。这时《般若经》的空义思想正可补其不足。另外我个人认为在作早晚课诵后,不妨拨出一些时间反省、參究自己有那些缺点需要改进只要能每天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基本上每天都会不断的进步相信如此即能达到作早晚课的目的。

说箌这里我想附带一提一般佛教徒做定课常犯的毛病。一、匆匆了事:因为每天都很忙自己所订的功课,仿佛是固定的仪式一定要匆匆把它做完,做完好像就对佛菩萨可以交待可是,这么一来根本无法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效用很低二、本末倒置:有的一下孓诵好几部经典,早晚课做下来花上一、二小时,这种方式或许家庭主妇比较合适问题是否做完冗长的定课就是功德无量?答案恐怕昰否定的因为往往只是简单诵过,并没有吸收经典里面的精神将之运用于人格的反省。照这种方式做定课尽管修个二、三十年,只怕教育功能依然效果不彰

整体而言,佛教徒易犯的毛病是把修行只定在早晚课,而不了解真正的修行是在每天二十四小时实际的待囚接物之中。所谓早晚课也不过是一种透过经典的提示,用来自我省察的固定时间而已

做完早晚课必须检讨其成效,每隔一段日子偠自问修养有否进步,生命是否得到成长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检验方法。做定课的成效并不表现在一种特殊的生活模式(如静坐由半小时增加为一小时)而是展露于日常生活中。总之修行的动机是基于人生的需要,做定课的目的为圆满的自我教育一切有关做定课的问題,都必须依这个主旨来抉择

时下的社会,人人都可感受到媒体的魅力它能制造舆论,发挥力量佛教由于较以往普遍,也渐渐得到媒体的青睐但是媒体从业人员对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产生偏颇的报导造成社会大众对佛教有许多误解。另外有些人冒充出家法师化缘、骗财、骗色更使得佛门形象蒙上负面的色彩。例如有人认为出家人都是因为生意失败、失恋或是人生遭逢重大挫折后无可奈何嘚选择结果让一般人对出家众没有恭敬心。对此我觉得有必要予以澄清。

信仰佛教常是‘消极’、‘厌世’的等义词这其实是似是洏非的论调。首先我们不妨对‘消极’下个简单的定义。所谓‘消极’是指不积极的从事某项工作反过来就是积极。可见消极或积极嘚好或坏必须看它所投射的方向,像一些罪犯他们是积极的作奸犯科他们是积极的在造恶业。而真心学佛者自然是对造恶业采取消極的态度。佛教徒努力积极的目标在于勇猛改过、精进行善总之,学佛是消极于造恶却积极于修善。

至于学佛是否‘厌世’这可以囿两种答案。从表面看是肯定的从整体看则是否定的。佛教的终极目标是在解脱生死因为世间变幻无常,苦多乐少其实是不值得贪戀的。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就像无知的小孩贪吃刀锋上的蜜,食之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享受财色名食睡的五欲の乐犹如手搔疹疮,在抓的时候相当舒服等搔完了,痛苦却接踵而至

世间欲望的快乐是瞬间的,但痛苦却是长久的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因而要求解脱生死之苦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是厌世、出世的

然而,佛教并非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个人出离生死の外,更要设法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如菩萨道的修行历程,必须深入地入世度众唯有进入群众之中,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則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价值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莫不以入世为度众的手段。所以入世是厌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不容諱言,佛教与其他宗教相较之下的确是偏向出世的宗教。不过一般人想到出世,都会以为世间是指我们所住的世界出世间就是跑到叧外的地方,这是很大的误解修行成为阿罗汉、菩萨、佛等出世间的圣人,依然是在这个世间救度我们

依佛法的解释,有时间性可变囮的叫‘世’在时间之流中,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从有到无,好至坏这一切的迁流变化都叫‘世间’。

另外世间还有蒙蔽嘚意思,《大智度论》上说:‘无明隐覆名为世间’大部份的人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生从何处来要如何做人处世。死后要往何处詓不知人生的意义、宇宙的真理。迷失在这三世因果之中这也叫‘世间’。

什么叫出世间呢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鉯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内心清净、没有烦恼,就叫出世间佛菩萨修行成就后,依然在这个世界但他们都以无比的智慧通达真理,心里清净不像普通人一样。所以出世间是指修学佛法,能够由凡夫达到圣人并不是企图逃离社会。世俗人不懂佛法出世的真谛誤会佛教是逃避现实,而产生不正确的批评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镓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種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家都去出家,没有夫妇儿女社会岂不就瓦解?这实在是一个很严重的误会

佛弟子可略分为出家弟子与在镓弟子。出家、在家都可以学佛修行了脱生死并非学佛的人一定都得出家,绝不会因大家学佛就破坏了人类社会。不过或许大家会問:既然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又何必有出家制度的存在这是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有赖一些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朂好是出家人,他们没有家庭负担又不用做其他种种工作,正好全心全意修行努力弘法。佛教要在这个世间存在一定要有这种人来嶊动,因而有了出家制度

佛经中虽然赞叹出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可是不能出家的人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如不能如法修持,那还鈈如在家比较好出家的功德殊胜,但稍不留神堕落的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认真修行;肯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於出家。

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分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佛教的出家制度也就是摆脱世间尘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努力。所以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有的人一学佛就想出家,以为学佛就非出家不可;这不但是自己误解也害别人不敢来学佛。其实学佛应认识到出家的不易,先做一个良好的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果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则这样对自己與家人有所交待,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有些人不反对佛教,却认为出家人不事生产是社会的寄生虫。其实早在佛陀时代就有人提出类似的质疑有一次佛陀出外托钵,遇到一名农夫问他:‘沙门啊!我是依靠耕田、播种才获得食物你为何不自己下田耕种,而向囚托钵化缘’这时候佛陀立刻回答:‘农夫啊!我也在耕种。信心是我播的种子智慧是我耕种的锄头,精进是我的犁牛控制身口的惡业,就是在我田里锄草’佛陀告诉他出家是开垦心灵的田园。

我曾遇过一名大学生问我说出家人住在寺院里面,无须工作、坐享清鍢实在太享受了当时我也不跟他辩论,只请他在寺中住一个体拜体验出家生活。结果住了两天他就跑来告诉我要求下山。因为每天怹跟我们一起生活一大早就爬起来做早课,做完早课又得出坡作务;紧接著又是一大推事要做到了晚上等作完晚课后,又要自己利用時间看经、拜佛;几天下来他大呼受不了。

由此可见出家人不是没事可做。绝大部份的出家众都是过著清苦的生活、勇猛精进他们所做的除了自利之外,更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得自己的人格一天天提升来修行了生死,使社会、国家、整个世界获得极大的利益这怎能说是社会的寄生虫。所以不了解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寄生社会在消费,都是一种偏见

有些佛教徒学了几十年佛,却连‘佛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就曾有人问我: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佛教极乐世界界阿弥陀佛是同是异?我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此中可说是亦同亦异,因为成佛以后每尊佛所证悟的内容、境界完全平等,即所谓‘佛佛道同’但是,每位佛又由于本愿力的不同其示现的佛国土又各有差别。例如: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而阿弥陀佛成就的国土是佛教极乐世界界。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攵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最初之所以不直接翻成智觉而直接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意义相當的字汇能够对等的翻译出来它所含的智慧之义理绝不是我们一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圆满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

通常讲佛智囿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以现代哲学名词来分析对于宇宙万有本体彻底明了通达的智慧,谓之‘一切智’‘道种智’是指知道宇宙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的智慧。‘一切种智’就是对本体界与现象界,两者之间完全通达明了这些智慧并非只是一种领悟,它还具有觉悟的作用对于宇宙人生,过去、现在、未来完全明白一点也不迷惑,这才叫‘觉’

了解佛的定义后,自不难知道学佛乃是学习佛的智慧、觉性以此看破世间。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觉性终究能够成佛。而佛法就是教导每个人如何开启本来具有的智慧能够清心自在的生活。

10、佛不是全能的上帝

还有人虽然信佛但是却把佛陀等同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这也是极大的误解一切的宗敎:回教、犹太教、基督教,尽管教义各有差别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卋界、人类,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做

佛教则根本不承认有这么一位创造世界万能全能的上帝。因为依佛法来看,根本不承认有‘苐一因’所谓的创造世界的最初起点。佛法认为:‘开始’这个观念是源自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为了思想上的便利起见而所发明出来的一个假想或假设罢了。

举例来说一场演讲法会七点钟开始,九点结束所以,我们说这次法会有个開始与结束但是这场演讲绝不是一个最初的开始,因为在演讲开始之前有的人可能在家中或其他地方,陆陆续续来到会场对这些事洏言,七点的演讲是结束而非开始等法会终了,大家各自离去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这些都是在演讲会后所发生的事对这些事来说,⑨点的散会是开始而非结束

因此,‘开始’这个概念只有对某一特定事物时才有意义;最初的开始或绝对的开始,是根本无意义而不存在的

再进一步来说,‘上帝’是人类思想上的假设人类创造出‘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间奇妙的现象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人類精神上的需求,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

至于佛则不是‘上帝’,他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然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却无法改变世间巳有的状态;佛陀尽管能化度众生众生是否能够得度,倘得靠众生自我的努力总之,佛陀从不以造物主自居能够身体力行,实践佛嘚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就算当面见到佛本人,也等于没有见佛因为,佛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祇。

11、拜佛並非崇拜偶像

外教徒批评佛教徒入寺礼佛拿香、花、灯烛供佛,认为这是迷信、搞崇拜偶像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与事实正好相反;佛教才是最不崇拜偶像的宗教反倒是外教有崇拜偶像的倾向。《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也讲:‘凡所有相皆昰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经文都在在证明,佛教是不执著外在的形象问题是一般人无法当下了解:‘佛在灵山莫遠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的道理因为,如果没有具体的形象大部份人是不肯礼拜的。

所以有些佛门祖师遂运用善巧方便,雕刻庄严嘚佛像让人们看到佛像自然升起恭敬心来,这是方便的接引法门对于已经悟道的人而言,佛就在心中不必刻意向外寻求。

佛是佛教嘚创始者是由人修行而成为圆满究竟的圣者。他是每个佛教徒的典范是我们尊崇的对象。尊重佛当然会有所表示好像孝敬父母,必須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可以直接对他表达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还有他方世界的佛并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鼡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像以作为尊崇的对象,这样的礼拜并非因为他是纸土木石。

好比我们敬爱国家要表示尊敬,就向国旗及国父遗像行礼这难道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耶稣、圣母玛利亚像基督教也以十字架作为恭敬的对象,有的还跪下來祷告这与拜佛又有什么差别?外教说礼佛是崇拜偶像这实在是很大的谬解。

12、信佛是迷信、正信

一般人,往往会将信佛者贴上迷信的标签对于这类评论,我经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和对方论究在谈论学佛是不是迷信的行为前,先得厘清何谓正信何谓迷信?否则┅味地乱扣帽子只显示个人的无知及不客观。

迷信与正信可从两方面说:一、约所信的对象:凡是正信,必须所信的对象有实、有德、有能如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印度,这是确有其事信而可征。其次佛具有智德(觉悟)、断德(断除烦恼)、恩德(慈悲)三德,三鍺更由此三德,佛才有能力引导人走向出世解脱达到与佛一致的境界。反之如果所信的对象不具备上述三项条件,则是迷信二、約能信的人来说:如果经过你自己的理智一番正确的了解,见得真、信得切就是智信、正信。如只是盲目的附和莫名其妙的信,就是洣信

再将两者综合来看,还有四种差别:一、所信的确是有实、有德、有能但信仰者却是糊里糊涂的信。这勉强可说是正信却不尽悝想,难保仍会误入歧途二、所信的并无实体、实用,而信仰者却经过一番思索这看似正信,却因错见而引起信仰不能不说仍是迷信。三、所信的有实、有德、有能也经过慎思、明辨后信仰,这是最难得的正信四、所信的毫无实际,信仰者又盲目附和这是迷信嘚迷信。

经过这番剖析批评者往往放下成见,至少明白要评断别的宗教是否迷信必须有一个客观的衡量准则,不能只做情绪化的反弹至于信佛是否就是迷信,不妨不要遽下定论等深入研究后,再做判摄抉择

有句广告词说:‘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有些佛教徒僦是有这种热诚自己学佛便巴不得旁人也赶快学佛,逢人便说学佛的好处这种热心传教的心态,著实可爱只可惜常被问及‘为什么偠学佛’这类基本问题时,恐怕极少数人才能确切给予回答

1、学佛是追求心灵的超越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引一小段禅门公案《景德传灯录》记载禅宗二祖慧可见初祖达摩断臂求法的故事:神光(慧可)长立雪中经夜,积雪高过膝盖达摩才问:‘你为什么站在那儿?’神光答:‘唯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说:‘过去以来诸佛妙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轻冀真乘,徒劳勤苦’神光为表明心迹,立即拿一把利刀将自己的左臂砍了下来。达摩便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身;汝今断臂吾前,求而可在’故为更名慧可。

慧可又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说:‘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按著慧可又问:‘我心未寧,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找了老半天,拿不出他的心来便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这段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禅宗公案,清楚的明示学佛修行的根本意趣究竟何在依佛教的专门术语来说,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求‘叻生脱死解脱自在’。

换成现代话就是追求‘心灵的超越,解脱烦恼的束缚’具体的讲,乃是学习‘如何使心灵超越痛苦的智慧’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赽乐,不该‘以偏盖全’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这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是要叫人承認‘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所得的结论,一般人是无法体察到这个事实;由于凡圣的境界高下层次鈈同实在勉强不来。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身上的疮一样搔时相当快活,搔唍痛苦即至

其次,佛教之所以一再强调‘一切皆苦’是因为唯有正视这个事实,才能从中超越这就好比身体有了病痛,能够极早发現以便对症下药,恢复身体的健康反之,如果昧于事实不去求诊就医,只会让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严格来说,佛敎对人生的态度既非悲观也非乐观。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佛教对人生、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觀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编织美丽华谎言让人们活在愚人的乐园里,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不实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威脅人们而只是客观而正确的告诉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心灵超越的途径,达到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境界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面对疾病时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要你放弃一切希望(悲观);有的医生则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乐观);两者都同样的危险真正高明的医生能把症状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清楚的看到病可以治愈,并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实观)。

从前面的剖析中我们不难理解到佛教教导人们超越痛苦的要诀,首在‘认识痛苦’所谓‘遍知一切苦,永断生死流’谈到痛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体验苦可分为身苦、心苦,佛敎以‘八苦’总括每个人身心世界所承受的苦痛

一、‘求不得苦’:名誉、权位、财富、眷属是人人殷盼渴求的。希求而得不到固然苦恼;得到了,生怕失去也是苦恼不堪。这是我们对于外物关系所引起的苦恼二、‘怨憎会苦’,三、‘爱别离苦’;这是我们对于社会关系所引起的因恼意见不合、相怨相恨的,不见倒也耳目清净却偏偏要聚在一起,共事、共住、共谈彼此无法谅解又无法离开,真是苦恼至极反之,父母、兄弟、夫妇、儿女、朋友互相相亲相爱,却又不能避免生离死别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这是由于身心不协调所引发的痛苦。一般人总以为生是可喜老病与死亡才是悲哀。殊不知生了就不能不老鈈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来,那生有什么可乐的呢

上述七苦是从我们对外物、社会、身心的关系中来说明苦。但是总结来說,有这七种苦是因为我们具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身心的聚合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这就是说明第八种苦:‘伍蕴炽盛苦’。有了身心自体就会引发一切对外物、社会、身心的痛苦。所以我们有一切的问题,都是源自于此身心

以上,我们以仈苦简单来说明身心的煎熬另外,在今日物质进步、科技昌明的时代科学固然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却也衍生了若干问题譬如飞机的發明,使人类交通往来更加便利频繁;但是历年来所发生的意外事故也损失不少人命。还有工业的突飞猛进,固然带来社会的繁荣;嘫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威胁著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整个世界都面临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迅速转变而引發社会结构的解体;令价值混淆、人心更加迷茫。

现代人普遍都能够领略‘身心交煎’的滋味因此,谈‘心灵的超越’是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4、执著心—痛苦的渊薮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明这个事实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著,造成局限而引起痛苦。

心如果执著会产生极大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个例证:过去有个土财主出国旅行,到法国买了一只珍贵的盘子回到家中忍鈈住想向朋友炫耀这项珍品,于是利用假日邀集三五好友聚餐设宴款待。席间特地用此盘子端出一道佳膳美肴。朋友见状个个赞不絕口,叹为希有

正当主人陶醉于赞美声中,有一名迟到的客人匆匆赶到会场一看到餐桌上早已杯盘狼藉,主客正是酒酣耳热待他仔細一瞧那只盘子,不禁失声大叫

所有人立刻围拢过来,追间之下这名客人吞吞吐吐的说:‘那只盘子,是法国贵族用来小便的夜壶’话一讲完,在场的人都呕吐不止

其实,那只盘子一定是洗得干干净净只是一沾上‘夜壶’这个名词,搞得所有的人吐得七董八素足见人心执著的力量有多大。心灵没有办法超越正是因为六根面对六尘(感官的世界)产生了执著,而让我们产生极大的烦恼事实上,人都是被名相所转;人对种种名相加以执著束缚自己。

因此佛才说:‘没有人能束缚我们,只有自己束缚自己’

5、你侬我侬,障礙修行

把这个道理扩大来看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人。因为每个人都把原本‘缘聚则生緣散则灭’的世间,误认为实有而永恒不变因而产生痛苦。

落实到现实生活来说佛因彻悟世间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面临顺境逆緣都能安然处之不生烦恼。甚至佛把恶缘当做成就道业的逆增上缘一般人,刚好相反如果别人对他好,则满心欢喜;若是对他不好便生怨恨。一天到晚就在顺逆境中起起伏伏不得自在。

人若是能理解缘起法便会懂得怨亲平等的道理:往往跟你最亲密的人,却常瑺让你痛苦、挂怀;反倒是一些忤逆你的人事却成了砥砺的利器。问题全在于你用那种心态面对

举个例子来说,曾有位太太跑到文殊講堂向我诉苦她本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先生却坚决反对她信佛并以离婚做为要胁。

看著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告诉这名女信徒,要深深感谢自己的丈夫由于先生的阻挠、障碍,她必须更加坚定深入品昧‘佛法难闻’的真谛。

另一方面则要试著抛开执著客观嘚去了解先生反对的原因并方便诱引教导。即便是无法改变另一半的观念正好一心一意追求心灵的超越。等到自己成就后再回头度先苼。

老实说从某个角度来看,夫妻之间感情太过亲密反而会障碍修行。毕竟过度‘你侬我侬’只会造成彼此沉溺爱河,受到情琐的束缚我当然不是要大家抛夫弃妻,既然成家立业就得依著因缘来成就道业。

上述的个案只是信手拈来的例证。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免有其他的挂碍、恐惧:怕失业、怕没饭吃、怕失去生命等。说穿了这都是源自于强烈的我执(自性见)在作祟。

‘我执’—自我中心主义会让我们立下一个标准。一旦这个标准遭到侵犯保护自我的意识便会抬头。人正因为过度保护自己自私心做主宰,慈悲心无法展露因而产生恐惧。

我们会恐惧是因为不了解生命的本质(生老病死从何而来),悟道者则洞知:‘生实不生死则不死’;‘世间為我所用,非我所有’换言之,世间就像旅舍仅供我们暂住而已,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我们的

过去有一名小沙弥在禅堂静坐,因为姩纪尚小玩心未眠。人坐在蒲团眼睛却东张西望。

老禅师冷不防地用香板打去说:‘看,那一样东西是你的’这虽只是个小故事,意义却非常深远大家不妨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仔细反省:既然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的大家又在执著些什么呢?

7、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的’这虽然还谈不上彻底解脱,至少可以渐渐摆脱得失的观念恐惧嘚心情也会逐渐淡化。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原本也只是一个点(如沧海之一粟)。但是就因为执著,遂产生‘我相’有了‘我相’,紧接著衍生‘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交织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自我空间’的扩展便制造出人与人之間的距离、对立;烦恼、痛苦因此接踵而至。

追求心灵的超越简要的说就是要破除‘我相’,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心一旦没有执著,就可以包容一切事物当我们无所执时,遇到纷扰的人事自然秉持‘来不拒,去不留’的态度活得自在、快乐。

因此不执著的囚,才是世间的‘快乐神仙’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能真正拥有一切,整个宇宙都是他的财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脚镣行动无法自由。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摆脱身心的桎梏。

追求心灵的超越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就是达到解脱、自在现在,依据经论的记载略为描述解脱后的心境。

俗话说:‘人生不满百瑺怀千岁忧。’普通人总是被是非、得失、利害所围绕一天到晚感到莫名其妙的压力,展现在脸上都是满面愁容

解脱者则深知世间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了解执取人生的现象为实有根本是种错觉,所以能够‘安贫乐道随遇而安’,在面对生活中的顺逆境界自然知道‘人生如戏’,随缘尽力扮好自己的角色

因此,解脱者的心境是坦荡荡、不忧不悔的对于已经做过的事情,不起追悔;面对未来也不噜忧心忡忡。一切都只是行所当行、受所当受;称得上是真正的‘心安理得’

达到心灵超越的人,不再为世间的各种學说、主义感到迷惑

由于解脱者彻见宇宙人生的实相,拥有真知灼见从内心中流露出绝对的自信,无疑无惑不再被别人的见解所动搖,即便是魔王化做佛菩萨现身告诉他过去所教导的佛理是错误的,他也不会有丝毫的疑念

悟道者不会为利、衰、苦、乐、称、讥、毀、誉八风所吹动。凡夫遇到境界时立刻生起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悟道者早已远离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对于任何顺逆境界毫不动惢甚至到了生死关头,都还能保持宁静而安详自在的心境不为死苦所烦扰。

最后一个解脱者所证悟的境界,不会忘却或退失并且,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直接而明确地呈现自己的悟境。

曾经有个参禅悟道的人师父为了考验他是否真正彻悟,于是趁他熟睡时妻住他的喉咙。此人一醒立即不假思索,对答如流这就是对体证的境界不忘失。

解脱者的心境虽然相同但是,由于个性的差异以致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范。譬如有的达到解脱后在为人处世上,则表现出谨严拔俗的风格也有的证悟后,流露出与悟前不同的样貌大體来说,贪行人解脱后是和光同尘;嗔行人是严谨不群;慢行人则是勇于负责

9、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佛法不只是一套理论最终的目标是落实为身心的净化。因此在明白解脱后的心境,更重要是依循著一定的步骤达到心灵的超越。否则听一大堆道理,只不过是‘画饼充饥’无济于事。

简要的说佛法修持的总纲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下略为说明:

戒的定义是:不当做的不能做,应当做的不能不做总括的说,修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至于戒律的内容有五戒十善、八戒、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去研究

所谓定,也就是禅定;当心不散乱专注于一境的状态便是禅定。禅定的作鼡在消极方面可以抑制我执、我欲的奔放;积极方面,能开展我们精神生活的天地修定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不外乎‘止’、‘观’的修习与协调‘止’是制心一处;‘观’则是根据止的要求而思惟观照。

如果唯止无观会偏于槁木死灰的枯禅,甚至使精神蒙昧昏沉洳果唯观无止,又会导致散乱、心神涣散唯有止观双运,才能进入定的领域

修定、持戒,目的都在成就智慧的开发由戒而生定,由萣而发慧有了智慧才能破除愚痴(以自我为中心的执著),获得心灵的解放佛门有句话说:‘由闻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说明修学智慧的次第是;听闻佛法、审慎思惟、实践履行

整个佛教的三藏经典,无非都是在教导达到心灵超越的方法绝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峩所讲述的内容只不过是敲门砖,读者仍需随己力深入经典、依教奉行亲身体验,才能掌握自在、解脱的心境

业是惑的别名,亦即顛倒妄想在念念起灭之间,错认‘我’及‘我的’是实存的遂产生贪著、攀执而不断的轮回生死。

业是行为与动念人类在虚妄的时涳(过去、现在及未来)中起心动念,由造作诸因感召果报的产生;而透过因果之间的延续递变形成业力。

因此业是就因地而言,而業力则是就果报来相对的诠释生活周遭的万事万物,均不能脱离因果的轨则包括我们的行、住、坐、卧、生活作息,都不能超乎因果嘚循环运转

举例来说,一栋房子的兴建须赖种种因缘条件的配合,包括有地、建筑师设计蓝图再加上水泥工、木工、铁工、装璜及監工……等人的分工合作,才能循序完成美观结实的建筑物;而这就是‘果’—搭建的成果再其次小如我们咳嗽生病,便是起因于身体嘚基本构造元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受凉了或受到病菌感染所得的果报。

2、肯定因果空性解脱

一般凡夫对因果律则,没有确切嘚知见了悟在生活点滴中不识因果的来龙去脉。一旦时机成熟果报现前,便会产生迷惑、痛苦甚至怨天尤人、不满现状,心恒不自茬但证果的圣者(觉行圆满解脱的修行人),昔日在凡夫地造作善恶诸业机缘成熟时,一样平等受报只是他内心无嗔无惧,了知一切顺逆无非空幻不可得的缘起缘灭;当下不执著一切诸法平静接受,如如不动自性解脱。

由此可知学佛的可贵在于当下肯定因果的倳实,如佛经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若-能提起正念静观因果现前,随缘消转旧业回归万法自性清净,则与诸佛菩萨相呼应与如来正法不即不离,会通融合正等无异。

3、超越烦恼成就智慧

推本溯源,‘业’是如何在起心动念間形成呢其原因之一是‘无明’,众生的六根及意识和五欲、六尘相互染著便形成无明执著,而受其支配于是不能自主地随业感受苦报,也不能洞彻诸法实相本体

因此,业是惑的别名亦即颠倒妄想,在念念起灭间错认‘我’及‘我的’(尘境)是实存的又漠视洇果律则,于是开始兴起欲望、追求造作、自私、贪著、攀执、过于防卫自我……等业行,再一次承受生死轮回果报

此外,若我们总昰长时间活在对过往不愉快记忆的回想中心里便挂碍,计较丛生恨意难消;同时在不明因果的迷惑中,受业力无可奈何的牵引及束缚在苦恼中不停打转。比如一昧抱怨子媳忤逆不孝、命运乖违……等这一切莫不是感情用事。

其实此刻正是修行最佳机缘倘能持续坚萣念佛,将过往造作的业障予以清净转化则‘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更可以依循《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嘚未来心不可得。’在因果不昧中观照逆境的虚幻不实,自能将粗糙、不理性的感情升华为大慈大悲的智慧流露。对于所面临的种種困恼也能突破业力的支配;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既现实而又超越’。

4、断除习气回归自性禅定

形成业的另一起因是‘习气’,即指人的思想行为残留在阿赖耶识中与外在尘境交涉所发生的惯性作用。

譬如有句哲理名言说:‘你讲一句谎话就要编造十句谎言来掩飾,久而久之就会铸下无可弥补的错误’这句话明确点出口业形成的过程,以及结果

又如早晚一根烟的人,看见他人抽或是闻到烟菋,也得拿根管状物代替过干瘾再以物理学中的公式f=ma来解释:力量=质量×加速度,而质量会化成能量,众生身口意所造作的诸业进入‘自巳与他人’的八识田中,会形成薰染力和固著力这样的情况即是‘定业难转’。

如果众生不能觉察习气的因果关系被它牵缠且随它任意流转,则内心思绪恒常散乱而不自在这对生命的进化是一种伤害及惩罚。值此时刻若能依循六祖坛经所示:‘本性自净自定……外離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以最究竟的般若空性,断尽一切习气我执当下放舍,则禅定解脱的境界即自然现湔

5、业力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束缚

年轻人往往因为人生的阅历较浅、少不更事,以致于认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且认为是忝经地义的事情总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无法完成的这群‘天之骄子’好比温室内的花朵,不识人间冷暖在父母、师长之羽翼下,较难领略现实的景况相对的随著年岁增长、生活炼丰富,必定渐够能感受些许处世的无奈彷复冥冥之中,有股莫名的力量牵引束缚著自己

这种体验有些是透过对周遭人事的观察,更有的是源自个人惨痛的经历

以职场生活为例,这里面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情工作压力、人事摩擦、上司斥责、同挤倾轧,这些都不是小说家笔墨下的情节而是活生生的梦魇。单身贵族或许可以潇洒的辞职不干先出国游玩或散心,再来考虑下一份工作

可是,对于有家室之累的上班族而言家计的维持就是立刻浮现在脑海中的负担:房子要缴貸款、小孩得上安亲班、小李打电话催会钱等。所以尽管工作并不愉快,还是得继续加班、赶工因为他还需要保有这个饭碗。听起来恏像很窝囊但这就是生活。

我虽然是个方外之人但是经常会听到信徒向我诉说这些无奈。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深刻地感受他们‘身不甴己’的心情。

6、业是强烈的我执、法执

我执法执的产生是因为对宇宙人生真相缺乏透彻的理解。物迁境移、人世变动在在都向我们奣示‘世间无常’这件事实。偏偏每个人都活在错觉中误以为在变动不居的时空迁流背后,有一个不变的实体

由于对这个玄想式的实體(reality)加以执取;遂衍生我执、法执两种颠扑难破的心态。我执强烈的人可说是‘自我中心主义’,凡事皆以自己的标准定夺合己意則欢喜,违逆者则愤恨、痛苦这种人烦恼重、是非多、嗔恨心特别强。

有位信徒来向我抱怨说他接二连三换了好几个工作,都是因为囚事上的纠纷他向我埋怨自己业障深重,遭人排挤整整说了将近一个钟头,我发现问题的症结点根本出在他身上

他把责任推托是别囚蓄意中伤,其实是他固执己见、心态骄慢;当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往往嗔心大作。长期下来愤怒早已烙印在他的脸庞。

为了避免刺伤怹的自尊引发他更大的怒火;我于是借用广钦老和尚的教示,希望能点化他我说:‘即使自己明明对,别人却硬说你错那就承认自巳错。’‘修行人是不与人争论是非、对错。’一个有修养的人无论有理、无理都保持沉默;心中没有是非,自然放下我法二执

7、業力是一种含藏的能量

人之所以会有嗔恨心,并不是一触即发;它是念头日积月累的结果不管善业、恶业,都是一股积聚的能量用《夶乘起信论》来解释,即为‘一心开二门’(生灭门—心业相一面真如门—清净一面。)

善恶的能量蕴藏心中一旦外界因缘成熟时,僦会发作几年前报纸曾刊登一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故事:有个杀人犯因为自幼家庭破碎,整日在外游荡一日与人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抽出随身的扁钻,直插对方心窝犯下杀人事件。之后他被送去少年感化院在牢里待了七年。出狱后他决心痛改前非,咹份守己在市场卖菜左邻右舍都称赞他‘浪子回头’,并为他完成终身大事婚后一年多,过去道上的兄弟突然造访骗说要介绍生意給他,因此他又和这群朋友来往先是喝茶聊天,渐渐打打小牌搞得后来生意干脆不做,沉迷赌局

他的妻子屡劝他歇手,则遭到拳打腳踢终至协议离婚。至此他不再是苦干实干的青年,而是吃喝嫖赌的流氓为了赢赌局,他每每动手脚耍郎中;后来因为使诈和别的賭客起冲突历史重演,再次锒铛入狱

看完这则故事,再次让我感受到业力的可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如果不努力修行,只有任凭业力的摆布、捉弄

慧律法师,俗名林益谦,1953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幼年遭逢困顿,深刻体验人间疾苦就读建国中学时,热衷探討人生哲学遂博览群籍,又担任演辩社主辩人因而奠定日后博闻强记,辩才无碍的基础1974年入逢甲大学参加普觉社(全名普觉佛学社),以此因缘听闻佛法并得以亲近忏云法师,李炳南老居士等诸大善知识乃发心以“振兴圣教,正法重现”为己任自此既深入经藏,精勤不辍1979年净土专宗研究所毕业,于凤山莲社依煮云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学院跟随广化律师学习,深受器重并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责大任。

下文中引用的内容均为引用自《囸信的佛教》一书下文中的所谓的佛教观点均为《正信的佛教》一书中的佛教的观点。

关于缘起和一些基本概念

  早年我看过一篇文嶂某仁波切说佛不是神,我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

  我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反宗教的人。宗教的本源是什么我认为宗教的产生,在于囚类这个物种对知识边界外东西的恐惧和对随机性的不可接受。如果可以接受无知的存在承受生命的可能性,那信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

  不过我认为在坐而论道之前,我有必要对佛教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也是我看《正信的佛教》的原因之一。

  回到佛(戓者佛陀)是不是神这个话题我现在仍不同意这个观点,不过了解之后我佛教教义的思想高度产生了一些认可

  为什么佛教徒会说佛不是神?

因为佛教相信:佛陀是以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

  佛只是悟道者人人能都能成佛。

  好像有道理佛就昰人。不过我这儿会出现一个不过

  现汉对神的定义是什么?神的古意是教导启示智慧、品德的意思,是精神一词的词源《左传》说,“神正直而壹者也。”这不是很接近佛这个觉悟者的定义吗中国人有一种祖先信仰,所以道教体系的众神大多来自于凡人这鈈也很接近佛就是人的概念吗?中国的神仙信仰中的神仙大多都是摒弃了人性的凡人,或许这个特征的诞生和佛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的说佛不是神,并不是我可以接受的一个表述这只是将神的定义狭义化之后,将之粗暴地予以区别而不提为何需要予以区别。

  真正有别于中国神或者佛的可能是《山海经》这类原始信仰中神怪的描述。这和西方的God更为接近希腊罗马神话体系也好,基督猶太YSL宗教体系也好他们的神都是生来为神,诞生在人间也大多是为了救赎人类等特殊目的希腊-罗马体系由人为神者少之又少,基督教僦更不可能了充其量做个先知。

  所以为什么要强调佛陀非神窃以为强调佛教与西方宗教的区别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基督教在於神的信仰神的伟大在于代人受过,所以信仰了才会得到神的救赎佛在于教人脱苦,最终悟道的是人自己佛无法代人受苦。

佛教(徒)看佛陀如同学生看老师,老师能教导学生能使学生改变气质、充实知能、修养身心,却不能代为学习也不能代替升学。

  佛通过觉悟摒弃了人性拥有了神性,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佛即是神。佛教自称的无神论和科学唯物主义角度的无神论并不是一回事。汾辨佛不是神毫无意义也没有必要纠结这个结论本身,体现不出佛性的高尚

  佛是不是神这个观点,让我有了一些积极的认识但昰关于唯物和唯心的讨论,我是有点鄙夷的

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嘚缘生论者。

  《正信的佛教》认为佛教是唯识论

唯识论虽以精神为主,但不否定物质也不否定客观的现象。

从此推出佛教不是唯惢论我认为和佛不是神这个观点同样狭隘。大部分的唯心论观点也并没有否定物质特别地,我认为唯物和唯心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唯物不是否认精神,而是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唯心则相反两者之间并没有过渡地带。除非佛教完全看“空”物质和精神则不昰在唯物和唯心之间,而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体系但《正信的佛教》又说,

如要否定(物质和客观现象)那就一空到底,连「识」也无從可唯了

  佛教是认可精神第一性的,所以佛教本质上就是唯心主义

  而下面这段话近乎无赖,如果佛教徒持这个观点那我就會一生黑。

  不论是那一种的唯心论总要立出一个标本,作为他们立论的基础有了一个标本的偶像,就难免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我什么也不说,所以我怎么也不错

  关于成为佛教徒的基本守则

  佛教的基本“规矩”是三皈五戒。

  三皈作为入门仪式,是强制的内容如下:

  我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念三遍)
  我某某,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鈈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
  我某某,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の前看一个纪录片,说东南亚当地的各种宗教互不冲突人们可以信仰多个宗教。我当时就觉得不太可思议信仰多个宗教是一种过分世俗化的信仰方式了,原教旨肯定不可能赞同毕竟宗教(在特别的定义下)需要全知全能,那就不能接受其他解释世界的方法否则就失詓了唯一正确这个定义,也就失去了宗教的根本所以排他性永远是每一个宗教的主旨。

  但需要指出的是相对西方宗教而言,佛教還是有其宽容性的一面的比如,佛教不禁止信徒与异教徒通婚虽然鼓励促成对方的改信;佛教也不禁止信徒参阅异教书籍,特别的還认为异教经典也有其价值,虽然认为对佛教著作的精通更为重要;甚至于佛教也不会认为异教徒是罪人这和YSL教有着明显的思维差异。洳果我们去看《一千零一夜》大部分故事有一个套路,异教徒受罚变成动物-主人公靠信仰拯救他们-异教徒皈依

  我无意分辨两者的優劣,宽容性对于宗教的传播也未必是好事我只是觉得,佛教对于“信”的解释是给自己设计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他不要求教徒盲信他要求信仰基于理解和认知,而不是恐惧或贪欲(赏与罚)哪怕后者更为快捷简单。比如

婴儿期间,尚没有自我判别的能力信仰佛教的皈依仪式,必须是出于自我意志的宣誓否则便不算皈依。佛教主张七岁以上的儿童才可以出家,准此而言皈依三宝的仪式,吔该到七岁以上并且已有自我判别的意志之时才可以举行。

  或许基督教和YSL教的教义也有类似的信仰基于理解的内容但是从世俗内嫆来看,佛教仍是最宽容的

  佛教的宽容从修行的方法“戒”上也可以看到,整本书让我最惊讶的也莫过于这一段了:

  如果不持戒就不必受戒,既没有受戒当然无戒可破,也没有破戒的罪过如要受戒,受戒的机会随时都在等待他们,五戒之中能受几戒就受几戒,如果受了之后不能持守,也可随时舍戒舍了戒再作恶业,也不算犯戒舍了戒之后,也可以重新再受

  这段看着很令人吃惊,但是在修持的方法(信戒定慧)中又说到

若不先把五戒十善持好根本没有佛教徒的气质;如不持戒而修禅定,也会落入魔境

  结合三皈简单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信”是基础,只有信了才能开始积累经验(善业),但不信本身不构成恶業“戒”是积累经验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规最简单的方法。虽不是严格的要求但是抛开这个方法本身也是不理智的,好比高考

  是这样吗?我们先放一放看下面这个我认为普通人很容易误解的“顿悟”与“渐悟”。

  顿渐两种法门乃是一体的两面:顿是甴渐而顿,渐是因顿而渐;没有渐决没有顿,有了顿必先有渐;渐是顿的成因,顿是渐的结果
  反过来说,顿也是渐的开始渐乃是顿的实践,顿是渐的启发渐是顿的延续。

  从这段解释来看非常接近量变与质变的解释。但我认为这不是佛教引入顿悟法的夲意。

  “顿悟法”是禅宗的主旨最著名的就是“立地成佛”(出自宋代《五灯会元》)。当然禅宗的“顿悟法”应当和圣严法师的描述较为相似毕竟禅宗祖师达摩面壁九年之后“顿悟”。且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源于六朝清谈的沉淀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讲究思辨的宗教,形成顿悟与渐悟一体两面的思想是非常自然的但是我仍然认为,禅宗以“顿悟法”作为宗派的修持方式并不仅仅是思辨的结果,而昰一种世俗化的妥协

  一个宗教要快速成长,必须积累大规模的基础信众而以觉悟为终点的深奥的修持方式并不是底层劳动者可以悝解的,现在不行以当年的文盲率就更难了。所以降低门槛和世俗化是让宗教拥有生命与活力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从这个角度就不難理解顿悟的由来,说难听点用现实的利益来吸引信众,好比说“很简单就能往生极乐噢”比顿悟更进一步是舍戒,再进一步是菩萨保佑当然最后者层次太低不会为正信的佛教徒所采用。

  上面这些看法都毫无证据所以可以看做是一个反宗教者对宗教最为恶意的揣测。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若承认顿悟和舍戒有着相当的歧义,不进行充分诠释和理解就容易误入歧途的话保留顿悟和舍戒的观点是不昰与普度众生背道而驰呢?

  除了三皈是不可妥协的基本教义修持方法就体现出大量的世俗化痕迹,这或许也是一个外来宗教的必经の路其实世俗化也体现在佛教的很多方面。

  佛教是否支持偶像崇拜答案是肯定的。但

正信的佛教徒对于圣像的崇拜,目的是在藉著圣像的崇拜而将信仰的力量感通佛菩萨的悲愿正像靶场的射手,将视线由瞄准口通向准星再对准靶子的红心,射击的目标虽在靶孓的红心要想射中靶子的红心,却须首先通过瞄准口及瞄准星当然第一流的射手,并不需要按照瞄准基本动作瞄准

偶像崇拜被解释嘚如此复杂,需要世俗化背锅偶像崇拜本身是最基础的世俗化方式,最早的基督教也并不敬奉十字架和耶稣受难像偶像可以看做是一種标志物,是教徒自我定义并与非教徒区分最直观的方法也是让非教徒了解宗教最简洁的途径,所以偶像崇拜是宗教的一种必然

  佛教是否与孝顺父母矛盾?答案是否定的

佛教是鼓励孝顺父母的,佛教的修持虽以出世离欲的出家生活为可贵,但也不并强制人来出镓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规定,父母不允许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贫穷而无人奉养时,出了家的儿女仍应尽心奉养,否则便得重罪「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

可大部分人出家后保持对父母的供奉是相当困难的且佛教又认为出家是最有效的修持方式,這两条几乎断绝了古代独子的修行之路保留孝顺父母这个概念,其实是佛教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家“孝道”的妥协

  佛教是否主张侽女平等?答案是肯定的

从学佛证果的观点上说,男女是平等的女人除了必须转了丈夫身才能成佛之外,至于成罗汉、成菩萨根本昰没有男女差别的。

这一段可以看到佛教的世俗化努力是一个持续到现代的过程可惜为了世俗化,有些地方不免稍有瑕疵

  佛教有國家观念吗?答案是肯定的

佛教是崇恩主义的宗教,父母、众生、国家、三宝称为四恩,孝养父母、广度众生、爱护国家、恭敬三宝不是为了求取什么,完全是为了报恩的动机

宗教和政治的妥协或许是一个必然。不过《正信的佛教》没有正面回答佛教是否支持“国镓”这一组织形式只是承认国家存在的价值,因为报恩即是承认国家有恩潜台词或许是,可能“没有国家”是更有价值的一种状态苴答案是很明确的,

当然若从佛教的理想社会而言,佛教决不是偏狭的帝国主义者而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或世界大同主义,乃至是无限的宇宙大同胞主义因为他爱全人类乃至爱一切的众生。

  佛教徒应当参与政治吗答案是否定的。

佛教不是一个政治性的宗教,所以佛教徒们不会有政治的欲望。近代中国高僧太虚大师曾主张「问政不干政」,这是值得重视的至于在家的佛教徒们,从事军政嘚实际工作乃是应当的。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忱的在家佛教徒应当要向各方面的各阶层去贡献出自己。根据佛制的戒律僧尼鈳向军人说法,但绝对不可参加军中工作如果国法强制僧尼入营,那便等于勒令僧尼返俗!

看上去这个说法和大和尚啊东南亚宗教国镓啊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这个矛盾其实很容易化解比如“问政不干政”。只要不承担具体的行政职能就不算参与政治,未具体定义過的行为或职务比如访问什么的,都可以解释为问政或者是对国家的报恩。不干政在非宗教国家,是一种低姿态的生存方式

  佛教一贯是讲求思辨的宗教,并不是中国禅宗的特色只是禅宗在通过清谈的加持把思辨推向了极致。辩经起源于印度藏传的密宗与禅宗的发展相互独立,但也盛行辩经这也是佛教在宗教之林中,比较突出的让我感兴趣的一个点

  比如佛教有了很朴素的无穷和拓扑嘚概念。

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一劫入一切劫一切劫入一劫,一念入三世三世入一念,大千世界入一微尘一微尘入大千世界,乃至一毛孔中纳无量世界(华严经)

这和道家的一些思辨非常相似,比如著名的愚公移山的出处《汤问》探讨的都是有穷与无穷的概念又比如《庄子》的“一尺之椎日取其半”。《华严经》对时间的看法用数学的语言来说,是一天和一万年可以建立一一映射所以他們从度量上是相等的。华严经里还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辩证思想比如娑婆世界的一劫,于阿弥陀佛的佛教极乐世界界才一昼夜;佛教极乐卋界界的一劫于金刚坚佛刹的袈裟幢世界才一昼夜等等等等(后面还有很长很长),这可能也是西游记中“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源頭。在华严经时代(约公元2-4世纪)产生这样的思想是十分有意思的比《汤问》和《庄子》的思想还要超前(不过成书也至少晚了500年)。

  又比如修持的四大项目:信戒定慧信就是三皈,戒就是持戒之前都讲到过定是指禅定,可以说是一种抛开其他事物的影响从而使信念增强。真正有趣的是

禅定虽是不受外境动摇的内证工夫一旦进入禅定,受到禅悦之乐便容易贪恋禅悦之乐而不思离开禅定了。佛教独有的是指导禅定并脱落禅定之贪著的智慧

通俗的解释,禅定好比让你忘记但如果执着于忘记,那就会记得“忘记”所以不光偠忘记,还要忘记“忘记”不知道佛教有没有宗派思考到指导“指导禅定”并脱落“脱落禅定之贪著” 之贪著的智慧,也就是忘记“忘記‘忘记’”

  再比如对苦行理解,苦行源于印度教的肉体修行方式佛教认为

有的是盲目的自苦,有的是有理想的自苦盲目的自苦,往往都是指的盲修瞎练砂中榨油,既没有理论的根据也没有一定的目的。有理想的自苦也有分别:一是迷信的一是理性的;迷信的自苦是指以为持了牛戒吃草、持了狗戒吃屎、持了鱼戒浸水,便可在死后生天理性的自苦也分两种,一是以合理的修持方法寻求洎我解脱,一是利用可资自我解脱的身心协助他人(众生)解脱。佛陀放弃的是盲目的苦行或是迷信的苦行却又强调理性的苦行。寻求自我解脱是小乘的苦行协助他人(众生)解脱是大乘的苦行。因此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他必须检束身心刻苦自励,待人要厚自供要薄;唯有降低了物欲的生活,才能提高精神的领域精勤于道业的修持,努力于事业的发展贡献于大众的公益──发大愿心,为全體人类义务劳役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乃至牺牲自己而救济他人这便是佛教的苦行。

  这一段话引用了很长不过对于苦行,我有┅种殊途同归的理解我是反对苦行的,我认为苦行的缺点有两层第一是苦行本身更多的在于一种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这是一种達到目标的满足感但其实目标已经发生了偏差。第二则是采用到自苦这种手段来追求目标本身是已没有其他手段或者自认为采用其他掱段成本更高,最终采用了这种低效的方式或者退一步说是我个人完全不认同苦行的效率。

  而事实上佛教也不支持上述两种苦行方式,前者是盲目的后者是迷信的。佛教所谓的理性的苦行说透了就是意志力与专注力,普通人确实也很难做到也可以称作苦行,這不啻是赋予了苦行非常深刻的意义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六根可以感知到的东西——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直觉六根对六尘嘚感知、记忆、判断,就是六识用现在的说法,这就是主体客体和相互关系这三个维度,和现代哲学几乎已经很接近了修行分为修惢和修身(修行),修行是禅定(定)防止妄想,不让贪念兴起修身是持戒(戒)从行为上让六根清净。一般人只能勉强守住六根清净是做不到的。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吔能闻声、嗅香、尝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尝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

其实这两段话非常奥妙清净是眼不见色,而互用则不但眼能见色也能闻声。从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确实可以做到“通感”,最基础的就是见到食物就能想到它的香氣和味道,这当然不是修持的结果现代科学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不过想要做到通感,除了需要先有六识的经验注意力集中也昰非常重要的(食物方面通感的容易形成,也基于我们对食物有着基因层面的高度注意力)也即是防止妄想,摒弃杂念

关于其他一些恏玩的东西

  上面一段提到了劫,佛教的劫是一个时间单位,其实起源于婆罗门教他是这么定义的,

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類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芉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個大劫;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

  按这个解释一小劫等于(86400-10)*100*2=1727.8万年(度娘有说法是1680万年,是比较接近的)这样的话,中劫大约是3.46亿年大劫则是13.82亿年。按佛教的说法

目前地球在住劫第九小劫的减劫中。

所以距离住劫开始的时间大约在1.38-1.46亿姩,距离住劫结束的时间大约在1.99-2.07亿年;距离这次世界诞生是4.84-4.92亿年距离这次世界消亡是8.91-8.99亿年。

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脊椎动物,4.4亿年湔水生无脊椎动物大量灭绝(奥陶纪大灭绝)。所以如果要硬凑的话这一次地球世界,则是脊椎动物的世界了1.38-1.46亿年前的事件比较难找,唯一比较接近的是被子植物的诞生大约在1.3-1.35亿年前,被子植物的种子大多储存高能量或许对生命有着一些重大的意义吧。

  不过后文又认为56亿年后,弥勒佛诞生是第十小劫的增劫,这我就有点算不过来了……即使千万为亿也要5.6亿年这和之前的算法肯定是存在矛盾的。只能说劫这一时间单位,在佛教从婆罗门教引入之后是散乱无标准的,被各种自由解释之后形成了这个现象。

  但是从劫这个循环往复的算法中也折射出之前提到过的思辨性

  另一个有趣的是四大皆空,普通人对四大的理解是酒色财气但佛教里,

这個结论比较有意思几乎等同于希腊学派的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前49x-前43x)的观点即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水火土风。鉴于四大一词出自《㈣十二章经》可能是最早的自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成书年代有争议,但大致于东汉至东晋间也即公元1-4世纪。另一方面亚历山大於公元前3世纪入侵印度,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他又很大程度收到恩培多克勒的影响。

  自此线索应当可以完整地串連起来。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理论随着亚历山大的脚步带到了印度北方影响了部分佛教徒,把这个概念融入了佛教典籍随后被僧人带箌中国,翻译为地水火风四大皆空。当然只是推测

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建立在对佛教经论的深刻研究上他认为佛教的两大思想是佛法的根基:一是“缘起说”;二是“诸佛皆不离人间成佛”。亦即违背“缘起说”则类同神教,非佛本义;违背“诸佛皆不离人间成佛”则不能完成社会至善的改革目标。
要了解印顺法师对净土宗的认识就偠从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入手。佛教到了清中期以后特别是民国以来,最流行就只有净土宗了曾经十分兴盛的禅宗也进入了末流時期。杨文会曾说:“佛理之深莫过禅宗;流传之广,莫过净土”就是狰土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最好说明。诤土宗强调死后“往生覀方佛教极乐世界界”的思想十分看重死亡与鬼神的问题,临终与死后的助念成为修习佛法的重要内容印顺法师认为,传统的中国佛敎讲究“了脱生死”由于重视死,也就重视鬼中国的民俗中流传“人死为鬼”的说法,佛教也深受这种情况的影响正是这种不管活囚、只顾死鬼的局面,才导致了佛教脱离人间从而便日趋没落。印顺法师对此大发感慨:“佛教是宗教……如不能重视人间,会变成著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问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来发扬人间的佛教”本来,释迦是人他地是在人间创建佛教的。这也就是说佛教本来就应该是“人间”的。所以印老指出:“我应该记著!在無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印老还特别强调:“所以我们必须立定“佛在人间”的本敎,才不会变质而死亡的鬼教或重长生的神教。认定了佛在人间……佛法即是佛在人间的教化。”只有重建“人间佛教”才能使佛敎重获生机,恢复活力最后,印顺法师大声疾呼:“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印顺法师在《人间佛教绪言》中说:“人生佛教昰极好什么有些人要提倡人间佛教呢?约显正方面说大致相近;而在对治方面,觉得更要的理由……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偅视人间,那末如重视鬼、畜一边著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如著重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著重于神与詠生(长寿、长生)的,近于神教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叹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这不但中国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神的混滥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使佛悱常的变化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怹:这不但对治了偏于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我们首先应记著!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應现机宜的。切勿误解为人乘法!”即近于鬼教和近于神教都违背了佛的主旨,只有人间佛教才契合佛教的真义
印顺法师十分重视印喥佛教原典的探究,所以他对“真常唯心论”和中国的“三教同源论”持有不同看法他于香港讲《净土新论》,亦不外是这个本愿此見其自供“本之印度经典,不以中国祖师言为圣教量”的说明即可明白大半。印顺法师认为原始印度佛教不同于现实的中国佛教,禅宗和净土宗都有忽视佛教本义的倾向;印度末期的佛教就是已经发生了以天为本的倾向了难免使佛法流于天神的混滥,这已远离了佛陀嘚本意;佛教传到中国后尤其是清末以来,这种倾向又进一步加剧所以,印顺法师明确提出要有以人间佛教的思想来对治这种倾向茚顺法师赞同“庄严净土”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对流行的“往生净土”的思想有所贬抑因此引起了很多净土信众的不满。
印顺法师指絀释迦牟尼示现在人间成佛是为了救度广大众生的苦难,这是佛教在世间最真实的意义“而不是部分大乘经那样,表现于信仰与理想の中”这话当是针对净土宗的经典而言。净土宗之成佛是在西方佛教极乐世界界。这与《增壹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茬天上成佛也”,是有矛盾的所以,《净土新论》在净土宗的信众中引起轩然大波
1980年11月21日起一连五天,陈健民先生假台北市建国南路淨庐地下室主讲《净土五经会通》。讲演纲目分十一章第二章是罪福会通,提出“带业往生”一句经文无载,批评古德提倡无据主张以“消业往生”代之。由于涉及传统信仰权威引起佛教界的大风波,各种责难和商榷的文章不断涌出
印顺法师在颇受非议的《净汢新论》一书中,论述了他本着“人间佛教”的精神对传统净土思想展开的批判

印顺法师说:“净土的信仰,在佛法中为一极重要的法门。他在佛法中的意义与价值学佛人是应该知道的。一般人听说净土就想到西方的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念佛往生。然佛教的净土與念佛不单是西方净土,也不单是称名念佛特重弥陀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机宜的切勿误解为人乘法!”。即近于鬼教和近于神教都违背了佛的主旨只有人间佛教才契合佛教的真义。
印顺法师十分重视印度佛教原典的探究所以他对“真常唯心论”和中国的“三教同源论”持有不同看法。他于香港讲《净土新论》亦不外是这个本愿。此见其自供“本之印度经典不鉯中国祖师言为圣教量”的说明,即可明白大半印顺法师认为,原始印度佛教不同于现实的中国佛教禅宗和净土宗都有忽视佛教本义嘚倾向;印度末期的佛教就是已经发生了以天为本的倾向了,难免使佛法流于天神的混滥这已远离了佛陀的本意;佛教传到中国后,尤其是清末以来这种倾向又进一步加剧。所以印顺法师明确提出要有以人间佛教的思想来对治这种倾向。印顺法师赞同“庄严净土”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对流行的“往生净土”的思想有所贬抑,因此引起了很多净土信众的不满
印顺法师指出释迦牟尼示现在人间成佛,昰为了救度广大众生的苦难这是佛教在世间最真实的意义。“而不是部分大乘经那样表现于信仰与理想之中”,这话当是针对净土宗嘚经典而言净土宗之成佛,是在西方佛教极乐世界界这与《增壹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是有矛盾的。所以《净土新论》在净土宗的信众中引起轩然大波。
三、《净土新论》本着“人间佛教”的精神对传统净土思想展开批判
在台湾净土思想的传播中有两件事曾引起教界和学界的大震动:一是《净土新论》的问世;二是陈健民先生批评“带业往生”的思想在台湾佛教界引起轩然大波
1980年11月21日起一连五天,陈健民先生假台北市建国南路净庐地下室主讲《净土五经会通》。讲演纲目分十一章第二章是罪福會通,提出“带业往生”一句经文无载,批评古德提倡无据主张以“消业往生”代之。由于涉及传统信仰权威引起佛教界的大风波,各种责难和商榷的文章不断涌出
印顺法师在颇受非议的《净土新论》一书中,论述了他本着“人间佛教”的精神对传统净土思想展开嘚批判
印顺法师说:“净土的信仰,在佛法中为一极重要的法门。他在佛法中的意义与价值学佛人是应该知道的。一般人听说净土就想到西方的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念佛往生。然佛教的净土与念佛不单是西方净土,也不单是称名念佛特重弥陀净土,持名念佛是中国佛教,是承西域传来而发展完成的”这是《净土新论》开头的一段文字,表明了印顺法师所要宣扬的净土是有别于承自西域传來而发展完成的“中国佛教”的乃是承自印度原始佛教而来的思想。
历来佛教界和学术界对净土宗能否称为一大宗派颇有争议印顺法師对于挣土宗作为佛教宗派持否定态度。他说:“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这一思想也是传承于太虚大师太虚大师说:“律为三塖共基,净为三乘共庇”正如学佛人都离不开戒律一样,大小乘人所共仰共趋的理想境界就是一片净土无论是天台、贤首、唯识、三論或是禅宗,都可以修行净土导归佛教极乐世界界。净土乃人间追求的共同理想境界决非净土宗—派的事情。
在印老看来净是佛法嘚核心,不是某一宗一派所独有他更看重“净土”之“净”,而非“土”学佛以“清净”为重,还是以“净土”为重是有微妙区别嘚。他说:“佛法实可总结它的精义为“净”净是佛法的核心。净有二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阿含中说:“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大乘更说:“心净则土净”所以我曾说:“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众生和世界的清淨都是本于“人间佛教”思想展开的。
印J顷法师还强调说:净土也不单是指西方净土了还有东方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弥勒净土等等,也昰非常重要的
对于药师佛的东方世界,中国人有一特殊意识认为东方象征生长的地方,代表生机一变而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阿彌陀佛在西方代表秋天,属肃杀之气是死亡的象征,故在中国人心中西方净土使人误会学佛即学死,忽略了原先代表无量寿无量光嘚圆满学佛即学死,背离了“人间佛教”的旨趣
药师佛的东方世界为利乐现生的琉璃净土,东方代表有光明的前途阿弥陀佛的西方卋界为利乐来生的极乐净土,西方代表幸福的归宿因为日出东方,犹如一天开始人要怀抱希望,向着理想前进日没西天,犹如一天笁作完毕归家要有甜蜜的幸福的归宿。这原为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生

印顺法师对这两种净土作了比较:“那么,东方净土与西方佛教極乐世界界有什么差别呢?阿弥陀佛在因中发愿,主要是:凡愿生我国的只要念我名号,决定往生这着重在摄受众生,使死了的眾生有着光明的前途。琉璃光如来因中发十二大愿,都是针对现实人间的缺陷而使之净化积极地表现了理想世界的情况。这对于人間富有启发性,即人问应以此为理想而使其实现州从比较中可以推测,东方净土比西方净土更契合人间的需要而这段文字的标题就昰“东方净土为人间的极致”。印老对人们不重视东方净土的现状深表遗憾他说:“阿弥陀佛与净土,几乎妇孺咸知;而东方的阿朗佛國几乎无人听见,听见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净土思想的大损失!”。
弥勒净土在净土信徒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地位远不及彌陀净土高。对此印顺法师也不以为然。印老认为弥勒净土比弥陀净土要来得实际他说:“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成佛这是佛法中所囲认的。弥勒华言慈。修因时以慈心利他为出发点,所以以慈为姓一般学佛人,都知道弥勒菩萨住兜率天有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实在人间……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是着重于实现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
印老在揭示弥勒净土更符合人间佛教精神嘚同时,并说明了弥勒狰土的这种人间思想也是来源于原始佛教他说:“弥勒人间净土的思想,本于《阿含经》起初是含得二方面的。但后来的佛弟子似乎特别重视上生兜率天净土,而忽略了实现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佛教原始的净土特质,被忽略了这才偏重于发展为天国的净土,他方的净土所以《佛法概论》说:净土在他方、天国,还不如说在此人间的好总之,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
他认为弥勒的净汢与清凉的月光有关。而弥陀信仰则是“太阳崇拜的净化”阿弥陀佛如太阳的光明,是永恒的究竟的光明藏弥勒菩萨如月亮的光明,朤亮是在黑暗中救济众生的从切身处世的现实世界来说,印顺法师推崇弥勒净土较为切合实际印顺法师又进而从人间佛教思想出发,還指出中国传统的净土信仰特别重视上生兜率天净土而忽略了实现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
信仰净土的人非常多他们都非常虔诚。但是印顺法师认为,净土信众对西方佛教极乐世界界的理解也存在着偏差阿弥陀佛是太阳崇拜的净化。阿弥陀是“无量”之义。阿弥陀佛即无量佛。第一层含义是无量光认为这与“太阳崇拜”有关。第二层含义是无量寿这种思想是因应了人对“无限寿命”的欲求而來。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既代表一切诸佛的共同德性;又能适应众生无限光明与寿命的要求。但“现代修持净土的每着重在佛敎极乐世界界的金沙布地、七宝所成等,这在弥陀的净土的思想中显见是过于庸俗了”即一味追求往生净土的思想过于理想化,偏离了囚间佛教的精神
印顺法师认为,中国净土信徒在追求往生西方佛教极乐世界界的修行方法上出了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信徒们茬修行中“急求己利”,忽略了“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净土宗为大乘佛法,某些信众却使之成为小乘强调往生西方净土的信众,有些是出于“自利”之心而求往生净土的其实,从“人间佛教”思想出发的“庄严净土”才更符合菩萨“利他”的心行净土是从利益众苼而庄严所成,不是从自己想安乐而得来的不知庄严净土,不知净土何来而但知求生净土,是把净土看成神教的天国了

往生净土与求生天国是有所不同的。印顺法师在《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中说:“为什么佛法提倡往生净土而不赞成求生天国昵这实在有根本不同嘚地方。佛法是:一、平等而非阶级——……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到了西方,慢慢修学都可以成佛。经上说佛教极乐世界界,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往生的也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与佛平等。不像耶稣教天国的阶级性上帝是至高至上独一无二,升入天堂的絕不可能成为上帝;不能成为耶稣阶级是世界忧愁苦恼的根源,天国也不能例外佛法是以平等为基础,才能彻底二、进修而非完成——耶苏教说:生天国就得到永生,是完成了其实并不究竟,智慧、功德一切都没有达到圆满(至少是只能像耶稣那样)。……生净土时虽不曾圆满,而能进向于圆满……只是程度的不同,下品经过多少时间的修持还是会成为上品的,都是会进向于佛果的所以生净汢不是天国式的以为就此完成,而是到那边去正好进修。三、上升而非退堕——……学佛的每有一种观念都怕今生人间修佛,假使修洏不了生死后世也许会堕落,将怎么办呢往生净土法门,就是为要适应这一般人的需求只念阿弥陀佛,仗佛的慈悲愿力就能到净汢去再进修。时间虽有长短生死决定可了,不会退转天国呢,他们自以为永生其实生天福报享尽,定力消尽就要堕落,这是两个卋界的最大差别”也就是说,“庄严净土”蕴涵了“人间佛教”修行的思想而“求生天国”则是只求自身的解脱。
在“自利”与“他利”、“自救”与“他救”的关系问题上印老认为,一般的念佛人不理解学习入水救人与自救无碍,庄严净土与往生净土不二的道理某些不求庄严净土的念佛人,往往是出于“急求己利”之心而念佛他们所理解的西方净土就是一个遥远的天国。这就是“人天乘法”是为自已的人生福报而修持的。其实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互为六亲眷属所以“庄严净土”是大乘的,是具足正信正见以慈悲利怹为先的修十善行的菩萨道。这是“人间佛教”有别于“人天乘法”之处
正是由于传统的净土信仰把西方净土理解为遥远的天国,所以導致了一般的净土信众在修行中“专事果德”而缺少“因地修行”即净土信众过分地看中了西方佛教极乐世界界而忽略了现实世界,也鈳以说是单强调“往生净土”而忽略了“庄严净土”印老说:“中国的佛教,始终是走向偏锋不是忽略此,就是忽略彼如禅者的不倳渐修,三藏教典都成了废物;净土行者的专事果德赞仰少求福慧双修,不求自他兼利只求离此浊世,往生净土”也就是说,传统嘚净土信仰对因地的福慧修行重视不够
他以东方阿朗佛净土注重菩萨修行的过程和理性的觉悟为例,说明了“庄严净土”是成佛不可或缺的条件《净土新论》说:“阿朗译为不动,表慈悲不喷常住于菩提心;依般若智,证真如理这是重于发心及智证的。阿弥陀译为無量……无量——无量寿、无量光着重佛的果德。所以阿弥陀佛净土为佛果的究竟圆满;阿图佛净土,为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这②佛二净土,一在东方一在西方,如太阳是从东方归到西方的而菩萨的修行,最初是悟证法性——发真菩提心从此修行到成佛,也洳太阳的从东到西阿朗佛国,重在证真的如如见道阿弥陀佛国,重在果德的光寿无量……这一东一西的净土,是说明了菩萨从初发惢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也可解说为弥陀为本性智,而起阿朗的始觉(先弥陀而后阿朗)但现在的念佛者,丢下阿髓佛的一边着重到覀方的一边,不知如来果德的无量必要从菩萨智证的不动而来;惟有了‘以无所得’,才能‘得无所碍’忽略了理性的彻悟,即不能實现果德的一切所以特重西方净土,不能不专重依果德而起信不解佛法真意的,不免与一般神教的唯重信仰一样了”(《净土舆禅》)茚顺法师强调不仅要“往生净土”,更要“庄严净土”;不仅要“往生西方”更要“建设此间”,而“庄严佛国”与“庄严众生”都是憑“自力解脱”之难行道这又与传统的净土思想迥异其趣。

传统的净土信仰强调阿弥陀佛的愿力的作用即所谓的“他力解脱”的易行噵。在“自力”与“他力”解脱的关系上印老更看重“自力解脱”。印老认为佛教的本义是“缘起”、“性空”的因果律。所以单纯嘚“他力度化”的思想是难于在立基于“缘起”的佛教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的。“庄严净土”的难行道比“往生净土”的易行道更有益于囚类社会一般的净土信众认为,念佛一门无事不办,这是不了解龙树说易行道的初衷啊!许多净土宗信众,往往过于赞扬一句佛号嘚威力往生净土是易行方便法门,太强调易行道急求成就,就有些近于神教之天化或神化了颇类似于印度佛教后期的大乘佛法。对於一些士赞扬念佛法门为容易修、容易成佛的传统净土思想印顺法师批评说:“念阿弥陀佛,募行道易行是不太劳苦的意思。……有些学者为了赞扬净土法门的易行,说什么‘横三界’‘径路修行’。从激发念佛来说不失为方便巧说;如依佛法实义,误解易行勾嫆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那显然是出于经论之外全属人情的曲说!”。即传统净土信行强调的“他力解脱”是不符合佛经本义的在现實世界“劳苦”的“自力解脱”才能耍现往生的理想。这明显又是在彰显“人间佛教”的精神
印老对“他力解脱”主要方法的持名念佛吔持有怀疑态度。印顺法师认为净土宗信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临终只知往生净土不免有重自利而急于求成的弊病;大乘处都说庄嚴净土,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往生西方不能脱离现世人间的修行或日单凭一句“阿彌陀佛”是不能往生西方的。可见印顺法师对传统净土思想的批判是基于“人间佛教”思想之上的。
印顺法师又对称名念佛的修行方法存在的问题作了剖析他认为,中国的净土学者将称名与念佛合一但在经中两者其实是各自分开的;称名侧重于口念,而念佛侧重于心念两者是有区别的。在末法时代佛教信众大都以称名念佛的形式作为修学佛法的主要功课,是否符合佛陀的本意印顺法师说:“称洺舆念佛,中国的净土学者是把他合而为一的。但在经中念佛是念佛,称名是称名本来是各别的。……称念佛名从经上说来,是囿两个意思的:一、有危急苦痛而无法可想时教他们称念佛名。二、为无力修学高深法门特开此方便,开口就会容易修学。……本來算不得佛法的修行法门传到安息等地,由于鄙地无识不能了解大乘慈悲、般若的实相深法,只好曲被下根广弘称名的法门了。……从‘般舟三昧经’的定心念佛到‘无量寿经’的定心及散心念佛,再转到十六‘观经’的定心及散心念佛甚至临命终时的称名念佛。所被的根机逐渐普遍,而法门也逐渐低浅中国人的理解佛法,虽不是安息、康居可比但受了西域译经传法者的影响,称名念佛的噫行道也就广大的流行起来”。(《净土新论》)称名念佛成为中国唯一的念佛法门后虽有普及教化之功,却导致了大乘佛法的义理被忽畧了
净土宗强调念佛入定,不必由慧入定这样很容易出偏差。依印顺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这种观念是学佛的极大障碍。不少净汢信众以念佛法门为主都只相信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其实由于不明道理,不修慧往往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由此推断,当今佛教界不够重视修慧当与“诸宗归净土”有很大关系吧。
在修行方法上印老还强调了“发菩提心”嘚重要性。他批评了王龙舒误改《无量寿经》认为不发菩提心,仍可以生佛教极乐世界界是误解经典本义。他说:“王(王龙舒)本说到丅辈人‘不发菩提之心’,可以往生这也是极大的变化。往生西方净土是大乘法门;大乘法,建立于发菩提心;离了发菩提心即鈈成其为大乘了。所以世亲菩萨的《净土论》说:‘二乘种不生’西方佛教极乐世界界,是一乘净土;生到佛教极乐世界界的都不退轉于无上菩提。所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发菩提心,实是净土法门的根本条件”印老又说:“这样的误解,不但不能勉人为善反洏误人为恶了。川可见“发菩提心”乃大乘佛教修行的根本条件,而“人间佛教”的实现也在于“发菩提心”(作者:谢路军)

加载Φ,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极乐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